卷二十五 谒圣退述 热河日记
卷二十六 盎叶记
 

盎叶记 编辑

皇城外内闾阎廛铺之间。所有寺刹宫观。不特天子敕建。皆诸王驸马及满汉大臣所舍第宅。且富商大贾。必刱一庙堂。以资冥佑。与天子竞其奢丽。故天子不必更事土木。别置离宫。以奢天子之都也。自 皇明正统天顺间。发帑所造者二百馀区。而比年所刱。多在内。外人不得见。独我使至。则有时引纳。恣其纵观。然余所游历。仅百分之一。或为我译所操切。或争难门者。方入其中。则顾影匆匆。惟日不足。而建置掌故。非考碑刻。无以知何代何寺。才读一碑。辄移数晷。贝阙琳宫。隙驷滩船。是以五官幷劳。四友俱瘁。恒如梦读箓书。眼缬海蜃。颠倒依稀。名迹多错。归拾小录。或纸如蝶翅。字如蝇头。皆百忙阅碑所潦草也。遂编为盎叶小记。盎叶者。仿古人书柹叶。投盎中。集而为录。

弘仁寺 编辑

弘仁寺最后一殿。有观音变相。千手千目。手各有执像。后所悬大障画。大海涛泷。虚舟出没。而海天云气腾腾。化为卿霱瑞昙。中有金冠玉带扶拥小儿者。小儿具王者冕服。妙丽端严。以手指天。数千人团卫云气中。皆顶绕佛光。岸上众男众女。顶手仰天者。殆以万计。无画者姓名。亦无年月标题。观者莫辨为何缘舍施也。余谓此宋之陆秀夫抱帝赴海图也。何以知其然也。曾见宋君臣图像。范文正公冠服如此。昨谒文丞相祠。其所塑冠带。略相仿佛。小儿具王者冕服。必宋之帝昺也。虚舟出没者。公抱帝堕海而舟中之人。皆从而溺也。腾云升天。顶绕佛光者。乃后人之妄想而画者之苦心也。当此时也。宋之社稷浮在大洋。君臣上下。共寄其蜉蝣之命于飓涛鲸波之间。非水则天。无可往矣。然犹日书大学章句。以𢽾少帝。雍容暇豫。有若论思于厦毡之上。岂非迂且惑欤。呜呼。忠臣义士者。不以颠沛覆亡而小懈其眷眷忠爱之心。则诚为天下国家之本。惟在于意诚而心正。一日无此君臣则已。若一日有此君臣。则此为一日之先务。惟其不明乎此。故虽提封万里。犹为无天下国家也。苟能先此。则虽扁舟之中。其治平之理。未尝不素具也。去食则死。去兵则亡。而圣人犹欲守信于死亡之后。而况当时文丞相视师于外。邓光荐督饷于中。则舟中之天下。犹有先复之理者乎。

报国寺 编辑

报国寺。在宣武门外迤北一里。月三五为市日。海内百货辏集。佛殿三寮厢周遭。而居僧鲜少。皆京外商旅无异阛阓。禅林中一大都会也。第一殿扁曰一尘不到。第三殿后。有毘卢阁。中间为大路。廛铺罗列。车马闹热。不独市日为然也。余谓史记苏秦说齐王曰。临淄之道。车毂击。人肩磨。挥汗成雨。连衽成帷。始以为过矣。今观于九门信然。诸寺如报国隆福。皆如九街。然后益知古人言语文字不为虚辞夸炫也。列国之时。日寻干戈。而都邑之富庶。犹能若彼。况升平天子之都乎。上毘卢阁。阁三十五间。中安文昌星君。左右列佛像神将。从北璧踏层梯。登其上阁。黑暗如漆。拾级惟谨。可揣六七丈。及梯尽而白日昭明。上阁十五间。有大金佛十一。循栏一周。皇城九门外内纤毫皆见。豆人寸马。蠕蠕埃壒间。天宁寺影塔。高入云霄。太液池一泓澄明。琼岛白塔。晶直自表。寺创于 皇明成化初。为皇太后祈福。翰林侍读学士刘定之撰碑。汪客书。

天宁寺 编辑

自报国寺。转至天宁寺。元魏时名光林。隋时名弘业。唐开元中。改额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为万安禅林。 皇明宣德中。修之曰天宁。正统中。又修之曰万寿。戒坛临大道。筑台二层。高可五丈。台上厢寮周遭。联络几数里。中有大佛殿五。旧说隋文帝仁寿二年正月。帝遇阿罗汉。授舍利一囊。乃以七宝凾。致岐雍等三十州。州建一塔以藏之。今天宁寺塔。即其一也。塔高二十七丈五尺五寸云。塔凡十三檐。八楞悬铃。四周万计。响无断时。塔顶风磨。铜轮相晶莹闪歘。映人衣袂。翻青掣白。旧闻塔影倒入大士殿。日方中。阖殿门。光从门隙入见。塔全影于石上云。此来适值阴霾。不见其影。大士像后。华严经障子。奇巧神出。康煕辛未。大兴县李之秀妻刘氏。手写华严全部八十一卷六十万四十三字。曲折宛转。作五层殿阁。中置佛像。字细如螘头而点画谨严。撇拐齐整。无一毫糺棼。殿阁檐甍窗棂。无铢黍之错。佛像眉眼如生。衣纹襞折随势。噫。不谓一女子心手之用。若是其神。况全寺之功。集天下之众力而为之者哉。寺中宝器珍玩。有不暇悉者矣。

白云观 编辑

白云观。周遭壮丽。不减天宁寺。道士百馀人居之。牌楼外扁曰洞天佳境。内扁曰璚林阆苑。渡三空桥。入玉皇殿。玉皇具帝者服。绕殿三十三天帝君。拱圭垂旒。皆如玉皇。天蓬神将三头六臂。各拥兵器。前殿安南极老人星君。骑白鹿。左一殿。安斗母。右一殿。安丘长春。元世祖国师也。玉皇殿扁紫虚真气。斗母殿扁大智宝光。俱康煕御笔。道士所居廊庑千馀间。皆明净肃整。一尘不动。所储书册。皆锦卷玉轴。充溢栋宇。鼎彛敦卣。磊砢古奇。屏鄣书画。往往绝世之宝也。

法藏寺 编辑

从天坛北墙。东行数里。有法藏寺。寺刱于金大定中。旧名弥陀寺。 皇明景泰二年修之。改称今名。制视天宁诸寺大同。塔七层高十馀丈。中空螺旋为级。黑暗如夜。摹循置足。如入鬼窟。既登一层。八窗洞然。心目爽豁。比登七层。一梦一觉。每层八面。面皆有窗。窗皆有佛。凡五十八佛。佛前皆设一灯。或云上元夜。绕塔燃灯。迭奏笙箫。如出天上。第一层。有我国金公昌业题名。其下又有洪友大容题名。墨光如新。徘徊怅恨。如可晤语。凭阑四望。黄图全幅。历历在眼。眼力既竆。魄动发𢥠。不可久居。第二殿。有两碑。一给事中吴献撰。鸿胪寺丞高岱书。一国子祭酒胡滢撰。太子宾客淮阴金濂书。左都御使姑苏陈鉴篆。

太阳宫 编辑

出法藏寺。西行数百步。有太阳宫。香火甚盛。车马騈阗。内外诸殿。左右廊庑。男女祈祷者。曰千万计。阶墄之间。烛泪成峯。香烬如雪。前殿当中紫微星君。东太阳星君。西太阴星君。后殿九天星君圣母。左一殿关帝。右一殿释迦。贩卖酒食花果。戯弄禽鸟。逞伎售术。辐辏杂沓。寺观中一大都会也。

安国寺 编辑

崇文门外西南。有金鱼池。一名鱼藻池。界池为塘。盛植桃柳。居人岁种。五色鱼市易为业。金色最多。故号金鱼池。每岁端午。都人尽出。走马池边。池阴一带。园亭甚多。而安国寺最为壮丽。寺门左右有钟鼓阁。有大殿三。殿前东西。廊庑数百间。皆有像设。金碧炫耀。殆难名状。殿后。又有三大楼。金槛绣牖。缥缈云霄间。而只有二僧相守。香火稀到。是可怪也。

药王庙 编辑

天坛之北。有药王庙。武清矦李诚铭所建也。殿中设太昊伏羲氏。左神农右轩辕。配以历代名医如孙真人,岐伯,扁鹊,葛洪,华陀,王叔和,韦真人,太仓令张仲景,皇甫士安。多不能尽记。槩仿文庙从享之制。每月朔望。士女云集。祈祷疾病。烛烬香灺。堆积如雪。方有一女子盛妆叩头。粉汗渍席。殿宇壮丽。殆与太阳宫相伯仲。

天庆寺 编辑

药王庙隔墙。有天庆寺。有四大殿。第一曰四王。第二曰圆通。第三曰大延寿。第四曰空相。空相殿中。以寸馀金佛数千万躯。积累成大佛像。眉眼如生。额纹衣皴。无非小佛像。横纵竖倒。如画笔所摹揩也。以此心手之巧。其于土木之功。丹雘之丽。何难之有。如此大寺刹。只有一老释与数三小沙弥俱居。廊庑间百工居住。工作纷然。书画长轴。装潢标饰。皆就是中。东北隅有高楼。中建十三檐金塔。刻镂藻绘之盛。殆出鬼手。寺建于 皇明天顺三年己卯。

斗姥宫 编辑

天坛之西。有斗姥宫。门前正街。有牌楼三。南坊外额曰与天同寿。内额曰万寿无疆。东坊外额曰蓬莱深处。外额曰东华注筹。西方内额曰天竺延祥。外额忘焉。三楼鼎峙。金碧璀璨。目难定视也。第一殿榜曰北极殿。安北斗星君。第二殿至第五殿。皆锁不许人观。大约土木之盛。藻绘之工。有非心智力量所到。左右廊庑壁上所画。无非刱睹。而行忙不得谛阅。又至一殿。从窗隙遥窥。虽未知何物宝玩。而熠熠青碧。如鬼火。礌砢错落如佛腹。欲晓未晓。如梦读箓字书。又行至一屋。多置古书画。米芾天马赋。山精木魅图。只阅其标题而去。康煕时。太监顾时行为太皇太后祈福。捐私财造建碑。文翰林侍读学士高士奇撰。康煕乙亥立。

隆福寺 编辑

隆福寺市日。每月三一。与湾贾镜赞同行。是日值市。车马尤为阗咽。寺中咫尺相失。遂独行观玩。碑载景泰三年六月。工部侍郞赵荣董工。役夫万人。五年四月成。车驾择日临幸。太学生杨浩,仪制郞中章纶。俱上䟽谏。即日罢行。卿士大夫连车骑至寺中。手自拣择市买。百货盈庭。珠玉珍宝之物。磊落宛转于履屐之间。令人足踖如也。心怵如也。而视瞿瞿也。阶墄玉栏所布挂。皆龙凤毡罽。而衣被墙壁者。尽是法书名画。往往施帷幕。撞金伐鼓者。逞戯售术者也。前年李懋官游此寺。值市日。逢内阁学士嵩贵。自选一狐裘。挈领披拂。口向风吹毫。较身长短。手揣银交易。大骇之。嵩贵者。满洲人。往岁奉敕东出者也。官礼部侍郞,蒙古副都统。我国贫士家。虽乏无尺僮者。未尝敢身至场市间。与贾竖辈评物高下。为鄙屑事也。宜其大骇于我人之目。然今吾历访卖买者。皆吴中名士。殊非裨贩驵侩之徒。以游览来者。类多翰林庶吉士。为访亲旧问讯家乡。兼买器服。其所觅物。类多古董彛鼎。新刻书册法书名画。朝衣朝珠。香囊眼镜。非可以倩人为皮膜苟艰事。莫若亲手停当为愉快。选择去就之际。亦见其简易质直。而所以中国人人能有精鉴雅赏也。

夕照寺 编辑

访兪世琦于夕照寺。寺不甚宏杰。而精洒幽敻。真乃一尘不动。禅林中净界。此为初见也。无一僧居住。皆闽越中落第秀才。无资不能归。多留此中。相与著书刻板以资生。时居共三十一人。为人赁书。朝出未还。寂无一人。而所居皆净洁。位置整齐。使人徘徊。想咏不能去。析津日记云。燕京八景。有金台夕照。此寺之所由名也。兪君本闽人。为陜西兵备道陈庭学姊婿。今年二月丧妻。无子男。有四岁乳女。置妇家。身独与小僮。栖息此寺中。

关帝庙 编辑

关帝庙遍天下。虽穷边荒徼。数家村坞。必崇侈栋宇。赛会虔洁。牧竖馌妇。咸奔走恐后。自入栅至皇城二千馀里之间。庙堂之新旧。若大若小。所在相望。而其在辽阳及中后所。最著灵异。其在皇城。称白马关帝庙。载于祀典。则正阳门右关帝庙是也。每年五月十三日致祭。前十日。太常寺题遣本寺堂上官行礼。是日民间香火尤盛。凡国有大灾则祭告之。 皇明万历时。特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旨由中出。我国南关庙壁上所揭。盖摹此笔也。焦竤撰庙碑。董其昌书。世称二绝。

明因寺 编辑

闻明因寺。有伪蜀王衍时贯休所画十六罗汉像。奇奇怪怪。不类世间所传。思欲一观。座有初翰林彭龄。亦同余思。遂约日共车至寺。寺在正阳门外三里河东畔。不甚宏丽。只有一僧。病咳且甚顽鄙。牢讳此画。且不许游览。初太史向僧再三叩恳。而僧顽赖转甚。不肯举头应答。良久厉声叱之。初赧然而退。殊甚败意。引余同归。历护国寺。

大隆善护国寺 编辑

护国寺。都人称千佛寺。以其有千佛也。又名隆国寺。有大小佛殿十有一区。虽甚宏杰。而亦多破败。 皇明正德中。敕西藩法王领占班丹及著肖藏卜等居住。所谓班丹藏卜者。如今热河所置班禅也。未知寺刱何代。而有元丞相脱脱塑像。幞头朱衣。髯长眉修。气宇清肃。衣冠皆似华制。元时宰相。或不开剃欤。是可异也。旁有凤冠赤裳老妪。乃脱脱妻也。又有姚广孝画像。姿容萧洒。髡顶趺坐。万缘俱空。不似西湖鼓臀独吟时也。昔司马迁称张子房貌类妇人。余于未见此像时。意其有滔天杀气。今不然矣。

火神庙 编辑

火德真君庙。在北安门日中坊。元至正间建。 皇明万历时改增。天启元年。著令以每年六月二十二日。太常官祀火德之神。前殿曰隆恩。后殿曰万岁。曰景灵。曰辅圣。曰弼灵。曰昭宁。凡六殿。皆碧琉璃瓦。阶墄皆绿琉璃砖。殿后水亭临湖。金碧照映涟漪间。壮丽与药王庙相并。而胜槩过之。一碑朱之蕃撰。一碑翁正春撰。

北药王庙 编辑

北药王庙。殿宇位设。一如南庙。而东临海子。沿堤万柳。阴浓湖滨。游客常满。天启中。魏忠贤所建云。

崇福寺 编辑

崇福寺。本悯忠寺。唐太宗还自征辽。哀悯战亡将士。为建此寺以荐福。两塔对峙。或云安禄山所建。或云史思明所建。高各十丈。要之两贼所建。而中国人犹以千年旧迹而不没也。宋史。谢叠山以元至元二十六年四月。至燕京。问谢太后欑所及瀛国公所在。再拜恸哭。元人送置悯忠寺。见壁间曹娥碑。泣曰。一女子尚尔。遂不食而死。寻张不肯为史思明颂唐肃宗碑。苏灵芝所书。今无有。然当以朱彛尊所辨为正矣。高丽史。忠宣王至大都。帝祝发置之石佛寺。或云此寺。未可详也。

真觉寺 编辑

真觉寺。俗名五塔寺。又名正觉寺。浮图高十丈。号金刚宝座。入其内。从暗中螺旋以陟。其顶上为平台。复置五方小塔。世传 皇明宪宗皇帝生藏衣冠处。寺或云蒙古人所建。或云 皇明成祖皇帝时西番板的达所贡金佛五躯。为刱此寺以舍之。今我人初见金屋番僧。大惊于心。然中国历代。必有此等崇奉。则天下共许天子游神暇豫之地。而兼资冥佑。故虽极崇侈。所以群下不敢指斥。聊相假借之也。

利玛窦冢 编辑

出阜成门。行数里。道左列石柱四五十。上架葡萄方烂熟。有石牌楼三间。左右对蹲石狮。内有高阁。问守者。乃知为利玛窦冢。而诸西士东西继葬者。总为七十馀冢。冢域筑墙。正方如碁局几三里。其内皆西士冢也。 皇明万历庚戌。赐利玛窦葬地。冢高数丈。砖筑坟。形如甗瓦。四出远檐。望如未敷大菌。冢后砖筑六棱高屋。如銕锺。三面为虹门。中空无物。树碣为表曰。耶苏会士利公之墓。左旁小记曰。利先生讳玛窦。西泰大西洋意大里亚国人。自幼真修。明万历辛巳航海。首入中华衍教。万历庚子来都。万历庚戌卒。在世五十九年。在会四十二年。右旁又以西洋字刻之。碑左右树华表。阳起云龙。碑前又有砖屋。上平如台。列树云龙石柱为象设。有享阁。阁前又有石牌楼石狮子。汤若望纪恩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