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辦法與尖端技術

土辦法與尖端技術
第一機械工業部革命大批判小組
1970年8月13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土辦法能不能解決尖端技術?在有的人看來,解決尖端技術只能靠洋辦法,用土辦法攻尖端要比雞毛上天還難。這是十分錯誤的。

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尖端技術並不是什麼神秘莫測、高不可攀的東西。毛主席說:「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古今中外在科學技術上的重大發明創造,大都是出於地位較低,學問較少,條件較差,開始總是被人看不起,甚至受壓抑的普通勞動者。這是因為他們親自參加生產實踐,經驗最豐富,頭腦最聰明。他們一切從生產實際出發,較少受舊傳統、舊概念、舊框框的束縛,敢闖技術「禁區」,敢超科學「極限」,勇於在科學技術上闖新路,搞突破。由於土辦法是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普通勞動者創造的,所以它就最能體現群眾生動活潑、大膽獨創的革命精神。有些土辦法一出現就是具有嶄新的科學原理和我國獨特風格的尖端技術。

當然,多數土辦法在它開始出現時不是十全十美的,要有一個逐步完善的發展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土辦法會變成洋辦法。毛主席教導我們:「人類社會的生產活動,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它「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土與洋,低級與高級,是對立的統一。從發展的觀點來看,它們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現代工業生產中所採用的尖端技術,無不是從土到洋,從低到高,逐步發展起來的。可以說,如果沒有過去的土辦法,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洋辦法;如果沒有從土到洋的轉化,也就不會產生現代化的尖端技術。

在我國機械工業中,不少土辦法一出現,就能解決尖端技術;許多土辦法經過逐步提高的過程,也解決了尖端技術。例如,鑄造工人從自己日常生產活動中的「熱脹冷縮」和「驟冷必炸」的現象中,探索出一種使粘在鑄件上的型砂爆裂脫落的土辦法。經過幾十次的反覆試驗,他們終於使這個土辦法一次比一次更完善,更科學,更高級,總結出了一整套科學的數據,創造出了一項新技術,不僅大大提高了清砂質量和生產效率,而且解決了清砂中的矽塵危害。什麼用土辦法攻尖端比雞毛上天還難!上述新技術的創造成功,不是雄辯地證明了雞毛也能飛上天嗎?如果把尖端技術神秘化,不相信群眾創造的土辦法能夠解決尖端技術,看不起甚至貶低、排斥土辦法,那就會把許多有重大意義的創造發明扼殺在搖籃里,阻礙我國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