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一

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經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 疏義

明匡山法雲寺憨山沙門德清提挈

初標部類品會

此經按西域記。說有三部。上部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中部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龍樹菩薩入龍宮。見上中二部。非凡夫心力能持。遂記下本流通人間。今傳來此方者八十卷。三十九品。以經來未盡。故所行者為略本耳。然此經乃我盧舍那佛初成正覺。於菩提場稱性所演。一時頓說。周徧法界。故部類之多寡。第隨見聞有異。今說此經之處有七。其會有九。其品有三十九。所詮之義。統四法界。攝五周六位因果。清涼疏以信解行證四分科釋全經。七處九會三十九品者。

初會菩提場。普賢菩薩說毗盧遮那如來依正因果法門。自第一卷至十一卷。共六品經。六品者。

(世主妙嚴品 如來現相品 普賢三昧品 世界成就品 華藏世界品 毗盧遮那品)。

二會普光明殿。文殊師利菩薩說十信等法門。自十二卷至十五卷。共六品經。六品者。

(如來名號品 四聖諦品 光明覺品 菩薩問明品 淨行品 賢首品)。

三會忉利天宮。法慧菩薩說十住等法門。自十六卷至十八卷。共六品經。六品者。

(升須彌山頂品 須彌山頂偈贊品 十住品 梵行品 初發心功德品 明法品)。

四會夜摩天宮。功德林菩薩說十行等法門。自十九卷至二十一卷。共四品經。四品者。

(升夜摩天宮品 夜摩天宮偈贊品 十行品 十無盡藏品)。

五會兜率天宮。金剛幢菩薩說十回向等法門。自二十二卷至三十三卷。共三品經。三品者。

(升兜率天宮品 兜率天宮偈贊品 十回向品)。

六會他化自在天宮。金剛藏菩薩說十地法門。自三十四卷至三十九卷。共一品經。一品者(即十地品)。

七重會普光明殿。毗盧遮那如來說阿僧祇數量法門。及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及普賢等諸菩薩說十大三昧等等覺法門。從四十卷至五十二卷。共十一品經。十一品者。

(普賢說十定品 十通品 十忍品 佛說阿僧祇品 心王菩薩說如來壽量品 諸菩薩住處品上明差別因 青蓮華藏菩薩說佛不思議法品普賢說十身相海品 佛說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 上明差別果 普賢菩薩說普賢行品 明平等因 說如來出現品 明平等果 上自二會來至此一遍明六位因果)。

八三會普光明殿。普賢菩薩說離世間法門。自五十三卷至五十九卷。共一品經。一品者。

(即離世間品此二遍明六位因果)。

九會逝多林有本末二會。初毗盧遮那如來放光現相答諸菩薩念請。為本會。次文殊師利菩薩從善住樓閣出。往人間開悟六千比丘。及指善財參五十三善知識。為末會。通為入法界品。自六十卷至八十卷。共一品經。一品者。

(即入法界品此三遍明六位因果)。

八十卷經通分五周四分者。

一所信因果周者。即舉果勸樂生信分。謂第一會菩提場說毗盧遮那依正果報法門。自世主妙嚴品至毗盧遮那品。六品經蓋舉揚如來依正二報難思之果。勸勵大心眾生。令生樂欲。以起淨信。前五品顯舍那依正果德。後一品明佛本因。故名所信因果周。亦名舉果勸樂生信分。

二差別因果周者。亦名修因契果生解分。自第二會普光明殿起。說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重會普光明殿。說十定至諸菩薩住處品。共二十六品經。明差別因圓。後佛不思議法品。如來十身相海品。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共三品經明差別果滿。其十定以下六品明等覺。後三品明妙覺。

三平等因果周者。即於前會說普賢行品。如來出現品。二品經明平等因果。前普賢行明因該果海。次如來出現明果徹因源。因果不二故名平等。連上差別二周。通名修因契果生解分。

四成行因果周者。亦名托法進修成行分。謂八會三會普光明殿。說離世間法。即成行因果周。以普慧雲興二百問。普賢瓶瀉二千酬。通明六位因果。自五十三卷至五十九卷。共一品經。初通明五位之因。後明八相之果。五位因者即住行向地等覺。八相果者即降兜率。托胎。降生。出家。降魔成道。說法。入涅盤。此托圓融法界。進修成行。位位交羅。一位具足一切位故。沒其位名。但明圓融之行故名托法進修。

五證入因果周者。亦名依人證入成德分。謂第九會逝多林說入法界法門。以諸菩薩念請有三十問。具問如來果海中事。以果海離言。故如來但現相以答。復放光攝受。光中具見所問之事。令其現證。是為本會。次文殊師利從善住樓閣出。漸往人間。大塔廟前。令六千比丘頓證。次指善財童子南詢參五十三知識。通名末會。及善財末後見普賢菩薩。入普賢一毛孔中頓圓曠劫之果。故前三十八品但該羅六位因果。令生信發解。依之起行造修。至此方為證入。故云依人證入成德分。若無實證則前解行俱為虛設。故以證終。

然上一部八十卷經分為三十九品。以此多品攝入五周四分。此但分章以斷釋經文。其文所詮之義有四法界。古德釋經以六相十重玄門。以收全部之義。四法界者。一理法界。二事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六相者謂總別同異成壞。由此六相同時。方成十重玄門。以顯事事無礙。十玄門者。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如海一滴具百川味)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一尺之鏡現千重影)三一多相容不同門。(一室千燈光光涉入)四諸法相即自在門。(如金與色二不相離)五秘密隱顯俱成門。(片月澄空晦明相映)六微細相容安立門。(如琉璃瓶盛多芥子)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十鏡互照影現重重)八託事顯法生解門。(立像豎臂觸目皆道)九十世隔法異成門。(一夕之夢翱翔百年)十主伴圓融具德門。(北辰所居眾星皆拱)由此六相十玄同時具足。故成事事無礙法界。故經中凡舉一事一行一法。必該此六相十玄之義。以彰圓融法界。然此廣大無邊理趣。統以法界觀門收之。攝歸一心。念念具足。方順此宗。逈超諸教。故此圓融妙行。日劫相倍。具如法界觀門。

右上所列乃全經大旨。凡誦此經者。必先了其章段。精熟理觀。則臨文念念證入無邊法界。

由經文浩瀚攝義無邊。故釋經者以五周四分科斷。使義有所歸。觀者臨文自然契會。此科文之大綱也。若其理趣。就於各品自有指歸。

次釋題目

題稱大方廣佛華嚴經者。乃依人法喻因果以立名也。大方廣三字是法。乃舉法界全體。具體相用三大義故。佛乃能證之人。法界三大乃所證之法。華喻稱法界性所修之因。嚴乃莊嚴法身以成報身之果。言三大者。大謂體大。舉法界當體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廣博包含。大而無外。以極法界量。強名曰大。故曰曠兼無際也。方者相也。猶法也。以法界之體本來無相。今全體變成十法界事相。一切眾生有此法性軌持而能生解。故曰以正法自持。謂十法界有相之法無一不具。故相亦大也。廣者用大。謂法界之體有大力用。以能變起十法界用。故曰稱體而周。若諸眾生有能悟此體者。即有轉凡成聖之用。故用亦大也。以此三大總一法界真源。覺此本源故名為佛。故曰覺斯玄妙。佛者覺也。以法界體亦名清淨法身。必假萬行莊嚴乃成報身故。稱法界性以此修因故。華喻萬行功德。言華必有果。嚴謂莊嚴。以萬行之因華。莊嚴法身之果體。是為報佛故。嚴謂飾法成人。今說此經者。即報佛也。

第一會菩提場

普賢菩薩為會主。說舉果法。有六品經。四分科經。即舉果勸樂生信分。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一

此明舉果勸樂。有六品經者科分十分。一教起因緣即初一品。二大眾同請分。三面光集眾分。四毫光示法分。五眉間出眾分。已上在第二品。六普賢三昧分。七諸佛同加分。八法主起定分。九大眾重請分。已上在第三品。十正陳法海分。在後三品內。言世主妙嚴者。世謂三世間。智正覺世間。器世間。眾生世間。主者佛為智正覺世間主。菩薩欲色諸天為器世間主。諸神雜類為眾生世間主。嚴者毗盧遮那初成正覺正報果體。有佛剎微塵數相好乃嚴自。今處菩提場海會眾中。則為二種世間嚴。而菩薩海會諸天神王以為眷屬以嚴主佛。為眷屬嚴。其地金剛寶樹等。為依報處嚴。三種世間依正二報更互相嚴。故為妙嚴。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其地堅固金剛所成。上妙寶輪及眾寶華。清淨摩尼。以為嚴飾。諸色相海無邊顯現。摩尼為幢。常放光明。恆出妙音。眾寶羅網妙香華纓。周匝垂布。摩尼寶王變現自在。雨無盡寶及眾妙華。分散於地。寶樹行列。枝葉光茂。佛神力故。令此道場一切莊嚴於中影現。其菩提樹高顯殊特。金剛為身。琉璃為干。眾雜妙寶以為枝條。寶葉扶疎。垂蔭如雲。寶華雜色分枝布影。復以摩尼而為其果。含暉發焰與華間列。其樹周圓咸放光明。於光明中雨摩尼寶。摩尼寶內有諸菩薩。其眾如雲俱時出現。又以如來威神力故。其菩提樹恆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如來所處宮殿樓閣。廣博嚴麗。充徧十方。眾色摩尼之所集成。種種寶華以為莊校。諸莊嚴具流光如雲。從宮殿間萃影成幢。無邊菩薩道場眾會。咸集其所。以能出現諸佛光明不思議音摩尼寶王而為其網。如來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從中出。一切眾生居處屋宅。皆於此中現其影像。又以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間悉包法界。其師子座高廣妙好。摩尼為台。蓮華為網。清淨妙寶以為其輪。眾色雜華而作瓔珞。堂榭樓閣階砌戶牖凡諸物像備體莊嚴。寶樹枝果周回間列。摩尼光雲互相照耀。十方諸佛化現珠王。一切菩薩髻中妙寶。悉放光明而來瑩燭。復以諸佛威神所持。演說如來廣大境界。妙音遐暢無處不及。爾時世尊處於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又如虛空普徧一切於諸國土平等隨入。身恆徧坐一切道場。菩薩眾中威光赫奕。如日輪出照明世界。三世所行眾福大海悉已清淨。而恆示生諸佛國土。無邊色相圓滿光明徧周法界等無差別。演一切法如布大雲。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各現無量神通之力。教化調伏一切眾生。身徧十方而無來往。智入諸相。了法空寂。三世諸佛所有神變於光明中靡不咸睹。一切佛土不思議劫所有莊嚴悉令顯現。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所共圍繞。其名曰。普賢菩薩摩訶薩。普德最勝燈光照菩薩摩訶薩。普光師子幢菩薩摩訶薩。普寶焰妙光菩薩摩訶薩。普音功德海幢菩薩摩訶薩。普智光照如來境菩薩摩訶薩。普寶髻華幢菩薩摩訶薩。普覺悅意聲菩薩摩訶薩。普清淨無盡福光菩薩摩訶薩。普光明相菩薩摩訶薩。海月光大明菩薩摩訶薩。雲音海光無垢藏菩薩摩訶薩。功德寶髻智生菩薩摩訶薩。功德自在王大光菩薩摩訶薩。善勇猛蓮華髻菩薩摩訶薩。普智雲日幢菩薩摩訶薩。大精進金剛齋菩薩摩訶薩。香焰光幢菩薩摩訶薩。大明德深美音菩薩摩訶薩。大福光智生菩薩摩訶薩。如是等而為上首。有十佛世界微塵數。此諸菩薩。往昔皆與毗盧遮那如來共集善根修菩薩行。皆從如來善根海生。諸波羅蜜悉已圓滿。慧眼明徹等觀三世。於諸三昧具足清淨。辯才如海廣大無盡。具佛功德尊嚴可敬。知眾生根如應化伏。入法界藏智無差別。證佛解脫甚深廣大。能隨方便入於一地。而以一切願海所持。恆與智俱盡未來際。了達諸佛希有廣大秘密之境。善知一切佛平等法。已踐如來普光明地。入於無量三昧海門。於一切處皆隨現身。世法所行悉同其事。總持廣大集眾法海。辯才善巧轉不退輪。一切如來功德大海咸入其身。一切諸佛所在國土皆隨願往。已曾供養一切諸佛無邊際劫歡喜無倦。一切如來得菩提處常在其中親近不舍。恆以所得普賢願海令。一切眾生智身具足。成就如是無量功德。復有佛世界微塵數執金剛神。所謂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日輪速疾幢執金剛神。須彌華光執金剛神。清淨雲音執金剛神。諸根美妙執金剛神。可愛樂光明執金剛神。大樹雷音執金剛神。師子王光明執金剛神。密焰勝目執金剛神。蓮華光摩尼髻執金剛神。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皆於往昔無量劫中恆發大願。願常親近供養諸佛。隨願所行已得圓滿到於彼岸。積集無邊清淨福業。於諸三昧所行之境悉已明達。獲神通力。隨如來住。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處於眾會威光特達。隨諸眾生所應現身而示調伏。一切諸佛化形所在皆隨化往。一切如來所住之處常勤守護。復有佛世界微塵數身眾神。所謂華髻莊嚴身眾神。光照十方身眾神。海音調伏身眾神。淨華嚴髻身眾神。無量威儀身眾神。最上光嚴身眾神。淨光香雲身眾神。守護攝持身眾神。普現攝取身眾神。不動光明身眾神。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皆於往昔成就大願供養承事一切諸佛。復有佛世界微塵數足行神。所謂寶印手足行神。蓮華光足行神。清淨華髻足行神。攝諸善見足行神。妙寶星幢足行神。樂吐妙音足行神。栴檀樹光足行神。蓮華光明足行神。微妙光明足行神。積集妙華足行神。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皆於過去無量劫中。親近如來隨逐不舍。復有佛世界微塵數道場神。所謂淨莊嚴幢道場神。須彌寶光道場神。雷音幢相道場神。雨華妙眼道場神。華纓冠髻道場神。雨寶莊嚴道場神。勇猛香眼道場神。金剛彩雲道場神。蓮華光明道場神。妙光照耀道場神。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皆於過去值無量佛。成就願力廣興供養。復有佛世界微塵數主城神。所謂寶峰光耀主城神。妙嚴宮殿主城神。清淨喜寶主城神。離憂清淨主城神。華燈焰眼主城神。焰幢明現主城神。盛福光明主城神。清淨光明主城神。香髻莊嚴主城神。妙寶光明主城神。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皆於無量不思議劫。嚴淨如來所居宮殿。復有佛世界微塵數主地神。所謂普德淨華主地神。堅福莊嚴主地神。妙華嚴樹主地神。普散眾寶主地神。淨目觀時主地神。妙色勝眼主地神。香毛髮光主地神。悅意音聲主地神。妙華旋髻主地神。金剛嚴體主地神。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皆於往昔發深重願。願常親近諸佛如來同修福業。復有無量主山神。所謂寶峰開華主山神。華林妙髻主山神。高幢普照主山神。離塵淨髻主山神。光照十方主山神。大力光明主山神。威光普勝主山神。微密光輪主山神。普眼現見主山神。金剛密眼主山神。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於諸法得清淨眼。復有不可思議數主林神。所謂布華如雲主林神。擢干舒光主林神。生牙發曜主林神。吉祥淨葉主林神。垂布焰藏主林神。清淨光明主林神。可意雷音主林神光香普徧主林神。妙光逈曜主林神。華果光味主林神。如是等而為上首不思議數。皆有無量可愛光明復有無量主藥神。所謂吉祥主藥神。栴檀林主藥神。清淨光明主藥神。名稱普聞主藥神。毛孔光明主藥神。普治清淨主藥神。大發吼聲主藥神。蔽日光幢主藥神。明見十方主藥神。益氣明目主藥神。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性皆離垢仁慈佑物。復有無量主稼神。所謂柔軟勝味主稼神。時華淨光主稼神。色力勇徤主稼神。增長精氣主稼神。普生根果主稼神。妙嚴環髻主稼神。潤澤淨華主稼神。成就妙香主稼神。見者愛樂主稼神。離垢淨光主稼神。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莫不皆得大喜成就。復有無量主河神。所謂普發迅流主河神。普潔泉澗主河神。離塵淨眼主河神。十方徧吼主河神。救護眾生主河神。無熱淨光主河神。普生歡喜主河神。廣德勝幢主河神。光照普世主河神。海德光明主河神。如是等而為上首有無量數。皆勤作意利益眾生。復有無量主海神。所謂出現寶光主海神。成金剛幢主海神。遠離塵垢主海神。普水宮殿主海神。吉祥寶月主海神。妙華龍髻主海神。普持光味主海神。寶焰華光主海神。金剛妙髻主海神。海潮雷音主海神。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悉以如來功德大海充滿其身。復有無量主水神。所謂普興雲幢主水神。海潮雲音主水神。妙色輪髻主水神。善巧漩澓主水神。離垢香積主水神。福橋光音主水神。知足自在主水神。淨喜善音主水神。普現威光主水神。吼音徧海主水神。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常勤救護一切眾生而為利益。復有無數主火神。所謂普光焰藏主火神。普集光幢主火神。大光普照主火神。眾妙宮殿主火神。無盡光髻主火神。種種焰眼主火神。十方宮殿如須彌山主火神。威光自在主火神。光明破暗主火神。雷音電光主火神。如是等而為上首不可稱數。皆能示現種種光明。令諸眾生熱惱除滅。復有無量主風神。所謂無礙光明主風神。普現勇業主風神。飄擊雲幢主風神。淨光莊嚴主風神。力能竭水主風神。大聲徧吼主風神。樹杪垂髻主風神。所行無礙主風神。種種宮殿主風神。大光普照主風神。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散滅我慢之心。復有無量主空神。所謂淨光普照主空神。普游深廣主空神。生吉祥風主空神。離障安住主空神。廣步妙髻主空神。無礙光焰主空神。無礙勝力主空神。離垢光明主空神。深遠妙音主空神。光徧十方主空神。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心皆離垢廣大明潔。復有無量主方神。所謂徧住一切主方神。普現光明主方神。光行莊嚴主方神。周行不礙主方神。永斷迷惑主方神。普游淨空主方神。大雲幢音主方神。髻目無亂主方神。普觀世業主方神。周徧遊覽主方神。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能以方便普放光明恆照十方相續不絕。復有無量主夜神。所謂普德淨光主夜神。喜眼觀世主夜神。護世精氣主夜神。寂靜海音主夜神。普現吉祥主夜神。普發樹華主夜神。平等護育主夜神。遊戲快樂主夜神。諸根常喜主夜神。出生淨福主夜神。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修習以法為樂。復有無量主晝神。所謂示現宮殿主晝神。發起慧香主晝神。樂勝莊嚴主晝神。香華妙光主晝神。普集妙藥主晝神。樂作喜目主晝神。普現諸方主晝神。大悲光明主晝神。善根光照主晝神。妙華纓絡主晝神。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於妙法能生信解。恆共精勤嚴飾宮殿。復有無量阿修羅王。所謂羅睺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巧幻術阿修羅王。大眷屬阿修羅王。大力阿修羅王。徧照阿修羅王。堅固行妙莊嚴阿修羅王。廣大因慧阿修羅王。出現勝德阿修羅王。妙好音聲阿修羅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悉已精勤摧伏我慢及諸煩惱。復有不可思議數迦樓羅王。所謂大速疾力迦樓羅王。無能壞寶髻迦樓羅王。清淨速疾迦樓羅王。心不退轉迦樓羅王。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堅固淨光迦樓羅王。巧嚴冠髻迦樓羅王。普捷示現迦樓羅王。普觀海迦樓羅王。普音廣目迦樓羅王。如是等而為上首不思議數。悉已成就大方便力。普能救攝一切眾生。復有無量緊那羅王。所謂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妙華幢緊那羅王。種種莊嚴緊那羅王。悅意吼聲緊那羅王。寶樹光明緊那羅王。見者欣樂緊那羅王。最勝光莊嚴緊那羅王。微妙華幢緊那羅王。動地力緊那羅王。攝伏惡眾緊那羅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精進觀一切法。心恆快樂。自在遊戲。復有無量摩睺羅伽王。所謂善慧摩睺羅伽王。清淨威音摩睺羅伽王。勝慧莊嚴髻摩睺羅伽王。妙目主摩睺羅伽王。如燈幢為眾所歸摩睺羅伽王。最勝光明幢摩睺羅伽王。師子臆摩睺羅伽王。眾妙莊嚴音摩睺羅伽王。須彌堅固摩睺羅伽王。可愛樂光明摩睺羅伽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修習廣大方便。令諸眾生永割痴網。復有無量夜叉王。所謂毗沙門夜叉王。自在音夜叉王。嚴持器仗夜叉王。大智慧夜叉王。焰眼主夜叉王。金剛眼夜叉王。勇徤臂夜叉王。勇敵大軍夜叉王。富資財夜叉王。力壞高山夜叉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守護一切眾生。復有無量諸大龍王。所謂毗樓博叉龍王。娑竭羅龍王。雲音妙幢龍王。焰口海光龍王。普高雲幢龍王。德叉迦龍王。無邊步龍王。清淨色龍王。普運大聲龍王。無熱惱龍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莫不勤力興雲布雨。令諸眾生熱惱消滅。復有無量鳩盤茶王。所謂增長鳩盤茶王。龍主鳩盤茶王。善莊嚴幢鳩盤茶王。普饒益行鳩盤茶王。甚可怖畏鳩盤茶王。美目端嚴鳩盤茶王。高峰慧鳩盤茶王。勇徤臂鳩盤茶王。無邊淨華眼鳩盤茶王。廣大天面阿修羅眼鳩盤茶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修學無礙法門。放大光明。復有無量乾闥婆王。所謂持國乾闥婆王。樹光乾闥婆王。淨目乾闥婆王。華冠乾闥婆王。普音乾闥婆王。樂搖動妙目乾闥婆王。妙音師子幢乾闥婆王。普放寶光明乾闥婆王。金剛樹華幢乾闥婆王。樂普現莊嚴乾闥婆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於大法深生信解。歡喜愛重勤修不倦。復有無量月天子。所謂月天子。華王髻光明天子。眾妙淨光明天子。安樂世間心天子。樹王眼光明天子。示現清淨光天子。普游不動光天子。星宿王自在天子。淨覺月天子。大威德光明天子。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顯發眾生心寶。復有無量日天子。所謂日天子。光焰眼天子。須彌光可畏敬幢天子。離垢寶莊嚴天子。勇猛不退轉天子。妙華纓光明天子。最勝幢光明天子。寶髻普光明天子。光明眼天子。持勝德天子。普光明天子。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修習利益眾生增其善根。復有無量三十三天王。所謂釋迦因陀羅天王。普稱滿音天王。慈目寶髻天王。寶光幢名稱天王。發生喜樂髻天王。可愛樂正念天王須彌勝音天王。成就念天王。可愛樂淨華光天王。智日眼天王。自在光明能覺悟天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發起一切世間廣大之業。復有無量須夜摩天王。所謂善時分天王。可愛樂光明天王。無盡慧功德幢天王。善變化端嚴天王。總持大光明天王。不思議智慧天王。輪臍天王。光焰天王。光照天王。普觀察大名稱天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修習廣大善根心常喜足。復有不可思議數兜率陀天王。所謂知足天王。喜樂海髻天王。最勝功德幢天王。寂靜光天王。可愛樂妙目天王。寶峰淨月天王。最勝勇徤力天王。金剛妙光明天王。星宿莊嚴幢天王。可愛樂莊嚴天王。如是等而為上首不思議數。皆勤念持一切諸佛所有名號。復有無量化樂天王。所謂善變化天王。寂靜音光明天王。變化力光明天王。莊嚴主天王。念光天王。最上雲音天王。眾妙最勝光天王。妙髻光明天王。成就喜慧天王。華光明天王。普見十方天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調伏一切眾生令得解脫。復有無數他化自在天王。所謂得自在天王。妙目主天王。妙冠幢天王。勇猛慧天王。妙音句天王。妙光幢天王。寂靜境界門天王。妙輪莊嚴幢天王。華蕊慧自在天王。因陀羅力妙莊嚴光明天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修習自在方便廣大法門。復有不可數大梵天王。所謂屍棄天王。慧光天王。善慧光明天王。普雲音天王。觀世言音自在天王。寂靜光明眼天王。光徧十方天王。變化音天王。光明照耀眼天王。悅意海音天王。如是等而為上首不可稱數。皆具大慈憐愍眾生。舒光普照令其快樂。復有無量光音天王。所謂可愛樂光明天王。清淨妙光天王。能自在音天王。最勝念智天王。可愛樂清淨妙音天王。善思惟音天王。普音徧照天王。甚深光音天王。無垢稱光明天王。最勝淨光天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注廣大寂靜喜樂無礙法門。復有無量徧淨天王。所謂清淨慧名稱天王。最勝見天王。寂靜德天王。須彌音天王。淨念眼天王。可愛樂最勝光照天王。世間自在主天王。光焰自在天王。樂思惟法變化天王。變化幢天王。星宿音妙莊嚴天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悉已安住廣大法門。於諸世間勤作利益。復有無量廣果天王。所謂愛樂法光明幢天王。清淨莊嚴海天王。最勝慧光明天王。自在智慧幢天王。樂寂靜天王。普智眼天王。樂旋慧天王。善種慧光明天王。無垢寂靜光天王。廣大清淨光天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莫不皆以寂靜之法而為宮殿安住其中。復有無數大自在天王。所謂妙焰海天王。自在名稱光天王。清淨功德眼天王。可愛樂大慧天王。不動光自在天王。妙莊嚴眼天王。善思惟光明天王。可愛樂大智天王。普音莊嚴幢天王。極精進名稱光天王。如是等而為上首不可稱數。皆勤觀察無相之法所行平等。

如是我聞已下至眾海雲集。為通序。此法會之因緣。於中常言六種成就。謂信聞時主處眾。此六具足。法緣方興。亦是佛顧命之言。諸經通有。故名通序。此經六事。若順圓宗。逈異余經。若言如是我聞。乃文殊阿難以稱法界智。普聞法界之普法。我乃法身無我之真我。入法界之真聞。一時乃毗盧遮那初成正覺之時。乃無古無今劫念平等之時。處乃菩提場為自覺智所住之處。眾乃海印三昧所現之眾。此則六種皆稱法而言也。其地堅固金剛所成。此乃金剛心地。次下上妙寶輪等乃顯地上嚴。其菩提樹等為覺樹嚴。如來所處等為宮殿嚴。其師子座等為座嚴。上皆依報嚴。處於此座成最正覺。總成教主嚴其身充滿一切世間。言十身充滿。三業普周。正顯正報嚴。依正互嚴故為妙嚴。次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即眷屬嚴。亦主伴互嚴。其海眾雲集。分同生異生二類。菩薩為同生眾。諸天神王等為異生眾。其菩薩唯一眾。言同生者。謂菩薩同得法性身。皆從如來善根海生故。作一類菩薩形故。又同者通諸位故。其諸天神王等有三十九眾。言異生者。謂雜類作諸異生形狀故。又為法界差別德故。又有師子座中所流眾。及眉間出眾。共四十二眾。以四十眾配三賢十聖。師子座眾配等覺。眉間出眾配妙覺。通配四十二位。各得一位法門。總嚴毗盧果體。故為眷屬嚴。亦為伴嚴。輔翼法化故。總成妙嚴。菩薩眾集已。乃嘆德雲。皆從如來善根海生等。故為同生眾。次下復有佛世界微塵數執金剛神。已下至妙焰海大自在天王。列異生眾共有三十九眾。諸天神王每一領十。以表無盡。先各十共具一德。上眾海畢集為通序。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