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唐先生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十一

卷十一目 眉山唐先生文集 卷十一
宋 唐庚 撰 張濟元 撰校勘記 閩侯龔氏大通樓藏舊鈔本
卷十二目

眉山唐先生文集卷十一

        眉山 唐庚 子西

 銘

  船娘銘

船娘吾㓜女也政和五年吾𤼵惠州次番

禺艤舟滄浪之亭而女於是乎生明年至

江陵寓居於沙頭而女於是乎死是夕瘞

於鶴鳴寺之南其生也以十月初三日其

死而瘞之也以五月二十六日凡居人世

二百三十有三日其將瘞也其母黎氏持

而哭之曰児玉也捨我安之乎吾即其語

而為銘曰

 空空如谷何以得此玉終非作福未㡬

 而毀於櫝

  黎氏權厝銘

侍女𥠖氏楊越人八年隨吾遵海濱丁酉

北帰至江津一疾即死不及伸月寔丙午

日壬寅葬之未可攜莫因権厝於此有子

存何以識之考斯文

  三國雜事序

上自司馬遷史記下至五代史其間𢾗千

百年正統偏伯與夫僣竊亂賊甚微至弱

之國外至蠻夷戎狄之邦史家未有不書

其國號者而三囯志獨不然劉俻父子相

継四十餘年始終號漢未嘗一稱蜀其稱

蜀者流俗之語耳陳夀黜其正號従其俗

祢循魏晉之私意廢史家之公法用意如

此則其所書善𢙣褒貶與奪尚可信乎魏

晉之世稱偹為蜀猶五代稱李璟為吳稱

劉崇為晉矣今五代史作南唐比漢世家

未甞以吳晉稱之獨陳夀如此初無義例

直狥好𢙣耳徃時歐陽文忠公作五代史

王荊公曰五代之事無𠯁采者此何𠯁煩

公三囯可喜事甚多悉為陳壽所壊可更

為之文公然其言竟不睱作也惜㦲

 三囯𮦀亊篇上

  諸葛丞相為後主冩申韓𬋩子六韜

   各一通

學者責孔明不以經術輔導少主乃用六

韜𬋩子申韓之書吾謂不然人主不論撥

亂守文要以智畧為先後主寛厚仁義𬓛

量有餘而權畧智調是其所短當時識者

咸以為憂六韜述兵權竒計𬋩子貴䡖重

任權衡申子覈名寔韓子引䋲墨切事情

施之後主正中其病矣藥無善𢙣要以對

病為妙萬金良薬與疾不相值亦復何有

𥙷㢤

  法正為蜀郡太守楊武將軍一飯之

   徳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或言其太

   橫亮曰主公之在公安也進退狼

   䟦頼孝直為輔翌今飜然翶翔不

   可復制如何禁止使不得行其意

   邪孫盛評曰威福自下亡囯之道

   安可以功臣而極其凌肆諸葛

   之言於是失政刑矣

秦昭王以范睢之故至貭平原君移書趙

王以購魏斉之首李廣誅覇陵尉上書自

劾武帝詔曰報㤙復仇朕之所望於將軍

也復何疑㢤國初郭進為山西廵檢民訴

進略奪其女太祖怒曰汝小民也配女當

得小民今得吾貴臣頋不可𫆀駈岀之而

三人者卒皆有以報國古之英主𠩄以役

使豪傑彼自有意義若孫盛之所見其亦

小矣

  董昭建議曺公冝進爵國公九錫偹

   物以彰殊勲荀彧稱曺公㒷師本

   為朝廷君子愛人以徳不冝如此

   曺公由是不平彧以憂死論者曰

   彧葉䂓曺氏以傾漢祚晚莭立異

   無救運移

管仲相公伐山戎伐陳蔡伐楚伐晉其

志欲尊周爾而公遂有封禪之志文若

依曺公平青徐平許洛平河朔平漢南其

志欲尊漢耳而曺公遂有九錫之議𬋩仲

知封禪之不可許也故設詞以拒之文若

知九錫之不可長也故遜詞以卻之𬋩仲

幸故 公従說以全勤王之功文若不

幸故曺公不用其語以成竊囯之禍其終

始幸不幸異耳用心豈不同𫆀論者何淂

非之

  華歆邴原𬋩寕相善時人號為一龍

   歆為首原為腹寕為尾魏畧雲

邴原管寕皆盛徳之士而歆為之首則歆

之為人可知矣然漢書稱伏後之廢操使

歆勒兵入宮𭣣後後閉戶匿壁中歆破戶

發壁而入此豈盛徳之士㢤操雖奸雄然

用人各當其理方是之時魏氏群臣如董

昭夏侯惇賈詡程昱郭嘉之流為不少足

以辨此何至使歆為之歆果賢邪操決不

敢以此使之以此事操則歆決不淂為賢

者陳夀作原傳稱少與𬋩寕俱以操尚稱

初不及歆至作寕傳又稱與原歆相友豈

三人相友而歆獨無操尚乎朋友出処不

齊理冝有之操尚不同則非所以為友矣

此予之所未觧也

  建㒷五年丞相亮出屯漢中

是𡻕丁未魏之太和元年吳之黃武六年

也魏明帝即位既己踰年君臣無間前此

吳人攻夏口圍石陽不克是𡻕保境不動

初孔明説先主以保有荊益西和諸戎南

撫夷越外交孫𫞐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

遣上將向宛洛而將軍身出秦川則伯業

可成漢室可㒷矣孔眀始議如此至是天

下寕有変𫆀而⿺辶䖏有此㪯何㢤

  曺公征烏丸遣使闢田疇疇戒門下

   趨𫿞州人問曰昔𡊮公禮命五至

   而君不屈今曺公使一來而君若

   恐弗及何也疇笑曰此非爾所知

   也即隨使者到軍

或曰田疇辭聘於𡊮氏從辟於曺公門人

怪之疇矣而不荅何也曰難言也昔漢明

帝問於吳良曰先帝召卿不至反從驃𮪍

逰𫆀良曰先帝以禮待下故臣得以禮進

退驃𮪍以法檢下故臣為法屈爾疇之用

意蓋亦如此是時𡊮氏政寛故疇可得不

至曺氏刻急故疇不敢不來來非慕義故

終身不受封爵疇雖不言而言無不在其

中矣

 曺公定鄴祠𡊮紹墓哭之流涕孫盛

   評曰先王誅賞將以懲勸而盡哀

   於逆臣之冢為政之道躓矣匿怨

   友人前哲所恥稅驂舊舘義無虛

   涕道乖好絶何哭之有漢祖失之

   於項氏曺公遵謬於此㪯百慮之

   一失也

禹見刑人於市下車而哭之況劉項受命

懐王約為兄弟而紹與𢮥少相友善同起

亊而紹又盟主乎繼道乖好絕至於相傾

然吾以公義討之以私恩哭之不以恩掩

義亦不以義廢恩是古之道也何名為失

㢤孫氏之論非但僻斈也蓋亦可謂小人

  章武三年四月先主崩於永安宮五

   月後主襲位於成都改元建㒷

人君繼體踰年改元而章武三年五月改

為建㒷此陳夀所以短孔明也以吾覌之

似不為𬨨古者人君雖立尚未即位也明

年正月行即位之禮然後書即位而稱元

年後世承襲之初固已即位矣稱元不亦

可乎故曰不為𬨨也古者人君襲位未踰

年不稱君故子猛不書王子般子赤不書

公後世承襲之初固已稱君矣稱元不亦

可乎故曰不為𬨨也春秋之時未有一年

而二名者如隱公之末年既名之為十一

年矣不可𣸪名為御名公元年自紀元以來

未有一𡻕而再易者矣有一𡻕而三四易

者矣豈復以二名爲嫌而曰不可乎故曰

不為𬨨也非特此也今之𠩄謂元年與古

異矣古之所謂元年者某君之一年也故

必踰年而後稱之如前所云後世所謂元

年者其號之一年耳嗣位而稱之可也踰

年而後稱之亦可也

  建安十三年曺公自江陵征偹至赤

   壁與偹𢧐不利退保南郡

世之為將者務多其兵而不知兵至三十

萬難用矣前代以六十萬勝楚以四十萬

勝秦唯王翦項籍二人而多多益善者惟

韓信能之自餘兵至三十萬未有得志者

趙括以四十五萬敗於長平漢初合五諸

侯兵五十六萬敗於彭城以三十萬困於

白登王恢引三十二萬伏馬邑無功王邑

以百萬敗於昆陽黃中以百萬敗於夀張

苻堅以八十萬敗於合肥隋以九十萬敗

於遼東其衆愈多其敗愈毒然猶有可諉

者曰將不善若曺公可謂善將矣𣸪以水

軍六十萬號稱八十萬而敗於烏林是時

𢧐艦相接故為敵人所燒大衆屯聚故疫

死者幾半此兵多為累之明驗也以髙祖

之才不𬨨能將十萬則水軍六十萬必得

如髙祖者六人乃能將之髙祖豈易得㢤

其敗也固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