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家在第三次文字改革問題座談會上的發言

陳夢家在第三次文字改革問題座談會上的發言
作者:陳夢家
1957年5月27日
取自《1957年文字改革辯論選輯》(1958年新知識出版社發行)的〈附錄:陳夢家等反對文字改革的謬論(六篇)〉。按本書〈文改鳴放錄〉所記,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在1957年5月16,20,27日召開三次座談會,陳夢家出席了第一和第三次。原書正簡夾雜,當時印刷鉛字偏旁尚未實行草書楷化,如「認」字原文是「⿰言人」等,也有使用一些舊字形,如「幷」「敎」等。
陳夢家在第三次文字改革問題座談會上的發言

  剛才聽到江超西先生的宏論,他說「周」字從「用」從「口」,又是什麼弓長張,立早章的舉了很多例子。這怎麼能這樣解釋呢?他口口聲聲說是科學的,其實幷不科學。他所說的那本書(說文通訓定聲),說大家很少見到,其實在座的諸位很多也都見過,幷不是什麼十全十美的書,當然他能那樣排列音序還是好的。

  今天在這裡談文字改革,只能討論原則性的問題,不要拿出自己的方案來,這樣大家都會有不同的方案,就爭論不清了。剛才聽了江超西先生的一些意見,我覚得都是牽強附會的,又說他是從比較音韻學方面來講的,我看沒有那末神秘。文字是個集體的東西,個人的方案是不能成功的。江超西先生批評文改會的《漢語拼音方案(草案)》修正第一式字形太長,如帶zh,ch,sh,和帶an,ng韻尾的字,幷且說他自己有辦法把它弄短。這幷不是說我創造的一定比他好,而是說文字不能隨便創造,比方江超西先生剛才所舉的例子就不一定科學。

  我想象江超西先生這樣的討論文字改革問題,是不對頭的。不必要把自己的方案拿出來,以表示自己對漢字改革或改進有所貢獻的意見。我對唐蘭先生的方案也主張暫時不提出來,但是對漢字的前途是可以討論一下的。文字是不能由一個人來創造的。江超西先生是老工程師,是搞科學的人,但是剛才所說的有關文字改革的話幷不科學。有許多人往往把自己的意見認為是科學的,把別人的意見都說成是不科學的。我覚得文字改革的前途首先應該討論能不能改為拼音文字,其次才是改成什麼樣的拼音文字。

(拼音,1957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