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革命共同着生命”

“和革命共同着生命”
解放军四八○○部队 挺进文
1971年9月25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十年前,叛徒、特务、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周扬对电影《鲁迅传》创作组人员恶狠狠地发下旨令说:“不要把鲁迅写成与政治斗争太密切了”,“他没有投入政治斗争漩涡的中心”。

这是周扬之流对伟大的鲁迅先生的恶毒的诋毁!

鲁迅的一生,跨越了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历史时期。鲁迅的伟大首先就在于他“和革命共同着生命”,一直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站在政治斗争的最前列,运用文学的武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战斗终身。“五四”以后,鲁迅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地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地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勇猛地前进。在漫长的革命道路上,“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而共产主义者鲁迅,却从没有离开反帝反封建这个政治斗争的大方向,始终随着时代的潮流而不断前进!

在那“风雨如磐”的年代里,鲁迅倾注火一样的憎恨,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吃人的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鲁迅在“五卅”前后和“九·一八”事变之后,用锐利的笔锋,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作了深刻的揭露。鲁迅以无畏的气概、愤懑的感情,对北洋军阀政府的血腥统治,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反共的反动政策,掷出了他的“匕首”和“投枪”。鲁迅用他那枝“生动”、“泼辣”的如刀之笔,对统治阶级的帮凶——正人君子、复古主义者、西崽文人、叭儿狗、媚态的猫、脖子上挂着小铃铎的山羊……一一勾画出他们丑恶的嘴脸,给予致命的打击。在那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下,鲁迅高举马列主义大旗,巍然屹立,“怒向刀丛”,毫不妥协,毫不屈服。特别是他坚定地站在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阵地上,针对周扬一伙推行王明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国防文学”口号,旗帜鲜明的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马列主义的口号。

这一切,难道是鲁迅“与政治斗争”不“太密切”,“没有投入政治斗争漩涡之中”吗?周扬对鲁迅的歪曲、诋毁,是对历史的公然篡改。

伟大领袖毛主席对鲁迅作了最充分、最正确的评价,对鲁迅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作了最全面、最深刻的阐述。毛主席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主席还指出:鲁迅是“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周扬对鲁迅的歪曲、诋毁,是对毛主席关于鲁迅的评价的公然对抗。

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周扬之流,在鲁迅生前,在“背后用鞭子”抽打鲁迅,极尽“诬陷、恐吓、辱骂”之能事。而在鲁迅死后,他们仍不放手,又祭起未放下的钢鞭(不过裹上一层橡皮而已),对鲁迅进行“鞭尸”,妄想以此来抬高自己,诋毁鲁迅,并为他们推行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反革命政治需要服务。

周扬之流歪曲鲁迅的阴谋,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被彻底粉碎了。始终站在政治斗争最前列的鲁迅,他的“和革命共同着生命”的光辉形象,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