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根本对立的战争观
两种根本对立的战争观
——彻底批判诋毁人民战争的一批反动影片 |
|
在对待人民革命战争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现代修正主义之间,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拥护人民革命战争,还是反对人民革命战争?是相信人民的革命力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还是无视人民的革命力量,被敌人的表面强大所吓倒?是把胜利寄托在人民的枪杆子上,还是把胜利寄托在敌人的“明智”上?这是两种战争观的根本分歧。
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下炮制出笼的反动影片《兵临城下》、《逆风千里》、《红日》、《黑山阻击战》、《五更寒》、《战上海》、《东进序曲》,就是一批鼓吹修正主义战争观的大毒草。它们打着表现武装斗争的幌子,恶毒诋毁人民革命战争,大肆宣扬和平主义、失败主义、投降主义的黑货。
对革命战争是拥护还是反对
编辑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一切反动统治阶级为了侵占和掠夺,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维持其反动统治,从来都是用刺刀和枪炮把非正义战争强加在人民头上的。被压迫人民为了挣脱奴役的枷锁,求得自己的翻身解放,也只有拿起武器,进行正义的战争。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的战争,但是不反对进步的正义的战争。对于后一类战争,我们共产党人不但不反对,而且积极地参加。”
描写革命战争,首先要明确战争的性质,我们是正义的,敌人是非正义的。但是,以表现我国革命战争为幌子的这些反动影片,却根本不表现这个战争是由那些阶级进行的,是由什么样的历史条件造成的,妄图通过否定战争所固有的阶级性,抹煞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区别,来达到反对人民革命战争的目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的阶级矛盾上升到空前尖锐的程度。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要从人民手中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要消灭人民的革命力量,要使中国仍旧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他们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把反革命内战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建立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奋起自卫,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这是两个阶级、两种前途、两个命运的大决战。这就是这场战争的阶级关系。
但是,这些反动影片表现的所谓人民解放战争,一笔抹煞了这场战争的阶级内容,硬把阶级对阶级的战争,描绘成超然于阶级之外的“两军之争”。《兵临城下》竟然通过敌师长赵崇武之口,把这场战争说成是“两虎相争”。这句话如果作为反动人物的谬论来加以暴露,也并非不可;可是,赵崇武却是编导者全力歌颂的一个“正面”人物,这个“两虎相争”的说法,并非为了暴露敌人的欺骗,而正是编导者所要宣传的观点。抽掉了战争的阶级内容,把两个对抗阶级进行的战争歪曲成“两虎”之间的相互争夺,当然也就谈不上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了。
正是从这种反动观点出发,这些反动影片也就根本不去表现广大人民群众对这场战争拥护、支持和积极参加的态度,根本不去表现战争的雄厚的力量源泉。《兵临城下》中根本没有人民群众的影子,只有一个“老汉”,还是为给国民党反动军队歌功颂德而出现在银幕上的。《逆风千里》中的群众,都是一些拖家带口只顾逃难的人。我军来到空无人烟的葫芦套子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老乡”,还是化了装的“地下反共复仇军”的小队长!《五更寒》更是把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作了无以复加的歪曲和最恶毒的诽谤。影片中的人民群众,被描绘成为了自己活命而不敢接近游击队。县委书记在一个风雨之夜,挨户敲门,没人敢开。这些反动影片竭力抹煞人民群众支持、拥护这场战争、踊跃参加这场战争的事实,其目的就是要欺骗人民,硬说我们的革命战争并不是人民群众的事,革命战争也并不依靠人民群众去进行。这是对人民革命战争的恶毒诋毁,是对人民群众的恶毒污蔑!
这些反动影片为了掩盖阶级矛盾,又把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歪曲成人民大众同革命战争的矛盾。这是修正主义文艺惯用的伎俩。《五更寒》就是从“寒”字入手攻击革命战争的。在这部反动影片里,看不到我方军民的英勇斗争,看不到人民群众对革命战争的胜利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而看到的却是凄风苦雨的寒村,是惊慌失措东躲西藏的群众,是革命人民被捕被杀受酷刑的惨景。《黑山阻击战》大肆渲染敌人驱赶着老百姓掩护进攻的情节,群众惊恐喊叫,被敌人扔下山坡的婴儿蹬动着小腿的镜头反复出现。它们是在控诉敌人的残暴吗?不,是在诽谤革命战争。《五更寒》的“导演阐述”里写道,这里要有什么“阴森恐怖感”,那里要有什么“令人窒息的感觉”,并直言不讳地说,要通过这些战争恐怖和战争苦难的渲染,“对观众心灵深处”进行什么“秘密的考验”。很明显,它们的罪恶目的就是妄图使人们害怕战争,害怕打仗,进而放弃革命,放弃武装斗争。
毛主席精辟地指出:“人类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人类的旗帜”。几十年来,我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就是广大人民为翻身解放而英勇斗争的伟大史诗。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武装起来的工农,为了打翻吃人的仇敌,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顽强,前仆后继。广大革命群众斗志昂扬地、踊跃地投入了这场革命战争:母送子,妻送夫,走上前线;人民群众送军粮,做军衣,抬担架,救伤员,站岗放哨,防特除奸,民兵、游击队神出鬼没于敌人的点碉沟线之间……。这一切,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绘成了一幅旷古未有的壮丽图景,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诚然,战争是会给我们带来某些破坏、痛苦和牺牲,是会打烂一些坛坛罐罐,是要支付一定代价的。但是,革命战争真正给人民带来的却是整个被压迫阶级的翻身解放,是红彤彤的无产阶级江山。
是描写革命战争的正义性,歌颂人民群众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用以鼓舞人民的斗志呢,还是抹煞战争的阶级性,渲染战争的残酷和苦难,鼓吹和平主义,用以瓦解人民的斗志呢?这是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同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在表现战争问题上的根本区别。
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农兵面前,刘少奇一伙的反革命目的是永远不会得逞的。我国人民是久经战争生活考验的伟大的人民。战争的烈火,使我国的人民百炼成钢。我们从来反对一切侵略战争,但是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我们从来是不怕的。英雄的中国人民历来是把反侵略战争看成是自己的“至高无上的荣誉的事业”。毛主席关于“用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思想,象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我们奋勇前进!
真正强大的是人民还是反动派
编辑如何看待革命力量,如何看待反革命力量?毛主席早就精辟地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这是一切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看待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的根本观点。
从这个根本观点出发,在描写革命战争的文艺作品中,就应该反映人民力量的真正强大,揭露敌人的反动腐朽的纸老虎本质,用以鼓舞人民,教育人民。
但是,这些反动影片却肆意丑化我人民解放军和劳动人民,而对国民党反动军队则怀着无限深情,百般地加以夸耀和称颂,竭力宣扬敌人的强大。它们不仅在描写敌强我弱形势下的斗争时,根本不表现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是真正强大的力量;即使在描写我军已处于压倒优势,敌军已成瓮中之鳖、惊弓之鸟的形势时,也仍然要把敌人写得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红日》就是这样一部恶毒无比的反动影片。它用尽一切手段,去歌颂被我军歼灭的国民党匪军七十四师,把匪师长张灵甫打扮成为“英雄”。影片的编导者故意安排了张灵甫在涟水城的宝塔下合影的镜头,借以表现张灵甫的“高大”形象和“永垂不朽”的“战功”。明明张灵甫是个拐子,编导者却百般为他遮掩,让他拄了一根文明棍,唯恐有一丝一毫损害了他的“风度”。明明张灵甫是象狗一样死在我军战士脚下的,编导者却编造了类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一些镜头,以表示对这个刽子手的歌颂和悼念。更为恶毒的是,这部反动影片公然用丑化我军的指挥员作为反衬,来突出张灵甫,美化张灵甫。它用许多镜头,连续不断地作了对比:那边是耀武扬威,趾高气扬,这边是无精打采,情绪消沉;那边是受到独夫蒋介石的“嘉奖”,这边是写“请求处分”的报告;如此等等,编导者的反革命立场暴露得多么明显!
这些反动影片从它们的反革命立场出发,还虚构了敌人的所谓精神力量。它们把敌人用以骗人的什么“精诚团结”、“不成功便成仁”之类的鬼话,拿来大肆宣扬。《逆风千里》这部反动透顶的影片,竟用了蒋匪高级军官被俘之后的顽抗,来为那个已被我军歼灭的所谓“千里驹师”树碑立传。《逆风千里》这个片名的阴险用意,不正是在歌颂这个处在困难境地“逆风”而进的“千里驹师”么?虽然这些敌人被俘了,也要把他们摆在主动的地位,细致地描写这些敌人怎样向我们进行斗争,争取敌人主力的营救。影片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写敌人营救他们同类的过程,竭力吹嘘敌人内部的所谓“精诚团结”。这帮既凶残狡诈,又愚蠢腐朽的丑类,他们互相勾结,又互相争夺,互相抛弃,哪里有什么“精诚团结”?哪里有什么“不成功便成仁”?他们在革命人民的铁拳下,哪一个不是象狗一样瘫倒在地!
这些反动影片在鼓吹敌人的所谓精神力量的同时,却完全抹煞了我军“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那种强大无比的精神力量,而把失败主义情绪强加在我军头上。在这些影片中,看不到我军的坚强政治工作,看到的却是用“胶东的苹果,肥城一线红的桃子”来鼓舞士气的那个军政委。看不到我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看到的却是对革命战争悲观失望,而念念不忘个人爱情的那个纵队司令。看不到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豪迈气概,看到的却是在敌人的刺刀前“装死躺下”的软骨头。看不到我军坚强的革命纪律,看到的却是骑马举刀,横冲直闯,大发酒疯的那个连长。这些反动影片把反动军队的丑恶现象强加在英雄的人民军队身上,这是对人民解放军的恶毒污蔑!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毛主席亲手缔造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举世无双的革命军队。它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人民。它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高度的无产阶级政治觉悟,它有坚强的政治工作、良好的内部关系和自觉的革命纪律,它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几十年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它高举红旗,劈荆斩棘,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消灭了八百万蒋匪军,埋葬了蒋家王朝,建立了红彤彤的新中国。是什么力量使这支军队威震于天下,使敌人闻风丧胆?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我军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威力无比的精神原子弹。这种精神原子弹是我人民军队所独有的。正如林副主席所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队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队伍,因而是战无不胜的队伍。”对于这支英雄的军队,广大人民群众当作亲骨肉,而一切反动派则视之为眼中钉。
这些反动影片恣意篡改历史,颠倒黑白,有一个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长敌人的威风,灭革命人民的志气,使人们不相信革命力量能战胜反动力量,看不到革命战争的光明前途,对革命战争的必然胜利丧失信心。但是,历史的发展和一切反动派的愿望相反。它一再地证明着,真正强大的是人民,而不是反动派。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藐视一切敌人,坚信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坚信世界的未来是属于革命人民的。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世界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正在无情地嘲弄着这帮为帝、修、反效劳的蹩脚的吹鼓手!
对阶级敌人是斗争还是投降
编辑被敌人的表面强大所吓倒,害怕斗争,用敌人可以自行消灭的鬼话来欺骗人民,这是一切新老修正主义者的共同特点。从这种需要出发,他们竭力掩盖敌人的反动本性,在群众中制造对敌人的幻想,要人们同情敌人,尊敬敌人,爱敌人,以便为推行投降主义开辟道路。
他们的共同论调是,敌人内部存在着所谓的“明智派”。以反映一九四○年我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为名的《东进序曲》,就是一部为这种“明智派”大唱赞歌的反动影片。影片中统治江州的地方反动势力,本来是一股投靠蒋匪、勾结日寇、积极反共的顽固派,却被描写成“从夹缝中求生存”的“中间派”,并且杜撰了一个特别亲共亲人民的司令周明哲。编导者煞费苦心地描绘了周明哲的所谓“革命表现。我新四军要从日寇手中夺取桥头镇,周明哲因未能配合作战,感到“对不起”新四军。敌副总指挥刘大麻子要周明哲打新四军,一转镜头出现了周明哲慷慨激昂的一段话,说什么他是“行伍出身”,说什么决计“不打内战”。好一个“行伍出身”!好一个“不打内战”!编导者对这个反动军官一生中干了多少反人民反革命的罪恶勾当,又怎样爬到了反革命司令的位置,一字不提,却用“行伍出身”一词,把这个国民党反动派的鹰犬打扮成一个“不问政治”的“好”人。好象他这个司令竟是一个“超阶级”的司令,他干的这种“行伍”事业竟是十分“清白”的事业,与国民党反动派屠杀人民的反革命事业毫无关系。这是多大的谎言啊!
为了要人们爱这种反动派,这些反动影片竭力地夸大敌人内部的矛盾,把那种本来是狗咬狗的斗争,描绘成为最有决定意义的事物,甚至描绘成是正义和非正义的斗争,用来骗取观众对受排挤的一方的同情和钟爱,进而给这些反动派的脸上涂上了一层“革命者”和“英雄”的金粉。《兵临城下》就是用的这种手法。先是“杂牌”的人受到“嫡系”的怀疑;接着又是“杂牌”团长的太太被“嫡系”的巡逻队侮辱;以后又是“杂牌”师长赵崇武的住所受到监视。经过这一系列的描绘之后,出现了这样一个场面:赵崇武坐在办公室,想着眼前所经历的种种委屈和不平,表示要放弃“戎马生活”,“解甲归田”。多么动听的“戎马生活”!它象一块美丽的锦帛,把赵崇武的反革命生涯遮盖得纹丝不露。露在外面的,是国民党要“借助于内战”消灭“杂牌”;是“杂牌”同“嫡系”的斗争;是赵崇武忧虑“民族元气”、“国家前途”的正义感。这个踩着人民的鲜血爬到国民党少将师长职位的杀人凶手,在编导者的笔下简直成了完全值得同情、完全值得尊敬的人了!
这些反动影片还竭力鼓吹敌人能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谬论。《战上海》中的敌军少将军长刘义,就是特别选出来的一个代表。这个供认“我这两手沾满了共产党的鲜血”的大刽子手,居然悔恨地说:“真没想到,为他们转战一生,到头来落个替死鬼的下场。”这里选了“为他们”三个字,是煞费心机的。“他们”是谁?是蒋介石之流。原来刘义是受“他们”蒙蔽的一个“好人”,又当了“替死鬼”,妄图博取人们的同情。最后,编导者还特意在关键的时刻安排了这个刽子手的“觉悟”和起义,把解放上海的功劳归之于他。影片竭力要说明,不但象周明哲、赵崇武那样一些所谓“正面人物”是“革命”的,就是并非作为“正面人物”来写的刘义,阶级本性也是可以改变的。
这几部反动影片在精心炮制敌人内部所谓“明智派”形象的同时,为了取得骗术的成功,无例外地又安排了通过所谓“谈判”的情节,来使这种“明智派”摇身一变,成为“革命者”。把革命胜利的取得完全归功于同这些“明智派”的谈判上,一笔抹煞了枪杆子的伟大作用。
敌人的阶级本性是可以改变的吗?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就精辟地指出:“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在漫长的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敌人有哪一天违反过这个逻辑?没有。有哪一个敌人超越了这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也没有。我人民解放军几十年浴血苦战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切大大小小的敌人不到穷途末路,他们是决不会放下武器的。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打出来的,而不是谈出来的。
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在对敌斗争中,利用敌人相互之间的矛盾,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他们之间的矛盾只不过是大狗小狗、饱狗饿狗之间的争斗,他们虽然会发生无穷的互相争吵,互相恶骂,互相埋怨,互相抛弃,但在反革命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革命的人民决不能把自己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敌人营垒中的矛盾上面。中国人民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条用鲜血换来的经验。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无情地宣判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破产。敬爱的江青同志亲手培育的一批革命样板戏,忠实地遵循着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以它无比深刻的革命内容和高度精湛的艺术成就,驱逐了盘踞在舞台银幕上的魑魅魍魉。它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战争观,正确而深刻地表现了人民革命战争,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批革命样板戏,鲜明地塑造了杨子荣、洪常青、郭建光、严伟才等在革命战争烈火中锻炼出来的英雄人物,正确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和革命武装斗争的关系,深刻地反映了人民革命战争的正义性,描绘出了一幅幅人民革命战争的壮丽图景,热情地歌颂了枪杆子的伟大作用;这批革命样板戏,深刻地写出了这支人民军队之所以战无不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的源泉,深刻地写出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描写敌人方面,这批革命样板戏,无情地揭露了敌人既凶残又虚弱的本质,揭示出一切反动派注定要灭亡的命运;以座山雕、南霸天、刁德一、鸠山之类的形象,激起了广大人民对敌人的无比仇视、蔑视和鄙视。
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的政党,革命的人民,总是要反复地经受正反两个方面的教育”。诋毁人民革命战争的毒草影片,从反面教育了我们,它们的炮制和出笼,彻底暴露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伙“离经叛道”论的反动实质。我们一定要以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彻底批判这些反对人民战争的毒草影片,彻底肃清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握紧枪杆子,随时准备把敢于来犯的敌人埋葬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