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母子經 (支謙譯本一)

更多资料:五母子經
五母子經 
譯者:支谦
参考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底本:大正新脩大正藏經錄入

五母子經

吳月氏國居士支謙譯

昔者有阿羅漢,在山中奉行道業。有一小兒年始七歲,大好道法,辭母出家,求作沙彌,隨大沙門於山中學道,給師所須,誦經行道,時無有懈。至年八歲得慧眼,能通視無極;耳能徹聽,天上、天下所為善惡,皆聞知之;身能飛行,所在至到能分一身及人自化,無所不作;自知宿命所從來生,及人民、蚑行蠕動之類所經歷善惡之道,皆悉知之。先世宿命為五母子時,便坐自笑。

其師問:「何等而笑?」

沙彌答言:「無所笑也。」

師曰:「是山中亦無歌唱、伎樂,汝笑嗤我耳?」

沙彌答言:「不敢笑師,但自笑耳。我一身為五母作子,母皆為我晝夜啼哭,感傷愁毒,不能自止,常念子憂思,未常忽忘。我自念一身而憂毒五家,以是笑耳,不敢笑師。

「我與第一母作子時,竝隣亦復生子,與我同日而生。其子出入行步,我母見之,便悲念:『我子在者,亦當出入行步如是。』愁毒淚下如雨,悲言念子。

「我為第二母作子時,我短命又早死。我母見人乳兒,便念乳我,悲哀涕泣,言念我子。

「我為第三母作子時,我年十歲,復少死。母臨食悲哭泣淚,言念:『我子在者,亦當與我共食。捨我死去,使我獨食。』哽咽,言念我。

「復為第四母作子時,我薄命先死。我等輩娶婦,我母見之,即念:『我子在者,亦當為子娶婦。』言:『我何負蒼天,而殺我子?』

「復為第五母作子時,我始年七歲,好道辭家,捨母隨師,入山求道,得羅漢道。我母日日啼哭言:『我生一子,隨師學道,不知所在、飢飽寒溫,不知生死,不復相見。』愁毒,言念我子。

「是五母適共一會,各各言亡我子,相對啼哭,不能相止。是我一身一魄展轉,而與五母腹中作子,固疑惑人,而使眾悲哭發狂,但共念我一身耳,各欲自殺。是故笑耳。

「發念世間凡人,不知死當有所至生,皆共言死耳。凡人何能知死當有生,作善自得其福,作惡得其殃,不有所遺人。在世間皆為惡業,無所畏難,死後當入泰山地獄中,苦痛極哉,後悔無所復及。我厭世間勤苦,故辭父母,入山精進求道。今我目見畜生、餓鬼、地獄中,代之恐怖。今被蒙佛恩,得聞經法。今我日夜憐傷,五母不能自脫反憂,我所求願皆以得,念世間人展轉相生,亦復相笑,無有休息。身皆歸土,魂當所作隨其善惡,皆不能自拔。斷其恩愛,能離貪欲,可得度脫。我以不復與生死會,我恨身以斷,如人不種,當泥洹道最樂,長復與勤苦。」

為師說之,已便飛去。

佛說五母子經

本三國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