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大辭典/涅槃聲

涅槃聲

佛學大辭典 导航


作者丁福保1922年出版,1952年逝世,所以本辭典在兩岸四地以及美國屬公有領域。

<<<上一词条
涅槃點

下一词条>>>
涅槃八味

Wikipedia-logo
Wikipedia-logo

维基百科条目:
涅槃聲

Wiktionary-logo
Wiktionary-logo

维基词典词条:
涅槃聲

(術語)於梵音顯等滿口聲之大涅槃義者曰涅槃聲。其形為‧‧ḥ之二點,例如𑖀𑖾aḥ則謂之涅槃點。又依五字五音轉生之義,謂為涅槃輪。其本字乃(也)𑖨(囉)(羅)(縛)(奢)(沙)(娑)𑖮(訶)之八字也。若此等字,連於上字則成上字涅槃之義。見悉曇藏二。又一說,加(濫)(訖叉)之遍口聲,以十字為涅槃聲。梵漢對映集上曰:「往昔天竺有乾政師子,威勢勝餘,此師子不恐法師之近,獵師依敕命成法師之形而射斃之,師子死時唱𑖨等十字,因玆名為涅槃之十字。」賢愚經及報恩經詳記堅誓師子為法師所死之因緣,然不說此十字之事。是有密部經軌之典據耶?抑出於口傳耶?宜更考之。


【涅槃點】

乃悉曇十二摩多之一,阿字四點之一。悉曇字表示止聲時,於文字右側加縱列之兩點,此二點「:」常稱涅槃點。此點無別字,故於अ(a,阿)字加點後,常稱為т(aḥ,惡)。阿字之四點通常可配以「發心、修行、菩提、涅槃」等所表示之四方四門,而т字於阿字五轉中係表示第四「入涅槃」之德,故稱所加之二點為涅槃點。復因涅槃之猛炎,能燒盡生死,故亦稱炎點。梵語以羅馬字拼音時,以 ḥ 表示止音,則稱為 visargaḥ(音譯毘莎魯迦),然涅槃點之稱非其譯語。ḥ 音乃發母音時相伴而生之一種摩擦音,其發音器官與母音同一位置,故印度語言學家稱為 āṡraya-sthāna-bhagī。

 悉曇字母中,與т同表涅槃之意者有遍口聲之य(ya,也)、र(ra,羅)、ल(la,邏)、व(va,)、श(śa,奢)、ष (ṣa,沙)、स(sa,娑)、ह(ha,訶)等八字,大日經疏卷十四釋謂,也、囉等八字加上字旁之二點乃表示捨除之義,其點皆稱涅槃點,而此八字音則稱涅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