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元和郡縣圖志
◀上一卷 卷十六·河北道一 下一卷▶

河陽三城懷州節度使懷州  魏博節度使魏州 相州 博州 衛州 貝州 澶州

河陽三城懷州節度使 编辑

懷州 编辑

,河內。雄。開元戶四萬三千一百七十五。鄉八十九。元和戶八千七百四十一。鄉三十一。今為河陽三城懷州節度使理所。

管州一:懷州。縣十。內河陽、氾水、溫縣、濟源、河清等五縣,事具河南府。

禹貢》冀州之域,覃懷之地。周為畿內及衛、邢、雍三國。春秋時屬晉,七國時屬韓、魏二國。秦兼天下,滅韓為三川郡,滅魏為河東郡,今州為三川郡之北境,河東郡之東境。楚、漢之際,項羽立司馬卬為殷王,王河內。高帝二年,卬降,以其地為河內郡,領縣一十八,理懷。後漢世祖南定河內,難其守,鄧禹舉寇恂。世祖謂恂曰:「河內殷富,吾將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蕭何鎮關中,吾今委卿以河內。」惕遂伐淇園之竹,理矢百餘萬,養馬三千匹,收租四百萬斛以給軍事,由是東漢之業濟焉。晉河內郡,移理野王。隋開皇三年罷郡,置懷州。武德二年陷賊,其年於河清縣界柏崖城置懷州。四年討平王世充,自柏崖城移於今理,今屬河陽三城。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七里。南北一百一十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一十里。西南至東都一百五十里。東至衛州二百六十里。東南渡河至鄭州一百九十里。北至澤州一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牛膝。賦:絲,絹,綿。元和貢:平十匹,牛膝。管縣五:河內,武陟,武德,修武,獲嘉。

河內縣,望。郭下。開元戶一萬八百五十四。鄉二十一。本春秋時野王邑,《左傳》曰「晉人執晏弱於野王」,是也。漢以為縣,屬河內郡。隋開皇十三年,改為河內縣,皇朝因之。

太行山,在縣北二十五里。《禹貢》曰「太行、恒山,至於碣石」,注曰:「二山連延,東北接碣石」。

太行徑,在縣西北三十里。連山中斷曰陘。《述征記》曰太行山首始於河內,自河內北至幽州,凡百嶺,連亙十二州之界。有八陘:第一曰軹關陘,今屬河南府濟源縣,在縣理西十一里;第二太行陘,第三白陘,此兩陘今在河內;第四滏口陘,對鄴西;第五井陘;第六飛狐徑,一名望都關;第七蒲陰陘,此三陘在中山;第八軍都陘,在幽州。太行陘闊三步,長四十里。

沁水,在縣北四里。丹水,北去縣七里。分溝灌溉,百姓資其利焉。濟水,經縣西南,去縣三十里。新城壘,在縣東北九里。武德三年,劉德威於此置營。

武陟縣,望。西北至州一百里。開元戶九千九百九十九。鄉十六。本漢懷縣地,隋開皇十六年分修武縣置武陟縣,理武德故城,今縣東二十里武德故城是也,屬殷州。皇朝因之,貞觀元年省殷州,屬懷州。

沁水,在縣東一里。故懷城,在縣西十一里。兩漢河內郡並理之,晉移郡理野王。故殷城,在縣東南十里。楚、漢之際,司馬卬為殷王,都在此。

武德縣,望。西至州四十七里。開元戶一萬二百六十二。鄉二十。本周司寇蘇忿生之州邑也,《左傳》曰「周與鄭人蘇忿生之田州、陘、隤、懷」,注曰 「州,今河內州縣」,是也。漢以為州縣,屬河內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州為邢丘縣,遙取迸邢丘為名也。大業二年,改邢丘為安昌縣,取安昌侯張禹國城為名也。武德二年,改為武德縣。

太行山,在縣北五十里。沁水,北去縣二里。安昌故城,在縣東十三里。即張禹所封國城也。故大斛關,在縣北一百六里太行山上。

平皋陂,在縣南二十三里。周回二十五里,多菱蓮蒲葦,百姓資其利。

修武縣,緊。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開元戶六千七百一十七。鄉十三。本殷之甯邑,《韓詩外傳》曰:「武王伐紂,勒兵於甯,改曰修武。」《左傳》曰 「晉陽處父聘於衛,過甯」,注曰:「汲郡修武縣是。」漢以為縣,屬河內郡。周武帝以為修武郡,修武縣屬修武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懷州。武德初屬殷州,貞觀元年省殷州,依舊屬懷州。

太行山,在縣北四十二里。

天門山,今謂之百家岩,在縣西北三十七里。以岩下可容百家,因名。上有精舍,又有鍛灶處所,即嵇康所居也。

濁鹿故城,在縣界東北二十三里。魏文帝受禪,封漢帝為山陽公,居河內山陽之濁鹿城,即此城也。禪陵,在縣北三十五里。獻帝陵也,以禪讓名。

獲嘉縣,望。西南至州一百六十里。開元戶一萬一十四。鄉十九。本漢縣也,武帝將幸緱氏,至汲縣之新中鄉,得南越相呂嘉首,因立為獲嘉縣,屬河內郡。前獲嘉縣理,在今衛州新鄉縣西南十里獲嘉縣故城是也,高齊又移於衛州共城,隋自共城移於今理。

同盟山,在縣東北五里。武王伐紂,與諸侯同盟於此山。七賢祠,在縣西北四十二里。嵇、阮祠也。

魏博節度使 编辑

魏州 编辑

,魏郡。大都督府。開元戶十一萬七千五百七十五。鄉一百四十。元和戶六千九百二十。鄉四十五。今為魏博節度使理所。

管州六:魏州,相州,博州,衛州,貝州,澶州。縣四十三。都管戶墾田

禹貢》冀、兗二州之域。在夏為觀扈之國。春秋時為晉地。按沙麓崩,在今元城東南四十里是。戰國時為衛、魏二國地。秦滅魏,置東郡,滅趙,置邯鄲郡。漢高祖使韓信定河北,以秦邯鄲郡之南部東郡之邊縣置魏郡,即今元城縣是也。後漢封曹操為魏王,理鄴。前燕慕容暐都鄴,其魏郡並理於鄴中也。後魏於今州理置貴鄉郡,尋省。周宣帝大象二年,又於貴鄉郡東界置魏州。隋煬帝大業三年,罷州為武陽郡。隋亂陷賊,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德,改置魏州。其年又陷劉黑闥,五年平黑闥,置總管府,七年改為都督府,貞觀六年罷都督,復為州。

州境:東西一百九十六里。南北一百三十八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六百一十里。西南至東都七百五十里。東北至貝州二百一十里。正東微北至博州一百八十里。西至相州二百一十里。西北至洺州一百六十四里。東南渡河至濮州一百九十里。東南至鄆州二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綿,平。賦:絲,綿,絁,。管縣八:貴鄉,元城,魏,館陶,冠氏,朝城。莘,昌樂。

貴鄉縣,望。三十。郭下。管西界。本漢元城縣地,後魏孝文帝分置貴鄉縣,屬昌樂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魏州。大業三年,改屬武陽郡。皇朝因之,武德初割屬魏州。

大河故瀆,俗名王莽河,西去縣三里。州城,前燕慕容暐所築,周宣帝於此置州理焉。狄仁傑祠,在縣東南四里。為魏州刺史,百姓為立生祠。

古堰,今名愜山,在縣西九里。成帝時河決金隄,河隄使者王延世募人塞之,蓋運土塞河之處,以其愜當人情,故謂之愜山。

元城縣,望。三十。郭下,管東界。本漢舊縣,屬魏郡。魏武侯公子元食邑於此,因名。魏黃初三年,於此置陽平郡。高齊省元城縣入貴鄉,隋開皇六年復置。貞觀十三年又省入貴鄉,聖曆元年重置。開元十三年,移在州東北三百步。

沙麓,在縣東十二里。即《春秋經》所書「沙麓崩」,《漢書》以為元後興之祥也。馬陵,在縣東南一里。齊將孫臏破魏軍,殺龐涓於此。

五鹿墟,在縣東十二里。公子重耳乞食於五鹿,野人與之塊,即此處也。王翁孺墓,在縣東二百步。元後之祖也。束晳墓,在縣東二十五里。

魏縣,望。三十六。東至州四十里。本漢舊縣,屬魏郡。後魏孝文帝分魏縣置昌樂,高齊省魏縣屬昌樂縣。隋開皇六年,又分昌樂置魏縣,屬魏州,皇朝因之。

舊漳河,在縣西北十里。新漳河,在縣西北二十里。蓋寬饒墓,在縣東南八里。

館陶縣,緊。二十五。西至州五十里。本春秋時晉地冠氏邑,陶氏在縣西北七里。《爾雅》曰「再成為陶丘」。趙時置館於其側,因為縣名。漢屬魏郡,魏文帝改屬陽平郡。石趙移陽平郡理此。周大象二年置屯州,以近屯河為名。隋大業二年廢屯州,以縣屬魏州。

大河故瀆,俗名王莽河,在縣東四里。屯氏河,俗名屯河,在縣西二里。

白溝水,本名白渠,隋煬帝導為永濟渠,亦名御河,西去縣十里。

冠氏縣,緊。二十四。西至州六十里。本漢館陶縣地,隋開皇六年分館陶東界置冠氏縣,因古冠氏邑為名,屬屯州。大業二年廢屯州,縣屬魏州。王莽河,北去縣十八里。

冉仲弓墓,在縣北二十五里。

朝城縣,緊。三十。西北至州一百里。本漢東武陽郡,在武水之陽,故曰武陽,其後為縣,屬魏郡。隋開皇十六年屬莘州,大業二年廢莘州,屬魏郡。貞觀十七年廢,永昌元年置,改名武聖,開元七年改為朝城。

武河,在縣東十步。黃河,在縣東二十九里。武陽台,在縣西南一里。扁鵲墓,在縣羅城西北隅。

莘縣,上。二十一。西至州一百里。本衛地,漢為陽平縣,屬東郡。魏改屬陽平郡。隋開皇六年,又於樂平故城置陽平縣,屬魏州,八年改陽平為清邑縣,大業二年改為莘縣,因縣北古莘亭為名。皇朝因之。

莘亭,在縣北十三里。《左傳》曰「衛宣公使太子伋之齊,使盜待諸莘,將殺之,二子伋、壽爭相為死」,即此地也。

昌樂縣,望。二十四。北至州五十里。本漢舊縣,屬東郡,後漢省。後魏孝文帝於漢書昌樂城置昌樂郡及昌樂縣,周武帝改屬魏郡,隋罷郡,改屬魏州。皇朝因之。

王莽河,西去縣十六里。

相州 编辑

,鄴郡。望。開元戶七萬八千。鄉一百五十一。元和戶三萬九千。鄉二十九。

禹貢》冀州之域。又為殷盤庚所都,曰殷墟,項羽與章邯盟於洹水南殷墟是也。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魏文侯使西門豹守鄴是也。秦兼天下,為上黨、邯鄲二郡之地。漢高帝分置魏郡,理鄴。後漢末,冀州理之,韓馥為冀州牧,居鄴。其後袁紹、曹操因之。建安十七年,冊命操為魏公,居鄴。黃初二年以廣平、陽平、魏三郡為「三魏」,長安、譙、許、鄴、洛陽為「五都」。石季龍自襄國徙都之,仍改太守為魏尹。慕容雋平冉閔,又自薊徙都之,仍置司隸校尉。苻堅平鄴,以王猛為冀州牧,鎮鄴。後魏孝文帝於鄴立相州。初,孝文帝幸鄴,訪立州名,尚書崔光對曰:「昔河亶甲居相。聖皇天命所相,宜曰相州。」孝文帝從之,蓋取內黃東南故殷王河亶甲居相所築之城為名也。至東魏孝靜帝又都鄴城,高齊受禪,仍都於鄴,改魏尹為清都尹。周武帝平齊,復改為相州。大象二年,自故鄴城移相州於安陽城,即今州理是也。隋大業三年,改相州為魏郡。武德元年,復為相州。後或為總管,或為都督。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四里。南北一百六十九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四百四十里。西南至東都五百八十里。北至礠州六十五里。東北至洺州一百八十里。東取臨洺縣北至邢州二百六十五里。東至魏州二百一十里。西至潞州三百五十里。東南至滑州一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紗,鳳翮席,胡粉,知母。賦:綿,絹,絲。

管縣十:安陽,鄴,成安,內黃,堯城,洹水,臨漳,臨河,湯陰,林慮。

安陽縣,緊。郭下。本七國時魏寧新中邑,秦昭襄王拔之,改名安陽。漢初廢,以其地屬湯陰縣。晉於今理西南三里置安陽縣,屬魏郡,後魏並入湯陰。隋開皇十年置安陽縣,屬相州。皇朝因之。

韓陵山,在縣東北十五里。東魏丞相高歡破爾朱兆眾於此山。洹水,西南自林慮縣界流入。慮,音閭。

鄴縣,緊。二。南至州四十里。本漢舊縣,屬魏郡。晉以懷帝諱,改鄴為臨漳縣,石季龍徙都之,復改為鄴縣。冉閔及慕容雋洎東魏、高齊並都於此,其縣名直至隋氏不改,皇朝因之。濁漳水,在縣北五里。西門豹為鄴令,引漳水以富魏之河內。後史起為鄴令,又引漳水溉鄴,人歌之曰:「鄴有賢令,號為史公,決漳水兮灌鄴旁,終古瀉鹵生稻粱。」今天穀井堰,即其遺址也。

故鄴城,縣東五十步。本春秋時齊桓公所築,自漢至高齊,魏郡鄴縣並理之。今按魏武帝受封於此,至文帝受禪,呼此為鄴都。西門豹祠,在縣西十五里。

魏武帝西陵,在縣西三十里。

成安縣,上。四。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漢斥丘縣地,屬魏郡。土地斥鹵,故曰斤丘。其地舊屬鄴縣,高齊文宣帝分鄴縣置成安縣,屬清都尹。周平齊,屬魏郡。隋開皇三年,改屬相州。皇朝因之。

濁漳水,西自滏陽縣界流入。

斥丘故城,在縣東南三十里。本春秋時乾侯邑,漢以為斥丘縣。《左傳》曰:「公如晉次於乾侯。」

內黃縣,緊。三。西北至州八十里。本漢舊縣,屬魏郡。河以北為內,南為外,故此有內黃,陳留有外黃。後魏省,隋開皇六年重置內黃縣,屬相州。武德二年,於黎陽縣置黎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州,縣屬相州。

蕩水,南去縣七里。黃澤,在縣西北五里。故殷城,在縣東南十里。殷王河亶甲居相,因築此城。

永濟渠,本名白渠,隋煬帝導為永濟渠,一名御河,北去縣二百步。

堯城縣上。西至州四十里。本漢內黃縣地,晉於此置長樂縣,高齊省長樂入臨漳縣。隋開皇十年,分臨漳洹水二縣於此重置長樂縣,十八年改為堯城,因所理堯城為名也。

洹水,在縣北四里。丹朱墓,在縣東一里。

洹水縣,上。三。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內黃縣地,晉於此置長樂縣,屬魏郡。後魏省,孝文帝復置長樂縣,高齊省入臨漳縣。周武帝分臨漳置洹水縣,因洹水流入,即以為名,屬魏郡。隋開皇三年割屬相州,皇朝因之。

洹水,西自堯城縣界流入。鸕鶿陂,在縣西南五里。周回八十里,蒲魚之利,州境所資。永濟渠,西去縣二里。

臨漳縣,上。西南至州六十里。本漢鄴縣地,東魏孝靜帝分鄴縣之地,於鄴城中置臨漳縣。周武帝平齊,自鄴城移臨漳縣於今理,屬魏郡。隋開皇三年,改屬相州。皇朝因之。

東山池,在縣西南十五里。東魏相高澄所築,引萬金渠水為池,作遊賞處。鸕鶿陂,在縣東南三十里。與洹水縣同利。袁紹墓,在縣西北十六里。

臨河縣,上。二。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黎陽縣地,隋開皇六年分置臨河縣,屬衛州。其城本春秋時衛新築城,十六年改屬黎州,大業二年又改屬衛州。武德二年,重置黎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黎州,以縣屬相州。

黃河,南去縣五里。

湯陰縣,上。二。北至州四十里。本七國時魏湯陰邑也,漢以為縣,屬河內郡,縣有蕩水,因取名焉。晉屬魏郡,後魏省。隋開皇六年重置湯陰縣,屬相州,十六年改屬黎州。武德四年,分安陽置湯源縣,屬衛州,六年改屬相州,貞觀元年改為湯陰,從漢舊名。

蕩水,西去縣三十五里。牖裏,一名羑裏,在縣北九里。紂拘西伯之所也。

林慮縣,上。一。東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漢隆慮縣,屬河內郡,以隆慮山在北,因以為名。後避殤帝諱,改曰林慮,屬朝歌郡。晉屬汲郡。後魏太武帝省入鄴縣,文帝立,復屬魏郡。周武帝置林慮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相州。武德二年又置岩州,五年廢,縣又屬相州。

林慮山,在縣西二十里。山多鐵,縣有鐵官。南接太行,北連恒嶽。

博州 编辑

,博平。上。開元戶三萬七千四百七十。鄉七十四。元和戶二千四百三十。鄉一十五。

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時齊之西界聊攝地也。戰國時為齊地。秦兼天下,今州即秦東郡地也。在漢為東郡聊城縣之地。後魏明元帝於此置平原鎮,孝文帝罷鎮置平原郡。葛榮之據冀州也,又於今理置冀州,尋廢。孝武帝復置平原郡。隋開皇三年置郡,十六年於今理置博州,大業三年省。隋亂,宇文化及弑逆,自江都舉兵至此。竇建德攻陷其城,復自據。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德,重置博州。

州境:東南一百五十七里。南北一百六十六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七百九十里。西南至東都九百三十里。西南至魏州一百八十里。西北至貝州一百九十里。東北至德州二百六十里。東渡河至鄆州一百八十里。東渡河至齊州二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平十匹。賦:綿,絹。管縣六:聊城,武水,堂邑,清平,博平,高唐。

聊城縣,緊。三。郭下。本春秋時聊攝地,晏子對景公曰:「聊攝以東,其為人多矣。」漢以為縣,屬東郡。晉屬平原郡。高齊改屬濟州。隋開皇三年改屬冀州,十六年置博州,縣屬焉。

黃河,南去縣四十三里。

茌平故城,在縣東五十三里。在茌山之平地。石勒之賤也,賣在茌平人師歡家為奴。四口故關,在縣東南八十里。隋置。

武水縣,上。八。東北至州六十里。本漢陽平縣地,屬東郡。隋開皇八年,改陽平為清邑縣,十六年分清邑置武水縣,屬莘州,即今博州武水縣理是也。在武水溝之南,因名之。大業三年廢莘州,改屬魏州。貞觀元年,改屬博州。

黃河,南去縣二十二里。

堂邑縣,上。二。東至州六十里。本漢清縣、發干二縣之地,屬東郡。隋開皇六年,於此置堂邑縣,屬屯州,因縣西堂邑故城為名。大業二年,改屬魏州。武德四年又屬屯州,貞觀元年廢屯州,改屬博州。

樂平故城,本漢清縣,在縣東三十里。《後趙錄》曰:「東海王使征東將軍苟晞擊汲桑、石勒,勒與晞相持戰於平原、陽平閒,為晞所敗,勒奔樂平。」

堂邑故城,在縣西北二十七里。高帝五年,陳嬰為堂邑侯,嬰孫午繼封,尚館陶公主。

清平縣,上。二。東南至州八十里。本漢清陽縣地,屬清河郡。隋開皇六年自今貝州清河縣界移貝丘縣於今理,屬貝州。十六年,改貝丘為清平縣,屬博州。大業二年省博州,改屬貝州。隋亂廢,武德四年重置,屬博州。

博平縣,上。二。西南至州七十里。本齊之博陵邑也,《史記》曰「齊威王伐晉,至博陵」,是也。漢以為縣,屬東郡。晉屬平原國。隋開皇三年改屬屯州,十六年改屬博州。

故攝城,在縣西南二十里。晏子曰「聊攝以東,其為人多矣」,即此城也。

高唐縣,上。二。西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齊邑,《春秋》夙沙衛奔高唐以叛。《史記》齊威王曰:「君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趙人不敢東漁於河。」漢以為縣,屬平原郡。後魏屬濟州,高齊改屬平原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屬博州。皇朝因之。長壽二年改為崇武縣,神龍二年復舊名。

黃河,在縣東四十五里。華歆墓,在縣東二十里。

衛州 编辑

,汲郡。望。開元戶三萬六百六十六。鄉六十七。元和戶二千七百七十七。鄉一十九。

禹貢》冀州之域。後為殷都,在今州東北七十三里衛縣北界朝歌故城是也。今州理,即殷牧野之地,周武王滅殷,分其畿內為三國,《詩國風邶》、《鄘》、《衛》是也。邶封紂子武庚,鄘管叔尹之,衛蔡叔尹之,以監殷人,謂之三監。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封康叔為衛侯,今郡及魏郡之黎陽,河內之野王朝歌,皆衛之分。其後十五葉,懿公為狄所滅,更封於楚丘,今滑州衛南縣是也。河內殷墟,更屬於晉,後又屬齊,戰國時屬魏。秦屬河東郡。在漢為汲縣,屬河內郡。魏黃初中置朝歌郡,屬冀州。晉武帝改朝歌為汲郡,仍屬冀州。後魏孝靜帝移汲郡理枋頭城,在今衛縣界,又於汲縣置義州以處歸附之人。周武帝改義州為衛州,隋大業三年改為汲郡。武德元年又改為衛州,二年陷竇建德,四年討平,仍舊名焉。

州境:東西二百三十六里。南北一百四十一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二百五十里。西南至東都三百九十里。東北至相州一百九十里。東渡河至滑州一百一十五里。正西微南及懷州二百六十里。正南渡河至鄭州二百三十里。東北至澶州二百五十里。西北逾山至澤州陵川縣二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絹。賦:綿,絹。管縣五:汲,新鄉,衛,共城,黎陽。

汲縣,緊。郭下。本漢舊縣,屬河內郡。後魏於此置義州及伍城郡伍城縣,周改義州為衛州,伍城縣屬衛州。隋開皇六年改伍城縣為汲縣,大業三年改屬汲郡。武德元年重置義州,汲縣屬焉。四年廢義州,縣屬衛州。

黃河,西自新鄉縣界流入,經縣南,去縣七里謂之棘津,亦謂之石濟津。《左傳》「晉伐曹,曹在衛東。假道於衛,衛人弗許,還自南河濟」是也。宋元嘉中,遣宣威將軍垣護之以水軍守石濟,亦是此處也。

比干墓及廟,在縣北十里。太公廟,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太公,即河內汲人也。

新鄉縣,緊。十九。東至州四十八里。本漢獲嘉縣、汲縣二縣地,隋開皇六年於兩縣地古新樂城中置新鄉縣,屬衛州。武德四年屬殷州,貞觀元年廢殷州,縣屬衛州。

清水,在縣北一里。

獲嘉故城,在縣西南十里。本漢舊縣,越相呂嘉反,武帝將幸緱氏,至汲縣新中鄉,得呂嘉首,以為獲嘉縣。

衛縣,緊。十九。西南至州六十八里。本漢朝歌縣,屬河內郡。魏黃初中,朝歌縣又屬朝陽歌郡,晉武帝改為汲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衛州。大業三年,改朝歌為衛縣,屬汲郡。皇朝因之。

黑山,在縣北五十五里。漢末眭固白繞等起黑山,聚眾十餘萬,號黑山賊。蘇門山,在縣西北十一里。孫登所隱,阮籍、嵇康所造之處。延津,在縣西二十六里。魏曹公遣于禁渡河守延津,即此地也。

枋頭故城,在縣東一里。建安九年,魏武帝在淇水口下大枋木為堰,遏淇水令入白渠,以開運漕,故號其處為枋頭。晉太和四年,桓溫北伐,慕容暐時亢旱,水道不通,乃鑿钜野三百餘里,以通舟運。自清水入河,暐將慕容垂率眾八萬來拒,溫大破之,遂至枋頭。軍糧竭盡,溫焚舟步退,垂以八千騎追溫,戰敗於襄邑,亦謂此也。後苻氏克鄴,改枋頭為永昌縣。《十六國春秋》曰:「晉劉牢之救苻丕,慕容垂率師至枋頭以拒之,知晉軍盛,乃退。」後魏嘗移汲郡理此。

陽河水,出縣西北平地,即紂斮朝涉之脛處。朝歌故城,在縣西二十一里。殷之故都也。鹿台,在縣西。殷紂營之,七年乃成。大三里,高千尺。

共城縣,上。二。東南至州六十二里。本周共伯國,厲王無道,流崩於彘,共伯奉王子靖立為宣王,共伯復歸於國。漢以為縣,屬河內郡。晉屬汲郡。高齊省。隋開皇四年加「城」字,於此置共城縣,屬衛州。皇朝因之。

白鹿山,在縣西五十四里。天門,在縣西五十里。淇水,源出縣西北沮洳山,至衛縣入河,謂之淇水口。故凡城,在縣西二十里。古凡伯國也。

百門陂,在縣西北五里。方五百許步,百姓引以溉稻田,此米明白香潔,異於他稻,魏、齊以來,常以薦禦。陂南通漳水。

黎陽縣,上。二。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古黎侯國,漢以為黎陽縣,在黎陽山北,屬魏郡。後魏屬黎陽郡。隋開皇三年屬衛州,十六年又屬黎州。大業二年省黎州,縣屬衛州。皇朝武德二年重置黎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黎州廢,復屬衛州。

大伾山,正南去縣七里。即黎山也,《尚書》云「東過洛汭,至於大伾」,注曰:「山再成曰伾。」枉人山,在縣西北四十二里。或言紂殺比幹於此。

黎陽鎮故城,在縣東南一里。古翟遼城也,翟遼於此僭號。皇朝改曰白馬鎮。袁譚故城,在縣西南百步。曹公故城,在縣西南一里。是曹公攻譚時所築。

白馬故關,在縣東一里五步。酈食其說高祖曰「杜白馬之津」,即此地也。後更名黎陽津。慕容德自鄴將徙滑台,至黎陽津,風飄船沒,魏軍垂至,三軍色懼,昏而冰合,是夜濟訖,旦而魏軍至,冰亦消泮。德大悅,改黎陽津為天津津。高齊文襄征潁城,仍移石濟關於此,即造橋焉,改名白馬關。周又改名黎陽關。

貝州 编辑

,清河。上望。開元戶八萬四千四百。鄉一百七十七。元和戶二萬一百二。鄉三十五。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其地屬晉,七國時屬趙。秦兼天下,以為钜鹿郡。漢文帝又分钜鹿置清河郡,以郡臨清河水,故號清河。後漢以為清河國。周武帝建德六年平齊,於此置貝州,因邱以為名。隋大業三年,又為清河郡。隋末陷賊,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德,復置貝州。

州境:東西二百四十九里。南北一百九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八百二十里。西南至東都九百六十里。南至魏州二百一十里。正東微北至德州二百三十里。北至冀州二百一十里。西至邢州二百三十里。東至博州一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白氈。賦:綿,絹。

管縣十:清河,清陽,歷亭,東武城,宗城,經城,漳南,臨清,夏津,永濟。

清河縣,緊。四。郭下。本漢信成縣地,屬清河郡。後漢省信成縣置清河縣,至隋不改。皇朝因之。

故末柸城,在縣東北五十里。《十六國春秋》曰:「鮮卑段末柸自稱遼西公,於此築城,與石勒相持,因為名。」永濟渠,東南去縣十里。

清陽縣,緊。四。郭下。本漢舊縣也,屬清河郡。後漢省清陽縣,其地屬甘陵縣。隋開皇六年重置,皇朝因之。甘陵,在縣城內。後漢清河王慶陵,慶即安帝父也。

曆亭縣,上。三。西南至州一百里。本漢東陽縣地,屬清河郡。後漢省東陽縣,其地屬鄃縣鄃,音輸。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曆亭縣,遙取漢曆縣為名。皇朝因之。

東陽故城,在縣西十八里。漢高祖以張相如為東陽侯。

東武城縣,上。二。西南至州四十二里。本七國時趙邑也,《史記》曰趙平原君勝封東武城,即此地也。蓋以定襄有武城,同屬趙,故此加「東」字以辨之,屬清河郡。隋開皇三年改屬貝州,皇朝因之。自後魏以來,山東貴族清河諸崔,即此邑人,為天下甲族。

宗城縣,望。五。東北至州六十里。本後漢章帝分立廣宗縣,屬钜鹿郡。後魏改屬廣宗郡。隋開皇三年改屬貝州,仁壽元年改宗城縣。皇朝因之。張甲河,在縣南二十五里。

漳水,東去縣二十七里。

經城縣,上。四。東至州六十里。本後漢分前漢堂陽縣,於今縣西北二十里置經城縣。後魏省並入南宮縣,孝文帝又於今理置經城縣,又置廣宗郡。高齊省郡及縣,仍置武強縣於此。隋開皇六年,移武強縣於此,置經城縣,屬貝州。皇朝因之。

張甲枯河,東去縣十里。

漳南縣,上。二。西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漢東陽縣之地,隋開皇六年置東陽縣,屬德州,取漢東陽之名。十六年改屬貝州,十八年改為漳南縣,以漳水在縣北,故名也。皇朝因之。

永濟渠,在縣東五十里。漳水,在縣北四十六里。

臨清縣,緊。五。東北至州六十里。本漢清泉縣地,後魏孝文帝於此置臨清縣,屬魏郡。高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臨清縣,屬貝州。皇朝因之。貝丘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漢貝丘縣城也。城內有丘,高五丈,周回六十八步,城因此為名。《春秋》「公田於貝丘」,是齊州地,與此異也。

永濟渠,在縣城西門外。

夏津縣,上。二。西北至州九十里。本漢鄃縣地,呂佗、欒布皆為鄃侯,田蚡奉邑亦在鄃,屬清河郡。隋大業二年改屬貝州,天寶元年改為夏津縣。

屯氏河,在縣北。

永濟縣,緊。四。東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漢貝邱縣地,臨清縣之南偏,大曆七年,田承嗣奏於張橋行市置,西井永濟渠,故以為名。

永濟渠,在縣西郭內。闊一百七十尺,深二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東北入白溝,穿此縣入臨清。按漢武帝時,河決館陶,分為屯氏河,東北經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蓋屯氏古瀆,隋氏修之,因名永濟。

澶州 编辑

,頓丘。上。元和戶三千二百六十九。鄉一十七。

本漢頓丘縣地,武德四年分魏州之頓丘、觀城二縣,於今理置澶州,因澶水為名,又分置澶水縣。貞觀元年廢澶州,以澶水縣屬黎州。今衛州黎陽縣理是也,非成都管內黎州。大曆七年,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又奏置澶州。

州境:東西一百二十九里。南北七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五百里。西南至東都六百三十里。西南至衛州二百五十里。北至魏州一百一十里。南至濮州濮陽縣三十六里。東至濮州範縣一百一十里。西至相州內黃縣七十里。西至相州臨河縣八十里。東北至魏州朝城縣九十四里。

貢、賦:開元貢:平,絹。賦:絁,綿,絹,粟。管縣四:頓丘,臨黃,觀城,清豐。

頓丘縣,望。郭下。本漢舊縣,因縣東北頓丘以為名,屬東郡。晉屬頓丘郡。隋廢郡,屬魏州。武德初割屬澶州,州廢還屬魏州,大曆初又屬澶州。

秋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黃河,在縣南三十五里。顓頊陵,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帝嚳陵,在縣北三十里。

衛康叔墓,在縣東北九十里。

臨黃縣,上。西至州六十七里。本漢觀縣地,後漢改觀縣為衛縣。後魏孝文帝分衛縣置臨黃縣,以北臨黃溝,因以為名,屬頓丘郡。隋改屬魏郡。武德初割屬澶州,州廢還屬魏州,大曆初又割屬澶州。

黃河,南去縣三十六里。盧津關,古高陵津,縣東南三十五里。魏長賢墓,在縣北十五里。貞觀七年追贈定州刺史,即徵父也。

觀城縣,緊。西至州二十四里。漢觀縣,古之觀國。《左傳》曰虞有三苗,夏有觀扈。《國語》注曰:「觀國,夏啟子太康之第五弟所封也,在衛縣,夏相滅之。」漢以為縣,屬東郡。後漢改觀縣為衛國縣,屬東郡。隋開皇六年改衛國縣為觀城縣,屬魏州。武德四年,以觀城屬澶州,州廢還屬魏州,大曆初隸澶州。

衛靈公墓,在縣東南四十二里。

清豐縣,上。東至州二十五里。本漢內黃縣地,大曆七年於清豐店置,因以為名。

黃河,在縣南五十里。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