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後漢文/卷十二

卷十一 全後漢文卷十二 
烏程嚴可均校輯
卷十三

卷十二

矦霸

编辑
霸,字君房,河南密人。成帝時爲太子舍人。莽初,遷隨宰,後爲淮平大尹。建武四年,徵拜尚書令。明年,代伏湛爲司徒,封關內矦。十三年卒,追封則鄕矦,諡曰哀矦。

立春下寛大詔

编辑

制詔三公︰方春東作,敬始愼微,動作隨之。罪非殊死,且勿案驗,皆須麥秋。退貪殘,進柔良,下當用者,如故事。《續漢‧禮儀志上》。 案︰《後漢‧矦霸傳》︰「每春下寬大之詔,奉四時之令,皆霸所建也。」

奏劾朱浮

编辑

浮敗亂幽州,構成寵罪,徒勞軍師,不能死節,罪當伏誅。《後漢‧朱浮傳》。

李通辭位議

编辑

王莽篡漢,傾亂天下。通懷伊、呂、蕭、曹之謀,建造大策,扶助神靈,輔成聖德。破家爲國,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義。功德最高,海內所聞。通㠯天下平定,謙讓辭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職療疾。欲就諸矦,不可聽。《後漢‧李通傳》。

伏湛

编辑
湛,字惠公,琅邪東武人,濟南伏勝九世孫。成帝時爲博士弟子,五遷。至莽時爲繡衣執法,遷後隊屬正。更始卽位,㠯爲平原太守。建武初,徵拜尚書,遷司直,行大司徒事,尋代鄧禹爲大司徒,封陽都矦。坐事免,徙封不其矦,遣就國。

上疏諫征彭寵

编辑

臣聞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國,必先詢之同姓,然後謀于羣臣,加占蓍龜,㠯定行事,故謀則成,卜則吉,戰則勝。其《詩》曰︰「帝謂文王,詢爾仇方,同爾弟兄,㠯爾鉤援,與爾臨衝,㠯伐崇庸。」崇國城守,先退後伐,所㠯重人命,俟時而動,故參分天下而有其二。陛下承大亂之極,受命而帝,興明祖宗,出入四年,而滅檀鄕,制五校,降銅馬,破赤睂,誅鄧奉之屬,不爲無功。今京師空匱,資用不足,未能服近,而先事邊外;且漁陽之地,逼接北狄,黠虜困迫,必求其助。又今所過縣邑,尤爲困乏。種麥之家,多在城郭,聞官兵將至,當已收之矣。大軍遠涉二千餘里,士馬罷勞,轉糧艱阻。今兖、豫、青、冀,中國之都,而寇賊從橫,未及從化。漁陽㠯東,本僃邊塞,地接外虜,貢稅微薄。安平之時,尚資內郡,況今荒耗,豈足先圖?而陛下捨近務遠,棄易求難,四方疑怪,百姓怨懼,誠臣之所惑也。復願遠覽文王重兵博謀,近思征伐前後之宜,顧問有司,使極愚誠,采其所長,擇之聖慮,㠯中土爲憂念。《後漢‧伏湛傳》。

移書屬縣

编辑

屬縣不得相侵陵。天生蒸民,必爲立君,非久亂也。且養老育幼,㠯待眞主。袁宏《後漢紀》四︰「更始時,湛爲平原太守。」

伏隆

编辑
隆,字伯文,一名盛,字伯明,湛子。仕郡督郵。建武初,拜太中大夫。進光祿大夫,爲張步所執,見殺。

被執遣閒使上書

编辑

臣隆奉使無狀,受執凶逆,雖在困戹,授命不顧。又吏人知步反畔,心不附之,願㠯時進兵,無㠯臣隆爲念。臣隆得生到闕廷,受誅有司,此其大願。若令沒身寇手,㠯父母昆弟長累陛下。陛下與皇后、太子永享萬國,與天無極。《後漢‧伏隆傳》。

移檄告郡國

编辑

乃者,猾臣王莽,殺帝盜位。宗室興兵,除亂誅莽,故羣下推立聖公,㠯主宗廟。而任用賊臣,殺戮賢良,三王作亂,盜賊縱橫,忤逆天心,卒爲赤睂所害。皇天祐漢,聖哲應期。陛下神武奮發,㠯少制眾,故尋、邑㠯百萬之軍,潰散于昆陽;王郎㠯全趙之師,土崩于邯鄲。大彤、高胡,望旗消靡;鐵脛、五校,莫不摧破。梁王劉永,幸㠯宗室屬籍,爵爲矦王,不知厭足,自求禍棄,遂封爵牧守,造爲詐逆。今虎牙大將軍屯營十萬,已拔睢陽,劉永奔迸,家已族矣。此諸軍所聞也,不先自圖,後悔何及?《後漢‧伏隆傳》。

張純

编辑
純,字伯仁,京兆杜陵人,御史大夫湯七世孫。成帝時,襲爵富平矦。哀、平閒,爲侍中。莽建國四年,更封張鄕矦。建武初,復爵富平矦,歷太中大夫、五官中郎將,改封武始矦,兼虎賁中郎將,進太僕,代杜林爲大司空。中元元年卒,諡曰節矦。

六宗表

编辑

臣竊㠯十一家凡有六統,而所據各異,考之經禮,大義不通。臣謂禋于六宗,祀祖考所尊者。六宗,則三昭三穆也。《御覽》五百二十八。

奏加王莽九錫

编辑

聖帝明王,招賢勸能,德盛者位高,功大者賞厚。故宗臣有九命上公之尊,則有九錫登等之寵。今九族親睦,百姓旣章,萬國和協,黎民時雍,聖瑞畢溱,太平已洽。帝者之盛,莫隆于唐虞,而陛下任之;忠臣茂功,莫著于伊、周,而宰衡配之。所謂異時而興,如合符者也。謹㠯《六蓺》通義,經文所見,《周官》、《禮記》宜于今者,爲九命之錫。臣請命錫。《漢書‧王莽傳上》︰「太后詔︰『其九錫禮儀亟奏。』于是公卿、大夫、博士、議郎、列矦富平矦張純等九百二人皆曰云云,奏可。」

奏除親廟

编辑

陛下興于匹庶,蕩滌天下,誅鉏暴亂,興繼祖宗。竊㠯經義所紀,人事眾心,雖實同創革,而名爲中興,宜奉先帝,恭承祭祀者也。元帝㠯來,宗廟奉祠高皇帝爲受命祖,孝文皇帝爲太宗,孝武皇帝爲世宗,皆如舊制。又立親廟四世,推南頓君㠯上,盡于舂陵節矦。禮,爲人後者則爲之子,旣事大宗,則降其私親。今禘祫高廟,陳序昭穆,而舂陵四世,君臣竝列,㠯卑廁尊,不合禮意。設不遭王莽,而國嗣無寄,推求宗室,㠯陛下繼統者,安得復顧私親,違禮制乎?昔高帝㠯自受命不由太上,宣帝㠯孫後祖,不敢私親,故爲父立廟,獨羣臣侍祠。臣愚謂宜除今親廟,㠯則二帝舊典。願下有司,博采其議。《後漢‧張純傳》︰「純㠯宗廟未定,昭穆失序,十九年,乃與太僕朱浮共奏言。」又略見《續漢‧祭祀志下》。

奏行禘祫祭

编辑

禮,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春秋傳》曰︰「大祫者何?合祭也。」毀廟及《續漢志》作「毀廟之主,陳于太祖」。未毀廟之主皆登,合食乎太祖,五年而再殷。漢舊制,三年一祫,毀廟主合食高廟,存廟主未嘗合祭。元始五年,諸王公列矦廟會,始爲禘祭。《續漢志》作「始行禘禮,父爲昭,南向;子爲穆,北向,父子不半坐,而孫從王父」。。又前十八年親幸長安,亦行此禮。《禮說》三年一閏,天氣小僃;五年再閏,天氣大僃。故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禘之爲言諦,諦定《續漢志》作「諦諟」。昭穆尊卑之義也。禘祭㠯夏四月,夏者,陽氣在上,陰氣在下,故正尊卑之義也。祫祭㠯冬十月,冬者,五穀成熟,物僃禮成,故《續漢志》作「故骨肉」。合聚飲食也。斯典之廢,于茲八年。《續漢志》有「祖宗廟未定,且合祭」。謂可如禮施行,㠯時定議。《後漢‧張純傳》,又見《續漢‧祭祀志下》,各有刪節。

奏宜封禪

编辑

自古受命而帝,治世之隆,必有封禪,㠯告成功焉。《樂動聲儀》曰︰「㠯《雅》治人,《風》成于《頌》。」有周之盛,成、康之閒,郊配封禪,皆可見也。《書》曰︰「歲二月,東巡狩,至于岱宗,柴。」則封禪之義也。臣伏見陛下受中興之命,平海內之亂,修復祖宗,撫存萬姓,天下曠然,咸蒙更生,恩德雲行,惠澤雨施,黎元安寍,夷狄慕義。《詩》云︰「受天之祜,四方來賀。」今攝提之歲,蒼龍甲寅,德在東宮。宜及嘉時,遵唐帝之典,繼孝武之業,㠯二月東巡狩,封于岱宗,明中興,勒功勳,復祖統,報天神,禪梁父,祀地祇,傳祚子孫,萬世之基也。《後漢‧張純傳》,又袁宏《後漢紀》八「太尉喜、司空純上書」,卽此約文。

臨終敕家丞歙

编辑

司空無功于時,猥蒙爵土,身死之後,勿議傳國。《後漢‧張奮傳》。

泰山刻石文

编辑

維建武三十有二年二月,皇帝東巡狩,至于岱宗,望秩于山川,班于羣神,遂覲東后。從臣太尉熹、行司徒事特進高密矦禹等,漢賓二王之後在位;孔子之後襃成矦,序在東后;蕃王十二,咸來助祭。《河圖赤伏符》曰︰「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鬬野,四七之際火爲主。」《河圖會昌符》曰︰「赤帝九世,巡省得中,治平則封,誠合《通典》作「成治」。帝道孔矩,則天文靈出,地祇瑞興。帝劉之九,會命岱宗,誠善用之,姦僞不萌。赤漢德興,九世會昌,巡狩皆當。天地扶九,崇經之常。漢大興之,道在九世之王,封于泰山,刻石著記,禪于梁父,退省考五。」《河圖合古篇》曰︰「帝劉之秀,九名之世。帝行德,封刻政。《通典》作「藏」。」《河圖提劉予》曰︰「九世之帝,方明聖,持衡拒,《通典》作「矩」。九州平,天下予。」《通典》作「經」。《雒書甄曜度》曰︰「赤三德,昌九世,會修符,合帝際,勉刻封。」《孝經鉤命決》曰︰「予誰行,赤劉用帝,三建孝,九會修符專茲竭行封岱青。」《通典》作「齊」。河雒命《通典》作「名」。后,經讖所傳。昔在帝堯,聰明密微,讓與舜庶,後裔握機。王莽㠯舅后之家,三司鼎足冢宰之權勢,依託周公、霍光輔幼歸政之義,遂㠯篡叛,僭號自立。宗廟隳壞,社稷喪亡,不得血食,十有八年。揚、徐、青三州首亂,兵革橫行,延及荊州,豪傑幷兼,《通典》作「兼幷」。百里屯聚,往往僭號。北夷作寇,千里無煙,無雞鳴犬《通典》作「狗」。吠之聲。皇天眷顧皇帝,㠯匹庶受命中興,年二十八載興兵起,是㠯中次誅討,十有餘年,罪人則斯得。黎庶得居爾田,安爾宅。書同文,車同軌,人同倫。舟輿所通,人迹所至,靡不貢職。建明堂,立辟雍,起靈臺,設庠序。同律、度、量、衡。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牲一死,贄。吏各修職,復于舊典。在位三十有二年,年六十二,乾乾日昃,不敢荒寍,涉危歷險,親巡黎元,恭肅神祇,惠恤耆老,理庶遵古,聰允明恕。皇帝唯愼《河圖》、《雒書》正文,是月辛卯,祡,登封泰山。甲午,禪于梁陰。㠯承靈瑞,㠯爲兆民,永茲一宇,垂于後昆。百寮從臣,郡守師尹,咸蒙祉福,永永無極。《續漢‧祭祀志上》,《通典》五十四。秦相李斯燔《詩》《書》,樂崩禮壞。建武元年已前,文書散亡,舊典不具,不能明經文,㠯章句細微相況八十一卷,明者爲驗;又其十卷,皆不昭晰。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後有聖人,正失誤,刻石記。《續漢‧祭祀志上》︰「上至奉高,遣侍御史與蘭臺令吏將工先上山刻石文云云。」又略見《通典》五十四。 案︰《後漢‧張純傳》︰「帝乃東巡岱宗,㠯純視御史大夫從,幷上元封舊儀及刻石文。」

張奮

编辑

奮,字穉通,純子。中元初,襲爵武始矦。永平中,隨例歸國。後爲侍祠矦。章帝時,拜左中郎將,轉五官中郎將,遷長水校尉、將作大匠,免。和帝卽位,起爲城門校尉,遷長樂衞尉,進太常。永元六年,代劉方爲司空,㠯病免。召爲太常,復㠯病免。

因灾旱上疏

编辑

歲比不登,人食不足,今復久旱,秋稼未立,陽氣垂盡,日月迫促。夫國㠯民爲本,民㠯穀爲命,政之急務,憂之重者。臣蒙恩尢深厚,受職過任,夙夜憂惶,章奏不能敘心,願對中常侍口陳得失。袁宏《後漢紀》十三,又見《後漢‧張奮傳》。

請定禮樂疏

编辑

聖人所美,政道至要,本在禮樂。《五經》同歸,而禮樂之用尢急。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又曰︰「揖讓而化天下者,禮樂之謂也。」先王之道,禮樂可謂盛矣。孔子謂子夏曰︰「禮㠯修外,樂㠯制內,丘已矣夫!」又曰︰「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厝其手足。」臣㠯爲漢當制作禮樂,是㠯先帝聖德,數下詔書,愍傷崩缺,而眾儒不達,議多駮異。臣累世臺輔,而大典未定,私竊惟憂,不忘寢食。臣犬馬齒盡,誠冀先死見禮樂之定。《後漢‧張奮傳》︰「永元九年,㠯病罷,在家上疏。」

復上疏條禮樂異議三事

编辑

漢當改作禮樂,圖書著明。王者化定制禮,功成作樂。謹條禮樂異議三事,願下有司,㠯時考定。昔者孝武皇帝、光武皇帝封禪告成,而禮樂不定,事不相副。先帝已詔曹裦,今陛下但奉而承之,猶周公斟酌文、武之道,非自爲制,誠無所疑。久執謙謙,令大漢之業不㠯時成,非所㠯章顯祖宗功德,建太平之基,爲後世法。《後漢‧張奮傳》︰「十三年,召拜太常,復上疏。」又略見《書鈔》五十三引《續漢書》。

上書辭襲封

编辑

根不病衰,臣小稱疾。令翕立後,臣時在河南冢廬。臣見純前告翕語,自㠯兄弟不當蒙襲爵之恩,願下有司。□□□□□引《東觀漢記》。

桓譚

编辑
譚,字君山,沛國相人。成帝時爲奉車郎。莽時爲諫大夫,遷掌樂大夫。更始卽位,召拜太中大夫。建武初,徵待詔,上書忤指,不用。後拜議郎給事中,出爲六安郡丞,道病卒,年七十餘。有《桓子新論》十七卷,《集》五卷。

仙賦幷序

编辑

余少時爲郎,從孝成帝出祠甘泉河東,見部先置華陰集靈宮。宮在華山下,武帝所造,欲㠯懷集仙者王喬、赤松子,故名殿爲「存仙」。端門南向山,暑曰「望仙門」。余居此焉,竊有樂高眇之志,卽書壁爲小賦,㠯頌美曰︰《書鈔》一百二,《蓺文類聚》七十八。

夫王喬、赤松,呼則出故,翕則納新。夭矯經引,積氣關元。精神周洽,鬲塞流通。乘凌虛無,洞達幽明。諸物皆見,玉女在㫄。仙道旣成,神靈攸迎。乃驂駕青龍赤騰,爲歷躇玄厲之嶊㠑,有佀乎鸞鳳之翔飛,集于膠葛之宇,泰山之臺。吸玉液,食華芝,潄玉漿,飲金醪。出宇宙,與雲浮,灑輕霧,濟傾崖。觀滄川而升天門,馳白鹿而從麒麟。周覽八極,還崦華壇。氾氾乎,濫濫乎,隨天轉旋,容容無爲,壽極乾坤。《蓺文類聚》七十八。

陳明政疏

编辑

臣聞國之廢興,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輔佐。輔佐賢明,則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務;輔佐不明,則論失時宜,而舉多過事。夫有國之君,俱欲興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謂賢者異也。昔楚莊王問孫叔敖曰︰「寡人未得所㠯爲國是也。」叔敖曰︰「國之有是,眾所惡也,恐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獨在君,亦在臣乎?」對曰︰「君驕士,曰『士非我無從富貴』;士驕君,曰『君非士無從安存』。人君或至失國而不悟,士或至飢寒而不進。君臣不合,則國是無從定矣。」莊王曰︰「善。願相國與諸矦大夫共定國是也。」蓋善政者,視俗而施敎,察失而立防,威德更興,文武迭用,然後政調于時,而躁人可定。昔董仲舒言︰「理國譬若琴瑟,其不調者則解而更張。」夫更張難行,而拂眾者亡。是故賈誼㠯才逐,而鼂錯㠯智死。世雖有殊能,而終莫敢談者,懼于前事也。且設法禁者,非能盡塞天下之姦,皆合眾人之所欲也,大抵取便國利事多者則可矣。夫張官置吏,㠯理萬人,縣賞設罰,㠯別善惡,惡人誅傷,則善人蒙福矣。今人相殺傷,雖已伏法,而私結怨讐,子孫相報,後忿深前,至于滅戶殄業,而俗稱豪健。故雖有怯弱,猶勉而行之,此爲聽人自理,而無復法禁者也。今宜申明舊令,若已伏官誅,而私相傷殺者,雖一身逃亡,皆徙家屬于邊;其相傷者,加常二等,不得雇山贖罪。如此,則仇怨自解,盜賊息矣。夫理國之道,舉本業而抑末利,是㠯先帝禁人二業,錮商賈不得宦爲吏,此所㠯抑幷兼,長廉恥也。今富商大賈,多放田貨,中家子弟,爲之保役,趨走與臣僕等勤,收稅與封君比入,是㠯眾人慕效,不耕而食,至乃多通侈靡,㠯淫耳目。今可令諸商賈自相糾告,若非身力所得,皆㠯臧畀告者。如此,則專役一己,不敢㠯貨與人,事寡力弱,必歸功田畝。田畝修,則穀入多而地力盡矣。又見法令決事,輕重不齊,或一事殊法,同罪異論,姦吏得因緣爲市,所欲活則出生議,所欲陷則與死比,是爲刑開二門也。今可令通義理明習法律者校定科比,一其法度,班下郡國,蠲除故條。如此,天下知方,而獄無怨濫矣。《後漢‧桓譚傳》︰「拜議郎給事中,因上疏陳時政所宜。書奏,不省。」

抑讖重賞疏

编辑

臣前獻瞽言,未蒙詔報,不勝憤懣,冒死復陳。愚夫策謀,有益于政道者,㠯合人心而得事理也。凡人情,忽于見事而貴于異聞。觀先王之所記述,咸㠯仁義正道爲本,非有奇怪虛誕之事。蓋天道性命,聖人所難言也。自子貢㠯下,不得而聞,況後世淺儒,能通之乎!今諸巧慧小才伎數之人,增益圖書,矯稱讖記,㠯欺惑貪邪,詿誤人主,焉可不抑遠之哉!臣譚伏聞陛下窮折方士黃白之術,甚爲明矣;而乃欲聽納讖記,又何誤也?其事雖有時合,譬猶卜數隻偶之類。陛下宜垂明聽,發聖意,屛羣小之曲說,述《五經》之正義,略靁同之俗語,詳通人之雅謀。又臣聞安平則尊道術之士,有難則貴介胄之臣。今聖朝興復祖統,爲人臣主,而四方盜賊未盡歸伏者,此權謀未得也。臣譚復觀陛下用兵,諸所降下,旣無重賞㠯相恩誘,或至虜掠奪其財物,是㠯兵長渠率,各生狐疑,黨輩連結,歲月不解。古人有言曰︰「天下皆知取之爲取,而莫知與之爲取。」陛下誠能輕爵重賞,與士共之,則何招而不至,何說而不釋,何向而不開,何征而不克!如此,則能㠯狹爲廣,㠯遲爲速,亡者復存,失者復得矣。《後漢‧桓譚傳》。

上便宜

编辑

管仲,桓公之指南。《文選‧東京賦》注。

陳便宜

编辑

所謂霸功者,法度明正,百官修治,威令流行者也。《文選‧王仲宣誄》注。

啟事

编辑

官吏二千石,布襦羊裘,㠯白木杯飲食,飾虛詐,欲㠯求名干譽。

荅揚雄書

编辑

子雲勤味道腴。《文選》班固《答賓戲》注,又任昉《王文憲集序》注,又潘岳《楊荊州誄》注。

賜進士出身二品銜廣東等處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兼管驛傳事務黃岡王毓藻校刊

《全後漢文》卷十二終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