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齋先生集
卷一
作者:宋穉圭
1865年
卷二

義尙窟

编辑

鬼斧呈奇巧,山腰石窟開。

寬宜坐數百,高可絶塵埃。

造物知何意,遊人謾自來。

棲僧仍得號,小佛尙巖臺。

次再從叔金山公

编辑

懵陋荷相愛,詩篇寄意來。

愚誠在氣耳,惡豈根心哉。

賦與同人物,偏全異塞開。

孟、朱當竢後,今日且傾杯。

次三從弟范汝

编辑

異體分殊說,已非賦與初。

氣雖有通塞,理本無欠餘。

旣識不相假,曷云未渾如。

且須休強辨,思索是專歟。

金山從叔又賦來字示之,仍有劈破之敎。以務存養休強說之意,仰復焉

编辑

存養垂明訓,先須喫緊來。

其惟成德者,乃可立言哉。

考證無差謬,留傳有啓開。

飮之方得味,徒說是空杯。

贒希族姪欽大聞來字韻賦示,故又次之。

编辑

性善竆源說,知從繼上來。

單言超局矣,兼指有偏哉。

異處須看蔽,同時不待開。

強爭竟何益,惡醉且停杯。

范汝更賦來字示之,又次之

编辑

一貫分殊處,單言兼指來。

兩塗已盡矣,各本何安哉。

若爾能深劈,惟吾庶豁開。

不然休強聒,旣亂更添杯。

令兒曺賦讀書,仍與共之。

编辑

聖賢嗟已遠,經傳幸留今。

敢不竭吾力,宜求千載心。

敬次華陽洞泣弓巖

编辑

先躅偏增感,我來此獨臨。

波聲咽不盡,落日費幽吟。

洪綾州容默

编辑

弊廬忽生色,高朋自漢水。

蓬牕半日話,曾不嫌泥滓。

鄕鄰且寡識,何以獲乎此。

顧惟兩家誼,繾綣固其理。

留詩要相和,詞源何渺瀰。

猗歟五鳳手,厥美乃可趾。

文章卽餘事,亦知惜寸晷。

別來已經時,眼中尙容止。

恨未得源源,可柰萌吝鄙。

時下頂門針,尺牘是所恃。

新秋

编辑

山雲雨後散,梧月窓前收。

強疾憑軒坐,候虫競訴秋。

范汝夜話呼韻二首

编辑

禀得氣時理亦兼,何嘗天意別洪纖。

須看通局分明訓,彼固無虧此不添。

不相離處指單兼,單指無分洪與纖。

全以其通偏以塞,未聞天命向人添。

梅湖陪過齋先生共吟二首

编辑

滾滾長江涵碧天,竆源直欲泝程川。

櫂歌絶唱扁舟重,只自臨流歎逝年。

風塵絶處白雲深,手把遺經字字尋。

臨水登山多暇日,聊將動靜驗吾心。

悼仲女

编辑

一別仍成千古訣,憐渠十載憶爺啼。

結褵以後吾移宅,魂欲來時路亦迷。

獨坐

编辑

翛然獨坐對靑山,物外誰將競此閒。

高樹風蟬鳴復歇,短簷乳鷰去仍還。

已安寄跡煙霞裏,且可潛心𥳑策間。

俗固難諧兼病懶,不妨終日掩荊關。

次學而齋尊周詩韻

编辑

守此一錢崇禎通寶於身,以沒世者,其非崇禎遺民歟?其志誠可悲矣,其節誠可尙矣。斯人不可以常遇,則斯物難得以常保。欲以奉藏于華陽,士論得宜,其孰間然?

一葉靑鍮守沒身,苦心亶在識王春。

思傳永久彰先志,奉向華陽計得眞。

萬東廟進德門重建時韻

编辑

尊周大義日星懸,自是吾王家法傳。

重建門樓皇廟外,登臨不獨感風泉。

先墓立御製豐碑,多士有詩。謹次其韻,以道感祝之意。

编辑

墓道豐碑御製成,碑前書以宋先生。

百年永擬遵遺戒,曠世何知荷特榮。

感泣諸孫思粉骨,聳觀多士動歡聲。

從玆鬼蜮應藏影,瑞日中天萬古明。

重九登高

编辑

山寒木落白雲飛,石逕逶迤腳力微。

酬節何須携酒去,賞秋自可詠詩歸。

祇應露菊羞衰鬢,最是霜楓媚夕暉。

還笑此心愛重九,不嫌風氣透人衣。

金山從叔寄示韻

编辑

居然七八是吾年,空負男兒賦與天。

術乏操存心久放,方疎將攝病相連。

虛名誤寵人應笑,短髮彫顔自可憐。

懶散亦無他伎倆,陳編謾對小窓邊。

栗寺歸路與諸益同吟

编辑

暇日扶筇出,招朋物外遊。

山深留古寺,楓老送殘秋。

休說登登苦,堪憐曲曲幽。

夕陽無限意,不盡錦囊收。

新年

编辑

滿酌屠蘇酒,年華去又來。

天時陽旣復,邦運泰應回。

縱爾壯心在,居然白髮催。

東君將布德,消息到庭梅。

李邇馨

编辑

講室扁新德,所趨固可知。

湯盤垂至訓,念釋在於玆。

金學士邁淳觀漲韻

编辑

峽水勁淸野水渾,乍逢激石便增喧。

何如古井深而靜,風浪元無一點痕。

寄題故參判朴公三吉亭閣

编辑

故參判朴公諸後孫,就公小亭遺墟,因舊礎而重建之,公之高風,於斯可挹。余聞甚欽歎,思欲一往遊賞,而貞疾在身,末由遂願,歎恨無已。蓋公奇偉異常之實蹟,吾先子文正公稱述於其墓表者詳矣。朴君世昌養淳,以有舊誼,來謂余曰:「願得一律,以揭于亭。」余衰病已甚,且不能詩,而久仰公之徽蹟,遂不敢終辭焉。

隱士坪名古,高人昔退休。

雲仍守遺址,亭閣見重修。

永世留芳躅,沉痾負勝遊。

隔岡阡有表,實蹟豈他求。

用隱矦韻,送別張幼章憲周

编辑

相待固難必,然猶問後期。

茫茫分手際,眽眽擧杯時。

惜別屬閒漫,在途愼護持。

冬間重會願,觀海是吾思。

崔氏延㫌韻

编辑

崔君述泳,以其曾大父及其大父,四昆季五孝事實,示余,兼有韻語要和。噫!甚盛矣。蓋孝者,根於秉彝,而氣禀之拘,物欲之蔽,盡其道者,甚尠。今崔氏父而子,兄而弟,一家五人,前後炳烺,道啓筵達,俱無異辭。褒尙之典,始於英廟丁丑,繼于正廟乙巳,至當宁丁丑,分㫌贈復三等,而大霈焉。所以分等者,以一門五孝並㫌無例故,該曹啓禀也。嗚呼!有國之所以褒㫌孝行,實爲勸人子而敦風俗,卓異如崔氏者,宜其得蒙闡揚。而使不遇孝理之世,亦何以如是。余固不嫺於詞律,而不敢終辭,以致欽仰之意。

頻繁道剡上宮筵,五孝風聲萬口傳。

家訓純深貽子姓,天恩荐疊在丁年。

季方不讓元方美,是父那無是子贒。

錫類繩繩餘慶遠,崔門昌大佇光先。

書大明處士吳公孝錫實蹟後

编辑

大明處士大明洞,生老堂名永世傳。

千古誰其尙友者,明牕棐几對夷連。

處士吳公,羅州人,居于州北之大明洞,有孝友篤行。丁丑虜變後,斂跡洞裏,扁其堂曰「生老」,亦不食洞外穀以沒世。嗚呼!其高風苦節,可以廉頑立懦於百世之下矣,公沒而葬于洞裏,蓋公遺志。而吾先子文正公題其墓曰「處士」云。公後孫禮煥,持示公實蹟,奉閱再三,不勝感慨。遂忘拙而略書此,系以一絶時。崇禎四戊子孟冬日也。

甲申詠懷二首

编辑

傷心天地又今春,萬曆恩深鰈域民。

復覩漢儀何歲月,紛紛霜雪髩邊新。

寧陵志事常追泣,中夜悲歌我祖詩。

歲又涒灘增慷慨,長吟不覺淚雙垂。

許汝章二首

编辑

許汝章,自湖南寶城,徒步見訪,相守數日。余久病貼席,不能叩其所存,而眞淳之姿,甚覺可愛。臨歸,書示數絶句,且曰:「願賜一言,以爲警省之資,恥躬不逮。」聖人有訓,余其敢出言乎。然其勤意有不可孤,遂誦朱子「勤謹」二字,而次其五七各一首,以別之。

嘗聞仁者贈人言,余若有言妄自尊。

只擧晦翁勤謹字,送君千里返鄕園。

休言志道晩,惟在用功深。

勤慢將誰警,嚴師是己心。

與諸客會話偶吟

编辑

會話如曾約,閒中此亦奇。

風淸疎雨後,雲捲夕陽時。

得句長吟好,携樽一醉宜。

浴沂幽興在,隨柳澗之湄。

文孝世子冊封時偶吟

编辑

春宮初定位,宗社福綿綿。

聖上歡何極,黎民望久懸。

縟儀雖自古,忭祝若無前。

積雨收今日,天心不偶然。

金山從叔韻

编辑

病軀苦炎熱,搖扇坐窓間。

久矣披黃卷,嗒然對碧山。

且任竆鬼笑,難學少年閒。

繞膝稺孫在,非渠誰解顔。

夏夜

编辑

病客開門獨坐久,今宵月色夏來初。

庭邊老樹濃陰轉,天際浮雲淡影疎。

淸景祇應人共得,幽情還似我偏居。

塵囂滌盡胸襟靜,夜氣須詳亞聖書。

憶弟

编辑

看雲終日倚虛堂,風氣透衫九月凉。

天末鴈聲何自苦,南來北去每成行。

崔宗甪

编辑

鶴菴風節夙余欽,今幸遺孫舊誼尋。

更閱詩疏詳本末,感君千里袖來心。

病中書示孫兒

编辑

別去將無日,何時與更逢。

螢牕勤爾業,馬鬣上吾封。

縱曰幽明隔,然猶感應通。

須求嘉悅意,俯讀仰思中。

除夜吟

编辑

喔喔晨雞忽警眠,寒窓起坐鬢蕭然。

回頭往日成何事,荏䒣流光孔聖年。

邦慶韻

编辑

貳極三加卜在今,和風瑞日見天心。

微臣禮席違勤召,病裏惟深祝聖忱。

春夜獨坐

编辑

茅屋推窓坐,塵喧入夜空。

江聲雲起外,山影月明中。

數墨疑難會,憂時道未通。

愍農恩詔下,扶杖誦南風。

偶吟

编辑

塵遠巖扉外,雲深藥圃中。

翛然臥藜榻,盡日聽松風。

宋順汝

编辑

石老遺孫惜寖微,九原今日送君歸。

一篇封事共誰讀,衰淚臨風空自揮。

朴禎一

编辑

資性元非叔季人,居家行義服鄕鄰。

讀書求志無餘事,可惜天年僅六旬。

金秉淵

编辑

今我哭君誰哭我,悠悠萬事欲無言。

却憐泉下齎深恨,敎養計違子若孫。

閔士彥達爀

编辑

聞病思相問,門外忽訃車。

同庚哭先逝,白首意何如。

卽事

编辑

雨後春光日日催,梅花落盡杏花開。

風軒朗詠眞趣足,不必冠童浴沂來。

冬夜

编辑

歲暮天寒掩蓽廬,挑燈坐對一床書。

課兒復得時相發,閒淡之中樂有餘。

禹忠莊公尙中雙㫌閭韻

编辑

川漲不流天感孝,江凘徒涉上褒忠。

殊恩曠世雙㫌揭,過式千秋自激衷。

辭諮議疏庚申正月

编辑

伏以臣於本月十五日,準承政院十二日成貼,所奉聖旨以臣爲侍講院諮議,斯速乘馹上來者。臣聞命震駴,若隕淵谷。臣至愚極陋,百不猶人。少而失學,亦不能從事擧業,只得屛蟄竆巷,優遊自在而已。乃有虛名遠播,竟致薦剡荐加,自一命以至講廳僚屬,實皆非微分所敢安矣。今玆新命,出於宮僚之妙選,而別諭繼降,辭意隆摯,臣心之惶隕,有不可言,而物情之駭惑,當復如何。聖明之於賤臣,有此恩敎者,殆以臣謂或有得於家學之緖餘,而臣誠萬不近似,則實難免欺誣明時之罪矣。臣於是尤安得不內愧外靦,寢驚夢愕也。竊惟我王世子睿質天成,溫文日就,令聞益彰,八域延頸。今於受冊之初,宜盡輔導之方,而顧乃以鹵莽如臣者,猥廁於遴揀之列,豈不舛謬乎。臣若不自量度而冒昧趨承,則其爲玷名器而累淸朝,以招一世之譏笑極矣。是實臣之所深懼也。伏乞聖慈俯賜鑑諒,亟許鐫遞,俾安愚賤之分,千萬大幸。臣無任瞻天望聖,激切祈懇之至。

辭召命疏八月

编辑

伏以皇天不弔,大行大王奄棄臣民,普切痛隕,大小同情。伏惟聖上新罹巨創,攀號罔極,遽經公除,哀慕益深。臣於今月初六日,祇奉諭旨,十行絲綸,出於銜恤在疚之中,勤懇惻怛,意溢辭表。臣伏讀未半,不覺涕泗交零也。嗚呼!嚮於春初,臣猥叨宮僚之職,自以庸陋無似,不敢仰承隆旨,冒陳短章,冀蒙鑑諒,而我聖考以日月之明,猶有遺照,終靳允許,反賜寵諭,微分惶蹙,益無容措。豈不欲悉㬥申籲,而猥瀆是懼,泯默祇俟。忽遭崩天之痛,區區慟恨,益復何極。不意殿下嗣服之初,復加收召,期以輔導之責,勉以壯行之義。至擧東朝諭召,而垂敎諄複,有出尋常。繼又陞移職秩,恩數荐仍。噫!臣是何人,遽敢獲此於此時也。方今聖化維新,百度更始,正宜辨別賢愚,考覈名實,使庶事當理,羣品得所。然後庶有以鎭服人心,迓續景命矣。乃以如臣至愚,濫廁招徠之列,異渥愈隆,不料朝廷擧措之乖當,一至於此也。臣若徒懷榮感,不自揣量,而冒膺匪分之洪私,則其爲滓穢淸朝一初之政,果如何哉。不然則臣雖冥頑,猶不至如木石之全昧知識,當此國家哀遑憂虞之日,尤何敢偃蹇私便,以自納於逋慢之誅乎。玆敢瀝血哀籲於宸嚴之下,伏乞聖明俯賜體諒,亟收召命,並削臣前後職名,以重國體,以安私分。不勝大願。臣無任祈懇屛營之至。

辭持平疏辛酉正月

编辑

伏以臣於前冬,祇承聖諭,微分悚蹙。宜陳危懇,而瀆擾是懼,泯默以度。不意玆者,嚴譴不加,恩命忽降,以臣爲司憲府持平,使之斯速上來。臣聞命震駭,若隕淵谷。又伏奉慈殿敦諭,辭旨懇惻,有出尋常。臣心惶惑,益不知措躬之所也。臣以至庸極陋之資,早孤失敎,長益蔑識,欲做擧業,而亦不能就。雖嘗從師,而實無所得。自甘屛蟄竆巷,永爲聖世棄物,寧有一藝小善,可以入於盛朝遴簡之列也。噫!臣虛名誤徹,自在先朝,已叨匪分之職,而今又猥被臺憲新擢,是何等華銜,而遽及於賤陋之身。雖狙猿之冠冕,未足喩其不稱也。至於經筵出入,雖有慈敎之隆摯,而尤豈愚分所敢承當者哉。今我聖上新服厥命,其所以克念典學,旁招俊乂者,宜致審愼,顧奚取於如臣駑劣,以累始初之政乎。竊恐明時擧措,不當若是其紕繆也。臣若不自揣分,而遽欲膺命,則其忘廉沒恥,貽笑招譏,豈惟爲一己之狼狽哉。抑又念臣從遊於坐累人金正默之門,則自處之義,有不敢比於恒人,而不宜爲朝著間所擸掇。顧何可抗顔冒進,滓穢淸朝乎。未及自臚於先朝,重誤寵命於今日,臣之罪戾,於此尤大。區區慚怵,不徒以涯分之踰濫也。敢冒萬死,哀籲宸嚴,伏乞聖明俯燭臣無似之實,難強之跡,特賜指揮亟收召命,仍爲刊名朝籍,俾得安意溝壑,千萬大願。

別諭後辭經筵官疏二月

编辑

伏以疎賤小臣,屢叨恩命,揆分慚惶,不敢趨承,跡涉違慢,情益隘蹙,惕息田廬,日夕俟罪。忽又夢寐之外,祇奉聖諭,辭旨愈隆,臺憲之職,雖蒙許解,而經筵之銜,未獲遞免。臣之惝怳悸懔,於是益甚,直欲鑽地以入而不可得也。噫!微臣庸陋之狀,固已悉㬥於前後章牘,而猶未蒙鑑諒。竊覵聖意,殆以臣爲或有得於家學之緖餘,而臣之鹵莽譾劣,無所肖似,則一世之所共知也。顧以草萊賤品,雖求爲竆閻一學究而亦不得。今於法筵之講,何敢有冒膺寵諭之望哉?我聖上端本出治之要,實在經筵,而經筵啓沃之責,又在講官,則其任甚重,其選宜精,而乃以如臣者,濫廁其間,則聽聞駭惑,有譏寒心。其爲貽累於聖朝綜核之政,果如何哉?臣雖至頑,愛君一念,根於秉彝,如有片善寸長可以自效,則一造淸班,瞻望耿光,豈非至願?而蚊蚋不可以負山,僬僥不可以扛鼎。此臣所以寧被違傲之誅,而終未敢冒昧趨膺者也。猥玆控籲於宸嚴之下,言出肝膈,非敢矯飾。伏乞聖明俯賜諒察,亟收敦召之命,俾安愚賤之分。不勝大願。

辭召命疏五月

编辑

伏以賤臣愚陋無似之實,前後自列,殆無餘蘊,而只緣文字荒陋,言辭拙澁,未蒙聖鑑之俯諒。今玆招徠之命,又出常例之外,臣於病伏之中,心悸魂𢥠,危喘益促。雖有附奏,而神識昏昧,亦無以㬥悉,區區隕越歷日靡定。而史官尙此相守,臣於是尤安得免違傲之罪哉?敢冒萬死,復玆控籲,伏乞天地父母,少垂察焉。臣竊自惟謬竊虛名,厚被誤恩,其罪之大,固難自贖,若復徒懷榮感,不自量度,而冒當非分之洪私,則其爲忘廉沒恥,貽笑招譏,果如何哉?惟是粗守廉恥一事,庶可少報聖恩,而不忝先武,所以寧犯逋慢之誅,而不敢避者也。君子進退之義,固非可擬議於臣身者,而聖諭諄諄乃及於此,仍以臣之先祖臣所以事先王者責勉不已,臣悚恧之極,不覺顔騂而背汗也。噫!聖學日躋,四方拭目,正當旁招賢俊,而如臣駑劣,乃廁其間者,豈不甚駭惑瞻聆哉。臣誠鹵莽,其於文義句讀,亦未該通。雖使掇拾緖餘,應文備數,實恐十八九窒礙矣。顧臣愛君之誠,根於秉彝,一瞻淸光,是尋常所願,而亦欲由此一出,盡露瘢釁,朝著之間,不復擸掇,然後安意邱壑,以畢餘生者,卽臣質實無僞之道也。第伏念,臣積痞成痼,未老先衰,筋力精神,無異癃老。脛腳疼楚而力悴,胷膈虛煩而氣促。動作頻踣,言語多窒,每當春夏,一倍添劇。今雖欲強策登程,而不可得也,瞻望雲天,只益惶蹙而已。病情如此,而在前疏章,不敢提陳者,實嫌其非病,則若可以膺命也。今臣情隘勢蹙,並玆猥瀆。伏願聖慈特垂矜諒,亟收召命,俾安愚賤之分,千萬大幸。

辭掌令疏八月

编辑

伏以臣於前月二十九日,準承政院二十四日成貼,所奉聖旨,以臣爲司憲府掌令,斯速乘馹上來者。臣聞命隕越,罔知攸措。伏念臣蟣蝨微命,糞土賤質,善無可紀,才無可取,濫被誤恩,遽玷名器,前者冒進之疏,陳㬥情實,不敢飾讓掠美,以誣聖明矣。竊嘗聞古昔盛時,其用人也,必量才授任,惟器是稱,而爲士者,亦必量己甚審,無敢冒就。今臣雖甚無似,自知則明。前後除命之下,一未承膺,實恐貽累於聖朝綜核之政。而殿下之於賤臣,隆眷若是者,抑以臣爲有高蹈之志而守難進之節耶?臣於是,實未免因退而媒進,辭榮以沽名,而聖恩愈隆,臣罪愈深,跼高蹐厚,益不能斯須安也。臣固知抗顔一出,盡露瘢釁,朝著之間,不復擸掇,然後得以安意溝壑。而顧臣早嬰奇疾,積升氣喘,最爲見證。且以痔漏濃血,臭穢不敢近人。雖欲強策登程,而何可得也。情隘勢蹙,不得不冒瀆哀籲。伏乞聖慈曲加矜察,收還召命,鐫削職名,俾有以得安愚分,千萬大幸。臣無任屛營祈懇之至。

乞召還偕來史官疏八月

编辑

伏以以禮招延,人君待賢之盛擧,量分進退,臣子事君之常節。苟或所不當招而招之,所不敢進而進焉,則上有輕禮之失,而下犯忘分之罪矣。今臣才不逮人,學不自力,空疎陋劣,無與倫比。而其所猥叨者,是何等絶異之恩數也。殿下所求者,學問之士,而臣於經傳,全然懵昧。殿下所期者,薰陶之益,而臣之言行,極其謬戾。歷數古今,未有盜名欺君如臣之甚者矣。臣若逋慢是懼,冒昧膺命,醜狀盡露,淸議不容而後,狼狽顚倒而歸,則臣身之受人嗤點,顧不足恤,竊恐恩禮之謬加,必招後世之譏議,臣之罪戾,於是尤大,豈止於忘分而已。使臣至於如此,亦豈殿下所欲哉。臣反復思量,决無可進之理,夙夜震灼,殆廢寢食,而凡臣之親戚鄕鄰知臣長短者,亦莫不爲臣憂之。今乃未蒙聖明之鑑燭,瀝血之懇,徒歸飾讓,銜命之官,屢辱竆巷,臣之情勢,不亦隘蹙之甚乎。嗚呼!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况受國厚恩,不思圖報,尤豈臣子之所敢安。顧臣不肖,實無寸長可以自效,只懼其滓穢淸朝,而遭遇盛際,自甘溝壑耳。玆者聖批及慈敎,乃有所萬萬不敢當者,臣惝怳慚怵,益不知所喩也。第竊念,臣病若有一半分強策之勢,則猶可以忍恥冒進,而目今諸症陡劇,暈眩兼發,頹頓床玆,無以跬步起動,只自瞻望悶蹙而已。敢冒萬死,復瀆宸嚴,伏乞聖慈曲加矜察,亟收史官偕來之命,仍削臣經筵之銜,俾得安意就盡,千萬大願。臣無任隕越屛營之至。

辭召命疏癸亥二月

编辑

伏以臣虛縻華銜,累閱時序,再控危懇,輒承隆批。顧念陳情乞免,反歸飾辭要寵。遂自前冬以來,不敢更事仰瀆,只自縮伏俟罪。玆又夢寐之外,伏奉敦諭,十行諄複,尤非賤臣所敢承當,微分惶蹙,直欲鑽地以入,而不可得也。噫!禮戒下賤施忌浮實,不識殿下奚取於微臣,而不恤後世之譏議,至此之極也。臣聞士有抱道而自重者,亦有量分而自守者,其所難進跡雖似同,而實固有異。其自重者,必待人主之盡其誠禮,而若自守者,則誠禮愈隆而愈不敢進矣。致其自重者而備啓沃,誠圖治之大猷,聽其自守者而勵廉恥,亦化俗之一端。在上而所以處此者,苟不得其宜,則將不免賢愚混雜,又何以責其實效哉?今臣所自守者,實出於自量甚審,而恩禮之隆,乃以所當施於自重者,施之於無似之身。盜名欺君,罪實在臣,而亦恐爲淸朝擧措之紕繆。此臣所以寧被違傲之誅,而不敢膺命者也。至於狗馬之疾,已入骨髓,殆若衰癃,長委床席,雖欲變區區自守之志,而萬無強策之勢,瞻望雲天,只益踧踖惶隕而已。伏乞聖明俯垂鑑燭,亟降指揮,刊去臣職名,仍命有司治臣之罪焉。臣無任震灼屛營之至。

貞純大妃昇遐後進慰疏乙丑正月

编辑

伏以皇天不弔,臣民無祿,大王大妃殿下奄棄四方之養,普切痛隕,大小同情。伏惟我聖上以篤孝深誠,適當周甲稱慶,遽遭終天至痛,攀號罔極,有難名狀者矣。又况冲弱之齡,再罹巨創,聖體傷損,尤當如何。區區犬馬之情,不勝憂煎之至。臣以萬萬無似,猥荷恩滋,無以圖報。而今於奉諱之初,未卽奔赴,以伸誠禮。雖緣賤疾添㞃,末由強策,而分義蔑矣,罪戾大矣。只有哀霣惶惕而已。且竊念掌憲重任,許久虛縻,實非微分所能安,而頃㬥危懇,未蒙鑑諒。今又以瀆擾於深墨之中爲懼,而泯默以度,則臣罪至此益無所逃。伏乞聖明俯垂洞察,亟賜鐫免,仍命有司,治臣罪狀,以肅朝綱,以安私分焉。

辭執義疏丙寅正月

编辑

伏以光陰駛疾,練期奄過,臣民卽吉,普切追慕,大小同情。伏惟聖孝如新,攀號益深。仍伏念臣職名未解,而歲序已改,惶惑靡措,寧有涯極。臣哀籲愈切,天聽愈邈。竊謂與其徒事瀆擾,反被恩敎,無寧重負逋慢,以速嚴誅,粤目前秋承批之後,仍遂泯默,以至于今,而復蒙寬假,尙逭刑章,臣情竆理極,求死不得。執憲中司,是何等重任,而一向虛曠,乃至於此。究厥始終,莫非臣欺誣之罪也。臣雖萬殞,何以自贖。噫!君臣猶父子,父或不知其子之不才,而授之以所不能堪之事,子亦不量己分,而徒知順親之令,則終必僨誤,陷於罪過,而人且譏其失於慈孝之道矣。臣之前後陳㬥,瀝盡肝血,庶幾聖明俯燭其實狀,而猶不棄斥,使之玷名器而重罪戾。臣誠憂悸,不知所出,而淸朝擧措之厚招物議,尤豈不大可懼哉?且臣狗馬之疾,近益添㞃,委席喘喘,一朝溘然,棄命草野,則將不免負罪泉下,貽累聖化,敢冒萬死,復控危懇。伏乞聖明曲加矜察,亟賜罷免,俾得安意就盡。不勝大願,臣無任屛營祈懇之至。

辭召命疏戊辰閏五月

编辑

伏以臣盜竊虛名,濫叨非分,十年之間,所被兩朝恩數,逈出尋常。而臣學無所成,病至難醫,報蔑絲毫,罪積逋慢。天度寬大,誅罰不加,微分惶蹙,食息靡寧。不意玆者,恩諭復降,十行絲綸,丁寧反覆。至以「誠意淺薄」爲敎,而擬臣去就於儒者之自重,臣祇命隕越,益無所容措。臣之前後陳㬥,已無餘蘊,而未蒙聖明之鑑諒,乃至於此,臣情竆理極,更以何辭仰籲哉。竊伏念我殿下方切圖治之志,而益思端本之要,以頻御經筵,討論聖訓,爲急先務,勸講之官,固宜極其遴選,必得端方正直,道術博聞之人,然後啓沃薰陶,乃可收其實效。而顧以如臣陋劣空疎者,濫廁招徠之列,則聽聞所及,孰不駭惑。噫!秉彝之天,無間賢愚,愛君之誠,臣亦有之。其於聖學之緝煕,聖德之光大,區區祈望,固自不後於人,如有所存可以裨補萬一,則逡巡退縮,圖便己私,實非臣心之所敢安矣。然則臣之瀝血控危,不避鈇鉞者,只以分不敢當,病不可強而已。其情不亦甚戚乎。且臣每奉聖諭,輒以臣爲先正之後,而責勉不已,是則臣之醜狀,未經睿鑑,故意其或有聞於家學緖餘,而猶有分寸之可取也。臣於此,上念欺君,下愧忝先,尤不覺顔騂而背汗。臣固知呈身闕下,畢露瘢釁,則不煩祈請,自蒙罷斥,君命不至再辱,微分得以粗安。而臣所患痰癖痔漏諸證,例當春夏,一倍添㞃,見方宛轉床席,廢食㱡㱡,萬無自力起發之望。敢冒萬死,仰瀆宸嚴。伏乞聖慈俯察微衷,亟收召命,仍削臣經筵之銜,俾得安意將息,則實天地父母生成之賜也。

辭召命疏辛未三月

编辑

伏以臣糞土賤質,衰病殘喘,只合屛蟄邱壑,守分調息,忽此夢寐之外,復叨隆恩,猥加收召,十行天札,丁寧反覆,有非賤臣所敢承當者,臣祇命感泣,繼以惶汗。噫!兼濟世道,成德之責,潛心性命,深造之學,臣之庸陋,寧有一毫近似者。而聖諭乃以此爲敎。古之人君,固有愛其一嚬一笑者矣,况絲綸之重,其出尤何可不審。今臣一空空鄙夫耳,欺誣十年,誤恩稠疊,冒死控危,一未趨承者,實以自知之甚明,公論之可畏。柰何聖明反視以高尙難進之人,不惟不罪其逋慢,所以優寵之者,愈往愈摯,臣跼蹐靡措,直欲逃遁而不可得也。惟我殿下履玆陽長,益勤法講,思致賢俊,以資啓沃,端本淸源,治化將興。臣雖至頑,秉彝猶存,其所以欣聳而顒祝者,亦自不後於人。苟有所學可以備數於顧問之列,逡巡退縮,不思報效,豈臣心之所敢安也。臣之前後陳㬥,庶蒙鑑諒,而招徠之命,今又濫及,不但淸朝綜核之政,有所乖當。竊恐殿下緣臣無狀,奮發圖新之地,反招循常備例之疑也。臣罪至此,尤當萬死。玆敢席藳私次,冒陳危懇。伏乞聖明俯垂洞察,收還召旨,仍命有司,治臣違傲之罪焉。

進賀仍辭職疏壬申六月

编辑

伏以聖候康復,賀儀已擧,元良定位,冊禮將行,此實一國莫大之慶,萬世無疆之休。而西討之王師奏凱,繹騷之民心底定,邦運重煕,文德四洽,中外歡忭,大小同情。仍伏念臣識暗才疎,百不猶人,僥冒臺銜,歲幾周矣。臣揆分惶惕,食息靡寧。而始懼瀆擾於靜攝之中,旣不敢哀籲而乞免,終因沉困於狗馬之疾,又未能自臚而請譴,跡涉慢命,罪在罔赦。臣於病勢少間,省覺稍存之時,益知措躬之無地,只願嚴誅之遄加而已。臣日昨得見邸報,則臣之所叨憲職,尙未鐫解,而復擬於宮寮,獲蒙恩點矣。臣惝怳悸懔,危喘益促。夫執憲中司,匡輔糾繩,其爲任甚重,而當國家多事之會,尤有不可一日曠闕者。今乃使庸愚賤臣,許久虛縻於樵牧之社,其爲褻名器而辱淸朝者,果何如哉。臣之盜虛名而誤恩命者,已多年所,而前後控免,瀝盡肝血,聖明看作例讓,朝廷視以常事,報蔑絲毫,而榮寵愈至,罪積違傲,而彈劾不及,臣實愚昧,莫省所以也。至若春坊之選,尤當致其審愼,不可混取闒宂,苟無其人,寧虛厥官。臣之空疎陋劣,國人皆知,若以之苟然充數,豈不傳笑四方,招譏後世哉。今殿下新冊儲嗣,思所以輔翼者,寧或疎略,而所以如此者,莫非臣之欺誣,有以致之也。據實論罪,合置何辟。臣自春末夏初,重添痰癖宿證,委頓床席,全不省事者,首尾五十餘日。比幸僅尋生路,神眩氣促,尙不免日夕㱡㱡。今始力疾構疏,仰㬥情實,稽緩之罪,又無所逃矣。伏乞聖明俯垂洞察,削去臣職名,仍命有司,勘臣罪狀,以重名器,以肅朝綱,不勝幸甚。

辭進善疏同月

编辑

伏以臣冒控危懇,恭俟嚴誅,及承聖批,不惟譴罰不加,乃反溫諭懇惻,十行諄諄,有非臣之不肖所敢承當者。臣感戴洪私,糜粉曷報。第竊自悼,辭不能以達意,誠不足以格天,所叨前後職名,猶未蒙鐫削矣。臣卽欲再瀝肝血,仰干鈇鉞,病裏殘喘,無以抖擻精神,構疏未及成,而馹召繼至。臣震駴隕越,靡所容措,直欲鑽地以入,而不可得也。噫!臣資才駑下,志趣凡陋,其於家學緖餘,全無所得。從前陳㬥,非敢一毫矯飾,而柰何聖明不賜鑑諒,乃以臣再從叔故贊成臣煥箕,庚申膺命,實追前徽,責臣以復踵盛事,至以先君以思前人是似爲敎。臣奉讀以還,益覺忝先愈大,欺君已甚,只有感淚盈襟,惶汗浹背而已,其何敢貪戀榮寵,抗顔冒進哉。臣嘗觀《朱子封事》,其論輔皇儲,以賈誼早諭敎選左右之說,爲不可易之定論,而深歎後世帝王之疎略於敎子。若賈誼所論選左右之法,則取於孝弟博聞有道術者,猶爲第二等矣。然則其選擇之難愼,責任之重大,當何如耶?今我王世子睿質夙成,知思漸開,趁此受冊之初,宜盡輔導之方,必得醇儒厖士懷抱道德者,與之居處,然後可以成涵養薰陶之功。而如臣萬不近似者,混廁遴𥳑之列,濫叨招徠之命,蚊蚋其可負山乎,僬僥其可扛鼎乎。臣竊恐殿下貽燕之謀,將不免朱子之所歎,而微臣區區出處,有不足言者矣。臣積負逋慢之餘,遽膺此尤所不敢當之命,則行止顚錯,受人嗤點,終必爲淸議之所不容。而臣之所以不敢進身者,顧奚但爲是而懼也。且臣痰癖宿病之外,忽添腹浮新證,氣息喘促,若將就盡。素患痔漏,比又陡劇,少有動作,肛脫血瀉,以此病情,雖非本分之如右所陳,寧有一分強策趨朝之望乎。情迫勢蹙,敢以狗馬賤證,枚擧仰瀆,臣罪尤當萬死。伏乞聖慈曲加諒察,亟收召旨,並削臣臺職宮銜,以重淸朝用人之法,以遂溝壑守分之願,千萬幸甚。

辭職兼辭內降官服次疏八月

编辑

伏以日吉辰良,冊儲之禮順成,手舞足蹈,祝聖之忱普切。伏况我王世子睿資天成,令聞夙彰,凡有秉彝之倫,孰無利見之願。而臣於此時,猥忝宮寮,材旣不稱,病亦難強,不能趨膺恩命,獲瞻縟儀,仍參賀班,粗伸微誠,臣兢惶踧踖之餘,竊不勝撫躬而自悼也。臣頃以疾病危苦之狀,呈單于本縣,冀得轉聞遞職,而極知猥越,恭俟譴罰。及承回諭,以調病上京爲敎。夫病未赴召,使之調病,而不許所辭者,豈不以其人望才器,有難輕舍,而一時無妄之疾,又可以易瘳也耶。今臣庸陋之質,鹵莽之學,本無分寸之可取,而積年沉痼之疾,累朔添重,精力消耗,氣息喘促,復起爲人,實無其望,據實控免,靳允至此,臣悶蹙之極,不知所出。噫!雖在散班末官,曠廢天工,尙有所不可,况臣所叨臺職宮銜,俱系莫重之任,而使之虛縻於床簀中,以待無日之期,則臣心隕越,有不暇言。而朝體傷損,當復如何哉。朝露遽晞,棄命草野,臣實懼焉。伏乞聖慈俯察微衷,亟許鐫解,俾得安意待盡,不勝幸甚。抑臣又有萬萬惶縮者。冊禮日,內自王大妃殿及惠慶宮嘉順宮,各下官服,次表裏於春桂坊諸臣,而臣亦濫與於賜給之列矣。竊伏念殿宮恩數,所以推廣志喜之意,以及於是日供職之宮寮,則如臣逋慢之蹤,顧何可混雜於其間哉。臣反覆思惟,不得其說,則徒懷榮感,強情祇受,有非小臣誠敬之道。且臣跧伏草萊,不敢膺命,則卽一田夫村氓,而今遽受此,人將謂何。傷廉之譏可畏,而不稱之灾必至。臣徊徨抑塞,置身無地。伏願聖明曲諒賤臣初無可授之理,終有必辭之義,特賜財處,毋駭聽聞,則實天地父母生成之澤也。臣無任悚慄祈懇之至。

辭工曹參議疏十二月

编辑

伏以臣於史官之回,附陳微悃,而心魂𢥠悸,拙訥之辭,顧不能以達意,臣踧踖之極,歷日靡定。忽又敎旨繼降,以臣爲工曹參議者,臣冞增震駴,無地容措。臣聞爵以命德,官以任能,不知殿下奚取於臣,而猥加陞秩之異恩也。臣一草萊之庸愚下品。以言其學,則臨文多不通口讀,以言其才,則遇事全不解頭緖。始而盜名欺君,終焉違命自遂,執跡而論罪,宜伏斧鑕,原情而推恕,合蒙棄斥。今乃超班躐階,坐溷名器,夫所謂假眞售僞,因退媒進,如臣之謂也。明時擧措,豈宜有是。臣雖甚不肖,一端廉恥,猶未盡泯,則貪榮冒進,上以累朝政,下以招物議,誠有所不忍爲也。抑又臣夏秋重病,餘症未袪,少有勞動,喘氣輒劇,雖欲強策趨朝,其勢末由。伏乞聖明念名器之莫重,察微情之難強,亟收元降職秩,以便公私,不勝幸甚。

辭祭酒疏癸酉六月

编辑

伏以臣於今月初二日,伏奉前月二十七日敎旨以臣爲成均館祭酒者。臣聞命惶恧,措躬無地。噫!太學者,敎化之本,而祭酒者,師儒之任,其不可以苟授而冒受者,比他職尤有別焉。是以歷代之置是官,皆極一時之望,至於我朝,必擇其學明德尊者,實如程子之言於朝,而其選益重矣。今玆除命,何爲而遽及於臣身也。臣之空疎陋劣,最居人下。記誦之習,未聞乎君子,粗俗之行,不免爲鄕人,純盜虛名,僥冒匪據,乃至於斯,其爲羞多士而累淸朝,有不可勝言者矣。臣雖甚愚頑,尙有廉恥,則安得不內愧外靦,寢驚夢愕也。臣固知一日未解,添臣一日之罪,二日未解,添臣二日之罪。而顧臣痰癖痼疾,遇暑增㞃,日夕㱡㱡,無以自振,荏䒣數旬。今始控籲,臣心隕越,益無涯極。伏乞聖明俯垂矜察,亟賜鐫削,以重公器,以安私分,千萬幸甚。

乞收還加資之命兼辭贊善疏乙亥二月

编辑

伏以天佑宗祊,聖候康復於累月愼攝之餘,賀儀已擧,慶誥載頒,臣民忭祝,八域惟均。仍伏念臣僥冒國子之銜,歲將再周,而一疏控免,未承兪音,仍遂泯默,以至于今。雖懷瀆聰之懼,難逭慢命之誅,且臣於諸臣嘗藥之日,未能奔走承候,百僚呼嵩之班,未能蹈舞伸忱。草萊賤蹤,其勢或然,而揆以臣分,掃地蔑如。臣方欲自劾,而未及陳章,兢惕之極,食息靡寧。忽此夢寐之外,恩旨乃下,陞臣一資,兼有贊善新命,而繼以馹召。是臣有罪而逃刑,罔功而叨賞,仰戴韜瑕之大度,益覺措躬之無地也。噫!辨賢否以定上下,紀綱政事之先務,去闒宂以正左右,輔養儲貳之要道。朱子之告於其君者蓋如此,而舍是無以爲國矣。今以臣之庸愚懵陋,濫被殊寵,愈往愈隆,其爲損國體而虧朝綱者,果何如哉。夫贊善之職,實爲國朝宮寮之極選,而必求一世道學之碩儒。其責任之重,遴𥳑之愼,尤非誤及於妄庸者,非其人而居是任,則未見德性薰陶之益,而反致調護疎略之失。臣雖欲貪戀恩榮,冒沒承膺,誠有所不敢。况臣罪戾宜被重勘,其何以抗顔趨朝也。臣狗馬之疾,近益沉痼,不離床席,無望強策,而臣之陳乞顧不暇及此矣。伏乞聖明俯垂洞察,亟收召旨,將臣職秩,並加鐫削,仍命有司,治臣之罪,以重名器,以肅朝綱,千萬幸甚。

辭工曹參判疏三月

编辑

伏以臣冒陳微懇,祈免宮僚誤恩,疏未及達,除旨又降,以臣爲工曹參判。臣聞命惝怳,心神飛越。噫!臣本以魯下之資,夙嬰膏肓之疾,學無所成,才無可取,久竊虛名,屢辱恩命,在家爲忝祖之孫,在國爲欺君之臣。此不惟臣之所以自知者甚明,凡人之與臣相識而相愛者,莫不謂然,而憂其榮寵之踰濫矣。今乃畀以敎胄之責,擢置亞卿之列,則負山之蚊,乘軒之鶴,未足以喩其不似,其駭聽聞而招譏笑,尤當如何哉。臣揣量己分,旣無望於進身,而有所裨益,則屛蟄邱壑,粗守廉恥,庶不失乎奉塵刹報佛恩之道矣。况臣狗馬賤症,年衰益篤,私次動作,不免宛轉叫呼,雖欲強策趨造,筋力爲禮,又何可得也。臣瞻望雲天,冞切兢惶。玆敢披瀝肝血,仰瀆宸嚴。伏乞聖明特念胄筵之不可混雜,天工之不可曠廢,亟降指揮,收臣職秩,更選賢能,千萬幸甚。

進慰仍乞解職名疏丙子正月

编辑

伏以邦運不幸,奄遭惠慶宮喪事,臣民驚痛,中外同情。逮先朝而仰聖孝者,在今日,孰敢不哀,日月遄邁,公除已過,歲序隨改,仰惟聖上痛慕,益復如新。仍伏念臣所叨贊善之職,其選擇之愼,責任之重,非臣庸陋所可一日僥冒者。臣屢控危懇,未蒙恩遞。臣不惟煩瀆是懼,情竆理極,無以措辭,泯默以竢違命之誅,殆周一年,而聖慈尙加包容,朝廷不擧彈劾,臣冞增惶惑,不知所出。噫!臣不肖實狀,前後章牘,陳㬥盡矣。今不敢復汙聖聰,而臣疾病衰朽,精力消耗,尋常酬酢,例不免顚錯失序,是又可以備顧問於胄筵勸講之列乎。臣於見職,萬不近似,奚但臣之自知,國人亦莫不知之。而許久虛縻於樵牧之社,兢惕靡措,求死不得。此猶屬臣之私分也,其所以貽累於聖政,又有不可勝言者。蓋臣聞有國之急務,無大於輔翼儲嗣,輔儲之要道,莫先於遴𥳑宮僚。今我王世子衣尺漸長,而德性未定,保養成就,時不可失。苟非左右得人,朝夕與處,涵養薰陶,何以收效。然則臣之廁跡僚員,已爲擧措之乖當。臣狗馬之疾,又無以強策膺命。而不許鐫改,遷延日月,使胄敎疎緩,朝綱解弛,則其爲有識之所竊歎,當復如何哉。臣知其如此,而且遲自臚,則臣無所逃其罪矣。至於國子之銜,歷數古今,未有空疎如臣而靦然冒居,重貽士林之羞者也。玆敢席藳私次,復此哀籲。伏乞聖明俯垂洞察,亟賜罷斥,仍命有司,勘正其罪焉,臣無任隕越祈懇之至。

辭大司憲疏四月

编辑

伏以臣伏奉前月二十七日敎旨,以臣爲司憲府大司憲。臣聞命震駴,若隕淵谷。臣純盜虛名,濫叨誤恩,館職宮銜,莫非匪據。而虛縻經年,乞免不得。臣病伏㱡㱡之中,日夕惶惕者,不但微分之難安,實爲朝體之有損。而春初承批之後,不能更瀝肝血,期以必遞,泯默至今,若固有之。臣罪至此,益無所逃。不惟幸逭嚴誅,乃復特蒙恩除,臣雖甚愚頑,尙有廉恥,安得不內愧外靦,寢驚夢愕也。噫!風憲之職,實主於上匡下糾,振綱正俗,其責任之重,固非如臣陋劣所敢冒膺。况臣欺誣逋慢,宜被法府之所彈劾,而今反畀之以法府長官,則在朝政,亦不免紕繆之甚,臣若徒懷榮感,抗顔趨謝,則其所以羞當世而貽後譏者,當如何哉。且臣於向日,猥廁輓章製述官啓下之列,而草萊賤蹤,不敢自比於在朝詞臣,徊徨踧踖。終不得製進,竦息俟譴,久而靡措。伏乞聖明俯垂洞察,將臣新舊職名,並加鐫削,仍治臣違傲之罪,以肅朝綱,千萬幸甚。

辭職兼謝追榮恩典疏九月

编辑

伏以臣之僥冒匪據,今幾月矣。臣誠淺辭拙,陳章乞免,未承兪音。而臣不惟不敢以賤陋姓名,累瀆天聽,夏秋以來,重添狗馬之疾,入死出生,尙不離床席,遂不能更竭微悃,期蒙罷斥。臣於㱡㱡中,時有省覺,深懼棄命於草野,恒切撫躬而悼歎也。噫!授官而任職,擇人而責效,雖在散班,宜莫不然。今法府之長,其任甚重,是豈賤臣所可一日虛縻者哉。至於宮寮勸講,尤不容曠闕。臣之本分,粗有可取,久帶極選於樵牧之社,初無實益於顧問之數,則所以招物議者,固已不淺。况臣萬不近似,國人所共知者乎。抑臣又有感泣惶汗,不能自勝者。迺者貤贈之典,實臣夢寐之外,榮極一身,恩侈三世。闔門慶幸,閭里聳動。顧臣不肖無狀,何以得此於我聖慈耶。臣以早孤餘生,祇奉華誥,有愴私心,雖糜身粉骨,豈足以報答隆渥之萬一。而臣才識空疎,無可展布,則只有屛伏邱壑,歌頌沒齒而已。臣力疾構疏,辭不達意。伏乞聖明俯垂矜察,將臣所帶本兼諸職,並加鐫削,俾得安意待盡,則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

辭大司憲及加資新命疏丁丑四月

编辑

伏以春宮入學,縟儀已擧,而溫文夙就,令聞益彰,宗社之慶幸莫大,臣民之頌祝冞切。仍伏念臣於前冬,祇承疏批,臺職纔遞,而曾未數旬,旋叨除命,館銜宮僚,兼帶如前。臣是何人,榮寵此極。臣卽復控訴,期蒙鐫改,然後聖恩不至久誤,微分可以粗安。而狗馬賤疾,積月沉淹,喘眩之苦,逢春轉劇,無以抖擻精神,構成文字,只自泯默縮伏,恭竢譴罰。忽伏奉吏曹降到告身一度,奉傳旨加臣一資者。臣慚惶驚惑,益無所容措。噫!憲府之糾察,講院之輔翼,俱係重任,而非淸朝之所可一日曠闕。至於師儒之責,又豈是畀之匪人者。而臣以至庸極陋之資,許久僥冒於樵牧之社,旣不敢冒昧而趨膺。又未能號籲而乞免,據實論罪,斧鑕猶輕,而草野逋慢之蹤,乃與在朝奔走諸臣,同被頒慶恩例,是豈臣夢寐之所到哉。臣實愚昧,反覆以求,而不得其說,則罔功之賞,不惟賤臣之所不當得,抑亦聖朝之所不當施者也。玆敢冒死自臚,仰瀆宸嚴,伏乞聖明俯垂洞察,亟降指揮,還收臣加資之命,仍削所帶本兼諸職,而治其違傲之罪焉。

辭職兼辭周恤之命疏十二月

编辑

伏以臣秋末辭職,祇承批旨,都憲之移承宣,而特蒙恩遞,兼帶之未鐫改而仍加敦勉。俱係異數,雖以施之於在朝宿德,尙有所逡巡不敢當者。况草萊屛伏之賤臣乎。臣且感且悚,不能定情,而期月之間,復畀前職,則其爲惶惑尤當如何。臣心魂飛越,疾病沉困,告身之降到,已逾累旬,尙未得哀籲而乞免,慢命之罪,萬殞難贖。噫!臣之庸陋最出人下,使得以科第進身,久備任使,其於見職,誠不足以擬議。今乃盜名僥冒,不敢趨膺,而朝廷不住擸掇,聖明不加諒察,首尾兩歲,纔遞旋除,殆若有不可已者,而淸朝匡君正俗之重任,遂至於許久曠廢,臣跼蹐靡措,直欲循牆,而不可得也。若夫輔養儲貳,惟在左右得正。臣之所學,粗有可取,狗馬賤疾,奄成廢人。况其空疎譾劣,無足短長,而虛縻宮銜,久損朝體,臣內愧私分,外懼公議,不敢斯須自安,而亦恐殿下之敎胄,將不免於朱子所謂疎略矣。伏乞特降指揮,刊削臣所叨本兼諸職,以便公私,不勝幸甚。臣治疏之際,因道臣行關本縣,伏聞有周恤之命,臣感隕靡極。而繼又得邸報,知臣貧窘之狀,爲臺臣所仰陳矣。臣拙於謀生,且値歉歲,固不免於艱食,咬得菜根,自是常分,而亦不至於不能出門戶,瑣屑之私,至煩天聽,是豈臣夢寐之所到。且臣平生,一介遊食之氓,眞所謂天地間一蠧,而視彼服田者之終身苦而不免死亡,其爲可矜,抑有間矣。猥軫聖念,偏霑厚澤,竊恐非聖政之所宜,而臣亦安得無福過之灾也。伏願亟賜反汗,俾安溝壑之分焉。

辭東宮嘉禮後賞典仍辭贊善疏己卯十一月

编辑

伏以春宮嘉禮,日吉順成,中外胥慶,大小同情。仍伏念臣虛縻職名,累閱時序,一疏乞免,未克申籲,慢命之罪,宜被嚴誅,而特蒙包容,乃獲恩遞,臣感戴之餘,冞增踧踖。忽於夢寐之外,嘉禮後志喜之寵典,濫及於臣,臣心之驚惶隕越,尤當如何。臣以草萊賤蹤,固有所不敢祇受者。且臣之庸陋,萬不近似於宮僚極選,而僥冒之久,至於多年,旣不敢趨膺,又不能力辭,徒致重任之曠闕,莫效微勞於輔導。而凡有吉慶之禮,例沾匪頒之澤。是臣有罪而逃刑,罔功而叨賞,不惟臣身之受人嗤點,無地自容,亦恐聖朝刑賞之失,非所以垂法於後也。玆敢冒陳危衷,仰瀆宸嚴。伏乞聖明俯垂洞察,將臣所帶宮銜,亟加鐫削,仍命收還恩頒,而治其罪焉。

別諭後辭職疏乙酉六月

编辑

伏以臣添病欲死,朝不謀夕者已累朔,而惟以職名之蒙遞,粗得安心於床席。忽於夢寐之外,除旨復降,馹召猥至。此殆臣命卒之秋也,臣心魂𢥠悸,神識昏迷,無以自力治疏,遂將危迫之衷,敢因縣道轉聞,屑越之誅,實所難逭。不意溫諭特下,諄複懇惻,有出尋常,臣伏讀感泣,繼以慚悚,自不覺五內之失守也。噫!臣前後陳㬥,固已殫竭無餘,而庶幾聖明之俯燭矣。其庸愚空疎,寧有一毫所得於家學緖餘,而可以廁跡於明時招徠之列者哉。柰何誤恩之加,愈往愈隆,至以法府長官,縻之於樵牧之社,而纔遞旋仍,不恤其癏曠。至於兼帶之宮銜館職,其所關之緊且重,又豈是畀之匪人者。而首尾幾年,一直不許辭免,便作虛設之窠,淸朝綜核之政,豈宜有是。臣誠惶惑,不知所出。而每奉聖諭,輒以先正之孫,而責勉切至,是豈臣之不肖所可堪者。若夫太息於草野之敎,聖明不以臣無聞無知,而諭之及此,惻怛之聖意溢於辭表。臣奉以三復,無以爲心。愛君憂國,秉彝所同。况臣受恩罔極,如可裨益,糜身粉骨,非臣之所敢惜也。臣反而求之,實無寸長,則思欲進身,適足以玷名器累聖𥳑而已。狗馬之疾,又已成廢人,私居戶庭之間,不能任意起動,則縱使強策,而幸免死於道路,一登文石,瞻望淸光,勢有所不可得者。臣涯分病情,苟不至於如是,則務爲矯飾,圖便己私,臣雖無狀,亦安忍爲此哉。伏乞聖慈俯垂矜察,將臣本兼諸職,並加鐫削,俾得免棄命於草野而負罪於泉壤,千萬幸甚。

敦諭後辭職疏丙戌二月

编辑

伏以臣冒呈病單,冀解職名,危迫之情,實出於萬不獲已,而誠意淺薄,未蒙鑑諒,諭召之勤至,遣史官而敦勉之隆,有出尋常。苟非臣之無狀,不足以見信於君父,瀝血哀籲,何至徒歸矯飾。臣祇命慚悚,直欲速化,而不可得也。噫!臣之濫叨匪據,久致癏曠者,前後凡幾度,而尙逭刑章,復誤寵渥,臣莫省所以,彌增震灼。臣聞爲國之務,莫先於廣開言路,莫重於輔導儲嗣。今殿下以國事多艱,憂虞溢目爲敎,而乃以憲府長任,宮僚極選,縻之於庸懦空疎之賤臣,其爲擧措之失當,果如何哉。臣昏愚無比,而自知則明,此所以寧犯逋慢,而不敢膺命者也。執跡而論罪,斧鑕猶輕,聖明之特賜包容,以至于今,豈不以原其情則可恕耶。柰何誤恩之橫加,愈往而愈不已,殆若優贒之禮,有不得不然者也。臣跧伏草野,長帶華銜,進無以圖報,退不得安分,每念欺君忝先,只自騂顔汗衣,殊不知生世之爲樂矣。夫以臣再從叔文敬公煥箕之賢,嘗以無所得於家學緖餘,爲辭巽之端,則臣是何人,而其敢聞趾美光前之聖諭哉。抑又念人臣進退之節,先須量分,而今臣狗馬之疾,已成廢人,雖欲冒進,勢亦末由,則本分之如何,有不須言者。伏乞聖慈俯垂矜察,鐫削臣本兼諸職,俾得安意待盡,千萬幸甚。

因宰臣尹命烈相臣沈象奎疏箚待罪疏十二月

编辑

伏以臣職名未解,而歲序將遒矣。春間一次陳乞以後,臣不敢以賤陋姓名,復瀆宸聰,仍遂泯默竢罪。而危迫之衷,無與告訴,日夕煎熬,直欲溘然無知而已。臣比日得見宰臣相臣疏箚,而於「鰲村書一案」之云,又不覺驚汗透衣,毛骨俱竦。蓋所謂鰲村,卽是臣所居里名,而書卽是擬與臣者。橫被誣衊,自古何限,而亦豈有如臣今日所遭者哉。噫!州郡沿革,有國之常典,其可否得失,自非草野賤儒所可與知者。而向者合並之後,乃有申綱事矣,臣病蟄竆巷,固未聞其疏語之如何。而只謂其越分妄作,獲罪固然,安知其間復有怪鬼一書,亦欲藉口於臣者耶。其書辭意,臣實未得其詳,而其欲送而終不送者,又未知其何意也。臣百無肖似,而盜名竊寵,致有此無前駭愕,而至登於朝著章奏,臣極知罪大無容自辨。卽當歸身司敗,以竢斧鉞,而狗馬之疾,久已阽危,只席藳私次,冒死哀籲。伏乞聖明俯垂鑑燭,先削臣職名,仍治臣罪狀焉。抑臣待勘之中,又有所萬萬縮蹙者。臣之子欽成,筮仕未幾,幸會陞六,以渠癡獃,踰分已甚。而乃者勿拘詞訟,差送守令之命,復下於意外。臣是何人,而大臣筵白至援前例乎。貽累聖政,將招後譏,臣心隕越,不可涯涘。亟寢成命,俾安微分,竊不勝冀願。臣無任危懼悚慄之至。

元孫誕降後進賀仍乞解兼帶諸職書丁亥七月

编辑

伏以皇天眷佑,元孫誕降,慶溢宗祊,歡洽殿宮。頒誥所到,蹈舞惟均。臣衰癃殘喘,床席奄奄,而猶幸及此無疆之休,則區區攢祝北望馳誠,尤有倍蓰於常情者矣。仍伏念臣於邸下聽政之後,以公則當伸慶忭之忱,以私則當乞兼銜之解。臣夙嬰奇疾,隨衰轉痼。而比年以來,更添風痰之證,全失精神,僅存形殼。雖其少安之時,猶是懵瞀之日,數行構疏,不能自力,因循泯默,時序累易。其所以虧臣分而壞朝綱者,罪實不容誅矣。苟非特蒙寬假,何以偃息至今。臣感戴洪私,益不知措躬之所也。噫!我邸下睿質天成,令聞夙彰,而未滿弱冠之年,遽膺代勞之命。責任之重,宜若不能無動心者,而克念克敬,夙夜匪懈。政令施措之間,罔或有違,羣情翕然,愛戴彌切。我聖上所以嘉悅之者,於是乎可以仰揣。而邸下之所以爲孝,未有過於是者矣,然邸下之心,寧或以是而自足哉,必須益懋,睿學益進,睿德所知所行,各臻其極,然後可以躋治於唐虞,有光于祖宗。而所以懋學進德之要,朱子之告於其君者,詳且盡矣。命取其奏箚諸篇之最切於今日受用者,而進講於書筵,深究而實體之,則其收效也當如何哉。向在春間,臣得元初下令于春坊者,而伏讀之,其惻怛之意,勤勵之志,實三代以後所未聞者,四方傳誦,欽仰聳動。夫如是則勸講之官,所當極其遴揀。而如臣空疎老病,許久虛縻者,宜蒙首先罷斥,仄聽累月,寥寥無聞。臣誠愚昧,莫省所以也,豈邸下以臣久誤大朝恩禮,故不欲遽棄之,而姑待其自列耶。然則臣之尙遲陳乞,尤無所逃罪矣。玆敢力疾,悉㬥微衷。伏願离明,俯垂洞察,先削臣兼帶諸職,仍命有司,勘臣罪狀焉。臣無任屛營祈懇之至。

辭鹿皮頒賜書八月

编辑

伏以徽號誕進,睿孝冞光,中外歡忭,大小同情。伏念臣冒死陳章,乞蒙罷斥,縮伏床席,日夕竢命。不意玆者,道臣行關本縣,來致鹿皮一令賜給者。臣固知匪頒之恩,出於大慶後志喜,臣區區欣頌之忱,始焉若將祇受,旋覺不勝惶惑。噫!凡上之所以賜之於下,下之所以受之於上,無論物之輕重厚薄,惟視義之當否而已。臣是何人,而今日賞典遽及於臣身也。夫賞之者,所以酬勞也。臣自以草萊賤蹤,初無勞之可言者,則臣雖欲冒沒膺受,其如人之嗤點何。臣固嘗有所辭,不獲命於大朝寵錫者,而深懷慚悚,不能自已,每一念至,輒覺汗衣。臣實樸愚,言非矯飾。伏乞离明俯垂諒察,亟降指揮,還收所頒於臣者,俾臣得保一端廉恥於將死之日。不勝大願。

乞還收月送米肉之令書己丑七月

编辑

伏以臣衰癃殘骸,仍値盛炎,日夕㱡㱡,鬼事迫近,所帶兼銜,尙未鐫解,顧未能自力陳乞,將不免負罪泉下,撫躬踧踖,靡所容措。玆因度支行關,伏知有逐朔優送米肉之恩命,臣之揆分隕越,尤當如何。臣計拙治生,貧餒到老,草萊賤品,固其常分。惟我邸下特軫睿念,惠養之典,有此濫及,臣感激洪私,涕自霣之。竊念臣盜名欺君,違命自遂,自始迄今,卽一三十餘年。逋慢之蹤,無善可紀,有罪難赦,自知甚明,恒懷兢惕。今於此雖欲冒沒拜領,祇承愍卹之德意,內愧私心,外懼物議,誠有所不敢者矣,又况令旨中辭意,殊非如臣庸陋所敢聞者耶。噫!優老惠養,實是美典,而施之失當,反爲繆政。未知邸下奚取於臣,而加之以非常之寵禮,乃至於是也。所以駭瞻聆而招後譏者,不但爲微臣不敢安之私而已也。玆敢冒瀆崇嚴,不避鈇鉞。伏乞离明俯察微情,亟賜反汗,仍命罷遞臣兼帶諸職,而永爲刊名於朝籍,俾濱死危喘,得以安意待盡。不勝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