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駿集
作者:劉歆 西漢

輯者:張溥
本作品收錄於《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劉子駿集題詞 编辑

王莽篡漢,甄豐、劉歆、王舜為其腹心,豐、舜不足道,歆宗室宿儒,胡為僕僕符命同賣餅兒也!甄尋之變,劉棻兄弟三人皆死,歆始怨懼,後與王涉、董忠謀誅莽,徬徨太白,漏言婦人,遂自殺也。班史謂歆初心輔莽,圖富貴,謀至加號安漢、宰衡而止,事不出於居攝,即真以後,內畏不安,懷變有日,此固寬為之辭,然論歆罪幽州,羽山流殛猶小矣。子政三子,皆好學:長子伋,以《易》教授,官至郡守;中子賜,九卿丞,早卒;而少子歆最知名。令歆繼父業,校祕書,領《五經》,死於哀帝之世,官以都尉終,其名豈不出兩兄上?而冒榮國師,投跡亂逆,悲乎其壽也。《左傳》未立,移書責讓。子雲為友,求索方言。至《洪範傳》,著《天人七略》,綜百家三統厯譜,考步日月五星,此非古鉅儒耶?讀其書益傷其人,則有掩卷爾。

婁東張溥題

內文 编辑

编辑

遂初賦 编辑

《遂初賦》者,劉歆所作也。歆少通詩書,能屬文,成帝召為黃門侍郎、中壘校尉、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歆好《左氏春秋》,欲立於學官。時諸儒不聽,歆乃移書太常博士,責讓深切,為朝廷大臣非疾,求出補吏,為河內太守。又以宗室不宜典三河,徙五原太守。是時朝政已多失矣!歆以論議見排擯,志竟不得,之官,經厯故晉之域,感今思古,遂作斯賦,以嘆往事,而寄己意。

昔遂初之顯祿兮,遭閭闔之開通。蹠三台而上征兮,入北辰之紫官。侍列宿於鉤陳兮,擁太常之樞極。總六龍於駟房兮,奉華葢於帝側。惟太階之侈闊兮,機衡為之難運。懼魁杓之前後兮,遂隆集於河濱。遭陽侯之豐沛兮,乘素波以聊戾。得玄武之嘉兆兮,守五原之烽燧。二乘駕而既俟,僕夫期而在涂。馳太行之嚴防兮,入天井之喬關。厯岡岑以升降兮,馬龍騰以超攄。舞雙駟以優遊兮,濟黎侯之舊居。心滌蕩以慕遠兮,廻高都而北征。劇彊秦之暴虐兮,弔趙括於長平。好周文之嘉德兮,躬尊賢而下士。駕四馬而觀風兮,慶辛甲於長子。哀衰周之失權兮,數困辱而莫扶。執孫蒯于屯留兮,救王師於余吾。過下虒而歎息兮,悲平公之作臺。背宗周而不卹兮,茍偷樂而情怠。板葉落而不省兮,公族闃其無人。曰不悛而愈甚兮,政委棄於家門。載約屨而正朝服兮,降皮弁以為履。寶礫石於廟堂兮,面隋和而不眡。始建衰而造亂兮,公室繇此遂卑。憐後君之寄寓兮,唁靖公之銅鞮。越侯田而長驅兮,釋叔向之飛患。悅善人之有救兮,勞祁奚於太原。何叔子之好直兮,為羣邪之所惡。賴祁子之二言兮,幾不免乎徂落。䨥美不必為偶兮,旹有差而不相及。雖韞寶而求價兮,嗟千載其焉合?昔仲尼之淑聖兮,竟隘窮乎陳蔡。彼屈原之貞專兮,卒放沉於湘淵。何方直之難容兮,柳下黜而三辱。蘧瑗抑而再犇兮,豈材知之不足。揚蛾眉而見妒兮,固醜女之情也。曲木惡直繩兮,亦小人之誠也。以夫子之博觀兮,何此道之必然。空下旹而矔世兮,自命己之取患。悲積習之生常兮,固明智之所別。叔羣既在皂隸兮,六卿興而為桀。荀寅肆而顓恣兮,吉射叛而擅兵。憎人臣之若茲兮,責趙鞅於晉陽。軼中國之都邑兮,登句注以陵厲。厯雁門而入雲中兮,超絕轍而遠逝。濟臨沃而遙思兮,忽垂意乎邊都。埜蕭條以寥廓兮,陵谷錯以盤紆。飄寂寥以荒䀛兮,沙埃起之杳冥。迴風盲其飄忽兮,迴颭颭之泠泠。薄涸凍之凝滯兮,茀谿谷之清涼。漂積雪之皚皚兮,涉凝露之隆霜。揚雹霰之復陸兮,慨原泉之凌陰。激流澌之漻淚兮,窺九淵之潛淋。颯悽愴以慘怛兮,慽風漻以寒。獸望浪以穴竄兮,烏脇翼之浚浚。山蕭瑟以鵾鳴兮,𡬾木瓌而哇唫。地坼裂而憤急兮,巨石破之嵓嵓。天烈烈以厲高兮,廖𤥝牎以梟牢。雁邕邕以遲遲兮,埜鸛鳴而嘈嘈。望亭隧之皦皦兮,飛旂幟之翩翩。回百里之無家兮,路脩遠之緜緜。於是勒障塞而固守兮,奮武靈之精誠。攄趙奢之策慮兮,威謀完乎金城。外折衡以無虞兮,內撫民以永寗。既邕容以自得兮,唯惕懼於笁寒。攸潜溫之玄室兮,滌濁穢於太清。反情素於寂漠兮,居華體之冥冥。玩書栞以條暢兮,考性命之變態。運四旹而覽陰陽兮,總萬物之珎恠。雖窮天地之極變兮,曾何足乎留意。長恬澹以懽娛兮,固聖賢之所喜。辭曰:處幽潜德,含聖神兮。抱奇內光,自得真兮。寵幸浮寄,奇無常兮。寄之去留,亦何傷兮。大人之度,品物齊兮。舍位之過,忽若遺兮。求位得位,固其常兮。守信保己,比老彭兮。

甘泉宫賦(載《藝文》) 编辑

軼凌陰之地室,過陽谷之秋城。迴天門而鳳舉,躡黃帝之明庭。冠高山而為居,乘崑崙而為宮。按軒轅之舊處,居北辰之閎中。背共工之幽都,向炎帝之祝融。封巒為之東序,緣石闕之天梯。桂木襍而成行,芳肹蠁之依依。翡翠孔雀飛而翺翔,鳳凰止而集栖。甘醴湧於中庭兮,激清流之濔濔。黃龍遊而蜿蟺兮,神龜沉於玉泥。離宮特觀,接比相連。雲起波駭,星布彌山。高巒峻阻,臨眺曠衍。深林蒲葦,涌水清泉。芙蓉菡萏,菱荇蘋蘩。豫章襍木,楩松柞棫。女貞烏勃,桃李棗檍。

燈賦(載《藝文》) 编辑

惟茲蒼鶴,修麗以奇。身體剼削,頭頸委虵。負斯明燈,躬含水池。明無不見,照察纖微。以夜繼晝,烈者所依。

编辑

移太常博士書 编辑

昔唐虞既衰,而三代迭興,聖帝明王,累起相襲,其道甚著,周室既微而禮樂不正,道之難全也如此。是故孔子憂道之不行,厯國應聘。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乃得其所;脩《易》,序《書》,制作《春秋》,以紀帝王之道。及夫子沒而微言絕,七十子終而大義乖。重遭戰國,棄籩豆之禮,理軍旅之陳,孔氏之道抑,而孫吳之術興。陵夷至于暴秦,燔經書,殺儒士,設挾書之法,行是古之罪,道術由是遂滅。漢興,去聖帝明王遐遠,仲尼之道又絕,法度無所因襲。時獨有一叔孫通略定禮儀,天下唯有《易》卜,未有它書。至孝惠之世,乃除挾書之律,然公卿大臣絳、灌之屬咸介胄武夫,莫以為意。至孝文皇帝,始使掌故鼂錯從伏生受《尚書》。《尚書》初出于屋壁,朽折散絕,今其書見在,時師傳讀而巳。《詩》始萌芽。天下眾書往往頗出,皆諸子傳說,猶廣立於學官,為置博士。在漢朝之儒,惟賈生而已。至孝武皇帝,然後鄒、魯、梁、趙頗有《詩》、《禮》、《春秋》先師,皆起于建元之間。當此之時,一人不能獨盡其經,或為《雅》,或為《頌》,相合而成。《泰誓》後得,博士集而讀之。故詔書稱曰:「禮壞樂崩,書缺簡脫,朕甚閔焉。」時漢興已七、八十年,離於全經,固已遠矣。及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宮,而得古文於壞壁之中,《逸禮》有三十九,《書》十六篇。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遭巫蠱倉卒之難,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邱明所脩,皆古文舊書,多者二十餘通,臧於秘府,伏而未發。孝成皇帝閔學殘文缺,稍離其真,乃陳發秘臧,校理舊文,得此三事,以考學官所傳,經或脫簡,傳或間編。傳問民間,則有魯國桓公、趙國貫公、膠東庸生之遺學與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識者之所惜閔,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茍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詞,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至於國家將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禪廵狩之儀,則幽冥而莫知其原。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或懷妬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以《尚書》為備,謂左氏為不傳《春秋》,豈不哀哉!今聖上德通神明,繼統揚業,亦閔文學錯亂,學士若茲,雖昭其情,猶依違謙讓,樂與士君子同之,故下明詔。試《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旨銜命,將以輔弱扶微,與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廢遺。今則不然,深閉固距而不肯試,猥以不誦絕之,欲以杜塞餘道,絕滅微學。夫可與樂成,難與慮始,此乃眾庶之所為耳,非所望士君子也。且此數家之事,皆先帝所親論,今上所考視,其古文舊書,皆有徵驗,外內相應,豈茍而已哉!夫禮失求之於野,古文不猶愈於野乎?往者博士《書》有歐陽,《春秋》公羊,《易》則施、孟,然孝宣皇帝猶廣立《穀梁春秋》、《梁邱易》、大、小《夏侯尚書》,義雖相反,猶竝置之。何則?與其過而廢之也,寧過而立之。傳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志其大者,不賢者志其小者。今此數家之言所以兼包大小之義,豈可偏絕哉!若必專己守殘,黨同門,妒道真,違明詔,失聖意,以陷於文吏之議,甚為二三君子不取也。(《漢書》「桓公」,一作「柏公」,誤。桓生,以頌禮為大夫,貫長卿受詩毛公,並見《儒林傳》。《紀文選作記》:「七十子」作「七十二子」;「終」作「卒」;「讀」作「讃」;「二十九」下有「篇」字;「間編」作「脱編」;「傳問」作「博問」;「惜閔」作「歎慜」;「文學」作「文致」;「考視」作「考試」;「寧」作「與」。)

答文學 编辑

誠思拾遺,冀以云補。(《李善文選》注。)

與揚雄求方言書 编辑

與揚雄求方言書

编辑

武帝廟不宜毁議 编辑

武帝廟不宜毁議

太上惠景寢園議 编辑

太上惠景寢園議

王莽服母緦縗議 编辑

王莽服母緦縗議

编辑

上鄧析子 编辑

上鄧析子

编辑

三統厯說 编辑

三統曆說

编辑

新序論 编辑

新序論

编辑

洪範五行傳 编辑

洪範五行傳

附錄 编辑

本傳 编辑

 

此西漢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