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翁家藏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七十一

卷第七十 匏翁家藏集 卷第七十一
明 吳寬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明正德刊本
卷第七十二

匏翁家藏集卷第七十一

墓表九首

  嘉議大夫陜西等處提刑按察司按察使王公墓表

元入中國據之其末世政益弛俗益壞天下悉變于夷而澆薄

奢僭大抵與賈生之論秦者無異我  太祖高皇帝起而救

之用重典以治頑民由舊政以修廢事一時口給心計號多才

能雖多舉用輒見翦除其卒在位所以輔世而長民者莫非質

直悃愊之人而天下之俗遂還于厚(⿱艹石)故按察使王公其一人

也公諱英字俊伯蘇之崑山人初從鄕校貢入太學以諸生選

授監察衘史乆之  高皇帝察公可用特命署都御史事而

大書敦厚王英四字掲于殿柱以勵百官當時朝士以罪去者

比比而憲臣尤甚公獨以秩滿陞刑部郎中俄出知寍海縣葢

欲以民事試之也及  太宗文皇帝嗣位知公名召還復郎

中㝷擢陜西按察使丁内艱服除改山西秩滿仍命治陜巳而

得代還行至泗州疾作而没享年六十三公立 朝守正不阿

旦夕兢兢謹畏毎顧其妻子曰吾以身許國其勿以死生爲意

但吾𫉬死于正足矣乃絕不問家事而時具疏有所建白

上知其忠直也多嘉納之然疏入輒毀其藁人不得而知也及

長臬司務以簡靜爲治獄至而決雖不爲強辯深文而巨奸宿

蠧恐懼首服不能隱其罪至待寮友和而正寛而有容凡所設

施人皆取以爲法固有千里之外聞公之名而感慕者公平生

不立聲譽居官凡四十年得其事行葢(⿱艹石)此然足以見公之爲

人矣王之先在宋有左朝請大夫葆以忠純文雅稱于時周益

公實爲文誌其墓子孫纍世以儒素相承至公遭時始復仕公

初娶何氏崑山令平之女繼娶閻氏子男三人曰寍曰安曰定

女三人其一嫁同里朱輝孫男三人曰某早卒曰成憲曰成章

曾孫男一人女一人公没于永樂二十年四月十九日以其年

十月六日葬于馬鞍山先塋後六十餘年成憲官京師以予有

鄕里斯文之好持公墓銘且別爲狀請予文表墓予觀國初

多鉅人長者如漢之石建周仁張歐輩豈惟有益於時用能保

其身全其家傳其子孫其淳厚之風逺矣公旣其人迨去世巳

乆凡與之處者猶不能㤀故靖逺伯王公驥剛毅少容以與公

舊寮也追念之不置嘗致手札問訊其妻子所以周䘏之者甚

厚葉文莊公於公爲鄉後輩拜公遺象贊之爲名賢而至于今

邑人尚能談其居鄉里時一二事曰公一日行道傍有負鹺者

擠公墮水中怡然攝衣而歸他日復遇于道其人知爲公也棄

負而走公使人追還之嘗微服入吳市門時適有鞾禁門者

執公爲庻民宜有罰公笑曰吾官人也門者不信取冠服示之

始釋其縛公亦不怒邑令盛設酒饌邀公辭之竟赴鄰翁飯或

怪之公曰鄰翁貧治具不(⿱艹石)邑令之易且官府吾可輕入其門

耶葢公平日未嘗有私謁至人有以私事干者輒遜謝之曰吾

不能爾其他事大率𩔖此此益可以見公之爲人也故書以繫

  醫師王瞶齋墓表

吳中號多醫家(⿱艹石)王氏則出宋儒蘋之裔初不以醫名而名之

實從仲光隱士始仲光亦儒者生當國初垢汚沉晦不欲以

醫聞葢再世始發于瞶齋其諱敏字時勉初號訥齋後更今號

仲光之從孫也父寛早世用母沈氏教居貧力學慨然思追其

先世及之顧欲資醫以養母以先友韓伯承醫有所受也遂游

其父子間巳而再學于盛御醫啓東數年盡通二家之說卒爲

醫師名旣曰起延及旁郡抱病就治者不絕于門凡病謂可治

治輙愈不治即無能治之者皆藉記爲藥案歲乆積至百餘册

所活人葢不勝計然其奇不特因病而見也往往觀色察脉能

預言其病當作巳而皆驗其術旣高有憲臣行郡至吳中延見

之一富人乗是懷千金求以解罪力拒去故郡縣皆重其爲人

不獨以醫也其爲人容止端重衣冠偉然望之知其儒者當其

壯時禮部屢移文郡縣欲致之用竟以重聽辭不赴至是爲成

化乙巳年七十有二而没實五月一日也其娶嚴氏繼谷氏亦

先卒子男四人曰𪔂節泰觀𪔂先卒泰縣學生節觀俱太醫院

醫士女四人長適練莊次陳廉次李珪次進士張瑋孫男八人

曰槐朴橒杰榖杲慶炳女八人曾孫女一人王氏之先閩之福

淸人也自宋徙吳四百年于此世葬吳縣橫山至是節等旣祔

葬其父而觀以名醫徴爲有司迫遣來京師乃泣請於予曰觀

將乞歸守制惟先君墓上未有刻詞敢以是纍予歎曰子之先

君吾父兄不幸以疾累之多矣惟無以助子之喪是恨尚復何

靳乃據其兄泰狀書而授之(⿱艹石)其乎日治疾之奇蹟則具載于

所著藥案者藏于家後有傳方技者可考焉

   止菴吳府君墓表

吳氏世居吳江韭溪之上其先有諱秋淵者從虞文靖公游以

文學稱里中其後族益大且厚葢六世始得朝用以明經登鄕

舉官中書舎人其父母年皆八十餘𫎇恩褒封康強逸樂而

嗣續甚盛壯者克家少者𡚒志學業競入邑庠爲弟子貟又有

登鄕舉如朝用者矣其爲族如此予忝與朝用同朝相好間嘗

諗其先德曰璠愚無所知𥨸聞諸吾父曰凡吳氏所以有今日

者汝之大父毋止菴府君與翁孺人之德也汝其識之則又以

其事語璠曰壬午之歲  文皇帝旄鉞渡江天下同日響應

鄉人爭持鉏犂四出剽掠以殺人爲嬉而吳江尤甚然特乗之

以報私怨而巳里有戚吳二氏旣焚死盗手殆盡時吾兄方壯

長田賦恐不能自保請僃之府君曰吾平生所恃者惟善耳且

吾未嘗以怨遺人人奚以怨報我不爲僃方出戶偵望而盗巳

號呼擬之府君不得巳避去翁孺人遂急呼家人登舟盗至無

所得益怒出兩舟追十里許及之相拒纔尋丈人人自分必死

翁孺人計無所出惟黙禱于神求救俄而盜所摇漿驀然皆絕

因得脫去潜于洞庭山中迨事定始還適有詔撫循郡縣諸被

殺傷者得赴有司言狀所𫉬盗輙論死如法不俟奏報當是時

吳江群盗悉斬之長橋血流涔涔湖口盡赤或謂府君曰公怨

可報矣府君曰天幸全活我家彼蠢蠢者固於我無他特一時

相從爲亂耳其置之勿言翁孺人亦深然之其人乃得不死至

今里中某氏某氏固在皆其人之子孫也凡府君善行以不幸

早棄諸孤不及多見即有之而吾時甚㓜又不克知獨此吾躳

嘗其患猶能記憶也予旣得聞其事他日朝用來吿曰府君之

葬無爲銘者及祔葬翁孺人而故少詹事劉文恭公銘之又逸

其事吾父每痛于心兹願得文詞顯刻墓上以自慰解且使我

後之人得以考見先德相率以仁厚爲法而克肖之也予辭不

𫉬則爲具書之而系之以論曰嗚呼爲善𫉬福此常理也世徒

見善與福或參差焉遂謂善不可恃而肆然爲惡無所忌憚觀

於吳府君於是知善之眞可爲矣葢方群盗追及之際而府君

一家皆𫉬生全固足以驗其平日而事定之後曾不爲憾反含

容以生全之視彼睚眦必酬者相去何如至是則種德益深而

食報益厚此吳氏所以有今日也歟後之人果能克肖其先則

族之大且厚者安能料其所至也哉府君諱爲字孟才止菴其

別號也少爲翁氏贅壻以永樂辛卯十一月十三日卒享年四

十三翁孺人之卒則以正統巳巳九月二日享年八十七子男

四人曰敏致效政政封中書舎人二女長適李琳次適張琳孫

男五人曰瓛璲瑾璠璩璠即朝用也曾孫男(⿱艹石)于人女(⿱艹石)于人

   文林郎融縣知縣周君墓表

融縣知縣周君以天順六年三月二十二日卒于官舎享年六

十有三後四年爲成化改元三月二十五日旣葬于吳縣星灣

之先塋又後十七年其配孟氏卒諸孤奎以融縣丞秩滿上吏

部聞喪將歸治葬乃泣告予曰先人之葬巳乆而墓上之石未

有文以刻今不幸再遭吾母之喪願附書之敢以狀請按狀周

之先汝人後徙營道再徙潯陽在宋有道國元公所謂濂溪先

生者君之十一世祖也道國二傳曰興裔仕至和州觀察使領

侍衛馬軍都虞候禦金兵于平江以力戰死賜葬常熟虞山子

孫遂爲吳人和州四傳爲元松江監稅文英文英生江浙行省

照磨南南生長洲縣儒學教諭敏敏生浦隱居教授以高壽終

配錢氏爲吳越武肅王之裔生君其諱網字文叙號謹齋少從

易師游卓然有志家學旣長將由科第出爲世用不果監察御

史成䂓程富以經明行修交薦授融縣丞融爲柳屬縣民鄙而

雜以苗種素稱難治君治能因其俗而以靜厚不撓爲功民安

焉初蒞政政事所當行令簿或不從君必委曲開說而以誠意

動之旣乆皆服事必咨決於君常有業舟者十八人被誣以強

盗歷歲不能辯柳守檄君辯之一訊而白後其人合錢五十萬

來𧬄却之而去其廉明如此九載民爭挽畱之時河間王忠肅

公鎭兩廣疏其政蹟于朝乞擢君知縣以慰民望從之君在

任益修惠政屬歲屢歉苗㓂作民流亾者不可勝數君保障有

法境内獨無事民始不知陸耕作詩諭之每春夏間躳行阡陌

勸課勞來不倦於是食足㓂至可守縣學初在城外倡謀遷之

以避㓂難更立條約以教諸生遂變士習後多舉於鄕者俗好

淫祀溺邪說復力禁之餘事之罷行者其惠利尤多廵撫都御

史葉公特遣人持羊酒以旌其能且將薦知大府而君卒矣卒

之日民悲思不巳後㓂難復作都御史韓公率兵士往勦而子

奎從行有功公曰是故周令之子也其諳融俗巳熟特奏授縣

丞奎亦有才具民安焉如君爲縣時君性孝友嘗迎養其父于

官公退左右承顔無違禮父年旣益高而君被畱爲令不𫉬從

之還吳也思及輒流涕平生惓惓先世建祠堂置祭器所以祀

之者必于古禮是行嘗以道州宗族疏逺狀上禮部得循例復

其家孟氏爲亞聖公五十六代孫宋信安郡王忠厚其逺祖而

宗人府經歷宗嚴其父也賢而知書至老能勤從其夫(⿱艹石)子居

融者乆無恙及還吳適以疾卒實成化十五年某月某日也享

年八十有九葬以明年某月某日祔其夫兆男三人長璧庻出

次即奎次參女一人適徐寬孫男四人曰欽曰鉞曰鑰曰某女

三人惟周氏爲吳儒族其出而仕者雖不甚顯而世繼不絕如

君爲縣又能舉其職而與民相安者幾二十年葢儒而吏者其

政蹟固異於人也昔漢世重乆任爲吏者長子孫況君又有子

世其官父風綽然皆可書者乎因爲表于其墓使其子孫有以

考而繼之則周氏之澤將衍于百世之逺矣

   沈教授先生墓表

成化十六年蕭山沈先生以安肅教諭秩滿上吏部一時學職

數十人天官考其績居先生第一遂陞南安教授命下不幸疾

作以其年三月八日卒于正陽門東寓舎年六十有二先生昔

訓導吾蘇寛時爲諸生游學中齋廬相屬謂寛可教也數召與

講說文義諄諄懇懇輒移時不休及來京師寛往拜之怪其貌

加瘠而言論則如昨可喜方欲請益然不意止此嗚呼惜哉先

生諱環字時徤自號卑牧子世爲越人宋有諱某者仕甚顯階

至銀靑光祿大夫先生其裔孫也曾祖諱某祖諱純一皆不仕

父諱寅監察御史母某氏先生少則勤學業從張翰林士謙游

辨難質疑不肯爲鹵莾之習及入鄉校手一卷閉戶終日人罕

見其面景泰元年中浙江鄕試明年試禮部中乙𤗒始授蘇州

訓導滿考陞内黃教論丁御史公憂服除改安東下繼母某氏

憂服除改安肅所至教人不以乆倦諸生以所業進必親爲改

削爲文一主於理而措詞精緻尤號有法然不顓顓爲舉子業

也經指授者去而試于鄕輒取高第大藩知其名歲大比三以

禮聘校文得士爲多先生爲學堅確而宻切書不泛讀讀必成

誦而考古求義必至通而後巳寢食之外日惟以筆墨爲事動

息記注訖于終身皆可考也平生自奉甚簿凡世俗所尚莫能

動其意者尤安靜有守宗伯鄒公少與同門相好嘗欲引薦固

辭乃巳好論事與人不苟合如論從祀孔子群賢謂閔損生不

願爲費宰没而以其國封之爲不可又公伯寮之愬子路荀況

之言性惡王弼之宗莊老賈逵之忽細行杜預之建短喪馬融

之附𬽦家皆得罪聖門而靦然爼豆之間與群賢齒殊非

朝廷崇儒重道之本意具疏將上之會疾作不果其持論正大

率𩔖此先生娶魏氏南京吏部尚書文靖公女也有賢行子男

五人曰釡早卒曰鑒曰鎏曰鎣曰金鑒鎣皆縣學生孫男三曰

文滂曰文濤曰文淐女二人先生初卒其鄕人汪禮部景昻旣

爲經紀其事又四月其子鎏聞訃來迎其喪歸將以明年某月

某日葬于某山之原屬其門人翰林庻吉士陳璚誌其墓矣更

以表墓之文屬之寬義不能辭也惟師道之繋於天下也重獨

怪無能重之者當先生初得南安時知郡守爲華亭張公汝弼

也賢而好文可仗以立教法成人材爲之𥨸喜旣不克遂志他

日則聞汝弼在郡中盡去淫祠欲興學校而求賢師不可得也

噫使先生在而往教必歡然相合教法以立人材以成豈非南

安士子之幸哉然則先生之没其可惜者大矣因倂識之以著

其志云

  樂享知縣蔣君墓表

成化十八年正月二日樂亭知縣蔣君卒于官署其妻徐氏扶

柩返葬道經京師凡與君交者行數里逆其喪而殯于城東之

佛寺徐氏即使其㒒來告曰吾夫不幸至是幸嘗託交執事願

爲文表于墓上他日陳給事玉汝復持其父書(⿱艹石)狀道其事甚

悲予不忍視尚忍爲之執筆耶君諱廷貴字元用姓蒋氏宋有

春官侍郎堂爲蘇守卒葬城西之堯峯子孫遂占籍焉其後曰

卿生叔昻叔昂生宗韶宗韶生惟淸世居吳松江之上爲長

洲大族惟清娶趙氏宋宗室周王元儼之裔孫生君初入鄕校

所業巳與諸生不𩔖間爲古詩文卒然滿𥿄畧不經意善治易

成化辛卯舉于鄕王司楊學士得君文卷竒之遂擢魁其經戊

戌登進士第觀政吏部巳亥出知樂亭辛丑卒矣年止四十一

君嘗失偶故武功伯徐公方擇壻得君遂妻之凡生女三人其

二皆許嫁名家其一尚㓜君卒後四月始生一男人以爲君幸

君爲人和易寬綽與人無校其中汪汪莫能窺其際性甚孝旣

卒能致其繼母鄒氏之悲可以觀其爲子也至其處昆弟朋友

率過於厚鄕人皆知之不必書惟樂亭去吳中甚逺其政事有

知之者乎葢君初視縣事歲適歉賦役更繁民殊不堪君具疏

奏免者什六七一時民巳頼之明年朝廷有建州之役所過

郡縣軍興浩穰郡守謂君必能辦此乃委督諸縣調度有法事

集而民晏然縣屬永平前令以其地僻治之率鹵莽君知其𡚁

凡獄訟徴歛必躳勘其案牘校其量衡往往至夜分不休暇則

延見嘗老詢其人情察其土俗巳而民間貧富强弱戶知之即

有所賦役輒當其人至有爭辨者剖析如見不能欺君持巳更

廉亦常以此律人先時郡遣吏卒至饋遺甚豐至是無所得相

與出謗詈語君處之漠然縣治後有門人出入如市得以交通

僚吏行私君塞之貪者不便會君以疾作遂撼以堪輿家不利

之說君曰吾身可死而門不可開也且門嘗開前令固有死者

矣衆旣失計更造爲飛語逹于京師卒不爲動病益作而治事

益力乆之皆服曰此君所以愛我也君旣爲縣有聲吏部俟其

考最將召用而君卒矣及卒郡自守佐以下皆惜之其僚吏有

哭之哀者而其民尤悲思之不㤀其爲縣葢如此夫今之登甲

科者以州縣非清貴多不樂及君領檄所知者尤以君性度𥨸

有不勝任之憂君獨安於其職至於精敏剛明得乎上下者又

如此此所謂其中莫能窺者也因書以示吾鄕里且以爲其父

兄宗族之慰云

   姜正術墓表

將仕佐郎嘉興府隂陽學正術姜君諱雍字堯民其先郡之濮

川人也後徙漢溪曾大父瓊當元季之亂傾貲産募義兵以保

鄕里衆頼以安大父齊父忠皆不仕君㓜嗜學務汎覽載籍尤

喜爲詩稍長勤儉謹畏才具充然父嘗長鄕賦于官出納勞甚

君憂之即請曰有事服勞子職也兒雖疲薾敢以身任比年賦

益完以其餘力佐治家事而事亦治也里之長老皆以能子稱

之而尤爲郡守舒公所知正統末盗起于閩朝廷命將往捕

浙東西諸郡皆率民壯以從舒謂衆可以議事者莫如君乃挈

君同行一時軍中多所贊畫盗平欲酬以一官即以正術薦然

非君所長也君固長於治事於是事輙屬之郡竝海築堤捍水

功乆弗成至君督工卒成之平生更廉不以官小自棄郡嘗檄

驗鹽貨無敢以利汚之者今浙江按察使楊公繼宗方爲郡剛

明廉潔最愼許可獨知重君則君之爲人亦可見矣乆之君致

其事杜門以教子孫凡數年而卒享年七十有五卒之日成化

十四年五月十一日也以其年十月九日葬于其邑林溪之原

君娶張氏子一人曰渭孫三人曰臯曰學夔曰龍曾孫五人曰

震霖雯霦霽於是學夔以明經登進士第謁予告曰學夔之有

今日皆先大父之教也惟先大父即世五年于此不明不仁何

所逃罪惟是林溪之原宜得銘文表于墓上因據其狀錄其事

授之且以慰其後人之孝思云

   衛稽勲墓表

奉訓大夫吏部稽勲清吏司貟外郎衛君諱邦字翰之澤州周

村里人而予之同年友也始予與君接即知其爲醇謹確實人

乆而接之屢則其所以醇謹確實者益可信予嘗歎曰使今之

人皆如君澆薄之俗可變而予皆得如君者與之處豈不坦然

易直而何疑慮之有而君今則巳矣醇謹確實之人益衰矣習

孰與變而吾孰與處其亦重可歎矣葢數年前君嘗中風而愈

及是疾再作遂瘖卒之日其二子差長者皆不在側孤寡纍然

殆不能爲喪其同官相與經紀其事始克歛而殯之月餘其子

冕至自其鄕將扶柩歸葬詣予涕泣以表墓請因出其所爲狀

跽而進其言甚悲予不忍視也衛之先世業醫無仕者曾祖曰

文瑞祖曰景昭父曰沖沖娶梁氏生君君娶張氏生男四人長

即冕次晟次顯次昌女二人孫男二人君年九歲喪父居喪如

成人與其兄麟事其母孝敬甚至母孀居亦善教遣君入州學

從人借書讀輒不㤀竟領天順壬午鄕薦成化壬辰始登進士

第觀政刑部丁母憂服除今吏部尚書尹公察君賢畱爲其屬

初授稽勲主事三年考最進階以其官封其父母與妻皆爲安

人又三年遂陞貟外郎又一年而卒實壬寅歲十月十四日也

年止四十六以明年某月某日葬其鄕某山之原予固知君者

表其墓亦宜乃書之曰古之仕者或有言也言則極其所思或

有爲也爲則究其所欲後世葢不能遂矣有如衛君議論不出

諸口功業不顯于時群行獨處匪求人知雖然不出諸口其知

識則瞭然而明不顯于時其操履則凛然而貞彼譊譊睢睢志

乎進取之徒夷考其平生亦何足稱也哉

  封承德郎戶部江西司主事前濵州儒學訓導陳公墓

  表

成化十五年七月前山東濵州儒學訓導陳公以其子戸部主

事瑗三載考最𫎇恩封如其官階公時年幾九十矣旣拜命

以其年閏十月二十七日卒適戶部君有公事於陜右則趨歸

治葬巳乃來京師援例居憂而以墓表之文諉予予與君有同

年之好不能辭明日因得閱公手修族譜平生所叙述亦具於

後則陳氏之家世與其人皆可考見乃按而書之公諱敏字志

學姓陳氏其先居陳葢漢文範先生仲弓後也自唐宋以來代

有顯者公之大父彦良始自陳徙居太康父景文遭元末大亂

再徙於汴景文娶韓氏河東廉訪司經歷克温女生三子公其

仲也少孤母夫人守節鞠而教之永樂丁酉以開封府學生中

鄉試明年試禮部名在乙牓授濵州儒學訓導公爲教勤而有

法士𩔖以興未幾有妖婦唐賽兒者以邪術惑衆濵之從者亦

百餘人約先焚州城掠馬畜往據青州爲反計州適乏守倅有

宻吿於公者公自謂已責顧城無門可守乃夜施絙以䦨出入

忽一人疾馳而來爲絙所縶𫉬之訊知賊巳至使舉火爲内應

公急呼州人登城倉猝無兵器乃投瓦石擊退之公謂賊失利

而城下有淸河必還而奪舟頃之果然則舟巳呼集南岸矣賊

知城中有人遂引去不復有窺伺意公益畫守禦䇿更四月不

宿於家然賊自是𫝑益熾連䧟數城山東大擾而濵獨完無事

州人感之走詣上司請公遂攝州事適駕北廵大興繇役公出

令召衆千夫即集雖勞無怨者後 朝廷遣中官行視有司倉

庫皆以𧇊析被罪公以能謹出納獨免州守代至仍司學事視

廟學頽圮大修葺之又先時丁祭祭器輙假之民家至是始具

秩將滿俄而漢府反罪人旣得以濵比近坐不吿反者師生數

十人悉謫戍甘州甘逺在西北鄰夷地人未知學公至從游者

衆教之如在東土時乆而察其子弟材多可用諷部使者奏請

建儒學巳而諸生連起領鄕薦皆公之門人時岳翰林正忤㫖

謫居更遣其子瑗往從之游而邊人益知所向學矣公素好禮

不以患難廢凡冠婚喪祭一遵古制而行武胄化之至治喪不

用浮屠者數家故公雖名在尺籍自廵撫重臣而下遇之必以

賔師禮有詢及邊事者輙能言其利害所以補益於籌畫者尤

多也公之才具葢如此凡居甘五十餘年胸中浩然不戚戚於

廢弃獨族屬墳墓之思未嘗一日而㤀於懷痛其母以憂患卒

於濵葬具簡畧不逺數千里至其地改葬之以族人散處爲之

譜圖以示子孫使知其所自出其惇本爲孝又如此則豈特其

才具可稱而巳因𥨸論公少居學軄(⿱艹石)無所施爲於世一旦遇

變故遂能完一州之民其德亦厚矣然卒被罷去使人不能不

疑乎報德之差至其後也身見其子登科第列官于 朝而以

高壽榮被封典(⿱艹石)天固延其年以待者則報德之理固在孰謂

天道果不可信哉公旣卒以道逺不能反葬于汴乃以卒之某

年某月二十一日葬于甘城南原子孫於是世守之而甘之有

陳自公始也公娶李氏繼娶黃氏金氏而金氏以生瑗貴贈安

人子男五人曰玘曰玹曰珣李所出也曰瑮黃所出也其季即

瑗也玘玹皆卒女二適嚴震劉玘孫男六人玘之子曰宗曰宇

瑮之子曰思永思某思敬珣之子曰思恭孫女六人曾孫男一

人是爲表

   樵隱翁墓表

吳江之東十里有龐山湖湖之東龐氏居之誌曰山以龐氏而

名爾龐氏之先有曰千二公者自河南從宋南渡至蘇州遂爲

吳江人翁諱友諒字彦孚曾大父福一大父壽之俱以高年終

父子安善士也母朱氏翁生旣壯敦孝友之行父殁竭力事其

母務適志意佐其兄友直治家家益振及掌郷稅稅無不給者

後其家以富民起實 京師即代其兄以徃已而念其母不置

具疏陳情遂得歸士大夫作天錫歸養詩以贈之而翰林張公

士謙寔序其首歸十年母殁時翁年亦高矣居䘮致哀人以爲

難性剛直而慈厚郷人有忿爭多能分辨其窮乏者亦多周者

給之不吝治家嚴肅子孫遵行其訓無敢違者縣大夫歳行鄕

飲禮翁必預景泰間吳中大飢 朝廷初行勸分之令翁出粟

(⿱艹石)干石𫉬受仕者冠服以榮其身旣老曰吾志不在是也乃自

號樵隱以見志其年八十有四無疾而終預相地于甘泉里治

生壙搆屋于㫄守之仍置田百畞以供祀事其明逺又如此至

是葬其地焉翁生于永樂已丑正月二十日卒于弘治壬子

月十一日葬以乙卯十二月二十四日娶鈕氏先卒子男二人

曰鑑曰鏞皆義官女二適丁參成讓孫男五人曰瀚曰浤曰濟

曰滶曰漢女八適吳森沈濬凌溥顧紳范承憲錢爻吳洵練元

良曾孫男四人曰傳宗曰⿰糹⿱𢆶匹 -- 繼祖曰紹宗曰紹裔女三人鑑鏞旣

治葬事來謁拜曰惟先大父之葬辱故國子祭酒李忠文公表

其墓今不幸有先人之䘮敢介友人朱君性甫以請期必得一

言以刻墓上予重其意乃據事狀叙之系之以詞曰

湖之水𠔃漣漣納衆流𠔃灌良田繄斯人𠔃衍世澤與湖水𠔃

不涸以息嘅鹿門之旣逺𠔃出有後人不遺以危𠔃子孫益振

享高年𠔃樂吾眞葬必于鄕𠔃在湖之濆湖有山𠔃鬱數里之

在望表幽墟𠔃庶斯人之不㤀





匏翁家藏集卷第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