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小集 (四部叢刊本)/卷三十二

卷三十一 北山小集 卷三十二
宋 程俱 撰 景江安傅氏雙鑑樓藏景宋鈔本
卷三十三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二

           信安程 俱

    墓銘三

     宋故安人戴氏墓誌銘

 安人戴氏常州無錫人父通隱居不仕郷里稱長者

 安人㓜頴悟凡縫紉組繡事一見輙能聽誦書黙記

 不忘父母竒之時同縣士許公亦以信善稱兩家皆

 為邑人所重時相徃來聞安人早慧請昏焉年十七

 而嫁為今東陽郡守許侯徳之振叔之配嫁一年而

 振叔登進士第安人年甚少之官處家事雖老扵治

 家者不過也振叔仕州縣以亷靖為理𧨏不以口體

 擾人安人視日所應市無餘積然甘旨賔客之共猝

 然未甞乏事其事舅姑承顔先意乆益不懈姑亡事

 後姑加謹舅姑冝之曰是可以為人婦矣其友先後

 如兄弟接内外親皆有恩婢使有過靣責之巳而釋

 然未甞笞詈也被服簡素誦經日有常課肉食月不

 過十四五甞聞世有造道自得之說刻意精思頗逹

 其趣其為人大抵識明而性厚無溢言無匿怨事至

 了然而濟之以云振叔入為尚書郎遷太常少卿

 一年而安人卒初疾病衣衾冠珥皆自區處顧語後

 事精爽如平生屬纊之夕遽問振叔以古人所謂安

 心法者試為我舉本末振叔具言之安人竦然曰得

 之矣遂不復語黎明氣息奄奄而逝實宣和元年

 月庚申也享年四十有四即以其年十一月壬申葬

 扵無錫縣開化郷軍山之原安人生二男子畏曰濤

 次未名一女子年十二先五年卒初封榮徳縣君後

 改封孺人進封安人俱少壯辱交振叔其純白不撓

 言行(⿱艹石)一吾黨推為徳人而或以為徐孺子黄叔度

 之流也其賢盖如此而安人實克配之安人卒余徃

 弔之振叔無洵涕無失聲而神如傷徐道安人平生

 以爲閨門之良友其助巳實多振叔在奉常日懷東

 歸至是決請扵朝得直顯謨閣守東陽將行以安人

 行狀授余請銘其墓余聞安人賢舊矣又聞其臨絶

 之言如是是益可銘銘曰

 心孰爲在莫知其郷誰其索之知詬皆亡有索何獲

 無在奚安四闢六通而莫控搏婉婉安人閨壼之懿

 琅琅絶音識此大事安人之賢君子之視我用是銘

 昧者之惎

     宋故尚書吏部貟外郎鄭公安人錢氏墓

     誌銘

 安人姓錢氏吳越武肅王之子曰廣陵王元璙為中

 吳軍節度使死葬吴因家焉其孫曰喆為太子左贊

 善大夫贈太常少卿有子曰中孚以集賢殿修撰為

 梓州路計度轉運使贈中散大夫中散之子曰承為

 通州軍事判官安人通州之仲女也年十八歸同郷

 鄭公絳後仕至尚書吏部貟外郎封夫人桃源縣君

 改封安人靖康元年六月二十一日以疾終扵呉郡

 里第享年五十九男曰作肅奉議郎前鎮江府府學

 敎授曰作乂從政郎光州定城縣令曰知章蚤卒女

 七人亦皆蚤卒孫男曰烈曰勲曰然曰熊曰照曰庻

孫女三人以九月二十七日合葬安人扵吏部之墓

實呉縣長洲郷龍舘山之原前期以狀來求銘曰安

人幼則秀晤父母早世能自力女功事間則學書誦

詩歸鄭氏時年尚幼皇姑太冝人呉氏御家嚴安人

侍起居惟謹無故未甞去左右太冝人寢疾安人甞

藥餌不解衣者半年宗族稱其孝吏部為吏敏明馭

𭶑吏如束溼持身亷安人主中饋加重日市所應

入不使有錙銖分寸嬴餘家素貧有不給未甞以為

言盖處之𥙿如也二子長就學安人敎督如嚴師吏

部一意公家事少暇日徃徃從安人授句讀後作肅

登進士第作人預薦書皆好學自持安人之訓為多

其治家要以勤儉爲本積絫為功其所經畫皆中理

門内事吏部未甞知亦未甞問也吏部赴官陜右旹

貧不能具行裝安人適遇其姊京師持金幣遺之甚

厚安人不啓封謝其賜而歸之退而曰身受姊之賜

固何以全吾夫之亷二子寖長吏部為求昏必扵安

人族黨曰庻幾耳熟安人所為以為法後得安人一

甥一姪昏焉安人戒之曰室家之䦧率常生自婦人

其念母訓謹婦事母以我故怠吏部喪外除二子出

仕安人每以吏部為吏所施設者教之内益整齊其

 家小大肅雝無敢慢日誦佛書有常課巳則蕭然危

 坐時以古詩授諸孫間閱圗史略知其大旨不幸疾

 且革事皆有治命云是可銘銘曰

 婦罔攸遂惟生有從無索而昌則繄其躬欲知其人

 勿視其它盍視其夫其助伊何克成厥家盍視其子

 雖厚扵仁而敎以義懿實則備允乂而和有煒斯銘

 以永不磨

     宋故焦山長老普證大師塔銘爲傅國華作

 師名法成秀州嘉興縣人姓潘氏自為兒時謹重不

 敖戯甞夜行失道有僧異相携置空舍若佛寺者𥠖

 明則資聖禪院也主者驚問狀更歎異之皆曰是子

 當為佛法中人耳十七出家事本覺法真守一禪師

 落髪受具戒已即從一公問安心法叅究累年至忘

 寢食去之四方初抵廬山羅漢英公執侍乆之歷東

 林覺照泐潭真淨翠巖新潙山喆雲蓋本夾山齡公

 之室蓋十有九年最後至隨州大洪山時芙蓉道楷

 禪師道譽聞天下師親炙累月根塵逈脫大用現前

 如朗月空了無證取扵是命師唱導西堂衲子接迹

 楷公他日歎曰㑹禪者多悟道者少吾宗不墜是子

 親得矣㑹芙蓉師住持淨因師從以來助揚佛化如

 大洪時大觀元年始從汝州之請傳法香山政和二

 年詔以師住持左街淨因禪院時楷去未幾徳範在

 人而師之名稱固巳髙逺士夫緇素望風信仰由淨

 因住潭州大潙宻印道林廣慧韶州之南華寳林鎮

 江焦山普濟所住皆天下名刹師解裝敷坐無所施

 為而山林増重四衆雲集矣建炎二年二月方退居

 東歸壬寅舟次無錫晚與門人侍者經行河濵顧瞻

 山川從容樂也夙興盥頮易衣而坐如入三昩即示

 滅云實二月二十五日也嗣法弟子韶山長老慧能

 適在平江與比丘信士具威儀迎致平江之能仁寺

 郡人瞻禮如市危坐三日膚色瑩澤儼然如生乙巳

 入龕越三月庚寅茶毗扵閶門之外送者萬計薪盡

 火滅得五色舍利不可勝數骨色珂雪僧俗爭取頂

 戴供飬至不可遏其徒亟奉師靈骨舍利歸焦山之

 南館以是月己酉建塔扵石公山之陽師報年五十

 八僧夏四十一嗣法弟子法雲等十有五人受業弟

 子思慎等一百四十人其徒以余宿與師游以銘為

 請義不得辭余甞論之自菩提達磨初入中土傳無

 所傳唯一心法六承而後代有宗師雲門正真臨濟

 慧照洞山悟本皆出大鑑如師子吼無異音聲如大

 虛空豈有封畛而末學道聽妄見立知𣲖別支離堅

 若墨守苟惟深徹源底則亦泯爾相忘矣百年以來

 禪學滋盛雪竇天衣廣雲門之曲慈明黃龍據臨濟

 之𨵿燈燈續然龍象繼出奔走四海輝曜一時洞山

 中㣲芙蓉楷公最為後出實際履地不立絲毫回彼

 狂瀾徑超空刼至於忍力不動建無畏幢孤風絶人

 乂為卓爾而師親承宻記常坐道場寂照兼忘去來

 不二可以知其道矣銘曰

 惟芙蓉師峯峻壁立超然物初化度無極是普證老

 攝衣從之彼固無示師亦何為如彼枯木千尺無枝

 開敷妙華欝宻離竒大洪之㒹香山之下淨因鐡牛

 大潙木馬息駕襄陽在晦彌聞潭人挽之宴坐道林

 捨筏曹谿脫屣海門昔未甞住今豈非存是孤絶處

 雲濤曉昏潮音海照萬刼猶新

     宋故南安軍大庾縣尉贈朝奉大夫南城

     鄧公墓表

 建昌軍城東出天酒門十里曰十里原衆山回礴水

 由其間起于癸迆于乾委于壬水之南有墓據離山

 癸向者故大庾縣尉鄧公及其母夫人之墓也東行

 五十舉歩有墓據巽山乾向者夫人夏氏之墓也初

 公以熈寧八年七月五日卒明年卜葬旣得離山之

 地矣公母夫人徐氏又卒扵是公弟宣義公之純舉

 二柩葬焉徐夫人居左公居右夏氏素孝睦日號泣

 邑邑不自理明年六月又以毁卒不閱月而葬塋中

 無所容故從别卜然其地皆南城縣太平郷之大原

 也公諱景儁字師厚曽祖諱贈少傅祖妣蔡氏永

 昌郡夫人祖諱立贈太傅父諱元甫太傅長子也太

 傅蚤丗四子皆㓜大寧年末三十守志甚苦力撫教

 諸子年稍長伯氏能任生事不以累諸弟縱之學有

 成焉它日仲氏遂以徳行文學起家被遇神考哲宗

 三入翰林與持政柄是爲太師魏國安惠公惟叔惟

 季或處或出爲髙士才大夫公未冠而孤復持産當

 門户間買書竊讀一旦家人失其所在求得之山中

 盖閉門讀書學爲科舉文有緒矣間歸省其親継往

 益勤廼西游入太學㑹安惠公知制誥時未有子愛

 公欲以為子則伯兄之長嫡也不可則任公試將作

 監主簿調南安軍大庾縣尉歸南城迎家將赴官遽

 以疾卒享年三十三方是時二女子甚㓜一男子纔

 三歳外家收養之㑹安惠公自中執法出守臨州廼

 取以來其後嫁長女扵邵武黃徳𥙿今爲朝請大夫

 直秘閣知利州軍州事次女嫁同郡陳楹男曰紹宻

 爲擇師俾學焉壯而仕能以才爲時所知甞選使呉

 蜀今爲朝請大夫有孫五人矣曰昌宗昌國昌時昌

 世昌朝孫女三人宣和元年紹宻被命提舉九路坑

 冶將行泣語其從姑之子信安程某曰紹宻罪大父

 母見棄懷抱間零丁契闊祀不絶如綫今獲仕于朝

 贈先人至朝奉大夫先夫人累贈太冝人旣以命書

 之副告于墓矣兹又幸以菅蒯之用奉使九路而江

 西適在行部中初以孤童子西來今四十年始得過

 家掃丘墓扵紹宻幸矣而悲實深然自少長走四方

 未知所稅駕苟無以表其墓後數十百年使子孫不

 知先祖墓處則紹宻之罪益大將子是託其母辭某

 聞之曰大庾伯舅之爲人常衡氣拱手抑首恂恂如

 不能言擇地而蹈其出入歩趨殆可以尺寸數也大

 寧太夫人賢治家如嚴師安惠公兄弟清孝恭成

 扵自然大庾兢兢稱其家兒也其卒大寧念之過時

 而哀不衰烏虖公之生俱不及見也然采扵所聞跡

 其行巳盖居家為良子弟扵郷里為善人出而仕其

 為亷謹吏必矣不幸蚤死使世無述焉然其為人如

 是亦足以表扵世矣故某叙其羙而不敢溢其詞焉

庻足㕥發潛德而信將來亦孝子之志也

    宣義郎知常州江隂縣朱君墓誌銘

公諱耜字元益呉郡呉人曽大父諱億内殿崇班閤

門祗候和邕州贈刑部尚書大父諱公綽光禄卿贈

特進父諱長文祕書省正字博學篤行以道出處為

時老儒吳人尊之號樂圃先生元益㓜以大父任補

太廟齋郎弱冠赴吏部别試爲第一調婺州東陽主

簿丁父憂終喪爲杭州鹽官尉坐蝗蝻生境内免再

調鄂州江夏尉以捕盗功遷宣義郎丁母夫人夏氏

憂終喪爲太原府司録不行改知常州江隂縣事秩

 滿代還卒京師實政和七年四月四日享年四十三

 元配程氏我先人之仲女淑慧過人秀而不實継室

 顧氏朝請大夫沂之女婉懿有聞生四男子曰愈慤

 懋其一未名二女子未嫁顧夫人前卒旣葬呉縣至

 德郷南峯山龍池之西矣至是以公之柩合葬焉葬

 之日實宣和元年二月三十日其弟通直郎宗子學

 録發以狀請銘扵俱俱獲友扵元益扵今二十八年矣

 相與之厚如元益者世無幾人初仲姊歸朱氏年始

 十六元益齒先一歳余固童子也正字公有風裁喜

 奬誘後學目余竒童或舉余以勵其子元益旣親厚

 相與友又善也方是時正字俾公專意於學訓飭如

 嚴師子職之外未甞與事接余知其爲良子弟而已

 一旦出爲吏迺得東陽東陽天下劇邑元益年甚少

 適行縣令事余甞道至其邑省吾姊庭訟日閱數百

 人或杖或遣或付曹對辯斯湏盡決要爲無所凝滯

 而後知公可試以事也元益與人無所忤犯而不校

 循循不見圭角然在東陽時縣令有所施置便扵人

 而不可扵上官者僚佐不敢從元益欣然書字唯謹

 以父喪去官時行義烏令僚吏邑豪知其貧率縑帛

 數百㕥賻元益毅然揮之至追路數十百里卒不受

 尉鹽官歳乆不雨傷人田俾公行眎盡復旱田之賦

 十蠲八九計使不能㠯意奪余聞之然後知公之自

 立如此元益天姿近道行官自江西回㑹余扵呉下

 觀其外毁譽甘澹泊頽然加昔也家益貧不汲汲扵

 禄仕家人廹之行褁粮而西遇親故留輙移日未甞

 接淅扵路也蓋所謂推而後行曵而後徃若古之棄

 知云巳者及為江隂其政亦如是然其愛物循理不

 為擾人趣辦以徼利一切者自若也至扵樂善善與

 人交稱士友所長津津喜見顔間若巳預有客至相

 與道古今閱圖史怡然終日而不猒兄弟同甘苦衎

 衎如也則正字之風流餘範猶有存云江隂令圭田

 租歳責八百斛至元益按實取入又㑹無年代歸室

 中猶四壁也其遺孤聞訃假貣迺能具喪服自元益

 之逝踰年矣余言之未甞不出涕焉非直以親厚然

 也銘其可辭銘曰

 九卿之門實望呉下徳名孔振大自樂圃奕奕江隂

 尚有其儀好古慕善歉如渇饑亦持厥躬淳白無悔

 泛然有施若退若昧我思舊交契闊無幾矧伊吉人

 竒阨終世南峯之游今子是藏我懷之悲𭔃此銘章

     通直郎湖州司刑曹事顧君墓誌銘代江仲嘉作

 故翰林學士㑹稽顧公之仲子曰復幾字彌先以通

 直郎為湖州司刑曹事卒官下實政和四年四月八

 日享年五十有四其孤奉喪歸㑹稽卜以六年二月

 八日葬君五雲郷化鹿山之原君少專篤翰林教之

 學元祐四年㕥宗祀恩授承務郎時諸弟皆㓜君不

 忍去親側又五年始集吏部選得監保州酒稅䖍州

 都鹽倉丁外艱喪除監温州比較務兖州東嶽廟明

 州酒務秩滿得官湖州盖為吏二十餘年常㕥亷白

 自持所歷筦庫𣍘幕不㕥官小事微骩靡喪其職在

 家厚友愛翰林平生清約及弃飬家貲益微君衣食

 間有餘輙以分姻族之貧者親黨宴集則置大觵其

 前曰朝廷事公事與人之私勿道違者浮之方待次

 閭里及為祠吏三年不入公門不以一介千人平居

 不汲汲産業為子孫顧計有諫之者君輙曰子孫能

 自立與否初不在是顧所遺何如耳與人語其人識

 致優逺終身誦服有不當意則怫然去其天性如此

 余與君為僚且一年幕府僚吏常十數人君扵其間

 無所親䟽也然觀其發言臨事胷中要無毫髪留隱

 有所欲發必盡吐乃已言必稱道翰林之徳曰恐負

 先訓恐負先訓云云余㕥是獨知君其卒也同寮皆

 一再㑹哭其舍余哭之出涕焉君之曽大父諱晃大

 父諱言贈正議大夫翰林諱臨恢廓有大志以信厚

 端靖聞一時以而通朝籍贈通議大夫母鄭氏封滎

 陽郡太君新制行改封淑人君娶盛氏甞封廣陵改

 封孺人男三人大隆大陞大埅皆為士女二人長適

 宣教郎郁藻次適開封王琛銘曰

 馬不必善走要之不蹶器不必瓌異要之無缺有如

 弥先知足以効官亷足以自衛言無匿情志不逾器

 守常盡年以從其先扵九原亦足以無愧矣視夫畫

 虎而犬成賈石而玉衒㒹⿱冝八 -- 𡨋畏途心迹萬變其得喪

 短長必有能辨之者矣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