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工作为多数人服务

医疗卫生工作为多数人服务

——江西省德兴县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调查报告
江西省革命委员会 上饶地区革命委员会 新华社记者 联合调查组
1971年9月14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崭新的面貌

编辑

德兴县位于赣东北山区。解放前,这里人民生活困苦,疾病流行,广大贫下中农贫病交迫,挣扎在死亡线上。解放后,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这个县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广大农村仍然缺医少药。

德兴县革命委员会于一九六八年三月成立以后,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把县城百分之六十的医务人员、大部分的医疗器械和卫生经费下放到农村,同时积极培训赤脚医生,开展用中草药防治疾病的群众运动,建立和巩固合作医疗制度。经过三年的努力,全县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农村中的医疗卫生力量大大加强了。三年前,德兴县的公社卫生院一般只有三、四名初级医务人员,没有或者只有几张病床,生产大队基本上没有医务人员。现在,德兴县农村中的专职医务人员比过去增加了三倍,病床增加了二十九倍。十五个公社卫生院经过充实、整顿,平均每个卫生院有七至十名医务人员,其中下放医务人员有三至五人,有十张左右的病床。边远山区的八个公社卫生院,不仅可以治疗一些疑难的内科病,还能作疝气、阑尾等手术。除少数公社卫生院所在地以外,全县所有生产大队都建立了卫生所。每个生产大队和生产队都有经过训练可以诊治一般常见病的赤脚医生,绝大部分大队卫生所配备了下放医务人员。过去社员生病,往往要翻山越岭送到县医院去治疗。现在“医院办到家门口,医生看病到床头”,许多地方可以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在公社卫生院也可以治好,一般不要再往县里送了。

利用中草药防病治病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合作医疗越办越好,农村常见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社员的健康水平有了提高。当地长期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丝虫病,一九七○年的发病率比文化大革命前降低了百分之九十多。

一九六九年初全县刚开始实行合作医疗时,社员们每人每年要交合作医疗基金一元到二元,还不够用。现在,合作医疗费用大大降低,有百分之二十四的大队实现了免费治疗。

县和各个公社、大队都建立了有革委会成员、贫下中农代表和医务人员代表参加的三结合的机构,加强对医疗卫生工作的领导。上千名来自贫下中农,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的赤脚医生,已经成为农村医疗卫生战线的基本队伍。这样,就使农村的医疗卫生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贫下中农手里。

县医院的面貌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县医院经过改革机构、破除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中西医结合和狠抓医务人员的思想革命化,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也有很大提高。这样,县医院虽然将半数以上的医务人员下放到了农村,还可以分期分批组织留院医务人员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进行巡回医疗和采药种药,并且举办了一所卫生学校,为农村培训赤脚医生。遇到疑难病人,县医院总是千方百计进行治疗,很少转送到上级医院。

根本的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

编辑

毛主席教导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德兴县的经验说明,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坚持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卫生路线,县的领导干部和医务人员,都要首先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

当德兴县革命委员会提出要把县城大部分的医务人员、医疗设备和卫生经费下放到农村去的问题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些人说什么:“毛主席的指示是对大城市说的,我们这样的小县,没有下放的必要。”

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是否只适合于大城市?县里要不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县革委会经过调查,用事实作了回答: 全县百分之六十三的医务人员和绝大部分医疗设备、卫生经费集中在县城,而县城的人口不到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五;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国家分配给德兴县的大、专院校毕业的医务人员,在农村的只占百分之七,在县城的却占百分之九十三;

由于农村缺医少药,许多病人不得不往城里送,不但使一些病人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而且直接影响了生产。有一年,香屯公社社员为到城里看病和抬送病人,就耽误劳动日五千多个。


事实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就是象德兴这样的小县,也同样受到了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影响。一个县是不是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是执行不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卫生路线的原则问题,是医疗卫生工作为大多数人服务还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根本方向问题。

认识统一后,县革委会立即把县城百分之六十的医务人员下放到农村去安家落户。大、专院校毕业的和有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医务人员,下放了百分之六十五。国家新分配的各级医科学校的毕业生,省和地区下放到德兴县的医务人员,也全部下放到农村去。这样,就使全县原来在农村的专职医务人员由文化大革命前的八十一人增加到二百六十五人。县里百分之八十的卫生经费和大部分医疗器械也下放到了农村。

三年来,县革委会为坚持医疗卫生工作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正确方向,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特别重视对医务人员和赤脚医生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鼓励他们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

有些医务人员刚下放到农村的时候,人在农村,心在城市,思想感情和贫下中农格格不入。为了引导他们把立足点移到贫下中农这方面来,各个生产大队都成立了专门小组,组织下放人员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建立了由贫下中农对下放医务人员进行评比、考核的制度,组织赤脚医生和下放医务人员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同时选派一些贫下中农出身的老草医到社、队医疗机构工作,让下放医务人员和贫下中农出身的民间医生,在政治上、思想上、技术上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县、社还定期为下放医务人员举办学习班,召开讲用会。通过这些工作,使下放医务人员政治上、思想上有人关心,生活上有人照顾,把对他们的再教育工作落实到了基层。有个医科大学毕业的医务人员,刚到一个大队卫生所时,认为是“大材小用”,情绪不高。一天有个被毒蛇咬伤手指的贫农社员来到卫生所求医,他看到病人的手掌已经变黑,就主张转院截肢。卫生所一个贫下中农出身的老草医说:“贫下中农建设社会主义一双手还不够用,怎能再截掉一只手!”毅然把病人收了下来。经老草医精心治疗,不到一个月就痊愈了。那个社员临走时激动地说:“我这只手是毛主席给的,我今后一定要更好地为革命种好田!”类似这样的许多事实使下放医务人员认识到,自己同贫下中农出身的医务人员比,“差就差在路线觉悟上和对贫下中农的感情上”。三年来,绝大多数下放医务人员认真向贫下中农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在为群众防治疾病、培训赤脚医生、加强和建立基层医疗机构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留在县、社医院的医务人员都分期分批轮流到农村去巡回医疗,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从农村回来以后,思想感情和医疗作风都有很大转变,推动了医院的斗、批、改。

县革委会还采取办学习班、开讲用会、表扬先进等方法,抓紧对赤脚医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坚持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全县的赤脚医生不但坚持了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正确方向,而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了医疗技术。贫农社员毕彩云,八年前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僵直,全身瘫痪,经一些城市大医院长期治疗无效。刚担任赤脚医生不久的虞瑞寿,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跑遍附近的村庄,向贫下中农和老草医学习治疗这种病的单方、验方,到几十里外的深山密林里,攀悬崖、爬峭壁采挖草药。连续四个多月,他坚持每天上门用针灸和草药为毕彩云治疗,终于使这个瘫痪病人重新站了起来。

开展用中草药防治疾病的群众运动

编辑

把医务人员和医疗器械下放到农村以后,接着就要解决依靠谁和用什么方法来防治疾病的问题。德兴县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等有关中西医结合的指示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教导,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用中草药防病治病的群众运动,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县革委会作出把县城的主要医疗力量放到农村去的决定以后,绕二公社傅家墩大队的贫下中农,自力更生地办起了一所以中草药为主防治疾病的土医院,做到了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治好病。县革委会立即在傅家墩召开现场会,推广他们的经验。全县很快出现了一个献方采药的群众性活动。有个七十二岁的老贫农,拄着拐杖,登上海拔千米的高山,把他过去在红军医院时认识的二十多种草药采回来,请人写上标签,注明用途和用法,送到大队革委会作标本。有个草医把他过去“一不传女,二不教友”的祖传治疗乳腺炎的秘方献了出来。短短三个月,全县就发掘出草药标本八百二十多种,单方、验方一万二千多个。现在,许多中草药知识已为广大群众所掌握。许多干部和社员能认几十种中草药,赤脚医生普遍能认、会用一百多种,全县二百八十多名西医普遍能认、会用上百种中草药。各公社、大队防治疾病用药,中草药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工矿、企业、机关、学校也普遍使用中草药防治疾病。全县一九七○年西药进货量比一九六九年减少百分之五十二点六,国家机关的医疗经费下降了百分之十一。用中草药防治疾病的群众运动还推动了西医学习中医,促进了中西医结合。过去西医治疗办法不多的慢性气管炎等疾病,现在用中西两法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以中草药为主防治疾病的群众运动中,开始时有少数医务人员说什么“草根树皮能治病,我进大学白费劲”,不相信中草药能治好疾病。县革委会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深入批判刘少奇“中医不科学”、“西医药必然代替中医药”的谬论,批判资产阶级民族虚无主义,并且用典型事例对医务人员进行活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不是中草药不科学,而是自己头脑里有资产阶级民族虚无主义的流毒。通过革命大批判,许多西医认真向中医学习,很快都能用中草药防治疾病,逐步实行中西医结合。

坚持以中草药为主防治疾病,使德兴县有的社、队做到了“以药养药,以药养医”,大大巩固了合作医疗制度。县革委会有计划地安排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三级都种药,现在全县各公社、大队普遍种了中草药,中药材的产量比文化大革命前大大增加。去年共生产药材六十万斤,除满足本县需要外,还卖给国家十五万斤。各公社、大队还用中草药制成注射液、膏、丸、散、片剂等疗效好的成药五百三十多种。由于中草药成本低,大大节约了医疗经费。据统计,全县百分之二十四的大队已实现免费治疗,百分之六十九的大队合作医疗经费有节余。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