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各地革命黨報述略

南洋各地革命黨報述略
作者:馮自由
本作品收錄於《革命逸史

南洋各地华侨思想,在甲午中日战役以前,素称闭塞,其子弟生长本土者,什九不通国文,绝无祖国观念。及戊戌(民国前十四年)清室政变,维新改革之风潮播动海外,侨胞之稍知爱国者,始渐从事学校及报馆之组织。英属新加坡为南洋英荷两属及缅甸印度越南澳洲之交通孔道,该埠侨众思想之进化,及教育发达与否,实予其他各埠同胞以重大之影响。甲午前后该埠已有《星报》及《叨报》之设,两者均仿效香港《中外循环》等报格式,除纪录清廷谕旨公文以外,略载时事新闻,言论陈腐毫无精采。就中《星报》为有名富商俱乐部“古友轩”所创办,医学博士林文庆亦古友轩会员,曾荐其岳翁黄乃裳充任总主笔。乃裳为福建名孝廉,素服膺顾炎武、黄梨洲诸家学说,闽人之言新学者咸奉为泰斗。就任未久,以主张急进,与诸富商格格不相入,遂拂袖而去。己亥(民国前十三年)康有为设保皇会于新加坡,以该埠闽籍巨商邱菽园为南洋分会长,菽园亦福建名孝廉,物望颇隆。戊戌(民国前十四年)四月发刊《天南新报》,以歌颂清帝变政为宗旨,由是该埠侨众遂分为维新及顽固二派,《天南新报》属维新派,而《叻报》则属顽固派,是时南洋各埠固无革命党人之足迹也。及庚子(民国前十二年)兴中会在广东惠州举义失败后,败将黄福、黄耀廷、邓子喻等皆逃南洋谋生,翌年辛丑尤列亦跟踪而至,旋向义兴会员(即三合会)及农工二界宣传革命,渐见成绩,继设中和堂以收揽下层阶级,然参加者仅为农工方面,商界中表同情者只有陈楚楠、张永福二人而已。楚楠,福建同安县厦门人,有木材及罐果店名合春号;永福,广东饶平县人,有布匹店名新长美号。楚楠初与邱菽园为旧交,以浏览新学各书报,而萌起民族思想。自号思明州之少年。时物色闽粤侨商中,只有永福一人与之志同道合,及结识尤列,始得探索革命党之门径。迨癸卯(民国前九年)上海《苏报》案起,楚楠、永福乃致电驻沪英领事,要求勿引渡章炳麟、邹容二人于清廷,以重人权,是为南洋华侨赞同革命之第一声。是年秋冬间,楚楠等遂有《图南日报》之发起,其后缅甸之仰光,暹罗之曼谷,英属之槟榔屿,澳洲之墨尔砵,菲律滨之曼尼刺,爪哇之泗水等处,党人亦相继组织报馆,各鼓吹革命,收效殊巨。兹分别述列如下:

《图南日报》

此报为南洋革命党报之元祖。地址在新加坡宁阳会馆侧,即福建街门牌第二十一号及第二十二号。筹备于癸卯年秋冬间,至翌年甲辰(民国前八年)春始出版,其资本完全出自陈楚楠、张永福二人,绝无第三人参加。初由尤列介绍郑贯公充任该报总编辑,贯公以方筹办《广东日报》辞,并荐陈诗仲自代,郑、陈均前任香港《中国日报》记者也。此外更聘尤列为名誉编辑,黄伯耀(黄世仲之兄)、康荫田、何德如、邱焕文、胡伯镶诸人分任编辑译述。第一日尤列作发刊词,署名吴兴季子,初印一万份,全属赠阅性质。是时风气未开,各商店咸视为大逆不道,严禁子弟伙友购阅。出版一月乃减印一千份,然长期定报者仅得三十余份,半载后,人心日渐归附,乃递增至二千数百份。孙总理与楚楠永福二人素不相识,癸卯年冬在檀香山获读《图南日报》请求《隆记日报》(又名《檀山新报》)交换报纸函,始知南海同志大有人在,乃移书尤列,查询该报为何人组织,尤具告之。乙巳夏,总理自欧洲东归,途中自科仑坡致电尤列,嘱介绍《图南日报》诸同志相见。迨舟抵新埠,尤引楚楠永福林义顺等登轮晋谒,总理对楚楠等赞扬备至,并以振兴南洋党务相嘱托。惟是岁冬,《图南报》竟以资金周转不灵而致停版,盖此报财源全由楚楠、永福二人供给,开办之初,所耗已逾万金,及添设印务,亏负益多,维持二载,前后支出一二万余元,已非二人财力所能胜任。因是积欠编辑部及排印工人薪金为数不赀,总编辑陈诗仲为此辞职返粤,司理林采达以避工友索薪,亦匿迹不见,遂 不得已宣告歇业。

《南洋总汇报》

《图南报》停刊后两月,楚楠永福不欲民党喉舌中断,复谋募集资金,重整旗鼓,适有友人黄江生介绍商人许子麟沈联芳陈云秋等合股改创新报,拟集资二万元。《图南报》所存机器铅字家具等物作为价值一万元,其余半数由许等任之,另迁新址,定名《南洋总汇报》。出版之初,仍由楚楠、永福主持,报面不用大清年号,称清帝光绪为载湉,与前身《图南报》之立言宗旨,尚能终始一贯。讵陈云秋思想顽固,胆小如鼠,力诫办事人不得登载激烈文字,而编辑部不之恤,仍高谈革命如故。至丙午(民国前六年)春,云秋遂提出拆股承让之议。后乃改为抽签,即由抽得者接受报业,结果为云秋一派所得,楚楠等仅取回拆股金五千元而退。云秋复约保皇派商人朱子佩等加股合办,而《总汇报》竟化为保皇会一纯粹机关报矣。其后康徒欧榘甲、徐勤、伍宪子等即凭借此报与革命党为敌。

《仰光新报》

仰光为缅甸首府,甲辰年康有为自印度游缅,以保皇变政相号召,侨商受惑者颇不乏人。闽商庄银安被推为仰光保皇会分会长,并担任创办机关报,名之曰《仰光新报》。地址在大埠勒达街二十号,银安自任经理,其股东新旧不一,甚有认保皇变政之言论为危险性者。故该报形式陈腐,主张和平,不过稍偏于康梁方面而已。乙巳五月,东京《国民报》记者湘人秦力山自香港抵仰光,由同志陈甘泉介见庄银安,历述康梁棍骗华侨,及彼与唐才常在庚子年汉口一役失败之经过,银安豁然觉悟,遽宣布脱离保皇会关系。力山因著《革命箴言》二十四章,凡六万余言,由银安嘱《仰光报》逐日揭载,登出后,全缅侨众读之,大为感奋。乙已六月,力山自滇边致书新加坡《图南报》主人陈楚楠,略云:“顷著有《革命箴言》一书,已寄赠《仰报》,该报日销数千份。此书若在贵报重登,或得照邹书一例,能翻刻送人尤妙也(共有六七万字)。惟此书成于十二日之内,多有理论未完全之处,将来公如肯俯就,一灾枣梨,望嘱诗耀两兄为之校斧,或于同胞之条理与理论,均不无小补,弟因邹书徒事谩骂,而不言理,故不得已而有此作也。书中诘驳康党之处甚多,可一惩其顽焰”等语。惟此文仅刊至第十六章,即为该报之顽固派董事所反对,竟将余稿八章强行毁灭,读者莫不引为憾事。是岁十月,力山在滇边干崖染疫身死,是报以股东内部意见水火,无法维持,旋亦停刊。

《华暹新报》

是报地址在暹罗京城曼谷生日桥街五十三号,发刊于丙午年(民国前六年),其创办人为陈景华、萧佛成、沈荇思、王杏洲、何少禧、陈美堂、陈载之、朱广利、马兴顺、梁挺英诸人。景华前任广西贵县知县,因得罪粤督岑春煊,亡命暹罗。既创办此报,即高谈革命,与香港《中国日报》互通声气。先后任笔政者,有康荫田、王斧、卢伯琅、胡毅生诸人,其内容分华文暹文两版,暹文由佛成与其女公子任之,萧女深通暹文,雅为暹王子某所赏识,彼国王室为多妻制,暹俗王子得抢夺民间女子入宫,以不犯法论。时暹王有子数十人,萧女尝被某王子恃强绑去,赖报中伙友追至街头夺回,亦幸事也。戊申(民国前四年)冬,总理偕胡汉民、何克夫、胡毅生、卢伯琅等莅暹。此地始成立同盟会,自后是报遂为我国革命党在暹之唯一机关报。至民国三十一年日军入寇暹罗,始被迫停刊。是为海外各地我国在南洋革命党报之寿命最长者。

《槟城新报》

此报设于英属马来亚首府之槟榔屿缎罗申街。槟榔屿又译庇能,其地富商黄金庆、吴世荣、陈新政等,尝于乙巳年组织槟城书报社,以开通民智为务,旋复创办《槟城新报》,延聘民党文人为记者。初出版时态度和平,只注重提倡新学,及丙午年新加坡同盟会陈楚楠等派员来设分会,黄、吴、陈等一律加盟,报社言论遂日趋急进,然此报固常以中立派自命也。赖有槟城书报社诸会员历久维持,故不若各党报之旋起旋蹶,迄民国成立后多年,仍屹立南洋如故。

《中兴日报》

《南洋总汇报》改变宗旨后,南洋各埠之革命喉舌为之喑哑者一年有余。乙巳年冬,总理至新加坡已开设同盟会,陈楚楠等率先举手加盟,由是党员日众。附近各埠侨胞入会者络绎不绝。及《总汇报》易主后,缺乏报道机关以资联络,各会员莫不引为大耻,楚楠、永福、林义顺、许子麟、陈先进、邓子瑜、沈联芳诸人,乃于丙午春发起募股,重创党报。初函托香港冯自由代聘记者及购办铅字,冯荐何子耀、王斧二人任之,筹备至是岁七月十三日始出版,定名《中兴日报》,社址在吉宁街第十三号。出世未久,即与《总汇报》为革命论与立宪论之大笔战,先后主笔政者,尚有田桐(恨海)、居正(药石)、陶成章、林时塽、胡汉民、汪精卫、方瑞麟、林希侠、张绍轩(西林)、周杜鹃、何德如、胡伯骧诸人。任事者则有林义顺、邓慕韩、萧百川、汤百令、吴悟叟、周华、罗伸霍诸人。当两报笔战时,总理适于丁未年自越南移居此地,寓东陵东明律一一一号,东京《民报》诸记者亦联翩而至,一齐加入战线。总理亦托名“南洋小学生”,亲自撰文以驳斥“革命足以召瓜分”说之非。两报论坛争辩之剧,殊不让香港《中国报》与《商报》之激战也。时《总汇报》记者仍为欧榘甲、徐勤、伍宪子等,伍宪子尝集《中兴报》记者笔名,作一联以嘲《中兴报》诸人,联曰:“药石无灵精卫含冤填恨海;汉民遭劫杜鹃啼血怨西林。”药石为居正笔名,恨海为田桐笔名,西林为绍轩笔名,洵可谓谑而虐矣。丁戊两年间,《中兴报》日销至四千余份,英荷两属侨众,直接蒙其感 化,厥功至伟。至己酉年(民国前三年)春,总理因事远赴欧美,楚楠以历年为革命耗资,发生兄弟分产涉讼事,无力兼顾党务,永福亦因商业亏折,几致破产,其他党员无积极负责者,《中兴报》负债累累,屡次招股,皆随手辄尽,无法抵欠,支持至庚戌(民国前二年)年春,卒致停版歇业,闻者惜之。

《光华日报》

缅甸同盟会成立于戊申年(民国前四年)三月,众举庄银安为会长,数月后由银安与同志陈海瑞、陈守金、陈玉著、李海国、陈清波、陈文豹诸人集资缅币八千余盾,发起创立《光华日报》,以三千盾承购旧日《仰光新报》之铅字印机,赶行出版,其社址在仰光百尺路旧门牌六十二号,银安任经理,陈仲赫副之,筹备至是岁八月初一日始出版。总主笔为滇人杨秋帆、鄂人居正二氏,先后助理编辑者,有黄大哀、何荣禄、苏铁石、傅春帆、陈绍平、林文曲、黄兰士、徐赞周诸人,其资本多半招自该埠普通商人,非尽党员也。是报初出版即高唱革命排满,抨击保皇立宪,尤不遗余力。康党嫉之如眼中刺,陶成章所著《浙案纪事》,即在此报登载。未几秋帆入滇谋起兵讨满,荐滇人吕志伊(天民)自代。康党初嗾使该报非党员之股东解散报业,计不得逞,会是冬十月清帝母子同时身死,天民在报上征联曰:“摄政王兴、摄政王亡、建虏兴亡两摄政。”应者虽多,惜无佳构。时同盟会副会长卢喜福忽发奇想,私电袁世凯,请立汉人为帝,乘机革命以倾覆满祚,清廷因是根究电报来源,遂向北京英公使交涉重订电报新约,以后缅甸华侨有电达本国政府者,不得代为转递,此例至民国成立后二十余年,犹未废除也。事后保皇派商人乘势以全体商人名义函电清廷,请简派领事驻缅,清廷准之,未几遂首派蜀人萧永熙充驻仰光领事,永熙履新后,屡借为丧家点主事,向商户敲诈取财。《光华报》特用“领事神主”四字,为撰一联,加以讥刺。永熙老羞成怒,遂以行文抄没本籍财产为辞,威胁该报之七股东代表,令即停止营业,七股东多怯于官威,独李海国一人坚决拒之,余六人竟腼颜屈从。是报因是歇业。结果报社全部财产付诸拍卖,竟为保皇派商人间接出资购得,与昔年新加坡《南洋总汇报》之落于敌手,同一耻辱。

第二《光华报》

全缅同盟会以《光华报》被保皇党攘夺,大为激昂,深悟招集党外商人资本之非计,遂开全体大会,筹募复兴资本,一夜集股一万三千余盾。是岁十一月朔日,乃有第二《光华报》继起,地址在仰光五十尺路二号。先后任经理者有陈仲赫、黄永田、陈汉平等,主笔仍为居正、吕志伊二人。时康党于购得前《光华报》全部财产后,即已易名《商务报》,延张石朋、李牙聪二人为编辑,石朋笔名顽石,牙聪绰号聋子,皆 保皇会会员也。《光华报》既复活,仍与《商务报》大开笔战,论争数月,《商务报》记者张石朋自知理屈,愿归依革命真理,毅然脱离该报,李牙聪因亦缄口无声。时人戏撰一联日:“生公(居正笔名)说法顽石点头;天民示威聋子投地”即指此事。无何,《商务报》以寡助歇业,民党声势为之益张。至庚戌(民国前二年)夏,康党与清领事萧永熙合谋倾陷《光华报》以泄愤,由永熙密电外务部,动以危辞,诬《光华报》鼓吹无政府主义,请将该报当事人驱逐离境。英使以告缅甸总督,缅督竟下令递解居正、陈汉平二人出境,其驱逐令有“押送广东交清官办理”字样。舟过新加坡时,幸该埠同盟会预延律师,向新加坡总督极力依法抗争,因得改为自由出境,亦云险矣。《光华报》受此摧残,元气大损,同时复有封报拘人之谣诼,报中职员人人自危,庄银安首避地槟榔屿,其他职员亦多隐匿别埠,《光华报》遂不免第二次之停刊。

《星洲晨报》

此报发刊于己酉年,乃新加坡同盟会员周之贞、谢心准等所创,可与《中兴日报》并驾齐驱,在庚戌春《中兴报》停刊后,革命党恃之为马来半岛之喉舌,惜以资本不继,开办不满一年,亦继《中兴报》而歇业。

第三《光华报》

仰光之第二《光华报》既受摧残,庄银安避地槟榔屿,即与该埠同盟会员陈新政、黄金庆、徐洋溢诸人,措资举办第三《光华报》于其地,以继承仰光党报之统绪。聘东京《鹃声》杂志记者蜀人雷昭性(铁崖)为总编辑。方次、石周、杜鹃等助之,即于庚戌冬十月一日出版,时新加坡《中兴日报》及《星洲晨报》均已相继停刊,独此报在马来亚首府大声疾呼,光芒万丈。适总理亦于是年由新加坡移居此地,辛亥三月黄花岗一役以前之同盟会军务会议,亦在此地开会。黄克强孙眉赵声胡汉民谢逸桥谢良牧诸人均络绎莅止,《光华报》于此时期,尤多所贡献,盖庚、辛两年南洋革命党之大本营已由新加坡移至槟榔屿,此报之地位与前三年之《中兴报》相同也。

《进化报》

仰光之第二《光华报》停版月余,吕志伊、陈钟灵、徐赞 周、李海国、魏海国、陈震川、丘思道诸人,不甘为汉奸及外力所屈伏,即已著手组织第三次之同盟会机关报。改光华名日进化,即以旧《光华报》资产充之,于庚戌年二月出版,陈钟灵任经理,吕志伊仍司笔政。其鼓吹革命仇满之勇敢,不让于前,清领事终无法以抑制之。是报发刊后八月,康党复勾结地方警吏,借假查账之名目,向该报任意摧残,终以公理不胜暴力,不得已重行停刊,吕志伊因此离缅返国。

《泗滨日报》

此报开设于戊申年间,其地址在荷属爪哇之泗水埠,乃普通侨商所组织,实非革命党报,不过其股东中有一部是同盟会员耳。《中兴报》记者田桐于戊申、己酉间曾就此报之聘,充任总编辑,颇能宣导民族思想,因著《南国篇》批评荷属政治,竟为爪哇政府驱逐出境,其内容及经过,以非党报,故不详悉。

《警东新报》

此报开设于澳洲墨尔砵埠罗索尔街一百八十九号,出版 于己酉、庚戌年间,在此报发刊之前,澳洲各埠只有雪梨新金山之保皇党《东华新报》一家,梁启超曾游历其间,大倡保皇,并荐唐才常之弟才质主持笔政,故全澳华侨之思想开通者皆属保皇会员,革命党人在民国以前从未涉足此地。至己酉年间,始有少数青年受祖国革风思潮所感化,自动组织《警东日报》,鼓吹民族主义,时与香港《中国日报》通气,辛亥三月黄花岗役,尝募捐饷糈,以助义师。

《公理报》

此报设于菲律滨首府之曼尼剌埠(又名小吕宋),在庚戌年 以前,菲岛各埠华侨尚无报馆之组织,至辛亥年春夏间,始有美洲归国之同盟会员李箕自香港至曼尼刺,联络孙总理昔年在香港雅丽士医院同学之闽人郑汉淇,开创同盟会,同时创办《公理报》。总编辑为闽人吴宗明,继续维持至民国三十年日寇占领以前,尚屹然存在,其寿命与暹罗《华暹新报》相类。

《民国报》

澳洲侨胞自己酉、庚戌间墨尔砵埠有《警东新报》之发刊,至辛亥年春,澳京雪梨新金山更有《民国报》之继起,是报为该地致公堂所组织。其宗旨为反清复明,以迭受美国旧金山《大同日报》及加拿大温高华《大汉日报》发挥本来宗旨之影响,遂亦开设言论机关,以相呼应。辛亥三月广州之役,亦尝先期募集军资数百镑,以济义师。民国成立后多年,是报仍继续奋斗。其任事人刘涤寰、伍洪培、黄右公先后归国服务,旧金山少年报老记者刘涤寰,即当年主持是报之编辑人也。

《缅甸公报》

缅甸仰光《进化报》停刊后数月,其任事人徐赞周乃联络同志张永福(与新加坡之张永福同名不同人)、杨子贞、曾上苑、陈钟灵、饶潜川诸人,以学务总会名义承买《进化报》印机铅字,另发刊《缅甸公报》。于辛亥年春出版,仍以宣传革命为务,至民国成立后另行改组,易名《觉民日报》。

《南侨日报》

新加坡自《中兴》、《星洲》两报停歇后,党人之宣传机关缄默者将及一年。至辛亥夏间,有同盟会员黄吉辰、卢耀堂等始发刊《南侨日报》,为《中兴报》之继续,时距三月二十九广州黄花岗一役未远,革命怒潮澎湃海外诸岛,人心亦渐振奋,故出版时大博英荷两属侨胞之欢迎。出版后数月,武昌义师勃起,侨胞多根据是报所传播之消息为趋向云。

此外,尚有荷属泗水之《民铎报》,八打威之《吧城日报》,日里埠之《苏门答腊报》数家,皆与党人有直接间接之关系,虽非党报,而抨击满清虐政及发挥民族主义,与党报殆同一论调。迄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一役之后,潮流所趋,虽中立派报纸亦渐归急进。所谓:“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旨哉言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