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瀛探索/第九章/第二節

導言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二節 戰後南瀛的經濟發展

戰後初期的台南縣經濟發展,就如同當時整個台灣經濟一般,是處於混亂、百業蕭條的狀況。由於台南縣大部分人口是依靠農業生活,所以基本上是一個以農業發展為主的經濟形態。

從1950年下半年起,美國開始對台灣實行經濟援助,注入大量資金,幫助 台灣恢復經濟。[1]加上政府實施土地改革及發展「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經濟政策,台南縣也積極發展農工商業,推行一連串的土地及經濟改革措施,奠定今日台南縣經濟發展的基礎。

土地改革與農業發展

编辑

戰後的台灣,因產銷設施遭受戰爭的嚴重破壞,農業生產環境惡化、農業生產萎縮,所以需要振興農業,恢復戰前農業的水準。於是,政府在民國40年代,提出台灣農業史上最重要措施,就是「土地改革」,讓實際耕作的農民擁有自己的耕地,提高農民耕作意願,成為農業迅速恢復的主要因素。這次的土地改革,也是台灣史上第一次成功的例子。

土地改革

编辑

台南縣的土地總面積為20萬1600.75公頃,佔台灣總面積5.6%。戰後政府為發展農業經濟,促進土地充分利用,增加單位面積的生產量,提高農民生活水準,以及為了充分供應糧食,解決突然從中國遷入的120萬軍民的民生問題,乃自民國38年(1949)至民國42年(1953)先後推行土地改革政策。

1、三七五減租

台灣從1930年代初到1940年代前半期,已經歷最初的工業化,但戰爭末期受到美軍大規模空襲,工業受到極大創傷,所以戰後仍以農業為主。

但農地大多集中於少數地主手中,地租很高,佃農所得偏低,生活困苦,且經常出現租權糾紛。於是,政府在民國38年(1949)4月實施「三七五減租」,其用意在於減輕佃農佃租負擔,保護耕作權,並增加農業生產。

三七五減租,限定地租最高額不得超過耕地主要農作物正產品全年收穫量的千分之375,副產品的收益都歸佃農所有。同時規定租期不得少於6年,地主不得任意撤租,且限定地主土地出售,佃農有優先購買權,以便逐漸扶植佃農成為自耕農。

民國38年(1949),台南縣辦理訂約面積為27,113.57公頃,佃農戶數32,898戶。民國42年(1953)實施耕者有其田之後,佃農戶逐漸減少,截至民國90年(2001)底訂約佃農戶數,只剩下約4,920戶,面積1,753.9620公頃。[2]數十年間,減少了2萬多戶佃農。

2、公地放領

台灣的公有耕地,大多是日本時期要求台灣人民申報土地所有權狀之後,才將無主地劃歸國有,戰後則由政府接收。

民國40年(1951)6月,政府為了扶植自耕農,也為了增產糧食養活突然遽增的人口,將國有、省有的公地以及公營企業所有的公有耕地,分期放領予原來的佃農、僱農,及其他耕地不足的佃農、半自耕農。

台南縣於民國37年(1948)已先試辦公地放領。放領耕地328.6778公頃,承領農戶數719戶。至民國40年(1951)積極推行公地放領,放領地價依主要農作物正產品全年收穫量的兩倍半,折成實物計算,由承領農民於10年內分期攤還。

至民國60年(1971)連同試辦共辦理7期,合計放領耕地12,809.1784公頃,承領農戶數31,860戶。[3]

3、耕者有其田

民國42年(1953)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這也是一項扶植自耕農的辦法,並進一步限制每一地主私有耕地的面積。每一地主保留限水田3甲,旱田6甲,超過限度的耕地,限期出售,或由政府徵收後,直接讓佃農、僱農承領。

地主既不能再購買耕地,所被徵收的土地地價補償,3成由政府以台灣水泥、農林、紙業、工礦等4大公司股票給地主,以便輔導地主轉投資於工業生產,進而促進台灣工商業的發展。

台南縣當年辦理承領耕地面積為11,500.485公頃,承領農戶18,724戶。[4]

4、農地重劃

農地重劃為一種綜合性的土地改良措施,係將一定區域內,零碎、分散、不 合利益的農地,予以重新的規劃整理,建立標準坵塊,並配置農水路,使每一坵塊都能直接臨路,方便運輸,灌溉、排水、耕作的管理亦甚便利。

農地重劃可以說是為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擴大農場經營規模、推行農業機械化、降低耕作成本、提高土地生產力、促進農業經營走向現代化的有效措施。

台南縣的農地重劃,最早是民國47年(1958)由仁德大甲重劃區的183公頃開始。重劃面積則以民國58年(1969)的9,557公頃最多。至於民國47年(1958)至89年(2000)農地重劃累計面積,則以後壁鄉6,377公頃最多。[5]

土地改革措施的成功,讓農業生產快速恢復,除了可供應突然遽增的人口,還有多餘的農產品可供出口,賺取外匯。如民國39年(1950)至43年(1954),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的輸出,佔全國輸出總額的百分之90,其中又以糖、米為最大宗,佔4百分之75。[6]

而從民國43年(1954)至民國56年(1967)的13年間,是台灣農業快速成長的時期,更支援工業的發展,讓台灣經濟得以起飛。這一切農業成就,可說歸功於土地改革順利的推動。

農業發展

编辑

由於戰後土地改革成功,大部分的佃農成為自耕農,擁有自己的耕地,願意在農業發展上求新求變。因此,台南縣各種作物的產量,不斷的提高,而且項目繁多,從單純的米、糖傳統作物,到今日發展出具有鄉鎮特產的產業文化,是經歷多年農業改革的成果。所以,今日台南縣不論在耕地面積,或是農產品的產量及種類,一直高居全台之冠,故有「農業大縣」的美名。

稻米為台南縣重要農產品之一,但為紓解稻米生產過剩所造成的嚴重倉容不足,及外銷困難虧損等問題,[7]縣府在民國72年(1983)推動稻田轉作計劃。

1、推動稻田轉作

由於縣府在稻田轉作初期,加強推動集團轉作及選定區域,培育8萬農建大軍,提昇農民素質,又推動雜糧集團轉作及訂定集團轉作獎勵辦法,所以推動績效相當良好。本縣曾經連續兩年獲得全國推動稻田轉作績效第1區第1名的佳績。[8]

農田轉作計劃的成功,解決稻米生產過剩的問題,引進高經濟價值產品及推廣台南縣既有的蓮子、洋香瓜、金柑、蕃茄等,以達發展一鄉一特產的目標。

2、發展精緻農業

為促進台南縣農業持續成長,突破現階段的發展瓶頸,縣府於民國73年(1984)提出「加速推動農業升級發展精緻農業」的計劃。[9]

這項計劃是運用農業科學技術,灌輸核心農民現代化農場經營管理與生產技術,並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生產高價值農漁牧產品,以加速農業升級,促進農業現代化,增進農民收益,讓本縣農村能呈現另一種新面貌。而為了讓精緻農業推動成功,縣府也擬定發展精緻農業重點方向,如:發展技術密集的農業、輔導農產品加工、發展地區性特產、發展觀光農業等等。

多年精緻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民所得,增加農民務農意願,讓台南縣各鄉鎮市都發展出許多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如:白河蓮子、官田菱角、大內酪梨、麻豆文旦、佳里牛蒡、玉井芒果、歸仁釋迦、南化龍眼、七股洋香瓜、關廟鳳梨等等,提高台南縣農業生產力和競爭力,再創農業活力與生機。

3、實施地區農業

民國80年(1991),台南縣被指定為全台西部唯一辦理地區農業先驅計劃的示範縣,這項地區農業發展6年計劃,是以照顧農民,發展農業,建設富麗農村為目標。 該項地區農業先驅計劃,希望達到「生產農業化」、「生活現代化」、「生態自然化」的預期成效,做為民國81年(1992)至86年(1997)台灣全面性實施地區農業的重要依據。[10]

縣府並於民國82年(1993)在佳里鎮龍安社區,實施富麗農村示範計劃,期望整合並調整產銷機構,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規劃朝向科學化、企業化、藝術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呈現台南縣富麗農村的景象。

該計劃自民國80十年(1991)至83年(1994)度止,投入總經費約14億,改善農、林、漁、牧、水土保持、農產運銷等環境,估計總效益逾65億元。本縣因推廣績效卓著,民國82年度(1993)榮獲全國第2區第1名的佳績。各項計劃影響至今,成果斐然,農民反映良好。

4、營造產業文化

產業文化活動的舉辦,是結合地方農特產品、生態景觀及民俗文化等要素,並塑造成觀光遊憩的活動。其主要的目的,在活絡當地經濟、振興地方產業、保存傳統文化、提供城鄉交流機會等等,是鄉鎮市未來發展經濟、保存地方文化的有效方案。

台南縣最早提出「產業文化」的口號,是民國84年(1995)的全國文藝季「走馬瀨之春-南瀛產業文化節」。翌年(1996)的「白河蓮花節全國文藝季」活動,則將社區產業、歷史文化以及自然景觀結合,成功塑造地方產業文化的獨特魅力。

因白河蓮花產業節一炮而紅,成為全國注目的焦點活動,縣府即提出「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政策。往後數年,以地方自有產業為標題的節慶名號,在台南縣各鄉鎮市不斷推出,吸引外地遊客前來消費採購,不僅增進當地觀光產業的發展,也促銷當地農產品,增加農民的收入。

由於台南縣產業文化活動年年持續展開,活動內涵也不斷推陳出新,慢慢形成「一鄉一特產」的產業格局。各鄉鎮市與農產品結合的印象,深植在遊客心中,讓台南縣農業發展有新契機,同時也讓地方文化活絡起來。

台南縣的工業發展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使當時台灣工業處於滿目瘡痍的半停頓狀態。戰後,政府一方面先從農業的改革著手,適時把原有的土地資本導向工商業;另一方面,因應當時迫切需要,致力恢復電力供應及肥料、紡織等工業發展。台灣的工業就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逐步發展起來。

戰後台南縣的工業發展,在政府的指引下,有計劃的採取「農工並重」政策,除了推行土地改革,增加農業生產,發展農業經濟外,也積極發展工業。大體而言,台南縣的工業發展,可分成以下5個階段……

第1階段:第1次進口替代(1950年代)

编辑

這一時期有自中國移入的120萬人口,糧食需求量大增,加上巨額的軍事負擔,如何維持生產,使經濟發展穩定,是本期的重點工作。

為了加強經濟發展,並爭取美國的經濟援助,政府把握時機,推動一連串的經濟建設計劃,第1期(民國42年至45年)經濟建設計劃的提出,從此展開台灣經濟發展的新紀元。但受制於資金不足、技術水準低落及外匯不足等因素,政府於是提出「進口替代」的工業發展策略。

所謂「進口替代」,是指政府採行高關稅及嚴格執行進口數量管制等保護措施,來扶植國內資本需求不大、技術要求不高的勞力密集性民生輕工業,用以取代原需進口的貨物。

此一階段,台灣迅速建立許多民生工業,如紡織、合板、塑膠、水泥、味精、食品加工等等,這些產業不僅成為主流,也進一步變成主要出口產業。

至於此一階段的台南縣工業發展情形,以民國49年(1960)台南縣的工廠登記類別來做初步觀察。

【表9-2-1】民國49年(1960)台南縣的工廠類別及家數統計表[11]
工廠類別 家數 工廠類別 家數 工廠類別 家數
罐頭食品工業 1 榨油工業 16 其他非金屬礦物製品工業 39
碾米工業 379 醫藥工業 6 鋼鐵冶煉工業 1
麵粉工業 1 肥皂工業 1 金屬品製造工業 2
製糖工業 12 塑膠工業 5 機械工業 49
其他食品工業 234 其他化學品工業 9 電機工業 1
其他飲料品工業 9 印刷及裝訂工業 13 燈泡及日光燈工業 1
麻織工業 1 製革工業 2 其他電器工業 1
製材工業 46 橡膠工業 1 自行車工業 1
造紙工業 3 磚瓦工業 105 其他運輸工具工業 1
酸減工業 1 水泥工業 1 爆竹工業 2
染料工業 2 石火工業 5 其他製造工業 74

從【表9-2-1】可以看出,在民國49年(1960)底,台南縣的工廠登記家數有1,040家,以食品製造業的種類最多,如碾米工業(379家),食品工業(234家)。其他較多的工業依序有:磚瓦、機械、製材、非金屬礦物、榨油等等工業。

綜觀此一時期台南縣的工業形態,以勞力密集、技術簡單、加工層次較低的基本工業,及以大眾消費性的工業發展為主。

第2階段:出口導向(1960年代)

编辑

由於進口替代的輕工業,在政府扶植之下,逐漸面臨國內市場日趨飽和、生產技術無法提昇等問題。為使工業持續發展,爭取外匯來源,必須拓展出口,於是政府轉而採取對外出口導向的經貿策略。

所謂「出口導向」,是指出口結構的改變,以輕工業產品在出口中取代農產品暨農產加工品的主導地位,讓台灣的經濟發展,由國內導向轉為積極的出口拓展。由於積極拓展外銷,許多中小型製造業迅速發展,如雨後春筍般的設立,需要大量的人力及場所,當時政府大力提倡「客廳即工廠」,於是台灣家家戶戶接受外銷工廠的委託,裝配半成品,按件計酬,大幅減少工廠成本開支,促進當時經濟的高度發展。

由於出口導向政策奏效,再加上世界經濟持續繁榮,使我國出口貿易呈現快速的發展,台灣經濟在此時期高度的成長,是台灣經濟開始起飛期。

台灣靠著充沛的勞力與低廉的工資,一些輕工業如:紡織品、塑膠製品、合板、電子等產品,持續大幅成長,迅速打進國際市場。到民國50年代中期,工業產品在外銷市場上,已取代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的地位,成為我國最重要的出口項目。

至於這一階段的台南縣工業發展情形,以民國59年(1970)台南縣的工廠登記類別來做大概的了解。

【表9-2-2】民國59年(1970)台南縣的工廠類別及家數統計表[12]
工廠類別 家數 工廠類別 家數
食品製造業 139 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 7
飲料及菸草製造業 3 橡膠製品製造業 9
紡織業 44 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95
成衣及服務品製造業 16 金屬製品製造業 57
皮革、毛皮及其製品製造業 7 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 58
木竹製品及非金屬家具製造業 55 電力及電子機械器材製造修配業 17
紙漿、紙及紙製品製造業 22 運輸工具製造修配業 15
化學製品製造業 141 雜項工業製品製造業 24

民國59年(1970),台南縣的工廠共有709家。而由【表9-2-2】與【表9-2-1】比較,以勞力密集產業為主的輕工業成長迅速,而食品、飲料及菸草製造業等工廠數大幅減少,其地位則漸由政府保護重視的紡織業所取代。

一些資本需求較多、生產技術較高、加工層次亦較多的耐久性消費品工業,如:金屬、機械、運輸等輕工業亦大幅增加。另外,從【表9-2-2】也可以了解,一些屬於資本及技術密集的重化工業,如:石油及煤製品、化學製品製造業、電力電子機械器材業等重化工業,所佔比重亦逐漸增加中,為1970年代重化工業的發展奠立基礎。

總之,此一時期台南縣的工業產品,已逐漸取代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成為最重要的外銷產品。

第3階段:第2次進出口替代(1970年代)

编辑

此一階段有別於20年前以輕工業為主的「第1次進口替代」,主要鼓勵在國內建立重化工業,積極發展「第2次進口替代」產業,亦即替代重化原料、零組件的進口,並成為1970年代工業發展的重點。至1970年末,台灣經濟發展已受到世界矚目,被劃入新興工業國(NICS),亦即由以農業為中心的「低度開發國家」,擠身為出口導向工業化的「開發中國家」。 民國62年(1973),政府適時提出「十大建設」,以重大公共工程來帶動國內經濟,同時也奠下往後重工業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技術密集較高的產業,如機械、電機、電子及精密儀器等,因快速發展,所以不僅替代進口,並且也鼓勵外銷。

本階段台南縣工業的發展情形,以民國69年(1980)台南縣的工廠登記類別來做大概的說明。

【表9-2-3】民國69年(1980)台南縣的工廠類別及家數統計表[13]
工廠類別 家數 工廠類別 家數
食品製造業 672 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 8
飲料及菸草製造業 6 橡膠製品製造業 23
紡織業 186 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197
成衣及服務品製造業 131 金屬基本工業 8
皮革、毛皮及其製品製造業 28 金屬製品製造業 490
木竹製品及非金屬家具製造業 264 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 364
紙漿、紙及紙製品製造業 90 電力及電子機械器材製造修配業 104
化學製品製造業 141 運輸工具製造修配業 69
雜項工業製品製造業 166

從【表9-2-3】以看出,在民國69年(1980)底,台南縣的工廠登記家數共有3,455家,與前期相比,10年間增加近5倍。

此一時期值得一提的產業是關廟藤業,自民國61年(1972)開始,關廟地區藤業製造進入半機械化作業,專門生產高級的藤椅、藤桌、家具及家飾用品,藤產品出口值年年激增,可說是世界藤製品產量最豐的地區,是當時台南縣最有名的外銷產品

而在工廠類別上,可以發現,由於重化工業的快速發展,本期間化學製品業、金屬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電力及電子機械器材業、運輸工具業等工廠家數增加率最高,至於其他產業的工廠數,則增加不多。

因此,可以了解,本期台南縣的工業,也是朝向重化工業的方向發展。

第4階段:貿易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1980年代至今)

编辑

民國73年(1984),政府提出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及制度化的經濟發展新方向,以促使產業在自由、開放、公平及有秩序競爭的環境下持續成長。 此一時期,附加價值高、耗費能源較少的策略性工業,如:機械、資訊、電子、電機及運輸工具等產業,生產大幅成長,成為產業發展的新主流。1980年代末期,台灣被通稱為新興工業經濟地區(NIES),亦即由美、日等先進國家的加工出口基地,晉級為對東南亞國協、中國沿海輸出資本和技術的國家。「經濟奇蹟」、「台灣奇蹟」成為外國學者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評價。

至於在這一階段的台南縣工業發展情形,以民國79年(1990)台南縣的工廠登記類別來做大概的說明。

【表9-2-4】民國79年(1990)台南縣的工廠類別及家數統計表[14]
工廠類別 家數 工廠類別 家數
食品製造業 562 橡膠製品製造業 57
飲料及菸草製造業 14 塑膠製品製造業 766
紡織業 349 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147
成衣及服飾品製造業 124 金屬基本工業 180
皮革、毛衣及其製品製造業 72 金屬製品製造業 945
木竹製品及非金屬傢具製造業 250 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 573
紙漿、紙及紙製品製造業 226 電子及電子機械器材製造修配業 297
化學材料製造業 123 運輸工具製造修配業 432
化學製品製造業 164 精密器械製造業 243
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 1 雜項工業製品製造業 374

從【表9-2-4】可以看出,在民國79年(1990)底,台南縣的工廠登記家數共有5,899家。本期的塑膠製品業、金屬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電力及電子機械器材業、運輸工具業等工廠家數,較前期一直持續增加,而且增加精密器械製造業243家。

因為工廠數目的增加,台南縣在此時期已開發完成新營、官田、永康、新市、保安、龍崎等6處工業區,提供廠商設廠,[15]促進本縣工商業的繁榮發達,進而發展經濟。總之,台南縣本期的工業發展,是朝向機械、資訊、電子、電機及運輸工具等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策略性工業,而為1990年代的高科技產業奠定基礎。

第5階段:高科技時代(台南科學園區;1990年代)

编辑

科技是台灣目前經濟發展的重心,民國69年(1980),新竹科學園區的設置,奠定了台灣高科技企業發展的基礎。民國84年(1995),政府為振興南部經濟,奉行政院決議設置「台南科學工業園區」,讓高科技產業有機會立足南台灣,是 台南縣邁向科技縣的重要指標。

台南科學園區由國科會依「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負責設置開發,未來的營運管理,亦由國科會負責。南科位於新市鄉和善化鎮間的台糖公司道爺與善化農場,園區面積約660公頃。園區外圍將依都市計劃法設置「台南科學工業園區特定區」,約2,000公頃,供園區工作人員居住、生活及發展相關服務性產業使用。

園區建設分成2期規劃,第1期的開發,包括園區開發規劃作業,為期9年(民國84年3月至民國92年12月)﹔第2期的開發也是9年(民國90年1月至民國98年12月)。第1、2期間重疊時間為3年,亦即總開發需時15年。

南科園區分為微電子、半導體及農業生物技術等3個專業區:

  1. 微電子精密機械:主要在推動精密機械、機電系統產品、醫療器材及半導體設備等項目的產學整合與研發生產。
  2. 半導體:半導體目前居世界6大新興產業之首位,因此,欲將北部IC產業發展延伸至南部地區,進而帶動相關產業在南部的發展。
  3. 農業生物技術:主要在推動花卉、畜用疫苗、生物農藥、水產經濟生物育種、魚介類診斷與防疫製劑等項目的產學整合與研發生產。

南科園區自民國85年(1996)元月初動土以來,經歷多年的開發,從蔗田變矽谷的雛形已漸顯露。民國86年(1997)台積電宣佈南科設廠後,至民國92年(2003)8月,累計共有112家廠商獲核定入區投資,核定建廠。

其中,在投資廠商產業屬性方面,光電產業仍高居6大產業之冠,計有29家廠商入區,展現群聚光環。其餘分別為半導體21家,生物技術22家,通訊15家,精密機械24家,電腦週邊1家。估計92年(2003)產值可突破1,300億元。

依據國科會的預估,未來南科如果經營成功,其總產值將超過新竹科學園區。就南科創立的時機及產業規劃,相信台南縣的未來,將是南部區域高科技產業發展重鎮,明日的「科技大縣」。

台南縣的商業活動

编辑

台灣的商業活動,一如工業發展一般,經歷戰爭的破壞後慢慢復甦,在政府一連串的經濟建設方案中,台灣商業成長迅速,經營規模日趨擴大,其組織形態也快速變遷。各縣市商業登記家數及資本額年年快速增加,說明台灣商業活動正在蓬勃發展。

台南縣的商號,在戰後初期僅剩1,600多家,戰後在大家的努力下,商號組織逐漸擴大,且有公司行號的設立,其組織非一般商號可比,頗具有現代企業的規模。如:台灣洋釘股份有限公司、允成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及泰豐紡織有限公司等等工商行號,組織設備相當完善,營運情形也相當良好。

這些年來,台南縣商業活動情形,可以由【表9-2-5】來說明。

【表9-2-5】台南縣歷年來商業登記家數、資本額、行業別一欄表[16]
年代 家數 資本額 行業別(前五名的商業登記家數)
民國43年(1954) 6,235家 48,228千元 買賣業(3120家)、製造業(1024家)、飲食業(575家)、浴室理髮業(330家)、服裝業(236家)
民國50年(1961) 11,420家 127,039千元 買賣業(5731家)、製造業及加工業(3532家)、設場所以集客業(1513家)、技術業(211家)、勞作或勞務之攬業(264家)
民國60年(1971) 16,917家 265,176千元 買賣業(8282家)、製造業(2713家)、服務業(2706家)、加工業(1186家)、飲食業(459家)
民國70年(1981) 25,288家 659,174千元 買賣業(13218家)、服務業(3530家)、製造業(3023家)、加工業(1979家)、承攬業(759家)
民國80年(1991) 27,803家 936,340千元 商業(16305家)、製造業(4785家)、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業(3679家)、運輸倉儲及通信業(1273家)、金融保險及不動產(1135家)
民國90年(2001) 23,314家 347,447千元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17526家)、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業(2637家)、製造業(2296家)、製造業(1888家)、工商服務業(114家)

由【表9-2-5】可以看出,台南縣的商業形態逐步轉變,商業登記家數、資本額一年比一年增加,顯示商業活動相當蓬勃發展。而就行業別來看,台南縣的買賣業、製造業、服務業等,所佔的比率都是最高的,未來也將是台南縣商業形態發展的主軸。

目前台南縣的商業和服務業,以新營、佳里、麻豆、永康、仁德、歸仁等地較為發達,未來隨著縣內二高、高鐵、快速道路等重大交通建設陸續完成後,邊陲和農業地帶各鄉鎮市的商業發展將欣欣向榮,各鄉鎮市商業發展也將趨於平衡。

戰後台南縣的經濟發展,一直依循政府「農工並重」的政策前進。以農業發展而言,從民國38年(1949)以來土地改革的成功,讓許多佃農成為自耕農,願意投入更多的心力,經營農業的發展,加上台南縣政府對農業發展計劃的創新與重視,如發展高經濟作物、規劃一鄉一特產、推動產業文化及蘭花生技園區的設立等等措施,使台南縣在民國90年(2001)農產品的產量高居全國第一,有胡蘿蔔、蕃茄、洋香瓜、洋菇、白柚、柳橙、龍眼、芒果、楊桃、木瓜、胡麻等等,[17]所以農業一直是台南縣經濟發展的基礎。

在工業發展方面,台南縣的工廠數,長期以來呈快速成長,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和特性,也以資訊電子及金屬機械業為優先。而隨著南部科學園區的設立,將升級轉型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經濟發展將出現新契機。

在商業活動方面,為加強產業服務,配合整體經濟發展,台南縣在台南生活圈及新營生活圈共規劃80公頃的工商綜合區。[18]這些工商綜合區的開發,將帶動台南縣整體工商發展更為迅速,其商業機能及創造的就業機會,對地方助益甚大,也將使台南縣整體經濟發展體質更加良好。

註釋

编辑
  1. 美國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從1950年至1965年給台灣的經濟援助共計15億美元。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援助,不僅限於資金或物資,還包括軍事援助、低利貸款、直接投資、技術轉讓和人才支援等等。
  2. 台南縣政府,《台南縣統計要覽53期》,新營:台南縣政府,2002年,頁1。
  3. 台南縣政府,《台南縣統計要覽36期》,新營:台南縣政府,1985年,頁1。
  4. 同註14。
  5. 台南縣政府,《台南縣土地利用分析》,新營:台南縣政府,2002年,頁8。
  6. 宋光宇,《台灣歷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年,頁115
  7. 民國70年代起,美國人高喊「國際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對台灣大量傾銷穀物與水果,又逼迫台灣簽訂「中美食米外銷協定」,企圖限制台灣稻米的外銷市場。同註17,頁116-17。
  8. 台南縣政府,《南瀛文獻29卷》,新營:台南縣政府,1984年,頁334-348。
  9. 台南縣政府,《南瀛文獻30卷》,新營:台南縣政府,1985年,頁290-291。
  10. 台南縣政府,《南瀛文獻37卷》,新營:台南縣政府,1993年,頁300。
  11. 臺南縣政府,《臺南縣統計要覽專刊85年版》,新營:臺南縣政府,1997年,頁219-221。
  12. 同註11,頁221-223
  13. 同註11,頁223
  14. 同註11,頁223
  15. 新營工業區於民國72(1983)開發完成,屬於綜合性工業區,以金屬製品製造業、塑膠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電力及電子機械器材製造修配業為主。
    官田工業區於民國66(1977)開發完成,屬於綜合性工業區,以金屬製品製造業、塑膠製品製造業、食品及飲料製造業、化學製品製造業為主。
    永康工業區於民國70年(1981)開發完成,屬於綜合性工業區,以紡織業及金屬基本工業為主。
    新市工業趨於民國65年(1976)開發完成,屬於綜合性工業區,以紡織業為主。
    仁德保安工業趨於民國72年(1983)開發完成,屬於綜合性工業區,以塑膠製品製造業及金屬製品製造業為主。
    龍崎工業區於民國65年(1976)開發完成,屬於國防工業區,以國防化學工業為主。
    以上資料參考〈台南縣招商資訊網〉。
  16. 台南縣政府,《臺南縣統計年報》,新營:臺南縣政府,1954年,頁5-9。
    台南縣政府,《臺南縣統計要覽53期》,新營:臺南縣政府,2002年,頁5-9。
  17.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農委會,2002年。
  18. 台南縣政府,《台南縣簡介》,新營:台南縣政府,1995年,頁21。
導言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