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溪文集
卷一
作者:李彙寧
1897年
卷二

敬讀老祖先生文集

编辑

一部光明幸惠吾。陶鎔萬化入洪爐。易奇詩正微言孔。地負海涵大訓朱。秋月鑑空光在水。瑤琴絃撤響留梧。精金美玉裒成袠。尤感當時道不孤。

松坡義龜石

编辑

穹然南漢石。抵死不西頭。周皷荊駝恨。秦鞭泗鼎羞。高撑天與久。大義人誰儔。蔓草靈龜老。崇禎萬古秋。

敬次映江亭韻幷小序

编辑

亭故寢郞龍潭處士權公之居也。公當嘉靖乙巳。炳幾遐擧。以故居近城市。移築于此。三面皆山。山下是水。亭對山臨水。至春花欲燃。秋月滿空則山與水相涵。亭與水相暎。此亭之所以爲號也。其後吳竹牖,金鶴沙,鄭愚川,張錦江諸先贒。登眺而觴詠焉。亭之名於南國。由得公爲之主。而諸贒之杖屨咳唾。亦能助其精采也。今亭之主權君錫元。踵修斯亭。亭楣古扁。次第新之。其肯搆也夫。竊自幸託名其後。係以詩云。

天地端蒙世。江山處士樓。滄亭晴欲蘸。滑舫畫如流。遠市輕塵歇。小窓劇鷺浮。楣端珍重字。千古爲誰留。

次野翁亭韻

编辑

獨對靑山萬念除。百年蕭灑野翁居。何來石面偏當砌。自在蘭心不借鋤。林雨添溪澆晩稼。村風送酒煑香蔬。婆娑巾服康衢老。湖海誰知有樂魚。

太廟陪祭日。次金學士大坤韻。

编辑

禁城楓葉曉霜淸。韻語時隨玉珮鳴。洗却盈膓葷血盡。何須盥沐是齊明。

壬辰十月發肅行。中途有感而作。

编辑

踸踔㠐雲倚蹇驢。此行重渡漢江西。餘生家國三年後。去路江山十月初。萬事只成湖海紱。一心謾負洛閩書。最憐貳極門前月。白首靑袍淚滿裾。

丁酉三月。密陽漕倉發船日作。

编辑

三月漕倉極滯留。江風吹髮白勝秋。民憂可紓南風麥。國計俄裝萬斛舟。夜靜棹歌松浦口。春深花信柳堤頭。江湖太守無餘事。攜酒登臨樂樂樓。

挽朴執義時源

编辑

昔遊陶院又榮衙。隨處春風座上多。山水百年蟠谷社。文章八代嘯臯家。循良歷試名塗可。潦倒生逢叔世何。却憶迎薰三老會。那堪孤露唱蒿歌。在榮川時。先大人與公及金正言永範丈。會迎薰亭。

挽金進士祖壽四絶

编辑

古藤西畔小溪堂。咫尺淵源道德坊。人去孤松流水在。公家三世響文章。

一見知從禮法家。少年遊泮已聲華。晩來料理定何事。博帶行尋泗水涯。

千卷詩書一室淸。訪公曾上白雲亭。江山玉篴烟霞枕。永夜聲光繞客屛。

弱冠追隨忽白頭。向來逢別况淸秋。秖今萬事成寥落。吾黨那堪後死憂。

金烏山候望臺。次許敬翁韻。

编辑

此山爲設住神仙。極費瑰奇造化天。太瘦凌兢全石氣。故高超拔不塵緣。敢爭砥柱頹波障。却笑滄桑浩劫遷。危壁懸空迷着底。搖搖疑坐駕風船。

蓮社夜集

编辑

雲歸雨斂一天平。極望山川盡意明。缺月斜籠深樹影。散氷橫戛大江聲。酒因春氣香凝煖。心與宵光淡澈淸。天意却嫌偸造化。故敎林鳥不知名。

山家夜話

编辑

晩筇隨水宿誰家。烟外依微石逕賖。山谷古稱多白髮。嶺南秋盡有黃花。松盤上酒村風淡。蓬戶生詩峽氣奢。雞黍留賓良夜永。萬林蕭灑一燈斜。

輓族祖龜時四絶

编辑

向直梨園一夢驚。漢城風雨撲牕聲。依稀數語蒼茫別。此夜知公有遠行。

吾宗長德最公尊。乍接霜淸漸玉溫。竗底經綸無地做。烟花分劑太平村。

山後家庭孝友風。見公蒼髮尙愉容。晨樵夕釣無非事。終老優游樂地中。

生癖江山死得歸。天華峰下錦屛圍。吾家不盡庚寅淚。故逐丹㫌上夕暉。

輓柳姊兄京老箕鎭六絶

编辑

人間四十一年忙。往事蒼茫水閣凉。時倒雅胷鉛槧暇。前頭昭曠擬翺翔。

可隱山深晝掩關。東華遊客失躋攀。遂成冷暖浮沉界。白首歸來試較看。

烱然林杪一燈懸。千古紛紛在案前。朗誦百家猶未已。直窮㵳窅上羲軒。

吾心統攝性情分。認得方須說得眞。千聖圖書無盡義。劇談橫竪更津津。

犂然聽罷強相酬。生澁偏枯語語羞。謾把殘編收拾苦。茫洋滄海返虛舟。

三山蒼翠月華微。此夜龍荒處士歸。歸去莫將咳唾閟。那堪後死悵靡依。

輓李利川建基

编辑

與子江湖白鬢毛。風流文雅長吾曹。念家焜爀能持拙。痛世媕婀遂引高。三邑絃歌知蘊抱。百年城市有林臯。丁寧後約天雲在。此夜那堪唱薤勞。

挽洪戚叔道根

编辑

風流春野老。今世獨眞心。方淡貯玄酒。太和發素琴。詩書十世古。山水一堂深。白甁明夜路。握紼淚冠襟。

輓參判族叔同淳

编辑

蕭灑樊南老。吾宗倚長德。眞心逼邃古。太和蘊軀殼。不勉成色康。一家遂雍睦。明時上玉堂。雅望已傾國。宸衷眷先正。尙汝求典則。松桂聯肘紱。帷幄頻側席。仙樓十八夜。淸夢感直宿。奏對嘉勤懇。儀表愛循飭。容易卿月班。孝感入睿燭。天官三世誥。恩榮徹重極。我朝重使事。皇華萬里北。中原死吳京。孰與說正學。歸來奄懸車。白首卧林壑。山水古壁圍。賓朋日屨錯。聖朝爲惠養。一兒五州檄。年年七月初。歌舞擁華屋。鶴髮倒壽觴。九耋風流足。惇宗義素重。邀我輒喜劇。談屑動飛座。情斟強盈酌。夕雨垂縗過。相對爲淚臆。那知此一夜。遂成千古隔。虗堂掩素帳。風儀更安覿。癃極違相紼。海山苦漠漠。

暮尋靈隱菴

编辑

西峯日落渾成林。老檜千章栢十尋。明月空樓時聞磬。孤雲遠峀暮還禽。丹藜倚壁仙遊懶。白玉圍燈佛座深。爲進花牋茶罷後。山僧知客有詩心。

歎衰言志

编辑

甚事經營若許衰。人間六十二年遅。成詩未就滄洲屋。學禮難爲闕里兒。五紱欺人生素髮。雙輪無𧗱繫長絲。邇來收拾渾消落。依舊靈庵未上時。

夜坐。用朱子詠雪韻。適有小雪。

编辑

通宵坌沓抵朝稀。快雪空林積不飛。雲雨功輸龍反蟄。江湖路阻鶴空饑。寒添玉屑橋驢重。淸着瓊泥郭履肥。堪把人間何物換。米將吾飽絮吾衣。

立春次杜詩

编辑

寒水亭深睡起遅。太平消息日舒時。踈松漏雪生勍骨。穉柳迎風引弱絲。文陛方騰稽虎祝。窮淵寧學蟄龍悲。孤琴爲答天球響。此老元非解撰詩。

溪堂酬唱

编辑

多情春鳥語簾鉤。睡起隨人上水樓。古架重開詩禮案。英材盡漏孝廉舟。風霜晩契梅爲約。山水淸緣月與謀。萬事蹉跎成白髮。好將文酒強相酬。

憶族弟壽如一相

编辑

爲繞庭梅幾百回。瑤琴更抱坐蒼苔。故人筇屐無消息。明月溪堂夜夜來。

別琴繼欽書述

编辑

孤山歸屐步新晴。滿樹啼禽惜別聲。亂石連溪通客渡。却憎流水不人情。

次壽如席間見贈

编辑

行斷虹橋底處尋。萬山孤坐一翁深。浮雲盡入黃金市。明月應知白鷺心。老去詩書謾作枕。客來山水與爲琴。閒齋講罷重成會。強策詩魂出孔林。

和柳支叔廈祚遣興韻

编辑

萬事皆非五紱餘。床書散落澗蔬踈。世情休悵山雲別。家計還憐水月居。長夜松光生枕席。大冬梅意上衣裾。金丹却恨無消息。歲暮當牕白髮梳。

立春

编辑

靑韭翠芹集布輪。太平詩酒不勝春。新王正月時亭午。東國豐年日協辛。梅意玉含催氣候。山顔雪薄露天眞。願將諫帖題宮閤。庚戌元來屬聖人。

輓權參奉文相載鈺

编辑

來來活水滙方塘。忠定家庭左海蒼。書史滿樓琴在匣。有尋吾道卽康莊。

知公端的此歸求。一泮冠襟讓上游。外至何能移所樂。扁舟輕擧二陵秋。

禁筵花露印奎章。爲抱遺書拾墜香。莫說是非關我事。靑山黃卷坐中央。

平生養晦水雲知。去隱愚溪若有期。近日斯文消息好。此行何不少躊踟。

過眞寶合江。有感申烈婦事。

编辑

石潔沙淸爽籟生。貞魂夜泊急湍鳴。人心不似江流白。千古誰將烈氣㫌。

過盈德龍湫

编辑

寒流穿峽走如鶱。龍氣陡橫水勢懸。誰把快刀鏨巨石。若聽穹皷吼重淵。精神大海三千里。窟宅長橋五十川。蟄處猶能藏造化。有時雲雨起靑天。

輓族君季運觀夏

编辑

去年九月淸凉遊。君道愛山兼愛秋。山氣倔聱盤誥體。秋聲激慨釰歌流。是時山與秋幷會。木落雲空本相留。判不媚人斂婥約。超能傲世露淸修。凌兢瘦骨氷霜匝。千古傑然立萬尋。直截干雲渾石氣。高孤擎日獨松心。有仙駕鶴驂鸞下。淸夜玉簫吹桂林。庵釋月敲聞錫響。豐鐘雲戛發商音。自珍𡾋磊嫌欹側。寥廓秋天在上知。千斛空靑藏不市。一輪虛白絶無埃。西風夜盪峽雷吼。爲不平鳴宇宙悲。瘦島寒郊眞面立。枯藤敗葛半腰垂。看君不厭爲君慨。山是七分秋十分。百丈層巖曾鬱鬱。一生荒葉落紛紛。忽然載酒風驢背。混沌竅傍積雪垠。自此無秋山獨立。那堪回首祝融雲。

輓族祖龜泳

编辑

眞眞受性闇然修。衰季由公邃古求。孔氏尙云言笑類。蕫生誰與孝慈儔。百年長德支門戶。一夜村容失院樓。宗黨偏成三世好。白鬚黏紼淚難收。

竹齋淸讌

编辑

烟榦露梢繞一齋。小溪措置足幽懷。故人白髮從三逕。何處黃金走九街。草樹知經新雨沐。巖崖爲捲宿雲埋。休言眞率風流足。老去閒愁孰使排。

夜話

编辑

萬花溪畔綠陰奇。林靄新晴客到時。晝靜泉聲偏入耳。山深松影欲生眉。香齋未滿三旬酒。衡岳將成七日詩。從古太平多勝事。起看簾月故遅遅。

溪堂會話

编辑

寒江暮雨返簑翁。滿壑松篁不禁風。行伴沙鷗憐髮白。更尋塵蠧愛燈紅。萬事都閑詩有料。一身全老酒無功。至今山水淸音在。獨抱瑤絃坐菊東。

和別族叔士初士質殷淳,族弟壽如伯尊彙冕

编辑

四老沿江踏早晴。故人明日向華城。黃梅佳節詩朋席。白髮新豐嫁女程。歸路丁寧龜島約。離筵怊悵燕鴻情。此行應宿淸風舘。先爲諸君報姓名。

登竹嶺

编辑

兜卛峯前宿雨晴。筍輿咿軋水橋聲。風媧鍊出穹窿石。雲漢昭回錯落星。中國華嵩爭氣勢。南鄕鄒魯應文明。却慚竹下龍鍾老。來去玆山白髮生。

到丹陽九馬遷

编辑

丹丘流水洞門開。憶昔仙舟載月回。先拜山靈通世好。冥搜肯許我重來。

到淸風桃花洞。乘舟而下。

编辑

黃梅新雨漲桃流。極目波平放小舟。此去錦屛三十里。白鷗應立使君洲。

過彈琴臺

编辑

朝雨中原柳色浮。彈琴臺下小舟流。雙江尾合平湖口。獨峀眉懸大野頭。過劫蒼茫雲鳥陣。登時蕩漾海鰲游。八千壯士今安在。月黑燐靑萬古秋。

華城道中作

编辑

新豐樓下彩雲濃。催發肩輿日出東。山水遊人婚嫁後。畿湖勝地往來中。綠楊林薄官衙出。白石橋長御路通。遙憶錦屛踈雨裏。羣仙候我坐淸風。

歸抵淸風府。與族弟使君德輿彙載登寒碧樓。伏次先祖韻。

编辑

淸風古道有仙靈。生客登樓萬慮醒。五月江寒雲出戶。千年山碧錦圍屛。官閒梅箔時過鶴。村遠松燈夜散螢。不絶瑤琴何處在。丹丘流水響空庭。

凝淸閣月夜。次板上韻。

编辑

高閣如舟夜欲行。仙區萬象月中生。光添沙白村容澹。影漏江寒峽氣淸。古壁圓成玄鶴夢。長洲慰滿白鷗情。滄波洴澼知何處。愧我西塵尙在纓。

巴江細雨

编辑

蓬壺消息一江通。寒碧樓前細雨中。澹靄籠山非藉霧。亂紋鋪水不禁風。倚蘆愁濕沙鷗白。隔柳難分畫棟紅。好待波生朝解纜。江湖魚樂與誰同。

待竹社詩友。次凝淸閣板上韻。

编辑

淸朝信息漏蓬壺。輕棹爲誰遠涉湖。雲壁分明還白鶴。江鄕準擬躡雙鳧。內州山水仙眞窟。南國衣冠老大儒。一府簿書隨雨歇。碧欄東畔騁望孤。

寒碧樓夜話

编辑

近水高樓積翠凝。羣仙爲我讓先登。風楹返靜門收角。雲月藏明壁揭燈。松桂滿山非俗吏。江湖有客摠詩朋。虛欄指點龜潭路。今夜波生更幾層。

碧樓玩月

编辑

淸風遊客不禁詩。徙倚高樓有月時。老樹橫長侵壁面。虛舟滿載在湖眉。光通短箔琴心逈。影入華牋筆勢遅。軒外江山新洗雨。滿襟寒碧許君知。

雨中乘舟向龜潭

编辑

翠壁丹崖掛石扃。輕舟取次上雲汀。推移水度蛟龍窟。接續山生錦繡屛。挾岸如行巫峽客。窮源將遇武夷靈。有時尖削還平鋪。造化良勞各具形。

鶴巢巖

编辑

倒影蒼蒼徹底潭。錦屛中畔出奇巖。靈禽胎化靑溪一。孤島形分碧海三。雲斧鬼鐫當鶻壁。月樓仙御遞鸞驂。玄裳見客慳飛下。若怕奇標上俗談。

玉筍峯

编辑

玲瓏百態忽生筇。十里淸江第一峰。虹氣玉拕靈雨濕。龍光筍束彩雲濃。九霄閶闔圍長戟。千佛袈裟立晩鐘。只許神仙其上在。亭亭特立爲誰容。

龜潭。敬次老祖集中韻。

编辑

舟到龜潭忽失邊。峽門惟見鎖雲烟。鏡涵積水臨無地。玉削層峯掛在天。白鶴今歸華表柱。丹丘昔有老神仙。璇風吹送歸航晩。分半蒼霞買幾錢。

棲鶻壁

编辑

錯愕何峯立水齊。千秋謾任鶻爲栖。光平石面懸鼯滑。突兀巖頭過鶴低。滿壑風濤高柳外。衝霄羽盖獨松西。老夫詩力勍如許。直欲飛登半壁題。

島潭

编辑

崩雪堆霞萬壑瑤。一天重闢太淸遙。三峯月出瀛洲島。千里江通渤海潮。破浪輕艘浮入畫。凌雲奇石積成彫。高歌數曲潛蛟舞。浩劫蒼茫赤壁簫。

隱舟巖

编辑

放處無涯隱有陬。行藏吾道寄扁舟。窮源正溯瀛壺遠。依壁遂還混竅幽。雷斧鑿空蠻觸骨。風檣呑沒楚吳頭。莫言巖竇虛航在。片月長烟一壑收。

島潭舟中。次淸風使君韻。

编辑

自申至卯若珠聯。合坐寒樓盡大年。千古風流香老社。太平英傑洛耆筵。家鄰南極元多壽。舟泛西湖便覺仙。昭代若編人瑞錄。玆遊入畵更堪傳。時會中諸老年紀。自戊申至乙卯。故首句云。

舍人庵

编辑

淸晨驛路鑽林南。古舍人歸只小庵。疊嶂層巖仍翠壁。古松流水遂澄潭。丹崖留刻雲仙九。白髮忘歸嶺客三。盡日肩輿窮絶壑。此間無限有奇探。

下仙巖

编辑

夕照肩輿入洞天。當溪巨石白無邊。風媧鍊榻休征客。雲母圍屛坐列仙。爲問永郞來幾日。訝經于勒已千年。摩挲苔蘚題名姓。此地爲留未盡緣。

中仙巖

编辑

三仙一壑最佳名。及到中巖眼益明。千幅平沙鋪竹簟。三層懸瀑奏松笙。屯雲石面還初白。散月波心徹底淸。韻釋應愁來俗客。靈區難着點塵輕。

上仙巖

编辑

逐水行窮最上流。奇巖萬狀一名區。高處雲霞栖鶻壁。長時烟雨卧龍洲。此中流水傾銀漢。吾輩今行近玉樓。滿載籃輿歸大嶺。雲屛休夢一生秋。

憶游丹陽淸風

编辑

瑤琴古匣抱溪山。天放斯翁半世閒。詩學滄洲探水碧。吏從句漏乞金丹。七贒筇屐忘衰髮。四郡烟霞上老顔。近日枕書秋月卧。此身惟在錦屛間。時同遊者七人。

除夕

编辑

光華荏苒歲將除。爆竹聲中萬念踈。一夜空然添白髮。十年未了讀朱書。溪山虛老新王世。天地將春處士廬。欲賣癡獃羞叫喚。重簾何處櫟翁居。

元日

编辑

春上踈眉氣欲軒。今年庚戌日正元。桃符畫鬼雲千戶。椒酒濡仙雪一樽。大化屈伸如有約。殘生衰謝欲忘言。萬山花木蘓昭始。白髮當牕坐負暄。

上元

编辑

老惜光陰最上元。一年初月滿千門。通明殿裏君臣讌。同樂樓高士女喧。貴戚柑香非我事。行歌梅落在誰園。莫將佛火張燈市。光氣懸空本象昏。

驚蟄

编辑

春意如期次第庚。不靈何物却生驚。一坏封陸渾無象。萬竅通宵忽有聲。凍觜語氷生野壑。潛腮夢雨動江城。十年老蟄逢今夜。欲學雕蟲畵太平。

春耕

编辑

朝野煕煕共樂春。休官吾亦一農民。土牛牽送嘉平節。糓鳥啼還太古隣。黛耟后應朝出籍。華箋臣欲晝吹豳。深耕不入丹田界。提掇工夫驗早晨。

自溪社向溫村。兩岸山花政開。共占一律。

编辑

吾輩追隨爲見花。春風下箔出詩家。輕寒消壑還鋪錦。軟嫰通溪忽泛霞。看考槃前巖樹在。送仙輿後水禽過。淸香細數慳移步。柳外靑山夕照多。

淸溪夜話

编辑

今宵明月一齋淸。匡坐蒲團不勝情。道士溪尋朱露硯。滄翁家在翠雲屛。天地春回元有約。江山性癖已成盟。眞源直接鏘鳴瀨。起抱瑤琴答水聲。

登由道門樓。覽江山勝景。

编辑

松林隱約一樓虛。此會俄登隴舍餘。遠峀雲平奔野馬。長江水穩上灘魚。萬花留馥仙輿過。三月乘凉大塊噓。極望還迷昭曠界。奈吾鬢髮白蕭踈。

楊柳

编辑

勝日隨隨洛水陽。滿汀花木獨靑楊。踈枝得月通梧院。嫰葉含烟隱桂檣。朝雨好留佳句客。春風羞學細腰娼。遙知光化門前樹。移自箕城卜運長。

淸凉講會歸路。又會溪堂。

编辑

祝融飛下穿雲霞。蕭灑溪堂夕照斜。半袂藏歸金塔月。滿簾留待玉梅花。談經近日心身穩。有客良宵句語誇。隨處吾家山色在。軒前十二亂峰遮。

拜忠烈祠。次原韻二首

编辑

竹高松老已千齡。誰拜先生不涕零。隻手綱常成大節。滿腔忠義化英靈。秀夫古海猶紅日。五丈何原是將星。颯爽風姿應不死。至今南國蕩塵腥。

煌煌名節簡編垂。泉谷先生宇宙知。千里山河多烈士。一丘松栢有孤祠。男兒死日能無愧。天地生風莫說悲。華扁特宣忠烈字。吾東從古重倫彜。

登靖遠樓

编辑

直跨滄溟有大州。老臣裘帶此淹留。山河倚劒雲生堞。宇宙論琴月滿樓。孤臣穿鎧魂應在。騷客登軒恨不收。忠烈祠前多少樹。至今松栢耀靑丘。

送許敬翁觀倭舘

编辑

松竹爲墻石作臺。萬山如畫水門回。龍蛇往㥘腥塵歇。樽俎遺儀讌席開。米幣不輸江戶去。玉編誰載海航來。邊門接濟多踈漏。夫子家孫愧不才。

梵魚寺夜景二首

编辑

蕭寺風流夜更生。西峯明月意中明。遠磬戛雲仙樂下。晩林經雨佛花萌。天連梵界形形定。人在台鄕語語淸。山前又是滄溟大。無數烟霞取次呈。

癡坐筍輿小澗隨。雲山水竹摠宜詩。同來我客眞蕭灑。此去神仙一轉移。全壑風烟收滿袖。片時天地掃游絲。官童不識胷襟爽。強勸茗茶倒數巵。

別許敬翁。上靖遠樓述懷。

编辑

十載逢君五月凉。靑眸猶在鬢毛蒼。山河說釰蠻烟廓。花草爲詩海國香。浮雲送客歸江郭。白鷺須誰坐水鄕。官吏不知離別苦。梅庭來報已斜陽。

與金陵倅金公立建銖會吟壯邊樓

编辑

八月高樓萬里聲。淸風皷吹動詩情。龍蛇古蹟蠻烟歇。橘柚秋香海國生。昭代簿書稀上案。豐年禾穗長登城。邊烽日報平安信。老帥何妨不識兵。

聽蟬

编辑

高嘯永嘆響晩天。蒼溪喚起白鷗眠。吸來淸露凉生韻。啼上踈桐雅勝絃。夏木交陰懷故友。秋風蛻殼學神仙。當年浪逐金貂客。禁苑垂綏一夢然。

愛日堂。伏次板上韻。

编辑

苦厭塵寰萬事聾。汾江來坐耳偏聦。天監孝子舒暉永。地爲先生淑氣鍾。近水樓臺皆往躅。滿山松桂尙留叢。淸晨古廟馨香歇。怊悵徘徊小檻中。

試士壇

编辑

昭代文治聳聽觀。陶山千古有高壇。懸題老樹春生面。抱策長郊士整冠。曠世君恩江月印。大家公筆日星刊。健陵松栢南枝遠。西望雲鄕淚眼寒。

夜訪溪堂

编辑

秋氣陰陰萬象沉。古藤西畔小亭尋。遠村燈照勤工女。一樹烟濃穩睡禽。此夜偏知流水遠。我家只在白雲深。茶爐歸曬凌波襪。更把華牋快一吟。

輓承旨從兄彙圭

编辑

生長同堂仕同院。人間六十七八年。吾家幾世誠稀事。此日那堪遠別先。

千古治安只一策。歷漢唐明更得之。珍重王言朝野動。由公門戶有光輝。

今送公歸萬事已。杏花飄盡一丘明。遙憐秋雨泉㙜路。兒抱遺書次第迎。

聽兒讀書

编辑

蓬海歸來與世踈。閑居無事課兒書。遠圖曾試桑弧後。妙質將成璞玉初。一點孤燈慚老物。百年黃卷有先廬。人家聽得三聲最。白首超然坐睡餘。

輓金舜玉載璿

编辑

公曾書寄敬齋箴。明月溪亭伴匣琴。千秋更得君謨帖。常對端人正士心。

奚止知公筆札間。滿亭梧柳自淸閒。林泉晩計詩書在。匡坐朝朝對聖山。

靈芝故鋪水雲晞。千歲高松老鶴歸。病唱短歌蒿里和。荒山落月雪花飛。

寄家姪晩翊之任麟蹄

编辑

君意初非賦遠遊。小衙淸靜嶺東頭。古人松桂遺書讀。此地蓬萊素志酬。養老鍊砂句漏鼎。感君瞻極杜陵樓。蚩氓亦識吾家法。五馬何如一犢留。

歲丁巳暯春下澣。伯兄溫泉翁以九耋大老。將就養于嶺西之麟蹄。余時亦七旬矣。不惟以到老遠離爲難。聞麟之距金剛。僅六舍而近。不勝岷嶺衡岳之想。遂陪後以行。登竹嶺。

编辑

斜日停輿嶺上層。去來三十七登登。古松流水留詩料。弊屩寒簦憶舊朋。石徑春深紅躑躅。銀㙜仙老白鬅鬙。此行擬上毗盧頂。休道龍鐘做不能。

過堤川

编辑

名區昔聞大堤奇。山海遊人少坐知。明月遙通巫峽水。香蓴古出義林池。惆悵靑田歸白鶴。依俙蒼壁聽黃鸝。深山小市塵烟歇。遠客停輿不禁詩。縣北靑田。有金鶴皋舊宅。

過原州

编辑

正苦金剛去路長。更何城市太原陽。蒼巉疊嶂圍平野。蕭灑重營殿大坊。新雨樓臺藏柳色。遺風絃誦滿桐鄕。春深晝靜蓬萊閣。聞道元戎戱海棠。東巖先祖曾經原州牧使。故曰桐鄕。

過橫城。次丁海左範祖韻。

编辑

三疊山高一水長。不離官府有仙鄕。雲深峽氣還寥廓。縣古林容已老蒼。晩市喧收千戶靜。長郊凍釋萬牛忙。逢人笑問金剛界。天際毗盧尙杳茫。

自橫城向洪川

编辑

咿軋肩輿下嶺途。吾行幾日到蓬壺。七旬尙健桑弧力。三月將窮穢貊都。雨後溪聲皆瀑布。雲中山氣盡毗盧。金丹歲暮重尋約。休道神仙白髮無。

過洪川

编辑

石逕松林掩午天。肩輿飛似走洪川。平郊雨過草仍怒。兩岸霞明花欲燃。大嶺古多句漏縣。長江夜度武陵船。官兒拍手攔街笑。柳外何來白髮仙。

到麟蹄

编辑

斜陽倚柳小舟呼。披拂烟霞入畫圖。一水弓回成極浦。千山骨立學毗盧。晝靜白雲生市巷。春深紫草上官厨。西來聞說麟蹄倅。松桂林中讀古書。

合江亭

编辑

禁苑遊仙已散官。蓬萊去路此登觀。萬松海濶烟舟蕩。四月江深石閣寒。白日雷生分合水。靑天雪立重輕山。錦囊收拾麟蹄勝。詩爲金剛不敢慳。

金剛道中

编辑

靑驢隨後白鷗前。曉拂烟霞覔洞天。百里窮山多櫟屋。萬峰流水有漁船。蒼茫峽靄無邊海。古怪村翁已半仙。澗蔌初生松酒熟。滿林蕭灑不人烟。

到龍山

编辑

老檜枯松夾逕稠。肩輿曉下嶺東頭。近因衰懶成高卧。強托顚狂學遠遊。白鷺誰須滄海月。神仙應在歇醒樓。蓬萊爲露眞顔面。曉日龍山宿霧收。

長安寺泛鍾樓

编辑

微雨俄收淡靄生。萬川橋上一山明。無窮造化經營費。到底神仙宅窟成。古壁歸雲浮石氣。曉樓流水泛鍾聲。遠遊尙感長安字。中夜起瞻北極星。

海隱庵神仙樓

编辑

長安寺畔小菴幽。百疊靑山坐白頭。佛國燈空深似海。仙官棊罷靜餘樓。蒼藤老木千峯夜。古壁寒星五月秋。乍倚雲屛成一夢。休敎騎鶴上楊州。

白華菴

编辑

蒼霞滿壁白華林。斜日筍輿老檜陰。萬峀鶱騰還入靜。一菴蕭灑轉成深。古洞看巖皆佛面。孤樓聽磬已禪心。松簷石榻淸如洗。飛下毗盧發浩吟。

表訓寺凌波樓

编辑

蕭灑禪宮勢若浮。腋風飄忽到瀛洲。高樓翠積千林靄。一枕寒生萬瀑流。天地無仙非確論。江山有客此遨遊。白雲明月凌波閣。三字題楣最上頭。

萬瀑洞

编辑

大壑砰訇響九河。窮巖劈破洞門谺。萬峯流水靑天落。五月深山白雪多。散忽跳騰珠點綴。懸纔卧鋪石盤陀。神工排置皆公物。元化題歸八字何。洞有楊蓬萊書蓬萊楓嶽元化洞天八字。元化其字也。

正陽寺歇惺樓

编辑

竆穿絶壁上蓬壺。無數峯巒列畵圖。元氣一區都畜貯。奇形萬狀大排鋪。白頭如我憂時老。尖頂任渠傲世孤。起傍逗雲隨指點。此身騰蹋在毗盧。洪耳溪詩曰。憂世如人白盡頭。蔡樊巖詩曰。有時尖殺不勝孤。

先祖先生未甞遊此山。而今見歇惺樓板上。有壬寅秋江原道灾傷御史時。望金剛作一詩。後之追慕者。爲之刊揭。遂感而次韻。

编辑

雄據海五城。金剛一山出。天地萃精英。仙佛恣宅窟。衡廬阻朗吟。雲棧幾盤鬱。悠悠鉅靈恨。至今應未畢。

待壽如

编辑

寒齋高會屬新年。衝雪淸筇拙屐先。老去還多閒歲月。客來如遇好神仙。玄琴獨抱當溪水。白鹿誰隨出洞烟。懷人半夜無佳句。起傍寒梅繞樹千。淸淸南士初叔。拙百拙伯尊弟。

入淸凉精舍

编辑

吾家此是武夷山。九曲江頭屋數間。臺古孤雲都幻骨。庵新滿月更生顔。千峰流水玄琴戛。萬樹飛花白石斑。金剛歸後淸凉又。到老吟鞭不暫閒。

吾山堂

编辑

十世吾家此一山。敢言衰老失躋攀。高峯過雨生泉脉。明月穿林露石顔。寧將梵宇歸空寂。爲起黌堂保曠閑。更抱瑤琴尋古調。終宵流水響松間。

蓮花峯

编辑

一朶蓮花幻石峰。仙人應在白雲封。山下都歸烟火界。故能超出色相空。

淸凉卽景

编辑

九曲江頭響百泉。淸凉物色最今年。夜深如坐觀心佛。山靜相逢識字仙。三月風輕沂水服。千巖雲出武夷烟。東峯霽月來何晩。詩未成時起問天。

祝融峯。疊奴字韻。

编辑

客意耽山解小奴。層巒複逕賴枝梧。心神浩蕩疑驂鶴。眼力迷茫極沒烏。積氣盤旋元自大。聳身尖細忽何孤。思將卓筆濡淸洛。極寫人間大畫圖。

外淸凉石壁

编辑

神隨境會並秋淸。躡盡崎嶇脚似輕。天費神功磨石面。山通靈液瀉泉聲。却嫌亂錯羣巒鎖。爲愛端閑別界生。也應遊客歸來後。夜夜文星古壁橫。

淸凉之會。壽如有約不至。及歸。訪余古溪精舍。諸朋散盡。意甚無聊。遂與做一塲午睡。

编辑

溪亭四月草堂春。高枕床書倒角巾。都付黑甛忘世事。却將黃嬭護心身。敢言宰木能雕朽。爲誦陳箴欲紬新。深巷不聞鍾漏響。蘧蘧一夢太初隣。

愛日堂續老會。謹次板上韻。

编辑

愛日堂成續老會。一堂千九百年人。淸洛古今同地勝。元豐生長盡仙眞。潭空客影呈鬚髮。臺靜天機見羽鱗。醉筆爲題仁壽頌。年年此會此堂頻。

輓伯尊

编辑

生何同歲死何先。死去胡將仲君聯。世間無兄無子我。獨生何必爲公憐。惟公文雅長吾輩。蕭散林泉大耋年。山後古架詩書在。簡亢風趣一齋傳。蘊之以德儀雍若。發而爲詩響亮然。矧公家政惟孝友。一生優遊樂地全。古人不以窮通語。靚我胸襟一任天。自少無求老益泰。心安氣健髭髮鮮。時時筇屐鳴溪石。古藤巖下見老仙。一語一唱生眞率。淸香裊裊水閣烟。喜聞老鶴能刷羽。無恙歸來月瀾前。那意昨夜寒江咽。公上丹砂古壁巓。百年相期今已矣。老筆題輓淚漣漣。

古溪精舍

编辑

淸溪一曲抱東臯。蕭灑新亭集社曹。吾道將窮流水在。此身無事萬山高。巖西寥朗春移隴。石上淸吟夜聽濤。何患大風吹倒去。掀房露睡是眞豪。

古溪精舍八詠

编辑

落帽奇峰

编辑

誰將高帽落成峯。圓頂方躔匝石封。鶱騰氣格千年鶴。醉倒風稜九日龍。萬峀傍羅璀璨玉。古家西頫後凋松。斯翁晩計亭其下。偃蹇同君不世容。老祖落帽峰詩。千峀揷天如玉立。

淸吟古石

编辑

山川精采發淸吟。此石眞能見古今。夜月盤陀回小艇。春花巖樹抱孤琴。風磨自在眞精蘊。水落寧敎正響沈。吾未成詩先就屋。枕泉長奏磬鍾音。

芝峀晴嵐

编辑

煌煌獨秀仰靈芝。正直方平勢更奇。十里孔林山抱面。兩程家塾水分眉。乾坤淑氣盤旋在。雲雨神功運動疑。歲暮不禁篔舖想。忘言癡坐月明時。

枌洞落霞

编辑

枌臯落日曳蒸霞。古洞踈林晩景佳。遠峀錦圍巫峽月。深村浪泛武陵花。齊飛孤𮬾依山影。一抹淸烟近酒家。扶老短筇時獨往。鷓鴣啼罷石磎斜。

溫泉流水

编辑

源流混混發溫泉。夾岸松篁盡大年。活潑淵魚元有地。徘徊雲鳥欲過天。上頭不斷虹橋石。淸夜如聞玉澗絃。一曲幔亭成小隱。千巖烟鎖月無邊。

陽坪垂柳

编辑

箕城嘉樹萬條垂。翁愛脩脩種傍湄。官事晩風成邵看。閒情午日學程隨。蕭踈伴竹雲生巷。爽朗鄰梧月上眉。詩從柳下方佳句。住客淸陰故去遅。

遠沙明月

编辑

遙夜西郊一望沙。古溪潦落月生華。端正氷輪芝峀畔。淸寒玉礫洛江涯。詩朋鶴立蘆花岸。酒市燈懸廣漢槎。禁苑老仙今白髮。短筇生響步山家。

合江暮烟

编辑

丫溪流水滙成江。江上踈烟裊碧窓。長嫌重載曾回舶。遠似輕颺更度矼。深松隱暎眠雲鶴。孤店依微吠月厖。不妨一空全得月。好山欄畔入雙雙。

溪堂春詠

编辑

烟霞十里客三人。斜日肩輿賦晩春。靑菜纖時樽有酒。白雲深處室無塵。梅前坐似商顔皓。柳外耕疑谷口眞。八疊蓬萊秋夢過。溪山生動萬花新。

古溪精舍會話

编辑

高居泉石摠耆英。萬架圖書日入評。老去文章猶劒氣。坐來山水盡琴聲。洛陽莫說多亭舘。林下何如有泌衡。歲暯靈芝消息在。壽民餘訣保吾生。

靈隱庵會話

编辑

童三冠七坐龍頭。邂逅逢迎是壯遊。千古名山謾屬佛。五更詞客爲登樓。月明梵宇淸如洗。雪霽松嵐碧欲浮。風烟收拾奚囊去。識字神仙永夜愁。

靈庵曉鍾

编辑

雪後空山萬象濃。禪窓會事報晨鐘。精神月落姑蘓夜。消息雷鳴邵子冬。識字老龍吟大壑。聽笙孤鶴下高松。閒庵重起同安感。心逐聲聲度遠峯。

敬次拱北亭三槐韻

编辑

瞻仰三槐拱北亭。淸風吹起古査靈。孤松不死忠臣廟。雙竹新生烈士庭。春回鴨樹依壇壁。夜向鵑樓繞極星。正直當門人似立。千秋長對越峯靑。東萊安樂書院前。古松一株。經龍蛇難。至今不死。安東雙節祠前。二竿竹無根生出。皆異事也。故第一聯及之。

聞許敬翁作伽倻山遊。更步前韻以呈。

编辑

黃花盃上紫簫淸。遙望伽倻一點明。三秋水落皆仙骨。千古山聾不世情。大筆應題元寂洞。孤雲已識太初名。不將隻眼寄君去。空借秋風動小屛。

辭副揔管疏

编辑

伏以臣生長窮鄕。資才䢇陋。學識淺劣。而早從蔭塗。屢典字牧。師友之講習無暇。身心之收拾靡效。考諸言行。已多自愧。施於政事。專沒可紀。及其賦歸林園。惟欲料理舊業。甘心淡泊。以畢餘生。猥荷朝廷不棄。誤加收錄。內歷淸顯。轉至緋玉。邊圉承乏。暫膺重寄。念臣前後除拜。罔非先蔭攸曁。非臣之所自有也。惟思趨走承奉。未甞逡巡退縮者。盖欲少竭駑鈍。粗效報答。而竟不免竊廩素餐。只切惶汗。顧今犬馬之齒。七十有四矣。衰懶耄昏。杜門養靜。爲村秀尋數。自作無益之程課。前年以哭子悲傷。疾病椉之。精神氣血。衰竭無餘。謝絶外事。惟符到是竢。不意摠府特除。出自聖批。此何等恩遇也。慙惧兢蹙。罔知攸措。臣旣非科第進身。循次遷歷。又非山林宿望越例超選。而誤恩荐加。奄至宰列。實非如臣冗賤所敢一日安焉者也。爵祿爲勵世之具。卿班爲命德之器。而罔功濫受。無以勵世。匪材冒據。有違命德。夫官方得失而國之治亂係焉。則雖人主之尊。亦不可輕以與人。得之者。知其積勞久效漸次以進。而未得者。亦知其非一朝僥倖而可致者。故先王之官人也。一視其人品資歷。大以任大。小以任小。譬如匠之用木。有可堪棟樑者。有可堪椳闑扂楔者。若易以置之則不惟不成室屋。必至摧折毁敗。而大小皆失其用矣。今以臣之所受恩命。揆之國家官人。其萬萬不稱。有甚於此。臣雖貪恩沒耻。冒進而妄受之。朝廷之公議自在。鄕曲之竊譏難免。則臣身固不足惜。倘不爲聖朝之累耶。臣當輿疾登道。趍拜脩門。一望天顔。披瀝懇辭。而經冬涉春。長時沉綿。老痰凝結。肩臂拘攣。昏眩間作。有時顚仆。終南渭水。雖在夢寐。而枯木朽株。更無生意。不得已祗伏私次。齎進短章。罪極逋慢。恭竢威罰。幸荷恩貸。特命還收職秩。俾得以屛伏田里。歌詠聖澤。任意調息。終歲優遊則謹當將此身心。以圖塵刹之報矣。伏望日新聖德。剛健篤實。勤御經筵。講究古昔帝王治法政謨。惠化旁流。施及遐外。則臣之老羸癃疾。尙願少須臾無死。思見德化之成。如山東老氓之扶杖而聽詔令也。臣雖不進而立於朝。其受終始恩造。庶幾生死而肉骨。臣之志願。於是乎足矣。伏願聖明哀憐而肯許之。

艮齋李先生請贈謚上言

编辑

右謹啓段。臣矣身等。窃伏聞崇奬道學。帝王之盛節。褒尙儒贒。國家之常典也。盖自生民以來。元有此道。而道不自行。必待命世之賢。問學而闡發。然後道統賴而不墜。儒學賴而復明。故自古贒君哲辟。莫不贈爵贈謚。以之扶植世道。興起斯文。有或道尊德巍而贈不至崇秩。學博行篤而謚不以大名。則豈非朝典之有欠闕而士論之所齎鬱者乎。玆敢不避猥越之誅。冒萬死仰籲於法駕之前。以冀垂察焉。臣矣身等道內有故贈吏曹參判臣李德弘。卽故孝節公臣贒輔之從孫而贈參判臣忠樑之子。生質端粹。天性好學。早襲家庭之敎。已知孝悌之道。而十九。受學于先正文純公臣李滉。時尙丱角。文純公戒左右曰。此巨人也。前步甚遠。爾等敬之。命名以德。爲其行直心也。自是日親薰炙。未甞離側。師門之一行一語。無不箚記而抄輯焉曰記善錄。問目編曰四書二經質疑。心經家禮講解。於是乎體驗於動靜語默之際。心會於問辨講質之餘。用工刻苦。不懈於食息。操履方嚴。不蹉於毫釐。幽顯一致。知行兩進。以聖贒爲必可學。今以見行文集觀之。以小學大學爲感發進修之階。中庸論語爲收斂踐履之地。沉潛乎心經近思程朱全書。會通乎詩書易禮性理羣書。最其久讀中庸。幾至浹洽快活之境。精察易象。頗得進退消長之理。希聖工於九容九思。闡師說於四端七情。巖棲講道之暇。命造璿璣玉衡。依法旋斡則旁通日月運行之度。節社詠物之際。指點澗樹巖花。見理活潑則直透天地流行之妙。文純公之名齋以艮。是得止所止之義。而書與七先生贊及敬齋箴白鹿洞䂓。揭之齋壁。至於易簀之日。命司書籍則其屬意之重。尤何如。文敬公臣柳雲龍所謂立志篤學。成就無量事業者。可見同門相許之意也。時當穆陵文明之會。與文穆公臣鄭逑。文元公臣金長生。同被薦剡。三除寢郞。再遷翊衛。或仕或不仕。晩來勉就。只山水一紱而止。其難進易退之操。盖有所受。而是時倭冦充斥。嶺海阻絶。尙能徒步省親。間途勤王。䟽進禦冦之策。足令猂酋退縮。廣施賑救之政。可使飢民蘓醒。其移孝爲忠。愛君憂國之誠。大抵從學問中出也。是以故大司諫臣李堂揆銘于碣曰。質美而學。斐然成之。退陶爲師。斯乃取斯。故參判臣金應祖祭祠廟文曰。早得依歸。企仁與義。信道之篤。制行之端。故洗馬臣李光庭弁文集文曰。以所學於凾丈者。講明於同志。所謂生則明其學。死則傳其道。殆朱門黃,蔡之流也。是可以徵信百世。表章來後。而只以衛聖原功。贈天官亞卿而止。至於道學行義。尙未擧論於褒奬之中。伏况我朝之崇儒重道。遠邁古昔。名贒輩出。褒典相望。而文純公門下諸賢之贈爵贈謚者。亦歷歷可考。近而十數年來。如故參判臣具鳳齡。故參判臣朴光前。故牧使臣柳雲龍。俱被曠世恩造。一國人心。擧皆感激聳動。而以李德弘之篤學力行。獨未蒙一體易名之典。將何以慰一代之輿望而樹百世之風敎乎。伏乞天地父母。特命太常。詳採實蹟。廣探公議。加贈一資。惠以美謚。以光聖德。以幸世敎。

擬䟽

编辑

伏以臣。遐土之一庸品也。素乏學𧗱。專沒才諝。自揣至愚極陋。實不堪備數於淸朝百執事之列。而濫叨華銜。猥玷名器。自顧惶霣。神𢥠魄驚。常懼過福之爲灾。顧今年過七耋。退伏田野。猶有未泯彜衷。尙記前後恩造。雖糜身粉骨。殞首結草。固無以報答萬一。玆敢披瀝蘊結。庸附憂愛之忱。伏願聖明試垂察焉。自古贒人君子之陳戒于君也。必以崇正學爲第一義。夫正學者。大學所謂格致誠正修齊治平是已。盖誠正修齊治平之事。必本於格致。而天下萬物之理。布在方冊。故古昔帝王。莫不讀聖贒之書。講聖贒之道。窮其理而致其知。然後措諸事爲。各當其則。心無不正。身無不修。而以上之所好。推而廣之黨庠術序。家絃而戶誦。使斯民親親長長。遂至於國治而天下平。此三代所以治隆俗美。非後世之所及也。是以。有宋程朱諸贒之論治法設治具。莫不本之心學。以至于化民成俗。而臣先祖臣文純公滉。當穆陵初服。疏陳六條。必以敦聖學明道𧗱爲本原。而繼以任大臣聽諫官。遇灾修省之意。終始惓惓焉者也。向在綏陵之有事也。臣以當日宮僚。依傳敎進參哭班。仍伏承承宣之除。而適値陵幸。進講無暇。三宿喉院。未得一近筵席。退歸三載。一心耿耿。伏未知殿下日開經筵。勤接儒臣。不至無故停撤否。又未知近日所讀者何書。而發問講論者何義也。臣愚以爲不求諸聖贒之書。非正學也。不循乎聖贒之道。非正法也。進講之際。必須以四子五經爲根基。程朱全書爲羽翼。不惟讀其書而必究其義。于以體之心而質之行。古今事物之理。瞭然於日用應接之際。則出一言做一事。可以判一代之治亂。决一國之興亡。此正學之所以不可不勉。而廊廟之臣。經幄之官。亦須用學問中人。使之導迪而輔翼。然後聖學得以相資。治道得以相發。上有啓沃之益。下有協贊之譽矣。但所以得人者爲難。漢擧贒良孝廉茂才卓行。而未必盡得純儒者。以其平日所敎不在乎此也。况今取士之法。與世寖降。章句之學。無助乎格致。功令之業。無補乎修齊。以此取人。何可與共平治也。伏願另飭廟堂。關諭各部各邑。倣朱子鄕約。月朔會講。自小學大學至于語孟心近。自事親事君至于友悌睦任。內而四學官員。外而列邑守宰。對同聽講。輯成講說。以報成均館觀察營。而同成均該方伯。或都聚討論。或巡到諮訪。勿視以文具。勿責以近效。必使之興起作成。知其體旣立而用可行。然後升之司徒。以聽朝家之進用。爲上者。公其好惡。任之不疑。使之周旋講肆。補緝煕之學。委寄民事。成循良之治。於是乎正學興而王道隆。使愚夫愚婦擧知尊君而愛親。好德而畏法。則不待春秋之復作。而亂臣賊子。知所以懼。不待孟氏之廓闢。而詖辭邪說。不得以作焉。正學之效。顧不大哉。又况大學之財聚民散。是帝王絜矩中最所講究而不可忽焉者也。是以。自古贒君之治民也。先知節用之爲愛民。傷財之爲害民。故周官之九式。所以節邦用也。周田之九區。所以制民産也。减一歲半歲之租而國用不匱。有六年三年之畜而民食自裕者。用此道也。臣在草野。竊伏聞殿下自御極以來。敬天命而順人心。勤學問而崇節儉。湖山無木石之輸。宮庭無金繡之設。世廟之木纓竹杖。宣廟之綿裘草舍。庶幾復見於今日。而仰體大行聖母愛民恤民之意。哀痛惻怛之敎。屢發於絲綸之間。八方生靈。咸仰聖化之郅隆。而奈之何侈風肆行。閭巷之身布褐不掩。而宰相之車錦綺是餙。匹庶之口藜藿不繼。而公卿之馬菽粟是厭。一㙜榭而費幾百家之産。一宴集而費幾千人之食。古人之居。席用純素。而紋枕繡屛。制自何時。古人之會。器用磁漆。而銀椀玉楪。出自何方。况西洋一國。僻在海外。其俗也至妖極誕。而近聞其國之細綿紋繒。殆遍我國。內自京闉。外及鄕閭。高價遠貿。家衣而戶裳何也。以有限之財。許多消融於無用之物。宜朝家之所嚴禁。而尙未聞撙節其器用酒食。毁撤其臺榭車服。臣竊謂外方傳聞之不可盡信。近以道啓繡啓觀之。各道前後方伯守宰之贓。多或至十萬。少不下十千。寧有幸漏。宜無枉罹。而苟求其故。俱係不法。試士之庭。賂門傍開。奉命之行。苞車後隨。灾歲翻結。倍於奸吏之偸弄。越境販米。甚於都沽之射利。貸國錢而報京債。嫁禍於窮蔀。賣公米而營私貨。積逋於殘隷。甚至蚩氓之家産稍饒者。罪犯必陷於倫紀猾胥之手。勢稍濶者。差任不循其窠座。恬不爲耻。轉相效尤。晝宵經營。都在乎求好官而多得錢。嗚呼。古人云文臣不愛錢。天下太平。豈意今日聖明之世。有此贓汚之狼藉。而究其原則奢侈之使然也。語其財則皆出於民也。焚林而獵。獸羣遂空。渴澤而漁。魚族必亡。况今年形之歉荒荐疊。糓價之翔踊倍蓰。哀彼生靈。尤將何以爲生也。嗚呼。書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傳曰。百姓足。君誰與不足。由此觀之。邦之寧不寧。實係於民。君之足不足。亦在於民。若使方伯守宰讀此書而究其義。則忍使民仰不足俯不足。而斲喪我國家之根本乎。爲殿下攸司之臣者。當體殿下愛民之心。將此蠧國之類。投畀豺虎。不使復廁淸朝。而或以輕囚而請釋。或施薄竄而旋放。依舊彯纓束帶。平步館閣。何其負贓之至重而勘罪之太輕也。是必有其故矣。未知諧價輸錢。如漢唐之債帥。而巧取封植。若鄂帥之牙儈歟。苟有是也。我國之名都大府。盡歸宋賦之和買而莫之救正耶。臣於昨夏。伏見大僚筵奏之發於各道關旨者。以道臣之不飭。邑宰之不廉。謂將無民而無國。俾各書揭政堂。常目警惕。繼有各道繡抄之命。八路俱竦。萬姓咸聳。庶幾振勵綱紀。大行勸懲。而畢竟勘處。乃止於此。伏未知大僚之意如是經略。謂足以有民而有國耶。下而三司諸臣。亦以爲扶持奠安之無以加此。而噤默無一言耶。未知匡濟補弼之贒。無所施其苦心。忠亮鯁直之士。無所效其讜論而然耶。百世之後。若使良史書之曰。其贓犯若彼。勘過如此。而國無敢言者。未知謂今日何等時也。到此不可但以流涕痛哭言也。嗚呼。臣聞古者贒君之治國。如良醫之治病。必審其受病原委。而兼施補瀉之劑。今其犯贓者。亦國之世臣也。朝之名士也。又皆淸白後裔也。由其不學無敎。天理滅而人慾肆。罔念國之本在民。而只知有財可以致公卿。豈不可哀也哉。治之以法律。不若導之以敎化。亟令攸司。還收其配未配放未放者。幷黜于山寺或江亭。使之俯首讀聖贒書。或七年或十年。然後得以復仕于朝。如是著成常憲。俾不逾越則亦或爲聖朝作人之一道。而勸懲之意。實寓於其中矣。且臣聞士者國之元氣也。盖以士之立志遠大。制行高潔。進可以經濟天下。而退可以表準一世也。是以。傳曰。士尙志。又曰。士志於道。士之爲士。觀其志行而已。粤自周公。所以養士者有道。待士者有禮。逮至有宋。有程子學校之制。朱子貢擧之議。導士以禮讓忠信。取士以文學道藝。我朝因之。所以培養導率者。不專在乎功名利祿之科。肆臣先祖臣之通諭四學也。勉勉乎學道講禮。懇懇乎尊君敬師。至於揖讓進退周旋出入。莫不詳告而明戒之。上所以作成者在是。下所以興起者在是。故爲士者。讀書窮理。知足以燭事物之奧。飭躬修行。守足以遵聖贒之轍。自處重而不肯同流合汚以求譽。自待厚而不欲趍走唯諾以苟容。王公大人。雖有好賢樂善之誠。無從以聞其姓名。識其面目。求之如渴而得之。招之以禮而致之。夫何挽近之士風都變。輦轂之下。冠冕之族。雖不知如何。自處遐方下土。布衣白面之士。無端奔走。因事干謁。日成市于宰相之門。伏未知宰相之於此輩。何所取而應接不暇也。爲其經綸抱負。可使周公吐哺握髮而迎之歟。又其文學行義。可以充程子學校之額。朱子貢擧之員歟。抑朱子所謂言語文字投書獻啓之類歟。嗚呼。天下之士。出於門下。固宰相之盛德美事。而臣聞宰相之求贒。未聞贒者之自媒於宰相也。臣聞宰相之下士。未聞士子之自屈於宰相也。不耻其自媒。不嫌其自屈。則可知自處之輕賤而自待之薄劣矣。經綸抱負。文學行義。尤何足責之於此輩哉。韓昌黎之爲書求薦。陳堯佐之作詞謝薦。尙不免百世君子之譏。况不爲昌黎堯佐。而徒欲以顔面借助乎。此韓魏公之用士必求乎不識其面者也。嗚呼。綴緝詞章。占得科第。已非古昔之良制。而因緣請托。僥倖竊取。發身之階。有此一路。故以詩書爲弁髦。文學爲筌蹄。乃敢聲言于衆曰。我識某相。何苦讀書。嗚呼。士不讀書。何以士爲。卽此一言。已足以禍斯文而賊吾道矣。又其甚者。誣士論而圖榮進。脅民財而資賄遺。其鑽隙之鄙行。病畦之諂笑。一接言貌。已知非士類。而出而招權賣勢。肥己剝物。養成異日贓敗者手分。未知宰相之取此輩將安用也。嗚呼。大嶺以南。幸襲先贒之風敎。偏蒙列聖之化育。士之平居。自謂講習義理。循蹈禮法。粗知自處之重自待之厚。而惟其學業未熟。本根易撓。一出京國。浸染俗習。撑冠曳裾。顚倒勢利。謂能抵掌以談王覇。徒步以取卿相。若古權謀𧗱數者之爲。終歲流蕩。滔滔不返者。凡幾輩矣。彼之喪其性而失其身者。已無足言。爲宰相而有或假借應諾者。恐亦不得辭其責矣。苟欲端本正原。挽回世道則不出乎向所陳崇正學一事。而化貴積漸。效在久遠。不可以朝夕期也。則先自宰相。服正己物正之訓。念懲一勵百之戒。以不親面目。爲求士之方。不許干謁。爲取士之法。搜訪山野之隱而益採其眞僞。參互郡邑之薦而更辨其虗實。使彼自進而自求者。知其出入相門。不足以爲得。而趨奔勢路。徒歸於無益。則自當退而讀書。日趍於正學。庶幾知耻而改其前行。反本而究其實用。異時朝家之取正士行正道。可與共治國者。恐不患無人矣。苟或不然。任他奔競則人心日渝。士習日訛。必至於元氣澌盡而後已。嗚呼。元氣歇而天地墜。元氣消而人物亡。可不懼哉。可不戒哉。伏乞聖明深軫此弊。下詢大臣而裁處焉。伏惟我殿下以神聖之德。英睿之資。祗承徽旨。誕應寶位。天人協命。朝野鼓舞。而近年之風雷失時。日月頻蝕。水旱成灾。禾麥不熟何也。上天之示警於殿下者。乃所以厚愛殿下也。是以古之人君。處安而不忘危。爲人臣者。亦憂明主而危治世。然則殿下之仰承天愛者。只在乎憂勤惕厲。恐懼修省。凡所以固本回元者。不可以少懈也。處廊廟㙜閣之中者。尤當嚴恭寅畏。竭誠盡言。上而燮天功而輔聖躬。下而保民力而作士氣。思所以培護根本。導養元氣。而其奈俗習已痼。紀綱不立。貪饕之吏。暋不知畏。趨利之士。靦不爲愧。居民之流離相續。擧世之奔競轉甚。又其高第好爵。未甞不出於契券顔面之中。則淸白自修之流。擧將逃遁隱匿之不暇矣。尙何望其根本之不撓而元氣之不頹哉。顧臣孱劣。兼以耄昏。又無官守言責之可論。出位抗言。固知其萬萬罪悚。而事係國家安危。若以草野而不言。則是負國恩也。負先訓也。况臣死亡無日。報答無地。彷徨漆室。收拾弊精。敢欲一言以死。臣雖踈逖愚陋。無所知識。而所言乃古聖贒爲君陳勉之義也。伏願深留聖念。日開經筵。以崇正學爲本領。諮訪儒臣。以行正道爲急務。應天順人。實有所事。則王化興而贒良夾輔。侈風息而貪墨底化。民有恒産。流離者奠安。士有恒業。奔競者靜貼。根本旣固。元氣漸舒。可以弭灾而召和。轉禍而爲福。國家享磐泰之慶。而古家世臣。亦得以永有其休矣。臣不任瀝血懇祝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