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一百七十六至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四至一百七十五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一百七十六至一百七十七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一百七十八至一百八十

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4.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4.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4.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4.djvu/5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4.djvu/6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4.djvu/7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4.djvu/8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4.djvu/9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4.djvu/10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4.djvu/11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4.djvu/1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62-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4.djvu/13

大清一統志

 武定府在山東省治東北二百里東西距二百八十里南北距二百七十里東至青州府樂安縣

  界一百四十里西至濟南府德平縣界一百四十里南至濟南府齊東縣界八十里北至海一百九

  十里東南至青州府博興縣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濟南府臨邑縣界一百六十里東北至海二百

  十里西北至直隸天津府南皮縣界一百四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七百里

︹分野︺天文虛危分野元枵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戰國齊地漢為平原

  渤海千乘三郡地建安末分置樂陵郡治樂陵縣晉為

  樂陵國治厭宋亦曰樂陵郡還治樂陵後魏因之隋開

  皇六年分置棣州治陽大業二年改滄州三年為

 渤海郡唐武德四年復置棣州六年廢貞觀十七

  年復置棣州初治樂陵尋治厭次天寶元年改樂安郡乾元

 元年復曰棣州屬河南道宋亦曰棣州樂安郡屬

  河北東路金曰棣州屬山東東路元中統三年

  濱棣路至元二年罷以州屬濟南路明洪武六年

  改曰樂安州宣德元年平漢王高煦又改曰武定

  州屬濟南府

 本朝雍正二年升為直隸州十二年又升為府屬山

  東省領州一縣九

  惠民縣附郭東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九十五里東至濱州界五十里西至濟南府德平縣界

  四十里南至濟南府齊東縣界九十里北至陽信縣界五里東南至蒲臺縣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

  商河縣界三十五里東北至霑化縣治七十里西北至樂陵縣治九十里秦置厭次縣漢改富平侯

  國屬平原郡後漢永平五年復曰厭次晉徙爲樂陵國治齊廢隋復置屬渤海郡唐武德四年屬棣

  州八年州廢屬滄州貞觀元年屬德州十七年爲棣州治天寶元年爲樂安郡治五代爲棣州治宋

  大中祥符八年移治八方寺金元因之明洪武元年省入州 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二年升武定爲

  府設惠民縣爲府治青城縣在府東南六十里東西距二十八里南北距三十里東至青州

  府高苑縣界二十里西至濟南府齊東縣界八里南至濟南府鄒平縣界十二里北至惠民縣界十

  八里東南至濟南府長山縣治九十里西南至濟南府章邱縣治一百里東北至濱州治九十里西

  北至惠民縣治九十里漢置東鄒縣屬千乘郡後漢省晉復置鄒縣屬樂安國宋省後魏爲臨濟縣

  地唐宋爲青城鎮元太宗七年置青城縣屬濟南路中統中改屬陵州至元二年又屬河間路明洪

  武二年省入鄒平齊東二縣十四年復置屬濟南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二年改屬武定府

  信縣在府東四十里東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五十里東至霑化縣界三十五里西至濟南府德

  平縣界五十五里南至惠民縣界三十五里北至海豐縣界十五里東南至濱州界四十里西南至

  商河縣界六十里東北至海豐縣界十五里西北至樂陵縣界五十里漢置陽信縣在今海豐縣界

  晉移厭次縣於此為樂陵國治宋後魏因之北齊廢厭次改置陽信縣隋開皇六年於縣置棣州大

  業二年改曰滄州三年改為渤海郡唐武德四年復置棣州尋廢還屬滄州貞觀十七年改置棣州

  於厭次以陽信為屬縣宋大中祥符八年移今治金元因之明屬濟南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

  分屬武定州十二年屬武定府海豐縣在府東北六十里東西距三十八里南北距一百五

  十五里東至霑化縣界二十五里西至直隸天津府慶雲縣界十三里南至陽信縣界五里北至大

  沽河海口一百五十里東南至陽信縣界八里西南至樂陵縣治七十里東北至霑化縣界九十里

  西北至天津府鹽山縣界九十里漢置陽信縣屬渤海郡後漢初省延光元年復置晉改屬樂陵國

  後魏屬樂陵郡北齊徙廢隋置無棣縣唐因之五代周顯德五年分縣南置保順軍宋治平中又移

  無棣縣治保順軍仍屬滄州元初割縣之半屬棣州曰東無棣縣明永樂初改曰海豐屬濟南府武

  定州 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二年改屬武定府樂陵縣在府西北九十里東西距七十五里

  南北距八十五里東至陽信縣界三十五里西至直隸河間府寕津縣界四十里南至商河縣界七

  十里北至直隸天津府鹽山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惠民縣界四十里西南至濟南府德平縣治八

  十里東北至直隸天津府慶雲縣界二十五里西北至直隸天津府南皮縣界五十里漢置樂陵縣

  屬平原郡為都尉治後漢建安末為樂陵郡治晉初徙郡於厭次以樂陵為屬縣宋還為樂陵郡治

  後魏因之隋開皇初郡廢屬渤海郡唐武德四年屬棣州六年屬滄州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初改

  屬樂安州後屬濟南府武定州 本朝初因之雍正十二年改屬武定府商河縣在府西南

  九十里東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二百里東至惠民縣治八十里西至濟南府臨邑縣治六十里

  南至濟南府濟陽縣治九十里北至樂陵縣治一百一十里東南至濟南府齊東縣治九十里西南

  至臨邑縣界七十里東北至陽信縣界七十五里西北至濟南府德平縣治五十五里漢置朸縣屬

  平原郡後漢省隋開皇十六年改置滳河縣屬渤海郡唐武德曰年改屬棣州八年還屬滄州貞𮗚

  元年屬德州十七年仍屬棣州宋改曰商河金元因之明屬濟南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分屬

  武定州十二年屬武定府濱州在府東九十里東西距七十五里南北距五十八里東至利津

  縣界二十里西至惠民縣界四十里南至蒲臺縣界二十八里北至霑化縣界三十里東南至利津

  縣界四十里西南至青城縣治九十里東北至霑化縣界三十里西北至陽信縣界三十五里漢千

  乘郡濕沃縣地晉宋魏屬樂陵郡隋為渤海郡蒲臺縣地唐垂拱四年析置渤海縣屬棣州五代周

  顯德三年始於縣置濱州宋大𮗚二年賜名渤海郡屬河北東路金屬山東東路元初别為濱棣路

  至元二年省屬濟南路明洪武初省渤海縣入州屬濟南府 本朝雍正二年升為直隸州十二年

  改屬武定府利津縣在府東一百五十里東西距六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東至青州

  府樂安縣界四十里西至濱州界二十里南至蒲臺縣界十里北至海一百二十里東南至青州府

  博興縣界三十里西南至蒲臺縣界二十五里東北至海一百二十里西北至霑化縣界三十里漢

  千乘郡濕沃縣地隋渤海郡蒲臺縣地唐棣州渤海蒲臺二縣地宋屬濱州金明昌三年升永利鎮

  為縣屬濱州元屬濟南路明屬濱州隸濟南府 本朝雍正十二年改屬武定府霑化縣

  在府東北七十里東西距九十五里南北距四十五里東至利津縣界八十里西至陽信縣界十五

  里南至濱州界三十里北至海豐縣界十五里東南至濱州界三十五里西南至惠民縣界六十里

  東北至海一百四十里西北至海豐縣界二十五里漢千乘郡濕沃縣地隋渤海郡蒲臺縣地宋慶

  厯三年升招安鎮為縣熙寕六年省入渤海元豐二年復置屬濱州金明昌六年改曰霑化元屬濟

  南路明屬濱州隸濟南府 本雍正十二年改屬武定府蒲臺縣在府東一百二十里

  東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三十七里東至青州府樂安縣界六十里西至濱州界十里南至青州府高

  范縣界三十五里北至濱州界二里東南至青州府博興縣界三十里西南至青城縣界五十里東

  北至利津縣治六十里西北至濱州界五里漢置濕沃縣屬千乘郡後漢省魏復置晉屬樂陵郡北

  齊廢隋開皇十六年改置蒲臺縣屬渤海郡唐武德初屬鄒州八年州廢屬淄州貞觀六年省入高

  苑七年復置十七年割屬棣州五代周顯德中屬濱州宋大中祥符五年省金復置仍屬濱州元中

  統五年改屬般陽路明初還屬濱州隸濟南府 本朝雍正十二年改屬武定府

 ︹形勢︺四際廣平中區特起為用武之地南連青濟

  北接滄瀛左環渤海右拱平原所以屏蔽畿甸權

  衡南北

 ︹風俗︺人性樸實敦崇禮教

 ︹城池︺武定府城周二十里門四濠廣五丈宋舊址明嘉靖中甃甎 本朝康熙二十七年

  乾隆九年重修 惠民縣附郭青城縣城周三里門六池廣二丈元至正中築明萬

  厯六年增築甃甎 本乾隆五十七年陽信縣城周六里門四池廣一丈八尺元

  至正間築明嘉靖六年重建 本乾隆三年修五十八年重修海豐縣城周三里門

  四池廣三丈元至正中築明洪武正統嘉靖間屢加修葺 本朝順治五年乾隆九年重修

  陵縣城周三里門四池廣一丈明洪武間築後屢修 本朝順治十六年康熙九年二十

  一年二十七年重修商河縣城周三里餘門四池廣一丈六尺唐武德中舊址明成化二

  年重築正德六年知縣陳皎剏建外城周九里嘉靖萬厯間屢修 本朝乾隆五十六年

  州城周九里門四池廣二丈元至正中築明嘉靖十一年甃甎有䕶城隄十餘里 本朝乾隆

  三十五年修利津縣城周七里門四池廣一丈五尺金明昌中築明正德嘉靖間修萬

  厯中増置甕城敵樓本朝乾隆三十二年霑化縣城周五里門四池廣丈餘金明昌

  中建明成化二年嘉靖十七年後圯 本朝乾隆十九年重建蒲臺縣城周三里餘

  門四池廣二丈隋舊址明成化二年增築正德八年甃甎萬厯七年修 本朝康熙三十二年修乾

  隆五十七年重修

 ︹學校︺武定府學在府治東南宋祥符間建金元明屢修 本朝雍正十二年修入學額數

  二十惠民縣學附府學入學額數二十名青城縣學在縣治東元至元間

  建明天順元年重建後屢修入學額數十二名陽信縣學在縣治南元時建明洪武三年

  修後屢修 本朝順治十六年乾隆七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海豐縣學在縣治東

  元時建明洪武三年重建後屢修 本朝順治十三年修康熙十七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

  陵縣學在縣治西北明洪武二年建萬厯五年改建北城外十五年復還今所 本朝順治

  康熙間屢修入學額數十五名商河縣學在縣治東元至元四年建明洪武三年改建後

  屢修葺 本朝康熙六年修乾隆二十一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濱州學在州治東南元

  至元中建明洪武二十八年修天順後屢加修葺 本朝康熙十八年乾隆五年重修入學額數

  二十利津縣學在縣治東北元至元三十年建明代屢加修葺 本朝順治九年

  康熙十三年雍正六年乾隆八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霑化縣學在縣治東南明洪武

  初建成化四年增修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修雍正十二年乾隆二十二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

  蒲臺縣學在縣治東北元大德六年建明成化十五年改建 本朝康𤋮二十一年修二

  十六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敬業書院在府學西南隅 本朝乾隆十三年武定府知

  府姚興滇建文津書院在樂陵縣南關外里許 按舊志載齊雲書院在霑化縣又名

  南湖書院今廢謹附記

 ︹户口︺原額人丁二十七萬七千九百五十六今滋生男婦大小共二百十九萬一千三百八十九名

  口計民户共三十七萬三千八百八十一户

 ︹田賦︺田地七萬八百八十三頃三十九畝九分五釐有奇額徴地丁正雜銀三十萬九千三百七十

  一兩四錢七分八釐米四萬五千六百二十六石六斗三升七合八勺麥二百十二石三斗七升二

  合八勺榖七十七石五斗六合

 ︹山川︺騮山在海豐縣西北一百里一名小山齊乘小山在無棣縣西北百二十里府志絶頂高

  一里西北勢漸卑下形如環帶延袤十里草木蕃茂上有望海亭青龍寺寺北一里為七龍口

  谷山在海豐縣北六十里一名大山齊乘有大山在無棣縣東北八十里山東通志山西南半

  麓有洞廣二丈餘深不可測相傳古有龍馬從此出故以為名山多石無樹木顧炎武肇域記以為

  即古之碣石山也于家山在霑化縣東北五十里西接海豐縣界久山在霑化縣

  東北七十里亦接海豐縣界山東通志世傳秦始皇築此以鎮海口其陰有久山鎮又縣東北五十

  里有孤山六十里有魚山八十里有敖家山擔山在霑化縣東北九十里山東通志上生金

  頂艾又季春山在擔山之北府境東北海豐霑化利津三縣皆濱海東北接青州府樂安縣

  界北接直隸天津府鹽山縣界元和志大海在渤海縣東一百六十里蒲臺縣東一百四十里海畔

  有沙阜高一丈周二里俗呼為鬬口淀是濟水入海之處海潮與濟相觸故名潮雖大淀终不没百

  姓於其下煑鹽管子齊有渠展之鹽即此顧祖禹川瀆異同考大海自樂安西北經蒲臺縣東西至

  縣一百四十里在濵州東北八十里自利津縣又北經霑化縣在縣東六十里利津縣志海在縣東

  北百二十里元及明初海運皆由此達大清河口乃漕舸經泊處 按元和志所云沙阜在今利津

  古黃河自濟南府德平縣流入經商河樂陵二縣界又東經惠民縣界又東經濱州界

   又東經蒲臺至利津縣入海水經注河水自安德城東北經般縣樂陵朸鄉厭次縣南右逕漯陰縣

   故城北又東北為濕沃津又東逕千乘城北又東過黎城縣北又東分為二水枝水東逕甲下城南

   又東南注濟河水東北流逕甲下邑北又東北入於海元和志黃河在滴河縣南十八里厭次縣南

   三里蒲臺縣西南七十三里寰宇記黄河在渤海縣西北六十里景福二年後河水移道今涸舊志

   舊黄河今曰土河亦曰徒駭在武定州南五十里自濟陽高橋東北流入州界經聶索鎮又經古城

   西北陷棣州南又東經濱州霑化入海其聶索鎮東西河腹高於岸明成化間嘗經疏鑿後漸淤塞

    本朝乾隆年間河決館陶於十四年十八年二十三年俱動 帑挑濬居民得耕種如故至聶索

   鎮河亦令隨時疏濬焉 按漢紀成帝建始三年河決館陶遂溢入平原千乘界中河平三年河決

   平原流入濟南千乘使隄塞之東漢永平中河流合汴泛濫兗豫明帝使王景治之自榮陽東至千

   乘海口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回注蓋自此遂為河之經流厯魏至隋唐時猶然雖或少有遷徙大

  約不離千乘界中也胡渭禹貢錐指自厭次以下有新舊二道舊東北逕蒲臺縣南又東北入海景

  福以後自厭次縣界決而東北流逕渤海縣西北又東北至無棣縣東南而東注於海又按陽信海

  豐亦有黃河水經注云屯氏别河北瀆又東入陽信縣渤海之屬縣也今無水又東為咸河東北流

  經陽信縣故城北東注於海金志陽信有黄河舊志海豐縣北有古黃河隄西抵樂陵蓋即屯氏别

  河北瀆之遺迹也大清河自濟南府齊東縣流入經青城縣北十八里與惠民縣分界又

  東北流經濱州南二十八里與蒲臺縣分界又東北經利津縣入於海水經注漯水自鄒平又東北

  經東鄒縣城北又東北經建信縣北至千乘縣即此河所經舊志青城縣東北一帶多窪地每遇淫

  雨為災明萬厯四年知縣李繼美行視原隰見縣東北十八里董家口及新城鎮兩旁高阜勢若重

  岡中一夾道如壑直達大清河去窪地二里許遂請開為渠水患乃息古商河自濟南府

  臨邑縣流入經樂陵縣南商河縣北東流經惠民縣南又東流經濱州北入海今堙水經注商河自

  昌平縣故城南又東經般縣故城南又東經樂陵縣故城南又東經朸鄉縣故城南沙溝水注之又

  東北流經馬嶺城西北屈而東注南轉經城東又東北經富平縣故城北又分爲二水南水謂之長

  聚溝北水謂之白薄瀆東北流注於海元和志滳河在厭次縣南四十里滳河縣北十五里漢鴻嘉

  四年河水泛溢河隄都尉許商鑿此河通海故以商爲名後人又加水焉舊志即臨邑大土河之下

  沙河自濟南府臨邑縣流入經商河縣北東流經惠氏縣東桑落墅入陽信縣界又東北

  至霑化縣坌河合土河入海俗指爲馬頬河寰宇記馬頰涸河在棣州滳河縣二十里舊志今積沙

  無水雨甚則桑落墅西南一帶皆窪潦今每遇春融隨時疏濬鈎盤河自濟南府陵縣東南

  臨邑縣西南分爲二一由德平商河之間東流逕陽信縣南又東復瀦經霑化縣東南劉家道口入

  海一由德平縣西北流逕樂陵海豐南又東北經霑化縣至久山鎮入海後漢書公孫瓚傳瓚出軍

  屯槃河注即爾雅九河之鈎盤河其涸河在今凔州樂陵縣西南元和志鈎盤河在陽信縣北四十

  里寰宇記在樂陵縣東南五十里自平昌縣流入河勢曲如鈎盤故名陽信縣志鈎盤河至城西南

  二十里截河鋪為屯氏河至城南十里紅廟為信河縣之取名以此樂陵縣志鈎盤河為樂陵要害

  之衝今城正坐其腹篤馬河即馬頰河亦名陷河水經注屯氏别河南瀆自平原城北首受

  大河故瀆東出亦通謂之篤馬河自西平昌縣故城北東經樂陵縣故城北又東北經陽信縣故城

  南又東北入海齊乘東無棣縣北有陷河闊數里西通德棣東入海寰宇記馬頰河在樂陵縣東六

  十里從商河縣北界來即古篤馬河也舊志在陽信縣南海豐樂陵縣北 本朝雍正十三年挑陽

  信故城南欽風鎮河二千九百餘丈乾隆九年四年十七年二十三年河身淤塞復動 帑濬治

  距今順流如故 按今輿圖陽信在海豐之南樂陵之東南(⿱艹石)如舊説河道紓曲已甚恐不可據

  鬲津河寰宇記樂陵有鬲津涸河在縣西三里東北流經饒安縣界入海金史地理志無棣

  有鬲津河縣志河故道東由德州呉橋寕津南皮境至樂陵北三十里舊縣鎮南又東過慶雲南經

  海豐馬谷騮山之間北至海閏場大沽河口入海又覆釡河即鈎盤北派自慶雲流入經海豐西棗

  園橋又東北抵馬谷山前抵閏國場界沙土河海口入海 按九河故道漢世得其三唐人得其六

  歐陽忞輿地廣記又得其一或新河而載以舊名或一地而互為兩説而王横以為九河之地為海

  所漸酈道元程大昌皆從其説今姑據舊志畧存遺迹云大灣在惠民縣西南四十五里廣十

  餘頃西南通臨邑八道河西通商河東通聶索河其北有隄横亘白龍灣在青城縣西北

  十八里大清河所匯也黃龍灣在海豐縣北七十里其水雖旱不涸下流入海惠民

  溝在惠民縣東南二十里古黃河之北河溢則北流於黑窪瀦焉府志明景泰中黑窪溢開溝東

  北三里導窪水入沙河𡻕久而堙嘉靖二十四年大水再加疏濬民皆賴之因名曰惠民溝

  棣溝在海豐縣西北十五里自覆釡分流又東北入海詳見直隸滄州葍子溝

  州南四十五里接青城高苑二縣界八方泊在惠民縣西北五里凡經雨潦西南商河縣界

  之水自沙河鎮來注東南府城北壕之水自北關來注於泊泊北有遥隄穴為水道達於陽信縣界

  截河東流經霑化北青泥溝入海豆子䴚故鹽澤也在惠民縣境與陽信海豐連界通鑑

  平原東有豆子䴚負海帶河地形深阻自高齊以來羣盗多匿其中唐書王世充傳厭次賊格謙為

  盜在豆子䴚中龍湖在蒲臺縣東一十五里府志俗呼曰龍灣廣數頃明萬厯間涸黑水

  潭在商河縣東南三十里久旱不竭其水黑故名五龍塘在濱州南五里府志相傳此地

  井中嘗出龍故名聶家窪在商河縣西舊志縣界有七十二窪遇豐倍收遇潦則一苗不

  遺故諺有十年九不收一收勝十秋之語聖水池在利津縣西北一百里瀕海府志旱澇不

  盈涸禱雨輒應甘井泉在陽信縣東一里縣志明宣宗征高煦駐此飲之而甘賜名甘泉

 ︹古蹟︺厭次故城秦置縣漢改曰富平後漢復故明省漢書地理志富平侯國注應劭曰明

  帝更名厭次又東方朔傳朔平原厭次人注師古曰高祖功臣表有厭次侯爰𩔖是則厭次之名其

  來久矣水經注厭次舊名非始明帝蓋復故耳蕭德言括地志富平故城在陽信縣東南四十里五

  代史華温琪傳棣州河水為患徙於新州寰宇記高齊天保七年馬嶺城為陽信縣治而縣在州北

  六十里蓋隋唐之厭次改置於南界而故縣則併入陽信矣宋史李士衡傳真宗時為河北都轉運

  使棣州苦水患士衡奏徙州北七十里既而大水沒故城丈餘 按舊志厭次自古凡六徙明統志

  載厭次在陵縣東北三十里即今神頭鎮此秦及西漢之厭次也漢明帝更富平為厭次縣山東通

  志云富平在陽信東南三十里即改封張延夀於平原郡之富平乃今桑落墅此東漢之厭次也晉

  厭次治馬嶺城元魏因之山東通志云馬嶺城在陽信東十里此晉暨元魏之厭次也北齊廢厭次

  隋開皇間復置唐貞觀間置棣州於厭次而厭次為州之附郭縣此隋唐之厭次也後梁華温琪徙

  棣州於今之故城厭次既為附郭即隨州以徙此五代之厭次也宋大中祥符再徙棣州於陽信之

  高氏莊而厭次又隨州徙今州之東察院本厭次縣治也中有史良臣縣廳壁題名記明制凡州皆

  不設附郭縣洪武元年省厭次入州今州東察院乃宋元以來之厭次也舊志本採劉氏繼先說徴

  考為詳惟首條西漢厭次在今陵縣之說遍考水經注元和志杜佑通典寰宇記諸書俱不載未詳

  明統志何據陽信故城在今縣南漢置縣在今海豐縣界北齊移治馬嶺城隋時又移

  治於此唐屬棣州元和志縣南至州六十里宋大中祥符間棣州北徙於陽信界陽信因亦北徙今

  治寰宇記故城在無棣東南三十里齊乘在陽信縣西南七里俗呼城子務縣志城子務在縣西南

  五里東南去州城三十里又有信城在海豐縣東北十七里今名信城里 按寰宇記所云蓋漢縣

  重合故城在樂陵縣東漢置縣屬渤海郡征和二年嘗封莽通為侯邑後魏正平元

  年併安陵太和十八年復置熙平中屬樂陵後屬安德郡北齊省章懐太子注重合故城在今樂陵

  縣東元和志在今樂陵縣東二百步鬲津故城在樂陵縣西北隋開皇十六年析樂陵置

  縣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又分饒安地置縣屬滄州貞觀元年省入樂陵朸縣故城

   河縣治漢置縣文帝四年封齊悼惠王子辟光為朸侯應劭曰般縣東南六十里有朸鄉故縣也元

   和志商河縣東北至棣州八十里本漢朸縣寰宇記商河縣在州西南六十里隋於朸縣故城置

   按通鑑注云滳河漢千乘濕沃縣地誤渤海故城在濱州東北唐置縣元和志渤海本

   蒲臺縣地垂拱四年置縣屬棣州天寶五年以土地鹹鹵自縣西移四十里就李邱村置縣即今治

   利津故城在今利津縣東金史地理志濱州利明昌三年以永利鎮升置縣志故

   城在縣東一里大清河岸側濕沃故城在蒲臺縣西北漢置縣後漢省三國魏復置北

   齊省水經注地理風俗記曰千乘縣西北有大河河北有濕沃城故縣也魏改為後部亭今俗遂名

   之曰右輔城隋書地理志滳河有後魏濕沃縣後齊廢 按地形志後魏未嘗改置縣其在滳河縣

   地者去今蒲臺縣稍遠疑三國時復置於此非漢之故也樂陵舊城漢初置縣地節四年

   嘗封史高為侯邑後漢建安末置郡三國魏韓暨傳建安中遷樂陵太守又三國魏志諸王傳武帝

  子樂陵王茂正始五年自曲陽徙封蓋初置為郡後改為國也元和志縣北至滄州一百三十五里

  本樂毅攻齊所築宋史地理志熙寕二年徙治咸平鎮舊志明洪武二年又徙治富平鎮即今治也

  有舊樂陵在縣西南三十里其墟嶺高丈餘周三里又有故縣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蓋即宋時所徙

  之咸平鎮也東鄒廢縣在青城縣漢置以在鄒平之東故加東也晉志樂安國復領鄒

  縣蓋即故東鄒矣或以鄒為鄒平者誤羊闌城在惠民縣東南魏書地形志厭次有羊闌

  城北史傅豎眼傳父靈越文成拜青州刺史鎮羊闌城宋乃以靈越叔父乾愛為樂陵太守樂陵與

  羊闌隔河相對在惠民縣南有鹽池舊唐書李納傳棣州有蛤鹽池𡻕出鹽數十

  馬嶺城在陽信縣東水經注馬嶺城在河曲之中東海王越斬汲桑於此魏書地形志

  厭次治馬嶺城齊乘馬嶺城在陽信縣東十里雲城漢書王子侯表雲侯信齊孝王子元封四

  年封水經注商河經富平故城北水側有雲城漢武帝封劉信為侯國也寰宇記陽信縣有瑗城在

  縣東北五里一名運城蓋即雲城之訛也千童城在海豐縣西南境寰宇記秦始皇遣徐福

  將童男千人入海求蓬萊不死之藥築此城以居之漢置縣屬渤海郡水經注無棣溝東南逕千童

  縣故城東是也無棣城在海豐縣西北境管子所云北至於無棣是也五代周置保順軍宋

  移無棣縣治此元為東無棣縣廣武城在海豐縣北八十里鬲津河東縣志相傳漢初李左

  車所築故名今半為河流所沒又龍且城在縣北二十里地勢高峻形勝屹然東鄉城

  陵縣東魏書地形志樂陵有東鄉城麥邱城戰國時齊邑史記趙惠文王十九年趙奢將兵

  攻齊麥邱取之舊志麥邱城在商河縣西北王彥章城在商河縣東二十里相傳彦章

  大瑩城在濱州西二十五里齊乘金人屯兵所築號鐡門關故丁河口也官竈

  城有二一在利津縣東北七十里府志舊時煑鹽之所昔嘗屯兵於此因置城戍守一在霑化縣

  東七十里延袤三十餘里府志世傳秦始皇築或曰劉智遠築臺階門垣遺址宛然達達營

  在濱州三十里元時𫎇古人屯壘處保順軍今海豐縣治宋史地理志周置保順軍於無棣

  縣南二十里開寶二年又以滄棣二州界保順吳橋二鎮地益焉治平中移縣治保順軍即今治也

  舊志元分其地屬滄棣二州而以故縣屬棣州齊乘謂之東無棣故城在縣西北覆釜河經其西無

  棣河繞其南黃巾寨在陽信縣東南二十五里山東通志漢末青徐之間黃巾爲亂濟北

  相鮑信等迎東郡太守曹操追擊黄巾降得精兵三十餘萬爲營此地故名榷鹽務

  志五代之際置𣙜鹽務於海傍後爲贍國軍周因置濱州齊乘在州北門外遺迹尚存喬氏

  莊舊志宋大中祥符中移州治於陽信縣界之喬氏莊新志即今喬子頭也迷馬莊

  化縣西十五里縣志土腴林茂地勢紓廻相傳金海陵乘馬行迷於此故名謝恩臺

  民縣北三里山東通志相傳爲金章宗賑卹饑民民因築臺以謝恩茅焦臺在濱州治齊乘

  有真祐廟在濱州城内祀茅焦兄弟宋大觀三年賜額金末廢土人呼爲茅神臺秦臺

  州東即古蒲壺水經注海側有蒲臺高八丈方二百步相傳秦始皇東遊海上於臺下蟠蒲繫馬故

  名今東去海三十里冊說在州東北十五里段干木臺在濱州治西隅晴雲臺

  在霑化縣東六十里富國場元至正二年建又有因山樓在縣東七十里永利場元元統三年建廢

  址猶三姑臺在蒲臺縣東南二里山東通志相傳漢蒲茂三女守貞養父各築一臺至

  今鼎萃賢亭在樂陵縣縣志宋吕頤浩登第扁其亭曰萃賢因縣治北遷故廢

  味堂在海豐縣境内山東通志宋尚書李之純建致廣野軒在惠民縣西郭山東

  通志宋劉擴讀書處蓋取中庸致廣大意玉祥店在蒲臺縣東三十里縣志其地有王祥廟

 ︹關隘︺通海故關元和志在厭次縣西南四十里蒲關在蒲臺縣東汀河口有批驗所

  大使駐此大沽河口巡司在海豐縣東北一百五十里明置巡司 本朝移置大山

  豐國鎮巡司在利津縣東北七十里金志屬渤海郡後割屬明置巡司今存清河

  鎮在惠民縣東南九十里金志厭次有清河歸化達多永利脂角五鎮舊志明洪武中置巡司於

  此又歸仁鎮在州南七十里接商河縣界亦置巡司今裁聶索鎮在惠民縣南五十里即宋

  時河決聶家口之地淄角鎮在惠民縣西南四十里即金志脂角之訛也田鎮

  城縣東二十里接青州府高苑縣界金置屬長山縣元割屬新城縣明𥘉改屬又有花溝鎮在縣南

  十二里接鄒平縣界新城鎮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欽風鎮在陽信縣東南四十里金志陽

  信有欽風西界二鎮分水鎮在海豐縣西北四十里金志無棣縣有分水鎮舊縣鎮

  在樂陵縣西北三十里明置巡司 本朝雍正十二年裁又金志樂陵縣有惠安永利東中三鎮後

  蒲臺鎮金志渤海縣有豐國安海濱海蒲臺安平五鎮舊志蒲臺鎮在濱州東南三十

  里南枕大清河接蒲臺縣界安平鎮在州南三十里招安鎮即今霑化縣治宋慶厯二年升

  為縣金明昌六年更名霑化永豐鎮金志霑化縣有永豐永阜永利三鎮舊志有永豐里

  在縣東即故鎮也永利鎮後改置利津縣其永阜亦割屬之久山鎮在霑化縣東北七十

  里明置巡司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龍混鎮亦名龍居店在蒲臺縣東十里相傳宋太

  祖微時嘗潛寓於此安定鎮在蒲臺縣南三十里金志蒲臺有安定合波二鎮流波

  務在陽信縣西二十五里舊志縣界共有十八務而流波為最大永阜場在利津縣東北

  五十里舊置鹽大使永利場在霑化縣東三十五里舊置鹽大使富國場在霑化縣

  東六十里舊置鹽大使 按舊志載元張醇晴雲樓記國初因仍舊政盡海濱之野為十一場各置

  司令司丞典其鹽政大德初又立富國場⿰糹⿱丿㤙 -- 總十有二 本朝初年立鹽場七霑化自富國外置永利

  豐民利國三場利津置永阜豐國安海三場俱設大使管理康熙十六年裁豐民場歸併永利利國

  場歸併富國豐國安海二場歸併永阜乾隆二十年以富國場大使移駐萊州府昌邑縣之瓦陳村

  以利國併永阜富國併永利管轄場名仍舊謹附記桑落墅有二小桑落墅在陽信縣東南

  四十里大桑落墅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即府境之永利鎮舊志以此為古富平縣治元置巡司明初

  移清河鎮

 ︹津梁︺普濟橋在惠民縣東南二十里聶索橋在惠民縣西四十里棗園橋

  在海豐縣西北十二里跨覆釜河延袤十里為京畿孔道美政橋在樂陵縣南十里跨鈎盤

  河通惠民陽信商河等處俗名大橋又有善化橋在縣西南十三里跨徒駭河俗名小橋郭鎮

  橋在樂陵縣北門外跨鈎盤河縣志晉杜預建岳橋在商河縣東南三十里土河

  橋在商河縣東南三十里沙河橋在霑化縣東南三十里廣濟橋在蒲臺縣

  北跨大清河

 ︹隄堰︺金隄在陽信縣西四十里今謂之夾隄圈秦隄在蒲臺縣北相傳秦始皇所築

 ︹陵墓︺古雙冢在商河縣北三十里府志高數丈不知何人所築相傳有發之者黑氣岔出數

   日不絶衆懼塞之︹周︺廉頗墓在惠民縣東南二十里舊志頗為趙將三伐齊過此不為

   虐死而人哀之因葬其遺物後人遂傳以為墓並有祠藺相如墓在陽信縣東南二十

   五里齊乘陽信縣有廉頗藺相如李牧祠在縣西北界蓋齊人慕趙將相之賢而祠之云有墓者非

   段干木墓在濱州西北十里︹楚︺龍且墓在海豐縣北十八里相近有魏

   王豹︹漢︺李左車墓在海豐縣北三十里︹五代︺馬蔭孫墓在商河縣

   東三十里︹宋︺牛保墓在惠民縣西南二十里舊志保宋工部尚書修棣州城訖卒遂葬於

   張安上墓在陽信縣南四十里︹元︺焦文炳墓在青城縣東南一里

   益齊墓在青城縣南四里董積躬墓在青城縣西北張琪墓在海豐縣

   韓佑墓元縣尹墓在海豐縣東二十里高仁墓在海豐縣西五里有黃溍碑記

   董全墓在商河縣西南九里︹明︺李濬墓在惠民縣西南三十里郭氏四

  女墓在陽信縣南二十里

 ︹祠廟︺許逵祠在樂陵縣南門外明嘉靖中立祠忠良祠在濱州治東北府志祀茅

  焦龔段子明祠齊乘子明齊將有墓在蒲臺宋元符三年賜祠額曰善應建中靖國

  元年封善應侯李烈女祠在霑化縣東三十五里府志祀明烈女李業兒王將軍

  祠在霑化縣北府志祀明參將王杲正徳辛未南盜起霑化被圍杲率卒來援破賊全城後至

  武清戰死邑人建祠祀焉東嶽廟在海豐縣東七十里

 ︹寺觀︺資福寺在府城東南府志宋大中祥符間建有元趙孟頫所書碑記額曰資福禪寺

  大覺寺在海豐縣東南府志舊名普照明洪武初改中有古塔十三級唐貞觀中建 本朝

  乾隆二十二年修鎮海寺在海豐縣之黎敬莊府志明宏治三年建掘地得白石佛二有

  東魏武定四年字蓋古刹也普靜寺在蒲臺縣東南三十里府志唐廣德二年

  田寺在蒲臺縣南二十里舊志縣南福田寺東南迎仙觀皆唐宋時建有古碑三教寺

  在蒲臺縣西南府志明洪武十五年建相傳為辟攴佛道場高尚觀在濱州西南五十里

  府志宋時建

 ︹名宦︺︹漢︺龔遂山陽南平陽人宣帝時渤海太守時𡻕饑盜起遂至勅屬縣悉罷捕盜吏單車

  至府郡中翕然盜賊皆罷齊俗奢侈不田作遂躬率儉約勸務農桑吏民富實獄訟止息數年徴拜

  水衡都尉許商成帝時為河隄都尉縣南河水泛溢為害商鑿河注於海故名商河周盤

  安成人和帝初遷重合令有惠政︹晉︺劉亮懐愍時渤海太守以王浚謀將僭號亮諫不從

  ︹南北朝︺︹魏︺蘇淑武邑人熙平中除樂陵内史在郡二年謝病乞解民吏老幼訴

  留者甚衆淑清心愛下當時稱為良二千石︹北齊︺房豹清河人樂陵太守哀矜貧弱囹

  圄空虛郡瀕海水味多鹹苦豹命鑿一井遂得甘泉遐通以為政化所致豹罷歸後井味復鹹︹隋︺

  裴藴聞喜人高祖時棣州刺史有能名考績連最︹唐︺員半千全節人武后時詔擇

  牧守除棣州刺史曹華楚邱人憲宗時吳元濟平進棣州刺史州與鄆比時賊據滳河華逐

  賊斬二千級復其縣又募羣盗可用者貸死補屯卒使據孔道賊至輒擊卻之不敢北欒𪷟

  文宗時棣州刺史李同捷叛濛密上變事洩為所害邵播昭宗時棣州刺史朱全忠陷棣州播

  不屈死之︹五代︺︹梁︺華温琪下邑人為棣州刺史棣州苦河水為患温琪徙於新州以

  避之民賴其利張錫閩縣人梁末為棣州判官棣為鄆屬郡郡有麴務鄆以牙將主之頗横恣

  嘗盜麥造麴亊覺悉置於法︹宋︺何繼筠河南人太祖時命繼筠領棣州以拒北敵多致

  周渭恭城人開寶初知棣州監軍傅延翰謀作亂渭擒之在郡以簡肅稱及還吏民遮道

  泣留詔賜錢七萬路振祁陽人太宗時知濵州遼兵至城下衆謂振文吏無戰禦方畧環聚

  而泣振乃親加撫諭堅壁自守遼人遂引去吕夷簡夀州人祥符中知濱州代還奏農器

  有算非所以𭄿立本也由是天下農器皆弗算孫沖平棘人祥符中河決棣州宼準請徙州治

  隄命沖往按視還言不若塞河為便遂以沖知棣州自秋至春凡四決沖皆塞之及準為樞密使卒

  徙州陽信沖復上疏言徙州非便著河書以獻張洞祥符人仁宗時知棣州河北地當六塔之

  衝者𡻕決溢病民田水退强者冒占弱者耕居無所洞奏一切官為標給蠲其租以綏新集河北東

  路民富蠶桑遼人謂之綾絹州周沆益都人仁宗時知渤海縣𡻕滿縣人請留既報可沆以親

  老求監州税高若訥榆次人仁宗時知商河縣時有職分田牛與種皆假於民若訥獨廢

  李迨東平人神宗時調渤海縣尉時州縣團練鄉兵民起田畞中不閑坐作進退之節或

  譁不受令迨立賞罰以整齊之累月皆精練部伍如法刺史薦之朝累遷通判濟州︹金︺巴達

  喇木布奚五王族人太宗時為濱州刺史廉入優等喇木布凡調官行李止車一乘婢奴數

  人而已 巴達喇木布舊作伯德特离補今改正楊伯仁稾城人世宗時除濱州刺史郡

  俗有遣奴出亡捕之以規賞者伯仁至責其主而杖殺其奴如是者數輩其弊遂止完顏永

  元宗室子世宗時為棣州防禦使泰寕軍節度使張宏信通檢山東專以多得民間物力為功督

  責苛急永元面責之宏信無以對於是棣州賦税得以實自占劉仲誨宛平人世宗時為棣

  州防禦使厭次縣捕得盜數十人詣州希賞仲誨疑其有𡨚緩其獄同僚請悉寘之法仲誨乃擇其

  老穉者先釋之未幾𫉬真盜︹元︺姜彧萊陽人中統時知濱州時行營軍士多占民田為牧

  地縱牛馬壞民禾稼桑棗彧言於中書遣官分畫疆畔捕强猾者寘之法乃課民種桑徧野人名為

  太守︹明︺周原繁昌人洪武中知蒲臺縣有商被盜疑其主人已誣服原緩其獄而察之

  果得真盜飛蝗入境禱於神一日大風雨蝗盡死杜𮑮洪武中為霑化典史廉幹得民坐事

  當徙民詣闕稱其賢帝歎曰小吏耳而得民如此良吏也還之白旼保定人永樂中為陽信丞

  莅官五年治稱第一秩滿邑民八千餘人詣闕請為令許之旼益厲風節𭄿農桑戒游惰九年之内

  增四千一百户何淡廣東順德人天順中知濱州有善政尋以憂去士民醵錢二十萬為賻淡

  固卻朱大用句容人宏治中知青城縣值𡻕饑請發粟賑給全活者衆秩滿復留三載

  飛蝗四起獨不入境許逵固始人正德中知樂陵縣時土宼劉七等方熾逵慨然為戰守計賊

  至設伏斬𫉬無遺事聞超擢兵備僉事駐武定至則築城鑿池設樓櫓置巡卒賊數犯數卻之威名

  唐侃丹徒人正德中知武定州會清軍籍應發遣者至萬二千人侃曰武定户口三萬是

  空半州也力爭之章聖梓宫道山東内奄宣言所過州縣供張不辦者死侃置空棺傍舍中俟諸奄

  索錢急則指棺示之曰吾辦一死錢不可得也諸奄皆愕眙去李應奎白水人嘉靖中知陽

  信縣值𡻕祲應奎上書為民請貸上曰斗米三錢貸未晚也應奎大哭曰斗米三錢邑無民矣何以

  貸為上鑒其誠詔發一萬石賑濟民賴以生楊于陛劍州人崇禎中厯官武定州同知創

  書屋於署左召士子肄業其中普名聲反以監紀軍事進討兵敗被執死之贈太僕少卿

 ︹本朝︺孟化龍渭南人順治初知武定州涖任日檄發軍餉甚急化龍曰民貧如此尚堪科斂

  耶入郡涕泣以陳格於令不得行返次濟陽深夜自經訃至民皆感泣立祠南門祀之劉儀

  恕涇縣人順治十三年知武定州革除里中買喂驛馬並錢糧添料解費等項積困大蘇

  鼐奉天人康熙二十四年知武定州除里長之役又詳請臨米改折銀兩及德米就近兌給兵糧

  民累永除而軍亦稱便喬壯受猗氏人順治初年知陽信縣善讞獄訟無淹久康熙三十

  四年公舉入名宦祠杜鎮南宫人康熙初知陽信縣清厯年積久一十四萬有奇在民者援赦

  豁免在官者解囊賠補民甚德之杜良祚順治四年知海豐縣時鄰邑多宼儆良祚築城

  簡閲民兵得健卒五百餘人分為三隊日訓練激勸之賊至開城設伏擒其巨魁明年賊攻慶雲縣

  甚急良祚率兩隊往援之賊驚遯慶雲令率民奉牛酒犒師良祚曰吾未奉檄而來可攘君保障功

  耶卒不受

 ︹人物︺︹漢︺東方朔厭次人武帝初朔上書高自稱譽上偉之令為常侍郎上欲為上林苑朔

  進諫迺拜朔為大中大夫給事中復為中郎上置酒宣室使謁者引内董偃朔不可詔止之朔雖詼

  笑然時觀察顏色直言切諫上常用之久之上書陳農戰彊國之計不見用因著論設客難已又設

  非有先生之論朔之文辭此二篇最善︹晉︺石鑒厭次人出自寒素雅志公亮累官司空武

  帝崩有告汝南王亮欲舉兵討楊駿駿白太后詔令鑒率兵討亮鑒以為不然遣人密覘視亮已别

  道還許昌於是駿止元康初為太尉年八十餘克壯慷慨自遇若少年時人美之︹唐︺任敬

  臣棣州人五𡻕喪母哀毁天至問父英曰若何可以報母英曰揚名顯親可也乃刻意從學刺史

  欲舉秀才自以學未廣遯去又三年卒業舉孝廉授著作局正字遷秘書郎虞世南器其人𡻕終書

  上考固辭召為宏文館學士終太子舍人高適渤海人舉有道科中第哥舒翰表為書記拜監

  察御史元宗西幸間道走及擢諫議大夫負氣敢言權近側目肅宗召與計事除淮南節度使累封

  渤海縣侯適尚節義語王霸衮衮不厭政寛簡所涖人便之年五十始為詩即工每一篇己好事者

  輒傳高沐渤海人貞元中進士李師道辟署判官師道叛沐引古今成敗前後諫說不能

  入上書天子師道怒殺沐元和中贈吏部尚書高元裕渤海人敬宗視朝不時宦豎恣放元

  裕為右補闕切諫李宗閔高其節擢諫議大夫進中書舍人鄭注入翰林元裕當書命乃言以醫術

  侍注愧憾貶閬州注死累進御史中丞終吏部尚書︹五代︺︹梁︺李愚無棣人梁末帝時拜

  崇政院直學士衡王友諒末帝兄也大臣皆拜之獨愚長揖末帝以責愚愚曰臣於王無所私豈宜

  妄有所屈︹唐︺馬允孫商河人舉進士潞王從珂以為觀察判官潞王將舉兵反召允孫告

  之曰受命移鎮何向為便允孫曰大王為國宗族先帝新棄天下臨喪赴鎮臣子之忠也左右笑其

  愚然從珂心獨重之︹宋︺張令鐸厭次人少以勇力隸軍伍累官鎮寕軍節度令鐸性仁恕

  嘗語人曰我從軍三十年大小四十餘戰多摧堅陷敵未嘗妄殺一人及卒人多惜之劉蟠

  渤海人漢乾祐中舉進士累遷倉部員外郎改轉運使𡻕漕江東米四百萬斛以給京師頗為稱職

  厯官左諫議大夫卒蟠性清介寡合能攻苦食淡張凝無棣人少有武勇倜儻自任太宗聞

  其名以隸親衞即位補殿前指揮使咸平初遼兵南侵凝挺身陷陣凝子昭遠年十六單騎疾呼入

  陣中掖凝出左右披靡不敢動時斥堠數擾轉運使俱飛輓不給凝曰今當深入因敵資糧不足慮

  也乃率兵入敵境斬𫉬無算邊境𫉬安凝忠勇好功名前後賞賜多以犒師家無餘資卒贈彰德軍

  胡旦渤海人博學能文辭太宗時舉進士第一累遷右拾遺直史館數上書言時政利弊

  厯官秘書監旦喜讀書既喪明猶令人誦經史隱几聽之不少輟著書三百餘卷張安上

  棣州人慶厯中登進士第通判恩州屬邑送囚至十九人皆重辟安上惻然曰此非死獄也竟減釋

  之判乾寕軍築凔州河隄數十里自是州無水患八子皆貴顯能守世德時人方之高陽里

  蒙渤海人恥為詞賦不肯舉進士習茂才異等又不欲自售都轉運使劉庠舉遺逸召試第一知

  潮陽縣常平使者召㑹諸縣令議免役法𫎇以為不便不肯與議退而條上其害即投劾去歸家教

  授從遊甚衆號正思先生李之純無棣人登進士第熙寕中累官成都路轉運使成都𡻕發

  官米六千石損直與民言者謂惠民損上詔下其議之純曰蜀郡人恃此為生奈何奪之事遂已元

  祐初遷御史中丞董敦逸黃慶基論蘇軾蘇轍皆以監司罷之純疏其誣罔乃更黜之紹聖中出知

  單州趙伯深居棣州金人渡河母子相失伯深訪尋其母二十餘年一旦聞在瀘南徒

  步入蜀間關累年乃得其母曾慥賦詩以美其孝︹金︺董積躬青城人性敏嗜學舉天徳

  進士厯縣簿令政平訟理知海州盗不敢入境㝷規措京兆府三白渠事皆以利民為己任

  瑜棣州人家貧甚母喪不能具葬乃質其子以給喪事明昌三年詔賜粟帛復終其身富察

  琦陽信人世襲穆琨正大中秦藍總帥府辟琦為安平都尉葉合哈坦下都統兼知事小關破事

  勢已迫哈坦令避矢石琦不去曰業已從公死生當共之尚安所避耶崔立變後令改易巾髻琦曰

  琦一刑部譯吏襲世爵安忍作此既至家意在懸梁家人泣勸母曰勿勸兒所處是矣即自縊琦性

  沉靜好讀書知古今事其母完顏氏以孝謹稱富察舊作蒲察穆琨舊作謀克葉合哈坦舊作黏

  葛合典今俱改正焦榮青城人淹貫經史尹武康如臯復守太和厯知松江府均有善政元

  學士趙孟頫志其墓宋益齋青城人隱居授徒行誼高潔為鄉黨所欽年九十餘卒王朴題

  ︹元︺焦瑾青城人中統間李璮反分兵宼青城城且破瑾縋下紿賊以金帛牛酒請緩攻

  賊少卻翼日援軍至賊走城賴以全子文炳母劉氏病且死文炳以刀破脅抉其肝割一臠詭為藥

  以進母大汗而甦齊秉節蒲臺人父珪以戰功厯官⿰糹⿱丿㤙 -- 總鎮棗陽秉節魁偉沈毅涉獵書

  史稍知兵法襲父爵仍鎮棗陽至元中從伐宋數著戰功累官廣威將軍棗陽萬户府副萬户

  榮陽信人倜儻自負家業豐而能散人樂為之用以濱棣軍馬隸史丞相麾下屢有戰功授濱棣

  路元帥值𡻕荒二州民多流竄榮減去逋賦三千七百餘兩更出粟六萬斛以賑之張琪

  人韓榮牧棣州以琪知縣事數年縣以殷富遷濱棣叅議時濟南流民二州為多兵定民往往潛歸

  鄉里户多缺額琪請牒河南減𡻕額三十七百諸郡皆頌其賢任素合渤海人幼事父母以

  孝稱性倜儻峭直有古俠士風而家居恂恂儒者不能過初襲父官為右衞千户英宗召見與語奇

  之由是出入禁闥待以心腹英宗遇弑遂引去居常扼腕或醉歸慟𡘜過市時人目以為狂莫知其

  意也後密謀遣迎文宗即位論功行賞擢禮部尚書居官恂恂無幾微白伐之意人或詢以翊戴之

  事終無所言 任素合舊作任速哥今改正楊乘渤海人至正初為介休縣尹民饑散為盜

  乘立法招之皆棄兵頓首願為良民累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免官寓居松江張士誠遣張經

  招乘乘讓經曰平日讀書云河經不能對促行愈急乘乃整衣冠自縊死王巴顏霑化人至

  正中知福寕州福建轉運副使仍領州事賊偪福寕巴顏募兵扼險與子相馳破之馬仆見執賊帥

  王善曰聞公有惠政為我尹此州可乎巴顏唾罵弗屈延頸受刃頸斷涌白液如乳暴屍數日色不

  變相與妻潘氏及二女俱罵賊同死巴顏既死賊時覩其引兵出入事聞追封大原郡侯 巴顔舊

  作伯顔今改正︹明︺李益利津人洪武初由太學生擢户部主事居官清謹數年衣不再更會

  聖誕節詔百官俱服錦繡進賀益借千户服色上見詰其故益以實對上命搜其家止得俸米數升

  於皁靴中太祖為嗟歎良久後官至山西布政使左叅議成嚴樂安人永樂中授監察御史彈

  劾不避權貴上常諭貴戚曰爾輩犯罪朕或容之成回子不汝貸也以嚴多鬚大鼻故云既而巡按

  河南僚友望風股栗召還卒孟善海豐人以驍勇知名永樂初攻九門破松亭關敗盛庸兵

  於保定收官兵一萬三千人累封保定侯李濬樂安人永樂初擢監察御史以父艱回籍值漢

  王高煦謀逆濬潛詣京奏聞請上親征由是四晝夜六軍駐樂安之北高煦倉卒不及為謀開門就

  縛濬之力也累官左副都御史王佐海豐人永樂中領鄉薦擢吏科給事中累官户部尚書佐

  器宇洪偉德量寛平士林重之正統時扈駕北征没於王事初至土木佐竟日跪於草中諫上回鑾

  為王振所窘卒及於難景秦元年贈少保諡忠簡韓相青城人成化中知鄢陵縣以廉潔稱

  子齊正德中知澄城縣賊李德達宼城下齊悉力拒之論功當擢以憂歸孫一右嘉靖中累遷南京

  監察御史時嚴嵩柄政一右抗章劾之厯官四川按察使副使丁珝海豐人成化進士授户部

  主事累遷雲南副使正德時劉瑾用事欲結好珝堅不許瑾怒矯㫖逮詔獄瑾誅未見用而卒

  亨商河人成化進士擢兵科給事中累官太常寺卿亨性醇厚未嘗與人相忤居諫垣十餘年多

  所建白劉瑾用事欲亨往見以美官啖之亨不屈致仕歸艾洪濱州人宏治進士擢兵科給事

  中隨事論諫多所匡正後忤劉瑾削籍歸尋起官福建左叅政毛思義陽信人宏治進士厯

  官永平府鎮守薊州武宗時中官郭原以科斂虐民為思義所抑銜之譖之於帝下詔獄謫官嘉靖

  中累遷副都御史巡撫應天諸府以冶辦聞初貞濱州人父雄為流賊所執貞持刀奮前大

  呼以身蔽翼其父賊砍貞右手落二指貞抱如故賊義而釋之濡其血書孝弟二字於垣而去詔旌

  邦濱州人父通判鎮江流宼至太守檄住剿賊時邦典年十八父病請從行即代

  父率兵禦賊於江兵潰邦典獨奮身力戰殁於陣孫孟和商河人正德進士累官山西巡

  按時流賊四掠孟和累有戰功武宗崩疏劾内監張永及安邊伯朱泰等中外憚之袁化中

  武定州人萬厯進士天啓初擢御史疏陳時事可憂者八語皆剴切楊漣劾魏忠賢化中繼疏極論

  且發崔呈秀贓私為璫所陷與漣俱死獄中崇禎初贈太僕卿謚忠正張潑樂陵人萬厯進

  士累遷御史光宗崩李選侍居乾清宫潑與楊漣上疏力爭上納之後掌河南道疏觸魏閹竟坐為

  袁化中死黨削官崇禎中起河南巡撫

 ︹本朝︺李道昌海豐人順治丙戌進士厯官監察御史大理寺卿道昌係遺腹子五六𡻕時嘗

  以父容問母母指示形狀遂屢夢見其父即追繪之竟得其形似巡按河南當流宼殘害道昌殫心

  𠞰撫流亡賴以復業卒祀鄉賢祠李之芳惠民人順治丁亥進士除金華府推官由刑部

  即改御史所至以精敏稱在臺十四年超擢左副都御史旋⿰糹⿱丿㤙 -- 總督浙江軍務閩逆耿精忠反以衢居

  浙上游為江淮屏障即日自杭移駐於衢耿逆以甘言相誘之芳斬使焚書誓師出戰親冒矢石或

  勸宜持重答曰吾若貪生誰不惜死及温台從逆沿海告警賊將盤踞仙霞之西以通江右卒不得

  沿流窺浙皆之芳力也自身在行間凡九年乃凱還入杭擢兵部尚書轉吏部拜文華殿大學士卒

  諡文李之莊之芳弟𡻕貢生從之芳督兵勦逆頗多贊助居鄉設義學敎育單寒值𡻕

  饑設粥以食餓者全活無算境東南徒駭河衝決倡築隄岸以禦水患民多賴之杜漺

  順治丁亥進士初除正定府推官隨⿰糹⿱丿㤙 -- 總督張存仁平榆園賊所俘𫉬咸就訊於漺漺錄渠魁釋脅

  從凡活數百餘人擢禮科給事中抗疏言黃河潰決由濱入海淹没民田皆由河員防治不力請遣

  大臣行河尋轉河南驛傳鹽法道竭蹷供職事無巨細必躬必親後以疾篤乞歸卒祀鄉賢祠

  政陽信人順治己亥進士知唐縣濱河地畞沙水沖壓政親為檢勘力請豁免又請免每𡻕狐皮

  解費散遞馬於衝要之邑以蘇里社喂養之累唐人德之劉新國陽信人由𡻕貢知鎮安縣

  鬻產自給無錙銖累民招集流亡次第復業有盜嘯聚山林單騎諭之悉投戈迎降杜履端

  海豐人拔貢生初授陜西綏德知州值旱蝗立爲撲捕且捐俸賑粥申請免糧闔州賴以全活升正

  定府同知致仕卒入祀鄉賢祠李復興濱州人康熙丙午舉人知華亭縣時民苦里役逃亡

  相繼復興立均田均役法一切年首甲首不便於民者悉罷之流亡以次復業部民感德建祠白龍

  潭祀吳汝亮霑化人由舉人授江南江寕縣時邑漕一石嘗費至數石由里胥而上皆

  取盈於漕汝亮至並條糧耗羨悉去之

 ︹列女︺︹元︺劉平妻胡氏渤海人至元中平戍棗陽車載其家以行夜宿沙河傍有虎銜

  平去胡覺起追及之持虎足呼車中兒取刀殺虎虎死扶平還三日平以傷卒事聞命恤其母子仍

  旌異李五妻劉氏渤海人少寡父母使再醮不從舅患疽劉禱於天數日漬吮其

  血乃杜子登妻楊氏青城人子登死楊年二十一謀以身殉葬有三孤親戚以

  爲言楊曰今日不死異日恐有奪我志者死且晚矣取遺孤置夫前自縊死劉氏女

  人爲流賊所執不屈死惠高兒妻李氏濱州人高兒殁父欲奪歸嫁之李不從遂

  自縊︹明︺李陵妻殷氏濱州人宏治中陵以疾卒殷自縊而死州志殷作陰同邑

  王氏女爲流賊所執不屈死邦典妻張氏濱州人聞夫陣殁晝夜號泣嘔血誓

  死不嫁遺腹五月生男名盡忠紡績撫孤事舅姑以孝聞韓章妻孟氏利津人章年十

  七溺死孟時尚在室聞之欲歸韓守制父母難之孟曰容終制改嫁未晚也父母許之比終制沐浴

  自縊而死王晏妻馬氏利津人馬年二十四生子未期而夫卒馬自縊死王溥

  妻高氏利津人溥卒高年二十二夜自縊於柩前邊氏女霑化人女年十四許聘而

  夫亡父母欲更聘之女曰烈女不更二夫已心許之可再適耶遂終身不字戴强妻趙

  氏霑化人强卒趙欲死舅姑日夕守之逾七日守稍懈趙自刎而死王紹貴妻趙

  氏霑化人流賊欲殺貴趙抱貴且泣且詈賊兩刃之同縣李氏女亦為流賊所執不屈死

  自守妻李氏霑化人適守未期而守卒李時年十九無子家貧躬事紡績以給姑朝夕

  不足拾野薪佐之姑年九十餘乃終李歸依母家年亦踰八旬孫氏女蒲臺人與同邑李氏

  女彭氏女俱為流賊所執不屈死

 ︹本朝︺李毓清妻王氏惠民人于歸三月而夫卒時姑年已老氏事之惟謹及姑亡不

  食死同縣馮雲襄妻李氏俎多聞繼妻王氏劉小來妻許氏俱夫亡死節周士選妻劉

  氏陽信人為山宼所掠不屈死同縣王修身妻張氏劉君印妻申氏王繼儒妻苑氏皆拒宼死節

  商氏陽信人年及笄未字父母相繼歿女無所依自縊死武氏海豐人夫亡不食死

  化一妻王氏商河人順治初化一隨武德𠞰淄萊間山宼為賊所殺氏迎其柩而奠之

  奠畢自縊死韓永高妻聶氏蒲臺人𡻕凶從夫就食博興守正捐軀薛香

  妻劉氏惠民人年十九于歸守正捐軀同縣節婦高永元妻李氏及子髙璟妻李氏李渤培

  妻何氏高天資妻雷氏高賜冕妻何氏張子榮妻徐氏李子官妻耿氏楊大才妻馮氏均康熙年間

  張延祚妻丁氏陽信人延祚病亡氏年二十六矢志守節同縣馬向陽繼妻馮

  氏均康熙年間 旌吳天孕妻張氏海豐人夫亡氏年十五撫前室之子如已出苦

  節三十餘年康熙年間 旌王氏女海豐人生員王亮章女許字李格未婚而格死女聞

  訃自縊康𤋮年間 旌吳自治妻高氏海豐人夫亡守節與同縣呉旭妻張氏均

  康熙年間 旌張建南繼妻劉氏樂陵人年二十七夫亡守節撫庶出子女過於

  所生康熙年間 旌史高印妾郭氏樂陵人夫亡守節順治間遇宼不辱𬒳殺康熙

  年間 旌王與鼐妻駱氏商河人夫亡守節康熙年間 旌張中運妻

  夏氏濱人守正捐軀同州節婦張宿龍妻龎氏張箴妻王氏杜若玫妻劉氏張汝檜妻王氏王

  鐘妻張氏劉正吉妻丁氏杜亮曽妻張氏均康熙年間 旌林長春妻孫氏

  人年二十夫亡守節上奉嫡庶二姑下撫弱齡一子卒能敎子成立同縣節婦李鼎妻杜氏趙和新

  妻李氏趙澍妻程氏均康熙年間 旌孫三宅繼妻張氏霑化人夫亡守節同

  縣羅載愫妻蘇氏丁鈞繼妻王氏宋秉和妻李氏均康熙年間 旌王卓妻張氏

  人卓死東粤氏勤勞績紡居積數年間關萬里負夫柩歸葬祖塋同縣節婦李元漳妻杜氏王元善

  妻張氏均康熙年間 旌李玥妻張氏惠民人夫亡守節同縣鍾存禧妻劉氏劉秉謙

  妻何氏劉芳遠妻史氏李滄潤妻何氏姜灝妻曹氏魏自顯妻孫氏王之屏妻王氏李挺翮妻張氏

  均雍正年間 旌范晉齡妻崔氏青城人夫亡守節雍正年間 旌高明

  妻吳氏陽信人守正捐軀與同縣楊小龍妻趙氏均雍正年間 旌趙閭慶妻

  晉氏商河人與媳高氏楊氏俱夫亡守節同縣李功勲妻段氏宋用中妻李氏李連妻徐氏均

  雍正年間 旌駱萬鑑妻任氏惠民人夫亡守節同縣李其芳妻高氏劉起榮妻胡

  氏劉和妻路氏高丕妻駱氏閏德濟妻駱氏郭明儒妻史氏郭基妻胡氏郭洪雷妻張氏任賓妻石

  氏李明光妻李氏張文紳妻成氏曹其文妻蘇氏曹大魁妻石氏劉允愫妻董氏張婁文妻劉氏曹

  振聲妻王氏劉有相妻王氏杜光輝妻蘇氏杭玉琴妻耿氏路元龍妻梁氏張灝妻韓氏李恪妻劉

  氏李玉錫妻徐氏李文輝妻劉氏生員李夀湜妻艾氏舉人高珖繼妻杜氏李攸敘妻季氏監生李

  壽洹妻張氏劉登旺妻李氏王永安妻康氏閻福寛妻李氏劉植綮妻吳氏均乾隆年間 旌

  允公妻陳氏青城人夫亡守節同縣焦迪吉妻王氏韓允吉妻楊氏韓子夀妻楊氏均

  乾隆年間 旌邦河妻張氏陽信人夫亡守節同縣信洪謨妻尹氏孫維聲妻尹

  氏孫阜亨妻史氏申濬妻王氏邱文光妻牛氏王誦妻劉氏李聞謀妻徐氏張延遠妻董氏張延莊

  妻王氏岳之琯妻王氏勞于宣妻張氏曾尚亢妻王氏張毓善妻侯氏趙能妻徐氏均乾隆年間

  張通儒繼妻王氏海豐人夫亡守節同縣吳自基妻任氏王公濯妻張氏李

  天錫妻劉氏李維朴妻耿氏妾季氏張鉽妻劉氏袁詒孫妻李氏布應表妻張氏王卯君妻宋氏劉

  士純妻某氏張可獻妻丁氏均乾隆年間 旌王佩繼妻杜氏樂陵人夫亡守節同

  縣杜洵妻陳氏孫士雅妻孫氏李才印妻張氏杜能智妻崔氏唐樂然妻孫氏張可欽妻王氏史壘

  繼妻吕氏杜子賁妻席氏王思忠妻王氏張可舉妻李氏張可選妻章氏均乾隆年間 旌

  貞運妻翟氏商河人夫亡守節與子啓宋妻王氏妾高氏及孫憲妻李氏三世守節又

  同縣王顯妻翟氏李士怡妻馮氏徐适妻王氏王輅妻厲氏于瓏妻王氏陳鐸妻田氏張錫妻張氏

  張鎮妻黄氏黃禮妻張氏楊瓆妻閆氏龎廷材妻張氏張愉妻李氏張儉妻劉氏均乾隆年間 旌

  薛塣妻杜氏濱人夫亡守節同州薛基妻王氏薛大成妻杜氏薛大猷妻李氏胡敏功

  妻杜氏劉正已妻丁氏張為檉妻王氏張執元妻薛氏均乾隆年間 旌黃秀妻綦氏

  利津人夫亡守節同縣趙佳俊繼妻張氏石磊妻李氏王敷美妻許氏紀夢祥妻杜氏王國用妻孫

  氏及孫士琦妻蓋氏劉緒妻李氏劉國用妻李氏殷恂妻李氏李杲妻殷氏孟懐妻高氏宋允敬妻

  牟氏李師亮妻程氏李雲章妻郭氏李連美妻劉氏李大榮妻蓋氏于生妻殷氏朱魁文妻紀氏高

  勗妻馬氏于之淮妻張氏高鳯儀妻張氏劉趙氏張立矩妻劉氏張守矩妻薄氏郭欽妻胥氏

  高之興妻劉氏蓋昌盛妻劉氏紀淵妻張氏紀位妻薛氏王金妻李氏張復美妻劉氏劉克謙妻蓋

  氏高庠妻薛氏郭令儀妻李氏林怡妻李氏潘師尼妻夏氏王正禮妻蓋氏王民諴妻胡氏馮接武

  妻張氏劉瑢妻張氏成萬勲妻李氏趙其純妻李氏趙士麟妻劉氏烈婦董國琮妻劉氏烈女李曉

  姐均乾隆年間 旌劉澤洪妻崔氏蒲臺人夫亡守節同縣劉運怊妻留氏劉玥妻

  王氏趙妻韓氏張璉妻孝氏曲彪妻高氏高良妻張氏謝安妻成氏張文王妻張氏陳子龍妻張

  氏趙存性妻李氏李寅妻王氏李世珩妻高氏徐永俊妻郭氏賈宗舜妻左氏李𤇺妻劉氏楊文貴

  妻趙氏均乾隆年間 旌孫家湖妻王氏惠民人守正捐軀同縣節婦劉景福妻李

  氏翟棟妻張氏陳元德妻王氏高潛修妻王氏王成林妻李氏均嘉慶年間 旌萬狗子

  母王氏青城人守正捐軀同縣節婦胥紹孟妻楊氏均嘉慶年間 旌菅氏女景

  姐陽信人菅奉悅孫女守正捐軀同縣烈婦范正元妻劉氏王林妻趙氏節婦李永浦妻張氏均

  嘉慶年間 旌李特升妻高氏海豐人夫亡守節同縣呉紹科妻張氏谷天保妻鄧

  氏孟耳宗妻李氏王成林妻李氏李啓甲妻勞氏張新驄妻關氏張映樞妻宋氏均嘉慶年間 旌

  張氏女拴姐樂陵人張端女守正捐軀同縣烈婦王蟲妻王氏節婦梁廣妻張氏楊騰

  雲妻張氏朱用賓妻杜氏均嘉慶年間 旌楊德濬妻劉氏商河人夫亡守節周

  縣白可傳妻陳氏孫濬妻劉氏均嘉慶年間 旌卜氏女九姐濱人卜彩顯女守正

  捐軀同州烈女信其修女景姐節婦侯廷對妻趙氏蘇延相妻范氏均嘉慶年間 旌丁吳

  氏霑化人夫亡守節與同縣耿王氏均嘉慶年間 旌李劉氏蒲臺人過暴不從捐軀明

  志同縣節婦李接東妻王氏均嘉慶年間 旌劉佩璜妻李氏利津人夫亡守節嘉

  慶年間 旌

 ︹土產︺綿紬府志出陽信縣色不甚白然堅細匀淨故以信紬著名府志青城縣出以驢

  毛為之最堅細出霑化利津並有鹽場唐書地理志渤海有鹽明統志鹽濱州出

  蒲臺出者佳名蒲酒仙茅府志惠氏縣出又省志海豐縣出地錦馬兜鈴蒲公英蒲臺出天仙

  子又近海州縣皆出牡蠣針砂府志府城外西偏有土曰針砂體重色赤細而不膩可以砥針

  茅焦臺東每有之省志利津縣出麪魚又名梭魚如銀魚而大冬月以水凍結謂之冰魚又

  海豐縣出鰳魚狀如鰣魚以四月至海上又近海口各處皆有鯋魚肥美如鰡今謂之吹河 按舊

      志 引 宋 史 地 理 志 云濱 州 貢 絹 謹 附 記







                                 提調官前總纂鄭紹謙恭纂并覆輯

                                 校  對 官朱璜恭   校

大清一統志

 沂州府在山東省治東南六百六十里東西距五百二十里南北距五百十里東至海三百里西

  至兗州府泗水縣界二百二十里南至江南徐州府宿遷縣界一百四十里北至青州府臨朐縣界

  三百七十里東南至江蘇海州界一百里西南至兗州府嶧縣界一百五十里東北至青州府諸城

  縣界三百里西北至泰安府新泰縣界二百六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千六百五十里

 ︹分野︺天文奎婁胃分野○降婁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徐州之域春秋魯地秦置琅邪郡漢

  初為東海郡地後漢建初五年置琅邪國魏晉因

  之宋移郡治即邱後魏永安二年置北徐州治此

  周改北徐曰沂州隋開皇中廢郡大業初仍改州

  為琅邪郡唐復曰沂州天寶初亦曰琅邪郡乾元

  初復曰沂州屬河南道宋曰沂州屬京東東路金

  屬山東東路元屬益都路明洪武初屬濟寕府五

  年改屬濟南府十八年改屬兗州府

 本朝雍正二年升為直隸州十二年又升為府屬山

  東省領州一縣六

  蘭山縣附郭東西距一百七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五里東至江蘇海州贛榆縣界一百三

  十里西至費縣界四十里南至郯城縣界九十五里北至沂水縣界一百里東南至江蘇海州治一

  百里西南至兗州府嶧縣界一百五十里東北至莒州界七十里西北至𫎇陰縣界二百二十里漢

  置開陽即邱臨沂三縣皆屬東海郡後漢建初五年以開陽為琅邪國治魏晉因之宋移郡治即邱

   省開陽臨沂二縣入之東魏武定八年復置臨沂縣屬郯郡北齊省隋開皇十六年復置臨沂縣為

   沂州治大業初為琅邪郡治省即邱入之唐以後為沂州治明洪武初省入州 本朝雍正十二年

   升沂州為府設蘭山縣為府治郯城縣在府東南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距

   五十里東至江蘇海州治一百二十里西至兗州府嶧縣界七十里南至江蘇徐州府宿遷縣界四

   十里北至蘭山縣界十里東南至江蘇宿遷縣治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江蘇徐州府邳州治一百六

   十里東北至江蘇海州贛榆縣界九十里西北至兗州府泗水縣界一百二十里春秋郯子國漢置

   郯縣并置東海郡屬徐州後漢為徐州刺史治晉仍為東海郡治宋徙郡治襄賁縣仍屬焉後魏因

   之東魏武定八年於縣置郯郡隋開皇初郡廢改屬泗州大業初屬下邳郡唐武德四年屬邳州貞

   觀初省縣入下邳元和中復置郯城縣屬徐州尋省入臨沂縣元末復置郯城縣屬沂州明因之仍

   隸兗州府 本朝雍正十二年改屬沂州府費縣在府西北九十里東西距一百八十里南

   北距一百二十里東至蘭山縣界六十里西至兗州府泗水縣界一百二十里南至蘭山縣界六十

   里北至𫎇陰縣界六十里東南至蘭山縣界六十里西南至兗州府嶧縣界一百二十里東北至沂

   水縣界九十里西北至兗州府泗水縣界一百二十里春秋魯費邑漢置費縣屬東海郡為都尉治

   後漢屬泰山郡晉屬琅邪國宋魏至隋皆屬琅邪郡唐及宋元屬沂州明因之仍隸兗州府 本朝

   雍正十二年改屬沂州府莒州在府東北九十里東西距一百十里南北距二百十里東至日

   照縣界五十里西至沂水縣界六十里南至蘭山縣界九十里北至青州府諸城縣界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江蘇海州贛榆縣界七十里西南至蘭山縣界一百二十里東北至青州府諸城縣界一百

   二十里西北至沂水縣界六十里周莒子國後屬楚戰國屬齊秦屬琅邪郡漢初曰城陽郡文帝二

   年置城陽國治莒後漢建武十三年省城陽以莒縣屬琅邪國建安三年復置城陽郡晉太康十年

   縣屬東莞郡後移郡來治宋因之後魏以郡屬南青州北齊郡廢後改置義唐郡隋開皇初郡廢縣

  屬琅邪郡唐武德五年屬莒州貞觀八年州廢屬密州宋因之金初于縣置城陽軍大定二十二年

  升城陽州二十四年更名莒州屬山東東路元屬益都路明初省縣入州屬青州府 本朝雍正八

  年升為直隸州十二年改屬沂州府𫎇陰縣在府西北二百里東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一百

  八十里東至沂水縣界四十里西至泰安府新泰縣界四十里南至費縣界四十里北至青州府益

  都縣界一百四十里東南至沂水縣界四十里西南至費縣界三十里東北至沂水縣界一百三十

  里西北至青州府益都縣界一百六十里春秋魯𫎇邑漢置𫎇陰縣屬泰山郡後漢省晉復置屬琅

  邪郡宋省後魏改置新泰縣於此屬東安郡東魏改曰𫎇陰北齊廢入新泰元皇慶二年以故新泰

  復置屬莒州明初改屬青州府 本朝雍正八年分屬莒州十二年改屬沂州府沂水縣

  在府北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二百二十五里東至莒州界十里西至𫎇陰縣界八十

  里南至蘭山縣界一百二十里北至青州府臨朐縣界一百五里東南至莒州治七十里西南至蘭

   山縣治二百四十五里東北至青州府諸城縣治一百八十里西北至青州府益都縣界一百七十

   里漢置東莞縣屬琅邪郡後漢因之建安中置東莞郡魏罷郡晉泰始三年又置太康十年徙郡治

   莒以東莞為屬縣宋初因之泰始三年分置東徐州魏太和二十二年改曰南青州齊又移東安郡

   治此周改為莒州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東安十六年又改為沂水大業初州廢仍屬琅邪郡唐武

   德五年復置莒州貞觀八年州廢屬沂州宋因之金改屬莒州元因之明仍隸青州府 本朝雍正

   十二年改屬沂州府日照縣在府東二百四十里東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八

   里東至海二十里西至莒州界一百里南至江蘇海州贛榆縣界九十里北至青州府諸城縣界四

   十里東南至海二十里西南至江蘇海州贛榆縣界九十里東北至萊州府膠州治三百二十里西

   北至諸城縣界一百四十里漢置海曲縣屬琅邪郡後漢改為西海縣晉省入莒縣金始分置日照

   縣屬莒州元因之明仍隸青州府 本朝雍正十二年改屬沂州府

 ︹形勢︺地控青齊山連兗魯沂海重地淮徐要區西

  北則千巖競秀列龜𫎇雕柘之峯東南則百谷朝

  宗會沂沭汶祊之水

 ︹風俗︺青徐兩界風氣勁急𫎇羽之野民善芻牧婚

  䘮從儉衣服樸素尚有先王遺風

 ︹城池︺沂州府城周九里門四池廣一丈六尺明洪武初建 本朝康熙七年修十二年乾

  隆三十二年重修 蘭山縣附郭郯城縣城周五里有奇門三池廣三丈元季築明萬

  厯二十二年甃甎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修五十三年重修費縣城周四里門四池廣三

  丈明洪武初築成化五年甃石嘉靖中修 本朝順治康熙年間屢修乾隆三十六年重修

  州城周五里有奇門三池廣二丈七尺元舊址明萬厯中甃甎 本朝乾隆五十五年𫎇

  陰縣城周二里門三池廣八尺明洪武三十年正德九年甃石 本朝順治康熙年間屢

  雍正三年築隄於城東以杜水患乾隆五年重修沂水縣城周三里有奇門三池廣二

  丈明天順中甃石後屢修日照縣城周三里門三池廣一丈二尺金築明萬厯二十一年

  甃甎 本朝康熙十三年修安東衞城周五里高二丈一尺明宏治中築 本朝乾隆

  七年衞裁改歸安東營駐守

 ︹學校︺沂州府學在府治東南金貞祐間改建 本朝雍正十二年修入學額數二十名

  蘭山縣學附府學内入學額數十五名郯城縣學在縣治北明洪武初建

  本朝康熙九年改建入學額數十二名費縣學在縣南門外明洪武十二年因金舊址重

  建入學額數十二名莒州學在州治東元至元間因宋舊址建明洪武元年重建 本朝屢

  修入學額數十五名𫎇陰縣學在縣治西元延祐間建 本朝順治康熙年間屢修入學

  額數十二名沂水縣學在縣治東臯山麓明洪武十六年改建 本朝康熙八年修十

  一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日照縣學在縣城外明嘉靖三十六年改建 本朝順治

  十三年修康𤋮九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 按乾隆七年裁安東衞衞學原額八名以四名分入

  日照縣以四名分入青州府諸城縣一貫書院舊在郯城縣西磨山下即曾子讀書處

  本朝乾隆十九年縣李湖改建縣學前思聖書院在費縣西元至正間隱士王謙建

  城陽書院在莒州城内 本雍正元年閔子書院在沂水縣西北閔公

  山下祀先賢閔子騫明正德八年建 本朝康熙六年訓導陳經綸即舊址重建 按舊志載諸葛

  書院在府城北二十里祀漢諸葛亮以晉王祥王覽配荀子書院在蘭山縣西南神峯山下魯公書

  院在蘭山西北五十里朱滿村唐顔眞卿故居文學書院在莒州西南祀先賢子夏北麓書院在𫎇

  陰縣東北元張子墊教授處今並廢謹附記

 ︹户口︺原額人丁一十萬七千三百八十四今滋生男婦大小共二百十八萬一千三百七十九名口

  計民户共三十九萬六百七十一户

 ︹田賦︺田地七萬五百八頃四十三畝七分二釐有奇額徵地丁正雜銀十八萬三千八百七十五兩

  四錢五分七釐米四百十七石四斗一升六合四勺

 ︹山川︺蒼山在蘭山縣東九十里下有牛口峪府志上可瞰海中有石室世傳安期生徐則昇仙

  處又費縣南五里有蒼山其西為樓子峪縣崖危磴映絡六七里泉出其下流為蒼山河馬陵

  山在蘭山縣東南九十里府志與郯城縣接界長數百里北盤府境南抵宿遷狀如奔馬山坳有

  由吾洞甚深遠又東為三柱山金雀山在蘭山縣南三里府志其西為銀雀山東西對峙環

  護府治中有桃花洞下有泉南流為陽明河又府治西有胭脂山雨餘色如胭脂前有分水嶺

  蓉山在蘭山縣南下有芙蓉湖東泇水入焉齊乘湖在山下香粳鍾畝古稱琅邪之稻即此

  蘭山在蘭山縣南八十里縣以此山得名層山在蘭山縣南九十里有數山相聯絡即古

  繒山舊志後漢建武五年光武敗董憲等于建陽憲及龎萌走入繒山即此寶山在蘭山縣

  西南九十里府志上有洞穴數區産金銀礦石元時開礦處也泉出山下流數十里𣾀為魚溝湖舊

  志寶山旁有喬家黄泥等洞舊皆産銀又爐山在縣北六十里舊産金神峯山在蘭山縣

  西南一百二十里府志山陰積雪四時不消下有季文子墓并祠亦名魯卿山首山在蘭山縣

  西南一百三十里一名筆架山又名峩嵋山艾山在蘭山縣西二十五里春秋隱公六年公

  會齊侯盟于艾齊乘艾山在沂州西三十里與大小鳳凰山相近官溝水自小沂分流經艾山西注

  大柱山在蘭山縣北九十里府志狀如筆鋒高插天表左為映旗山前為荆山右為銀錫嶺

  皆其培塿也山之後汶水出焉湯山在蘭山縣東北六十里府志下有温泉三穴沸如沃湯流

  為湯河名温泉山九龍山在郯城縣東十里縣志即馬陵山别支山有九嶺屈曲如龍沭

   水經其北白馬河出焉孔望山在郯城縣東南三十里縣志即馬陵山之南高峯相傳孔

   子嘗登此山望海因名石梁山在郯城縣西北六十里相對者為磨山縣志相傳曾子曾

   七岌山在郯城縣北七十里與蒼山相對羽山在郯城縣東北七十里禹貢羽

   畎夏翟即此郭璞山海經注云羽山在東海祝其縣西南鯀殛處也上有二泉會為羽潭左傳子産

   云鯀殛羽山其神化為黄熊入于羽淵則此羽山為鯀殛處無疑矣蕭山在費縣東二十五里

   官道之北又聖堂山在縣西五十里方山在費縣東南三十里其東為馬山朱龍河出焉其南

   為荻子山縣志有吳王殿舊址又有方山舊志在𫎇陰縣北八里新志在縣東南十里箕山

   在費縣東南五十里東泇水出焉又縣境有抱犢山為西泇河水所出由吾山在費縣南

   四十里其北為廣泉山上多泉流為乾河北入于浚其西有雲頭崮南城山在費縣西南八

   十里縣志即曾子葬父處亦名曾子山又名毓秀山其麓為印山有子游祠其旁為石門山武城故

   址存焉 本朝乾隆二十七年春   高宗純皇帝南巡江浙道經沂州有   御製望南城

   聰山在費縣西北百里葢即古冠石山浚水發源于此神山在費縣東北八里小

   沂水所經萬松山在費縣東北十二里其東南繞祊河乾隆二十二年春   高宗純皇

   帝南巡江浙有司於此建 行館   鑾輿經過有   御製小憩萬松山詩二十七年三

     幸江浙有   御製萬松山停蹕詩三十年四   幸江浙有   御製萬松山駐蹕

   暨行館即事雜詠題萬松山北軒詩四十五年五   幸江浙有   御製萬松山行館駐蹕

   萬松山北軒作萬松山行館曡前韻詩屋樓山在莒州東二十里齊乘作屋漏山舊志石

   徑巉巖望之如樓觀然山椒建浮圖東西有瓦壟等崖峻絶如削梁父山在莒州東三十

   里與屋樓山連麓並峙觀山在莒州東六十里州志峯巒陡立其巓名霞客頂南北對峙者

   曰鳳凰垜數峯曡起形勢峻絶中有石橋迤南為橋子崖即可樂垜延袤二十餘里東西壁立萬仭

  盧山在莒州東六十里州志又東為李姑寨環圍皆山中有大澗怪石又沂水縣西南有盧山

  葱蒨明秀與𫎇山畧等馬鬐山在莒州東南六十里以形似名舊志潯水出此一名巨公

  山水經注巨公山蒼翠萬曡勢亦飛而不駐山麓登陟之徑有里餘步聲鏗訇巓有二井隔咫而鑿

  一甘一鹵有峯曰壁立曰蓮花東有馬口石西為楊廣峽即宋儒楊光輔讀書處俗訛以光為廣也

  山東並峙者曰几山亦曰駝山北曰寨山又東曰梁山雙峙者曰羊角山又東曰望海山𡺂山皆馬

  鬐之嶧也空沖山在莒州東南百里州志其東曰惡石西曰小鹿三山相連自根至頂巖石

  玲瓏攀藤而上有層巒曡嶂焦原山在莒州南四十里尸子莒有焦原廣尋長五百步臨

  百仭之溪莊子伯昏瞀人登焦原之山射蛟百仭之淵而目不瞬寰宇記俗名橫山齊乘漢志謂之

  崢嶸谷俗名青泥衖唐李白詩手執飛搏凋虎躡足焦原未云苦即此也浮來山

  州西三十里州志亦曰浮邱山山半有莒子陵其北即洛山也 按齊乘謂春秋隱公八年公及莒

   人盟于浮來即此明公鼐辨之曰後漢志東莞有邳鄉有公來山或曰即古浮來水經注沂水東徑

   葢縣故城南又東徑浮來之山浮來水注之春秋公及莒人盟于浮來者也又曰大峴山水東南流

   逕邳鄉東東南注于沭詳酈氏所記則邳鄉為峴山水入沭所經其去峴山非遠正沂水縣西北之

   境况沂水下流不由莒地若如齊乘言春秋浮來在莒西三十里則去沂水甚遠水經注安得云逕

   浮來山浮來水注之乎後世不識浮来所在遂以莒城西山當之耳定林山在莒州西四十

   里齊乘在西湖西上有定林寺檀特山在莒州西北四十五里齊乘謂之檀頭山舊志洛水

   黃華水皆發源于此洛山在莒州西北四十里齊乘在浮來山北吕清水發源于此過西湖會

   黃華五山在莒州西北九十里府志五峯並列如筆架狀箕屋山在莒州西北九

   十里水經注濰水導源濰山許愼説文吕忱云濰水出箕屋山淮南子曰濰水出覆舟山葢一山而

   異名也元和志濰山在莒縣東北八十三里齊乘今曰清風山在莒州北一百里高柘山

   在莒州北漢書地理志靈門縣有高䂞山注顔師古曰䂞即柘也水經注浯水出浯山世謂之巨平

   山地理志靈門有高䂞山與浯一山浯水所出今是山西接浯山按齊乗以高柘山爲即巨平山誤

   壺山在莒州北漢書地理志靈門有壺山浯水所出 按此即水經注之浯山聲近而訛也顧

   炎武肇域記巨平山在高柘山西四十里箕山在莒州北一百里水經注箕水出諸縣西箕山

   西南流注沭隋書地理志東莞縣有箕山齊乘作琪山七寶山在莒州北一百里府志山

   出金銀銅鐡鉛錫土凡金銀非此土不液故曰七寶南十五里曰古石港銀洞在焉明萬厯中嘗開

   採尋雲孔山在莒州北一百五十里州志山有孔隱隱而下可容數十人内出雲氣産

   靈山在莒州東北五十里州志其東爲寶珠山幞頭山兩山僅隔一徑爭奇競秀

   山在莒州東北八十里水經注袁公水出青山即此舊志居民最盛以山爲利農具檿絲薪炭之

   張暹山在莒州東北一百里其東爲漢汪山接諸城縣界綿山在𫎇陰縣東十

   里其地産木綿筲箕寨山在𫎇陰縣東南四十里𫎇山在𫎇陰縣南接費縣界書

   禹貢徐州𫎇羽其藝詩魯頌奄有龜𫎇漢書地理志𫎇陰禹貢𫎇山在西南有祠章懷太子曰山在

   新泰縣東南時縣方省入新泰也劉方徐州記𫎇山高四十里長六十九里西北接新泰縣界元和

   志𫎇山在費縣西北八十里東𫎇山在費縣西北七十五里邢昺論語疏山在魯東故曰東𫎇齊乘

   龜山在今費縣西北七十里𫎇山在龜山東二山連屬長八十里禹貢之𫎇羽論語之東𫎇此正𫎇

   山也後人誤以龜山當𫎇山𫎇山為東𫎇而隱没龜山之本名明公鼐蒙山辨𫎇山高峯數處俗以

   在西者為龜𫎇中央者為雲𫎇在東者為東𫎇其實一山未嘗中斷龜山自在新泰縣境其北有沃

   壤所謂龜陰之田是也舊志𫎇山綿亘百二十里有七十二峯三十六洞古刹七十餘所龜𫎇頂為

   最勝其次曰白雲巖產雲芝茶其東有平仙頂卧仙橛玉皇頂皆秀插雲表 本朝乾隆十六年

   十二年二十七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江浙經過山東並有   御製

   過𫎇山暨望𫎇山雪色詩又有九仙山在縣南三十五里與𫎇山連麓仙洞山在𫎇陰縣

   南八里一名𫎇陰山水經注𫎇陰水出𫎇陰山㟬崮山在𫎇陰縣西南七里巨圍山

   在𫎇陰縣西南四十里水經注巨圍水出巨圍山五女山在𫎇陰縣西南四十五里水經

   注桑泉水北出五女山舊志此西五女山也又有東五女山在縣東北五十五里紅山𫎇

   陰縣西三十里縣志山下有紅溝出丹砂敖山在𫎇陰縣西北三十五里接新泰縣界舊志山

   在縣西北堂阜社兩縣山在𫎇陰縣西北六十里縣志一名龍亭洞東南屬𫎇陰西北屬

   新泰山頂有銀礦明嘉靖中封閉嵩固山在𫎇陰縣西北一百十里縣志山上一石聳然

   突起絶頂處四平約一畝許孤立萬山中若嵩嶽狀故名魯山在𫎇陰縣北一百六十里西與

   新泰縣接界水經注螳螂水出魯山寰宇記螳螂山在沂水西北一百九十里與大小二魯山連接

   南面有穴若門直二十里可容方駕臨樂山在𫎇陰縣東北漢書地理志葢縣臨樂子

   山洙水沂水所出水經注沂水出沂山亦或云臨樂山寰宇記艾山一名臨樂山在新泰縣東北三

   十里齊乘𫎇陰縣東北地名南河川小阜之下有狗泉即沂水源也疑此即臨樂山府志臨樂山在

   𫎇陰縣北一百三十里狗泉出其下飛娥山在𫎇陰縣東北八里一名鳳凰山具山

   在𫎇陰縣東北十五里左傳桓公六年申繻曰先君獻武廢二山杜注具敖也獻公名具武公名敖

   云云山在𫎇陰縣東北三十里接泰安府界史記封禪書注晉灼曰山在𫎇陰故城東北下

   有云云亭長山在𫎇陰縣東北四十里崗巒起伏連延數十里昔賢山在𫎇陰縣東北

   五十里下有昔賢峪中有晏子莊及墓黃陽山在𫎇陰縣東北六十里黃鵠山

   在𫎇陰縣東北八十里小沂水所出亦名黃孤山又名牛心山相近有乾山山陽有郭巨墓

   山在𫎇陰縣東北九十里縣志一名版崮層崖兩級巖下有泉閭山在𫎇陰縣東北一百

   二十里水經注閭山水出閭山東臯山在沂水縣東一里𡵟山在沂水縣南十里沂

   水經其下望仙山在沂水縣西南五十里上泉水出此靈山在沂水縣西十里魏書地

   形志葢縣有靈山廟即此龍山在沂水縣西二十里唐書地理志沂水縣有龍山雙岡

   山在沂水縣西三十里嶺如雙髻雹山在沂水縣西北三十里亦名爆山炮山水經注沂水

   徑爆山西山有二峯相去一里許雙巒齊秀員峙若一魏書地形志發干縣有山元和志山出紫

   石英瑩澈如雹故名齊乗今曰炮突固明統志又名大固山閔公山在沂水縣西北八十

   里縣志峯巒孤秀澗壑迴合環山皆松石相傳閔子曾避地其中故名又有子路依棲巖芙蓉泉出

   織女山在沂水縣西北一百十里臨沂水縣志上有織女洞深遠莫測時聞有機杼聲

   白馬山在沂水縣西北一百二十里縣志崖間有石馬石人巧若天成荆山在沂水縣

   西北一百二十里縣志上有浮圖梵宇甚壯麗雕崖山在沂水縣西北一百七十里接𫎇陰

   縣界沂水出此舊志巖壑秀削如雕鏤狀故名沂山在沂水縣北一百十里其陰爲臨胊其陽

  為沂永福山在沂水縣東北六里大峴山在沂水縣東北一百二十里水經注

  大峴水北出大峴山元和志在沂水縣北九十里聚奎山在日照縣東南二十里

  火山在日照縣南六十里白雲山在日照縣西南三十里縣志岡嶺四合西偏缺處竹

  木參三注山在日照縣西南五十里水經注有葛陂水出三注山府志有三柱山即三

  注之訛也又縣北二十里亦有三柱山與縣山對峙非水所出磴山在日照縣西南六十里縣

  志岡嶺四合中平若掌巖下有泉芳冽異他水澗谷多含桃矮岐山在日照縣西南六十

  里縣志頂有雙峯竹子河發源于此相連有朝元山銀杏一株蔭被數畝白垜山在日照縣

  西南八十里山巓壁立相近有幽固山黃山在日照縣西二十里大莊河發源于此

  中水山在日照縣西北六十里縣志崖畔飛瀑望若匹練盤谷山在日照縣西北

  八十里縣志俗名牌孤山東偏有泉深不可測俗呼為海眼頂上池廣數畝相近有蒼榖峪

   瀾山在日照縣西北一百里可東望大海駝兒山在日照縣西北一百里縣志山椒有

   石如人負兒狀傳河發源于此山頂有秦王碑磨劔石齊乘日照有石駝山即此崐山

   照縣西北一百里縣志出石細潤其佳者可與萊石埒柏林山在日照縣西北一百里

   河山在日照縣北二十里縣志為縣主山以其為境内衆河之源因名上有石洞吐雲俗以此

   占雨絶驗頂有紫官寨龎家鋪會稽山在日照縣北四十里縣志相傳越王嘗登此號小會

   絲山在日照縣東北三十里縣志山崖懸溜如絲絲水發源于此鼇頭山

   照縣安東廢衞東南三里又嵐頭山在衞東南七里諸山皆與衞城連絡相映雲臺山

   照縣境安東廢衞南海洋中其相近者又有鶯遊門山車牛山神山孔望山在日照縣安東

   廢衞南海洋中相峙又有泰山煙臺山在日照縣安東廢衞南三里關山在日照縣

   安東廢衞北三里摩天嶺在沂水縣西五十里縣志南北峻絶又有上門道在縣西北一

  百二十里四面皆山居中一線轆轤嶺在沂水縣西北一百五十里連青州府臨胊益都二

  石城崮在蘭山縣西南百四十里與兗州府嶧縣接界府志壁立絶峻頂上寛平約有

  百畝可耕中有龍潭深不可測禱雨輒應柱子崮在費縣西南四十里大沭崮

  縣西南六十里府志縣山以崮名者甚衆又一泉崮在縣西南八十里上有泉一泓雖旱不涸

  家崮在費縣西南七十里泉出崮下流為同石河在費縣西南一百里亦曰

  阜祊水出焉嚴家崮在莒州南四十里莒州山多險峻此為第一泇水

  東泇出沂州西北箕山南流至卞莊站東分一丈入芙蓉湖溉田數千頃西泇出嶧縣東北抱犢山

  東南流至三合村與東泇合又有魚溝水出浮邱亦合于此故名三合沂水源出𫎇陰縣北

  東南流徑沂水縣西又南流徑蘭山縣東又南流徑郯城縣西又南流入江蘇徐州府邳州界書禹

  貢徐州淮沂其乂周禮青州浸曰沂沭水經注沂水出蓋縣艾山鄭康成曰水出沂山亦或曰臨樂

  山水有二源南源世謂之柞泉北源世謂之魚窮泉俱東南流合成一川又東南流合洛預水桑預

  水又東南螳螂水入焉又東徑葢縣故城南又東合連綿水又東徑浮來山浮來之水注焉又南徑

  爆山西又東南徑東莞故城西與小沂水合又南與閭山水合又南徑東安縣故城東而南合時密

  水又南桑泉水注之又南徑陽都縣故城東又南與𫎇山水合又左合温水又南俓中邱城西又南

  徑臨沂縣故城東有治水注之又南徑開陽縣故城東又南過襄賁縣東屈從縣西南流又屈南過

  郯縣西又南過良城縣西又南至下邳元和志沂水在臨沂縣東去縣一里明知州何格議治沂有

  二難一隘於石溝一隘于廟山自石溝以上有坊口通長溝温泉入沭之故道廟山以下有馬兒灣

  通五丈溝蘆塘諸湖入邳之故道實又沂水之故迹也長溝不可不開以殺石溝之隘馬兒灣不可

  不開以疏廟山之隘石溝在蘭山縣東北廟山在縣南八十里 本朝乾隆十三年以河臣高斌言

  沂河兼受諸水其秋盛漲易致泛溢   命動帑修築兩岸長隄又於江風口建寕水滚水各壩

  厯久漸圮乾隆二十二年   特遣侍郎裘曰修與河臣張師載等相度重修江風口各壩并增

  築隄一百八十丈其壩外支河及陷泥河又上流武河又其西之燕子芙蓉二河並加濬治寛深自

  是沂屬永無水患乾隆二十二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江浙經過

  山東並有御製渡沂水詩 小 沂水源出費縣西北聰山東南至蘭山縣入于沂古

  名治水亦名武水又名浚河漢書地理志南武陽冠石山治水所出注應劭曰武陽縣武水所出水

  經注治水出南武陽冠石山即應劭所謂武水也東流徑𫎇山下又東南徑顓臾城北又東南徑費

  縣故城南俗亦謂之小沂水又東南徑祊城南又東南注于沂齊乘小沂水出𫎇山西東過費縣神

  山納祊水南至沂州西又分為涑水涑水自州城西小沂自城北入沂宋慶厯中沂州修城碑云大

  小二沂環流外轉而小沂尤湍于西北平日波如簟紋清淺可愛及山水至如百萬陣馬摩壘而來

  謂此水也浯水在莒州東一百三十里流入青州府安邱縣界水經注高柘山西接浯山浯水

  所出世謂之浯汶東北流至姑幕縣故城東又東北至平昌齊乗浯水今名南清河潯水

  州東南水經注潯水出巨公山西南流舊堨以溉田又西南流入沭舊志流徑馬鬐山陰繞山右西

  南流馬鬐山水入焉過灰子泊又西南流入沭鶴水在莒州東南三十里發源日照縣界西流

  過縣東四十里九里泊西南流王彪諸山水入焉又西南至西鶴水村蠻莊水南來入焉北轉徑葛

  湖東公婆山下又西流石井水南來入焉又西入沭夜頭水在莒州南漢書地理志椑縣有

  夜頭水南入海寰宇記莒縣有向水南至海或即夜頭水之異名今無攷葛陂水在莒州南

  一百里自日照縣流入今湮水經注水出三柱山西南流徑辟陽城南積而爲陂謂之辟陽湖又西

  南流注于沭黃華水在莒州西五里亦名沙河水齊乘沙河水首受西湖湖受黃華諸水

  是也舊志發源檀特山合洛山諸水瀦爲湖下流亦稱灞水南流入沐又有吕清水在州西八里發

  源洛山五橫橋過西湖會黃華水洛水在莒州西北四十里出檀特山陰齊乘洛水出檀頭

  山流入于沭濰水源出莒州東北東流入青州府諸城縣界禹貢青州濰淄其道周禮職方

  氏兗州其浸盧濰漢書地理志箕縣有禹貢濰水出北至都昌入海過郡三行五百二十里水經注

  水導源濰山東北逕箕縣故城西又西折泉水注之又東北逕諸縣故城西 按左傳襄公十八年

  晉師伐齊東侵及濰字或省水作維或省系作淮漢志琅邪郡朱虛下箕下作維靈門下橫下折泉

  下作淮上文引禹貢惟甾其道又作惟一卷之中異文三見後人誤讀維為淮沂其乂之淮而呼此

  水為槐河矣袁公水在莒州東北五十里水經注袁公水出清山㝷坤濰而注沭

  崮水在𫎇陰縣東南水經注蓃崮水有二源雙會東導一川俗謂之汶水東經𫎇陰縣注桑泉

  𫎇山水在𫎇陰縣東南水經注𫎇山水出𫎇山之隂東流逕陽都縣南東注沂水舊志

  在縣東南桃墟社俗名桃墟河亦名桃曲河堂阜水在𫎇陰縣東南水經注水導源堂阜

  東南注桑泉水府志源出浮來山桑泉水在䝉陰縣南東流至沂水縣界入于沂水經注

  水北出五女山東南流巨圍水注之又東南堂阜水入焉又東南經𫎇陰縣故城北又東南與蓃崮

  水合又東南盧川水注之又東南右合𫎇陰二水東北流入沂齊乗桑泉水合𫎇陰水通名為汶河

  螳螂水在𫎇陰縣北水經注螳螂水出魯山東南流右注沂水舊志螳螂水在福吉社俗名

  松仙𫎇陰水出𫎇陰山東北流入桑泉盧川水在𫎇陰縣東北九十里水經注

  水出鹿嶺山東南流左則二川臻湊右則諸葛泉源澌奔亂流徑城陽之盧縣又東南注桑泉舊志

  又有小沂水源出黃鵠山東南合盧川水入桑泉或謂即水經注入沂之小沂水誤也沭水

  源出沂水縣北東南流逕莒州東又西南流逕蘭山縣東又南徑郯城東又東南流入江蘇沭陽縣

  界水經注水出大弁山引控衆流積以成川東南徑邳鄉南又東南左合峴水又東南徑東莞縣東

  左與箕山水會又東南過莒縣東又南袁公水注之又南潯水注之又南與葛陂水㑹又南過陽都

  又南會武陽溝水又南徑東海郡即邱縣又南徑東海厚邱縣齊乘沭水自大峴老牛嶺東逕琪山

  𡸷水入焉又南至洛山洛水西來入焉又南逕莒州城東又南沙河水西來入焉又南温泉西來入

  焉又東南徑蒼山馬嶺羽山由吾羣山聯絡沭東沂西夾山而行山峽之間有山口池者俗云禹鑿

  沂水由三十六穴湖貫此峡口與沭相通又南至沭陽舊志蘭山縣東北六十里有湯河出湯山東

  南流入沭絲水在日照縣東五里源出絲山南流經聚奎山東入海大海在日照縣東南

  五十里張落口接江蘇海州贛榆縣界迤北曰濤落口又北曰夾倉口又北曰萬皮口又北至縣東

  北五十里曰龍汪口接青州府諸城縣界𫎇河亦名汶河有兩派一出𫎇山東澗谷間一出費

  縣東山谷間東流徑蘭山縣東北八十里入于沂皁河在郯城縣東南源出縣舊城東北縣

  志一名墨河源出墨泉舊可通舟楫南至宿遷今堙白馬河在郯城縣西五里源出九龍山

  下至縣西北又南入于沂水朱龍河在費縣東二十里源出馬山前有仁政橋跨其上東

  北流入于祊祊河齊乘祊水出費縣南關陽川舊志即崮泉也名祊者以地爲古祊田

  也出崮東北流徑縣南𣾀為桃花淵淵在崖石間水深多魚桃花上為二郎淵下為丁溝淵皆祊水

  之曲也祊水東入于小沂水其支分曰涑水在沂州西入于沂水涑水支分曰陳河亦名元孝河亦

  名池頭河在郯城縣西四十里南流至江蘇邳州乾隆二十二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江浙經

  過山東有御製渡祊河詩柳毅河在費縣西南四十里源出鐡城會黑澇陂泉北

  流至梁山口入于祊河又倉山河亦在縣南入于祊小淮河亦名廣川河在費縣西南七十

  里源出山谷間北流注小沂水同石河在費縣西六十里即吳家崮諸山泉也北流入于小

  乾河在費縣西三十里源出由吾廣泉諸山北流入小沂水𫎇陽河在費縣西

  北七十里源出𫎇山下南流三十里入小沂水洪河亦曰紅河在費縣北四十里源出𫎇山下

  西南入小沂水蕭馬莊河在𫎇陰縣西北一百里又西北流十餘里入泰安府莱蕪縣界

  大莊河在日照縣東三里源出縣西黃山柰子溝繞縣北折而南入固河又東南入海

   子河在日照縣南四十里發源矮岐山東流入海在日照縣西南源出縣西

   北駝兒山亦曰寨河又東南流為紅河又東南徑縣西五十里沈疃店為沈疃河又東南十里為曲

   河又東至縣南二十餘里聚西北衆流為一始名傅河合夾倉河入海藻溝湖在蘭山縣

   東五十里府志一名棗溝湖夏秋水聚一望無際或謂之魚梁溝東入沭水迤北曰長溝湖又有琵

   琶汪在縣東南二里元末平章王信蓄水灌田處也每城濠水溢則從此以達沂河漁溝湖

   在蘭山縣西南百里源出寶山東南流𣾀而為湖其下流復西南出合于東西二泇水又縣西南二

   十五里曰泥沱河中有圓洲四面水環如鏡迤南又有蘆蕩柳莊二湖大方湖在郯城縣

   西南十五里縣志廣可百畝中多荷芰下流入沂又採蓮湖在縣南二十里周十頃許今皆淤為田

   伍湖在郯城縣北三十里西南流入白馬河柳汪湖在費縣東四十里漏澤

   湖在費縣西百三十里接兗州府泗水縣界其西即陪尾山泗水發源處也水經注魯國卞縣東

  南桃墟有澤方十五里淥水澄浮三丈加減澤西際阜俗謂之媯亭山阜有三石穴廣圓三四尺穴

  有通否水有盈漏居民識其時將漏預障穴口魚鱉曝鱗不可勝載齊乗澤有五穴春夏積水秋冬

  漏竭將漏時聲聞數里居人每伺其漏穴以扈取魚遂種麥比水至麥已收矣又一名雷澤

  城湖在費縣西北二十五里縣志廣千五百餘畝多魚鱉菱芡之利土山湖在莒州西

  南五十里土山北西湖在莒州西一里齊乘湖受黃華諸水皆莒城西北羣山泉瀦而為湖

  舊志舊有大湖小湖今水束而下至于灞水湖地盡為桑田然亦沮洳苦雨紅石澎

  山縣西十五里府志夾涑水兩岸頓起山峯水中石骨峻嶒與水薄激聲聞數里又西有響河因此

  天井汪舊志在費縣南四十里泉出地中流為涑河南流入沂大石淵

  水縣西南三十里西北諸山谷水至此會為大淵方數頃下流一里入沂孝感泉在蘭山縣

  北二十五里齊乗孝感水出王祥墓西戚溝湖即剖冰躍鯉之地也又白馬泉在縣西七里又南二

   里有馬跑泉北五十里又有桃花泉俱流入沂孝源泉明統志在莒州北百里太平岡唐孝

   子孫既廬母墓側醴泉涌出因名東流入浯石井泉在莒州東南西北入鶴水北流

   泉在莒州箕山南北流入濰官橋泉在𫎇隂縣西北一百里入新㤗縣汶河又有葛溝泉

   卞家泉海眼泉俱入萊蕪縣汶河龍泉在𫎇隂縣東北九十里東流入盧川水即水經注所

   謂諸葛泉也又縣北四十里亦有龍泉上泉在沂水縣西南四十里出望仙山東南流入沂

   銅井泉在沂水縣西南六十里出西嶺下流入沂雪王臺泉在沂水縣西南八十

   里縣志臺不知其所自始或曰故薛國之臺也泉出臺前南入桑泉水入于沂張莊泉

   水縣西北五十里東南流入沂芙蓉泉在沂水縣西北七十里出閔公山舊志又有龍王泉

   在縣西北九十里東流入沂又小水泉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南流入沂其西又有大水泉

   潮泉在日照縣東南濤落店海龍廟前縣志隨潮消長而水甞甘相近有連珠井水亦甘

   井在𫎇隂縣東七十里

  ︹古蹟︺即邱故城在蘭山縣東南春秋時曰祝邱桓公五年城祝邱漢置縣屬東海郡孟康

   曰即邱古祝邱也後漢為侯國屬琅邪國晉因之宋為琅邪郡治魏齊周因之隋大業𥘉并入臨沂

   齊乘即邱城在沂州東南五十里利城故城在蘭山縣東百里漢置利城縣屬東海郡

   後漢末置利城郡魏復為縣晉因之宋省水經注倉山有故城世謂之監官城即古有利城也其城

   因山為基接江南贛榆縣界魏其故城在蘭山縣南漢置縣為侯國屬琅邪郡後漢省

   蘭山故城唐書地理志武徳四年置蘭山臨沭昌樂三縣屬沂州六年俱省入臨沂舊志

   蘭山社在州南九十里即故蘭山縣襄賁故城在蘭山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戰國時齊邑

   漢置縣屬東海郡後漢晉因之宋為東海郡治後徙縣于東南境淮水北岸而此城廢水經注沂水

   東過襄賁縣東齊乘襄賁城與鍾離城相對俗訛作鑿城又鍾離城在縣西南百餘里相傳楚將鍾

   離昧所築故名臨沂故城在蘭山縣北漢置縣屬東海郡後漢改屬琅邪國晉因之宋大

   明五年省魏武定八年復置屬郯郡魏書地形志即邱縣有臨沂城北齊省隋開皇十六年復分即

   邱置為琅邪郡治唐以後為沂州治明省入州舊志有臨沂社在州北五十里故縣治此開陽

   故城在蘭山縣北春秋時鄅國昭公十八年邾人入鄅注鄅國在琅邪開陽縣又哀公三年季

   孫斯叔孫州仇帥師城啟陽註即古鄅也漢避景帝諱改名開陽屬東海郡後漢書琅邪王京都莒

   上書願徙宫開陽許之遂為琅邪國晉因之宋移郡治即邱并入焉齊乘開陽城在州北十五里舊

   志有古城社在州東北十五里即古開陽也南武城故城在費縣西南九十里春秋

   魯邑襄公十九年城武城後亦謂之南城史記田敬仲世家威王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

   人不敢為寇漢置南城縣為侯國屬東海郡後漢改屬泰山郡晉曰南城尋曰南武城縣宋復為南

   城縣後魏因之屬東泰山郡北齊省宋程大昌澹臺祠友教堂記武城有四左馮翌太山清河定襄

   皆以名縣而清河特曰東武城者以其與定襄皆隸趙且定襄在西故也若子游之所宰其實魯邑

   而東武城魯之北也故漢儒又加南以别之史遷之傳曾子曰南武城人者剏加也論語無此也子

   羽傳次曾子省文序其邑里止曰武城費縣故城在今縣西北二十里春秋魯季氏邑

   其外城即古祊邑也左傳隱公八年鄭伯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使宛以祊易許田注祊鄭祀泰

   山之邑也在琅邪費縣東南又僖公元年公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漢封功臣陳賀爲侯後爲縣宋

   徙縣理祊城後魏太和二十年自祊城移理今縣城北四十里北周復徙治陽口山隋開皇四年

   自陽口山移入祊城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江浙經過

   山東俱有費城覽古暨過古費城   御製詩南武陽故城在費縣西北七十里

   漢置縣屬泰山郡以東郡有武陽縣故加南也後漢及晉因之宋曰武陽縣後魏因之屬東泰山郡

   開皇十六年改曰顓臾屬琅邪郡唐初屬沂州貞觀元年省入費縣華縣故城

   縣東北六十里漢置縣屬泰山郡後漢并入廢縣晉復置屬琅邪國後廢莒縣故城

   州治周為莒國子爵出自少吴之後武王封兹輿期于莒春秋隱公二年莒人入向史記楚世家簡

   王元年北伐滅莒其地後屬齊亦名城陽漢文帝二年封朱虛侯章為城陽王以莒為都後漢建武

   二年封春陵嫡子祖為城陽王十三年省城陽國併琅邪永平五年琅邪王京徙都開陽遂為琅邪

   屬縣寰宇記密州莒縣魏明帝以為城陽郡莒縣屬焉而城陽郡徙理東武晉太康十年割莒縣屬

   東莞郡惠帝自東莞移理莒城南燕錄慕容德以尚書潘聰為徐州刺史鎭莒城又以桓遵為齊州

   刺史亦理此宋武北伐遵舉城降後魏以莒縣屬東莞郡高齊罷東莞郡以莒東莞二縣屬東安郡

   元和志縣東北至密州百九十里明初始廢入州 按舊志春秋時别有三莒一為周境内邑左傳

   昭公二十六年陰忌奔莒是也一為齊東境昭公三年齊侯田于莒十年陳桓子請老于莒是也一

   為魯邑定公十四年城莒父論語子夏為莒父宰是也惟此為莒國之莒高鄉故城

   州南漢置為侯國屬琅邪郡後漢建武十三年城陽共王子堅為侯尋省寰宇記故城在莒州東

   南七十三里齊乘高鄉城疑即今十字路城高廣故城在莒州南漢置縣屬琅邪郡宣

   帝封城陽荒王子勲為侯邑後漢廢椑縣故城在莒州南亦曰向城本春秋時小國隱公

   二年莒人入向漢置縣屬琅邪郡後漢省章懐太子曰莒縣南有向陂寰宇記椑縣葢即向城在莒

   縣南七十三里箕縣故城漢置為侯國屬琅邪郡後漢省水經注濰水逕箕縣故城西寰

   宇記箕山在今莒縣北八十里箕縣葢因山為名故城在縣東北一百餘里齊乘在箕屋山下

   門故城漢置縣屬琅邪郡後漢省寰宇記在沂水縣西北一百里舊志在莒州北一百二十

   里今曰石埠城𫎇陰故城春秋魯𫎇邑左傳哀公十七年公㑹齊侯于𫎇注𫎇在東莞𫎇

   陰縣西故𫎇陰城也漢置𫎇陰縣後漢省晉復置宋省後魏置新泰縣東魏改曰𫎇陰水經注桑泉

   水逕𫎇陰縣故城北杜佑通典𫎇陰故城在新泰縣東南舊志漢故城在今縣西南十五里又有故

  城在縣東十里葢即後魏所置新泰縣也北齊廢入新泰元皇慶中復置于今治東莞故

  城今沂水縣治漢置縣爲侯國晉屬東莞郡後屬慕容燕亦曰團城魏改爲南青州仍治團城水

  經注沂水逕東莞縣故城西隋改曰沂水屬沂州寰宇記沂水縣在沂州西北二百里縣治本漢東

  莞縣地南燕于此置團城鎭去東安郡三十里以城隍正圓因名團城舊志有故城在今縣西北二

  東安故城在沂水縣南漢置縣屬城陽國後漢屬琅邪國三國魏嘗置東安郡尋廢

  仍屬琅邪郡晉元康元年復置東安郡于葢縣省東安縣入之魏書地形志葢縣有東安城水經注

  沂水經東安縣故城東舊志故城在今縣南三十里陽都故城在沂水縣南春秋時陽國

  也閔公二年齊人遷陽漢置縣屬城陽國應劭曰陽都故陽國是也後漢屬琅邪國永平十五年

  東平王蒼來陽都崔鴻十六國春秋永和九年龕據青州置徐州于陽都十二年徐州刺史荀羨

  攻陽都克之縣尋廢水經注沂水經陽都縣故城東章懷太子曰陽都故城在沂水縣南齊乘沂水

   南逕諸葛城葢即故縣以諸葛氏本陽都人故名按公鼐曰盧水之右有諸葛泉源後人求陽都而

   不得乃以沂州當之非也葢縣故城戰國齊邑漢為縣屬泰山郡景帝五年封后兄王信

   為侯邑後漢永平二年割屬琅邪國章帝時復故晉屬東莞郡元康元年析置東安郡治此宋魏因

   之北齊徙郡治東莞省縣入焉隋開皇十六年置東安縣屬琅邪郡唐初省寰宇記故城在沂水

   縣西北八十里發干故城在沂水縣西北劉宋置屬東安郡齊省海曲故城

   在日照縣西十里漢置縣有鹽官後漢改曰西海元和志漢海曲縣在莒州東一百六十里齊乘日

   照縣莒州東南百五十里海濱十里葢漢海曲之地宋元祐二年置日照鎭屬密州金升為縣屬莒

   廢盧縣在沂水縣西南漢置屬城陽國後漢省水經注盧川水逕城陽之盧縣故蓋縣

   之盧上里也故郯城春秋宣公四年公及齊侯平莒及郯襄公七年郯子來朝竹書紀年

   晉烈公四年越子邾句滅郯漢書地理志東海郡郯故國少昊後盈姓齊乗郯城在沂州東南百二

   十里舊志有古城社在縣西二十里又故縣社在縣西南三十里蓋其遺址乂城冡記郯城在沂沭

   二水間周十餘里西南去邳州八十里今與邳州接界郈城春秋定公十年叔孫州仇仲孫

   何忌帥師圍郈注郈叔孫氏邑齊乘在沂州東三十六里隋甞置臨沂縣于此許田城

   山縣西北五十五里春秋左傳隱公八年鄭伯使宛來歸祊請祊易許田後人以是名城爲許田城

   二疏城在蘭山縣城北縣志相傳漢疏廣疏受歸老于此 本朝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江浙經過山東有 御製二疏城暨二疏城詠古詩魯穆公

   城在蘭山縣北九十里相傳魯穆公所築東有九女墩南有青駝鎭縣東五十里又有康王城前

   有沙埠墩謂之康王射臺王僧辯城在蘭山縣東北元和志梁將王僧辯屯兵于此齊乘

   土人呼諸葛城中邱城在蘭山縣東北三十里春秋時魯邑隱公七年夏城中邱杜注在琅

   邪臨沂縣東北高士奇春秋地名考今沂州東北有中邱城或謂之諸葛城以諸葛武侯嘗居此地

   東陽城在費縣西南七十里左傳哀公八年吳師克東陽注魯地後漢書郡國志泰山

   郡南城有東陽城舊志今為關陽鎮輿城在費縣西春秋哀公十四年司馬牛卒于魯郭門之

   外阮氏葬諸邱輿注南城縣西北有輿城舊志有原憲城在縣西北百十里相傳原憲所居鄭城在

   縣西南七十里相傳鄭康成所居顓臾城在費縣西北八十里魯附庸國左傳顓臾風姓

   也實司太皥與有濟之祀注顓臾在泰山南武陽縣東北漢書地理志顓臾國在𫎇陰縣𫎇山下後

   漢書郡國志南武陽有顓臾城辟土城在莒州東南漢元朔二年封城陽共王子壯為辟土

   侯水經注葛陂水流逕辟土城南世謂之辟陽城曹公城元和志在莒州南七十二里周

   四里曹公征陶謙時所築齊乘在莒州南二十里今謂之五花營長城在莒州北俗名長城

   嶺齊是宣王乘山嶺築長城西起齊州東至海以備楚長城之入莒者自穆陵東厯巨平山四十里

   接高柘嶺遠望如長虹轉而南絶浯水漸入諸城界至膠州入海鄆城在沂水縣北春秋文

   公十二年季孫行父帥師伐諸及鄆成公九年楚公子嬰齊帥師伐莒莒漬楚人入鄆襄公十二年

   季孫宿帥師救台遂入鄆昭公元年三月取鄆左傳趙文子曰莒魯爭鄆為日久矣杜預注城陽姑

   幕縣南有員亭員即鄆也漢書地理志注孟康曰東莞故鄆邑今鄆亭是水經注京相璠曰姑幕縣

   南四十里員亭故魯鄆邑今在團城東北四十里猶謂之故東莞城也舊志闞駰十三州記曰魯有

   兩鄆昭公所居者為西鄆在東平此謂莒魯所爭者謂之東鄆邳鄉城在沂水縣北水經注

   沭水流逕邳鄉南南去東莞縣八十里城有三面而不周於南故俗謂之半城元和志伍緝之從征

   記曰大峴去半城八十里沂州廢衞在蘭山縣境 本康熙十七年安東廢

   衞在日照縣南九十里本漢海曲縣地晉以後為莒縣地金元時為日照縣地明宏治三年分置

   安東衞隸青州 本朝乾隆七年裁其所轄田畝村莊及入學額數歸併日照縣及青州府屬之諸

   城縣分派經管成平公營元和志在沂水縣北一百五十六里周武拔鄴城高緯走青州

   大將軍成平公尉遲勤追擒之周因授以青州總管立碑紀功次睢之社在蘭山縣東北

   左傳僖公十九年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後漢書郡國志臨沂有叢亭注博物記曰縣

   東界次睢有大叢社民謂之食人社即次睢之社樂毅壘莒州志樂毅攻莒時所築今十

   里鋪壩上東南俗傳護水隄者即其遺址也吕母固在日照縣南漢書王莽傳天鳳四年

   琅邪女子吕母起兵𥘉吕子為縣吏為宰所𡨚殺母散家財得百餘人攻海曲殺其宰以祭子墓元

   和志海曲有吕母固即吕母集兵之所堂阜在𫎇陰縣西北三十里左傳莊公九年管仲請

   囚鮑叔受之及堂阜而稅之注堂阜齊地東莞𫎇陰縣西北有夷吾亭或曰鮑叔解夷吾縛于此因

   以為名又文公十五年齊人為孟氏謀飾棺置諸堂阜注堂阜齊魯境上邑水經注堂阜水導源堂

   阜齊乘𫎇陰縣西四十里有磨石峴長二十餘里極險峻峴下即堂阜俗訛為憚阜牟鄉

   水縣南春秋宣公九年取根牟左傳昭公八年大蒐于紅自根牟至于商衞革車千乘注根牟東夷

  國也今琅邪陽都縣南有牟鄉後漢書郡國志陽都有牟臺東吕鄉在日照縣東後漢書

  郡國志西海注博物記太公吕望所出今有東吕鄉又釣于棘津其浦尚存舊志有晏公臺在縣東

  北二十里去海里許舊址尚存臺旁溪水清漣即太公釣處 按劉向說苑吕尚聞西伯養老西歸

  于周釣渭上渭水在禹貢雍州之域今陜西西安府渭南縣即其地至日照乃齊封邑賜履之後不

  得復有垂釣事原志謂釣于棘津其浦尚存今棘津無考又謂晏公臺旁即太公釣處其說悉屬附

  會以舊志相沿故仍存之孝悌里在費縣東五十里諸滿村省志古臨沂之孝悌里也顔氏

  自師古以下世居斯土數傳至杲卿眞卿其忠烈尤著云舊志云故城在費縣東五十里中有隱貞

  觀相傳顔魯公所居之處渠邱里在莒州北左傳成公八年申公巫臣如吳與渠邱公立于

  池上注莒邑今莒州有蘧邱里花園莊在郯城縣西三里今名郯子花園乾隆二十六年

  有 行宫   高宗純皇帝南巡江浙駐蹕於此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

   俱經  駐蹕有  御製詩二 賢莊在沂水縣西北八十里縣有閔公山相傳爲閔

   子避地之所又有子路栖依巖後人因名其地爲二賢莊劉公莊在日照縣西八十里梁時

   劉勰所居望海樓在郯城縣東南三十里孔望山縣志世傳孔子嘗登此山望海因建石樓

   禹王臺在郯城縣東北十里縣志世傳神禹治水時鑿馬陵山引沭水歸海築臺于此

   以鎭水勢明正德間土寇竊發臺漸圮嗣是夏秋之間沭水泛漲而西縣城屢被衝決 本朝康熙

   二十八年始築竹絡壩禦之乾隆八年復修並建禹王廟於石壩之北自是沭水安流經行諸縣遂

   無水患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江浙經過山東有   御製題禹王臺詩平   野

   亭在蘭山縣東北縣志相傳爲晉琅邪王潛邸遺址勇士亭後漢書郡國志注郯有勇

   士亭即古勇士萬邱欣也憶梅亭在郯城縣西北六十里縣志相傳爲何遜建乾隆十六年

   辛未   高宗純皇帝鑾輿經過有憶梅亭   御製詩傾葢亭在郯城縣北十里劉

  向記苑云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傾葢而語終日後人因建亭于此古台亭在費縣南春秋

  襄公十二年莒人伐我東鄙圍台後漢書郡國志費縣有台亭古密如亭在費縣北左傳

  閔公二年莒人歸共仲及密後漢書郡國志費縣有密如亭康成石室在費縣西南八

  十里南成山寰宇記後漢書鄭康成遭黄巾之亂客于徐州鄭氏孝經序云僕避難于南成山栖遲

  巖石之下念昔先人餘暇述夫子之志而註孝經今西上可二里許有石室周迴五丈世云康成註

  孝經于此香林館在蘭山縣東又有雨聲軒在東湖岸縣志皆金太守張汝芳建澹臺

  故居在費縣西南九十里關陽鎭澹臺滅明世居于此有澹臺橋老萊故居

  縣西北八十里𫎇山下皇甫諡高士傳老萊子隱居𫎇山之陽著書十五篇于公宅

  城縣西十里漢于公為獄吏嘗自言曰吾治獄多陰徳後世必有興者令高大其門可容駟馬車今

  其地名高大社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江浙俱有題于公宅   御製

  王導故宅元和志在臨沂縣東南三十八里宋刻漏碑在蘭山縣内元

  祐六年立醉翁亭碑在費縣廳左宋蘇舜欽為費宰與歐陽修同時為刻此碑並往復手

  響石在𫎇陰縣中山社舊志其石甚巨空透玲瓏擊之聲韻清越宋乾興時詔搆亭其上

  有眞宗御製碑

 ︹關隘︺紫金關在𫎇陰縣東南𫎇山接費縣界元時設巡司明萬厯間裁九女關𫎇

  陰縣南三十里南北要路又有白馬關在縣西南三十五里青駝寺巡司在蘭山縣

  北九十里關陽鎭巡司在費縣西南八十里平邑寨巡司在費縣西北九

  十字路巡司在莒州南一百餘里齊乘謂即古高鄉城石埠集巡司

  在莒州西北八十里垜莊驛巡司在沂水縣西南百五十里 本朝康熙二年置驛丞

  乾隆十四年改設巡司安東衞巡司在日照縣南九十里本朝乾隆八年移夾倉

   鎭巡司駐此長任鎭在蘭山縣南三十里金史地理志臨沂有長任向城利城三鎭

   滕鎭在蘭山縣西南九十里舊置巡司今裁磨山鎭在郯城縣西北七十里舊置巡

   司今大興鎭在郯城縣東北九十里舊置沂郯海贛同知 本朝乾隆三十八年改設

   通判駐此毛陽鎭在費縣西北百里舊置巡司今裁夾倉鎭在日照縣東南二十

   五里有石城明洪武初置巡司今裁濤落鎭在日照縣東南四十里漢書地理志海曲縣有

   鹽官金史地理志日照縣有濤落鎭舊志明設鹽課司于此張洛營在日照縣南六十里

   相近有新安營又有石河營湖水營俱在縣東北三十里龍汪營在縣東北五十里皆防海口今廢

   黑龍寨在𫎇陰縣東北五十五里其東南有楊家寨筲箕寨傅家寨西南有搜虎寨西北有

   青崖寨北有五子寨樹枝寨東北有匙尾寨磨崮寨太平頂寨蘆崮寨大崮寨版崮寨皆𫎇陰諸山

   石臼寨在日照縣東海邊舊有石臼島故名宋乾道初李寶放舟石臼島與金兵隔一

  山時北風甚盛寶禱于石臼神俄有風從柁樓中来如鐘鐸聲衆志咸奮風駛舟疾遂有陳家島之

  捷明初置石臼寨備禦千户所在縣東二十里舊有石城周三里有奇久廢巨峯寨

  照縣西南六十里嘉靖十三年蘭陵集在蘭山縣西南一百三十里 本朝乾隆六十

  年移縣丞駐此葛溝店在莒州西南百二十里接沂水縣界舊置巡司 本朝康熙十六年

  東里店在沂水縣 本朝移縣丞駐此李家莊驛在蘭山縣東南四十里與

  徐公店紅花埠垜莊並爲南北孔道 本朝康熙十三年設舊有驛丞乾隆十四年徐公

  店驛在蘭山縣北七十里 本朝康熙二年始置于縣北九十里青駝寺十二年移此舊有驛

  丞乾隆十四年裁紅花埠驛在郯城縣南四十里 本朝康熙二年置驛丞舊有道平

  解村二驛皆裁

 ︹津梁︺駕虹橋在府城普照寺前傾葢橋在郯城縣北十里跨伍湖水傾葢亭舊建

  仁政橋在費縣東二十里跨朱龍河五橫橋在莒州西十里龍石橋

  在莒州北一里舊患山水漫流明成化間始濬溝水成橋名義橋在𫎇陰縣東十八里

  濟橋在𫎇陰縣東四十里水恩橋在𫎇陰縣北三十里亦名高都橋望仙橋

  在沂水縣南五十里曲橋在沂水縣南七十五里河陽白龍橋在沂水縣南一

  高橋在沂水縣北五十里永固橋在日照縣西跨固河柰子溝橋

  照縣西十五里

 ︹陵墓︺︹周︺季文子墓在蘭山縣西南神峯山下荀卿墓在蘭山縣西南郯子

  墓在郯城縣南十里司馬牛墓在費縣南城山曾晳墓在費縣西南八十里

  南城山下王充論衡所謂南城之冢也莒子墓在莒州西北浮來山下孟母墓

  在沂水縣東北六十里有祠︹漢︺蕭望之墓在蘭山縣西南百三十里孝婦墓

  在郯城縣東十里許即漢宣帝時東海孝婦也于定國墓在郯城縣西南二里許

  巨墓在𫎇陰縣東北乾山之陽曹嵩墓嵩操之父寰宇記在沂水縣南百二十五里

  ︹晉︺琅邪王墓晉宣帝子名佃在蘭山縣東二里王祥墓在蘭山縣北二十五

  里有孝友祠祀祥及弟覽︹金︺張莘卿墓在日照縣南劉家寨︹明︺王璟墓

  山縣東南三里

 ︹祠廟︺宗聖祠在蘭山縣南五里祀曾子及其子元申孫西門人公明儀等又費縣西南境亦

  有宗聖曾子祠五賢祠在蘭山縣南五里府志舊名景賢祠祀漢諸葛亮晉王祥王覽唐顏

  杲卿顔眞卿明嘉靖三十年建 本朝乾隆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江浙經過山東易為

  五賢祠有御製五賢祠詩 諸 葛武侯祠在蘭山縣東北諸葛城王右

  軍祠在蘭山縣羲之故宅問官祠在郯城縣北世傳即孔子問官郯子之地 本朝康

  熙七年修蒼山神祠在費縣南宋元豐二年封豐德侯賜額曰靈臺子游祠

  縣西南即古武城地相近又有澹臺子祠𫎇山神祠在費縣西北𫎇山之陽宋政和五年

  封昭濟惠民王馬鬐山神祠在莒州南馬鬐山齊乗宋宣和四年賜額曰惠感

  噲廟在蘭山縣東五十里故城北樊母村顔魯公廟在費縣東一里祊河上縣志祀

  唐顔眞卿祠舊在縣東五十里諸滿村元祐六年改建於此有宋曹輔碑記城陽景王

  廟在莒州城内風俗通城陽景王章以誅諸吕功封自琅邪青州六郡皆為立祠轉相誑耀言有

  神明其遣問禍福立應惟樂安太傅陳蕃濟南相曹操一切禁絕肅然政清後漢書劉盆子傳軍中

  嘗有齊巫歌舞祀城陽景王顓臾廟在𫎇陰縣西南五十里

 ︹寺觀︺普照寺在蘭山縣王羲之故宅也府志晉元帝渡江捨為梵宫唐時賜額曰開元金改

  今名中有羲之曝書堂澤筆池 本朝康熙間  聖祖仁皇帝南巡經此   御製洗硯池

   贊并定林寺在莒州西浮來山舊志即梁劉勰校釋經隋曇觀送舍利之地有古木傳

   是春秋時所植大數十圍高數仭清陰竟畝夏月忘暑南竺夀寺在𫎇陰縣南三里縣

   志寺有銀杏唐時植幹圍數丈䕃可一畝聖景寺在𫎇陰縣西北三十里堂阜社省志即宋

   僧普和伏蟒處一名老僧堂大善寺在沂水縣西南一百四十里寺内有卧佛長亘殿三

   玉虛觀在郯縣東北蒼山之陽縣志相傳為安期生修煉處聖臨院在費縣西

   省志本名崇興寺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  聖祖仁皇帝東巡駐蹕於此改今名 塔 河

   院在費縣西縣志唐時建玉虛宫在費縣西北龜山下省志唐仙翁賈文所建院有古

   松高五丈枝幹盤旋世傳文所手植有神松之目


                提調官前總纂鄭紹謙恭纂并覆輯

                校對官楊汝綬恭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