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一百七十至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六十七至一百六十九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一百七十至一百七十一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一百七十二至一百七十三

Page:Sibu Congkan Xubian15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1.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5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1.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5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1.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15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61.djvu/5

青州府表                

                    

大清一統志

 青州府在山東省治東三百三十里東西距二百七十五里南北距三百四十里東至萊州府濰

  縣界九十五里西至濟南府淄川縣界一百八十里南至沂川府沂水縣界一百五十里北至武定

  府利津縣界一百九十里東南至海五百里西南至泰安府萊蕪縣界二百里東北至海一百八十

  里西北至武定府蒲臺縣界一百八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千里

︹分野︺天文虛危分野元枵之次

︹建置沿革︺古爽鳩氏之墟禹置青州周為齊國秦始

  皇二十六年置齊郡漢元年復為齊國元封元年

  國除為郡五年復置青州後漢建武十三年復置

  齊國三國魏及晉初因之永嘉末陷於石氏太寕元年

  屬石趙永和中石氏敗為段龕所據升平元年屬慕容燕太和五年屬苻惷太和九年苻氏敗刺史

  苻朗以州降晉改置幽州隆安二年為慕容德都號曰南燕義熙五年劉裕平

  燕復置青州齊郡自晉永嘉以前郡國多治臨淄永嘉後治廣固義熙後治東陽

  宋魏因之後周置總管府隋開皇十四年府廢

  大業三年州廢改曰北海郡唐武德四年復曰青

  州置總管府貞觀元年府罷天寶元年復曰北海

  郡至德元載置青密節度使乾元元年復曰青州

  三年改淄青平盧節度使屬河南道五代因之宋

  淳化五年置鎮海軍節度至道三年置京東路慶

  厯三年為京東東路治金改曰山東東路置南青

 州節度後改曰益都府升為總管府元曰益都路

  屬中書省明洪武初改曰青州府置山東行中書

  省九年改布政使司移治齊南以青州為屬府

 本朝因之屬山東省領縣十一舊兼領安東衞乾隆七年

  益都縣附郭東西距二百五十五里南北距七十里東至昌樂縣界五十五里西至濟南府

  新城縣界一百里南至臨朐縣界二十五里北至夀光縣界四十五里東南至昌樂縣界四十五里

  西南至博山縣界一百五里東北至夀光縣界四十五里西北至臨淄縣界三十五里漢置廣縣屬

  齊郡後漢因之晉改屬東莞郡永嘉後廢義熙五年於縣界築東陽城為青州治所宋魏因之北齊

  置縣曰益都青州及齊郡皆治此隋為北海郡治唐為青州治宋因之金為益都府治元為益都路

  治明為青州府治 本朝因之博山縣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東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

    二十 七里 東至臨 胊 縣 界九 十里西 至秦安 府萊蕪縣 界三 十里南 至 萊 蕪縣 界十五 里北至 濟南

    府淄川縣 界十二 里 東南 至 沂州 府𫎇 陰縣 界七十里西南 至泰安 府 萊蕪 縣 界二 十里 東北 至益

    都縣 界九十里西 北至淄川 縣界 三十里 本 淄 川縣之 顔神鎮地漢 為萊蕪縣 地北 魏以後 為 貝 邱

    縣 地 元初 嘗置 行淄川縣於 此 至 元 二年縣 廢 以鎮 隸 益都 明嘉 靖十七年設 通 判 駐 此 本 朝 雍

    正 十 二年 始以 益都之 孝 婦懷 徳 二鄉三十 四 社及 淄 川之 大峪 等二十 一 莊萊 蕪 之樂疃等 七 莊

    置縣 屬青州 府臨 淄縣在 府西北 五十 五 里 東西 距 六 十五 里南北 距四 十 里 東至 益 都 縣

    界 三十 里西 至 濟南府 長 山縣 界三十五里 南 至益 都縣 界十 五 里北至 樂 安縣 界二十五里 東 南

    至 益 都縣界 五十里 西南 至 益都 縣 界三十 里 東北 至 壽光縣 界三十 里西 北 至博 興 縣界二 十 五

    里本古營邱地 周封太公 望為 齊國 獻公 自 薄 姑徙都此曰臨淄 漢置臨淄 縣為 齊郡 治陵 漢 并 為

    青 州治晉初因之 宋魏 為齊 郡治 北 齊移 齊 郡 治於 益都縣廢臨淄 入馬 隋開 皇十 六 年復 置 屬 北

   海郡唐屬青州宋因之金屬益都府元至正三年省入益都縣十五年復置屬益都路明屬青州府

    本朝因之博興縣在府西北一百一十里東西距六十里南北距九十里東至樂安縣

   界四十里西至高苑縣界二十里南至臨淄縣界五十里北至武定府蒲臺縣界四十里東南至臨

   淄縣界七十里西南至濟南府新城縣界十五里東北至樂安縣界四十里西北至武定府蒲臺縣

   界二十里本漢博昌樂安二縣地屬千乘郡後漢屬樂安國晉省樂安入博昌宋移博昌縣於夀光

   縣界而於故縣地僑置樂陵郡領樂陵陽信二縣屬冀州後魏屬青州隋開皇初郡罷十六年移治

   故樂安縣界仍改曰博昌屬北海郡唐武德二年改置樂安縣八年廢屬青州總章二年還治故博

   昌縣界後唐改曰博興宋因之金屬益都府元初升為博興州屬益都路明初州廢仍為博興縣屬

   青州府 本朝因之高 苑縣在府西北一百五十里東西距五十里南北距三十五里

   東至博興縣界二十里西至濟南府鄒平縣界三十里南至濟南府新城縣界五里北至武定府蒲

    臺縣界三十里東南至博興縣界二十五里西南至濟南府新城縣界八里東北至武定府蒲臺縣

    界三十里西北至鄒平縣 界三十里 本戰國 時齊之千乘狄邑地漢高帝分 齊置千乘 郡治千 乘領

    狄被陽高苑等縣後漢永平三年置千乘國永元七年改曰樂安國徙治狄縣領千乘高苑而被陽

    縣廢永初二年改狄縣為臨濟晉仍曰樂安國移治高苑領濟而千乘縣亦廢晉末地入於魏因移

    置樂安郡於齊郡 界宋復於故狄城僑置 長樂縣及渤海郡後魏因 之北齊郡廢移縣治被 陽隋開

    皇十八年改 曰㑹城大業三年又改曰高苑屬齊郡唐武徳元 年屬鄒州八年州廢景龍元年析置

    濟陽縣 元和十五年 省屬淄州宋景德三年改縣為宣化 軍神宗初廢 軍為縣仍屬淄州金因之元

    至元二 年改屬益都路 明屬青州 府 本朝因之樂  安縣在 府北少西九十 里東西距四

    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三里東至夀光縣界三十里西至博興縣界十里南至臨淄縣界二十三里

    北至武定府利津縣界一百里東南至毒光縣界二十七里西南至臨淄縣界二十五里東北至海

    一 百三十里西北至博興縣界二十 里漢置廣饒鉅 定二縣屬齊郡後漢俱省晉復置 廣饒縣屬齊

    國 宋魏俱屬齊郡北齊廢 隋開皇 初移置千乘縣於 此屬北海郡唐武德二 年於縣 置乘州八年州

    廢縣屬青州 宋因 之金改 曰樂安 屬益都府元屬益都 路明 屬青州 府 本 朝因之夀    光縣

    在府東北七十里東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一百 三十里東至萊州府濰縣界四十里西至益都縣 界

    三十 里南至昌樂縣 界三十里 北至海一百里 東南至 昌樂縣界三十 里西南至 益都縣界二十 五

    里東北至濰縣界六十 里西北至樂安縣界五 十里本古斟灌氏地春秋 為紀國地漢置夀光縣 屬

    北海郡後 漢屬樂安國晉因之 宋省夀光改置博昌縣於此 屬樂安郡後魏因之 北齊廢隋開皇六

    年復 置復曰夀 光仍屬北海郡 唐 武德 二 年屬乘州八 年州廢還 屬青州宋因之 金 屬益 都 府元屬

    益都路明屬青州府 本朝因之昌樂縣在府東七十 里東西 距三十五里南 北距七 十

    二里 東至萊州 府濰 縣界二十里西至益都縣界十五 里南至臨 朐縣 界六十里北至夀光縣界十

  二里東南至安邱縣界九十里西南至臨朐縣界四十里東北至濰縣界二十五里西北至壽光縣

  界七里本古營邱地漢置營陵縣爲北海郡治後漢置北海國治劇縣以營陵屬之晉初屬東莞郡

  元康十年改屬高密國宋因之後魏屬平昌郡北齊省隋開皇十六年復置改曰營邱屬北海郡大

  業八年廢唐武德初於縣權置祀州二年州廢復爲營邱縣屬濰州八年省入北海宋乾德三年

  置安仁縣㝷又改曰昌樂屬濰州金因之元至元三年省入北海明初復置昌樂縣屬青州府 本

  朝因臨朐縣在府南少東四十五里東西距一百五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五里東至

  安邱縣界七十五里西至益都縣界七十五里南至沂州府沂水縣界一百五里北至益都縣界二

  十里東南至安邱縣界九十三里西南至博山縣界一百一十里東北至昌樂縣界七十里西北至

  益都縣界二十五里本戰國時齊之朐邑漢置臨朐縣屬齊郡晉屬東莞郡宋省後魏改置昌國縣

  仍屬齊郡隋開皇六年改曰逢山大業二年復曰臨胊屬北海郡唐屬青州宋因之金屬益都府元

    至元 三年 併入益都十 五年復 置屬益都 路明 屬青州府  本朝因 之安    邱縣在府東南

    一百六十里 東西距一 百二十里南北距五十五里東至萊州 府高密縣 界五十里西至臨朐縣界

    七十里南至諸城縣界四十里北 至萊州 府濰縣界十五里東南至萊州府高密縣 界五十 里西南

    至沂州府莒州界七十 五里東北至萊州府昌邑縣界五十里西北至昌 樂縣界三十里漢置安邱

    縣屬北海郡晉初屬東 莞郡惠帝改 置平 昌郡 治此宋因之魏屬平昌郡 北齊郡縣俱 廢入 昌安 隋

    開皇十 六年改置牟山縣大 業初復曰安邱 省昌安入之 屬高密郡唐武德六 年移治昌安故 城仍

    曰安 邱屬密州乾 元二年改 曰輔 唐五代梁開 平二年 復曰安邱後 唐同光初 復曰 輔唐晉天福 初

    改曰膠西 宋開 寳四 年復曰 安邱仍屬密州金元皆因 之明 初改 屬青州 府 本朝因之 諸     城

    縣在府東南二 百八十里 東西距 九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 東至萊州 府膠州 界四十里西至

    沂州 府莒州 界五十里 南至沂州 府日照縣 界一百二 十里北 至安邱縣 界六十里 東南至海 一百

   五十里西南至沂州府日照縣界七十里東北至萊州府高密縣界五十里西北至安邱縣界九十

   里本春秋時魯諸邑及齊琅邪邑地秦置琅邪郡漢初置東武縣為郡治并領琅邪諸縣後漢改置

   琅邪國於開陽以東武等三縣屬之晉初省琅邪縣以東武諸縣屬城陽郡太康十年屬東莞郡宋

   以東武縣分屬平昌郡後魏永安二年置東武郡兼置膠州北齊改置高密郡又置膠州省諸縣入

   之隋開皇初郡廢五年改州曰密州十八年改東武縣曰諸城大業初州廢為高密郡唐武德五年

   復曰密州天寶元年復曰高密郡乾元元年復曰密州屬河南道宋曰密州高密郡開寶五年升安

   化軍節度屬京東東路金曰密州屬山東東路元屬益都路明洪武元年始廢密州以縣屬青州府

    本朝因之 按青州府屬舊有安東衛一本從沂州府日照縣分置日照舊隸青州後為沂屬而

   安東未經改歸 本朝乾隆七年裁衛以所轄村莊歸入諸城日照二縣但計其道里究與日照為

   近應將安東廢衛列入沂州附識於此

 ︹形𫝑︺東北據海西南距岱書禹貢傳海岱間一都㑹漢書地理

  青州沃壤古曰東秦四塞之固負海之饒晉書慕容

  德載東道之雄號稱富衍宋史地理志

 ︹風俗︺其民麤而好勇寛緩濶達好議論務農桑

  崇尚學業隋書地理志文物彬彬輿地

 ︹城池︺青州府城周十三里有奇門四池廣三丈五尺本土城明洪武三年甃甎天順正德

  間増修 本朝乾隆四十七年修 益都縣附郭博 山縣城周三里門四即顔神鎮故

  城也 本朝雍正十二年重建臨淄縣城周四里門四池廣二丈元末築明成化中知縣

  蔣鳯甃甎 本朝乾隆六十年博興縣城周三里有奇門四池廣二丈二尺元末築

  嘉靖三十四年修 本乾隆五十七年高 苑縣城周五里門四池廣三丈明

  景泰四年築萬厯四年甃甎樂安縣城周五里門四池廣二丈明成化中増築萬厯二

  十三年甃甎 本朝乾隆五十八年壽光縣城周三里有奇門五池廣一丈六尺明

  正德六年増築崇禎十三年甃甎 本康熙三十四年乾隆六十年重修昌樂縣城

  周四里門四池廣一丈明初築土城成化二年重築萬厯二十四年甃石臨朐縣城

  里門二池廣一丈六尺元至正末築明崇禎十三年甃甎 本朝乾隆三十八年安邱縣

  城周三里有奇門三池廣一丈七尺明崇禎十三年甃甎 本朝康熙六十年諸城縣

  城周九里門五池廣一丈九尺明洪武四年修 本朝乾隆五十八年

 ︹學校︺青州府學在府治東本元太虛宫故址明洪武五年移建 本朝康熙五十四年

  五十八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益都縣學在縣治東舊在縣治西南明洪武十年

  建 本朝康熙十年修五十六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博山縣學在縣治南顔神鎮舊

   有學 本朝雍正十二年因舊址建入學額數八名臨淄縣學在縣治前舊在縣治東南

   明嘉靖中移建 本朝順治三年增修入學額數十五名博興縣學在縣治東南宋徽宗

   時建明洪武三年重建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修入學額數十二名高苑縣學在縣治東

   至和三年建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修入學額數十二名樂安縣學在縣治東南宋

   徽宗時建後燬元至元十三年重建 本朝康熙年間修雍正八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

   光縣學在縣治東元至元十年重建 本朝嘉慶十五年修入學額數二十名昌樂

   縣學在縣治西南明洪武三年建入學額數十五名臨朐縣學在縣治西舊在西南

   宋紹聖間移建 本朝順治三年修入學額數十二名安邱縣學在縣治東明洪武二

   年建 本朝康熙七年修五十八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諸城縣學在縣治東南金

   貞元中建明洪或初修入學額數二十名 按本朝乾隆七年裁安東衛以入學額數之半分入

   諸城及沂州府日照縣松林書院在府治西南即矮松園宋王曽讀書處 本朝乾隆

   十五年修范泉書院在博山縣東門外稷門書院在臨淄縣治 本朝康熙

   三十三年建聞韶書院在臨淄縣治西長樂書院在高苑縣治 本朝乾隆

   二十二年建乘州書院在樂安縣治 本朝乾隆二十七年樂育書院

   在樂安縣城内朐陽書院在臨朐縣南門内 本朝嘉慶十四年修 按舊志載范公書

   院在府城西南顔神鎮宋范仲淹讀書處胊山書院在臨胊縣南明嘉靖間知縣褚寶建公冶書院

   在安邱縣西南八十里明成化八年建滄浪書院在諸城縣治南明嘉靖二十七年建東武書院在

   諸城縣治西明成化十一年建謹附記

  ︹户口︺原額人丁二十三萬二千零五十八今滋生男婦大小共三百三十一萬八千七百六十三名

   口計五十四萬四千五十一户

 ︹田賦︺田地十萬三千五百八十二頃七十六畝一分四釐有奇額徴地丁正雜銀四十五萬一千一

  百七十兩一錢五分四釐未十二石三合

 ︹山川︺箕山在益都縣東五十里亦名𡸷山又名香山左思齊都賦箕嶺鎮其左隋書地理志都

  昌縣有箕山齊乘齊城山勢俱帶西南東郊平原百餘里有香山童然孤峙康浪發其南堯水逕其

  東即𡸷山也山西南十里有龍女泉青山在益都縣東南十里産石深青細潤又有黄山在縣

  東南十五里石色黄赭故名雲門山在益都縣南五里齊乘雲門山在府城南五里上方

  號大雲頂有通穴如門可容百餘人逺望如懸鏡東南曰劈山西則駝山三山聯翠障城如畫府志

  雲門山一名雲峯山陰有石井名龍潭水旱不加盈涸有亭曰聳翠其左為鳯凰嶺其南為雲臺山

  駝山在益都縣南八里以形似名山山陰有龍湫禱雨輒應又縣西南十里為方山在駝山之

  劈山在益都縣南十里水經注石井水出南山山頂洞開望若門焉俗謂之劈頭山齊乘

   山峯分裂如劈故名山東通志劈山在雲門山東南亦謂之劈裂峯其南有八仙臺石膏山

   在益都縣西南二十五里南陽水發源於此神頭山在益都縣西南一百八十里山有顔

   文羙廟故名相近有鷹山虎山大龍山在益都縣西二十里其東有小龍山二山對峙蜿蜒

   九迴山在益都縣西四十里即古為山北陽水出焉漢書地理志廣縣有為山濁水所

   出水經注為山世謂之治嶺山齊乘九迴山俗名九扈山即古為山也金山在益都縣西八

   十里金嶺鎮取此以名又北十里即臨淄之鐵山也堯山在益都縣西北八里水經注從征記

   曰廣固城北三里有堯山祠堯因巡狩登此後人遂以名山齊乘山去今府城十里黒山

   山縣東十六里山石皆黒冶器取資於此岳陽山在博山縣東南三十里亦名原山漢書地

   理志萊蕪縣有原山淄水所出齊乘顔神鎮東南二十五里岳陽山即原山也淄出其陰汶出其陽

   跨淄川益都兩縣界博山在博山縣東南五十里魯山之西又南十里有南博山甕口

    山在博山縣 西南二十里南連青石 關形如甕口菟 頭山在臨淄縣東南十五里漢書地

    理 志東安平縣有菟頭山女 水所出水經注女水出 東安平縣之蛇頭山括地 志一名𪔂足山晉書

    慕容德載記北 登社首東望𪔂足是也一 名牛首岡牛 山在臨淄縣南十里晏子春秋景公遊

    於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後漢書楊賜傳虹貫牛山左思齊都賦牛嶺鎮其南水經注天齊水出

    南郊山下即牛山也魏書地形志廣川縣有牛山府志又有南郊山在縣東南十里葢連麓而異名

    峱山在臨淄縣南十五里詩齊風遭我乎峱之間兮漢書地理志作嶩亦作巙稷山

    在臨淄縣西南十三里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宣王時稷下學士復盛虞喜志林齊有稷山立館其

    下也齊乘山舊有后稷祠故名又 齊宣王嘗立孔子廟於此亦名孔父 山社 山在臨淄縣西劉

    向說苑齊宣王獵於社 山父老十三人相與勞王水經注時水逕愚公山 東又屈而逕社山北有愚

    公谷山 即社山之通阜韓非子齊桓公逐鹿而入山谷之 中見一老父而問之曰是爲何谷對曰爲

   愚公之谷元和志社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按社一作杜商山在臨淄縣西即古鐵山跨

   益都臨淄及濟南府新城三縣界崔䎦述征賦云涉淄水過桓都登鐵山望齊岱是也詳見濟南府

   奎山在博興縣東南縣志一名筆架山在縣東南迎秀門外累土所為又有靈山唐書地理志

   博昌縣有靈山節女山在昌樂縣東接萊州府濰縣界隋書地理志營邱縣有女節山寰宇

   記在北海縣西三十五里郡國志相傳北海縣節女當齊湣王時伐楚有蘓渾者死焉其五女終身

   不嫁呼父魂葬此山因名孤在昌樂縣東二十里接萊州府濰縣界府志有跪河出焉一名

   方山在昌樂縣東南二十里晏謨齊記劇城東南有方山逺望正方水經注東丹水渏水

   並出方山寰宇記方山在昌樂縣東南二十五里齊乘方山在丹山東北府志東丹河出山西汙河

   出山黄山在昌樂縣東南二十五里接萊州府濰縣界又有西黄山在縣南二十里

   喬山在昌樂縣南二十里府志峯巒獨秀上有仙路春夏草木不生西坂有石眼秋出紅泉

    叢角山在 昌樂縣南二十五里隋 書 地理 志營邱縣 有叢角山寰宇記山有 三 峯岌 如叢角

    故名金 史地理志昌樂有聚角山其北 為桃花山舊多桃花二  姑山在昌樂縣南二十五

    里府志相傳有二仙姑成道於此 又南十五里為隨姑山相傳有人隨仙姑至此故 名下有龍泉

    桞山在昌樂縣南六十里 紀 山在昌樂縣西南五十 里接臨朐縣界即古丹山西 丹河發

    源於此史記五帝本 紀黄帝東至於海登丸山 注徐廣曰丸一作凡括 地志丸即丹山在朱虛故 縣

    西北二十里丹水出 焉水經注丹山 世謂之 凡山府志紀山在臨朐縣 東北五十里又 東北去 昌樂

    縣 五十 里擂 鼓山在昌樂縣西南五 十里紀山之 東白狼河發源於此水 經注白狼山 河西

    出 丹山唐書 地理志都昌縣有白 狼山齊 乘白狼西 源出丹山 即隋志之白狼山也 相近又 有摩旗

    廟山在臨朐 東六十里接安邱縣界有朱虛城故址又 有孤山在縣東四十里方山在縣

    東 三十 里朐 山在臨 朐縣 東南二里水 經注所 謂覆釡山也 應劭 曰臨朐縣以 臨朐山 為名縣

       志 山  在 瀰  水  東  岸  高 原  自  東  來  首  忽  昻起 入  瀰 水  狀  如  螭  龍 飲  河  石  皆  黒  色大                           弁 山  

       胊  縣  東  南  與  安 邱  縣  接  界 亦  曰  汴  山  長  亘  數  里  上下  正  方  如  翠  屏 水  經  注  沭 水  出  大  弁  山  與  小  泰  山

       連  麓  而 異  名  沂 水  雜  記  又  名 太  平  山  頂 平  八  九   十里  齊  乘 今  又  訛 作  大  屏  山  當 從  水  經  作 大  弁  者   是

       大  峴 山  在 臨  朐  縣  東  南  一  百  五  里  宋  書  武  帝  紀   慕容 超  聞  王  師  將  至  其  大  將  公  孫  五  樓  說   超

       宜  斷 據  大  峴  魏  書 刁  雍  傳  雍  謂 叔  孫  建  曰  大  峴  以南  處 處  狹  隘  不  得 方  軌  又  魏  書 地  形  志  盤  陽  縣  有

       大  峴 山  水  經 注  峴  水  北  出 大  峴 山  元  和  志  大  峴   山在  沂 水  縣  北 九  十  里  崖  坂 峭  曲 石  徑  幽  危  寰  宇   記

       山西  接 小  泰   山高  三 里  周 四  十  二  里  齊乘大  峴 山  即   穆陵  關 也  為 齊  南  天  險黄                       山  在  臨朐  縣

       南  四十  里  沂     山在   臨朐  縣南  九 十  里  與  沂州  府 沂  水  縣接   界亦  曰東  泰 山  周  禮  職方  氏 正  東  曰

       青 州  其  山  鎮 曰  沂  山  漢  書  地  理  志  朱  虛  縣  東  泰  山汶 水  所  出  水 經  汶  水  出  朱  虛  縣  泰  山  注  東  小  泰  山

       也  隋  開 皇  十  五  年  詔  祠  名 山  大  川  以  沂 山  為  東  鎮元  和  志 沂  山  在  沂  水  縣  北 一  百  二  十  四 里  唐  沈  亞

    之沂水雜記沂山有谷九十九所河分八流大曰沂汶寰宇記沂山東北四里有五壇是宋武帝伐

    燕立壇以祭五帝處齊乘沂山在臨 胊縣南一百里即公玉帶請漢武帝所封之泰山 也然漢志謂

    卑小不稱其聲者蓋沂山逺望之本高緣坡麓 曼衍八九十里以漸而升逮至其巔遂失其峻極 耳

    其嶺曰百丈崖有泉自山巔而下洒若飛雨 沂水出西麓沭水汶水出東麓 按鄭康成周禮 注沂

    山為沂水所出今沂水實出沂水縣雕崖山其流北去此山尚五十餘里山名分合水源通塞年代

    久逺不能詳也海浮山在臨朐縣西南二十 里下臨熏冶泉又西為三一山三 峯西合而東

    分可十餘里北麓有鍾乳洞石虎洞嵩山在臨朐縣西南四十里 接沂州府沂水𫎇陰二縣 界

    有畧水洞出銀礦又出鉛鐵銅錫丹砂之𩔖山下河水間出砂金其西南連接者曰黒山亦有礦

    八岐山在臨 朐縣 西南五十 里下如九曡屏風上則八 峯駢 秀魏書地 形志西安有八士山

    疑即仰天山在臨朐縣西南七十 里上有羅漢 水(⿱𥫗亷)-- 簾觀音諸洞又有黒 龍淵禱雨輒 應

    石門山在臨朐縣 西十八里縣志勢如錦幛環列獨西面稍 平山中亭午不見日影向夕乃

    返照熒然故石門返照為縣勝境逄山在臨朐縣西二十五里殷諸侯逄伯陵之國左傳昭

    公二十年晏子曰有逄伯陵因之 杜預注逄伯 陵殷諸侯姜姓漢書郊祀志神爵元 年祠逄山石 社

    石鼓於臨朐地理志臨朐縣有逢山祠水經注逄山即石膏山也上有石鼔鳴則年凶述征記曰逄

    山在廣固南三十里有祠并石鼓魏書地形志逄山在西安縣齊乘逄山四面斗絶惟一徑可登且

    有泉石膏山即逄山之西麓也 按是山跨二縣界在臨朐縣名逄山在益都者名石膏山實一山

    龍門山在臨朐縣西北五十里與龍山對峙委粟山在臨朐縣東北三里水經

    注巨洋水東北逕委粟山東孤阜秀立形若委粟齊乘委粟山今名粟山縣志亦名稷山上有后稷

    龍山在臨朐縣東北十里蜿蜒如龍形山下有澤相傳龍濳於此禱雨輒應府志元至正

    十七年龍見於臨朐龍山大石立起即此靈山在臨朐縣東北二十里晏子春秋齊大旱景公

    欲 祀 靈山 晏子 止 之即 此義   山在 臨 朐 縣 東北 五十 里 亦 名堯山 堯 河 出 此漢 書地 理 志 劇縣

    有義山蕤水 所出 伏 琛 齊記亦名堯山水名 堯水 地 名 堯溝 蓋     公山 在 安 邱縣東 四 十里

    枕濰 浯 之 交 縣 志 漢 初 蓋 公 嘗棲隱於 此 故 名 今 其 上 有 蓋 公 冡祠 礪           阜山 在 安 邱縣 東 五

    十 里 接 萊 州府 高 密 縣 界水 經注 濰 水西 有雁 阜寰 宇 記 高 密西 北 有 礪 阜山 蓋雁 礪 字相 近而 訛

    也 齊 乘 謂高 密郡碑 産 山 有礪 阜誤 書     院 山 在安 邱 縣 東南八 十 里有兩 山 對 峙一蟠 曲 南

    向者 曰 書院一 孤 峭北 向者曰 登 臺二山 皆 多竹 木 三       山在 安邱縣 南 十五里 亦曰三 山 阜

    神山在 安邱縣 南五十里 雹泉神 祠北 牟   山在 安 邱 縣西 南十 五里 水 經 注安 邱城 對

    牟 山 元和志山 在 縣西 南 十 三里 隋牟山 縣 取名於 此 齊乘安邱 南 二十 里 有 牟婁 山本牟 夷 國密

    之諸 城 有婁郷 隋因 置牟山 縣 今訛作 朦朧 山劉    山在 安 邱縣 西南 四 十里 上 有故 壘劉 𥙿 平

    燕 停車於此 故名 縣 志 山 高 百餘 丈峯巒九 出上 有 桃 源 洞 峯        山在安 邱 縣 西南五 十 里 上

   有仙姑洞峿山在安邱縣西南六十里一名巨平山水經注汶水出朱虛縣東南峿山山在小

   泰山東縣志峿山四面險絶上寛平可數百畝有故城遺址中有池其東北懸崖聳出土人呼曰仙

   女望又有𡸷山在峿山之東太平山在安邱縣西南八十里 與臨胊縣之大弁山相連 實

   一山也上有長城嶺其左石連絡 者曰金鞍山望海山鳳凰山擂鼓山柴 阜山在安邱西

   四十里水經注汶水逕柴阜山北俗呼為赤埠齊乘柴阜在安邱西五十里其東又有慈阜

   羅山在安邱縣西六十 里嶄巖秀出雲氣羅布天必 雨故名望 高山在安邱縣西北

   二十峽山在安邱縣東北四十里以兩山夾峙而名濰水流經西麓又岞山在縣東北四

   十里為汶濰合流處藏馬山在諸城縣東一百里山峯尖峻中俯平川有一小山如馬形故

   名西五里有夭臺山對峙又東為塔山烽火山在諸城縣東南二十里隋書地理志諸城

   有烽火山縣志自岱厯沂磅礴而來盤結於此為縣主山山陰有琵琶阜延亘十里五弩山

    在諸城縣 東 南三 十里水 經 膠水 出 黔陬縣膠 山注膠水出 蓋 弩山 蓋膠水 之 殊名 也 魏書地形 志

    東武郡梁鄉 有五 弩山 寰 宇記 膠山 一名五 弩 山膠水所出在 密州 東南 九 十里  按 膠水本 出 膠

    州之鐵橛山與五 弩山正相接蓋 即 一山齊乘以高密之 鹵山為五弩山 誤鄣   日山

    城縣 東南 三十里 亦名 奕山 水經注密水西源出奕山 亦曰 鄣日山 山狀 鄣日 是有此名隋書地理

    志琅 邪有鄣日山 府志 蘇軾謂 山形𩔖峩眉但小耳 又相近有竹 山牛 臺山與 鄣日山𪔂峙 徐

    山在 諸城縣 東南三十 里隋書地 理 志琅邪 有 徐山 寰宇記 秦時徐福 將童男女 集 會於此 因 名

    盧山在諸城縣東南 三十 里本名 故 山漢 書地 理志琅邪郡横縣 有故 山久台 水 所出 水經 注

    久 台水 出琅邪横縣故 山山在 東 武縣故城東南世 謂之 盧山宋蘇軾超 然臺記 其 東則盧山秦人

    盧敖之 所從遁也 縣志山 陽有盧 敖 洞俗 名休糧洞其 巔有巨石 為飲酒 臺洞左 掖 為聖 燈巖

    門山左 諸城縣 東南 六十 里栁林 河出 此回    頭山在 諸 城縣 東南七十 五 里山 極高峻

     盤池 河 出此 其 南為大 小 青門 山雲    母山 在 諸城 縣 東南 九 十 里魏 書地 形 志扶 淇 縣 有

     雲母 山縣志 山 背巨 石相傳中有 雲母其 西 二里 為赦山紀    邱 山在諸 城 縣 東南一 百 五 十

     里 與琅邪山 並 峙 俗 名 爭 髙山魏 書地形志 梁 鄉 縣 有 紀 邱山 琅        邪山 在諸 城 縣東南 一 百

     五十 里 漢 置 琅邪 郡 以 此 取 名 為 八 祠 之 一 營 子齊桓 公 將 東 遊南 至 琅 邪 孟 子 齊 景 公 問 於 晏 子

     曰 吾 欲觀 於 轉 附 朝 儛 遵 海 而南 放 於琅 邪注 齊東 南 境上 邑 戰 國 時 蘇 秦 説 齊宣 王 南有 泰山 東

     有 琅 邪史記始 皇二 十 八 年 南登琅邪 留三 月 徙黔 首 三萬戸琅 邪山 下 作 琅 邪臺立石 刻頌 秦 德

     三十七 年 從 會 稽 還呉 北 至 琅 邪之 罘 漢 元封 五年東巡 北 至 琅 邪 並海 太 始 三 年復 幸 琅 邪水 經

     注 琅 邪 山孤立 特 顯出 於 衆 山上 下 周 二 十 餘 里傍 濱 巨 海所作 臺 基三 層 層 高三 丈 上 級 平 敞 方

     二百 餘 步 高五 里 臺 上 有 神淵 括 地 志 山 在 縣 東南一 百 四 十里 縣 志 其 山 三面 皆 海 惟 西 南 通 陸

     常山在 諸 城縣南二 十 里水 經 注 扶淇 水出 東 武西 南 常山寰宇 記 山在 諸 城 縣以 祈雨 常 應

   故名祠前迤西十餘步有二泉並出蘇軾禱雨於此名曰雩泉因搆亭其上作雩泉記轉頭

   山在諸城縣南四十 里又桃林山在縣南六 十里石 屋山在諸城縣西 南三十二里山 下

   有桃花洞馬耳山在諸城縣西南五十里水經注涓水出馬耳山山高百丈南巔二峯秀削

   如馬耳形蘇軾詩試掃北臺㸔馬耳未隨埋没有雙尖又云孤雲落日在馬耳照耀金碧開煙鬟又

   有松山在縣西南六十里水經注折泉水出松山齊乘松山今名分流山在馬耳山西又有松垜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乃故松山也昆山在諸城縣西南六十里漢昆山縣以此名山北有梳洗河

   五蓮山在諸城縣西南八十五里縣志有巨峯五如青蓮矗起舊名五垜山東路有十八盤

   三垜峯西路由風門入與九仙山相近九仙山在諸城縣西南九十里潮河出此山𫝑高

   聳摩空嘗有仙人居之西北有潭水與東海相通久雨將晴井中有聲如雷旱則以石擊井必雨其

   他為峭峯十有一盤石十有八蘇軾詩九仙今巳壓京東又謂九仙在東武竒秀不減雁宕全史有

   土賊據九仙山即此荆山在諸城縣西北四十里亦名荆臺山山巔有鳳凰山水經注荆水出

   平昌縣南荆山魏書地形志姑幕縣有荆臺山錫山在諸城縣西北四十里故姑幕城東南二

   里其東麓為公冶山白龍山在諸城縣東北四十里兩隅各有龍池巴山在諸城縣

   東北五十里齊乘濰水東北至巴山合密水馬駒嶺在昌樂縣南六十里綿延而南達於

   破車峴在臨朐縣東水經注朱虛城西有長坂遠峻名為破車峴元和志破車峴在臨

   胊縣東南三十五里高七十丈周迴二十里道徑險惡因名齊乘丹山下帶長坂曰破車峴

   峪在府城西南志名馬陘亦名弇中峪亦名萊蕪峪左傳成公二年晉師從齊師入自邱輿擊馬

   陘又襄公二十五年閭邱嬰與申鮮虞乘而出行及弇中水經注淄水逕萊蕪谷又北逕馬陵俗名

   長峪道府志自臨淄西南至古萊蕪有長峪界兩山間踰二百里中通淄河齋堂島

   城縣東南琅邪山東南海中去岸五里相傳始皇登山從臣齋戒於此故名島中地千餘畝多土少

   石甚肥饒産紫竹黄精海棗元時海運糧船悉泊於此沐官島在諸城縣南信陽場東南

   里許海中相傳秦時從官齋沐於此故名廣半里餘袤一里沮洳難行且多石磽确不可耕又有陳

   家島在夏河寨東南十五里宋乾道中李寶敗金兵於此白石坑在昌樂縣東南七十里其

   石可為器用淄水源出博山縣西二十五里岳陽山東麓東北流逕長峪道厯益都縣境又

   東北逕臨淄縣東十里又北逕樂安縣南二十 里折東北流逕縣東十里又東北逕夀光縣東北 界

   合清水泊入海書禹貢青州濰淄其道周禮職方氏東北曰幽州其浸菑時漢書地理志萊燕郡原

   山淄水所出水經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 山又東北過臨淄縣東又東過利縣東又東北入 於海注

   淄水出縣西南山下世謂之原泉東北流逕萊蕪谷屈而西北流逕其縣故城南又西北轉逕城西

   又東北流與聖水合又北出 山謂之萊蕪 口自山東北流逕牛山西又東逕臨 淄縣故城南 東得天

   齊水口又東逕四豪冢北又東北逕蕩陰里西又北逕臨淄城東又自利縣東北流逕東安平城北

  又東逕巨淀縣故城南又東北逕廣饒縣故城南又東北馬車瀆水注之又北時澠之水注之淄水

  入馬車瀆亂流東北逕琅槐故城南又東北逕馬井城北又東北至皮邱沈入於海元和志淄水出

  淄川縣理東南原山去縣六十里俗傳禹理水功畢土石黑數里之中波流若漆故謂之淄水齊乘

  淄多伏流潦則薄崖旱則濡軌而已俗謂之九乾十八漏時水一名耏水亦名如水俗名烏河

  源出臨淄縣西南平地西北流逕濟南府新城縣界又西北至博興縣南合小清河東入海周禮職

  方氏幽州其浸菑時左傳襄公三年晉將合諸侯使士匄告於齊盟於耏外水經注時水出齊城西

  北二十五里平地出泉即如水也亦謂之源水因水色黒俗又目為黑水西北逕黄山東又北厯愚

  山水有石梁亦謂石梁水又有濜水注之時水又西北逕西安縣故城南人西至石洋堰分為二水

  謂之石洋口枝津西北至梁鄒入泲時水又北逕西安城西又北京水系水注之又東北流澠水注

  之自下通謂之為澠也時水又屈而東北逕博昌城北又東北逕齊利縣故城北又東北逕巨淀縣

    故城北又東北逕廣饒縣故城北東北入淄水齊乘時水之源南近淄水詳其地形水脈蓋伏淄所

    發水經謂時水自西安城南石洋堰分為二支津西北合黄山之德㑹水黄阜之南五里泉至梁鄒

    入濟旱則涸竭此乾時也今不通矣益都衆水惟此通舟未嘗淺涸焉博興縣志時水發源處地名

    矮槐樹舊置郵亭於此巨洋水亦名彌河源出臨朐縣南沂山西麓北流逕臨朐縣東又

    北 厯益都縣又東北流逕夀光縣界又東北㑹黒冢 泊入於海水經注巨洋水出朱虛縣小泰山北

    即國語所謂具水矣袁宏謂之巨昧王韶之以為或曰朐彌皆一水也其水北流逕朱虚縣故

    城西自朱虛北入臨朐縣熏冶泉水 注之又逕臨胊縣故城東又東北逕委栗山東又 東北洋水注

    之又東北得邳泉 口又北 㑹建德水又東北㑹康浪水又東北逕劇 縣故城 西又東北逕晉龍驤將

    軍幽州刺史辟閭渾墓東而東北流 又東北逕益縣故城東乂東北積而為潭枝津出 焉謂之百尺

    溝西北流注於巨淀巨洋水自湖東北流逕夀光縣故城西又東北流堯水注之又東北逕望海臺

    西又東北注於海齊乘巨洋水今謂之洱河漢志石膏山洋水所出東北至廣饒入巨淀即此水也

    但因北洋而誤其源因枝津 别出而誤云入巨淀耳曽肇南洋橋記乃以洋為 南陽非也洋為齊之

    大川故以巨 名道元所謂羣書盛稱孟堅不 應捨大而志小濰 水自沂州府莒州東流入諸

    城縣界逕縣北五里折流而北 逕萊州府高密縣界又北逕安邱縣東又北流入 萊州府昌邑縣界

    水經濰水東北 過東武縣城西又北過平昌縣東又北過高密縣 西又北過淳于縣東又東北逕都

    昌縣東注濰水又西折泉水注之又東北逕諸城縣故城西又東北涓水注之又東逕東武縣西北

    流合武淇之水又北右合盧水又北逕石泉縣故城西又北逕昌平縣故城東荆水注之又北浯水

    注之又自故堰北逕高密縣故城西又北逕昌安縣故城東又北左㑹汶水北逕平城亭西又東北

    逕密鄉亭西又東北逕下密縣故城西元和志濰水故堰在諸城縣東北四十六里蓄以為塘方二

    十餘里漑水田萬頃寰宇記安邱縣濰水南自高密縣界流入去縣二十里北陽水

    益都縣西南 九迴山東北流 逕城北又東北逕毒光縣西四十 里又北入清水 泊即古濁水也亦謂

    之䋲水水經注吕忱曰濁水一名溷水出廣縣為山東北流逕廣固城西東北流逕堯山東又東北

    流逕東陽城北東北流合長沙水又北逕臧氏臺西又北逕益城西又北流注巨淀齊乘北陽水出

    府城西南九迴山東北逕五龍口又北逕廣固廢城行乎絶澗之底水激而岸峻古諺所謂瘦馬不

    渡䋲指此非臨淄縣之澠水也南陽水亦名長沙水源出益都縣西南石膏山東北流至城

    西折而東遶城北又東流入巨洋水水經注長沙水出逄山北阜世謂之陽水東北流逕廣縣故城

    西又東北流石井水注之又東逕東陽城東南又北屈逕漢城陽景王劉章廟東東注於巨洋後人

    遏斷令北注濁水時人通謂濁水為陽水故 有南陽水北陽水之論二水渾流世謂之為長沙 水亦

    或通名之為䋲水齊乘南陽水出府城西南石膏山流貫益都南北兩城間西逕表海亭東逕城陽

    王廟基古人自廟東遏斷使北注濁水今復東流十五里合建德水入巨洋又云曾肇南洋橋記因

      漢 志 石 膏 山 之 洋 水 而 以 陽 為 洋 誤 矣 石 膏山 與逢 山 連 麓 長 沙 水 出 其 西 石 溝 水 出 其 東 洋水 自

      出 臨 朐 沂 山 以 音 同 致 疑 也   按 繩 澠 兩 水 異  派殊 名 在 益 都 縣 境 者 為 澠 水 即 南 陽 北 陽 二 水  也

      在  臨淄 縣  境者 為 澠  水乃 系 水 分 流也  字畫 相  似易 致 混  淆附 考 於 此  澠               水 自 臨 淄縣 西 北

      古 齊城 外 西 北 流  逕樂 安 縣 西 南 又 西 北 至 博 興縣 東南 入 時 水 左  傳注 澠 水 出 齊 國 臨 淄 縣 北 入

      時 水 水 經注 澠 水 出 營 城 東 世 謂 之 漢 湊  水 也 西北 流 逕 營城 北 又 西 逕 樂 安 南 博 昌 縣 故  城 南 西

      厯 貝 邱 又 西 北 入 時 水 齊 乘  即今 臨 淄 西 門 申 池水 北 流 者 勢 極 屈 曲 俗 稱 九  里十 八 灣 過 梧 臺 北

      小 泥 河 入 焉 又  北 至博 興 李 監 橋 入  時 水 汶          水 源 出臨 朐 縣 南 沂 山 瀑布 泉東 流 逕 縣 東 南 六

      十  里又 東 入 安 邱 縣 界 逕 縣  城北 三 里又  東北 入濰  水水 經 汶 水 出 朱 虛 縣 泰  山北 過 其縣  東又 北

      過 淳 于 縣西又 東 北 入 於 濰 注 伏  琛 晏 謨 並 言 水出 朱 虛 縣東南 峿 山 山 在 小 泰 山  東 也 汶 水 自 縣

      東 北 逕 峿 城 北 又 東北 逕 管 㓜 安 冢  東又 東 北 逕柴 阜 山 北 又 東 北 逕漢 青 州 刺 史 嵩  墓西 又 東 逕

   安邱縣故城北其兩川交㑹之處則在淳于城東北也齊乘沂山絶頂穆妃陵側有瀑布泉懸百丈

   崖而下即汶 水也東流循鳯凰嶺折而北經大峴山陰峴水入 焉又北逕符峪口有水出峪中西來

   入馬疑即伏琛所謂汶源也又北逕龜山陰乃折而東逕柴阜又東北逕安邱城西又東北入於濰

   又曰齊有三汶入濟之汶見禹貢入濰之汶見漢書入沂之汶見水經此則入濰之汶也舊志汶有

   二源一出臨朐縣沂山即瀑布泉東北流入縣界一出縣西南峿山北流七八里與沂山水合亂流

   逕縣北三里又東入濰丹水有二源一出昌樂縣南方山為東丹河一出臨朐縣東北丹山

   為西丹河俱東北流逕昌樂縣西北至昌樂故 城西合流又東北逕壽光縣東入濰縣界竹書紀 年

   堯放丹朱於丹水水經注朱虛城東北二十里有丹山山導丹山有二源各導一山世謂之東丹西

   丹水也西丹自穴山北流逕劇縣故城東東丹水注之出方山山有三水一水即東丹水也北逕縣

   合西丹水而亂流又東北出逕渏薄澗北渏水入之謂之魚合口又東北逕望臺東東北注海

   水亦名清河自沂州府莒州流入諸城縣界東北流至安邱縣東南四十里景芝鎮東入濰水水

   經注浯水東北逕姑幕縣故城東又東北遥平昌縣故城北古堨此水以溢漑田南注荆水浯水又

   東北流而注於濰水也安邱縣志有淇水源出縣西南六十里𡸷山之麓東北流入於浯水又縣西

   南三十里景芝社有小 浯河源出楊埠東北流入 濰堯 水即古蕤水也源出臨朐縣東北堯山

   北流逕昌樂縣西二十里又北逕壽光縣東又東北流入丹水水經注堯水出劇縣南山即古義山

   也水即蕤水矣地理志曰劇縣有義山蕤水所出也北逕𡸷山東俗亦名之為青水又東北逕東西

   夀光二城間又東北注巨洋康浪水在益都縣東水經注康浪水發劇縣西南𡸷山北流

   注於巨洋齊乘康浪水即今香山南豬王河三齊畧曰康浪水在齊城西南十五里康衢側即甯戚

   叩角而歌之地建德水在益都縣東南水經注建德水西發逄山阜東流入巨洋水齊乘建

   德水出府南七里澗俗名七 里河水東猶有建德村合南陽水入 巨洋石 井水在益都縣

   西水經注石井水出南山頂其水北流注井井際廣城東側三面積石高深一匹有餘長津激浪瀑

   布而下澎贔之音驚川聒谷漰渀之𫝑狀同洪井北流入陽水齊乘石井水亦謂之石子澗即今之

   瀑水澗也時有通塞女水在臨淄縣東南十五里源出𪔂足山東北流至樂安縣界入北陽水

   漢書地理志東安平縣菟頭山女水所出東北至臨淄入巨淀水經注女水出東安平縣之蛇頭山

   或云齊桓公女冢在其上故以名水也水甚有神化隆則水生政薄則津竭東北流逕東安平縣故

   城南伏流一十五里然後便流注北陽水又逕安平城東東北逕壟邱東東北入巨淀崔鴻十六國

   春秋南燕錄慕容德建平六年女水忽𭧂竭慕容太上四年女水又竭斯三川榖洛之異非獨是

   水有神也澅水在臨淄縣西西北流入時水水經注澅水出時水東去臨淄十八里所謂澅中

   也俗以為宿流水西北入於時水孟子去齊三宿而後出澅故世以此而變水名也齊乘澅水俗謂

   之泥河北逕臨淄城北系水入焉 按孟子作晝劉熙曰音𫉬齊西南近邑因澅得名系水

   在臨淄縣西水經主系水出齊城西南世謂寒泉也東北流逕申門西為申池傍城北流逕陽門西

   又北逕臨淄城西門北又西流逕梧宫南又西逕葵邱北又西左迤為潭又西逕高陽僑郡南又西

   北流注於時齊乘系水出臨淄城西申門即申池水也門側小阜曰包山俗又名包河並城北流分

   為二俱入時一支逕梧臺前西入者曰系水一攴遠至博興東南李監橋入者曰澠水盧水

   在諸城縣東舊名久台水北流入濰漢書地理志琅邪郡横縣故山久台所出水經注盧水即久台

   水也出東武縣東南盧山西北流逕昌樂故城西東北流逕東武縣故城東又北入濰府志盧水有

   二源東源出盧山之陰西北流西源出烽火山陰東北流二水分流五里至縣東南十五里曹陳村

   合而為一俗名合河人經合河頭村東北流又折而西北入濰水密水在諸城縣東三十里

   水經注密水有二源西源出奕山亦曰鄣日山其水東北流東源出五弩山西北流同瀉一壑俗謂

   之百尺水古人堨以溉田數十頃北流逕高密縣西下注濰水又有諸葛河源出縣東北三十里蒲

   溝東北流而入濰折泉水在諸城縣西南七十里自分流山西發源流至沂州府莒州境

   入濰一作折泉漢書地理志折泉水北至箕入濰水經注折泉水出折泉縣南松山東北流逕折泉

   縣東又東北流入於濰府志有小水河源出分流山陰北流三十里入白歛河扶淇水

   城縣西水經注扶淇之 水出西南常山東北流注濰舊志河源即常山之 雩泉也府志常山雩泉水

   甚微細不足為河源西北流三里入朱盤河朱盤河出馬耳山東八里寨山之陰東北流十里有兩

   河自東南來注之東北流七里有注輔河自東南來合流而北從此下流始名扶淇河又北流五里

   入濰兩河出常山東注輔河一名栁林河 按扶淇亦作邞淇宋蘇軾詩隨師東渡游濰邞王十朋

   注濰邞密州二水名又軾詩有卻淇自古北流水之句卻淇别無依据當是集本訛邞為郤謹附識

   涓水在諸城縣西水經注涓水出馬耳山陰北逕婁鄉城東又北注於濰水齊乘涓合扶

   淇木入濰今名字齊河府志涓水源出龍湫山北經石梁室始至馬耳山縣志又有白斂河出馬耳

   山西南鐵鼓山陰東北流逕牛心塜東繞五里逕許孟北入涓水 按白斂河即白練河有東西二

   源俱在沂州府日照縣境荆水在諸城縣西四十里源出荆山北流入浯水水經注荆水出平

   昌縣南荆山阜東北流逕平昌縣故城東又東北流注於濰水府志水經平昌故城臺下合雹泉入

   於浯同流至高密縣北入濰其西爲長行溝水北流於荆又有山泉河朱龍河石龍河俱入荆

   樂安夀堯諸城三縣皆濱海在樂安夀光北界者名渤海自萊州府濰縣西經夀光縣東北一百十

   里又西經樂安縣東北一百三十里接武定府利津縣界在諸城縣東南者名東海自沂州府日照

   縣又東北經諸城縣東南百三十里接萊州府膠州界圖說小清河海口在樂安縣東北一百三十

   里又北爲新河海口又北爲汪河海口接利津縣詣城縣大海在信陽場南一里其南十五里爲宋

   家海口又折而東北有南龍灣海口黄河故道在高苑縣北後漢書明帝紀永平十二年

   遣將作謁者王呉修汴渠自滎陽至於千乘海口水經河水東逕漯沃津又東逕千乘城北又東北

   過利津縣城北又東分爲二水枝津東逕甲下城南東南厯馬常坈注濟又東北過甲下邑又東北

   入於海縣志河逕千乘自東漢厯魏晉至隋唐猶然自梁晉夾河之戰河又北徙或謂今之大清河

   即東漢以後太河經流處也漯河故道在高苑縣北久湮漢書地理志漯水東北至千

   乘入 海水經漯水逕建信縣故城北又東北 逕千乘縣 二城間又東北爲馬常坈注伏琛曰千 乘城

   齊城西北一百五十 里隔㑹水即漯水之 别名也坈東西八十里南北 三十里亂河支流而 入於海

   地理風俗記曰漯水東北至千乘入海河盛則 通津委海水耗則㣲涓絶流書浮於濟漯亦是水 也

   濟河故道自濟南府新城縣流入逕高苑縣北又東經博興縣北又東北逕樂安縣北又

   東北入於海書禹貢導沇水東流爲濟又北東入於海水經注濟水自臨濟縣又東北迤爲淵渚謂

   之平川又東北逕高昌縣故城西 又東北逕樂安縣故城南又逕薄姑城北又東北 逕狼牙同西東

   北至甲下邑南東厯琅槐縣故城北又東北 河水枝津注之又東北入海元和志高苑縣濟水 北去

   縣七十步博昌縣濟水北去縣百步又東北流入海其水口謂之海浦在博昌縣東北二百八里樂

   安縣志濟瀆人海之道自唐以來數變初經高苑縣北又東北至博昌入海其後改從蒲臺東北與

   河合而入海宋南渡後劉豫導濼東行入濟水故道為小清河仍經高苑北至樂安縣入海及金皇

   統中縣令高通改由縣南長沙溝至博興合時水又東北至樂安由馬車瀆入海而小清河之上流

   小清河自濟南府新城縣流入府境逕高苑縣南五里又東逕博興南㑹時水又東逕

   樂安縣北十八里又東北由馬車瀆入海即古濟水故道本逕高苑博興之北金皇統中改由縣南

   自博興以東皆時水經流也府志小清河河身挾小不能容受鄰縣諸山之水而河岸復低尤易衝

   決 本朝康熙五十七年開支脈溝分其勢乾隆六年以年久淤塞復發帑疏濬焉 按五代史雜

   傳王師範據青州恃博興之 水不備於北當時蓋巨浸也久而淤廢明成化中 常疏濬之東方鹽貨

   得抵張秋今小清河之上流皆為平陸止孝婦等河來滙旱則涸而斷流潦則溢而為災其在高苑

   博興地者南岸為新城地南決則新城受害北決則高博受害然南岸地高水雖入而易退北岸地

   卑水一決而遂聚此講求水道者所當深究也孝婦河源出博山縣顔神鎮孝婦祠下西北

   流入濟南府境又自新城縣西流至高苑縣西南界入小清河即古瀧水也水經注瀧水南出長城

   中北流至般陽寰宇記古名孝水一名籠水府志出顔神鎮南三十里西北流逕鎮西又北經鷹山

   西虎山東入淄川縣界虞河在昌樂縣東南源出方山東北流入萊州府濰縣界一名汙河

   亦曰于河齊乘有西虞河因東虞得名源出黄山北流經濰州西又北入海縣志汙河亦曰黒水出

   方山東麓東北流經黄山有寶泉流合焉下流至濰縣合白狼河跪河在昌樂縣東南二十

   餘里源出孤山北流入夀光縣界下達萊州府濰縣入海白狼河在昌樂縣東南五十里源

   出擂鼔山東北流入濰縣界水經注營陵城北有白狼水西出丹山又曰白狼水上承營陵縣之下

   流東北逕平夀城東西入别畫湖又東北入海齊乘白狼河有二源一出丹山一出北海縣南小王

   莊平地泉涌如輪上源合此始大唐書地理志長安中北海令竇炎於故營邱城東北穿渠引白狼

   水曲折三十里以溉田號竇公渠龍泉河在臨朐縣南一里源出縣西寺泊社平地東流

   逕縣南入彌河明嘉靖中知縣褚竇導之繞城為池又有黃龍溝出縣西田村西南五里平地亦東

   逕縣南入彌河大河在臨朐縣南六十里自沂水縣東流逕嵩山西麓又東北流入彌河又有

   小河在縣南二十里源出縣西南中莊社平地東流入彌河居民倚以陶埴靈河在安邱縣

   西南牟山西十里一名凌子河源出縣西南峯山北流逕白雲山又北逕牟山西又北流入汶水又

   有金溝河在牟水西麓源出南營東北逕故城北又北入於汶紅河在縣西六十里源出臨朐縣朱

   音社東流入汶又有五里河源出平地自縣南折東北至縣東北十餘里入汶鐵溝河

   城縣東南十里源出烽火山西北流入濰宋蘇軾有贈喬太傳鐵溝行即此𣗥津河

   城縣東南二十里上源從信陽鄉紀里河分流西北出名𣗥津河河南有太公釣魚臺又西五里入

   柳林河相傳爲太公釣處吉利河在諸城縣東南六十里一名紀里河有二源東源出五弩

   山西南麓西源出千秋嶺俱南流十餘里合流逕石河頭衬北西南流合勝水河又西南至宋家口

   勝水河在諸城縣東南七十里源出𮞉頭山曰盤池河亦曰白馬河東南流至三里莊

   名勝水河又東南入吉利河橫河在諸城縣東南一百里源出縣東南石老公山地名盤石

   羅東南流折而西又南流至窰頭口入海岔河在諸城縣東南一百二十里源出塔山西狼窩

   溝北流逕曹村社合韓信溝同流入於濰潮河在諸城縣南八十里源出九仙山天津灣東南

   流逕兩成集亦曰兩城河又東南入沂州府日照縣界柳林河在諸城縣西北爲上已祓

   除之商溝河在諸城縣西北三十里有二源東源出程哥莊北嶺東南流二十五里入

   濰西源出荆山東南流三十五里入濰又有算河源出縣西五十里宋家莊龍灣河源出縣西四十

   五里馬蹏泉營河源出岳哥莊西俱入商溝河天齊淵在臨淄縣東南八里史記封禪書天

   齊淵水在臨淄南郊山下水經注天齊水出南郊山下謂之天齊淵五泉並出南北三百步廣十步

   水在齊八祠中齊之為名起於此矣其水北流注於淄水齊乘天齊淵在淄水之東女水之西平地

   出泉廣可半畞土人名曰龍池青沙泊在博興縣南與小清河相接為高苑新城二縣蓄水

   之地莊民俱傍泊以居南有桑公隄十八里又舊設石閘一座 本朝乾隆五年改為滾水壩

   大泊在博興縣西南七里接高苑新城二縣界時山所瀦之澤也一名魚龍灣又名錦秋浦蒲

   葦叢生芙蕖如錦周五十餘里 按水經注有濟水所匯之平川今不可考計其道里與此泊相近

   馬家泊在高苑縣西南五里小清河北駕鴨灣水所匯也舊引為支脈溝經縣南二里又東

   經博興至樂安縣界仍入小清河明嘉靖中其溝淤塞每經夏雨則泊水汎漲為患清水泊

   在樂安縣東北四十里接夀光縣界淄水女水北陽水俱匯於此即古鉅定湖也水經注謂之巨淀

   湖在鉅定縣東南齊乘鉅定即今樂安東北清水泊也亦即古之青邱一名青邱濼黒冢泊

   在夀光縣東北五十里地名黑冢社齊乘巨洋水又東北由黒冢泊入海郭緣生述征記謂之烏常

   泛齊人名湖為泛冢即秦皇望海臺也晉書慕容德置鹽官於烏常澤即此今涸支脈溝

   在樂安縣北六十里洩馬家泊之水入於海今迹微存居民皆佃作供租非甚潦則無水 本朝康

   熙以來屢加修濬馬車瀆在樂安縣東北五十里今名高家港漢書地理志鉅定縣有馬

   車瀆首受鉅定東北至琅槐入海又時水東北至鉅定入馬車瀆水經注巨淀北為馬車瀆北合淄

   水又北時澠之水注之馬局灣在高苑縣東南縣志相傅齊桓公牧馬於此冬夏積水不

   龍灣在安邱縣北汶水側周廣數里隆冬不冰聖水池在益都縣東十里聖水祠

   下有泉二泓清瑩見底歲旱禱雨常應芹泉在益都縣西南五十里中多芹菜故名元史王

   英卒憲司請卹典於朝有曰不食寇粟餓死芹泉芹泉谷名英所居也又噴泉在縣東南十里

   珠泉在博山縣東亦名范公泉以宋范仲淹讀書其側也相近又有白雲泉泉流濆涌突起如

   雲故溫泉在臨淄縣南十里牛山西北淄水南岸又一在安邱縣西南七十里其水四時

   常溫北流入汶釡泉在臨朐縣南一百里泉脈盛而常溫熏冶泉在臨朐縣西南二十

   五里海浮山下水經注水出西谿谿上有一祠目之為冶泉祠蓋古冶官所在故水取稱焉水色澄

   明而清冷特異東北流入巨洋謂之熏冶泉雹泉在安邱縣南四十里自石罅中涌出匯為

   池東流入浯水沸泉在安邱縣西南四十里泉出知沸北流入靈河古泉在諸城縣東南

   門外古城内縣志泉出東南溝崖之陰泉流用瓦筩相接水從筩中西北流居人云古城枕崗地高

   土堅鑿井至數丈不得泉故古人制此以資居民其筩長近尺圍尺有半上鏤細花蓋秦漢以前物

   五色井在臨朐縣西南二十五里井旁土皆五色

大清一統志

 青州府二

 ︹古蹟︺青州故城今府治本漢廣縣地晉之東陽地也晉書地理志慕容超為劉裕所滅留

  長史羊穆之為青州刺史築東陽城而居之水經注以在陽水之陽即謂之東陽城世以濁水為西

  陽水故也北齊始移益都縣治此仍為州治社佑通典東陽城即郡治東城也齊乘府城五門周二

  十里俗稱南陽城北城為東陽城東西長南北狹兩城相對抱陽水如偃月因水以為隍因其崖以

  為壁蓋古者合為一城金初止於北城立府天㑹中北城頽廢移治南陽城 按曾肇記曰東陽城

  府治之北城也五代史房知温傳為平盧節度使治第青州南城宋史王居卿傳青州河貫城中泛

  溢為病居卿即城立飛梁上設樓櫓下建門以時啟閉人服其智王闢之澠水燕談則云青州城西

  南皆山中貫洋水限為二城明道中夏英公守青州架大木為飛橋然則青州之兩城久矣

   泉故城在益都縣東漢地節四年封膠東戴王子强爲柳泉侯國於此屬北海郡後漢省晉

   隆安三年慕容德攻廣固幽州刺史辟閭渾遣司馬崔誕戍薄茍固平原太守楊豁戍柳泉胡三省

   曰薄荀人姓名因以名固亦在廣固城西廣縣故城在益都縣西南四里漢置高帝六年

   封召歐爲廣侯竟寕元年封甾川孝王子便爲侯晉永嘉末改築廣固城而此城廢齊乘廣縣城在

   益都府南瀑水澗側後魏置青州於此遺址猶存土人目爲古青州廣固故城在益都縣

   西北八里堯山之陽晉書地理志永嘉亂青州淪沒東萊人曹嶷爲刺史始造廣固城水經注廣固

   城在廣縣西北四里四周絶澗岨水深隍曹嶷所築也元和志廣固城在縣西北四里有大澗甚廣

   固故謂之廣固故城側有五龍口隆安中南燕慕容德都於廣固其後德又於其中築内城亦曰小

   義熙五年劉裕克廣固毁其城隍而改築東陽城爲州治云安平故城在臨淄縣東十

   里本齊邑史記田敬仲世家田常割齊自安平以東至琅邪自爲封邑又田單傳田單走安平襄王

   封田單號曰安平君漢置東安平縣屬淄川國應劭曰博陵右安平故此加東後漢改屬北海國封

   淄州王之子茂爲侯邑晉改屬齊國宋曰安平縣仍屬齊郡北齊廢入臨淄唐武德四年復置安平

   縣屬青州八年廢括地志安平故城在臨淄縣東十九里齊乘有石槽城在臨淄東十里即古安平

   也因城内有石槽故名西安故城在臨淄縣西三十里北距時水漢置屬齊郡元始元

   年封東平思王孫漢爲侯邑後漢建武立年張步弟藍棄西安走劇章懷太子曰西安城在臨淄縣

   西北齊乘西安城在臨淄西三十里高陽故城在臨淄縣西北三十里時水之陽宋孝武

   僑置高陽郡領安平饒陽鄴高陽新城等五縣後魏因之魏書地形志高陽郡故樂安地水經注系

   水西經高陽僑郡南隋書地理志大業初廢高陽縣入臨淄蓋北齊廢郡隋始廢縣也又宋孝武僑

   置渤海郡領重合修長樂三縣後魏因之地形志渤海郡故臨淄地也在今臨淄北接高苑界

   水故城在臨淄縣西北三十里隋開皇十六年大業二年廢唐武德四年復置縣屬青

    州八年人廢臨淄故城在今臨淄縣北八里亦曰齊城自齊獻公以下皆都此戰國䇿

    蘇秦說齊宣王曰臨淄城中七萬户秦滅齊 因故城置齊郡其後項羽封田都為齊王漢有天 下封

    庶長子肥為齊王皆即故城都焉伏琛 齊記古 齊城周五十里蓋臨淄有大城又有小城 也元和 志

    縣理即古臨淄城也漢齊郡亦理於此縣志今為古城店按齊記齊城有十三門西曰雍門左傳襄

    公十八年晉及諸侯 伐齊伐雍門之荻是 也其西北曰揚門襄公十八 年范鞅門於揚門州 綽門於

    東閭杜預曰揚門齊西門東閭齊東門也其西南曰中門其南曰稷門昭公二十二年莒子如齊莅

    盟盟於稷門之外是也又東南曰鹿門昭公十 年國人追敗欒施高疆於鹿門蕭德言括地志以 為

    武鹿門此 古門可考者也又有郭關亦齊郭門 也哀公十四 年田氏殺闞止於郭關是矣其章華 東

    門則齊宫門湣王二十六年蘇代自燕入齊見於章華東門是矣樂陵故城今博興縣

    治劉宋於今縣東故博昌縣地僑置樂陵 郡及樂陵等縣北齊移樂陵縣於今治隋於漢樂 安地改

   置博昌縣省樂陵入之唐武德初改置樂安縣八年省總章二年又移博昌縣來治自後因之舊唐

   書地理志博昌舊治之樂安乃漢故縣在今博興縣北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所云聞縣移就樂安

   城者乃唐所改置非一地也利縣故城在博興縣東四十里漢置縣屬齊郡後漢屬樂

   安國晉因之宋省晏謨曰縣在齊城北五十里齊乘在樂安西北二十里縣志今曰租城鎮在縣東

   四十里遺蹟尚存其東即樂安縣界博昌故城在博興縣南本齊邑戰國䇿千乘博昌之

   間方數百里漢置博昌縣屬千乘郡後漢屬樂安國晉因之魏書地形志樂陵郡陽信縣有博昌城

   水經注澠水西逕樂安博昌縣故城南齊乘博昌故城在博興南二十里或亦呼爲薄姑城 按縣

   東北九十里有博昌鎮不知何代縣治也存以俟攷高昌故城在博興縣西南漢置屬千

   乘郡地節四年封董忠爲高昌侯後漢省水經注濟水逕高昌縣故城西世謂之高昌城縣志有漢

   延鄉城在縣南五里故址尚存考水經注延鄉城在新城不應在縣界此城或即故高昌也

   安故城在博興縣北漢元朔五年封李蔡爲侯表在博昌後置縣屬千乘郡後漢屬樂安國

   晉縣省而城存宋元嘉二十七年蕭斌攻魏青州刺史張淮之於樂安城水經注濟水逕樂安故城

   南隋時改置博昌縣於此隋書地理志北海郡博昌舊曰樂安開皇十六年改名是也章懷太子曰

   樂安故城在博昌縣南舊唐書地理志博昌舊治樂安城總章二年又移今治被陽故城

   今高苑縣治漢置縣元朔四年封齊孝王子燕爲侯後漢世祖時封歐陽歙爲侯後省水經注臨濟

   有南北二城中隔濟水即漢被陽故城也宋魏僑置渤海郡北齊又自狄城移長樂縣治此隋改名

   高苑屬淄州齊乘縣南至州一百一十里取縣東南高苑故城而名臨濟故城在高苑縣

   西北本齊之狄邑或曰春秋時長狄所居故名戰國䇿田單攻狄五月不下即此漢置狄縣屬千乘

   郡後漢永初二年改曰臨濟爲樂安國治晉又移國治高苑以臨濟爲屬縣泰始二年高陽渤海二

   郡太守劉乘民據臨濟以應建康後魏亦曰臨濟屬東平原郡隋併入高苑而移臨濟之名於故朝

   陽縣非故名也建信故城在高苑縣西北漢高帝七年婁敬為侯後為縣屬千乘郡後

   漢省應劭曰臨濟縣西北五十里有建信侯城都尉治故城長樂故城在高苑縣西北

   二里漢狄縣地宋孝武僑置長樂縣寰宇記劉宋於今高苑縣西二里如狄故城置長樂縣高齊又

   移於被陽故城而此城廢 按漢志狄即臨濟劉宋時臨濟為縣如故何由别置郡縣於此豈寰宇

   記所謂如狄城者又非漢之狄耶然宋魏志俱不載疑誤千乘故城在高苑縣北二十五

   里本齊邑漢置縣並置千乘郡治焉後漢改郡為樂安國移治臨濟以千乘為屬縣晉省劉宋移千

   乘之名於漢廣饒縣而於故縣界僑置陽信縣屬樂陵郡魏書地形志陽信縣有千乘城是也齊記

   千乘城在齊城西北百立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二十餘里其一城縣治一城太守治千乘者以齊

   景公有馬千駟畋於青田因以為名寰宇記在縣北者南千乘也鉅定故城在樂安縣

   北漢置縣後漢省水經注作鉅淀縣東南有鉅淀湖蓋以水受名也舊志在夀光縣西北八十里

   廣饒故城在樂安縣東北漢置元鼎元年封甾川靖王子國為侯後為縣水經注淄水經

   廣饒城南時水經廣饒城北北齊省隋移千乘縣於廣饒縣地元和志千乘縣東南至青州八十里

   琅槐故城在樂安縣東北一百十里漢置縣屬千乘郡後漢省地理風俗記博昌東北八

   十里有琅槐鄉故縣也水經汪濟水逕琅槐城北淄水逕琅槐城南夀光故城在今夀光

   縣東漢置縣後漢建武二年封更始子鯉為侯邑兀和志夀光縣西南至青州七十里隋開皇六年

   於縣北一里博昌故城置樂望故城在夀光縣東十五里漢縣地節四年封膠城戴王

   子光為樂望侯國於此屬北海郡後漢省齊乘今名王望店其北十餘里又有古城土人名為女直

   營舊志王望店在縣東北四十里劇縣故城在壽光縣東南故齊邑魯連子朐劇之人

   辯漢初置劇縣屬齊國文帝十六年以悼惠王子賢為甾川王都此後漢為北海國治晉初改屬東

   莞郡惠帝後累經改屬晉書地理志元康十年分城陽之大劇屬高密國漢有二劇縣故謂此為大

   劇也宋書州郡志劇縣晉屬琅邪宋還屬北海郡水經注巨洋水逕劇縣故城西城之北側有故臺

   臺西有方池晏謨曰西去齊城九十七里北齊省括地志故城在夀光縣南三十一里寰宇記謂之

   劇南城又昌樂縣有廢劇縣在縣西五十五里城内有紀臺疑此為漢甾川國所治之劇而在夀光

   縣東南者則漢北海郡屬縣也閭邱故城在夀光縣南隋開皇十六年分夀光置閭邱縣

   大業初省益縣故城在夀光縣西漢置縣屬北海郡後漢為侯國改屬樂安國晉省水經

   注巨洋水逕益縣故城東晏謨曰南去齊城五十里司馬懿伐公孫淵北徙豐縣人於此遂改名為

   南豐城也齊乘南豐縣即古益城舊志豐城店在縣西二十里益都故城有二一為漢侯

   國在今夀光縣西北漢書王子侯表益都敬侯胡甾川懿王子元朔二年封水經注百尺溝水西北

   流逕北益都城北蓋以在益都縣城之北故曰北益都也齊乘王胡城在夀光北二十里即漢益都

   侯國以封王子胡而名縣志王胡城店在縣北十五里是也一為三國魏所置縣北齊省在今夀光

   縣南宋書州郡志齊郡有益都縣魏因之元和志魏於今夀光縣南十里益都城置益都縣屬齊國

   宋及後魏屬齊郡舊唐書地理志北齊自夀光移入青州城是也山東通志有赤烏城在夀光縣南

   十里即益都城縣志在縣南七里遺址微存 按晉志利縣作利益疑益即益都傳寫者誤并二縣

   為一也二城與上益城北三城俱在夀光縣界故說者多混平望故城在夀光縣東北

   漢書地理志北海郡平望侯國後漢建初二年北海王興子毅為平望侯而志無此縣蓋尋省也

   水經注伏琛晏謨並以為平望亭在平夀縣故城西北八十里故縣也又或言秦始皇升以望海因

   曰望海臺云舊志望海臺在縣東北四十里俗名黒塜其北即黒塜泊也營陵故城

   樂縣東南即古營邱亦曰緣陵史記武王封太公於營邱又春秋僖公十有四年諸侯城緣陵傳曰

   遷𣏌也漢書地理志營陵或曰古營邱應劭曰師尚父封於營邱陵亦邱也薛瓚曰營陵春秋謂之

   緣陵顏師古曰臨淄營陵皆舊營邱地漢屬北海郡晉惠帝元康十年分城陽之營陵縣屬高密國

   北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唐初權置𣏌州武德二年復為營邱縣八年州廢省營邱入北海括地志

   營陵故城在青州北海縣南三十里齊乘昌樂城東南十餘里有營陵城又安邱北海界上有起城

   營陵即緣陵起即杞之譌也明統志在昌樂縣東南五十里營邱社縣志營邱城在城東南五十里

   太公受封所築也營陵城在留泉社内有營臺 按古營邱即營陵縣志分而為二誤劇魁

   故城在昌樂縣西北漢元朔元年封甾川懿王子黒為侯國屬北海郡後漢省舊志劇魁故城

   在昌樂縣西北蓋亦與二劇相近昌樂故城在今昌樂縣西北十里寰宇記昌樂縣在

   濰州西五十五里宋初析夀光縣長夀鄉於營邱故縣界置齊乘廢昌樂城在濰州西五十里至元

   三年廢入北海有宋玉華宫舊名神遊觀縣志宋昌樂故城在今縣北十里元省入北海明初復置

   始移今治朱虛故城在臨朐縣東漢高后二年封齊悼惠王子章為朱虛侯國於此屬琅

   邪郡闞駰曰以丹朱所遊之虛故名後漢永初元年改屬北海國晉屬東莞郡宋屬平昌郡北齊廢

   入郚城括地志朱虛故城在臨朐縣東六十里舊志今縣東北廟山社有遺址土人猶呼為城頭

   臨原故城在臨朐縣東漢元朔二年封甾川懿王子始昌為侯國屬琅邪郡後漢省寰宇

   記臨原故城在今縣東輔唐縣之北 按史記作臨原漢書表作臨泉疑即原之譌缾縣故

   城在臨朐縣東南亦作郱又作駢春秋莊公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註郱在東莞臨朐縣東南漢

   文帝十四年封孫單為侯國於此元封元年又封甾川靖王子成為侯屬琅邪郡後漢省應劭曰臨

   朐縣有伯氏駢邑括地志郱城在青州臨朐縣東南三十里齊乘缾城在安邱南與郚城相近

   陽故城在臨朐縣東南漢般陽縣在今甾川宋魏間移治於此魏書地形志般陽縣有朱虛

   城大峴山甑山鉅平山泰山祠隋書地理志開皇六年分臨朐置般陽縣大業初廢縣志故城在縣

   東南三十五里般陽社社以故縣名俗訛為般羊都昌故城在臨胊縣東北漢都昌縣

   在今昌邑宋書州郡志青州北海郡都昌縣與郡皆寄治州下隋書地理志都昌縣有箕山阜山白

   狼山唐書地理志都昌縣武德二年屬濰州六年省括地志都昌故城在臨朐縣東北蓋宋魏間又

   自州下所徙置者也 按魏志昌國縣有紀信塜隋志臨朐舊曰昌國漢昌國縣在今淄州漢都昌

   縣在今濰縣此城蓋即隋志所謂昌國魏時移治者也昌安故城今安邱縣治漢置縣

   屬高密國後漢永平元年封鄧禹子襲為昌安侯尋省安帝元年復置屬北海國晉屬城陽郡元康

   十年分屬高密國宋因之魏為平昌郡治隋大業初省入安邱唐武德二年復置六年省章懷太子

   曰昌安故城即安邱外城乾元中改曰輔唐屬密州晉天福初改為膠西縣宋復為安邱至今因之

   平昌故城在安邱縣南漢文帝四年封齊悼惠王子卬為侯國屬琅邪郡後漢屬北海國

   魏文帝立平昌郡尋省晉初屬城陽郡元康十年又置平昌郡以平昌為屬縣後魏延昌中改屬高

   密水經注荆水逕平昌故城東城東南有臺臺下有井與荆水通昔常有龍出入於其中故世亦謂

   之龍臺城魏書地形志平昌縣有龍臺山又東武縣有平昌城蓋舊治本在東武延昌移治龍臺也

   北齊省寰宇記在縣南六十里大業三年自牟山移安邱縣治此唐武德六年始移昌安而此城廢

   府志平昌故城在諸城縣東北柴溝東南即安邱縣境也 按水經注地形志平昌即龍臺也齊乘

   謂平昌故城在安邱南六十里龍臺城在安邱南八十里亦謂之城陽城分而為二寰宇記又謂在

   昌安城内恐誤安邱故城漢有二安邱一在縣西南高帝八年封張說為侯國後為縣屬

   北海郡後漢建武五年封張步為侯國後魏為平昌郡屬縣水經注汶水又東逕安邱縣故城北城

   對牟山寰宇記漢安邱縣城在今縣西南二十里即莒渠邱邑是也一在縣東南界漢鴻嘉元年

   高密頃王子嘗為安邱侯國於此屬琅邪郡後漢省牟山故城在安邱縣西南牟山北隋

   開皇十六年置大業初改曰安邱唐移治昌安此城遂廢郚城故城在安邱縣西南六十

   里峿山北亦作吾又作梧春秋莊公元年齊遷紀郚注郚城在朱虛東南漢置郚城縣屬琅邪郡後

   漢省地理風俗記曰朱虛東四十里有郚亭城故縣也隋書地理志高密郡郚城舊置平昌郡後齊

   廢郡置琅邪縣廢朱虛入焉大業又改郚城唐武德六年省入輔唐寰宇記郚城在安邱縣西南六

   十里 按寰宇記又有石泉故城在安邱縣西南六十里考水經注石泉城在平昌東南四十里不

   應在淳于故城在安邱縣東北古淳于國春秋桓公五年冬州公入曹傳作淳于公

   如曹社預注淳于州國所都後入於𣏌襄公二十九年晉人城𣏌之淳于𣏌又遷都淳于是也漢置

   淳于縣屬北海郡晉初屬城陽郡元康十年分屬高密後魏改屬平昌郡水經注淳于故夏后氏之

   斟灌國也周武王以封淳于公號曰淳于國其城東北則汶濰兩川夾㑹處也北齊廢入高密括地

   志故城在安邱縣東北三十里縣志亦名𣏌城東武故城即今諸城縣治漢置東武縣為

   琅邪郡治高帝八年封郭𫎇為東武侯即此魏書食貨志太和八年平昌郡之東武以麻布充稅是

   也隋始改曰諸城括地志漢東武故城即今諸城舊唐書地理志諸城縣隋移入廢高密郡城是也

   至今因之縣志又有古城在縣東南里許蘇軾守郡時與劉廷式循古城廢圃求𣏌菊食之今名𣏌

   昌縣故城在諸城縣東南漢高帝八年封旅卿爲昌侯元鼎元年又封城陽頃王子

   差爲侯國屬琅邪郡後漢省水經注久台水西北流逕昌縣故城西城應在諸城縣東南縣志縣東

   北三十里有昌城社疑是石泉縣故址也梁鄉故城在諸城縣東南後魏永安中置縣興

   和中立臨海郡尋廢以縣屬東武郡北齊廢金史地理志膠西縣有梁鄉鎮府志故城在諸城縣東

   南一百二十里橫縣故城在諸城縣東南四十里漢置縣屬琅邪郡後漢省寰宇記故城

   在盧山之北盧水之側琅邪故城在諸城縣東南一百五十里琅邪山下本齊邑吳越

   春秋勾踐二十五年徙都琅邪漢置琅邪縣屬琅邪郡晉省水經注琅邪城即秦王所築琅邪臺在

   縣東南十五里隋開皇十六年置豐泉縣大業初改曰琅邪縣屬高密郡唐武德初省括地志琅邪

   臺在諸城縣東南一百四十里臺西北十里有琅邪城寰宇記琅邪故城在今諸城縣東南一百六

   十里東枕大海舊志或以爲今之夏河城在琅邪臺西北十里諸縣故城在諸城縣西南

   三十里春秋莊公二十九年城諸及防文公十二年季孫行父帥師城諸及鄆漢置諸縣屬琅邪郡

   後漢延光三年黄龍見諸北齊省入東武隋又改為諸城元和志諸城縣取縣西三十里漢故諸縣

   城為名是也府志在石屋山東北二里濰河南岸縣志亦名季孫城姑幕故城在諸城縣

   西南五十里漢置縣屬琅邪郡漢書地理志姑幕縣為都尉治或曰薄姑晉初屬城陽郡太康十年

   分屬東莞郡劉宋省博物記姑幕縣有淮水入城東南五里有公冶長墓水經注浯水逕姑幕故城

   東後魏永安中復置屬東武郡魏書地形志縣有荆臺山公冶長墓北齊省入東莞寰宇記漢姑幕

   城在莒縣東北百六十里公冶長墓在諸城縣西北五十里齊乘據博物記寰宇記公冶長墓之說

   謂姑幕當在諸城公鼐姑幕辯謂晉志通典十道紀章懷太子俱以姑幕為薄姑實非也薄姑城在

   今博興縣昆山故城在諸城縣西南六十里昆山西七里漢初元元年封城陽荒王子光

   為侯國屬琅邪郡後漢省寰宇記在今莒縣東諸城折泉故城在諸城縣西南七十里漢

   初元元年封城陽荒王子根為侯國屬琅邪郡後漢省水經注作祈泉寰宇記在今莒縣東北分流

   山之北府志在諸城縣西南七十里分流山西兹鄉故城在諸城縣西北春秋昭公五年

   莒牟夷以牟婁及防兹來奔注姑幕縣東北有兹亭平昌縣西南有防亭皆在縣西北界漢甘露四

   年封城陽荒王子弓為侯國屬琅邪郡後漢省扶淇故城在諸城縣西北一作扶其後魏

   永安中置縣取扶淇水為名屬東武郡北齊廢縣志縣西北有扶淇鄉石泉故城

   城縣東北漢置縣屬高密國後漢省水經注濰水北逕石泉縣故城西地理風俗記曰平昌縣東南

   四十里有石泉亭故縣也 按石泉故城應在今諸城縣東北界寰宇記謂在安邱縣西南六十里

   乃誤指平昌故城耳新河廢縣在博興縣東北隋開皇十八年析博昌縣置大業初仍省

   入唐武德二年復置屬乘州六年又省新河册說樂安縣有新河海口縣當相近穆陵廢

   縣在臨朐縣南金貞祐四年升臨朐之穆陵關置縣屬益都府元省成鄉廢縣

   邱縣北漢地節四年封膠東戴王子饒為成鄉侯建始二年封高密頃王子安為侯國屬北海郡

   後漢省寰宇記在安邱北界古𨟎邑在臨淄縣東春秋莊公三年紀季以酅入於齊杜預

   注在齊國東安平縣國語齊地東至於北酅後為田成子之邑後漢書郡國志東安平縣有𨟎亭括

   地志安平城古紀國之𨟎邑也挍城在臨朐縣東漢書王子侯表狡侯雲城陽頃王子元鼎元

   年封闞駰曰朱虛城東十三里有校亭故縣縣志漢表又有邳離侯路博德臧馬侯雕延年俱元狩

   四年封在朱虛今不可考邳離史記作符離索頭城在臨淄東南二十里女水之南後魏

   慕容白曜圍沈文秀於青州築此城今有索頭村長城在臨淄縣南與沂水接界俗名長城

   嶺西至濟南府淄川縣南界東至沂州府沂水莒州之北又東至諸城南水經注朱虛縣泰山上有

   長城西接岱山東連琅邪巨海千有餘里蓋田氏之所造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二十年齊築防以

   為長城又晉烈公十二年王命韓景子趙烈子及我師伐齊入長垣戰國策蘇代所謂齊有長城巨

   防史記所謂齊威王越趙伐我長城者也張守節正義云泰山郡記長城緣河經泰山千餘里至琅

   邪臺入海括地志長城西起渾州平陰縣沿河厯泰山北岡由穆陵關至密州琅邪臺入海寰宇記

   長城在諸城縣南四十里東南自海迤𨓦上大珠山起盡州南界二百五十里古蹟依約尚存舊志

   古長城在臨朐東南一百五里諸城縣南五十里 按古長城因山為之蜿蜒千里考管子云長城

   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蓋春秋時巳有長城矣營城在臨淄縣西北一里亦名營邱城漢

   書王子侯表營侯信都齊悼惠王子文帝四年封水經注澠水出營城東西北流逕營城北

   邑城在臨淄縣西北二十里春秋時棘邑又云澅邑史記田單列傳燕之初入齊聞畫邑人王

   蠋賢令軍中曰環畫邑三十里無入後漢書耿弇傳弇攻張步進軍畫中章懷太子曰畫中邑在西

   安城西南蒲姑城在博興縣東北亦曰薄姑本殷周間諸侯國書序成王東伐淮夷遂踐奄

   遷其君於蒲姑左傳昭公九年詹桓伯曰蒲姑商奄吾東土也注樂昌博安縣北有蒲姑城又昭公

   二十年晏子曰蒲姑氏因之注蒲姑氏殷周之間代逄公者漢書地理志殷末有蒲姑氏為諸侯至

   周成王時蒲姑氏與四國共作亂成王滅之以封師尚父是為太公史記齊太公世家胡公徙都薄

   姑後漢書郡國志博昌縣有薄姑城魏書地形志樂陵有薄姑城水經注濟水逕薄姑城北元和志

   故城在博昌縣東北六十里齊乘薄姑城今博興東北俗呼為嫌城者是明統志薄姑城在博興縣

   東南十五里紀城在夀光縣南左傳隱公元年紀人伐夷注紀國在東莞劇縣應劭曰古紀

   國今夀光縣紀亭是齊乘紀城在夀光南三十里即劇城也通志紀本在東海贛榆後遷劇亦稱紀

   城有臺高九尺俗曰紀臺城旁有劇南城漢劇縣也府志紀臺城在夀光縣南二十五里廢址尚存

   在瀰堯二水之間牟城在夀光縣東北二十里或謂即春秋牟子國又有鹽城在縣北八十

   里亦名霜雪城土人多用芟草煎鹽又七里營城在縣東南七里未詳所置斟灌城

   光縣東北四十里左傳襄公四年魏絳曰寒浞使澆用師㓕斟灌及斟尋氏注二國夏同姓諸侯仲

   康之子后相所依樂安夀光縣東南有灌亭北海平夀縣東南有斟亭應劭曰古斟灌禹後今灌亭

   是括地志斟灌故城在縣東五十四里寰宇記斟灌城亦名東夀光齊乘斟灌城在夀光東四十里

   今為斟灌店婁鄉城在諸城縣西南四十里春秋隱公四年莒人伐𣏌取牟婁又昭公五

   年莒牟夷以牟婁及防兹來奔注牟婁𣏌邑城陽諸縣東北有婁鄉後漢書郡國志平昌縣有婁鄉

   水經注涓水北逕婁鄉城東俗謂此城為東諸城衆利城在諸城縣西北漢書功臣表衆

   利侯郝賢元朔六年封在姑幕又高冠侯高不元狩二年封在昌縣縣志應在今縣東界

   陽城在諸城縣北寰宇記魏明帝徙城陽郡理東武齊乘城陽城在安邱南八十里亦曰龍臺

   城府志城陽城在縣北六十里有城陽鄉又有城陽社青州故衛在府城東門内明洪

   武初建益都衛於府城西北尋改青州左衛永樂十四年移建於此 本朝康熙十七年

   諸城所在諸城縣西南隅明洪武四年建 本朝順治十二年營邱在臨淄縣西北

   漢書地理志臨淄名營邱晉書慕容德載記德如齊城登營邱元和志營邱在臨淄縣北百步外城

   中齊乘在縣西二里塔寺後按史記言太公都營邱後五世胡公遷薄姑弟獻公徙臨淄而班氏地

   理志言營邱者猶晉遷於新田而猶謂之絳楚遷於鄀而仍謂之郢也葵邱在臨淄縣西左

   傳莊公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邱注葵邱齊地臨淄縣西有地名葵邱去國三十里水經注

   京相璠曰齊西五十里有葵邱元和志葵邱在臨淄西北二十里又僖公九年齊桓公㑹諸侯於葵

   邱在河南考城縣渠邱在安邱縣南一里許左傳成公八年晉侯使申公巫臣如呉假道於

   莒與渠邱公立於池上曰城巳惡九年楚子重自陳伐莒圍渠邱渠邱城惡衆潰奔莒楚入渠邱孟

   康曰今安邱縣渠邱亭是水經注伏琛晏謨並言亭在安邱城東北十里非城也舊志渠邱亭亭下

   有池即申公巫臣與渠邱公立談處洪武三年置渠邱驛景泰二年貝邱在博興縣南左

   傳莊公八年齊侯田於貝邱注博昌縣南有地名貝邱史記作田於沛邱亦作浿邱後漢書郡國志

   博昌 縣有貝中聚京相璠曰在齊城西北四十里水經 注澠水西厯貝邱齊乘在博興縣南五里縣

   志今有貝邱鄉濟川墟在高苑縣西北五里晉書裴秀傳魏咸熙初封濟川侯地方六十里

   邑十四百户以高苑縣濟川墟為侯國鄭公鄉在安邱縣東後漢書鄭康成傳北海相孔

   融為康成特立一鄉曰鄭公鄉號其門曰通德門縣志亦名鄭公店袁婁在臨淄縣西春秋成

   公二年齊侯使國佐如師巳酉及國佐盟於袁婁榖梁傳爰婁去國五十里博物記臨淄西有袁婁

   莊嶽在臨淄縣北古齊城内左傳襄公二十八 年陳桓子曰得慶氏之木百車於莊又慶封 反

   陳於嶽杜預注莊六軌之道嶽里名孟子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注莊嶽齊街里名也蓋莊是街名嶽

   是里稷下在臨淄縣北古齊城西左傳昭公十 年齊陳鮑伐欒高氏戰於稷史記田敬 仲

   世 家齊宣王時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注劉向 别録曰齊有稷門城門也談說之士期㑹於稷

   下也杜預曰祀后稷之處又曰稷地名六國時齊有稷下館索隱引齊地記曰齊城西門側系水左

   右有講室址存焉蓋因側系水故曰稷門古側稷音相近蘧邱里在臨淄縣西左傳莊公九

   年春雍廩殺無知昭公十一年楚申無宇曰齊渠邱實殺無知注渠邱今齊國西安縣也齊大夫雍

   廪邑後漢書郡國志齊國西安有蘧邱里古渠邱也蕩陰里在臨淄縣南諸葛亮梁父吟步

   出齊城門遙望蕩陰里水經注淄水又東北逕蕩陰里管公里在安邱縣西南四十五里

   即管㓜安舊居也縣志有棄金坡在書院山東五里相傳即幼安鋤園揮金處雪宫在臨淄縣

   東北孟子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宫元和志齊雪宫故址在臨淄縣東北六里晏子春秋所謂齊侯見

   晏子於雪宫也遄臺在臨淄縣東一里左傳昭公二十年齊侯至自田晏子侍於遄臺肇域記

   在臨淄縣東一里檀臺在臨淄縣西左傳哀公十四年齊簡公與婦人飲酒於檀臺史記正

   義在青州臨淄縣東北一里齊乘梧臺南有歇馬臺土人以為晏子作歌之臺或又以為簡公之檀

   梧臺在臨淄縣西北楚使聘齊齊王饗之梧臺水經注系水流逕梧宫其地猶名梧臺里

   即古梧宫之臺闕子所謂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臺之東是也釣魚臺在臨淄縣東北五里

   淄河東岸魏書地形志齊郡益都有釣臺齊乘辟閭渾墓在夀光縣西南三十里俗呼釣魚臺 按

   水經注辟閭渾墓側有一墳甚高大時人謂為馬陵臺齊乘以為釣魚臺有誤鳳停臺

   苑北二十五里漢宣帝本始元年鳳凰集於千乘後人因為建臺有宋元豐間斷碑柏寢臺

   在樂安縣東北韓子景公與晏子遊於少海登柏寢臺而望其國服䖍曰柏寢地名有臺括地志在

   千乘縣東縣北十里舊志亦名柏臺臧氏臺在夀光縣西三十里水經注濁水又北逕臧氏

   臺西齊乘臧臺在夀光西四十里舊有宋碑云是臧武仲之臺倉頡臺在夀光縣東北水經

   注巨洋水逕夀光城束有孔子石室故廟堂也齊乘倉頡臺在夀光東北洱水所經水經注為孔子

   問經石室非也鄭憔通志云倉頡石室記二十八字在倉頡北海墓中土人呼為藏書室周時無人

   識之逮秦李斯始識八字曰上天作命皇辟迭王漢叔孫通識十三字豈孔子至齊亦嘗訪焉故有

   問經之目耶鳳凰臺在夀光縣西北三十里齊乘宋天聖間鳳凰下此因築臺有宋碑今

   南皮臺在夀光縣東北四十里齊乘鳳凰臺北有南皮臺前有東岳南岳行祠金永安

   二年碑刻在焉疑即古平望亭也又有熙熙臺在夀光縣北城上過宋臺在縣南二十五里官臺在

   縣北七十里有鹽官俗謂縣周迴有十臺九城如熙熙過宋官臺之𩔖皆不可考琅邪臺

   在諸城縣東南琅邪山上可望大海山海經琅邪臺在渤海之間琅邪之東注今琅邪在海邊有山

   特起狀如高臺即琅邪臺也太平御覽琅邪臺郡國縣道記云在故城東南十里州東南一百七十

   里臺上有始皇碑碑上有六百字可識餘多剥落超然臺在諸城縣北城上宋蘇軾守郡

   時因舊臺建刻秦篆置之臺中又有山堂在超然臺上蘇軾建蓋公臺在諸城縣城内宋蘇

   軾建有記表海亭在府城北關西齊乘南陽水西逕表海亭在府城北南陽橋北宋范仲淹

   歐陽修皆有詩明知府李昂設建北關范公亭在府西門外范仲淹知青州洋溪側出醴

  泉公構亭泉上後人名范公泉齊乘環泉古木𫎇密廛迹不到如在深山中最為營邱佳處歐陽修

  劉攽賦詩刻石置亭中富相亭在府城南瀑水澗側宋富弼知青州時建元世祖

  碑亭在府舊城北齊乘世祖平李璮後賑恤青人民立聖德碑錦秋亭在博興縣東南

  城上齊乘元中統中邑人所建取蘇軾詩霜風吹緑錦萬頃水雲秋命名蓋齊地菑時般濼衆水瀦

  為馬車瀆以入海博興宛在水巾舟檝交通魚稻成市風景絶𩔖江南云海岱樓在府城内

  府志樓在府城東門内金統軍司𪠘也山齋在府治宋歐陽修知青州時建秦皇碑

  在諸城縣東南琅邪山上詳見前琅邪山及琅邪臺蘇軾遺石在諸城縣儒學内太湖高

  石也高一尺八寸𤫩瓏竒麗石背刻禹功傳道明叔子贍遊九字為蘇軾筆

 ︹關隘︺徐關在博山縣東左傅成公二年齊師敗於鞍齊侯自徐關入又十七年齊侯與國佐盟

  於徐關而復之杜甫詩徐關東海西青石關在博山縣南二十里由長峪道迤邐而來直接

   泰安府萊蕪縣界兩山壁立連亘數里山巔隘處高及三丈行旅悚慄俗名楊家關黃草關

   在諸城縣西南九十里九仙山西北兀子山南兩山之間有孔道東通海上信陽場西通沂州府莒

   州鹽徒經行委區長防守又昌樂縣東南方山之東亦有黄草關今名大巖口小巖口又有開山口

   在縣東南十里兩山迤邐中有路通行旅穆陵關巡司在臨朐縣南一百里大峴山上

   南接沂州府沂水縣界左傳僖公四年管仲曰南至於穆陵隋書地理志北海郡臨朐有穆陵山沂

   水雜記沂水縣北一百里有將軍峴峴西南曰鞍山山北有關曰穆陵關寰宇記山在泰山南龜山

   北齊乘大峴山即穆陵𨵿也縣志穆陵關元至正壬辰命益都路副達魯噶齊建兵室創戍樓把截

   於此明洪武三年設巡檢司至今仍之信陽鎮巡司在諸城縣南一百二十里元和

   志諸城縣東南一百三十里濱海有鹵澤九所煮鹽金史地理志諸城縣有信陽鎮信陽縣志信陽

   場在縣南二十里大莊村南去海一里明洪武初設巡司管宋家崔家二海口今仍舊又鹽課司亦

   置於金嶺鎮在益都縣西七十里與淄川縣接界舊置驛及遞運所 本朝順治十六

   年裁乾隆二十八年移縣丞駐此淳化鎮在博興縣北金史地理志博興有博昌淳化二

   鎮縣志淳化鎮在縣北四十里又博昌鎮在縣北九十里近利津濱州樂安界又有柳橋鎮在縣南

   二十里陳虎店鎮在縣西二十五里田鎮在高苑縣西北三十里接青城縣界相傳即田横故

   居也舊置巡檢司後廢樂安鎮在樂安縣西北六十里縣志即古清河鎮也明置巡司後

   移顔神鎮今在石辛鎮高家港鎮在樂安縣東北百里縣志高家港鹽場在縣東北九

   十里高家社舊置巡司 本朝雍正十二年廣陵鎮在夀光縣東北五十里金史地理志

   壽光縣有廣陵鎮縣志廣陵鎮明初置巡司 本順治十六年裁又縣舊有新建遞運所久廢

   侯鎮在夀光縣東北五十里 本朝乾隆二十八年移縣丞駐此景芝鎮在安邱縣

   東四十里接諸城高密二縣界四達之路有土城居民四五十家明萬厯七年設萊州通判駐此尋

   裁 太朝乾隆二十四年移縣丞駐此又有牛沐店接莒州臨朐界李丈鎮在安邱縣南六

   十里金史地理志安邱縣有李丈鎮縣志今名朱耿店龍灣鎮在諸城縣東南一百三十

   里亦名南龍灣口西枕琅邪東據海口有巡司管龍灣丁家董家三海口 本朝乾隆七年

   慶鎮在諸城縣西金史地理志諸城縣有普慶信陽草橋三鎮縣志普慶鄉在縣治西領東普

   慶社在縣西南三十里西普慶社在縣西四十里又草橋社屬信陽鄉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盤鎮在諸城縣西北大十里府志訛為淄泮明初置巡司於此後革又桃林鎮在縣南六十里

   石渠空鎮在縣北一百二十里明初俱置巡司後革王岡場在樂安縣東北一百里舊置鹽

   使官臺場在夀光縣北舊置鹽大使金史地理志夀光縣有鹽場齊乘官臺在夀光北七

   十里有鹽官縣志官臺場在縣北八十里產鹽塘頭寨在樂安縣東北一百里小清河南有

   土城周三里明設備禦百户所駐守於此夏河寨在諸城縣東南去琅邪臺十里有甎城周

  錦衣衛口在諸城縣南一百二十里九仙山東五垜山西縣志一名惡山口以其地

  當𦂳要故以錦衣衛名之迤東一山與口相對名團路山青社驛在益都縣北有䮝官舊有

  青社遞運所今省丹河驛在昌樂縣西十里舊置丹河馬驛又有小丹河店遞運所明萬

  厯初與驛俱革今爲丹河鋪藥溝驛在諸城縣東北六十里藥溝社又桃林驛在縣南六

  十里桃林社東關驛在縣東關外俱明洪武中置後革

 ︹津梁︺海岱橋在益都縣東門外跨城濠洰洱橋在益都縣東三十里相近又有崔高

  橋俱跨瀰水上月漾橋在益都縣東南二十里白馬廟東采石凝結如天成下竅有室可容

  數人水流不竭轉雲橋在益都縣西南七里雲門山西麓南洋橋在益都縣北門

  外跨南陽水宋曾肇撰修橋記米芾書明萬厯中修改名萬年橋長二十大廣二大 本朝康熙年

  永濟橋在博山縣西南三里鳳凰山東麓跨瀧水淄河橋在臨淄縣東南十二

   時水橋在臨淄縣西北四十里柳橋在博興縣東南二十里跨小清河

   昌橋在博興縣南灣頭店舊名通濟橋小清孝婦二水合流南通臨淄北達蒲臺李監

   橋在博興縣南十二里齊乘澠水至博興李監橋入時水即此通濟橋在高苑縣東南

   五里跨小清河岔河橋在高苑縣西南七里有兩橋相對一跨孝婦河一跨小清河當二水

   合流之衝淄河店橋在樂安縣東二十里跨女水東王橋在樂安縣東南十五

   里跨淄水大王橋在樂安縣東南二十五里跨北陽水明統志在夀光縣西四十五里唐建

   石刻尚存平政橋在樂安縣西北二十八里跨小清河朝宗橋在樂安縣北二十里

   跨小清河張建橋在夀光縣東十里跨瀰河稻田石橋在夀光縣東三十里

   龍橋在夀光縣南關有五水㑹流故名羅橋在夀光縣西北二十里白狼河

   橋在昌樂縣東南五十里東丹河橋在昌欒縣西三里又有西丹河橋在縣四九里

  俱明萬厯四十一年建龍泉橋在臨朐縣南關跨龍泉可瀰河橋在臨朐縣南一

  龍灣橋在安邱縣南二十五里汶水橋在安邱縣西北三里注輔河

  橋在諸城縣南七里石河橋在諸城縣南七十里濰河橋在諸城縣北五里

  鐵溝河橋在諸城縣東北五里盧河橋在諸城縣東北三十里百尺河

  橋在諸城縣東北四十里韓信橋在諸城縣東北三十五里

 ︹隄堰︺䕶城隄在高苑縣南金皇統九年知縣高通築高堰隄在高苑縣西南二十

  餘里俗名大堰防滸山泊一帶之水趨城北者又有禦水隄俗名小堰在縣西南自程兒頭起至閘

  上凡五十里曲隄在樂安縣南二十里起淄河北岸東南延袤五里相傳元時築利農

  隄在樂安縣北八十里清水岸明成化十七年知縣沈清築以禦小清河之水浯水堰

  在安邱縣南水經注浯水逕平昌故城北古堨此水以溢溉田南注荆水元和志今尚有餘堰稻田

  畦畛存焉濰水堰在諸城縣東北即上中下三壩也水經注濰水厯碑産山西有故堰舊鑿

  石豎柱斷濰水廣二十餘步掘東岸激通長渠逕高密城南蓄以為塘方二十餘里元和志濰水故

  堰在諸城縣東北四十六里

 ︹陵墓︺古倉頡墓在夀光縣東北縣志齊乘曰水經注所謂孔子問經石室即倉頡墓也

  按明統志謂在縣治西誤︹周︺蘇秦墓在益都縣東二十五里齊乘般陽西又有秦冢

  和墓在益都縣北二十里亦名太公冢和亦稱齊太公故名皇覽作太公吕尚冢誤紀季

  墓在臨淄縣東古安平城北齊乘石槽城北有紀季墓黔敖墓在臨淄縣東九里

  景公墓在臨淄縣東南齊桓公墓在臨淄縣東南七里淄水南水經注女水西有

  桓公冢甚高大元和志墓在臨淄縣東南二十三里鼎足山上貞觀十一年設致祭禁二十步内不

  令樵蘇齊乘在臨淄東南十里一墓二墳俗謂二王冢以女水為二王冢水管仲墓

   淄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之下宋鮑照有詩王蠋墓在臨淄縣西二十里愚公山右水經注澅

   水西北入時水水南山西有王蠋墓隰朋墓在臨淄縣東北七里高敬仲墓

   淄縣東北二十里又名白兔冢即高徯也魯仲連墓在高苑縣西北五里世稱爲魯先生

   墳墳前有祠曰高節公冶長墓在諸城縣西北四十里公冶山之東博物記姑幕縣有公

   冶長四豪冢在臨淄縣東水經注淄水東逕四豪冢北水南山下有四冢方墓員墳東

   西直列乃齊威宣湣襄四王冢𣏌梁冢在臨淄縣東晏嬰冢在臨淄縣古齊城北

   晉書慕容德載記德如齊城登營邱望晏嬰家水經注臨淄城北門外東北二百步有齊相晏嬰冢

   宅元和志晏嬰墓在臨淄縣東北三里貞觀十一年詔與管仲墓十五步並禁樵蘇齊乘高密平原

   各有晏嬰冢以臨淄墓爲真三士冢在臨淄縣南一里水經注淄水逕蕩陰里西水東有

   冢一墓三墳東西八十步是烈士公孫捷田開疆古冶子之墓也晏子惡其勇而無禮投桃以斃之

   死葬陽里即此也齊太公冢在臨淄縣南十里齊記太公望葬於周齊人思其德葬衣

   冠於︹漢︺蒯徹墓在臨淄縣東二里董永墓在博興縣南三十五里般陽長

   山南又有冢廟皆出齊東野語任光墓在博興縣北水經注樂安城西三里有任光冢光是

   縣人齊乘光南陽宛人封阿陵侯子隗又傳三世至孫徙封北鄉侯始為齊地自北鄉以上官封無

   至齊者光何緣有墓在此豈北鄉侯冢耶八博士墓在樂安縣西南五里縣志相傳歐陽

   生至歙八世皆為博士葬此地故名兒寬墓在樂安縣西五里名勝志兒寬冢在八博士墓

   傍 按漢書歐陽生兒寬皆千乘人後人徒以樂安縣在隋唐時嘗名千乘遂漫引入鄉賢不知漢

   之千乘實在今高苑縣界而樂安則漢故廣饒縣未嘗屬千乘也恐二墓亦屬附㑹李左車

   墓在樂安縣西北二十五里縣志明成化五年發古冢縣令徴其所出銅鼎有文曰漢將軍李

   左車云又博興縣西北十五里有李將軍墓俗亦呼為左車墓逢萌墓在昌樂縣齊乘在濰

   州營陵古城中 按水經注萌墓在都昌濰水之側疑此皆附㑹鄭康成墓在安邱縣

   東礪阜山水經注濰水西有雁阜阜上有鄭康成冢石碑猶存寰宇記康成本葬劇東後因墓壞歸

   葬礪阜在高密西北五十里唐貞觀十一年詔去墓四十步禁樵採 按康成墓正當高密安邱接

   界之處其地唐宋時皆屬高密今屬安邱孫嵩墓在安邱縣西南水經注汶水逕漢青州刺

   史孫嵩墓西齊乘孫嵩墓在安邱南四十里王章墓在安邱縣西南六十里通志金石畧

   云章碑在密州齊乘章泰山鉅平人何緣葬此其碑斷毁不可考管幼安墓在安邱縣

   西十五里水經注汶水東北逕管幼安冢東晏謨言柴阜西南有魏管幼安墓紀侯冢

   都縣東四十五里寰宇記紀侯冢在箕山之陰魏書地形志昌國縣有紀信冢 按縣志以紀侯冢

   為紀季冢誤也蓋公冢在安邱縣東四十里高密頃王冢在諸城縣東八十里

   中一大冢在右分列二十四小冢俗呼排衙冢︹三國︺︹魏︺王修墓在安邱縣西晏氏齊

   記曰營陵城南四十里有慈阜魏奉常王修葬此俗以修至孝故邱以慈表稱齊乘慈阜在柴阜之

   邴原墓在安邱縣西北水經注汶水逕管幼安墓東又東北逕柴阜山北水之東有徴

   士邴原墓碑志存焉齊乘柴阜山安邱西五十里邴原之墓在焉︹晉︺︹十六國︺︹前秦︺

   王猛墓在夀光縣南門内辟閭渾墓在夀光縣南三十里王裒墓

   樂縣東南齊乘王裒墓在濰州南三十里︹宋︺王曾墓在益都縣東四十里鄭母店

   沆墓在益都縣西南駝山南司馬光誌潘美墓在昌樂縣孤山南明鎬墓

   在安邱東朱藏里︹元︺王英墓在益都縣西南芹泉側段綺墓在昌樂縣南洪

   劉澤墓在昌樂縣北鄭衍德墓在安邱縣西南土山︹明︺劉珝墓

   在夀光縣西四十里馬愉墓在臨朐縣南十里朱位社邱橓墓在諸城縣東南五里

   臧惟一墓在諸城縣南六里

  ︹祠廟︺蓋公祠在府城北門内祀漢蓋公即曹參師事者范文正公祠在府治西

   宋建祀宋范仲淹富公祠在府城西門外明嘉靖間改建祀宋富弻名賢祠

   都縣松林書院前明成化間知府李昂奏請祀宋寇準曹瑋王曾龎籍程琳范仲淹李迪富弻歐陽

   修呉奎趙忭張方平劉摯天齊祠在臨淄縣東南天齊淵旁史記封禪書秦祠八神一曰天

   主祠天齊明賜額曰休應廟后稷祠在臨淄縣西南稷山上即漢靈星祠吕仙翁

   祠在博興縣城内省志祠即韓氏酒壚仙翁嘗飲於此題壁云吕巖獨酌洞濱宣和壬寅六月書

   凡十三字濱字増水為異後居民被火惟韓氏室完人呼為辟火符因祀之三靈侯祠

   在高苑縣城中縣志祀唐宸葛雍周武相傳皆周厲王臣以諫死宋祥符元年東封建祠賜額曰威

   佑封宸孚靈侯雍威靈侯武浹靈侯故名三靈蕭信公祠在樂安縣治西祀隋令蕭琅琅

   諡信公故名明統志信公隋千乘尹蕭琅後人以元樂安尹綦泰張德新配之故又名三尹廟

   山祠在臨朐縣西逢山西北漢書地理志臨朐有逢山祠蓋祠古逢伯陵公冶長祠

   在安邱縣南七十里土人咸以九月九日祀焉四時祠在諸城縣東南琅邪山上史記封禪

   書八神八曰四時主祠琅邪漢書地理志琅邪郡琅邪有四時祠又昌樂縣有環山祠皆久廢

   軾祠在諸城縣東北超然臺上齊太公廟在府城西南隅祀太公望以管仲晏嬰配

   享宋大中祥符元年真宗御贊碑刻尚存又臨淄縣治東南有齊太公桓公廟堯廟在府城西

   北堯山麓有唐朱誕碑水經注從征記曰廣固城北三里有堯山祠堯因巡狩登北山廟在山之左

   麓齊乘堯山頂有祠祠邊有柏樹枯而復生不知年代顏文姜廟在博山縣南長城嶺

   下宋熙寕間賜額靈泉祀北齊孝婦顏文姜愚公廟在臨淄縣西愚公山東齊乘愚山後

   人因愚公為立廟宋元豐間禱雨有應封隱利侯東方朔廟在夀光縣東齊乘夀光縣

   東方村有東方朔廟舊志有朔墓在夀光縣東南十五里蓋因古村廟之名而附㑹也高密

  伯廟在夀光縣東四十五里府志宋封鄭康成爲高密伯故廟以名倉頡廟在夀光縣

  東北即倉頡墓也夷齊廟在昌樂縣孤山齊乘宋時以孟子言伯夷居北海之濱因立廟

  封伯夷清惠侯叔齊仁惠侯碑刻存焉東鎮廟在臨朐縣南沂山之麓齊乘沂山之半有

  東鎮東安王廟府志廟在山之東谷靈澤廟在臨朐縣西南仰天山黑龍洞側宋元符三年

  賜額曰靈澤崇寕五年封豐濟侯又縣西南熏冶泉上有冶官祠爲歐冶子鑄劍之地膏潤

  廟在安邱縣西南雹泉之後祀泉神明統志宋大觀間禱雨有應封靈沛侯常山神廟

  在諸城縣南常山北麓魏書地形志扶其縣有常山祠明統志宋宣和間禱雨有應封靈澤昭應王

  誥碑尚存

 ︹寺觀︺普恩寺在府城内 本朝雍正十年建   賜額龍 興寺在府城北門外

  南洋橋北亦名彌陀寺北齊建賜額南陽隋開皇初改曰長樂又改曰道莊唐天授二年改曰大雲

   開元十八年改今名齊乘龍興寺宋碑云寺即田文宅詳考圖誌乃南史劉善明宅耳寺内有飯客

   鼓架寺東有淘米架有北齊八分碑刻制精妙碑陰大刻四字曰龍興之寺寺後天宫院古老拍院

   也有石刻布衣張在詩府志寺西有古垣曼衍如隄有門二東曰車陽西曰馬驛高大而堅緻益都

   北城之遺址也普照寺在府城東北齊乘古名皇化寺相傳南燕主慕容行宫金大定碑刻

   大雲寺在府城南雲門山麓舊在雲門山後明景泰間徙唐李邕有大雲寺禪院碑記

   廣福寺在府城南劈山左麓舊有隋大業隸書碑記法慶寺在府治北門外本名

   大覺院 本朝順治十七年   賜今額興 國寺在臨淄縣西關内有阿育王塔後趙

   石虎於塔下掘得承露盤唐太和中建寺今圯齊乘祥符中更名廣化寺府志元至順二年復額興

   國寺分其前為廣化寺龍泉寺在臨淄縣東南天齊淵西北有三石佛各高一大八尺

   聖水寺在博山縣東南金明昌年建逢山寺在臨朐縣逢山下宋普濟禪師在此

  仰天寺在臨朐縣西北五十里仰天山之阿一名文珠寺寺側一小洞有石壁光可以

  鑑每月明則山巒草樹咸在鑑中安國寺在諸城縣城北南唐相孫晟少嘗為道士居此

  光明寺在諸城縣西南八十里五蓮山明萬厯中僧心空請帑建勅賜藏經省志東省四大

  禪寺長清之靈巖益都之法慶諸城之侔雲光明是也侔雲寺在諸城縣西南八十七里

  九仙山上今名興雲寺太虛宫在益都縣東北舊普照寺内元邱長春卜築於此井鹵不

  食使弟子咀茶投之即成廿泉

 ︹名宦︺︹漢︺朱邑盧江舒人宣帝時選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為大司農馮野王

  人剛彊堅固確然無欲成帝素聞其名拜為琅邪太守朱博杜陵人成帝時選琅邪太守齊

  俗舒緩飬名博新視事召見諸曹史書佐及縣大吏選視其可用者出教置之數年大改其俗常令

  屬縣各用豪傑以為大吏文武從宜縣有劇賊博移書詰責之賞罰輒行以是豪傑懾服王閎

   元城人更始遣閎爲琅邪太守張步拒之閎爲檄曉諭吏人降得贛榆等六縣收兵數千人與步戰

   不勝乃詣步相見步大陳兵引閎曰步有何過君前見攻之甚乎閎按劍曰太守奉朝命而擁兵相

   拒閎攻賊耳何謂甚耶步嘿然乃令閎關掌郡事陳俊西鄂人建武中爲琅邪太守時琅邪

   未平齊地素聞俊名入界盜賊皆解散張步叛還琅邪後追討斬之帝美其功詔俊得專征青徐俊

   招致豪傑撫貧弱表有義檢制軍吏不得與郡縣相干百姓歌之李章河内懷人建武中爲

   琅邪太守時安邱大姓夏長思等反囚太守處興據營陵城章即發兵馳往擊之掾吏以兵不得擅

   發止之章曰坐討賊而死吾不恨也遂擊平之董宣陳留圉人建武中累遷北海相大姓公孫

   丹新造居宅卜工以爲當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殺道行人置屍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殺

   楊音臨淄人建武中爲本邑令江革巨孝音高之設特席顯異於稠人廣衆中親奉錢以

   助供薛漢淮陽人永平中爲千乘太守政有異蹟魯恭平陵人和帝時遷樂安相

   是時東州多盜賊攻劫恭到重購賞開恩信渠帥張漢等率黨降其餘遂自捕擊盡破平之州郡以

   陳蕃平輿人桓帝時為樂安太守時李膺為青州刺史有威政屬城聞風皆引去蕃獨以

   清績留郡人周璆高潔之士前後郡守招命莫肯至惟蕃能致焉特為置一榻去則懸之後以璆執

   親喪不哀竟論列罵大將軍梁冀有所請託不得通使者詐求謁蕃怒笞殺之坐左轉修武令

   融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獻帝時為北海相時黄巾寇數州北海最為賊衝融到郡收合士民起

   兵講武為賊所敗乃更置城邑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鄭康成彭璆邴原等雖一介之善莫不

   加禮郡人無後及四方遊士有死亡者皆斂葬之黃巾復來侵暴融求救故平原相劉備賊散走在

   郡六年備表領青州刺史︹三國︺︹魏︺何夔夏陽人樂安太守時海賊郭祖寇暴樂安濟南

   界州郡苦之夔到官數月諸城悉平︹晉︺曹攄譙人武帝時調補臨淄令有寡婦養姑甚謹姑

   憫其年少守節勸改適不從姑密自殺親黨告婦殺姑考鞫誣服獄當決攄到辯究具得實情時稱

   其明獄有死囚嵗夕攄行獄憫之縱暫歸家剋日令還至日並無違者一縣號曰聖君︹南北

   朝︺︹宋︺申恬魏郡魏人元嘉中轉北海太守所至皆有政績二十七年魏兵南侵遣恬援東

   陽因與齊郡太守龎秀之保城固守蕭斌遣青州别駕解榮之率垣䕶之還援恬等乃出軍北門外

   環塹為營魏兵不敢逼世祖踐祚遷青州刺 史尋加督東莞東安二郡諸軍事齊地連嵗興兵 百姓

   凋敝恬防衛邊境勸課農桑二三年間遂皆優實性清約頻處州郡妻子不免饑寒沈文秀

   武康人泰始中為青州 刺史魏兵屢逼城下文秀善於撫馭將士咸為盡 力毎與敵戰輒摧破之掩

   擊營砦往無不捷青被圍三載外無援軍至 甲胄生蟣蝨士無叛志及城陷文秀被執兵刃交 至終

   不屈鏁送桑乾凡十九年卒︹魏︺公孫邃孝文時為青州刺史遺迹可紀下詔裦述卒於

   官孝文為之舉哀︹隋︺吐萬緒鮮卑人文帝時轉青州總管振刷幽滯興舉廢墜有政名

   蕭琅梁宗室文帝時為十乘令甚愛民後為青州刺史卒諡曰信公民立祠祀之︹唐︺尹

   思貞長安人中宗時為青州刺 史治有績蠶至一嵗四熟黜陟使路敬潛至 部見童子張羅得

   雉復縱問之曰是雉將雛敬嘆曰仁心所感宜其善政致祥也表言之李邕江都人明皇時

   為北海太守文名天下時稱李北海李仁東光人任高苑令公魚鹽之利委俸禄之餘變斥鹵

   為膏腴化畋漁為紡績開建黌宫誘進生徒有碑在縣治︹五代︺︹晉︺顏衎曲阜人唐明宗

   時房知温鎮青州辟置幕中知温險愎厚斂多不法衎毎極言之高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勸

   其入貢知温以善終衎之力也翟光鄴鄄城人出帝時為青州 防禦使招輯兵民甚有思 意

   ︹漢︺郭瓊盧龍人乾祐中淮人攻密州以為行營都部署未至淮人解去㑹平盧節度使劉銖

   稱疾不廟大臣懼其難制先遣瓊與衛州刺史郭超將兵屯青州銖置酒召瓊伏壯士欲害之瓊知

   其謀屏去從者從容就席銖不敢發瓊為陳禍福銖感其言遂治裝俄詔至即日上道︹宋︺杜

   鎬無錫人江南平授千乘縣主簿太祖即位江左舊儒多薦其能楊澈北海人太祖時為青

  州司户叅軍知州張全操多不法澈隨事匡救無所阿畏征賦從寬鞫獄平允太祖知其名召為著

  作佐馬仁瑀夏津人建隆中為密州防禦使太祖征晉陽令仁瑀率師巡邊至上谷漁

  陽遼人素聞仁瑀名不敢出兗州賊首周弻毛襲甚勇悍號長腳龍監軍討捕數不利詔仁瑀掩擊

  仁瑀率帳下十餘卒入泰山擒弻盡𫉬其黨魯郊遂安李林京兆人太祖時為千乘令精熟

  法律決斷如流父老頌之戚綸楚邱人大中祥符中知青州嵗饑發公廪以救餓殍多所全安

  寇準下邽人太宗時罷知青州帝念之常不樂語左右曰寇準在青州樂乎數日輒復問明年

  召拜叅知政事趙賀封邱人太宗時補臨朐縣主簿有幹才知州寇準具知賀淳化中調丁壯

  塞澶州決河衆多逸去獨賀全所部歸臨朐父老張樂迎準使由譙門過曰旌賀之能也蔡齊

  其先洛陽人後家膠水大中祥符八年改知密州嵗旱除公田祖數千石又請弛鹽禁使民得易食

  饑民賴之王博文濟陰人真宗時徙知密州負海有鹽場嵗饑民多盜鬻吏捕之輒抵死博

   文請弛其禁候嵗豐乃復從之劉偁真宗時知博興縣偁為陜州司法叅軍罷官賣所乘馬跨

   驢以歸魏野贈之詩曰誰似甘棠劉法掾來時乘馬去乘驢真宗索野著作得詩擢知博興

   仕衡成紀人後家京兆府真宗時盜起淄青問選刑部侍郎知青州前守捕羣盜妻子置𣗥圍

   中仕衡至悉縱罷之使去未幾其徒有梟賊首至者入為三司使曹瑋靈夀人乾興中知青

   州有遺愛韓億雍邱人仁宗初知音州有治聲田瑜夀安人仁宗時知青州有殺人投尸

   井中者吏以其無主名不以聞瑜廉得之出金帛購賊後數日鄰州民執賊以告屬嵗凶多盜瑜立

   賞罰設方畧捕格之境中肅然郝仁禹景祐中為青州兵馬都監知田事請規度水利募民

   耕墾從之數年之内野無曠土邑無遊民胡順之臨涇人為青州從 事高麗入貢中貴人 挾

   以為重使州官旅拜於郊順之曰青大鎮也奈何卑屈如此獨不拜大姓麻士瑤陰結貴侍陵蔑州

   縣莫敢發其奸㑹殺其兄子其母訴於州衆相視曰孰敢往捕者順之持檄徑去盡得其黨有詔鞫

   問士瑶論死其子弟坐流放者百餘人范仲淹呉縣人仁宗時選户部侍郎徙知青州為

   政尚忠厚所至有恩富弻河南人仁宗時知青州兼京東路安撫使河朔大水流民就食弻勸

   所部出粟益以官𢊬得廬舍十萬餘區散處其人官吏待缺寄居者皆賦以祿使選民之老弱病瘠

   者廪之仍書其勞約奏請受賞率五日遣人持酒肉飯糧慰藉人為盡力山林陂澤之利聽流民擅

   取死者為大塚葬之明年麥大熟民各以逺近受糧歸凡活五十餘萬人募為兵者萬計帝聞之遣

   使襃勞拜禮部侍郎辭不受其救災立法簡便周盡天下傳以為式王則叛齊州禁兵應之弻欲往

   捕慮齊非所部事泄生變適張從訓銜命至青弼度其可用密付以事使馳至齊發吏卒取之無得

   脫者即自劾顓擅之罪帝益嘉之趙槩虞城人仁宗時知青州坐事免久之起知滁州山東

   有寇李二過其境上告人曰我東人也公嘗為青州民愛之如父母我不忍犯率衆去陳執

   中南昌人仁宗時徙知青州請城附海諸州詔不許執中卒城之明年沂卒王倫叛趣淮南執中

   遣巡檢傅永吉追至来石磯捕殺之召拜叅知政事張掞厯城人仁宗時知益都縣督賦租置

   里胥弗用民皆以時入石介獻息民論請以益都爲天下法王存丹陽人仁宗時除密州推

   官修潔自重爲歐陽修吕公著趙㮣所知龎籍成武人仁宗末爲户部侍郎知青州曉律令長

   於吏事治民頗有惠愛歐陽修廬陵人神宗初知青州請止散青苗錢爲王安石所詆屢

   趙抃衢州西安人神宗時改知青州時京東旱蝗青獨多麥蝗及境遇風退飛盡墮水死

   呉獬安陸人神宗時知青州㑹散青苗錢獬不忍民受害引疾去陳次升仙遊人神

   宗時知安邱縣轉運使呉居厚以聚歛聞檄尉罔徵稅於逺郊得農家敗絮捕送縣次升縱遣之居

   厚怒將中以文法㑹薦擢御史乃巳蘇軾眉州眉山人神宗時徙知密州司農行手實法不時

   施行者以違制論軾謂提舉官曰違制之坐出於司農是擅造律也提舉官驚曰公姑徐之未幾朝

   廷知法害民得罷有盜竊發安撫使遣悍卒來捕卒入民家爭鬬殺人且畏罪將爲亂民奔訴軾投

   其書不視曰必不至此散卒聞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劉廷式齊州人神宗時蘇軾守密

   州廷式為通判有能聲毛注衢州西安人徽宗時知高苑縣以治辦稱御史中丞呉執中薦

   為御黃鐸江南人徽宗時知樂安縣長於吏事以課最聞縣有學自鐸始翟汝文

   丹陽人徽宗時徙知密州密産鹽蔡京屢變鹽法盜販者衆有司窮治黨與汝文曰祖宗法度欲靖

   民也今繫而虐之將為厲矣悉縱之密嵗貢牛黃汝文曰牛失黄輒死非所以惠農宜輸財市之則

   其害不私於密帝從之曾孝序晉江人靖康中知青州繕修城池訓練士卒儲峙金榖有

   數年之備金兵不敢犯高宗即位升延康殿學士召赴行在青州民詣南都請留許之後兵亂孝序

   出據廳事瞋目罵之遂與子宣教郎訐皆遇害城無主遂陷時知臨淄縣陸有常厯陽人率民兵拒

   守死於陣知益都縣張侃千乘縣丞丁興宗亦死之楊存中代州崞縣人紹興六年為密州

   觀察使時韓世忠圍淮陽存中統兵趨督府助之與劉貌戰於藕塘大破之北方大恐捷聞帝遣中

   使勞︹金︺高通皇統九年為高苑令時小清河溢為患通改水道由長沙溝又築隄捍城

   至今民受其惠完顔齊明昌四年授山東西路副統 軍兼同知益都府事有惠愛郡人 為立

   伊拉古鼐貞祐中元兵取密州古鼐率兵力戰流矢連中其頸旣拔去復中其頰死

   焉三年詔贈安逺大將軍知益都府事 伊拉古鼐舊作移刺古與𣵀今改正︹元︺薩克蘇

   囘鶻人世祖時選經畧統軍一使兼益都路達魯噶齊時兵燹後民乏牛具疏請官給之統軍韶布

   哈畋遊無度害稼病民表聞收治之又元帥伊蘇岱爾據民田為牧地上聞還其田山東嵗累歉為

   請於朝發粟賑卹并奏蠲田租山東人刻石頌德 薩克蘇舊作撒吉思達魯噶齊舊作達魯花赤

   韶布哈舊作抄不花伊蘇岱爾舊作野速答爾今俱改正段綺濱州人中統中為昌樂尹撫字

   有恩後改高密民乞留之卒葬城南安都勒上都人凱烈氏元統二年除益都路總管俗頗

   悍黠安都勒興學校以平易治之時有上馬賊白晝劫人久不能捕安都勒生擒之其黨賂宣慰使

   羅鍋誣以枉勘縱其賊巳而賊劫河間復被𫉬乃盡輸其情而安都勒之誣始白親王曼努鎮益都

   其府屬病民復裁抑之民以無擾 安都勒舊竹暗都刺曼努舊作買努今俱改正黃濟

   至正八年遷知密州會嵗饑盜熾濟陳十事請弛漢人持兵器禁乞減價糶常平倉毁安邱淫祠

   決豪民楊春等獄輿論稱服王玠太原人爲夀光令嵗凶盜起玠爲建亭習射練兵數月藝

   精器備盜不敢犯張貴樂安人以才擢本縣令元末羣盜縱横縣無城郭貴設濠塹立營堡

   經營守禦民賴以安︹明︺歐陽銘泰和人洪武中遷知臨淄縣副將軍常遇春過臨淄卒入

   民家取酒相毆擊一市盡譁銘笞而遣之卒訴遇春召銘詰之銘正言以應遇春意解爲責軍士謝

   巳大將軍徐達至軍士相戒不敢犯銘爲治廉靜平恕暇輒進諸生講文藝或單𮪍行田間勸勵民

   之勤惰邑大治于子仁武岡人洪武中爲昌樂縣丞爲政廉能吏胥畏服後擢本縣令賜金

   張旟榆次人永樂中知安邱縣㑹妖賊唐賽兒等攻城旟率民兵以死拒戰㑹救至合擊

  大破之擢山東左叅政陳勛沔人宣德初擢青州知府興學造士教民孝弟力田毎省耕行

  縣繪為勸農圖未幾以疾去民謡云去陳府百姓苦李昂仁和人成化初知青州府廢政悉舉

  郡中稱治秩滿將去民狀政績三十有四事上於巡撫乞留俄升福建左叅政民懷思不巳刻像於

  表海亭列邑皆祠祀或有冤不得申者輒走祠下愬之其得民如此丁内艱服除改山東尋進右布

  政使舊治民鼓舞而迎者載道郭桂咸寕人宏治中知安邱縣縣民王愷富而横令至輒啖以

  利為所挾制桂發其事鞭笞之有翁訟其子盜金者且罵母桂知其為後母也令翁歸發媪衣笥果

  得金於是翁大感悟知媪所為乃復愛其子嘗赴郡縣中獄囚乘間逸攝縣者追告之途桂曰當在

  某地古墳坎窞中果然其他明斷多𩔖此何釴靈寶人宏治中知博興縣河決淹城南諸社釴

  築隄障之王緒華陰人正德初知諸城縣流賊劉六劉七等攻圍縣城緒誓以死守決扶淇河

  水注池隍賊不能踰遂解圍去謝譽安邑人正德中知昌樂縣流寇起民多逃避㑹譽朝覲歸

   泣諭百姓還守賊千餘攻城力戰卻之牛鸞獻縣人正德中知益都縣時劇賊劉六等轉掠

   城邑所過望風奔潰鸞獨與樂陵令許逵東西相應扼之賊圍城三匝鸞日夜拒守及賊斂兵退乃

   率于弟兵及諸亡命追戰於大王橋身被四矢鬬益力斬𫉬無算賊自是不復東事聞擢備兵青州

   顏神鎮王堂聚衆山谷鸞挺身突入賊中奮刃大呼隨就殄雷啟東開封人正德中知臨

   朐縣城爲流賊破者再啟東至十八日守禦之具悉備未幾賊逼郡城啟東令鄉民近城者挈其家

   及芻粟入城中簡丁壯與紳士畫地分守賊知不可破解去王雲龍襄垣人知臨朐縣端

   方清惠均田有法縣稅自雲龍後無逋者唐文煥富平人知諸城縣值大蝗文煥禱神蝗赴

   水死未翼者有大烏羣食立盡安邱饑民爲亂鄰邑響應獨憚文煥不敢發發輒𫉬之饑民爭鬻子

   女文煥請發倉賑貸全活至數萬人楊繼盛容城人嘉靖中貶狄道典史遷諸城知縣

   學張陜西人爲益都縣丞性剛介宗室縉紳皆不可干以私金嶺驛馬户舊制官雇奸吏忽更

   派民間邑大擾學張力爭得如舊葛臣固始人嘉靖中知高苑縣新城人惑上官欲決蔡家

   口洩青沙泊水入高苑境臣力爭之得已姜璧文安人隆慶中知樂安縣大姓王彦飛聚黨横

   行里中至探丸殺人前令莫敢問璧至召其黨許以縛王自贖衆恐願自効彥飛至論具立斃獄中

   而散遣其曹在邑五載威惠大著張貞觀沛人萬厯中知益都縣平賦減役應役者請計

   畝輸銀官為雇役著為令民甚便之部有自𢦤其妻以誣兄者獄巳具貞觀平反其事一時稱神明

   呉宗堯歙縣人萬厯中知益都縣時礦使中官陳增横甚守吏都屈節宗堯獨具賓主禮驛

   丞金子登說增開孟邱山礦日徴千人多捶死又誣富民盜礦三日捕繫至五百人宗堯盡列其不

   法狀奏聞請以一身易萬人命增遂劾宗堯阻撓礦務有㫖建治使者至民大譁及行𡘜聲振地久

   之釋宗堯為民王杼商邱人萬厯中知夀光縣滕縣妖賊起杼練卒儲餉賊不敢犯境修丹河

   隄城民免水患高邦佐襄陵人萬厯中知夀光縣教民墾荒招集流亡三千家天啟初遼陽

  破起叅政分守廣寕殉難楊天民山西太平人萬厯中由朝城知縣調諸城有異政擢禮科

  給事汪喬年遂安人崇禎初知青州府值嵗饑捐俸勸輸全活數萬人毎升堂鞫獄置

  土銼十餘於廊廡令訟者自炊以候吏無敢索一錢以治行卓異遷登萊兵備副使鄭安國

  崇禎中為博興縣丞度小清河形勢置閘引水灌田種稻如江南斥鹵皆變為膏腴文昌時

  全州人崇禎中知臨淄縣以廉慎得民十五年城受圍與訓導申周輔共守城破舉家自焚周輔亦

  周啟元黄岡人崇禎中知高苑縣十五年城破朱衣坐堂上不屈死李耿

  人崇禎中知夀光縣十五年城被攻自縊城上舒萬化玉山人崇禎末知博興縣城陷殉難

  張述海豐人崇禎末任博興教諭城破同訓導王象益郭純典史沈季佐皆殉難

 ︹本朝︺陳霆萬嘉善人康熙初知臨朐縣強幹有為創立順莊滚單之法省里催户胥之擾人

  頌其邵嗣堯猗氏人康熙九年進士知臨淄縣有惠政著勸民續言劉有成

   奉天 人康熙三十年知夀光縣精於吏治邑民素健訟 又好藉勢侮貧弱有成以嚴明馭之境内肅

   然時單騎行村墅勸課農桑以卓異擢同知黃驥復州衛人康熙三十三年授夀光縣訓導

   整飭學規凡士子有涉訟欠糧者輒擯斥不許接見訪其行事改則禮之以是人知自爱至於廟廡

   堂齋以時修葺不假力於有司士人尤重其義






                  提調官前總纂鄭紹謙恭簒并覆輯

                  校對官奚先凱恭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