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四至一百四十五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一百四十六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一百四十七至一百四十九

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1.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1.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1.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1.djvu/5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1.djvu/6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1.djvu/7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1.djvu/8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1.djvu/9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1.djvu/10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1.djvu/11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1.djvu/1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1.djvu/13

大清一統志

 大同府在山西省治北六百二十里東西距二百六十里南北距四百六十里東至直隷宣化府

  懷安縣界二百十里西至朔平府左雲縣界五十里南至代州繁峙縣界一百六十里北至察哈爾

  界三百里東南至宣化府蔚州界二百五十里西南至左雲縣界一百二十里東北至察哈爾界三

  百一十里西北至朔平府寕遠廳界一百三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七百二十里

︹分野︺天文昴畢兼尾箕分野大梁之次按漢書地理志趙地昴畢

  分野燕地尾箕分野今應州以東為燕地與宣府同分自大同以至偷林則皆趙分大同一府有燕

  趙二

︹建置沿革︺禹貢冀州之域周并州地戰國屬趙秦雁

  門郡地漢為雁門郡東部都尉後漢末廢晉永嘉

  五年封拓跋猗盧為代公遂有其地後魏天興中

  徙都於此置司州牧及代尹延和元年改萬年尹

  太和十七年遷都洛陽改曰恒州代郡孝昌二年

  陷廢北齊天保七年復置恒州并置安遠臨塞威

  遠臨陽等郡周平齊州郡並廢隋為馬邑郡地唐

  武德四年置北恒州七年廢貞觀十四年改置雲

  州元和郡縣志自朔州北界定襄城移雲州於此永淳元年廢開元十八

  年復置天寶初改曰雲中郡乾元初復曰雲州屬

  河東道會昌三年置大同都團練使四年升為都

  防禦使乾符五年升為節度使中和二年更為雁

  門節度使徙治代州五代唐同光二年復置大同

 節度使晉天福初割入契丹遼重熙十三年建爲

  西京升大同府宋宣和五年復歸於宋改曰雲中

  府尋入金復爲西京路大同府元至元二十五年

  改西京曰大同路屬河東山西道明洪武五年

  山西行都指揮使司七年改爲大同府隸山西布

  政使司

 本朝因之隸山西省領廳一州二縣七

  大同縣附郭東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六十八里東至陽高縣界六十里西至朔平

  府左雲縣界六十里南至應州界八十五里北至邊牆八十三里東南至渾源州界八十里西南至

    懷 仁縣 界 六 十 里 東 北 至 陽 髙 縣 界 九 十 里西北至 邊牆 一 百 里 漢 置 平 城 縣 屬 雁 門 郡 為 東部都

    尉治 後 漢 末 廢三 國 魏 復 置屬 新興 郡晉屬雁 門郡後 魏 天 興 中建 都 為 代 郡治 延和 元年改曰 萬

    年太 和 十 七 年 復曰 平 城 為恒 州 治 孝 昌中 廢北齊天 保 七 年 置 恒安 鎮 尋 改置 太 平 縣 後周 改曰

    雲 中 屬 朔 州 隋改 為 雲 内 屬 馬 邑 郡 後 徙 唐初 為北 恒 州 治 貞 觀十 四 年 於 恒 安 鎮 改 置 定 襄縣 為

    雲 州 治 永 淳 元 年 州 縣 俱 廢開元 十 八 年 置 雲 中縣 為 雲 州 治 遼 重 熙 十 七 年析雲 中 置 大 同 縣 為

    西 京 大同 府 治 金 因 之元 至 元 二 年省 雲 中 入大 同 為大 同 路 治 明 為大 同 府 治  本 朝 因 之

    鎮廳在 府治 北 邊 牆 外 一 百 里 東 西 距 二百 三十里 南北 距 二 百 二 十 里 東 至 直 隸 宣化 府張

    家口 理 事廳 界 二 百 里 西 至 朔 平 府 寕 遠廳 界 三十里 南 至大 同 縣 界 二 十 里 北 至 察 哈 爾正 紅 旗

    正 黄 旗 遊 牧 地 界 二 百 里東南 至 天 鎮 縣 界 二百三 十 里 西 南 至 寕 遠 廳 界二十 五 里 東 北 至 察哈

    爾正 黄旗 草地 界二 百 一 十里 西北 至 寕遠廳界三十 里  本朝 初為 䝉 古 察哈 爾地 及 太僕寺牧

     厰 雍 正 三 年 隸 直 隸 宣 化 府 張 家 口 理 事廳 管 理十 三 年 改 隸 山 西 省 設 豐 川 䘙 並 設 鎮 寕所 乾 隆

     十 五 年 裁 䘙 所 改 設 豐 鎮 廳 屬 大 同 府 移 舊 駐陽 高 縣 之 理 事 通 判 駐 此 三 十 三 年 改 設 同 知

     仁 縣在 府 西 南 七 十 里 東西 距 六 十 里 南 北 距九十 里 東 至 大 同 縣 界三 十 里 西 至 朔 平 府左

     雲 縣 界 三 十 里 南 至 山 隂 縣 界 三 十 里 北 至 左 雲縣 界 六 十 里 東 南 至 應 州 界 三 十 里 西 南 至 朔 平

     府 朔 州 界 九 十 里 東 北 至 大 同 縣 界 十 里 西 北 至左 雲 縣 界 八 十 里 漢 沙 南 縣 後 魏 時 廢 隋 開 皇 二

     年 移 雲 内 來 治 屬 馬 邑 郡 後 廢 唐 雲 中 縣 地 遼 析置 懷 仁 縣 屬 大 同 府 金 貞 祐 二 年 升 為 雲 州 元 復

     曰懷 仁 縣 屬 大 同 路 明屬大 同 府   本 朝 因 之 渾        源 州 在 府 東 南 一 百 二十 里 東 西 距 九 十

     五 里 南 北 距 二 百 十 里 東 至 廣 靈 縣 界四十 里 西至 應 州 界 五 十 五 里 南 至 代 州 繁 峙 縣界九 十 里

     北 至 大 同 縣 界 一 百 二 十里 東 南 至 靈 邱縣 界一百 十 里 西 南 至 繁 峙 縣 界八 十 里 東 北 至陽 高縣

     界一 百 五 十 里 西 北 至 懷 仁 縣 界 七 十 里 漢 置 崞縣屬 雁 門 郡 後 漢 及 晉 初 因 之 永 嘉 五 年 割 入 於

     代後 魏 改 為崞 山 縣 天 平 二 年 改 屬 繁 峙 郡後 周廢隋 為 雲 内縣 地 唐 為 雲 中 縣 地 後 分 置 渾源 縣

     屬 應 州 五 代 晉 初 隨 州 入 遼 遼 因 之 金 貞 祜 二 年於 縣 置 渾 源 州 元 至 元 四 年 省 渾 源 縣 入 州 屬 大

     同 路 明 屬大 同府   本 朝因 之應    州在 府 南 一 百 二 十 里 東 西 距七 十 里 南 北 距 七 十 五 里 東

     至 渾 源 州 界四十里 西 至 山 陰 縣 界 三十 里 南 至代 州 繁 峙 縣界四十 里 北 至 大 同 縣 界三 十 五 里

     東 南 至 繁 峙 縣 界五 十 里 西 南 至 繁 峙 縣 界 五 十五 里 東 北 至 大 同縣 界 四 十 里 西 北 至 懷 仁 縣 界

     三十 里漢 置 劇陽 縣 屬 雁 門 郡 後 漢 因 之晉 省 後魏為 桑乾 郡 地隋 為 馬 邑 郡 地 唐 為 馬 邑縣 地 五

     代唐 明 宗 置 金 城 縣兼 置 應 州 天 成 元 年 升 為 彰國軍 節 度 晉 天 福 元年 入 遼 遼 因 之 屬 西 京 道 宋

     宣 和 五 年 屬 雲 中 路 尋入 金亦 曰 應州 彰 國 軍 節度 仍 屬 西 京 路 元 曰 應州 屬大 同 路明 初 省 金 城

     縣入 州 屬 大 同府  本 朝 因 之 山     陰縣在 府西 南 一 百 四 十 里 東西 距五 十 五 里 南 北 距 八

     十 里 東 至 應 州 界 二十 五 里 西 至 朔 平 府 朔州 界三 十 里 南 至 代 州 界三 十 里 北 至 懷 仁 縣 界五 十

     里 東南 至 代 州 繁峙 縣界九 十 里 西南至 朔 州 界四 十里 東 北 至 應州 界三十 里 西 北至朔 州 界 二

     十 五 里漢 置 𪶁陶 縣 屬雁 門郡後 漢 及 晉 因 之 後省 隋 為善 陽 縣地 唐 為馬 邑縣地 遼 置 河 隂 縣 屬

     朔州 清 寕 中 改 屬應 州金 大 定 七年改 為山 隂 縣貞祐 二 年 升 為 忠州 元至 元 二 年并入 金城 縣 後

     復 置 仍 屬 應 州明 屬大 同 府   本 朝因 之陽      高縣在 府 東 北一 百 二 十里 東 西 距八 十 五 里

     南 北 距 一百 四 里 東至 天 鎮縣 界二 十 五里 西 至大 同 縣 界六 十 里 南至 大 同縣 界九 十 里北 至 邊

     牆 十四 里 東 南至 天 鎮 縣 界 四十 里 西 南至 大 同縣 界五 十 里 東北 至 天 鎮 縣 界六 十 里 西北 至 大

     同縣 界六 十 里漢 置高 柳縣 屬 代 郡 為西部都尉治後 漢為 代 郡治 縣尋 廢晉 復 置 後 魏永熙中於

     縣置 高 柳 郡 北 齊 郡縣 俱省 遼 置長 青縣 屬大 同府金 大 定 七 年 更 名曰 白登 元 屬大 同路 明洪 武

     初 省 二十 六 年 改建 陽和 䘙屬山 西 行 都指 揮使司 嘉 靖二 十 六 年設 大同 東路  本 朝 改曰 陽高

     䘙 順治 六 年 移 大同 府 治 於 此 八 年 還 故治 雍正三 年改 䘙 為 縣 屬大 同 府 乾 隆 三 十 三 年改 大同

     府同知為通判駐此天鎮縣在府東北 一百 八 十里東西 距六十五里 南北 距 一百三十 三

     里東至 直 隸 宣化府懷 安縣 界三十 里 西至陽高縣界三 十 五 里南至廣 靈縣 界一百 十 三里北至

     邊牆二十里東南 至 宣 化府西寕縣 界 八十里西南至陽高縣界四 十 里 東北至懷安 縣 界四十五

     里西 北至陽 高縣 界二 十里漢 置陽原縣屬代 郡後漢 省後魏 道武 帝置 廣牧縣 後為塞外地唐 置

     天成 軍遼置 天成 縣 屬大同 府金曰 天 城元 初 復故名 屬宣德 府中 統 三年改 屬興和 路 明洪 武 四

     年縣改 屬大 同府 尋 廢二十 六年置天 成 鎮鹵二䘙屬山 西行 都指 揮 使司  本朝改曰 天 鎮䘙雍

     正 三年 改䘙為縣 屬大 同府廣  靈縣在 府東 南二 百四十 里 東西 距八 十七 里南北 距 八

     十里 東至 直隸宣化 府 蔚州 界二 十 七里 西 至渾源州 界六 十里南至 靈 邱縣 界四 十 里北 至 宣化

     府 西寕縣 界四 十 里 東南至 蔚州界七 十里西 南至 靈邱縣 界七 十 里 東北至 西寕縣界 八十里 西

     北至陽高 縣 界一百 二十 里漢置平舒縣 屬代 郡後漢晉及 後 魏因之 孝昌 中陷天平中復 置兼 置

    上谷郡北齊并省入靈邱縣唐為興唐縣地五代後唐同光初析置廣陵縣屬蔚州遼因之金改曰

    廣靈仍屬蔚州元 明因之本朝雍正三年改 屬太同 府靈  邱縣在府東南二百七十里東

    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一百七十里東至直隸易州廣昌縣界四十里西至渾源州界四十里南至直

    隸正定府阜平縣界一百三十里北至廣靈縣界四十里東南至直隸保定府唐縣界二百里西南

    至代州繁峙縣界六 十里東北至直隸宣化府蔚州界五十里西北至 渾源州界四十里漢置靈邱

    縣屬代郡後漢省後魏復置天平二年兼置靈邱郡後周又置蔚州隋開皇三年郡廢大業二年

    廢屬雁門 郡唐武德六年復置蔚州僑治陽曲縣七年僑治 繁峙縣八年僑治秀容之北恒州城縣

    皆隨州寄治貞觀五年破突厥復故地還治靈邱縣天寶初移蔚州治安邊縣以靈邱縣屬焉遼及

    金初因之 貞祐二年升為成州四年割為代州支郡元復曰 靈邱縣屬蔚州明因之 本朝雍正三

    年屬大同府

 ︹形勢︺北臨廣野延亘千里封畧之内南北錯居太平寰宇

  東連上谷南達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為邊

  郡之要衝

 ︹風俗︺其民鄙樸少禮文好射獵漢書地理志質直淳厚

  俗尚武藝信義相先士人勁直率矜名節飭

  廉隅猶存忠厚之風

 ︹城池︺大同府城周十三里門四池廣一丈五尺明洪武中因舊土城甃甎城東南北各有

  小城周五里門三明景泰天順間築 本朝順治八年乾隆十年重修 大同縣附郭懷仁

  縣城周三里有奇門二池廣一丈八尺明洪武中因土城増築萬厯間甃甎 本朝増修

  源州城周四里有奇門三池廣二丈後唐時土築明萬厯中甃甎 本朝順治六年修乾隆

   三十二年重修應州城周五里有奇門三池廣二丈明洪武中土築隆慶中甃甎 本朝順

   治十二年修康熙元乾隆十一年重修山陰縣城周四里有奇門三池廣二丈宋時土

   築明隆慶中甃甎 本乾隆二十八年陽高縣城周九里有奇門三池深三丈明

   洪武中土築崇禎中甃甎 本朝乾隆十二年天鎮縣城周九里有奇門四有池明

   洪武中因舊城土築萬厯中修 本朝乾隆十二年重修廣靈縣城周三里有奇門二池

   廣三丈後唐時土築明萬厯中甃甎 本朝順治六年靈邱縣城周四里有奇門二池

   廣三丈唐開元中土築明萬厯中甃甎本朝順治十二年乾隆十三年重修

 ︹學校︺大同府學在府治東南舊在府治東即遼金西京國子監明洪武中改建 本朝順

   治十二年修入學原額二十名乾隆五十四年裁撥霍州靈石縣三名大同縣學

   治西北隅舊與府學一區明萬厯初徙建今所 本朝康熙五十六年修入學額數十五名

    仁縣學在縣治西北隅舊在城東門外明洪武中徙建今所 本朝順治康熙間屢修入學

    額數八名渾源州學在州治西元皇慶初建 本朝順治六年修入學額數十二名

    州學在州治西南舊在城西北隅遼清寕間建明洪武中徙建今所 本朝順治十一年修康

    熙四十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山陰縣學在縣治西宋建明嘉靖中増修 本朝初

    重修入學額數八名陽高縣學在縣治東舊在高山䘙東偏明成化中建萬厯中移建今

    所 本朝順治間修康熙二十六年重修向為衞學雍正三年改設入學額數八名天鎮縣

    學在縣治東明戌化中建 本朝康熙八年修五十五年重修向為䘙學雍正三年改設入學額

    數八廣靈縣學在縣治西北明洪武初建在縣治西後徙今所 本朝順治十四年

    修入學額數八名靈邱縣學在縣治東金貞祐間建 本順治十七年修康熙十七

    年重修入學額數八名雲中書院在府治東明御史陳文燧建延陵書院

     在 廣 靈 縣 城 内 西 北 隅   本 朝 乾 隆 二 十 五 年 建  按 舊 志 載 務 學 書 院 在 府 治 西 南 明 宏 治 中 朱

     仕 玳 搆 此 以 貯 御 賜 書 籍 賜 額 務 學翠 屏 書 院 在渾 源 州 南 七 里 翠 屏 山 金 狀 元 劉 撝右 丞 蘇 保 衡

     講 學 處 石 溪 書 院 在 渾 源 州 治 北 七 里明 正 德 間 巡 撫 石 玠 建 今 並 廢 謹 附 記

  ︹户口︺原 額 人 丁 四 萬 五 千 二 百 二 十 二  今 滋 生 男 婦共 七 十 六 萬 四 千 九 百 二 十 三 名  口 計 一 十 三

     萬 三 千 六 百五 十 五 户

  ︹田賦︺田 地 五 萬 一 千 二 百 八 十 二 頃 一 十 八 畝 六 分有 奇 額 徵 地 丁 正 雜 銀 一 十 一 萬 二 千 六 百 三

      十 兩 八 錢 三 分  一 釐 糧 一 萬 四千 九 百 七 石 八  斗 一 升 有 奇

  ︹山 川︺紇真山 在 大 同 縣 東 亦名 紇 于 山 隋 書 地 理 志雲 内 縣 有 紇 真山 元 和 志 在 雲 中 縣 南

      三 十  里蕃 語 紇 真 漢 言 三 十 里 寰 宇 記 冀 州 圖 云登 之  望桑 乾 代 郡 數 百 里 夏 恒 積 雪 故 彼 人 語 曰

      紇 真 山 頭 凍 死 雀 又 有 神 泉 人 歌 曰紇 真 山 頭 有 神 井 入 地 千 尺 絶 骨 冷奚             望 山 在 大同 縣

   東金史地理志大同縣有奚望山寰宇記在雲中縣東一百里白登山在大同縣東一名白

   登臺漢書匈奴傳髙帝自將兵擊冒頓先至平城冒頓縱精兵圍高帝於白登七日顔師古曰白登

   在平城東南十餘里服䖍曰白登去縣七里魏書本紀太祖天興二年起鹿苑於南臺陰北距長城

   東包白登太宗永興五年大閲於東郊帝臨白登躬自校覽泰常四年築宮於白登山水經注今平

   城東十七里有臺即白登臺臺南對岡阜即白登山括地志白登山在定襄縣東三十里元和志在

   雲中縣東北三十里七峯山在大同縣西南四十五里又名玉龍山有石洞天橋禪房

   山在大同縣西南六十里周六里上有寺塔皆創自遼火山在大同縣西水經注火山上有

   火井南北六十七步廣減尺許源深不見底炎勢上升常若微雷發響以草内之則烟騰火發山亦

   名熒臺火井東五六尺有湯井廣輪與火井相狀勢熱又同以草内之則不燃皆沾濡露結故俗以

   湯井為目井北百餘歩有東西谷廣十許歩南岸下有風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測穴中肅肅常有微

    風雖三 伏盛暑 寒吹淩人 不可暫停山 出雛烏形類鴉純 黒姣好 繢采紺發 觜若丹砂性 馴良而易

    附曰 赤 觜烏亦 曰阿雛元和志火 山 在雲中 縣西五里 武    州山在大同縣西一名武周山

    魏土 地記 平城宮西三 十里有武 州塞口 隋書地理志 雲内 縣有武周山 寰宇記引 冀州圖 云山東

    西數百里 南北 五 十里山 之 南面壁立千仞 舊志 在 縣西二 十 里雷     公山在大同縣西北

    十 五里 周 三 十里上 有雷公 廟及 龍 亭 旱禱輒 應神     山在大同縣北四十里方山

    同縣 北一 名方 嶺魏書高祖紀 太和三 年六月 起文石 室靈 泉殿 於方山八月乙 亥幸方 山起思 遠

    佛寺水經 注 羊水又東注 如渾水 亂流逕方嶺通鑑注方山 在 平城西北如 渾水上 舊志在縣北五

    採掠山 在大同 縣東北 金史地理 志 白登山有採掠山 舊志在 縣東北四 十 里一名採

    藥山其 山多產藥 材豺 山在大同 縣東北塞 外魏 書太祖 紀天興六 年七月築 離宮 於豺山 天

    賜 元年十 二月 幸豺山 宫蘆  子山在懷仁 縣西 南 十五里盤迴八十 三里 舊 有鐵冶

   峪山在懷仁縣西南二十里上有張萬戸洞牙余山在懷仁縣西南三十五里相近

   爲紅山谷中有捨身崖大峪山在懷仁縣西南四十里峪關可行車南通雁門等關西通

   左雲金仙山在懷仁縣西南五十里上有金仙洞洞南爲滴水崖石壁有孔日滴水數

   瓢可供數人之飲燕家山在懷仁縣西南六十里上有洞金龍山在懷仁縣西南

   七十里金史地理志懷仁縣有金龍山舊志周三十六里有泉相傳與馬邑金龍池脈相通故名

   清涼山在懷仁縣西十五里金史地理志懷仁縣有清涼山明統志舊有甎塔及利國鐵冶

   山之西有寒泉石井山在懷仁縣西十五里峪中有石井錦屏山在懷仁縣西二

   十五里金史地理志懷仁縣有錦屏山明統志峯巒聳翠舊有瓷窯及鐵冶鵞毛口山

   在懷仁縣西北十五里西通左雲右玉二縣得勝山在懷仁縣西北二十里峻石崎嶇明

   隆慶中鑿砌石梯數里陳家峪山在懷仁縣西北二十里舊志相傳宋楊業駐兵處

   團山在懷仁縣西北二十五里周四十七里玉龍山在懷仁縣西北四十里七峯並

   列有青石盤旋至巔如龍狀壁有玉龍洞上有鐵瓦覆之登者援鐵索履浮木而上下覷諸山若淩

   空然中有恒嶽行宫山巖聳出風雨不侵誠天建也五峰山在渾源州東三十里山形如掌

   上有五 峯觀觀有三 洞柏 山在渾源州東南十里與恒嶽相接山高多柏頂有惠嶺亦曰秀

   嶺下有黒龍池雲興即雨恒山在渾源州東南二十里 即北嶽水經注崞山縣南北元 嶽括地

   志北嶽有五别名一曰蘭臺府二曰列女宫三曰華陽臺四曰紫薇宫五曰太乙宫釋家謂之青峯

   埵水經謂之元嶽又名陰嶽紫嶽恒嶽志山之最髙勝者無踰嶽頂亦名天峯嶺入山之逕自山門

   東北行三里 許曰歩雲路石徑盤紆又三里為望仙嶺有望仙 亭又三里為虎風口路益陡峻相近

   為紫芝峪又 有太尉祠祠上為白龍洞山之東峯為琴棋臺一 峯突出旁有石几自臺而下折東稍

   北為㑹仙府左有集仙洞府東有白虎峯相近有白雲堂又有夕陽巖在琴棋臺之東崖下為通元

   谷旁有潛龍二泉相距尺許一甘一苦飲浴可愈疾又有聚老嶺延亘峻險自琴棋臺而南有翠雪

   亭亭下為自在林萬松攢植 按恒山漢書地理志以為在上曲陽厯代諸志皆因之尚書周禮注

   疏亦云自漢宣帝神爵元年祀北嶽常山於曲陽唐宋祀典皆在定州至宋始有恒山没於遼從曲

   陽縣望祀之説明人乃定渾源之元嶽為恒山宏治六年馬文升請𨤲正祀典乃修治渾源州舊廟

   而秩祀尚在曲陽 本朝順治十七年始改嶽祭於渾源孫臏山在渾源州東南六十里南

   麓有千佛洞皆鑿石而成翠屏山在渾源州南七里秀麗如畫屏滱水出其東麓一名高氏

   山亦作高是山海經高是之山滱水岀焉水經注滱水出靈邱縣西南高氏山山上有石銘題言冀

   州北界故世謂之石銘陘元和志石銘陘嶺在靈邙縣西北八十里寰宇記高是山在靈邱縣西北

   七十里 按是山古屬靈邱今屬渾源渾源唐末始置縣其東南大率皆靈邱縣地龍山

   源州西南四十里亦名封龍山其絶頂曰萱草坡翠杉蒼檜千尺淩雲魏書太宗紀泰常二年司馬

  順之入常山遂聚黨於封龍山舊志夏時雨過山氣上騰如龍故名金末李冶元好問張德輝常遊

  此山時號龍山三老鳳凰山在渾源州西北七里山形如鳳凰神溪水發源其麓崞山

  在渾源州西北二十里漢以此山名縣魏書世祖太平真君二年葬惠太后於崞山水經注崞山

  縣右背崞山舊志有横山在州西二十里南北橫亘隱如城郭故崞縣在其左即故崞山矣

  錦山在渾源州西北二十二里以元尚書孫公亮居其下故名其相接者曰馬鞍山龍角

  山在渾源州北二十里雙峯並峙狀如龍角翠微山在應州東南三十里山色極翠秀又

  雲山在州東南四十里周五十八里茹越山在應州南四十里屏列如壁林木深秀中有書

  堂巖其山與代州繁峙縣接界龍灣山在應州西南四十里一名南山周六十三里有龍灣

  香峯山在應州西南四十里上有石甃井龍首山在應州東北三十里一名

  邊耀山高峯相接長二十餘里上有神農廟香山在山陰縣南三十里高一千二百餘丈周

   一百餘里三峯秀起松石蒼翠龍門山在山陰縣南三十里周八十三里一名隘門山上有

   御射臺後魏文成帝常較射於此復宿山在山陰縣南金史地理志金城縣有復宿山府

   志謂之佛宿山金王拱碑云文殊大師留宿處在縣南三十五里接代州界俗名草垛山黄花

   山在山陰縣北即古黄瓜堆魏書序紀穆帝六年於灅水之陽黄瓜堆築新平城水經注桑乾水

   東南逕黄瓜阜西又逕其堆南北齊書文宣紀天保五年茹茹寇肆州帝自晉陽討之至恒州黄瓜

   堆通鑑唐垂拱三年黒齒常之大破突厥於黄花堆金史地理志山陰縣有黄嶺舊志謂之黄花山

   在縣北四十里東接應州北接懷仁縣界蟠羊山在陽高縣東魏書太祖紀天賜四年五月

   北巡自參合陂東過蟠羊山通鑑晉太元二十年燕主垂遣太子寶伐魏魏軍至參合陂西燕軍在

   陂東營於蟠羊山南水上雁門山在陽髙縣西北邊牆外山海經碣石之山又北水行五百

   里至於雁門之山郭璞曰在高柳北水經注其山重巒疊巘霞舉雲高連山隱隱東出遼塞

   山在天鎮縣東十里其形如盆上有石洞晚霞山在天鎮縣東南二十里形似蓮花又

   名蓮花山神頭山在天鎮縣東南六十里尖峯聳立孤峯山在天鎮縣南二十里

   平地突起上有風神廟福祿山在天鎮縣東北十里二郎山在天鎮縣東北十五

   里有泉不盈不涸取之不竭泉上有廟祈禱輒應壼山在廣靈縣東一里壺流河遶其下故

   飛鳳山在廣靈縣東二十里平地一岡突起軒如翔鳳下有西馬莊元侍郎龎清居此

   清常任洗馬故以官名莊今訛洗為西加斗山在廣靈縣東南二十里周一百二十里層

   巒突起高出雲表一名神峯山上有圯城玉峯山在廣靈縣南一里兩峯突岀如玉一名遇

   逢山俗傳遇仙人採藥於此直峪山在廣靈縣南十五里天井山在廣靈縣西南

   二十里上有石井林管山在廣靈縣西南四十里一名林關山周三十六里為西南咽喉

   山下有石夾泉下流數里出口社臺山在廣靈縣西關内石㒺如臺故名鞍子山

   在廣靈縣西三里兩阜相連其狀如鞍石梯山在廣靈縣西二十里為驛路所經自麓至

   嶺石階天然明嘉靖中高仲寶修葺遂為坦途黄龍山在廣靈縣西三十里相傳有黄龍見

   白羊山在廣靈縣西五十里周二十六里中有泉湍瀑聲如唾玉名曰瑞泉望狐

   山在廣靈縣西六十里周三十二里千福山在廣靈縣西北五里出花斑石舊志一名

   千夫山相傳前代遣千夫取石祠而禱之今神祠尚存民常祈福於此九層山在廣靈縣

   西北二十五里山有九層因名六楞山在廣靈縣西北七十里前後各垂三脊峻險幽深

   巧八山在廣靈縣北二十里一山居中四圍七山相向牛欄堝山在廣靈縣北三

   十里周圍有天生石欄平頂山在廣靈縣北三十里周四十里山頂方平故名老山

   在廣靈縣東北三里一名翠山其山皆石百草環生若㸃翠然瓦房山在廣靈縣東北四十

   里周五十三里形如瓦屋樺山在廣靈縣東北四十里一名樺澗嶺多産樺樹上有三岔砦

   孤在靈邱縣東十八里三山在靈邱縣東二十五里三峯巍峙隘門山

   邱縣東南周二十里水經注滱水自縣南流入峽謂之隘門設隘於峽以譏禁行旅高峯隱天深溪

   埓谷寰宇記隘門山亦曰隘口今呼為龍門在縣東南十五里壁立直上層崖刺天有古道極陿後

   魏明元帝置義倉之所太白山在靈邱縣南十里元和志有鍾乳穴其深不測仰望穴中

   乳如懸穗舊志在縣南二十里高十五里周七十五里𮞉遶十八盤雪積春暮不消枚𮞉山

   在靈邱縣西元和志滋水出靈邱縣枚𮞉山寰宇記土地記云鹵城東三十八里有枚𮞉嶺北與髙

   是山連麓接勢通為高是山花山在靈邱縣西北十二里春花特盛聖水山

   邙縣北三十里周三十二里山下有泉旱禱輒應亦名龍泉山 按省郡各志並載聖水山在縣西

   北龍泉山在縣北其實一山也今據邑志刪正惡道山在靈邱縣東北二十里路險峻難行

   雙化嶺在大同縣西三十里盤踞百餘里府志世傳有二僧同化於此嶺西有古寺

   狐嶺在大同縣西北二十里遼史興宗紀重熙六年夏四月獵野狐嶺元史穆瑚黎傳穆瑚黎

   從太祖伐金金兵四十萬陣野狐嶺北穆瑚黎率敢死士大呼陷陣帝麾諸軍並進大敗金兵 穆

   瑚黎舊作木華黎今改正槍鋒嶺在渾源州東南五十里枳兒嶺在天鎮縣東三

   斷駕嶺在廣靈縣西四十里𮞉嶺在廣靈縣西五十里又有馬蹄嶺亦在縣西五

   火燒嶺在廣靈縣西北五十里赤崖爛然與樺山皆稱險峻銀釵嶺在靈邱縣

   東二十五里周三十里接直隸易州廣昌縣界兩傍高山卓峙如立釵然玉華峯在渾源州

   南十里恒山之左雙峯聳翠形如削玉化悲巖在山陰縣西南接朔州界兩峯壁立東巖

   有石穴頗深廣中有北嶽祠中霤聖水滴日盈𦈢以禜雨奇騐縣志相傳有樵夫夏初採薪至巖窟

   見二仙對奕樵夫留薪窟中歸告諸父老伐木鑿石構祠四楹趙霸岡在應州東二十五里

   南濱渾河護駕岡在應州南三十里相傳魏孝文帝駐蹕於此卧龍岡在廣靈縣

   北八里山脈蜿蜓自西而來凝結東向與龍虎巖對峙左右宛然二龍每夏時平地有光上浮若引

   練貫二山之麓冬春則不復見大石峪在應州東南三十里相近又有小石峪皆南通代州

   繁峙箭桿峪在應州西南四十里相近又有明福劉家神堂等峪東安峪

   州西南五十五里又西五里有西安峪神峪在陽高縣西北邊牆外去守口峪十五里山阜

   有穴俗名風洞邃不可測有石板掩口之半白狼堆在應州西北水經注濕水又東北逕

   白狼堆南魏道武帝於是遇白狼之瑞故斯阜納稱焉阜上有故宫廟樓榭基雉尚崇每至鷹隼之

   秋羽獵之日肆閱清野爲升眺逸地沙陵在陽高縣南水經注濕水又東逕沙陵南魏金田之

   如渾水在大同縣東北四十里自塞外南流入又南至縣東南入桑乾河今名御河水

   經注如渾水出涼城南旋鴻縣西南五十餘里東流逕故城南又東合旋鴻池水東南流逕永固縣

   右會羊水又南至靈泉池又南逕北宫下又南分爲二水一水西出南屈入北苑中厯諸池沼又南

    逕虎 圏東又 逕 平城 西 郭内 又屈逕 平 城縣故 城南夾 御路南 流 逕蓬 臺 西又 南逕皇 舅 寺西又 南

    逕永安 七級 浮 圖 西又 南遶 岀 郊 郭又 南 逕白 登山西又 逕安 先 宫 東又 南逕 平 城 縣故 城 東自 北

    苑 南出 厯 京 城 内 又南 逕 籍田及 藥圃西明堂東又 南與 武 周 川 水 㑹又 南 流逕班 氏縣故城東又

    東南流注 於濕 水 府志御河源出 府 東 北邊牆外葫蘆海經 得勝 堡 東宏賜堡西過 府 東 門外又南

    流與 武 周 川合 又 東南至縣東 南 三 十里 注 桑乾河武     周塞水在 懷仁縣 南七 十里源 出

    縣西 新莊村 東流 逕 薛家莊 又東 流至 縣 東 南入桑乾 河一名 新莊 河 又名南 河水 經注 武 周 塞水

    出故 城 東東 南 流岀 山 逕日沒城 南 又東 流 右注 桑 乾水武      周川水 自朔 平府左雲 縣東

    流入 懷仁 縣北 又 東南流至大同 縣東 南入 御河今名 十里 河水 經 注武周川水又 東北 右合 黄山

    水又 東 逕故 亭 北右合火山 西谿水 又東南流水側有 石 祇洹 舍 并諸窟室又 東轉逕 靈巖南又東

    南流 出山又 東 逕 平城縣南 東南流 注 如 渾水亂    嶺關水在 渾源 州 東 四十 里西 流 入 渾

   遠望峪水在渾源州東南十里出遠望峪西北流入渾河温泉水在渾源州

   東南一百里西南流入滱水水經注温泉水出西北暄谷其水温熱若湯能愈百疾東南流經興豆

   亭北又東注於滱水滱水在渾源州南出翠屏山東南流入靈邱縣又東南流入直隸易州廣

   昌縣界即古嘔夷水周禮職方并州川曰嘔夷漢書地理志靈邱縣有滱河東至文安入大河過郡

   五行九百四十里并州川水經注滱水岀靈邱縣高氏山即温夷水也南逕𠉀塘又東合温泉水又

   東莎泉水注之又東逕靈邱縣故城南又自縣南流入峽謂之隘門厯南山沿澗西轉逕御射臺南

   又西流南轉東屈逕北海王詳之石碣南元和志嘔夷水一名滱水岀靈邱縣西北髙氏山遼史謂

   之渾源川今名唐河磁窯峽水在渾源州南十里北流入渾河李峪水在渾源州

   西南十里北流入渾河淩雲口水在渾源州西南三十里北流入渾河神谿水

   在渾源州西北鳯凰山下水中有孤石方一畝高丈餘上有律吕神祠又乳泉水在州西二十里一

   名西神谿水俱流入渾河崞川水在渾源州東北二十里流逕州西南麻家莊又西至應州

   西安鎮折而北入桑乾河水經注崞川水岀崞山縣故城南又西出山謂之崞口北流逕繁峙故城

   東又北逕劇陽縣故城西又東注於濕水石峪水在應州東南三十里有大石峪小石峪二

   水合而北流逕州城東北又北合渾河入桑乾河桑乾水自朔平府馬邑縣東北流入山

   陰縣界又東北流逕應州界又東北流逕大同縣東南五十里又東流入陽高縣界又東流入天鎮

   縣界又泉流入直隷宣化府懷安縣界自應州東亦稱濕水水經注桑乾水又東左合武周塞水又

   東南逕黄瓜阜西又屈逕其堆南又東右合枝津又東北逕魏亭西又東北逕白狼堆又東北逕巨

   魏亭北又東崞川注之又東逕班氏縣南如渾水注之又東北逕平邑縣故城南又東逕沙陵南又

   東逕狋氏縣故城北又東逕道人縣故城南又東逕陽原縣故城南敦水在陽高縣南東北流

   入天鎮縣西入雁門水山海經少咸之山敦水岀焉東流注於雁門之水水經注敦水導源西北少

   咸之山南麓東流逕參合縣故城南又東𣸢水注之東北注雁門水雁門水源出陽高縣西

   北邊牆外東南流入陽高縣北又東流入天鎮縣界又東流入直隸宣化府懷安縣界水經注雁門

   水出雁門山東南流逕高柳縣故城北又東南流逕叱嶮城又東南流屈而東北積為潭敦水注之

   又東北入陽門山謂之陽門水與神泉合又東逕西伺道城北又東託台谷水注之託台谷

   水在天鎮縣西南東北流入雁門水水經注託台谷水上承神泉於葦壁北東逕陽門山南託台

   谷謂之託台水東逕三會城南又南逕託台亭北又東北逕馬頭亭北又東北注雁門水延鄊

   水在天鎮縣西北邊牆外水經注延鄊水出延陵縣西山東逕延陵縣故城北俗謂之琦城川又

   東逕羅亭又東逕馬城北又東注修水于延水在天鎮縣北一名修水一名東洋河源出

   縣北邊牆外東南流至縣東北又東南流入直隸宣化府懷安縣界山海經梁渠之山修水出焉漢

   書地理志代郡且如縣有于延水水經注于延水出塞外柔元鎮西長川城南小山東南流逕且如

   縣故城南即修水也又東南逕馬城縣故城北俗謂是水為河頭又東逕零丁城南右合延鄉水

   祁夷水在廣靈縣南關外鄭康成顔師古以此為嘔夷川今名壺流河源出縣西三十里東

   流入直隸蔚州界漢書地理志代郡平舒縣有祁夷水北至桑乾入沽水經注祁夷水出平舒縣東

   逕平舒縣之故城南澤中其水控引衆泉以成一川東北逕蘭亭南又東北逕石門關北又東北流

   水側有故代王魚池豐水在靈邱縣東南二十里平地上亂泉湧出上建豐水神祠東流為葫

   滋水在靈邱縣西南二十里源出枚𮞉山一名莎泉水東流入唐河水經注莎泉水東南

   入於滱水元和志滋水出縣西枚迴山懸流五丈激湍之聲響動山谷樵伐之士咸由此渡巨木淪

   渚久方出或落崖石無不粉碎水磨河在大同縣東門外源出平地東流入桑乾大峪

   河在懷仁縣南四十里又北十里有薛家河又北五里有小峪河俱流入桑乾河渾源河

   在渾源州東南十里源出漢水峪分流遶城北西流匯為大澤又西流匯神谿水折而西北至應州

   龍首山又折而北入桑乾河黄水河在應州西南自朔平府馬邑縣東北流入山陰縣界

   又東北流入州西北八里入桑乾河即古濕水也清水河在應州西北東南流逕黄瓜堆

   北東流入桑乾河木瓜河在應州西北二十里東流入桑乾河白泥河在山陰縣

   東一名白迷河源出縣東南界榆林峪東北流入應州界曰盆子峪河天河在天鎮縣南一

   里流至城北常泥淖不易過故名枕頭河在廣靈縣南源出翟家疃形𩔖角枕東注壺流

   黒龍河在靈邱縣西四十里源出黒龍谷上建黑龍池廟南入滱水鎮子海

   在懷仁縣東南十五里周𮞉四十五里西北有泉深不可測縣志鎮子海居人決水導流於桑乾河

   今水涸皆為禾黍之地靈泉池在大同縣城北魏書孝文紀太和九年六月幸方山遂幸

   靈泉池水經注池東西一百歩南北二百步舊名白楊泉泉上出白楊樹因名南面舊京北背方嶺

   左右山源亭觀繡峙旋鴻池在大同縣北邊牆外魏書孝文太和十八年八月車駕次旋

   鴻池水經注旋鴻水出涼城旋鴻縣東山下水即成池北引魚水水出魚谿南流注池池水吐納川

   流以成巨沼東西二里南北四里北對涼州地之南池池方五十里俗名乞伏袁池西南流經旋鴻

   縣南右合如渾水龍池在應州西南四十里龍灣山下州志元大德三年道士張志通砌石

   立亭其上旱禱有騐集興疃池在廣靈縣南五里其水清湛冬夏不竭注壺流河

   疃池在廣靈縣西水從西山底出深不可測石窟寒泉在大同縣西三十五里武

   州山峪中有石窟寺故名流至府城南注如渾水灰泉在懷仁縣東二十五里源深不可測

   每歲冬邊外燒荒草灰自泉湧出聖水泉有二一在懷仁縣東南海子村北一里許平地

   湧出一在應州東三十里冬夏不竭唐泉在應州東安邊鎮自石澗流出下入渾河馬跑

   泉在應州南四十里朗嶺關下何家泉在山陰縣南三十里復宿山下又沙家泉在縣

   西北四十里一泉三眼水白而甘又稱神泉灑雨泉在廣靈縣南十五里一名滋雨泉出

   直峪山之崖孔間又二十五里有勒漢砦百家泉出焉濬源林管山下俱入壺流河府志灑雨泉在

   直峪山源自石孔出遇旱使數婦人潑灑之遂雨北注枕頭河東入壺流河一斗泉

   靈縣西北二十五里名勝志九層山有泉水僅斗許可供百餘家名一斗泉滴水崖泉

   在廣靈縣北二十里名勝志巧八山有滴水崖泉自穴中出滴水成池白水濼在天鎮縣

   西北遼史天祚紀保大元年三月聞金師將出嶺西遂趨白水濼三年四月金兵送族屬輜重東行

   乃遣兵邀戰於白水濼金史太宗子杲傳天輔五年四月復取西京杲率大軍趨白水濼分遣諸將

   招撫未降州郡及諸部族羊城濼在天鎮縣北金史太宗子杲天輔五年杲約宗翰㑹奚

   上嶺定議杲出青嶺宗翰出瓢嶺期羊城濼㑹軍時遼主在草濼宗翰與宗幹率精兵六千襲之遼

   主西鴉兒匯在廣靈縣西南四里鴉多飲啄於此中有古冰人感寒疾者取飲之汗出

   即愈諺云壽民丹水温湯在大同縣西南五里北史魏常爽傳爽置館於温水之右教授門徒

  雙井在懷仁縣西南一百十里平地湧泉今砌為二井覺山井在靈邱縣東南三十

  里井在山中深三百尺

 ︹古蹟︺平城故城在大同縣東史記漢高祖本紀七年匈奴攻韓王信因與同反高祖自往

  擊之至平城匈奴圍平城七日而後罷去後漢書明帝紀永平十六年騎都尉來苗出平城伐北匈

  奴魏書穆帝六年修故平城以為南都太祖天興元年遷都平城始營宫室建宗廟立社稷太宗泰

  常七年築平城外郭周圍三十二里元和志雲州本漢雁門郡之平城縣漢末大亂自定襄以西遂

  空曹公鳩集荒散復立平城縣屬新興郡晉改屬雁門郡後劉琨表封猗盧為代王都平城後魏道

  武帝遂於此建都東至上谷軍都關西至河南至中山隘門塞北至五原地方千里以為甸服孝文

  帝改為司州牧置代尹遷都洛邑改置恒州孝昌之際代北盡為邱墟高齊文宣天保七年置恒安

  鎮徙豪傑三十家以實之今名東州城其年廢鎮又置恒州周武平齊州郡並廢以其所置恒安鎮

   屬朔州自周迄隋仍為鎮唐武德四年平劉武周置北恒州七年廢貞觀十四年自朔州北界定襄

   城移雲州及定襄縣於此復為黙啜所破移百姓於朔州開元十八年復置雲州及雲中縣遼史地

   理志晉高祖代唐以契丹有援立功割山前代北地為賂大同來屬因建西京又析雲中置大同縣

   金史地理志大同縣有平城外郭元史地理志大同路大同縣至元二年省西縣入馬蓋即雲中以

   在大同西也城邑考今大同城東五里無憂陂上有平城外郭南北宛然相傳後魏時故址舊志平

   城有三皆在冀北一曰平城漢高被圍之所為今大同一曰新平城拓拔猗盧所築在今山隂縣北

   一曰小平城秦䝉驁所拔者今朔州地小平城見吞於秦兩漢無聞新平城見據於六修後廢獨平

   城魏以為都後復為鎮稱京置府至今顯焉 按遼史以大同為本大同川地考之唐中受降城西

   有大同川去此甚遠遼史誤班氏故城在大同縣東南漢置縣屬代郡後漢末省水經

   注如渾水南流逕班氏縣故城東十三州志曰班氏縣在郡西南百里北俗謂之去留城寰宇記班

  氏故城漢為班氏縣今廢城存定襄故城在大同縣西北二十八里唐置縣屬雲州 按

  漢定襄郡城在今朔平府北塞外此是唐定襄縣城或以此為漢郡城非奉義故城

  同縣北遼置縣金省為鎮遼史地理志大同府奉義縣本漢陶林縣地後唐武皇與太祖會此析雲

  中縣置金史地理志大同縣有奉義鎮 按漢陶林縣屬雲中郡為東部在今朔平府北塞外非今

  大同縣境遼志誤雲内故城在懷仁縣西南五十里遼史地理志懷仁縣隋開皇二年

  移雲内縣於此懷仁故城在今懷仁縣治西遼置縣因阿巴齊與晉王李克用㑹於東城

  有懷想仁人之語故縣取名金貞祐二年徙今治 阿巴齊舊作阿保機今改正崞縣故

  城在渾源州西漢置縣屬雁門郡漢末廢晉復置永嘉五年劉琨以繁畤崞縣等五縣地予拓拔

  猗盧遂入於代改曰崞山東魏天平二年移治水經注崞山縣故城王莽之崞張也縣南面元岳右

  肩崞山處三山之中故以崞張為名舊志後魏崞山縣唐末改為渾源縣故城在州西二十里横山

   左側唐末以土地鹵溼遷治東境即今州治故城墉址尚存 按通典元和志舊唐書地理志寰宇

   記皆以崞為漢舊縣惟文獻通考以為隋縣隋書地理志雁門郡崞縣後魏置曰石城縣開皇十年

   改曰平寇大業初改為崞縣魏書地形志石城縣屬秀容郡永興二年置隋之崞縣既為石城則漢

   崞縣即魏崞山無疑自孝宗以後陘北之地盡陷崞山徙於今代州西南而北城廢水經注所言故

   城是也地形志屬繁畤郡者巳非舊治矣繁畤故城在渾源州西漢置縣漢末廢晉復置

   後魏天平二年移於今代州繁畤縣界水經注崞川水流逕繁畤故城東應州故城

   應州東五代史職方考應州故屬大同軍唐明宗應州人也乃置彰國軍輿地廣記應州唐末置領

   金城渾源二縣舊志金城故城在今城東八里即故州治唐天寶初王忠嗣所築今治舊為天王村

   乾符間李國昌以故城頽圯移築於此名金鳯城 按遼史地理志唐武德中置金城縣後改應州

   考通典元和志新舊唐書皆無金城縣遼史所云武德中置不知何據劇陽故城

  州東北漢置縣晉省水經注崞川水又北逕劇陽縣故城西闞駰曰在隂館縣東北一百三里𪶁

  陶故城在山陰縣東漢置縣晉永嘉後廢水經注南池北對𪶁陶縣故城山陰故

  城在今山隂縣西南遼初為河陰縣金史地理志山隂本名河隂大定七年以與鄭州屬縣同故

  更焉貞祐二年升為忠州元史地理志應州山隂至元二年併入金城後復置舊志忠州故城在

  縣西南十五里元復置縣時移治陽和衞故城即今陽高縣治舊志明洪武二十六

  年置陽和䘙宣德元年調高山衞於此嘉靖二十六年設備兵使轄衞四堡七分邊九十六里有奇

  為大同東路城南有關壘土為之内設陽和驛萬厯三十年増修又築連城於關西隅屹為雄鎮分

  邊十九里内杏園兒神峪溝天蓬溝皆極衝白沙灘次之邊外二十餘里鵝溝等處即首領駐牧

  道人故城在陽高縣東南漢置縣屬代郡後漢末省水經注濕水東逕道人縣故城南地

  理風俗記曰初築此城有仙人遊其地故名今城北有淵潭而不注俗謂之平湖白登故

  城在陽高縣南本白登臺地遼置長青縣金改曰白登金史地理志白登縣本名長青大定七年

  更名元史地理志至元二年廢白登縣為鎮屬大同縣尋復置明洪武二年李文忠出朔州敗敵於

  白登縣尋廢舊志今為白登村在䘙南二十五里平邑故城在陽高縣西南本趙邑史

  記趙世家獻侯十三年城平邑漢置平邑縣屬代郡後漢初廢永平八年復置曰北平邑晉省十三

  州志平邑城在高柳南八十里北俗謂之醜寅城高柳故城在陽髙縣西北漢置縣屬

  代郡後漢末為代郡治尋省晉復置後魏永熙中於縣置高柳郡北齊省水經注雁門水南流逕高

  柳縣故城北城在平城東南六七十里於代為西北寰宇記入塞圖六平城直東二百二十里至高

  柳城又東一百八十里至代郡城參合故城在陽高縣東北漢置縣屬代郡漢書高祖

  紀十一年將軍柴武斬韓王信於參合顔師古曰參合代之縣也後漢省水經注敦水東逕參合縣

  故城南地理風俗記曰道人城北五十里有參合鄉即故縣括地志參合城在定襄縣北 按後魏

   天平二年改置參合縣屬梁城郡非故縣應在朔平府邊牆外陽原故城在天鎮縣南漢

   置縣屬代郡後漢省水經注濕水又東逕陽原縣故城南北塞謂之北郍州城平舒故城

   在廣靈縣西本趙邑史記趙世家孝成王十九年趙以龍兑汾門臨樂與燕燕以葛武陽平舒與趙

   漢置平舒縣屬代郡後漢建武七年封馬成為侯邑晉書慕容儁載記升平元年匈奴單于賀賴頭

   降於儁處之代郡平舒城魏土地記代城西九十里有平舒城水經注祁夷水出平舒縣東逕平舒

   縣之故城南恬地志故城在蔚州靈邱北九十二里縣志平舒城在縣西十里平水村南俗呼平水

   城即舒字之譌靈邱故城在靈邱縣東本趙邑史記趙世家孝成王七年趙以靈邱封楚

   相春申君漢置縣屬代郡高祖十一年樊噲斬陳豨於靈邱元和志靈邱縣東北至蔚州一百三十

   里本漢舊縣後漢省東魏孝静帝重置隋末陷唐武德六年又置屬蔚州舊唐書地理志蔚州靈邱

   縣隋末寄治陽曲自此隨州寄治貞觀五年移於今所括地志靈邱故城在今縣東十里大昌

  故城在靈邱縣南隋書地理志後周立大昌縣開皇初併入靈邱莎泉故城

  邱縣西後魏置屬北靈邱郡隋書地理志後魏置靈邱郡後齊省莎泉入焉平齊廢郡

  在大同縣西三十里後魏時置北史崔道固傳道固歸魏詔徙齊土望共道固守城者數百家於桑

  乾立平齊郡於平城西北之新城以道固為太守隋書地理志馬邑郡雲内縣後魏立平齊郡尋廢

  北齊改曰太平縣後周改曰雲中開皇初改曰雲内 按隋改名後旋即移治在今懷仁縣界内

  桑乾廢郡在山陰縣南後魏置隋改為桑乾鎮水經注桑乾枝津東南流逕桑乾郡北魏

  因水以立郡隋書地理志善陽縣有後魏桑乾郡後齊置朔州及廣寕郡後周郡廢大業初州廢又

  郭衍傳衍朔州總管築桑乾鎮永固廢縣在大同縣北後魏置屬代郡後廢水經注如渾

  水又東南流逕永固縣縣以太和中置陽門廢縣在天鎮縣東金史地理志宏州陽門

  貞祐二年升為縣元省狋氏廢縣在廣靈縣西北漢置縣屬代郡晉省水經注濕水東

   逕狋氏縣故城北十三州志曰縣在高柳南一百三十里俗謂之苦力干城長城在大同縣

   北一百四十里亘天鎮陽高二縣北東接直隸宣化府界西接朔平府界史記趙世家肅侯十七年

   築長城從雲中以北至代魏書太宗紀泰常八年築長城於長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

   千餘燕昌城在大同縣北晉書慕容垂載記垂寢疾乘馬與而進過平城北三十里築

   燕昌城而還水經注羊水逕燕昌城南日中城在懷仁縣東南水經注武周塞水逕日沒

   城南蓋夕陽西頽戎車所薄之城也東有日中城城東又有早起城亦曰食時城在黄瓜阜北金史

   地理志懷仁縣有日中城早起城舊志日中城在縣西南五十里又有鷄鳴城在縣南三十里即故

   早起黄花城在山陰縣北即後魏之新平城魏書序紀穆帝六年登平城西山觀望地

   勢乃更南百里於漢水之陽黄瓜堆築新平城晉人謂之小平城使長子六修鎮之統領南部金史

   地理志金城縣有黄花城舊志有黄昏城在縣北四十五里一名永安城蓋花昏聲相近而訛或謂

  即水經注之日没城誤開皇長城在廣靈縣南山巔隋開皇中築元和志開皇長城西

  自繁畤縣經靈邱縣北七十里東入飛狐縣界六郎城在廣靈縣西南四十里林關口相傳

  宋楊延朗屯兵所築遺址尚存又有古城在縣南三里相傳秦皇所築蕭太后城

  邱縣西南三十里相傳遼太后駐兵於此清塞軍在陽高縣南唐書地理志蔚州西有清塞

  軍本清塞守捉城貞元十五年置元和志雲州東至清塞城一百二十里天成軍今天鎮縣

  治元和志雲州東至天成軍六十里唐書地理志蔚州東北有横野軍乾元元年徙天成軍合之廢

  橫野軍又沙陀傳景福初赫連鐸衆八萬攻天成軍李克用引軍夜入雲州死戰走之遼史地理志

  大同府領天成縣本極塞之地魏道武置廣牧縣遼析雲中置天成縣金改成曰城元復故明洪武

  中改置天成䘙兼置鎮鹵䘙及天成馹分邊長六里其永谷口寺兒墩等處為極衝邊外麻池溝等

  處即首領駐牧䘙當東路最衝與陽和衞相去六十里中間並有白羊口堡鵓鴿峪墩為往來要地

   安先宮在大同縣東五里水經注如渾水又經安先宫東魏獻文為太上皇所居故宮宫之

   東次下有兩石柱是石虎鄴城東門石橋柱平城宮在大同縣北後魏故宫也魏書孝文

   太和十九年詔皇太子赴平城宫遼史地理志元魏宮垣占城之北面雙闕尚在明統志後魏宫

   垣在府城北門外有土臺東西對峙即雙闕遺址又城西門亦有二土臺蓋遼金宫闕遺址

   南宫在山陰縣北魏書太祖紀灅南面夏屋山背黄瓜堆天賜三年發八部五百里内男丁築

   灅南宮門闕高十餘丈引溝穿池廣苑囿規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里經途洞達三十日罷又太

   宗紀泰常五年起灅南宫七年幸灅南宫保安殿在大同縣内金大定五年建宫室名其殿

   曰保安其門南曰奉天東曰宣仁西曰阜成後又建太祖原廟鳳臺在府城内西北隅左右二

   臺各高數丈元大德十一年地震摧其左臺至延德間右臺亦摧今其地名鳯臺坊鬬雞臺

   在府城外金史地理志大同縣有鬬雞臺舊志唐乾符五年李克用至雲州屯鬬雞臺下白臺

  在大同縣南魏書太宗紀泰常二年作白臺於平城南高二十丈水經注皇信堂南對白臺臺甚高

  廣四周列壁閣路自内而升國之圖籙祕籍咸積其下臺西即朱明閣天王臺在大同縣

  北二里後魏所建離宮今改郡厲壇聚仙臺在懷仁縣西南六十里御射臺

  邱縣東南魏書太宗紀和平二年靈邱南有山高四百餘丈詔羣臣仰射山峯無能踰者帝彎弧發

  矢出山三十餘丈過山南二百二十歩遂刋石勒銘水經注滱水逕御射臺南臺在北埠上臺南有

  御射石碑寰宇記在縣南十八里梳糚樓在府城西北隅遼蕭太后居此遺址尚存

  樓在大同縣南魏書太祖紀登國八年幸羖羊原赴白樓南齊書魏虜傳拓跋魏自佛貍至萬民

  世増彫飾正殿西築土臺謂之白樓萬民禪位後常游觀其上水經注魏神瑞三年建白樓甚高竦

  加觀榭於上表裏飾以石粉故世謂之白樓元史察罕傳金將定薛擁重兵守野狐嶺帝命鼓行而

  前破其軍圍白樓七日拔之凝翠樓在應州城西唐天寶時建明堂在大同縣東魏

   書高祖紀太和十年詔起明堂辟雍十五年明堂太廟成水經注如渾水又南逕明堂東明堂上圓

   下方四周十二戸九堂室外柱内綺井之下施機輪飾縹仰𧰼天狀畫北辰列宿每月隨斗所建之

   辰轉應天道加靈臺於其上下則引水為辟雍水側結石為堂太和中所建歸潛堂

   源州西南四十五里玉泉山東金劉祁北歸築以隱居興豆亭在渾源州東南水經注温

   泉水東南流逕興豆亭北亭在南原上攲傾不正故世以攲亭目之巨魏亭在應州北水經

   注濕水東逕巨魏亭北北苑在大同縣北魏書本紀太宗泰常元年築蓬臺於北苑孝文太

   和元年起永樂遊觀殿於北苑水經注如渾水又南分為二水一水西出南曲入北苑中厯諸池沼

   鹿苑在大同縣北魏書太祖紀天興二年二月以所𫉬高車衆起鹿苑於南臺陰北距長城東

   包白登屬之西山廣輪數十里鑿渠引武川水注之苑中疏為三溝分流宮城内外七月太閲於鹿

   碧柳園在應州南金高汝礪别業今名柳樹巷北漢高祖故宅

  州東北二十里有石甃井及種瓜地大勝甸在靈邱縣東六十里元嘗敗金兵於此

  桂窟在渾源州城内州志金劉撝至其曾孫登進士者八人嘗求書八桂堂於趙秉文秉文曰

  君家豈止八桂書叢桂窟歸之

 ︹關隘︺牛皮關在大同縣東六十里牛皮嶺下唐書地理志雲州東有牛皮關孤店關

  在大同縣東北明紀事本末成化十九年越岀孤店關至猫兒莊襲寇於威臨海子亂嶺

  口關在渾源州東四十里恒山左脇路通廣靈縣明洪武七年設巡司後裁大寨頭

  關在渾源州東南一百一十里南連紫荆關明洪武九年設巡司後裁磁窯口關

  源州南十七里恒山右脇路通靈邱縣明洪武中築堡設巡司後裁一名磁峽口通志峽口上有磁

  窯天險四大字直谷關在廣靈縣南接直隸蔚州界唐書地理志靈邱縣有直谷關寰宇記

  在縣北七十里王家莊巡司在渾源州南九十里明嘉靖十九年築甎城周二里有奇

  山路崎嶇亦控扼之所 本朝初設巡檢駐此 按王家庄舊有驛丞順治九年安東巡

  司在應州西山口前村本朝雍正十二年 大 莊科巡司在豐鎮廳東八十里

   本朝乾隆三十二年設張皋兒巡司在豐鎮廳東一百四十里 本朝乾隆四十年

  由高廟子移駐安宿疃鎮在懷仁縣南五十里東有趙家疃安邊鎮在應州東

  二十里又大羅鎮在州南四十里司馬鎮在州西五十里神武鎮在州北四十里金元好問詩三岡

  四鎮䕶金城舊以趙霸黄花䕶駕爲三岡以安邊大羅司馬神武爲四鎮趙馬寨在懷仁縣

  西南三十里陶家寨在懷仁縣東北又東北有邊家店寇家寨在渾源州西四

  十里又新安寨在州東北三十里石級寨在渾源州西八十里南山上又西有燭鑪寨

  北辛寨在山陰縣東二十里又南辛寨在縣南二十五里加斗寨在廣靈縣東南

  十五里一名留老寨亦名留老疃明洪武間築周一里有奇高二丈五尺濠深二丈土嶺寨

  在廣靈縣西二十里明洪武中築周圍二百歩髙一丈五尺濠深三丈焦山寨在廣靈縣

  東北十五里焦山村明洪武間築周二里十歩髙二丈五尺瓦房寨在廣靈縣東北三十

  里瓦房村明洪武中築周二百步高一丈五尺許濠深二丈二尺牛欄寨在靈邱縣東南

  六十里又順城寨在縣南一百里峭壁如城水南寨在靈邱縣西南五十里北有河水寨

  此寨在南故名定西寨在靈邱縣西五代唐置遼史耶律色欽傳統和初太后親帥師救燕

  以耶律色欽爲山西路兵馬都統至定西遇賀令圖軍擊破之 耶律色欽舊作耶律斜軫今改正

  觀音寨在靈邱縣西北六十里又三墁寨在縣西十五里寨頂有三墁聚落堡

  同縣東六十里東至陽高縣六十里南至渾源州治一百二十里明天順三年築堡城周三里

  山堡在大同縣西南六十里明天順三年築周三十里時朝議以鎮城孤峙旁無輔䘙乃東城

  聚落西城高山設兵駐守以爲左右兩翼則按伏之費省犄角之勢成懷仁堡在大同縣

  西南八十里明永樂九年築周三百五十五丈八尺濠深一丈七尺又拒牆堡在縣北少西八十里

  明嘉靖中設守備駐防本朝雍正十年改設把總沙河堡在大同縣西北六十里明正統

  初築周二里三十歩前䘙哨馬營鎮海堡在懷仁縣東南二十里西安堡

  仁縣東南三十里舊曰西安鎮其地平衍為四通之道明嘉靖中築堡周二里有奇青磁窯

  堡在渾源州南三十里槍風嶺之西南又大柯枝堡在州南五十里其西又有槍風嶺墩

  家莊堡在渾源州西南二十里又水磨疃堡在州西十八里韓村堡在渾源州西北

  十五里又西留村堡在州西北二十五里蔡村堡在州北十二里蕭家寨堡在應州西

  北其西有韓家房堡又北有劉霍莊堡又三門城堡在州北二十五里其東又有義井堡河陽

  堡在山陰縣西北三十里相近有河曲堡又神泉堡在縣西北六十里白登堡在陽高縣

  南三十里明永樂中築周二里有奇高三丈濠深一丈五尺或云即白登故城堡南又有白登河前

   後堡多茂林漫流堡在陽高縣西二十里周二百八十丈髙三丈又許家莊堡亦在縣西

   俱接大同縣界守口堡在陽高縣西北二十里東至邊牆三里西至邊牆二十里北至邊牆

   十里明嘉靖中築周二里有奇高三丈八尺屬大同中路 本朝屬新平路設把總防守又靖鹵堡

   在守口堡西二十里明嘉靖二十五年築周二里有奇舊志守口堡分邊十二里靖鹵堡諸處為最

   猫兒莊堡在陽高縣北明永樂初築周二里四十歩高一丈五尺其北二十里有口

   子牆高一丈五尺又關頭堡在縣北明宣德間築後廢米辛關堡在天鎮縣南二十里

   周三百二十丈高三丈三尺濠深二丈又方城堡在縣南七十里周二百四十丈濠深一丈又上畔

   莊堡在縣西南二十里周一百九十丈高三丈濠深二丈鎮門堡在天鎮縣西四十里南至

   陽高縣界三十里北至邊牆半里明嘉靖中築周一里有奇高三丈六尺屬大同路 本朝屬新平

   路設把總防守舊志鎮門堡分邊十三里零長勝堡在天鎮縣北明永樂元年築周五里

   六十歩濠深一丈瓦窯堡在天鎮縣東北三十里西至邊牆八里北至邊牆十一里明嘉

   靖中築周一里有奇高三丈五尺屬大同西路本朝屬新平路設千總防守舊志瓦窯堡分邊七

   里内東烟墩極衝當新平咽喉地永嘉堡在天鎮縣東北四十五里明嘉靖中築周三里

   有奇西去陽高縣二百五十里與宣鎮李信屯相犄角東奕峪口在大同縣西南四十

   里又石佛寺口在縣西三十里開山口在大同縣東北四十里東通陽高縣通志自北而西

   有小石大石二口又折而南有黒峪尖峪二口紅山峪口在懷仁縣西南三十五里又小

   磨口在縣西十五里吳道口在縣西二十里灰嶺口在縣西二十五里鵓鴿峪口在縣西三十里陳

   家峪口在縣西北二十里大峪口在懷仁縣西南四十里大峪口村高二十丈有奇盤曲二

   里連左雲縣之四峯山縣志縣西境羣山聯列自大峪口而北有王平墎蘆子墩石井墩鵝毛口墩

   又北數里有窩窩塞墩皆在山之東麓自大峪口西出有蓮花墩自此而北有寶峯山墩劉元墩張

  家疙疸墪自鵝毛口而北有醜岸懷墪長流水墩四老溝墪皆在山之西麓爲戍守要地偏嶺

  口在懷仁縣西南五十里其北有大谷小谷蘆子阿毛四口皆受降城之路李峪口

  源州西南十五里又大淩雲口在州西南三十五里相近有小淩雲口北樓口在應州東

  南四十里南通代州繁峙縣朗陵關有堡東有黄沙徐峪康峪三口西有牛槽大石小石三口

  石口在應州南三十里與繁峙縣接界宋史楊業雍熙三年詔遷雲朔寰應四州之民於内

  地令潘美以所部兵護之業謂美等曰遼兵益盛但令兵出大石路先宻告雲朔守將俟大軍離代

  日雲州之衆先出我師次應州遼人來拒即令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遣强弩千人列於谷口以

  騎士援於中路則三州之衆保萬全矣又張耆傳耆言雲蔚應朔四州間敵數遣人以文移至并代

  間非覘邊虛實即欲熟道路宜密諭代州使自雲應蔚至者由大石谷入自朔至者由土墱入餘間

  道皆塞之以示險茹越口在應州南四十里南接繁峙縣界有堡通志茹越口西接胡谷

   口其間有峙谷小山門谷龍灣谷箭桿谷明樞谷狼谷神堂谷水谷馬谷東安谷西安谷十一口

   龍灣峪口在應州西南四十里南通代州界通志龍灣峪口東有沙家五人赤石盆子四

   谷西有東寺西寺白樹棘料石門寛谷水谷七口陽和口在陽高縣西北十五里東西十

   五歩牆高一丈八尺亦名前口其東北二十里有將軍口石牆高二丈又東二十里名後口南北六

   十歩牆高二丈八尺咸安口在陽高縣西北七十里東西五十歩牆高一丈五尺白括

   峪口在陽高縣東北十五里曰小口縣東北三十里曰大口東西各一百餘步石牆俱高二丈

   虎峪口在陽高縣東北二十里東西十五步牆高一丈榆林口在天鎮縣西北

   三十里東西五十歩牆高二丈五尺相近又有甎磨口水磨口白羊口在天鎮縣北少西三

   十里東西六十歩牆高二丈五尺一作白陽直峪口在廣靈縣南十五里直峪山下兩岸

   壁立一徑幽杳路達靈邱縣舊有兵戍守林關口在廣靈縣西南四十里林管山下路通靈

  邱縣明置巡司後裁火燒嶺口在廣靈縣西北六十里火燒嶺下路殊寛坦明設兵戍守

  踰牆為天鎮縣界徑復狹隘行人不能留足樺澗嶺口在廣靈縣東北四十里樺山下

  路通西城山險道狹馬不並驅石門口在靈邱縣東二十里壁立直上徑最險隘舊名隘口

  關宋楊延朗嘗守此舊有巡司後裁甕城驛在大同縣東南六十里西浮村明洪武初置舊

  有驛丞 本朝雍正七年西安驛在懷仁縣治東舊在縣南西安鎮明萬厯中移此

  上盤驛在渾源州治東明洪武初置安銀子驛在應州西南三十里明洪武中

  山陰驛在山陰縣治東明景泰中置在縣南十八里萬厯中改置於縣治東鐘樓後

  馬廠驛在廣靈縣西太白驛在靈邱縣治南高廟子村在豐鎮廳東北

   本朝乾隆三十三年設守備防守四美莊在豐鎮廳東九十里本朝乾隆三十三年

  把總防守青坡道在大同縣東唐書地理志雲中縣有青坡道寰宇記冀州圖云青坡道自

  平城東南四十里西北出至紇真山東北斜向平城西門山東出經白登山南脚一百歩仍東迴二

  十里出湯鉢口更北行六十里至陽門口其道始於魏聖武遼史地理志長青縣有青坡梁元帝横

  吹曲云朝跋青坡暮上白登得勝路在大同縣北八十里東至邊牆三里北至邊牆三里

  嘉靖十八年築堡城周三里有奇高三丈八尺二十三年設大同北東路通志得勝堡即宏賜堡

  迤東二十五里曰鎮川堡又東二十五里曰鎮邊堡迤西二十五里曰鎮魯堡又西二十五里曰鎮

  河堡五堡俱當要害勢相聯絡宏賜居中明設叅將四堡各設把總戍守 本朝因之新平

  路在天鎮縣東北六十里西至邊牆二里北至邊牆五里明嘉靖二十五年築新平堡城周三里

  有奇高三丈五尺尋分置新平路其東南為平定堡西南為保平堡又西南為樺門堡俱在長城之

  外重城之内所謂城外四堡也明設叅將守備管轄 本朝因之

 ︹津梁︺興雲橋在大同縣東門外如渾河上舊呼為御河橋元秦定初重建更名明萬厯中水

  漲橋壞總兵郭琥拓故基更創下為洞十九高三丈餘東西長百餘丈南北闊十餘丈古定

  橋在大同縣東南七十里跨桑乾河明洪武中建小龍門橋在大同縣東南百餘里大

  新莊村土人解氏當河上流鑿石為梁高數丈題曰小龍門西安橋在懷仁縣東南三十

  里桑乾河上亂嶺水橋在渾源州東三十里本朝順治十三年 樓 閣虹

  橋在渾源州南磁硤口内兩峽鑿孔架巨梁構樓其上據以守口可稱天險廣濟橋

  州東二十里渾河上河楊堡橋在山陰縣西北三十里跨桑乾河明萬厯中大學士王家

  八角橋在廣靈縣東十里通志相傳舊有八家環居共建後誤稱為八角平水

  橋在廣靈縣西七里下跨一澗遇大雨其水輒平邑人改建石橋黒龍河橋在靈邱縣

  西五孤樹河橋在靈邱縣西二十里

 ︹堤堰︺康石莊渠在大同縣東源出天鎮縣龍池溝溉田四十八頃有奇 本朝雍正七年

  定按時輪溉法西坦坡渠在陽高縣定安營渠在天鎮縣南源出縣境龍池溝

  春夏資水溉田民賴其利

 ︹陵墓︺︹後魏︺文成馮后陵在大同縣北方山上魏書孝文紀太和五年建永固石室

  於山上立碑於石室之庭十四年十月癸酉葬文明太皇太后於永固陵又文成皇后馮氏傳太后

  與高祖遊於方山顧瞻川阜謂羣臣曰舜葬蒼梧二妃不從豈必遠祔山陵吾百年之後神其安此

  高祖乃詔有司營建壽陵於方山又起永固石室太和五年起作八年而成刋石立碑頌太后功德

  水經注方嶺上有文明太皇太后陵陵之東北有高祖陵二陵之南有永固堂︹戰國︺趙武

  靈王墓在靈邱縣東史記應劭注武靈葬代郡靈邱縣元和志趙武靈王墓在靈邱縣東三

  十里寰宇記靈邱故城在縣東十里又二十里爲武靈王臺土阜尚存︹五代︺︹唐︺李克

  用墓在應州東安邊鎮南五代史唐莊宗本紀克用卒葬於雁門舊志五代會要有遂陵衍陵

  奕陵慶陵俱在應州金城縣乃唐明宗追號其祖父者 按朱𢑴尊朱邪府君石蓋記次應州馬神

  祠下前有施石臺覆而觀之上有篆文曰唐故汾州刺史朱邪府君墓誌銘考後唐明宗父電贈汾

  州刺史葬應州其爲電墓無疑錄此以補前志之缺康思立墓在山陰縣東十五里︹遼︺

  沙彦恂墓在山陰縣南三十里府志遼開國伯沙彦恂墓在沙家寺東山坡明正德間水

  衝出石碣碑銘︹金︺劉從益墓在渾源州東二十里雷淵墓在渾源州西北十七

  蘇保衡墓在渾源州西北七里岡下劉撝墓在渾源州北二十里高汝

  礪墓在應州南接馬峪石獸俱存諸王墓在廣靈縣東北五里︹元︺許子遜

  墓在大同縣東關無榆坡上托都墓在大同縣東一百里府志墓在友宰村有碑記子孫

  易姓李隸大同縣民籍托都舊作脱脱今改正 孫 公亮墓在渾源州西北二十二里

  韓浩墓在應州南茹越口李彦古墓在應州東北彥古爲元左丞安明

  本墓在山陰縣東六里張守中墓在廣靈縣西二里︹明︺孫逢吉墓

  在渾源州東北二里石瑁墓在應州東南劉義村田天澤墓在應州城南關内

  王家屏墓在山陰縣西三里阿陽堡李景墓在廣靈縣西北邑厲壇南

 ︹祠廟︺文井祠在大同縣西南五里水經注湯井東有文井祠以時祀祭朱謀㙔箋文當作火

  元和志雲州火山有火井祠寰宇記湯井東有火井祠張仁愿祠在懷仁縣治内亦曰

  張總管祠即築受降城者 按唐書張仁愿傳神龍三年以仁愿為朔方軍總管唐自武德七年

  總管曰都督為朔方軍如故故仁愿有總管之稱但考方鎮表朔方軍止領單于大都䕶府夏鹽綏

  銀豐盛六州定遠豐安二軍東中西三受降城而雲州非其屬蓋三城既築雲州人亦食其福遂尸

  而祝之明統志緣此并列三受降城於大同古蹟誤矣太白祠在渾源州南府志祠在南

  磁硤明成化十九年建祀唐李白嵓上有白書壯觀二字律吕神祠在渾源州西北七里

  神溪中孤上元魏時建天王祠在應州城内舊爲天王村府志文昌寺在古舊城帥府東

  北唐衞公李靖建相傳晉王李克用母常禱於祠生克用 按天王祠即古文昌寺忠肅祠

  在應州南金建祀道國分康弼道壇廟在大同縣南魏書文成紀興光元年帝至道壇登受

  圖籙水經注如渾水左大道壇廟始光二年少室道士寇謙之議建通志在縣南三里後移桑乾河

  陰改名崇虛寺北嶽廟在渾源州南二十里恒山上唐開元中封安天王宋大中祥符中加

  號安天元聖帝元至元中晉號安天太貞元聖帝明洪武中更號北嶽恒山之神舊祀於正定府曲

  陽縣 本朝順治十七年准科臣粘本盛奏改祀恒山載之秩典屢遣官致祭康熙四十七年

   聖祖仁皇帝御書化垂悠久扁額屢遣官致祭通志嶽廟創自元魏太延元年唐武德間復建金

  元明俱重建孟姜女廟在渾源州東北二十里龍角山上通志相傳秦時其夫築長城

  而死姜向城痛哭城爲之崩鄉人立廟祀之 按孟姜女廟沿邊郡邑不一其處間多傅㑹非必盡

  在其𡘜泣城隳處也三靈廟在應州東南大石村祀唐李克用宋楊業元韓浩魏文

  成帝廟在靈邱縣東二十里通志碑記云文成征慕容垂師還牧馬於此後人立廟

 ︹寺觀︺華嚴寺在大同縣西門内遼史地理志清寕八年建華嚴寺奉安諸帝石像銅像金史

  地理志大同縣華嚴寺有遼帝后像舊志遼重熙七年建薄伽敎藏於正殿東南明洪武三年改正

  殿爲大有倉二十四年即敎藏置僧綱司寺復正皇舅寺在大同縣東南水經注如渾水

  又南逕皇舅寺西是太師昌黎憑晉國所造有五層浮圖朱謀㙔箋憑當作馮後魏馮熙文明太后

  兄爵昌黎王在諸州鎮建佛浮圖精舎七十二處禪房寺在大同縣西南六十里唐天寶

  石窟寺在大同縣西武州山上水經注武周川水又東南流水側有石祇洹舎并諸窟

  室比邱尼所居也其水又東轉徑靈崖南鑿石開山因崖結搆真容巨壯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淵

  錦鏡綴目新眺通志石窟十寺在大同府治西三十里元魏建始神瑞終正光厯百年而工始完其

  寺一同升二靈光三鎮國四䕶國五崇福六童子七能仁八華巖九天宫十兜率内有元載所修石

  佛十二龕府志石窟十寺壁立千仞石窟千孔佛像萬尊 本朝順治八年總督佟養量重修其山

  最髙處曰雲岡岡上建飛閣三重閣前有世祖章皇帝御書西來第一山五字康熙三十五

  年   聖祖仁皇帝西征幸寺中   賜御書莊嚴法相扁額崇   國寺在懷仁縣治東

  北元至正間建圓覺寺在渾源州治東正隆三年静居寺在渾源州南二十里

  元至治三年建懸空寺在渾源州南磁窯峽口石壁巉巖懸空結搆飛閣相望下臨無地寺

  創自後魏盛於元時近増三殿稱奇觀焉寶峯寺在渾源州西三十里寶峯寨元建

  安寺在渾源州東北元延祐三年明洪武中併報國等寺入焉文殊寺在應州東

  小石村遼乾統中建天王寺在應州東南下社村唐太和六年覺興寺在應州南

  唐太和三年建大安寺在應州南三十里元皇慶二年有碧峯獨峯二和尚塔明洪武中

  帝賜碧峯詩石刻及宋濓所撰塔銘俱存佛宫寺在應州西南通志寺初名曰寶宫寺五代

  晉天福間建遼清寕二年重建元延祐二年改名有木塔五層額書釋迦塔高三十六丈周圍半之

  六檐八角玲瓏宏敞為天下浮圖第一明永樂四年北征駐蹕塔上親題峻極神功四字正德三年

  武宗亦幸此親題曰天下奇觀州志寺内有透玲碑相傳晉王墓上石光明如鏡元季兵變留二尺

  許明正德中鎮守太監刻詩置塔壁沙家寺在山陰縣南三十里迎嵐里金明昌二年

  龍泉寺在陽高縣南四十里石洞連龕水自西而環繞東入業林俗傳唐太宗飲馬於此遼

  宋間斷碣存焉聖佛寺在廣靈縣西南三十里元至元間建上有靈臺三座西照寺

  在廣靈縣西五十里𮞉嶺北唐建宋仁宗有御製碑文宏敎寺在廣靈縣東北三十里後

  唐清泰二年建大雲寺在靈邱縣東唐開元間建覺山寺在靈邱縣東南三十里後

  魏太和中敕建通志寺有浮圖高三十丈左山冢小浮圖高與之埒塔側一井深亦三十丈土人稱

  塔井三奇太安觀在大同縣東南府志遼建湛然觀明洪武初改為大同縣治十九年改為

  太安太清觀在懷仁縣東北元建沖虛觀在應州西南唐廣德四年建明洪武

  閒并雲溪觀入焉龍翔宫在大同縣東遼建

 ︹名宦︺︹漢︺李超代郡太守永建元年鮮卑寇郡超戰死︹三國︺︹魏︺裴潛聞喜人漢

  建安末武帝以潛為代郡太守時烏桓王及其大人凡三人各自稱單于專制郡事前太守莫能治

  正武帝欲授精兵以鎮討之潛曰單于放横日久内不自安今多將兵往必懼而拒境少將則不見

  憚宜以計圖之遂單車之郡單于驚喜潛撫之以靜單于以下脱㥜稽顙悉還前後所略婦女器械

  財物潛案誅郡中大吏與單于為表裏者郝郭端等十餘人北邊大震百姓歸心︹唐︺段文

  楚汧陽人秀實之孫咸通末為雲州防禦使李克用引兵攻之戰殁鬬雞臺下︹五代︺︹晉︺

  吳巒字寶川盧人清泰中為大同沙彦珣節度判官契丹過雲州彦珣為所虜城中推巒主州

   事巒即閉門距守高祖以雲州入於契丹巒猶守城不下契丹圍之凡七月高祖義巒所為以書吿

   契丹使解兵去︹宋︺楊業太原人雍熙中潘美為雲應路行營都部署業以雲州觀察使副之

   契丹復取寰州力戰重傷被擒不食三日死︹遼︺張儉宛平人統和中調雲州幕官故事車

   駕經行長吏當有所獻聖宗獵雲中節度使進曰臣境無他產惟幕僚張儉一代之寶願以為獻先

   是上夢四人侍側賜食人二口至聞儉名始悟召訪世務占奏三十餘事由此顧遇特異太平五年

   由武定軍節度使移鎮大同︹金︺大懷貞遼陽人大定二年遷彰國安武軍節度使縣尉

   𫉬盜得一旗上圖亢宿有謀叛狀株連萬人懷貞請誅其首十八人餘釋之嘗以私忌飯僧就中一

   僧異常懐貞曰汝何許人對曰山西人復問曾為盜殺人否對曰無之後三日詰盜果引此僧皆服

   具明丁暐仁宛平人大定中同知西京留守事首興學校以明養士之法曹望

   之宣德人世宗朝同知西京留守事上書論便宜事多見采納以本官行六部事於北邊

  顏守貞大定二十五年由西京警巡使改同知西京留守事御史臺奏守貞治有善狀︹元︺

  李德輝潞人至元七年錄囚山西河東至懷仁有魏氏得木偶告妻厭勝謀不利於巳移數

  獄詞皆具德輝察知其有愛妾疑妾搆陷召鞫之移時而服杖其夫論妾死張思明

  延祐五年西京宣慰使嶺北戍士歲凶相挻為變思明威惠並行邊境乃安韓浩蔚州人至

  正間應州彰國軍節度使性持正人不敢干以私善撫循士卒一軍傾心百姓懷其德皆戴之如父

  孫德謙睢人任大同行省平章事明兵圍大同德謙嬰城固守自知力不支作詩數章

  自決城陷不屈死︹明︺許彥餘籍未詳洪武三年知懷仁縣建學宮徙縣治置諸𪠘舍倉

  鋪多惠政民咸戴之張文煥籍未詳洪武中為大同白洋鎮巡檢忠勇有清操敵騎逼邊文

  煥率弓兵力戰中流矢死妻聞之同日亦死王士嘉武城人建文中知山陰縣善決疑獄

  有齎錢百緡卧樹下失之者士嘉曰此樹為祟吾將治之趨駕岀士民傾城往視宻令人偵不往者

  果得盜代王内藏失物戸扃如故士嘉曰此必狙公敎狙竊之乃陳幣於庭呼羣狙過伺而觀之果

  有狙攫去詰其主皆服人以為神王良永樂初以户部主事督大同餉有威信為邊士所服

  周郁濟南人永樂中知渾源州時旱蝗郁齋沐以禱蝗飛出境州南有虎傷人郁牒於神是夜

  虎果入籠霍瑄鳳翔人正統初知大同府土木之變額森擁英宗至城下瑄號泣出叩馬衆露

  刃叱之不為動因獻英宗服物出金帛犒軍英宗嘉嘆軍民被掠脱歸者老弱發粟賑而所留丁壯

  為除賦役詔加山西右參政仍治府事英宗復位賜誥奬異 額森舊作也先今改正朱冕

  沂人正統中以武進伯充總兵官鎮大同在鎮數年士卒愛戴十四年北征戰於陽和死之諡忠慤

  郭登臨淮人正統十四年以都督僉事充參將守大同英宗北狩軍士傷殘登涕泣撫循誓同

  存亡衆皆感奮敵奉英宗至呼門登不納曰臣奉命守城不敢擅啟景帝監國擢總兵官額森數入

  邊登大破之栲栳山封定襄伯居數年練兵蓄馬邊備復完年富懷遠人景泰初以右副都

  御史巡撫大同築新城廣屯田奏免秋賦罷諸州縣税課局停太原民之轉餉大同者在鎮數年人

  戴之若父母韓雍長洲人天順中以僉都御史巡撫宣大恤軍繕堡治貪蠹飭邊防一時稱

  王越濬人天順末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大同修築諸邊城堡成化三年韃靼入塞督戰士

  禦却余子俊青神人成化二十年以兵部尚書總督宣大邊務修築長城起大同中路

  至偏頭關六百里又以威遠至朔州一百七十里為轉運路乃城井坪以防堵截邊民稱便

  梁涇陽人成化中知渾源州恒山素禁樵採梁奏弛禁民獲其利南人充大同軍役多死者梁上

  狀各調本土衞所軍民圖像祀焉張文質扶風人成化中知渾源州境有妖狼囓人文質

  祈諸神詰旦狼伏死南墠之右歲旱禱雨即應是歲郡歉而渾源獨稔薛敬之渭南人成

  化末知應州首課耕織時行田野貧者賚以牛種負租及不能婚葬者助之州近邊少蓋藏積粟至

  四萬餘石歲饑民免流殍復業者三百餘家境有虎患為文𥙊告虎死於壑蕭家寨洪水湧岀亦為

  文祭告水即下洩州不知學敬之親為訓誘人多興起課績為天下最劉安山陽人成化中

  以都督僉事充左參將分守陽和十九年伊徹黙音達入大同周璽擊𨚫之無何復入掠安將兵三

  千連戰敗之而大同西路參將莊鑑亦邀其歸路敵遂遁時諸將多失利安獨以功超遷都督同知

  尋改左副總兵協守大同與周璽並著功北邊稱名將 伊徹黙音達舊作亦思馬因大今改正

  周璽遷安人成化中以署都指揮僉事充右參將分守陽和有戰功進署都督僉事遷大同副

  總兵十九年秋伊徹黙音達入大同總兵官許安敗績璽移兵往援大呼陷陣與麾下壯士急擊敵

  乃退以功予實授莊鑑遼東人成化十九年為大同西路參將伊徹黙音達入𨖟其歸戰牛

  心山寇遂遁鑑所部無亡失賚銀幣楊志學徐州人正德時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時帝

  數往幸江彬等恣徵索志學率取辦公帑不病民愛養士卒有邊警爭致死力歲饑請發帑賑救又

  奏増軍士月糧折色居五年邊人愛之若父母許進靈寶人宏治初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

  精諳邊務北部小王子以二萬衆抵關聲言入貢進遣犒奏許三千人入嚴飭備入貢者警畏不得

  肆終進之任不敢窺大同子論嘉靖中以兵部尚書總督宣大亦有勲績史道𣵠州人嘉靖十

  五年以大理少卿巡撫大同創置五堡墾田數萬項為邊大利郡人立祠祀焉詹榮山海䘙人

  嘉靖中以户部郎中督餉大同值兵變肆掠用計擒戮首惡遂討平之擢光祿寺少卿後復以右僉

  都御史巡撫其地俺答數大舉入邊榮累破之築東路牆一百三十八里又召軍闢治近地五百餘

  里得田數十萬頃佃作之復其租徭移大同一歲市馬費市牛賦之秋冬則聚而遏寇錄功進兵部

  尚書累被賞賚梁震榆林䘙人嘉靖十五年以右都督為大同總兵官初大同數變震至憚其

  威名一軍帖服小王子等屢入抄掠數破之毛伯温來督師與震協議修鎮邊諸堡不數月功成

  周尚文西安後䘙人嘉靖二十一年為大同總兵官總督翁萬達議築邊牆自宣府西延袤

  二百餘里以尚文忠勤專屬之尚文益築陽和以西至丫角山邊牆四百餘里斤屯田四萬餘頃全

  鎮賴之先是俺答及吉農諸子數入擾尚文與萬達規畫戰守累破強敵邊氏息肩者數年 吉農

  舊作吉囊今改正張達涼州人嘉靖中大同總兵俺答數萬騎入塞伏精鋭山谷中達欲持

  重巡按御史胡宗憲信敵誘乘醉趣達出師達憤怒挺身陷陣北兵圍之數帀達左右突不得出副

  總兵林椿引兵來救亦陷重圍矢如雨違與椿俱死事聞贈達左都督諡忠剛立祠賜祭葬

  懋陜西人嘉靖三十三年大同總兵巡邊遇俺答追擊至青屹塔陷伏戰死事聞贈左都督諡莊

  愍立祠致祭邦朝邑人嘉靖初爲山西叅議分守大同歲饑奏請發帑不許復抗疏

  不報遂乞歸兵民遮道泣留馬不得前未幾其兄邦奇亦以叅議涖大同爲政亦如其弟民並戴焉

  李瑾大同右䘙人嘉靖初爲中路叅將霍賊擾西路瑾馳兵擊敗之陞大同總兵官與士卒同

  甘苦其有追北失期烽堠失警者不少貸鎮兵恨之廢將朱振乘釁爲亂夜攻瑾格鬬力竭自刎死

  張世忠山海衞人嘉靖中爲署指揮僉事叅將大同拒敵丁家莊有斬獲功薛蓁

  中為大同指揮僉事總兵岳懋遇俺答欲逐之蓁曰疑有伏請母深入懋不從追至青屹塔果陷伏

  中懋戰死蓁巳奪圍出聞懋被害復陷陣搏敵亦死事聞贈都督僉事丁碧為大同西路叅

  將嘉靖中俺答入邊碧提孤軍數百遏其鋒於馬家窊大呼突陣敵攢射而死邦

  嘉靖二十四年北部入掠鵓鴿峪邦直佐守將張鳳射却之轉戰而前敵大合鳳與邦直結方陣

  拒之鳳戰死或勸邦直潰圍出邦直曰我豈忍生遂揮刃向前擊殺數人知不得脱乃自刎死

  許光宗乾州人嘉靖間知山陰縣邑患水築堤以捍舊城卑薄又請重築堅厚邑賴以全

  石崐玉黄梅人萬厯中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與總督涂宗濬宣府巡撫汪道亨協䇿定

  順義王布色圖之封進右副都御史在鎮四年威惠大著後以疾歸 布色圖舊作卜石免今改正

  曾乾亨吉水人萬厯十八年以光祿少卿兼監察御史閲視大同邊務劾罷總兵官以下十

  餘人大同土兵歲餉萬二千石兵自徴之民不勝擾乾亨議留兵二百餘盡汰之屢奏邊備事宜輒

  中機張信民澠池人萬厯中知懷仁縣行條鞭法開墾荒田千五百畝又嚴斥異敎講

  學造士民建祠祀焉衞景瑗韓城人崇禎十五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歲饑且疫疏乞

  賑濟給牛種民獲甦乃戢豪宗蒐軍實練火器聲績甚著閲二年李自成陷大同入駐代王府執景

  瑗以見景瑗不屈大哭自縊於佛寺滿桂崇禎九年為大同總兵官時察哈爾部順義王入大

  同大掠挾賞不去桂至徧厯八路七十二城堡大修守備軍民恃以無恐 察哈爾部舊作插部今

  朱家仕河州人崇禎中厯副使分守大同政尚寛平流賊至或勸之避家仕曰生平所

  學何事尚惜一死不以報國耶城陷盡驅妻妾子女赴井而已從之一家死者十六人徐有

  聲金壇人崇禎末以户部郎中督餉大同城陷被執不屈死福王時贈太僕少卿李倬西

  人崇禎末知山陰縣流賊破城死之蔣秉彩全州人崇禎中知靈邱縣有循吏風 大兵至

  慨然曰吾以死衞民遂登陴列守力屈自經死闔門殉之

 ︹本朝︺佟養量奉天人順治六年任宣大總督駐陽和時姜瓖初平骸骨徧野斂而葬之又建

  報忠祠祀一時死事諸人䘙所屯田部議照内地起科養量言邊地沙磧種遲霜早加以兵凶荒殘

  愈甚若授例起科勢必聞風俱潰疏上𫉬允郡人至今感之佟養昇奉天人順治閒養馬

  大同姜瓖之亂戰敗不屈死張肇斌順治五年大同府西路同知死姜瓖之亂王度

  山東人順治進士知大同有能聲姜瓖之亂招撫懷仁諸縣以次定督運勸輸括馬擒寇胥有功賊

  反閒度於親王統師者王知其忠告之度怒檄詆賊家人盡為賊所殺事平遷太常寺卿時縣丞項

  一科死之榮爾奇德州人知渾源州剛毅明達愛民禮士姜瓖之亂城陷死之時吏目周官

  同死郎永清廣寕人順治六年知渾源州立義冡瘞遺骸招流亡開墾請豁逋賦萬餘

  兩給販易者母錢俾通貨器殘民漸蘇為立祠祀之宋起鳳滄州人順治十一年知靈邱縣

  力請蠲逋賦萬訐時詣田勸相流民漸得復業管一舉順治間得勝路叅將姜瓖之亂殉節

  死贈副總兵祀忠烈祠梁化鳳長安人順治間官陽和高山䘙守備能得士死力 大兵

  進勦姜瓖化鳳率所部從大小七十餘戰所向有功晉都督僉事李吐馨同官人靈邱典

  史姜瓖之變兵數千集城下令恇怯莫措吐馨招集鄉勇激以大義皆感泣為之堅守曹溶

  嘉興人康熙六年任陽和兵備道賑荒馭吏皆有聲績董遂昇河閒人康熙九年官大同

  府西路同知時民有重獄已定擬察其誣釋之而寘姦於法石佳𢑴奉天人康熙二十年

  知懷仁縣出金賑荒給牛種以勸耕邑近邊地鮮文學立義學興起諸生民立碑識之董學

  詩遼陽人康熙二十六年知懷仁縣年少精敏在任三年冶行為當時最譚從𥳑

  衞人康熙元年知靈邱縣諳民間利病百廢具舉瘡痍漸復王度漢陽人康熙十一年知靈

  邱縣莅官仁恕能濟以嚴明吏民畏愛之卒官䈓愇布被敝衣數襲而已百姓罷市往哭陳際

  熙石屏人雍正三年知天鎮縣時初改衞為縣際熙一意振作百務具舉值歳旱遍厯各鄉撫慰

  力請蠲縣去官後士民立像私祀之朱宗洛無錫人乾隆二十三年知天鎮縣緝獲積匪窮

  治窩黨境内肅然凡聽訟不踰三日悉論報可息者令自和解公餘勤課諸生士習丕懋卒於官僅

  存著書數十卷士民環署涕泣與陳令並立像私祀之

 ︹人物︺︹漢︺韓珩字子佩代人少喪父母奉養兄姊宗族稱孝弟官至别駕袁紹之子熙尚為其

  將焦觸等所攻奔烏桓觸自號幽州刺史驅率諸郡大守令長背袁向曹殺白馬盟令曰違者斬衆

  莫敢言各以次歃至别駕珩曰吾受袁公父子厚恩智不能救勇不能死於義闕矣若北面曹氏所

  不能為也一座失色曹操聞珩節甚高之屢辟不至卒於家︹南北朝︺︹魏︺衞操

  元代人少有才畧晉征北將軍䘙瓘以為牙門將後與從子雄及其宗室鄉親姫澹等歸魏説桓穆

  二帝招納晉人附者稍衆桓帝嘉之以為輔相任以國事及劉淵石勒之亂桓帝匡助晉氏操稍遷

  至右將軍封定襄侯燕鳳字子章代人好學博綜經史明習陰陽䜟緯昭成待以賓禮後拜代

  王左長史叅軍決國事又以經授獻明帝嘗使苻堅不辱命苻堅存立道武鳳之謀也道武即位厯

  吏部郎給事黃門侍郎行臺尚書甚見禮重太武初以舊勲賜爵平舒侯許謙字元遜代人少

  有文才善天文圖䜟之學昭成擢為代王郎中令兼掌文記與燕鳳俱授獻明帝經登國初為右司

  馬與張衮等叅贊初基後為陽曲䕶軍賜爵平舒侯長孫嵩代人寛雅有器度道武以為南

  部大人累著軍功明元即位與奚斤安同崔宏等八人坐止車門右聽理萬幾世號八公明元寢疾

  與嵩定䇿禁中詔太武臨朝監國嵩為左輔太武即位進爵北平王司州中正遷太尉薨長孫

  道生嵩從子道武愛其慎重使掌機宻太武即位進爵汝陰公遷廷尉卿從征蠕蠕大捷而還

  征赫連昌為前驅遂平其國累除司空加侍中進封上黨王道生廉約身為三司衣不華飾食不兼

  味每建大議多合時機為將有權畧善待士衆所在著績孫觀以壯勇知名有軍功官至征南大將

  長孫肥代人有雅度果毅少言道武之在賀蘭部肥常侍從禦侮左右登國初與莫題

  等俱為大將屢有戰功從平中山賜爵瑯琊公累遷兖州刺史肥善策謀勇冠諸將前後征討未甞

  失敗南平中原西摧羌寇肥功居多子翰以善騎射為獵郎累加平南將軍太武即位進封平陽王

  遷司徒翰清正嚴明善撫將士所征討咸有尅獲功尉古真代人道武之在賀蘭部賀染干

  等將肆逆古真密馳告染干執拷之以兩車軸押其頭傷其一目後從平中原以功賜爵東州侯弟

  諾侍道武以忠謹稱從圍中山先登亦傷一目道武嘆曰諾兄弟並毁其目以建功效誠可嘉也賜

  爵安樂子諾長子眷忠謹有父風明元時執事左右為太官令以驍烈聞文成時拜侍中太尉封漁

  陽王錄尚書事庾業延代人後賜名岳恭慎修謹善處危難道武嘉之命為外朝大人叅預

  軍國從平中原拜安遠將軍以軍功賜爵西昌公遷鄴行臺岳為將有謀畧士衆服其智勇名冠諸

  將遷司空被誅時人冤惜焉叔孫建代人登國初為外朝大人累除平原鎮大將封丹陽

  王加征南大將軍擊走宋將檀道濟拔滑臺建沈敏多智東西征伐常為謀主又雅尚人倫禮賢愛

  士魏初名將尠有及之穆觀代人父崇從道武平中原位太尉宜都公觀少襲崇爵明元時

  尚宜陽公主拜駙馬都尉太武監國觀為右弼出則統攝朝政入則應對左右事無巨細皆關決焉

  終日怡怡無愠喜之色勞謙善誘不以富貴驕人年三十五薨贈宜都王樓伏連代人忠厚

  有器量道武初從破賀蘭部又平中山以功賜爵安邑侯太武即位封廣陵公再遷光祿勳進爵為

  王後鎮統萬薨賀狄干代人為北部大人登國初道武遣狄干結婚于姚萇萇死興立因止

  狄干而絶婚狄干在長安習讀書史通論語尚書諸經舉止風流有似儒者初帝普封功臣遥賜狄

  干爵襄武侯加秦兵將軍後還國見其言語衣物𩔖中國忿而殺之于栗磾代人材力過人

  能左右騎射登國初拜冠軍將軍襲慕容寶於中山進假新安公後為河内鎮將劉裕伐姚浤栗磾

  慮其北擾築壘河上𥙿不敢進遺栗磾書假道題曰黒矟公麾下栗磾以狀表閒明元因授黒矟將

  軍栗磾好持黒矟故有其號累遷外都大官爵新安侯卒贈大尉栗磾自少總戎迄於白首臨時善

  斷所向無前加以謙虛下人刑罰不濫太武甚悼惜之子洛拔少拜侍御中散有姿容善應對襲爵

  出為和龍鎮都大將營州刺史有能名後遷侍中尚書令在朝祇肅百僚憚之車路頭

  少以忠厚選給東宫為帳下帥天賜未明元出外路頭隨侍竭力及即位封宣城公忠意將軍帝性

  明察羣臣多以職事遇譴路頭性無害每評獄處理常獻寛恕之議以此見重於朝帝亦敬納之

  古弼代人少忠謹初為獵郎門下奏事以敏正稱明元嘉其直而有用賜名曰筆後改名弼言

  其有輔佐才也太武時位侍中爵建興公假節督隴右諸軍累著戰功遷尚書令事務殷繁而讀書

  不輟遇事敢言不避誅責帝常稱為社稷之臣吳王立以弼為司徒文成即位坐法死時人冤之

  叔孫俊建長子字醜歸内侍左右謹密無過行道武崩清河王紹閉宫門明元在外紹逼俊

  以為巳援俊仍與元厯磨渾等説紹歸明元明元即位遷䘙將軍賜爵安城公朱提王悦懷刃將為

  逆俊覺舉動有異執悦殺之明元以俊前後功重軍國大計一以委之劉尼代人勇果善射

  世祖見而善之拜羽林中郎賜爵昌國子宗愛殺南安王余于東廟尼密以狀告殿中尚書源賀與

  南部尚書陸麗謀迎文成登大位衆咸唱萬歳尼遷内行長封東安公尋岀為定州刺史以清慎稱

  官至司徒來大千代人驍果善射永興初位中散典宿䘙禁旅用法嚴明上下齊肅太武踐

  阼為常侍累從征討以戰功賜爵廬陵公尋使巡撫六鎮經畧得宜後吐京胡反以大千為都將討

  周幾代人少以善射為獵郎明元即位為右部尚書以軍功封交阯侯太武以幾有智勇

  遣鎮河南威信著於外境進號宋兵將軍率洛州刺史于栗磾以萬人襲陜城卒於軍軍人無不歎

  豆代田代人明元時從攻虎牢登樓射賊矢不虛發從討赫連昌乘勝追賊入其公門

  門閉踰宫而岀太武壯之拜勇武將軍後從討平涼破赫連定又從討和龍戰功多封長廣公

  真代人少善騎射太平真君中從討蠕蠕以功賜爵關内侯從太武至江還次盱眙真功居多文

  成即位進爵都昌侯後拜長安鎮將氐豪仇傉檀等及東平王道符先後反俱擊平之進爵河南公

  陸俟代人明元踐阼累拜給事中典選部蘭臺事無所屈撓累拜冀州刺史治績為天下第一

  厯安定長安二鎮大將遷内都大官加都督秦雍諸軍俱以方畧討平巨寇文成踐阼以子麗䇿立

  勳進爵東平王于什門代人明元時為謁者使喻馮跋及至和龍住外舍使謂跋曰大魏皇

  帝有詔須馮王出受然後敢入跋使人牽逼令入見不拜跋令人案其項終不憢屈既而跋拘留什

  門隨身衣裳敗壞畧盡蟣蝨被體跋遺以衣服拒而不受厯二十四年後馮宏上表稱臣乃送什門

  歸拜治書侍御史太武下詔襃美比之蘇武羅結代人劉顯謀逆結從道武幸賀蘭部後以

  功賜爵屈虵侯太武初累遷侍中外都大官總三十六曹事太武以其忠慤甚信待之除長信卿歸

  老賜大𡩋東川為私第别業并為築城曰羅侯城朝廷每有大事驛馬詢問年一百二十卒子斤從

  太武討赫連昌力戰有功厯位四部尚書後從平涼州以功賜爵帶方公累除柔元鎮都大將

  馛代人勇健善射太武將討涼州議者咸以無水草諌惟崔浩勸行馛曰若涼州無水草何得為

  國宜從浩言帝善之克涼州太武曰馛智力如此終至公相欲拜馛為尚書馛辭曰中秘多文士請

  叅其次遂拜袐書監進爵河南公興光元年拜司空清約自守為政舉大綱不為苛細太安二年

  太子太保與陸麗等並平尚書事封敕文代人始光初為中散稍遷西部尚書出為使持

  節開府領䕶西夷校尉秦益二州刺史賜爵天水公鎮上邽征吐谷渾慕利延兄子捨歸於枹䍐拾

  歸遁去金城邊冋天水梁會謀反陽王元達聚黨攻城皆討破之天安元年卒長子萬護讓爵於弟

  翰朝廷義而許之苟頽代人性嚴毅清直武力過人太武南征為前鋒都將常先登陷陣賜

  爵建德男厯位侍中都曹尚書頽方正好直言雖文明太后生殺不允頽亦懇切致諌未曾阿諛累

  遷司空進爵河東王大駕幸三川頽留守京師沙門法秀謀反頽率禁旅收掩畢𫉬内外晏然

  馥俟長子多智有父風興安初為相州刺史多善政在州七年徵為散騎常侍百姓乞留者千餘

  人後襲父爵改封建安王獻文將禪位於京兆王子推馥抗言曰皇太子聖德承基四海屬望不可

  横議干國之紀臣請刎頸殿廷有死無貳帝意乃解詔曰馥直臣其能保我子乎遂以馥為太保奉

  皇帝璽綬傳位孝文陸麗馥弟少以忠謹入侍左右審慎無僭失賜爵章安子稍遷南部尚書

  太武崩南安王余立為宗愛等所殺麗首建大義奉迎文成而立之社稷獲安受心膂之任興安初

  封平原王累遷司徒公領太子太傅尉撥代人初從兖州刺史羅忸擊賊於陳汝有功賜爵介

  休男討和龍擊吐谷渾皆有功進爵為子累遷杏城鎮將清平有惠績獻文時進爵安成侯

  提代人獻文時為内三郎獻文暴崩提號泣欲殉遂引佩刀自刺幾死太后詔賜帛二百疋

  其奴代人少有操行善射御文成初封平昌公累遷尚書左僕射又與河東王閭毗太宰常英

  等並平尚書事在官慎法不受私請遷司空加侍中薨贈平昌王薛彪子代人父野䐗并

  太二州刺史封河東公有聲稱彪子姿貌壯偉明斷有父風太安中遷内行長典奏諸曹事當官正

  直内外憚之太和四年徐州民桓和等叛詔彪子與尉元等平之除開封徐州刺史甚多惠政

  元字苟仁代人由羽林中郎累遷北部尚書天安元年薛安都以徐州内附以元為持節都督東

  道諸軍事赴之宋兖州刺史畢衆敬遣章仇𢶏歸款元並納之遂長驅入彭城分擊吕梁絶其糧運

  宋將張永夜遁太和三年進爵淮陽王齊高帝多遣間諜扇動新民以元威名夙振使率諸軍討之

  東南清晏遠近帖然尋遷尚書令進司徒詔為三老卒元澄字道鏡任城王雲子少好學言

  辭清辨以孝聞襲封累授尚書令孝文謀遷都澄贊成其事衆聞驚駭澄援引古今曉之衆乃開伏

  從幸鄴宫除吏部尚書及車駕自代北巡留澄銓簡舊臣自公以下萬數量其優劣別三等用之咸

  無怨者明帝初遷司空加侍中領尚書令奏利國濟人所宜振舉者十條後加司徒公政無大小皆

  引叅預澄亦盡心匡輔事有不便諫諍不巳内外咸敬憚之穆亮字幼輔觀曾孫孝文時累

  官至侍中尚書右僕射於時復置司州孝文曰司州須立中正必任德望兼資者尚書陸叡舉亮為

  司州大中正尋遷司空叅議律令孝文南伐以亮錄尚書事留鎮洛陽徙封頓邱郡開國公

  烈洛拔長子善射少言有不可犯之色少拜羽林中郎累遷光祿卿太和十九年大選百僚烈子

  登引例求進烈表請黜落孝文嘉其有識進登為太子翊軍校尉又加烈散騎常侍及穆泰陸叡謀

  反舊京時代舊族同惡者多惟烈一宗無所染預帝益器重之以為節概不讓金日磾詔除領軍將

  軍宣武即位以宰輔咸陽王禧等專擅與烈潛謀廢之自是長置禁中叅預機密大事禧謀反烈追

  執之卒贈太尉進封鉅鹿郡公長孫慮代人母因飲酒其父真誤以杖擊致死為縣囚執處

  以重坐慮列辭尚書云父母忿爭本無餘惡直以繆誤一朝横禍今母喪未殯父命旦夕兄弟五人

  並沖幼慮身居長今年十五乞以身代父使嬰弱孤得䝉存立尚書奏云慮於父為孝子於弟為

  仁兄尋情究狀特可矜感孝文詔特恕其父死罪以從遠流董洛生代人居父喪過禮詔

  遣秘書中散温紹伯奉璽書慰之令自抑割以全孝道又詔其宗親使相喻奬勿令滅性朱長

  生 于提並代人孝文時長生為員外散騎常侍與提俱使高車既至高車王阿伏至羅

  責長生等拜長生拒之至羅既受獻不拜長生曰爲臣内附宜盡臣禮呼出帳令衆中拜至羅怒囚

  之脅降長生與提瞋目厲聲責之至羅大怒絶其飲食各分徙之三歲乃放還孝文嘉其節拜長生

  河内太守提隴西太守並賜爵五等男穆紹字永業亮之子拜駙馬都尉厯七兵殿中二尚

  書遭憂免居喪以孝聞除中書監侍中領本邑中正紹資性方重罕接賔客領軍元乂當權熏灼候

  紹紹迎送下階而已靈太后欲黜乂猶豫未決紹贊成之以功加特進儀同三司孝莊立爾朱榮遣

  人徴之紹往見榮捧手不拜尋授尚書令司空公進爵爲王長孫冀歸字承業代人聰

  明有才藝虛心愛士爲前將軍從孝文南征宣武時假鎮西將軍討蜀都督頻戰有功累除尚書右

  僕射雍州刺史蕭寶夤據州反以承業爲行臺討平之除雍州刺史孝武入關位太師錄尚書事封

  上黨陸凱字智君馥之子謹重好學位太子庶子給事黄門侍郎在樞要十餘年以忠厚

  見稱兄琇陷罪凱痛兄之死哭幾失明訴冤不巳至正始初宣武復琇官爵凱大喜置酒集諸親曰

  吾數年中抱病忍死顧門戸計耳今願畢矣遂以其年卒二子暐恭之並有時譽陸旭

  孫性雅淡好易緯候之學撰五星要訣及兩儀真圖頗得其指要太和中徴拜中書博士稍遷散騎

  常侍知天下將亂遂隱於太行山累徵不起元順字子和澄子通杜氏春秋性謇諤淡於榮

  利起家為給事中時高肇權重天下順詣肇直往登牀捧手抗禮父憂哭泣嘔血身自負土領軍元

  乂威勢尤盛順曽不詣乂至于朝論得失順常鯾言正議曽不阿㫖累官左僕射莊帝初河陰遇害

  家徒壁立無物以殮門下通事令史王才達裂裳覆之贈尚書令司徒公婁寶字道成伏連孫

  明帝時隨源子邕討擊葛榮師敗被囚變姓名匿於戎伍密啟賊形勢規為内應榮滅始得還永安

  中除假員外散騎常侍使蠕蠕先是蠕蠕稱藩上表復以中州不競書為敵國儀寶責之蠕蠕主謝

  遂更稱藩後從孝武入關封廣安縣伯官至儀同三司兼太子太傅寶清簡少言頗諳舊事位厯師

  傅守靖謙恭以此為人所敬陸操字仲志麗從孫高簡有風格學業知名為散騎常侍聘梁

   使還遷廷尉卿齊文襄為世子甚好色薛寘妻元氏有色迎入欲通之元氏正辭且哭世子送付廷

   尉操曰廷尉守天子法須知罪狀世子怒召操命刀環築之操終不撓後徙御史中丞天保中卒於

   殿中尚書︹北齊︺慕容紹宗字紹宗燕太原王恪之後曽祖騰歸魏遂居代紹宗恢毅

   深沈有膽畧爾朱榮入洛欲因百官出迎悉誅之紹宗諌不聽後以軍功封所盧侯遷爾朱兆長史

   及兆敗紹宗攜榮妻子及兆餘衆自歸神武神武仍加恩禮軍謀兵畧時叅預焉元象初以軍功進

   爵為公累遷尚書左僕射侯景反命紹宗為東南道行臺討景於渦陽時景軍甚盛紹宗麾兵徑進

   諸將從之因大捷西魏王恩政據潁川又以紹宗為南道行臺與髙岳劉豐圍擊之堰洧水灌城未

   幾臨堰見北有塵氣乃入艦忽暴風飄艗向敵城紹宗度不免遂投水卒贈太尉綦連猛

   字武兒代人初事爾朱榮爾朱兆後為神武親信爾朱文暢將為逆猛曰昔事其父兄願今日受死

   不忍告而殺之神武聞之曰事人當如此舍其罪而益親之以軍功累封山陽王猛頗疾姦佞言議

  時有可采官至大將軍卒婁昭字菩薩平城人祖父提家僮千數牛馬以谷量性好周給士多

  歸附之昭方雅正直有大度深謀神武少親重之神武將出信都昭贊成大策即以為中軍大都督

  從破爾朱兆於廣阿累封濮陽郡公樊子鵠反以昭為東道大都督討之子鵠既死諸將勸昭盡捕

  誅其黨昭曰此州横被殘賊其人何罪遂皆捨焉累遷司徒出為定州刺史薨侯莫陳相

  代人七歲父死號慕過人及長性雄傑後從神武起兵以戰功封白水郡公天保初累遷司空進爵

  為王厯太傅朔州刺史次子晉貴嚴重有文武幹畧襲爵官至開府儀同三司梁州刺史陸卬

  字雲駒麗元孫博覽羣書多通大義善屬文起家員外散騎侍郎累除中書侍郎修國史以父憂去

  職居喪骨立兄弟相率廬墓負土成墳詔襃所居里為孝終里天保中遭母喪哀毁沈篤弟搏遇疾

  臨終曰大兄尫病如此性至慈愛摶死必不使大兄知之致有感動家人至祖載始告卬聞而悲一

  慟而絶卬自在朝篤慎周密不説人短不伐巳長言論清遠有人倫鑒裁朝野甚悲惜之子又襲爵

  始平侯五經精熟官至通直散騎常侍張華原字國滿代人周文據雍州華原以散騎常

  侍入關往說周文謂曰能屈於此當共享富貴不爾命懸今日華原曰有死耳不敢聞命周文嘉其

  亮正乃使東還累遷兖州刺史人懷感附寇盜寢息重囚給假依期畢至卒官州人大小莫不號慕

  爲樹碑立祠祀焉贈司空公尚書左僕射︹周︺達奚武字成興代人初爲賀拔岳别將岳爲

  侯莫陳悦所害武收屍歸平涼從文帝平悦封須昌縣伯魏大統初自大丞相府中兵叅軍出爲東

  秦州刺史厯雍同二州累著戰功進封鄭國公轉太傅武微時奢侈好華飾及居重位不持威儀行

  常單馬門不施㦸每曰天下未平國恩末報安可過事威容子震習武藝有政術建德中從平鄴拜

  大宗伯出爲原州總管竇熾字光成其先扶風平陵人亡奔匈奴後隨魏南徙家於代熾少

  從范陽祁忻受毛詩左氏春秋畧通大義善騎射以戰功拜楊烈將軍大統中從文帝禽竇泰復宏

  農破沙苑皆有功厯涇原二州刺史政績著聞保定初進封鄧國公後拜太傅熾名望素隆軍國大

  謀常與叅議隋文帝為相國百僚皆勸進熾獨不肯署牋時人皆高其節竇毅字天武熾兄子

  魏孝武初起家員外散騎侍郎齊神武擅朝毅慨然有殉主之志從孝武西遷及禽竇泰復宏農戰

  沙苑皆有功累封神武郡公保定三年拜大將軍時突厥君臣有貳志於齊毅抗言正色以大義責

  之乃定毅性温和謹慎尚文帝女襄陽公主朝廷委信任兼出入未嘗有矜惰之容時人以此稱焉

  厙狄峙其先遼東人徙居代峙仕魏為高陽郡守為政仁恕大統初遷黄門侍郎時與東魏

  爭衡蠕蠕屢為邊患朝議欲結和親使峙往峙善辭令蠕蠕主信重之自是不復為寇封高邑縣公

  累拜侍中蠕蠕滅後突厥強盛雖與周通好而外連齊氏令峙喻之突厥執齊使歸諸京師進爵安

  豐郡公明帝時為少師卒子嶷嗣位蔡州刺史嶷弟徵徽嶔皆以軍功拜儀同大將軍陸騰

  字顯聖旭之子魏大統中為文帝帳下都督遷武䘙將軍安康賊黄衆寶等作亂騰大破之遷拜龍

  州刺史轉江州厯龍州總管拜司憲大夫前後破平諸賊凡賞得奴婢八百口馬牛稱是天和四年

  遷江陵總管陳人圍江陵騰奮擊遂遁加位柱國進爵上庸公尉遲𮞉字薄居羅代人有大

  志好施愛士魏大統中累官尚書左僕射兼領軍將軍尋拜大將軍督開府元珍等六軍伐蜀所至

  皆降詔以𮞉為大都督益潼等十二州諸軍事益州刺史三年加督六州迥綏輯新邦民人懷服性

  至孝大長公主年高文帝徴迴入朝以慰其意武成元年封蜀國公建德初拜太師宣帝即位岀為

  相州總管隋文輔政迥舉兵圖匡復為韋孝寛所敗自殺弟綱善騎射河橋之役文帝馬中流矢驚

  奔綱與李穆等左右力戰衆皆披靡文帝方得乘馬進爵平昌郡公厯位少傅大司空陜西總管

  梁椿字千年代人初從爾朱榮入洛又從賀拔岳討平万俟醜奴仍從文帝平侯莫陳悦魏大

  統中累以戰功封東平郡公位開府儀同三司保定元年拜大將軍椿性果毅善撫納所𫉬賞物分

  賜麾下故每戰咸得其死力好儉素不營貲産時論以此稱焉尉遲運綱之子宣帝在東宫

  數有罪失武帝選忠諒鯁正者匡弼之以運為右宫正建德三年帝幸雲陽宫令運與長孫覽輔太

  子居守衞刺王直作亂襲肅章門覽懼走行在所運手自闔門直乃縱火運更益其火直遂不得進

  乃退運率留守兵擊之直大敗而走武帝嘉之授大將軍將伐齊召運叅議東夏厎定頗有力焉進

  爵盧國公宣帝即位出為秦州總管︹隋︺達奚長儒字富仁代人高祖受禪封蘄春郡公

  開皇二年突厥衆十餘萬來寇以長儒為行軍總管率衆二千力戰却之進上柱國厯鄜州刺史母

  憂去職長儒性至孝毁悴過禮天子嘉歎起為夏州總管匈奴不敢窺塞轉荆州總管卒竇榮

  定熾兄子高祖受禪以佐命功拜上柱國尋除秦州總管突厥沙鉢畧寇邊為行軍元帥出涼州

  擊之數挫其鋒突厥懼請盟而去進爵安豐郡公高祖欲以為三公上書固辭房兆代人本姓

  屋引氏剛毅有武畧頻為行軍總管擊寇有功位至柱國徐州總管吐萬緒字長緒代郡鮮

  卑人在周襲爵元壽縣公高祖受禪有吞陳之志授徐州總管令修戰具陳平拜夏州總管漢王諒

  舉兵詔緒從楊素擊破之大業初轉光祿卿賀若弼遇讒緒明其無罪免官劉元進作亂攻潤州帝

   徴討破之斬偽僕射管崇等五千餘人尋忤帝意徴詣行在所發疾卒楊義臣代人本姓

   尉遲氏父崇仕周為儀同大將軍開皇初擊突厥於周槃戰死義臣幼養於宫中賜姓楊氏性謹厚

   能騎射有將領才突厥達頭可汗犯塞以行軍總管出白道破之明年突厥又寇邊義臣追至大斤

   山破之代州總管李景為漢王將喬鍾葵所圍詔義臣往擊破之以功授上大將軍其後屢平巨寇

   進位光祿大夫尋拜禮部尚書卒︹五代︺︹唐︺安金全代人數從莊宗用兵有功官至

   刺史以疾居太原莊宗與梁相距河上梁將王檀襲太原監軍張承業大恐金全彊起召率子弟及

   故將吏百餘人夜出北門擊檀於羊馬城中檀軍驚潰明宗即位拜振武軍節度使安重誨

   應州人為人明敏謹恪明宗鎮安國為中門使及即位累加侍中兼中書令事無大小皆以叅決盡

   忠勞力時有𥙷益卒被䜛死︹周︺史彥超雲州人周太祖入立為虎捷都指揮使以戰守

   功累拜感德軍節度使周兵圍漢太原契丹救漢出忻代世宗遣符彥卿拒之彦超為先鋒戰忻口

  勇憤俱發解而復合者數四遂殁於陣贈太師優恤其家焉︹宋︺李漢超雲中人初從太

  祖平李重進等遷齊州防禦使在郡十七年政平訟理吏民愛之後為關南都巡檢使卒漢超善撫

  士卒與之同甘苦死之日軍中皆流涕子守恩驍果善戰有父風累官至隴州刺史知靈州戰殁特

  賜洪州觀察使折御卿雲中人從太宗征河東破岢嵐軍淳化五年拜永安軍節度使遼兵

  入御卿大敗之於子河汊歲餘被病遼諜知之率衆來侵御卿力疾出戰其母使人召歸御卿曰世

  受國恩死軍中分也翊日卒贈侍中子惟昌為洛苑使知州事破言泥族拔黄砦累拜興州刺史惟

  信與趙保吉戰殁於陣惟忠最知兵累官雲麾將軍卒惟忠子繼閔為西京作坊使嗣知府州

  士安字仁叟雲中人事繼母以孝聞乾德四年進士太平興國初呉越錢俶納土選知臺州

  言錢氏張侈賦數今宜用舊籍詔從之累遷翰林侍讀學士景德初遼人謀入境士安陳選將餉兵

  理財之䇿真宗嘉納與寇準同拜平章事遼引兵大掠與準條所備禦狀又合議請幸澶淵定和議

  未幾趙德明亦内附中外晏安卒贈太傅中書令諡文簡士安飭躬慎行有古人風仕至輔相無田

  園居第没未終喪家用已絀真宗感嘆賜白金五千兩折繼祖字應之繼閔弟嗣知府州

  累轉成州團練使韓絳城羅兀繼祖深入敵帳降部落户八百加解州防禦使有子當襲請以授兄

  子克柔詔從之弟繼世延州東路巡檢嵬名山内附繼世以騎歩萬軍懷安砦分名山之衆萬五千

  戸居大理河夏人來攻再戰皆捷錄功領忠州刺史說韓絳城囉兀以撫横山因畫取河南之䇿絳

  以爲然以果州團練使卒折克行字遵道繼閔子夏人寇環慶克行與戰於葭蘆州斬級四

  百降戸千馬畜萬計諸老將矍然曰真折太尉子也擢知府州討夏國每出必勝夏人畏之益左廂

  兵專以當折氏城葭蘆築八砦皆用克行策在邊三十年善拊士卒戰功最多羌人呼爲折家父官

  至秦州觀察使折可適克行從子少隸延州屢與夏人戰皆敗之東兵久不得食千人成聚

  籍於軍門或欲掩殺以爲功可適曰此以饑而遶耳非叛也單馬出詰之皆回面流涕謝再生各遣

  歸夏人入寇大破之於尾丁磑又分騎據西山轉戰至高嶺間道設伏邀其歸路敵赴厓澗死者如

  積論前後功至成州團練使夏人有桀𭶑用事者哲宗詔可適密圖之可⿺辶商遣兵夜襲俘其族屬三

  千人遂取天都山以其地為西安州累拜懷康軍節度使︹遼︺邢抱朴應州人保寕初累官

  翰林學士加禮部尚書統和四年山西州縣被兵命抱朴鎮撫之民始安十年拜叅知政事按察諸

  道守令能否而黜陟之大協人望嘗兩決南京滯獄人無冤者卒贈侍中陳昭衮雲州人勇

  而善射累官敦睦宫太保兼掌圍場事開泰五年秋大獵帝射虎馬馳太速矢不及發虎怒奮將犯

  蹕左右辟易昭衮捨馬捉虎兩耳騎之虎軼山終不墮地伺便拔佩刀殺之輦至上前即日設燕悉

  以席上金銀器賜之特加節鉞遷圍場都太師命張儉吕德懋賦以美之厯西南面招討都監卒

  ︹金︺蘇保衡字宗尹天成人天會中賜進士出身補太子洗馬累官工部尚書大定二年

  宋保衡行户部於關中兼糾察黜守令不法者十餘人邠守傅慎微忤用事者被讒搆下獄且死保

  衡力救之得免入為太常卿遷禮部尚書拜㕘知政事進右丞稱賢執政康元弼字輔之雲

  中人正隆三年進士由汝陽簿累遷大理丞大定二十七年河決曹濮間朝廷遣元弼往視相其地

  如盎而城在盎中請改築於北原曹人賴焉官至南京路轉運使劉從益字雲卿渾源人

  大安元年進士第累官監察御史坐與當路辨曲直得罪去起為葉縣令有古良吏風未幾被召

  百姓詣尚書省乞留不聽人授應奉翰林文字卒從益精於經學為文章長於詩子祁字景叔太學

  生甚有文名金末喪亂作歸潛志以紀其事修金史多採用焉雷淵字希顔一字季黙渾源人

  入太學讀書後從李之純遊遂知名登至寕元年詞賦進士甲科累拜監察御史彈劾不避權貴出

  巡郡邑所至有威譽官至翰林學士卒高汝礪字巖夫金城人登大定進士第涖官有能

  聲擢左諌議大夫時遇奏事臺臣亦令迴避汝礪言國家置諌臣蓋欲周知時政以叅得失豈可疏

  遠乞自今有司奏事諌臣得預聞從之累拜户部尚書時鈔法不能流轉汝礪隨事上言多所更定

  民甚便之貞祐四年拜尚書左丞高琪欲從言事者歲閲民田徴租又議𣙜油汝礪言其不可遂寢

  俄進右丞封夀國公︹元︺孫威渾源人沉鷙有巧思授義軍千户從軍攻潞州破鳳翔皆有功

  善爲甲甞以意製蹄筋翎根鎧以獻太祖親射之不能徹大悦授順天安平懷州河南平陽諸路工

  匠都總管每從戰伐恐民有橫被屠戮者輒以蒐簡工匠爲言而全活之卒諡忠惠子拱襲父官巧

  思如其父嘗製疊盾張則爲盾斂則合而易持世祖以爲古所未有厯保定路治中歲饑先發粟賑

  民而後請於朝曰緩則民餒死矣苟見罪吾自任之累官益都路總管兼府尹卒諡文莊趙璧

  字寶仁懷仁人世祖爲親王聞其名召見呼秀才而不名憲宗即位召璧問天下何爲治對曰請先

  誅近侍之尤不善者憲宗不悦璧退世祖曰秀才汝渾身是膽耶厯河南經畧使威惠大行中統元

  年拜燕京宣慰使時供給屬軍府庫巳竭及用兵北邊璧經畫餽運相繼不絶中書省立授平章政

  事尋改樞密副使大敗宋將夏貴于虎尾洲髙麗王植爲其臣林衍所逐議遣兵護歸復國古京以

  安兵息民帝從之卒贈大司徒諡忠亮雷膺字彦正渾源人淵之子孤篤學事母以孝聞

  至元二年拜監察御史首以正君心正朝廷百官為言又斥聚斂之臣不宜作相累厯外任皆著威

  惠徴拜集賢學士成宗即位召諸故老詢國政膺為稱首多所建白卒諡文穆︹明︺李𢑴

  人永樂舉人授監察御史以剛直有聲臺中後厯江西按察使治獄明恕遷浙江布政使益厲素節

  出納錙銖必謹尋卒於官郭頤應州人永樂中由知縣擢監察御史巡按京畿文皇北伐抗疏

  力爭後復屢疏言事朝右咸側目遂乞歸孫逢吉字餘慶渾源人正統舉人授延長知縣有

  賢聲擢御史巡鹽長蘆監軍榆林所至風紀肅然後復按四川厯陜西僉事累遷左布政使川陵之

  民皆被其澤引疾歸石瑁字信之應州人數歲以孝友稱宣德進士正統初授禮科給事中克

  舉其職擢金華知府除邑患賑流民甚有善政累遷禮部尚書靖共於位朝望益孚王尚文

  廣靈人正統進士官户部主事額森入塞英宗親征尚文以督餉從土木之難踵駕號哭遂遇害

  額森改見前焦鑑大同人父卒哀毁柴立廬墓三年白狐游狎野蠶成繭成化中被旌

  鼐渾源人父殁廬墓山水暴漲木石漂沉鼐伏墓號泣水將至忽分兩道去墓斍無恙宏治中被

  李翰臣大同人正德進士以行人除御史按山東辨歸善王之誣忤㫖謫判廣德州改

  知隨州有能聲厯河南僉事討平流賊王塘進山東曹濮兵備副使曹濮多盜悉以計擒之後移疾

  温鉞大同人父景清有膽力嘉靖初為巡撫蔡天祐密捕鎮兵之殺巡撫張文錦者叛兵

  恨之欲索景清殺之不得遂執鉞及其母王氏鉞終不言景清所在母亦大罵並見殺事平獲旌

  蔣應奎大同人嘉靖進士授工部王事以功累拜太僕寺少卿遷應天府府尹裁勳戚以法

  墾秣陵荒田千餘頃擢副都御史巡撫遼東闢安遠開原之地陞兵部侍郎卒之日喪不克舉贈尚

  林椿字永年大同人有孝行嘉靖中以軍功進署指揮僉事厯左副總兵協守大同俺答

  入擾總兵張達陷陣不得出椿聞急引兵來救一日三戰亦陷重圍與達俱死贈都督同知謚忠勇

  郭石山陰人嘉靖舉人知滕縣多善政累遷整飭延綏道駐偷林守禦有功獲賜金幣丁艱歸

  補山東按察僉事尋致仕石性沉静居官以清謹著名郭民敬山陰人嘉靖進士知壽光

  縣以治行第一擢御史按南畿歲歉奏蠲租賦數十葛緡復按四川過里值邊警時山陰土城難守

  民敬為留集丁壯城守甚力邑人賴之至四川墨吏望風解綬去性至孝家資分給諸弟姪一無所

  喬景華山陰人嘉靖中扶母避亂父稍後見執景華復奔救翼之右臂受刃更易左臂

  父子仆地賊感其孝而去樊深大同人嘉靖中為通政使陳禦寇七事中言仇鸞養寇要功上

  方眷鸞立斥為民隆慶初復官尋遷刑部右侍郎齊康劾徐階深劾康并詆高拱時登極詔赦死罪

  以下而流徙巳至配者所司拘律令不遣深言誅死猶赦而此反不及非所以廣皇仁詔從其議旋

  進左侍郎罷歸卒王汝濂懷仁人隆慶進士以母老引疾歸養奉侍左右如嬰兒出必禀

  命母殁哀毁盡禮人稱其孝王家屏字忠伯山陰人隆慶進士由庶吉士厯修撰充日講

  官敷陳剴摯帝甞斂容而受稱為端士張居正寢疾同官奔走祈禱家屏獨不往累擢吏部左侍郎

  兼東閣大學士每議事秉正持法不激不隨進禮部尚書甞以久旱乞罷指時事甚切不報與申時

  行等懇請冊立疏至再及為首捕請益力李獻可以請豫敎被黜家屏封還御批累疏爭之帝不悦

  遂乞歸家屏端嚴忠直深識有謀秉國止半載卒贈少保謚文端熹宗立再贈太保李懷信

  大同人由世䕃厯定邊副總兵勇敢有謀寇入輒敗擢甘肅總兵官松山多擾連擊敗之邊人恃以

  無恐萬厯末遼東急詔充援勦總兵官有戰守功尋引疾去天啟中追錄邊功進左都督王從

  義大同人萬厯進士授評事多所平反厯郎中陞東昌知府以善政聞秩滿擢副使備兵壽張與

  平妖賊徐鴻儒全活脅從數萬人累遷副都御史巡撫山東安集流移除大猾不遺餘力尋以協餉

  功進戸部右侍郎引疾歸居鄉謙退儉約母喪哀毁欲絶曹文詔大同人崇禎三年以功擢

  延綏東路副總兵討賊王嘉應於河曲降其衆陞臨洮總兵官擊斬羣賊𨵿中畧平賊遂流入山西

  六年文詔至山西屢戰皆捷餘賊多流入河北移師討平之尋調大同為援勦總兵復由河南勦賊

  商州大捷於金嶺川尋以三千人遇賊於湫頭鎮轉鬬不支自刎死贈太子太保左都督立祠祀之

  文詔天性忠勇為明季良將第一其死也賊中為之相慶弟文耀從兄征討數有功河曲之戰斬獲

  多後擊賊忻州戰死城下詔予贈卹 本乾隆四十一年   賜文詔諡忠果曹變蛟

  文詔從子幼從文詔征討以勇敢知名賊聞大小曹將軍來皆怖慴崇禎十年厯官臨洮總兵降小

  紅狼一部餘賊入蜀繼入秦變蛟邀擊破之與李自成轉戰千餘里賊黨多降惟自成東走復窮追

  之自成妻女盡失僅以七人逃錄功進左都督後從洪承疇援松山被執死之贈太子太保 本朝

  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忠烈 焦 埏大同人祖澤父承勲皆總兵官著勞績埏以世將子

  喜兵法精騎射以功累官大同副總兵崇禎十五年奉命東援力戰不屈死事聞贈卹 本朝乾隆

  四十一年 賜諡烈愍 張 爾墊大同人事母以孝稱鄉里爭訟率片言而決人服其

  公以功厯官守備崇禎末都城戒嚴戰死盧溝橋事聞贈卹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

  李若葵大同人崇禎末聞賊陷都城與兄象葵弟心葵從子柱周並婦女五人俱縊死

 ︹本朝︺李國英字培之大同人少倜儻有才畧從肅王收四川擢巡撫以功晉尚書總督川陜

  時全蜀未定再統師入川大興屯田與士卒同甘苦日饗士卒遂平巴巫逋寇晉太子太保以勞疾

  鮑承先應州人負大畧甞上書   世祖章皇帝請行仁除暴   召見

  賜馬及幣   授内秘書殿大學士與定勦撫方畧承先事繼母孝糲食布衣第舍僅蔽風雨居

  鄊退讓又嘗修府縣學創桑乾河石橋鄉里德之韓一蘇廣靈人與弟一歐事父廷和以

  孝行著聞順治初闖賊敗歸所過剽掠至南和縳廷和去二子奔赴賊營並求代賊挺刃交下一歐

  立麋爛一蘇亦垂斃猶祈免其父不少止賊黨有義之者因釋其父賊退一蘇獲甦事其父以壽終

  王逢泰大同人幼時父之雲攜其兄出遊獨與母楊居姜瓖之亂母死井中殯訖徒歩訪父

  兄遇於金陵奉歸父年八十終既葬逢泰詣墓輒攀柏哀號没齒不衰于懷漢懷仁人事

  母孝被 旌康熙甲辰蠲粟賑饑全活甚衆周於德廣靈人父之屏姜瓖之亂縣令城守

  徴鄉勇之屏督衆往於德與弟於道俱請從賊猝至兄弟奮長矛大呼逐賊旋陷入賊壘被執不屈

  死又之屏妻弟李蓂亦同往於德兄弟陷賊馳救之亦被殺呉之琳陽高人以孝友 旌

  門撫從子二十年無間言有徐某寄以金徐死而其子不知如數還之穆生輝天鎮人驍

  勇有知畧起行間洊厯副將所向有功總兵鄖陽屢以功世襲拖沙喇哈畨後以討賊戰死

  光璧大同人天性淳篤事親盡孝乾隆五年 旌任舉大同人乾隆七年以武進士任

  固原城守營叅將值兵變手刃亂兵解散賊黨捍禦全城十三年調赴金川洊升總兵進攻昔嶺石

  城被槍陣亡加贈都督同知 賜祭葬謚勇烈入祀昭忠祠 張 朝龍大同人寄籍貴

  乾隆三十七年由馬兵隨征金川奮奪碉寨洊升遊擊五十二年隨征臺灣屢立戰功五十三年

  臺灣平圖形 紫光閣復隨 大兵進擊市球江戰殁   賜諡壯果入祀昭忠祠田 佳

  富懷仁人以孝義稱乾隆三十九年 旌王萬邦陽高人乾隆二十年由侍䘙任涼州

  營遊擊值西陲用兵萬邦勦賊有功洊升總兵三十六年赴金川身先士卒奮奪碉卡後以力疾督

  負傷卒   賜祭葬入祀昭忠祠

 ︹流寓︺︹南北朝︺︹魏︺江疆涼州人太延五年涼州平内徙代京上書三十餘法各有體例

  又獻經史諸子千餘卷拜中書博士︹宋︺朱弁婺源人建炎初假吉州團練使使金通問兩宫

  至雲中見宗翰邀説甚切宗翰不聽使就館守之以兵及正使王倫歸弁請留印為信倫解授弁受

   而懷之卧起與俱金人迫弁仕劉豫弁不屈紹興中和議成乃歸所著有聘遊集洪皓

   建炎三年假禮部尚書為金通問使二帝遷居五國城皓在雲中密遣人奏書以桃梨粟麪獻二

  帝始知帝即位皓聞祐陵訃北向泣血旦夕臨諱日操文以祭聞者皆揮涕金人迫仕劉豫皓不從

  流遞冷山︹元︺元好問秀容人以詩文名世時遊渾源之封龍山與李冶張得輝結吟社稱

  龍山三老劉秉忠邢州人甞為僧遊雲中留居南堂寺世祖在潛邸海雲禪師被召過雲中

  聞其博學多才藝邀與俱行既入見應對稱㫖世祖大愛之遂留藩邸︹明︺沈良仁和人刑

  部主事洪武三十二年謫戍大同應州以春秋授徒石瑁輩皆岀其門

 ︹列女︺︹南北朝︺︹魏︺和跋妻劉氏代人道武北狩豺山收跋刑之路側劉自殺以

  叔孫俊妻桓氏代人泰常元年俊年二十八卒明元命桓氏曰夫生既共榮殁

  宜同穴能殉葬者可任意桓氏乃縊遂合葬焉陸昕之妻元氏獻文帝常山公主奉

  姑有孝稱神龜初與穆氏琅邪長公主並為女侍中性不妒忌以昕之無子為納妾媵公主有三女

  無男以昕之從兄希道第四孑子彰為後子彰事公主盡禮丞相高陽王雍以為過於自生

  卬母元氏子彰妻咸陽王禧女上庸公主初封藍田高明婦人也甚有志操卬昆季六人

  並主所出故邢邵常謂人曰藍田生玉固不虛矣主敎訓諸子皆以義方雖創巨痛深出於天性然

  動依禮度亦母氏之訓焉蕭寶夤妻元氏寶夤歸魏尚南陽長公主主有婦德敬事

  不替寶夤每入室公主必立以侍相遇如賓自非太地疾篤未甞歸休蕭贊妻元氏

  贊奔魏尚壽陽公主出爲齊州刺史爾朱兆入洛爲城人趙洛周所逐公主被錄送京爾朱世隆欲

  相陵逼公主守操被害︹遼︺邢抱樸母陳氏應州人抱樸與弟抱質受經於母皆

  以儒術顯抱樸官至南院樞密使抱質至侍中時人榮之元雷膺母侯氏渾源人膺

  生七歲而孤金末母挈膺北歸渾源艱險備嘗織袵爲業課膺讀書膺遂以文學稱劉仲亨

  妻田氏渾源人仲亨死田年二十五投繯死喪側至正間旌表宋堅童妻班

  氏大同人堅童死班不食數日死特詔表揚朱淑信山陰人少寡不嫁一女妙淨糿𡘜父

  雙目失明士人王士貴重其李乃求娶焉張思孝妻華氏大同人元季爲貊高兵所

  執以不辱見殺其婦劉氏僵壓姑尸大罵不已兵併殺之後檢其尸婦姑之手猶相持不捨︹明︺

  高清妻王氏大同前䘙人少寡姑病目雙瞽王氏以舌䑛之兩目復明舅姑卒號泣毁

  形士夫并稱之王謨妻郭氏山陰人嘉靖間察哈爾部入境郭匿南山寇索得驅之郭

  大罵投崖死又張天叙妻賀氏有女年十五俱被掠賀慮女見辱潛取刀與女俱自殺 察哈爾部

  舊作插部今改正朱充妻郝氏大同人孀姑曹氏性嚴重好潔有心疾展轉需

  人郝須臾不離者垂四十年跪伏進膳積乆手足幾不能屈伸曹氏曰吾死何以報汝願汝有婦亦

  以事我者事汝爾其後婦許氏事郝盡孝果如曹氏言石銘妻馬氏銘大同人鹺于

  廣陵娶馬氏生子二方在抱銘客死長蘆族人利其遺貲令馬他適馬涕泣不從族人舁柩返不與

  馬俱馬乃治裝攜二孤數千里抵夫家守節以死朱充妻石氏大同人年二十

  一夫亡家貧勸嫁者踵至石矢死撫孤孤成甫娶未幾子婦相繼夭又撫孫芝田成立被旌

  貞妻周氏山隂人年十九夫亡里人爭欲娶之周毁容守節厯四十餘年卒又王洊初妻

  劉氏少寡父母欲嫁之齧指矢志撫孤成立先後被旌宋定妻劉氏大同人定爲陜

  西都司亡劉誓守節有鄰郡宦族謀娶之劉峻拒不從聞闖賊陷太原絶粒七日而死何大

  本妻武氏大同人闖賊陷城大本遇害武聞同子婦𡩋氏投繯死又王璇繼妻方氏少寡

  聞城陷亦自刎死王爾揚妻朱氏懷仁人崇禎中以賢孝旌闖賊之變縊死

  儒女應州人年十四闖賊陷城隨母匿木塔複板内賊索得之掠其母去女不從墜地死

  偉妻邊氏山陰人偉爲大同總兵官闖賊入城據其室殺偉𫟪不爲屈厲聲大罵賊加以

  炮烙兩乳焦爛罵猶不已賊稱其烈而止子婦朱氏被執紿賊往取藏金自縊死任朝陽

  妻郭氏廣靈人年二十餘夫亡有遺腹每夕祝生男以延夫祀已果得男撫孤守節姑愛次

  子利其貲逼令改適郭誓死不從姑數以非禮虐之郭事姑彌謹終無怨言年九十餘卒王永

  卿妻李氏靈邱人少寡子幼家貧就食於叔祖王學家學亦貧不能養與族姓謀嫁之李

  揮刀斷髪族姓驚愧去撫子完節以終

 ︹本朝︺何士璋妻焦氏大同人事舅姑至孝姑抱沉疴不能動履焦負之卧起積勞成

  疾至嘔血侍姑不少輟姑歿毁瘠踰常翁年幾八旬事之一如其姑歲時祭享必以誠敬士民咸稱

  劉德溥妻魏氏大同司馬魏某之女許字廣靈劉令之孫德溥魏遷官滇南劉

  卒廣靈德溥以官逋繫獄魏聞言及婚事有沮色女言於母曰貧富遠近命也魏嘉其志送完婚荆

  布自甘克修婦道雖在患難中敬禮如賔女讀書能詩有氷鑑閣閨中三十詠王某妻劉

  氏懷仁人家貧有老姑夫不能養婦勩薪磑延日會大飢有豪賈貨買飢人子女劉謂夫曰旦暮

  將俱死賈購我多金誠全此老姑弱子可無死矣君送我郊外金既得妾自為身謀如其言之郊外

  賈防有他變令其夫送出界四日舍於天城賈乃逐其夫出外舍賈盛服入婦詭語醉之乃引簪刺

  喉而死賈驚去道路傳為饑婦奇節云王之雲妻楊氏應州人姜瓖之亂之雲與

  長子他出楊謂仲季二子曰吾不貪生致辱兒輩無偕死以絶王祀躍入井死季子泣從之女已適

  人間母死亦自經仲子訪父數千里奉歸孝養郭隆繼妻許氏山陰人年二十夫亡

  族人利其產百計撓之外禦侮内撫孤二十餘年始定子二俱成立壽七十餘王繩祖妻

  謝氏陽高人少寡子七歲家貧事姑不遺餘力每奉甘㫖紿子出不令分姑食姑性嚴少不遂

  輒詬罵至批頰齧臂終無怨色楊月斗妻梁氏大同人守正被𢦤康熙年閒 旌

  谷發妻王氏天鎮人守正被𢦤康熙年間 旌孫汝葺妻段氏

  人義烈可風同縣烈婦王孝妻相氏節婦宋芝池妻魏氏喬佳選妻韓氏彭國瓚妻劉氏聶顯妻龔

  氏徐昌妻李氏王通賢妻李氏陳慧妻王氏王志選妻汪氏項貴妻高氏郭輔妻劉氏王有監妻常

  氏康孔昭妻吕氏董國璽妻袁氏楊可範妻張氏王通妻趙氏宋顯榮妻郝氏馬秉慧妻朱氏張維

  屏妻徐氏張秉鉞妻吳氏曹應貴妻薛氏由泰妻朱氏王希禹妻馬氏劉鳳彩妻柴氏鄭模妻馬氏

  楊宗仁妻施氏賀尚本妻于氏韓宗妻張氏楊士俊妻姚氏靳天寵妻劉氏王威妻杜氏田英妻朱

  氏王振綱妻杜氏張登第妻董氏郭進朝妻趙氏師鎮璽妻姚氏孫登鯉妻劉氏曹世家妻郭氏喬

  起雲妻岳氏李潤妻王氏聶文光妻段氏高嵩妻劉氏李轃妻薛氏俱乾隆年間 旌張宗

  第妻李氏豐鎮廳人守正捐軀同廳烈女李根女李氏並乾隆年閒 旌武令德

  妻何氏懷仁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王勣妻郭氏王其正妻王氏郝贄妻王氏馬榮妻趙氏

  管應閣妻夏氏武登科妻李氏張文運妻楊氏馬國俊妻周氏王仁鄰妻紀氏張漢卿妻梁氏劉金

  厫妻張氏刁成妻管氏刁士光妻彭氏孫有功妻武氏王法妻李氏閻士建妻李氏王定昌妻李氏

  楊換妻趙氏李棠妻石氏王治妻閻氏武致中妻朱氏王深妻郝氏王鄰妻趙氏俱乾隆年閒 旌

  張珆妻侯氏渾源人夫亡守節與同州節婦姜講之妻王氏任慧妻吕氏白充琳妻張

  氏李周鼎妻楊氏馬苗妻張氏白維商妻李氏田發妻郭氏胡宗義妻白氏白智妻郭氏李深源妻

  張氏白思誠妻魏氏姚時名妻于氏孫鸐妻侯氏郭制文妻任氏熊秉鋭妻白氏王用極妻張氏俱

  乾隆年間 旌鄧廷彥妻趙氏陽高人守正被𢦤同縣節婦楊秀妻王氏俱乾隆年

   王 三爵妻温氏天鎮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曹宏妻郭氏李澳妻高氏俱

  乾隆年間 旌梁遇春妻曹氏廣靈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曾傳鈞妻王氏王賜祿

  妻蘇氏李維明妻黄氏俱乾隆年間 旌郝周妻王氏靈邱人守正捐軀同縣烈婦温

  天啟妻張氏節婦李鳳翺妻張氏馬建標妻劉氏張良弼妻李氏白鳳妻李氏張廣妻孫氏王在國

  妻燕氏岳諄然妻王氏張健妻王氏俱乾隆年間 旌王天相妻楊氏大同人夫

  亡守節同縣節婦徐俊妻趙氏劉琮妻趙氏王世魁妻楊氏師鎮威妻李氏張德妻潘氏王汝爲妻

  汪氏劉漢章妻韓氏李積馨妻刁氏仝琦妻張氏仝均妻劉氏袁伏謄妻鄭氏郭堂妻張氏李爾惠

  妻周氏勒嘉修妻羅氏王自剛妻張氏張師仲妻閻氏劉登高妻趙氏劉毓功妻賀氏彭鳳舉妻劉

  氏呉日暢妻郭氏劉文彪妻周氏郝定祿妻王氏戴沛霖妻孟氏戴天錫妻程氏馬凌妻馮氏俱嘉

  慶年間 旌高劉氏豐鎮廳人守正捐軀同廳烈婦淮趙氏並嘉慶年間 旌楊泰

  妻張氏懷仁人守正捐軀同縣烈婦郭宗植妻馮氏俱嘉慶年間 旌張自財媳

  章氏渾源人守正捐軀同州節婦孫體仁妻穆氏張喬齡妻章氏孟毓隆妻張氏陳瑜妻邢氏

  趙發妻侯氏張聖訓妻任氏任義妻李氏任聯登妻李氏耿仰賢妻傅氏敖盛世妻楊氏楊秉正妻

  翁氏穆希堯妻焦氏喬璋妻杜氏楊鳳集妻翟氏一産三男王萬有妻白氏俱嘉慶年間 旌

  雲程妻郭氏山陰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豐桂妻閏氏俱嘉慶年間 旌張文

  安妻董氏陽高人夫亡守節嘉慶年間 旌李琯妻季氏靈邱人夫亡守

  節同縣節婦盧家嶼妻韓氏曹惪妻岳氏張俊妻王氏劉煊宗妻李氏王崇禮妻孫氏劉恒繼妻李

  氏王修文妻李氏丁紹南妻李氏俱嘉慶年間 旌

 ︹仙釋︺︹五代︺︹唐︺誠慧靈邱李氏子其親禱於臺山而娠長不願娶從五臺真容院法順和

  尚披剃甞誦華嚴於李牛谷有五六儒服者來坐聽或持異花鮮果而獻怪問之答曰某神仙也願

  充執侍誠慧捨而他適同光元年莊宗製書并紫衣賜之固辭不受吉祥而逝壽八十諡曰法雨大

  師塔號紫雲︹元︺李溥光大同人號雪菴幼為僧博學工詩善書法一時宫殿扁額皆出

  其手至元間詔蓄髪授昭文館大學士張可曇雲中人生於世祖初幼好道棄家雲遊年

  幾百歲面如童顔過交城上𣓉霞觀人呼為石頭道人重陽日自言曰我明年今日去矣至期尸解

  時至正元年也印簡俗姓宋世業儒年十一祝髮於佛書無所不通及王侯公卿問治民之道

  必以儒術為先後遊雲中住華嚴寺時年五十六示寂茶毘之日焰烟所至皆成舍利︹明︺一

  齋大同地藏菴僧持戒律終日閉關燕坐或施金帛多不受受亦隨施貧者或雨雪則累日不舉

  火苦行三十年沐浴趺坐而化

 ︹土產︺石綠出大同縣府志廢平城有石綠山以山岀石錄故名綠礬府境皆有之金史地

  理志大同府產綠𥖎花斑石出廣靈縣名勝志廣靈縣千夫山產岀大同渾源等境漢

  書地理志沃湯有鹽澤金史地理志大同府產煎鹽𡑍鹽府志陽和橋頭村出者佳白駞

  俱岀金史地理志大同府產神䕶出渾源州常山本草常山有草名神䕶置之門上每夜叱

  人 按元和志飛狐縣有銅冶雲州貢雕翎金史地理志大同府産鐵貢瑪瑙又産碾玉𥑖寰宇記

  雲州貢𤛆牛尾產羊馬通志渾源州出凝水石今並未聞


                纂修官馮芝恭 纂

                 總纂官臣顧 蒓 許應藻恭覆輯

                 校對官吳清臯恭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