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一百四十四至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一至一百四十三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一百四十四至一百四十五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一百四十六

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5

汾州府表                 

                     

大清一統志

 汾州府在山西省治西南二百二十里東西距四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里東至太原府祁縣界

  一百四十里西至陜西綏德州呉堡縣界二百九十里南至霍州靈石縣界六十里北至太原府文

  水縣界四十里東南至沁州界二百六十里西南至隰州界二百七十里東北至祁縣界一百二十

  里西北至陜西榆林府葭州界三百九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千三百八十里

︹分野︺天文觜參分野實沈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冀州之域周并州地春秋屬晉戰國

  屬趙秦屬太原郡漢為太原郡地三國魏黃初二

  年置西河郡漢武帝元朔四年置西河郡治富昌縣在今廢勝州界後漢永和五年

  西河郡治離石縣獻帝末廢曹魏始於漢兹氏縣置西河郡即今治晉曰西河國永

   興後廢後魏太和八年復置西河郡屬汾州孝昌

   中移汾州來治魏書地形志汾州治蒲子城孝昌中移治西河北齊改曰

   南朔州後周改曰介州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復

   曰西河郡唐武德元年改曰浩州三年復曰汾州

   天寶初復為西河郡乾元初復曰汾州屬河東道

   五代末屬北漢明統志周顯德初得汾州置寕化軍尋復入北漢宋曰汾

   州西河郡隸河東路金天㑹六年置汾陽軍節度

   屬河東北路元初立汾州元帥府至元二年復曰

   汾州屬冀寕路明初曰汾州直隸山西布政使司

   萬厯二十三年升為汾州府

 本朝因之屬山西省領州一縣七

  汾陽縣附郭東西距九十里南北距六十里東至平遥縣界三十里西至永寕州界六十里

  南至孝義縣界二十里北至太原府文水縣界四十里東南至介休縣界四十里西南至寕鄉縣界

  五十里東北至文水縣界七十里西北至永寕州界一百二十里漢置兹氏縣屬太原郡後漢因之

  三國魏於此置西河郡晉改縣曰隰城爲西河國治後魏太延中改縣曰什星軍太和八年復曰隰

  城仍爲西河郡治孝昌中兼爲汾州治北齊爲南朔州治後周爲介州治隋仍爲西河郡治唐復爲

  汾州治上元元年改縣曰西河五代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初省縣入州萬厯二十三年復置汾陽

  縣爲汾州府治 本朝因之孝義縣在府南少東三十五里東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距

  四十里東至平遥縣界三十里西至石樓縣界一百六十里南至霍州靈石縣界二十五里北至汾

  陽縣界十五里東南至介休縣界二十里西南至靈石縣界七十里東北至汾陽縣界二十里西北

   至寕鄉縣界一百里漢兹氏縣地三國魏移置中陽縣屬西河郡晉初因之永嘉後省入隰城後魏

   太和十七年分置永安縣仍屬西河郡永安中又置顯州及建平等四郡北齊後周時州郡皆廢隋

   仍曰永安縣屬西河郡唐屬汾州貞觀元年改曰孝義五代因之宋太平興國元年改曰中陽後復

   為孝義熙寕五年省入介休元祐元年復置屬汾州金元因之明屬汾州府 本朝因之平遥

   縣在府東八十里東西距一百五里南北距九十里東至太原府祁縣界六十里西至汾陽縣界

   四十五里南至沁州沁源縣界六十五里北至太原府文水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沁州武鄉縣界

   六十里西南至介休縣界三十里東北至祁縣界二十五里西北至文水縣界二十五里漢置京陵

   縣屬太原郡後漢及晉因之後魏徙平陶縣於此改曰平遥仍屬太原郡隋屬西河郡唐武德元年

   屬介州貞觀元年屬汾州五代宋金因之元初屬太原府至元二年還屬汾州明屬汾州府 本朝

   介休縣在府東南七十里東西距八十里南北距八十里東至平遥縣界五十五里西

  至霍州靈石縣界二十五里南至靈石縣界五十里北至孝義縣界三十里東南至沁州沁源縣界

  六十里西南至靈石縣界二十五里東北至平遥縣界三十里西北至孝義縣界二十里漢置界休

  縣屬太原郡後漢因之晉曰介体改屬西河國後省後魏太和八年復置仍屬西河郡孝昌中僑置

  定陽郡東魏兼置平昌縣後周改郡曰介休省介休縣入平昌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又改平昌曰

  介休屬西河郡義寕元年復於縣置介休郡唐武德元年改曰介州貞觀元年州廢屬汾州五代宋

  金因之元初屬太原府至元二年屬汾州明屬汾州府 本朝因之石樓縣在府西少

  南二百五十里東西距一百七十里南北距八十里東至隰州界八十里西至陜西綏德州清澗縣

  界九十里南至隰州界三十里北至寕鄉縣界五十里東南至隰州界五十五里西南至隰州永和

  縣界四十里東北至寕鄉縣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綏德州界一百十里漢置土軍縣屬西河郡後

  漢省後魏太平眞君九年置嶺西縣兼置吐京郡太和二十一年改縣曰吐京隋開皇初郡廢屬隰

   州十八年改曰石樓大業初屬龍泉郡唐武德二年於縣置西德州貞觀元年州廢屬東和州二年

   屬隰州五代宋金元明初皆因之萬厯四十年改屬汾州府 本朝因之臨縣在府西北三百

   二十里東西距一百五十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東至永寕州界七十里西至陜西榆林府葭州界

   八十里南至永寕州界九十里北至太原府興縣界七十里東南至永寕州界七十里西南至陜西

   呉堡縣界一百里東北至忻州靜樂縣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興縣界一百四十里漢離石縣地後

   大象元年置烏突縣及烏突郡隋開皇元年郡縣俱曰太和三年郡廢屬離石郡唐武德三年

   置北和州尋改縣曰臨泉貞觀三年州廢屬石州五代因之宋元符二年改屬晉寕軍金還屬石州

   又改縣曰臨水元中統二年仍曰臨泉屬太原府至元三年升為臨州明初降為臨縣屬太原府萬

   厯二十三年改屬汾州府 本朝因之永寕州在府西北一百七十里東西距二百六十

   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東至太原府文水縣界一百四十里西至陜西呉堡縣界一百二十里南至

  寕鄉縣界三十里北至太原府嵐縣界一百三十里東南至汾陽縣界一百十里西南至寕鄉縣界

  一百二十里東北至太原府交城縣界一百十里西北至臨縣界四十里戰國趙離石邑漢置離石

  縣屬西河郡後漢永和五年徙西河郡來治靈帝末郡縣俱廢三國魏黄初三年復置離石縣晉初

  屬西河國永興初為劉淵所據大興元年石勒置永石郡後燕置離石䕶軍後魏明帝置離石鎮北

  齊置懷政郡天保三年改離石鎮為昌化縣兼置西汾州後周建德六年改州曰石州改郡縣俱曰

  離石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廢州為離石郡唐武德初復為石州五年置總管府貞觀二年罷天寶

  初改昌化郡乾元元年復曰石州屬河東道五代因之宋曰石州昌化郡屬河東路金曰石州屬河

  東北路元中統二年省離石縣入州三年復置為州治屬太原路明洪武初仍省離石縣入州屬大

  原府萬厯二十三年改名永寕屬汾州府 本朝因之寕鄉縣在府西一百四十里東西

  距二百里南北距九十五里東至汾陽界六十里西至陜西呉堡縣界一百四十里南至隰州界七

  十里北至永寕州界二十五里東南至孝義縣界四十五里西南至石樓縣界一百里東北至永寕

  州界三十六里西北至永寕州界一百十里戰國趙中陽邑漢置中陽縣屬西河郡後漢因之後省

  入離石後周宣帝分置平夷縣隋屬離石郡唐屬石州五代及宋因之金明昌六年改曰寕鄉仍屬

  石州元太宗九年改屬太原路定宗三年還屬石州明屬汾州府永寕州 本朝屬汾州府

 ︹形𫝑︺趙西河地所謂美哉河山之固控帶山河肘

  掖秦晉舊府

 ︹風俗︺西河魏土文侯所興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遺風

  漢楊惲書其民有先王遺教君子深思小人儉陋漢地理志

  民性樸厚尚禮義婚喪鄰里相周而不吝

 ︹城池︺汾州府城周九里十三步高四丈六尺門四元至正中因舊址重築明隆慶中甃甎

  城外四面有關城池曲折環貫四關深廣各數丈 本朝増修 汾陽縣附郭孝義縣城

  周四里十三步高三丈八尺門四池深闊各一丈八尺明隆慶初因舊土城甃甎萬厯中築南關外

  䕶堤 本朝雍正四年平遥縣城周十二里有竒高三丈二尺門六池深闊各一丈明

  洪武初築嘉靖中築北甕城隆慶中築東西甕城 本朝康𤋮三十五年補築南甕城雍正二年

  修乾隆二十八年重修介休縣城周八里高三丈五尺門四池深闊各二丈明景泰中

  因舊土城甃甎 本朝康熙中屢修又關城包縣城之西南二面周四里門五水門二明崇禎中重

  石樓縣城周三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門四沙河繞城以為池唐武德間築明景泰

  初修 本朝順治康熙中屢修雍正八年重修臨縣城周六里五步高三丈門二池深廣丈

  餘明景泰初築小城正德中築外城括牛澗水在内東西設水門以洩之嘉靖中展拓并築䕶城石

  堤隆慶初石包全城 本朝順治康熙中修乾隆三十二年重修永寕州城周九里二

  步高四丈八尺門三東南北三面淩池西城下有泉元至元間因舊址補築明萬厯間甃甎 本朝

  順治十四年康熙十二年修乾隆十二年重修寕鄉縣城周五里一百八十步高三丈五

  尺門三池深二丈餘明景泰初土築萬厯中甃甎 本朝順治六年修八年重修

 ︹學校︺汾州府學在府治東同節坊 本朝順治初即明慶成王廢府改建入學額數二十

  汾陽縣學在縣治東師垣坊即汾州舊學明萬厯間改為府學别建縣學於東關

  本朝康熙中復建縣學於州庠屢加修葺入學額數二十名孝義縣學在城内東南隅

  宋大觀中建元明屢修 本朝増修入學額數十二名平遥縣學在縣治東明崇禎中

  建 本朝康𤋮十四年修三十九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介休縣學在城東南隅唐

  咸亨中建在縣治東元初燬至元中改建今所本朝順治十四年康熙三十五年重修入學額

  數二十名石樓縣學在縣治東金建明末燬 本朝順治十三年重建康熙二十八年

  入學額數八名臨縣學在縣治東南元至正中建在東郭明永樂中徙建於故址東南嘉靖

  中又遷今所崇禎中燬 本朝順治三年重建康𤋮二十七年修入學額數十五名永寕州

  學在州治東南隅明洪武中建宏治正徳中再建 本朝康熙十九年雍正五年重修入學額

  數十二名寕鄉縣學在縣治東南舊在縣西城下明嘉靖中移建今所崇禎末燬 本朝

  順治八年重建康熙三十八年修入學額數八名西河書院在府治東南隅 本朝康

  熙中仰高書院在汾陽縣治西明嘉靖中督學周宣建綿山書院

  休縣 本朝乾隆三十六年建鳳山書院在臨縣治東南本朝康𤋮中建 龍 山

  書院在永寕州治北 本朝乾隆中建 按舊志載卜山書院在汾陽縣北十里大村元季里

  民樊宗英建子夏祠於隱泉山賜額卜山書院明萬厯中邑人復於學 偏創書院仍以卜山名之

  今廢謹附記

 ︹户口︺原額人丁一十九萬八千三百一十三今滋生男婦共一百八十萬七千三百七十七名口計

  二十三萬一千七百六十六户

 ︹田賦︺田地五萬一千九十四頃五畝四分有奇額徵地丁正雜銀三十萬四千六百三十四兩一分

 ︹山川︺萬户山在汾陽縣西二十里延袤二十里其巔平坦可居萬户故名又西為石婆神山

  白彪山在汾陽縣西二十五里相傳昔騶虞見此白質黒文故名其山石壁巉巖洞壑幽深

  為縣勝境有龍橋洞方廣十丈在兩巖閒石梁横其絶處懸溜如乳不竭石室山在汾陽縣

  西三十里山多巖洞可居柏山在汾陽縣西五十里山多柏樹又名將軍山羊頭山

  在汾陽縣西北十五里土山戴石以形似名謁泉山在汾陽縣北一名隱泉山隋書地理

  志隰城縣有謁泉山太平寰宇記在西河縣東北四十里山上有石室去地五十餘丈頂平十頃相

  傳以為子夏石室縣志山之陽為卜山陰為陶山湯泉出其上又名湯泉山比干山

  陽縣北元和郡縣志在西河縣北一百十里玉泉山在孝義縣西南七十里通吉隰二州

  路山下噴泉如潄玉故名烏雞山在孝義縣西七十里有黒龍池龍王廟旱禱即雨

  岐山在孝義縣西尚書禹貢治梁及岐蔡傳岐山今汾州介休縣狐岐山水經注勝水西出狐

  岐山縣志在縣西八十里一名薛頡山横亘南北為汾隰永寕寕鄉山民往來通衢 按禹貢治梁

  及岐近世據孔傳以為陜西鳳翔之𡵨山大禹方治冀州之水遽及雍州必無此理如以狐岐河水

  所弗經則雍州之岐山去河更逺而冀州别無岐山當即此是治岐者治汾水也此山向屬介休今

  屬孝高唐山在孝義縣西九十里周四十二里山有温泉其地為温泉鎮白雀

  山在孝義縣西九十里峯巒高峻上殿山在孝義縣西一百六十里峯巒峻拔為諸山冠

  旁有佛寶山上多積石瑰奇駭目超山在平遥縣東南又名過山魏書地形志平遥縣有過

  山縣志在縣東南四十里視諸山獨超出亘百里山巔平廣周百餘步山東有紫葢清尤二峯又有

  寶塔巖西有觀音坪麓臺山在平遥縣東南山海經謁戾之山嬰侯之水出其隂元和志麓

  臺山在縣東南五十二里寰宇記謁戾山一名麓臺山縣志在縣東南四十七里又名𫎇山中都水

  洪山在介休縣東南二十五里石桐水出其下蠶簇山在介休縣東南三十里山

  形如蠶簇天峻山在介休縣東南六十里壁立萬仭頂有浮圖介山在介休縣南四

  十里即介之推隱處山下地名綿上亦曰綿山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侯求介之推不𫉬以綿上為

  之田杜預注西河界休縣南有地名綿上史記宋世家介之推入綿上山中文公乃環綿上山中而

  封之以為介推田號曰介山後漢書郡國志界休縣有介山有綿上聚寰宇記介山一名横嶺郡國

  志上有之推冢并祠黄雲山在石樓縣東六十里與隰州接界其南為牛心山與石樓山相

  接亘七十餘里中有天開石洞為往來孔道又臨縣東北三里亦有黄雲山榆林河水出焉

  泉山在石樓縣東南十里龍泉水所出石樓山在石樓縣東南水經注蒲川水出石

  樓山通鑑永和六年中都將張耽度遼將軍馬續擊烏桓於通天山大破之注曰即石樓山也元和

  志在縣東南六十里翠金山在石樓縣南三里峯巒特起其上舊有臺駘廟一名臺駘山

  九重山在石樓縣西八十里團圓山在石樓縣西北三十里寰宇記其山頂高而圓

  黄龍山在臨縣東五十里周四十五里連枝山在臨縣東六十里一名磨盤山

  周九十餘里與永寕州接界枝脈蔓延連接羣山故名中脚山在臨縣東南三十里周十

  七里出石灰漢高山在臨縣東南五十里周五十八里接永寕州界舊志相傳漢高祖擊

  陳豨駐此因名火山在臨縣東南七十里周二十里出炭招賢山在臨縣東南八十里

  周二十一里出炭及鐵馬頭山在臨縣東南九十里周一百里出鉛接永寕州界

  凰山有二一在臨縣西𠋣城山南有牛磵磵南有龜山又名長壽山一在寕鄉縣西附城

  金山在臨縣西北四十里周一百十里有石窯又有風雨兩六雨穴旱禱即應赤紅山

  在臨縣東北七十里龍山在永寕州治南六十步下有龍山泉寶豐山在永寕州東南

  六十里一名尖山上有寶豐尖陽二寨仙童山在永寕州西南二十里有石洞口闊丈餘

  深入有横孔容一人又進則寛敞有石床泉出其中極清冽神仙山在永寕州西二十里

  一名筆架山南山在永寕州西一百二十里孟門鎮之南周三十里頂有靈泉禱雨輒應

  扁斗山在永寕州西北十五里山勢插天上有叶斗巖巖下有靈通月窟二泉三陽

  雲鳳山在永寕州北二里烏巖山在永寕州北二十里下有烏巖泉石板

  門山在永寕州北五十里山勢陡峻山半有穴如兩扉開闔狀故名黒龍洞山

  寕州北七十里上有黄帝廟龍王山在永寕州北一百二十里上有龍王廟離石

  山在永寕州北一百二十里一名赤堅嶺接太原府嵐縣界元和志離石山今名赤洪嶺高歡大

  破爾朱兆於赤洪嶺蓋此處也胡公山在永寕州東北三十里寰宇記胡公山在離石縣界

  九鳳山在永寕州東北五十里一名仙洞山一名鳳凰山上有白馬仙洞入洞里許有獨木

  橋有石梯從盤石頂偃仰旋轉而下有白龍黒龍蓮花等池頂上石乳垂津滴⿰氵厯 -- 𤁋如雨旱持瓶祈禱

  㸃入瓶即應又進分為九穴深不可測五代時石晉高祖嘗禱雨於此天福改元詔封淵濟仙洞

  勅樞宻使桑維翰書額韓仙山在永寕州東北五十餘里與九鳳山對峙相傳昔有東萊

  韓中元於此山採蒼术黄精服之仙去吕梁山在永寕州東北一百里一名榖積山又名

  骨脊山接太原府交城縣界東川河出此鐵鐍山在永寕州東北接交城縣界劉王

  𡺠山在永寕州東北一百里接交城縣界詳見交城孝文山在永寕州東北接交城縣

  界詳見交城柏窊山在寕鄉縣東十五里孤峯聳秀羣柏交翠因名蕉山在寕鄉縣

  東二十五里有水入清河樓子臺山在寕鄉縣東南三十里山勢高聳狀若層樓中有劉

  寨嶺山在寕鄉縣南三里形似虎頭一名虎頭山屏風山在寕鄉縣南三十里

  泉子山在寕鄉縣西南四十餘里下有車轍泉流入清河鳳翅山在寕鄉縣西七

  十里周十五里石門山在寕鄉縣西接陜西呉堡縣界黄櫨嶺在汾陽縣西北六十

  里接永寕州界北齊書文宣帝紀天保三年自并州幸離石至黄櫨嶺起長城北至社平戍四百餘

  里置三十六戍萬松嶺在平遥縣東南四十里超山南拓跋嶺在永寕州東七十里

  下有馬跑泉太虛巖在介休縣東南二十里巖畔有石洞數窟洪山水繞流其下

  鼻巖在介休縣東南四十里抱腹巖在介休縣南四十里一名靈宫仙窟羣峯環繞

  澗水帀流石梯峻險松柏交加形如抱腹故名白佛崖在臨縣東南十里卧龍岡

  在寕鄉縣東一里高里許形如卧龍北自永寕州界迤邐而東直抵府界盤踞五十餘里安生

  原在孝義縣西南十里水土饒沃西河之美枯桑原在孝義縣西一百里𢈔信枯樹賦西

  河有枯樹之社度索原在介休縣東南介山下唐初裴寂攻劉武周將宋金剛於介休軍於

  度索千畝原在介休縣南史記周本紀宣王三十九年戰於千畝索隱云千畝地名在

  西河介休縣賈願谷在孝義縣西南七十里魏時置馬驛於此後遣賈願戍此因名

  谷在孝義縣東北二十八里東谼谷在介休縣東南四十里四圍皆山中有石壘横空數

  仭周廣三里巖頂有泉倒流如瀑布流為白牛浤西谼谷在介休縣南三十里有西谷水

  東谷水合流於此雀鼠谷在介休縣西南桑欽水經汾水又南過冠雀津酈道元注在介

  休縣之西南俗謂省鼠谷數十里間道隘水左右悉結偏梁閣道壘石就路縈帶巖側或去一丈或

  高五六丈上戴山阜下臨絶磵俗謂魯般橋蓋通古之津隘亦在今之地險也通鑑陳太建八年

  伐齊遣齊王憲將兵二萬守雀鼠谷唐書太宗紀武德三年太宗擊敗宋金剛於柏壁金剛走介州

  太宗追之一日夜馳二百里宿雀鼠谷之西原元和志在介休縣西十二里寰宇記引冀州圖云在

  孝義縣南二十里長一百十里南至臨汾郡霍邑縣界即周書調鑒谷沂陽谷在介休縣

  西四十里明統志有水岀谷中名沂陽水流入汾小蒜谷在石樓縣西北三十里團圓山

  寰宇記中有聖女泉北流入黄河百井谷在石樓縣西北六十里寰宇記團圓山分水下

  西流八十里入黄河耆老云泉脈約百井車突谷在臨縣北舊志後魏太和十七年吐京㓂

  叛汾州刺史元彬擊破之於車突谷即此水簾洞在石樓縣東六十里仙明洞

  鄉縣南六十里汾水自太原府文水縣西流入汾陽縣界東岸為平遥縣南流入孝義縣界又

  南入介休縣界又南入霍州靈石縣界水經注汾水又南過平陶縣東文水從西來注之又南與石

  桐水合又西南逕介休縣故城西又南過冠爵津入河東界文水在汾陽縣東十里水經注

  文水南逕平陶縣右會隱泉口又南逕兹氏縣故城東為文湖東西十五里南北三十里世謂之西

  河在縣直東十里 按水經注文水流入今汾陽縣滙為文湖又流入今孝義縣界内入汾今文水

  在文水縣界内入汾汾州府無文湖矣清溝水在汾陽縣西南十里一名董師河源出尉

  陵里溪谷㑹石家莊水流逕城南入喬東等村民引以灌田東注於汾向陽水在汾陽縣

  西三十里一名懸泉源出金鎖關峽從山峽下流經澗河合壺溪水麻窟水在汾陽縣西北

  十里平地湧岀民引灌田東南入汾原公水在汾陽縣西北三十里一名壺溪水又名馬跑

  泉 本朝康𤋮二十六年分濬入城下流入汾水經注原公水出兹氏縣西羊頭山東逕其縣北又

  東入於汾縣志源出縣西北白彪山麓沿山南注至谷口轉東厯城東北漑田萬畝宋建永澤廟以

  祀馬跑泉之神隱泉水在汾陽縣北四十里接太原府文水縣界詳見文水縣吐京

  氷在孝義縣西南十五里源出吐京谷東流入勝水勝水在孝義縣西南二十里一名孝

  水水經注勝水出狐岐山東流逕六壁城南又東合陽泉水逕中陽故城南合文水入汾縣志勝水

  自狐岐山東至縣西南北二川合流又東至六壁村曰勝水陂亦曰元象泊昔有元象者有孝行躬

  耕於板峪水在孝義縣西二十八里東南流入勝水陂義水在孝義縣北十五里

   田屯村南一名行春川源岀狐岐山東流入汾源祠水在平遥縣東南十五里平地湧岀溉

   民田北注中都水入汾賀魯水在平遥縣東南二十五里流逕縣東分為二十四池合中

   都水入汾一名原公水中都水在平遥縣東南三十里一名嬰侯水水經注嬰侯之水出

   謁戾山流逕中都縣南又謂之中都水有侯甲水注之又逕鄔縣故城南又西入鄔陂歸於汾縣志

   源出橫嶺下西南合源祠水逕城南西至介休縣鄔城泊入西河灌縣西十二村田亭岡水

   在平遥縣南二十八里石巖中湧出自亭岡谷北流入中都水石桐水在介休縣東二十里

   一名綿水又名洪山水水經注石桐水即綿水也源出介休縣之綿山北流逕石桐寺西又西流注

   於汾水縣志洪山水源出縣東南洪山四泉並發宋文彦博引為東中西三渠灌城東田九十餘頃

   西北流注於汾其水源名鸑鷟泉龍泉水在石樓縣東今名屈産水源出縣東南西北流

   注縣西北九十里入河水經注出土軍縣東南道左山下牧馬川其水西北流至其城東南有土軍

  水出道左高山西南注之又北屈逕其城東西北入於河元和志出石樓縣東南去縣十里寰宇記

  屈産泉在縣東南四里傳有白馬飲此泉生得龍駒春秋曰晉獻公以屈産之乘假道於虞以伐虢

  蓋此地生良馬也石羊水在石樓縣西南水經注水導源窮谷西流注於河舊志一名沙

  河即城濠西南流經縣西南十五里又西流九十里入河離石水在永寕州西今名北川河

  水經注出離石北山南流逕離石縣故城西又南出西轉逕隰城縣故城南又西注於河通典離石

  縣有離石水一名赤洪水源出方山縣東流入離石縣界元和志赤洪水在方山縣南五十里州志

  北川河源出赤堅嶺西南流合東南二川入河安鄉水在寕鄉縣北一名清水河北流入永

  寕州北名南川河合離石水元和志安鄉水在平夷縣南一百五十步金史地理志孟門縣有安鄉

  水縣志東㑹蕉山西㑹泉子山諸泉北流入永寕州界民多引渠溉田禹門河在汾陽縣

  西二十里源出張堡泉至河口伏流又東北流入馬跑泉文峪河在孝義縣東北由汾陽縣

  辛莊村入境東南流入介休縣界長壽河在平遥縣北三十里一名沙河自太原府祁縣

  流入即古侯甲水水經注侯甲水西逕京陵縣故城北又西北逕中都縣南又西合嬰侯水

  道河在介休縣東北六里平地出泉分為三道北入於汾相近有葫蘆河湫河在臨縣東

  流經永寕州西北入大河即古陵水水經注陵水出陵川北溪南逕其川西轉入河隋書地理志太

  和縣有湫水寰宇記引冀州圖云湫水河北從樓煩郡南入龍泉郡臨縣志湫河發源興縣湫水寺

  南行八十里經縣城東南受榆林甘泉諸水又南五十里至三交鎮受鍾底水又西行五十里由大

  同磧口入河甘泉河在臨縣東南二里源出甘泉村石巖下流入湫河鍾底河

  在臨縣東南六十里源出湍水頭村西行二十里至三交鎮入湫河黃河自太原府興縣南流

  入臨縣西又南厯永寕州及寕鄉石樓二縣入隰州永和縣界水經注黄河南逕離石縣西合奢延

  水又南合陵水又南至離石水口又南過中陽縣西又南過土軍縣西又南合契水又南合天蛇水

  又南右合辱水又南左合信支水又南左㑹石羊水又南經高奴縣東元和志黄河在臨泉縣北二

  十里定胡縣西二百步平夷縣西一百四十五里石樓縣東九十九里寰宇記在石樓縣西一百十

  里北從石州界下合吐京谷至上平關南流舊志黄河在臨縣西八十里縣西北二十餘里爲曲峪

  村渡又南三十里有郭家塔渡又南四十里有堡子峪渡路皆通陜西葭州又南二十里有索達安

  渡路通陜西吳堡縣南流至永寕州西一百二十里有官菜園渡亦通呉堡縣又南流至寕鄉縣有

  三交口渡路出陜西綏德州又南至石樓縣西九十里與陜西清澗縣分界麻峪河

  縣西北一里東流二里入湫河榆林河在臨縣北五里源出黄雲山下西流入湫河 按黄

  龍山在縣東五十里黄雲山在縣東北三里二山相距甚逺今榆林河距縣不過五里則源出黄雲

  無疑舊志沿縣志之訛以黄雲爲黄龍非是東川河在永寕州東北百里源出吕梁山西

  流至州城西北隅入北川河曹溪在孝義縣南源出北屯川流經曹村呉屯入勝水

  溪在孝義縣西南五里源出道相村東北流至介休坂入勝水黒龍池在介休縣南四

  十五三泉在汾陽縣西南二十里山谷中東南流注板谷溉田甚多其水清冽靈浮

  泉在汾陽縣西南四十里悶泉在汾陽縣北八里其脈漫衍無湍激聲故名民引以溉田

  冷泉在孝義縣西南二十八里其泉夏冷温泉在孝義縣西九十里高唐山寰宇記

  在温泉縣𪠘東北五十步有池方圓二十步其水冬温夏令上有五龍神祠灰柳泉

  休縣東十里地多白柳泉可溉田西北入汾又蒲池泉在縣東二十里問津泉一名連山水在縣東

  三十五里龍泉在縣南五里皆引以溉田蜂房泉在縣南抱腹巖西有百竅如蜂房故名又興地泉

  在縣南四十里一名利民泉溉田十數頃與靈石縣分引上堡村泉在介休縣南五里舊

  有泉三所灌田五百八十畝久涸 本朝雍正十一年自秋至冬三泉復發人涌新泉六處又有井

  泉涌出可灌地一千七百餘畝較舊增二倍餘有司 題請於村南建立水神祠謝谷泉

  在介休縣西南十里平地噴湧數穴流為磨子溝溉田北入汾臨泉在臨縣西永吉川深不可

  測元和志在臨泉縣北百步縣因此水為名石窟泉在永寕州東呉城驛響水泉

  在永寕州東南五十里崖半泉湧迸石如噴珠懸崖如瀑布電雨溝泉在永寕州西十

  里潭上建龍神廟祈雨輒應青龍泉在永寕州西六十里青龍鎮出山石間入河

  濟泉在永寕州北六十里拐裏泉在永寕州東北仙洞山麓柏窊泉在寕鄉縣

  東十里柏窊山山半湧二泉冬温不冰飲可瘳疾蕉泉在寕鄉縣東二十五里蕉山南流至

  縣西南十里入清水河水神泉在寕郷縣西北一里水可解暑毒鄔城泊

  遥縣西南跨介休縣界即古昭餘祁藪一名鄔澤又名蒿澤周禮職方氏并州其澤藪曰昭餘祁爾

  雅燕有昭餘祁漢書地理志鄔縣有九澤在北是為昭餘祁并州藪水經注汾水於大陵縣左迤為

  鄔澤廣雅曰水自汾出為汾陂其陂東西四里南北十餘里吕氏春秋謂之大陸又名漚夷之澤通

  鑑隋仁壽四年漢王諒將衆十萬拒楊素於蒿澤元和志鄔城泊在介休縣東北二十六里寰宇記

  昭餘祁藪自太原祁縣連延西接至此介休縣志在縣東北三十二里辛武村滙中都水入汾

  趙泊在乎遥縣北三十里一名壤公泊小橋泊在介休縣東北十八里西入汾

  牛浤在介休縣南五十里即東谼谷懸泉所滙也浤有三周五百步深𮟏莫測下注於汾水

 ︹古蹟︺茲氏故城即今汾陽縣治漢初置縣更封夏侯嬰為茲氏侯後漢建安中分匈奴左

  部居茲氏三國魏移西河郡治此水經注魏黄初三年西河恭王司馬子盛廟碑云西河舊處山林

  漢末擾攘百姓失所魏開疆宇分割太原四縣以邦邑其郡帶山側塞魏書地形志西河郡太和

  八年復治茲氏城舊志府城舊名四陽城永安故城在孝義縣東南魏書地形志西河郡

  永安縣太和十七年分隰城縣置元和志孝義縣西北至汾州三十五里後魏於今靈石縣東三十

  里置永安縣貞觀元年以縣名與涪州縣同改為孝義因縣人鄭興有孝義故名顯州故

  城在孝義縣西舊名六壁城後魏置顯州水經注勝水經六壁城南魏舊置六壁於其下防離石

  諸胡因為大鎮太和中罷鎮仍置西河郡魏嘗地形志顯州永安中置治六壁城領定戎郡建平郡

  皆永安中置真君郡天平中置武昌郡武定四年置隋志州郡皆不見蓋北齊後周時廢也唐書地

  理志汾州有六壁府為府兵所居寰宇記六壁府在縣西八里後魏太平真君五年討胡賊於六壁

  即此俗以城有六面因以為名温泉故城在孝義縣西後魏置新城縣屬吐京郡在今隰

  州界唐改置温泉縣元和志温泉縣西南至隰州一百六十里本漢吐京縣地後魏於土軍故縣東

  七十里置新城縣唐武徳三年於縣東南七十里置北温州及温泉縣因縣南温泉為名貞觀元年

  省北温州以温泉屬隰州宋因之金初屬石州貞祐四年改屬汾州元史地理志至元後省温泉入

  孝義縣志今為温泉鎮在縣西九十里高唐山西京陵故城在平遥縣東漢置縣後漢

  改置平遥縣城遂廢水經注京陵縣故城於春秋為九原之地漢興増陵於其下故曰京陵唐書地

  理志汾州有京陵府蓋居府兵之所元和志京陵縣在平遥縣東七里日知錄禮記趙文子與叔譽

  觀於九原水經注以為在京陵縣漢志太原郡京陵師古曰即九京因記文或作九京而附㑹耳古

  卿大夫葬地每在固都北郭不得逺涉數百里志以太平縣西南二十五里有九原山近是

  都故城在平遥縣西北春秋晉中都邑左傳昭公二年齊陳無宇送女晉侯謂無宇非卿執

  諸中都戰國屬趙史記秦本紀惠文君後九年伐趙取中都漢置中都縣屬太原郡文帝為代王時

  曽都中都武帝元封四年幸中都赦中都死罪以下晉永興初劉淵遣將㓂太原取中都後魏移置

  於榆次縣界廢故城入鄔縣魏書地形志鄔縣有中都城水經注甲水又西北逕中都故城南城臨

  際水湄元和志中都故縣在平遥縣西十二里寰宇記在介休縣東北五十里 按左傳注中都晉

  邑在西河介休縣東南今城乃在西北蓋杜預譌北為南也或謂介休别有中都又謂漢縣在榆次

  界皆蔚州故城在平遥縣魏書地形志蔚州永安中𭔃治并州鄔縣界舊志城在縣

  西北二十五里城冢記謂之屈頓城漢武帝於汾堤側屈曲為頓故名後汾水溢毁後魏僑置蔚州

  於此後周廢今城址猶存介休故城在介休縣東南漢置縣曰界休晉曰介休後魏徙治

  故城廢魏書地形志介休縣有介休城水經注汾水又西南逕介休縣故城西城東有徵士郭林宗

  宋子浚二碑舊志在縣東南十五里平周故城在介休縣西戰國魏邑史記魏世家襄

  王十三年秦取我平周是也漢置縣屬西河郡後漢末省十三州志古平周縣在汾州介休縣南五

  鄔縣故城在介休縣東北春秋晉鄔邑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晉分祁氏之田以為七

  縣司馬彌牟為鄔大夫漢置鄔縣屬太原郡晉末廢後魏太和十九年復置魏書地形志介休縣有

  鄔城鄔縣有鄔城蓋鄔城本漢故城前屬介休後屬鄔縣也鄔縣至北齊時廢舊志故鄔城在縣東

  北二十七里今為鄔城店土軍故城即今石樓縣治漢高祖十一年封宣義為土軍侯武

  元朔三年封代共王子郢客為土軍侯後置縣晉時譌為吐京十六國春秋云夏主赫連勃勃置

   吐京䕶軍後魏太平真君九年置吐京郡兼置嶺西縣太和二十一年改縣曰吐京水經注吐京郡

   治即土軍縣故城譯言音訛隋書地理志開皇初廢吐京郡十八年改縣為石樓元和志石樓縣東

   南至隰州九十里因縣東石樓山為名縣治城即漢土軍城臨泉故城在臨縣西後魏

   時烏突戍北史慕容紹宗傳爾朱兆敗紹宗於烏突城并兆餘衆自歸神武後周置烏突縣唐改臨

   泉元和志臨泉縣本漢離石縣地後周大象元年於此置烏突郡及烏突縣隋開皇元年改為太和

   郡太和縣三年廢郡以太和縣屬石州唐武德三年改為臨泉縣舊志臨泉故城在縣西四十里金

   大定二十四年築元至元十六年移今治離石故城今永寕州治戰國䇿秦攻趙離石拔

   之史記趙世家肅侯二十二年趙疵與秦戰敗秦取我離石漢置離石縣屬西河郡武帝元朔三年

   封代共王子綰為離石侯後漢為西河郡治晉惠帝末陷於劉淵晉書劉元海載記元海至左國城

   劉宣等上大單于之號都離石元和志離石本漢舊縣縣東北有離石水因取名焉府志離石故城

  在州治東關北隅有縣街遺址古井尚存藺縣故城在永寕州西戰國時趙邑史記趙世

  家武靈王十三年秦拔我藺漢置藺縣屬西河郡後漢末廢張守節正義故藺城在石州定胡

  故城在永寕州西隋書地理志定胡縣後周置兼置定胡郡開皇初郡廢屬離石郡唐屬石州

  元和志縣東至石州九十五里本漢離石縣地周大象元年武德三年於縣置西定州貞觀二年

  廢州置孟門縣七年廢縣為孟門鎮八年廢鎮復為定胡縣宋史地理志大觀三年以石州定胡縣

  隸晉寕軍金史地理志明昌六年更晉寕軍定胡為孟門縣隸石州元史地理志至元後孟門縣省

  入離石州志孟門鎮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即古孟門縣 按元和志孟門即定胡也與新舊唐書

  貞觀二年分置孟門縣七年省入不同臯狼故城在永寕州西北戰國時趙地史記趙

  世家孟増幸於周成王是為宅臯狼徐廣注臯狼地名戰國䇿智伯之趙請蔡臯狼之地漢置臯狼

  縣屬西河郡武帝元朔三年封代共王子遷為臯狼侯後漢末廢方山故城在永寕州

   北隋置縣唐屬石州元和志縣南至石州九十里本離石縣地高齊文宣帝於此縣北六十八里置

   良泉縣屬離石郡隋大業三年移就今縣南三十五里方山置故名方山貞觀十一年移於今治舊

   唐書地理志方山縣武德二年置方州三年州廢縣屬石州金史地理志石州方山縣貞祐四年

   治於積翠山元史地理志至元後方山縣省入離石舊志有方山鎮在州北一百四十里平夷

   故城即今寕鄉縣治元和志平夷縣北至石州五十一里本漢離石縣地周宣帝割縣西南地

   置金史地理志寕鄉縣舊名平夷明昌六年更名中陽故城在寕鄉縣西戰國趙中陽

   邑史記趙世家武靈王十年秦取我中陽又惠文王十四年與秦會中陽漢置中陽縣屬西河郡後

   漢末廢曹魏改置於茲氏縣界在今孝義縣西北水經河水又南過中陽縣西此蓋漢以前中陽故

   城也又水經注文湖又東逕中陽縣故城東括地志中陽故城在隰城縣南元和志孝義縣本漢茲

   氏縣地曹魏移西河郡中陽縣於今縣治晉永嘉後省入隰城孝義縣志有故城俗名甄子城在縣

  西二十五里鞏村即三國魏以後中陽縣也 按水經云河水過中陽縣西注曰中陽縣故城在東

  東翼汾水不濱於河也而不知西河郡前漢治富昌後漢治離石所領諸縣皆夾黄河兩岸從無東

  附汾水者漢末冦亂故郡荒蕪曹魏時始移郡東出縣亦隨之元和志云曹魏移中陽縣於茲氏界

  是巳酈注所云是反以魏所移之城為兩漢故縣誤吐京廢郡在孝義縣西魏書地形志

  吐京郡孝昌中陷𭔃治西河縣志今有吐京村在縣西二十里美稷廢縣在汾陽縣西北

  漢美稷縣在今廢勝州西後漢中平中南徙於茲氏界尋廢魏書世祖紀延和三年行幸美稷遂至

  隰州通典隰城縣有美稷鄉高唐廢縣在孝義縣西寰宇記高唐故縣在温泉縣東南

  十五里唐武德三年於王莊堡置屬北温州貞觀元年清世廢縣在平遥縣東隋書地

  理志開皇十六年於平遥縣析置清世縣大業初廢舊志有青城在縣東二十里疑是長壽

  廢縣在石樓縣東唐書地理志武德二年於石樓縣置西德州并置長壽縣貞觀元年州廢省

  長夀舊志故縣在縣東五里長壽村臨河廢縣在石樓縣東唐書地理志武德二年置臨

  河縣屬西德州貞觀元年省舊志在縣東六十里隰城廢縣在永寕州西漢置縣屬西

  河郡武帝元朔三年封代共王子忠為隰城侯後漢省水經注離石水西逕隰城縣故城西蓋即漢

  縣也晉初改置於茲氏縣界而故縣廢安鄉廢縣在今寕鄉縣東隋書地理志後周置

  安鄉縣大業初併入離石盧山廢縣在寕鄉縣西隋書地理志後周置盧山縣大業初併

  入修化有伏盧山 按盧山縣本以伏盧山為名九域志云寕鄉縣有㐲落津寨蓋瀕河以山為名

  伏落即伏盧之譌修化廢縣在寕鄉縣西北後周置窟胡縣并置窟胡郡隋開皇初郡

  廢後改縣為修化屬離石郡大業末廢瀦城在汾陽縣東十五里水經注文湖西側又有一

  城謂之瀦城水澤所聚為瀦葢即水以名城也陽城在汾陽縣南魏書地形志隰城縣有陽城

  縣志在縣南十里今為陽城鎮偏城在汾陽縣西南五十里廣城村縣志後趙離石侯築以防

  西北諸胡其城北占山阜南臨古澗有欹側之狀故名祝融城在汾陽縣西相傳祝融氏

  牧師城在汾陽縣西北舊志漢牧苑在故美稷縣今廢勝州界後移置於汾陽縣境其

  地廣斥宜畜牧宋治平中崔台符按汾州得牧地三千二百頃明年移沙苑馬五百匹牧焉即此地

  八門城在汾陽縣北元和志在西河縣北十五里劉元海遣將喬嵩攻西河築營自固營有

  八門故名寰宇記城高九丈左部城在孝義縣南十六國春秋魏武帝分匈奴左部居兹

  氏水經注汾水之右有左部城其城側臨汾水蓋劉淵為晉都尉時所築寰宇記在縣南二十五里

  呉城在孝義縣西南七十八里相傳呉起為西河守時築以拒秦因名又誤兒城在縣西七十

  里務城在縣東八十里團城在孝義縣西北魏書地形志顯州領武昌郡武定四年置治團

  城元和志團城在縣西北十八里後魏築以防稽胡其城紆曲故名虢城在孝義縣北亦名𤓰

  城寰宇記𤓰城在孝義縣北十里本虢城也縣志今名虢城村在縣北田同里東多城

  義縣北二十里魏書地形志顯州領真君郡天平中置治東多城虞城在孝義縣東北魏書

  地形志隰城縣有虞城寰宇記相傳晉滅虞遷其人於此築城以居之舊志與虢城相近或訛為魚

  思歸城在平遥縣東三十里前趙錄劉淵攻劉琨於太原築壘拒守因思歸而夜遁故

  亭岡城在平遥縣南二十八里來城在平遥縣西三十五里冀州圖經後漢來

  歙所羌城在平遥縣西北四十里明統志後漢建安中築以居羌人隨城在介休縣

  東春秋晉邑左傳隱公五年曲沃莊伯伐翼翼侯奔隨後為士會食邑武城在介休縣東四

  十五里秦遣武安君白起伐趙經此故名板橋城在介休縣西北十八里寰宇記介休縣有

  板橋城郡國志云劉淵擊劉琨於此縣志在縣西北十八里韓板村其城阻水以板橋為渡

  國城在永寕州西二十里遺址尚存盧城在永寕州北六十里元和志在離石縣東二十

  里晉并州刺史劉琨所築以攻劉曜三角城在永寕州北元和志三角戍在方山縣北七十

  左國城在永寕州東北二十餘里通典左國城在離石縣北臨汾宫在汾陽縣

  東十五里寰宇記隋大業四年帝北巡至五原勅於汾州北四十里臨汾水起汾陽宫開逺

  府在介休縣東北八里東葭村又有華夏府在縣東北三十里駱駝村皆唐置以居府兵

  干臺在孝義縣東二十里汾河之上吉甫將臺在平遥縣東相傳尹吉甫北伐閲兵

  於此遺蹟尚存禁火臺在介休縣南一里土人寒食祭介之推於此没狐臺

  鄉縣南五十里臺甚高逺可眺百里金井樓在平遥縣治中街樓高百尺下有井黄華

  亭在汾陽縣學外金時王遵古為汾州觀察子庭筠省覲至此有石刻詩黄華庭筠别號

  雨亭在平遥縣署内通志金大定十二年縣令藺嗣吉祈雨超山有應構此恒德亭

  在永寕州治内元至元中知州楊元佐建夷吾館在石樓縣東六里相傳晉公子夷吾建

  文彦博宅在府治南明統志有宋元豐三年神宗御賜詩及彦博自撰記石刻尚存縣志

  即淨心寺遺址明嘉靖三年改為察院郭泰宅在介休縣北郭家村即今華嚴寺基

  王塔在介休縣西南十三里唐武德二年秦王討劉武周登南原與之戰後人因建塔以記之

  義門在石樓縣西五十里元時縣民晉賢六世同居大德間旌為義門

 ︹關隘︺金鎖關在汾陽縣西三十五里一名向陽關巖險插天中斷如劈為汾石咽吭元史泰

  定帝紀致和元年令汾州之向陽關穿塹壘石以為固縣志明初置巡司尋廢隆慶初增築

  蘆嶺關在汾陽縣西六十里置關嶺上憑高為險明宣德中置巡司 本朝乾隆二十一年

  白璧關在孝義縣西二十里府志唐置戍於此板峪關在孝義縣西北三十

  里獨旦村府志漢文帝置普同關在平遥縣南五十里普同谷口東南接綿上關達沁州沁

  源縣西抵嶺子關南入平陽府岳陽縣嶺子關亦名關子嶺在介休縣東南六十里路出

  沁源縣明洪武五年置巡司今裁永安關在石樓縣西七十五里九域志石樓縣有永安

  鎮金史地理志有永安關縣志在縣西臨黄河路出陜西清澗縣明初置巡司今裁上平關

  在石樓縣西九十里唐書地理志石樓縣北有上平津通鑑五代梁開平三年延州帥胡敬璋攻上

  平關九域志石樓縣有上平鎮縣志下臨黄河路出陜西綏德州明洪武十三年置巡司今裁

  村關在石樓縣西北窟龍關在石樓縣東北六十里黃雲山口東通孝義南抵隰州北

  接寕鄉明㓋武初置巡司今裁孟門關在永寕州西隋書地理志定胡縣有關官元和志孟

  門關在定胡縣西一百步河東岸太平寰宇記周大象元年置孟門津隋開皇元年改曰孟門關州

  志在州西一百二十里孟門鎮元置離石巡司明因之後廢安鄉關在寕鄉縣南五十里

  為平陽府要隘有堡城明隆慶元年泉子關在寕郷縣西南四十里泉子山冀村

  巡司在汾陽縣東北四十里 本朝乾隆二十一年由黄蘆嶺移駐柳林鎮巡司

  在永寕州西一百二十里 本朝乾隆三十三年由青龍鎮移駐方山堡巡司

  寕州北通嵐縣界本朝雍正八年 陽 城鎮在汾陽縣南十里又田同鎮在縣南二十

  里三泉鎮在縣西南二十里羅城鎮在縣東北二十里皆有堡郭柵鎮在汾陽縣北三十里

  見九域志及金史地理志今名永安鎮温泉鎮在孝義縣西九十里縣志高唐山迤北為

  北温泉屬孝義迤南為南温泉屬霍州靈石鳳尾鎮在孝義縣西一百六十里與石樓縣

  上店鎮在平遥縣東南六十里又洪善鎮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有堡張蘭鎮

  在介休縣東四十里有堡縣志古名張難堡唐太宗敗宋金剛於介休追數里至張難堡即此 本

  朝乾隆二十一年移同知駐此三交鎮在臨縣東南五十里又免兒坂鎮在縣西八十里又

  曲峪鎮在縣西有戍又白文鎮在縣北呉城鎮在永寕州東八十里又四皓鎮在州東五

  十五里俱有堡又田家㑹鎮王營莊鎮皆在州東又白霜鎮在州西二十里薛村鎮在州西八十里

  有堡又大武鎮峪口鎮横泉鎮津梁鎮皆在州北有堡鉏鈎鎮在寕鄉縣西九十里舊多

  石樓營在石樓縣西九十里黄河岸側地名花㡳窊明崇禎八年建設守備防守 本

  順治六年改置今所名曰五花新壘遼壁寨在孝義縣南十五里王同里又三河口山

  寨在縣南六十里下柵寨在縣西南二十里兑九峪山寨在縣西南四十里下堡村寨在縣西五十

  里縣志縣西多山谷居民多鑿地穴其氣口在崖谷間僅可容身逺者通三五里縣東則皆平地堡

  寨為急云西泉山寨在平遥縣東南二十八里周三百步又趙壁山寨在縣東南三十里

  周五百步二寨四面皆有溝劉屯寨在介休縣西汾河西岸尅狐寨在臨縣西

  北一百二十里黄河東岸路通陜西葭州置浮梁以濟金大定中築城屯兵防禦夏人元廢明洪武

  五年置巡司今裁呉起寨在寕鄉縣南六十里三友原上相傳魏呉起所築康家

  堡在汾陽縣東二十里臨汾水上有渡通平遥縣又孝臣堡在縣東南見喜堡在縣南十里鞏村

  堡在縣南十五里田村堡在縣西十里中千堡在縣西北三里太平堡在縣北十五里文同堡在縣

  北四十里小相堡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又盡善望春喬東故顯大相董寺黑浮仁崖里仁西豐靳同

  三泉任家趙家馬莊諸堡俱在縣境仁智村堡在孝義縣東十里又西盤糧堡在縣東十

  里呉屯堡在縣南十里南姚堡在縣南二十里仁道村堡在縣西北四十里司馬村堡在縣東北十

  郝同堡在平遥縣東三十里周二里又達蒲堡在縣西十里周二里杜村堡在縣西南

  十五里周四里侯冀堡在縣西南十八里周三百步北張里南堡在介休縣東張蘭鎮

  東五里又郝家堡在縣東四十五里又五里有田堡義棠堡在介休縣西南二十里即舊義

  棠驛又有大宋東西二堡在縣西北十五里管頭堡在石樓縣東南二十五里又解家圪

  塔堡在縣西南三十里華城堡在縣西北七十里雷家莊堡在寕鄉縣南通隰州界又

  高家莊堡陳家莊堡皆在縣西五十里蘇家莊堡在縣西七十里寨裏堡在縣西通陜西呉堡縣界

  暖泉堡在寕鄉縣西南九十里又朱家店堡在縣北二十里汾陽驛在汾陽縣城内

  洪善驛在平遥縣下東門外義棠驛在介休縣北關明初置於縣西二十里宏治中

  移此舊有驛丞本朝雍正七年玉亭驛在永寕州治東呉城驛在永寕州東呉

  青龍驛在永寕州南六十里

 ︹津梁︺泰和橋在汾陽縣治東大街北古風橋在汾陽縣南郭攀龍橋

  陽縣西北二里許明建王莊橋在汾陽縣東北十里馬𥙷橋在孝義縣南橋南廂

  勝水橋在孝義縣南二里惠濟橋在平遥縣下東門外明末建 本朝康熙三十

  六年濟遠橋在平遥縣西十里即古西河橋崇仁橋在介休縣東門外又東有

  通順永固利民等橋永利橋一名師屯橋在介休縣西門外跨汾河上明正德五年建闊二

  丈有奇長七十餘步萬厯十七年修更名虹霽本朝康熙三十二年重修又有西門橋舊用木後

  易以夷吾橋在石樓縣東近夷吾館崔家坪橋在臨縣東靈濟橋

  在永寕州南門外沙曲橋在永寕州西二十里又西三十里有寨東橋又十里有柳林橋

  慶豐橋在寕鄉縣北郭又縣北半里有永濟橋康家堡渡在汾陽縣東二十里

  汾水大宋渡在介休縣北十五里相近有小宋渡青龍渡在永寕州西一百二

  十里青龍鎮舊設巡司 本朝乾隆三十三年移駐柳林鎮霍家堡渡在孝義縣東南

  十五里通介休縣

 ︹堤堰︺河堤在永寕州西北隅東北二川合流時為城害明宏治初知州吕大川築中都

  堰在平遥縣東南一里中都水本西流明成化中分飲馬水北注嘉靖十三年水衝城乃築此堰

  之水仍西流汾河堰在介休縣西長二十餘里明萬厯二十四年築清水堰

  鄉縣南明嘉靖二十九年知縣張鏜建通濟橋行水灌田後廢萬厯三十一年知縣黄應貞引故道

  至城沙㑹堰在寕鄉縣舊引蕉泉溉田後水涸又寺灣大高朱家三堰皆引水溉田

  善利渠在汾陽縣西南源在孝義縣薛頡山初曰谷泉後更今名西跨諸山北為葫谷泉稍

  南為澗河首尾百里有奇府志善利渠由靳家里迤邐而東經陽城見喜乾河等里築堰灌田東入

  利導渠在孝義縣東十五里 本朝雍正三年開引汾水溉田石甕渠

  義縣東鑿土岡為渠迤邐流東北溉田興隆渠在孝義縣東南 本朝康𤋮十三年開引

  汾水孝水溉田普濟渠在孝義縣南五里引玉泉山水溉田白龍渠在孝義縣西二

  十里白璧關引以溉田介休三渠在介休縣界東曰東渠西曰西渠中曰中渠引石桐

  水溉田舊有木平㮣水 本朝康熙八年易以鐵洪山分水處舊有石平康熙二十二年易以鐵

  惠民渠在寕郷縣南郭

 ︹陵墓︺︹周︺段干木墓在孝義縣東六里長興村魏文侯墓在孝義縣西五里縣

  志宋汾州守謝景初碑云墓有唐開元時孝義令楊仲昌碑大中時刺史崔駢摹付鑱立尹吉

  甫墓在平遥縣上東門外縣志明萬厯中於墓前樹碑建享堂四楹︹漢︺郭巨墓

  義縣東北五里青義村郭泰墓在介休縣東五里後漢書本傳泰卒刻石立碑蔡邕爲文

  曰吾爲碑銘多矣惟郭有道無愧色耳水經注介休城東有徵士郭林宗碑碑文云陳留蔡伯喈范

  陽盧子幹扶風馬日磾等逺來奔喪朋友服心喪期年者如韓子助宋子浚等二十四人其餘門人

  著錫衰者十數元和志郭林宗墓在介休縣東三里周武帝時除天下碑惟林宗碑特詔留縣志冢

  高二丈許周圍繚以垣墻有祠堂饗堂各三間明嘉靖十年植樹隆慶三年増砌甬道置田十四畝

   本朝康熙十八年增建捲柵茶亭臺堦大門碑久湮没明萬厯二十一年郭青螺補書 本朝康

  熙十二年太原徵士傳山𥙷書十三年江寕鄭簠補書宋冲墓在介休縣西南靳村水經

  注介休城東有宋子浚碑宋冲以有道司徒徵︹三國︺︹魏︺司馬斌墓在汾陽縣西七

  里許一名陳王墓水經注魏黄初二年西河恭王司馬子盛碑文云王以咸寕四年改命爵土其年

   十二月喪大農閻崇離石令宗羣等二百三十四人刋石立碑以述勲德碑北廟基尚存縣志考史

   冊斌字子正盛正音相近而訛改命即封陳故名陳王墓︹晉︺賈渾墓在介休縣南三里縣

   志明崇禎七年築垣勒碑︹南北朝︺︹魏︺穆祚墓在介休縣南七里明統志祚仕後魏

   爲車𮪍大將軍︹唐︺郭君墓在汾陽縣北七十里朱𢑴尊郭君碑跋郭君碑在縣郭社村土

   岡上碑立於乾封二年中有云揮霜鉞而斬老生蓋常從太宗攻霍邑者 按舊唐書宋老生棄馬

   投塹甲士斬之新唐書則云爲劉宏基所殺創業起居注又云老生攀繩上城軍頭盧君諤所部人

   跳躍及而斬之世咸不知揮刄者之爲郭君也宋務光墓在永寕州南五十里府志有石

   羊虎猶存碑文剥落矣︹宋︺王嗣宗墓在汾陽縣西南十里狄青墓在汾陽縣

   北十里劉村趙昌言墓在孝義縣西賢者里文彦博祖母墓在介休縣

   西一里許又文氏祖墓在孝義縣董屯村彦博有記呼延贊墓在石樓縣西南九十里忠

  孝村府志為河水所齧今圯於河陳摶墓在永寕州北二里三陽山半︹元︺吕㳘

  墓在汾陽縣西南三里虞集撰碑張益墓在汾陽縣西北三里鄭允中墓

  樓縣南五里袁湘墓在臨縣北太平鄉姚燧撰碑︹明︺霍冀墓在孝義縣北一

  孝女墳在平遥縣東七里縣志趙氏三女以親老俱不適人親殁後三女親築墳高三

  丈周二畝各樹柏一株明正統中夜有盜樹者斧聲徹二十里外盜逸去聞者以為孝感

 ︹祠廟︺忠孝祠在汾陽縣南郭祀明浙江布政使辛彦博長清知縣田耔登州知州嚴泰

  武襄祠在汾陽縣西門内祀宋狄青崔刺史祠在汾陽縣城内祀唐天寶中汾

  州刺史崔宏禮項槖祠在汾陽縣西三十里子夏祠在汾陽縣元和志在西河縣北

  四十段干木祠在孝義縣有二一在縣東南長興村一在縣東北船頭村又接府志

  郡中有師垣坊式賢里皆其遺跡介之推祠有二一在平遥縣西門外高邱上一在介

  休縣西門外水經注石桐水逕石桐寺西即介之推祠賈令祠在介休縣南三里祀晉令

  文潞公祠在介休縣北𨵿祀宋文彦博忠烈祠在永寕州治北祀明時死

  節知州王亮采判官甯晉封學正郝綸訓導郝珊田成杜本翰驛丞劉靜生員張中路孫光裕車成

  州民張邦化李正秋崔桂劉潮湖臺駘廟有二一在汾陽縣東南三里亦名昌安宫唐貞

  觀九年建一在石樓縣南三里翠金山魏文侯廟在孝義縣治南大禹廟

  義縣東北司馬村南灌嬰廟在平遥縣東嬰溪漢高祖廟在石樓縣北團圓山

  

 ︹寺觀︺天安寺在汾陽縣東郭漢郭泰宅唐始建為寺名大中宋改名太子院明洪武中更今

  資福寺在汾陽縣南郭開皇二年石塔寺在汾陽縣西五里唐建

  勝寺在汾陽縣西北天宫寺在汾陽縣北隋建邑中巨刹太平里有法興寺池定里有

  馬鳴寺皆其下院實際寺在汾陽縣北二十里樓閣玲瓏崖谷勝境靈巖寺

  陽縣東北二十五里隋唐時建永福寺在孝義縣南二十里唐名法廣寺宋慶厯中改今名

  清涼寺有二一在孝義縣下馬寛村一在寕鄉縣治中央金明昌中建太子寺

  遥縣治東隋開皇時建名寶昌寺中有淨梵王太子像唐武宗毁佛寺人匿其像大中時復修持像

  來置因名太子寺鐵佛寺在平遥縣東南十五里北齊武平二年建又二十五里有百福

  寺後魏熙平中建舊名郭村寺宋嘉祐中改名興王寺在介休縣治東南隅唐貞觀初建

  永利寺在介休縣東三十里鄔城西宋大觀初建雲峯寺在介休縣南綿山抱腹崖

  下唐貞觀初勅建𮞉鑾寺在介休縣南縣志唐太宗遊幸至此迴鑾故名永慶寺

  在石樓縣治東始建無考宋元明俱重建天安萬夀寺在永寕州冶東北元大徳中建

  有石刻羅漢像絶工石佛寺有二一在永寕州西二里有石佛三尊一在寕鄉縣西元至大

  三年安國寺在永寕州西二十里南山寺在永寕州西一百二十里孟門之南

  頂唐太宗幸此勅尉遲恭監造有泉飛瀑金大定中僧慶賡灌水入田嘉禾合穎賜額靈泉寺

  閣寺在永寕州北三十里馬頭山下舊通志梁武帝重修寶泉寺在永寕州北六十里

  安國寺在寕鄉縣南五十里唐顯慶二年仙槐觀在汾陽縣治西府志有槐枯朽

  如刳舟金皇統中異人投藥倐長茂後人因以名觀長春觀在汾陽縣西十里鳴鶴洞元丹

  華子修煉之所清虛觀在平遥縣下東門内唐顯慶間建名太平觀宋治平初改今名

  仙觀在平遥縣西南十里通志中有古柏一本五枝圍二丈五尺西向一枝以石柱擎之石入

  柏尺餘拔柱離地一柱刋金泰和七年一柱刋明嘉靖三十年龍泉觀在介休縣治東北隅

  隋義寕初建元都觀有二一在永寕州治東北一在寕鄉縣東一里卧龍岡俱元時建

  洞陽觀在永寕州東五十里鳳凰山唐貞觀間尉遲恭奉勅建

 ︹名宦︺︹漢︺杜延年南陽人宣帝時為西河太守治甚有名馮立杜陵人西河太守善

  立條敎吏民悦服宋漢長安人延光中為西河太守以恩威著稱︹晉︺刁雙饒安人孝

  明時西河太守為政清𥳑吏民安悦賈渾魏昌人太安中為介休令劉淵將喬晞攻陷之渾抗

  節不降曰吾為晉守豈苟求生以事賊晞怒殺之︹南北朝︺︹魏︺穆羆代人孝文時轉

  吐京鎮將深自刻勵後改吐京鎮為汾州仍以羆為刺史威化大行孝文以羆政和人悦増秩延限

  劉升孝文時吐京太守甚有威惠限滿還都胡人八百餘詣刺史穆羆請留羆為表請孝 從

  宇文測武川人大統中以大都督行汾州事州接東魏東魏人來攻測獲之解縛引見

  待以客禮並紿糧餼衞送出境東魏人大慚不復為㓂汾晉之間各安其業兩界之民遂通慶弔

  ︹北齊︺房豹東武城人河清中拜西河太守地接周境俗雜稽胡豹為政清靜甚著聲績

  ︹周︺王雅新固人明帝初除汾州刺史勵精為治人庶悦附自逺至者七百餘家虞慶

   則櫟陽人宣政中拜石州總管甚有威惠稽胡慕義而歸者八千餘户︹隋︺韋冲杜陵人高

   祖時拜石州刺史甚得諸胡懽心段文振期原人高祖時為石州刺史有威惠李德

   佋平𣗥人大業末為離石郡司法書佐太守楊于崇特禮之唐兵起子崇死之德佋赴𡘜盡哀至

   介休詣唐帥請葬子崇見許因贈子崇官令德侣為使者往離石禮葬︹唐︺王儉石州刺史

   武德二年離石胡劉李貞陷石州儉死之崔隠甫武城人明皇時為汾州長史廉介自守明

   吏治在職以强正稱楊仲昌闅鄉人明皇時為孝義令鸞降庭樹太守蕭恕表其政

   從龍門人累遷汾州刺史隄文谷濾河二水引溉公私田汾人利之陸璪蘇州人西河太

   守屬邑多虎前守設檻穽璪至撤之而虎不為暴賈躭南皮人天寶中為汾州刺史治凡七

   載政有異績李勉鄭惠王曽孫肅宗朝為汾州刺史不威而治劉暹南華人為汾州

   刺史天資疾惡所至以直稱為觀察使所畏︹宋︺李謙溥盂人開寶元年為汾州路都監

  在州十年敵人不敢犯境田畫陽翟人知西河縣有善政民甚德之張克戩開封人宣

  和中和汾州金兵圍太原遣將來攻克戩畢力扞禦數選勁卒撓金營出不意焚其柵金兵引去靖

  康初金兵復逼城益厲兵儆守援不至遂陷克戩南向拜自引決從死者八人事聞贈延康殿學士

  諡忠確徐徽言西安人宣和末知石州金人圍太原自隰石以北不通者累月徽言以三

  千人渡河一戰破之遷知晉寕軍兼嵐石路沿邊安撫使︹金︺郭企忠唐汾陽王子儀後天

  會中知汾州事時汾州初下居民多為軍士掠去城邑蕭然企忠詣帥府力請聽其親屬贖還未幾

  完實如故石州賊閻先生衆數萬至城下僚屬慮有内變企忠曰吾於汾人有德保無他乃率吏民

  城守會援至合擊破之董師中洛州人平遥丞縣有劇賊王乙素凶悍不可制師中捕得

  杖殺之一境遂安時大軍後野多枯胔及有遺櫬寓於驛舍者悉為葬之︹元︺睦大用

  人延祐中同知汾州廉公有威吏民畏服楊乘渤海人至正初介休縣尹𡻕饑民散為盜乘立

  法招之使自新皆棄兵頓首願為良民韓謙河南人至正間平遥縣尹公勤廉慎三年如一

  日嘗被命問理賊黨滌除冤濫全活者數百家︹明︺柳元泰洪武初知介休縣用法平恕民

  用悦服邑之三壇養濟院倉厫税課司惠民局皆其創建葉伯巨寕海人洪武八年詔國子

  生分教北方伯巨得平遥訓導待諸生如子諸生愛之如父兄九年星變求言上書以分封太侈切

  諌𫉬衞健洪武中孝義縣丞後燕師起率所部禦之戰死齊政山陽人建文時知孝

  義縣事無繁劇即决暇則巡行隴畝勸農邑以富饒梁杲景泰元年知寕鄉縣嚴明有才畧創

  建城池永為保障民甚德之王道曹溪人宏治間知石州慈祥愷惻均賦折獄民咸感化累

  月庭無人跡在任九年去民作歌誦之於敖岷州人嘉靖中由郎中陞左叅政駐汾州時强

  宗内亂邊兵外乘吏民莫知所措敖下車經畧遂以怗然因創作外城及四鄉堡寨盜不敢犯

  仁盩厔人嘉靖初知石樓縣多善政有𡨚獄不决者八年仁為出之石樓舊無跕銀議者欲增仁

  力爭得免陳情樂州人知孝義縣隆慶丁卯秋俺荅兵簿城下竭力捍禦敵退甓城垂完始調

  張守標玉田人知汾陽縣值宗藩横恣有司垂首聽命守標獨不屈榜示通衢曰敢有

  挾𫝑魚肉吾民者將以死救之藩役斂跡未幾卒官汾民痛悼之陳舜道新安人萬厯中

  知臨縣嚴明敏斷築隄障水民食其福者六十年侯君昭崇禎末知汾州府流賊破城不

  劉必達崇禎末知汾陽縣流賊破城袖出罵賊文被殺楊家龍曲陽人崇禎中

  由𡻕貢生知寕鄉縣民遭兵亡徙過半撫之七年皆復業

 ︹本朝︺黃廷柏海州人順治五年知汾州府姜瓖之亂城䧟死之後贈太僕寺卿祀忠烈祠雍

  正二年   御賜成仁取義四字額同時臨縣知縣張耀祖奉天人典史王之佐浙江人寕鄉知

  縣王昌運沙河人俱殉節死耀祖贈按察司僉事祀忠烈祠周召南遼陽人順治中知汾

  州府時㓂亂初定一以招徠綏輯爲務武㫁舞文爲民害者懲之不少貸下教屬邑徭賦有當均當

  豁免者以告將爲民請命民甚德之高士達太原貢士姜瓖之叛奉委署平遥縣事涖任七

  日賊至執之不屈遇害周士章上元人順治十三年以舉人知石樓縣縣在萬山中土瘠

  經亂後多奸蠧士章得主名按治之又平徭弭盜通商勸墾期年民𫉬蘇息王之儀

  順治七年知寕郷縣時姜瓖初平逋亡幾半之儀招來復業大雨水漲毁城垣十餘丈之儀督衆

  完築躬負土石城𫉬無圯水退築䕶城堤於外樹柳其上往來者便之張恪涇陽人康熙十

  年以舉人知平遥縣誠心愛民尤重士𩔖人不敢干以私邑豪噬民恪亷知其狀立杖斃之至今猶

  稱其清亷龔應霖四㑹人康熙二十二年以舉人知寕鄉縣縣在萬山中多虎患應霖至虎

  遁跡循聲卓然吕履恒新安人康熙三十八年以進士知寕鄉縣性慈恕撫羸弱有恩庭少

  笞扑而豪猾斂跡催科自爲籍時召民驗問胥史不得中飽尤加意作人以治行擢御史

 ︹人物︺︹漢︺郭泰字林宗介休人早孤就成臯屈伯彦學三年博通墳籍善談論遊洛陽河南尹

  李𭙶大奇之遂相友善於是名震京師司徒黄瓊辟大常趙典舉有道並不應汝南范滂稱其隱不

  違親貞不絶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後遭母憂有至孝稱奬拔士人皆如所鑒平生不為危言

  覈論故黨事起卒不與其難卒時年四十二四方來㑹葬者千餘人賈淑字子厚介休人性險

  害邑里患之而郭林宗不拒後改過自勵終成善士鄉里有憂患者輒傾身營救為時所稱︹晉︺

  王延字延元西河人九𡻕喪母幾至㓕性繼母卜氏遇之無道延事之彌謹嘗盛冬思生魚延

  尋汾叩氷𡘜忽一魚長五尺踊岀延取之進母食之積日不盡於是心悟撫延如已岀孫楚

  字子荆中都人祖資魏侍中楚年四十餘始參鎮東軍事累遷衞将軍司馬惠帝初為馮翊太守初

  與同郡王濟友善濟為本州大中正自為楚品狀曰天材英傅亮抜不羣楚子洵纂洵子盛善言名

  理篤學不倦著魏氏春秋晉陽秋詞直理正咸稱良史官至祕書監加給事中纂子綽博學善屬文

  逷江為文士冠官至廷尉卿︹南北朝︺︹魏︺郭文恭平遥人仕魏為太平令年逾七

   十父母俱亡孝慕罔極乃居祖父墓次晨夕拜跪跣足負土培祖父二墓寒暑竭力積年不巳見者

   莫不哀歎尚書聞奏表其門閭張濟字士度西河人涉獵書傳清辯善儀容道武愛之以爲行

   人拜散𮪍侍郎襲爵成紀侯先是晉雍州刺史楊佺期乞師常山王遵以禦姚興道武遣濟爲遵從

   事即報之濟自襄陽還道武問江南事濟曰君弱臣强全無綱紀并述與佺期問答之語道武嘉其

   詞後以累使稱旨拜勝兵將軍卒︹唐︺鄭興孝義人母病割股爲羹以進母食之艮愈貞觀

   元年有司以聞詔改永安縣爲孝義縣宋令文汾州人富文辭工書有力絶人世稱三絶

   高宗時爲東臺詳正學士子之問厯考功員外郎越州長史與沈佺期皆以詩名學者宗之其弟之

   悌蹻勇之愻精草隸世謂皆得父一絶之悌爲驩州總管募壯士八人擊蠻獠大呼薄賊賊七百人

   皆伏不能興遂平賊之愻爲連州參軍宋務光字子昂西河人舉進士及第累遷右衞騎

   曹參軍神龍元年大水詔求直言務光上書言水者隂𩔖臣妾干政之象宜杜絶其萌太子國本宜

   早定外戚武三思等不宜任以機要疏奏不省俄以監察侍御史巡察河南道以考最進殿中侍御

   史遷右臺卒︹五代︺︹晉︺薛融平遥人少以儒學知名晉高祖鎮太原融爲觀察判官高

   祖徙鄆欲據太原拒命問賓佐可否融獨對曰進退存亡之理豈易言哉高祖不之責也高祖入立

   累拜右諫議大夫時詔修洛陽大内融上書切諌高祖詔罷其役改尚書右丞分司西京卒︹宋︺

   辛仲甫字子翰孝義人少好學及長能吏事周廣順中爲郭崇掌書記厯外任累雪冤憤多

   有治績太祖問羣臣誰爲文武兼全者趙普以仲甫對太平興國初遷起居舍人使遼遼主欲留之

   仲甫以死誓遼主竟不能屈累拜給事中參知政事加太子少傅卒田紹斌汾州人以戰功

   積官至龍衞指揮使從太祖下荆湖平嶺南及討蜀敗全師雄黨數千賜賚有加凡在蜀三𡻕剽盗

   殄除還改龍㨗都虞侯太平興國二年梅山洞蠻叛命與翟守素分往擊之至邵州大潰其衆禽蠻

   二萬自是其黨帖服官至左領軍衞大將軍領康州團練使卒侯延廣平遥人父仁矩治軍

  有方畧厯數郡咸有善政延廣補西頭供奉官太平興國初出䕶延州軍善撫士卒下樂為用戎人

  畏服叛卒劉渥素號驍勇無敵㓂耀州謀入京兆延廣擊斬之羣盜喪氣關右遂定上嘉之擢拜崇

  儀使淳化二年知靈州平夏臺趙保忠就縛手詔褒美累拜安州團練使知靈州卒趙昌言

  字仲謨孝義人太平興國初舉進士甲科累官御史中丞河東用兵條上邊事太宗以為樞密副使

  淳化中議弛茶鹽禁以省轉漕昌言極言非便太宗不納卒以無利而罷出知天雄軍増築隄防民

  免水患召拜給事中參知政事卒官户部侍郎諡景肅昌言强力尚氣㮣當官無所顧避所至以威

  斷立名雖屢經擯斥未嘗自少抑損喜推奬後進李沆王禹偁皆其所薦又以女妻王旦後俱為名

  文彦博字寛夫介休人舉進士第厯内外任皆有治績召拜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貝州

  王則反彦博討擒之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至和三年仁宗方受朝疾暴作因留宿殿廬遇事持重

  衆心以安久之封潞國公英宗時拜樞密使熙寕中為王安石所惡力引去元祐初復命平章軍國

  重事居五年致仕歸洛卒年九十有二贈太師諡忠烈彦博逮事四朝任將相五十年名聞四夷平

  居接物謙下尊徳樂善如恐不及其在洛也與富弼司馬光等十三人為洛陽耆英㑹好事者莫不

  狄青字漢臣西河人善騎射寶元初趙元昊反青以衞士選延州指揮使常為先鋒大小

  二十五戰皆披靡莫敢當尹洙與談兵善之薦於韓𤦺范仲淹仲淹授以左氏春秋青由是折節讀

  書悉通秦漢以來將帥兵法益知名戰數有功皇祐中儂智高反嶺外騷動青上表請行遂合孫沔

  余靖兵討平之以功拜樞密使岀判陳州卒贈中書令諡武襄青慎密寡言行師先正部伍明賞罰

  與士同饑寒勞苦雖敵猝犯之無一士敢後先者尤喜推功與將佐尹洙以貶死青悉力賙其家事

  子詠為閤門使亦有戰功郝戭字伯牙定胡人家貧竭力養親舉進士厯通山令年未五十以

  父樵老上書請致仕為父求官執政諭使赴官而後請乃留妻子於家獨奉父行踰𡻕得太子中允

  歸未至鄉里而樵卒自負土造冢事聞詔賜粟帛治平末薦辟皆不起戭忠信自將篤行苦節隱居

   王奇汾州人武舉中第章惇經營湖北溪洞以為將領降其酋舒光貴縛元猛平懿洽等

   州累遷湖南都監徙廣西宜州蠻冦邊奇戰敗麾下勸之走奇罵曰大丈夫當盡節以報國何走為

   戰而死詔贈忠州防禦使郝質字純夫介休人少從軍挽强第一為府州駐泊都監積功超遷

   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監討平貝州賊遷六宅使神宗初為都指揮使卒贈侍中諡曰武莊質御軍有

   紀律犯者不貸而享犒豐渥公錢不足出已俸助之平居自奉簡儉尤篤於信義云李浩直

   夫家本綏州徙西河好學通兵法以戰功積官廣西都監裒西北疆事著安邊䇿上之神宗召對改

   管幹麟府兵馬未行從章惇於南江擊除懿州蠻酋遂城懿州進討黔江蠻復城黔江擢西河鈐轄

   後以復蘭州功知蘭州元祐初卒贈安化軍留後︹元︺杜豐字唐臣西河人倜儻不羣通兵

   法太祖時由兵馬都提控累遷河東南北路兵馬都元帥攻城畧地平賊撫流民功最多請老後卒

   於家子思敬官至中書左丞卒諡文定鄭允中石樓人事仁宗東邸小心謹慎初為浙東

  廉訪使累官至冢宰皆有功徳封衛國公吕㳘字𫎇甫西河人潛心性理之學厯江南諸道行

  御史臺監察御史上疏條八事絀貪吏弭蜀宼天厯初由南臺都御史兼海北海南道肅政廉訪使

  所至皆著政績卒諡簡肅褚不華字君實石樓人沉黙有器局出中瑞司驛使累官淮東廉

  訪副使至正中汝頴盜發不華行部至淮安極力守御以功陞廉訪使後城陷被執不屈為賊所臠

  子伴哥冒刃䕶之亦見殺事聞贈翰林學士承旨追封衛國公諡忠肅張嵓起字傅霖汾

  州人為國子助教免歸盜陷汾州嵓起與妻赴井死︹明︺辛彦博初名彦德平遥人貢入太

  學篤行著聞太祖重之賜今名蓋以文彦博期之也旋授監察御史累遷浙江按察使永樂中為浙

  江左布政使卒彦博居官四十年委身忘家不置田宅宋禮石州人洪武中由國子生授山

  西僉亊建文時厯刑部員外郎成祖即位擢禮部右侍郎工部尚書出治會通河十旬厎績遂為國

  家永利宏治中勅建祠南旺湖上有司致𥙊楊智介休人早喪父事母至孝母亡廬墓哀毁

  正統末旌為孝子文瑞介休人成化進士授行人出使唐瀋二府遺以金帛却不受擢御史

  按畿甸有中貴侵民田按法平之再巡山東百僚震肅官舍有妖瑞至妖滅後兵備遼陽卒官

  耔汾陽人宏治舉人知山東長清縣一介不取親殁廬於墓所哀毁骨立時有早霜殺禾獨近墓

  禾不傷人以為孝感所致嚴泰汾陽人宏治進士任户部主事峻潔不妄取督鈔蘇州滸關舊

  有便民小閘後併徵税泰至罷之後厯登州知府廉平為山東最卒以介直忤時罷歸杜門躬耕服

  母喪終身不除任良弼平遥人宏治進士改庶吉士累遷吏科都給事中彈劾不避權貴升

  通政使左㕘議抗劉瑾矯詔下獄戍遼陽瑾誅起右叅議居官三十年以清節聞賈璇

  人宏治進士以户部郎中督鈔揚州羨餘盡歸之官賑饑江北有方全活甚衆正德初守闕乞誅劉

  瑾等不報出補陜西右叅議未幾為瑾所陷歸霍冀字堯封孝義人嘉靖進士擢御史巡按河

  南平土賊師尚詔厯寕夏保定巡撫皆有善政詔還掌都察完事值檀薊雲宣餉匱冀上恤軍通商

  轉輸積貯便宜四事報可復岀巡撫山東遷兵部侍郎總督陜西三邊軍務時延綏寕夏皆報捷上

  賚金帛晉兵部尚書以議憲臣功罪及京營事宜忤輔臣乞歸卒趙訥孝義人嘉靖進士知

  定興縣賑饑有法調江都時權貴欲以其邑税糧飛灑鄰邑訥不從升刑部主事差管徐州倉岀羨

  餘修吕梁洪橋升郎中岀知四川保寕府移疾歸訥性孝友嗜讀書多著述居官清廉年七十九卒

  門人私諡文真先生張珩石州人正德末進士嘉靖初授御史陳鹽法馬政邊畧二十七疏出

  督兩淮鹽課夙𡚁盡除繼官直隸陜西皆著聲擢延綏巡撫經畧寕夏晉兵部侍郎總督陜西前後

  獲首功甚衆珩博洽多聞行履修潔居官廉毅有為卒贈兵部尚書諡襄敏張鈞石州人正

  徳末舉於鄉以親老不仕嘉靖中俺答來犯鈞自外赴救而父已被殺鈞盡餂其血號慟三日而卒

  高金石州人嘉靖初進士厯兵科給事中九年上疏削邵元節真人號並奪李得晟恩卹

  上怒立下詔獄拷掠終以其言直釋之尋偕御史唐愈賢稽覈御用監財物劾奉御李興等侵蝕狀

  寘諸獄後累官蘇州兵備副使張永安石州人嘉靖中父為寇所逐永安持梃追擊之傷二

  賊趣父逸去而身自後衞之被數十創死范道行字天衢平遥人九𡻕能文萬厯舉人知澠

  池縣有惠政民為立生祠以忤魏璫被劾歸闖賊之亂罵賊死范竒芳汾陽義勇流賊破城

  憤甚竟刺殺偽都尉自刎死孫士亭臨縣人崇禎中扶父避流賊賊追及射其父亟持鋤

  奔賊擊之賊棄弓矢走引羣賊共射士亭身中十七矢死父逸得免事聞旌表張承相

  人父卒事母以孝聞闖賊至母被執奔救遂俱遇害賊退爭往視之承相屍尚抱其母之首也有司

  為請立孝烈碑

 ︹本朝︺趙永祚汾陽人順治初進士授雷州府推官執法不阿有治績後補慶陽亦以清敏著

  既卒囊橐蕭然人稱廉吏任長慶字雲石石樓人順治二年貢生授中書舎人姜瓖亂從

   大兵恢復有贊畫功尋以工部郎榷蕪湖龍江三關以廉潔著遷洮岷道卒於官師佐

  公水寕人順治中進士知福寕州招流亡約胥吏民立祠祀之遷蘇州府督糧同知釐正漕規民恪

  于成龍字北⿰氵𡨋 -- 溟永寕人性廉而果順冶中知羅城縣遷知合州厯黄州府同知皆有異

  績擢知建寕府改武昌造橋蒲圻以山水衝圯罷職㑹東山宼作巡撫張朝珍委成龍除賊而妖人

  黄金龍及劉君字煽亂麻城成龍單𮪍降君孚乎斬金龍以功再知武昌調知黄州平陽邏鎮賊陳

  鼎業等衆數萬人自軍興至班師凡二十四日東山大定擢福建按察使活軍民連坐重辟者以千

  百計遷布政使舉卓異巡撫直隸進兵部尚書總督江南江西善政著聞紏劾墨吏不少貸卒於官

  無長物士民巷𡘜罷市加太子太保   予廕諡清端   聖祖仁皇帝親製碑文以寵之雍

  正十年入祀賢良祠張𦬊介休人生二嵗父客逺方比長尋父至呉越負父柩歸事母至孝母

  喪哀毁築室墓傍飲食必奠魏之憲汾陽貢生事母盡孝母病禱神請代次日果愈比殁

  哀毁盡禮康𤋮三十一年 旌張廷藩介休人孝友性成至老不衰乾隆年間 旌

 ︹列女︺︹三國︺︹魏︺張昌蒲兹氏人太傅定陵成侯鍾繇之命婦修身正行非禮不動貴妾

  孫氏心害其賢讒毁無所不至昌蒲姙娠乃置藥食中覺而吐之竟不言於繇繇知之出孫氏及生

  㑹經書皆親教之㑹為大官猶勤規誨︹晉︺賈渾妻宗氏渾為介休令劉淵將喬晞

  陷城死宗氏有姿色晞欲納之宗氏罵曰屠販奴豈有害人之夫而欲加無禮於爾安乎何不促殺

  我因仰天大𡘜晞遂害之時年二十餘︹宋︺侯延廣乳母劉氏延廣初在襁褓

  遭王景崇之難劉氏以己子代延廣死抱持延廣行丐至京師還其祖益郝戭妻聶氏

  定胡人戭為父求官而父遽死服除薦辟皆不應姻族語聶使勸戭仕聶曰吾不德無以助君子敢

  强其所不欲以累其髙耶聶事舅姑亦以孝義著︹元︺姜鳳舉妻皇甫氏西

  人性淑慎恪盡婦道夫亡或勸之再醮泣曰禽鳥且有死不再配者奈何人不如鳥撫遺孤一節以

  終泰定中旌表︹明︺郭世玉妻陳氏汾州人夫亡事舅姑撫㓜子孀居七十餘年兩

  遇大兵藏匿巖穴未嘗虧節洪武初旌表朱知妻賀氏汾陽人知爲鎮國中尉

  賀封淑人知疾死晝夜悲痛旬日不食竟死事聞禮官按典無旌命婦例世宗特命旌之諡曰貞

  安勲妻白氏永寕人嘉靖辛丑寇亂從夫匿土穴寇急攻令夫逸去罵賊不屈身

  被十餘創死又牛宗近妻李氏侯景儒妻呉氏張環妻李氏張蘭妻馮氏喬甫妻郭氏及賀女温女

  俱以罵賊死同被旌楊大仁妻張氏孝義人美姿容歸省時路遇强𭧂力拒之遂被

  王廷明妻李氏平遥人隆慶元年俺答兵入境李與夫攜㓜女避匿爲所執欲

  掠去李牽其夫抱女不釋賊先殺女次殺夫李枕尸痛𡘜奮詈不屈賊並殺之時李得海妻郭氏挈

  其女出走被執將汚之郭厲聲曰可碎身而亡不能辱身而生遂見殺喬應光妻蘇

  氏永寕人隆慶中流賊陷城投井死又車同軌妻喬氏亦投井死俱被旌表毛世武妻

  鞏氏平遥人夫出亡里中兒以䙝語嘗之鞏大罵竟爲所殺巡按表其門温登魁妻

  梁氏平遥人年十九夫亡姑欲强嫁之梁以刀墮三指為誓完節以終李廷保妻

  秦氏介休人年十八夫亡家貧守節有諷之嫁者殘其面以明志年九十餘終郭朝臣

  妻羅氏介休人郭病篤謂曰爾年少我死盍嫁之羅泣曰妾不忍聞此妾之義有死無二遂

  自縊次日夫亦死郭宗妻王氏介休人有姿色郭他岀里少年逼之王氏大呼少年

  逸去夫還語以故即縊死巡撫表其墓王珙妻鄭氏石樓人歸珙未逾年珙卒守節

  事姑甚謹居九載姑殁有欲奪其志者鄭嘆曰吾之不死以有姑也今姑死何以生為遂自縊有司

  以貞節聞袁汝器妻穆氏臨縣人夫亡守節翁利財欲奪其志穆覺自縊縣令旌之

  李茂才妻劉氏汾陽人崇禎中流賊暴掠避匿崖窟賊索之急茂才見殺劉枕尸大

  慟賊擁上馬投地奮罵賊脅諸婦羅勸罵益甚賊怒揮刀碎其屍任克已妻孫氏

  孝義人兵掠其家孫扶姑伏草中兵先殺姑脅從之孫罵不絶聲復以刀斫其髪孫卒不可奪刃其

  腹而死又辛門妻傅氏夫為兵所殺投崖殉之任自修妻程氏𬒳執不屈觸壁死任自立

  妻許氏石樓人崇禎五年闖賊破城許正色罵賊墜城死子起家妻趙氏亦不屈死又張法

  聖妻李氏投井死樊節妻劉氏臨縣人崇禎五年流賊陷城守義不屈罵賊死又郝

  孔昭妻陳氏墜城賀安邦妻賈氏投井郭增妻高氏自縊皆死高汝賢女臨縣人年未及

  笄流賊挾之上馬女大罵自投地數次賊怒殺之撫按旌其門崔某妻王氏永寕人其

  夫弟誘汚之不從自縊巡按旌之崔有福妻永寕人失其氏崇禎末為賊將田虎所執

  大罵不屈見殺王楨妻楊氏寕鄉人有孝行闖賊亂闔邑驚怖楊櫛如平時王戲曰汝

  從賊乎楊曰我豈從賊賊雖刃我不懼也尋舉家被害賊掠楊扶馬上投地者再賊怒斷其左手楊

  罵益厲身罹七刃而死又靳可榮妻郝氏以不肯上馬被殺

 ︹本朝︺雷龍騰妻齊氏汾陽人早寡晨詣場圃遇强暴齊持梃格鬬傷而仆地遂被害

  康𤋮五十五年 旌張國儒妻梁氏平遥人姜瓖之亂為賊所掠不屈死之又李冠

  楠妻劉氏被執毁形自廢不食而死劉氏小字梅兒平遥人姿容端麗夫無行投人為奴逼令

  偕往泣累日夜半母問之梅兒曰兒意已決次日當行啟户視之竟自縊王之瑛妻劉

  氏永寕人姜瓖之變奉姑挈子避之至河賊追及劉棄子弗顧獨扶姑以濟姑得免難人以孝稱

  白𤦺妻蕭氏永寕人遇强暴逼汚不從體被重創尋自縊康熙四十八年 旌

  球妻賀氏寕鄉人姜瓖之變球挈家竄徙無常球間語賀曰脱逢賊奈何賀曰死易事耳

  肯辱君耶尋劉定國據邑叛球父子胥被害賀方鄉居凶問至從容出城牽裾𫎇面投崖死

  科妻高氏汾陽人年二十五守節撫孤姜瓖之變賊𮪍執之大罵不屈遂遇害雍正七年

  趙靖妻馮氏寕鄉人守正捐軀雍正元年 旌張元吉妻董氏

  汾陽人守正捐軀同縣烈婦張永春妻姜氏賀元妻李氏曹欽妻鄭氏節婦王䢴謙妻田氏馮間元

  妻姚氏樊之璞妻任氏李節森妻劉氏趙申妻李氏賈生玥妻郝氏張世琅妻田氏姜之棟妻郝氏

  馬文元妻王氏俱乾隆年間 旌張若鳳妻章氏孝義人矢志守貞克孝克慈同

  縣節婦王希華妻蘇氏李機燦妻宋氏韓秉恭妻梁氏韓永祚妻任氏俱乾隆年間 旌張守

  英妻耿氏平遥人守正被𢦤同縣烈女雷法龍女雷氏烈婦張秉恩妻李氏節婦王成桂

  妻胡氏梁法妻宋氏侯岑妻馬氏侯以乾妻劉氏雷遥章妻武氏郝名都妻侯氏俱乾隆年間 旌

  茹連科妻梁氏介休人守正捐軀同縣節婦張自昌妻南氏任洪國妻王氏穆大義

  妻楊氏郭恒燕妻張氏宋漣妻温氏梁來正妻王氏梁質旼妻王氏冀道範妻王氏梁泌妻李氏喬

  士彬妻李氏張三全妻李氏俱乾隆年間 旌史恩妻王氏石樓人守正捐軀乾隆年

   張 人龍妻郭氏臨縣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宋勷妻李氏王時禮妻李氏

  賀震泰妻劉氏劉祚繁妻張氏郝琳妻劉氏俱乾隆年間 旌賀元妻李氏永寕人捐

  軀明志同川節婦王之英妻劉氏崔漸超妻于氏王忇起妻于氏俱乾隆年間 旌王清楠

  妻張氏寕鄉人夫亡殉節同縣烈婦郭近利妻任氏王桂妻楊氏許某妻梁氏節婦王以矩

  妻岳氏許楹妻張氏楊湛妻王氏俱乾隆年間 旌張明正妻張氏汾陽人義烈可

  風同縣烈婦任玠妻郭氏節婦馮國椿妻王氏任西崑妻任氏仇大經妻王氏董亨妻張氏王恒榮

  妻雷氏俱嘉慶年間 旌宋其渭妻李氏孝義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薛三台妻馬

  氏李王氏俱嘉慶年間 旌雷應元妻張氏平遥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薛允光

  繼妻張氏韓崔氏俱嘉慶年間 旌王九章繼妻段氏介休人夫亡守節同縣節

  婦李榮春繼妻范氏張企載妻梁氏白永成妻程氏郭應熙繼妻張氏郭鏡妻榮氏呉廷枚妻温氏

  劉晳楷妻郭氏宋士採繼妻王氏温自勵妻王氏李位東繼妻鄧氏温泰升妻郭氏孟罕如妻張氏

  喬元勲繼妻宋氏喬元芳妻任氏任伸妻董氏馬升之繼妻盧氏梁東鎮妻高氏呉喬氏俱嘉慶年

   高 秉良妻王氏臨縣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常儁妻劉氏林尚德妻樊氏

  薛潤妻樊氏張夢龍妻劉氏李桂廷妻劉氏郝懷知妻劉氏李良瑛妻樊氏馬張氏俱嘉慶年間

  李樹寛妻馬氏永寕人捐軀明志同州節婦白映皎妻田氏劉子明妻賀氏俱

  嘉慶年間 旌劉起江妻張氏寕鄉人捐軀明志同縣烈婦劉氣口妻張氏節婦郭

  來賓妻李氏劉應元妻趙氏陳保和妻高氏附生陳鎬妻高氏武生衛槐妻郝氏俱嘉慶年間 旌

 ︹仙釋︺︹唐︺無業俗姓杜商州上洛人傳洪州心印後止西河衆香佛刹州牧董叔經延住開元

  舎學者致問多答曰莫妄想憲宗召以疾辭穆宗遣僧籙靈凖賫勅迎遂示寂︹宋︺陳摶

  亳州真源人嘗居石州北掃場街面常不洗洗輒雨︹元︺張真一號丹華子修煉於汾陽之

  西巖常有白鶴飛止巖際真一羽化後人游洞中每鼓掌則鶴聲應手而至因號鶴鳴古洞︹明︺

  麻衣仙姑汾陽任氏女永樂初披麻衣隱石室山家人求之弗得後有人見之遂逃入石

  室中聲隱隱如雷其壁復合手蹟尚存王綱居孝義北姚村之古廟終年不舉火嘗約人遊

  五臺其人不告而去至山下綱笑迎之已先至矣又送下山囑曰我所居屋勿為風雨毁壞及其人

  歸綱已立化古廟中計其日即山中笑迎日也

 ︹本朝︺藺如汾州人明季行脚淮陽頂缸募米誓齋十萬八千僧後住善慶菴十方院順治時示

  

 ︹土産︺布府境俱岀元和志汾石二州皆賦布石州貢布三端岀孝義縣寰宇通志孝義縣薛

  顔山出鐵出平遥介休諸縣唐書地理志汾州土貢鞍面氊孝義平遥介休諸縣岀元

  和志石州貢平遥石樓等縣岀元和志石州貢唐書地理志土貢蠟燭石膏出介休永

  寕等境元和志汾州貢麝香出永寕南鄉等境元和志石州貢明統志甘草柴胡州

  縣俱松木府境並岀寰宇記石州産 按元和志汾州貢龍鬚席唐書地理志汾州貢硝

    石石州貢莁荑寰宇記石州産英石謹附記





                     纂修官馮 芝恭 纂

                     總纂官臣顧 蒓 許應藻恭覆輯

                     校對官錢協和恭 校

澤州府表                 

                     

大清一統志

 澤州府在山西省治東南六百二十里東西距四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四十五里東至河南衞

  輝府輝縣界二百四十里西至平陽府翼城縣界二百二十里南至河南懷慶府河内縣界一百十

  里北至潞安府長子縣界一百三十五里東南至輝縣界二百三十里西南至絳州垣曲縣界一百

  九十里東北至河南彰德府林縣界二百三十里西北至翼城縣界二百二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

  一千八百里

︹分野︺天文觜參井分野實沈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冀州之域春秋屬晉戰國初屬韓後

  兼屬趙魏地理通釋上黨郡韓總有之後韓有澤州之半半屬趙魏秦為上黨

  郡地漢為上黨郡高都陽阿二縣地晉太元中慕

  容永分置建興郡治陽阿縣後魏太平真君九年

  省和平五年復置永安中罷改置建州兼置高都

  郡治高都縣後周改爲高平郡隋開皇初郡廢改

  州曰澤州見隋書地理志又元和郡縣志作後周改澤州大業初州廢改

  爲長平郡唐武德元年改郡曰蓋州更置建州六

  年建州廢移蓋州來治貞觀元年蓋州廢移澤州

  來治天寶初曰高平郡乾元元年復曰澤州屬河

  東道太平寰宇記㑹昌四年澤州嘗隸河陽府宋曰澤州高平郡屬河

  東路金天㑹六年曰南澤州金史地理志以與北京澤州同加南字

  天德三年復爲澤州元光初升爲忠昌軍節度屬

  河東南路元曰澤州屬晉寕路明洪武初以州治

  晉城縣併入直隸山西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隸山西省雍正六年升為澤州府領縣五

  鳳臺縣附郭東西距一百十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東至陵川縣界七十里西至陽城縣界

  四十里南至河南懷慶府河内縣界一百十里北至高平縣界五十里東南至懷慶府修武縣界一

  百里西南至懷慶府濟源縣界一百里東北至高平縣界六十里西北至沁水縣界四十里漢置高

  都縣屬上黨郡後漢因之晉太元中屬建興郡後魏永安中為高都郡治後周為高平郡治隋開皇

  十八年改為丹川縣為澤州治大業初州廢為長平郡治唐武德元年於縣置建州三年析置晉城

  縣屬之六年移蓋州治晉城九年省丹川入晉城貞觀元年為澤州治天祐三年更曰丹川五代唐

  復曰晉城宋金元因之明洪武初省入澤州 本朝雍正六年置鳳臺縣為澤州府治高平

  縣在府北少東八十五里東西距九十里南北距八十里東至陵川縣界四十五里西至沁水縣

  界四十五里南至鳳臺縣界三十五里北至潞安府長子縣界四十五里東南至陵川縣界五十五

  里西南至鳳臺縣界四十五里東北至潞安府長治縣界四十里西北至沁水縣界五十五里戰國

  泫氏邑漢置泫氏縣屬上黨郡後漢及晉因之後魏改曰元氏縣屬建興郡永安二年於縣置長

  平郡兼置高平縣屬焉北齊郡廢省元氏移高平來治屬高都郡後周屬高平郡隋開皇初屬澤州

  大業初屬長平郡唐武德元年於縣置蓋州六年州移治縣仍屬焉貞觀元年屬澤州五代宋金元

  明因之 本朝雍正六年屬澤州府陽城縣在府西八十里東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一百二

  十里東至鳳臺縣界四十里西至沁水縣界六十里南至河南懷慶府濟源縣界八十里北至沁水

  縣界四十里東南至濟源縣界一百里西南至絳州垣曲縣界一百里東北至高平縣界三十互里

  西北至沁水縣界七十里戰國魏𮑮澤邑漢置𮑮澤縣屬河東郡後漢為侯國晉屬平陽郡後魏屬

  安平郡隋屬長平郡唐武德元年於縣置澤州八年州移治以縣仍屬焉天寶元年改為陽城天祐

  二年朱全忠復曰𮑮澤五代唐復曰陽城宋因之元光二年升為勣州元復曰陽城縣屬澤州明

  因之 本朝雍正六年屬澤州府陵川縣在府東北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一百二十里南

  北距一百十里東至河南衞輝府輝縣界八十里西至高平縣界四十里南至河南懷慶府修武縣

  界九十里北至潞安府壺關縣界二十里東南至輝縣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鳳臺縣界八十里東

  北至壺關縣界四十里西北至潞安府長子縣界四十里漢泫氏縣地後魏高平縣地隋開皇十六

  年析置陵川縣屬長平郡唐武德元年屬蓋州貞觀元年屬澤州五代宋金因之元至元三年省入

  晉城三十一年復置明因之 本朝雍正六年屬澤州府沁水縣在府西北一百七十里東

  西距一百八十五里南北距一百十里東至高平縣界一百四十里西至平陽府翼城縣界四十五

  里南至陽城縣界二十里北至平陽府岳陽縣界九十里東南至鳳臺縣界一百四十里西南至絳

  州垣曲縣界一百里東北至潞安府長子縣界一百里西北至平陽府浮山縣界五十里戰國趙端

  氏邑漢置端氏縣屬河東郡後漢因之晉屬平陽郡後魏太平真君七年太和二十年復置兼置

  安平郡孝昌中分置東永安縣兼置泰寕郡北齊郡廢改東永安曰永寕隋開皇初廢安平郡十八

  年改永寕曰沁水與端氏皆屬長平郡唐武徳元年屬澤州八年移州治端氏貞觀元年徙州治晉

  城端氏沁水二縣皆屬焉五代及宋金因之元至元三年省端氏入沁水仍屬澤州明因之 本朝

  雍正六年屬澤州府

 ︹形勢︺全有太行之險固實為東洛之藩垣寰宇諸峯

  特起雄峙天下為太行總㑹山川環抱有自然

  之險舊州

 ︹風俗︺人習機杼俗尚儉樸羣書備考民純而好義儉而用

  禮明統近太行之麓水土深厚性質樸氣豪勁多

  文嫻禮為諸郡先舊州

 ︹城池︺澤州府城周九里有奇門三池深二丈唐貞觀初土築明洪武中甃甎 本朝康熙

  中重修 鳳臺縣附郭高平縣城周四里門三池廣二丈宋開寶間土築明萬厯中甃

  甎 本朝順治十三年修康熙四十四年雍正六年重修陽城縣城周三里有奇門三池

  廣一丈五尺後魏興安初土築明萬厯間甃甎 本朝順治十六年雍正二年七年重修

  川縣城周二里有奇門三池深五尺隋大業中土築明嘉靖萬厯中先後甃甎 本朝康熙

  五十六年修沁水縣城周二里有奇門三池廣二丈隋開皇中土築明嘉靖間甃甎

  本朝順治康熙中修雍正四年乾隆十二年重修

 ︹學校︺澤州府學在府城東南宋至和中建為川學元燬明洪武中重建 本朝順治康熙

  間屢修雍正六年改府學入學額數十五名鳳臺縣學與府學同一學宫入學額數二

  高平縣學在縣治東南元至正中因宋舊址建正德九年重修 本朝順治八年

  修入學額數二十名陽城縣學在縣治東南明洪武初建本朝順治十五年修康熙八

  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陵川縣學在縣城外東南舊在城内東南隅金天㑹間遷徙城

  外明嘉靖間徙近東關天啟中復遷建於城内舊址 本朝康熙十四年仍遷建城外舊址入學額

  數十二名沁水縣學在縣治西門外金正隆間建元末燬明洪武初重建 本朝康熙中

  修入學額數十二名體仁書院在府治北明萬厯間建 本朝康熙間增修乾隆七年

  加展晉城書院在高平縣治西明宏治問建名正𫎇社學後圯嘉靖中修葺改今名

  崇正書院在高平縣城内東南隅 本朝乾隆二十年同文書院在陽城縣

  立平里 本朝乾隆七年望洛書院在陵川縣東關 本朝乾隆十三年建 按舊

  志載鳳源書院在沁水縣治西明萬厯間建今廢謹附記

 ︹户口︺原額人丁一十五萬三千三百三十六令滋生男婦共八十九萬九千六百九十八名口計十

  七萬五千九百九十七户

 ︹田賦︺田地二萬七千九百五十九頃三十一畝二分有奇額徵地丁正雜銀二十萬四千二百七十

  六兩六錢二分七釐糧四百七石六斗三升有奇

 ︹山川︺磨兒山在鳳臺縣東二十五里一名磨齒山紫金山在鳳臺縣有二一在東五

  十里上有蓮花洞一在東南九十里上有黄龍洞玲瓏山在鳳臺縣東七十里一名崆峒

  山上有風洞浮山在鳳臺縣東南三十五里高入霄漢若雲浮天際州志浮山北有媧皇窟

  谷虛如囊形上有媧皇廟珏山在鳳臺縣東南四十里兩山對立如丫角一名角山對山有欵

  盤龍山在鳳臺縣有二一在東南九十里一在西北六十里硤石山在鳳臺縣

  東南寰宇記在晉城縣東南三十里上有青蓮寺西有擲筆臺相傳逺公遺跡舊志東西兩崖壁立

  下有嵌巖長二丈餘每風雨驟發罅若雷鳴石人山在鳳臺縣東南水經注二石人各在

  一山犄角相望南為河内北曰上黨二郡以之分境寰宇記石人山在晉城縣東南八十八里有雙

  石高標類人形通志一名聖人巖在太行之頂上有龍潭馬牢山在鳳臺縣南二十里通鑑

  大順元年朱全忠遣别將李讜攻澤州聞李存孝至遁去存孝隨擊之至馬牢山大破之

  鑪山在鳳臺縣有二一在南三十里懸巖絶澗中峯突起一在西北四十里大陽鎮西山上有

  虎跑泉為南河之源月院山在鳳臺縣南六十里下有天柱峯松林山在鳳臺縣

  南九十里其陽有白龍洞北有觀音洞太行山在鳳臺縣南吕氏春秋九山之一南跨河

  南河内縣界東北接陵川壺關潞城𥠖城武鄉遼州和順樂平平定諸州縣界山以百數雖隨地異

  名實皆古太行也隋書地理志丹川縣有大行山元和志在晉城縣南四十里寰字記在晉城縣南

  三十六里寶山在鳳臺縣西南五里産鐵及炭下有冶家河呉神山在鳳臺縣西南

  六里上有泰伯仲雍祠晉普山在鳯臺縣西南三十五里下列九泉方山在鳳臺縣

  西四十里四面壁立數丈頂平如削跨陽城縣界黄沙山在鳳臺縣西四十五里

  門山在鳳臺縣西寰宇記在晉城縣西北八里其山五峯似門碧落山在鳳臺縣西北

  十五里一名卧雲山下有石佛谷伊侯山在鳳臺縣西北二十里上有伊尹祠聖王

  山在鳳臺縣西北四十里上有成湯廟廟前有池二岳神山在鳳臺縣西北四十里跨

  沁水縣界有東西二山司馬山在鳳臺縣北寰宇記在晉城縣北十二里昔晉帝巡狩此

  山因以帝姓爲名舊志又名小析山上有嘉潤池東麓有黒龍潭可寒山在鳳臺縣有二

  一在東北三十里一在西三十五里莒山在鳳臺縣東北五十里北接高平縣界下有道泉其

  左有全玉嶺相傳即藺相如懷璧從間道歸處按全玉嶺以相如完璧得名全與完字義正合舊

  志訛作金玉非是七佛山在高平縣東五里高出衆山左右環河上有七佛寺寺中石佛

  像七唐時所鑿米山在高平縣東十里見元和志趙將亷頗積糧此山因名縣志名為大糧山

  中多邃谷積雪春深不消下有米山鎮其北有定林泉龍王山在高平縣東三十五里上

  有石佛洞龍王廟居其左有泉出焉滙為溪上建流觴亭遊仙山在高平縣南十里

  壺山在高平縣西南二十五里寰宇記謂之懸瓠山山形似懸瓠卧佛山在高平縣

  西南三十里山半有萬月亭董峯山在高平縣西南四十里空倉山在高平縣

  西南四十五里跨沁水縣界俗傳白起詭置空倉紿趙括處吾山在高平縣西南四十五里

  三峯聳翠頭顱山在高平縣西南水經注秦坑趙衆收頭顱築臺於壘中因山為臺雀嵬傑

  起今仍號曰白起臺元和志頭顱山一名白起臺在高平縣西五里金峯山在高平縣西郭

  外上有仙月亭髑髏山在高平縣西五里寰宇記晉永嘉中劉聰舉兵積屍為髑髏山

  龍山在高平縣西二十里下有五龍池浩山在高平縣西四十里一名石朶山山峯如

  仙公山在高平縣西北五里繖蓋山在高平縣西北三十里接沁水縣及潞安

  府長子縣界寰宇記在端氏縣東北九十里發鳩山在高平縣西北五十里接潞安府長

  子縣界其嶺曰鳳頭山金門山在高平縣北五里寰宇記其山巖土赤如金當趙壘之門

  因號金門山韓王山在高平縣北十五里縣之主山其山獨高上平數畝府志世傳秦圍

  韓王於此上有玉女泉牛心山在高平縣北三十里山出石温潤有文可作硯石室

  山在高平縣北三十里中有石室其麓常現五色雲霞人云寶氣羊頭山在高平縣北三

  十五里寰宇記山海經云神農嘗五榖之所形似羊頭舊志在縣東北四十里詳見潞安府

  屏山在高平縣東北二十五里儼若畫屏小天壇山在陽城縣東二十里一峯聳峙

  東瞰沁流形類王屋小崦山在陽城縣東南二里懸巖峭壁下臨沁水望漭山

   城縣東南口十里一名王莽山通志山北嶺高處曰北立門南嶺曰南立門半山一峯壁立俗名繫

   馬樁有試劍峯石峯對峙洪峪水流其中小寨山在陽城縣東南五十里勢極高聳沁水繞

   其東有鳥道僅可容趾孤山在陽城縣東南八十里環萬山中孤峯突兀旁有聚落名皁軍

   垜口為懷澤問要衝峯山在門城縣南四十五里高平寛廣可以耕牧底柱山

   城縣南五十里山有三峯中峯最高秀其下皆土惟起峯處皆石若柱然 按禹貢底柱在析城之

   西今自此山西南至析城三十里又西南至王屋五十里道里不合古底柱在今河南陜州大河中

   流其形如柱者是也麻樓山在陽城縣西南四十里有三峯峭拔若筆架相距四五里不相

   析城山在陽城縣西南尚書禹貢底柱析城至于王屋漢書地理志河東郡𮑮澤縣禹

   貢析城山在西南水經注山甚高峻上平坦下有二泉東濁西清左右不生草木數十步外多細竹

   括地志析城山在𮑮澤縣西南七十里元和志在陽城縣西南七十五里寰宇記析城山頂有湯王

  池四岸生龍鬚細草通志山峯四面如城高大而峻迥出諸山幅𢄙四十里盤亭山

  城縣西南八十里一名塔樓山諸峯亭亭次第環列右為鐵盆障中有石泉雲𪷟山

  城縣西南八十里峭壁危巖有石龕鳥道可通王屋山在陽城縣西南一百里寰宇記仙經

  云王屋山有仙宫洞天廣三里號曰小有清虛洞天山高八千丈廣數百里太行析城為佐命中條

  鼓鐘為輔翼三十六洞小有為羣洞之尊四十九山王屋為衆山之最縣志一名天壇山南跨河南

  濟源縣西跨絳州垣曲縣界嶕嶢山在陽城縣西一名焦燒山水經注鹿臺山水厯焦燒

  山東隋書地理志𮑮澤縣有嶕嶢山寰宇記在陽城縣西三十里畫山在陽城縣西三十五

  里山形如畫前為營匠山卧虎山在陽城縣西四十里亦名伏虎山形似卧虎山隂有萬松

  堂宋刺史楊廷秀有記通靈山在陽城縣西北五十里山深徑僻下有黑龍廟半山有風

  洞常以石掩少隙則飈發甚厲人不能近白巖山在陽城縣北三十里亦名龍巖其形方正

   嶺有石梁更上平廣三十畝復承大巖壁立數千仞中虛有古刹東有小石龕崦山在陽城縣

   北三十里上有白龍潭及白龍神祠東接方山史山在陽城縣東北三十里通志山南北相連

   延亘數十里産鐵其西五里有金裹谷堆下有鐵鑛東海神山在陵川縣東十里

   子山在陵川縣東二十里馬武山在陵川縣東五十里接河南衞輝府輝縣界漢馬武

   屯軍於此俗呼為武京砦花瓶山在陵川縣東五十里風門山在陵川縣東六十里

   山形如門孤圍山在陵川縣東七十里一名孤峯縣志山四面皆絶壁周圍環合宛若石城

   中突湧一峯翠插天際多産松柏平田水出焉天柱山在陵川縣東八十里菊巘山

   在陵川縣東南五里一名障門山多産菊山捍水口上有龍王祠黃圍山在陵川縣東南

   五十里孤峯插天登之可望黄河有洞深邃莫測舊志或云達壺關紫團洞錦屏山

   川縣南二十里列巘如屏多産芍藥棲鳳山在陵川縣西南四里其東有泉流繞山麓迴轉

  百餘步伏流土中即西溪之源也九仙山在陵川縣西南一名古賢山一名九仙臺寰宇

  記九仙臺在縣西六十五里古賢村壁立萬仞三面泉流古老相傳昔九仙曾㑹於此金史地理志

  陵川縣有九仙山縣志在縣西南七十里石臺突起高數十丈上廣下狹靈泉山在陵川縣

  西南十里上有靈泉龍門山在陵川縣西一里兩山横亘中缺如門魯山在陵川縣

  西十五里寶應山在陵川縣西北四十里一名秦嶺巖半有古洞甘泉 按肇域記潞澤之

  交横亘一山起丹朱嶺至馬鞍壑有古長城一道嵗久傾頽遺跡尚在中有營壘皆曰梁晉交兵築

  以相距今考五代史一夾寨書一甬道書未有長城百里而不書者今呼此山為秦嶺長平之役春

  人絶趙救兵引四十萬人入於計中四十七日至於盡降盡坑畧不相聞城必此時所築以限趙之

  南北黃沙山在陵川縣北十里一名太乙山聖宫山在陵川縣北二十里蒲水

  出其西南佛子山在陵川縣東北四十里太行絶頂淅水出焉上有靈雲寺六泉山

  在陵川縣東北四十里上有六泉山半有六泉洞水自洞中流出熊耳山在陵川縣東北

  四十里兩峯對峙峭拔天表若熊耳然石門山在沁水縣東元和志在端氏縣西南四十

  紇鬣山在沁水縣東寰宇記在端氏縣西十里磕山在沁水縣東八十里端氏

  故城西南孤峯秀拔松柏翳蔚呉山在沁水縣東一百四十里石樓山在沁水縣西南

  里許俯瞰縣城山石崚嶒望之若樓臺狀鹿臺山在沁水縣西南二十里水經注山上有水

  淵而不流寰宇記在沁水縣南三十里輔山在沁水縣西南水經注上澗水導源輔山東隋

  書地理志沁水縣有輔山寰宇記東輔山在縣西南九十二里其山及西輔山與析山相連若有相

  輔之𫝑舊志在縣西南九十里一名厯山北有大小二洪池御屏山在沁水縣西二里

  阜山在沁水縣西四十里碧峯山在沁水縣北三里偃月山在沁水縣東北

  三十里一名車輞山有車輞水三尖山在沁水縣東北三十里三峯並峙紫金山

  在沁水縣東北五十五里沁水所經黃龍山在沁水縣東北六十里隗山在沁水縣

  東北九十里一名嵬山形勢峻岌連亘不斷唐書地理志端氏縣有隗山巨峻山在沁水縣

  東北一百里一名宇峻山接潞安府長子縣界水經注驫驫水秦川水俱出巨峻山隋書地理志端

  氏縣有巨峻山天池嶺在鳳臺縣東三十七里石巖壁立如城南北石門中可容千人昔人

  嘗設寨於此上有池俗呼天池黒石嶺在鳳臺縣南八十里太行山絶頂桃固嶺

  在鳳臺縣西二十里一名寨子嶺營防嶺在高平縣東十里背峯面澤險固可憑縣志世

  傳亷頗屯軍之所去嶺百步許有古戰場走馬嶺在高平縣西北十五里出鐵鑛丹朱

  嶺在高平縣北四十五里與潞安府長子縣接界南有鴉兒溝 按縣志丹朱嶺接長子縣界以

  堯封長子丹朱得名此説傅會漢書長子縣注長讀長短之長今俗為長㓜之長非也足證其妄矣

  蓋丹朱嶺即山海經所云丹林旣訛林為嶺又訛加以朱轉晦其本從而為之説不可信也

  齊嶺在沁水縣東南十五里烏嶺在沁水縣西北唐書武宗會昌三年晉絳行營節

  度使石雄及劉稹戰於烏嶺敗之寰宇記黒嶺山在沁水縣西五十里字文周諱黑改為烏嶺即春

  秋晉黒壤舊志在縣西北四十里與平陽府翼城縣接界有東西二嶺此嶺在東一名東烏嶺

  村嶺在沁水縣東北六十里南有佛廟嶺雕黃嶺在沁水縣東北一百里接潞安府長

  子縣界一名刁黄山元史鄭鼎傳平陽地狹人衆嘗乏食鼎乃開潞河雕黃嶺道以來上黨之粟

  洞子巖在鳳臺縣東南十五里昔人勝遊之所下有聖字浤丹谷在鳳臺縣東南水經

  注丹水又南流注於丹谷晉地道記曰高都縣有太行關丹豁為關之東谷途自此去不復由關魏

  書孝莊帝紀永安三年爾朱世隆攻河橋南逼京邑詔大都督源子恭出西道討之仍鎮太行丹谷

  爾朱兆宼丹谷源子恭奔退碾子谷在鳳臺縣南二十里宋太宗遣石守信破李筠處

  玉泉谷在高平縣西南三十里石壁嶙峋下有清流流出省冤谷在高平縣西北

  二十里唐書地理志高平縣有省冤谷舊名殺谷明皇幸潞州過之因更名寰宇記谷東西南北各

  六十步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秦壘西面百步即白起坑趙降卒四十萬之處露骸千步積血三尺地

  名殺谷唐開元十年正月明皇行幸親祭改爲省冤谷隱谷在陽城縣東南六十里巖谷嵌

  空惟鳥道可通其下危巖千仞旁有梵洞石塘洞在陽城縣東南四十五里洞懸山㘭嵐氣

  龍洞在陽城縣東南六十里山甚高下有石巖巖半石洞可梯而上中廣方丈里許有潭

  旁有石佛三座洞盡處有小孔風從中出人莫敢近蒸餅洞在陽城縣西南四十里麻樓山

  南石壁百餘丈梯繩而上中長二百餘步後有泉修真洞在陽城縣西南五十里一名仙

  人洞洞深數里水滴如溜久成氷筯態狀不一南陽仙洞在沁水縣南五十里南陽村南

  山口有天窗中甚深奥黄土洞在沁水縣西南九十里輔山西龍門峽在鳳臺縣

  東三十五里浮山之南磨山之北兩山對峙如門夾流即丹河也上有禹跡相傳爲禹所鑿

  潭峽在鳳臺縣東南九十里有五股泉流𣾀於此其下陡絶為龍潭羊腸坂在鳳臺縣

  南天井關之南接陽城縣界史記魏世家如耳見成陵君曰昔者魏伐趙斷羊腸拔閼與又蔡澤傳

  澤謂應侯曰君相秦生制諸侯決羊腸之險塞太行之道正義太行山坂道名南屬懷州北屬澤州

  舊志羊腸坂在沁水東岸其石光瑩可鑑 按羊腸坂有三一在澤州府鳳臺縣一在太原府陽曲

  縣一在潞安府壺關縣而戰國時所言羊腸大扺在澤州者近是白水在鳳臺縣南三里一

  名乾河源出五龍池西南流至府城南又東南流入丹水水經注白水出高都縣故城西東南流厯

  天井關又東天井豁水㑹焉又東南流入丹水謂之白水交寰宇記在晉城縣南二里源出湖浤水

  穿太行過與丹水合通鑑晉太元十五年西燕主永引兵向洛陽朱序自河陰北濟河擊敗之追至

  泫在鳳臺縣東北源出高平縣西二十里原村名許河東南流至縣南合絶水又南流

  合蒲水又南流至鳳臺縣東北合丹水漢書地理志上黨郡泫氏縣應劭曰泫水所岀水經注泫

  導源泫氏縣西北元谷又東南逕泫氏故城南東㑹絶水亂流東南入高都縣右會丹水元和志泫

  水在高平縣西北三十六里寰宇記泫水一名丹水在高平縣西北四十里源出繖蓋山唐書地理

  志高平縣有泫水貞元元年令明濟引入城號甘泉絶水在高平縣西北源出縣西北三十里

  繖蓋山名浮雲河東南流繞縣城又南流合泫漢書地理志泫氏縣楊谷絶水所岀南至壄王入

  沁水經注絶水出泫氏縣西北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谷東南流左會長平水又東南流逕泫氏縣故城北又東南與泫

  水會寰宇記絶水在高平縣西北二十里源出髑髏山楊谷俗云秦軍築絶不令趙飲故名 按耳

  泫水絶水流同源異漢志泫氏縣有絶水泫高都縣有丹水水經注亦謂絶水會泫泫水㑹

  丹水本三水也自寰宇記云泫水一名丹水而其稱始混今則三水統名丹河而源流不别矣且據

  水經注絶水源遠泫水源近寰字記似互易漢志所云楊谷未必在髑髏山也丹水在高平縣

  西北四十里一名莞谷水一名源澤水一名源源水一名源漳水俗名丹河發源丹朱嶺東南流入

   鳳臺縣界西流合泫水又南流合白水又南流入河南懷慶府濟源縣界漢書地理志上黨郡高都

   縣莞谷丹水所出東南入泫水水經注丹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山海經

   沁水之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水自源東北流又屈而東注左會絶水又東南流

   注於丹谷又逕二石入北又東南厯巖下又南白水注之又東南出山逕鄈城西元和志丹水在晉

   城縣北十三里司馬山寰宇記莞谷水在晉城縣東四十八里 按丹水源出丹朱嶺無疑山海經

   謁戾之山其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即今丹水也丹朱嶺即丹林之訛水出其麓初甚

   微涓流逕鳳臺境南出山是在高平者其正源至鳳臺而其流始大耳舊志竟以屬之鳳臺而曰發

   源可寒山非是盖水出可寒山即水經注所云丹谷正丹水所會也名相近而訛長平水

   在高平縣西北水經注長平水出長平縣西北小山東南流逕其縣故城又東南流注絶水

   水在陽城縣東自平陽府岳陽縣南流入沁水縣界又南流入陽城縣界又南流入河南懷慶府

  濟源縣界水經注沁水又南與驫驫水合又南逕陽阿縣故城西又南與𮑮澤水合又東南陽阿水

  左入焉又南出山元和志沁水在端氏縣南一里沁水縣東北五十二里寰宇記沁水在沁水縣東

  北五十六里陽城縣東二十三里府志沁水自岳陽縣東大匠村入沁水境逕佛廟嶺紫金山間過

  端氏鎮又經車輞山凡八十餘里至鄭莊村南合梅河又六十餘里至郭壁鎮入陽城縣界經潤城

  東𣾀蘆河澤河又東滙長河至娥公澗出山西界水勢如建瓴而下河南陽阿水在陽城縣

  東源出鳳臺縣西北西南流至陽城縣入沁水今名南河水經注陽阿水出陽阿川南流逕建興郡

  又東南流逕午壁亭東而南入山又西南流入沁水𮑮澤水在陽城縣西南源出臨澗里東

  流至縣東南入沁水今名澤河水經注𮑮澤水出𮑮澤城西白澗嶺下東經𮑮澤又東經𮑮澤縣故

  城南又東合清淵水又東得陽泉水又東南有上澗水注之又東南注於沁水平田水

  川縣東南九十里源岀孤峯山流入河南衞輝府輝縣界注衛水蒲水在陵川縣西北二十

  里源出聖宫山西流南折入鳳臺縣界注於泫淅水在陵川縣東北四十里源出佛子山

  下東北流至潞安府壺關縣界又東入河南林縣界注於漢陽杏谷水在沁水縣南今名杏

  溪源出東烏嶺南澗東流三十餘里與梅谷水合梅谷水在沁水縣北一名梅河源出東

  烏嶺東澗東流三十餘里與杏谷水合又東十餘里入沁河秦川水在沁水縣東北一名

  秦河源出潞安府長子縣界西南流入縣界合沁水水經注秦川水出巨峻山東帶引衆溪積以成

  川又西南逕端氏故城南入沁水隋書地理志端氏縣有秦川水寰字記秦河源出端氏縣北西榆

  村谷南流入縣合沁水沙河在鳳臺縣西關源出伊侯山一名治家河東南流入白水

  澗河在高平縣南五里澗有石橋長河在高平縣東北南流入絶水其流長逺春夏漲

  溢冬桑林河在陽城縣南四十里一名大河源出麻樓山東流合澤河入沁水其地多

  桑故名古名上澗水水經注上澗水導源輔山東逕銅干巖南南厯析城山北東入𮑮澤水

  亭河在陽城縣西南七十里源出析城山西南流逕盤亭山侧兩巖石田資以灌溉又南流繞

  王屋山度邵原關下流入河南濟源縣界西河在陽城縣西南源出畫山南東流入澤河古名

  清淵水水經注清淵水出𮑮澤縣北東南經澤城東又南入於澤水蘆河在陽城縣北源出沁

  水縣南東流過樓子坡又東入陽城縣界又東逕芹池劉村二里又東逕縣城北又東至孔寨入沁

  水即古陽泉水水經注陽泉水出鹿臺山東逕陽𨹧城南厯焦燒山東與黑嶺水合又南注𮑮澤水

   按水經注陽泉水入𮑮澤水今入沁水蓋水道變遷也玉溪河在沁水縣東源出空倉山

  西流合海子河又西南入沁水海子河在沁水縣東源出嵬山西南流入玉溪河棲龍

  潭在陽城縣東六十里陽阿水入沁之處陽阿水兩山夾峙一綫懸注流數十里至此匯爲潭實

  龍窟也又龍潭在沁水縣西二十里黒龍潭在陽城縣南長谷里西南深澗中天井

  溪在鳳臺縣南四十五里東流入白水水經注天井溪水出天井關北流注白水世謂北流泉通

  典天井關前有天井泉三所寰宇記天井泉在天井關南至深莫測錦溪在鳳臺縣西七里

  西溪在陵川縣西南四里發源棲鳳山麓𮑮澤在陽城縣西嶕嶢山下深濶盈丈澄清不

  竭墨子舜漁於𮑮澤漢書地理志河東郡𮑮澤縣應劭曰有𮑮澤在西北元和志在陽城縣西北十

  雙泉在鳳臺縣東三十里一名瀑泉東流入丹水民引以溉田小山泉在鳳臺縣

  西南三里自石洞中流出泠然有聲洞靈泉在鳳臺縣西南五里一名流杯泉瀠洄不竭昔

  人鑿石導流浮觴於此淵靈泉在高平縣東五里七佛山左禱雨輒應宋時賜號淵靈有

  金龍泉在高平縣北二十里百眼泉在陽城縣東二十里見寰宇記其泉鼎沸

  百流爭騰縣志在縣東三十里一名百聚泉下流入沁水一斗水泉在陵川縣東九十里

  挹之旋滿不挹亦不溢靈泉在陵川縣東南一百里懸巖㵼爲瀑布清涼泉

  川縣西南六十里甘泉在陵川縣東北四十里濯纓泉在沁水縣南二里源出石

  樓山下流入杏谷水義井在陵川縣西二十里義井村其地少水惟此一井其味甚甘里人以

  次而汲故名

 ︹古蹟︺陽阿故城在鳳臺縣西北漢置縣屬上黨郡高祖七年封陽河齊侯其石為侯國晉

  罷太元中慕容永復置兼置建興郡後魏太平真君九年省和平五年復置魏土地記建興郡治陽

  阿縣是也永安中郡廢以縣屬高都郡北齊省入高都舊志陽阿故城在州西北四十里大陽鎮

  按索隱曰陽河即陽阿以字跡相𩔖而譌高都故城在鳳臺縣東北戰國魏邑史記秦本

  紀莊襄王三年𫎇驁攻魏高都拔之漢置高都縣屬上黨郡後魏初屬建興郡永安中於縣置高都

  郡兼置建州後罷州北齊仍為高都郡治後周為高平郡治隋開皇初郡廢為澤州治十八年改為

  丹川縣大業𥘉為長平郡治元和志高都縣改為丹川縣因縣東丹水為名舊唐書地理志武徳元

  年移丹川縣於源澤水北三年於古高都城置晉城縣九年省丹川縣入之舊志故城在州東北三

   十里丹水北高都村即唐初所移丹川縣也 按水經注有高都故城是後魏高都非即漢縣治唐

   於古高都城置晉城縣亦後魏高都非漢高都泫氏故城今高平縣治戰國趙邑竹書紀

   晉烈公元年趙獻子城泫氏漢置泫氏縣屬上黨郡後漢建武六年封萬普為侯國後魏改曰元

   氏魏書地形志長平郡治元氏縣章懷太子曰泫氏故城在高平縣西元和志高平縣南至澤州八

   十里本漢泫氏縣在泫水之上故以為名高齊文宣帝省元氏縣自長平故城移高平縣治之仍改

   高平長平故城在高平縣西北戰國趙邑史記秦本紀昭襄王四十七年使武安君

   白起大破趙於長平後漢書郡國志泫氏縣有長平亭上黨記長平城在郡南山中後魏永安中置

   高平縣於此魏書地形志高平縣治高平城當即長平城之訛也北齊移高平縣治於泫氏此城廢

   括地志長平故城在高平縣西二十一里舊志在縣西北二十里王報村今猶稱舊縣𮑮澤

   故城在陽城縣西戰國時魏邑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九年晉取泫氏𮑮澤漢置𮑮澤縣後為

  侯國後漢書劉聖公傳光武封聖公子求為襄邑侯求卒子巡嗣徙封𮑮澤侯元和志漢𮑮澤縣因

  𮑮澤為名天寶元年改為陽城縣縣東至澤州一百十里寰宇記陽城縣西三十里故城即漢𮑮澤

  縣治後魏興安二年自故城移於今治舊志今縣即故陽陵城故城今為澤城村沁水故

  城在今沁水縣西漢所置沁水縣在今河南懷慶府濟源縣界今縣即魏東永安縣隋改沁水元

  和志沁水縣本漢端氏縣地後魏孝昌中於此置泰寕郡及東永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沁水縣

  明統志有故城在縣西三十里今名故城鎮蓋宋後移治端氏故縣在沁水縣有二一在

  縣東四十五里戰國晉邑史記趙世家成侯十六年與韓魏分晉封晉君以端氏肅侯元年奪晉君

  端氏徙處屯留漢置端氏縣魏書地形志安平郡端氏縣二漢屬河東郡晉屬平陽郡後來屬寰宇

  記端氏故城在今縣西三十里即漢治縣志端氏聚即晉三家遷晉君處在縣東四十五里一在縣

  東北六十里後魏安平郡治隋書地理志長平郡端氏縣後魏置安平郡問皇初郡廢寰宇記端氏

  縣隋開皇三年自故城移於今治即後魏文帝置安平郡城元史地理志至元三年省端氏入沁水

  縣志端氏鎮即隋時端氏縣治在今縣東北六十里唐宋皆因之今遺址猶存蓋城廢縣

  在鳳臺縣東北唐書地理志武德元年析高平置葢城隸葢州九年省入晉城西河廢縣

  在陽城縣西後魏孝昌中置泰寕郡領西河縣齊周間省漢高城在鳳臺縣東南一百里酈

  食其勸漢高杜太行之險屯兵於此遺址尚存盌子城在鳳臺縣南九十里太行山麓接河

  南河内縣界元史察䍐特穆爾傳曹濮賊踰太行焚上黨掠晉冀察䍐特穆爾縱伏兵横擊之賊皆

  敗走乃分兵屯澤州塞盌子城 察䍐特穆爾舊作察䍐帖木兒今改正長連城在鳳臺縣

  東北五十里白羊泉通志魏孝文由龍門入洛陽即此趙障城在高平縣西史記白起傳

  王齕攻趙陷趙軍取二障四尉括地志趙障故城一名都尉城今名趙東城在澤州高平縣西二十

  五里又有故榖城此二城即二障也光狼城在高平縣西史記秦本紀昭襄王二十七年白

  起攻趙取光狼城括地志光狼故城在澤州高平縣西縣志在縣西三十里其地名秦趙村今名强

  關城在高平縣北三十五里寰宇記秦立關於此舊志在縣北二十五里今名故關里

  馬邑城在沁水縣東二十里寰宇記城置在山上史記白起與趙括相戰於長平之時築此

  城養馬其處峻險南臨小澗北距大川新志今名馬圈溝王離城元和志在沁水縣東北五

  十里秦時王離擊趙所築四面絶險寰宇記在縣東北五十六里仕林莊在陵川縣東三

  宿鳳臺在鳳臺縣北四十里李村相傳晉泰始元年有鳳鳥集於高都之北即此

  壁亭在鳳臺縣西水經注陽阿水東南流逕午壁亭東寰宇記亭在晉城縣界李俊民

  故宅在府城東南隅中有鶴鳴堂元瑚必賴大書刻石今堂廢石刻置文廟西 瑚必賴舊作

  忽必烈今改正郝經故宅在陵川縣南又棣華堂經自為記宅旁有落雁池經使宋不屈

  繫詩帛於雁足汴州人射雁金明池得之以聞鄉人因名此池以志景慕後人即宅為文忠書院因

  祠祀益國鐵冶在高平縣西北十里王降村元大德間置至正間廢明洪武間徙置

  縣北二十里永樂中廢程子鄉校在府城内宋程顥為晉城令置鄉校六十餘所元縣

  尹郭質重建今猶有存者秦趙壁壘在高平縣北史記白起傳秦陷趙軍趙軍築壘壁而

  守之秦又攻其壘奪西壘壁亷頗堅壁以待秦趙王使趙括代亷頗出兵擊秦軍秦軍佯敗趙軍逐

  勝造秦壁壁堅不得入秦奇兵絶趙軍後又一軍絶趙壁間趙軍分為二糧道絶趙因築壁堅守以

  待救至正義趙西壁在高平縣北六里即亷頗堅壁以待秦王齕奪趙西壘壁者又秦壁一名秦壘

  今亦名秦長壘又趙壁今名趙東壁一名趙東長壘在高平縣北五里即趙括築處水經注秦壘在

  長平城西秦趙二軍共食流水間相去五里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餘里東西二十餘里悉

  秦趙故壘遺壁猶存寰宇記秦趙二壁對起相去數里趙括白起相攻之所又冀州圖云都向二城

  在今高平縣西三十五里秦據西城趙守東城秦坑趙卒在此

 ︹關隘︺天井關在鳳臺縣南四十五里戰國䇿桀之居在天門之險漢書地理志高都縣有天

  井關蔡邕曰關在井北為天設之險晉地道記高都縣有太行關元和志天井故關一名太行關在

  晉城縣南四十五里太行山上宋史地理志澤州雄定關舊名天井靖康元年改名胡三省曰關内

  有天井泉三所武靳關在鳳臺縣西北魏書地形志陽阿縣有武靳關石壁關

  平縣東二十里魏莊西大石坡長平關在高平縣西北四十里唐書地理志高平縣北有長

  平關元和志在縣北五十一里五度關在陵川縣南八十里接河南輝縣界舊通志五度之

  險一夫可守烏嶺關在沁水縣西北四十里接平陽府翼城縣界明宣徳四年置巡司

  本朝雍正七年裁荆子隘在陽城縣南八十里接河南濟源縣界明以懷慶衞官兵守之

  永和隘在陵川縣南六十里接河南修武縣界明洪武初設巡司嘉靖中裁調安山衞官兵

  戍此後復罷端氏鎮巡司在沁水縣東九十里有寨本朝雍正七年由東烏嶺移

   攔車鎮在鳳臺縣南六十里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移東冶鎮巡司於此尋裁

   望鎮在鳳臺縣南八十里太行山頂明洪武初置巡司後裁府志舊傳其地即唐狄仁傑望雲

   思親周村鎮在鳳臺縣金史地理志晉城縣有周村巴公二鎮舊志周村鎮在州西四

   十里巴公鎮在州北四十四里米山鎮在高平縣東十里有堡當澤潞之衝居民稠密商賈

   輳集或曰唐之蓋州治此又東三十里有建安鎮丁壁鎮在高平縣南三十里有堡

   川鎮在高平縣西南二十里又十里有馬村鎮又五里有堂安鎮又五里有周纂鎮皆有堡

   寺莊鎮在高平縣北二十里又二十里有换馬鎮皆有堡東冶鎮在陽城縣東南

   五十里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移攔車鎮同知駐此路城鎮在陵川縣南其西有奪火鎮又

   附城鎮在縣南四十里南馬鎮在陵川縣西有堡又禮義鎮在縣西四十里有寨

   下鎮在陵川縣西北又平城鎮在縣北十五里有堡郭壁鎮在沁水縣東一百三里舊

  有三寨後合為一今止存北寨武安鎮在沁水縣東一百三十五里固鎮在沁水縣

  西三十里四巖懸絶又中村鎮在縣西七十里韓營在鳳臺縣北三十里水北村金末屯聚鄉

  馬踏營在沁水縣東一百五里今名馬家坪相傳白起屯兵處磨盤寨

  臺縣南六十里一名孟浪寨明洪武初馮勝破元將喻仁於此將軍寨在鳳臺縣西南舊志

  宋紹興間岳忠武為張所部將復新鄉轉戰大㨗後使梁興渡河敗敵於沁水築此寨以待飛兵故

  麻樓寨在陽城縣西南四十里麻樓山馬武寨在陵川縣東五十里馬武山周

  圍百里四壁峭立漢馬武築寨屯兵於此燕丹寨在沁水縣西故縣村西世傳燕太子丹曽

  屯兵於此王井堡在高平縣南十里空倉堡在高平縣西南四十五里與沁水縣

  接界兩壁高山中通小道明萬厯仁十四年創立石城置巡司於此後裁趙莊堡在高平縣

  北四十里下孔堡在陽城縣東相近又有沁渡北流二堡安陽堡在陽城縣東南

   王曲堡在陽城縣西又美泉堡在縣北又縣北有地名三SKchar2凹最險僻明末官兵嘗戰

   勝於劉善堡在陽城縣東北又王村堡在縣東北二十里又二里有潤城堡又四里有

   上佛堡又四里有屯城堡皆明末鄉人所立以捍流宼竇莊堡在沁水縣東北舊志崇禎

   七年七月賊趙四兒六千餘人入沁水縣縣東北有竇莊故忠烈公張銓里居銓妻霍氏守舍躬率

   僮僕捍禦矢石並發賊傷甚衆四日乃退兵備王肇生表其堡曰夫人城小口在鳳臺縣南九

   十里盌子城西由西梁别逕入山至星軺驛南十三里㑹大道通志隋大業中上登太行山别開道

   九十里以達河内御史大夫張衡宅悅其林泉留宴三日即今小口道也皁軍垜口

   城縣東南八十里孤山河内濟源入陽城之阸也太行驛在鳳臺縣城東南舊有驛丞

   本朝雍正七年裁星軺驛在鳯臺縣南六十里九域志晉城縣有星軺鎮鎮有驛 本朝

   初設驛丞於此喬村驛在高平縣南三十里舊有驛丞 本朝乾隆七年長平驛

  在高平縣西北三十里明洪武中置舊有遞運所後裁有驛丞 本朝乾隆七年南陽村

  在沁水縣南五十里宋岳忠武使將梁興會兩河忠義與金兵戰勝於此柳樹店在鳳臺縣

  東南八十里一名柳樹隘路通河南懷慶府清華鎮明初置巡司後裁

 ︹津梁︺沁渡津在陽城縣東又王村津潤城津皆在縣東北二月修五月撤景忠橋

  在鳳臺縣東關一名永濟橋元至正中建又縣東三里有長澗橋晉南第一橋

  臺縣南關白水上又南三十里有通懷橋景德橋在鳳臺縣西關一名沁陽橋金大定中建

  又西四十里有長橋雙橋在鳳臺縣北十五里雙溝上又縣東北巴公鎮南有雙李橋

  恩橋在高平縣東關舊名浮雲橋明洪武中建浚水橋在高平縣南關外城逼西山時

  有水患明嘉靖中知縣劉大實築堤禦之萬厯元年知縣李楨鑿濠引水由西而東在縣南三里會

  入丹河因建橋於此横澗橋在高平縣南三里縣志橋外有地名輸場相傳五代周世宗敗

  北漢劉崇於此通濟橋在高平縣南二十里為晉豫孔道明萬厯間建 本朝雍正十年

  崇正橋在高平縣西南五里唐莊棃園兩村相對中有巨壑明萬厯三十八年知縣許

  安遇始建橋於此永濟橋在高平縣東北明宏治初建大石橋在陽城縣東關

  外明宣德中建又縣東有通驛橋縣南有吉莊橋通文橋在陵川縣東南隅城墻下有通

  文門其跡尚存金時孔廟在此故名蒲水橋在陵川縣北二十里鄭莊橋在沁水縣

  曲堤渡在沁水縣東九十里又鄭莊渡在縣東五十里又武安渡在縣東南

 ︹隄堰︺唐安鎮石隄在高平縣西三十五里明萬厯間義民陳騫馮公春先後建築長八

  十餘郭公堤在高平縣北元尹郭質築故名又有㧕公堤明知縣柳豸築

 ︹陵墓︺︹周︺藺相如墓在鳳臺縣東北五十里莒山南︹漢︺陳龜墓在高平縣東南

  三十里龍尾里石獸猶存︹晉︺周處墓在鳳臺縣西三十里周村石勒墓在陵川縣

  西南四十里通志在縣西崇安寺左︹金︺李俊民墓在鳳臺縣西北七里李晏墓

  在高平縣南二十里趙可墓在高平縣東北三十里趙振墓在陵州縣東二里

  郝天挺墓在陵川縣北三里︹元︺段直墓在鳳臺縣西北二十六里劉因撰碑

  鄭鼎墓在陽城縣東三十里屯城村王磐撰碑︹明︺張昺墓在鳳臺縣東二十里

  上滾王敬墓在高平縣西金峯山其子燧墓在其右楊暄墓在高平縣西北

  楊繼宗墓在陽城縣南十五里原傑墓在陽城縣南三十里楊鎮原

  墓在陽城縣南壇側張瓚墓在陵川縣北八里

 ︹祠廟︺程明道祠在府儒學西元時建以伊川配享亦曰宋兩先生祠元郝經有記

  忠祠在鳳臺縣西北四十里祀明贈御史孟陽張忠公祠在鳳臺縣北祀明侍郎張

  昺春秋有司致祭七狀元祠在陵川縣城外東川祀宋崔有孚金武明甫武天祐武天

  和趙安時趙安榮李俊民郝文忠祠在陵川縣南街祀元郝經成湯廟有四一在

  鳳臺縣西一里一在陽城縣西南析城山一在陵川縣城外南岡一在沁水縣東北端氏鎮

  相如廟在鳳臺縣東北莒山俗傳相如墓在此按史記正義注相如墓在邯鄲西南六里

  此或傳訛炎帝廟在高平縣北寰宇記在高平縣北三十五里羊頭山上通志廟有三一在

  羊頭山曰上廟一在換馬鎮東南曰中廟有神農遺冢一在東關曰下廟近改祭於此舜廟

  在沁水縣西南九十里厯山上

 ︹寺觀︺廣教寺在鳳臺縣城内西南金大定四年青蓮寺在鳳臺縣東南三十五里

  峽石山北齊時建寺有擲筆臺慧逺塔隋長教譯經法僧慧遠居此注𣵀槃經注成擲筆臺上曰若

  疏義契理筆當駐空旣擲果懸空不墮時人因以名臺開皇時逺卒長安其弟子迎其遺骸歸塔於

  此通志宋名福嚴寺後改今額廣福寺在鳳臺縣西十里周村鎮又聖樂寺在縣西洞陽山

  乾明寺在縣西可寒山皆唐時建資聖寺在鳳臺縣西北四十里北齊建號永建寺宋真

  天禧四年改賜資聖寺周二百六十三步崇果寺在高平縣城内舊為隆教寺宋太平

  興國初勅賜今名開福寺在陽城縣治北齊天保間建名文殊寺明洪武間改雲峯

  寺在陽城縣東十里懸溜融結小峯奇秀又雲堆寺在縣東二十里相傳吕仙至此海㑹

  寺在陽城縣東三十里初曰龍泉寺唐乾寕中勅建千峯寺在陽城縣西南八十里盤

  亭山下相傳後唐明宗為太尉時曽遊此即位後勅建靈泉寺在陽城縣西十里唐司空

  圖有靈泉禪院記壽聖寺在陽城縣西北四十里後唐時建宋初名泗州院治平四年勅

  賜今額又福勝寺在寺北雙山雙潭號奇勝明隆慶中建崇安寺在陵川縣城外西北卧龍

  岡上唐初為丈八佛寺宋太平興國元年賜今額大雲寺在沁水縣東九十里磕山一曰

  大雲禪院元魏初建名磕山寺唐景福初賜今額殿前白松三株圍丈五尺高數十丈中有三老堂

  元妙觀在鳳臺縣城内東南隅有銅鐘鐘有銘記相傳後唐天祐十一年李嗣昭勝梁於上

  黨為銅鐘四各萬餘觔此其一也明統志元至止間建太平觀在鳳臺縣西又玉華觀亦

  在縣西俱元建又集貞觀洞陽觀迎祥觀在縣西俱金建瑞雲觀在高平縣城西南隅明統

  志舊在縣城東名白鶴觀唐開元中建後為丹水漂没徙今地更名太極觀在陽城縣西南

  四十里析城山麓元時建又岱嶽觀在縣西金建玉清觀在沁水縣郎壁村唐盧照鄰有

  陽臺宫在陽城縣王屋山唐司馬承禎修真地有明皇御書寥陽殿額紫微宫

  在陽城縣王屋山陽臺宫東北榜曰天下第一洞天内貯明御賜道藏經庭植宋金元碑數十趺

 ︹名宦︺︹漢︺鮑昱屯留人司隸校尉鮑永子建武初太行山中有劇賊太守戴涉聞昱有智畧乃

  請署守高都長昱討擊羣賊誅其渠帥道路開通由是知名︹南北朝︺︹魏︺楊𢷋

  人周文帝表請行建州事其時州在敵境𢷋威恩夙著所經之處多贏糧附之比至州衆已一萬東

  魏刺史車折於洛出兵逆戰𢷋擊敗之又破其行臺斛律俱於州西威名大振即授建州刺史︹隋︺

  伊婁謙鮮卑人文帝時為澤州刺史清約自處甚得人和以疾去職吏人攀戀數百里不絶

  房恭懿洛陽人開皇中授澤州司馬有異績︹唐︺長孫順德洛陽人貞觀中為澤

  州刺史以嚴明稱先時守長多通餉問順徳繩擿無所容遂為良吏前刺史張長貴趙士達占部中

  腴田數十頃奪之以給貧單李抱真京兆人代宗時抱真願得一州自效授澤州刺史兼

  澤潞節度副使復為懷澤潞觀察留後抱真䇿山東有變澤潞兵所走集經戰伐後賦重人困軍伍

  彫刓乃籍户三丁取一蠲其徭租給弓矢令習射𡻕終大校親按籍第能否賞責三年皆為精兵得

  二萬不廪於官而府庫實繕甲淬兵遂雄山東天下稱昭義步兵為諸郡冠明濟平原人貞

  元中調高平令有清節敏於吏事嘗濬治丹河民免水患︹五代︺︹梁︺牛存節博昌人以

  右千牛衞上將軍從康懷英攻潞州歸行至天井關聞晉兵攻澤州存節曰澤州要害不可失舉策

   而先士卒隨之比至州人已焚外城將降晉存節至乃定存節入城助守晉人穴地道攻之存節亦

   穴地應之戰隧中敵不得入晉人解去︹唐︺裴約潞州牙將同光中莊宗以李嗣昭為昭義

   軍節度使約以禆將守澤州嗣昭卒其子繼韜以澤潞叛降於梁約召州人諭以死守衆皆感泣梁

   兵圍之約求救於莊宗莊宗喜顧符存審曰吾不惜澤州與梁一州易得約難得也爾為我取約來

   存審馳至梁己破澤州約見殺︹宋︺楊咸弼開寶間為高平令性嚴明善決斷抑挫豪右申

   理屈滯愛民勸課開置屯田公私便之程顥河南人治平中為晉城令民税粟多移近邊載

   往則道逺就糴則價高顥擇富而可任者預使貯粟以待費大省民以事至縣必告之以孝弟忠信

   度鄉村逺近為伍保使相助卹姦偽無所容孤焭残廢者責之親戚鄉黨使無失所行旅疾病皆有

   所養鄉必有校暇時親至召父老與之語擇子弟之秀者聚而教之鄉民為社㑹為立科條旌别善

   惡使有勸有耻在任三𡻕民愛之如父母李昭遘饒陽人仁宗時知澤州陽城冶鐵錢民冒

  山險輸礦炭苦其役為奏罷鑄錢楊仲元管城人第進士知沁水縣民持物來輸者視其

  價稍增之餘則下其估官有所須不强賦民聽以所有與官度相當則止率常先辦河外用兵督運

  轉西界夕宿洪谷口其地乃敵所由徑路亟命去之敵果夜岀刧諸部沁水獨免後二十年其子過

  縣父老拜泣曰河西之後非公無今日矣初軍期尚緩仲元督行甚急至則賤市其芻粟後期者價

  數倍州檄買羊斂錢帛病民乃更其令户纔費錢百又遣吏市羔於他所明年以供州不科一錢

  張之才遼人紹聖初知陽城縣清謹愛民名聞當世及去辭成湯廟詩有不負蒼天不負

  宋昌言平棘人宣和中為澤州司理參軍有殺人獄昌言疑其冤堅請迹捕果得真犯

  王士言靖康初詔往河東防秋金兵攻澤州畢力守禦城陷巷戰死贈拱衞大夫忠州團練

  使︹金︺劉敏行平州人高平令城圯不修盜掠縣鎮不能禦敏行出俸錢繕完之百姓入

  保賊不能犯左泌薊州人皇統初為澤州刺史廢一切鈎距細苛不嚴而治刑獄猥積決遣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51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52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53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54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55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56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57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58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59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60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61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62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63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64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65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66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67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68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69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70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71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72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73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74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75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76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77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78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148-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50.djvu/179

Template:SKQS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