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九十三至九十五

卷九十至九十二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九十三至九十五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九十六至九十八

Page:Sibu Congkan Xubian12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31.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2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31.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2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31.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12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31.djvu/5

淮安府表                 

                     

大清一統志

淮安府在江蘇省江寕府北五百里蘇州府西北七百五十里東西距四百四十里南北距二百

  六十里東至海州界二百三十里西至安徽泗州界二百十里南至揚州府寶應縣界八十里北至

  海州沭陽縣界一百八十里東南至揚州府泰州治四百九十里西南至泗州治一百八十里東北

  至海一百八十里西北至徐州府宿遷縣界一百九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千九百七十五里

︹分野︺天文斗分野星紀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揚徐二州之域春秋屬呉戰國屬楚

  秦屬九江郡漢為射陽鹽瀆淮陰等縣屬臨淮郡

  西北境置泗水國即楚國地北境為東海琅邪二郡他後漢分屬廣陵郡及

  下邳國射陽鹽瀆屬廣陵淮陰淮浦屬下邳三國屬魏晉初為廣陵

  郡治宋書州郡志廣陵郡治淮陰後徙射陽義熙七年始分射陽地

  置山陽郡西境置淮陽濟陰二郡泰始二年於淮陰置兗

  州北境置青冀二州西境入魏齊曰北兗州南齊書州郡志北兗州鎮淮陰宋泰

  始二年失淮北於此立州鎮建元四年移治盱眙後復故而山陽郡屬南兗州梁改曰淮

  州西境初屬魏置東徐州中大通四年入梁改曰武州東魏因之兼領山陽

  淮陰二郡西境仍曰東徐州北齊廢淮陰郡周僑置東平

  郡隋開皇元年改郡為淮陰尋與山陽郡俱廢十

  二年置楚州移治山陽大業初州廢屬江都郡西

  置下邳郡北境置東海郡武德四年於山陽置東楚州八年

  更名楚州天寶初復曰淮陰郡乾元初復曰楚州

  屬淮南道西境為徐州地北境置海州屬河南道五代唐天成三年

  楊呉升為順化軍後周顯德五年軍廢宋初曰楚

  州山陽郡隸淮南東路宋史地理志建炎四年楚泗承州漣水軍鎮撫使

  淮東安撫制置使京東河北鎮撫大使嘉定初節制本路沿邊軍馬十年制置安撫使公事

  興閒入金旋復紹定元年改州為淮安軍端平元

  年又改軍為淮安州元至元十四年立淮東路總

  管府二十年升淮安路屬河南行省明為淮安府

 直隸南京領州二縣九

 本朝屬江蘇江寕布政使司領縣六通志舊轄二州九縣雍正二年

  以贛榆沭陽屬海州宿遷睢寕屬邳州俱改直隸九年析海州鹽城地置阜寕山陽縣

  東西距一百九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東至阜寕縣界七十里西至安徽泗州界一百二十五

  里南至揚州府寶應縣界八十里北至清河縣界四十里東南至鹽城縣界七十里西南至泗州盱

  眙縣界一百四十里東北至阜寕縣界八十里西北至清河縣界六十里本秦淮陰縣地漢置射陽

  縣屬臨淮郡後漢改屬廣陵郡三國時廢晉太康元年復置仍屬廣陵郡東晉後廢義熙中改置山

  陽縣兼置山陽郡宋齊至後魏皆因之隋開皇初郡廢為楚州治大業初屬江都郡唐為楚州治五

  代因之宋紹定元年改曰淮安為淮安軍治端平初為淮安州治元至元二十年仍曰山陽為淮安

  路治明為淮安府治 本朝因之阜寕縣在府東北一百六十里東西距一百七十里南

  北距一百四十里東至海九十里西至山陽縣界八十里南至鹽城縣界五十里北至安東縣界黄

  河岸九十里東南至鹽城縣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山陽鹽城兩縣界九十里東北至安東縣界黄

  河口一百三十里西北至安東縣界六十里本山陽及鹽城二縣地 本朝雍正九年析置阜寕縣

  屬淮安府鹽城縣在府東南二百四十里東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東至海

  一百里西至揚州府寶應縣界九十里南至揚州府興化縣界六十里北至阜寕縣界七十里東南

  至海一百里西南至興化縣界一百里東北至海七十里西北至山陽縣界一百四十里漢置鹽瀆

  縣屬臨淮郡後漢改屬廣陵郡三國時廢晉太康二年復置義熙中改曰鹽城屬山陽郡宋齊以後

  因之北齊置射陽郡陳改鹽城郡隋𨳩皇初郡廢以縣屬江都郡隋末改置射州唐武德七年州廢

  復置鹽城縣屬楚州五代南唐割屬泰州宋太平興國三年還屬楚州紹興元年屬漣水軍三年還

  屬楚州元屬淮安路明屬淮安府 本朝因之清河縣在府西五十里東西距八十六里南

  北距一百五里東至山陽縣界十里西至桃源縣界七十六里南至山陽縣界二十五里北至海州

  沭陽縣界八十里東南至山陽縣治六十里西南至泗州治二百十里東北至安東縣治八十二里

  西北至桃源縣治六十二里秦置淮陰縣漢屬臨淮郡後漢屬下邳國晉初爲廣陵郡治東晉末徙

  屬山陽郡宋泰始中僑置兗州治淮陰南齊曰北兗州梁曰北雍州淮陰郡後改淮州東魏因之又

  置淮陰郡北齊廢為懷恩縣周改縣曰壽張又僑立東平郡隋開皇元年復改郡為淮陰兼立楚州

  尋廢郡改縣曰淮陰大業初州廢又并縣入山陽唐初復置武德七年乾封二年復置屬楚州乾

  符中高駢置淮寕軍五代因之宋紹興五年廢為鎮明年復置咸淳九年始分西北界置清河軍及

  清河縣屬淮南東路元至元十五年廢清河軍以清河縣屬淮安路明屬淮安府 本朝因之

  東縣在府東北六十里東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二百里東至阜寕縣界三十里西至海州沭陽

  縣界六十里南至阜寕縣界一百二十里北至海州界八十里東南至阜寕縣治七十里西南至淸

  河縣界六十里東北至海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海州沭陽縣界六十里漢置淮浦縣屬臨淮郡後漢

  改屬下邳國晉屬廣陵郡宋屬臨淮郡後省明帝僑置東海郡及襄賁縣齊為北東海郡東魏武定

  七年改置海安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漣水屬東海郡唐武德四年於縣置漣州貞觀元年州廢

  屬泗州總章元年改屬楚州咸亨五年還屬泗州五代因之宋太平興國三年於縣置漣水軍熙寕

  五年廢為縣屬楚州元祐二年復置軍紹興五年廢為縣三十二年復為軍金皇統三年降為縣屬

  海州紹定元年歸宋屬寶應州端平元年復為漣水軍景定元年升安東州屬淮南東路元省漣水

  縣入州屬淮安路明洪武初廢州為安東縣屬淮安府 本朝因之 按隋書志漣水縣舊曰襄賁

  置東海郡東魏改曰海安通典元和志寰宇記皆作海安而魏書志云襄賁縣為海西郡治注武定

  七年改東海郡置則海西即海安之譌今從隋志桃源縣在府西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一

  百里南北距一百里東至清河縣界四十里西至徐州府宿遷縣界六十里南至安徽泗州界四十

  里北至海州沭陽縣界六十里東南至清河縣界六十里西南至泗州界八卜里東北至沭陽縣治

  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宿遷縣界八十里漢置泗陽縣屬泗水國後漢省晉宋以後為宿預縣地唐宋

  為宿遷縣地金興定二年於宿遷縣之桃園鎮置淮濱縣屬泗州元光二年廢元至元十四年復置

  改曰桃園縣屬淮安路明曰桃源縣屬淮安府 本朝因之

 ︹形勢︺水陸交通沃野有開殖之利方舟運漕亦無他

  阻晉荀羡北征議大江前流長淮卻阻唐李途記室新書俯臨淮

  海控制山東宋繫年錄南北襟喉江淮要衝元董摶霄淮安議

  長淮奥壤表海名邦輿地紀勝

 ︹風俗︺人多勇悍習戰爭晉伏滔正淮論淳實尚義務勤耕耨

  俗多輕剽士任氣節隋書地理志漸漬聖化綽有儒

  風

 ︹城池︺淮安府城有三城南曰舊城周十一里門四水門二東晉時故址宋重築明初甃甎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修二十八年乾隆五年修其北曰新城周七里二十丈門五水門二元末

  土築明洪武十年甃甎 本朝乾隆十一年修二城之中曰聯城門四水門四明嘉靖三十九年

  築以聯貫新舊二域 本朝乾隆九年修三十九年重修舊城濱運河新城濱淮河濠廣四丈深一

  丈二尺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三十年四十五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俱有   御製過淮

  安城詩山陽縣附郭阜寕縣城分山陽鹽城二縣地治廟灣城 本朝雍正九年新築乾

  隆四年修鹽城縣城周七里有奇門四舊土城宋紹興間築明永樂十六年甃甎 本朝

  乾隆三十三年修清河縣城 本朝乾隆二十六年改築安東縣城

  里有奇門四水門一明萬厯二十六年土天啟五年甃甎 本朝康熙七年桃源縣

  城舊址周八里門四明正德六年土築萬厯十九年重築周七百十八丈崇禎中河決城遂湮廢

   本朝順治康熙年間屢修乾隆元年嘉慶五年重修

 ︹學校︺淮安府學在府舊城南門外宋景祐二年建建炎中燬嗣後屢建屢徙淳熙中復故

  址 本朝康熙雍正年間屢修乾隆三年三十九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三名山陽縣學

  在縣治内即元𫎇古學基明洪武四年建 本朝康熙雍正年間屢修乾隆三年三十年重修入學

  額數二十一名阜寕縣學即廟灣鎮舊學舊為觀瀾書院今為學 本朝乾隆三十五年

  修入學額數八名鹽城縣學在縣治南三百步宋紹興二十七年建 本朝順治康熙

  年間屢修乾隆十二年修入學額數二十一名清河縣學在縣治北本朝乾隆二

  十八年建入學額數二十名安東縣學在縣治東南明天順三年重建 本朝順治十

  六年修雍正四年修入學額數二十名桃源縣學在縣治南元至元中建明洪武初重

  建 本朝康熙雍正年間屢修乾隆二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淮陰書院在府城西

  南 本朝乾隆六年建正學書院在鹽城縣明嘉靖十七年建崇正書院

  在清河縣明隆慶五年臨川書院在清河縣 本朝康熙三十二年建 按舊志載仰

  止書院在府城東南隅名宦祠内明正德十一年建節孝書院在府城東門外二里明嘉靖中建正

  學書院在府學西志道書院在府城西南清江書院在府城北清江浦今俱廢謹附記

 ︹户口︺原額人丁二十七萬一百六今滋生男婦大小共一百六十三萬七千五百九十一名口

 ︹田賦︺田地七萬三千二百五頃九十畝六分有奇額徴地丁正雜銀十四萬四千七百九十三兩六

  錢三分八釐又雜辦銀一百二十八兩九錢七分二釐米麥五萬四百四十七石二斗九升

 ︹山川︺鉢池山在山陽縣西北十五里以形似名岡阜盤旋凡八九里杜光庭七十二福地此

  其一也今隄此以禦河患老子山在清河縣西南一百里接安徽盱眙縣界一名老祖山

  霍山在清河縣老子山南形勢起伏一峯崒然跨盱眙清河之間女工山在桃源縣

  南相傳遠近婦女以衣兜土而成高數丈 本朝順治十六年移城西娘娘廟建此金牛岡

  在山陽縣西北十里方與勝覽周世宗伐南唐嘗宿兵於此闊沙岡在阜寕縣射陽湖南

  自喻口起蜿蜒綿亙直抵鹽城一名大沙岡沙岡在鹽城縣西北南抵岡門鎮北距海濱接

  阜寕縣界延袤起伏約百三四十里鐵柱岡在鹽城縣北二里海岸上方輿勝覽故老相傳

  秦皇繫馬處丁家岡在桃源縣黄河南岸近因河厎墊高岡形漸窪九里岡

  源縣西北四十里南逼黄河北近倉基湖 本朝康熙十年増築月隄於此仙人洞

  河縣老子山西深二丈許下臨淮水四壁如削龍墩在鹽城縣西五十里九曲河西岸

  山墩在清河縣西南府志去馬頭鎮二里許即漂母冢後人因墩下有東嶽祠名為泰山墩陂

  澤中突兀一邱遠望如浮翠有閘鎖兩河之口按今天妃閘在墩北惠濟閘在墩南南北兩岸皆

  為運三台墩在清河舊縣有三墩舊治坐中墩左右各一為之輔狀元墩

  源縣東南半里桃花最盛蓮花墩在桃源縣西三十里縣志舊在水中央經厯沖漫凸起不

  沒周迴有稜瓣如蓮花然青墩在桃源縣西北四十五里自海州入安東縣東為淮水㑹

  黄入海之口其南岸為阜寕縣境又折而東南至鹽城縣東又東南接揚州府興化縣界元和志在

  漣水縣北百四十里寰宇記鹽城縣人以魚鹽為業擅利巨海山陽舊志在縣東二百里自鹽城縣

  折而西北有大海口為淮河入海處其南為廟灣廟灣之西為劉莊又西南為鹽城縣之姚家場皆

  沿海大鎮也大海口東南有蛤蜊麻綫二港為窺伺之徑道鹽城舊志縣東至海三十里海口有三

  一為斗龍港一為新洋港由港而入一為石䃮口經縣之南一為天妃口經縣之北最北通射陽湖

  安東舊志在縣東一百二十里淮南水利考山陽縣廟灣海口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凡山陽之漲

  水入射陽湖者自此入於海舊口闊一千六百餘步今闊六百步餘海口獨有沙潮落㣲露其形潮

  來則翻騰而上勢若排天潘季馴河防一覽議者因海壅河高致決隄四溢遂以浚海為上策不知

  漲沙當海口之中潮退則見潮長則沒縱乘潮退施工而一沒之後濁流淤泥隨復如故故海無可

  浚之理惟當導河以歸之海繕治河隄俾無旁決則合流勢勇沙隨水出海口自不虞淤矣 本朝

  河臣靳輔於近口創築兩岸長隄一萬八千餘文使河不旁流以闢海口後以襀沙漸多築攔黄壩

  導黄河分由旁口入海而河流愈壅康熙三十九年   特命盡毀攔黄壩   賜名大通口

  乾隆三十年   高宗純皇帝諭黄河入海停淤漸高不為經理恐久之不能保無梗阻四十一

  年河臣查勘黄河海口自雲梯關以下三百餘里至南北尖水中淤有暗灘但潮汐往來勢尚湍急

  雖不能建瓴暢流亦當不致阻𣻉四十四年三套等處水漫塌缷尋瑱補完整五十一年於北岸開

  挖二套引河冀黄河由北潮河入海旋亦淤閉嘉慶八年   仁宗睿皇帝諭若不疏通海口尾

  閭河身仍多淤墊水勢日見其高僅於各工增卑培薄年復一年伊於胡厎十三年接築雲梯關外

  兩岸長隄藉以束水攻沙激溜歸海河臣奏明海口一帶寛深並無阻遏十五年   諭海口為

  全河尾閭前人相度經營立法周備黄河千里一曲本天地自然形勢非人所能强總之下游通暢

  則上游方無壅遏之虞後之治河者自應遵守前規勿參私臆是年修復海口舊河大工挑濬張家

  莊以東二木樓以下十七年雲梯關至海口南黄流迅注衝入海中約四五十里馬家蕩

  在鹽城縣西北一百里接山陽縣及揚州府寶應縣界東西三十里南北五十里洩西北一帶支河

  之水注射陽湖入海爬泥蕩在清河縣西北官亭鎮南一云官亭蕩匯桃沭之水廣袤百里

  饒魚蒲菱芡之利黄河自徐州府宿遷縣東流入桃源縣界逕縣北百十餘丈又東入清河

  縣界至縣西南清口與淮河合東逕縣北又東入山陽縣界逕縣北入安東縣界逕縣南又東逕阜

  寕縣北過雲梯關大通口入海自清口以上皆古泗水故道自清口以下皆古淮水故道也尚書禹

  貢浮於淮泗達於河漢書地理志泗水東南至睢陵入淮水經注泗水東逕陵柵南又東南逕淮陽

  城北人東南逕魏陽城北又東逕角城北而東南流注於淮考諸地説或言泗水於睢陵入淮亦云

  於下相入淮皆非實錄也宋史河渠志熙寕十年河道南徙東匯於梁山泊分為二派一合南清河

  入於淮一合北清河入於海禹貢錐指金明昌五年河徙自陽武而東至夀張注梁山泊分為二派

  南派由南清河入淮即泗水故道也河分二派入南北清河自宋神宗十年始尋經塞治河淮并為

  一瀆自金明昌五年始又元時河逕徐州與泗水合至宿遷縣南又東逕桃源縣北又東逕淸河縣

  南與淮水合入淮處謂之清口本名泗口自徐城東北至此皆古泗水為河所奪者也舊志自汴梁

  至徐經邳宿桃源三義鎮入口由毛家溝抵清河縣後謂之大清口會淮流過漁溝達安東縣界下

  雲梯關入海謂之老黄河明嘉靖初三義口塞南從清河縣前亦與淮合謂之小清口經清江浦至

  草灣轉西南過淮安新城北達安東萬厯四年開草灣河成分為兩道各四十餘里復合過安東總

  下雲梯關入海土人謂黄河為外河漕河為裏河其漕河東岸涇澗諸河總謂之下河河防志桃源

  縣黄河南岸上自白洋河接宿遷縣界下至駱家營入清河縣界計八十八里北岸上自古城接宿

  遷縣界下至駱家營止計八十二里其汛四南岸曰煙墩汎龍窩汛北岸曰九里岡汎磯觜汎淸河

  縣黄河北岸上自駱家營接桃源縣界下至泗鋪溝入山陽縣界南岸上自呉城接桃源縣界下至

  季家淺入山陽縣界山陽縣黄河南岸上自季家淺下至海口北岸上自泗鋪至顔家河入安東縣

  界安東縣上自北岸顏家河下至雲梯關又入山陽縣界下至海口止三縣黄河南岸共二百六十

  餘里北岸共二百四十餘里分屬山清外河山安河務兩同知管轄山清外河同知轄汎四北岸曰

  清河北岸汛南岸曰清河南岸汎山陽上河汛山陽下河汛山安河務同知轄汎五北岸曰安東汎

  上河汎下河汎北岸汛南岸曰南岸汛 本朝康熙十六年大修河道河身兩旁各挑引河築兩遥

  隄南岸自白洋河至雲梯關長三百三十里北岸自舊清河縣至雲梯關長二百里並塞山陽清河

  安東三縣新舊決口又於清河安東及宿遷桃源一帶地方建減水壩十三座二十年桃源縣煙墩

  上渡口雞嘴壩各挑引河一道築攔黄土壩二十一年各工吿成二十六年築宿桃清山安五縣北

  岸遥隄五萬四百八十餘丈及宿清安三縣䕶城隄二十七年中河成運道改由仲莊閘三十年修

  理天妃閘三十五年九里岡張家莊決旋塞又決童家營逾年塞時家馬頭又決三十九年大修黄

  河隄岸拆海口攔黄壩改名大通口河流由此入海而堵時家馬頭凡黄河灣曲處開引河使直行

  又開陶家莊引河於對岸陳家莊建立   御壩逼溜北行設滅水壩於王家營以洩黄漲俾由

  安東鹽河入海四十六年開鮑家營引河起黄營大壩至北潮河入海東西兩岸建束水隄及草壩

  相黄水大小與中河閘壩更互啓閉雍正元年清口兩邊接築大隄各一道中留口門五十丈四

  年十二月河清五年創築桃源縣黄河南岸煙墩月隄又補築清河縣黄河北岸王家營隄工十年

  建築阜寕縣北岸四套月隄山陽縣南岸龑家營徐家莊月隄十二年築安東縣黄河北岸險工又

  修築桃源阜寕等縣月隄乾隆元年建築阜寕縣蔡家馬頭盧鋪月隄二年修築山陽縣鄭家馬頭

  月隄又築安東縣大飛月隄四年改築山陽縣茆家圩壩裏外月石工又築阜寕縣蔡家馬頭格隄

  五年創築清河縣王家營格隄並濬陶家莊引河加修黄河南岸添設木龍挑溜北趨又築桃源縣

  禦河遥隄七年加築阜寕縣馬起營等處月隄又修清河縣北岸隄工創築石馬頭攔黄子堰一道

  八年九年補築山陽縣新港縷隄各堡迤下隄工改建清河縣武家墩埽工十一年十二年加築山

  陽阜寕安東桃源四縣月隄又將清河南岸呉城縷隄改建甎工一千丈以資捍禦十四年加築桃

  源縣煙墩月隄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淮安   命改建城北土隄為石隄有

  御製閲河恭依   聖祖仁皇帝詩韻詩並  示總督尹繼善副總河嵇璜詩恭依

  聖祖閲河隄詩韻詩恭依   聖祖覽淮黄詩韻詩渡黄河詩十八年加築山陽縣龍門壩裏外

  月石工十九年二十年修築山陽縣韓莊阜寕縣陳家浦等處月隄又清河縣周家莊格隄桃源縣

  河北鎮撑隄二十一年修築安東縣下河汎嵇家馬頭月隄二十二年   臨幸   命修黄

  河南北兩岸加築清口東西二壩有   御製閲河恭依   聖祖仁皇帝詩韻詩并

  閲河隄詩韻詩   覽淮黄詩韻詩   閲淮安石隄詩渡黄河詩觀木龍詩二十四年二十

  五年修築山清交界隄工阜寕縣陳家浦格隄錢家馬頭月隄又安東縣高家莊月隄二十七年

    巡幸駐蹕清口   詔添木龍一架有御製觀木龍詩閲河恭依   聖祖仁皇

  帝詩韻詩並   覽河隄詩韻詩二十八年加築桃源縣古城迤下月隄三十年   巡幸

    詔於陶莊對岸添設木龍一架使大溜全歸北岸盡刷積土有   御製觀木龍示總河高

  晉詩閲河恭依   聖祖仁皇帝詩韻詩並  閲河隄詩韻詩及淮安石隄㬪前韻詩三十

  一年建築陶莊月隄一道又築安束縣張家莊月隄車家馬頭撑隄三十四年三十六年屢修清河

  縣包家閘迤下隄工創築安東縣時家馬頭岸隄加築桃源縣北岸隄工三十八年修築清河縣周

  家蕩隄工安東縣十堡月隄四十年重修桃源縣南岸隄工四十一年   命撫臣薩載開浚陶

  莊引河俾河流遠避清口以除倒灌之患新河長一千六十丈原挑河頭寛四十丈河身河尾寛三

  十丈至三十五丈於流後兩注刷寛河頭至七十餘丈河身河尾至五六十丈河厎水深一丈四五

  尺順𮜿安流直抵周家莊始合清水東下去清口較昔遠五里仍   命於陶莊積土外添築新

  隄及新壩一道以為保障有   御製河神廟碑記四十五年   臨幸閲河有   御製

  五依   聖祖仁皇帝閲河隄詩韻詩命大學士阿桂督臣薩載同勘陶莊黄河及入海

  口事畢後覆   命有   御製誌事詩閲老壩合龍處詩閲淮安石隄三㬪前韻詩渡黄河

  詩閲木龍㬪乙酉韻詩四十九年   聖駕六巡有   御製閲木龍再㬪乙酉韻示總督薩

  載總河李奉翰詩閲老壩詩閲淮安石隄四疊前韻詩恭依   聖祖仁皇帝閲河隄詩韻詩五

  十年添築周家莊埽工五十五年疏浚桃北臨河集岡淺接築桃莊引河河尾嘉慶八年培築南北

  兩岸大隄十一萬三千餘丈創築圏越隄八道加培舊越隄四道添築土壩十道圏堰二道十四年

  增培大隄單薄處所十五年   仁宗睿皇帝諭黄河之性總在去路通暢則其流猛迅大溜直

  走中泓河身引滌日深使水勢不至擡高自無旁趨漫溢之患所謂束水攻沙其效莫捷於此現據

  查奏河水自雲梯關至八灘而下直至海口南尖俱深二三四丈至五丈餘尺不等瞭望海流亙起

  直由南北尖之外衝入海中約有四五十里此即黄流迅注尾閭明效大驗至全淮匯入洪湖以清

  刷黄尤為治河良藥惟清水非豫為儲蓄則力弱不足以敵黄昨己有㫖諭令修復五壩即使工費

  浩繁不能同時並舉本年當選擇何壩最要先行修整完結其餘再以次遞修務令全復前人舊規

  然後治河關鍵得有把握清水治而黄水益治實係全河至要機宜也十八年黄河近海隄工接長

  添設六汎海阜廳屬三汎曰仁和汎曰十巨汛曰海南汎海安廳屬三汛曰雲梯汎曰十套汎曰海

  澗河在府城東門外上流自運河灌城中市河出東門直達射陽湖舊為鹽城運河淮南

  水利考洪武三年知府姚斌開淮安城東北菊花溝以通海運道菊花溝一名澗河臨河有閘啓閉

  蓄水以濟運而東方諸鄉及諸州縣之米芻貨物亦由此通時諸船自此車盤入淮一時稱為水陸

  之便者也萬厯初總漕王宗沭濬之闊四丈深七尺長三十里洩三城瀦水建閘以備蓄洩天啓四

  年知府宋祖舜濬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重濬又羅柳河在城北門外滿浦等坊自王公隄成各坊

  瀦水不能洩明萬厯初知府邵元哲穿渠引由䕶城河入澗河故城河在府城東南五十里

  古名夀河即澗河支流也上接黄浦下達射陽湖鹽城運道由此淮南水利考唐景福元年朱全忠

  將時溥遣兵南侵至楚州楊行密將張訓李德成敗之夀河即此永濟河在府城南十里

  上自窰灣下合通濟閘長四十五里今淤河渠考萬厯十年督漕凌雲翼以運船由清江浦出口多

  艱險乃自浦西開永濟河七十里起城南窰灣厯龍江閘至楊家澗出武家墩折而東合通濟閘出

  口更置閘三以備清江浦之險未幾閉塞涇河在府城南五十里西通運河河口有閘水漲則

  啓洩入射陽湖明嘉靖間濬修萬厯四十五年重修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復修濬明河渠考山陽

  涇河壩上接漕河下達鹽城舊置絞關以通舟𡻕久且敝又恐盜洩水利遂築塞河口正統五年

  民請修壩并復絞關河防志山陽縣裏河東岸有涇河閘其河下通射陽湖長八千二百五十丈寛

  五丈深六尺康熙三十九年濬深補閘以備蓄洩乾隆五年疏浚閘口引河分流由馬家蕩歸射陽

  湖入海嘉慶二十年重濬運河在府城西自揚州府寶應縣北至府城南六十里黄浦入山陽

  縣又北至府城西清江浦折西北入清河縣界達清口踰黄河由縣東入楊家莊口為中河在府城

  南者即古䢴溝亦名山陽瀆明初以來之舊運河也自清江浦達淮入黄河者明永樂中平江伯陳

  瑄所開名清江浦即宋之沙河故道也左傳哀公九年秋呉城䢴溝通江淮杜預注於䢴江築城穿

  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宋口入淮通糧道也今廣陵韓江是水經淮水東過淮陰縣北中瀆水出

  白馬湖東北注之注縣有中瀆水首受江於廣陵郡之江都縣昔呉將伐齊北霸中國自廣陵城東

  南築䢴城城下掘深溝謂之韓江亦曰䢴⿰氵𡨋 -- 溟溝自江東通射陽湖地理志所謂渠水也西北至宋口

  入淮自永和中江都水斷其水上承歐陽引江入埭六十里至廣陵城自廣陵出山陽白馬湖逕山

  陽城西又東謂之山陽浦又東入淮謂之山陽口者也隋書高祖紀開皇七年於揚州開山陽瀆以

  通運漕大業雜記大業元年發淮南諸州郡丁夫十餘萬開䢴江自山陽至於揚子入江寰宇記淮

  陰縣有濁水今謂之山陽濁東南自楚州郭下西北流經縣北入於淮即古䢴溝也唐宋以來運道

  皆由此宋史河渠志初楚州北山陽灣尤迅急多有沈溺之患雍熙中轉運使劉蟠議開沙河以避

  淮水之險未完而受代喬維岳繼之開河自楚州至淮陰凡六十里舟行便之漕河考自寶應縣二

  十里至黄浦又北十里至涇河又北十里至平河橋又三十里至楊家廟又十里至淮安府城皆瀆

  河故道也又十五里至板閘關十五里至清江浦三十里至清口明河渠考成祖初命平江伯陳瑄

  督運由江以入至淮安新城盤五壩過淮仁義二壩在東門外東北禮智信三壩在西門外西北皆

  自城南引水抵壩口其外即淮河清江浦者在淮城西永樂二年嘗修一閘其口淤塞則漕船由二

  壩官民商船由三壩入淮輓輸甚勞苦瑄訪之故老得宋喬維岳所開沙河舊築乃鑿清江浦導水

  由管家湖入鴨陳口達淮十三年五月工成緣西湖築隄亙十里以引舟淮口置四閘曰移風清江

  福興新莊以時啓閉於淮上建倉轉輸自是漕運無阻隆慶三年淮水漲溢自清江至淮安城西淤

  三十里決禮信二壩出海其冬自淮安板閘至清河西湖嘴間濬垂成而裏口復塞未幾自泰山廟

  至七里溝淮河淤十餘里其水從朱家溝旁出至清河縣河南鎮以合於黄河總河潘季馴築塞諸

  決漕船𫉬通萬厯元年從總河萬恭言建天妃廟口石閘五年河漕侍郎呉桂芳増築山陽長隄自

  板閘至黄浦閉通濟閘不用而建興文閘且修新莊諸閘築清江浦南隄創板閘漕隄南北與新舊

  隄接隄閘並修淮揚漕道漸固六年潘季馴修復陳瑄故蹟築高家堰及清江浦柳浦灣以東加築

  禮智二壩修寶應黄浦等八淺又拆新莊閘而改建通濟閘於甘羅城南專向淮水使河不得直射

  十年總漕淩雲翼以運船由清江浦出口多險阻乃自浦西開永濟河七十里合通濟閘更置閘三

  以備清江浦之險是時漕河既治淮揚免水灾者前後十餘年天啓元年黄淮漲溢決裏河王公祠

  外河十餘口淮安知府宋統殷力塞王公祠三年建清口磯嘴濬正河自許家閘至惠濟祠長千四

  百餘丈復建通濟月河二閘 本朝康熙九年修淮揚隄岸十年挑濬淮揚裏河十六年於洪澤

  湖下流高家堰以西至清口一帶河身兩旁各挑引水河一道自運河西岸厯七里墩至周橋閘北

  築隄一萬二千八百餘丈挑濬清口至清水潭十七年從文華寺挑濬至七里閘以爲運口並大修

  清江浦大小閘座十九年加築山陽潘家窪遥隄改建運口大石閘令糧船由七里新莊二閘出口

  二十一年工竣二十五年修濬下河海口三十三年黄水内灌清口淤挑裴家場帥家莊爛泥淺引

  河導淮出口於大墩外築挑水大隄對岸開引河殺黄勢暢淮流三十五年淮黄並漲王公隄漫塌

  清口高堰及高寶江東西二隄漫溢七十九處次第修築三十九年大修高家堰挑張福口引河導

  清水入運於張福口裴家場之間開大引河一道㑹諸路河水併力以敵黄又大修運河隄岸挑濬

  清口訖界首四十五年於文華寺開浚引河分運河漲水由楊廟等處入白馬清蕩諸湖乾隆二年

  於運河南岸天妃閘以下開新河一千餘丈中建正閘二座迤南開月河一道建月閘二座將舊運

  河南隄改作北岸另開南隄展寛地基三年大浚運河並築運口挑水壩四年加舊桃源縣運河東

  西隄岸七年於山陽縣䕶城隄尾接築遥隄下建涵洞以資蓄洩十年十一年疏文華寺閘引河又

  達清河桃源運河東西兩岸隄工十六年大修運河隄岸自漂母祠迤北石馬頭至北角樓建石工

  四百五十丈二十二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親示機宜於運河頭壩外建築攔黄壩一道有

    御製運河詩二十三年挑濬桃源縣運河二十七年修築惠濟通濟福興正越六閘以洩洪湖

  淸水四十五年   臨幸有   御製運河夕景詩四十九年   臨幸有   御製運

  河詩五十年酌定運河戽水限制五十一年開放太平引河濟運寛展張家莊裴家場等引河五十

  四年幫培運河隄工五十五年補築運口頭二三壩等工挑撈淤淺殺落嘉慶四年挑浚山陽縣䕶

  城河以資蓄洩七年開挖運河河溝六處計一千五百餘丈建築加培隄壩十三處共計二千餘丈

  均屬險要十五年堵築山陽縣三鋪運河隄河防志運河自寶應縣北至黄浦入淮安府山陽縣界

  自山陽縣黄浦起北至甘羅城迤西山清外河交界清口止計程九十六里有奇自黄浦至季家淺

  長八十一里有奇係山陽縣境自季家淺至甘羅城迤西長十五里有奇係清河縣境其汛三曰裏

  河下汛裏河上汎運口汛有張福口引河一道長一千二百三十五太張莊引河一道長一千六百

  七十丈又有裴家場爛泥淺三岔等引河老鸛河在府城西七十里古謂之灌口隋大業中

  築汴隄自大梁至灌口即此五代周嘗鑿之今堙通鑑周顯德五年正月已丑上欲引戰艦自淮入

  江阻北神堰不得渡欲鑿楚州西北鸛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視還言地形不便計功甚多上自往觀

  之授以規畫發楚州民夫浚之旬日而成用功甚省巨艦數百艘皆達於江唐人大驚以為神胡三

  省注今楚州城西老鸛河是也草灣河在府城西北二十里外河北岸清江浦下十里地形

  低下明嘉靖三十二年河決於此分流成河過朱家嘴新河共十五里至顔家渡又二十五里至頭

  鋪與舊黄河合又十里至安東縣萬厯四年總漕呉桂芳復開濬之其後通塞不時十七年大河復

  由此分流奪正流十分之七凡六十里至安東赤晏廟仍合正河丹溝河在阜寕縣南上

  承東塘河入射陽湖達海 本朝乾隆九年漁深河在阜寕縣南宣洩上游高寶興鹽諸

  水入射陽湖歸海本朝乾隆九年 戴 溝河在阜寕縣南上承丹溝河下達小關分洩

  東西塘河及高寶興泰諸湖蕩之水入野潮洋歸海原設磯心閘一座以資蓄洩 本朝乾隆二十

  二年窰頭河在阜寕縣西南上通蘇家嘴下至鳳谷村由漁濱河入馬家蕩歸射陽湖

  達海 本朝乾隆五年曹溝河在阜寕縣西南上自童家營下至射陽湖宣洩民田積水

  入湖歸海 本朝乾隆八年濬二十三年又濬穿里河在阜寕縣西上自馬起營下至射陽

  湖宣洩民田積水入湖歸海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楊家河在阜寕縣西北上自北沙

  李家塋下接横溝河宣洩民田積水入射陽湖歸海 本朝乾隆二十三年大沙河

  寕縣西北上自單家港下達射陽湖 本朝乾隆二十四年濬又小沙河在縣西亦分流入射陽湖

  乾隆九年濬十字河在阜寕縣西北宣洩民田積水達大沙河 本朝乾隆二十四年

  郭墅河在阜寕縣西北上承王家山運料小河下達射陽湖 本朝乾隆七年横溝

  河在阜寕縣北上自岡根套下達獐溝宣洩民田積水入射陽湖歸海 本朝乾隆九年

  平河在阜寕縣黄河北岸上自六套起下達安東縣民便河匯入引洋河歸海 本朝乾隆二

  十三年濬九竈河在阜寕縣東北上通獐溝下達射陽湖 本朝乾隆九年放生

  河在阜寕縣東北上承西坎運料河下達射陽湖 本朝乾隆十一年串場河

  有二一在鹽城縣東南自泰州及興化縣流入繞范公隄北流經伍祐場至縣西㑹鹽河由石䃮閘

  入新洋港出海一在縣治西北其水由汊河分支經新興場上岡鎮繞范公隄東北流七十里至阜

  寕縣入射陽湖出海即運鹽河也明時所開𡻕久淤塞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   特遣都統孫

  查齊開濬長二萬五千八百四十四丈在鹽城境者自便倉起至石䃮口止長六千五百四十一丈

  二尺由是積水暢流歸海雍正六年復遣官浚治築隄置閘乾隆八年重濬十八年又濬自是淮揚

  二郡下河之水有所宣洩水害永除而淮南鹽竈利賴無窮矣官河有二一在鹽城縣西南四

  十里馬鞍湖西南源出大蹤湖北入鹽河東入東塘河一在安東縣北三十里源自西漣河南通中

  漣河東北至縣東北七十里五港口接遏蠻等河通海州諸鹽場明嘉靖四十五年挑濬深通為商

  旅輻湊之道二河於 本朝乾隆九年濬又封子河在鹽城縣西十八里自馬鞍湖分流東入官河

  乾隆十年濬東界河在鹽城縣西南八十里自揚州府興化縣流入定港為河與興化縣

  分中流為界西流由東塘河入射陽湖又西界河在縣西南一百里自舊運河分流達石䃮口亦與

  興化縣分中流為界西北入射陽湖 本朝乾隆三年挑浚九年又浚又岡溝河在縣西南二十里

  自界河分流北合鹽乾隆二十二年鹽河有二一在鹽城縣西上流會大蹤諸湖之水東

  流經縣西會串場河又東出石䃮天妃二口匯新洋港入海 本朝乾隆二十四年浚一在清河縣

  中河北岸康熙二十六年開浚分中河水東北厯山陽縣朱元莊至安東縣界毗連海州趨串場河

  達葦蕩入海每年六七月開放建築大隄以衞田疇遇有淤塞隨時疏浚以濟鹽運新陽河

  在鹽城縣西百十里自大蹤湖合流為河達射陽湖東塘河在鹽城縣西北五十里源出大

  蹤湖西北流通官鹽二河入射陽湖又西塘河在縣西北九十里亦出大蹤湖西北流逕馬長汀入

  射陽湖凡廟灣運鹽者皆由東西塘河經大蹤湖達揚州府興化縣興化諸水亦由此洩入射陽湖

  歸海又九曲河亦在縣西五十里自馬鞍湖分流西北合東塘河俱於 本朝乾隆五年十一年浚

  蘆溝河在鹽城縣西北六十里即東西二塘河合流處也又西北貫高姥張岐二塘北逕侍

  汊射陽湖上岡河在鹽城縣西北六十里舊名廖家港其水自東塘河東北流至上岡

  鎮入北串場河 本朝乾隆五年浚改今名二十八年重濬草堰河在鹽城縣西北七十

  五里舊名院道港其水由東塘河東北流至草堰口入北串場河 本朝乾隆五年濬改今名二十

  三年重濬淮河在清河縣南自安徽泗州流入匯為洪澤湖至縣西北清口黄河自西北來會

  之又折東北經山陽安東阜寕三縣境入於海其下流今通謂之黄河水經淮水逕盱眙縣又東北

  至下邳淮陰縣西泗水從西北來注之人東過淮陰縣北中瀆水出白馬湖東北注之又東兩小水

  流注之又東至廣陵淮浦縣入於海寰宇記淮水在淮陰縣西二百步禹貢錐指淮水又束北逕清

  河縣南與泗水合謂之淸口又東北逕山陽縣北又東北逕安東縣又東北入於海此導淮會泗沂

  東入海之故道也自元時河奪汴泗以入淮而兩瀆并為一瀆清口以東淮悉成河矣又漢志云至

  淮陵入海淮陵故城在今安徽盱眙縣西北八十五里此地距海甚遥淮何得於縣界入海淮陵乃

  淮陰之訛也縣志自安徽盱眙縣龜山益折而北又二十餘里而洪澤阜寕泥墩萬家諸湖環匯於

  東岸又東北至縣東南五里為運河口折而北五里合大河為黃淮交會之衝河自北而來河身比

  淮為高故易以遏淮淮自西而來淮之勢比清江浦又高故易以嚙運病淮必至於病運者莫如河

  利淮即所以利運者莫如淮黄運兩河之樞機實皆自淮操之明河渠考初淮自安東雲梯關入海

  無旁溢患迨與黄會黄水𫝑盛奪淮入海之路淮不能與黄敵往往避而東陳瑄鑿清江浦因築高

  家堰舊隄以障之淮揚恃以無恐而鳳泗間數為嘉靖十四年總河劉天和築隄以衞泗陵而高

  堰方固淮暢流出清口隆慶四年濬淮工竣淮益無事至萬厯三年高家堰決高寶興鹽為巨浸而

  黄水躡淮且漸逼鳳泗會河從老黄河奔入海淮得乘虛出清口六年總河潘季馴言高堰淮揚之

  門户而黄淮之關鍵也欲導河以入海必藉淮以刷沙淮水南決則濁流停滯清口亦湮河必決溢

  上流而邳徐鳳泗皆為巨浸皆淮病而黄病黄病而漕亦病相因之勢也於是築高堰隄長八十里

  使淮不得東又以淮水北岸有王簡張福二口洩入黄河水力分清口易淤淺且黄水多由此倒灌

  入淮乃築隄捍之使淮無所出黄無所入全淮畢趨清口會大河入海十九年淮水溢泗州自後連

  年東決高良澗西灌泗陵遣給事中張企程往勘議者多請拆高堰總河楊一魁與企程不從而力

  請分黄導淮乃建武家墩涇河閘洩淮水由永濟河達涇河下射陽湖入海又建高良澗及周橋減

  水石閘以洩淮水一由岔河入涇河一由草子河寶應湖下子嬰溝俱下廣洋湖入海又挑高郵茆

  塘港通邵伯湖開金家灣下芒稻河入江以疏淮漲而淮水以平其後三閘漸塞崇禎間淮黄漲溢

  議者復請開高堰淮揚在朝者公疏力爭議遂寢然是時建義諸口數決下灌興鹽淮患日棘矣

  本朝康熙二十八年   聖祖仁皇帝南巡閲高家堰   諭朕於治河之事究心年久黄淮

  水勢相敵則清口刷而海口通淮水弱則黄水倒灌河底淤墊隄勢危而海口塞矣高家堰既有減

  水壩不可又令分流使淮河水弱四十二年 諭向來黃河水高六尺淮河水低六尺不能敵

  黄所以常患淤墊今將六閘堵閉洪澤湖水高力能敵黄則運不致有倒灌之患四十六年

  諭天然壩一帶舊有河形當挑濬此河酌量可容漕艘建立閘座水小則閉閘蓄湖水以敵黄水大

  則開閘使之暢流一面由武家墩通至運河一面通至高部湖則商民船隻皆得長行似為永久利

  益又   諭清口湖水七分敵黄三分濟運今應將大墩分水處西岸草壩再加寛大挑淸水多

  出黄河一分少入運河一分則運河東隄不致受險又於蔣家壩開河建閘引水由人字河芒稻河

  下江由下河及廟灣等處入海不惟洪澤湖之水可以宣洩而盱眙泗州積水田地亦漸次涸出水

  小則下板蓄水敵黄水大則啓板洩水且便於商民舟楫往來其祥符閘口門甚窄趁此黄水不甚

  高之時將歸仁安仁利仁三閘改寛洩水則徐州一帶民田可無淹没之慮乾隆十六年   高

  宗純皇帝南巡臨幸淮安   諭朕經過淮安見城北一帶内外皆水雖有土隄為之防而人煙

  凑集之區設有異漲其何以堪亟應改建石工以資保障著總河高斌等會同總督黄廷桂確勘詳

  估及時建築二十二年   諭五壩之水洩自洪湖但使洪湖之水從清口暢流會黄入海則黄

  水不致倒灌之虞而五壩之過水似可稍減向以河臣惟恃䕶隄轉致河漲遂有一潰難收之𫝑而

  清口則收束迫隘託言濟運不知近日運河之水患其多不患其少前曾降㫖白鍾山等以清口東

  西二壩古人具有深意惟淮水力弱則資其堵禦并力刷黄淮水漲盛則早為宣洩以減其𫝑至於

  五壩則不得已而設此尾閭也因令於五壩過水一寸則東壩開寛二丈過水二寸則開寛四丈以

  期宣洩通暢不致奔溢五壩以為下河之患可將此㫖勒石於清口及運河東壩俾治河諸臣永逺

  遵行二十七年   諭朕閲視高堰隄工自武家墩迤北於乾隆二十二年命建甎工以來整繕

  堅緻足資保障惟由濟運壩至運口五百餘丈許尚存土壩之舊未免間有汕刷宜一律接建甎工

  以期鞏固河道總督高晉即遵諭行又   諭江南瀕臨河湖沮洳之區南則高寶甘泉北則宿

  清海沭最稱窪下每遇伏秋大汛霖潦堪虞而下游蓄洩機宜惟洪澤一湖尤為關鍵昨駐蹕蘇城

  時先命大學士劉統勲協辦大學士兆惠會同督撫河臣將歸江歸海諸路詳悉標誌朕囘鑾取道

  按閲講求指示其在高寶一帶應宣導歸江者自邵伯以下如灣頭閘壁虎橋鳳凰橋等處河身寛

  展足資分洩惟金灣滚壩寛五十丈而新開引河僅寛十五丈厎寛八丈未能暢達應再為展寛以

  河厎十文為率迤下地勢稍仰並挑濬深通俾成建瓴之勢又東灣滚壩前年巳改落低三尺而西

  灣壩尚仍其舊諸臣議請一體落低三尺朕量該處洩水情形至為便捷應再落一尺共低四尺則

  平日巳有尺水入江循序而進庶可豫減暴漲之𫝑其金灣六閘應拆去中二閘添建石壩接築土

  隄並量挑引渠湖水自無閼壅之患然此特為三湖旁疏曲引起見耳(⿱艹石)其溯源挈要為釡底抽薪

  之䇿莫如廣疏淸口乃今第一義現在測驗洪湖高堰五壩高於水面七尺及七尺五寸不等清口

  口門現寛二十丈當即以此酌定成算將來俟兩壩之水如再長三尺清口不必議展如長至四尺

  即將清口拆寛十丈湖水以次遞長則清口以次遞寛總以上壩増一尺之水下口加寛十丈之門

  為準其或入夏後水勢旋長旋落不必急事堵塞以過秋汛為定逐漸收口仍至二十丈或十數丈

  如此則全湖𫝑暢以視求助於分支别派者其功奚啻倍蓰哉至駱馬湖水由永濟橋東注為六塘

  河源流既遠所受支河甚多河中淤埂阻滯溜𫝑一遇暴漲猝難容洩田廬易致漫淹應視兩岸中

  間窄狹者再加寛展切去河中淤埂俾游波寛緩不致出槽隄身淺缺者量為修補以資捍禦其六

  塘河尾閭横經鹽河由東岸武障等河下洩入海原設條石滚壩為過水之準其旁並設草壩水小

  則蓄水運鹽水漲則拆壩消水商利蓄而民利消彼此各爭其便當權其緩急利害立定限期以時

  啓閉其草壩以下各有引河及六塘河北岸之丁家溝南岸之馬家河鮑營河形勢紆曲阻塞者均

  如諸臣所請估挑辦理務使通流以達於海所有應添石壩大隄及一切䟽浚各工該督撫河臣㑹

  同鹽臣覈議以聞 按有明以來淮不敵黄為患滋久   聖祖仁皇帝躬親相度洞悉機宜自

  清口闢而黄不倒灌自六壩閉高堰築而全淮併力我   高宗純皇帝臨工閲視   睿慮

  周詳疏清口以暢其流通江海以消其漲昔之黄强淮弱者今則淮强黄弱矣安瀾之績利賴萬世

  謹錄   聖祖仁皇帝諭㫖四條   高宗純皇帝諭㫖四條以見治河大要其厯年修築詳

  見運河及高家堰下崇河在清河縣南崇河集前自徐州府宿遷縣劉老澗分流東經桃源縣

  北四十里又東經清河縣界㑹沭河支流入東通安東縣漣河相傳石崇所鑿故名久淤鮑營

  引河在清河縣南鮑家營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   聖祖仁皇帝南巡   命於王家

  營迤下鮑家營疏引河洩黄河漲水由張家集范家河三岔口厯石項湖入五丈河下潮河入海兩

  岸築隄於河口建壩以時宣乾隆八年二十七年屢濬郭家河在清河縣西宣洩魚溝浪

  石龍窩等處民田積水入民便河下注南六塘河達海 本朝乾隆九年民便河

  河縣西上承桃源縣民便河水趨安東縣南股六塘河達海又西北小民便河亦宣洩縣境桃源縣

  民田積水注響水河下注南六塘河達海俱於本朝乾隆九年濬二十三年五十八年俱重濬

  周橋河在清河縣西宣洩漁溝東北灣周家東西二塘積水入民便河下注南六塘河達海

   本朝乾隆九年濬包家河在清河縣西上自桃源縣遥隄竹絡壩起及縣内永豐金城等

  鎮民田積水由包家閘趨注達海 本朝乾隆二十三年屠家河在清河縣西宣洩桃

  源縣隴溝一帶民田積水至響水河入包家河下注南六塘河達海 本朝乾隆二十三年

  河在清河縣西北胡賢口北其左右皆軍營田故名府志康熙十年河決桃源七里溝三汊下流

  沙澱漕艘囘空者由新河入營河南經半邊店娘子莊迤東南出王家營溯於淮大澗河

  在清河縣西北分洩民田積水入安東縣南六塘河達海 本朝乾隆九年周家河

  河縣西北接洩桃源縣民便河之水至響水河入包家河匯注南六塘河以達海 本朝乾隆二十

  三年馬家河在清河縣西北上承劉皮澗等處大河積水入大澗河韋家閘歸安東縣

  南股六塘河達海 本乾隆二十八年中河在清河縣西北即運河下流也由清口出

  黄河順流數里至縣西楊家莊入口又西北經桃源縣東又北經宿遷縣東至駱馬湖口入新河按

  運河舊由清口達張莊厯黄河險溜二百里每遇風濤動淹兩月康熙二十六年   特命河臣

  於黄河北岸遥縷隄内加挑中河一道上接張莊運口及駱馬湖之清水下厯桃清山安入海糧艘

  既出清口即截流逕渡由仲家莊閘直入中河北上又開鹽河一道自清河縣至安東潮河入海用

  洩暴漲三十一年仲家莊迤下陶家莊地方添閘一座兩閘行運三十二年建兩岸子隄以東水勢

  又於仲家莊陶家莊兩閘左右各添建一閘以利節宣三十八年以南岸窪下子隄不能建久於盛

  家道口起挑新中河一道改北岸為南岸另築北隄嗣因新河河頭灣曲三義壩迤上河身淺窄復

  築攔河隄一道改舊中河入新中河合而為一壩以上糧艘由舊中河壩以下仍由新中河四十二

  年以仲莊閘口與淸口相直水勢衝激逼溜南行清口水不得暢出遂改建閘口於楊家莊起黄河

  崖至中河鹽壩桃引河一道更築南隄二千九十餘丈北隄二百三十餘丈建   御示閘及花

  家莊鹽壩自是清水暢流蓄洩有賴重運遄行無阻靳輔治河書自南北通運以來浮黄河而達者

  凡五百餘里明河臣李化龍開泇河以避黄河三百里之險至今賴之嗣後直口塞董口淤駱馬湖

  淺澀河臣因有開皁河之請而泇河之尾閭復通然自清口以違張莊運口河道尚長二百里重運

  泝黄而上日不過數里運者或至兩月方能進口而漂失沈溺往往不免蓋風濤激駛固非人力所

  能勝也康熙二十五年加築北岸遥隄後復加籌酌若於遥縷二隄之内再挑中河一道上接張莊

  運口并駱馬湖之清水下厯桃淸山安入平旺河以達於海而於清口對岸清河縣西仲家莊建大

  石閘一座既可以洩山左諸山之水而運道從此通行避黄河之險溜大利也乃決計題請興工至

  二十七年正月工竣連年重運一出淸口即截黄而北由仲莊閘進中河以入皁河避黄河之險二

  百里抵通之期較厯年先一月蓋自唐宋元明漕東南以濟西北者無不仰藉黄河以為灌輸既欲

  去其害又欲收其利故治河愈難至我 朝而運道之利黄河者僅七里矣或議於中河北岸宿遷

  境内建減水壩數座以洩漲者臣曰不可蓋中河之水但患其弱而不患其强若北岸遥隄減壩一

  建則清水弱而黄必有内灌之憂河身立淤矣惟將遥隄再加高厚更於中河之北挑重河一道即

  以挑河之土築成重隄於西安錫成兩橋之間建閘一座既以分洩東省之異漲又以灌溉宿桃清

  等七州縣之田畝即遇黄淮並漲亦可分洩入中河以并出平旺歸海真永賴之䇿也又運艘自清

  口入仲家莊閘雖曰截流而北然逆流而西者居多若於清河治東陶家莊再建一閘重運由陶莊

  而入囘空由仲莊而出則俱順流矣且兩閘並建用備不虞尤為萬全也河防志向者漕舟自清口

  出黄河溯流而上至支河口入運河康熙二十六年總河靳輔以黄河風濤之險請自駱馬湖鑿渠

  厯宿遷桃源二縣至清河仲家莊出口名曰中河三十八年總河于成龍因桃清中河南岸逼近黄

  河地勢卑下瀦水瀰漫難以築隄乃自桃源盛家道口至清河棄中河下段改鑿六十里名曰新中

  河次年總河張鵬翮又以新中河淺狹未足行運且盛家道口河頭灣曲漕船輓運不順乃於三義

  壩以下用新中河之半三義壩以上用舊中河之半合為一河重加挑浚四十二年   聖祖仁

  皇帝南巡駐蹕清口   諭仲莊閘清水出口逼流使南恐運口有礙乃移建閘座於陶家荘迤

  下楊家莊令中河之水從此出口於是運道大通漕艘利涉矣乾隆四年修築中河隄岸八年大浚

  淤塞並建涵洞十座十一年修築竹絡壩口門引黄入運十六年䟽濬閘下引河二十三年修築清

  河縣鹽河石閘以資蓄洩   高宗純皇帝六次南巡並有   御製閲中河楊莊口詩恭依

     聖祖仁皇帝楊莊閘詩韻詩五十二年接築雙金閘楊家莊等壩五十五年復築五十六年

  改築中河東岸鉗口壩舊志自清河縣楊莊運口起至桃源縣交界三岔止計程一十七里自桃清

  交界三岔起至宿遷境内張莊運口止計程一百四十里有奇線河在清河縣北一名洩河洩

  縣内之水入縣西北金家湖迤東北達蔣家湖至浪石鎮東入吕家蕩出九衝口由搭連溝下大防

  河達安東縣新安鎮入海市河在安東縣東百餘步即大東二城相間之城濠也自中漣入澳

  河澳河在縣東南百步許一名龍潭南臨淮河古寨河在安東縣西北三十里西接西漣東

  南至縣西北十五里為成子河又南至縣西十五里為支家河又南通山陽新溝至縣西南十二里

  入淮河宋史河渠志元符元年工部言淮南所開修楚州支家河導漣水與淮通賜名通漣河又王

  宗望為江淮發運使楚州沿淮至漣州風濤險舟多溺議者謂開支氏渠引水入運河𡻕久不決宗

  望始成之為公私利明河渠考洪武二十七年山陽支家河縣志有響水河在縣西一里明洪武

  三年開引支家河中漣水南流入淮又大防河在縣西二十里西接清河澗東入支家河漣河

  在安東縣北源出碩䕶湖分為三曰中漣東漣西漣即古游水也漢書地理志臨淮郡淮浦㳺水北

  入海水經注淮水於淮浦縣支分北為游水厯朐縣與沭合又沭水東南至朐縣入游注海元和郡

  縣志漣水縣沭水俗名漣水西南自海州沭陽縣流入寰宇記漣水縣北漣水西自沭陽縣界分流

  南入縣界在沭陽名漣水入縣界名北漣水南流四十九里與南漣水合流于欽齊乘沭水南至沭

  陽縣入桑塸湖由湖東入於海沭水至此正名漣水故縣氏焉道元又謂沭水下流古分為二今名

  南漣北漣縣志源自西北大湖流至縣西北三十里曰西漣河又東至縣北三里曰中漣河又東三

  里曰東漣河中漣闊八十餘丈北通官河南通市河東西漣皆闊三十餘丈又東南經縣東謂之漣

  口明萬厯三十六年水漲徙去居民作壩相隔漣水雖仍入河離縣東舊口巳十五里名曰塹土

  按唐書地理志泗州漣水縣故有新漕渠南通淮垂拱四年間以通海沂密等州或謂即今縣北十

  里之官河古今水道屢更遺跡難考大約此三漣水為近是白頭河在安東縣北一百里

  元史至元九年遣武騎趨漣州攻破白頭河城堡即此一帆河在安東縣東北五十里南

  接東漣北通海州伊盧山 本朝嘉慶十八年挑濬平望河在安東縣東北八十里 本朝

  康熙二十八年濬鹽河自清河縣流入合於此河兩岸舊無隄防乾隆二十一年築建子堰又砦河

  在縣東北九十五里遏蠻河白楊河俱在縣東北一百里七里河在縣東北一百十里團墟河在縣

  東北一百二十里鹽場河在縣東北一百五十里凡七河一帶相連俱西接官河東入一帆河合衆

  流以歸海其合流處通謂之潮河程子河在桃源縣南七十里接安徽泗州界受馬牙湖

  谷莊湖水東流入洪澤湖白洋河在桃源縣西六十里白洋鎮接徐州府宿遷縣界即潼水

  之下流也今涸六塘河上承駱馬湖南通劉老澗由桃源縣經清河安東分為南北兩股一

  趨南串場河歸南潮河入海一趨北串場河注北潮河入海正流至板浦趨漣河入海 本朝乾隆

  八年加築子堰十一年十三年於南北兩岸並築甎隄一道十八年挑浚河身二十七年   高

  宗純皇帝南巡   命疏河身下游以通⿰氵扵有   御製命疏六塘河下流詩以紀事三十

  年   臨幸有  御製㬪前韻詩學 城古河在桃源縣北三十里洩六塘河隄南

  積水入清河縣包家河 本朝乾隆十一年砂礓河在桃源縣北經沭陽入海 本朝乾

  隆二十二年濬港河在桃源縣河頭集分洩六塘河之水由沭陽入海州之漣河 本朝乾隆

  十二年新開二十二年濬射陽湖在山陽縣東南七十里接鹽城阜寕及揚州府寶應界周

  三百里即古射陂也漢書廣陵厲王胥傳相勝之奏奪王射陂草田以賦貧民注張晏曰射水之陂

  在射陽縣水經注韓江東北通射陽湖舊唐書地理志山陽東南有射陽湖寰宇記在縣東南八十

  里與鹽城阜寕寶應四縣分湖為界唐大厯三年與洪澤並置官屯自後所收𡻕減遂停廢縣志闊

  三十里周三百里其南北淺狹而東西深廣府境東南積水皆匯於中復灌輸於淮以入海明嘉隆

  間黄淮交漲潰高寶諸隄并注於河而潮沙溢入日見淺淤因盈溢侵諸州縣萬厯九年漕臣凌雲

  翼橔令開濬由廟灣新豐市入海其患乃止又花園頭引河一道專洩射陽湖及西南諸蕩湖之水

  歸海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挑濬洪澤湖在山陽縣西南九十里洪澤鎮西亦名富陵湖

  長八十里淮河匯入其中毗連清河桃源接安徽泗州盱眙等境東岸即高家堰爲兩河之關鍵宋

  史神宗四年開洪澤湖達於淮又馬仲甫爲發運使自淮陰經泗上浮長淮風濤覆舟𡻕罹其患仲

  甫建議鑿澤渠六十里漕者便之漕運考在縣西南九十里自東北而西南迤邐滂湃於山清桃泗

  天長高寶之間此湖往代三之二皆民田自黄河漬疾全淮壅注不得暢流入海漫衍四及遂爲淮

  鳳間一巨浸其中猶有洪澤村寥寥居民數十浮沈於洪濤之中而巳其廣袤約數百里西北隄曰

  歸仁所以障黄河淮河及靈芝諸湖水之北入東南堰曰高堰以障淮流之東出務使之全注清口

  以會黄入海也按湖合泥墩諸湖爲一上承鳳泗諸水達清口會黄河入海又引入運河濟漕注於

  江舊志富凌湖在洪澤西本名富陵河源出盱眙唐山凡四十里至劉家渡入本河其後漸匯爲湖

  有溝通淮後湖面益廣地連三郡廣魚蒲之利河防志洪澤湖築高堰南北隄岸所以東淮水出清

  口敵黄濟運也於清口築新大墩一座導水七分敵黄三分濟運若遇桃伏秋三汛湖水盛漲易起

  風暴欲保隄岸以衞運道民生故於山盱汛建滚水壩三座其壩身尺寸與清口黄河情形𫝑相等

  應取勢足敵黄過則聽其滚去此四季測量水平審度至當乃定壩址厯年著有成效如春夏之交

  黄水先長湖水㣲弱清口清水稍弱恐不足以敵黄則啓歸仁湖三閘之板放水入洪澤湖以助清

  口水勢敵黄而濟運我   聖祖仁皇帝命設救生樁於石隄之外使沈溺之人得以攀援而上

  全活甚多乾隆八年大修石隄建築古溝東壩十一年   命添設䕶隄救生壩二十三年修築

  惠濟正閘仍照舊例啓閉節制湖流   高宗純皇帝六次南巡並有   御製閲洪澤湖恭

  依   聖祖仁皇帝詩韻詩乾隆五十年挑挖通湖引河五道曰張福口引河裴家場引河太平

  河引河張家莊引河天然引河五十一年於天然河張家莊裴家場三道引河總匯處展寛二十丈

  嘉慶八年於運口迤南湖水匯出之處建築兩壩酌留口門寛二十丈候湖水大小隨時此展九年

  補修風掣石工管家湖在山陽縣西望雲門外隔舊仁濟橋為南北二湖府志宋嘉定間安

  撫應純之言本州向西一帶湖蕩相連可以設險令别開新河接於運河取土填壘捍岸則舊運河

  與湖通連水面深闊形𫝑益便遂開一河於湖北築壘河岸以限湖水又自馬家灣西至陳文莊就

  湖築灘二百七十餘文自管家湖老鸛湖相接處置斗門水閘自此西湖之浸相灌楚城西北隱然

  有難犯之勢𡻕久崩淤明永樂初陳瑄於湖東北畔界水築壩砌石自西門抵板閘以便漕運名為

  新路一名西湖俗名南湖其北為北湖按湖在淮安府城西今淤為田舊有長隄見存隨時修築東

  運河水𫝑以濟輸輓阜安湖在山陽縣高家堰西南二十餘里西接洪澤湖淮水盛漲往往

  挾湖水為患隄防最要馬鞍湖在鹽城縣西南三十里其水東溯官河西北達東塘河由

  射陽湖入海大蹤湖在鹽城縣西南八十里東南去揚州府興化縣四十五里東西廣十

  五里南北袤三十里與興化縣分湖心為界南接魚鯮湖北由馬長汀東西塘等河達射陽湖无史

  董摶霄傳摶霄從丞相托克托征高郵分戌鹽城興化賊巢在大蹤德勝兩湖間凡十有二悉𠞰平

  之即其地築芙蓉砦賊入輒迷故道盡殺之自是不敢復犯 托克托舊作脱脱今改正三角

  湖在清河縣西北八里四圍高阜水潴其中積雨漲溢則入於大清河縣志縣治自西北至東北

  境湖澤相連大小以數十計傅湖在安東縣西北六十里廣六里袤十里西連大湖東通官

  碩𮑮湖在安東縣西北一百二十里一名碩灌湖又名碩項湖又名大湖西接海州沭

  陽縣界為漣水之上源元和郡縣志碩𮑮河在漣水縣北一百十六里與海州朐山縣中分為界元

  史董摶霄傳摶霄招善水戰者五百人與賊戰安東之大湖大敗之遂復安東明一統志在縣西北

  一名灌湖接海州贛榆沭陽等境湖面約三萬四千五百餘頃舊志碩項湖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一名大湖西通沭陽桑墟湖東南各有小河達於淮袤四十里廣八十里海州沭陽安東各得三分

  飛湖在安東縣東北六十里周四里皆通官河東通大飛浦今淤為田止存一河通舟

  大莊湖在桃源縣東南三十五里又東為馬廠湖皆通黄河邵家湖在桃源縣西南

  谷莊湖在桃源縣西南四十里又馬牙湖在縣西南五十里皆通程子河長湖

  在桃源縣西十五里又柴林湖在縣西二十里皆通黄河赤鯉湖在桃源縣北七十里水通

  漣河元史褚布哈傳劉甲守韓信城城門通沭陽阻赤鯉湖即此 褚布哈舊作褚不華今改正

  唐家澗在山陽縣西南五十里無源流潦所匯下通白馬湖 本朝乾隆八年疏濬

  州澗在山陽縣西南六十里宋劉瑾言楚州淮陰縣青州澗等處可興置令轉運使選官覆按

  從之即此 本朝乾隆八年疏濬高良澗在山陽縣城西南九十里由清河澗沙埠橋西

  入淮明萬厯二十二年淮決於此總河褚欽議於澗口爲滚水石壩㝷改爲減水石閘洩淮水東注

  寶應諸湖 本朝康熙十二年及十五年淮水連決於此十七年塞決口十九年改築減水壩爲高

  堰六壩之一劉老澗東岸屬挑源縣西岸屬徐州府宿遷縣長二十餘里分洩運河異漲

  之水下入六塘河向無子堰每致漫溢民田 本乾隆十一年建築二十七年疏浚並建九孔石

  閘一黄浦在山陽縣城南六十里南接揚州府寶應縣界東南至故晉口入射陽湖西達

  三角村入雙溝溝在城西南七十里潦則溢旱則乾新楊浦在鹽城縣西百十里其水自大

  蹤湖合流入浦達射陽湖歸海又有南浦在縣南環數里今堙公路浦在清河縣西南久堙

  水經注淮陰城西二里有公路浦昔袁術向九江將東奔袁譚路出斯浦因以爲名焉清江

  浦在清河縣北一里舊爲沙河土名烏沙河古運道自郡城東北入淮舊志宋轉運使喬維岳開

  此直達清口明永樂初陳瑄重濬置閘更今名爲水陸之孔道 本朝乾隆十六年四十九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並有   御製清江浦詩四十九年   仁宗睿皇帝隨扈有自清江浦

  放舟過淮安詩大飛浦在安東縣東八十五里上自一帆河接飛湖縣北之五丈河東北之

  夏口河朱家莊河悉匯於此又劉村浦臧家浦俱在縣東四十里自東漣河流入孫村浦在縣西南

  十二里自支家河流入建義港在山陽縣城東北八十里東南流合通濟溝入射陽湖北

  流入蘆浦港在山陽縣城東北一百二十里東南入射陽湖西入淮雙洋港

  在阜寕縣北一百二十里馬家港在鹽城縣西五里自舊運河北流入轉東達射陽湖

  港在鹽城縣西北七十里源出大蹤湖湖經馬長汀至新楊浦入射陽湖温山溝

  陽縣西南運河西洩水注白馬湖本朝乾隆八年疏濬二十三年重濬文渠溝在山陽縣

  西上接清江浦之玉帶河由永濟閘入鹽城河歸䕶城河向無隄岸日久淤成平陸嘉慶四年挑復

  並設石閘一座本橋三座雙溝在山陽縣西北四十里出泗州迮家灣通流入淮人朱家溝在

  縣南六里今皆匯為湖通濟溝在山陽縣東北六十里東經馬邏洛入射陽湖西自横溝

  鰕溝 鬚溝二溝俱在鹽城縣西北一百餘里會上流澗河之水及寶應縣子嬰

  溝水由戛梁達射陽入海 本朝康熙四十年  特命河臣張鵬翮開濬長一萬六百七十丈

  四十五年重濬乾隆五年又濬河防志山陽縣澗河水自興文閘入折而東北七十五里至鹽城縣

  界劉均溝入馬家蕩由蕩東北一支入蝦溝十一里至軋東溝一支入鬚溝十七里至魏家灘兩溝

  會流又一支入戛梁河二十里至徐家社亦會流皆由朦朧鎮入射陽湖經廟灣入海泗溝

  在清河縣西或作泗口三里溝在清河縣西入淮置閘通運響水溝在安東縣

  西一里北接支家河引沭水大湖中漣南流入淮水流有聲因名 本朝乾隆二十三年

  洲在山陽縣山陽灣對岸有上洲中洲下洲或云詩謂淮有三洲是也廟灣在府東北百八

  十里射陽湖會諸水由此入海有鎮為近海要地河防一覽元𡻕漕江南之粟由揚州直北出廟灣

   棠梨涇在清河縣西南唐時所開久堙唐書地理志淮陰南九十五里有棠梨涇長慶

   二年滚龍池在府西清江浦常盈倉前舊志明武宗嘗泛舟濡衣於池因名枸𣏌

   井在府城内開元寺中旁有枸杞樹唐劉禹錫有詩丹井在安東縣治東北明一統志神

   仙傳袁真人於漣城得靈泉煉藥功成履而去郡人為之立祠又建迎仙閣劉真君井

   在桃源縣南門外一里許縣志宋劉太尉所鑿天旱不涸水泉甘冽




                   前提調官張日章恭纂輯

                   提調官賈克慎恭覆輯

                   校對官孫家良恭 校

                   前校對官章詒燕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淮安府

︹古蹟︺射陽故城在山陽縣城東南漢縣也漢書地理志臨淮郡射陽注應劭曰在射水之

  陽後漢書臧洪傳注射陽故城在今楚州安宜縣東江表傳廣陵太守陳登治射陽宋書州郡志射

  陽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三國時廢晉太康二年復立江左僑置於江南而故縣遂廢水經注

  中瀆水自廣陵出山陽白馬湖逕山陽城西即射陽縣之故城也漢高祖六年封楚左尹項纒為侯

  國也世祖建武十五年封子荆為山陽公治此十七年為王國城本北中郎將庾希所鎮寰宇記射

  陽縣晉義熙九年省隋末韋徹復置射陽縣在今鹽城縣界鹽瀆故城在鹽城縣西北

  漢縣也屬臨淮郡後漢屬廣陵郡晉義熙中改名鹽城舊唐書地理志楚州鹽城久無城邑隋末韋

  徹於此置射州立射陽安樂新城三縣武德四年歸國因而不改七年廢射州及三縣置鹽城縣於

  廢射州仍屬楚州寰宇記鹽城縣在楚州東南二百里九域志鹽城縣在楚州東南二百四十里

  按九域志所記鹽城去州道里與今畧同而寰宇記少四十里疑宋太平興國後南徙今治也縣志

  載射陽城在今縣西九十里蓋即韋徹所置又山陽縣有安樂鄉即徹所置安樂縣也淮陰

  故城在清河縣南秦縣也漢封韓信爲淮陰侯後爲縣屬臨淮郡後漢屬下邳國水經注淮水

  右岸即淮陰也城北臨淮水南齊書州郡志北兗州鎮淮陰穆帝永和中營立城池宋泰始二年

  淮北於此立州鎮建元四年移鎮盱胎舊址對清泗臨淮守險有平陽石鱉田稻豐饒唐書地理志

  楚州淮陰郡淮陰武德七年乾封二年析山陽復置寰宇記淮陰縣在楚州西五十里漢縣宋後

  廢隋開皇三年復置宋史地理志楚州淮陰紹興五年廢爲鎮六年復嘉定七年徙治八里莊元史

  地理志至元二十年併淮陰縣屬山陽明一統志淮陰城在府城西四十里東晉劉隗謝安皆於此

  屯兵爲重鎮清河縣志淮陰故城在縣東南五里其北一里許爲甘羅城或云即淮陰城淮陽

  故城在清河縣西南晉縣也宋書州郡志淮陽太守晉安帝義熙中土斷立魏書地形志東楚

  州淮陽郡蕭衍置魏因之領縣四角城綏化昭義淮陽水經注淮水東逕廣陵厯淮陽城南城北臨

  泗水岨於二水之間述征記淮陽太守治自後置戍縣亦有時廢興也隋書地理志下邳郡淮陽梁

  置淮陽郡東魏併綏化吕梁二郡置綏化縣後周改縣爲淮陽開皇初郡廢舊唐書地理志貞觀元

  年省淮陽縣入宿預寰宇記淮陽城在徐城縣東北一百五十里西臨泗水晉末所置又郡國志云

  淮陽縣有抱月城城抱淮泗之水形勢似月也角城故城在清河縣南或作甬城晉義熙

  中置屬淮陽郡宋因之梁天監三年入魏隋開皇三年入淮陽魏書地形志淮陽郡角城武定七年

  改梁臨清天水浮陽三縣置有昌武城高閭傳角城蕞爾處在淮北去淮陽十八里水經注淮泗之

  會即角城也左右兩川翼夾二水決水之所所謂泗口也隋書地理志淮陽有東魏甬城縣後齊改

  曰文城縣後周又改曰臨清開皇三年省入焉寰宇記角城在宿遷縣東南一百十一里舊理在淮

  水之北泗水之南亦謂之泗城淮浦故城在安東縣西漢縣也宋省水經注淮水東至廣

  陵淮浦縣入於海應劭曰浦岸也蓋側淮濆故受此名禹貢錐指今安東縣治或云即淮浦故城

  按今安東即唐漣水縣元和志通典皆以漣水為漢厹猶縣地厹猶為今宿遷縣相去二百餘里中

  隔泗陽淩縣其境不得到此以漢志及水經注考之今縣之為淮浦無疑矣泗陽故城

  在桃源縣東漢縣也後漢省漢書地理志泗水國泗陽水經注泗水又東南逕魏陽城北城枕泗州

  陸機行思賦曰行魏陽之枉渚故無魏陽疑即泗陽縣故城或以魏文帝幸廣陵所由因以改名未

  詳也寰宇記泗陽故城在宿遷縣東南八十里山陽舊城即今山陽縣治晉縣也宋書州

  郡志山陽太守山陽令射陽縣境地名山陽與郡俱立寰宇記楚州山陽縣晉義熙九年置漢呉王

  濞反於廣陵山陽王率衆拒之於此因名山陽者以旌忠也元史地理志淮安路山陽至元十二年

  安東州歸附以本縣馬邏軍置寨作山陽縣十三年淮安路歸附仍存淮安縣二十年省淮安新城

  入焉縣志今縣有三城南曰舊城相傳即義熙故址 按寰宇記謂漢山陽王率衆拒呉濞於此因

  名其地爲山陽其說本之通典今考濞反時漢無山陽王梁孝王之子名定立在後此十年於事不

  合後漢建武十五年封子荆爲山陽公山陽之名蓋即此也清河舊城在清河縣西大

  清河口宋史地理志清河軍咸淳九年置縣一清河元史地理志淮安路清河本泗州之清河口宋

  立清河軍至元十五年爲縣清河縣舊志故城在縣東十里大清口宋咸淳九年淮東置制使李庭

  芝築元泰定元年河決城圯縣尹耶律布哈遷治於甘羅城天厯元年達嚕噶齊又以地僻水惡再

  遷小清河西北即今縣治明崇禎末知縣周必强復遷甘羅城 本朝初復舊治乾隆二十六年

  治清江浦運河南岸 耶律布哈舊作耶律不花達嚕噶齊作達魯花赤今俱改正漣水舊

  城在安東縣北宋泰始中僑置襄賁縣屬東海郡齊移置漣口爲東海郡治東魏改郡曰海安隋

  開皇初郡廢改縣曰漣水仍屬東海郡唐武德四年置漣州貞觀元年州廢以縣屬泗州總章元年

   改屬楚州咸亨五年還屬泗州周顯德三年於縣地復置漣州宋太平興國三年升爲漣水軍熙寕

   五年仍爲縣屬楚州元祐二年改爲軍紹興五年又爲縣三十二年復爲軍紹定五年屬寳應州端

   平元年復爲軍景定初升安東州元省縣入州南齊書周山圖傳建元二年山圖表移東海郡治漣

   口元和志泗州漣水縣西至州一百六十里本漢厹猶縣地後漢爲徐縣地晉爲宿遷縣境宋明帝

   於此置東海郡又於城北置襄賁縣屬焉後魏改爲海安郡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海州五年改襄

   賁爲漣水縣因縣界有漣水爲名寰宇記漣水軍西至宿遷縣一百九十六里西南至山陽縣六十

   一里劉宋於此置東海郡仍於此城北三十里東海王城别置襄賁縣南界又置冀州寄理於此以

   爲邊鎮防扼之所安東縣志縣治東舊有三城曰大城曰東城二城相連夾城有濠謂之市河又有

   西城稍遠百餘步亦有濠俱宋嘉熙中知軍蕭均所築宋史李壇以漣水三城來歸即此元末廢

   按魏志襄賁屬海西郡而隋書元和志通典震宇記諸書皆作海安郡疑西字譌也今從隋書

  城廢縣在山陽縣西三十里元史地理志淮安路至元十四年領新城縣二十年并新城入

  山陽府志新城宋咸淳間置為控扼之所金城廢縣在安東縣北三十里唐武德四年

  漣水縣置屬漣州貞觀元年省入漣水九域志漣水縣有金城鎮即古襄賁縣劉王城

  陽縣城東南十里運河西岸相傳漢呉王濞所築又有韓王城在縣東南七十里射陽湖之陰

  城在山陽縣城西北寰宇記山陽縣有故倉城東南接州城隋文帝初將伐陳因舊城修築儲蓋

  軍糧有逾百萬迄大業末年恆有積榖隋亂荒廢府志故倉城在府東南六十里柘塘城

  在山陽縣城西南四十里府志其城三座約圍一里許俗傳煬帝遊江都聚糧於此西遼城

  在山陽縣城東二里相傳唐太宗征遼時徵兵屯此因名巢城在鹽城縣北一百二十里喻口

  鎮明一統志相傳黄巢將寇廣陵屯兵於此因築此城又鹽城廢守禦所在縣治西南明洪武三十

  年建隸淮安衞 本康熙十七年甘羅城在清河縣西天妃閘北舊嘗移清河縣冶

  此今為運口重地設山清河務同知及清河縣丞駐此明一統志甘羅城在舊淮陰縣治北相傳秦

  甘羅所築陳沂南畿志雨後常於土中得小錢狀如鐘有篆文不可識俗號甘羅錢或云寶應有甘

  羅廟此其葬處府志甘羅城或云即淮陰故城今屬清河界去馬頭巡檢司一里許韓信城

  在清河縣西寰宇記淮陰縣有韓信城縣志在淮陰城東接山陽縣界又有韓王莊在淮陰城西北

  信冢宅皆存焉呉城在清河縣西南黄河南岸宋南渡後嘗置縣於此名勝志呉城在清河治

  西二十里大清口之厓東西二城相向遥隔五里宋會要云紹興五年十一月罷楚州呉城為鎮當

  時城中居民纔八十餘家遂廢又安羊城在清河縣西北三十里一名安娘城鷹城在清河縣東北

  大河口故城西亦名丁謂城相傳宋丁謂嘗貯鷹於此故名抱月城在安東縣西北二十

  里支家河西營城在安東縣北十五里元末董摶霄駐兵於此又沙將軍城在縣東北五十

  里一帆河東靈城在桃源縣西北十五里俗傳楚靈王所築陸城在桃源縣西五里相

  傳呉陸遜築古城在桃源縣西北六十里明置古城巡司 本朝康熙二十年移於宿遷縣

  之歸仁隄鹽城監在鹽城縣南唐書地理志鹽城縣有鹽亭百二十三寰宇記鹽城監古之

  鹽亭也厯代海岸煎鹽之所南唐以為鹽城監其後因而不改管鹽場九在縣南俱臨海岸曰伍祐

  曰柴莊曰南八游曰北八游曰丁溪曰竹子曰新興曰七惠曰四安府志府境鹽場在鹽城者四曰

  白駒曰劉莊曰伍祐曰新興在山陽者一曰廟灣籌邊堂在府城内舊府治方輿勝覽輪

  奐壯麗甲於鄰郡豹隱堂在安東縣城内  文廟前縣志宋趙㮣未遇時嘗遊學漣水

  及貴人名其堂曰豹隱石延年有詩月波樓在府治舊通判𠫊鎮淮樓輿地紀勝

  在山陽縣城舊州橋西宋鎮口都統司酒樓湖光亭在府舊城西門外放生池上

  淮亭在山陽縣城朝宗門外攬轡亭在山陽縣城望雲門外杏花村一名澄清亭

  水敎亭在山陽縣城西管家湖上府志宋郡守應純之鑿湖以敎習舟師因建此亭

  南昌亭在清河縣東南史記淮陰侯傳常數從其下鄉南昌亭長寄食索隱按楚漢春秋南

  昌作新昌寰宇記亭在山陽縣西三十五里三亭在清河縣東南以韓信枚臯步騭得名曰

  韓亭枚亭步亭方輿勝覽淮陰縣有三亭晁端彥詩韓枚步騭建三亭故顯當時將相名千金

  亭在清河縣東南縣志近胯下橋韓信既封楚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後人築亭表之今廢

  老鸛亭在安東縣東北金城鎮東北六十里自縣境趨山東登萊之道韓侯釣臺

  在山陽縣北與漂母祠為隣劉伶臺在山陽縣東北七里臨淮唐許渾詩劉伶臺下桃花

  晚韓信廟前楓葉秋枚乘宅在清河縣東南寰宇記枚乘宅在淮陰縣南二百步唐趙嘏憶

  山陽詩云家在枚臯舊宅邊謂此洗墨池在安東縣治後宋郡守米芾滌硯處漂母

  岸在清河縣東南淮陰城唐崔灝有漂母岸詩婆羅樹碑初在故淮陰縣南唐海州

  刺史李邕撰文并書碑久淪沒明萬厯間知府陳文燭𫉬拓本重模勒於郡治之寶翰堂今在府治

  

 ︹關隘︺栁淮關在山陽縣東三里亦名下關南鎖關在山陽縣南一里涇河

  關在山陽縣南五十里舊於河東壩設禁私鹽久廢安樂關在山陽縣西北三里

  安鈔關在山陽縣西北十一里板閘鎮明宣德後嵗遣御史一員徵收商民船料其後易以

  南京户部主事 本朝康熙三年歸淮揚道八年復差官管理淮北關在山陽縣北十里

  雲梯關在山陽縣東北二百里大河北岸其地南岸有頭巨至十巨北岸有一套至十套大

  河衞指揮舊駐此防守關外即大通口黄淮由此入海河防志乃黄淮入海故道相傳舊時關外即

  為海口所以立關設營有守備駐劄關以外舟楫所不及也潮落沙淤滄海變為桑田南北兩岸有

  港有套有渠本無隄岸前河臣靳輔以一望平灘不分是河是地若不為之一束則雖黄河全歸故

  道而大溜到此四散而去究無入海之路因築長隄一萬八千餘丈北關在清河縣東北通濟

  閘口縣志舊有部司於此收商税又張福口關去北關二里許舊為通淮小道北關部差嘗就稽巡

  商販商船防其潛渡漏税明末乃移於河北更立小關五港口䕶鹽關在安東縣

  東北七十里當團墟七里遏蠻官河五水會處元至元九年遣步騎趨漣州攻破五港口城堡即

  板閘鎮巡司在山陽縣西北十里 本朝乾隆三十九年裁淮安府大軍倉大使

  童家營巡司在山陽縣黄河北岸分防汛地草堰口巡司在阜寕縣

  黄河北岸分防汛地羊寨巡司在阜寕縣西北又有把總同駐於此修防黄河北岸上自

  雲梯關起下至泗汾港止大套巡司在阜寕縣廟灣又有大使河防志大套大使駐劄大

  套修防黄河南岸上自雲梯關對岸陳家社起下至陸家社止馬邏鎮巡司在阜寕縣

  東北九十里元至元十二年以馬邏軍寨作山陽縣即此明洪武中置馬運巡司 本朝因之河防

  考駐劄盧鋪修防黄河南岸汛地上自童家營起下至陳家社止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將童家營

  之馬邏沈家圍一帶險工改歸馬邏司巡檢并山清外河營把總管理沙溝鎮巡司

  在鹽城縣西南百里上岡鎮巡司在鹽城縣北五十里馬頭鎮巡司

  河縣南近淮陰故城為漕運往來要道河防考駐劄甘羅城修防清河縣黄河南岸汛地五港

  口巡司在安東縣東北七十里又有把總河防考與下河把總俱駐劄佃湖修防黄河汛地

  上自彭家灘起下至雲梯關止長樂鎮巡司在安東縣東北一百里有白頭䕶鹽關設

  於此輿程考由安東縣東北三十里至金城鎮又四十里為對江口又三十里為白頭關由陸路趨

  海州之道三義鎮巡司舊名三汉鎮在桃源縣東三十里舊置三岔關於此明末移於

  白洋河河防考駐劄三岔修防黄河北岸上自渡口下至清河縣界史家集巡司

  源縣黄河北岸 本乾隆二十七年平橋鎮在山陽縣南五十里枕隄跨河田疇沃美

  帆檣驛絡為淮甸門户北神鎮在山陽縣城北縣志一名北辰鎮即今縣北新城也

  灣鎮在山陽縣東北百八十里鹽場所在有城今設海防同知及遊擊駐守為府境要隘舊志

  廟灣鎮城在射陽湖濱去鹽城寶應海州皆百八十里淮北鹽運分司所屬場為淮郡極險門户諸

  場適中之區海舟鱗集商貨阜通明初設巡司戍嘉靖二十六年三十八年再經倭寇萬厯十九

  年添設遊擊駐防二十二年築城周四里高二丈餘門五又設海防同知與遊擊協守朦朧

  鎮在阜寕縣西南六十里縣志廣洋射陽諸湖下流昔時俱由朦朧喻口出廟灣入海北沙

  鎮在阜寕縣西北五十里元史董摶霄傳至正十六年𠞰平北沙廟灣沙浦等賊砦即此

  岡鎮在鹽城縣西南五十里縣志又西南十里為唐橋鎮皆商民輳集之所岡門鎮

  在鹽城縣西十八里舊置税課司今裁新河鎮在鹽城縣西五十里安豐鎮

  城縣西百二十里清溝鎮在鹽城縣西百四十里明初設巡司今裁喻口鎮

  城縣西北百二十里有喻口渡下河津要也明初設巡司今裁新興鎮在鹽城縣北十八里

  即新興鹽場清江浦鎮今為清河縣治河道總督駐此舊名沙河宋志雍熙中漕臣劉

  蟠議開沙河避淮水之險凡六十里府志運河由此出清口為水陸孔途洪澤鎮在清河縣

  西南九域志淮陰縣有十八里河洪澤瀆頭三鎮縣志在縣西南六十里濱淮河古南北大道設洪

  澤驛及巡檢司自高堰築後湖水泛溢鎮遂堙廢老子山鎮在清河縣西南接安徽泗

  州及盱眙縣界漁溝鎮在清河縣西北名勝志唐皇甫冉寄趙員外詩欲逐淮潮去暫停漁

  子溝即此縣志舊有水道通海口明萬厯十四年議者欲自桃源縣界三汊鎮濬老黄河經漁溝浪

  石又東至瓦子灘顏家河仍合安東縣赤晏廟之正河是也澗橋鎮在清河縣西北西有

  湯家澗舊引漣沭二水以通南北舟楫今久堙塞官亭鎮在清河縣西北舊名崇河集明

  初都金陵此為山東驛傳中道設爬泥蕩鋪建有官亭故名北接沭陽西接海州桃源東距安東南

  通爬泥蕩橋多魚蒲菱芡之利後因河決地⿰氵扵輿程考自老官亭至半邊店五十里又至山陽縣五

  王家營鎮在清河縣西北黄河北岸爲陸路入京孔道 本朝康熙六年居民以河

  決分爲東西營又西北十五里至浪石鎮三十里至漁溝鎮十五里至包家河接桃源縣界

  河口鎮在清河縣西北十里即縣舊治娘子莊鎮在清河縣東北五十里

  上鎮在安東縣治東南即漣水壩爲淮濱之要津明置巡司後廢太平鎮在安東縣

  北九域志漣水縣有金城太平二鎮魚場口鎮在安東縣東北一百三十里張泗

  沖鎮在桃源縣東十里崔鎮在桃源縣西北三十里河防考桃源縣黄河北岸千總駐

  劄崔鎮修防黄河汎地上自宿遷縣界下至河北岸白洋河鎮在桃源縣西北六十里接

  徐州府宿遷縣界 本朝順治中設遊擊駐防於此今裁留千把總及宿遷縣主簿修防黄河南岸

  又北八里爲華鋪村河北鎮在桃源縣北一里赤鯉湖鎮在桃源縣北八十里

  淮安衞在山陽縣治南明洪武初建大河衞在山陽縣治東北新城内明洪武二

  夏村營在安東縣東河防考安東主簿上河把總俱駐劄夏村營修防黄河汎地上自

  縣東門下至彭家灘伍家營在桃源縣西四十里相傳伍員故里廟灣鹽場

  陽縣東北一百八十里伍祐鹽場在阜寕縣東南三十里劉莊鹽場

  城縣東南六十里白駒鹽場在鹽城縣東南七十八里新興鹽場在鹽城縣

  北十八里以上五鹽場俱有鹽課大使穿城在桃源縣北五十里河泊所在安東縣

  城東舊在金城鎮明洪武十五年遷此久裁楊家廟集在山陽縣西南五里月城

  集亦名越城集在山陽縣西南九十里陸家集在山陽縣西三十里黄家集

  陽縣西四十五里市岡集在桃源縣西南四十里柴林集在桃源縣西二十五

  衆興集在桃源縣北中河北岸為水陸必由之道河防考桃源縣北岸主簿桃源河營

  守備俱駐劄衆興集修防黄河北岸上自徐州府宿遷縣界不至渡口冊説自集西二十里至悦來

  集又二十里至江家窪三十里至  關帝廟古鎮十五里至卜家道口三十五里至仰化集接徐

  州宿遷縣界自集東十里至陳大户莊十里至劉家岡橘圜二十里至來安集十里至包家河十里

  至西崔接清河縣界學城集在桃源縣北二十里石家營集在桃源縣北三十里

  淮陰驛在府城望雲門外運河西岸舊志明洪武三年知府姚斌開菊花溝通運遷於新城

  東北宣德六年復還舊址輿程考自驛至實應縣安平驛八十里杜詩淮陰清夜驛即此清口

  水驛在清河縣西舊在縣東五里明洪武四年宏治間為河水衝嚙遷於縣西二里嘉靖初

  復遷於此輿程考自桃源縣桃園驛至縣界清口驛自清口至府界淮陰驛皆六十里又舊有洪澤

  驛在縣東南洪澤鎮金城驛在縣北六十里皆久廢桃源驛在桃源縣北四十里陸道所必

  經也輿程考自徐州府宿遷縣鍾吾驛至古城驛自古城至桃源驛又自桃源至清河縣清口驛皆

  六十

 ︹津梁︺東仁橋在山陽縣新城東門外又西義橋在新城西門外舊名西鐵橋為行旅輳集之

  伏龍橋在山陽縣東八十里奉國村平橋在山陽縣南五十里南至寶應六十

  里為往來通衢 本朝乾隆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有   御製平橋詩三十年

   御製曉發平橋詩周家橋在山陽縣西南九十餘里高堰上北去高堰五十里又南為古

  溝唐埂淮水東溢往往從此奔衝為高寶一帶之患今築斷改置減水壩羅家橋在山陽縣

  西北三里羅家溝通津橋在山陽縣東北十里㑹龍橋在阜寕縣東南昇仙

  橋在阜寕縣西南清溝鎮通濟橋在鹽城縣東南伍祐鎮仁和橋在鹽城縣

  西南沙溝鎮登瀛橋在鹽城縣西門外方橋在鹽城縣西岡門鎮一名安福橋

  新楊浦橋在鹽城縣西一百二十里通海橋在鹽城縣北門外永安橋

  在鹽城縣北新興場永濟橋在鹽城縣北草堰口舊於此建閘 本朝乾隆五年閘移劉團

  浦改建橋   高宗純皇帝五次南巡並有   御製渡永濟橋詩三   孔橋在清河縣

  賀家堆 本朝雍正八年築通京道路自王家營起至通州止於清河縣境内建洩水屠家莊三孔

  等橋以便行旅往來沙埠橋在清河縣東六十里霍山澗橋在清河縣西南九十

  棠梨溝橋在清河縣北十里爬泥蕩橋在清河縣北七十里瓦子

  灘橋在清河縣東北三十里化龍橋在安東縣東東市橋在安東縣東

  西市橋在安東縣北半里太平橋在安東縣北一里因近太平鎮故名蘭墩

  河橋在安東縣東北四十里長樂南鄉遏蠻河橋在安東縣東北七十里

  望河橋在安東縣東北八十里白洋河橋在安東縣東北九十里鹽場

  河橋在安東縣東北百里張泗沖橋在桃源縣東二十里崔鎮橋在桃源縣

  西北二十二里崇河橋在桃源縣北四十里穿城橋在桃源縣北五十里穿城集通

  徐州府宿遷縣及海州沭陽縣大道赤鯉湖橋在桃源縣北七十里上關渡

  陽縣來連坊西下關渡在山陽縣舊淮陰驛後顏家河渡在山陽縣黄河自清

  浦東下十里草灣分南北二支其北十五里即顔家河也清江浦渡在山陽縣西三十里

  清溝渡在阜寕縣西南百里喻口渡在鹽城縣北百二十里為淮河津要大清

  口渡在舊清河縣東北十里小清口渡在舊清河縣東北五里盧家渡

  在桃源縣東二十里一名義渡口為南北要津白洋河渡在桃源縣西六十里崔鎮

  渡在桃源縣西北三十里

 ︹隄堰︺運河隄在山陽縣西南河全考明萬厯五年總漕呉桂芳等增築山陽運隄自板閘至

  黄浦長七十里築清江浦南隄以禦湖水加河岸以禦黄淮剏板閘漕隄北接舊隄南接新隄靳輔

  治河書山陽縣運河西岸隄上自新河縣界下至寶應縣界長一萬三千五十九丈四尺東岸隄上

  自清河縣界下至寳應縣界長一萬三千八百八十九丈四尺王公隄在山陽縣西北黄河

  南岸明萬厯三年總漕王宗沐築河防志王公隄石工自海神廟至老壩口長五百九十五丈明萬

  厯三年漕督王宗沐捐築以禦河患民為立碑廟祀號曰王公隄𡻕久淤墊乃築外越隄長六百二

  十文 本朝康熙三十八年   聖祖仁皇帝南巡   諭王公隄甚屬險要須加高寛修築

  堅固又四十四年   諭王公隄應相度形勢修建挑水壩雍正六年又加幫山陽縣王公隄工

  長二千三十丈靳輔治河書此隄一綫石工内捍運河外抵黄淮二瀆為數百萬國儲咽喉地最難

  保䕶若開引河則地形未便惟有𡻕修石工排樁固址隨時補葺而於上流層次築逼水壩二三重

  以䕶之則隄址愈固永無衝決之虞矣西長隄在山陽縣西北黄河傍胡應恩淮南水利

  考自清江浦藥王廟起至柳浦灣止長六十里乃合呉北神堰宋平津堰而為一者明永樂間平江

  伯陳瑄嘉靖閒都御史連鑛皆修之水輒敗萬厯間都御史王宗沐知府陳文燭重修高厚加於昔

  時而高家堰抗淮水於西南西長隄障河於西北葢至是而居者田者皆有安處矣靳輔治河書山

  陽縣黄河南岸隄上自清河縣界起下至雲梯關止長三萬二千三十五丈五尺内有王公石隄五

  百九十五丈一尺又自雲梯關起至海口七巨港迤西止長一萬二百六十一丈三尺黄河北岸隄

  上自清河縣界起下至安東縣界止長三千六百六丈八尺又上自雲梯關安東界起下至六套迤

  東止長八千一百四十二丈五尺又山陽黄河之險俱在南岸險工凡十二曰王公隄曰老壩口曰

  草灣湯董莊曰顔家河上張莊曰真武廟曰周家渡曰唐家堡曰小茭陵曰何家莊曰大茭陵曰馬

  邏沈家圍曰羅家左家口二十里 按水利考所云北神堰即古宋口也通鑑周顯德五年上欲引

  戰艦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渡注堰在楚州城北五里呉王夫差溝通江淮後人於此立堰以淮

  水低溝水高防其洩也縣志宋天聖四年易為平水堰自新河導而北神堰遂廢范公隄

  在鹽城縣東門外二里即捍海堰也南抵通泰北接山陽長五百餘里唐黜陟使李承建宋范仲淹

  重修故名宋史河渠志淳熙八年提舉淮南東路常平鹽茶趙伯昌言通州楚州沿海舊有捍海堰

  東距大海北接鹽城袤一百四十二里始自唐黜陟使李承所建遮䕶民田屏蔽鹽𫁘其功甚大時

  久頽圯至天聖改元范仲淹為泰州西溪鹽官時風潮泛溢淹没田產毀壞亭𫁘請於朝調四萬餘

  夫修築三旬工畢遂使瀕海沮洳瀉鹵之地化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賴之自後寖失修治纔遇風

  潮怒盛即有衝決之患自宣和紹興以來屢被其害每一修築必大興工役然後可辦望令淮東常

  平茶鹽司今後捍海堰如有塌損隨時修葺務要堅固可以經久從之又張綸傳綸除江淮制置發

  運副使泰州有捍海堰延袤百五十里久廢不治𡻕患海濤冒民田綸方議修復論者難之綸表三

  請願身自臨役卒成堰復逋户二千六百民利之府志即捍海堰在鹽城東二里自東北直抵通泰

  海門唐大厯中李承為淮南節度判官謂海潮漫為鹽鹵良田必廢因自楚州鹽城南抵海陵築隄

  綿亙兩州宋天聖中張綸刺泰州鋭意修復時范仲淹監西溪鹽倉悉力贊之謂當移隄𫝑而西稍

  避其衝仍疉石以固其外迤邐如坡不與水爭天聖五年功成長百四十三里有奇下闊三丈面一

  丈高一丈五尺元詹士龍為興化尹復增築之延亙三百餘里明萬厯十年總漕淩雲翼重修建洩

  水涵洞水渠一十七處石閘一座 本朝乾隆七年重修以後商民時修工不費而隄永固民竈兩

  利河防志自廟灣沙浦頭厯鹽城興化泰州如臯至通州界止共長五百八十二里沿隄墩臺四十

  三座閘洞八座此隄束内水不致傷鹽隔外潮不致傷稼乃濱海一帶之屏障也清水墩

  隄在清河縣西自文華寺迤東南至七里墩接山陽縣界長八百六十三丈以障湖水東侵所以

  利漕運䕶郡城也運口隄在清河縣西南舊自運口南岸越通濟閘而北迤窰彎一帶至

  季家橋山陽縣界止長七里有半 本朝思年修築於運口南北雨岸挑濬引河加築長隄又有新

  舊大墩攔湖隄及束水壩河防志裏河運口汛自甘羅城迤西起至季家淺止南岸隄長三千六百

  六十八丈北岸隄長二千九百十三丈五尺又七里閘西岸太山湖周圍一帶隄長二千五百五十

  六丈六尺運口曾經屢改今仍在舊大王廟前有迎清逼黄之勢舊築大墩一座置頭二三四草壩

  束水濟運康熙四十年於舊大墩西接攔湖隄一道長一百四十丈又接建新大墩周三十五丈逼

  清水七分敵黄三分濟運又於大墩下運河口門築攔河壩長二十四丈以禦湖水暴漲乾隆三年

  修築隄工於舊運口河道添建桃水壩加築束水縴隄一道長八十丈太皇隄在清河縣

  西縣志明萬厯間河決桃源崔鎮因築遥隄束水北岸自古城至清河長一萬八千四百餘丈 本

  朝康熙八九年河水屢決乃因舊址加築南接横隄又自縣東加築至龍王廟止長三千三百三十

  四丈皆高一丈又自舊縣向西繞築順水隄一道長二百五十丈至準提庵迤西而北又一百八十

  丈接太皇本隄河防志清河縣黄河北岸汛自路家營桃源縣交界起至中河口西岸止縷隄長二

  千三百四十丈五尺自中河口東岸起至四浦溝山陽縣交界止縷隄長六千四百六十三丈一尺

  南岸汛自呉城桃源縣交界起至張福口横隄頭止縷隄長三千五百一十丈自張福口至清口西

  壩止横隄長四百九十丈又䕶縣隄在清河縣舊治後自娘娘廟起至龍王廟止長一千四十二丈

  八尺康熙二十六年開中河築隄以䕶縣治又清河縣黄河北岸險工曰石人溝長五百丈玉皇閣

  長六百九丈古淮隄在安東縣東十五里府志起依淮岸以東直接海一百四十里用防

  淮水泛溢靳輔治河書安東縣黄河北岸隄上自山陽縣界起下至雲梯關山陽縣界止長二萬三

  千三百十一丈河防志安東縣黄河險工曰邢家河曰鄭家馬頭曰時家馬頭曰便益門曰縣南東

  兩門曰汪家莊曰二塘曰窰灣曰龍潭口曰老隄頭曰佃湖龍窩口隄在桃源縣東南

  黄河南岸即古老黄河也宋元時漕運由此明開通清口此道遂塞萬厯八年築隄 本朝順治十

  六年增築月隄以䕶之河防志桃源縣黄河南岸龍窩汛自煙墩舊險工東頭起至駱家營清河縣

  界止縷隄長七千七百四丈八尺康熙九年創築内有張莊險工長四百三十丈四十三年

  聖祖仁皇帝親閲   命築挑水壩一座淡家莊險工長二百七十文馬廠隄在桃源縣

  東南黄河南岸明隆慶四年河決於此萬厯四年因岡築隄以防決 本朝康熙十二年重築河防

  考地勢平漫黄水漲則從此入淮水漲則從此分入河而清口弱築横隄於此所以障黄淮之漫淫

  煙墩隄在桃源縣西黄河南岸距縣一里逼近黄河最險 本朝康熙二年築䕶城隄

  四十二年築挑水壩河防志桃源縣煙墩汎臨河隄上自宿遷縣界白洋河鈔關起至舊縷隄止長

  一千四十一丈康熙十七年築自臨河隄頭起至煙墩舊險工東頭止縷隄長七千二百九丈六尺

  康熙十七年築煙墩險工舊長二百五十八丈康熙四十一年增一百五丈四十二年   聖祖

  仁皇帝親閲   命於大王廟東建挑水壩一座又煙墩迤東舊有䕶城隄長五百七十丈今接

  築月隄六百一丈以資防禦九里岡隄在桃源縣西北黄河北岸河防志桃源縣九里

  岡汎自宿遷縣起至河北鎮止縷隄長八千十二丈五尺 本朝康熙三十六年修築𡻕修險工長

  三百三十三丈三尺四十二年   聖祖仁皇帝親閲建築挑水壩於大王廟東四十四年又於

  龍門增建二壩又有上渡口險工長六十丈磯觜壩隄在桃源縣東北黄河北岸河防

  志桃源縣磯觜壩汛自河北鎮起至清河縣界止縷隄長六千八百二十九丈一尺𡻕修險工五十

  七丈又新莊口樁工一百四十丈 本朝康熙二十七年築三岔險工一百十九丈壩臺二十四丈

  常豐堰在府城東南唐書地理志山陽有常豐堰大厯中黜陟使李承置以溉田人李承傳

  遷淮南黜陟使奏置常豐隄於楚州以捍海潮灌屯田塉鹵𭣣常十倍他𡻕高家堰

  陽縣西南四十里洪澤湖之東北自武家墩南至棠梨樹接安徽盱眙縣界長九十里相傳後漢廣

  陵守陳登始建明永樂中平江伯陳瑄重築萬厯六年總河潘季馴再築張兆元兩河指掌明永樂

  間平江伯陳瑄築高家堰自新莊鎮至越城計一萬八千一十八丈横亙西南淮水無東浸之患南

  河全考萬厯六年總河潘季馴築高堰隄長六十里内砌大澗口等處石隄三千一百一十丈河渠

  考潘季馴兩河議曰高堰去寶應高丈八尺有奇去高郵高二丈二尺有奇高實隄去興化泰州田

  高丈許或八九尺其去堰不啻卑三丈有奇矣淮一南下因三丈餘之地勢灌千里之平原安得有

  淮南數郡耶 本朝康熙十一年大修高家堰十六年自周橋閘至翟家壩築隄三十二里並堵高

  良澗決口三十四處十七年增築高家堰十八年塞翟家壩決口三十二年修築高堰自史家㓠至

  周橋一萬四百餘丈隄工三十九年大修高家堰築武家墩小黄莊至周橋新舊石工盡堵六壩改

  為三滚水壩並設天然壩二座以備漲水四十五年高堰三滚壩下各桃引河築隄東水由草字河

  塘曹河入高邵諸湖四十六年桃高堰天然壩下引河自蔣家壩至罕貽澗共一萬四千四百餘丈

  兩岸築隄五千一百餘丈   聖祖仁皇帝六次南巡閉六壩䟽引河皆   躬親相度雍正

  四年於王家溝口建滚水壩一座其周家橋以南滚水壩二座各改低一尺五寸又加高高家堰土

  湜靳輔治河書洪澤湖在山陽縣之西南北距大河東俯高寶諸壑淮水遠自豫省復挾汝潁渦汴

  尋川之水匯而入馬瀠𭰁激蕩惟下之是趨而其地東北為下趨而北則出清口而達於海趨而東

  則高寶諸壑滔天而淮揚之民其魚矣漢末陳登首建高堰障其東而使之北後世治水者皆守其

  舊而不變至宋黄又徙而南湖日寛廣成巨浸而是堰之所孫愈重慶厯間一修於發運使張綸明

  初再修於平江伯陳瑄至萬厯間河臣潘季馴復大修之且砌以石者三千餘丈愈鞏固焉顧 南

  一帶自周橋至翟壩三十里空之而弗隄曰此處地形稍亢天然減水壩也但當時湖低深而能納

  雖不築隄湖水常低於岸而惟遇霪雨暴漲始漫溢而出故季馴又曰周橋漫溢之水為時不久諸

  湖尚可容受也迨黄流倒灌之後湖底墊高則湖水亦因之而高况決口九道汕刷成河地形愈陷

  以愈高之湖放愈陷之地於此三十里稍亢之區昔所稱漫溢不久今且終嵗滔天東注而不止不

  特清口之力分無以敵黄而淮且反引黄水以俱東二瀆交騰高寶諸湖盈科而不受此清水潭所

  以大決而不可塞而下河七邑遂同⿰氵𡨋 -- 溟渤也惟將諸決盡塞自清口至周橋九十里舊隄悉增築高

  厚并將周橋至翟壩三十里舊無隄之處亦創隄之其仍舊減水者六處計二百丈葢湖水之高於

  黄水者常五六尺若一任其建瓴而出則所蓄無幾一逢亢旱上源細微既不足以濟運又恐黄水

  之乘其弱而入故爛泥淺一帶湖灘昔人稱之爲門限今不使盡闢欲清水常流有餘然設遇大水

  連旬洪波驟溢清口一道之所出不勝數百里全湖之漲不有以減之勢必尋隙而四潰故隄以防

  之不虞之溢復壩以減之然後節宣有度旱不至於阻運而澇不至於傷隄也雖然洪澤周圍三百

  餘里合阜陵泥墩萬家諸湖而爲一又上受全淮之委空𪷟浩瀚每西風一起怒濤山涌而以一綫

  之長隄捍之浪頭之所及土崩石缷雖𡻕𡻕增高培厚終不能禦竊思水柔物也惟激之則怒苟順

  之自平順之之法莫如坦坡乃多運土於隄外每隄高一尺填坦坡八尺如隄高一丈則填坦坡八

  丈以填出水面爲準務令迤斜以漸高俾來不拒而去不留是年秋黄水大漲奇風猛浪倍異尋常

  而洶涌之勢一遇坦坡而其怒自平惟有隨波上下無所逞其衝突始知坦坡之力反有倍蓰於石

  工者故障淮以會黄者功在隄而保隄以障淮者功在坦坡也惟是填積坦坡以來垂及十載風濤

  之所汕刷平鋪卸去離隄巳四十五丈矣(⿱艹石)用帑填積既所費不貲又功程難見應每年令河兵𡻕

  夫逐漸加功立為定制每𡻕隄工一丈填王二方務使所增之數適稱所耗之數如是久之離隄百

  丈之内必漸墊而高因叢植柳蘆茭草之屬俟其根株交結茂盛蔓延則雖狂風動地雪浪排空終

  不能越百餘丈之茂林深草而潰隄矣雍正七年   世宗憲皇帝特發帑金一百萬兩遣官督

  修八年幫築高堰壩下河隄九年復大修高堰石工至十年而石工告成乾隆四年增築高堰隄工

  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親示機宜仁義禮三滚壩下添建智信二壩並立水則以次遞開

  而天然壩則永禁開放有   御製閲高堰工詩閲高堰壩示河臣詩十九年二十年大修石隄

  工三千六百餘丈並修高堰草壩一百九十八丈二十二年   命於武家墩迤北改建甎工有

     御製閲高堰工詩二十四年將高堰馬鞍柴工改建石工二十七年   命自濟運壩至

  運口太平莊止一律接建甎工有   御製命築高堰甎工詩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並有

     御製閱接築高堰隄工詩五十九年風損高堰石工自武家墩起至山盱所屬之蔣家壩止

  嘉慶十年高堰大隄於舊工卑矮處所間段加高石工普律加幫土工尋以江省操運石塊辦理竭

  蹶石工改用甎工計一萬一千七百六十餘丈十三年加築高堰大隄後戧土坡十四年議築碎石

  坦坡大隄甎工仍改石工十六年議加培二隄  仁宗睿皇帝諭高堰大隄須熟籌經久之策

  朕因保障民生節年來頒帑已至四十餘萬兩若果碎石坦坡有效豈復惜此區區惟現有坦坡處

  所大隄仍不免塌缷二隄在大隄之外該處保障究恃大隄若大隄不得力二隄豈復可恃此時自

  應將大隄殘缺之處補築齊全然後再將二隄築辦如式可收重門保障之益十七年培築大隄後

  戧及大隄子堰岡門鎮堰在鹽城縣西府志自岡門至新河轉至侍其汣皆有古堰

  口堰在鹽城縣西二十一里岡門鎮西府志東臨運河西達馬鞍湖以通商賈侍其汊

  堰在鹽城縣西北一百里府志𡻕旱塞之以資灌溉遇潦則決之入射陽湖相傳油葫蘆港出口

  數里即其處今廢廣惠䃮在鹽城縣東門外二里即石䃮口也府志䃮舊捍海潮名白波

  湫遇運河水溢則從此決入海以殺水勢夏秋海潮浩大亦由此衝入浸田宋淳熙六年敎授劉煒

  攝縣事始甃甎石紹興五年知縣徐挺之重修明洪武三十九年主簿蔡叔瑜重修今廢南河全考

  萬厯二年漕臣王宗沐修鹽城石䃮海口以疏下流入海之路淮南水利考石䃮口在鹽城縣東北

  八里凡高郵興化鹽城之漲皆由此入海凡射陽湖水多黄沙亦漫至此南至興化縣志在縣東門

  外一里舊有木橋以便往來後潮長橋壞明萬厯四年知縣杜善敎請濬河建閘河通潮湧至敗民

  田居民溺死者不可勝計八年巡鹽御史姜璧題請築塞命知縣楊瑞雲督塞之仍於石䃮别置閘

  以備宣洩自是海潮無衝決之患矣大通䃮在鹽城縣北門外三里洪武二十九年主簿

  蔡叔瑜建即天妃口也縣境大蹤諸河及串場河之水皆由石䃮天妃二口匯入新洋港歸海而天

  妃尤為𦂳要自閘座久廢内河之水無以蓄洩海潮灌入地成斥鹵民地屢受其患 本朝雍正七

  年大濬淮揚下河於石䃮口建閘一座天妃口建閘十座以時啓閉自是旱澇有備水患永安

  壩在府城北明永樂中陳瑄建漕河考永樂十三年建淮安五壩仁義二壩在新城東門外東北

  自城南引湖水抵壩口外即淮河遇清江口淤塞運船經此入淮禮智信三壩在新城西門外西北

  引湖水抵壩口外即淮河遇清江口淤塞則官民商船經此入淮萬厯六年河臣潘季馴奏舊置五

  壩信壩以近淮城係黄河掃灣久廢仁義二壩原共一口出船亦係黄河掃灣又與清口相鄰恐有

  意外衝漫不復修築止將禮智二壩修復與新莊閘爲車盤三灞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   命

  於山旴汛建南北中滚水石壩三座三壩下挑河築隄束水入揚州府高郵州邵伯諸湖乾隆十六

  年以前三壩爲仁義禮新增二壩爲智信定爲五壩三十四年仁義禮三壩添築子堰三十八年封

  築智義二壩五十二年補修五壩壩厎工程嘉慶十三年修築智禮二壩十八年議另建仁義禮三

  壩先挑仁義兩引河十九年拆建智壩石厎二十一年挑禮宇引河二十二年建仁義禮三壩於蔣

  家壩迤南二十四年接挑禮字引河河尾南鎖壩在山陽縣西南一里其地舊有甎閘宋時

  運糧由此至洪澤入淮明洪武十年開菊花潭以通舟楫閘遂廢六壩在山陽縣西南高家

  堰上自北而南曰武家墩曰高良澗曰周家橋曰古溝東曰古溝西曰唐埂又南為翟家壩皆 本

  康熙十七年築以洩淮水之漲三十九年改建三滚水壩并天然壩二座河防雜記武家墩壩長

  十丈高良澗壩長十丈二尺周家橋壩長十四丈古溝東壩長三十四丈五尺古溝西壩長五十三

  丈五尺唐埂壩長四十八丈二尺河防志周橋迤南舊減水壩六座康熙三十五年大水衝決三十

  九年堵塞改建滚水石壩三座南北兩座各寛七十丈中一座寛六十丈建天然草壩二座一寛六

  十丈一寛六十二丈三尺鳳陽廠壩在山陽縣西北運河西岸 本朝康熙十九年築減

  清江閘上流之水由運料新河厯楊家廟入山陽運河滿浦壩在山陽縣北門外四里府

  志地接窰溝板閘𡻕澇不常長隄為障陳家莊挑水壩在清河縣東黄河南岸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建河防志康熙三十八年  聖祖仁皇帝南巡駐蹕於此   相度河

  勢   親定方所   命築壩挑黄水北入陶莊引河不致逼向運口有衝決之患今稱為

    御壩雍正八年復於   御壩下接築頭二三壩並建   御書亭後築掃工䕶隄乾隆

  五六年間添設木龍五架挑溜北趨以䕶隄基四十一年   命河臣於陶莊新河頭下脣至第

  三架木龍處添壩一道為重門保障天妃壩在清河縣東自惠濟祠起南接甘羅城長亙三

  百四十餘丈乃淮黄交會要害之處通漕𩔖編明萬厯七年建河防志天妃壩石工三百四十七丈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修築三十一年増設雞嘴壩長十丈又惠濟祠前後舊掃工自天妃壩尾至

  龎家灣長一百六十丈康熙三十九年改建石工乾隆十年修築清口東西二壩

  在清河縣東清口兩岸 本朝康熙三十七年雍正元年重建俾清水三分敵黄七分濟運乾隆

  五年接築東壩每遇伏秋洪湖漲溢量拆東壩二三十丈使清水暢流以保高堰隄工霜降水落量

  行補築二十七年   高宗純皇帝親臨閲視   特命廣疏清口復定水則有   御製

  定清口出水誌詩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  臨幸俱有   御製觀清口出水誌疉前

  韻詩五十年移建東西二壩先是二壩原建於風神廟前四十一年移下一百六十文於平成臺處

  建設四十四年復移下二百九十丈於惠濟祠前建設四十七八九等年相機拆築俱屬得力至五

  十年黄流北趨二壩距清黄交匯處五百餘丈乃復移下三百丈於福神庵前建設 按清口關鍵

  全在東西二壩而二壩之外尤多增築乾隆五十二年築清口禦黄束清二壩五十三年接築禦黄

  壩二百三十丈東清壩一百餘丈嘉慶八年移築清口束水壩二道東壩在桃清壩之外築做西壩

  在對岸張家莊盤基築做十六年建築禦黄二壩二十三年增築禦黄二壩壩門水深三丈七八尺

  比舊壩口門深至七八尺以外向來高堰湖水十一月後每日消一寸自增築二壩後二旬僅消三

  寸鉗束甚為得力以上各工俱關清口蓄洩事宜附載於此王家營大壩在清河縣

  東北王家營西 本朝康熙十八年石築壩内挑引河以洩黄河漲水由鹽河入海四十年改建土

  嘉慶十一年勘請移建添設二閘二十一年重修並於壩外臨黄隄埽盤建裹頭以資鉗束

  水壩在安東縣東南二百五十三步茆良口壩在安東縣東南黄河北岸又有蓮花

  庵壩俱 本朝康熙十九年白水塘在山陽縣西南接揚州府寶應縣界寰宇記在淮陰

  縣南九十五里鄧艾欲平呉修此塘置屯四十九所灌田以充軍儲元史地理志至元二十三年

  淮南路之白水塘黄家疃等處立洪澤屯田萬户府府志闊三十里鄧艾所築於此屯田積榖以制

  呉本與安徽盱眙蘆浦山破斧塘相通溉田一萬二千頃隋大業末破斧塘水北入淮此塘亦涸南

  唐保大中楚州刺史何敬洙請修是塘屯田以實邊馮延巳以為便李德明又請大闢曠土為屯田

  修復所在渠塘堙廢者吏因緣侵擾大興力役奪民田甚衆唐主命徐鉉按視之鉉籍民田悉令還

  主遂罷其役宋嘉定六年議者謂白水塘東至浮圖莊南至褚廟岡脊大堰廢而岡脊存可復之與

  高寶諸湖相接本州委官相度申報畧云塘周一百二十里地連山陽盱眙兩縣堰水通富陵河其

  源出自塘山在盱眙之南山蓋因塘得名此山高阜重疉谿澗瀠紆凡四十里乃至劉家渡入富陵

  河而白水塘三堰一曰潭頭下堰二曰河喜中堰三曰劉家上堰自下至上十七里其上又有螳螂

  堰在塘内蓋三堰既制則塘山間四十里内水不入富陵河然後東匯為白水塘若三堰不堅則沿

  淮受害非輕卒未能復元初始建置洪澤屯田萬户府引塘水灌屯田張岐塘在鹽城縣

  西北十里闊三丈長三十里其東為高姥塘茶陂在山陽縣西南陸羽茶經茶陂北產茶寰

  宇記在淮陰縣南二十里縣志在今縣西南北枕管家湖興文閘在府城南十里澗河口明

  萬思五年漕臣呉桂芳建以洩運河之水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涇河閘在山陽縣南五

  十里涇河口板閘在山陽縣西北十一里明永樂中建自板閘以至清河新莊閘或為四閘

  或為五閘以時增減今廢舊志明永樂十四年江伯陳瑄建其時以新莊福興清江移風四閘不

  能節水倉卒建木閘次年乃甃以石鄉人至今仍呼板閘云石䃮口閘在鹽城縣東一

  里明萬厯四年置後廢 本朝雍正七年重建乾隆六年二十二年屢修嘉慶五年與天妃正越等

  閘同時修上岡閘在鹽城縣北四十五里上岡鎮 本雍正七年建又北三十里有草堰

  閘亦於雍正七年建乾隆五年移建劉端浦惠濟閘在清河縣馬頭鎮東南舊名通濟閘

  明嘉靖中置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重建改今名亦名七里閘運道考明嘉靖三十年漕臣連鑛以

  新莊閘口北接黄河淤沙衝射𡻕煩挑濬乃南鑿三里溝西接清淮謂之通濟閘在甘羅城東南馬

  頭鎮東南半里縣志康熙二十三年建引淮水以達漕運後以河水南浸閘厎淤墊至是新鑿漕河

  於迤南三里更建閘座爲新運口今現行漕通濟閘在清河縣南淮陰故城南即濁水入

  淮處明永樂中陳瑄築名新莊閘嘉靖中廢改置通濟閘於三里溝隆慶六年河臣潘季馴遷於甘

  羅城南後因之 本朝乾隆二年重建二十七年修文華寺閘在清河縣西南舊永濟河

  新莊閘在清河縣西惠濟祠東天妃口明永樂中建為運河入淮之口嘉靖中以閘口

  淤塞改由通濟閘萬厯元年總河萬恭復建閘於此旋又淤塞六年河臣潘季馴拆新莊閘改建通

  濟閘於甘羅城南此閘遂廢運道考甘羅城東有天妃閘祠東北為天妃口明永樂初陳瑄置新莊

  閘於此為入淮之口明神宗實錄萬厯元年建天妃廟口石閘萬恭治水筌蹄天妃口自陳平江開

  清江浦六十里由此入黄河官民便之嘉靖中黄水泛入清江淤河臣費十萬開新河以北接於淮

  其説以為接清流不接濁流可不淤不知黄河非安流之水也伏秋水盛則西擁淮流併灌新開河

  夫天妃口一黄河之淤耳若淮黄㑹於新開口是二淤也乃𡻕役千夫濬淮黄交會之淺而患愈博

  矣今於天妃口建石閘直出黄河黄水盛則閉閘謝絶黄水以杜淤黄水落又啓閘以利官民新開

  口勿濬可也 按明初新莊閘即萬厯初之天妃閘在天妃廟口故名今甘羅城之天妃閘乃萬厯

  六年改建之通濟閘也非故地矣或謂今天妃閘即新莊閘者誤龍王廟閘在清河縣

  西分水入市河福興閘在清河縣清江閘西五里明萬厯六年置後廢 本朝乾隆二年

  建添設越閘一座二十七年修有閘官楊莊閘在清河縣西陶莊迤東楊家莊舊在縣西

  三里仲家莊亦名仲家閘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開中河城建閘為運口三十三年復修改名廣濟

  閘四十二年   聖祖仁皇帝南巡   閲視中河以仲莊口與清口相直水勢衝激逼溜南

  行使清水不能暢流   命改運口由楊家莊於仲莊築攔河大壩而移閘於此今名楊莊閘為

  中河運口有閘官   高宗純皇帝六次南巡   閲視中河並有   御製臨幸楊莊閘

  恭依   聖祖仁皇帝詩韻詩康濟閘在清河縣西陶家莊亦名陶莊閘 本朝康熙

  三十一年建於陶莊引河上為中河東運口有閘官清江閘在清河縣北清江浦又名龍王

  關明永樂中建舊制分司主事駐此今有閘官其北有越河小閘又南北岸有檀度寺閘 本朝康

  熙三十五年建又南北岸有永利閘皆減水閘也天妃閘在清河縣草壩下北岸隄内明

   萬厯六年河臣潘季馴移建通濟閘於甘羅城南泰山墩北俗訛爲天妃閘 本朝康熙十六年

   運道於三汊河七里閘二十三年以天妃閘水勢湍急改爲草壩三十四年修葺改名永濟四十一

   年重建大石閘仍名天妃閘乾隆十年移建今所嘉慶五年修治

御示閘在清河縣東北中河口引河上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   聖祖仁皇帝命建閘以蓄洩中河之

   水五十三年挑越河堵閉鹽河閘在清河縣東北中河北岸鹽河口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

   

 ︹陵墓︺︹周︺公冶長墓九域志山陽縣有公冶長墓︹漢︺韓信母墓在清河縣

   東漢書韓信傳母死無以葬乃行營高敞地令傍可置萬家者水經注淮陰城東有兩冢西即漂母

   冢周𮞉數百步高十餘丈東一陵即信母冡也府志韓信母墓在韓信城下半里與漂母墓相對俗

   呼東西冢漂母墓在清河縣東縣志漂母墓今名泰山墩在縣東去焉頭鎮二里許突兀陂

  澤中鎖兩河之口枚乘墓在清河縣東寰宇記枚乘墓在淮陰縣南二百步又明一統志

  枚臯墓在舊淮陰縣治南︹唐︺王義方母墓在安東縣東十里︹宋︺趙師旦

  墓在山陽縣東三里塘徐積墓在山陽縣東三里趙立墓在山陽縣北北神鎮

  陸秀夫墓在鹽城縣西南五十里秀夫死於厓山鄉人葬其衣冠於此張耒墓

  在清河縣東舊淮陰縣︹明︺金濂墓在山陽縣城東門外沈翼墓在山陽縣城南

  平河橋東岸四里許葉淇墓在山陽縣城西移風閘西岸有神道碑祠宇潘塤墓

  在山陽縣城南平河橋成均墓在鹽城縣西新河廟旁朱笈墓在桃源縣西北

  四十里倉基湖西南岸

 ︹祠廟︺四賢祠在府學内明一統志舊有宋趙師旦徐積塑像後增張未陳瓘兩像東曰忠孝

  祠西曰文節祠漂母祠在山陽縣望雲門外 本朝乾隆二十七年有   御製題漂母

  貞烈祠在山陽縣西北十里明正德四年建祀烈女何氏范公祠在鹽城縣

  儒學内祀宋范仲淹陸公祠在鹽城縣儒學西祀宋陸秀夫潘公祠在鹽城縣治北

  祀明河臣潘李馴三河臣合祠在清河縣北祀 本朝故河道總督靳輔齊蘇勒嵇

  曾筠乾隆十六年   御賜扁額陳恭襄祠在清河縣清江浦明正統六年建祀平江

  伯陳惠濟祠在清河縣舊治東舊新莊閘口明正德三年建祀天妃嘉靖初賜額惠濟

   本朝雍正二年重修   勅封天后聖姥碧霞元君乾隆十六年   御賜重修惠濟祠碑

  文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並有   御製惠濟祠詩   賜扁四聨

  四旁建   行殿  御賜扁二聯二 旌 武廟在山陽縣清風門内祀宋韓世忠

  襃忠廟在山陽縣東門内輿地紀勝廟在楚州城隆興二年魏勝自海州移守楚金兵來

  侵勝單騎入陣死焉立廟曰襃忠淮瀆廟在山陽縣新城北門下大王廟

  陽縣城外西南隅宋處士謝緒隱於金龍山下宋亡赴水死屢顯英異有功於河後人立廟祀之

  本朝乾隆十六年   御賜扁額又一在清江一在板閘一在南湖所禹王廟在山陽縣

  西南八十里高堰湖隄 本朝乾隆十六年   御書扁額淮陰侯廟在山陽縣城南

  祀漢韓信宋蘇軾有淮陰侯廟碑銘楚元王廟在山陽縣治西南祀漢楚元王劉交 按

  漢楚元王交封薛郡東海彭城三十六縣其墓亦即在焉此為漢射陽縣地屬臨淮項纒所食邑與

  元王無涉不知何緣此地有廟而九域志巳載明一統志且云舊在西門外宋建炎中賊李成來攻

  王頗著靈異乃移建城中今有司春秋祠享列在祀典所謂有其舉之莫敢廢者歟舊志以府境有

  地名交陵遂認為元王墓故廟祀於此誤顯忠廟在山陽縣西門外祀宋趙立漢高

  祖廟在山陽縣西四十五里趙康州廟在山陽縣治東北明一統志趙康州廟與

  徐夫子廟俱在山陽治東宋郡守苗仲淵立以祀趙師旦徐積並作詩美之龍王廟

  河縣西十五里直隸廠 本朝乾隆二十七年  高宗純皇帝南巡   御賜扁額四十五

  年復有   御製謁分水龍王廟詩風神廟在清河縣清口 本雍正十年重建

  陶莊河神廟在清河縣西陶莊引河新口石壩上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奉   命

  創建有   御製陶莊河神廟碑記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並有   御製陶莊河神廟瞻禮詩

 ︹寺觀︺湛真寺在府治淮北里舊名紹隆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改建四十四年   勅賜

  今額並御書供奉寺内聞思寺在府治西湖嘴舊名大悲庵 本朝康熙四十四年

     勅賜今額佑濟寺即湖心寺亦曰十方禪院在府城西北五里背隄面湖 本朝

  康熙四十四年  勅賜今額 誕 登寺在府城西北三十里鉢池山後即洪福寺宋淳

  熙年建 本朝康熙四十四年  勅賜今額雍正十年重修 報 恩寺在山陽縣治東

  宋建元廢明洪武初重建開元寺在山陽縣西南明一統志唐開元間建内有枸杞井

  興寺在山陽縣治西北輿地紀勝唐萬𡻕道天中泗州僧伽嘗居此明一統志晉建景慧

  寺在山陽縣西北二十餘里鉢池山上相傳王喬鍊丹於此明正統間重建永安寺

  城縣治北唐武德三年慈雲寺在清河縣清江浦 本朝雍正十三年奉   㫖動帑

  興修乾隆四年   頒賜龍藏全部供奉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並有   御製慈雲寺瞻禮詩

  覺津寺即檀度寺在清河縣清江浦 本朝康熙四十四年   勅賜今額興國

  寺有二一在清河縣東南半里許元皇慶間建一在桃源縣治西宋太平興國中建能仁

  寺在安東縣治西一里許舊名承天寺宋祥符中賜額紫霄宫在山陽縣城東南漢時建

  舊名紫極宫輿地紀勝紫極宫在楚州城西南隅熙寕中楊傑作記云嘗有神仙來遊題詩於壁筆

  蹟漬入刮之不滅又有李公麟畫馬蘇軾題字陳師道題詩靈慈宫即天妃宫在清河縣

  清江浦明宣德間平江伯陳瑄建楊士奇為記

大清一統志

 淮安府

︹名宦︺︹晉︺棗據長社人為山陽令有政績孔衍魯國人明帝在東宫領太子中庶子王敦

  惡之出衍為廣陵郡雖郡鄰接西寇猶教誘後進不以戎務廢業石勒常騎至山陽敕其黨以衍儒

  雅之士不得妄入郡境視職期月卒於官︹南北朝︺︹周︺李徹巖緑人宣帝時從韋孝寛

  畧定淮南每為先鋒淮南平授淮州刺史安集初附甚得歡心︹隋︺高勱蓚人高祖時楚州刺

  史民安之先是俗敬鬼神城北有伍子胥廟祈禱者必以牛酒至破產業勱歎曰子胥賢者豈宜損

  百姓乎乃告諭所部自此遂止︹唐︺韓思彥南陽人高宗時為山陽丞初尉遲敬德子姓陷

  大逆思彥按釋其𡨚至是贈黄金良馬思彥不受至官閲月自免去宋璟南和人睿宗時與姚

  崇奏出太平公主於外貶楚州刺史薛珏寶鼎人代宗時為楚州刺史初州有營田宰相遥瓴

  使而刺史得專達俸及他給百餘萬田官數百員以優得遷别户三千備刺史厮役珏至悉除去之

  租入贏異李承高邑人徳宗時淮南西道黜陟使奏置常豐堰於楚州以禦海潮溉屯田塉鹵

  收常十倍他歲李聽臨澤人憲宗討李師道出聽楚州刺史淮西兵綿弱鄆人素易之聽日整

  勒士皆奮即掩賊不虞趨漣水破沭陽絶龍沮堰遂取海州攻朐山降之懷仁東海兩城望風送款

  以功兼御史大夫︹五代︺︹南唐︺何敬洙廣陵人爲楚州團練使常微服出遊察民

  疾苦有科調輒爲經畫民不知勞坐廰事與賓佐譚讌民有訴事者立引入親自剖析曲直皆厭服

  鉉廣陵人保大中唐主使親吏車延規築楚州白水塘以溉屯田時力役暴興吏縁爲

  姦强奪民田爲屯田江淮騷然鉉因奏陳其弊尋鉉行視鉉至楚州悉取所奪田還民詰責車延

  規欲榜之白水塘役遂賴以止張彥卿爲楚州防禦使周世宗親攻楚州彥卿死守及城陷

  猶列陣巷戰日暮兵矢皆盡彥卿收繩牀搏戰及兵馬都監鄭昭業等千餘人皆死之無一人生降

  ︹宋︺邢昺濟陰人太宗時知泰州鹽城監昺以監處楚泰間泰僻左而楚㑹要鹽食為急

  請改隸楚州從之喬維岳南頓人太宗時為淮南轉運使淮河西流三十里曰山陽灣水

  勢湍悍運舟多罹覆溺維岳規度開故沙汀自末口至淮陰凡四十里後罷使權知楚州張傅

  譙人向敏中薦知楚州㑹歲饑貽書發運使求貸糧不報因歎曰民轉死溝壑矣報可待耶乃發上

  供倉粟賑貸所活萬計因拜章待罪詔奬之范仲淹呉縣人真宗時監楚州糧料院

  長卿揚州人仁宗時知楚州糧料院郡倉積米五十萬陳腐不可食主吏皆懼法母敢輕去長

  卿為酌新舊均渫之吏罪得免段少連開封人仁宗初為太常博士論劉從德遺奏恩濫降

  祕書丞監漣水軍酒税孫沔㑹稽人仁宗時再知楚州皆著能迹張奎臨濮人仁宗時

  知楚州風力精强吏不敢欺李先臨潁人仁宗時知楚州楚有民迫於輸賦殺牛鬻之里胥

  白於官先愍焉但令與杖通判孫龍舒以為徒刑毁其案明日龍舒來先引囚曰汝罪應杖以通判

  貸汝矣遣之出李載黎陽人仁宗時知漣水軍以寛厚稱米芾呉人仁宗時知漣水軍風

  雅有政聲王宗望固始人哲宗時為江淮發運使門漣州支氏渠引水入運河為公私利

  石公弼新昌人徽宗時調澾水丞有供奉高公備綱舟行淮以溺告公弼曰數日無風安有

  是使尉核其所載錢失百萬呼舟人物色之乃公備與寓客妻通殺其夫畏事覺所至竊官錢貽其

  下故詭為此説即收捕窮治皆伏辜趙立徐州人建炎中忠州刺史金圍楚州急宣撫杜充命

  立將所部兵往赴連七戰勝而後達楚詔以立守楚州金人攻城設南北兩屯絶楚餉道立引兵出

  戰大破之朝廷以立為徐州𮗚察泗州漣水軍鎮撫使兼知楚州㑹糧盡承州既陷楚勢益孤金知

  外救絶圍益急攻東城飛礮中立首左右馳救之曰我終不能為國拒敵矣言訖而絶衆巷𡘜金人

  疑立詐死不敢動越旬餘城始陷訃聞贈奉國節度使諡曰忠烈韓世忠延安人紹興六

  年為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置司楚州世忠披草萊立軍府與士同力役夫人梁氏親織薄為屋

  將士有怯戰者世忠遺以巾幗設樂大宴俾婦人糚以恥之故人人奮勵撫集流散通商惠工山陽

  遂爲重鎮在楚州十餘年兵僅三萬而金人不敢犯魏勝宿遷人隆興二年知楚州時和議尚

  未決金人乘其懈欲侵邊勝覘知之身率忠義士拒於清河口金人詐稱欲運糧往泗州由清河口

  入淮勝知其謀欲禦之都統制劉寶不許金騎軼境勝率諸軍拒於淮揚力戰不支又遣人告急於

  寶迄不發一兵矢盡救不至謂士卒曰我當死此得脱者歸報天子乃令步卒居前騎爲殿至淮陰

  東十八里中矢墜馬死李大性四㑹人孝宗時通判楚州郡守呉㬢與都統制劉超合議

  欲撤城移他所大性謂楚城晉義熙間所築最堅持不可臺臣將劾其阻撓㑹從官送北客朝命因

  俾廉訪具以實聞遂罷戎帥陳敏石城人乾道中守高郵時言事者議欲戍守清河口敏言

  宜先修楚州城池蓋楚州爲南北襟喉彼此必爭之地長淮二千餘里通北方者五通南方以入江

  者惟楚州運河耳北人舟艦自五河而下將謀渡江非得楚州運河無縁自違願朝廷留意卒移守

  楚州北使過者觀其雉堞堅新號銀鑄城李孟傅上虞人為楚州司户參軍單車赴官公退

  閉户讀易郡守部使者不敢待以屬吏修復陳公塘有灌溉之利黄師雍福州人寶慶𥘉

  為楚州官屬出盜賊白刃之衝不畏不懾李全反狀已露師雍密結忠義軍别部都統時青圖之謀

  泄全殺青師雍不為動秩滿朝議襃異周子鎔理宗時淮安主簿為金所俘數遣蠟九諜

  報邊事後歸國授朝奉郎彭義斌理宗時為統制屯楚州李全殺許國牒義斌聽節制義斌

  斬齎牒人告天誓衆出兵敗全進攻真定降金將武仙衆至數十萬致書趙善湘曰不誅逆全恢復

  不成賊平之後收復一京三府然後義斌戰河北盱眙諸將襄陽騎士戰河南神州可復也未幾與

  元兵戰内黄之五馬山死之王孝忠為鎮江前軍統制兼淮東路分戍淮隂楊貴叛孝忠

  率衆迎戰勝氣百倍俄水軍統制朱信降賊孝忠孤軍力不敵死焉耿世安宋末為淮東副

  總管兩淮都撥發官元兵至制置使賈似道調世安提兵戍漣水軍世安迎至漁溝以三百騎入陣

  鏖戰身被七創猶能追殺潰兵收兵還至數里殁事聞贈五官︹元︺許維禎遂州人至元十

  五年爲淮安總管府判官屬縣鹽城及丁溪場二虎爲害維禎黙禱於神祠一虎去一虎死祠前境

  内旱蝗維禎禱而雨蝗亦息是年冬無雪父老言於維禎曰冬無雪民多疾奈何維禎曰我當爲爾

  禱已而雪深三尺朝廷聞其事方欲用之而卒梁曾燕人至元三十年淮安路總管到官興

  學校勵風俗河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曾議之褚布哈石樓人至元中淮東副使汝潁盜發

  勢張甚布哈守淮安五年前後數十百戰城中食且盡賊攻圍益急總兵屯下邳相去五百里凡遣

  使十九輩告急皆不聽城中饑者至家人老穉更相食力既盡城陷布哈猶據西門力鬬中傷見執

  爲賊所臠次子班格冒白刃䕶之亦見殺 褚布哈舊作禇不華班格舊作伴哥今俱改正︹明︺

  薛祥瀘州人洪武初授京畿都漕運使分司淮安濬河築隄自揚達濟數百里繇役均平民無

  怨疾山陽海州民亂詿誤甚衆祥㑹鞫無驗者悉原之治淮八年民相勸莫爲惡負薛公及考滿還

  京皆焚香祝天願薛公再來或寫真生祠之陳瑄合肥人永樂初封平江伯以總兵官督漕

  運時漕舟抵淮安率陸運過壩踰淮達清河勞費甚鉅瑄用故老言自城西管家湖鑿渠二十里為

  清河浦導湖水入淮由是漕舟直達於河省費不貲李信圭泰和人洪熙時知清河縣俗好

  發冢縱火信圭設教戒十三條令里民書於牌月朔望儆戒且令書其勤惰善惡以聞俗為人變縣

  當衝要使節絡繹民罷於役信圭上疏乞申明前令公事亟者舟與五人緩者則否又請自儀真抵

  通州免其雜徭俾得盡力農田兼供夫役帝皆從之自是他郡亦𫎇其澤正統元年擢知蘄州清河

  民詣闕乞留命以知州理縣事民田數百頃為淮安衞卒所奪奏還之天久雨淮水大溢奏請賑貸

  併停歲辦物料及軍匠廚役濬河人夫往來道死者為三大冢瘞之在清河二十二年擢知處州府

  彭遠南昌人宣德中知淮安府淮南北大饑流民四至逺搆舍以居日給二糜稍寛鹺禁全活

  者萬計民間故乏牛為假貸之後被誣當罷民擁中官舟乞為奏請宣宗命復留之王竑

  人景泰初以僉都御史出督漕運淮安徐州大水竑不待報發倉賑之山東河南饑民咸就食廩不

  能給發徐州廣運倉以賑乃自劾專擅罪并請令死罪以下得入粟贖帝命侍郎鄒幹齎帑金馳赴

  竑躬自巡行散賑不足則令沿淮上下商舟及富户出米以給饑民全活無算流徙復業病者給藥

  死者具槥鬻子女則贖而歸之還籍者予道里費人忘其饑頌聲大作輯其事為救荒錄以傳後淮

  人立祠祀之陳鋭瑄曾孫成化中以平江伯鎮淮安總督漕運建淮河口石閘築隄疏泉修

  舉廢墜淮揚饑疫鋭煮糜施藥多所存濟徐鏞興國人宏冶初知淮安府嵗饑亟修糴賑法循

  行鄉邑勸課農桑𡻕轉豐稔窮民苦無告者勸富室助其婚葬學校圯葺而大之程㸅

  人正德中知鹽城縣旱蝗民饑力行賑恤有𡨚獄論死者十九人為申雪之築隄捍決渠建水次倉

  便轉運諸為民興除利弊務殫其力楊宏西安左衞人世宗時督漕運鎮淮安悉心經畫多所

  釐正𡻕大饑疏請節民力寛商税弛鹽禁減漕糧乞帑金易米煮粥存活萬計淮人立祠祀焉

  繼魯雲南右衞人嘉靖中知淮安府以清節聞織造中官過淮繼魯與之忤誣逮至京大學士

  夏言救免繼魯不謝邵元哲貴陽人萬厯初知淮安府城東澗河通射陽湖入海為輸灌咽

  喉久淤元哲白部使者濬之又築城西長隄以防黄河下流之決潘季馴烏程人萬厯六

  年為河漕尚書築崔鎮以防決口建高堰以東淮水凡四奉治河命前後二十七年習知地形險要

  增築設防置官建閘經理悉當淮民賴之著河防一覽十二卷練國事永城人萬厯末知山

  陽縣大水決隄國事躬捍衞兩月始平史可法大興人崇禎間督漕運大濬南河盡除弊

  政福王立以功進大學士與馬阮不協督師淮揚分江北為四鎮自王家營而北最衝要可法自任

  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忠正

 ︹本朝︺白登明蓋平人由貢生授河南柘城令擢江南太倉州康熙間起授高郵州知州值歲

  旱蝗繼又大水請蠲勸賑全活無算築湖隄嚴禁胥吏剋減以勞卒於官貧無餘資鄉里立祠私祀

  者凡四所云靳輔奉天人康熙間總督河道上陳河務事宜八疏悉奉   俞允大發帑

  金專任委成輔治河十七年經理無不曲當既老病劇又疏陳兩河善後之䇿請豁開河築隄廢田

  之糧沿淮軍民感誦治績不衰著有治河書十二卷奏疏八卷齊蘇勒滿洲正白旗人康熙

  間總督河道莅政清勤河防完固疏復𤓰洲花園港運道建閘啓閉以順水勢堵𤓰州城西新開河

  道以免江水逼城之患尤爲偉績嵇曾筠無錫人雍正間總督南河㬪遇山水暴漲相機

  堵洩淮民受其利旋奉   命發帑大修高堰石工曾筠悉心經理屹然巨障下河七州縣恃以

  無患著河防奏議十卷

 ︹人物︹漢︺韓信淮陰人家貧不得推擇爲吏常從人𭔃食項梁渡淮信仗劒從之梁敗又屬項

  羽爲郎中羽弗用亡楚歸漢滕公言於漢王以爲治票都尉數與蕭何語何奇之信亡何自追之曰

  諸將易得如信國士無雙必欲爭天下非信無可與計事者於是漢王拜信爲大將遂聽信計舉兵

  東出陳倉定三秦漢兵敗卻彭城齊趙魏皆反漢王以信爲左丞相進兵擊魏虜魏王豹進擊趙代

  破代東下井陘擊趙破趙軍斬成安君擒趙王歇發使於燕燕從風而靡拜爲相國發兵擊齊齊平

  遂立信爲齊王將兵㑹垓下項羽死高祖徙信爲楚王信初之國有變告信欲反帝用陳平謀偽游

  雲夢信謁於陳縛之至洛陽赦爲淮陰侯陳豨反帝自將信稱病不從其舍人弟上書變告信欲反

  狀吕后斬之枚乗淮陰人爲吳王濞郎中王初謀爲逆乘奏書諫不納去之梁從孝王遊景

  帝即位吳王與六國謀反乘復說吳王還兵疾歸吳王不用乘策卒見擒滅乘由是知名景帝召拜

  宏農都尉以疾去官歸淮陰武帝爲太子聞乘名及即位乘年已老乃以安車蒲輪徵之道死

  臯乘子年十七上書梁共王召爲郎見讒惡亡至長安上書自陳枚乘之子召見使賦平樂館善

  之拜爲郎貴幸比東方朔從巡狩遊觀帝有所感輒使賦之陳球淮浦人少涉儒學善律令

  陽嘉中舉孝廉累遷至廷尉熹平元年竇太后崩官者積怨竇氏中常侍曹節等欲别葬太后詔公

  卿大㑹朝堂令中常侍趙中監議既議坐者數百人各瞻望中官莫肯先言球曰皇太后以盛德良

  家母臨天下宜配先帝是無所疑便操筆下議公卿以下皆從之於是乃定六年遷司空㝷免光和

  元年遷太尉明年為永樂少府與司徒河間劉郃謀誅宦官未發曹節聞之誣以謀議不軌下獄死

  子瑀吳郡太守瑀弟琮汝陰太守並知名臧𪰋射陽人有幹事才熹平中厯匈奴中郎將還京

  師太尉袁逢問其西域諸國土地風俗人物種數𪰋具答言西域本三十六國後分五十五稍散至

  百餘國其國大小道里遠近人數多寡風俗燥溼山川草木鳥獸異物名種不與中國同者口陳其

  狀手畫地形逢奇其才歎息言雖班固作西域傳何以加此轉拜長水校尉終太原太守臧洪

  𪰋子年十五舉孝廉補即邱長中平末棄官還家太守張超請為功曹時董卓圗危社稷洪説超誅

  除國賊為天下倡義超然其言與洪西至陳留見兄邈計事邈引洪與語大異之後袁紹以洪領青

  州刺史任事二年紹憚其能徙為東郡太守時曹操圍張超於雍邱甚急洪聞超圍徒跣號泣從紹

  請兵紹不許超遂族滅洪由是怨紹絶不與通紹興兵圍之城陷被執洪據地瞋目數紹紹知終不

  為用乃殺之陳容射陽人少為諸生親慕臧洪隨為東郡丞城未破洪先使歸紹容見洪當

  死謂紹曰將軍舉大事欲為天下除暴而先誅忠義豈合天意紹慙使牽出謂曰汝非臧洪儔空復

  爾為容顧曰夫仁義豈有常所蹈之則君子背之則小人今日願與臧洪同日死不與將軍同日生

  也遂復見殺陳珪球兄子舉孝廉官沛相袁紹欲結吕布為援為子索布女布許之術遣使

  以僭號告布并迎婦珪恐術布成婚則徐揚合從將為國難説布曰將軍與術結婚受天下不義之

  名必有累卵之危布亦怨術女已在塗追還絶婚陳登珪子忠亮高爽深沈有大畧舉孝廉

  除東陽長曹操以為廣陵太守率兵進圍吕布功加伏波將軍孫䇿遣軍來攻登大破之遷東城太

  守年三十九卒後許汜與劉先主共論天下人先主因言曰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

  難得比也按元龍登字︹三國︺︹魏︺陳琳射陽人初為何進主簿進欲誅諸宦官太后不

  聽乃召四方猛將引兵向京城欲以劫恐太后琳諌進不納避難冀州袁紹使典文章袁氏敗歸魏

  為司空軍謀𥙊酒管記室軍國書檄多琳所作為建安七子之一︹吳︺步騭淮陰人避難江

  東孫權為討虜將軍召為主計後拜使持節征南中郎將劉表所置蒼梧太守吳巨陰懷異心騭徇

  斬之威聲大震加拜平戎將軍封廣信侯武陵蠻蠢動騭討平之黄武二年改封臨湘侯五年徙屯

  漚口權稱尊號拜驃𮪍將軍領冀州牧都督西陵時中書吕壹典校文書多所糾舉騭上疏諫權悟

  遂誅吕壹前後薦達屈滯救解患難書數十上赤烏九年為丞相猶誨育門生手不釋書被服居處

  有如儒生在西陵二十年鄰敵敬其威信性寛洪得衆喜怒不形聲色而外内肅然︹隋︺張奫

  淮陰人好讀兵書尢便刀楯以勇決知名高𥘉作相授大都督領鄉兵平陳有功進開府儀同三司

  封文安縣子率水軍破賊管子游於京口薛子建於和州徴拜大將軍尋從楊素征江表别破高智

  惠於㑹稽呉世華於臨海開皇中從漢王諒征遼東諸軍多物故奫衆獨全高祖善之仁壽中遷潭

  州總管卒︹唐︺王義方漣水人客於魏事母謹甚舉明經補晉王府參軍直宏文館顯慶元

  年擢侍御史㑹李義府縱大理囚婦淳于氏迫其丞畢正義縊死無敢白其姦義方上言姦臣肆虐

  殺人滅口請下有司雜治即具法冠對仗叱義府下跪讀所言帝方安義府狡佞恨義方以孤士觸

  宰相貶萊州司户參軍吉中孚楚州人登宏詞科厯翰林學士户部侍郎工吟咏名列大

  厯十才子中趙嘏山陽人㑹昌進士杜牧見其詩有長笛一聲人𠋣樓之句稱爲趙𠋣樓官

  渭南尉所著有渭南集︹宋︺劉承規山陽人太宗即位超拜北作坊副使雍熙中累加官

  懇辭真宗時朝陵東封及祀汾陰皆留掌大内禮成當進秩表求休致改新州觀察使承規以廉使

  月廩歸於有司卒贈鎮江軍節度諡忠肅承規事三朝以精力聞掌内藏三十年檢察精密動著條

  式好儒學喜聚書間接文士質訪故實寢疾惟以公務爲念趙師旦山陽人以廕試將作

  監主簿厯知康州儂智高破邕州入脅師旦師旦大罵智高怒害之事平贈光祿少卿徐積

  山陽人三𡻕父死旦旦求之甚哀母使讀孝經輒涕落不能止事母至孝從胡翼之學應舉人都不

  忍捨親徒載而西登進士第舉首許安國率同年生入拜具致百金為壽謝卻之以父名石終身不

  用石器行遇石則避而不踐母亡廬墓三年雪夜伏墓側𡘜不絶音吕溱過其廬聞之曰使鬼神有

  知亦垂涕也甘露歳降兆域杏兩枝合為幹鄉人有爭訟多就取決州以行聞詔賜粟帛元祐初近

  臣合薦為楚州教授每升堂訓諸生聞之者襝祍敬聽轉和州防禦推官改宣德郎卒政和六年

  謚節孝處士張耒淮陰人弱冠第進士范純仁以館閣薦累遷著作郎史館檢討紹聖初知

  潤州坐黨籍謫官徽宗召為太常少卿出知潁汝二州㝷復坐黨籍落職耒有雄才筆力絶健誨人

  作文以理為主作詩晚𡻕效白居易體樂府效張籍建炎初贈集英殿修𢰅王資深

  人第進士累官尚書郎初擢御史首論在廷大臣章具將上蔡京遣所親謂曰慎勿言當以此位相

  處不答翌日出知揚州尋改明州嘗註周書及方言扈再興淮人有膂力善機變每戰被髮

  内袒徒跣揮雙刀奮呼入陣人馬辟易金人犯襄陽棗陽再興設伏掩擊大敗之授神勁統制自是

  無日不戰又破順昌縣淅川鎮入鄧州破高頭進攻唐州斬其將從義圍唐州截其歸路𫉬其副綂

  軍廣威將軍努克特尋以病卒子世達亦以名將稱官至都統制 努克特舊作衲撻達今改正

  米立淮人三世為將江西制置使黄萬石署為帳前都統制元兵畧江西立迎戰於江坊被執

  不降繫獄行省遣萬石諭之立曰侍郎國家大臣立一小卒耳何足道但三世食趙氏祿趙亡何以

  生為萬石再三説之不屈遂遇害陸秀夫鹽城人景定初進士李庭芝鎮淮南辟置幕中

  秀夫才思清麗性沈靜不苟求人知每宴集坐尊俎間矜莊終日未嘗少有希合至察其事皆治庭

  芝益器之德祐元年邊事急庭芝上其名累擢至宗正少卿二年以禮部侍郎使軍前請和不就二

  王走温州秀夫追從之與陳宜中張世傑等立益王於福州進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時君臣

  播越海濱庶事疏畧每朝㑹秀夫儼然正笏立如治朝王殂羣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一子尚在

  天若未欲絶宋此豈不可為國耶乃立衞王以秀夫為左丞相與張世傑共秉政時世傑駐兵厓山

  秀夫外籌軍旅内調工役凡有述作又盡出其手雖匆遽流離中猶日書大學章句以𭄿講元至元

  十六年厓山破秀夫走衞王舟度不可脱乃仗劒驅妻子入海即負王赴海死繆朝宗

  人知梅州文天祥入閩福安朝宗間道從之孜孜奉公軍府政令悉出其手空阬之敗自經於山間

  天祥有詩哀之張孝忠淮人德祐初吕文煥導元兵東下調孝忠逆戰團湖坪矢盡孝忠揮

  雙刀擊殺百餘人前軍稍卻後軍繞出孝忠後衆驚潰孝忠中流矢死黄文政淮人戍蜀

  軍潰間道走靜江馬塈邀與同守城破文政被執大詬不屈元軍斷其舌以次劓刖之文政含胡叱

  咄比死不絶聲龔開淮陰人嘗與陸秀夫同居廣陵幕府宋亡不仕嘗為文天祥陸秀夫作傳

  人擬之遷固︹元︺趙篔翁山陽人延祐甲寅始設科取士篔翁成進士授泗州判官後為

  總管中大夫補著雅樂有覆瓿集金原舉鹽城人善吟咏博通經史光工楷書篆草弱冠

  為郡學錄厯州郡守有雲谷集︹明︺楊靖山陽人洪武進士選庶吉士擢户部侍郎以稱職見

  重於帝製大誥奬靖等以激勵羣臣二十二年進尚書明年調刑部𡨚獄多所平反嘗鞫一武弁門

  卒檢其身得大珠僚屬驚異靖徐曰安有珠大如此者乎碎之帝聞嘉其有四善焉㑹征龍州詔靖

  諭安南輸粟以白衣往反覆諭之安南遂奉詔帝大悦召為左都御史靖有智畧善理繁劇治獄明

  察而不深文坐小事賜死年三十八時論惜之金濂山陽人永樂進士授御史宣德初巡按廣

  東廉能稱最正統三年擢僉都御史參贊軍務八年拜刑部尚書與陳懋等討福建賊鄧茂七等有

  功景泰初召改户部時四方用兵需餉急濂綜核無遺議上撙節便宜十六事國用得無乏卒贈沭

  陽伯諡榮襄王瑜山陽人以總旗選隸趙王府䕶衞永樂末皇太子裁抑宦寺中官王儼等

  懼潛與趙府䕶衞指揮孟賢謀將令中人毒帝廢太子立趙王其黨高正密告瑜瑜大驚遂詣闕告

  變帝乃急捕賢等盡得其邪謀皆伏誅授瑜遼海衞千户仁宗立擢錦衣衞指揮同知戒同官勿慢

  瑜事必白瑜乃行瑜持大體不為苛細廷中稱其宣德八年進左副總兵鎮淮安董漕運累遷左

  軍都督僉事淮安瑜故鄉也人以為榮在淮數年有善政葉淇山陽人景泰進士授御史天順

  初石亨譖之下吏考訊無驗出為武陟知縣成化中累官大同巡撫孝宗立召為户部侍郎遷尚書

  哈密為吐魯番所陷守臣請給其遺民廪食處之内地淇曰是自貽禍也寢其奏姦民獻大名地為

  皇莊淇議歸之有司内官龍綬請開銀鑛淇不可帝從之後綬請長蘆鹽二萬引鬻於兩淮以供織

  造費淇力爭竟不納居户部六年直諒有執能為國惜財用每廷議用兵輒持不可乞休歸卒贈太

  子太保子䞇天順進士厯官刑部右侍郎以清操聞劉世安其先山陽人襲世職為衞指揮

  使勇敢善戰延綏用兵以戰功累遷都睿同知改左副總兵協守大同宏治中鎮甘肅與巡撫許進

  襲破吐魯番於哈密復其城而還進左都督安有膽智孝宗時稱良將焉卒贈廣昌伯楊文

  母喪廬墓晨奉櫛頮夕奉浣濯成化中旌王鋐山陽人父母及祖父母相繼殁俱躬負土成墳

  廬其墓三載刻木為像晨昏泣奠成化中旌韋斌山陽人成化進士官給事中嘗曰假彈劾

  以快私讐掇細微以賣公道吾所深恥出為福建學使衡鑒精明拒絶私情多所造就蘇勤

  安東人自其五世祖至勤六世同居不殖私財敦尚禮義成化間旌為義門朱勇安東人五

  世同居宏治間旌丁震山陽人自其高祖父義以來五世同居正德中旌蔡昂

  人少穎異嗜讀書每假人書一覽成誦正德甲戌進士在史館幾三十年有聲於時厯官禮部侍郎

  有頤貞堂集潘塤山陽人正德進士授工科給事中性剛決彈劾無所避論都御史王鼎南

  京兵部尚書劉機鼎竟罷去復劾保定巡撫甯果天津督兵御史陳天祥貪暴詔俱召還乾清宫災

  塤上疏切諫報聞遷兵科都給事中以爭右都督毛倫襲廕事中㫖外調開州同知嘉靖七年累官

  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潞州巨盜陳卿為亂山西巡撫討賦無功敕塤㑹𠞰大破之捷聞帝將大賚

  適以他事罷去及給事中夏言覈上平賊功塤為首桂萼惡之但賚銀幣而已陳斗南

  人嘉靖進士事繼母至孝母病疽悲號七日口吮所患母立愈人稱孝感丁士美清河人嘉

  靖進士第一授修撰萬厯初厯吏部左侍郎為人謙厚不露廉鍔居官絶餽遺與人處退然若無能

  意所不可輒怫然見辭色以父老屢請終養不許及聞訃哀毁成疾卒贈禮部尚書諡文恪

  錦山陽人母疾侍湯藥不解衣者三月侍父鸞寢處不入私室者十數年每冬月父足凍裂以舌

  䑛之父患劇疾嘗其糞嘉靖中以嵗貢當赴京錦念父老不忍離𰯌下竟不行孔金山陽人父

  早亡母謝氏遺腹三月而生母為大賈杜言逼娶投河死金長屢訟於官不勝乃乞食走訴闕下不

  得達還墓所晝夜號泣里人陳其事於府知府張守約坐言大辟卒死獄中金子良亦有孝行父病

  刲股為羮以進旋愈比卒廬墓哀毁萬厯四十三年父子並得旌邱度山陽人萬厯進士授

  南康推官遷主事榷税九江正課既足盡弛關禁任舟楫往來厯遷光祿卿卒贈户部右侍郎度居

  官廉介持法不避豪强初為諸生時知府高其文行延為弟子師不可念其貧為置田復遺之金皆

  不受始艱於子家人為置妾久而還之仍處子也其操行如此岳鍾秀山陽人性至孝為兒

  時即刲股愈父疾母病嘗糞知不起𥸤天求代居喪毁瘠骨立萬厯丁酋舉於鄉以知縣徵授刑部

  主事詳讞囚冊出死罪百餘人富豪殺人論死賄庖人埋金驛館求赦鍾秀怒將執治之庖人夜遁

  厯郎中出為雲南參議遷貴州副使所至以清操聞張世顯大河衞人天啓初為戚家堡遊

  擊聞警出戰兵敗他部皆走部卒亦請暫避世顯不可血戰重圍中力盡援絶身被數十創死

  宏安東人白蓮寇起宏應募往𠞰被執不屈釘於二樹間罵不絶口而死潘宏山陽人崇

  禎中以貢生知舞陽縣李自成攻陷南陽所屬州縣皆失守進攻舞陽宏發礮擊之多斃諸生潛遣

  人約降乃開門縛宏以獻賊索印脅降宏怒罵不屈乃斷其手支解之子澄瀾痛憤大𡘜投井死

  岳薦山陽人少嗜學該涉經史尤好濂閩書歲饑已食糠覈文母甘㫖未嘗缺有庶弟甫生其

  母卒薦適生女命婦棄女而乳其弟持身嚴重接人和易誨子弟諄切不倦終身未嘗去書而不喜

  著述鄉人稱爲西來先生趙世選山陽人崇禎八年以貢生授和州訓導扺任九日獻賊逼

  城與知州誓死守三日城陷罵賊不屈死事聞贈國子監學錄周文煒清河人官商州同知

  署州事癸未闖賊犯境文煒竭力守禦城陷罵不絶口爲賊所磔子元生哭父罵賊亦被殺 本朝

  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忠愍 鍾 希賢清河人冀北道參議崇禎十一年闖賊亂城陷

  不屈死同縣王茂遠知靈璧縣與希賢同殉節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並   賜諡節愍

  應選桃源人知龍安縣崇禎十七年賊入蜀誓死守城比陷舉家遇害 太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王百度鹽城人崇禎末爲崇明守備搗賊崇明中流矢死 本朝乾隆

  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 劉 永昌安東人崇禎末鎮守江淮總兵官闖賊陷應州父被

  執招之不屈投江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張緯安東人崇禎末官銅陵訓

  導城破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李 幹才鹽城人崇禎末生員甲申

  聞京師破不食死同縣生員石盤與都司酆某同舉兵兵敗被執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入昭忠祠

 ︹本朝︺張弨山陽人精六書貧而嗜古尤究心金石後以聾廢而考證彌勤顧炎武音學弨所寫

  張新標山陽人順治進士有文名官考功司甚舉其職徐越山陽人順治進士授

  行人擢御史在諌垣十有三年條奏皆關大政言漕河事先後十六疏厯陳淮黄分合變遷及兩河

  衝決州縣被災狀尤悉遷兵部督捕左理事官引疾歸陸求可山陽人順治進士知裕州

  墾荒田蘇驛遞民以父母歌之厯官福建學道求可少孤事祖母與母極孝篤志好學為時所稱

  邱象升山陽人順治進士選庶吉士累遷侍講通判瓊州黎酋恃險梗化選兵進𠞰戮其渠

  帥入為大理寺副部議有與律未合者多所駮正弟象隨貢生舉博學鴻詞授檢討厯官洗馬象隨

  少有才名性至孝父殁廬墓三年族人稱之劉昌言山陽人順治進士知岑溪縣鄰寇彭

  奇犯境以忠義激勵士卒協力固守復設方畧誘之寇黨遂縛奇以降并獻名冊昌言誅其魁焚其

  冊全活數千人岑俗輕生小忿輒茹毒隕命為立嚴禁攝蒼梧縣卒李鎧山陽人少孤力學篤

  於孝友順治進士厯知綏陽蓋平二縣俱著循績又舉博學鴻詞授編修纂修明史屢擢内閣學士

  兼禮部侍郎鎧博覽羣籍至老彌篤所著詩賦外有史斷讀史雜記諸篇張鴻烈山陽人康

  熙已未舉博學鴻詞授檢討纂修明史疏請開支河轉漕以避河險又時興殿工採木遠省復有寛

  期減數之請事悉施行鴻烈詞藻豐蔚一時推為鉅手宋曹鹽城人工詩善書初舉山林隱

  逸郡縣敦趨上道曹辭疾不就大臣復以博學鴻詞薦堅辭時稱為射陵先生嵇宗孟

  人天資穎異善屬文順治舉人厯守杭州乞歸舉博學鴻詞以疾辭不赴著有立命堂集楚江蠡史

  閻若璩其光自太原徙山陽若璩淹貫經史學博而精尤長於考訂所著有尚書疏證

  四書釋地困學紀聞注等篇周振采山陽人愽學能文名著大江南北以選貢生終藝林

  盧順桃源人嘉慶九年由營伍拔補山東營把總以防守有功洊升署淮揚河營遊擊尋

  署參將二十三年調赴豫省堵築馬營霸將合龍壩心陡蟄順搶險陷殁事   聞賞加副將銜

  廕卹雲𮪍尉世職

 ︹流寓︺︹唐︺李華贊皇人李峴領選江南表幕府擢檢校員外郎去官客山陽勒子弟力農安於

  窮槁晚事浮圖法不甚著書惟天下士大夫家傳墓版及州縣碑頌時時齎金帛往請乃强為應大

  厯初李珏趙郡人客居淮陰孤事母以孝聞︹宋︺陳瓘南劒州沙縣人以得罪蔡

  京竄徙旋居南康又移楚州不使一日少安宣和六年卒高宗時諡忠肅

 ︹列女︺︹唐︺王義方母漣水人義方擢侍御史將劾奏李義府意必得罪問計於母母曰昔

  王陵母伏劒成陵之誼汝能盡忠吾死不恨義方即上言義府罪貶萊州司户參軍趙氏女

  山陽人父盜鹽當死女詣官訴曰迫飢而盜救死耳情有可原能原之耶否則請俱死有司義之許

  減父死女曰身今為官所賜願毁服為浮屠法以報即截耳自信侍父疾卒不嫁︹五代︺︹南

  唐︺劉仁贍妻薛氏清河人周世宗攻壽春急仁贍死守少子崇諫渡淮謀降為軍

  校所執仁贍命腰斬之監軍使人求救於薛氏氏曰崇諫幼子固所不忍然貸其死則劉氏為不忠

  之門促命斬之然後成喪聞者皆為出涕及仁贍死氏不食五日而死︹宋︺北神烈婦

  山陽人夫為商載之同行夫死貧無以殮同舟商貸為喪具自恃有恩既葬勢逼婦欲亂之婦抱嬰

  兒赴淮死宋徐積記其事︹元︺耶律養正妻韓氏山陽人名惟秀養正為鹽城令

  卒於官氏無子終喪還父母家其弟敏與妻繼卒獨居養父母敏生二子曰肅曰寛肅早卒妻楊氏

  年十九守節寛官户部侍郎卒繼妻丁氏生子立與楊同守立亦早卒妻金氏年二十亦守節不渝

  一門四節婦俱旌表︹明︺韓安妻孫氏山陽人嫁八月而夫死撫遺腹子守節終身宣

  徳間旌表申進妻徐氏山陽人年十九嫁三月夫挽漕沒於京既而同行者自京回還

  其夫衣物氏衣其衣投水死正德四年祀貞烈祠名曰雙烈孔椿妻謝氏山陽人即

  孝子孔金母年十九適椿明年椿死妊三月生金紝織以奉姑姑卒鹽賈杜言逼娶之投淮死尸逆

  流數十里至貞烈祠前止逾旬顔色如生及金長悲憤其母之死號訴於官卒寘言於法貞女

  鮑氏山陽人李揮使之子聘妻也未嫁李氏子卒父母欲奪其志女詭辭以服闋展墓焚楮畢

  即如命父母從之每夜假誦經需油陰漬所著衣及期展墓焚楮巨萬急躍入火中死萬厯四年官

  表其墓後人建祠於墓所 本朝乾隆六年 旌表顔遂妻胡氏鹽城人年二十一夫

  死舅姑為其貧而無子潛以許人聘禮至門悲號幾絶是夜自經死劉存仁妻王氏

  鹽城人存仁病卒氏自縊嘉靖初旌表朱价妻張氏鹽城人夫死遺孤朱金長娶錢

  氏未幾金亦亡無子姑婦相依守志彌堅張年八十三錢年七十五俱以節終易無極妻

  孫氏鹽城人夫亡氏斷髪破面誓不改適子之興方幼刲股以療母疾詔旌其門曰節孝

  剛妻周氏清河人年二十夫亡即自縊死李政繼妻范氏清河人政知胙

  城病殁子元夫婦相繼死遺孫男女俱幼時氏年十八杜門紡績撫養二孤守節終身事聞旌表

  蘇正二妻邵氏安東人夫卒氏年二十二兄欲奪其志氏不從守節終身莊尚

  妻胡氏桃源人年二十九夫亡撫棺號哭絶而復蘇久之自縊死陳性善妻胡

  氏桃源人夫亡守節崇禎末為流賊所劫擁之上馬氏詈罵不從賊怒碎其首同時有葛一麐妻

  朱氏見賊漸逼自縊

 ︹本朝︺徐文采妻潘氏安東人夫亡守節孝養孀姑孤成立順治十二年 旌

  華宗妻張氏山陽人成婚三日夫亡殉節康熙年間 旌趙樹儀聘妻

  王氏鹽城人未嫁夫亡守貞同縣薛熏聘妻趙氏趙廷對聘妻蔣氏陳繼中聘妻王氏均未嫁

  夫亡守貞孝烈女薛國琳聘妻沈氏刲股救父疾未嫁夫亡殉烈唐氏劉氏均守正捐軀俱康熙年

   陳 秉繼妻劉氏桃源人夫亡守節孝事翁姑孤成立康熙年間 旌

  汪起鵠妻徐氏山陽人夫亡殉節同縣程元相妻俞氏王起禎妻周氏均夫亡殉節

  俱雍正年間 旌楊子厚妻鄭氏鹽城人夫亡殉節同縣曹芝節妻高氏吕震男

  妻朱氏王椅臣妻胡氏成肇孫妻王氏劉闇士妻許氏張允曙妻王氏張樹名妻蔣氏成昌代妻高

  氏薛衷妻楊氏均夫亡殉節俱雍正年間 旌汪之灝妻張氏清河人灝病劇氏刲

  股救之不愈時年十八以死守遺腹生子必達撫養成立必達妻丁氏年二十六夫亡守節家貧紡

  績養姑教子成立稱一門雙節同縣丁元棫妻吳氏張植妻楊氏張兆棟妻王氏仲又祕妻王氏張

  文郁妻陳氏張文彬妻宋氏妾潘氏均夫亡守節俱雍正年間 旌徐貢瑞妻孫氏

  安東人夫亡守節同縣劉三綱妻夏氏亦夫亡守節烈婦張敦良妻王氏夫亡殉節貞女梁世偉聘

  妻鄭氏朱克裕聘妻張氏孫兆鳳聘妻趙氏汪宣琇聘妻鄭氏均未嫁守貞俱雍正年間 旌

  宗禮妻陳氏桃源人夫亡守節同縣陳朝鼎妻王氏亦夫亡守節俱雍正年間 旌

  成䎦妻武氏山陽人夫亡守節同縣胡禹齡妻楊氏周坦生妻馬氏任珏妻馬氏汪國

  寶繼妻童氏王舉妻陳氏丁榮登妻張氏邱象升妻張氏妾郭氏彭皆六妻黄氏楊吉士妻丁氏盧

  文貴妻解氏張聯元妻潘氏李睿妻張氏俞國麟妻宋氏施于政妻薛氏孫志升妻朱氏陳應暲妾

  婁氏吳安謨妻沈氏張鴻炯妻邱氏祁孟鴻妻朱氏王國棟妻于氏周天孫妻劉氏禹治定妻楊氏

  程奎妻劉氏程之橋繼妻方氏龔三捷妻經氏沈擎柱妻馬氏程鞏妻查氏龍國寶妻郭氏石銘修

  妻程氏王洪士妻張氏何密妻鄒氏施烺繼妻劉氏張宗嗣妻胡氏宋君符妻趙氏李為椿妻馬氏

  羅之琳妻陸氏周凝祉妻張氏田奕葉妻沈氏潘可榮妻陳氏方廷元妻李氏程國佺妻許氏黄玉

  茗妻姚氏許檜齡妻范氏鄒預妻王氏邱懋妻許氏邱説妻吳氏陳金錄妻張氏王兆䕫妻王氏邸

  士璵妻時氏謝宜生妻魏氏盛大柏妻杜氏周子常妾朱氏李守正妻許氏程之椿妻洪氏徐震妻

  詹氏李熹妻邱氏胡爾王妻傳氏郝士瑚妻張氏任宗元妻李氏任士麒妻錢氏梅雨三妻任氏李

  蕡妻徐氏魏德甫妻張氏盧豸御妻方氏趙德吾妻鞠氏許灜孫妻王氏周禎妻魏氏張生魯妻周

  氏戴星妻張氏劉永禕繼妻程氏妾賀氏王炳妻陳氏陳廷諫妻嵇氏戴欽妻項氏馬似龍妻王氏

  葉馠繼妻黄氏許驈妻韓氏張坊妻范氏潘有邑妻田氏王益寛妻黄氏高倫妻開氏徐一襄妻謝

  氏李應溥妻程氏周延士妻朱氏俞漢斌妻陳氏戴大系妻楊氏戴大纁妻李氏黄浚妾梁氏沈鎧

  妻王氏葉夢鼇繼妻黄氏章豹妻王氏高全偀妾蔣氏陸毓妻安氏舒大宗妻李氏童瓚美妻安氏

  史嚴叟妻張氏陳宏智妻程氏楊芸妻吳氏程國鎮妻許氏程國錫妻李氏馬映奎妻陸氏梁文煒

  妻杜氏許一翥妻袁氏程建言妾陸氏高全俸繼妻熊氏高璹妻陳氏楊曾妻王氏周順孫妻程氏

  楊愷妻吳氏熊登龍妻姜氏李宫妻曹氏邱之玖妻余氏李天祥妻程氏周絅妻葛氏陳世韜妻王

  氏史彭年妻陳氏張志炳妻王氏楊維舜妻王氏孫如璠妻葛氏葛光璧妻許氏王佩妻葛氏張是

  妻楊氏邱怙妻王氏蘇宏應妻鮑氏吳昌逺妻胡氏陸志超妻劉氏劉恢妻周氏劉鎬妻楊氏崔隆

  居妻張氏邱直方妻沈氏王容妻徐氏蔡天毓妻徐氏馬鼎發繼妻楊氏萬延禧妻周氏施可為妻

  程氏楊顔妻張氏阮應商妾姜氏梁伊妻楊氏丁瑄妻楊氏程䩪妻查氏王曇妻胡氏丁泰妻陳氏

  孫遵妻郝氏尚朝妻霍氏郝文璧妻張氏汪宏遠妻鄭氏王子高妻丁氏方廷魁妾王氏張天簡妻

  張氏周志學妻牟氏毛希仁妻陸氏朱演妻陳氏倪鷫遠妻林氏萬鵬妻宰氏支廷璋妻陳氏丁承

  緒妻曹氏盧廷俊妻汪氏周詒孫妻邱氏丁允益妻倪氏沈從祖繼妻張氏張鎔妻畢氏汪纁妻孫

  氏陳憲妻郭氏彭文光妻錢氏樂晉妻王氏陳潛濬妻張氏劉體元妻高氏朱永壽妻吳氏黄士連

  女黄氏盧士亮妻張氏蔣玉妻閻氏均夫亡守節貞女李士達聘妻曹氏江希仁聘妻胡氏林世潮

  聘妻潘氏王位聘妻董氏石曰孚聘妻王氏程氏均未嫁夫亡守貞烈女李某聘妻黄氏徐氏余得

  水女陶順遠女均未嫁夫亡殉烈俱乾隆年間 旌汪常子妻陳氏阜寕人夫亡殉

  節同縣周永祿妻莊氏顧相乾妻陳氏顧自諟妻周氏張九思妻蔣氏周兆熊妻崇氏戴志津妻田

  氏孫天篤妻申氏周永濤妻李氏楊必至妻田氏張朋妻費氏周頌妻李氏李紹公妻朱氏高含妻

  陳氏顧成麟妻周氏均夫亡殉節烈女戴大斌聘妻王氏何其位聘妻郭氏均未嫁夫亡殉烈俱乾

  隆年間 旌卞士頎妻朱氏鹽城人夫亡守節同縣錢士高妻萬氏陳天祐妻顧

  氏曹法曽妻劉氏潘兆晟妻陳氏張峒妻羅氏萬方泰妻吳氏王肇修妻劉氏姜可則妻陶氏王建

  伯妻胡氏吳公穉妻薛氏陳利國妻劉氏陳武前妻林氏成應芳妻張氏張鏻妻易氏子漢妻洪氏

  程可信妻倉氏程又川妻葉氏張全畧妻王氏夏銘妻畢氏陳方來妻高氏姜有棟妻夏氏胡君聖

  妻朱氏葉恒楷妻項氏潘璣妻楊氏唐琦妾孔氏張漢節妻洪氏郭調鼎妻史氏吳其中妻倪氏均

  夫亡守節貞女張氏未嫁夫亡守貞俱乾隆年間 旌張翠妻盧氏清河人夫亡守

  節同縣丁焞妻汪氏丁爾培妻張氏張元文妻孔氏劉大纕妻金氏周可求妻宗氏張靜如妻周氏

  鄭文彞妻袁氏劉佳妻許氏吳沆妻陳氏吳廷樞妻仲氏張鑰妻周氏周經妻劉氏倪鼐妻金氏劉

  璵妻蔣氏仲信妻周氏陳萇松妻張氏丁延澄妻何氏杜益妻李氏杜美生妻張氏陳有志妻孫氏

  葉廷芳妻陳氏陳仁瀚妻范氏丁塘妻王氏王宏祖妻劉氏朱三近妻蔣氏孫國柱妻李氏均夫亡

  守節俱乾隆年間 旌程元龍妻楊氏安東人夫亡守節同縣程朝徵妾朱氏金

  天灝妻費氏金人岳妻程氏周璜妻徐氏徐國達妻朱氏高人依妻吕氏李立妻陳氏王増妻薛氏

  朱衣妻徐氏江元熹妻林氏王咸受妻薛氏嵇雯光妻賈氏張嵩妻趙氏李子仁妻沈氏張棟妻馬

  氏畢天鉁妻張氏妾黄氏劉忠亮妻汪氏劉忠京妻汪氏謝文掞妻皇甫氏陳秉埈妻汪氏施㑹生

  妻蔡氏羅聘妻陳氏王維方妻胡氏俞頎妻汪氏朱受泰妻張氏孫恒源妻張氏張繹思妻嵇氏任

  必達妻王氏賈密妻萬氏嚴宗妻朱氏王世儒妻賈氏賈象升妻劉氏王言妻劉氏程燦妻舒氏沈

  殿玉妻朱氏左紹孟妻錢氏朱志忠妻盧氏胡巨浩妻鄭氏胡管妻李氏唐卻卿妻賈氏程植妻車

  氏左秉彝妻梁氏江紹宗妻侍氏陳樊繼妻張氏朱偉妻孫氏徐某妻賀氏鄭文舉妻林氏嵇文進

  妻張氏均夫亡守節貞女張氏未嫁夫亡守貞俱乾隆年間 旌胡始生妻王氏

  桃源人夫亡守節同縣王維后妻劉氏劉盡穀妻潘氏傅斌徠妻張氏曹文科妻姜氏莊萬人妻王

  氏劉讓妻王氏宋士麟妻劉氏陳調先妻胡氏曹應謀妻王氏袁三捷妻田氏袁三魁妻錢氏陳榴

  妻袁氏曹技善妻孫氏李永茂妻劉氏韓冠玉妻胡氏張潛睿妻周氏葛文照妻吳氏倪詵妻林氏

  孫柱啛唐氏熊竒麟妻金氏葉之藻妻孟氏王敕妻時氏黄自珍妻顔氏王二聘妻彭氏薛有魁妻

  蔣氏均夫亡守節俱乾隆年間 旌沈紹宗妻范氏山陽人夫亡守節同縣程鈞體

  妻楊氏沈恒妻阮氏陳天和妻周氏葉鎮妻汪氏陳偉繼妻胡氏虞縉妻秦氏高永義妻王氏葉從

  龍妻談氏潘毓蕃妻劉氏邱庭楷妻許氏朱錫紱妻劉氏丁承紱妻濮氏劉文輝妻王氏均夫亡守

  節烈婦吉殿英妻劉氏裴廣妻周氏均守正損軀貞女白守禮聘妻衡氏潘廷輝聘妻劉氏均未嫁

  夫亡守貞俱嘉慶年間 旌薛諶妻蔡氏阜寕人夫亡守節同縣梁文俊妻姜氏卞

  漋妻周氏陳乃疆妻劉氏裴玉麟妻宋氏夏鈞妻伏氏戴杰妻李氏陳肇敏妾崔氏周允濤妻李氏

  均夫亡守節烈女朱氏項八龍聘妻朱氏均守正捐軀俱嘉慶年間 旌馬貫文妻丁

  氏鹽城人夫亡守節同縣吳鑑妻許氏孫履祥妻沈氏王謨妻吳氏藍璵妻朱氏金冠年妻陳氏

  徐嘉潁繼妻沈氏均夫亡守節貞女馬安邦聘妻劉氏張麟性聘妻陶氏王有光聘妻周氏均未嫁

  夫亡守貞俱嘉慶年間 旌杜長元妻丁氏清河人夫亡守節同縣萬家駿妻蕭

  氏鄭英妻徐氏孫沅戒妻劉氏均夫亡守節貞女朱嘉樹聘妻張氏未嫁夫亡守貞俱嘉慶年間

  陸文祥妻李氏安東人夫亡守節同縣李士順妻潘氏尤某妻朱氏孫燮妻馬

  氏朱向昻妻劉氏孫春耀妻薛氏朱偉妻孫氏程樊繼妻劉氏楊伯壎妻李氏嚴履忠妻楊氏姜之

  潔妻張氏嚴⿱⿵乃𰀁皿 -- 盈川妻左氏程喬枝妻王氏王鏡繼妻周氏朱崧繼妻馮氏徐廷標妻劉氏丁瑗妻王

  氏劉師聖妻嵇氏吕如椿妻高氏程耀祖妻馬氏嵇瑩妻劉氏侯如英妻薛氏吕塗妻唐氏均夫亡

  守節貞女李日逺女劉氏女洪世榮聘妻薛氏黄墀聘妻王氏均未嫁夫亡守貞俱嘉慶年間 旌

  臧勤修妻吳氏桃源人夫亡守節同縣李學妻翟氏倪金山妻林氏楊大用妻李氏

  陳預勲妻謝氏陳豫樂妻陸氏均夫亡守節貞女張選奎聘妻史氏王有安女費興祚女均未嫁夫

  亡守貞烈女王德仁女守正捐軀俱嘉慶年間 旌

 ︹仙釋︺︹宋︺孫賣魚不知其名嘗賣魚楚州市極暑中遇一道士謂曰汝魚餒矣能飲我可使

  魚活遂飲以斗酒因與談論自此言人禍福輒應宣和中召至京師賜號塵隱處士復還楚州靖康

  初嘗於亳州太守宫號咷大𡘜而去人莫解其故有記其時日者乃汴京陷之日也後不知其所在

  婁道者安東人生有異相長爲承天寺僧後有新知軍入境不喜仙釋道者謂其徒曰緣盡

  矣知軍命焚之不動忽風雷滅火口出白烟自焚獨留目晴與舌本耳

 ︹土產︺鐵漢書地理志鹽瀆有鐵官唐書地理志鹽城有鹽府志山陽有廟灣場鹽鹽城有劉

  莊伍佑新興白駒四鹽場唐書地理志楚州貢貲布紵布皮貨府城出府志海内共推淮

  安皮箱筍莢以其硝皮最精熟也皷尤佳寰宇記楚州產淮白魚又漣水軍產白魚海鰡魚

  海螵蛸明統志山陽鹽城二縣俱出府志靛種最青河南種靛其種多產於淮










                          前提調官張日章恭纂輯

                          提調官賈克填恭覆輯

                          校對官孫家良恭  校

                          前校對官章詒燕恭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