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二百二十八至二百二十九

卷二百二十六至二百二十七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二百二十八至二百二十九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二百三十至二百三十一

大清一統志

 西安府

︹古蹟︺長安故城在今長安縣西北漢書高帝紀七年自櫟陽徙都長安地理志長安高帝

  五年置惠帝元年初城六年成三輔黄圖長安本秦離宮漢初置城狹小惠帝更築高三丈五尺上

  闊九尺雉高三板周迴六十五里城南為南斗形城北為北斗形至今人呼漢京城為斗城是也舊

  漢儀曰長安城中經緯各長三十二里十八步地九百七十二頃八街九陌三宮九府三廟十二門

  九市十六橋地皆黒壤今赤如火堅如石父老傳云盡鑿龍首山土為城城下有池廣三丈深二丈

  後漢光武遷都洛陽初平二年復都長安晉永興元年河間王容將張方劫帝幸長安永嘉六年

  州刺史賈疋迎秦王鄴入長安即帝位大興元年劉曜徙都長安永和七年苻健入長安遂都之太

  元十一年姚萇僭號於長安改長安曰常安義熙十三年劉裕執姚浤留子義真鎮長安十四年赫

   連勃勃克長安遣子璝鎮之號曰南臺後魏始光三年奚斤克長安延和二年發秦雍兵築小城於

   長安城内永熙三年遷都長安是爲西魏隋時徙廢括地志長安故城在今縣西北二十里元和志

   在縣西北十三里寰宇記按郡國縣道記云長安縣故城今謂之苑城漢京兆府在故城内上冠里

   其縣理今失其所在長安蓋古鄉聚名隔渭水對秦咸陽宮漢於其地築未央宮謂大城曰長安城

   五年置縣以長安爲名厯後漢魏晉苻姚後魏及周不改隋開皇三年遷都移於長壽坊西南隅長

   安志唐禁苑西北與長安故城接東西十三里南北十三里亦隷苑中長安圖說長安城後趙石虎

   亦嘗修之在今奉元路西北十二里隋遷都龍首山此城遂廢至今民猶呼曰楊家城又三輔黄圖

   水經注等書言長安城有十二門皆通達九衢以相經緯東面三門其一曰宣平門亦曰東都門其

   一曰清明門其一曰霸城門亦曰青門南面三門其一曰覆盎門又曰端門北對長樂宮其一曰鼎

   路門北對武庫其一曰平門北對未央宮亦曰便門西面三門其一曰章門亦曰光畢門其一曰直

   門其一曰雍門北面三門其一曰横門如淳曰音光其一曰𢊍城門又曰朝門其一曰洛城門亦曰

   大興故城即今府城隋書高祖紀開皇二年曰長安城從漢彫殘日久龍首山川

   原秀麗卉物滋阜宜建都邑詔左僕射高熲等創造新都名曰大興城地理志城東西十八里一百

   一十五步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元和志初隋氏營都宇文愷以朱雀街南北有六條高坡為

   乾卦之象故以九二置宮殿以當帝王之居九三立百司以應君子之數九五貴位不欲常人居之

   故置元都觀興善寺以鎮之舊唐書地理志隋自漢長安故城東南移二十里置新都今京師是也

   皇城在西北隅謂之西内又有大明興慶二宮謂之三内唐書地理志皇城長千九百一十五步廣

   千二百步宮城在北長千四百四十步廣九百六十步周四十八百六十步其崇三丈有半京城前

   直子午谷後枕龍首山左臨灞岸右抵灃水其長六千六百六十五步廣五千五百七十五步周二

   萬四千一百二十步其崇丈有八尺長安志唐京城亦曰外郭城即隋大興城周六十七里南面三

   門正中曰明德東曰啟夏西曰安化東面三門北曰通化中曰春明南曰延興西面三門北曰開遠

   中曰金光南曰延平北面一門曰光化郭中南北十四街東西十一街其間列置諸坊有京兆府萬

   年長安二縣所治寺觀邸第編戸錯居焉當皇城南面朱雀門有南北大街曰未雀門街東西廣百

   步萬年長安二縣以此街為界萬年領街東五十四坊及東市長安領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又唐

   皇城俗呼子城東西五里一百五十步南北三里一百四十步南面三門正南曰朱雀北當宮城之

   承天門南當外郭之明德門東曰安上西曰含光東面二門南曰景風北曰延喜東當外郭之通化

   門西面二門南曰順義北曰安福西當外郭之開遠門城中南北七街東西五街其間並列臺省寺

   衞不使雜人居止宮城東西四里南北二里二百七十步周十三里一百八十步南即皇城北抵苑

   東即東宮西有掖庭宮雍錄唐城内外凡三重外一重名京城内一重名皇城又内一重名宮城長

   安圖說唐天祐元年朱全忠毁長安宮百司及民廬舍節度使韓建去宮城外郭城重修子城南閉

   朱雀門又閉延喜安福門北閉元武門是為新城即今奉元路治也城之制内外二重四門門各三

   重今存者惟二重内重基址尚存東西又有小城二以為長安咸寕縣治杜陵故城

   寕縣東南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曰匄之祖在周為唐杜氏杜預注唐杜二國名殷未豕韋國

   于唐周成王滅唐遷之於杜為杜伯今京兆杜縣史記秦本紀武公十一年初縣杜漢書宣帝紀元

   康元年以杜東原上為初陵更名杜縣為杜陵地理志京兆尹杜陵故杜伯國宣帝更名水經注狗

   枷川水北逕杜陵東陵之西北有杜縣故城括地志杜陵故城在萬年縣東南十五里南去宣帝陵

   五里寰宇記杜城縣周建德二年省 按漢志謂杜陵即杜伯國水經注以下杜城為杜伯國寰宇

   記長安志又以下杜城為杜縣而杜陵為宣帝改置之縣諸說不同詳見後下杜城下又魏書地形

   志謂晉改杜陵為杜城後魏改杜縣杜預左傳注云今京兆杠縣正據晉時言蓋晉為杜縣後魏改

   杜城故隋書云大興有後魏杜城是也霸陵故城在咸寕縣東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

   臣年表孝文九年以芷陽鄉為霸陵漢書地理志霸陵故芷陽文帝更名三秦記秦穆公築宮于此

   因名霸城水經注霸水故渠東北逕霸縣故城南漢縣也自新豐故城西至霸城五十里霸城西十

   里則霸水水西二十里則長安城史記正義霸陵縣即霸上在萬年東北二十五里東南去霸陵十

   里寰宇記霸城縣周建德二年省 按舊唐書地理志武德二年分萬年置芷陽縣七年廢其地亦

   在今縣東史記秦悼太子昭襄莊襄俱葬芷陽宣太后葬芷陽驪山項羽紀沛公從驪山道芷陽間

   行歸霸上括地志芷陽在藍田縣西六里長安圖自驪山以西皆芷陽地蓋秦時芷陽地甚廣不止

   霸上萬年故城今咸寕縣治漢初置縣於今臨潼縣北之櫟陽故城屬左馮翊後周

   移置于此元和志周明帝二年分長安霸城山北等三縣始于長安城中置萬年縣隋開皇三年

   都改為大興縣理宣揚坊武德元年復為萬年寰宇記周置萬年縣理八角街以東隋移于宣揚坊

   東南隅梁開平元年改為大年縣後唐同光元年復舊名宋史地理志京兆府樊川舊萬年縣宣和

   七年改金史地理志京兆府咸寕本萬年後更名泰和四年廢㝷復清𩔖天文分野之書咸寕縣金

   大定二十一年改名渭城故城在咸陽縣東即秦所都咸陽也史記秦孝公十二年作為

   咸陽築冀闕徙都之始皇二十六年初併天下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各重千

   石置宮廷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陽十二萬户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北阪上南臨渭自

   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複道周閣相屬所得諸侯美人鐘鼓以充入之二世三年沛公入咸陽封宮

   室府庫還軍霸上居月餘項籍屠咸陽燒其宮室漢書地理志右扶風渭城故咸陽高帝元年更名

   新城七年罷屬長安武帝元鼎三年更名渭城三秦記咸陽在九嵕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陽故名咸

   陽關中記孝公都咸陽今渭城是始皇都咸陽今城南大城是魏書地形志咸陽郡石安縣石勒置

   秦孝公築渭城名咸陽宮括地志咸陽故城亦名渭城在今雍州北四十五里咸陽縣東十五里元

   和志秦咸陽在今縣東二十二里漢渭城縣亦理于此苻堅時改為咸陽郡後魏移咸陽郡于涇水

   北今涇陽縣理是也寰宇記咸陽縣本周王季所都苻堅于今縣東北長陵城置咸陽郡後魏太和

   二十年移咸陽郡于涇水北隋開皇十一年移咸陽於故咸陽城西北三里大業二年省又故渭城

   在今縣東北二十二里其城周八里後漢省入長安咸陽故城在今咸陽縣東唐初徙置

   即古杜郵亭也史記白起傳秦昭王使人遣起不得留咸陽中既行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賜之

   劒自裁後漢書郡國志長安有杜郵水經注渭水北有杜郵亭去咸陽十七里今名孝里亭中有白

   起祠即其伏劒處魏書地形志石安縣有杜郵亭元和志咸陽縣正東微南至京兆府四十里本杜

   郵亭也武德元年置白起堡二年置縣又加營築焉舊唐書地理志咸陽隋廢縣武德二年復分涇

   陽置初治鮑橋其年移治杜郵寰宇記咸陽縣武德六年又移于便橋西北百步官路北杜郵亭在

   縣西南三十八步長安志開寶九年詔周文王廟成王廟各去咸陽十五里今移縣就廟今城周四

   里秦故城在縣東二十里隋故城在縣東十三里唐故城在渭河北杜郵館西縣志明洪武四年

   丞孔文郁移治今所杜郵館在縣東五里長陵故城在咸陽縣東北漢書高帝葬長陵高

   后六年城長陵地理志左馮翊領長陵縣高帝置後漢屬京兆尹晉省三輔黄圖長陵城周七里百

   八十步因爲殿垣門四出及便殿掖庭諸宮寺皆在中關中記長陵城有南北西三面而東面無城

   陪葬者皆在東元和志長陵故城在咸陽縣東北三十里初漢徙關東豪族以奉陵邑長陵茂陵各

   萬户其餘五陵各千户皆屬太常不隸于郡寰宇記苻堅於咸陽縣東北長陵城置咸陽郡後魏太

   和十一年移郡於涇水北長陵故城在縣東北四十里去高帝長陵三里今廢城存縣志今有蕭城

   在縣東北四十里長陵北世傳蕭何所築蓋即長陵城也安陵故城在咸陽縣東即古程

   邑詩大雅度其鮮原居岐之陽正義周書稱文王在程作程寤程典皇甫謐云丈王徙宅于程蓋謂

   此也漢書地理志右扶風安陵惠帝置晉縣廢闞駰曰安陵本周之程邑也魏書地形志石安縣有

   安陵城水經注安陵北有安陵縣故城括地志安陵故城在咸陽縣東二十一里 按史記正義引

   周書程作郢即孟子所云畢郢也陽陵故城在咸陽縣東史記孝景四年更以弋陽爲

   陽陵漢書地理志左馮翊陽陵故弋陽景帝更名後漢改屬京兆尹魏志鍾繇嘗爲陽陵令即此晉

   廢括地志陽陵故城在咸陽縣東四十里寰宇記在縣東北四十一里東至景帝陵二里曹魏省舊

   志陽陵城在今高陵縣西南三十里平陵故城在咸陽縣西北十五里漢昭帝置屬右扶

   風魏改爲始平晉時徙廢寰宇記平陵城在今咸陽縣西北八十里魏黄初中改爲始平縣苻秦移

   縣於茂陵故城因而荒廢郡國記云平陵故城與茂陵故城相去二里長安志漢平陵縣在今興平

   縣東二十里咸陽縣平陵故城是按寰宇記云八十里誤當作十八里槐里故城

   平縣東南本周犬邱邑帝王世紀周懿王二年自鎬徙都犬邱史記漢元年項羽立章邯爲雍王王

   咸陽以西都廢邱漢書地理志右扶風槐里周曰犬邱懿王都之秦更名廢邱高祖三年更名晉書

   地理志始平郡泰始三年置治槐里縣魏書地形志扶風郡領槐里縣水經注縣南對渭水北背通

   渠晉太康中始平郡治也其城遞帶防陸舊渠尚存即漢書所謂槐里環隄者也括地志槐里故城

   在始平縣東南十里寰宇記犬邱城一名槐里城在今興平縣東南十里魏黄初元年於故城置扶

   風郡至晉泰始中郡徙理郿改此城為始平國領槐里縣後魏太平真君七年自此城徙縣於今縣

   理西二十五里槐里故城此城遂廢長安志故城周十二里 按周勃傳云勃攻槐里好畤最又圍

   章邯廢邱樊噲傳云噲擊章邯下槐里柳中咸陽摧廢邱是漢初有廢邱又有槐里其後置縣乃統

   謂之槐里耳隋志無槐里縣周書閔帝時槐里獻赤雀四蓋隋初廢也茂陵故城

   平縣東北漢書武帝紀建元二年初置茂陵邑三輔黃圖茂陵本槐里之茂鄉寰宇記茂陵故城在

   今興平縣東北十九里至宣帝始為縣晉併入始平縣後魏曾於此置始平郡領始平縣太平真君

   七年廢郡永安元年又移始平於今縣東北十五里始平故城此城遂廢長安志茂陵城周三里

   始平故城今興平縣治隋大業中徙置舊唐書地理志京兆府興平隋始平縣景龍四年

   中宗送金城公主入蕃别於此因改金城縣至德二載改興平縣元和志興平縣東至府九十里寰

   宇記魏黄初元年改平陵為始平因原以建名厯晉時至苻堅移於茂陵城魏永安元年又移於今

   縣東北十五里恭帝元年又移於縣東北二十五大象二年復移於今縣東南十五里文學城隋

   大業九年自文學城移於今所唐景龍四年改為金城縣置於馬嵬故城至德二載復為始平縣㝷

   又改為興平長安志興平縣城周七里餘隋大業九年築 按唐景龍末雖嘗徙縣焉嵬城尋還故

   新豐故城在臨潼縣東北史記高帝十年更名酈邑曰新豐漢書地理志京兆尹新

   豐秦曰酈邑高祖七年置應劭曰太上皇思東歸於是高祖改築城寺街里以象豐徙豐民以實之

   故號新豐西京雜記高祖既作新豐并移舊社衢巷棟宇物色如舊士女老幼相依道路各知其室

   放牛羊雞犬於通塗亦競識其家水經注魚池水逕新豐縣故城東後漢靈帝封段熲為侯國自故

   城西至霸城五十里舊唐書地理志隋新豐縣置古新豐城北垂拱二年改為慶山縣神龍元年

   為新豐天寶七載省寰宇記昭應縣東十二里有故城即漢新豐縣理所後漢靈帝末移安定郡陰

   盤縣寄理於此城今亦謂之陰槃城其新豐縣自陰槃寄理之後又移理於故城東三十里蓋在零

   水側周閔帝元年又徙於天寶廢新豐縣東南七里隋大業六年又移於天寶中廢縣所治長安志

   陰槃城在臨潼縣東北十四里兩京道里記曰湯泉水徑陰槃故城東門外去昭應十五里漢新豐

   邑即此是城東西南北各三千一百步往來大路必由此城 按新豐治所屢移今細考之括地志

   云新豐故城在今新豐縣西南四里宋白云昭應縣東十三里有故城寰宇記云新豐城在昭應縣

   東十二里此皆以漢縣言即晉魏之陰槃舊唐志之古城長安志所云縣東北十四里之陰槃城也

   元和志云新豐故城在昭應縣東十八里今志亦云在縣東北十八里此乃隋以後之新豐縣治即

   舊唐志所云治古城北者寰宇記云天寶中廢縣是也至故城東三十里零水側之新豐則自後漢

   末及晉魏所治天寶廢縣東南七里之新豐則後周所治今遺址多湮府縣志混為一城非是

  槃故城在臨潼縣東漢縣在今邠州長武縣界後漢末移置新豐故城晉屬京兆郡後魏太

  平真君七年併入新豐太和十一年復置後廢寰宇記後漢靈帝末移安定郡陰槃孫寄理新豐故

  城後魏太和九年自此移陰槃縣於今昭應縣東三十二里冷水西戲水東司馬村故城縣志司馬

  村在今縣東二十里昭應故城今臨潼縣治唐書地理志天寶三載析新豐萬年置㑹昌

  縣七載更縣曰昭應舊唐書地理志昭應縣置温泉宮之西北寰宇記縣在雍州東五十八里天寶

  初明皇每𡻕十月幸温湯𡻕盡而歸以縣去湯泉稍遠四年置㑹昌縣後以太宗昭陵之故數有徵

  應宰臣稱賀改為昭應長安志開寶九年詔秦始皇廟去昭應縣十里今移縣就廟大中祥符八年

  避玉清昭應宮名改縣曰臨潼櫟陽故城在臨潼縣東北七十里史記秦獻公二年城櫟

  陽十八年雨金櫟陽漢書高帝紀元年二月項羽立秦將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八月塞王欣降漢

  二年漢王都櫟陽令諸侯子在關中者皆集櫟陽為衞七年自櫟陽徙都長安地理志左馮翊領櫟

   陽縣又有萬年縣高帝置蘇林曰櫟音藥三輔黄圖太上皇築櫟陽北原因置萬年縣於櫟陽大城

   内以爲奉陵邑後漢建武二年封景丹爲櫟陽侯郡國志馮翊有萬年而無櫟陽徐廣曰櫟陽今萬

   年也晉時萬年縣屬京兆郡後魏仍屬馮翊郡水經注漆沮水逕萬年縣故城北爲櫟陽渠城即櫟

   陽宮也括地志櫟陽故城亦曰萬年城在今擽陽縣東北二十五里雍州東北百二十里元和志櫟

   陽本秦舊縣高帝既葬太上皇於𣡵陽之萬年陵遂分櫟陽置萬年縣理櫟陽城中故櫟陽城亦名

   萬年城後漢省櫟陽入萬年後周明帝省萬年入廣陽廣陽故城在臨潼縣北後魏景

   明元年置屬馮翊郡隋改萬年屬京兆郡唐初更名櫟陽元和志櫟陽縣西南至京兆府一百里本

   萬年後魏宣武帝分置廣陽縣周明帝更於長安城中别置萬年廣陽仍屬馮翊郡隋開皇三年

   郡縣屬雍州武德元年改爲櫟陽舊唐書地理志櫟陽縣天授三年隸鴻州大足元年還隸雍州唐

   書地理志天祐三年屬華州長安志縣西南至府九十里城周三里櫟陽鎮在郭下又有古縣城在

   縣北東西五里南北三里元史地理志至元初併櫟陽入臨潼明統志櫟陽城在臨潼縣北五十里

   今廢為鎮 按元和志謂隋仍為廣陽今考隋志京兆有萬年而無廣陽新舊唐書皆云櫟陽即隋

   萬年蓋隋開皇三年改周之萬年為大興復改廣陽為萬年耳又明統志以唐宋櫟陽即漢舊縣以

   括地志元和志考之唐宋櫟陽乃後魏廣陽漢縣又在其東北合為一城者誤高陵故城

   在今高陵縣西南史記秦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漢書地理志左馮翊高陵左輔都尉治闗中記光

   武東都之後馮翊治高陵魏畧建安初詔分馮翊西數縣為左右内史郡治高陵魏書地形志馮翊

   郡高陸郡治元和志縣西南至京兆府八十里本秦舊縣孝公置魏改高陸隋大業二年復為高陵

   通典魏黄初元年改高陸縣自此以前其縣在今縣西南一里後魏移居今所長安志漢縣在縣西

   一里古城周七里魏改高陸其治在今縣西南故城周二里今縣城周二里一百二十步南陵鎮在

   縣城鄠縣故城在今鄠縣治北尚書序啟與有扈戰于甘之野左傳昭公元年趙孟

   曰夏有觀扈帝王世紀扈至秦改為鄠漢書地理志右扶風鄠古國有扈谷亭扈夏啟所伐通典鄠

   亦謂之扈姚察訓纂云戸扈鄠三字一也元和志縣東北至京兆府六十五里故鄠城在縣北二里

   夏扈國也寰宇記自漢至隋皆於故鄠城置縣其城周四里頺垣尚在大業十年移於今所

   田故城在今藍田縣西史記六國表秦獻公六年初縣藍田水經注霸水北厯藍田川逕藍

   田縣竹書紀年梁惠三年秦子向命為藍田君蓋子向之故邑也後周徙廢長安志藍田故城在縣

   西三十里故嶢柳城今藍田縣治水經注渥水厯嶢柳城東西有二城魏置青泥軍於城

   内世亦謂之青泥城元和志藍田縣東北至京兆府八十里縣理城即嶢柳城俗亦謂之青泥城桓

   温伐苻健使將軍薛珍擊青泥城破之即其處也長安志後周閔帝二年析縣置玉山白鹿縣以三

   縣置藍田郡武帝建德二年省郡廢玉山白鹿入藍田以隸京兆自縣西三十里故城徙嶢柳城今

   治是也以前對嶢山其中多柳因取為名城周八里今縣城但東南一隅而已周三里八十步凡三

   門又青泥城在縣南七里 按嶢柳城亦謂之青泥城即今縣是也未詳復有此城池陽故

   城在涇陽縣西北漢書地理志左馮翊池陽惠帝四年置應劭曰在池水之陽魏書地形志咸陽

   郡池陽郡治二漢屬左馮翊晉屬扶風後省水經注鄭渠東逕嶻嶭山南池陽縣故城北元和志漢

   池陽縣故城在今涇陽縣西北二里後魏廢長安志後周建德中省池陽縣十道志云舊池陽城俗

   名迎冬城城中有尹吉甫碑後為驛今廢涇陽故城在今涇陽縣東南漢縣在今甘肅平

   涼府境苻秦時移置於此長安志苻堅於今縣東南二十八里置涇陽縣隋開皇三年徙於廢咸陽

   郡即今縣也縣志縣東南三十里有故縣邨即故涇陽縣治也俗訛為沈陽城或以為故雲陽城故

   池陽城者皆誤咸陽故城今涇陽縣治十六國春秋苻堅甘露二年置咸陽郡魏書地形

   志咸陽郡領縣五石安池陽靈武寕夷涇陽元和志涇陽縣南至京兆府七十里後魏於今縣置咸

   陽郡隋文帝罷郡移涇陽縣於此又長安志有胡縣城在縣西南角舊志在縣西南二里建置無考

   雲陽故城在涇陽縣北漢縣在今邠州淳化縣界後魏時改置于此屬北地郡後周置雲

   陽郡隋開皇初廢郡以縣屬京兆唐因之元和志縣西南至府一百十里後魏於今理别置漢故縣

   在縣西北八十里寰宇記縣在耀州西南七十里武德三年置於石門縣南十五里水衝城貞觀

   元年改為池陽八年仍改雲陽垂拱二年改為永安縣天授二年置鼎州久視元年州廢縣仍隸府

   神龍初復為雲陽縣後唐同光初割屬耀州長安志雲陽縣後魏太平真君七年别置開寶九年

   唐宣宗廟去雲陽縣鎮四十里今移縣就廟縣城周二里餘縣志雲陽故城在縣北三十里今雲陽

   鎮東有舊城址又有舊鼎州城在縣西北四十里即長街鎮三原故城在今三原縣東

   北元和志縣西南至京兆府一百十里本漢池陽縣地苻秦于嶻嶭山北置三原䕶軍後魏太武七

   年改置三原縣屬北地郡永安元年置建忠郡開皇三年屬雍州舊唐書地理志三原縣武德四年

   移治清谷南故任城改為池陽縣六年又移故所改為華池縣仍分置三原縣屬泉州貞觀元年

   三原縣仍改華池為三原寰宇記三原縣後唐割屬耀州在州南五十里長安志後魏永安元年

   縣于清水山後周建德二年建忠郡廢以縣屬馮翊郡今縣治西北三十一里三原故城是開寶九

   年詔唐祖廟去三原縣鎮十八里今移縣就鎮縣城周二里餘一百二十步縣志元至元二十四年

   移治龍橋鎮即今治也故城在縣東北三十里明宏治三年縣民巨海言縣在耀州正南九十里去

   西安府亦九十里山路崎嶇跋涉艱難因改屬西安府建忠故城在三原縣東北北史

   毛遐傳蕭寶夤搆逆遐與弟洪賓於馬祇柵建旗鼓以拒之寶夤敗明帝乃改北池郡為北雍州以

   洪賓為刺史改三原縣為建忠郡以旌其兄弟元和志後魏孝昌三年蕭寶夤逆亂毛洪賓立義柵

   捍賊永安元年於此置北雍州亦謂之洪賓柵其故城在縣北五十五里寰宇記永安故城即後魏

   北雍州城孝武帝永熙元年移北雍州於今宜州仍於城中置永安鎮 按長安志永安故城今在

   富平縣界邠州志云在今淳化縣東五十里蓋在三原與淳化及耀州接界處今三原志謂永安城

  在縣東北四十里恐誤盩厔故城在今盩厔縣東魏書地形志扶風郡盩厔漢武帝置

  後漢晉罷後復隋書地理志京兆郡盩厔後周置周南郡及恒州又有倉城温湯二縣㝷並廢唐書

  地理志鳳翔府盩厔本隸雍州天寶元年更名宜至德二載復故名乾寕中隸乾州天復元年

  屬元和志縣東北至京兆一百三十里漢舊縣山曲曰盩水曲曰屋寰宇記縣在鳳翔府東南二百

  里後周天和二年移於今鄠縣西北三十五里又割雍州之終南郡於此置恒州領周南郡建德三

  年從鄠西北移於今所長安志縣城周五里又故縣谷在縣西倉谷在縣西南二谷相近倉城縣當

  在其終南故城在盩厔縣東唐武德元年分盩厔縣置屬雍州貞觀八年廢宋初為

  盩厔縣清平鎮大觀元年升為清平軍復置終南縣屬京兆府以軍使兼知縣事金廢軍元至元初

  并省縣縣志清平軍城在今縣東二十五里渭南故城在今渭南縣東南十六國春秋

  苻堅甘露二年置渭南縣隋書地理志京兆郡渭南後魏置渭南郡後周廢括地志渭南故城在縣

   治東南四里西魏大統十六年築元和志縣西至京兆府一百三十里寰宇記縣在華州西三十五

   里本漢新豐縣地苻堅新置漢初有渭南郡因以取名後魏孝昌三年於今縣東四里明光原上置

   渭南郡及南新豐縣西魏廢帝三年改南新豐為渭南縣周建德二年省郡以縣屬京兆府隋開皇

   十四年自明光原移於今理周顯德三年自京兆割隸華州長安志縣城周三里餘隋大業九年

   故城在縣城北周十里餘疑即苻堅所置縣也下邽故城在渭南縣東北漢書地理志京

   兆尹領下邽縣應劭曰秦武公伐邽戎置有上邽故加下三輔黄圖下邽縣後漢併鄭桓帝西巡復

   之魏書地形志蓮勺縣有下邽城隋書地理志馮翊郡下邽舊置延夀郡開皇初郡廢元和志縣東

   南至華州八十里本秦舊縣後魏避道武帝諱改為夏封大業二年復舊後魏屬馮翊隋屬華州東

   北隔渭水八十里廢城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地志云秦下邽縣也自漢及晉不改魏初移於雄霸城

   水經注云渭水逕下邽故城南即此也隋大業十一年自此城移於西魏廢延壽郭城即今縣理縣

   志下邽故城在縣北五十里元省入渭南遺址猶存蓮勺故城在渭南縣東北漢書宣帝

   紀曾孫嘗困於蓮勺鹵中地理志左馮翊領蓮勺縣如淳曰蓮音輦勺音灼後漢因之晉魏屬馮翊

   郡水經注沮水東逕蓮勺縣故城北十三州志曰縣以草受名也隋書地理志大業初併蓮勺入下

   邽元和志故城在下邽縣東二十二里寰宇記在縣北二十二里後秦姚萇廢後魏太和三年改馮

   翊為延夀郡蓮勺縣仍舊隋開皇十年罷郡以蓮勺屬華州大業三年省入下邽縣志蓮勺故城在

   縣東北七十里即來化鎮是 按地形志馮翊郡𨗨勺下云有下邽城是下邽魏廢縣也後西魏大

   統三年復置兼置延夀郡寰宇記謂太和三年馮翊為延夀蓋太和為大統之譌又改當作分傳

   寫誤懷德故城在富平縣西南水經注沮水厯土門東原下東逕懷德城南城在北

   原上通典晉移富平縣於今縣西南懷德城寰宇記懷德故城在今富平縣西南十一里非漢懷德

   縣也蓋後漢末及三國時因漢舊名於此立縣今有廢城存長安志故城在縣西十五里周三里縣

   志俗名懷陽城在縣西北十里許 按水經注括地志俱以懷德故縣在今同州府朝邑縣界寰宇

   記亦謂在富平者為漢末僑置然漢志懷德有荆山而括地志寰宇記諸書皆謂山在富平亦自相

   矛盾今以荆山實在富平而朝邑無之姑從舊志採入并存朝邑之懷德以俟考富平故

   城在今富平縣東北漢縣在今甘肅寕夏府界三國魏移置於此宋書傅宏之傳北地郡漢末失

   土寄寓馮翊置富平縣元和志縣西南至京兆府一百五十里周閔帝於縣置中華郡武帝省郡以

   縣屬馮翊開皇三年改屬雍州寰宇記縣在耀州東南五十里前漢理在今靈州𮞉樂縣界後漢理

   在今寕州彭原縣界晉移於今縣西南懷德城後大統五年自懷德城移於今理唐開元中又移

   於義亭城蓋古鄉亭也長安志開寶九年詔後周太祖廟去富平縣鎮十三里今移縣就廟縣城周

   三里十步縣志後魏徙縣於今縣西南三里石川河之陽唐開元中徙於今縣東北十里元至元初

   為都爾蘇所殘破守將張思道遂依窰橋之險為縣即今治也又中華郡城在縣南十里强梁原原

   上有二石人俗以為即故郡門 都爾蘇舊作脫列宿今改頻陽故城在富平縣東北

   五十里接同官縣界史記秦厲共公二十一年縣頻陽漢書薛宣傳頻陽縣北當上郡西河為數

   郡湊地理志左馮翊頻陽縣水經注頻陽縣城北有頻山縣在山南故名頻陽元和志頻陽故城在

   美原縣西南三里長安志在美原縣西南五里周六里餘美原故城在富平縣東北唐置

   本後魏土門縣也元和志縣西南至京兆府一百八十里寰宇記在耀州東七十里長安志美原縣

   本秦漢頻陽之地苻秦時於此置土門䕶軍後魏太平真君七年罷䕶軍地入同官縣景明元年

   頻陽分同官置土門縣屬北地郡因縣界頻山有二土闕狀似門故曰土門隋大業二年省義寕二

   年復置屬宜州唐貞觀十七年咸亨二年又析富平華原及同州蒲城縣置美原縣於土門縣天

   授二年又隸宜州大足元年還屬雍州天復中李茂貞墨制以縣為鼎州梁貞明初改為裕州隸崇

   州後唐同光元年復為美原縣隷耀州縣城周二里餘元史地理志至元元年併美原入富平耀州

   志美原故城在富平縣東北六十里又土門故城在縣東七十里明月山下富平縣志土門城在頻

   陽縣西北十里今為土門坊苻秦時土門䕶軍城也谷口故城在醴泉縣東北七十里史

   記范雎說秦昭王曰大王之國北有甘泉谷又漢興以來將相年表孝文後三年置谷口邑後漢省

   括地志谷口故城在醴泉縣東北四十里元和志漢谷口縣在九𡽀山東仲山西當涇水出山之處

   故謂之谷口醴泉故城在今醴泉縣東北隋書地理志京兆郡醴泉後魏曰寕夷西魏

   置寕夷郡後周改為寕秦郡後省又以新畤甘泉二縣入焉開皇十八年改為醴泉元和志醴泉縣

   東南至京兆府一百二十里本漢谷口縣地後漢及晉又為池陽縣後魏改為寕夷縣隋改為醴泉

   縣以縣界有周醴泉宮因以為名舊唐書地理志醴泉隋寕夷縣後省貞觀十年置昭陵於九嵕山

   因析雲陽咸陽二縣置醴泉縣寰宇記醴泉縣城即古仲橋城九域志縣在京兆府西北七十里長

   安志縣東南至京兆府九十里城周二里一百步 按寰宇記縣去京兆府里至與元和志同而九

  域長安二志與寰宇記異是太平興國以來元豐以前曾徙置而二志未之詳也縣志云唐縣城即

  今縣東北十里之泔北鎮又有宋縣在今縣東少南三十里元末始移于今治祋祤故城

  在耀州東漢置漢書地理志左馮翊祋祤縣景帝二年置水經注黄嶔水逕祋祤縣故城西縣以溪

  名顔師古曰祋祤蓋軍士禱祀之名祋音丁活反又音丁外反祤音詡元和志祋祤故城在華原縣

  東南一里長安志魏文帝自今寕州彭原縣界富平故城徙北地郡於此其縣遂廢又趙師民守耀

  州以為祋祤字從示悉祭神求福之意疑秦地尚武以釁兵得名州志故城在今州東一里以宣帝

  時鳳凰所集今人猶呼為鳳凰臺泥陽故城在耀州東南漢舊縣在今甘肅慶陽府寕

  州界三國時魏徙置於此晉書地理志北地郡治泥陽縣南史傅宏之傳宏之北地泥陽人舊屬靈

  州漢末失土寄馮翊置泥陽縣魏書地形志北地郡魏文帝分馮翊之祋祤立領泥陽縣元和志華

  原縣西南至京兆府一百六十里隋開皇六年泥陽為華原泥陽故城在縣東南十七里長安志

   後魏徙北地郡於通川故城罷泥陽入富平後又於泥陽置北雍州宣武時復泥陽銅官故

   城在同官縣東北後魏置元和志同官縣西南至京兆府二百十里本漢祋祤縣地晉屬頻陽苻

   秦於祋祤城東北銅官川置銅官䕶軍後魏太武帝改置銅官縣屬北地郡周作同官屬宜州通典

   後魏以前作銅官隋以後作同官寰宇記在耀州東北五十里長安志後周建德四年自今縣東南

   十里同官故縣徙於今治縣城周一里無城壁有弩臺二一在縣北一里一在縣西南一里

   豐邑在鄠縣東即古崇國也詩大雅既伐於崇作邑於豐左傳康有酆宮之朝史記周本紀西

   伯伐崇侯虎而作豐邑自岐下遷都豐後漢書郡國志酆在杜陵西南杜預左傳注酆在鄠縣東有

   靈臺括地志周酆宫在鄠縣東三十五里寰宇記文王作豐今長安縣西北靈臺鄉豐水上游是也

   雍錄武王改邑於鎬豐宮元不移徙每遇大事如伐商作洛之𩔖皆步自宗周而往以其事告於豐

   廟縣志周豐宮在豐水西去縣三十里古鎬京在長安縣西南詩大雅考卜維王宅是鎬

   京後漢書郡國志鎬在上林苑中三輔決錄鎬在酆水東酆在鎬水西相去二十五里帝王世紀武

   王自酆居鎬是為宗周今鎬池即其故都水經注鎬水上承鎬池於昆明池北周武王之所都也自

   漢帝穿昆明池於是地基溝淪陷今無可究括地志鎬京在雍州西南三十二里元和志周武王宫

   即鎬京在長安縣西北十八里奉明舊縣在長安縣北漢書宣帝元康元年益奉明園

   戸為奉明縣地理志京兆尹奉明宣帝置後漢廢水經注王渠自霸門外東逕奉明縣廣成鄉之廉

   明苑南長安志朱雀街西第四街之休祥坊内有漢奉明園園北即奉明縣乾封舊縣

   在長安縣南元和志乾封元年分長安置乾封縣理懷真坊長安三年廢長安志朱雀街西第二街

   街西從北第五坊曰懷真坊東北隅有廢乾封縣𪠘南陵舊縣在咸寕縣東南漢書地理

   志京兆尹南陵文帝七年置寰宇記南陵漢為縣在萬年縣東南二十四里白鹿原後漢省漢舊儀

   云即文帝薄太后葬之所亦謂南霸陵因置縣以奉寢陵山北舊縣在咸寕縣東南魏書

   地形志京兆郡領山北縣隋書地理志大興有西魏山北縣後周廢寰宇記姚興置山北縣周天和

   三年廢縣志山北廢縣在縣東南五十里以在終南山北而名明堂舊縣在咸寕縣南舊

   唐書地理志乾封元年分萬年置明堂縣治永樂長安三年廢復併萬年寰宇記總章元年置明

   堂縣其地本越王侑宅後縣廢以其𪠘地賜駙馬裴巽靈武舊縣在咸陽縣東漢縣在

   今寕夏府界晉時徙置於此魏書地形志咸陽郡靈武前漢屬北地後漢罷晉復太平真君七年

   屬後廢晉載記建興初劉曜逼長安麯鑒自阿城進救追曜至零武縣志縣東有零武鄉廢縣蓋在

   此零即靈之訛也昌陵舊縣在臨潼縣東漢書成帝紀鴻嘉元年以新豐戲鄉為昌陵

   縣奉初陵永始元年詔罷昌陵關中記昌陵在霸城東二十里寰宇記三輔黄圖云成帝於霸陵北

   步昌亭起昌陵即成帝之廢陵也舊鄣縣在臨潼縣西北魏書地形志馮翊郡鄣縣太和

   二十二年置水經注渭水又東逕鄣縣西蓋隴西郡之鄣徙也通典後魏孝文帝分萬年置鄣縣

   粟邑舊縣在臨潼縣東北舊唐書地理志武德元年分櫟陽置平陵縣二年改為栗邑縣

   貞觀八年廢入櫟陽長安志粟邑鎮在櫟陽縣東北三十四里石川河東鴻門舊縣

   潼縣東接渭南縣界舊唐書地理志天授二年鴻州分渭南置鴻門縣凡領渭南慶山高陵櫟陽

   鴻門五縣㝷廢鴻門縣還入渭南大足元年廢鴻州入雍州寰宇記天授二年於慶山縣界零口置

   鴻州取慶山渭南兩縣千二鄉於郭下置鴻門縣至久視元年廢州並廢鴻門縣鹿苑舊

   縣在高陵縣西南舊唐書地理志武德二年分高陵置鹿苑縣貞觀元年廢入高陵縣志唐析涇

   河以南置鹿苑縣今縣西二十五里鹿苑原上有鹿臺城元至正末李思齊築尋廢或謂此即唐鹿

   苑縣舊址玉山舊縣在藍田縣東後周閔帝二年析藍田縣置屬藍田郡建德二年省唐

   武德三年復分藍田置貞觀元年廢長安志周玉山故城在藍田縣東二十五里唐玉山故城在縣

   東四十三里今名萬金堡白鹿舊縣在藍田縣西亦周閩帝置武帝省唐武德二年復分

   藍田置白鹿縣三年改為寕民貞觀元年省長安志白鹿故城在藍田縣西十二里寕民舊城在縣

   西南三十二里石門舊縣在涇陽縣北史記秦獻公二十一年與晉戰於石門括地志石

   門在三原縣西北武德中於此置石門縣舊唐書地理志武德元年分雲陽縣置石門縣三年於石

   門縣置泉州領石門温秀二縣貞觀元年廢泉州改石門為雲陽屬雍州八年廢靈源舊

   縣在渭南縣西南隋書地理志西魏分渭南置靈源中源二縣後周並廢入渭南縣志西魏靈源

   縣在縣西南與靈源泉相近縣以泉名也温秀舊縣在醴泉縣東北唐書地理志武德元

   年析醴泉置温秀縣三年以石門温秀置泉州貞觀元年州廢省温秀長安志後魏武帝於谷口置

   温秀䕶軍唐置縣以縣北温秀嶺為名下杜城在長安縣南故杜縣西漢書宣帝紀曾孫

   尤樂杜鄠之間率常在下杜注孟康曰在長安南師古曰即今之杜城水經注沈水又西北逕下杜

   城即杜伯國也又長安城覆盎門南有下杜城應劭曰故杜陵之下聚落也括地志下杜城在長安

   縣東南九里寰宇記城在長安縣安宣門南七里長安志在長安縣南十五里其城周三里一百七

   十三步史記曰秦武公十一年初縣杜即此地也漢宣帝時修杜之東原為陵曰杜陵縣更名此為

   下杜城廟記曰下杜城即杜伯所築城東有杜原城在原下故曰下杜 按下杜在杜鄠二縣之間

   漢書文本甚明應劭以為杜陵之聚落者最合長安志謂下杜本杜縣至宣帝移於杜陵其說特本

   寰宇記恐未可據夾城在咸寕縣東長安志開元二十年築夾城入芙蓉園自大明宮夾東

   羅城複道經通化門觀以達興慶宮次經春明延喜門至曲江芙蓉園而外人不之知也又元和十

   二年中尉第五守進築夾城自雲韶院過芳林門至修德里達興福寺開門曰元化造樓曰晨暉長

   安圖說宣宗於夾城南頭開門自芙蓉園北入青龍寺俗號新開門安西王城在咸寕縣

   東北長安圖奉元城東北有安西故宮縣志元世祖封其子莽噶拉為安西王築宮城於此今遺址

   尚存俗名之為阿兒垜莽噶拉舊作忙阿刺今改小槐里城在興平縣西接武功縣界

   三國魏楊阜為武都太守先主取漢中以逼下辯魏武以武都孤遠欲移之阜威信素著徙郡小槐

   里百姓襁負而隨之水經注渭水逕槐里縣之故城南李奇謂之小槐里即槐里之西城也長安志

   東巳有槐里故以此城為小槐里城文學城在興平縣東南相近有武學城元和志武學故

   城在縣東南十里寰宇記後周大象二年移始平於今興平縣東十五里文學城長安志文學城在

   縣東十道志云今謂之故縣城武學城與文學城相接並秦章邯築樊噲城在興平縣長安

   志在縣南十里西京記曰漢王襲雍章邯敗走廢邱城命將軍樊噲圍之於城西築臺以望之今縣

   南有武延臺疑即是焉馬嵬城在興平縣西二十五里舊唐書明皇紀天寶十五載帝幸

   蜀次馬嵬城命高力士賜貴妃自盡元和志馬嵬故城在縣西北二十三里馬嵬人名於此築城以

   避難未詳何代人也寰宇記馬嵬驛有端正樹存焉長安志姚萇時扶風王駢以數于人保馬嵬故

   城又馬嵬驛在縣西二十里驪戎城在臨潼縣東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晉伐驪戎驪戎男

  女以驪姬史記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麗邑三十五年徙三萬家麗邑漢書地理志新豐故驪戎城秦

  曰驪邑水經注戲水逕驪戎城東寰宇記驪戎故城在昭應縣東二十四里長安志兩京道里記曰

  城周四里蕞城在臨潼縣東北史記趙悼襄王四年煖將銳師攻秦蕞後漢書郡國志新豐

  有蕞城又後漢書更始三年使李松軍掫注云新豐有鴻門亭掫城蓋即蕞城也又縣東北六十里

  交口渡有交口城世傳唐李靖所築或謂之李靖營鐘官城在鄠縣東北唐書太宗紀貞觀

  十八年幸鐘官城元和志鐘官故城一名灌鐘城在鄠縣東北二十五里蓋始皇收天下兵器銷為

  鐘鐻此或其處思鄉城在藍田縣元和志在縣東南三十三里宋武帝征關中築城於此南

  人思鄉因以為名長安志城旁多柳亦名柳城宜秋城在涇陽縣西北水經注鄭渠瀆東逕

  宜秋城北黄白城在三原縣東北十里後漢書董卓傳興平二年李傕欲徙帝於池陽黄白

  城水經注清水逕黄白城西本曲梁宫也元和志黄白城在縣西南十五里秦曲梁宮在城内

  城在盩厔縣東南水經注駱谷水北流逕長城西甘露三年姜維出駱谷圍長城即斯地也通

  鑑晉永和五年梁州刺史司馬勲出駱谷破趙長城戍壁於懸鉤去長安二百里使治中劉煥攻長

  安又㧞賀城地理通釋懸鉤在長城戍東地險固内控駱谷之口外通雍豫之境五郡城

  在盩厓縣長安志在縣東南三十里周三里舊說有義兄弟五人共居此城不詳建立休屠

  王城在渭南縣南十里長安志舊說匈奴休屠王部落入漢築此城以居因名甘泉城

  在渭南縣東北寰宇記城在下邽縣東南四十里以此地水多鹹苦城中井泉獨甘故名亦謂之夏

  王城俗傳赫連勃勃所築明統志在縣東北九十里縣志來化鎮之西地名甘泉社甘泉城當在其

  石倉堡城在渭南縣長安志在縣東三里又張堡城在縣東南三十里姚堡城在縣

  南二十里青原堡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嚴堡城在縣西南三十里秦穆公城在富平縣

  東南二十五里長安志在縣南三十里西南二面有牆廣武城在富平縣東北十五里鹵

   原上魏書地形志頻陽有廣武城當道城在富平縣東北水經注沮水東逕當道城南城

   在頻陽縣故城南阿房宫在長安縣西北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五年始皇以爲咸陽人

   多先王之宫庭小乃營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

   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爲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爲闕爲複道自阿房渡渭屬

   之咸陽以象天極閣道絶漢抵營室也阿房宮未成成欲更擇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謂之阿

   房宫三輔黄圖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未成始皇廣其宫規恢三百餘里離宫别館彌山跨谷

   輦道相屬閣道通驪山八十餘里關中記阿房殿在長安西南二十里水經注昆明池水北逕秦阿

   房宫西又鎬水逕磁石門西門在阿房前悉以磁石爲之令四夷朝者有隱甲懷刃入門脅之以示

   神顔師古漢書注阿房宫牆壁崇廣故俗呼爲阿城史記正義阿房宮在上林苑中今雍州郭城西

   南面即阿房宫城東南面也元和志阿房宫在長安縣西北十四里又磁石門在咸陽縣東南十五

   里東南有閣道即阿房宫之北門也長安志阿城在長安縣西二十里西北二面有牆南面無牆周

   五里百四十步今悉為民田長樂宫在長安縣西北故城中漢書高帝五年治長樂宫七

   年宫成三輔黄圖長樂宫本秦之興樂宫也三輔舊事宫殿疏皆曰秦始皇造漢修飾之周圍二十

   里前殿東西四十九丈七尺兩杼中二十五丈深十二丈有鴻臺有臨華殿有温室殿有長信長秋

   永壽永寕四殿高帝居此宫後太后常居之在長安中近東直杜門隋書地理志大興有長樂宫括

   地志漢長樂宫在長安縣西北十五里長安故城中雍錄未央在漢城西隅而長樂乃其東隅也漢

   都長安兩宫初成朝諸侯羣臣乃於長樂不在未央也自惠帝以後皆居未央宫而長樂常奉母后

   故凡語及長樂者多曰東朝未央宫在長安縣西北漢書高帝紀七年蕭何治未央宫立

   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上見其壯麗甚怒何曰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

   有以加也又翼奉傳孝文時未央宫獨有前殿曲臺漸臺宣室温室承明耳西京雜記未央宫因龍

  首山製前殿建北闕周迴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街道周迴七十里臺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

  其十一在後宫池十三山六池一山一亦在後宫門闥凡九十五三輔黄圖未央宫周迴三十八里

  前殿東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有宣室麒麟金華承明武臺鉤弋等殿又有殿閣三十二

  有夀成萬𡻕廣明椒房清凉永延玉堂壽安平就宣德東明飛雨鳳凰通光曲臺白虎等殿廟記云

  未央宫有增城昭陽殿漢宫殿疏曰未央宫有麒麟閣天祿閣金馬門青瑣門元武倉龍二闕朱鳥

  堂畫堂甲觀非常室又有鉤盾署弄田三輔決錄曰未央宫有延年合歡四車等殿漢宫閣記云未

  央宫有宣明長年温室昆德四殿又有玉堂增盤閣宣室閣三輔舊事云武帝於未央宫起高門武

  臺殿漢武故事云神明殿在未央宫王莽改未央宫曰夀成室前殿曰王路堂按舊圖漸臺織室凌

  室皆在未央宫元和志漢未央宫在長安縣西北十四里長安故城中長安志宫在唐禁苑中去宫

  城二十一里武宗㑹昌元年因遊畋至未央宫見其遺址詔葺之尚有殿舍二百四十九間作正殿

   曰通光殿東曰韶芳亭西曰凝思亭立端門命翰林學土裴素撰記桂宫在長安縣西北三輔

   黄圖桂宫漢武帝造周迴十餘里漢書曰有紫房複道通未央宫關輔記云桂宫在未央宫中有明

   光殿土山複道從宫中西上城至建章神明殿蓬萊山三秦記未央宫漸臺西有桂宫又西京雜記

   云武帝為七寶牀雜寶案厠寶屏風列寶帳設於桂宫時人謂為四寶宫水經注未央宫北即桂宫

   也内有走狗臺柏梁臺元和志桂宫在長安縣西北十三里長安故城中北宫在長安縣西北

   漢書郊祀志武帝置夀宫北宫以禮神君三輔黄圖北宫近桂宫高帝草創孝武増修之中有前殿

   廣五十步珠簾玉戸如桂宫括地志夀宫北宫皆在今長安縣西北二十里長安故城中長安圖北

   宫桂宫明光宫皆在未央宫北今殿址十餘所皆高數丈廣數畝建章宫在長安縣西漢

   書武帝紀太初元年起建章宫又郊祀志柏梁災越巫勇之曰越俗有火災復起屋必以大用勝服

   之于是作建章宫度為千門萬戸前殿度高未央其東則鳳闕高二十餘丈其西則唐中數十里虎

   圏其北治大池漸臺高二十餘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灜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其

   南有玉堂壁門大鳥之屬立神明臺并幹樓高五十丈輦道相屬焉三輔黄圖建章宫在未央宫西

   長安城外武帝於未央宫營造日廣以城中為小乃於宫西跨城池作飛閣通建章宫搆輦道以上

   下宫之正門曰閭闔高二十五丈亦曰璧門左鳳闕高二十五丈古神明臺門内北起别風闕高五

   十丈對峙井幹樓輦道相屬連閣皆有罘罳前殿下視未央其西則廣中殿受萬人又有駘蕩馺娑

   枍詣天梁奇華鼓簧等宫神明臺上有承露盤有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雲表之露關中記

   建章宫周二十餘里水經注堨水陂水北出逕建章宫東於鳳闕南東注沈水又北逕鳳闕東闕高

   十七丈五尺俗言貞女樓非也關中記曰建章宫圓闕臨北道有金鳳在闕上高丈餘故號鳳闕也

   沈水又北逕神明臺東黄圖曰神明臺上有九室今人謂之九子臺而實非也沈水又逕漸臺東漸

   浸也為池水所漸一說星名也南有璧門三層高三十餘丈元和志建章宫在長安縣西二十里神

   明臺在縣西北二十里俱長安故城西雍錄建章宫與未央諸宮隔城相望故跨城而為閣道長安

   圖今故城西有大基十餘皆高數丈廣數畝鉤弋宫在長安縣西北漢書外戚傳孝武趙

   偼伃居鉤弋宫太始三年生昭帝號鉤弋子妊身十四月乃生帝曰聞昔堯十四月而生今鉤弋亦

   然乃命其所生門曰堯母門顔師古注黄圖鉤弋宫在城外漢武故事曰在直門南也宣曲

   宫在長安縣昆明池西漢書東方朔傳武帝建元三年微行始出後乃私置更衣從宣曲以南十

   二所中休更衣投宿諸宫長楊五祚倍陽宣曲尤幸顔師古曰昆明池西有宣曲宫 按漢諸宫在

   今長安縣西上林苑中者尤多今可考者外戚傳宣帝霍后成帝許后皆退居昭臺宮元帝馮昭儀

   居儲元宫師古曰二宫俱在上林苑中又江充傳武帝召見犬臺宫黄圖在長安西二十八里上林

   苑中匈奴傳元夀二年單于來朝舍之上林苑蒲萄宫黄圖在上林苑西又有扶荔宫亦在上林苑

   元鼎六年破南越以植所得荔枝而名太極宫在長安縣北故宮城内即隋大興宫唐西

  内也舊唐書地理志西内正門曰承天正殿曰太極太極之後殿曰兩儀内别殿亭觀三十五所長

  安志龍朔後天子常居大明宫乃謂此宫曰西内神龍元年又改曰太極宫南面有六門正殿南曰

  承天門門東曰長樂門次東曰廣運門有内府左藏庫次北有舊右藏庫後有中書省西北有武庫

  西入安仁門又北肅章門門内入宫中次東曰承福門即東宫之正門門東西有左右永福門次東

  曰永春門承天門之西曰永安門若元正冬至陳樂設宴㑹赦有罪除舊布新則御承天門以聽政

  焉東面一門曰鳳凰門西面二門南曰通明門北曰嘉獻門北面三門正北曰定武門次東曰安禮

  門東宫北曰元德門當承天門内北曰太極門隋曰大興門貞觀八年改其内正殿曰太極殿隋曰

  大興殿武德元年改朔望視朝則登此殿東廊有左延明門西廊有右延明門太極門外承天門之

  内曰嘉德門東廊有歸仁門西廊有納義門嘉德門東有恭禮門西有安仁門門下省在右延明門

  東南中書省在右延明門西南舍人院宏文館在門下省東武德四年置聚天下書籍史館在門下

  省北貞觀三年置太極殿北曰朱明門左曰乾化門右曰肅章門西曰輝政門乾化門東曰武德門

  其内曰兩儀殿在太極殿後隋曰中華殿貞觀五年改常日聽政視事則臨此殿其西萬春殿新殿

  千秋殿公主院左有獻春門右有宜秋門百福門門内曰百福殿宣宗改雍和殿内有親親樓承慶

  門内曰立政殿立政門東内曰大吉門門内曰大吉殿甘露門内曰甘露殿在兩儀殿之北殿門外

  有東西永巷東出横門又東有日華門西出横門人西有月華門院北有東西千步廊西有掖庭左

  有神龍門内曰神龍殿在武德殿後右曰安仁門内有安仁殿在甘露殿西乾化門内佛光寺在神

  龍殿西歸真觀在安仁殿後觀後有絲綵院院西有淑景殿殿西有第三落次西第四落又次西第

  五落延嘉殿在甘露殿近北殿南有金水河往北流入苑殿西有咸池殿延嘉北有承香殿殿東即

  元武門北入苑殿西有昭慶殿昭慶殿西有凝香閣閣西有鶴羽殿延嘉西北有景福臺臺西有望

  雲亭延嘉東有紫雲閣閣西有南北千步廊舍南至尚食院西北盡宫城閣南有山水池次南即尚

  食内院紫雲閣之西有凝陰殿殿南有凌烟閣貞觀十八年太宗圖畫功臣之像二十四人於閣上

  又有功臣閣在凌烟之西東有司寶庫凝陰之北有毬場亭子宏文殿觀雲殿北海池南海池東海

  池西海池永安門西有掖庭南隅有内侍省又有興仁宣猷崇道惠訓昭德正禮宣光通祿光昭華

  光耀儀壽安綏福等門雍錄唐諸帝多居大明宮或遇大禮大事復在太極知太極尊於大明也太

  極在西故曰西内大明在東故曰東内興慶宫在都城東南角人主亦於此出政故又號南内此三

  省者皆常更迭受朝而大明最數興慶雖有夾城可以潛達大明要之隔越衢路亦當名為離宫而

  大安宫在長安縣西長安志太宗初居承乾殿武德五年高祖以秦王有克定天下功

  特降殊禮别建此宫以居之號宏義宫貞觀三年高祖徙居之改名曰大安宫此宫在宫城之西又

  有垂拱前殿戢武殿文殿翠華殿祭酒臺長安圖說唐大安宫在宫城西北壞堞宛然今人猶稱曰

  秦王東宫在長安縣太極宫東舊唐書太宗紀武德九年八月即位於東宫之顯德殿長

   安志東宫正殿曰明德殿本名嘉德殿疑此即太宗即位之殿後避中宗名改也殿東西廊有左右

   嘉善門殿南曰嘉德門門外東西廊有左右永福門正南有宣明門當宫坐者南面有重明門嘉德

   東有東奉化門門北有宜春宫宫門外有左春坊坊南有崇文館嘉德西有西奉化門門北有宜秋

   宫宫門外有右春坊坊内有崇教殿麗正殿開元十三年改集賢殿又有光大承恩崇文崇仁八風

   射殿諸殿又有亭子山池佛堂等院左右長林門翠微宫在長安縣南接寕陜廳界終南

   山唐書地理志長安南五十里太和谷有太和宫武德八年貞觀十年廢二十一年復置曰翠微

   宫籠山為苑元和中以為翠微寺元和志太和宫在長安縣南五十五里貞觀二十一年以時熟公

   卿重請修築於是使將作大匠閻立德繕理焉長安志永慶寺在長安縣南六十里太和谷口即唐

   翠微宫宫北門曰雲霞門有翠微殿含風殿太子宫宫西門曰金華門有安善殿元和中為寺太平

   興國三年改今名寕陜廳志在廳西北四百里宜春宫在咸寕縣南史記秦二世葬杜南宜

   春苑中漢書元帝紀初元二年罷宜春下苑假與貧民顔師古注宜春下苑即今京城東南隅曲江

   池是括地志宜春宫在萬年縣西南三十里苑在宫東胡亥陵在縣南三十四里雍錄宜春下苑皆

   少陵地也其下亦為曲江江北即樂遊原長門宫在咸寕縣東北漢書東方朔傳竇太主獻

   長門園武帝更名為長門宫又外戚傳孝武陳皇后退居長門宫如淳曰竇太主園在長門長門在

   長安城東南後漢書郡國志霸陵有長門亭括地志在今萬年縣東北苑中望春宫

   寕縣東隋開皇中建大業初改為長樂宫唐復曰望春唐書地理志萬年縣有南望春宫臨滻水西

   岸有北望春宫宮東有廣運潭長安志望春宫在萬年縣東十里大明宫之東大明宫

   寕縣東唐東内也元和志大明宫高宗龍朔二年置高宗嘗染風痺以大内湫濕置宫於斯其地即

   龍首山之東麓北據高原南俯城邑每晴天霽景下視終南含元殿所居高明尤得地𫝑舊唐書地

   理志東内曰大明官在西内之東北正門曰丹鳳正殿曰含元含元之後曰宣政宣政左右有中書

   門下二省宏文史二館高宗以後天子常居東内别殿亭觀三十餘所長安志大明宫在禁苑東南

   南接京城之北面西接宫城之東北隅南北五里東西三里貞觀八年置為永安宫明年改為大明

   宫以備太上皇清暑百官獻財以助龍朔三年加興造號曰蓬萊宫咸亨元年曰含元宫尋復曰

   大明宫南面五門正南曰丹鳳門丹鳳東曰望仙門次東曰延政門丹鳳西曰建福門門外有百官

   待漏院次西曰興安門東面一門曰太和門西面一門曰日營門北面一門曰元武門丹鳳門内正

   殿曰含元殿武后改曰大明殿階基高平地四十餘尺南去丹鳳門四十餘步東西廣五百步殿東

   南有翔鸞閣西南有棲鳳閣又有鐘樓鼓樓殿左右有砌道盤上謂之龍尾道夾道東有通乾門西

   有觀象門閣下即朝堂肺石登聞鼓一如承天之制又有金吾左右仗院殿後有宣政門門外東廊

   有齊德門西廊有典禮門宣政門内有宣政殿殿東有東上閣門殿西有西上閤門殿前東廊曰日

   華門東有門下省省東宏文館次東史館館東南北街南出含耀門門南曰昭訓門北曰崇明門殿

  前西廊曰月華門西有中書省省北曰殿中内省西有命婦院北有親王待制院省西南北街南出

  昭慶門南當光範門昭慶門北曰光順門宣政殿北曰紫宸門内有紫宸殿後有蓬萊殿次東有含

  象殿後有延英門内有延英殿殿相對思政殿待制院蓬萊後有含涼殿殿後有太液池池内有太

  液亭子清暉閣綾綺殿在蓬萊殿之西殿北珠鏡殿環周殿在蓬萊西承歡殿在環周南金鑾殿在

  環周西北長安殿在金鑾西南又有金鑾御院宣化門武德西門浴堂門内有浴堂殿又有玉堂院

  長安殿北有仙居殿殿西北有麟德殿此殿三面南有閣東西皆有樓殿北相連各有障日閣凡内

  宴多在于此殿東亭㑹慶亭東面左銀臺門西面右銀臺門内侍省右藏庫次北翰林門門内翰林

  院學士院又東翰林院北有少陽院結麟殿翰林門北曰九仙門大福殿拾翠殿三清殿含水殿承

  香殿在含水殿東南北有北閣紫蘭殿在承香殿東北元武殿在紫蘭殿東北明義殿在紫宸殿西

  大角觀在珠鏡殿東北元武門左曰銀漢門右曰凌霄門宫垣之外兩邊掖門門内有凝霜殿碧羽

   殿紫簫殿鬱儀閣承雲閣修文閣又宫在萬年縣東北五里今舊迹悉廢惟複道洎含元蓬萊殿蓬

   萊山遺址畧存雍錄大明宫本太極宫之後苑東北面射殿也高宗改名蓬萊宫取後蓬萊池為名

   三殿皆在龍首山上含元殿基高於平地四丈含元北為宣政宣政北為紫宸地每退北輒又加高

   至紫宸而極其北為蓬萊殿殿有池則平地矣興慶宫在咸寕縣東南唐南内也舊唐書地

   理志興慶宫在東内之南隆慶坊本明皇在藩時宅也自東内達南内有夾城複道人主往來兩宮

   人莫知之長安志朱雀街東第五街之興慶坊本名隆慶明皇即位改南内興慶宫距外郭城東垣

   武后大足元年睿宗在藩賜為五王子宅明皇始居之開元二年置宫因本坊為名十四年又取永

   嘉勝業坊之半增廣之謂之舊内置朝堂宫之正門西向曰興慶門南曰通陽門北曰躍龍門西南

   隅曰勤政務本樓開元八年造每𡻕千秋節酺飲樓前其西榜曰花萼相輝樓置宫後與申岐薛諸

   王邸第相望環于宫側帝時登樓召諸王同宴宫内正殿曰興慶殿在通陽門北其後曰文泰殿前

   有瀛洲門内有南薫殿北有龍池池東有沉香亭躍龍門左有芳苑門右有麗苑門勤政樓之北曰

   大同門其内大同殿大同門西曰金明門内有翰林院瀛洲門左曰仙雲門北曰新射殿通陽門東

   曰明義門門内曰長慶殿睿武門勤政樓東曰光明門其内曰龍堂五龍壇宫内有義安殿積慶殿

   冷井殿宜天門又有同光承雲初陽飛軒玉華等門飛仙同光榮光等殿又宫在萬年縣東南五里

   宫牆複道今悉存蘭池宫在咸陽縣東漢書地理志渭城有蘭池宫元和志秦蘭池宫在

   咸陽縣東二十五里望賢宫在咸陽縣東唐書地理志咸陽縣有望賢宫長安志唐望賢宫

   在咸陽縣東數里舊志望賢宫本望賢驛自便橋涉渭為必由之路明皇幸蜀肅宗還京皆經此李

   商隱有望賢頓詩黄山宫在興平縣西南漢書地理志槐里有黄山宫孝惠二年起東方

   朔傳武帝建元三年微行西至黄山水經注渭水東北逕黄山宫南武帝微行至黄山宫故世謂之

   遊城非也元和志在縣西南三十里仙林宫在興平縣西唐書地理志興平縣西十八里有

  隋仙林宫華清宫在臨潼縣南元和志華清宫在驪山開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寶六

  載改為華清宫又造長生殿名為集靈臺以祀神也長安志十道志云周天和四年宇文䕶造皇堂

  石井隋開皇三年又修屋宇列樹松柏于餘株貞觀十八年詔姜行本閻立德營建宫殿名湯泉宫

  咸亨二年名温泉宫天寶六載改華清宫驪山上下益治湯井為池臺殿環列山谷明皇𡻕幸焉即

  於湯所置百司及公卿邸第華清宫北向正門曰津陽門東面曰開陽門西面曰望京門南曰昭陽

  門津陽門之東曰瑶光樓其南曰飛霜殿九龍殿玉女殿七聖殿宜春亭重明閣四聖殿長生殿集

  靈臺朝元閣老君殿鐘樓明珠殿筝殿觀風樓鬬雞殿按歌臺舞馬臺毬塲羯皷塲祿山亂後罕復

  遊幸唐末遂皆圯廢晉天福中改為靈泉觀賜道士居之龍躍宫在高陵縣寰宇記在縣西

  十四里唐高祖龍潛舊居也武德六年置宫德宗改為修真觀長安志修真觀有神堯御容及御井

  靈栢梁開平中廢縣志唐龍躍宫亦謂之故墅萯陽宫在鄠縣西漢書宣帝紀甘露二年

   幸萯陽宫屬玉觀地理志鄠縣有萯陽宫秦文王起又東方朔傳武帝微行數出倍陽宣曲尤幸顔

   師古注倍陽即萯陽也其音同耳水經注萯陽宫在甘水西元和志秦萯陽宫在縣西南三十三里

   太平宫在鄠縣東南草堂寺東元和志隋太平宫在鄠縣東南三十一里對太平谷因名之

   甘泉宫在鄠縣西南隋書地理志鄠縣有甘泉宫元和志在縣南二十二里對甘泉谷因名

   之雍錄甘泉宫有三隋甘泉宫在鄠縣秦甘泉宫在渭南漢甘泉宫在雲陽縣萬全宫

   田縣東唐書地理志藍田縣永淳元年作萬全宫宏道元年廢長安志萬全宫在縣東四十五里開

   耀三年詔新造涼宫為萬全宫高宗遺言萬全芳桂奉天夀宫並停廢文明元年武后詔萬全宫置

   僧寺以舊宫為名望夷宫在涇陽縣東南史記秦二世三年齋於望夷宫欲祠涇集解張

   宴曰望夷宫在長陵西北長平觀道東故亭處是元和志在涇陽縣東南八里北臨涇水 按咸陽

   志秦望夷宫在縣北四十里眭村蓋在今二縣接界處池陽宫在涇陽縣西北三十里漢

  書宣帝紀甘露三年自甘泉宿池陽宫後漢書章帝紀建初七年幸長平御池陽宫元和志宫在縣

  西北八里長楊宫在盩厔縣東南中有射熊館漢書地理志盩厔有長楊宫有射熊館秦昭

  王起三輔黄圖長楊宫在縣東南三十里本秦舊宫漢修飾之以備行幸宫中有垂楊數畝門曰射

  熊館水經注漏水逕長楊宫東宫有長楊樹因名元和志秦長楊宫在縣東南三十里五柞

  宫在盩厔縣東南漢書武帝紀後元二年行幸盩厔五柞宫西京雜記五柞宫有五柞樹皆連三

  抱上枝蔭覆數十畝其宫西有青梧觀觀前有三梧桐樹樹下有石麒麟二枚刋其肋為文字是秦

  始皇驪山墓上物也水經注長楊宫與五柞宫相去八里並以樹名元和志五柞宫在縣東南三十

  望仙宫在盩厔縣東四十里水經注耿谷水逕望仙宫東漢宫閣名長安有望仙宫

  宜夀宫在盩厔縣東南隋書地理志盩厔有宜夀仙遊文山鳳凰等宫元和志隋宜夀宫在

  縣東南三十二里長安志在縣東南三十五里舊圖經曰隋文帝避暑處步高宫在渭南縣

   西南相近有步壽宫三輔黄圖步高宫在新豐縣亦名市邱城步壽宫在步高宫西水經注首水逕

   秦步高宫東世名立市城厯新豐原東而北逕步夀宫西元和志秦步高宫在縣西南二十里縣志

   步壽宫在縣西南風門東 按步夀宫據三輔黄圖水經注當在今渭南縣據元和志當在今耀州

   未知孰是姑兩存之崇業宫在渭南縣東唐書地理志渭南縣東十五里有隋崇業宫長安

   志隋大業二年置遊龍宫在渭南縣西唐書地理志渭南縣西十里有遊龍宫長安志在

   縣西十一里兩京道里記曰唐開元二十五年兩京行宫遠近不等宜令將作大匠康⿱巩言 -- 𧦬與州縣

   均融修葺取黒龍飲渭名之今有遺址永安宫在耀州東南唐書地理志華原縣有永安

   長安二年置又有葡萄園宫神龍元年置州志二宫久無知者父老言一在西乳山今土平無蹟

   一在已社南有廢臺高數丈步夀宫在耀州東北漢書郊祀志宣帝神爵二年鳳凰集祋

   祤於所集處得玉寶起步壽宫廼下詔赦天下元和志宫在華原縣東北三里州志在州城東北一

   里步夀原上原以宫名太極殿在長安縣西北故城中晉書載記永和八年苻健即位於

   太極前殿戴延之西征記苻秦築宫於長安城東中有太極殿長安志周地圖記曰太極殿晉愍帝

   之宫在長安南門後姚興重建姚萇殿在耀州西北寰宇記在華原縣西北十七里晉書萇

   事苻堅為龍驤將軍從堅子叡討慕容浤為所敗叡死堅怒萇懼奔渭北自稱秦王此殿即萇之所

   造也長安志殿在鳳游鄉上有御池泉水州志謂之秦王殿又有魏王樓在箭幹山北即萇兄姚襄

   所建今故址存上林苑在長安縣西及盩厔鄠縣界本秦時舊苑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諸廟

   及章臺上林皆在渭南漢書蕭何傳高帝十二年何為民請曰長安地陿上林中多空地棄願令民

   得入田母收藳為獸食又東方朔傳初建元三年微行始出是後數出上以為道遠勞苦又為百姓

   所患乃使大中大夫吾邱壽王與待詔能用算者二人舉籍阿城以南盩厔以東宜春以西提封頃

   畝及其賈直欲除以為上林苑屬之南山又詔中尉左右内史表屬縣草田欲以償鄠杜之民夀王

   奏事上稱善如所奏云又百官表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置掌上林苑屬官有上林令丞揚雄羽

   獵賦武帝廣開上林南至宜春鼎湖御宿昆吾傍南山而西至長楊五柞北繞黄山瀕渭而東周袤

   數百里西京雜記初修上林苑羣臣遠方各獻名果異樹亦有製為美名以標竒麗三輔黄圖苑周

   袤三百里離宫七十所關中記上林苑中有門十三苑三十六宫十二觀二十五元和志苑在長安

   縣西北十四里周匝二百四十里博望苑在長安縣北漢書戾太子傳太子冠就宫帝為

   立博望苑使通賓客又成帝紀建始二 年罷太子博望苑三輔黄圖苑在城南杜門外五 里有遺址

   元和志漢博望苑在長安縣北五里長安志朱雀街西第四街從北南來第三坊曰金城坊本漢博

   望苑之地唐禁苑在長安縣北唐六典禁苑周百二十里長安志唐禁苑在宫城之北隋曰

   大興苑開皇元年置東西二十七里南北三十三里東接灞水西連長安故城南連京城北枕渭水

   苑西即太倉北距中渭橋與長安故城相接苑中四面皆有監南面太樂監北面舊宅監東監西監

   分掌宫中種植及修葺園囿等事置苑總監領之皆隸司農寺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南面三門中

   曰景耀東曰芳林西曰光化東面二門南曰光泰北曰昭遠西面二門南曰延秋北曰元武北面三

   門中曰啓運一曰苑北東曰飲馬西曰永泰啓運門之南為内苑北曰重元門東曰東雲龍門西曰

   西雲龍門苑内有南望春亭北望春亭坡頭亭柳園亭月坡毬場亭子有青城龍鱗栖雲凝碧上楊

   五橋廣運潭九曲宫去宫城十二里在左右神策軍後宫中有殿舍山池蠶壇亭貞興亭元沼亭神

   臯亭七架亭青門亭去宫城十三里在長安故城之東桃園亭去宫城四里臨渭亭咸宜宫未央宫

   皆漢舊宫也永泰門去宫城二十三里西北角亭南昌國亭北昌國亭流杯亭在未央宫北漢之舊

   址明水園以上九所並在漢故城内隸舊宅監所領也内院自元武門外北至重元門一里東西與

   宫城齊觀德殿在元武門外東内苑南北二里與大明宫城齊東西盡一坊之地南即延政門北即

   銀臺門東即太和門有龍下殿龍首池凝暉殿靈符應聖院内園小兒坊樂殿内教坊東下馬橋東

   頭御馬坊毬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還龍武軍直殿及亭子殿玉海唐大内有三苑西内苑東内苑禁苑也雍錄唐太極

   宫北有内苑有禁苑太極宫居都城北内苑又居宫北禁苑又居内苑之北禁苑南包漢之都城東

   抵灞水其西南兩面出太極宫前與承天門齊承天門西景耀等三門皆禁苑門也百孫院

   在長安縣唐苑城旁唐書十一宗諸子傅開元後皇子旣長詔附苑城為十王宅又諸孫多則於宅

   外更置百孫院天子𡻕幸華清宫又置十王百孫院於宫側韭園在長安縣西晉書載記太

   元九年苻堅將李辨等屯於韭園 按舊志謂牛首池一名韭澤韭園當在其旁逍遥園

   在長安縣西北晉書載記建興初劉聰將趙染襲長安入外城旣而退遁逍遥園十六國春秋姚興

   時鳩摩羅什至長安興如逍遥園引諸沙門聽什說佛經又起逍遥宫殿庭左右有樓閣高百尺相

   去四十丈水經注沈水枝津東入逍遥園注藕池池中有臺觀蓮荷𬒳浦秀實可翫梨園

   安縣唐禁苑南明皇雜錄天寶中命宫女數百人為梨園子弟皆居宜春北苑長安志梨園在通化

   門外正北禁苑南有文宗㑹昌殿含光殿昭德宫櫻桃園東西葡萄園光啟宫雲韶院雍録梨園在

   光化門北太極宫西禁苑之内芙蓉園在咸寕縣南唐書貞觀七年幸芙蓉園景龍文館記

   園在京羅城東南隅青林重複綠水瀰漫蓋帝城勝景也駕時幸之寰宇記芙蓉園隋文帝之離宫

   也在敦化坊南周迴七十里東坡下有涼堂堂東臨水亭即曲江也雍錄劉餗小說云園即古曲江

   地隋文帝惡其名曲改曰芙蓉杏園在咸寕縣曲江西張禮遊城南記杏園在慈恩寺南唐新

   進士多遊宴於此與芙蓉園皆秦宜春下苑之地長安圖說杏園在曲江雁塔南縣志在縣東南十

   里曲江池北長三十里司竹園在盩厔縣東南史記貨殖傳渭川千畝竹漢書翟方進傳

   莽下詔曰霍鴻負倚盩厔芒竹顔師古注芒竹在盩厔南界芒水之曲而多竹林也即今司竹園是

   其地矣水經注芒水北流逕盩厔縣竹圃中隋書地理志盩厔有司竹園元和志司竹園在盩厔縣

   東十五里周迴百里寰宇記園在縣東十二里漢官有司竹長丞後魏有司竹都尉隋有司竹監及

   丞唐因之在京兆鄠盩厔懷州河内今惟有鄠盩厔一監屬鳳翔長安志在縣東南三十里縣志宋

   元皆有司竹監明置司局大使典之後竹漸耗正統中募民種植屬秦藩後廢葦園在盩厔縣

   東南水經注漏水逕葦園西長安志在縣東南三十二里周二十頃縣志葦園在竹園東南厯代司

   竹監同典之亦明正統中廢上蘭觀在長安縣西漢上林苑漢書元后傳太后校獵上蘭

   三輔黄圖上林苑有上蘭觀平樂觀在長安縣西漢書武帝元封六年京師民觀角觝于

   上林平樂館三輔黄圖上林苑有平樂觀又飛廉觀在上林元封二年作高四十丈又繭觀遠望觀

   燕昇觀觀象觀便門觀白鹿觀三爵觀陰德觀鼎郊觀樛木觀椒唐觀魚鳥觀元華觀走馬觀柘觀

   郎池觀當路觀㭬木觀皆在上林苑按漢書郊祀志上林中又有蹏氏館 宜 春觀

   縣西南水經注澇水北逕宜春觀又渼陂水出宜春觀北十道志宜春觀漢武帝所造縣志觀在縣

   西澇渼二水之間或謂即秦之宜春宫誤也秦宜春宫在今咸寕縣界龍臺觀在鄠縣東

   北司馬相如上林賦登龍臺掩細柳張揖曰龍臺觀名在豐水西北近渭三輔故事龍臺高六尺去

   豐水五里漢時龍見陂中故作此臺縣志有龍臺坊在縣東北三十五里疑即觀之故址長平

   觀在涇陽縣南漢書元后傳太后登長平觀臨涇水而覽焉顔師古注在長平坂寰宇記長平觀

   在縣東南九里靈臺在長安縣西接鄠縣界詩大雅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左傳僖公十五年秦

   𫉬晉侯以歸舍諸靈臺杜預注在京兆鄠縣周之故臺也三輔黄圖周文王靈臺在長安西北四十

   里高二丈周迴百二十步顔師古漢書注今長安西北界有靈臺鄉在豐水上即古靈臺處括地志

   文王引水為辟雍靈沼今悉無處所惟靈臺孤其址尚存又三輔黄圖漢靈臺在長安西北八里

   漢始曰清臺本為候者觀陰陽天文之變更名曰靈臺述征記曰長安宫南有靈臺高五十仞水經

   注長安縣南明堂北三百步有靈臺是漢成帝永始四年立長安志朱雀街西第五街從北第一修

   真坊有漢靈臺遺址崇五尺周一百二十步章臺在長安縣故城西南隅史記楚世家懷王

   三十年西至咸陽朝章臺又藺相如傳秦王坐章臺見相如演繁露漢章臺即秦章臺也在咸陽渭

   漸臺在長安縣漢未央宫西漢書鄧通傳文帝嘗夢欲上天不能有黄頭郞推上天𮗜而

   之漸臺又元后傳王莽為太后置酒未央宫漸臺大縱衆樂水經注沈水入城東為倉池在未央宫

   西池中有漸臺王莽死於此臺 按漢建章宫太液池亦有漸臺巳見上建章宫下柏梁臺

   在長安縣西北故城内漢書武帝紀元鼎二年柏梁臺太初元年柏梁臺災三輔故事臺高二十

   丈以香柏為梁香聞十里三輔黄圖在長安城中北闕内帝嘗置酒其上詔羣臣能七言詩者乃得

   上三秦記臺上有銅鳳亦名鳳闕昆明臺在長安縣西桓譚新論元帝遠求方士漢中送

   道士王仲都詔問所能對曰能忍寒乃以盛寒日令𥘵載駟馬車於昆明池上環水而馳御者厚衣

   狐裘寒戰而仲都獨無變色卧于池臺上曛然自若水經注昆明池水上承池於昆明臺故王仲都

   所居也 按昆明臺三輔黄圖謂即豫章觀釣魚臺在咸陽縣西十三里渭水濱相傳周

   太公垂釣處章邯臺在興平縣元和志在縣東南十里文殊臺在鄠縣東長安

   志在縣東二十里又新羅王子臺在縣東南六十里論公臺在縣西南五里望仙臺在縣西三十里

   釣臺在鄠縣南十里澇水中中流起一洲高二丈為登眺之所赫連臺在涇陽縣北長

   安志在縣北宜善鄉縣志在今橋底鎮東舊傳赫連勃勃駐兵所又柳毅臺在縣南五里俗傳柳毅

   傳書處今其地名柳家街尚有臺址又瀛洲臺在縣東南二十里俗傳唐十八學士所遊說經

   臺在盩厔縣東寰宇記華陽子錄記云秦始皇好神仙於尹喜先生樓南立老子廟即此也晉惠

   元康五年更修葺蒔木萬株連亘七里給戸三百供灑掃隋開皇元年復修縣志在縣樓觀南亦

   名昇天臺臺門外有古柏馬融讀書臺在盩厔縣東北元和志在縣東北二十七里宋

   蘇軾詩自注仙遊潭中興寺東有玉女洞洞南有馬融讀書石室縣志石室前有臺傳為馬融所築

   密畤臺在渭南縣西南明統志秦宣公作以祀青帝今其址猶存胡馬臺在富平縣

   東長安志在縣西南十二里又樂視臺在縣西南三十里縣志胡馬臺在今城東樂視臺在縣西南

   十八里俗傳漢武帝遊樂處望輝臺在耀州署後宋皇祐中華原令楊庭以寶鑑山有光

   築臺望之上有亭今存石佛臺在寕陜廳東北八里山頂一石如旋螺形廟建其上有上

   下二層石像莊嚴天啟二年畦畤在臨潼縣東北史記封禪書櫟陽雨金秦獻公自以

   爲得金瑞故作畦畤櫟陽而祀白帝晉灼曰形如種韭畦各一土封長安志在櫟陽縣東二十里舊

   志今臨潼縣北四十里有雨金里俗傳即秦時雨金處漢明堂在長安縣西北相近又有

   漢圜丘漢書郊祀志武帝初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又平帝紀元始四年安漢公奏立明堂

   辟廱關中記漢明堂在長安城南安門之東杜門之西水經注昆明故渠逕明堂城南舊引水爲辟

   廱處在鼎路門東南七里其制上圓下方九宫十二室四嚮五色渠南有漢故圜丘武帝建始二年

   罷雍五畤始祀昊天上帝于長安南郊應劭曰天郊在長安南即此也三輔黄圖漢明堂在長安西

   南七里又圜丘高二文周𮞉百二十步括地志漢圜丘在長安城南四里長安志朱雀街西普寕坊

   西街有漢太學餘址次東漢辟雍次東漢明堂並磨滅無復餘跡又居德坊東南隅先天寺本漢之

   唐郊壇在咸寕縣東長安志唐南郊壇在萬年縣南十五里啟夏門外元都壇

   在寕陜廳北子午谷中山勢高聳水中一石特立刻有唐杜甫元都壇歌寄元逸人詩亳亭

   在咸寕縣西南史記秦本紀寕公二年遣兵伐蕩社三年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蕩社封禪書秦祠

   官所奉於杜亳有三杜主之祠徐廣曰杜縣有亳亭軹道亭在咸陽縣東北史記秦二世三

   年沛公至霸上子嬰降軹道旁漢書作枳道蘇林曰亭名在長安東十三里後漢書郡國志霸陵有

   枳道亭漢宫殿疏枳道亭東去霸城觀四里括地志在萬年縣東北十六里苑中肥牛亭

   在咸陽縣西北漢書張禹傳鴻嘉中禹自治冢塋起祠室好平陵肥牛亭部處地奏請求之帝以賜

   禹詔令平陵徙亭他所縣志在漢平陵南戲亭在臨潼縣東北一名幽王城後漢書郡國志新

   豐有戲亭水經注戲水北厯戲亭東蘇林曰邑名在新豐東南三十里昔周幽王敗於戲水之上身

   死驪山之北故國語曰幽滅者也元和志古戲亭在昭應縣東北三十里寰宇記昭應縣幽王城一

   名幽王壘長安志幽王城在縣東南戲水上高八尺周二百八十步曲郵亭在臨潼縣東七

   里漢書張良傳漢十一年黥布反高帝自將而東良疾彊起至曲郵見帝後漢書郡國志長安有曲

   郵顔師古曰在新豐西今俗謂之郵頭寰宇記昭應縣曲郵亭張良送漢高祖處也寰宇通志曲郵

   聚在縣東二里甘亭在鄠縣西南後漢書郡國志鄠縣有甘亭水經注甘亭在甘水東昔夏啟

   伐有扈作誓於是亭馬融曰有扈南郊地名也元和志在縣西南五里昆吾亭在藍田縣

   東楊雄羽獵賦序武帝廣開上林東南至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晉灼曰鼎湖宫黄圖以為在藍田昆

   吾地名上有亭長安志昆吾亭在藍田縣境漢宣帝霍后葬亭之東舊志鼎湖宫昆吾亭具在縣西

   南杜甫詩昆吾御宿自委蛇是也富公亭在耀州治西南宋富弼父倅耀州時弼常隨侍

   後七十年至紹聖中湯元甫判耀州追維古蹟就子城築臺作亭謂之富公亭今其址尚存

   隧在涇陽縣北左傳成公十三年晉師及秦師戰于麻隧春秋地名考在今涇陽縣西南

   街市在長安縣西北故城中三輔黄圖長安八街九陌有香室街夕陰街尚冠前街華陽街章

   臺街槀街又廟記云長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南凡四里為一市致

   九州之人在⿱㓁大 -- 𥤮門夾横橋大道市樓皆重屋又曰旗亭樓在杜門大道南又有當市樓有令署以察

   商賈貨財買賣貿易之事三輔都尉掌之又按郡國志長安大俠萬子夏居柳市司馬季主卜于東

   市西市在醴泉坊又長安閭里一百六十室屋櫛比門巷修直有宣明建陽昌陰尚冠修城黄𣗥北

   煥南平等里長安志香室街在司天臺北章臺街在建章臺下夕陰街在右扶風南尚冠街在夕陰

   街後又有太常街熾盛街直市在富平縣寰宇記三秦記云在縣西南十五里即秦文公所創

   物無二價故以直市為名 按長安志謂之直市城雍門在咸陽縣南漢書外戚傳鉤弋夫人

   父死長安葬雍門顔師古曰雍門在長安西北孝里西南去長安三十里𣗥門在咸陽縣東北

   漢書文帝後六年以祝兹侯徐厲為將軍次𣗥門孟康曰在長安北秦時舊宫也如淳曰三輔黄圖

   𣗥門在衡門外也元和志𣗥門在縣東北八十里本秦闕門也謝聚在臨潼縣東關中記始皇

   陵北十餘里許有謝聚千戸固在臨潼縣西晉書載記苻登率衆從新平逕據新豐之千

   戸固去長安六十里韋曲在咸寕縣南三秦記在皇子陂之西張禮逰城南記在韓鄭莊北逍

   遥公讀書臺猶存縣志韋曲東北倚龍首南面神禾潏水遶其前為樊川第一名勝諸韋世居於此

   杜曲在咸寕縣南韋曲東其南又名杜固杜甫詩注俚語云城南韋杜去天尺五唐書杜正倫

   傳正倫與城南諸杜昭穆素遠求同譜不許銜之諸杜所居號杜固世傳其地有壯氣故世衣冠正

   倫既執政建言鑿杜固通水利既鑿閲十日川流如血自是南杜稍不振張禮遊城南記杜固謂之

   杜陂所鑿之處崖塹尚存俗曰鳳凰嘴雍錄樊川韋曲東十里有南杜北杜杜固謂之南杜杜曲謂

   之北杜皆名勝之地露臺鄉在臨潼縣東南驪山漢書文帝紀帝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

   金帝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何以臺爲顔師古曰今新豐縣南驪山之頂有露臺卿極爲高顯文

   帝欲作臺之處大澤鄉在富平縣南寰宇記櫟陽縣有大澤鄉元和初割屬富平𤓰洲

   村在咸寕縣南神禾原相傳以爲杜牧種𤓰之地米倉村在咸寕縣東北唐苑城東相近

   有神䴥村舊唐書李晟傳晟自東渭橋移軍於光泰門外米倉村朱泚軍來戰晟破之使王泌等直

   抵苑SKchar神䴥村半日村在渭南縣東南寰宇記此村以山高蔽虧日影常照其半故名舊志

   唐郎士元爲渭南尉構半日村别業錢起有詩士元又有酬王季友題半日村别業詩枌榆

   社在臨潼縣新豐故城東北十五里西京雜記高祖少時常祭枌榆之社及移新豐亦立焉

   龍社在盩厔縣長安志在盩厔西南三十里舊圖經曰董龍盩庢人家貧村衆人祭社逐出之

   龍遂以泥造飯祭之後穿地得黄金因大富遂名董龍社安幕㘭在臨潼縣東四十里長安

   志兩京道里記曰相傳漢高帝幸新豐安營幕于此華胥渚在藍田縣北三十五里其地有

   華胥溝華胥𡏟及毓聖橋皆傳爲古華胥氏遺跡細柳倉在咸陽縣西南漢書文帝後六

   年以周亞夫爲將軍次細柳服䖍曰在長安西北如淳曰長安細柳倉在渭北近石徼三輔故事細

   柳在直城門外阿房宫西北維今石徼是也元和志細柳倉在縣西南二十里漢舊倉也周亞夫軍

   次細柳即此是也張揖云在昆明池南恐爲疏遠又細柳管在萬年縣東北三十里相傳周亞夫屯

   物定倉在渭南縣東北城冢記下邽東南有物定倉城縣志物定漢倉名在下邽南渭

   河北岸隋唐時亦皆於此置倉俗訛爲無底倉錢監在長安縣九域志長安錢監二一熙寕四

   年置鑄銅錢一八年置鑄鐵錢皆在縣西北一里又耀州西南有錢監熙寕八年置洪池監

   在涇陽縣長安志在縣西北五十里掌三白渠事縣志有洪門監在縣西北七十里瓠口舊置河渠

   霸昌廏在咸寕縣東北漢書王莽地皇三年㝷發長安宿霸昌廏顔師古注霸昌觀

   之廏也三輔黄圖在長安城外括地志在萬年縣東北四十八里交道廏在咸陽西北亦

   漢馬廏漢書外戚傳成帝許后葬延陵交道廏西長安志交道廏去長安六十里近延陵虎圈

   在咸寕縣東北漢書張釋之傳文帝登虎圏問上林尉禽獸簿又外戚傳元帝幸虎圏熊佚出圏欲

   上殿馮偼仔直前當熊而立水經注霸水出逕秦虎圏東烈士傳曰秦昭王㑹魏王魏王不行使朱

   亥奉璧一雙秦王大怒置亥虎圈中亥瞋目視虎眥裂血出濺虎虎不敢動即是處也漢宫殿疏秦

   故虎圏周匝三十五步西去長安十五里寰宇記秦獸圏在通化門東二十里鄭莊在咸寕縣

   南長安圖説在韋曲東南唐鄭䖍之居也舊志其地有第五橋杜甫詩第五橋東流恨水即此蓋與

   何將軍山林相近韓莊在咸寕縣南長安圖説在韋曲之東唐韓退之與孟郊賦詩并其子

   讀書之所也縣志在皇子陂南崔氏莊在藍田縣東南玉山下唐博陵崔興宗宅亦曰東山

   草堂杜甫有九日藍田崔氏莊詩又有崔氏東山草堂詩柳公權莊在藍田縣東五里又

   柳公權宅在耀州西北四十里有公權瘞筆冢宋曹后莊在渭南縣南花園村亦名御花

   園俗訛以爲后故里王翦宅在富平縣北頻陽故城西里許縣志翦故宅地名千口以其家

   有千口也魏王泰宅在長安縣南長安志朱雀街西延康坊西明寺本隋楊素宅貞觀中

   賜濮王泰薨後立爲寺孫思邈宅在耀州東長安志在華原縣東五里磬玉山今爲佛

   長孫無忌宅在咸寕縣南長安志崇仁坊東南隅資聖寺本無忌宅龍朔三年

   爲寺縣志在今神峪里去縣十里今改爲神峪寺魏徵宅在咸寕縣東南封演見閒錄魏

   徵所居室屋卑陋太宗欲爲營構輒謙讓不受洎徵寢疾太宗將營小殿遂撤其材爲造正室五日

   而就開元中此堂猶在唐㑹要元和四年詔訪其故居則質賣已更數姓帝出内庫錢二百萬贖之

   以還其家長安志在永興坊西門之北本隋安平公宇文愷宅也李靖宅在三原縣北通

   志清涼原折而西乃李靖故居有古碑斷缺于仲謐宅在高陵縣西南七里馬周

   宅在咸寕縣東南長安志在宣陽坊開元中爲虢國夫人宅郭子儀宅在咸寕縣東南

   唐書郭子儀傳宅在清仁里居其地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不知其居裴度

   宅在咸寕縣東長安志在朱雀街東第二街永樂坊唐實錄曰度自興元請朝覲宰相李逢吉之

   徒百計隳沮有張權輿者上疏云度名應圖䜟宅據岡原不召而來其心可見蓋甞有人與度作䜟

   詞又帝城東西横亘六岡符易象乾卦之數度永樂里第偶當五岡故權輿以爲詞白居易

   宅在渭南縣東北居易有重到渭上舊居詩縣志宅在故下邽縣東紫蘭村有樂天南園在宅南

   至金時爲石氏園寇準宅在渭南縣下邽東北故城内縣志今慧照寺相傳即其舊址

   空翠堂在鄠縣西渼陂北岸宋宣和四年縣令張伋嘗修之額曰空翠明嘉靖中重構山環

   水遶最爲幽勝新食堂在盩厔縣治内唐貞元中建柳宗元有記避世堂在盩厔縣

   東南二十五里南溪之南相近有溪陰堂宋蘇軾蘇轍各有詩湭西草堂在渭南縣西關

   街明南大吉别業又姜泉書舍在東關街南甘泉左為大吉弟逢吉講學處柳塘在鄠縣南

   山下元楊奐隠居教授其徒植柳千株有清風閣讀書堂三愛圃在三原縣西北二里明王

   恕别業栽壯丹蓮菊取周濓溪愛蓮說之義因號三愛圃又有後樂亭涵碧池皆恕所營唐石

   經在府學内唐開成二年宰臣判國子祭酒鄭覃等校刻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

   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孝經論語爾雅及張参五經文字三卷唐元度九經字樣一卷 本朝康熙三

   年咸寕縣知縣黄家鼎等補刻孟子七篇古碑在府學及各縣孔子廟堂碑虞世南書皇甫誕

   碑歐陽詢書聖教府記并心經僧懷仁集王義之書道因法師碑歐陽通書孝經序并注明皇御書

   吳文墓銘僧大雅集王義之書一名半截碑御史臺精舍碑梁昇卿書大智禪師碑史惟則書多寶

   塔感應碑顔氏家廟碑争坐位帖皆顔真卿書三墳記先塋記並李陽冰篆書聖母藏真律公三帖

   皆僧懷素書僧楚金碑在多寶塔碑陰呉通微書元祕塔碑銘馮宿碑並柳公權書隆闡法師碑又

  吏部題名石幢及宋鄭文寶摹秦李斯嶧山碑薛嗣昌摹隋智永真草千文皆在今府學中郭敬之

  家廟碑顔真卿書在布政司署中景龍觀鐘銘睿宗御書在府鐘樓上王居士磚塔銘敬客書梁府

  君墓誌鄭莊書並在終南山楩梓谷中周豆盧恩碑唐涼國公𢍆苾明碑殷元祚書池州刺史馮公

  碑郭謙光書清河張氏墓誌銘林有鑒書寂照和尚碑僧無可書皆在咸陽縣隋李淵為子祈疾疏

  唐圭峯禪師碑裴休書皆在鄠縣燕國公于志寕碑子立政書淄川公李孝同碑諸葛思禎書明堂

  令于大猷碑兖州都督于知微碑贈工部尚書臧懷恪碑顔真卿書左金吾衛將軍臧希晏碑韓秀

  弼書劍州長史李廣業碑皆在三原縣清源公王忠嗣碑王縉書在渭南縣臨淮王李光弼碑張少

  悌書義陽郡王符璘碑柳公權書皆在富平縣虞公温彦博碑歐陽詢書褒公段志元碑國子祭酒

  孔頴達碑梁公房元齡碑褚遂良書苪公豆盧寛碑尚書張後引碑衞公李靖碑王知敬書蘭陵長

  公主碑許洛仁碑薛公阿史那忠碑英公李勣碑高宗御製並書中書馬周碑殷仲容書申公高士

  廉塋兆記趙模書散騎常侍褚亮碑皆在醴泉縣其餘散見各寺觀陵墓内宋元以後碑不能盡載









                       前總纂官丁善慶恭纂輯

                       提 調 官許應藻恭覆輯

                       校對 官顏以燠恭 校

大清一統志

 西安府

︹關隘︺子午關在長安縣南元和志在長安縣南百里王莽通子午道因置此關長安志子午

  鎮在縣南五十五里宋景祐三年置 本朝嘉慶七年移縣丞駐此藍田關在藍田縣東南

  本名嶢關漢書高帝紀秦二世三年沛公攻武關趙高遣將拒嶢關沛公引兵繞嶢關踰蕢山擊秦

  軍破之藍田南應劭曰嶢山之關李奇曰在上洛北藍田南武關之西水經注渥水西逕嶢關北土

  地記曰藍田縣南有嶢關地名嶢柳道通荆州晉地道記曰嶢關當上洛縣西北括地志藍田關在

  藍田縣東南九十里即秦嶢關寰宇記藍田關在縣東南九十八里周武成元年自嶢關移置青泥

  故城側改曰青泥關建德二年改為藍田關長安志藍田關因縣為名隋大業元年徙復舊所

  昌關在藍田縣西南唐書景龍中崔湜言山南可引丹水通漕至商州自商鑱山出石門抵北

  藍田可通輓道中宗以湜充使開大昌關役徒數萬竟不能通舊志大昌關在石門谷之南

  谷關在盩厔縣西南隋書地理志盩厔有關官元和志駱谷關在縣西南百二十里武德七年

  開駱谷道以通梁州在今關北九里貞觀四年今所縣志自駱谷南八十里為十八盤嶺又南下

  十里至河底即故駱谷關南通洋縣唐貞元元年嘗禁駱谷關不許行人出諸道明時于十八盤嶺

  設關置巡司後裁金鎖關在同官縣北三十里神水峽明嘉靖三十年築關城置巡司

  本朝裁巡司設都司駐守後移駐耀州城内柴家關在寕陜廳西一百二十里明正德十

  六年設巡司後裁五郎關在寕陜廳南十五里田家營在富平縣西十五里元張

  思道屯兵處遺址猶存寕陜營在寕陜廳南十五里老關口嘉慶十九年建城設𠫭將駐

  東江口營在寕陜廳北二百四十里嘉慶七年移長安縣斗門鎮主簿駐此改隸寕

  陜廳嘉慶十九年設都司駐守岸門城在耀州西北分水嶺上明嘉靖二十三年築以重三

  水石門之險行者多由七里川不經此門四畝地城在寕陜廳西一百二十里嘉慶十九

  年建城設把總分防洵陽壩汛在寕陜廳北一百四十里嘉慶十九年設把總分防

  角鎮在長安縣南長安志在長安縣南四十五里又有西杜角縣志謂之郭社村鎮三橋

  鎮在長安縣西二十里縣志縣境又有賈里村乾河黄良姜村馬坊等鎮斗門鎮

  安縣西三十里舊設主簿嘉慶七年灞橋鎮在咸寕縣東二十里一名霸橋堡明置遞

  運所于此 本朝乾隆二十九年由縣城移縣丞駐此嘉慶七年移又有新住鎮在縣東三十里亦

  曰新築鎮渭橋鎮在咸寕縣東接高陵縣界長安志在萬年縣東四十里高陵縣南十八里

  即東渭橋李晟屯兵處鳴犢鎮在咸寕縣東南長安志在萬年縣南六十里鎮西原下有

  鳴犢泉故名又義谷鎮在縣南八十里入乾祐路俗曰谷口鎮又莎城鎮唐乾寕二年由啟夏門趣

  南山宿莎城鎮今廢縣志縣東南四十里有秋塞鎮五十里有引駕迴鎮又有杜曲鎮在縣南三十

   里王曲鎮在縣南三十五里尹家衞鎮在咸寕縣南五十里嘉慶七年由霸橋鎮移縣

   丞駐高橋鎮在咸陽縣東二十五里又縣東三十里有窑店鎮路通高陵縣零口

   鎮在臨潼縣東北四十里又曰泠口泠水至此入渭寰宇記唐於零口置鴻州金史地理志臨潼

   鎮一零口縣志通典昭應縣界有零口蓋古鴻門地又馬額鎮在縣東南四十里斜口鎮在縣西四

   櫟陽鎮在臨潼縣北五十里即元廢櫟陽縣治又閻梁鎮在縣北七十里清水北岸

   新豐鎮在臨潼縣東北二十里即唐天寶中所廢新豐縣治明洪武五年置遞運所嘉靖三

   十二年剏築新豐及零口相橋康橋田市五堡交口鎮在臨潼縣東北五十里又相橋鎮在

   縣東北六十里清水東岸廣陽鎮在臨潼縣東北七十里舊名廣陽屯界清沮兩河之間明

   萬厯二十三年置鎮今一名武家屯關山鎮在臨潼縣東北七十五里舊名上寨地界臨潼

   渭南蒲城富平四縣之交明萬厯初改為鎮築城移西安府同知駐此後裁 本朝設縣丞駐此又

   康橋鎮在縣東北八十里毘沙鎮在高陵縣西南八十里秦渡鎮在鄠縣東三十

   里商賈輻輳為邑中最盛長安志秦渡鎮在鄠縣東四十里又甘泉鎮在縣西北三十里九域志作

   甘河鎮今廢澇店鎮在鄠縣北十五里又趙王鎮在縣東北二十五里焦戴鎮

   在藍田縣九域志藍田縣有焦戴鎮舊志有焦戴川在縣西三十里鎮當在其處永樂鎮

   在涇陽縣東二十二里一名月落鎮臨涇鎮在涇陽縣南三十里涇水南與醴泉縣接界長

   安志在涇陽縣西宜善鄉白渠貫其中石橋鎮在涇陽縣西北四十里舊有紅花市

   橋鎮在涇陽縣西北四十里一名百谷鎮冶峪鎮在涇陽縣西北六十里 本朝乾隆

   四十二年移縣丞駐此雲陽鎮在涇陽縣北三十里即後魏改置雲陽縣地鎮東有故城

   址明洪武二年設税課局於此正統中廢孟店鎮在涇陽縣東北三十里長安志在雲陽縣

   東北十里縣志舊傳唐李靖屯軍處又名靖川鎮久廢陂西鎮在三原縣東南四十里縣

   志市廛稠宻基址廣袤爲邑首鎮又王店鎮在縣東三十里西陽鎮在縣東北二十里終南

   鎮在盩厔縣東三十里即故終南縣也縣志縣境有亞柏雙溪臨川青花等鎮祖菴鎮

   在盩厔縣東南七十里 本乾隆十年移縣丞駐此赤水鎮在渭南縣東二十五里長

   安志在渭南縣東赤水西十五里又堠子鎮在縣西南與藍田縣接境九域志渭南縣有赤水西鎮

   田市鎮在渭南縣西北三十里與臨潼接界其中又有大吉鎮下邽鎮在渭南縣

   北五十里即秦下邽縣治 本朝乾隆十年縣丞駐此九域志下邽縣有來化所市二鎮

   賢鎮在富平縣東北三十五里又莊子鎮在縣東北四十里薛家鎮在縣東北美原堡西三里

   又長安志有𣗥店鎮在縣南二十里久廢醴泉鎮在醴泉縣東三十里舊城中又永興鎮在

   縣東五十里叱千鎮在醴泉縣北五十里又坡北鎮在縣北四十里甘北鎮

   泉縣東北十里九域志醴泉縣有甘北鎮長安志北醴泉鎮在縣北二十里 按今甘北鎮疑是此

   安谷鎮在耀州西北長安志安谷驛在華原縣西北八十里安谷鎮西北至邠州二百里州

   志照金山西北為七里川即古安谷鎮地陳罏鎮在同官縣東南三十里土人陶瓦器為業

   故名又立地鎮在縣東南三十里黄堡鎮在同官縣南晉升平初姚襄自杏城進據黄洛

   符生遣符黄眉等擊敗之長安志黄堡鎮在縣南三十里縣志在縣南四十里亦名黄堡寨在金時

   為重鎮明嘉靖二十五年築堡城舊有陶場後廢九曲砦在咸寕縣東北唐書李晟傳興

   元初晟屯東渭橋朱泚將張光晟屯九曲砦相距十餘里張翼砦在臨潼縣西南二里驪山

   左府志元末兵亂平章張翼以縣城頺圮築砦據守於此楊官砦在高陵縣西南二十里

   南沙河砦在鄠縣東十五里縣志縣東有南沙河北沙河等十砦縣南有麥章宋家等十

   六砦縣西有留村石橋等五砦縣北有韓村青陽等八砦皆舊時屯田之所智慤砦

   陽縣西北四十五里西成原上縣志唐中和中宦者曹智慤禦黄巢處北臨冶谷水直長街鎮崖高

   五十餘丈西面城牆壕塹俱存又温韜砦在縣西北七十里百頃原梁開平中華原賊帥温韜據此

   仲山砦在縣西北八十里仲山巔涇水遶其下可屯兵相傳漢高祖兄仲所居羅開山砦

   在盩厔縣長安志在盩厔縣南六十五里又山砦在縣南九十五里解保砦在縣東北三十里

   九龍砦在耀州北六十里石嘴山東山有峯峯有泉合為九泉故名濟陽砦

   官縣治西南濟陽山上縣志元末張思道遣兵據此有土城高丈餘有洞旁穿取水於下近時修築

   得古害尚有藏粟又永安砦在縣治西山上與濟陽為犄角之勢皆明嘉靖中築南古砦

   在同官縣東北二十里四面皆山峽一徑僅通其頂寛平有池及井又西梁堡在縣南三十里故址

   青巖砦在寕陜廳東四十里又有舊關砦在廳西一百四十里石羊砦在廳北三百六

   十里葫蘆砦在廳北十五里曲牢堡在咸寕縣南通鑑晉太元十六年符登攻後秦京兆

   太守韋範于段氏堡不克進據曲牢胡三省注曲牢在杜縣東北草店堡在咸寕縣北四

   河南街堡在咸陽縣南二里又東南坊堡在縣西十五里馬跑泉堡在縣西二十五

   里押枝堡在縣西北三十里北杜堡在縣北二十五里眭村堡在縣東北四十里俱明嘉靖二十六

   馬村堡在興平縣東二十里郭村堡在興平縣西南十五里明嘉靖中知縣劉

   馬嵬堡在興平縣西三十里亦曰馬嵬鎮又有劉迴堡在縣西南晉書載記義熙十二

   年赫連勃勃遣其子璝向長安至渭陽龍驤將軍沈田子退屯劉𮞉堡久廢狗枷堡

   田縣西五十里水經注三秦記曰白鹿原上有狗枷堡秦襄公時有天狗來下有賊則狗吠之一堡

   無患長安志又有尚可堡在縣東明市堡在縣西南四十里雞子堡在縣北四十里土坡狀如雞子

   因名黄櫨堡在縣北三十里雨金堡在富平縣寰宇記在富平縣東南三十里有一泊毎

   天雨水流入似金色俗呼為雨金堡長安志堡周八百步東有雨金泊史記秦獻公十八年櫟陽雨

   金後因名堡其地古櫟陽界也又王侯堡在縣西北四十五里美原堡在富平縣東北六十

   里即唐美原縣故址明洪武三年設巡司十五年裁其地當宜君白水蒲城冨平四境之交 本朝

   乾隆十年移縣丞駐此又張橋堡在縣東南四十里流曲堡在縣北三十里即故通川城處莊里堡

   在縣西北三十里道賢堡在縣東北三十五里皆明嘉靖二十五年順義堡在耀州南

   初名鑑山驛北至同官縣漆水驛七十里明洪武五年建永樂後改名夏侯堡在耀州南

   二十里一名魚池堡元末州治燬嘗移治於此明嘉靖二十五年復築堡城天活堡耀

   州西北木門山西北十里四面石崖峻絶上有薪水金陜西行省李興嘗駐兵於此堡北十五里為

   玉女堡在玉女山又北十里為桃兒堡其地最為險峻又有小邱堡亦在州西北四十里明嘉靖二

   十五年築京兆驛在府治東南明置長安咸寕二縣分領之又有秦川驛在長安縣城西北

   隅元置明廢又長安志有臨臯驛在長安縣西北十里開遠門外久廢大安廢驛

   寕縣東長安志在萬年縣城東草市久廢又滋水驛在縣東北三十里隋開皇十六年置長樂驛在

  縣東北十五里長樂坡下唐聖厯元年置渭水驛在咸陽縣東明洪武四年置 按長安志

  有陶化驛在縣郭下又温泉驛在縣西二十里並久廢店張驛在興平縣東北三十里店

  張鎮北通固原最為衝要明置驛於此初曰底張後改名舊有驛丞及店張遞運所後裁 本朝乾

  隆二十六年移縣丞駐此又白渠驛在縣治北長臨驛在縣西四十里與武功縣接界今皆廢

  豐驛在臨潼縣治西南明洪武初置 按長安志有昌亭驛在縣西南五十步久廢神臯

  廢驛在高陵縣長安志在高陵縣北百五十步今廢藍橋廢驛在藍田縣長安志藍

  橋驛在藍田縣東南四十里又清泥驛在縣郭下韓公堆驛在縣南二十五里藋平驛在縣南五十

  五里藍田驛在縣南二十五里並廢建忠驛在三原縣治北縣志舊有池陽驛在縣治西北

  洪武三年改設建忠驛於譙樓南白渠側櫻桃廢驛在盩厔縣南今廢長安志盩厔

  驛在縣城内東至鄠縣驛七十里南至終南山櫻挑驛四十五里櫻桃驛至三交驛五十五里三交

  驛至林關驛四十五里林關驛至洋州真符縣大望驛七十里豐原驛在渭南縣東關明初

  置在南廂街北嘉靖中移於此 按長安志有渭南驛在縣郭内東陽驛在縣東十三里兩京道里

  記曰西魏大統十四年置在東陽谷側因以為名杜化驛在縣西十三里亦大統十四年置在杜化

  川皆久廢醴泉廢驛在醴泉縣東北舊城内長安志在西門内今廢漆水驛

  官縣治東北鴻臚館在高陵縣長安志在高陵縣南十八里今廢玉谿館

  田縣長安志在藍田縣東南四十五里入商州路俗曰磑子砰 按縣志訛為玉雞館

 ︹津梁︺渭橋在長安縣西北故長安城北接咸陽縣界亦曰中渭橋水經注秦始皇作離宫於渭

  水南北以象天宫故三輔黄圖曰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横橋南度以法牽牛橋廣六丈南北二百八

  十步六十八間七百五十柱一百二十二梁橋之南北有堤激立石柱柱南京兆立之柱北馮翊立

  之有令丞各領徒一千五百人橋之北首壘石水中故謂之石柱橋也漢書注蘇林曰渭橋在長安

   北三里元和志中渭橋在咸陽縣東南二十二里本名横橋架渭水上始皇都咸陽渭水南有長樂

   宫渭水北有咸陽宫欲通二宫之間故造此橋漢末董卓燒之魏文帝更造劉裕入關又燬之後魏

   重造貞觀十年移於今所玉海秦漢唐時架渭者三橋中渭橋在長樂宫北秦造便橋在長安西漢

   武帝造東渭橋在萬年東不知始於何世縣志中渭橋在縣西北十五里舊志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又唐興元初車駕自興元還長安李晟等謁見於三橋通志三橋在縣西二十里第五橋

   在長安縣南二十里杜甫詩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張禮遊城南記橋在韋曲西與沈家橋相近

   霸橋在咸寕縣東二十五里漢書王莽傳莽名霸橋為長存橋水經注霸水又北逕枳道水上

   有橋謂之霸橋元和志霸橋隋開皇三年造唐永隆二年因舊所創為南北兩橋雍錄隋時更以石

   為之唐人以送别者多于此因亦謂之銷魂橋縣志橋凡十五空長八十餘步宋時圮韓縝重修元

   季亦嘗修葺明成化六年布政使余子俊増修後因沙壅東徙遺址僅存 本朝乾隆二十九年

  東渭橋在咸寕縣東北接臨潼縣境史記景帝五年作陽陵渭橋索隱渭橋有三所在

  長安東北通高陵路曰東渭橋唐書食貨志咸亨三年王思順運晉絳之粟於河渭増置渭橋倉自

  是𡻕運毎由河陰太原轉運至東渭橋倉雍錄在萬年縣東北四十里霸水入渭處縣志今為渭橋

  渡入高陵路西渭橋在咸陽縣西南一名便橋漢書武帝紀建元三年初作便門橋蘇林

  曰去長安四十里服䖍曰在長安西北茂陵東三輔決錄長安城西門曰便門門北與橋對因號便

  橋水經注渭水與灃水㑹於短陰山水上舊有便門橋元和志便橋在縣西南十里架渭水上長安

  志渭河浮橋在漢渭城縣南北兩城中間架渭水上即漢之便橋也唐末廢宋乾德四年重修後為

  暴水所壞淳化三年徙置孫家灘至德二年復修於此縣志西渭橋在縣西南一名咸陽橋其地夏

  秋以舟渡秋深則作橋橋成則阻舟行水漲而橋又廢明嘉靖中維舟為浮橋至今仍之灃橋

  在咸陽縣東南三里跨灃水上明宏治中架木為之望斗橋在興平縣東門外又胡家橋胡

   家渡並在縣西南四十里又長安志有石橋在縣西二十里馬嵬店今廢戲河橋在臨潼縣

   東三十里又東十里有零口橋俱當大路之衝東陽橋在臨潼縣北五十里櫟陽鎮之東為

   渭北要路明萬厯三十五年重建又黒䇿橋在縣北六十里清水上相橋在縣東北相橋鎮西康橋

   在縣東北康橋鎮南郭橋在高陵縣東十里跨昌運渠上渠水自此入清河阿石橋

   在高陵縣南五里其東八里有張橋皆跨高望渠廣濟橋在鄠縣東三十里秦渡鎮北跨

   灃水上明萬厯二十四年知縣王九臯造木橋長亘里許為百空太史橋在鄠縣西門外

   跨澇水上明嘉靖二十一年邑人王九思建石橋長二十五丈為十空藍橋在藍田縣東南

   五十里縣志世傳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雲英處符家橋在涇陽縣西北白渠上明宏治

   初居人符琚建因名清河橋在涇陽縣東北三十里跨清川水相近有殿下橋在縣東北冶

   谷河北岸又魯橋在縣東北四十五里通濟橋在三原縣譙樓北元中統四年建又東津

   橋在織羅巷口西津橋在西花園巷口廣濟橋在城東門内四橋俱在城中跨白渠又耀州北五里

   亦有通濟橋在漆水濱通榆林路賓陽橋在三原縣東門外又有通遠橋在城西南俱跨

   龍橋在三原縣北門外跨清河宋建隆四年河溢有龍鬬於橋下橋圯重建因名明萬

   厯中易以石長三十有三丈高七丈五尺廣三丈三尺又登高橋在縣北跨濁谷河通仙橋

   在盩厔縣東三十里澇河橋在盩厔縣東跨澇河與鄠縣分界陳姑坊橋

   厔縣西南十五里為徃來通道舊有木橋 本朝順治十六年易以石明光橋在渭南縣

   東跨明光谷水又西陽橋東楊橋俱在縣東八里跨西陽東陽二水赤水橋在渭南縣東二

   十里跨赤水 本朝乾隆十四年重修湭水橋在渭南縣西門外跨湭水明萬厯中建石

   橋長二十丈為十空𡻕久圯 本順治十年重修増長十三丈温河橋在富平縣北門

   外跨温泉水望乾橋在醴泉縣西北明沈夢斗記泥河之水自乾陵流逕城西北二門東

   注於泔以㑹於涇橋曰望乾以乾陵在望而名也嘉靖中圯萬厯十五年重建仲橋在醴泉縣

   東北通鑑晉咸和四年趙南陽王自上邽趨長安軍於仲橋胡三省注鄭國渠逕仲山渠上有橋謂

   之仲橋在九嵕山之東 按今縣北城外有橋亦曰仲橋乃明嘉靖中建非古仲橋也龍溪

   橋在同官縣南嶂山泉水所經蝦蟇橋在同官縣南二十里兎窩嶺水所經跨嶺

   橋在寕陜廳北四十里腰嶺關下又北一百六十里有江口橋又北二百二十里有石羊橋

   橋渡在長安縣北咸陽縣東長安志在長安縣北二十六里又嘉麥渡亦在縣北二十六里段

   留渡在縣東北二十六里皆渭水渡咸陽縣志中橋渡在縣東二十五里即古中渭橋所今名于家

   渡又安劉渡在縣東三十五里一名嘉麥渡又兩寺渡在縣西十五里皆渭水渡又西閭渡在縣西

   南三十里今廢 按長安志安劉渡在咸陽縣東三十五里相近有嘉麥渡與縣志異北灃

   店渡在長安縣西長安志在長安縣西四十里又南灃店渡在縣西四十五里皆灃水渡

  泰門渡在咸寕縣東長安志在萬年縣西二十里入高陵耀州路又横霸官渡在縣東南二

  十五里入藍田路龍光渡在興平縣長安志在興平縣西南三十五里渭水上縣志又柳

  樹屯渡在縣東南二十里北田渡在臨潼縣西北十里又李家渡在縣北十里交口

  渡在臨潼縣東北五十里又景渡亦在縣東北五十里本名耿渡或訛為景皆渭河渡也

  渡在臨潼縣東北長安志櫟陽縣東有橋渡及栗邑渡皆石川河渡新開渡在高陵縣

  西南渭橋西二里又黄家渡在縣西南二十里楊宫砦前宋村渡在涇陽縣東南三十里路

  通臨潼又花池渡在縣南十里路通長安又張邨渡修石渡皆在縣東路通咸陽眭城渡

  在涇陽縣西南十里路通咸陽臨涇渡在涇陽縣西三十里又狄道渡在縣西北六十里皆

  渡涇上漲渡在渭南縣北七里又有下漲渡在懸東北五里蔡渡在縣東北赤水北三

  渡皆渭河津濟處涇甘渡在醴泉縣東五十里甘水合涇處渡因以名長安志在醴泉縣

  東北三十里劉醫渡在醴泉縣北六十里又地道渡在縣東北五十里琉璃潭

  渡在寕陜廳西七十里柴家關渡在寕陜廳西一百二十里

 ︹隄堰︺渭水石隄在咸陽城南門外明嘉靖二十年以䕶城垣長百三十餘丈 本朝乾

  隆六年増築五十丈朱章隄在興平縣東十五里西吳村明嘉靖中知縣朱文章評相繼修

  築故義隄在渭南縣北渭河北岸明邑人史記事築以障渭河漆水隄在耀州東

  宋熙寕七年知耀州閻充國建明嘉靖二十五年因舊址作東城石隄沮水石隄耀

  州城西北明嘉靖二十五年築長六十丈 本朝乾隆二十八年復於城西南角増築石隄三十九

  丈又州城西北數里有舊河口乾隆三十一年築亂石壩百餘丈以備泛溢䕶城隄

  官縣城東起金山東環城東南接嶂山之麓明萬厯中築以障漆同二水彭城堰在高陵縣

  西二十五里亦曰彭城閘唐縣令劉仁師建邢堰在三原縣東北二十里邢村長安圖説邢

  堰在太白渠之下流長四十餘步不知起自何時蓋為白渠北限地高涇水勢不能及遂引清冶二

  谷水逕三原縣龍橋鎮以東至邢村截河為坊堰其水以溉三原涇陽并渭南屯所之田其下水分

  為二渠北曰務高渠南曰平臯渠中有深溝一道蓋古白渠故道水不敢入故堰絶之分灌高田至

  今人名其溝曰乾溝縣志縣西北一里許清河南岸有古渠一道南抵白渠清河東岸亦有古渠一

  道遶縣北關迤邐東北而去明宣德間遺蹟尚存渠首之地人亦謂之邢堰蓋邢村堰廢之後復作

  此堰仍其舊名後亦湮廢龍門堰在富平縣南長安志龍門堰石川堰皆在縣南二十里常

  平堰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漕渠在長安咸寕二縣南自昆明池東傍南山東至河漢所穿隋唐

  復開之史記河渠書元光中鄭當時為大農言異時關東漕粟從渭中上度六月而罷而漕水道九

  百餘里時有難處引漕穿渠起長安並南山下至河三百餘里徑易漕度可令三月罷而渠下民田

  萬餘頃又可得以溉天子以為然令齊人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𡻕而通以漕太便利

   其後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頗得以溉田水經注昆明故渠上承昆明池東口東逕河池陂北又東合

   沈水亦曰漕渠又東逕長安縣南東徑明堂南又東而北屈逕青門外與沈水支渠㑹分為二渠一

   水逕楊橋下北注渭其一渠東逕奉明縣廣成鄉之廣明苑南又北分為二渠東逕虎圈南而東入

   霸又漕渠絶霸右出東逕霸城北又東逕于楚陵北又東逕新豐縣右㑹故渠上承霸水東北逕霸

   縣故城南又東北逕劉更始冢西又東北逕新豐縣又合漕渠漢大司農鄭當時所關也今源自昆

   明池南傍山原東至於河且田且漕大以為便隋書食貨志開皇四年命宇文愷率水工鑿渠引渭

   水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餘里名曰廣通渠唐書地理志天寶二年尹韓朝宗引渭水入金光門

   置潭於西市以貯材木大厯元年尹黎幹自南山開漕渠抵景風延喜門入苑以漕炭薪又食貨志

   開元中長安令韋堅兼水陸運使治漢隋運渠起關門抵長安通山東租賦乃絶灞滻並渭而東至

   永豐倉與渭合又於長樂坡瀕苑牆鑿潭於望春樓下以聚漕舟賜其潭名廣運潭長安志漕河在

   長安縣南十五里自萬年縣界來逕縣界五里入渭漢武元光六年穿又黎幹所鑿渠逕京兆府直

   東至薦福寺東街北至國子監正東至子城東街並逾景風延喜門入苑又漕渠在渭南縣北一里

   自臨潼縣來入鄭縣界王渠在府城北漢書王嘉傳哀帝爲董賢治大第開門向北闕引王

   渠灌園池注蘇林曰王渠官渠也猶今御溝晉灼曰渠名在城東覆盎門外水經注沈水枝渠上承

   沈水於章門西飛渠引水入城東爲倉池又東逕未央宫桂宫間謂之明渠又東厯武庫北又東逕

   長樂宫北又東出城分爲二渠即漢書所謂王渠者也逕楊橋下側城北逕鄧艾祠西而北注渭今

   清明渠在長安縣西南由咸寕至縣界寰宇記清明渠在大安坊開皇初引沈水西北

   流入城經大社尚食局將作監内侍省而入宫城長安志長安縣清明渠東南自萬年縣界流入西

   北流又屈而東北流入京城王海清明渠導交水自大安坊東街入城由皇城入太極宫通濟

   渠在長安縣西南明成化初知府余子俊以龍首舊渠壅塞於丈八溝造石閘鑿渠引交皁二水

  西流轉東至府西入城分為三渠其水清甘民皆取給 本朝康熙六年復濬清渠在長安縣

  西長安志在縣西五十里自鄠縣界來經縣界十里入渭又漆渠在縣西二十里舊自縣之坑河分

  水經縣界二十里入漕河括地志曰胡亥運南山之漆而開此渠永安渠在長安縣西長

  安志永安渠隋開皇三年開在縣南引交水西北入城經西市入苑坑水自南入焉有福堰下分為

  二水流一里一水合交水一水西北流為永安瀆玉海永安渠自城南導交水從大安坊西街入城

  北流入苑注於渭永通渠在長安縣西北長安志隋開皇四年開起縣西北渭水興城堰

  初名富渠仁夀四年改名永通龍首渠在長安縣東北由咸寕縣流入長安志龍首渠一名

  滻水渠隋開皇三年自東南龍首堰下分支滻水北流至長樂坡西北分為二渠東北流入苑西渠

  屈而西南流經通化門南西流入城經永嘉坊又西南流經興慶宫又西流經勝業坊崇仁坊景龍

  觀又西入皇城逕少府監南屈而北流又逕都水監太僕寺内坊之西又北流出城宋史陳堯咨傳

   長安地斥鹵無甘泉堯咨疏龍首渠注城中民利之玉海唐時導水入城之渠有三一曰龍首渠二

   曰永安渠三曰清明渠明史河渠志洪武十二年李文忠言陜西病鹹鹵請穿渠城中逕引龍首渠

   東注從其請甃以石天順八年都御史項忠以龍首渠引水七十里修築不易城東西南皁河去城

   一舍許鑿令引水與龍首渠㑹咸寕縣志龍首渠 本朝康熙六年復濬黄渠在咸寕縣南長

   安志在萬年縣南通善坊自義谷口分水入此渠北流十里分為兩渠一東北流入庫谷水一西流

   入樊川灌溉稻田西流入坑河縣志黄渠在龍首渠南興成渠在咸寕縣西唐書食貨志

   秦漢時故漕興成堰東達永豐倉太和初咸陽令韓遼請疏之自咸陽抵潼關三百里堰成罷輓車

   之牛以供農耕關中賴其利長安志興成渠在縣西十八里縣志今堙成國故渠

   陽縣北故道自乾州武功縣流入興平縣北又至縣境入渭水水經注成國故渠東逕郿及武功槐

   里縣北又東逕茂陵縣故城南又東逕龍泉北又東逕姜原北又東逕平陵縣故城南又東逕竇嬰

   冢南又東逕延陵渭陵義陵安陵南又東逕渭城北又東逕長陵南又東逕周勃冢南又東逕漢景

   帝陵南又東南注渭今無水長安志成國渠在興平縣北一里西自武功縣流入縣界凡六十里溉

   田二百四十餘頃東流入咸陽縣界按唐李石記咸通十三年京兆府奏修六門堰畢其渠合韋川

   莫谷杳谷武安四水溉武功興平咸陽高陵等縣田二萬餘頃俗號渭白渠言其利與涇白相上下

   又曰成國渠魏時僕射衛臻征蜀開以溉田大統十三年始築堰置六斗門以節水貞觀中役九州

   夫匠始就其功永徽四年右僕射于仲謐治之聖厯中稷州刺史張知謇修焉咸通十一年咸陽縣

   民薄逵等上言六門淤塞請假錢以為修堰費乃詔借内藏錢以充令本縣官專之記役凡用萬七

   千緡云今涸昇原渠在興平縣南長安志在縣南十五里西自武功縣流入縣界凡六十

   里溉田七十餘頃東流入咸陽唐垂拱初運岐隴米今涸又普濟渠在縣南十里自武功縣流入縣

   界凡六十里溉田七十餘頃東流入咸陽今涸鄭白渠在涇陽縣西北鄭渠故道自縣西北

   仲山下分涇水東流厯今三原富平蒲城諸縣界入於洛久廢白渠自鄭渠北鑿南岸分涇水東南

   厯高陵櫟陽注於渭自北而南分爲太白中白南白三渠宋大觀中於白渠北鑿豐利渠元於豐利

   渠北鑿石渠名王御史渠皆引涇水分注涇陽三原醴陵高陵臨潼諸縣統名涇渠史記河渠書韓

   聞秦之好興事欲罷之無令東伐廼使水工鄭國間說秦令鑿涇水自中山西抵瓠口爲渠並北山

   東注洛三百餘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覺秦欲殺鄭國鄭國曰始臣爲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爲

   然卒使就築渠成用注填閼之水溉舄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爲沃野無凶年因

   名曰鄭國渠漢書溝洫志太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渭中袤

   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因名曰白渠民得其饒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

   後舉臿爲雲決渠爲雨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水經注鄭渠

   首上承涇水於中山西瓠口其瀆東逕宜秋城北又東逕中山南又東逕捨車宫南絶冶谷水又東

   逕嶻嶭山南池陽縣故城北又東絶清水又東逕北原下濁水注焉又東逕曲陽城北又東逕太上

   陵南原下北屈逕原東舉沮水合白渠起谷口出於鄭渠南東逕宜春城南又東南逕池陽城北枝

   瀆出焉東南逕澫原下逕鄣縣故城北東南入渭白渠又東枝渠出焉東南逕高陵縣故城北又東

   逕櫟陽城北白渠又東逕秦孝公陵北又東南逕居陵城北蓮芍城南又東注金氏陂又東南注於

   渭元和志大白渠在涇陽縣東北十里中白渠首受大白渠東流入高陵縣界南白渠首受中白渠

   東南流亦入高陵界唐書地理志雲陽有古鄭曰渠又高陵有古白渠寶厯元年令劉仁師請更水

   道渠成名曰劉公堰曰彭城長安志白渠在涇陽縣西北六十里西自雲陽縣來東入高陵縣界十

   道志曰大白中白南白謂之三白渠也渠上斗門四十八三限口在縣東北分南北三渠處又高陵

   縣白渠自涇陽縣界三限下中限為一渠流至彭城堰下分為四渠中南渠高望渠東西俱長三十

   五里禑南渠東西長四十里中白渠東西長三十里又櫟陽縣五渠自高陵縣北下並入渭水從北

   第一曰中白第二曰析波第三曰中南第四曰高望第五曰禑南宋史河渠志至道初度支判官梁

   鼎陳堯叟上鄭白渠利害詔皇甫選何亮經度還言鄭渠並仲山而東鑿斷岡阜首尾三百餘里連

   亘山足岸壁頽壞堙廢已久實難致力三白渠溉涇陽櫟陽高陵雲陽三原富平六縣田三千八百

   五十餘頃望令増築隄堰以固䕶之舊設節水斗門一百七十有六皆壞請悉繕完渠口舊有六石

   門謂之洪門今亦潰圮且就近别開渠口以通水道涇河中舊有石堰修廣皆百步廢壞已久欲令

   自今修之詔行之未幾罷景德三年太常博士尚賓經度鄭白渠自介公廟迴白渠洪口直東南合

   舊渠以畎涇河灌富平櫟陽高陵等縣水利饒足民𫉬數倍熙寕五年提舉常平楊蟠議修鄭白渠

   詔都水丞周良孺相視乃自石門堰涇水開新渠至三限口以合白渠宋侯𫎇開石渠記熙寕間嘗

   自仲山旁鑿石渠引涇水東南與小鄭泉會下流合白渠大觀元年詔提舉常平趙佺董其事明年

   土渠成袤四千一百二十丈南與故渠合又明年石渠成袤三千一百四十一尺南與土渠接又度

   渠之北地勢高峻通竇以防漲水凡漑七縣田二萬五千九十三頃賜名曰豐利渠元史河渠志自

   唐宋於仲山下築洪堰改涇水入白渠分為三北限入三原櫟陽雲陽中限入高陵南限入涇陽溉

   田七萬餘畝元至元間立屯田府督治之至大元年西臺御史王琚建言於宋豐利渠上更開石渠

   五十丈延祐元年興工至五年渠成改堰至新口長安圖説元因前代故迹初修洪口石堰當河中

   流直抵兩岸立石囷以壅水東西長八百五十尺自洪口下七十里為三限閘以分水其北曰大白

   渠中曰中白渠南曰南白渠大白之下是為邢堰邢堰之上渠分為二北曰務高渠南曰平高渠自

   三限閘下二十里為彭城閘其渠分為四北曰中白渠南曰中南渠又南曰高望渠又南曰禑南渠

   中南之下其北分者曰析波渠其南分者曰昌運渠凡渠不能出水則改而通之立斗門以均水總

   為斗一百三十有五舊志明洪武八年命耿炳文濬洪口堰溉涇陽三原醴泉高陵臨潼田二百餘

   天順七年再濬餘詳後龍洞渠龍洞渠在涇陽縣西北六十里明成化初巡撫項忠於

  元時王御史石渠之北鑿小龍山大龍山腹里許為洞下屬白渠名曰廣惠渠功鉅費廣厯余子俊

  阮勤幾二十年始踵成之正德中巡撫蕭翀又鑿石渠四十二丈名通濟渠 本朝順治九年康熙

  八年凡兩修雍正五年奉   㫖發帑興修自上流開鑿龍洞中濬三白渠下至臨潼重築隄堰

  改設斗門七年又移西安通判駐王家鎮專董其事由是水利盡復灌溉饒足渠自仲山鑿龍洞引

  泉東流㑹篩珠洞泉又東㑹瓊珠洞泉又東會倒流泉又東厯大小梯子崖天元渠又東至王御史

  口又東㑹大小諸泉過馬道橋出山就平陸開渠灌田首為王屋四斗此四斗與醴泉縣分灌下則

  專灌涇陽又東為張房雙槐等斗門二十三又東為三限閘俗名三渠口北限為北白渠從閘分水

  東北流北岸斗門三南岸斗門二又東北流入三原縣界中限為中白渠乃龍洞正支東流南北岸

  斗門六又東為高陵縣之彭城閘下限為下白渠東南流南岸斗門五皆在涇陽界其北白渠入三

  原界者東流經縣南入東關又出城東北逕馬家高家等堡至大召村而止在高陵界者彭城閘北

   為中白渠斗門二十二閘南曰中南渠斗門十四南流五里又分二渠東南曰高望渠斗門十二西

   南曰禑南渠斗門五中南渠又南至張市里復分二渠北曰析波渠今廢南曰昌運渠斗門三流至

   縣東五里墨張村而止凡灌涇陽醴泉三原高陵四縣田七萬四千三十餘畝六輔渠

   陽縣西北及三原縣北界漢書溝洫志元鼎六年兒寛為左内史奏請穿鑿六輔渠以益溉鄭國旁

   高卬之田注師古曰此於鄭國渠上流南岸更開六道小渠輔助灌溉耳元和志初鄭國分涇水置

   渠後兒寛又穿六輔渠今雲陽與三原界水道小渠猶有存者縣志即今清冶二水所分之渠

   清渠在涇陽縣西北鄭白渠北其地高卬涇水不及故引清冶二水為渠冶谷水渠十二始於

   冶谷内二里許傍北山鑿一渠出口曰上王公渠稍下曰磨渠磨渠東六七里曰下王公渠又東三

   里曰上北泗渠又東五里曰下北泗渠又東四里曰仙里渠皆溉河北之田下王公渠對岸稍東曰

   天津渠東六七里曰高門渠又東六里曰廣利渠又東四里曰海西渠又東四里曰海河渠皆溉河

   南之田明宏治初知縣暢亨又於上王公渠上流分一渠曰暢公渠清谷水爲渠五自耀州流入三

   原縣界毛坊里始於北岸堰水曰毛坊渠析南流出谷口於西岸旁清涼原開一渠曰原成渠自原

   成而下三里許東岸曰公進渠又下十丈許曰下五渠又十丈許曰水漲渠此五渠惟毛坊專溉三

   原原成專溉涇陽其三渠上流在涇陽下流入三原共溉田七萬餘畝而下五渠斗門凡二十三所

   溉尤讓泉渠在盩厔縣東二十五里引葦源泉水溉田二千餘畝其北有龍灣渠又赤

   谷渠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引赤谷水溉田東磨渠西磨渠皆在縣東南五十里引耿谷水溉田興隆

   渠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即廣濟渠支流也靈軹故渠在盩厔縣北史記河渠書關中輔渠

   靈軹引堵水漢書地理志盩厔有靈軹渠武帝穿水經注盩厔縣北有𫎇籠原上承渭水於郿縣東

   逕武功縣爲成林源又東逕縣北亦曰靈軹源舊志靈軹渠在故上林苑中又長安志有漆渠在縣

   南五里今俱堙直城渠在富平縣西十五里長安志在縣西南三十里引漆沮河水溉田二

   十里新志直城渠引温泉水東抵縣西北城濠又南為懷德渠支分為順城渠又東為圃田渠皆引

   温泉澤多二水又有順陽渠在縣北頻山下本無水毎天雨山水必暴至引以灌田又玉帶渠倒廻

   渠在縣北灌田百餘里偃武渠在富平縣西北長安志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溉田八里又

   白馬渠在縣西北四十里長澤渠在縣西北三十里皆溉田十五里高望渠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溉

   田三里相近有石水渠溉田十里永濟渠溉田十二里文昌渠在縣西北十七里溉田十里陽渠在

   縣西南二十八里溉田十五里皆引漆沮河水新志富平之水灌田最多者漆沮也東岸自北而南

   首曰官渠一名判官渠次曰文昌渠又南為通鎮渠又南為永濟渠又南為實惠渠自在渠永興渠

   新渠順陽渠又南為石水渠又南為永順渠廣濟渠永豐渠溢水渠遺愛渠千年渠水至此自南而

   東流為陽九渠即長安志之陽渠也在西岸者最北曰偃武渠又南為中渠皆兼引梁家泉水又南

   為小白馬渠又南為大白馬渠又南為永興渠洞子渠又南為河西廣濟渠 本朝雍正三年開又

  南為永夀渠又南為長澤渠並在漆沮左右 按長安志有高望渠今無此又長安圖說載石川河

  東岸渠七曰判官楊家文相永濟石水閻渠陽九西岸渠六曰偃武㒵馬長澤西長澤東高望陽陵

  保今惟判官永濟石水楊家偃武白馬長澤仍舊名餘皆異强公渠在耀州西南唐書華

  原無泉雍州司士參軍强循教民鑿渠以浸田號强公渠今廢烟霧渠在耀州西北沮水渠

  也州志沮水流至州境為堰頭河始有烟霧渠又南為甘家中渠又南為義渠通城渠又南為通澗

  渠水磨渠又南至州城西為越城渠又漆水至州城東南有小渠退灘渠

 ︹陵墓︺︹古︺華胥氏陵在藍田縣寰宇記在縣西三十里又藍田山西有尊盧氏陵次北有

  女媧氏谷︹周︺王季陵在鄠縣西渼陂村帝王世紀王季葬鄠之南山 按舊本作王季墓

  列於周公太公墓之前攷漢太上皇陵史皇孫悼園俱從諸陵之倒周初太王王李並受追尊鳳翔

  府陵墓内首載周太王陵此不應獨異其辭且秦之惠武昭襄孝文諸王皆得稱陵况王李乎今改

   正列於丈王陵之前文王陵 武王陵俱在咸陽縣北十五里文王陵在南武王

   陵在北 按漢書劉向傳文王周公葬於畢而畢原之地跨渭南北故二陵所在諸書互異皇覽云

   文王武王周公冢皆在京兆長安鎬聚東杜中括地志云文王武王墓在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畢

   原上顔師古劉向傳注則曰畢原在長安西北四十里寰宇記長安志皆云二陵在縣北十五里以

   史記周本紀贊證之當從皇覽括地志在今咸寕縣西南爲是今咸寕西南遺跡無可考而文武成

   康四陵及厯代碑碣本朝祀典皆在咸陽云成王陵在咸陽縣文王陵西南寰宇記在縣

   西北二十里通志咸陽與盩厔分祭康王陵在咸陽縣文王陵東南寰宇記在縣北十五里

   通志咸陽與鄠縣分祭又共王陵亦在文王陵東南穆王陵寰宇記在長安縣西南二十五

   里張恭村幽王陵在臨潼縣東北元和志在昭應縣東北二十五里︹秦︺惠王陵

   在咸陽縣北史記秦惠文王葬公陵栝地志在縣西北十四里武王陵在咸陽縣北史記秦

  悼武王葬永陵皇覽秦武王冢在扶風安陵縣西北畢陌中大冢是人以為周文王冢非也括地志

  在縣西十里昭襄王陵在咸寕縣東史記秦昭襄王葬茝陽索隱芷陽也孝文

  王陵在咸寕縣東北史記秦孝文王葬夀陵正義在萬年縣東北二十五里夏太后

  陵在咸寕縣東南史記吕不韋傳孝文王后曰華陽太后與孝文王㑹葬夀陵夏太后子莊襄王

  葬芷陽故夏太后獨别葬杜東曰東望吾子西望吾夫後百年旁當有萬家邑正義陵在萬年縣東

  南三十五里莊襄王陵在臨潼縣西南史記秦莊襄王葬茝陽水經注霸水東逕子楚

  陵北戰國䇿曰莊王字異人更名子楚故世人猶以子楚名陵括地志在新豐縣西南三十五里始

  皇陵在北故亦謂之見子陵 按長安志云莊襄王陵即京兆府通化門外之尖冢藍田志又云在

  縣西北諸說不同今以括地志為據始皇陵在臨潼縣東史記秦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

  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錮而致槨宫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

   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

   不滅者久之漢書劉向傳始皇葬驪山之阿墳高五十餘丈周圍五里有餘水經注始皇營建冢壙

   於麗戎之山斬山鑿石周迴三十餘里項羽入關以三十萬人運物三十日不能窮關東盗賊銷槨

   取銅牧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能滅括地志陵在新豐縣西南十里元和志在昭應縣東八里

   長安志在縣東十五里兩京道里記曰陵高一千二百四十尺内院周五里外院周十一里俗呼當

   ︹漢︺太上皇陵在臨潼縣東北漢書高帝紀十年太上皇崩葬萬年三輔黄圖漢太

   上皇葬櫟陽北原其陵在東者太上皇西者昭靈后也元和志陵在櫟陽縣東北二十五里明統志

   在縣東北七十五里高帝長陵在咸陽縣東漢書高帝葬長陵臣瓚曰陵在長安北四十

   里皇覽漢高帝吕后山各一所高帝陵在西吕后陵在東帝王世紀長陵山東西廣百二十步高十

   三丈在渭水北去長安三十五里水經注成國故渠東逕長陵南亦曰長山秦名天子冢曰山漢曰

   陵故通曰山陵矣元和志漢長陵在縣東三十里惠帝安陵在咸陽縣東北皇覽安陵

   山高三十二丈廣袤百二十步據地六十畝帝王世紀安陵去長陵十里去長安北三十五里元和

   志在縣東北二十里薄太后陵在咸寕縣東南史記文帝母薄太后以景帝前二年葬南

   陵近文帝霸陵索隱廟記云在霸陵南十里故謂之南陵今在長安東滻水東原上名曰少陵漢舊

   儀南陵亦謂南霸陵長安志在萬年縣東南三十五里白鹿原上兩京道里志曰陵高一十四丈周

   圍三里六十步文帝霸陵在咸寕縣東漢書文帝治霸陵皆瓦器不以金銀銅鐵為飾因

   其山不起墳三輔黄圖陵在長安城東七十里史記正義霸陵縣東南至霸陵十里長安志在萬年

   縣東三十里白鹿原上景帝陽陵在咸陽縣東高陵縣西南漢書景帝紀後三年葬陽

   陵臣瓚曰在長安東北四十五里帝王世紀陽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十四丈括地志在縣東三十里

   元和志在縣東四十里通志今在高陵縣西南三十里鹿苑原上武帝茂陵在興平縣

   東北漢書武帝紀後元二年葬茂陵臣瓚曰在長安西北八十里三輔黄圖茂陵本槐里之茂鄉故

   曰茂陵周圍三里關中記漢諸陵皆高十二文方一百二十步惟茂陵高十四丈方百四十步元和

   志在縣東北十七里思后園在長安縣北漢書孝武衞皇后瘞城南桐柏宣帝立乃改葬追

   諡曰思后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周衞奉守焉顔師古曰桐柏亭名也改葬在杜門外大道東以倡優

   雜伎千人樂園故號千人聚其地在今長安城内金城坊西北隅是長安志金城坊西南隅匡道府

   即漢思后園昭帝平陵在咸陽縣東北十三里漢書昭帝紀元平元年葬平陵臣瓚曰

   在長安西北七十里三輔黄圖平陵去茂陵十里水經注成國故渠逕姜原北有漢昭帝平陵元和

   志在縣西北二十里寰宇記在故平陵城北二里戾后園在長安縣北漢書戾太子傳史

   良娣葬長安城南博望苑北宣帝即位以長安白亭東為園尊曰戾后水經注白亭在明堂南昆明

   故渠北長安志今城坊北門有漢戾園史皇孫悼園在長安縣北漢書戾太子傳史

   皇孫皇孫妃王夫人葬廣明郭北宣帝即位諡曰悼皇悼后以廣明成郷為悼園皆改葬焉水經注

   皇孫初葬郭北宣帝遷苑南悼園在東都門寰宇記漢奉明園宣帝悼考墓園也宣帝杜

   陵在咸寕縣東南漢書元帝紀初元元年孝宣皇帝葬杜陵臣瓚曰杜陵在長安南五十里括地

   志杜陵縣南去宣帝陵五里元和志杜陵在萬年縣東南二十里長安圖說陵在奉元城東南二十

   五里三趙村陵之制正方毎方百二十步據地六十畝四面去陵十餘步皆有觀闕基址其東南數

   十步又有一陵形制差小蓋皇后王氏陵也其東陪葬數十冢環拱森列大小不等宣帝許

   后陵在咸寕縣南漢書孝宣許皇后葬杜南是為杜陵南園水經注許后陵北去杜陵十里長

   安圖說在司馬村少陵原上俗呼曰司馬冢元帝渭陵在咸陽縣東北漢書元帝紀永

   光四年以渭城夀陵亭部原上為初陵詔勿置縣邑竟寕元年葬渭陵臣瓚曰渭陵在長安北五十

   六里元和志渭陵在縣西北七里長安志在縣東北十三里明統志陵西百步有元后陵成帝

   延陵在咸陽縣西北漢書成帝紀建始二年以渭城延陵亭部為初陵綏和二年葬延陵臣瓚

   曰在扶風去長安六十二里關中記延陵在渭陵之東成帝起延陵城邑巳成言事者以為不便乃

   更造昌陵在霸城東二十里取東山土與粟同價數年不成谷永等議仍徙延陵元和志延陵在縣

   西北十三里長安志在縣西北十五里哀帝義陵在咸陽縣西北漢書哀帝紀建平二

   年以渭城西北原上永陵亭部為初陵元壽二年葬義陵臣瓚曰在扶風去長安四十六里元和志

   在縣北八里長安志在縣西八里明統志漢諸陵置邑者七渭延義三陵不復置邑平帝康

   陵在咸陽縣西北漢書平帝紀元始五年葬康陵臣瓚曰在長安北六十里三輔黄圖康陵在長

   安北興平原口水經注延陵東北五里即平帝康陵坂也元和志在縣西北九里︹南北朝︺

   ︹魏︺孝文帝長陵在富平縣東南縣志在縣東南三十里中華原延昌公主陪葬日知

   錄魏書言帝孝於文明太后乃於永固陵東北里餘營壽宫及遷雒陽乃自表𤄊西以為山陵之所

   而方山虛宫號曰萬年堂云其云方山者代都也𤁄西者雒陽也孝文自代遷雒安得葬富平哉葬

   富平者西魏之文帝乃孝文之孫在位十七年葬永陵北史文帝紀嘗登逍遥觀望嵯峨山謂左右

   曰望此令人有脫屣之意然則富平之陵即永陵也上有宋碑乃謬指爲孝文之葬而厯代因之

   按富平人朱廷璟有魏陵辨與日知錄畧同 本乾隆十七年禮部議言元魏始都平城傳及孝

   文乃遷洛陽考其葬地自應以在洛陽爲是然富平之有魏孝文陵其誤已久考宋史載太祖開寶

   四年河南鳳翔京兆府及耀州奏言自周迄唐二十七陵皆經開發於是令有司造衮冕及常服各

   一襲具棺槨以葬掩坎日長吏致𥙊如禮文獻通考於孝文帝及文帝陵下皆注云在耀州富平縣

   蓋自唐末之 亂殘燬所在陵寢宋開寶中未及詳考乃以魏孝 文帝衣冠之葬與西魏文帝並置富

   平惟時孝文陵定爲三年一祭文帝陵僅禁樵採及明初以孝文陵列入祀典文帝陵遂湮没無考

   亦非竟指文帝陵爲孝文陵也又考朱子綱目載魏宣武嗣位初謁長陵質實云長陵魏孝文帝陵

   也在汝州東南大龍山巔則與𤁄西之說又異今據河南巡撫奏洛陽𤄊西汝州大龍山俱無故蹟

   可㝷富平為宋所備孝文衣冠葬地厯代致祭已久明禋所格即為神靈憑依應仍在富平致祭從

   孝武帝雲陵在渭南縣長安志在縣東南二十二里廣鄉原崇六丈周一百二十

   步石人虎尚存文帝陵在富平縣寰宇記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周︺文帝成陵

   在富平縣北二十五里元和志在縣西北十五里︹唐︺永康陵在三原縣北四十里舊唐

   書高祖紀祖諱虎武德初追尊景皇帝廟號太祖陵曰永康長安志在縣西北十八里興寕

   陵在咸陽縣東舊唐書高祖紀考諱昞武德初追尊元皇帝廟號世祖陵曰興臨長安志在縣東

   三十五里五雲鄉周五里高祖獻陵在三原縣東北元和志在縣東十五里長安志在縣

   東龍池鄉朱唐村封内二十里下宫去陵五里文獻通考獻陵陪葬楚國太妃萬氏館陶公主河間

   王孝恭襄邑王神符清河王誕韓王元嘉彭王元則道王元慶鄭王元懿虢王鳳酆王元亨徐王元

  禮滕王元嬰鄧王元裕魯王靈䕫霍王元軌江王元祥密王元曉并州總管張綸榮國公樊興平原

  郡公王長楷譚國公邱和巢國公錢九隴刑部尚書劉德威刑部尚書沈叔安縣志獻陵在縣東北

  四十三里浮陽鄉唐村里白鹿原上太宗昭陵在醴泉縣東北四十里元和志在縣東北

  二十五里九嵕山唐書地理志在縣西北六十里九𡽀山長安志陵在白鹿長樂瑶臺三鄉界古逢

  蒲村下宫去陵十八里封内周一百二十里陪葬諸王七蜀王愔趙王福紀王慎越王貞嗣紀王澄

  曹王明蔣王惲公主二十一妃嬪八宰相一十二馬周岑文本崔敦禮李勣李靖温彥博蕭瑀高士

  廉房喬魏徵許敬宗長孫無忌丞郎三品則唐儉李大亮孔頴達褚亮虞世南閻立德姜晦杜正倫

  姜皎姚思廉薛收江夏王道宗等五十三人功臣大將軍以下則阿史那忠尉遲敬德秦叔寶程知

  節段志元等六十四人所乘六駿石像在陵後中宗定陵在富平縣西北元和志在縣西

  北十五里龍泉山長安志下宫去陵五里陪葬節愍太子重俊公主五武后敬陵

   寕縣東唐明皇武惠妃也薨贈皇后諡曰順貞長安志在萬年縣東四十里肅宗建陵

   在醴泉縣北三十里元和志在縣北十八里武將山長安志下宫去陵五里陪葬功臣一汾陽王郭

   齊陵在臨潼縣東唐明皇子慶王琮肅宗立進諡奉天皇帝墓號齊陵唐書地理志陵在

   昭應縣東十六里長安志在縣東旌儒鄉新豐店西二里代宗元陵在富平縣元和志在

   縣西北四十里檀山唐書地理志在縣西二十五里長安志在縣西北三十里檀山永潤鄉管村下

   宫去陵五里順陵在咸陽縣東北唐肅宗子建寕王倓代宗時進諡承天皇帝葬順陵唐書

   地理志陵在咸陽原長安志在縣東北二十五里長陵鄉周二里德宗崇陵在涇陽縣

   北唐書地理志崇陵在雲陽縣北十五里嵯峨山元和志在雲陽縣東北二十里長安志在嵯峨鄉

   化青村下宫去陵五里順宗豐陵在富平縣元和志在縣東北三十三里甕金山長安

   志在縣東北三十五里下宫去陵五里敬宗莊陵在三原縣東北三十里唐書地理志

   在縣西北五里長安志在縣西北太平鄉下宫去陵八里陪葬悼懷太子文宗章陵

   平縣寰宇記在縣西北二十里長安志在天乳山下宫去陵三里陪葬楊賢妃韋太后福

   陵在咸寕縣東武宗母也唐書地理志在萬年縣東二十五里武宗端陵在三原縣

   東北三十里唐書地理志在縣東十里長安志在縣東神泉鄉下宫去陵四里陪葬王賢妃

   宗貞陵在涇陽縣西北唐書地理志在雲陽縣西北四十里長安志在小王山谷口鄉鄧村

   下宫去陵十里明統志陵在仲山鼂太后慶陵在咸寕縣東懿宗母也長安志在萬

   年縣東二十五里懿宗簡陵在富平縣唐書地理志在縣西北四卜里寰宇記在縣西

   北四十五里長安志在紫金山下宫去陵七里縣志在虎頭山王太后壽陵在咸寕縣

   東北僖宗母也長安志在萬年縣東北二十五里王太后安陵在咸寕縣東昭宗母

   也長安志在萬年縣東二十五里︹周︺周公墓在咸陽縣東北尚書序周公薨成王葬於

   畢傳使近文武之墓元和志周公墓在縣北十三里寰宇記在縣北十里長安志在縣東北三十里

   通志在文王陵東 按史記周公葬畢畢在鎬東南杜中當在今咸寕西南自元和志寰宇記以文

   武陵周公墓俱在咸陽諸志從之其實非也太公墓在咸陽縣東北禮記檀弓太公封於

   營邱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元和志墓在縣東北十里寰宇記在縣東北二十五里通志在文王陵

   杜伯墓在長安縣南水經注沈水西北流逕杜伯冢南杜伯與其友左儒仕宣王儒無

   罪見害杜伯死之明統志在長安下杜城東南老子墓在盩厔縣東南水經注就水北逕大

   陵西世謂之老子陵昔李耳爲周柱史世衰入戎於此有冢事非經證然莊周著書云老𣆀死秦失

   弔之三號而出是非不死之言古人許以傳疑故兩存耳縣志縣東南三十五里就谷西有五老洞

   洞中一孔深䆳莫測相傳即老子葬處扁鵲墓在臨潼縣驪山東北麓去縣三十里

   相如墓在臨潼縣東二十五里戲水西荆軻墓在藍田縣北二十里有祠長安志在

  縣西北三十里︹秦︺樗里子墓在長安縣西北故城中史記樗里子名疾秦惠王之弟卒

  葬於渭南章臺之東曰後百𡻕是當有天子之宫夾我墓至漢興長樂宫在其東未央宫在其西武

  庫正直其墓水經注明渠東厯武庫北舊樗里子葬此太子扶蘇墓在臨潼縣長安

  志在縣東南三十四里崇九尺 按扶蘇𫎇恬二墓已於河南陳州府卷内辨正白起墓

  在咸陽縣東五里王翦墓在富平縣東四十里道賢鎮東元和志在縣東北三里𫎇

  恬墓在咸陽縣寰宇記在縣東北二十里又鉏麑冢在縣東北三十里司馬欣墓

  在富平縣西北元和志在縣西二十五里︹漢︺戚夫人墓在咸陽縣寰宇記在縣西十五

  臨江王榮墓在藍田縣東五里漢書景帝栗姬生臨江王榮死葬藍田燕數萬銜

  土置冢上長安志在縣東八里世名燕子冢李夫人墓在興平縣北三輔黄圖李夫人

  墓東西五十步南北六十步高八丈在茂陵西北一里俗名英陵亦名集仙臺寰宇記在縣北十六

  張耳墓在高陵縣西史記正義在咸陽縣東三十三里通志在縣西十餘里李趙村

  蕭何墓在咸陽縣東北三十里東觀漢記在長陵東司馬門道北百步元和志在縣東北三

  十七曹參墓在咸陽縣東北二十五里元和志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張良墓

  在咸陽縣東元和志在縣東北三十六里長安志留侯陪葬長陵與長陵相去五里韓信墓

  在咸寕縣東北長安圖說在霸城東三十里新店陳平墓在鄠縣南長安志在縣南十里

  周勃墓在咸陽縣東四十里水經注成國渠東逕漢丞相周勃冢南冢北有亞夫冢

  噲墓在咸寕縣南長安圖說在神禾南原上 按噲墓又見商州雒南縣夏侯嬰墓

  在咸寕縣東北西京雜記滕公駕至東都門馬鳴跼不前以足跑地滕公使士卒掘地入三尺所得

  石槨有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後遂葬焉水經注故渠東北逕夏侯嬰冢

  西冢在城東八里飲馬橋南四里時人謂之馬冢寰宇記馬冢東臨霸水紀信墓在咸陽縣

   北寰宇記在縣北四十里李左車墓在咸陽縣北寰宇記在縣北十五里婁敬墓

   在咸陽縣東北三十里季布墓在盩厔縣西啞柏鎮西南四里張敖墓在咸陽縣

   東北史記正義魯元公主墓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次東有張敖冢與公主同域寰宇記在安陵東三

   十里冢上有五嶽之象今人謂之五角冢薄昭墓在興平縣北水經注澤泉水東流逕薄昭

   墓南冢在北原上寰宇記在縣西十三里縣志云縣北有薄太后原蓋即昭墓而傳訛耳馮唐

   墓在咸陽縣東寰宇記在縣東北七里翟公墓在渭南縣東寰宇記在下邽縣東三十五

   里高九尺漢廷尉翟公之墓李廣墓在高陵縣西南良村原上董仲舒墓

   寕縣治南長安志蝦蟇陵在萬年縣南六里本董仲舒墓李肇國史補曰昔漢武帝幸宜春苑每至

   此墓下馬時人謂之下馬陵𡻕月深遠誤為蝦蟇耳縣志墓在城内胭脂坡下明萬厯中封其冢繚

   以周垣 按寰宇記又謂在興平縣東北二十里公孫宏墓在興平縣東元和志在縣

  東北十八里衞青墓在興平縣東北漢書衞青傳元封五年青薨與平陽公主合葬起冢

  象盧山顔師古曰在茂陵東次去病冢之西相並者是也元和志在縣東北十九里霍去病

  墓在興平縣東北漢書霍去病傳元狩六年去病薨帝發屬國元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爲冢象

  祁連山顔師古曰在茂陵旁冢上有豎石冢前有石人馬者是也元和志在縣東北十九里

  陵母墓在涇陽縣西北寰宇記在雲陽縣西北十五里縣志在仙法村霍光墓

  平縣東北漢書霍光傳地節二年光薨發三河卒穿復土起冢祠堂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奉守至成

  帝時爲光置守冢百家吏卒奉祀焉縣志在茂陵東南一里金日磾墓在渭南縣北寰

  宇記在下邽縣城内東南二百步張安世墓在咸寕縣南寰宇記在明德門南八里俗

  呼張車𮪍冢丙吉墓在咸寕縣南寰宇記在萬年縣南二十里三趙村縣志在鮑坡原南

  俗呼塌冢蕭望之墓在咸寕縣東南長安志在萬年縣東南五里古城春明門外

  嚴墓在興平縣東北水經注成國故渠東逕槐里北渠左有安定梁嚴冢碑碣尚存王嘉

  冢在興平縣長安志在縣東北一里揚雄墓在咸陽縣東北長安志按楊雄家譜子雲

  天鳳五年卒詔陪葬安陵坂上弟子鉅鹿侯芭負土作墳號曰元冢吳章墓在咸寕縣

  東南西京雜記章爲王莽所殺弟子曹敞收葬其屍墓在龍首山南幕嶺上縣志在南章村

  始墓在咸寕縣東後漢書更始死光武詔鄧禹葬之於霸陵寰宇記更始墓在長樂坡

  衍墓在臨潼縣東十四里寰宇記在昭應縣西四里第五倫墓在涇陽縣東北清谷

  口北第五村馬融墓在興平縣西南三十里俗譌爲馬連冢蔡順墓在渭南縣

  東南孝子村︹三國︺︹魏︹夏侯淵墓在涇陽縣西北雲陽鎮西南或曰漢夏侯勝墓

  ︹晉︺姚萇姚興墓在高陵縣東元和志姚興墓在縣東南十三里寰宇記後秦二主冢

  在縣東十三里縣志姚萇墓在縣西北十里姚興墓在縣東五里︹南北朝︺︹周︺于謹

   墓在三原縣故城北元和志墓在縣北十八里︹隋︺高熲墓在醴泉縣東五十里

   甫誕墓在咸寕縣鳴犢鎮︹唐︺靖恭太子墓在咸寕縣東明皇子長安志在

   萬年縣見子西原今霸橋近東三里有大陵鄉俗語誤呼為見子陵恭懿太子墓

   安縣西南肅宗子長安志在高陽原昭靖太子墓在咸寕縣東代宗子長安志在萬年

   縣細柳北原文敬太子墓在臨潼縣東北德宗子相近又有憲宗子惠昭太子墓長

   安志俱在縣東十五里旌儒鄉通志在新豐西一里莊恪太子墓在臨潼縣東文宗子

   長安志在驪山北原又恭哀太子陵在縣境杜如晦墓在咸寕縣南寰宇記在萬年縣

   南三十里大趙村縣志在縣南司馬村王珪墓在咸寕縣南寰宇記在萬年縣南四十五

   顔師古墓在咸寕縣南寰宇記在萬年縣南二十里三趙村令狐德棻

   墓在耀州西北三里李淳風墓在盩厔縣西二里裴行儉墓在寕陜廳

   北楩梓谷雉鳴堆契苾明墓在咸陽縣北五里有婁師德碑文 按舊唐書明父何力

   諡曰烈舊志誤以烈為其子之名且誤以武后時為後周僧一行葬塔在臨潼縣西南

   長安志在縣銅人原王君𡙟墓在咸寕縣東長安志墓在縣東界滋水驛東道北兩京道

   里記曰君𡙟開元中任涼州都督死王事招魂葬此張說為之立碑蘇珦墓在藍田縣北其

   旁有子晉墓郭敬之墓在咸寕縣南沙陵原子儀父也王忠嗣墓在渭南縣

   東南二十里廣鄉原北官路南李光弼墓在富平縣西北三十里寰宇記在縣西四十里

   顔魯公為碑縣志旁有太尉祠祠旁為其弟光進墓賈耽墓在長安縣南寰宇記在縣南二

   十里居安坊李元通墓在藍田縣西白鹿原之麓臧懷恪墓在三原縣北原

   段秀實墓在臨潼縣西寰宇記在昭應縣西十五里縣志在斜口鎮窑村西南明成

   化二十三年詔今修理立石表識李晟墓在高陵縣東南寰宇記在縣東十里金石文字

  記西平郡王李晟碑裴度撰柳公權正書碑載葬於高陵縣奉正原鄭國夫人杜氏祔焉渾瑊

  墓在咸寕縣西南寰宇記在萬年縣西南十五里西李村縣志在鴻固原唐權德輿撰碑明統志

  謂在臨潼縣西南十五里非是 按延安府宜川縣西南五十里亦有渾瑊墓姑兩存之柳公

  綽墓在耀州西北四十里柳家原柳公權墓在藍田縣東三里白居易

  墓在渭南縣東北紫蘭村與弟行簡敏中三墓相列符令奇墓在富平縣南三十里

  子璘從葬李國貞墓在三原縣北原上賀若婦墓在藍田縣西南長安志在

  縣西南十五里婦縣人也姑有疾刲股肉奉姑疾遂愈府縣以聞勅旌表門閣名其鄉為節婦鄉

  ︹宋︺寇凖墓在渭南縣北四十里仕原麓楊礪墓在鄠縣東南化羊谷陳漢

  卿墓在咸寕縣南鴻固鄉神禾原歐陽修有誌吕大防先塋在藍田縣北五里通

  志舊有十五冢明成化中嘗封樹焉趙瞻墓在盩厔縣西南五里︹元︺郝和尚墓

  在三原縣北樓底原上有祠即天挻父也王磐撰神道碑文楊恭懿墓在高陵縣東南

  趙弼墓在涇陽縣西城原蕭𣂏墓在長安縣南五十里子午鎮劉節

  婦墓在藍田縣東二里白馬坡︹明︺張紞墓在富平縣東北六十里美原堡西

  昶墓在涇陽縣西北龍灣原上王恕墓在三原縣西二里邢簡墓在咸寕縣

  南八薛敬之墓在渭南縣西南五里雍秦墓在咸寕縣南二十里周尚

  文墓在長安縣西三里吕柟墓在高陵縣北南大吉墓在渭南縣北豐

  草原之麓馬理墓在三原縣西五里許宗魯墓在咸寕縣南十三里楊爵

  墓在富平縣東北美原東北魏學曾墓在涇陽縣西北龍灣原上鄒應龍墓

  在咸寕縣南曲江東孫丕揚墓在富平縣東北三十里李世達墓在涇陽縣

  東南十里温純墓在三原縣西北三里張問達墓在涇陽縣西宋堡東北

 ︹本朝︺王平墓在長安縣西江渡村康熙九年   賜祭葬張勇墓在咸寕縣南鮑

  康熙二十三年   賜祭葬梁化鳳墓在鄠縣北牛洞   賜祭葬殷化

  行墓在咸陽縣北靳李村敖成墓在長安縣西二十里乾隆四十九年   賜祭葬

  王承烈墓在涇陽縣魯橋鎮南   賜祭葬胡茂正墓在涇陽縣北昭義村

  賜祭葬孫一鵾墓在富平縣西五里   賜祭葬









                       前總纂官丁善慶恭纂輯

                       提 調 官許應藻恭覆輯

                       校對 官顏以燠恭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