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二百六十六至二百六十八

卷二百六十一至二百六十五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二百六十六至二百六十八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二百六十九至二百七十三

Page:Sibu Congkan Xubian194-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96.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94-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96.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94-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96.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194-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96.djvu/5

甘州府表

大清一統志

 甘州府在甘肅省治西北一千五百里東西距三百二十里南北距二百里東至涼州府永昌縣

  界二百二十里西至肅州高臺縣界一百里南至邊界一百六十里北至邊界四十里東南至大黄

  山二百五十里西南至祁連山二百里東北至邊界一百里西北至高臺縣界一百二十里自府治

  至 京師五千八十里

︹分野︺天文東井輿鬼分野鶉首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雍州之域戰國及秦爲月氐地漢初

  爲匈奴昆邪王地武帝元鼎六年置張掖郡見本紀地

  理志作太初元年開不同後漢因之晉仍曰張掖郡隆安中北

  涼沮渠𫎇遜初都於此𫎇遜於隆安五年據張義熙八年遷姑臧

   魏太武平涼置張掖軍見元和志太和十一年改軍爲

   郡見寰宇記而地形志無此郡隋志作後周置西魏大統十二年分置

   西涼州廢帝三年改曰甘州周復置張掖郡隋開

   皇初郡廢大業初復置郡唐武德二年復曰甘州

   唐書方鎮表景雲元年河西節度副使治甘州天寶初復曰張掖郡乾

   元初復曰甘州屬隴右道永泰二年陷於吐蕃大

   中五年收復尋爲囘鶻所據宋天聖六年入於西

   夏改鎮夷郡又置宣化府元初復曰甘州至元元

   年置甘肅路總管府八年改甘州路十八年置甘

   肅行中書省明洪武五年置甘肅衞明統志作二十四年今從

   二十五年改甘州衞二十六年置陜西行都指

   揮使司於此領衞十二守禦千户所二按明史行都司置於洪武十二年初治莊浪至

   是始移於此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裁行都司改置甘州府屬甘

   肅省置張掖縣為府治又改山丹衞為山丹縣高

  臺廳為高臺縣七年改隸肅州直隸州今領縣二

   張掖縣附郭東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距二百里東至山丹縣界九十里西至肅州高臺縣

   界一百里南至邊界一百六十里北至邊界四十里東南至山丹縣界一百六十里西南至白城子

   二百里東北至轉觜墩一百里西北至高臺縣治一百六十里漢置觻得縣為張掖郡治後漢因之

   晉改縣曰永平仍為郡治西魏為甘州治後周仍為郡治隋開皇十七年改縣曰酒泉大業初復改

  曰張掖為張掖郡治唐為甘州治後陷吐蕃廢宋時入於西夏元置甘州路為甘肅行省治明初置

  甘肅衞二十五年改置甘州左右中前後五衞為陜西行都司治 本朝順治中裁中前後三衞存

  左右二衞雍正二年置張掖縣為甘州府治山丹縣在府東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一百三

  十里南北距一百七十五里東至涼州府永昌縣界一百里西至張掖縣界三十里南至邊界一百

  五十里北至邊界二十五里東南至白石崖口一百八十里西南至寕番山口一百五十里東北至

  玉泉墩一百二十里西北至邊界三十里漢置刪丹日勒二縣屬張掖郡後漢因之獻帝時分置西

  郡晉因之後魏改刪丹曰山丹周郡廢隋大業初復曰刪丹屬張掖郡唐屬甘州宋時屬西夏置甘

  肅軍元至元初復曰山丹二十二年升為山丹州隸甘肅行省明洪武二十三年置山丹衞屬陜西

  行都司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改置山丹縣屬甘州府

 ︹形勢︺環以祁連合黎之山浸以居延鮮卑之水

 ︹風俗︺民俗質樸後漢書竇融傳土人穴居野處採獵為生

  資雪消之水以灌溉

 ︹城池︺甘州府城周十二里有奇門四濠廣三丈七尺洪武二十五年因舊修築 本朝

  乾隆二十九年修 張掖縣附郭山丹縣城周七里有奇門四濠廣二丈五尺明洪武

  二十四年築 本朝乾隆二十五年修高三丈五尺

 ︹學校︺甘州府學在府治東南隅即舊行都司學明洪武二十八年建 本朝屢經修葺入

  學額數二十名張掖縣學在縣冶東南 本朝雍正三年建入學額數十五名山丹

  縣學在縣治東南隅明正統五年建入學額數十二名甘泉書院在府城内舊鎮

  志莫詳創始明嘉靖三十一年都御史王誥病其地隘撤而大之後廢 本朝乾隆二十四年重建

  仙提書院在山丹縣 本朝乾隆四十五年

 ︹户口︺原額民丁共五千八百五十今滋生民丁男婦大小共二十八萬二千四百九十六名口屯丁

  男婦大小共五十三萬一千一百十九名口統計七萬九千八百四十一户

 ︹田賦︺田地共一萬二千六百七十九頃三畝九分額徴銀共八百八十一兩一錢六分糧共七萬一

  千八百八十八石二斗六升八合

 ︹山川︺雪山在張掖縣南一百里多林木箭簳元和志甘州南至大雪山三百三十里臨松

  山在張掖縣南十六國春秋晉永嘉四年張掖臨松山有石如張掖字後掖字漸滅而張字分明

  隋書地理志張掖有臨松山寰宇記臨松山一名青松山一名馬蹏山又名丹嶺山在張掖縣南一

  百二十八里明統志馬蹏山在都司城南一百里巖石閒有神驥足在焉西陲今畧馬蹏山在龍首

  堡南板答口外二十里有石門七石洞二十祁連山在張掖縣西南漢書霍去病傳元狩

  二年去病臻小月氏攻祁連山揚武乎觻得顏師古注祁連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為祁連西河舊

   事山在張掖酒泉二郡界上東西二百餘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涼宜畜牧一名

   天山亦名白山元和志山在張掖縣西南二百里行都司志山在甘州衞南一百六十里東西延袤

   千餘里連互甘肅界西陲今畧山在梨園堡南九十里 按新唐志祁連山在甘州西北百九十里

   與諸書皆不合合黎山在張掖縣西北尚書禹貢導弱水至於合黎隋書地理志張掖有合

   黎山元和志合黎山俗名要塗山在張掖縣西北二百里行都司志合黎山在甘州衞北四十里迤

   邐至鎮夷所石峽口三百里甘峻山在張掖縣東北隋書地理志張掖縣有甘峻山舊唐

   書地理志甘州取州東甘峻山爲名元和志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出青鶻鷹稱爲奇絶常充貢獻寰

   宇記甘峻山一名紺峻山水經注云弱水厯紺峻山南與張掖河合是也 按行都司志有人祖山

   在甘州衞東北四十里俗名快活山其山不毛蓋即古甘峻山石峽口山在山丹縣東八

   十里兩峯相對下有石井焉支山在山丹縣東南接涼州府永昌縣界漢書元狩二年霍去

   病出隴西過焉支山千餘里得首虜千餘級舊唐書地理志甘州屬刪丹焉支山在縣界刪丹山即

   焉支山語訛也西河舊事焉支山東西百餘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宜畜牧與祁連同匈奴失祁

   連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括地志焉支山

   一名刪丹山在刪丹縣東南五十里明統志在山丹衞東南一百二十里唐哥舒翰建神祠於山麓

   行都司志焉支山一名大黄山西陲今畧大黄山起於新河堡南五里在石峽堡南八里窮石

   山在山丹縣西南離騷經夕次於窮石淮南子弱水出窮石山十六國春秋北涼永安元年沮渠

   𫎇遜與從兄男成期同祭蘭門山因而密𧮂之括地志蘭門山一名合黎一名窮石山在刪丹縣西

   南七十里 按行都司志祁連山在山丹衞南一百五十里舊志在馬營墩南三十里蓋即古窮石

   山也括地志謂一名合黎誤金山在山丹縣西南魏氏春秋青龍三年刪丹縣金山元川溢

   湧寶石負圖立於川西漢晉春秋是年氐池縣大柳谷口激波湧溢有蒼石立水中文曰大討曹十

  六國春秋吕光龍飛二年沮渠𫎇遜起兵攻拔臨松屯據金山沮渠𫎇遜元始五年祀金山西如苕

  藋遣將襲卑和自率衆為繼循海而西復如金山而歸隋書大業五年吐谷渾率衆保覆袁川帝命

  内史元壽屯金山地理志張掖縣有大柳谷甘鎮志柳谷在甘州東南一百里與山丹衞接界即金

  石觜山在山丹縣西十里山下地皆瀉鹵雨後經日色白如鹽龍首山

  丹縣西北二十五里邊外明萬厯中夷人青把都自昌寕湖移駐於此巡撫田樂擊走之一名龍頭

  山俗呼為甘峻山山腰有三洞各深五尺山隂有泉旱可禱雨紅寺山在山丹縣北二十五

  里山土皆赤丄有崖深六尺亦名紅寺洞川巖在張掖縣西南十六國春秋沮渠𫎇遜元始八

  年欲伐西涼引兵西至白巖偽南攻浩亹潛師還屯川巖舊志川巖在甘州衞西南一百五十里

  大斗拔谷在山丹縣南隋大業五年帝伐吐谷渾經大斗拔谷山路險隘魚貫而出乃至

  張掖唐武德元年西𦊅厥𨶕度設與甘州曹瓊合兵擊李軌為軌所敗走大斗拔谷通鑑貞觀九年

   李靖討吐谷渾還上遣使勞軍於大斗拔谷皆即此元和志大斗拔谷在山丹縣南二百里

   掖河在張掖縣西即古羌谷水也漢書地理志觻得縣羌谷水出羌中東北至居延入海過郡

   二行二千二百里括地志羌谷水一名鮮水一名合黎水一名覆袁水今名副投河亦名張掖河自

   吐谷渾界北流入張掖縣張守節史記正義今案合黎水源出臨松路山東而北流厯張掖故城下

   又北流至縣北二十三里合弱水又西逕合黎山折而北流經流沙磧之西入居延海行千五百里

   明統志張掖河在都司城西十里源出擺通川逕祁連山西出合黎山名合黎水流入額齊訥界行

   都司志張掖河原名黒河自鎮城西南山流出逕祁連山傍合黎山出羌谷口北入額齊訥界今引

   其水分二十八渠為灌溉之利 按黒河上源東北流二百里許至府西北合弱水其源比弱水差

   短而流特盛自漢以來皆主此水言故詳記源流而畧於弱水就禹貢言此亦弱水之源也 額齊

   訥舊作亦集乃今改弱水源出山丹縣西南北流逕縣西又西北逕張掖縣北又西北入肅州

  高臺縣界書禹貢雍州弱水既西漢書地理志刪丹縣桑欽以為導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元和

  志弱水在山丹縣南山下寰宇記弱水東自刪丹縣界流入在甘州北二十三里王應麟地理通釋

  弱水西至合黎山與張掖河合力不勝芥然可以皮船渡隋書地理志刪丹有弱水甘鎮志刪丹河

  在山丹城西源出祁連山西流入張掖河即弱水也自鎮城東北環合黎山入東莎界西陲今畧弱

  水自祁連北流繞山丹城前後合而西流至甘州新城匯黒河而西此水春夏之閒褰裳可涉及其

  漲也亦可浮舟但土人不知造舟耳自與張掖河合其下通名為張掖河今俗謂之黒河 按輿圖

  弱水發源處在甘州正南微東山丹縣西南各二百餘里北流稍東過永固城折而稍西至甘州東

  南有山丹縣南之水流入焉自北轉而西北去山丹之西南正西皆八九十里鎮志謂在城西今畧

  謂繞城前後皆未甚悉舊志云古之言弱水者不一山海經西海之南流沙之濱有大山曰崑崙之

  邱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郭璞注其水不勝鴻毛史記大宛傳安息長老傳聞條攴有弱水西王母

   而未嘗見漢志臨羌縣西塞外有弱水後漢書大秦國西有弱水流沙西王母所居處近於日所入

   也十六國春秋乞伏孔子擊吐谷渾覓地於弱水南後魏太武擊蠕蠕自栗水西行至菟園水又循

   弱水西行至𣵠邪山史記正義弱水有二源皆出女國北河耨達山即崑崙也南流㑹於女國東去

   國一里非毛舟不可濟南流入海唐書東女國有弱水南流縫革為船所言並在絶域皆非禹貢之

   弱水然考後魏太武所經之弱水實即指張掖河之下流非有二也宣政渠在張掖縣南一

   百里分壩四溉田一百一十八頃又虎喇海西渠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分壩二溉田二百四十餘頃

   虎喇海東渠在縣南一百三十里分壩三溉田一百餘頃阿薛古渠在縣城北五里分閘六溉田一

   百五十九頃囘囘渠在縣城東五十五里分支渠三溉田一百二十頃河東渠溉田二十三頃東泉

   渠在縣城東郭内分閘四溉田一百二十七頃江淮渠溉田二十七頃迓刺渠在縣西四十里溉田

   八十五頃小泉渠溉田六十七頃黒水溝渠溉田一十四頃陽化渠在縣城南七十里溉田一百二

   頃有本渠分閘三溉田五十五頃皆引山水洪水渠在張掖縣南自縣東南一百六十里

   起至縣南一百里分為六渠共溉田七百二十餘頃又山丹縣亦有洪水渠自縣南一百二十里起

   至縣西南七十里分為四壩共溉田一百一十餘頃千金渠在張掖縣西漢書地理志觻得

   縣有千金渠西至樂涫入澤中 按此渠蓋引羌谷水即今縣西諸渠之𩔖也城北渠

   掖縣西北十三里分閘九溉田一百七十一頃又城北新渠分閘三溉田七十頃官渠在縣西南十

   四里分閘十八溉田三百六十八頃加官渠分閘九溉田一百四十九頃沙子渠在縣西十九里分

   閘三十六溉田五百八十二頃卓家渠在縣南十六里分閘九溉田一百五頃大古浪渠在縣南二

   十里分閘十五溉田五百四十一頃小古浪渠分閘七溉田一百九十九頃小滿渠在縣南三十里

   分閘十六溉田四百七十二頃大滿渠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分閘二十五溉田五百九十七頃大滿

   新渠分閘七溉田一百八十一頃小滿新渠分閘六溉田一百八十一頃馬子渠在縣南五十里分

  閘二十一溉田三百二十餘頃洞子渠在縣南五十五里分閘十二溉田一百五十一頃西洞渠在

  縣西四十里溉田一百一十一頃龍首渠在縣西南八十里黒河首派也舊名木龍壩分閘五溉田

  二十二頃又永利渠分閘九溉田二百二十八頃⿱⿵乃𰀁皿 -- 盈科渠分閘三十六溉田一千一百三十一頃四

  海渠分閘五溉田六十八頃下漚波渠在縣西二十里溉田一百五十一頃上漚波渠在縣西三十

  五里溉田六百四十四頃新豐渠溉田六十七頃平順渠分閘四溉田一百六十一頃巴吉渠溉田

  二百九頃河西渠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分支渠三道溉田三十八頃接濟渠分二溝溉田八頃新

  塔兒渠溉田五十四頃灌源渠溉田二十五頃敬依渠溉田一十七頃舊塔兒渠引黒河尾水分閘

  四溉田一百三十二頃以上俱引黒河水撫彝渠在撫彝廳城東北分閘五又新工渠在城

  北分六閘小魯渠在城西北分四閘小新渠在城東北分二閘西海渠古集渠均在城西南倪加渠

  土軍渠橙傮渠梨園渠小彩渠均在城南鋪加渠東海渠早兀渠通濟渠化音渠雙泉渠明麥渠永

  濟渠五眼渠均在城東南鴨子渠在城東葫蘆永安渠昔喇渠板橋渠在城東北白石崖

  渠在山丹縣東南二百里源自大通河分派而來溉田三十九頃又有東中渠就地出泉分為九

  壩溉田五百八十四頃童子渠在縣南七十里義得渠無虞山口渠在縣南一百三十五里三渠共

  溉田五百七十四頃木花渠分為支渠四溉田四百八十四頃俱引祁連山冬雪消融之水又邊山

  小溝渠在縣城南一百二十里鐘山寺溝渠在縣城東南九十里衞亭木溝渠在縣城東南一百里

  馬連壩渠在縣城東南一百二十里東山壩渠在縣城南一百二十里西山壩渠在縣城南一百里

  紅崖頭渠二道在縣城西南一百里大黄頭渠二道在縣城南一百二十里獨崖泉渠在縣城南一

  百里獨泉渠在縣南一百里赤泉在張掖縣東南十六國春秋秃髪傉檀伐𫎇遜次於氐池

  芟其禾苗至赤泉而還元和志涼州赤水軍本赤烏鎮有青赤泉故名甘泉在張掖縣西南

  八十里甘峻山下味甘冽又城南門内東三十餘步亦有甘泉北流出城引以轉磑蓼泉

  掖縣西十六國春秋沮渠𫎇遜元始七年遣張掖太守沮渠廣宗詐降李歆歆發兵迎之𫎇遜伏兵

  於蓼歆覺之引還𫎇遜追敗之於鮮支澗城建康而還八年歆復襲𫎇遜引兵入都瀆㵎䝉遜逆擊

  敗之於懷城歆勒兵復戰蓼泉為𫎇遜所殺新唐志甘州西一百二十里有蓼泉守捉城行都司志

  蓼泉在衞西九十里都瀆㵎在其西九眼泉在張掖縣西九十里草湖泉在張掖縣

  西張掖河兩岸多生蘆葦每年收草百餘萬束以飼馬暖泉在山丹縣東南四十五里平地

  湧泉二穴沍寒不凍有大渠一分閘五共溉田七百一十八頃石井在山丹縣東八十里其水

  常滿汲之不竭行都司志井出石峽口山下三十二井在張掖縣北邊外參差並列

 ︹古蹟︺觻得故城在張掖縣西北漢書元狩二年霍去病至祁連山捕首虜甚多上曰驃騎

  將軍渉鈞耆濟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連山揚武乎觻得武帝紀是年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來降

  元鼎六年分武威酒泉地置張掖敦煌郡地理志張掖郡故匈奴昆邪王地武帝太初元年開治觻

  得縣應劭曰張國臂掖故曰張掖孟康曰觻音鹿顔師古曰觻得匈奴中地名縣取其名耳舊唐書

  地理志張掖故匈奴昆邪王地屬漢武開置張掖郡及觻得縣郡所治也匈奴王號也後魏置張掖

  軍孝文改為郡及縣州置西涼州尋改為甘州取州東甘峻山為名元和志甘州自六國至秦戎狄

  月氏居焉漢初為匈奴右地武帝置張掖郡以斷匈奴之右臂晉初屬張軌後涼末段業亦嘗據此

  為北涼沮渠𫎇遜所殺據之後又遷理姑臧後魏太武平涼以為張掖軍廢帝二年改軍置甘州因

  州東甘峻山為名或言地多甘草故名大業三年罷州為張掖郡隋亂陷賊唐武徳二年討平李軌

  改置甘州永泰二年陷於西蕃張掖縣郭下本漢觻得縣匈奴觻得王所居因名晉改名永平隋開

  皇三年改永平為酒泉大業二年改為張掖取舊郡為名也寰宇記漢郡城在今縣西北四十里唐

  書宣帝紀大中五年沙州人張義朝以甘州歸於有司囘鶻傳大中時龎特勒自稱可汗居甘州五

  代史五代之際甘州囘鶻數至猶呼中國為舅宋史夏國傳天聖六年德明遣子元昊攻甘州拔之

   元史世祖紀至元二十三年立甘州行中書省明統志洪武二十四年置甘肅衞二十六年置陜西

   行都昭武故城在張掖縣西北漢置屬張掖郡後永初二年梁慬至張掖日勒㑹

   叛羌諸種攻亭堠慬擊破之乘勝進至昭武晉改曰臨澤晉書地理志張掖郡統臨澤縣漢昭武縣

   避景帝諱改也十六國春秋沮渠𫎇遜元始八年太史令張衍曰今𡻕臨澤城西當有破兵𫎇遜遂

   西誘李歆敗之於懷城歆退走追至臨澤斬之後魏廢魏書西域傳康居王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

   後漢書注昭武故城在張掖縣西北臨松故城在張掖縣南十六國春秋晉太和三年

   天錫置臨松郡吕光龍飛二年沮渠𫎇遜起兵襲光中田䕶軍馬𮟏進攻臨松郡屯據金山秃髪傉

   嘉平三年伐𫎇遜掠臨松千餘户又𫎇遜元始十二年乞伏熾磐子墓末出貉渠谷來攻臨白草

   嶺及臨松郡徙民而歸魏書地形志臨松郡領安平和平二縣隋書地理志張掖有臨松縣後周廢

   寰宇記後魏太和中置臨松郡故城在臨松山下刪丹故城今山丹縣治漢置屬張掖

  郡晉屬西郡後魏地形志不載隋書地理志張掖郡統刪丹縣後魏曰山丹大業初改為刪丹元和

  志刪丹縣西至甘州二百二十里本漢舊縣按焉支山一名刪丹山故以名縣元史地理志唐刪丹

  縣宋初為夏國所有置甘肅軍元初為阿只吉大王分地至元六年行山丹城事刪訛為山二十二

  年升為州隸甘肅行省明統志洪武初廢元山丹州二十四年置山丹衞日勒故城

  丹縣東南漢置屬張掖郡漢書地理志日勒都尉治澤索谷趙充國傳武威郡張掖日勒皆當北塞

  有通谷水草後漢書郡國志日勒縣獻帝分置西郡晉志西郡治日勒縣十六國春秋苻堅建元二

  十一年吕光東還西郡太守索泮城守不下光攻殺之段業神璽二年遣沮渠𫎇遜攻光西郡太守

  吕純執純以歸又𫎇遜永安八年敗秃髪傉檀於均石進攻西郡太守楊統於日勒拔之魏書地形

  志不載隋書地理志刪丹有後魏西郡永寕縣西魏郡廢縣改為弱水周省入刪丹後漢書注日勒

  故城在刪丹縣東南氐池故城在山丹縣西南漢置屬張掖郡後漢因之晉省後復置十

  六國春秋吕光麟嘉二年張掖督郵傅曜考覈郡縣氐池令尹興殺之投於南亭空井中秃髪烏孤

  太和三年吕纂攻段業於張掖遣利鹿孤救之纂懼燒氐池張掖榖麥而去沮渠𫎇遜永安元年

  兵襲段業比至氐池衆逾一萬進壁侯塢業軍潰秃髪傉檀宏昌五年伐𫎇遜次於氐池𫎇遜嬰城

  固守芟其禾苗至赤泉而還通鑑注氏池故城在張掖縣界西安廢郡在張掖縣東南

  十六國春秋吕光龍飛二年郭黁之叛西安太守石元良率兵赴難段業神璽二年徙治張掖遂築

  西安城以臧莫孩爲太守沮渠𫎇遜永安元年西安太守遂起兵攻張掖殺業而代之後魏廢

  祁連廢郡在張掖縣西南十六國春秋晉咸和五年張駿以侯亮爲祁連令隆和元年

  元靚改商州爲祁連郡晉書地理志永和中張祚置漢陽縣以守牧地張元靚改爲祁連郡魏書李

  寶父翻爲祁連晉昌二郡太守尋廢通鑑唐開元十六年左金吾將軍杜賓客破吐蕃於祁連城下

  即故城也胡三省注城在祁連山下故名方輿路程考畧即單于城在衞南洪水堡南三十里故址

   金澤廢縣在張掖縣南十六國春秋晉建元元年張駿田於建西䃋石縣改䃋石為

   金澤縣又吕光時張掖金澤縣有麟見光以為已瑞改元麟嘉仙提廢縣在山丹縣東晉

   書地理志西郡又統仙提萬𡻕蘭池三縣十六國春秋建興二年蘭池長趙嬰於青㵎水得玉璽秃

   髪利鹿孤建和二年遣將襲沮渠𫎇遜於張掖至萬𡻕臨松後廢舊唐書地理志晉分刪丹置蘭池

   萬𡻕仙提三縣煬帝併入刪丹寰宇記張掖縣有千秋城萬𡻕城皆竇融所築以扼邊夷舊志有仙

   提鋪在城東十里蓋以故縣為名金山廢縣在山丹縣西南十六國春秋沮渠𫎇遜永

   安十年以從伯羅仇子成都為金山太守後魏省隋書地理志刪丹有後周置金山縣尋廢

   蘭廢縣在山丹縣西北漢置屬張掖郡後漢晉因之後魏廢苕藋在張掖縣東十六國

   春秋秃髪傉檀嘉平四年伐北涼五道俱進至番和苕藋掠五千餘户而還沮渠𫎇遜元始二年西

   如苕藋遣兵襲卑和烏啼二部五年祀金山西至苕藋復襲卑和虜均石在張掖縣東十六國

  春秋秃髪傉檀宏昌六年伐沮渠𫎇遜於張掖入自西陜𫎇遜拒戰於均石通鑑注均石在張掖之

  東西陜之西蓋西郡界建康軍在張掖縣唐書地理志甘州西北百九十里祁連山北有

  建康軍證聖元年王孝傑以甘肅二州相拒迴遠置軍 按建康元和志作建昌

 ︹關隘︺山南關在張掖縣東北四十里人祖山口明嘉靖二十七年巡撫楊博置關城四面凡

  二十丈有奇城濠三面凡三十丈有奇紅寺山關在山丹縣北三十里西遊荄舊曰紅

  寺山口明嘉靖中新修石關一道撫彝廳在府治西一百五十里本肅州高臺縣地明時

  置驛隸後衞 本朝初因之乾隆十八年設廳置通判屬甘州府分理張掖縣山南關棃園堡沙河

  堡高臺縣平川堡等處兼理驛事二十九年建城周一里有奇東至沙河驛四十里西至肅州高臺

  驛四十里五十二年添設經制外委一員駐防永固城在山丹縣境去府治東南一百八十

  里東至大馬營四十里西至洪水堡三十里 本順治八年築堡周四里設副將鎮守兼轄甘州

   城守棃園洪水南古城馬營墩山丹硤口黒城大馬等營馬營墩東大草灘河東墩有牧馬厰距本

   營三十里邊牆自府西北板橋堡北接肅州高臺縣界東至明沙堡止長二十里自此而東皆

   以山為固至府東北六十五里有斜濠口亦名灰溝口口北五里有烟墩溝山勢至此漸平又築邊

   牆東抵山丹縣北七十里又迤東南至定羌廟接永昌縣界長一百里其閒關門有四隘口數十皆

   設濠觀音山口在張掖縣東六十里又縣西南八十里有板答口又有烟墩口大盤

   道口小盤道口仁宗口大尾蔴龍口小尾蔴龍口康溝口虎喇孩口石搾口西水關口小都蔴口大

   都蔴口酥油口小野兒口大野兒口正南溝口哱囉口大磁磘口小磁磘口大打磨口小打磨口羊

   臺口共計二十四處安番山口在山丹縣南一百三十里又扁都兒山口在山丹縣南一

   百里西陲今畧扁都口明時凡涼甘往來於青海西寕者率皆由此而行路雖踰山實為捷徑白石

   崖口在山丹縣東南二百里皆番夷出入之路安靜山口在山丹縣南一百二十里又無

  虞山口和凝山口俱在縣南一百三十里仁夀堡在張掖縣東四十里又東樂堡在東七十

  里城周二里八十步東至山丹驛四十里西至仁夀驛四十里明時置驛 本朝乾隆十年分設縣

  丞駐洪水堡在張掖縣東南一百四十里東至黒城堡四十里城周三里有奇當大草

  灘之口明嘉靖八年置守備駐防 本朝改設遊順治八年開市於此縣南山場柏樹灣有牧馬

  厰又縣東觀音口内混泉有甘州城守營牧馬厰南古城堡在張掖縣南一百里駐東

  樂明置城周二里東南至山丹縣寕番山口八十黒 本朝設守備駐防距營十五里柳溝河有牧

  龍首堡在張掖縣西南五十里黒河東岸城周一里有奇又拒敵堡在縣南四十里順

  化堡在縣南九十里皆明置甘峻堡在張掖縣西南八十里黒河西明置城周三百五十

  梨園堡在張掖縣西一百里西北至肅州高臺縣五十里明置城周二里 本朝初設

  守備今改都司其南五里為哱囉口黒河所經也距營七十里白玘臺有梨園營牧馬厰新城

  堡在張掖縣西北四十里南至黒河五里城周一里有奇明置曰靖安堡 本朝改名其東二十

  里有瓦窑堡在縣北二十里東至人祖山口二十里城周一里五十步其西二十里有明沙堡周八

  十八步又板橋堡在縣西北八十里城周二里有奇又西二十里有柳堂堡皆明置沙井堡

  在張掖縣西北五十里東至甘泉驛五十里西至沙河堡二十里兼置驛於此沙河堡

  掖縣西北七十里東至沙井堡二十里西至撫彝廳四十里明置驛丞隸中衞 本朝初因之乾隆

  十八年裁驛丞仍置驛歸撫彝廳管五十二年設外委駐防新河堡在山丹縣東四十里

  東至石硤口四十里南至張掖縣馬營墩一百四十里北至邊牆五里兼置驛於此 本朝康熙八

  年移堡兵於馬營墩石硤口堡在山丹縣東八十里東至涼州府永昌縣水泉營五十里

  西至新河堡四十里城周二里有奇高三丈五尺舊亦置驛 本朝初設守備今改都司硤口路僅

  里許亂石磊砢人馬皆艱距營十五里長溝有牧馬厰又東二十里有定羌廟在古城窪之阜為甘

   涼交界處今設把總大馬營堡在山丹縣境東至涼州府永昌縣高古城九十里西至黒

   城堡三十里明置城周一里 本朝設遊擊駐防馬營墩堡在山丹縣境北至永固城

   二十里西北至洪水堡四十里城周一里有奇本朝初設守備今改都司距營十五里石灰磘土

   營臺子有牧馬厰又獨峯口有山丹營牧馬厰黑城堡在山丹縣境西至永固城三十里明

   嘉靖中置城周五里在大草灘中 本朝初設遊擊駐防後改都司乾隆四十六年改守備尋以守

   備移駐紅城堡設把總一員駐防平川堡附近邊牆東至板橋堡四十里明初置城周三

   里有奇 本朝設守備初屬高臺縣後因置撫彝廳移屬之甘泉驛在張掖縣城内東北

   隅明置其東四十里至仁夀驛西五十里至沙井驛又西四十里至沙河驛又西四十里至撫彝廳

   舊有驛丞兼管二驛今裁又西四十里達肅州高臺驛仁夀驛在張掖縣東四十里西四

   十里至甘泉驛東三十里至東樂驛又東四十里達山丹縣山丹驛明時置 本朝置驛於此

  丹驛在山丹縣南關西四十里至東樂驛東四十里至新河驛又東四十里至硤口驛又東五

  十里達涼州府永昌縣之水泉驛

 ︹津梁︺沙渠橋在張掖縣南十里黑河橋在張掖縣西十三里北津橋

  掖縣北二十里跨弱水甘橋在山丹縣西關外

 ︹陵墓︺︹明︺毛忠墓在張掖縣南五里有武勇祠在城西隅明宏治十三年敕建費瓛

  墓在張掖縣南二十里行都司志瓛明崇信伯永樂初佩平羌將軍印守西土二十年劉廣

  墓在張掖縣南鄉古浪渠任啟墓在張掖縣南鄉拒獻堡李文墓在張掖縣

  南古城堡王敬墓在張掖縣南鄉齊家渠

 ︹祠廟︺甘泉祠在張掖縣南門内行都司志泉乃郡之古蹟故老相傳昔有龍見焉因祠之年

  久頽沒嘉靖二十八年巡撫楊博檄官培其泉北汙下之地為基建祠於上面南宏敞道泉流於垣

  之兩翼祠後有池二流㑹焉又縣南城外七十里有上龍王廟縣南城外三十里有中龍王廟縣西

  城外十里有下龍王廟安濟公祠在山丹縣東南焉支山麓舊鎮志唐天寶閒封焉支

  山之神為安濟公立祠祀之龍王廟在張掖縣西南八十里張掖河濱舊名河瀆神廟

 ︹寺觀︺寶覺寺在府城西南隅西夏永安元年建明永樂閒重修宣德二年敕賜今額本名卧

  佛寺又名宏仁寺普觀寺在張掖縣南一百三十里祁連山下行都司志内有浮屠塔古

  名馬蹄寺有石門二十石洞七廣狹不一俱鑿佛像土人倚洞立為禪堂明初敕改今額圓通

  寺在張掖縣東樂堡始於宋徽宗時明天啟年閒重修内有甎塔 本朝乾隆年閒重修高八丈

  有奇較舊址更寛廣慶寺在張掖縣城東南隅西來寺在張掖縣城西南隅

  衣寺在張掖縣城西北隅普門寺在張掖縣城西北隅報恩寺在張掖縣城外

  崇慶寺在張掖縣城南關廂泰普寺在張掖縣城南關廂轉輪寺

  掖縣城南𨵿廂隆教寺舊蹟在馬蹄寺前明正統年閒移建於張掖縣南古城堡康熙五十

  三年重修髪塔寺在山丹縣治東南舊有佛塔明洪武中築城於塔址下得鐵佛五石函一

  内藏髪旁有石鑪上刻髪塔寺數字因以名寺勝泉寺在張掖縣東樂堡東門外明永樂十

  五年

 ︹名宦︺︹漢︺郭忠昭帝時爲張掖屬國都尉元鳳三年奴入寇忠發兵擊大破之射殺犂汗王

  以功封成安侯自是匈奴不敢入張掖辛慶忌狄道人元帝時爲張掖太守徙酒泉所在

  蕭咸蘭陵人厯張掖太守所居有迹竇融平陵人更始初爲張掖屬國都尉融累世

  在河西知其土俗撫結雄傑懷輯羌虜河西翕然歸之及更始敗衆共推融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

  政治寛和上下相親修兵馬習戰射羌胡犯塞融輒自破之其後匈奴懲乂稀復侵寇而保塞羌胡

  皆震服親附安定北地上郡流人歸之不絶建武五年遣使奉書獻馬因授融涼州牧史苞

   茂陵人竇融為屬國都尉時苞為張掖都尉及融行河西五部大將軍事更以苞為張掖太守光武

   討隗囂與融等共進軍以功封襃義侯鄧訓新野人元和三年盧水胡反畔以訓為謁者乘

   傳到武威拜張掖太守李恂臨涇人肅宗時遷張掖太守有威重名時大將軍竇憲將兵屯

   武威遠近州郡皆修禮遺恂奉公不阿為憲所奏免第五訪長陵人為張掖太守𡻕饑粟石

   數千訪開倉賑給以救其敝吏懼譴爭欲上言訪曰若上須報是棄民也太守樂以一身救百姓遂

   出榖賦人順帝璽書嘉之由是一郡得全𡻕餘官民並豐界無姦盜︹三國魏︺崔遊

   人魏末出為氐池長甚有惠政︹隋︺楊恭仁觀王雄子仁夀中為甘州刺史臨事不苛細邊

   人安之文帝謂雄曰匪特朕得人乃卿善教子矣裴矩聞喜人高祖時為吏部侍郎大業𥘉

   西域諸胡多至張掖交市帝令矩掌其事因訪其國俗山川險易撰西域圖記三卷後以綏懷之畧

   進位銀青光祿大夫陰世師武威人大業初拜張掖太守先是吐谷渾及黨項羌屢為侵掠

  世師至有來寇者輒擒斬深為戎狄所憚︹元︺阿勒楚爾雲中塞上人太宗時為元帥鎮

  山丹州自燉煌置驛抵玉關通西域 阿勒楚爾舊作按竺爾今改巴圖𫎇古人延祐初拜甘

  肅行省平章政事時米價騰湧陸輓每石費二百緍乃為經畫計所省至四百餘萬緍自是諸倉俱

  充溢且甘州氣寒地瘠少稔𡻕民饑則發粟賑之春闕種則貸之於是兵饟既足民食亦給詔賜名

  鷹甲胄弓矢及鈔五千緍以勞焉 巴圖舊作伯都𫎇古舊作忙兀今並改︹明︺石永

  人嘉靖中為副使駐甘州舊有水田以地震川塞田遂蕪廢永濬泉五十餘所溉田八百餘頃民皆

  

 ︹本朝︺劉良臣直隸人順治四年任甘州總兵逆囘米刺印謀叛佯言兵變誘良臣至北關與

  甘山道林維造俱遇害遊擊黄得成亦𬒳

 ︹人物︺︹漢︺金日磾本匈奴休屠王太子與母閼氏弟倫俱沒入官輸黄門養馬武帝見而異

  之拜為馬監遷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既親近未嘗有過失莽何羅謀逆日磾擒縛之由是著忠

  孝節自在左右目不忤視者數十年賜出宫女不敢近帝欲納其女後宫不肯後為車騎將軍與霍

  光同受遺詔輔少主封秺侯卒諡曰敬兩子賞建昭帝時俱為侍中賞嗣侯金安上

  弟倫之子少為侍中篤慎有智宣帝愛之發楚王延夀反謀霍氏反禁門闥無納霍氏親屬封都成

  侯至建章衞尉子敞元帝時為中郎將侍中太后以敞世名忠孝留侍成帝為奉車水衡都尉至衞

  尉敞為人正直敢犯顔色左右憚之敞子涉拜侍中明經儉節諸儒稱之官至長信少府吳詠

  張掖人為䕶羌校尉馬賢所辟後為太尉龎參掾參賢相誣罪應死各引詠為証詠計理無兩直遂

  自刎死參賢慚悔自相和釋後涼州刺史張軌祭其墓而旌其子孫郅奇張掖人居喪盡禮以

  淚灑石石即成痕著枯木枯草在冬必茂浸地成醎俗謂之醎鄉漢帝嘉其孝表銘其邑改曰孝行

  之鄉使立廟𡻕時祭祀︹唐︺趙武孟張掖人少游獵以所𫉬饋母母泣曰汝不好書而敖

   蕩吾安望哉不為食武孟感激遂力學淹該書記自長安丞為右臺御史著河西人物志十篇子彥

   昭風骨秀爽及進士第為南部尉與郭元振薛稷蕭至忠善景龍中累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

   烏承玼張掖人開元中與族兄承恩皆為平盧先鋒沈勇而決號轅門二龍奚契丹入

   寇承玼破之捺祿山又戰於白城斬首萬計渤海大武藝引兵至馬都山屠城邑承玼窒要路敵不

   得入流民始還安慶緒使史思明守范陽承玼勸思明降思明遂奉表聽命始承恩為冀州刺史失

   守思明䕶送東都故肅宗使自雲中趨幽州開說思明與承玼謀投釁殺之不克死承玼奔李光弼

   表為冠軍將軍封昌化郡王為右領軍使烏重允承玼子少為潞牙將兼左司馬節度使盧

   從史奉詔討王承宗陰與賊連重允縛從史帳下憲宗嘉其功擢河陽節度使封張掖郡公帝討淮

   蔡詔重允以兵壓賊境割汝州隸其軍與李光顔相犄角大小百餘戰凡三年賊平再遷檢校司空

   進邠國公徙横海軍改天平文宗初拜司徒卒贈太尉諡懿穆重允出行伍善撫士與下同甘苦待

  官屬有禮既沒士二十餘人刲股以祭子漢宏嗣爵居母喪奪為左領軍衞將軍固辭帝嘉許之

  ︹元︺昂吉爾張掖人姓野蒲氏世為西夏將家父甘⺊率所部歸元為千户及昻吉爾領父

  軍從征諸國有功畧地淮南所向無前世祖時累官行尚書省右丞時欲征日本昂吉爾疏諫不從

  既而師果無功屢進直言帝雖怒甚其辭不少屈 昂吉爾舊作昂吉兒今改甯珠赫

  州人母年七十餘患風疾藥餌不效珠赫割股進啖遂愈𡻕餘復作不能行珠赫手滌溷穢䕶視甚

  周造板輿載母夫婦共舁行田園以娛之母卒居䘮有禮鄉閭稱焉 甯珠赫舊作甯猪狗今改

  ︹明︺陳瑗甘州衞人成化中進士任户部主事厯升江西左布政使司南京都察院副都御史

  所至有政聲劉寬甘州中衞人刻意經史尤精於星厯卜筮之學嘗建議開高臺所從學者

  毛綱甘州左衞軍母殁躬自築塋羣鳥棲樹憲宗時旌表羅一貫甘州衞人天啟

  初累官遼東參將守西平堡以捍禦勞加副總兵 大兵渡河一貫慿城固拒矢盡自剄死贈都督

  同知子俊傑崇禎中仕至宣府總兵官罷歸李自成陷甘州死之弟俊士被執亦遇害趙宦

  甘州衞人嘗為總兵官罷歸崇禎十六年李自成陷甘州死之高登科甘州衞人官甘肅行

  都司崇禎十六年李自成陷甘州被執不屈死李汝璋甘州衞人官阿壩嶺遊擊崇禎十六

  年李自成陷甘州同子起鳳集鳳祥鳳射賊俱被殺趙宗祝甘州衞人官指崇禎十六年

  李自成陷甘州與子俱自刎

 ︹本朝︺高天福張掖人提標守備以招撫噶爾丹至哈密為賊所執迫脅不屈遇害康泰

  張掖人由行伍從孫思克征噶爾丹有功官至四川提督康熙五十七年統兵進藏遇敵殁於陣弟

  海積功至涼州總兵同兄進藏亦陷陣死姚廉張掖人國子生性篤孝父死廬於墓側寢苫枕

  石晨夕哭奠㑹祭日一慟卒於墓所葉有功張掖人性孝友好施與鄉拜重之入祀鄉賢祠

  子日芳官寕夏總兵鄭汝仁撫彝廳人年逾百𡻕乾隆五十五年 旌

 ︹流寓︺︹晉︺郭瑀敦煌人東游張掖師事郭荷盡傳其業精通經義善屬文荷卒為服斬衰廬墓

  三年後隱於臨松薤谷鑿石窟而居服柏實以輕身作春秋墨說孝經錯緯子弟著錄千餘人

 ︹列女︺︹漢︺金日磾母教訓兩子甚有法度上聞而嘉之病死詔圖畫於甘泉宫署曰休屠

  王閼︹明︺毛濬妻魯氏甘州衞人莊浪都督魯鑑女正德中中官言氏姿美可納

  為嬪時氏已適守備毛濬聞之輒引刀自刎得婢救不死乃以艾灼其面抱忿成疾卒鄒魯

  妻王氏甘州衞人魯亡氏年二十翁姑納任氏金令改嫁氏投井死李附鳳妻

  鍾氏甘州衞人嘉靖中寇入西川氏為所驅行近大河投急流死鄭完我母石

  氏甘州衞人崇禎末完我為南陽府同知妻王氏奉姑石氏家居流賊圍甘州石豫戒家人積薪

  室中及城陷攜王及一孫女自焚死賊退出屍灰燼閒姑婦牽挽不釋手女距三尺許覆以甕啟視

  色如李洪遠妻祁氏甘州衞人流賊逼甘州洪遠為守備守城城陷賊擒洪遠

  并祁祁罵賊死時百户談文徳妻趙氏率其二女投繯死諸生張篤忠妻任氏挾幼女投井死李天

  俞妻王氏偕妾匡氏投崖鄒裔儒妻任氏甘州衞人賊入城氏投井賊引出之氏怒

  罵甚厲賊砍其臂乃投之井中而死

 ︹本朝︺孫兆麟妻韓氏張掖人重慶總兵韓成女許字未嫁聞夫亡悲泣不食自縊死

  又指揮劉鵬妻甘州朱氏客民秦忠龍妻曹氏俱以夫死殉節保璜妻張氏張掖人璜

  為諸生既死氏截耳以明其志又同縣烈婦姚印妻李氏猝遇强暴羞忿自縊俱嘉慶年閒 旌

  武蛟妻王氏山丹人夫亡守節又同縣節婦陳著獻妻竇氏王萬佑妻任氏俱乾隆年

   周 家熙妻陳氏山丹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尚增祿妻王氏俱嘉慶年閒

  

 ︹土產︺布寰宇記甘州產寰宇記甘州產駞褐野馬皮唐書地理志甘州土貢野馬革

   通志可為裘元和志祁連山冬温夏涼宜牛羊乳酪濃好夏瀉酥不用器物置於草上不解

   散作酥特好一斛酪得斗餘酥麝香寰宇記甘州產香唐書地理志甘州土貢楸子

   志其色赤味甘而酸甘州衞岀白柰郭儀恭廣志張掖有白柰家以為脯數十斛以為蓄積元

   和志甘州貢白柰沙葱 沙𬃷 甜瓜 圓根明統志似蘿蔔而圓

   青色味甘苦又有茄連葉似藍根似蘿蔔味甘脆以上俱甘州衞出枸𣏌唐書地理志甘州土

   貢元和志甘州貢枸𣏌大黄行都司志山丹衞出大黄又甘峻山地多甘草



                前協修官温予㢲恭纂輯

                前總纂官蔣元溥恭覆輯

                校對官賀式韓恭校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涼州府在甘肅省治西北五百六十里東西距九百三十里南北距五百二十里東至寕夏府中

  衞縣界五百九十里西至甘州府山丹縣界三百四十里南至番界四十里北至伊伯勒山四百八

  十里東南至蘭州府臯蘭縣界五百二十里西南至臧南山一百三十里東北至魚海子邊界四百

  八十里西北至山丹縣界二百六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四千三百四十里 伊伯勒舊作亦不刺

  

︹分野︺天文東井輿鬼分野鶉首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雍州之域戰國及秦為月氐地漢初

  為匈奴休屠王地武帝元狩二年開置武威郡

  紀而地理志作太初四年開不同後漢因之屬涼州魏文帝分置

   涼州晉因之其後前涼後涼北涼皆都於此前涼張軌

   後涼吕光皆都姑臧北涼沮渠蒙遜初都張掖後遷姑臧後魏神䴥中改州爲

   鎮見地形志按神䴥中涼州尚屬北涼與紀傳不合太和十四年復置涼

   州領武威等郡見元和志後周置總管府隋開皇初郡

   廢大業初府廢復改州爲武威郡唐武德二年

   曰涼州置總管府七年改都督府景雲元年置河

   西節度使唐書方鎮表初治涼州大厯元年徙治沙州咸通四年復置治涼州天寶

   元年復曰武威郡乾元元年復曰涼州廣德二年

   陷於西蕃宋初曰西涼府景德中陷於西夏元至

   元十五年降爲西涼州屬永昌路明洪武九年

   置涼州衞屬陜西行都司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改爲涼州府屬甘肅省置武

   威縣爲府治又改鎮番永昌二衞俱爲縣改古浪

   千户所爲古浪縣改莊浪所爲平番縣領縣五

   武威縣附郭東西距四百里南北距一百里東至松山三百十里西至永昌縣界九十里南

   至番界四十里北至鎮番縣界六十里東南至古浪縣界九十里西南至姑臧山一百三十里東北

   至鎮番縣界一百里西北至永昌縣界九十里漢置姑臧縣爲武威郡治後漢因之三國魏兼爲涼

   州治晉因之後魏改縣曰林中隋仍曰姑臧爲武威郡治唐武德三年又分置神烏縣貞觀元年

   總章元年復置改曰武威神龍元年復曰神烏與姑臧縣俱爲涼州治廣德中隨州陷吐蕃廢宋時

   屬西夏元爲西涼州明爲涼州衞 本雍正二年改置武威縣爲涼州府治鎮番縣

   東北二百里東西距七百里南北距四百十里東至寕夏府寕朔縣界六百里西至永昌縣界一百

   里南至武威縣界一百三十里北至伊伯勒山二百八十里東南至古浪縣界四百九十里西南至

   永昌縣界一百二十里東北至魚海子二百八十里西北至額齊納一千二百五十五里漢置武威

   宣威二縣屬武威郡後漢因之晉省武威為宣威縣地後魏改置武安郡西魏廢入姑臧縣唐置白

   亭軍後陷吐蕃廢明洪武二十九年始分置鎮番衞屬陜西行都司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改置

   鎮番縣屬涼州府 伊伯勒譯見前額齊納舊作亦集乃今改永昌縣在府西北一百六十

   里東西距一百八十里南北距二百六十里東至武威縣界七十里西至甘州府山丹縣界一百一

   十里南至雪山一百八十里北至邊牆八十里東南至武威縣界七十里西南至北石崖一百八十

   里東北至鎮番縣治二百五十里西北至山丹縣界一百十里漢置番和縣屬張掖郡為農都尉治

   後漢因之晉改曰番禾屬武威郡後涼分置番禾郡後魏曰番和郡周廢郡置鎮隋開皇中復置番

   和縣屬武威郡唐初復曰番禾咸亨元年於縣置雄州調露元年州廢屬涼州天寶三年改曰天寶

   長慶中復曰番禾後陷吐蕃廢宋為西涼府地後屬西夏元至元十五年置永昌路屬甘肅行省明

   洪武三年改置永昌衞屬陜西行都司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改置永昌縣屬涼州府古浪

   縣在府東南一百三十里東西距二百里南北距一百三十五里東至平番縣界一百六十里西

   至武威縣界四十里南至平番縣界七十五里北至武威縣界六十里東南至黒川二百里西南至

   可可口番界八十里東北至邊牆一百七十里西北至邊牆三十里漢置蒼柗縣屬武威郡後漢曰

   倉松晉因之東晉太元中呂光改曰昌松兼置昌松郡尋改東張掖郡後魏復曰昌松郡後周郡廢

   隋開皇初改縣曰永世後復曰昌松屬武威郡唐屬涼州乾元後陷吐蕃廢宋屬西夏元屬永昌路

   明初屬莊浪衞正統三年分置古浪守禦千户所屬陜西行都司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改置古

   浪縣屬涼州府平番縣在府南三百三十里東西距二百七十里南北距三百四十里東至

  蘭州府臯蘭縣界一百二十里西至西寕府碾伯縣界一百五十里南至臯蘭縣界一百九十里北

  至古浪縣界一百五十里東南至臯蘭縣界一百九十里西南至紅谷城連城土司界一百九十里

  東北至阿壩堡邊牆二百四十五里西北至連城土司界一百四十里漢金城郡枝陽縣地晉建興

  四年張寔分置廣武郡後魏又置廣武縣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邑次尋改為廣武後又改邑次大

  業初又改曰允吾屬武威郡唐武德三年復曰廣武屬蘭州乾元後陷吐蕃廢宋屬西夏元置莊浪

  縣屬永昌路明洪武十年改置莊浪衞屬陜西行都司三十一年廢為莊浪守禦千户所永樂元年

  復為衞 本朝康熙二年仍降為莊浪雍正二年改置平番縣屬涼州府

 ︹形勢︺天梯亙前沙河繞後左有古浪之險右有西山

  之固東控寕夏南距黃河西連番部北際沙漠

  一綫巖疆三邊重鎮

 ︹風俗︺金氣堅剛人事慷慨寰宇地既僻遠衆雜羌回

  怙力負强人懷賁育之志明趙時春忠節祠碑

 ︹城池︺涼州府城周十一里有奇門四濠廣六丈八尺洪武十年因舊改築萬厯中甃甎

  増築東關城周里許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修又滿城乾隆二年建築 武威縣附郭鎮番

  縣城周七里有奇門三濠廣三丈明成化初萬厯三年甃甎築 本朝康熙元年永昌

  縣城周七里有奇門四濠廣二丈三尺明洪武二十四年因舊改築 本朝乾隆二十九年

  嘉慶九年復修古浪縣城周二里七十五步門二東南倚山西北有濠明正統中因舊修

  築 本朝乾隆二十九年増築周四里有奇嘉慶八年重修平番縣城周八里有奇門

  三元至元初築明洪武十年重築甃甎 本朝乾隆二十四年

 ︹學校︺涼州府學在府治東南隅即舊衞學明正統中建入學額數二十名 本朝嘉慶四

  年添設滿營學校以人數多寡定額武威縣學在府治北 本朝雍正二年建入學額數

  十五鎮番縣學在縣治東即舊衞學明成化十一年建入學額數十五名永昌

  縣學在縣城東即舊衞學明宣德中建入學額數十二名古浪縣學在縣城内 本

  雍正三年入學額數八名平番縣學在縣治前即舊莊浪衞學 本朝康熙十九年

  遷建入學額數十二名天梯書院在武威縣 本朝乾隆二十七年建舊志有成章書

  院在儒學後康熙四十三年涼莊道武廷适建久廢蘇山書院在鎮番縣麗澤書

  院在永昌縣明倫堂東 本朝乾隆十二年知縣李炳文建雲川書院在永昌縣

 ︹户口︺原額民丁共二萬四千三百三十五今滋生民丁男婦大小共二十八萬四千一百三十一名

  口屯丁男婦大小共一百二十二萬三百六十七名口統計十八萬二千八百六十二户

 ︹田賦︺田地共二萬九千一百二十六頃六畞八分番地共六頃三十九畞七分額徴銀共八百二十

  五兩六分有奇額外收房地租銀一百四十兩九分有奇額徴糧共八萬八百七十六石九斗五升

  

 ︹山川︺青山在武威縣東二百五十里山多松柏冬夏常青松山在武威縣東三百一十里

  上多古松天梯山在武威縣南八十里十六國春秋晉大興三年京兆人劉宏挾左道客居

  天梯第五山然燈懸鏡于山穴中為光明以惑百姓呂光麟嘉二年段業療疾於天梯作表志詩魏

  太延五年議討沮渠牧犍李順等言自温圉河以西至於姑臧城南天梯山上冬有積雪深至丈

  餘春夏消釋下流成川引以灌溉元和志天梯山在姑臧縣南二十五里明統志天梯山在涼州城

  南八十里山路崎嶇如梯青巖山在武威縣南寰宇記山下有湫甚廣人觸之立有風雹暴

  至通志在縣南一百六十里今名青羊山姑臧南山在武威縣西南一百二十里西連永

  昌縣界漢書地理志姑臧縣南山谷水所出十六國春秋沮渠𫎇遜事佛於涼州南百里石崖中大

   造佛像元和志姑臧南山一名雪山在縣南一百三十里寰宇記番和縣南山一名天山又名雪山

   山闊千餘里其高稱是連亙數郡界美水豐草尤宜畜牧葱嶺以東無高於此行都司志姑臧南山

   在涼州衞西南一百二十里又雪山在永昌衞南一百八十里與涼州南山相連炎夏積雪不消亦

   名祁連山 按此山西連山丹甘州高臺肅州之祁連山以及塞外之雪山脈皆連亙名多互稱故

   杜佑通典曰自張掖而西至於庭州相去三千五六百里而山皆周徧車輪山在武威縣

   西南九十里山巔高峻有路盤折而登西山在武威縣西二十里峯巒若蓮花峯下石五色

   成文如獸形一名蓮花峯縣志山有藥泉水可療病第五山在武威縣西一百三十里炭山

   堡西南隋書地理志姑臧縣有第五山寰宇記第五山夏函霜雪有清泉茂林懸崖修竹自古為隱

   士所居尤多窟室尚有石牀石几遺蹟蘇武山在鎮番縣東南三十里山右有蘇武廟俗

   傳為蘇武牧羊處阿嚕山在鎮番縣南三十里東與蘇武山相接 阿嚕山舊作阿刺鶻

   山今黒山在鎮番縣西南六十里舊有黒山關又西南十里有紅崖子山石色多赤

   伏山在鎮番縣西北八十里地接塞外其山脊高首俯遥拱縣治如拜伏之狀故名伊伯

   勒山在鎮番縣北二百八十里邊外 伊伯勒譯見前炭山在永昌縣東南二十里產

   南山在永昌縣南二十里俗名照面山燕支山在永昌縣西西接甘州府山丹

   縣界隋書地理志番和有燕支山即此行都司志青松山在永昌衞西八十里又名大黃山焉支山

   蓋一山而連跨數處西陲今畧山在高古城北一里袤八十里廣二十里山産大黃又産松木故以

   金山在永昌縣北二十里 按寰宇記蒼松縣有金呂山山有鳥形似雀見人即以嘴啄

   石自圖其形以示人疑即此或謂即麗水所出之山誤脫懽山在永昌縣北四百里邊外

   馬蹏山在永昌縣東北二十五里山下巨石上有馬蹏跡故名東山在古浪縣東二

   黒松林山在古浪縣東四十五里上多松黃羊川山在古浪縣東南五十

   里羣山環峙中夾平川柏林山在古浪縣東南七十五里上多柏西山在古浪縣

   西五十里亦名雪山白嶺山在古浪縣西寰宇記在昌松縣西南山頂冬夏積雪望之皓然

   寒氣異於餘處深冬人絶行路鳥飛不下平頂山在平番縣西南六里萬花山

   番縣西南莊浪彚紀山去大通堡二十五里相近有黒山產煤炭又龍王廟山去堡十五里山下有

   泉甚棋子山在平番縣西南二百里相連者爲桌子山道險林密爲番人巢穴 本朝

   雍正二年官兵平叛番於此仁夀山在平番縣西五里蘿蔔山在平番縣西北

   一百三十里與雪山相距琵琶山在平番縣西北元和志在廣武縣西北一百五十里北涼

   沮渠蒙遜擁衆南保琵琶山即此寰宇記其山峻險曲折有似琵琶首元統志宋李憲復蘭州時廣

   武已廢莫㝷其蹤詢之鄉耆言此去向北微西有枇杷山蓋訛琵琶爲枇杷也明統志在蘭州西北

   一百三十里誤刀稜山在平番縣北武勝堡南又兀爾兔山在堡西石嘴山在堡北

   牙山在平番縣北八十里北通鎮羌堡石佛山在平番縣東北二十五里崖上有石

   大松山在平番縣東北一百二十里接蘭州府臯蘭縣界山多大松其北又有小松山

   在阿壩堡南十五里明時議邊事者以二山控禦邊陲爲莊浪要地洪池嶺在武威縣東南

   晉永和中石虎將麻秋伐涼王擢畧地晉興廣武越洪池嶺至於曲柳姑臧大震太元初苻秦伐涼

   張天錫使常據軍於洪池戰死舊志嶺在涼州衞南呂光初張大豫攻姑臧求救於嶺西諸郡即此

   嶺之西也摩天嶺在永昌縣南七十里烏稍嶺在古浪縣南六十里安逺堡東五里

   接平番縣界長二十里分水嶺在平番縣西一百三十五里嶺嶠有水分流南爲莊浪水

   北爲古浪水亥母山洞在永昌縣北二十里山洞有石佛甘酒石在古浪縣

   南行都司志自古浪所城南入峽十五里道左有石屹立如崇臺巨屋居人釀酸者取片石熾而投

   之即成佳醖谷水在武威縣東東北流徑鎮番縣東出邊海亦名武始澤即今三岔河也漢

   書地理志姑臧縣南山谷水所出北至武威入海行七百九十里魏書地形志武威郡寰城縣有武

   始澤水經注都野澤上承姑臧武始澤澤水二源東北流為一水逕姑臧縣故城西東北流又東北

   逕馬城東謂之馬城河又東北與橫水合水出姑臧城下側城北流注馬城河又東北清澗水入焉

   又與長泉水合又東北逕宣威縣故城南又東北逕平澤晏然二亭東又東北逕武威縣故城東屆

   此水流兩分一水北入休屠澤一水又東逕一百五十里入豬野舊志三岔河在涼州衞東北三十

   里上源曰金塔寺山口澗源出天梯山北流至南把截堡西分為二流一支北流逕衞城西又屈逕

   城北而東流至三岔堡一支東北流逕南把截堡北又東逕衞城東至三岔堡與西一支合又合雜

   木山口澗是謂三岔河至鎮番衛南分為二小河經衞之西南溉田又東北經衞東三十里又北瀦

   為白海 按今三岔河㑹諸山澗之水而成行都司志所謂蹇占山口土彌干山口金塔寺山口雜

   木山口黄羊川山口雪消冰釋渠壩分流至三岔河合為一皆古之谷水也舊志以金塔寺山口澗

   爲正源輿圖則以雜木澗及黄羊川爲正源今各分著於下五澗水在武威縣東十六國

   春秋秃髪傉檀宏昌五年姚興以涼州授傉檀傉檀進次五澗遂入姑臧水經注清澗水俗謂之五

   澗水出姑臧城東西北流注馬城河舊志祝穆方輿勝覽源自番和縣界流入白海今有雜木澗在

   涼州衛東南七十里源出天梯山北流逕上古城堡西又東北逕大河驛東又北合黄羊川折而西

   北流入三岔河其黃羊川在衞東南一百七十里源出古浪雪山有灌溉之利蓋即水經注五澗水

   也 按此水本在城東自寰宇記謂出番和縣界行都司志遂以土彌干川當之誤土彌干

   川水在武威縣西南五十里寰宇記番和縣有彌干川古匈奴爲牧放之地鮮卑語髓爲土彌

   干言此川土肥美如髓故名行都司志土彌干山澗在涼州衞西南七十里即五澗谷水又有蹇占

   山口澗在衞西一百五十里舊志土彌干澗自衞西南大口子北流逕衞西又東北流左合蹇占山

   澗入三岔河其蹇占山澗亦名澗水源出永昌衛南雪山東北流逕炭山堡又東逕柔逺驛又東北

   合土彌干澗松陜水在古浪縣南漢書地理志武威郡蒼柗縣南山柗陜水所出北至揟

   次入海顔師古曰柗古松字陜下夾反兩山之閒也舊志今名古浪水在古浪所南八十里有二源

   一出分水嶺一出所東南山俱北流至城東合爲一又東北流出邊 按此水由土門堡南出邊又

   東北百餘里瀦爲澤即漢志所云入海也長泉水在古浪縣北水經注長泉水出姑臧縣東

   揟次縣西北厯黃沙阜而東北注馬城河舊志今有沙河在涼州衞東北五十里源出塞外紅泉西

   流入邊折而北流入三岔河㵎水在平番縣西東南流入蘭州府臯蘭縣界漢書地理志令

   居縣澗水出西北塞外至縣西南入鄭伯津水經注澗水出令居縣西北塞外南流逕縣故城西南

   逕永登亭西厯黒石谷南流注鄭伯津通志有可可川源出古浪安遠堡西南三十里南流逕大通

   堡東五十里又東南流逕所西南四十里又南逕紅城子入湟河即古㵎水也逆水在平番縣

   西南流入臯蘭界漢書地理志允吾縣烏亭逆水出參街谷東至枝陽入湟水經注逆水出參街谷

   東南流逕街亭城南又東南逕陽非亭北又東南逕廣武城西又東逕枝陽縣故城南東南入於湟

   元和志烏逆水在廣武縣西南二十里許寰宇記逆水今名麗水源出昌松縣南金山舊志莊浪河

   源出分水嶺南流繞莊浪城西而南至苦水堡十里入黄河 按此即古逆水也今雖不入黃河然

   上流去湟水入黃處甚近蓋水道微有變遷耳浩亹水在平番縣西水經注浩亹河自西平

   之鮮谷塞尉故城南東南合湛又東逕養女山北合南流川水又東逕浩亹縣故城南又東注湟水

   西遊荄西大通河發源塞外自西寕後腦流至莊浪南流繞魯土司地又東流入湟水夏月水漲用

   木筏以渡水大暴漲雖筏亦不能行通志西大通河在縣西一百二十里自大通衞界流入東南經

   西六通堡西又南合湟河與西寕碾伯縣接界即浩亹水也𨢑水河在平番縣東一百五

   十里南流入黄河又金莊水在縣東二百里大青羊水在裴家堡北一百餘里小青羊水在堡北二

   百餘里俱在境外水磨川在永昌縣西二十里一名雲川源出雪山東北流逕新城堡北

   又東北逕水磨堡西又北流出邊入小海子水流迅急引以轉磑灌田其利甚溥又有考來河在縣

   西南八十里東北流入水磨川 按輿圖此水流二百餘里又五百里許瀦於澤其長與三岔河相

   等舊志謂入三岔河誤牧羊川在永昌縣北三十里文車澤在武威縣東元和志

   在姑臧東三十里前秦苻堅遣茍萇毛盛伐涼造機械衝車於此因名休屠澤在鎮番縣

   東北書禹貢雍州原隰底績至于豬野漢書地理志武威縣休屠澤在東北古文以為豬壄澤水經

   注武威北有休屠澤俗謂之西海其東有豬野澤世謂之東海通謂之都野括地志豬野澤在姑臧

   縣東北一百八十里元和志姑臧縣有白亭軍因白亭海為名舊唐書姑臧有豬野澤寰宇記姑臧

   縣白亭海水色潔白因以為名又東有達狄迴海行都司志白亭海一名小闊端海子五澗谷水流

   入此海舊志白亭海即豬野澤也 按輿圖今三岔河自鎮番東北出邊又三百餘里瀦為澤方廣

   數十里俗名魚海子即白亭海古休屠澤也去凉州殆五百里括地志西陲今畧皆謂在城東北一

   百八十里疑誤指松陜水所瀦之澤也乾柴溝在平番縣東莊浪彚紀松山堡有乾柴窊

   秃墩子二溝微有泉從南往北交流沿河引水灌田一千畞柏林溝在平番縣北岔口堡

   東二十五里又寬腦溝在堡西二十里水嶺溝在堡南十五里黃草溝乾沙溝皆在堡東北二十五

   大鹽溝在平番縣東南沙井堡西三十里柴家臺居民煮鹽於此永昌渠

   威縣西南五十里引土彌干川分六壩溉田一千四百餘頃又金塔寺渠在縣南五十里分十五壩

   延六十餘里溉田八百餘頃雜木口渠在縣南七十里分十五壩延七十里溉田一千五百餘頃黃

   羊川渠在縣東五十里分七壩溉田四百八十餘頃 按縣志縣南五十里有雜木渠分六壩又有

   大七渠與永昌金塔等共為六渠溉田一萬一千五百一十八頃四壩渠在鎮番縣東十

   里又縣東八里有三壩渠又東十二里有五壩渠又東三里有新河為下四壩渠南十里有小二壩

   渠又南十五里有更名壩渠西二十里有大二壩渠三十里有頭壩渠五十里有黒山壩渠一百一

  十里有三岔壩渠皆引三岔河水溉田三千八百九十二頃蹇占河渠在永昌縣東南

  二十里分十二壩延五十里溉田一千六百六十餘頃又五顆樹渠烏牛壩渠皆在縣東北溉田三

  百四十餘頃又縣南有北城渠溉田五十六頃又大壩渠溉田二百餘頃又南十五里有者來壩西

  南二十五里有亂泉渠溉田二百餘頃又縣北有東泉渠溉田二百六十餘頃又縣東有中暖泉渠

  下清河渠溉田七十餘頃又縣西南九十里有大河口渠溉田一千二百九十頃古浪渠

  在古浪縣北五里分置長流等土壩又縣東北六十里有土門渠又城北五里有大靖山渠分置大

  河等三壩大靖泉渠又縣南有暖泉壩共溉田二千二百餘頃莊浪渠在平番縣南河西之

  渠八河東之渠九皆引莊浪河水溉田三百七十六頃又有苦水堡河東渠六引莊浪河水分五道

  溉田七十七頃又鎮羌堡河渠二石灰溝渠一南路野狐城新開渠一鹹水河新開渠一大通

  渠在平番縣西大通堡河東之渠三河西之渠一皆引大通河水溉田一百三十餘頃岔口

   渠在平番縣西北岔口堡引莊浪河水分五渠溉田二十五頃又有武勝堡渠在武勝堡有二渠

   分引山水溉田十三頃鴨兒湖在鎮番縣東五十里中多蘆草又天池湖在縣北二十里

   相傳有龍潛其中旱禱輒應柳林湖在鎮番縣東北一百二十里有東渠西渠中渠外西

   渠紅沙渠梁紅渠柳園渠共溉田二千四百九十八頃昌凝湖在永昌縣東北一百二十

   里綏遠堡北四十里東至鎮番縣一百五十里中多水草楊木擺言湖在平番縣東北邊外

   莊浪彚紀湖在阿壩營迤北二百八十里靈泉池在武威縣南水經注武始澤逕姑臧城西

   東北流水側有靈淵池晉書漢末博士燉煌侯瑾善内學語弟子曰涼州城西泉水當竭有雙闕起

   其上至魏嘉平中武威太守條茂起學舍築闕於此泉上填水造起門樓與學闕相望泉源徙發重

   導於斯故有靈淵之名也寰宇記靈泉池在姑臧縣南城中天池在武威縣西南一百二十

   里山上四時不涸魚池在武威縣東北一里闊二百步周圍有湖草樹蒙密為公餘遊息之

   小池在鎮番縣東四十里俗呼龍潭白鹽池在鎮番縣界元和志武興鹽池眉黛

   鹽池並在姑臧縣界百姓咸取給焉行都司志有新中沙白鹽池在鎮番衛東五十里周二里又三

   壩白鹽池在衛東三十里周三里鴛鴦白鹽池小白鹽池皆在衞西北二百二十里邊外明初曾設

   鹺司後因邊外商賈不行故廢硝池在永昌縣北八十里青鹽池在永昌縣東北境外

   連鎮番縣界龍潭池在平番縣北三十里水旱無盈縮近城泉在武威縣東五

   里又黒水林泉在縣東三十里紅水泉在縣東五十里水色微紅海藏寺泉在縣北十里以上四泉

   皆流入沙河溉田甚廣又熊爪泉在縣北三十里懷安渠長七十里灌田二千餘頃永渠長八十里

   灌田三千餘頃黄羊渠河長一百餘里灌田二千餘頃暖泉在武威縣東一百二十里又有

   暖泉在永昌縣西三十五里二穴湧出四時常温東北流入水磨川又一在永昌縣東三里一在縣

   北一一盌泉在永昌縣西四十里又鹿泉在縣西北一百里雙泉在永昌縣西北

  二百里亦名雙井又草茅泉在縣北六十里矮鹿泉在縣東北七十里馬跑泉在永昌縣

  北三百一十里又高泉在縣北四百三十里平泉在縣東北二百六十里赤納泉在縣東北五百里

  皆在邊外青羊泉在平番縣東五十里又四眼泉在縣東南七十里犂耙泉在縣西四十里

  龍泉在平番縣南水經注𠃔街縣有龍泉出𠃔街谷泉眼之中水紋成蛟龍或試撓破之尋平

  成龍牲畜將飲者皆畏避而走下入湟水鑼鍋泉在平番縣北七十里泉周七步冬夏不涸

  又沙泉在縣東北八十里又裴家堡界有香溝泉溉田甚廣沙井在鎮番縣西北二十五里

  青鹽池西邊外又有井在縣西北二百二十里小白鹽池邊甘冽可飲又有石井在縣西二百里邊

  三井在鎮番縣西北二百四十里邊外有泉三處又有亂井兒在縣西北一百七十里邊

  外有泉數處因名

 ︹古蹟︺姑臧故城今武威縣治漢置為武威郡治三國志魏文帝初置涼州時盧水胡反帝

   以張既為刺史由且次至武威遂進軍顯美擊胡大破之上疏請治左城築障塞置烽堠邸閣以備

   胡晉永寕初張𮜿為凉州刺史是為前涼十六國春秋光熙元年軌大城姑臧其城本匈奴所築南

   北七里東西三里地有龍形故名臥龍城太寕初張茂復大城姑臧苻堅建元十二年遣苟萇等伐

   涼張天錫出降堅以梁熙為涼州刺史鎮姑臧二十一年吕光平龜兹還至安彌武威太守彭濟執

   熙降光光入據姑臧是為後涼姚興宏始五年吕隆以秃髪沮渠二寇交逼表請内徙興乃遣齊難

   迎隆以王尚為涼州刺史秃髪傉檀宏昌五年姚興使傉檀代王尚為涼州刺史傉檀遂自樂都遷

   都姑臧是為南涼嘉平三年南還樂都魏安人焦諶保據南城推焦朗為涼州刺史沮渠蒙遜永安

   十二年攻拔姑臧元始五年遷都姑臧起城門諸觀是為北涼後魏太延五年親征涼州沮渠茂虔

   出降初為鎮太和中復置涼州水經注姑臧城武威郡及涼州治也本匈奴所築張氏増築四城相

   去各千步併舊城為五街衢相通二十二門隋大業十三年為李𮜿所據唐武德二年平之復置涼

   州元和志州理姑臧縣因姑臧山為名亦言右匈奴葢臧城後人訛為姑臧其城不方有頭尾兩翅

   名為鳥城武德三年又於城内置神烏縣貞觀元年廢總章元年復置曰武威神龍元年復為神烏

   與姑臧分理神烏理西姑臧理東廣德元年陷於吐蕃其後吐蕃衰亂咸通二年歸義軍節度使張

   義潮始奉涼州來歸其後復絶五代唐長興四年涼州留後孫超遣使來求旌節因拜為節度使清

   泰元年留後李文謙來請命晉天福七年州人逐文謙靈武帥馮暉遣牙將呉繼勲代為留後明年

   高祖遣涇州押牙陳延暉安撫涼州州人共劫留之立以為刺史漢隱帝時涼州留後折逋嘉施來

   請命即以為節度周廣順二年嘉施復遣人請命帥因拜兖州牙將申師厚為西河節度使顯徳中

   師厚為吐蕃首領折逋支等所逐涼州不復命帥乾德四年知西涼府折逋葛支遣使來自是世

   受朝命至道三年涼州復來請帥詔以殿直丁維清知州事咸平六年李繼遷攻西蕃遂入西涼府

   六谷都首領潘羅支集六谷諸豪及者龍族合擊繼遷繼遷大敗遁死景德元年羅支為繼遷餘黨

   所害六谷諸豪復推其弟師鐸督爲首領天聖六年爲趙元昊所陷元初曰西涼府後降爲西涼州

   洪武三年歸附設涼州衞明統志姑臧廢縣在衞東北二里唐涼州治遺址尚存又有永昌城在

   衛北三十里元永昌路治此鸞鳥故城在武威縣南漢置屬武威郡後漢永康元年

   煎羌攻武威段熲追擊於鸞鳥大破之晉廢十六國春秋永和三年秦將王擢伐涼至曲柳張重華

   使謝艾拒之艾次神鳥與前鋒戰敗遁還河南後漢書注鸞鳥故城在昌松縣北寰宇記昌松縣有

   鸞鳥城前涼張軌時有五色鳥集於此遂築城以美之後魏武帝改爲神鳥城 按元和志唐神鳥

   本漢鸞鳥縣張天錫改置武興縣舊唐志鸞鳥縣後魏廢神龍二年於故城置嘉麟縣今考武興嘉

   麟皆在今縣西北恐皆誤寰宇記謂張𮜿置鸞鳥後魏改神鳥亦非武興故城在武威縣

   西北十六國春秋晉永嘉五年張軌以秦雍流人於姑臧西北置武興郡統武興大城焉支襄武晏

   然新鄣平狄司監等縣姚興宏始三年姚碩德至姑臧表以姜紀爲武興太守屯據晏然魏書地形

  志武興郡領晏然馬城休屠三縣元和志涼州管嘉麟縣東南至州七十里本漢宣威縣地張軌於

  此置武興郡吕光改置嘉麟縣後廢萬𡻕通天元年重置又魏書地形志襄武縣屬武威郡隋志姑

  臧有後魏置襄武縣西魏廢休屠故城在武威縣北漢書元狩二年霍去病出隴西收

  休屠王祭天金人太初三年置居延休屠以衞酒泉地理志武威郡休屠縣都尉治熊水障北部都

  尉治休屠城晉省後魏復置地形志武興郡領休屠縣又武威郡襄城縣有休屠城水經注武始澤

  東北流逕馬城東即休屠縣故城也隋時又省元和志休屠城在姑臧縣北六十里漢休屠縣也又

  寰宇記姑臧縣有祖厲城一名馬城又有鸇陰城在縣東俗名正陰城蓋皆五涼時所僑置非漢縣

  宣威故城在鎮番縣南漢置縣屬武威郡後魏廢水經注馬城河東北逕宣威縣故

  武威故城在鎮番縣北漢置縣屬武威郡晉省水經注武威縣在姑臧城北三百里

  馬城河逕其城東漢大初四年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以其衆降置武威縣即此寰宇記武威縣在

   番和縣西北三百里誤顯美故城在永昌縣東漢置屬張掖郡後漢改屬武威郡三國

   魏黃初中涼州盧水胡反張既討之軍至武威胡引還顯美既至武威復進平顯美擊破之晉仍屬

   武威郡十六國春秋吕隆神鼎元年秃髪傉檀攻昌松太守孟禕於顯美又傉檀嘉平三年沮渠蒙

   遜來伐至於顯美方亭破車葢鮮卑徙户而還又𫎇遜永安十一年伐南涼自西郡進至顯美而還

   隋書地理志姑臧舊有顯美縣後周廢番和故城在永昌縣西漢置屬張掖郡地理志

   張掖郡番和縣農都尉治晉曰番禾後涼置番禾郡十六國春秋呂纂咸寕元年封弟宏為番禾郡

   公姚興宏始五年以郭將為番禾太守魏書地形志涼州領番和郡隋書地理志武威郡番和後魏

   置番和郡後周郡廢置鎮開皇中為縣元和志天寶縣東至涼州一百八十里本漢番和縣北涼沮

   渠𫎇遜立為番和郡後魏太武帝平涼罷郡置軍開皇三年改為縣天寶中改為天寶縣寰宇記唐

   咸亨元年於縣置雄州調露三年州廢天寶三年三月以界内天寶山出醴泉并石花民取以為麪

   貧者賴之遂改為天寶縣至長慶中仍為番和縣元史地理志永昌路元初為西涼府至元十五年

   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路舊志明洪武三年改置永昌衞治金山之陽即古番禾地也和戎

   故城今古浪縣治唐書大足元年郭元振遷涼州都督於南境峽口置和戎城行都司志元至

   元元年於和戎城立巡檢司屬永昌路明洪武十年因舊水名改為古浪十二年屬莊浪衞為屯守

   之所正統三年巡撫羅亨信奏設今所昌松故城在古浪縣西漢置蒼柗縣屬武威郡

   後漢曰倉松晉太和二年涼張天錫擊李儼於隴西自將至倉松其後改為昌松并置郡十六國春

   秋呂光太安二年以郭黁讖言改昌松為東張掖郡姚興宏始五年以閻興為昌松太守戍其城魏

   書地形志昌松郡治温泉縣隋書地理志昌松縣後魏置昌松郡後周廢郡開皇初改縣為永世後

   改曰昌松元和志昌松縣西北至涼州一百二十里本漢蒼柗縣後涼置昌松郡縣屬焉開皇三年

   改為永年後以重名復為昌松有麗水府在縣城中倉松故城在縣東北十里漢縣也揟次

   故城在古浪縣北漢置屬武威郡孟康曰揟音子如反次音咨後漢因之三國魏黃初中涼州

   刺史張既討盧水胡揚聲軍從鸇陰乃潛由且次出武威且次即揟次也晉志謂之揖次張駿傳太

   寕元年有黃龍見於揖次之嘉泉呂光載記魏安人焦松迎張天錫子大豫於揖次陷昌松郡魏書

   地形志昌松郡領揟次縣隋書地理志後周廢揖次縣入昌松廣武故城在平番縣東南

   晉置十六國春秋建興中張寔分金城之令居枝陽又立永登置廣武郡太元十七年涼吕光署秃

   髪烏孤為鮮卑大都統廣武縣侯烏孤都廉川堡光又封為廣武郡公隆安初烏孤耀兵廣武進攻

   涼金城克之西秦乞伏熾磐永康三年襲南涼克廣武四年沮渠蒙遜陷廣武水經注逆水逕廣武

   城西故廣武都尉治魏郭淮破羌治無戴於此隋書地理志武威郡統允吾縣後魏置曰廣武又置

   廣武郡開皇初郡廢改縣曰邑次尋改為廣武後又改邑次大業初改為允吾元和志南涼秃髪烏

   孤都廣武又廣武縣南至蘭州二百十五里本漢枝陽縣前涼張駿三年分晉興置廣武郡開皇三

   年罷郡置廣武縣大業二年改為允吾六年改為㑹寕唐武德三年重置寰宇記縣在蘭州北微西

   二百二十里唐書地理志廣武縣乾元二年改名金城舊志莊浪所元至元初置縣明洪武十年

   衞即故廣武縣地莊浪城本朝乾隆二十五年建修 允 街故城在平番縣南漢書地

   理志金城郡允街縣宣帝神爵二年置孟康曰允音鈆晉亦屬金城郡後廢後漢書注允街故城在

   今昌松縣東南城臨麗水一名麗水城寰宇記其城地勢極險沮渠𫎇遜增築以為防戍之所迄今

   尚堅完如新涼鎮志其城至元明時始圮廢枝陽故城在平番縣南接蘭州府皋蘭縣

   界漢置縣屬金城郡後漢因之晉初廢前涼張氏復置十六國春秋建興四年張寔分金城之枝陽

   屬廣武郡乞伏乾歸太初十一年遣弟益州攻枝陽郡克之後魏廢令居故城在平番縣

   西北漢置西羌傳武帝西逐諸羌乃渡河湟築令居塞地理志屬金城郡後漢建武十年復置䕶羌

   校尉於令居元初二年諸羌叛亂䕶羌校尉龎參以次招降之自張掖還治令居通河西道三國魏

   正始九年令居虜在石頭山西當大道止斷絶王使郭淮自龍夷還過討大破之晉初縣廢建興中

   張寔復置屬廣武郡後廢孟康曰令音連顔師古曰音零 按其地當在今西大通堡北張掖

   廢縣在武威縣南漢置屬武威郡後漢因之晉省唐書地理志涼州南二百里有張掖守捉因

   舊為武安廢郡在鎮番縣西南魏書地形志涼州武安郡領縣一宜盛隋書地理志

   姑臧有後魏置武安郡西魏廢元和志武安戍在姑臧縣西北一百六十里蓋即故郡也驪靬

   廢縣在永昌縣南漢置縣屬張掖郡後漢因之晉改屬武威郡永和十年張祚遣和昊伐驪靬

   戎于南山大敗而還即此後魏省顔師古曰驪音力遲反靬音虔今其土俗人呼驪靬疾言之曰力

   䖍 按隋志開皇中併力乾縣入番和蓋即驪靬之訛也焉支廢縣在永昌縣西晉書地

   理志永寕五年張𮜿置武興郡統焉支新鄣二縣魏書地形志番和郡領彰燕支二縣又隋書地理

   志番和縣開皇中併力乾安寕廣城障燕支五縣之地入焉白山廢縣在古浪縣東漢

   置樸𠟼縣屬武威郡孟康曰音蒲環晉省十六國春秋吕光太安初秃髪思復鞬送張天錫子大豫

   於魏安魏安人焦松等起兵迎之隋書地理志昌松有後魏魏安郡後周改置白山縣尋廢寰宇記

   魏安城在昌松縣東漢樸𠟼縣後為魏安隋省按新唐志昌松縣東北一百五十里有白山戌蓋

   即故縣也莫口廢縣在古浪縣南十六國春秋晉隆安三年秃髪烏孤謀伐涼使其將金

   樹屯昌松漠口秃髪傉檀嘉平元年姚興使其子弼等來伐濟自金城進次漠口魏書地形志昌松

   郡領莫口縣即漠口也後周廢永登廢縣在平番縣西南晉建興四年張寔置屬廣武郡

   水經注澗水南逕永登亭西蓋即永登縣治也後魏廢小河灘城今鎮番縣治元築明

   洪武二十九年開設鎮番千户所屬永昌衞是年改置鎮番衞屬行都司鄂爾多古城

   在永昌縣東南一百二十里俗傳為元永昌王牧馬城地名黃城兒有永昌王避暑宫遺址尚存西

   陲今畧黄城兒在詹詹口南八十里 鄂爾多舊作斡耳朵今改交城在永昌縣西唐置交

   城守捉元和志在涼州西二百里又唐書地理志天寶縣有通化鎮金昌城在永昌縣北晉

   太元初苻堅遣將苟萇梁熙等伐涼至纏縮城張天錫遣征東將軍常據率衆三萬軍於洪池自將

   餘衆五萬軍於金昌城通鑑注金昌在赤岸西北寰宇記昌松縣有金呂城晉將馬隆所築依於金

   吕山因名蓋即金昌之訛也破古城在永昌縣北與昌安砦相近西陲今畧城在安遠堡

   西北三十里又有金沙城在縣西南邊外烏城在古浪縣南唐書地理志涼州東南二百里有

   烏城守捉長最城在平番縣南晉永和三年石趙將麻秋擊涼濟河城長最又太元二十一

   年呂光擊乞伏乾歸次於長最遣其子纂攻金城拔之纒縮城在平番縣南太元元年

   苻秦伐涼其將梁熙濟自清石津攻河㑹城苟萇濟自石城津與熙等㑹攻拔纒縮城舊志河㑹城

   在大河與湟河會處𤁄縮城與故廣武相近振武城在平番縣西北晉咸和二年趙劉曜

   子敗涼兵追奔濟河攻陷令居進據振武河西大震通鑑注振武在姑臧城南廣武西北街亭

  城在平番縣北十六國春秋秃髪烏孤太初元年耀兵廣武進攻涼金城吕光遣將軍竇茍來擊

  戰於街亭涼兵大敗水經注街亭城在楊非亭西北扒沙城在平番縣東北二百里府東南

  二百五十里明正統中調靖虜中所軍於此築城戍守古浪志扒沙城即今名大靖營屬古浪

  水軍在武威縣城内元和志在涼州城内本赤烏鎮有青赤泉因名軍之大者莫如赤水幅員

  五千一百八十里前距吐蕃北臨突厥 按唐書地理志赤水軍本在州西開元中改為大斗故移

  赤水入州城也白亭軍在鎮番縣北舊唐書大足元年元振為涼州都督舊州界南北不

  過四百里元振始於南境峽口置和戎城北界磧中置白亭軍拓州境一千五百里元和志白亭軍

  在姑臧縣北三百里馬城河東岸天寳十年哥舒翰置軍因白亭海為名唐書地理志涼州西北五

  百里有白亭軍本白亭守捉天寶十四載為軍行都司志有古城在鎮番衛北一百里相近又有連

  城又有三角城在衞北一百十里與上二城鼎足相峙大斗軍在永昌縣西南元和志在

   涼州西二百里本赤水軍守捉開元十六年改為大斗軍以大斗拔谷為名石頭在武威縣

   東晉太寕初劉曜軍河上揚聲欲百道俱濟直抵姑臧張茂岀次石頭以備之通鑑注石頭在姑臧

   恩㝛在永昌縣南十六國春秋苻堅建元十二年茍萇伐涼遣别將馬暉杜周帥騎西出

   恩㝛邀張天錫走路期會姑臧𠋫馬亭在平番縣西南水經注廣武城西南二十餘里水西

   有馬蹄谷漢武帝得大宛天馬感北風之思遂頓羈絶絆驤首而馳晨發京城食時至燉煌北塞外

   長鳴而去因名其處曰𠋫馬亭楊非亭在平番縣西十六國春秋晉太元初苻秦兵濟河攻

   纒縮城涼將馬建自楊非退屯清塞水經注逆水逕楊非亭北又東南逕廣武城舊志五代時有楊

   妃谷首領蓋楊非之訛也明威府在鎮番縣南唐書地理志涼州有府曰明威元和志明威

   戍在姑臧縣北一百八十里靈均臺在府城内晉大興中張駿築周輪八十餘堵基高九

   狄臺在武威縣東五里相傳宋狄青所築劉林臺在武威縣西北五里相傳竇融

   所築舊名竇融臺明洪武初千户劉林戰死於此人重其節因改今名









                            前協修官温予巽恭 纂輯

                            前總纂官蔣元溥恭 覆 輯

                            校對官賀式韓恭校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涼州府

 ︹關隘︺石峽關在古浪縣東十里境外有明沙嘴小海子白澇池青羊水諸隘口東通賀蘭北

   達北套西抵鎮番皆為險要又古浪關在縣南十五里邊牆府北邊牆西自永昌縣西北接

   甘州府山丹縣東抵永安堡接鎮番界長一百八十里又迤邐東北厯蔡旗重興黒山青松諸堡之

   西繞鎮番城北抵三岔河西岸長一百五十餘里邊外為海夷遊牧及番人出沒之地府東邊牆東

   北自蔡旗堡迤南厯三岔高溝二堡之東接古浪縣界長一百二十里又自古浪土門堡西北迤東

   厯大靖堡北至平番縣裴家營界長七十五里自裴家營界迤東厯阿壩堡北至蘭州府皋蘭縣紅

   水堡界長四十八里明萬厯閒築所謂新邊也府南邊牆自雙塔堡東古浪河東起迤南厯古浪黒

   松安遠等堡之東至平番縣鎮羌營界長百餘里又自鎮羌營迤南厯岔口武勝莊浪南大通紅城

   子苦水諸堡之東折而東厯沙井堡北至安和堡接皋蘭縣界長三百二十餘里金塔寺

   山口在武威縣西三十里又大口子在縣西七十里又皁角溝在縣西九十里皆伊伯勒通西

   海之路明嘉靖中壘榨詹詹口在永昌縣南四十里即蹇占山口也又者撒口乾溝口照

   面山口皆在縣南五十里寺溝口在縣南六十里炭山口在縣南八十里寒鴉山口在縣南一百十

   里鸞鳥山口平羌山口腦都兒山口皆在縣南一百八十里一顆樹山口江陵山口長城山口皆在

   縣西南三十里考來山口在縣西南八十里大河口在縣西南一百里皆海夷出沒之路紅羊

   圈山口在永昌縣北三十里又青紅山口在縣北四十里車路口在縣北五十里韭菜中在

   縣北六十里白石頭口在縣北九十里柳溝口在縣北一百里又縣北有上中下及中口四闇門皆

   為邊界要口龍溝口在古浪縣東四十五里又流水溝口在縣東南七十里黃羊川口在

   縣南二十里石頭溝口在縣南四十里小河溝口在縣南八十里有小沙溝口又可可口在安遠堡

  西南西山水峽口在黒松堡西皆縣境要口大河堡在武威縣東南三十里雜木口城周

  二百一十丈明置驛於此靖邊堡在武威縣東南七十里城周一百三十五丈設經制外委

  防守有驛雙塔堡在武威縣東南一百里城周三百二十丈張義堡在武威縣東南

  一百二十里東至古浪縣四十里城周一里有奇南臨黄羊川境外隘口有四 本朝初設守備雍

  正二年改設都司距本營十里西溝有牧馬厰南把截堡在武威縣南三十里東至上古

  城四十里西至西堡城堡八十里城周一里有奇迤南隘口有七今設把總距本營十里冰溝羅圈

  灣有牧馬厰上古城堡在武威縣南五十里城周一里二分境外隘口有八舊設守備

  駐防今改把總距本營十五里甘溝小盤道有牧馬厰西把截堡在武威縣西七十里

  城周一里其西隘口有三今設守備距營二十里土塔河有牧馬厰炭山堡在武威縣西九

  十里城周一百二十丈迤南隘口有五今設把總距營二十里紅溝花山頂有牧馬厰柔遠

   堡在武威縣西九十里城周八十五丈又豐樂堡在衞西四十里有外委防守懷安堡在衞西五

   十里有驛三岔堡在武威縣北五十里北至鎮番縣界蔡旗堡三十里城周二百二十丈舊

   設把總今裁高溝堡在武威縣東北五十里東至邊牆五里北至鎮番縣一百六十里城

   周二百四十丈舊設守備今改設千總距營十里黒磨湖有牧馬厰又縣南紅泉雞冠山有鎮標中

   營牧馬厰西達板上坊寨有左營牧馬厰三角城西石門有右營牧馬厰馬蓮溝青水溝有前營牧

   馬厰九眼泉古松嶺有後營牧馬厰去堡一百八十里地名十三箇井有官兵防汛明萬厯九年因

   舊開黑山堡在鎮番縣西南六十里城周一百六十丈明萬厯三十三年築東西皆近

   邊置關及驛於此 本朝順治二年改設把總康熙十年裁又重興堡在縣西南一百里城周三百

   步西至大邊十里蔡旗堡在鎮番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南至三岔堡三十里北至黒山堡

   六十里城周二里有奇 本朝初設守備今改千總距本營十五里金剛泉有牧馬厰紅沙

   堡在鎮番縣東北二十五里北至大邊六里城周一里有奇明萬厯九年因舊開築又青松堡在

   縣西南三十里城周一百二十丈明天順三年西北至邊俱五里舊皆設官兵戍守 本朝初悉

   裁縣東南灰圈子有鎮番營牧馬厰眞景堡在永昌縣東二十里東至武威縣柔遠驛五十

   里城周一百八十丈明置驛於此永安堡在永昌縣東一百二十里東至鎮番縣蔡旗堡

   三十里北至邊牆二十里城周三百二十丈今設把總水磨川堡在永昌縣西二十里

   城周一百八十丈明置關并驛於此為大黃山部落貨馬市酒之場新城堡在永昌縣西少

   南七十里東至詹詹口六十里北至焉支山五十里城周一里 本朝初設守備今改都司距營十

   五里石頭溝有牧馬厰高古城堡在永昌縣西九十里東至新城堡四十里西至甘州

   府大馬營九十里城周一里有奇 本朝設遊擊駐防乾隆三十六年裁今設千總距營二十里大

   黃山小川口有牧馬厰境外隘口有七堡北一里為大黃山山之西麓即大草灘廣一百里橫八九

   十里其地牧馬之草為河西内地之最縣南夾道口有永昌營牧馬厰毛卜刺堡

   昌縣西北六十里東至水磨川四十里北至邊牆有間門水泉堡在永昌縣西北七十里北

   近邊牆西至甘州府山丹縣硤口營五十里城周三百五丈五尺今設守備古城窊有牧馬厰

   遠堡在永昌縣北八十里邊牆外東南至永安堡一百里城周三百六十丈左右皆山今設守

   備距營五十里西山有牧馬厰黑松堡在古浪縣南三十里東至安遠堡三十里城周三百

   二十二丈今設把總安遠堡在古浪縣南六十里南至平番縣鎮羌營四十里城周一里有

   奇原設守備今改都司距營十里西灘雷宫山下有牧馬厰西川堡在古浪縣西三十里

   城周一百六十步西至涼州張義堡十里土門堡在古浪縣東北六十里北至邊牆三里城

   周三百二十丈今有守備又夾山堡在縣東北八十里大靖堡在古浪縣東北一百二十

   里東南至平番縣裴家堡三十里地名扒沙明嘉靖中為套夷所據萬厯二十六年收復築城在高

  阜周六百十二丈設參將駐守 本朝康熙十一年改設守備十九年仍設參將乾隆三十六年

  設遊擊兼轄土門黒松二堡後又設巡檢司分理距營七十里野馬墩有牧馬厰紅城子

  堡在平番縣東南七十里城周三里 本朝初設把總屬固原鎮乾隆四十七年添設守備改涼

  州鎮莊浪協轄苦水灣堡在平番縣東南百二十里北至紅城子堡五十里城周二里

  本朝初設把總屬固原鎮乾隆四十七年改涼州鎮莊浪協轄沙井堡在平番縣東南一百

  九十里接蘭州府皋蘭縣界北至苦水灣七十里南至黃河一里東南至安和堡二十里城周二百

  八十南大通堡在平番縣南三十里其北十里有黒城堡又北五里有大柳樹堡

  通遠堡在平番縣西南四十里城周二里有奇西大通堡在平番縣西南二百

  二十里東至通遠堡八十里又西去西寕府界冰溝營四十里城周一里有奇設縣丞分理又設千

  武勝堡在平番縣西北三十里城周二里五十步今設把總堡西諸隘口路通海夷皆

   爲衝岔口堡在平番縣西北七十里南至武勝堡四十里城周二里八十步東近邊牆

   西至番界 本朝初設守備今改都司鎮羌堡在平番縣西北一百二十里西北去古浪

   縣安遠堡四十里城周二里有奇 本朝設遊擊駐守兼轄岔山紅水三眼井等堡距營六里烏稍

   嶺大窊嶺有牧馬厰平城堡在平番縣東北七十里城周一百四十丈西北至岔口堡六十

   松山堡在平番縣東北一百二十里城周三百六十丈今設守備堡北大松山水草茂

   盛軍民畜牧其南有打魚溝堡四面皆山最爲險要有官防戍距本營三十里煤洞溝牧放馬匹

   裴家營堡在平番縣東北二百五十里東北至邊西北至古浪縣大靖堡三十里城周四

   里有奇 本朝初設守備今改把總迤南有新關城周一百四十丈阿壩堡在平番縣東北

   二百六十里東去蘭州紅水堡西去裴家營皆四十里北去邊牆三里城周三里有奇武威

   驛在武威縣治東隅明置初名涼州驛後改名大河驛在武威縣東南三十里又東南

   四十里為靖邊驛二驛舊有驛丞今裁又東南六十里至古浪縣之古浪驛懷安驛

   威縣西五十里又西四十里為柔遠驛二驛舊有驛丞今裁永昌驛在永昌縣城内東至

   武威縣柔遠驛七十里水泉驛在永昌縣西六十里舊有驛丞今裁又西五十里達甘州

   府山丹縣硤口驛古浪驛在古浪縣南關黑松驛在古浪縣南三十里舊有驛丞

   今裁南至安遠站三十里又南至平番縣鎮羌驛四十里莊浪驛在平番縣南關南大

   通驛在平番縣南三十里本縣縣丞兼管又南四十里為紅城子驛又南五十里為苦水驛舊

   皆有驛丞今裁又南七十里至沙井驛又四十里渡黃河至蘭州府已上諸驛為自甘肅赴省會之

   通遠驛在平番縣西四十里又西六十里為塘坊驛又西二十里為西大通驛屬本縣

   縣丞管理又西四十里至西寕府冰溝驛鎮羌驛在平番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又東南五十

   里為岔口驛又南三十里為武勝驛舊皆有驛丞今裁平城驛在平番縣東北七十里又

  東北五十里有松山驛又五十里有寛溝驛又五十里有三眼井驛舊皆有驛丞今裁又東一百二

  十里達寕夏府之營盤水驛

 ︹津梁︺石橋在武威縣北十里又雙橋在縣北十五里以二橋相距故名迎恩橋在縣東門外永

  安橋在縣西門外濟坎橋在縣南門外潤濟橋在縣北門外利川橋在縣東北二十里靖邊橋在縣

  東南七十里卧波橋在縣南三十里聯濟橋在縣南三十一里夾山橋在縣南三十二里莊嚴橋在

  縣南三十五里小溪橋在縣西十里懷安橋在縣西五十里利涉橋在縣西五十五里海藏大橋在

  縣西北五里普渡橋在縣西北五里小石橋在縣北三里濟輿橋在縣北五里官橋在縣北二十里

  北濟橋在縣北二十里石羊橋在縣北三十里安瀾橋在縣東關外水磨關橋在永昌縣

  西二十五里又重岡橋在縣西三十里蹇占河橋在永昌縣東南五十里通津

  橋在古浪縣東郭内又雙龍橋在縣東二十五里暖泉橋在古浪縣南郭外宏濟

  橋在平番縣西門外大通河橋在平番縣西大通堡西跨大通河四渠橋

  在平番縣北二里又武勝橋在縣北四十里鎮羌橋在平番縣北一百三十里

 ︹陵墓︺︹唐︺楊文才墓在武威縣北十里永豐鄉︹元︺永昌王和通墓

  昌縣東南一百二十里鄂爾多城又有古高昌王墓在縣北二十五里 和通舊作闊端今改鄂爾

  多譯見前︹明︺魯鑑墓在平番縣西一百二十里張達墓在武威縣治達雲

  墓在武威縣治

 ︹祠廟︺忠節祠有三一在府城内祀漢孔奮皇甫規段熲魏徐邈晉馬隆張駿賈疋段韶隋竇

  榮定唐李大亮郭震唐璿李抱玉元余闕明李淮濮英吳允誠吳克忠姜漢慕宏義丁剛指揮使李

  晟包翼戴寛千户丁凱侯林駱真百户劉林夏伏監生王澤一在鎮番縣城西北隅祀漢蘇武金日

  磾明馬昭吳輔張玉李堅許昇方榮姚振王桓王剛陶榮王清張俸羅忠王奉白王奉錄何相等十

  八人一在古浪縣祀明王經張威王朝陳泰徐敏趙祥禹王廟在武威縣城東北魚池

  白蟲廟在武威縣城南三里龍王廟在武威縣城南四十里真武廟

  威縣城西南二十里

 ︹寺觀︺羅什寺在府城内北街有碑記相傳為羅什祖師初入内地卓錫之所有塔秦苻堅建

  元十八年建光明寺在武威縣城東二里東竺寺在武威縣城東十三里鋪

  佛寺在武威縣城東一百里圓通寺在武威縣城東十里文殊菴在武威縣

  東南安國寺在武威縣東南隅百塔寺在武威縣城東南四十里有塔

  方寺在武威縣城東南七十里西來寺在武威縣南營房本朝康熙十年 演

  敎寺在武威縣城南三十五里莊嚴寺在武威縣城南四十里宏化寺

  威縣城南四十五里土佛寺在武威縣城南上古城雜木寺在武威縣城南五十

   下水寺在武威縣城南六十里 本朝順治二年白林寺在武威縣城南

   八十金塔寺在武威縣西南三十里寺南有菩提寺道德菴在武威縣西南

   達摩菴在武威縣西門外善應寺在武威縣城西蓮花山明成化閒建又城

   西十里有接引寺洪濟寺在武威縣城西三十里善法寺在武威縣城西九十

   里又有石城寺海藏寺在武威縣城西北十里永夀寺在武威縣城北四十里

   龍宮寺在武威縣城北五里又城西北五里有龍眼寺淨土菴在武威縣東北隅

   慈悲菴在武威縣東北隅大雲寺在武威縣東北有塔又西有清應寺海潮

   寺在武威縣東北隅明成化二十二年金川寺在永昌縣北有二縣志一在縣北一

   里明永樂十一年建一在縣北十里名後金川寺報恩寺在平番縣東本朝康熙十九

   崇善寺在平番縣北舊名答報紅菴卜寺 本雍正七年嘉慶六年改名崇善寺

 ︹名宦︺︹漢︺杜鄴茂陵人哀帝時爲涼州刺史鄴居職寬舒少威嚴數年以病免梁統

  人更始末統與竇融起兵保境統由酒泉太守更爲武威太守爲政嚴猛威行鄰郡孔奮

  建武五年竇融請奮守姑臧長時姑臧稱爲富邑通貨羌胡市日四合每居縣者不盈數月輒至

  豐積奮在職四年財產無所增既立清節治貴仁平太守梁統深相敬待不以官屬禮之隴蜀既平

  河西守令咸被徴召財貨連轂惟奮單車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謂曰孔君清廉仁賢舉縣𫎇

  恩如何今去不共報德遂相賦斂牛馬器物千萬以上追送數百里奮謝之而已一無所受

  延南陽宛人建武中拜武威太守時將兵長史田紺郡之大姓其子弟賓客爲人暴害延收紺繫

  之父子賓客伏法者五六人紺少子尚乃聚會輕薄數百人自號將軍夜來攻郡延即發兵破之自

  是威行境内吏民累息郡北當匈奴南接種羌民畏寇鈔多廢田業延選集武畧之士千人屯據要

  害其有警急逆擊追討虜恒多殘傷遂絶不敢出河西舊少雨澤乃爲置督水官吏修理溝渠皆𫎇

   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孫皆令詣學受業復其徭役悉顯拔榮進之郡遂有儒雅之士

   范杜陵人永平中厯武威太守隨俗化導各得治宜鄭衆開封人永平中遷武威太守謹

   修邊備虜不敢犯傅育北地人為武威太守威聲聞於匈奴食祿數十年秩奉盡贍給知友

   妻子不免操井臼肅宗下詔襃美之馮豹杜陵人肅宗時拜河西副校尉和帝初數言邊事奏

   置戊已校尉城郭諸國復率舊職遷武威太守視事三年河西稱之趙沖永和六年為武威太

   守時鞏唐羌寇隴西遂及三輔沖追擊之斬首四百級降二千餘人蘇正和武都人桓帝時

   為涼州從事時武威太守倚恃權勢恣行貪橫正和案致其罪刺史梁鵠畏懼貴戚欲殺正和以免

   負乃訪之於蓋勲勲曰不可謀事殺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正和由是得免焉張奐

   敦煌酒泉人延熹中拜武威太守平均徭賦率厲散敗常為諸郡最河西由是而全其俗多妖忌凡

   二月五月產子及與父母同月生者悉殺之奐示以義方嚴加賞罰風俗遂改百姓為立生祠︹三

  國︺︹魏︺母邱興河東聞喜人黃初中為武威太守時河右遐遠喪亂彌久武威當諸郡路

  通喉轄之要加民夷雜處數有兵難興内撫吏民外懷羌胡卒使柔附徐邈燕國薊人明帝

  時為涼州刺史使持節領䕶羌校尉河右少雨常苦乏榖邈上修武威酒泉鹽池以收虜榖又廣開

  水田募貧民佃之室家豐足倉庫盈溢乃支度州界軍用之餘以市金帛犬馬通供中國之費以漸

  收斂民閒私仗藏之府庫然後立學明訓禁厚葬斷淫祀進善黜惡風化大行百姓歸心焉西域流

  通荒戎入貢皆邈勲也范粲外黃人為武威太守到郡選良吏立學校勸農桑是時戎夷頗

  侵疆埸粲明設防備敵不敢犯西域流通無烽燧之警又郡壤富實珍玩充積粲檢制之息其華侈

  ︹晉︺馬隆平陸人武帝時涼州刺史楊欣失羌戎之和隆陳其必敗俄而欣為虜所滅河西斷

  絶帝臨朝而嘆曰誰能為我討此虜通涼州朝臣莫對隆進曰臣請募勇士三千人鼔行而西虜不

  足滅帝許之以隆為武威太守隆募得三千五百人西渡温水虜樹機能等以衆萬計乘險設伏隆

  且戰且前奇謀閒發前後誅殺及降附者以萬計到武威擊斬樹機能涼州遂平李憙

  銅鞮人景帝時除涼州刺史加揚威將軍假節領䕶羌校尉綏御華夷甚有聲績羌虜犯塞憙因其

  隙會不及啟聞輒以便宜出軍深入遂大克𫉬以功重免譴時人比之漢朝馮甘焉︹南北朝︺

  ︹魏︺韓襃穎陽人大統十二年除都督西涼州刺史羌胡之俗輕貧弱尚豪富侵漁百姓同於

  僕隸故貧者日削襃乃悉募貧人以充兵士優復其家蠲免徭賦又調富人財物以賑給之每西域

  商貨至又先儘貧者市之由是貧富漸均户口殷實︹周︺梁睿烏氏人武帝時爲涼州總管有

  ︹隋︺楊爽文帝弟封衞王爲涼州總管治甚有聲賀婁子幹代人開皇元年

  吐谷渾寇涼州了幹以行軍總管從上柱國元諧擊之功最優高祖慮邊塞未安即令子幹鎮涼州

  明年突厥寇蘭州子幹率衆至可洛峐山阻川爲營賊軍不得水數日人馬甚敝縦擊大破之

  伏慧馬邑鮮卑人高祖時遷涼州總管先是突厥屢爲寇鈔慧於是嚴警烽燧遠爲斥堠突厥

   亦素憚其名竟不入境樊子葢廬江人煬帝時為武威太守以善政聞及卒武威民吏聞

   之莫不嗟痛立碑頌德︹唐︺牛仙客涇州鶉觚人開元初為河西判官清勤不倦接待上

   下必以誠信尋判涼州别駕時又代蕭嵩為河西節度使省財節用所積倉庫盈滿器械精勁侍中

   崔逸代其事因以奏聞路嗣恭三原人始名劒客由蕭關令連徙神烏徙姑臧令考績為

   天下最明皇以為可嗣漢魯恭因賜名︹明︺劉林洪武初為涼州衞百户額森特穆爾叛掠

   涼州林戰沒於城西竇融臺事聞賜祭於臺下 額森特穆爾舊作也先帖木兒今改宋晟

   定遠人洪武中為涼州衞指揮使討西番叛酋至額齊訥路擒元海道千户額森特穆爾以下萬八

   千人以功進右軍都督僉事充總兵官仍鎮涼州周尚文西安後衛人嘉靖初為都指揮

   同知充涼州副總兵嘗追寇出塞寇來益衆麾下皆恐尚文從容下馬解鞍背崖力戰寇退被創甚

   告歸尋起故官敵數踏氷入尚文築牆百二十里澆以水冰滑不可上冰泮則令力士持長竿鐵鈎

  鈎殺渡者官惟賢天啟中以都司僉書署鎮番參將事河套松山諸部來犯惟賢出擊大敗

  之論功進副總兵時西部頻𡻕寇邊惟賢屢挫其鋒軍聲為振祁秉忠天啟時為永昌參將

  伊騰達春以二千餘騎入塞秉忠提兵三百拒之轉戰兩晝夜援兵至寇敗走追還被掠人畜邊人

  稱之 伊騰達春舊作銀定歹成今改

 ︹本朝︺張鵬翼昌平人順治四年分守涼莊以廉明稱五年死於逆回之難李沈

  康熙九年厯升莊浪同知清介自守盡革茶馬屯田之弊課最為天下第一   聖祖襃之賜

  一品

 ︹人物︺︹漢︺段熲姑臧人少便習弓馬尚遊俠輕財長乃折節好古學厯中郎將遷䕶羌校尉燒

  當等八種羌寇隴右熲追擊破之為刺史郭閎所誣坐徴下獄後復為䕶羌校尉破西羌封都鄉侯

  永康元年當煎諸種復反熲追擊於鸞鳥大破之西羌於此弭定而東羌先零等數寇三輔熲移兵

   東討凡百八十戰東羌悉平更封新豐縣侯後拜太尉周珌武威人獻帝時官尚書董卓初

   信任珌及城門校尉伍瓊用所舉韓馥等出宰州郡馥等至官合兵討卓而珌瓊隂為内主卓怒其

   賣已皆斬之︹三國︺︹魏︺賈詡姑臧人少時閻忠異之謂詡有良平之奇察孝廉為郎厯

   討虜校尉從李傕等於長安又為張繡謀主太祖拒袁紹於官渡詡勸繡率衆歸太祖太祖表詡為

   執金吾封都亭侯用詡計破紹徙為大中大夫太祖與韓遂馬超戰於渭南用詡謀卒破遂超詡自

   以非舊臣而䇿謀深長懼見猜嫌闔門自守退無私交男女嫁娶不結高門天下之論智計者歸之

   文帝即位為太尉進爵魏夀鄉侯︹晉︺賈疋詡曾孫懷帝時為雍州刺史率衆攻劉曜於長

   安大敗之曜中流矢退走遂迎秦王奉為皇太子建行臺於長安加疋征西大將軍後為彭仲蕩子

   天䕶所害疋勇畧有志節以復晉室為己任不幸顛墜時人惜之︹南北朝︺︹梁︺陰子

   春姑臧人晉義熙末曾祖襲隨宋武帝南遷至南平因家焉父智伯與武帝鄰居少相友善及帝

   即位拜梁秦二州刺史子春厯仕胊山戍主東莞太守都督梁秦二州刺史以廉潔稱︹陳︺陰

   鑑子春子博涉史傳尤善五言詩為當時所重仕陳累遷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有文集三卷

   ︹魏︺賈彝姑臧人六世祖敷魏幽州刺史廣川都亭侯子孫因家焉父為苻堅鉅鹿太守

   坐訕謗繫獄彝年十𡻕詣長安訟父𫉬申遠近歎之子秀仕魏為中庶子與高允俱以儒舊重於時

   厯奉三帝常當機要廉清儉約不營資產陰仲達姑臧人少以文學知名世祖平涼州内徙

   代都司徒崔浩啟薦仲達與同郡段承根二人同修固史除祕書著作郎︹北齊︺段榮

   人祖信仕沮渠氏後入魏以豪族徙北邊仍家於五原郡榮少好厯術專意星象正光中謂人曰吾

   今觀天象察人事不及十年當有亂矣及神武起兵榮贊成之論功封姑臧縣侯厯相濟秦三州所

   至百姓愛之段韶榮子少工騎射有將領才畧襲父爵事神武文襄文宣累除左丞相封廣

   平郡公韶出總軍旅入參帷幄功高望重而又雅性温慎敎訓子弟閨門雍肅事後母以孝聞齊代

   勲貴家罕有及者︹隋︺陰夀武威人少果烈有武幹高祖為丞相引夀為掾尉迥作亂高祖

   以韋孝寬為元帥擊之令夀監軍時孝寬有疾不能親總戎事三軍綱紀皆決於夀㝷拜幽州總管

   封趙國公開皇初高寶凝攻圍北平夀率步騎破之於黄龍卒官贈司徒陰世師夀子少有

   節概性忠厚多武藝弱冠以功臣子拜儀同煬帝時拜張掖太守後遷左翊衛將軍與代王留守京

   師唐軍至世師自以世荷隋恩勒兵拒守城陷見殺︹唐︺李抱玉本安興貴曾孫世居河西

   始名重璋為人沈毅有謀尤忠謹李光弼引為禆校天寶末帝以其戰河西有功改今名祿山亂守

   南陽斬賊使至德二載上言世占涼州恥與逆臣共宗有詔賜之姓因徙京兆史思明破東都光弼

   使抱玉守南城縱奇兵出俘殺甚衆賊不能西差功第一封欒城縣公代宗立徙涼國公累進司徒

   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河西隴右山南西道副元帥卒贈太保諡昭武李抱真

   抱玉從弟沈慮而斷抱玉屬以軍事授汾州别駕僕固懐恩反挺身歸京師厯澤潞節度行軍司馬

   德宗嗣位領昭義節度使田悦反圍邢門抱真敗悦解其圍㑹朱滔王武俊反救悦諸鎮反者相屬

   抱真獨以數州截然橫絶潰叛中離沮其姦偽為羣盜所憚興元初朱滔悉兵圍貝州抱真以數騎

   馳説王武俊合戰破滔進檢校司空段平仲武威人擢進士第為御史磊落有𰚾節徳宗時

   召對迕㫖坐廢七年元和初為諫議大夫再遷尚書左丞朝廷有得失未嘗不論奏世推其敢直

   ︹元︺噶掄北庭人居永昌為巨族久居政府聰明典重通達國體敭厯中外官至平章政事

   噶掄舊作幹欒今改高智燿河西人世事夏夏亡隱賀蘭山太宗召見將用之遽辭歸後入

   見憲宗言宜蠲徭役世祖時又言儒者有𥙷治道拜翰林學士遷西夏中興等路按察使子睿授寶

   符郎出入禁闥詳雅恭謹厯浙西淮東廉訪使所至有政績兩為南臺御史中丞務持大體有儒者

   星吉河西人少事仁宗藩邸以精敏稱累官江西行臺御史大夫獨持風裁至正中厯湖

   廣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屢破賊後中流矢不食而死星吉為人公廉明決在軍中能與將士同甘苦

   以忠義感激人心故能得人死力余闕武威人徙廬州少喪父授徒以養母元統初賜進士

   及第授同知泗州事厯翰林修撰待制至正中盜起以闕僉都元帥府事分兵守安慶以保障江淮

   功拜江淮行省參知政事仍守安慶後羣盜四集闕以孤軍血戰城陷自剄妻子皆赴井死︹明︺

   呉克忠本𫎇古人父允誠永樂中來歸授都督僉事命居涼州以功進左都督封忠順伯卒

   贈國公諡忠壯克忠襲父爵從征阿魯台有功洪熙初進封侯正統中以功加太子太保土木之變

   與弟都督克勤力戰死封贈邠國公諡忠勇克勤贈遵化伯諡僖敏克忠子瑾嗣侯曹欽反瑾聞變

   椎長安門上告門閉欽攻不得人瑾將五六騎與欽力戰死贈涼國公諡忠壯魯鑑其先西大

   通人祖阿什達父衮布沙克嘉明初率部落歸附太祖授爲百夫長俾統所部居莊浪傳子衮布沙

   克嘉累官莊浪衞指揮同知鑑有材勇正統初嗣父職擢署都指揮僉事成化四年固原滿四反鑑

   以土兵從諸軍圍石城躬冒矢石出則先驅入則殿後最爲賊所憚賊平厯都督同知充總兵官鎮

   守延綏致仕子麟襲指揮使累進都指揮同知充甘肅遊擊將軍魯氏世守西陲有捍禦功至鑑官

   益顯其世業益大而所部土軍生齒又日繁麟既移甘肅帝以土軍非鑑不能治特起治之且命有

   司建坊旌其世績麟豪健如其父官至左副總兵麟子經累官都督同知延綏鎮總兵官亦以驍勇

   稱為良將 阿什達舊作阿失都衮布沙克嘉舊作鞏卜失加今並改張達涼州衞人慷慨

   負奇節膂力絶人嘉靖中累功擢署都督僉事充山西總兵官駐寕武坐事被逮後命赴軍前立功

   却敵尋鎮陜西延綏又移大同俺答數萬騎入塞伏精鋭谿谷中巡按御史胡宗憲趣出師達欲持

   重宗憲厲聲責之不得已率所部挺身陷陣力戰死贈左都督諡忠剛郭琥永昌衞人嘉靖

   中積功至指揮僉事為鎮番守備城接敵境前守者率閉門琥至擊卻寇遂開門縱人耕牧而日帥

   兵以䕶累擢古北口副總兵繕治邊垣益墾塞下荒田厯延綏薊鎮山西總兵官旋改大同進都督

   致仕琥潔廉好籌畫目不知書而以意作檄頗中情事云達雲涼州衞人勇悍饒智畧萬厯中

   累官西寕參將土酋永郃卜入寇設伏擊破之手馘賊帥斬𫉬無算寇集衆大至又敗去進都督同

   知厯鎮延綏甘肅收復松山拓地五百里累加太子少保雲為將先登陷陣所至未嘗挫衂名震西

   陲為一時邊將之冠

  ︹本朝︺張仲金武威人以把總從孫思克征噶爾丹戰殁孫文炳武威廪生恂謹持禮

   法安貧嗜學從游甚衆兄殁撫孤成立同里馬姓迎父母於金城託妻于炳炳令妻蘇氏同寢處文

   炳館㝛于外戒子弟年十五以上者不得入内閲七月而馬始還感謝而去入祀鄉賢祠次子詔官

   至湖北布政使又同邑賈漢英廪貢生精研理學生母王氏早殁事嫡母高氏繼母吕氏極孝竝祀

   鄉賢李蘭鎮番人官新城堡守備隨總兵康海征西藏陣亡何孔述鎮番人少

   穎悟日誦數千言順治五年值帖清泰倡亂述以諸生與廪生朱運開參將馬玘𠞰滅𤞑黨制軍孟

   喬芳嘉其功檄署本營參將兵民帖服述辭願以科名顯是年即拔貢辛卯舉于鄉孟公笑曰何生

   果有大志真文武才也入祀鄉賢祠孟一鯉鎮番人性至孝著有春秋翼傳子良允由舉人

   厯州縣有循聲擢主事升昌平道厯官浙江布政使著有最樂編念貧吟入祀鄉賢祠孫克

   明鎮番人康熙庚辰進士鎮邑地多沙患克明率邑人王仲等於東邊外六壩湖移邱開墾貧民

   賴之仕湖廣通城令多惠政通人爲立遺愛碑入祀鄉賢祠又同邑盧全昌篤學能文事母極孝殁

   祀鄉賢祠魯大誥平番人置義田贍宗族有負貸者常折券以恤之郡外水利不通修濬溝

   渠以資灌溉民賴其利入祀鄉賢祠又同邑李可珠敦本睦族亦祀鄉賢祠郭洪恩

   監生與子生員宗堯於順治五年𤞑匪倡亂協力謀𠞰爲賊所執罵賊而死入祀鄉賢祠李夢

   白平番人剛方正直敎授生徒有法度由保薦厯官知府卒於廣南囊槖如洗馳驛歸葬祀鄉賢

   周自伏涼州衞人康熙五十七年以守備從康海征西藏及海亡突圍奪海屍賊衆大

   至力戰死又同縣魯彥燦山西蒲州副將出歸化遇虜爾泰山遂戰殁傅瑾武威人西寕千

   總俸滿還家雍正元年番夷作亂率鄉勇攻石門寺與鄉民吳廷周田棟愈仲宗俱力戰死之時同

   邑人莊浪把總陳昌進𠞰棹子山遇賊戰死朱振聲武威人少貧事親備甘㫖親殁叔無

   子迎養如所生及殁葬𥙊極哀乾隆十年 旌趙維世古浪人性篤孝父母頗嚴急維世婉

   容愉色事之雖杖未嘗稍恚遭生母喪擗踊痛哭口鼻出血及父臥病朝夕侍藥不歸寢室既卒廬

   墓三年負土二里外累墳如阜事繼母一如生母卒年八十一𡻕乾隆十一年 旌張紹訓

   鎮番人性孝友親有疾衣不解帶既逝守墓泣血三年乾隆十二年 旌韓加業武威人以

   行伍屢擢至哈密副將嘉慶四年率步卒九百餘人禦賊匪李樹黨三四千衆於江岸馬蹶墮地立

   起引弓發矢中執旂賊賊衆競起握矛直刺加業中矛仆把總高騰蛟身蔽其上亦死加業照提督

   例議卹   賜諡武烈建祠致祭韓自昌加業兄以父増夀難廕把總累功擢莊浪副將

   嘉慶七年二月追𠞰賊匪宋應伏於西駱峪適茍文明大股賊猝至自昌兵少殁於陣照總兵例議

  卹建祠致祭趙化彤武威人五世同堂嘉慶二十五年 旌田正鎮番人五世同

  堂嘉慶十六年 旌

 ︹流寓︺︹南北朝︺︹魏︺常爽河内温人祖珍因世亂遂居涼州爽篤志好學博聞强識五經

  百家多所研綜州郡禮命皆不就魏世祖西征涼土爽歸款拜宣威將軍置館於温水之右敎授七

  百餘人弟子事之若嚴君暇述六經畧注以廣制作講肄經典二十餘年時號儒林先生︹明︺包

  節嘉興人居華亭嘉靖中以御史按湖廣爲守備中官廖斌誣搆謫戍莊浪衞處之甚安既聞母

  訃慟𡘜而死

 ︹列女︺︹明︺蔡氏涼州衞人年十六適邑人秦某甫一𡻕夫殁遺腹生子祚周家甚貧紡績敎子

  讀書祚周爲諸生娶婦氏乃曰吾之所以不死者汝未成立也今吾事畢矣遂絶食七日而死萬厯

  末旌周士成妻郭氏莊浪衞人嫁逾年夫暴卒氏誓以死殉姻戚勸之氏言夫

  死無子不死何待水漿不入口十餘日而死常德妻甄氏永昌衞人年十八遇賊懼

  為賊辱以香灼面成瘡賊怒害其夫氏負屍哭罵遂投井死徐氏平番衞人張繼宗子婦崇

  禎末為流賊所執氏左手扼賊吭右手持刀自刎死又韓逢春妻馬氏賊入城時投繯死胡其

  美女平番衞人其美常為女講列女傳諸書女即領悟崇禎末流賊攻燒堡門挾女上馬女投

  

 ︹本朝︺朱良貴妻張氏古浪人又同邑節婦李棲鳳妻俞氏均夫亡守節撫孤成立四

  十餘年如一日周甲鼎妻張氏鎮番人甫婚夫即從戎以功授四川千總旋殁遺一

  子又殀氏矢志奉姑苦節不渝劉金璽妻褚氏涼州衞人夫亡守節五十餘年撫孤

  成立又同衛節婦劉大濱妻金氏徐可𨕖繼妻李氏徐自璧妻李氏王尚賓妻穆氏丁宏妻王氏林

  可梧妻孫氏均雍正年閒 旌馬逢雲妻牛氏武威人夫亡守節事親撫孤四十餘

  年又同邑節婦梁可正妻衡氏安尚玉妻韓氏張璧妻楊氏段鐸妻牛氏侯用錫妻張氏狄金榜妻

  岳氏蔡茂妻鮑氏孫瑞麟妻韓氏俱雍正年間 旌張兆斌妻李氏武威人兆斌以

  營卒從征西藏病殁喪不能歸氏晝夜哀號投井死雍正年閒 旌辛克嶷妻龔氏

  武威人克嶷在庠卒年二十五遺二子皆幼氏矢志撫孤奉翁姑孝謹又同邑節婦陸嶠妻胡氏張

  維善妻白氏尹鈞妻張氏馮玉友妻井氏王元妻劉氏王化育妻楊氏張濟妻王氏劉宗向妻紀氏

  龔爾仕妻袁氏喬世隆妻朱氏王祚永妻于氏劉克成妻李氏張映桂妻孫氏郝敬妻柯氏李生桂

  妻謝氏何永康妻王氏宣弼朝妻張氏韓炌妻趙氏張元妻宋氏郝謹妻柯氏王錫書妻潘氏高登

  瀛妻曹氏管愛義妻張氏周宗堯妻賈氏張謀妻章氏張相妻郭氏劉季元妻孫氏魏其貢妻張氐

  楊鍾美妻程氏閻濟化妻喬氏龔妻任氏張烈妻蕭氏張治妻高氏郭良俊妻李氏趙國清妻王

  氏王吉林妻李氏張鳳妻王氏盧應才妻王氏盧守福妻陳氏張大典妻甯氏丁錫珍妻楊氏賈琬

  妻辛氏楊榆妻張氏楊撰妻段氏聶文元妻李氏崔言妻李氏李朝陽妻李氏郭泰妻嚴氏丁士琮

  妻韓氏張君璞妻郭氏張釨妻李氏孫承相妻姚氏脫榮妻孔氏田得閏妻李氏楊維桐妻郭氏段

  文魁妻楊氏左化鳳妻馬氏裴印祿妻呉氏林毓睿妻景氏劉伯友妻張氏王好鼎妻楊氏達㑹妻

  姜氏王棋妻尹氏潘雲清妻張氏劉鼎妻馬氏李永瑞妻唐氏劉士鶗妻降氏董克昌妻師氏董吉

  福妻查氏李琬妻馮氏薛景妻張氏杜潤妻蕭氏又貞女齊良玉聘妻吕氏均乾隆年間 旌

  訓妻劉氏鎮番人年二十四而寡遺二孤撫之成立長子希本又逝與媳李氏晝夜機杼

  供孫讀書長孫有德成進士厯官晉楚氏卒年八十又同邑節婦楊必梁妻謝氏曹祥吉妻蕭氏許

  遂妻路氏吳道晃妻胡氏何緒淮妻楊氏閻錫珽妻白氏王恒德妻甘氏盛梓妻王氏何中樂妻楊

  氏何宏烈妻李氏周文曦妻馬氏又烈婦高同勇妻楊氏均乾隆年閒 旌劉建勲妻

  馬氏永昌人年二十八而寡家貧子幼矢志守節又同邑節婦陸遴輔妻王氏又張氏崔氏楊

   氏曹氏張氏喻氏李氏張氏曹氏杜含蔁妻曹氏均乾隆年間 旌王瑞妻唐氏

   人夫亡守節教子成立又同邑節婦希添位妻張氏金聲聞妻李氏周紹妻俞氏王紀正妻李氏劉

   建鵬妻胡氏貞女董氏女均乾隆年閒 旌蘇文林妻劉氏平番人夫亡守節撫

   二子成立又同邑節婦李開春妻董氏蘇國仕妻房氏鄧憲文妻蒲氏馬步階妻高氏謝凝妻段氏

   王理妻高氏童叶謀妻薛氏李廷棟妻甘氏繆玉妻劉氏譚維中妻李氏張緒妻趙氏張希舜妻高

   氏楊大年妻周氏譚易元妻劉氏高爾志妻張氏張應凱妻周氏岳世瞻妻趙氏張文鑣妻石氏康

   昌運妻張氏魏建成妻徐氏羅文魁妻胡氏張紳緒妻廖氏金勝玉妻張氏康路妻閻氏張豫妻王

   氏柳盛桐妻哈氏何湛妻譚氏張九峩妻康氏張廷仕妻楊氏王循禮妻哈氏均乾隆年閒 旌

   李育楫妻張氏武威人夫亡守節又同邑節婦郭㳯源妻降氏陳奇譓妻高氏張丕

   功妻馮氏劉炳妻包氏徐濟美妻薛氏徐夢熊妻喬氏王錡妻尤氏徐瑞妻王氏丁松筠妻鄭氏齊

  宗堯妻李氏袁三烈妻沈氏蘇梅妻蔡氏張珩妻李氏張大儒妻趙氏趙浩遠妻劉氏趙誌妻唐氏

  符業昌妻王氏趙連登妻趙氏張君權妻祁氏潘元德妻李氏朱益秀妻陳氏韓文彬妻楊氏邵庭

  謀妻劉氏景兆寅妻王氏李潔妻趙氏趙瑜妻杜氏藺發善妻李氏周伯温妻李氏柏林妻李氏安

  其禮妻張氏袁攀龍妻李氏袁佩龍妻王氏丁爾慎妻俞氏段以鑣妻狄氏王應陽妻唐氏徐復祥

  妻蘇氏梁勇妻韓氏梁國雋妻沈氏王維𨕖妻梁氏唐桐妻田氏管玉潤妻楊氏張淳德妻王氏賈

  世儒妻馮氏張同善妻丁氏董藴英妻劉氏葉長春妻劉氏武克仁妻楊氏樊景昌妻葉氏袁勲妻

  戴氏袁壇妻臧氏張經妻余氏劉檀妻呉氏查文海妻王氏馬多儒妻李氏劉英妻李氏劉鄭妻王

  氏張策妻周氏楊敏妻李氏常彥妻張氏常作榮妻馮氏趙良史妻李氏紀祝昌妻尤氏烈婦周廉

  妻蔡氏蔡國輔妻王氏周宗望妻齊氏魯仲林妻楊氏均嘉慶年閒 旌李觀妻黄氏

  鎮番人夫亡守節又同邑節婦曹鍾英妻孫氏李映秀妻韓氏劉斗煐妻孫氏張汝繡妻馬氏韋志

  浩妻曹氏韋泰元妻趙氏姜文秀妻謝氏劉祚熾妻邱氏均嘉慶年閒 旌方錪妻張

  氏永昌人夫亡守節又同邑節婦何廷玢妻祁氏黃徳孚妻孫氏侯爾妻陳氏王修斌妻胡氏

  又張氏烈婦左連第妻劉氏均嘉慶年間 旌李培梁妻王氏古浪人夫亡守節又

  同邑節婦金昫妻樊氏那成武妻楊氏烈婦孟候妻毛氏袁浩妻李氏均嘉慶年閒 旌史義

  妻高氏平番人夫亡守節又同邑節婦王政妻莊氏高爾愿妻邊氏王永發妻黄氏魏觀德

  妻胡氏費天成妻龍氏馬生瑀妻高氏均嘉慶年間 旌

 ︹仙釋︺︹漢︺劉子南為武威太守從道士尹公授務成子螢火丸佩之與敵戰矢下如雨未至

  子南馬數尺輒墮地終不能傷

 ︹土產︺白麥元和志涼州貢胡麻明統志古浪衞出明統志鎮番衞出青鹽白鹽

  褐元和志涼州貢細褐龍鬚席唐書地理志涼州貢氊毯元和志涼州貢柔毛氊唐

    書地理志涼州貢毯野馬皮唐書地 理志涼州 貢土 豹明統志鎮番衞出芎藭

    唐書地理志涼州貢枸𣏌子明統志鎮番衞出









                    前協修官温予巽恭纂輯

                     前總纂官蔣元溥恭覆輯

                     校對官賀式韓恭校恭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