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像致敬篇第二十二(造立像寺法附)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訃請設則篇第二十三
作者:道宣
導俗化方篇第二十四
《资》:釋訃請篇。訃是比丘允許,請即施主邀命。往訃前請,意存化導;必施法式,發越彼心,故云設則也。


【明俗眾營福所以】昏俗多務,慧觀難修。營福分,用接愚惑《资》:《智論》明福智二分,俗修福分,謂布施也;道修智分,謂學慧也。【明道眾受訃乖儀】而施乃雜繁皆多設食供。每於訃請,有違教法。外生譏毀,內長癡慢。反招苦趣,未成師誘。【示今所述】故撮略經訓,試論如別。《资》:即下十科。


就中分十。一受請法。二往訃法。三至請家法。四就座命客法。五觀食淨污。六行香呪願。七受食方法。八食竟收斂。九噠嚫布施。十出請家法。 《资》:列章有十,攝盡始終。一六及九,事通俗俗,餘並在僧。具如後釋。


受請法 编辑

來請等法 编辑

初明受請者。《十誦》【明立維那】為知請故須立維那。《出要律儀》翻為寺護。又云悅眾。本正音婆邏此云次第。餘名如上卷。《僧祇》云:【㈠初教答請】若來請比丘明日食者。不得定答云決來應語。若無緣事當訃之。《资》:恐為緣阻,故不定答。【㈡令審實】若有請僧者應問姓名客人舊往巷陌。【㈢明預探】不得輒往。應先令一人若月直園民沙彌在前訪問。恐試弄比丘及有留難。恐僧失食故。《资》:此約生分,必是舊識,則不須之。


俗家敷設 编辑

《五分》【開借僧物】白衣家會應借僧臥具。《僧祇》【開僧作務】比丘得為俗家設會。《资》:且據無能,必有能者,但可指授。張幔及諸供具唯不得與女人共輿(及以作食)。《资》:文中,但簡對昇;恐謂得為造食,故注決之。一避觸煮,二為乖儀。《四分》【明離過】菩提王子請佛。從於階陛布衣令佛蹈上過。世尊不受令却之。為未來比丘故。《资》:引本緣起,以規後世。為未來者,或恐過奢,招世譏謗;或恐末世福尠,不堪銷故。


許請之相 编辑

《增一》云:如來許請,或默然,或頭,或彈指。《资》:引佛真規,以為後則。文列三相,隨一即成。


對請可不 编辑

《五百問》云:【㈠審施物】作佛得物,請比丘不合食。【㈡明賽願】若先許三會,後作一會,三行香三施,不了還願。《资》:謂施家力所不及,欲以三徧行香,三迴施物,即當三會。【㈢受神食】若鬼子母食[1]呪願取食。【㈣擇施家】沽酒家門一切時不得入。《资》:屠沽之家,由涉譏疑,不令輒入。更有餘門得。《资》:必約有緣。若請比丘會當持一日戒。一日不沽酒得往。《资》:請僧設食,令彼持戒停業,方便接引故也。屠家亦爾。【㈤開同師坐】若共師並坐者更無別處得。不得同盤食。

  1. 《资》:《鬼子母經》云:佛遊大兜國,有一母性惡,常盜人子;佛為說法,告云:從是已去,止佛精舍邊;人民無子者,來求當與;今或有人設食,持施比丘也。


僧別二請 编辑

【引文示:㈠通二請】《四分》請有二種。即僧次別請也。【㈡並明僧次】律開別請。然諸經論制者不少。《梵網》云:別請物者即盜四方僧物[1]《仁王經》亦呵責別請過[2]《十誦》《善生》:雖別請佛五百羅漢。猶故不得名請僧福田。若能於僧中請一似像極惡比丘。猶得無量果報。《增一》《成論》云:如飲海水即飲眾流。僧次請僧亦爾。《五分》但為解脫出家者得。為僧次唯除犯惡戒人。《资》:中卷<隨相>已引。【㈢但明別請】《五百問》云:受別請已,遣人代去,《资》:即是捨請。主人意無在者得。若嫌者犯墮。《资》:即結能遣,違施非法,準《律》應吉。【令勸讚僧次】既僧次福大。有憑請者,應說僧次功能,開悟俗心,勿令別請。【指略別請】別請法如<隨相>中。

  1. 《资》:《梵網》云: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己;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別請者,即取十方賢聖僧物(此制受請)。又云: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聖賢僧;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別請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此制施主)。
  2. 《资》:《仁王》亦呵責者,彼云:諸惡比丘受別請者,是外道法,都非我教等。


改正筆注 编辑

【指誤】今俗有執名邀請者。然口雖許往,必須筆註。有人書為赴字者,此未知字學耳。【改正】必有斯舉,可註為訃字(下之赴上為赴字。上之赴下字)。【顯意】此乃細碎,甚補高望《资》:苟有所不知,則令俗輕道;雖小而大,誠有所補。云:借念時還《资》:暫借他物,應念即時還之,貸念時償。《资》:貸取人財,須思早覓償之。事雖鄙陋廉恥之本[1]《资》:然恐後世忽為小事,仍引諺語證之。

  1. 《资》:(《指歸》云:此出《郗嘉賓要覽》中文,彼作羊太傅云:故知人語也。時償彼作早償,鄙陋作輕小。)


往訃是非 编辑

《薩婆多》【㈠制同往】被請人,與僧同去,不白先入者墮。《资》:不白先入,惱眾故墮。(據《律》,往他家犯不白同利戒;今是施家,應吉。)【㈡制隔日先往】主人明日作食今日自往者墮。除主人喚。《资》:以招譏故。【㈢制食訖自住】若食後主人不喚留自住者墮。【㈣制知事後至】經營知事人,在僧後到者墮。《资》:以營事人合先往故。【㈤制未嚫輒起】食未嚫,去者亦墮。《资》:謂未施財呪願。今僧未行嚫施,終無先去。纔得嚫已,不待呪願者多矣。餘人私行,直報同學者得。【覆釋初制】雖大界內,近寺白衣家,不白亦犯。若白還晚,令僧惱者吉羅。《资》:前明施家,此文似是他家。


下眾同受 编辑

《善見》:檀越請比丘,沙彌雖未受具,亦入比丘數。《涅槃》:乃至未受十戒,亦得受請。《资》:二文並明僧次。論約法同,經聽形同;無非皆為解脫出家,即堪受供。《涅槃》云:雖未受戒,已隨僧數。


自往雜相 编辑

《僧祇》:若道行作念,至某精舍當食。若過餘處食者悔過。《资》:違念,吉羅。若值彼僧受請隨去無罪。《十誦》:不請自來食犯吉羅。《资》:且據俗舍別請為言。《五百問》云:但打楗椎,即得食供。不問請與非請;何以故?打楗椎,本為集僧故。《资》:下引《論》決,作相免過,此通施家,不唯常住。(古云:此據僧舍者,非。)


往訃法 编辑

二往訃法。《四分》云:【明眾集】欲受請,應往眾僧常小食大食處住。【明往赴:㈠示威儀】若檀越白時到者上座應在前如雁行而去。諸比丘應偏袒右肩在後行。《资》:隨後相次,如飛鴈焉。【㈡開前去】若有佛法僧病比丘事者,當白上座,在前去。《资》:三寶看病是緩緣,故制須白;必於中有命梵難者,若問不問聽去。《资》:命梵急難,故通不問。【㈢令相待】若上座在道行,大小便處;應待來,然後如前去。《资》:據文所明,下待於上;義準上下並須相待,恐不及眾,容失道故。


至請家法 编辑

安置聖位 编辑

示鋪設 编辑

三至請家法。【明佛像位】若未安置佛像及聖僧座者。上座有德者先處分安像極令清潔勝於僧座。乃至覆障高顯處訖。《资》:或有別堂,則就本處。【排聖僧座:㈠引所據】然後布置聖僧座。其法有五卷。梁武帝對中國三藏出之。不可具錄。《资》:梁武所出,其文已亡。如請賓頭盧法經說[1]。令豫宿請[2],在空靜處,敷設虛軟為座。我若來時,坐處有相[3]【㈡令教示】今世臨時虛設並無法式。既知不易門師比丘依經豫示。【㈢明自設】必不豫修,臨齋上座當索新軟布綿衣服鮮素者,在於僧首,令在氈褥上,廣張鋪設,足得大坐之處。然後上座於次乃坐。

  1. 《资》:《賓頭盧經》,藏中見有,具明請法;由彼尊者 ,佛敕在世,為末法四部,作大福田;志誠虔請,多有感應。
  2. 《资》:經云:新牀新褥緜敷,以白練覆緜上(即虛輭也)。
  3. 《资》:初夜如法請之,無不至也;來則褥上現有臥處,浴室亦現用湯水處;大會請時,或在上中下座,現作僧形;人求其異,終不可得;去後見華不萎,乃知之也(謂以鮮華布座,聖位不萎為驗)。今此束略,但云坐處有相耳。


斥非法 编辑

【示非】不須坐訖方乃分處僧佛二座。又不以坐處窄狹排蹙在地。或安置佛前。或雖處座而狹小舒位。[1]【正斥】如此上座未見其可。既自無敬信勝緣。亦令俗士不敬三寶。此乃滅法上座。《资》:自損損他,贈號滅法,深所宜矣。今時滅法者皆是並宜此名。

  1. 《资》:按《尼鈔》,座不得高尺六;又不以常住僧器供養,由護戒同凡故;或有嚫施,還入聖僧用。(準俗舍無用,應付所請僧寺,聖僧用之。)又但設虛座,不得上安形像等云云。


敷牀列座 编辑

《僧祇》【㈠明敷牀】若檀越請僧,不知法,不好敷具與上座,以好床敷與年少。上座應教言:以不好者與年少。《资》:俗不知法,故令教之。飲食亦爾,同上敷具。【㈡明尼處】若施主為知識比丘故敷好床褥者,不得共爭,隨施主意。乃至飲食等亦爾。若施主未知請僧法,知識尼得教安置形像益食法已。然後坐應在別處。又不得勝僧所。《長含》云:世尊訃會,常在眾中坐。左面比丘,右面清信士。《资》:有三意:一示佛位在中,二明道俗處別,三知俗眾得同齋會。雖有此通,終成參濫,多不生善;幸有別室,異處彌善。


就座命客 编辑

入位隨坐 编辑

四就座命客法。【明敷座表敬】彼上座置設佛僧二座已。《资》:一先聖後己,然後去聖僧座一尺許敷尼師壇,《资》:二退身避聖。為表敬也。《四分》【明入位】往食處不應錯亂。雜聚而住。應隨次坐。上座坐已應看中座下座。勿令不如法不善覆身。若有者彈指令覺。若遣人語知。好如法坐。中座坐已看上下座勿令非法。下座坐已亦互看上中亦爾。《资》:互相檢校,不令非法。《僧祇》【示不如法,相糾正之法】不好覆身坐者。謂著細生疎衣形體露現。摩訶羅坐不正,語云:正汝衣。若不覺者,語云:覆汝形。尼坐不正不得語令知。恐其慚恥。應作方便遣令取物。《资》:尼但遣起,由女多羞。淫女故作者當自起避去。


相問大小 编辑

《四分》【制相問】至請家彼此相問年歲大小訖坐。【緣開聽】若恐日時欲過,聽上座八尼次第坐,餘者隨坐。僧須準此。


慰問施家 编辑

《僧祇》問食家《资》:以至施家,無宜默住;當先慰問,令生喜勇。云:家中何如?生活好不《资》:然道貴省語,不宜多涉,隨以時緣引接而已;其或巧言令色,妄取顏請。折腰低首,意圖後請。豈唯屈道,抑亦滅法;重道護法,必不行之。


無緣後往 编辑

《四分》【制後至】不應故在後往食上,令諸比丘起。《资》:今時多然,聞須深誡;但能蘊德,自使他尊;豈唯計校,以謂光榮;雖可罔於無知,實取笑於有識。【開不起】亦得見來不須起。《资》:縱是尊長,非所宜故。【明留位】若未來者比座開處。《资》:此謂知彼有緣而未至者。


訶止喧笑 编辑

《僧祇》【㈠上座訶止】若有可笑事上座應言。云何聖毘尼中出現齒,呵呵而笑,《资》:以眾學制,入白衣舍,不得戲笑,須靜默故。當忍之;起無常、苦、空、無我死想等【㈡教餘人自制】由不可止當以衣角遮口徐徐制止。身不定者當動手足。乃至折草漸漸自制。【例決】義準至死喪請處及凡食家。並準僧祇慎無喧笑及交頭雜說妄談世論。《资》:準上訶制,誡令好慎。


外客聽不 编辑

《五分》【語勸施主】若請處,外客比丘不得入,語主人聽入。不許者,語云:與我食分自共等食。【教往己寺】又不許者應自語委知。僧坊有食可往彼去然後乃食。《资》:義須遣報,令知給食。《薩婆多》:通集門外比丘一處。喚一大者入。《资》:謂外客來多,令作法召。或施主、或門師,立於高處唱云:六十臘者入(無者漸減唱之)。隨得一人,即免眾過。更餘不集者亦喚入之。雖打楗稚終須不遮方得清淨。如隨相也。


觀食淨汙法 编辑

審問作淨 编辑

五觀食法。《四分》【問作淨】上座應前問言。果菜淨不。《资》:以見盤中有生果菜,故須問之。若言未語令淨。《资》:準隨相中,須問漉水未。


給付不來 编辑

《僧祇》:【明送食】上座當知誰看房誰病。應語與食。若檀越惜者應語長壽法。應與不得不與。若日晚者應先取發遣令去。


行香咒願法 编辑

咒願前後 编辑

六行香呪願法。《四分》中食竟方為呪願說法。《资》:《四分》在後,恐謂因法得食,濫彼邪緣。而此土盛行並在食前。道安法師布置此法。依而用之於理無失《资》:然雖兩通,依教彌善;若據隨機,不可一定。


讀誦可不 编辑

若至請家。施主令讀經者依語為之。《资》:讀誦必待他請。主人口不言者不須輒問。同類邪命。《资》:今時俗舍,或有喪靈;僧徒共往,強為諷誦。無意利他,止圖齋請;重食壞法,招俗譏嫌,識者宜誡。


行香儀則 编辑

引本緣 编辑

《增一》云:【持香迎僧之緣】有設供者手執香爐而白時至。佛言。香為佛使故須之也。《賢愚經》【行香緣】蛇施金已。令人行香置僧手中。乃至執香爐遙請佛僧[1]。如富那奇[2]中說。

  1. 《资》:彼第七云:佛告阿難,過去無量阿僧祇劫,閻浮提有一大國,名波羅捺;時有一人,好修家業,意偏愛金,勤力積聚;因得一瓶,於其舍內,掘地藏之;如是勤身,乃得七瓶,悉取薶之;後遇疾終,作一毒蛇,守此金瓶;如是展轉受形,經一萬歲;最後受身,厭心忽生;見有一人,順道而過;蛇呼之云:吾今此處,有一瓶金;欲用相託,供僧作福;設食之時,持一阿先提(此云草籠)。來取我;彼至日,擔蛇至寺,著眾僧前;食時已到,僧住行立;蛇令彼人,次第賦香(賦給);眾僧食訖,為蛇說法,歡喜轉增;將僧維那,到本金所;餘六瓶金,盡用施僧;命終,生忉利天。佛告阿難,爾時持蛇人者,則我身是;是毒蛇者,今舍利弗是。
  2. 《资》:富那奇,亦即彼《經》第六云:佛在舍衛,放鉢國長者有子,名富那奇;後出家,證阿羅漢;化兄羨那,造栴檀堂請佛;各持香爐,共登高樓;遙望祇桓,燒香歸命,念佛及聖僧;香煙乘空,至佛頂上,作一煙葢;佛知,即語神足比丘同往。(前是行香緣,後即迎僧緣。)


示離過 编辑

【簡施主是非】若行香者不令婦人指桎掌中。語令懸放。必不肯者便可縮手當使過去。若有男子幸遣行之。尼法反前。為深防罪故。《资》:僧護殘罪,尼防重夷。【明比丘儀式】《五百問》《三千》云:不得立受香。因比丘受香女觸其手。欲發罷道。佛言。若立受者吉羅。《资》:律論並據香片,故有斯過。今時多以香煙熏手,則男女坐立,準理俱通。


明作唄 编辑

行香時,未見經文。而諸經律多有唄匿比丘。《十誦》為諸天聞唄心喜故開唄。《资》:下指諸文,止明開唄,意是存之,今亦罕用。


呪願隨機 编辑

通示隨機 编辑

《四分》【令隨彼欲】若檀越欲聞布施應歎布施。欲聞檀越法為歎檀越法。乃至欲聞說過去父祖應為歎父祖。乃至讚佛法僧亦爾。《资》:欲即是機。應機說法,實難其任;在乎有智,隨事觀量。《僧祇》云:【選能】上座應知前人所施,當為應時呪願;若不能次座應說。又不能者,乃至下座《资》:不必上座,其在茲矣。;都無者,並得罪


正示法式 编辑

斥非標示 编辑

【斥世訛】比世流布競飾華辭。言過其實。凡豎褒揚貴族。貧賤讚逾鼎食。發言必成虛妄。舉事唯增《资》:今時讀疏,現事昭然。【引況】《成實》云:雖是經法說不應時名為綺語。況於浮雜焉可言哉。今立正條永可準用。《资》:經法猶爾,餘何足言 ?


列示諸法 编辑

《僧祇》【亡人偈】若為亡人施福者,應作是呪願。【㈠歎無常】一切眾生類,有命皆歸死。【㈡示來報:①世報】隨彼善惡行,自受其果報。行惡入地獄。為善者生天。【②出世報】若能修行道,漏盡得泥洹。《资》:以今修善,必獲善報故也。【生子偈】若生子設福者應云:【㈠代歸依】童子歸依佛,七世大聖尊。【㈡舉喻】譬如人父母,慈念於其子。舉世之樂具,皆悉欲令得。《资》:謂歸佛得護,如親愛子。【㈢旁資親屬】室家諸眷屬,受樂亦無極。若新舍成就[1]、估客欲行[2]及以取婦[3]、若復出家[4],各有呪願。文如彼說。【示制】僧上座不知得罪。廣如三十四卷中。

  1. 《资》:彼云:若入新舍設供者云:屋舍覆廕施(謂造屋行施也),所欲隨意得;吉祥賢善眾,處中而受用;世有黠慧人,乃知於此處;清持戒梵行,修福設飯食;僧口呪願故,宅神常歡喜;善心生守護,長夜於中住;若入聚落中,及以曠野處;若晝若於夜,天神常隨護。
  2. 《资》:彼云:諸方皆安隱,諸天吉祥應;聞已心歡喜,所欲皆悉得。兩足者安隱,四足者安隱;去時得安隱,來時亦安隱;晝安夜亦安(謂人畜來去,日夜皆平安),諸天常護助;諸伴常賢善,一切悉安隱;康健賢善好,手足皆無病;舉體諸身分,無有疾苦處;若有所欲者,去得心所願。
  3. 《资》:應云:女人信持戒,夫主亦復然;由是信心故,能行修布施;二人俱持戒,修習正見行;歡樂共作福,諸天常隨喜;此業之果報,如行不齎糧。
  4. 《资》:彼云:若出家人布施,應呪願云:持鉢家家乞,值瞋或遇喜;將適護其意,出家布施難。


引聖況凡 编辑

《長含》:世尊呪願云:【讚布施:㈠讚其信】知敬,可知事。《资》:可敬可事,即指三寶。【㈡美其仁】博施兼愛,有慈愍心。【㈢示感報】諸天所歎,常與善會。《五分》:佛呪願賈人云:【㈠願人畜俱安】四足汝安隱。二足汝安隱。去時亦安隱。來時亦安隱。【㈡願所獲滿意】如耕田有望,下種亦有望。《资》:耕田下種,喻今布施。汝今入海望,獲果亦如是。【準誡】義準此言佛可無四辯。對止施前法。自餘愚叟亦安可強乎。《资》:據聖為法,要在隨宜。


引愚證失 编辑

《雜寶藏》:舍利弗次為上座。以施主諸慶大集故。食已行水對長者呪願言。今日良時得好寶財利樂事一切集。踊躍歡喜心悅樂。信心勇發念十力。如似今日後常然。時摩訶羅苦求誦習。舍利弗不免意授之。便為亡人呪願。及損胡麻繞麥積塚上。迎婦驚雁盜謗七被[捧>棒]打。方至祇桓白佛。佛言。諸比丘若說法呪願,當解時宜。憂悲喜樂知時非時,不得妄說。[1]

  1. 《资》:彼《經》第六云:昔舍衛城有長者,猶次請僧;時舍利弗及摩訶羅,至彼家已;當時估客,獲寶歸家;又彼國王,分賜聚落,封與長者;又其妻生男,故云諸慶大集。願詞五句,初二句稱其慶集;寶字音誤,彼正作報;次二句歎其行施,十力,即佛德,以念佛故而營供養,後句呪願。摩訶羅苦求者,彼云:舍利弗呪願已,長者心喜,即以白氎二張施之;摩訶羅惆悵,因從求學;後時僧次,得作上座;彼家入海失寶,婦遭官事,兒復喪亡;而摩訶羅依上呪願,長者聞已,心懷忿恚,即被驅打(一)。尋入王田胡麻地中,踏踐胡麻,守者復加鞭打(二)。乃涉路前進,值他刈麥積時;彼俗法,繞(艹+積)右旋,則設飲食;左旋則為不吉,時乃左旋,麥主忿之,復加棒打言:何不右繞,呪言多入(三)。又復前行,逢有葬者,繞他冢壙,呪言多入;喪主忿之,復捉撾打。語云:汝見死者,當愍之云:自今已後,莫復如是(四)。又復前行,見他嫁娶呪言:自今已後,莫復如是;彼又忿怒,復加笞打;乃曰:何不走避(五)。遂復狂走,值人捕鴈;觸他羅網,獵師瞋恚復打;乃曰:何不安徐,匍匐而行(六)。遂依彼語,遇浣衣者,見其肘行;謂欲偷衣,復加棒打(七)。歸寺白佛,佛因誡眾,如文所云。後學臨文,慎勿戲笑。當恥己無能,急須進學。脫或汝為上座,當如之何。往往播醜於人,則後世摩訶羅矣。


受食方法 编辑

受食法式 编辑

咒願受食 编辑

七受食行食雜法。【定前後】《四分律》中,受麨已然後呪願。今此方不行。《五分》:於餘方不為清淨者亦不行之。《资》:既並有出,隨用無在。今依《辯意長者子經》受食前呪願。《资》:即安師所據;彼云:佛告阿難,從今已後,嚫訖下食,以此為常(嚫即呪願說法)。【引願詞】《四分》又云:若為故施,此利必當得。若為故施,後必得快樂。《资》:引此為式,餘更隨機。


踞坐離過 编辑

《三千威儀》【出所以】所以淨衣踞坐食者。【㈠効諸佛】佛始成道受乳。觀諸佛法皆著淨衣踞坐而食。《资》:由佛効佛,而教弟子,令相法故【㈡防眾戒】若有出家弟子應如是法。以能防眾戒故。《资》:或恐盤坐不穩,而犯足食,或離諸非儀等。【㈢淨衣】踞坐為淨衣故。《资》:西天跣足,盤坐則汙衣,故食訖洗足,方乃加跌。【㈣異俗】異俗法故。《资》:必應彼俗,食多盤坐,此方不然。【㈤食易】亦為草座食易故。《资》:便於事故。【立制法】因踞坐制九法。一脚前却。二闊脚。三搖動。四。五。六垂三衣覆足。七。八累脚。九累髀。並犯吉羅。


出眾生食 编辑

示前段 编辑

二明出眾生食。或在食前。唱等得已出之。或在食後。經論無文。隨情安置。《资》:雖通前後,理合在前。準《寶雲經》,乞食分四分:一與同梵行人,一與乞人,一與鬼神,一分自食;故知前出,後方自食。


明所為 编辑

引諸文示法 编辑

【引本緣】《涅槃》:因曠野鬼為受不殺戒。已告鬼言。我今當勅聲聞弟子。隨有佛法處悉施汝食。若有住處不能施者即是天魔徒黨非我弟子。[1]【明總出】《四分》:僧伽藍中立鬼神廟屋。《傳》云:中國僧寺設鬼廟、伽藍神廟、賓頭盧廟。每至二食皆僧家送三處食。餘比丘不出。【示多少】《愛道尼經》:令出如指甲大。《资》:此約別出為言。下引《智論》:鬼能變食,故不在多,恐費信施。

  1. 《资》:《涅槃》第十五云:佛遊曠野聚落,有一鬼神,即名曠野;純食血肉,多殺眾生;復於其聚,日食一人;佛為說法,愚不受教;佛化身為大力鬼神,彼怖歸依;佛復本身,復為說法,令受不殺戒;鬼白佛言:我及眷屬,唯仰血肉,以自存活;今已受戒,當何資立?佛因垂敕,如《鈔》所引。


勸改祭行施 编辑

【牒世事】今有為亡人設食者。【引勸:㈠明亡者不必受享】《中含》云:死人布施祭祀者。若生入處餓鬼中者得。餘趣不得。由各有活命食故。【㈡勸營福】《雜含》中廣明此事[1]。若親族不生入處中者。但施心施其自得功德云云。乃至施主生六趣中施福常隨。以持戒但得人身,《资》:且據近報,顯須施福。必須餘福助報云云。《譬喻經》:餓鬼五百歌舞而行。好人數百啼哭而過。佛言。餓鬼家兒子孫親眷為作福故行得解脫。是以歌舞。好人眷屬唯為殺害無有作福。後大火逼所以啼哭云云。《资》:彼因目連 見已問佛,佛答如《鈔》。顯知施福,冥拔幽靈;但可修崇,不勞祭祀。

  1. 《资》:彼云:有一梵志白佛,我有親族命終,欲為設食,彼得食不?佛言:餓鬼趣中,有一處,名為入處;餓鬼即得,餘處不得,以各有食故。
明所施非多 编辑

《智論》云:鬼神得人一口食而千萬億出也。《资》:以鬼有通力,變少為多。此明施生不必多也。


行食雜法 编辑

行食法 编辑

《僧祇》【令顧比座】當留比座坐處。行食人過不得默然。而看比座應語與是人等。【預擬受食】若行食。至第三人當先澡鉢豫擎待至。《四分》:上座見行果時。若少果而多與者當問。為誰送來。若言為上座者隨意取。若言為僧語令賦遍。乃至種種美食亦爾。《资》:令上座觀食均等,不許偏饒。《半果經》云:育王施僧半菴羅果。八萬羅漢同共食之。[1]

  1. 《资》:出《雜含》中;彼說育王以十萬億金施,唯四億未滿;諸臣白太子,即敕禁斷乃至手中有半阿摩勒果;育王悲歎,即以此果,呼侍人送雞雀寺令陳意云:阿育王問訊諸大聖眾,此是最後布施;哀愍我故,納受此施;時彼上座,即令研著羹中,一切皆得周徧;作是事已,即便命終。


唱等法 编辑

《四分》【明制緣】得食便食為俗譏責。佛令唱等得已然後食。《僧祇》【示開通】唱等供。若時欲過隨下隨食無罪。《十誦》:【會名】等供《五分》【結犯】尼請處未唱,隨意食口口提。下眾吉。《资》:文明尼犯;下眾小罪,僧應準同。《十誦》【別緣】因舍利弗為上座純食好食羅睺白佛。佛言。從今上座待得遍,聞等供聲,一切僧共食。


正受法 编辑

《五分》【教受食之儀】正意受食。左手一心擎鉢。右手扶緣。《僧祇》【示進噉之法】當先受飯案著一邊。後受羹菜和合而食。口中不得迴食。當一邊嚼咽之。不得令一粒落地。皮核聚脚邊。《增一》中,【勸俗行食】諸王設供自手行食。庶民同之。《资》:王臣執務,西土常儀。此方梁武,躬自行益。降尊重法,今古無之。自餘凡庶,未足自重。


等施法 编辑

《四分》【明人等】若請二部僧,先與比丘。《资》:前僧後尼,據日早也。恐日過者一時與之。《梵摩難經》【勸食等】夫欲施者皆應平心。不問大小。佛令阿難臨飯說僧跋。僧跋者,眾僧飯皆平等。


受用等法 编辑

《僧祇》【㈠初教護手】食時,應護右手。當以左手受。《资》:彼國用手摶食,此土餅果,亦多用手。【㈡次教護器】飲器注脣不得深含。椀緣不得觸著額鼻及飲盡。當留少許。於口飲處寫棄之。次與下座沙彌。【㈢明警眾】食上鬧亂恐壞俗信。以水澆灑者不犯弄水。《四分》【㈠明不得食】若不得食分,比座為索,若減半與。《资》:謂行食有遺,不得自索,失大度故。【㈡明摒拾遺物】若有餘果菜不得狼藉污地。應聚脚邊去持棄之。《毘奈耶》云:【教食時取鉢】不得捻鉢令大指入鉢中。


喫食雜法 编辑

《十誦》【離振手食】食著手不得振却應拾取之。《僧祇》【離嚼飯作聲。】不得䙏㗱作聲食。《毘奈耶》云:不得縮鼻食《五分》【離手把散飯食】鉢中飯不得散俗人舍。【開含食語。】益食時,口中有食者,得云:須不須等無過。《僧祇》【別示開制】口有食人共語者咽盡。方云口內有食,不得即答。若聲不異含食得語。《四分》【開遺落食】乾餅焦餅果菜等得嚙半。《善見》【開水棄白衣舍】鉢中飯撩取與眾生。水棄白衣家不犯。應著隱處不淨處。《资》:以無飯故


食竟收歛法 编辑

相待 编辑

八食竟法。《僧祇》【制相待】上座應徐徐食。不得速竟往看。年少狼䟺食不飽滿。應相望看之。乃至待行水隨順呪願已然後乃止。《资》:唯據上座【明餘食】又云居士飯僧訖。遺餘食料理與比舍。《资》:恐謂僧餘,不應與俗。準此明開,寺中應閉。


行水 编辑

《賢愚》:多處文於俗家先行水。後下食澡漱等。《资》:不同今時灑手而已。《雜含》:佛及比丘,俗家食竟澡漱《资》:仍引《雜含》,證用澡漱。洗鉢訖,然後為俗人說法。


噠嚫布施法 编辑

示名 编辑

九大嚫法。《五分》:食後施衣物,名為噠嚫也。[1][2]《资》:達嚫大嚫,梵言少異,亦云檀嚫 。此翻財施,謂報施之法,名曰達嚫。文約施衣,準應不局。(世謂以財嚫食,故名嚫者,不識華梵。又召說法為施財者,並非。)

  1. 《资》:問:為召施物,為目說法?答:據名召物。今謂行施之時,必為說法,因名說法,以為達嚫。準理具云達嚫說法,事義方全。
  2. 《资》:問:此與呪願何別?答:約事似同,究義須別。呪願則別陳所為,達嚫則通為說法;今或營齋,事須雙用。


引緣 编辑

《四分》【引緣起】由食竟默去檀越生疑。不知食好不好足不足。又言。諸外道人皆稱歎布施讚美檀越等。《资》:一令生疑,二令起謗。【引佛制】佛令上座為說大嚫。乃至一偈(其文如受食法)。《资》:即若為利故施等偈。若上座不能語能說者。若不語不受並結罪。若說大嚫時上座四人相待。餘者聽去。《资》:有緣須往,無緣應住。


後說之意 编辑

《薩婆多》:要食後說法有四益。【㈠利己】一為消信施故。二為報恩故。【㈡利他】三令生歡喜心善根成就故。四為在家人應行財施。出家人宜行法施。


所說之法 编辑

《律》中令說契經。《善見》云:修多羅義、《资》:契經、脩多羅,華梵各出。種種義開發等。《资》:令隨機而舉。聽說義時要撮諸文者開。《资》:不必盡誦也。


能說之人 编辑

《五分》【簡德:㈠初引緣】諸比丘請破戒邪見諸根不具者歎唄說法,因此惡人得勢又能辱僧。《资》:破戒無行,邪見無慧,根不具無威儀。【㈡立制】佛言。請法師三藏諸根具足者。《伽論》云:【選能】若無能誦唄者當次第差。若都無者各誦一偈。能者不受偷蘭不得半唄吉羅。《资》:文明誦唄,例準說法,必取堪能。


釋一偈之義 编辑

【標《律》偈】律令說諸惡一偈。【引解】《增一》解云:【㈠身口二業】諸惡莫作,戒具足清白之行。【㈡心業】諸善奉行,心意清淨。【㈢正慧】自淨其意,除邪顛倒。【㈣正信】是諸佛教者,去愚惑想。戒淨故意淨。意淨故無倒。無倒故惑想滅。


明財施之式 编辑

【斥世】今此世,初無說法之式。【勸說】若有食竟並將錢財施與。理準《五分》,《资》:即呪願中引云四足汝安隱等。隨時稱美,不得華侈。廣如前說。


出請家法 编辑

出請家法 编辑

十出請家法。《五分》:還寺去時。上座八人相待。餘人前去。《资》:餘開前去,同上有緣。應僧徒從座而起整理衣鉢。乃至次第而行。至請門首告云:檀越厚施如法。貧道何德堪之。餘言隨時語已便去。《资》:今僧受齋,但知飽食接嚫而已。律儀法度,無一可觀。將何發彼善心,消他信施,悲夫!


歸本處法 编辑

《雜含》云:佛及比丘食竟皆入禪室坐禪。晡時從禪起而說法也。《资》:引經佛在說法,令後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