訃請設則篇第二十三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導俗化方篇第二十四
作者:道宣
主客相待篇第二十五(四儀法附)
《资》:釋導俗篇。導,謂能化之法;俗,即所化之機。以法接機,必遵正教;備舒軌度,故曰化方。


  • 道俗相濟彰益

【通標】夫道俗相資,有逾影響。雖形法兩別,而所趣攸同。《资》:謂道修解脫因,俗結解脫緣;行分遲速,求脫不殊;或可同歸三寶,共弘正化,而為所趣,頗合下文。【廣釋:㈠釋相資:①明道假俗資】是故沙門處世,道緣須立。若不假彼外護,則無附法之心。【②明俗須道濟】既能受供資身。理須以法濟俗。【㈡釋所趣:①佛寶】故得光顯佛日,【②法僧二寶】住持像運。《资》:通貫上下。使正法隱而重流。僧徒滅而更立者。其在茲乎。


  • 末世無法成濫

【敘妄作】澆末寡識寔多。明律知時人少。凡厥施化,止出喉心。於彼正教,都無詮述。【彰過失】所以事起非法。言成訛濫,反生不善。何名引接。皆由自無方寸,師心結法。《资》:推妄所以。【引證】《善見》云:【㈠隨流俗】隨逐惡者,皆由無智。【㈡謗法】妄解佛教,誹謗如來。【㈢造業】作諸惡業,廣生邪見


  • 開章釋

今以誨未聞,顯揚聖旨。【教道】初明說法軌儀受戒方法。次辨生緣奉敬。《资》:對俗所行;【教俗】後明士女入寺正式。《资》:令僧傳告。


說法軌儀受戒方法 编辑

說法儀式 编辑

勸護受施 编辑

初中《大集》云:【勸俗護法】《资》:以佛讚故。無量眾生白佛,護持法故。佛讚言:善哉!諸大檀越。[1]【誡道受施:㈠初示誡】又云:破戒比丘處眾說法不得受信施。如葶藶子【㈡釋破相】破戒相者,乃至受畜八不淨物。【㈢示惡名】旃陀羅等沙門也。廣如三十一卷中說。

  1. 《资》:《經》云:若有人能護持法,當知是人,乃是十方諸佛大檀越也。


諸說是非 编辑

《四分》【開撮要】為檀越說法。聽說契經及分別義。得不具說文句。【制非法】《资》:有六種:不得二比丘同一高座說法,《资》:二人同座,尊無二故,復喧亂故;或共相諍,或說義互求長短,或共相逼切,或二人同聲合唄《资》:不能合唄,無所辨故;及歌詠聲說法等。《资》:歌聲過失,如文自列。因說歌聲有五過。一自貪著聲。二令聞者生愛。三令他習學。四令俗人生慢心。五以亂定意。《资》:五過,初後損己,餘並損他。【開略說】若說法人少,應次第請說。《资》:雖依次請,亦須選能。下至一偈諸惡莫作等。[1]【明設座】夜集說法座高卑無在。《资》:或是逼夜,不暇陳設,故開隨坐。

  1. 《资》:《智論》云:少德無智慧,不應處高座;如豺見師子,竄伏不敢出;大智無所畏,應處師子座;譬如師子吼,衆獸皆怖畏。必為他請,準此自量;當須無畏,勿令竄伏。


登座儀式 编辑

《三千威儀》:上高座讀經先禮佛。次禮經法及上座。後在座正坐,向上座坐。楗稚聲絕先讚偈唄。如法而說。若不如法問、不如法聽,便止。《资》:六法:初禮三寶;二昇高座;三打磬靜衆(今多打木)。四讚唄(文是自作,今並他作,聲絕秉爐說偈祈請等)。五正說;六觀機進止,問聽如法,樂聞應說(文中不明下座,今加續之)。七說竟迴向;八復作讚唄;九下座禮辭。[1]《资》:最初,鳴鐘集衆,總為十法。今時講導,宜依此式。

  1. 《资》:《僧傳》云:周僧妙,每講下座,必合掌懺悔云:佛意難知,豈凡夫所測;今所說者,傳受先師,未敢專輒;乞大衆,於斯法義,若是若非,布施歡喜。


籌量稱機 编辑

《毘尼母》云:【明量衆取解為先】說法比丘應籌量大眾。應說何法而得受解。若聞深法得解,應為說深。謂五分[1]十二因緣涅槃等論。淺法者謂布施持戒生天等論。若眾樂淺不樂深,不益前人名惡說,反此名善說。【明解音義】又應知文義之句、男女之音(云云)。《资》:以男女性乖,事業乃異;隨其品類,言相須分;差互混同,不名善說。【教用心:㈠遠離三心】《资》:貪、縱,慢也;又應除貪心。《资》:若為名聞利養眷屬,皆是貪心。不自輕心。不輕大眾。【㈡成就四心】心應心、心、利益心、不動[2]。立此等心,乃至一四句。令前人如實解者,長夜安樂。《资》:能如是者,始可說法;衒學矜能,俱為謗佛。【教安詳】又不應起怖心。何以故。怖心說法令身疲頓、音不辨了、言不次比、說法不妙、義亦難解,應庠序安心為說。《资》:怖心五過,不怖反之。【令警衆】又應為眾說厭患法、遠離法,觀身苦、空、無常、無我、不淨等,如第七卷中。《资》:說厭患法,不令著世故。

  1. 《资》:《論》自解云:深法者,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有云五陰非也)。
  2. 《资》:《般若》云:云何為人演說,如如不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法華》云:大慈悲為室(對今慈、喜),柔和忍辱衣(利益),諸法空為座(不動)。


攝眾如非 编辑

《涅槃》【誡貪利】若比丘為利養故說法,所有徒眾亦効是師,是人如是便自壞眾。《资》:徒衆效師,從上所好。今時濫竊,貪利多求,聚首為非;後生倣傚,傷毀佛法,自壞壞他。[1]悲哉!【釋三衆】眾有三種:一破戒雜僧者,雖持禁戒為利養故,與破戒者坐起行來,同其事業。《资》:初雖持戒,由心為利,與破戒同住,故云雜也。二愚癡僧,在蘭若處諸根不利,少欲乞食,於自恣說戒日,教諸弟子清淨懺悔。見非弟子多犯禁戒,不能教令清淨懺悔,而便與共說戒自恣。《资》:二既少欲,應不貪利;但是根鈍,不教餘人,故云愚癡。云何清淨僧?不染利養善知戒相。《资》:三不染利養,復善戒相,糾舉自他,故云清淨。【釋上善知戒相:㈠知重】云何知重?如四重禁,出家不作,作者非沙門釋子。【㈡知輕】云何知輕者?三諫能止等。《资》:且舉次篇諫戒,攝下威儀雜相,無不通達。【㈢非律】非律不證者,若有讚說受用不淨物者,不共同止。《资》:略舉不淨,自餘非法,例皆擯舉,獨不隨流。【㈣是律】是律應證者,若學戒律,不近破戒,見順律者心生歡喜,善能解說。《资》:遠惡欣善,如法而說。是名律師善解一字《资》:以律訓法,總含大小開遮重輕;故雖博通,指歸一字。【明緣開犯遮】若為利益眾生,至非法處《资》:此謂出家菩薩,在塵不染,可得行之;若是聲聞,不應為也。《资》:聲聞自攝,恐遭欲染,故制不為。

《资》:如上三衆,今時尚無愚雜,況清淨耶!僧宗覆滅,佛法安寄?嗚呼!

  1. 《资》:《楊子》所謂:「模不模,範不範,為不少矣。」


教誡說法 编辑

《雜含》云:【示攝衆限齊】一法師,得受六十新學比丘,教誡說法。《资》:恐其更多,難於訓誨,無益及他;必力能博濟,不在言限;故古之高僧,千徒帀座。當量才力,更審自心;勿貪眷屬,以圖聲望;此乃畜因,終當自墜。【明非問不答】佛告比丘:有問命終者,徒勞耳,非如來所樂答者。【似止問之詞】夫生有死,何足為怪?當思十二緣行《资》:三世因果,生死相續,從緣故空;知生虛妄,死復何有?疾得度此。《资》:達妄修真,得脫生死,故云度此也。《僧祇》【明道俗違犯】若有違佛語者,比丘犯罪。白衣知如之何。[1]《资》:以無名相,莫測來報;意彰復重,令誡俗流。

  1. 《资》:彼因比丘與白衣行非,比丘比丘尼犯夷;白衣無戒,不犯,故曰知如之何。


受利可不 编辑

《五百問》云:若希望心,為人讀經說法得物,犯捨墮。《资》:為利說法,即是邪命。無心貪不犯。《资》:貪心難識,幸勿自欺。無衣得取。


入房請問 编辑

《三千威儀》云:【入師房請問之法】入他房一於外彈指。《资》:警內令知也。二當脫帽。三作禮。四正念住,《资》:無餘想也。教坐乃坐。五不忘持經。【問經】入問經五事:一如法下床問。《资》:從座起故。二不得共坐。三不解當直問。四不念外緣。《资》:須諦受故。五設解頭面作禮,《资》:謝開示故;反向出戶。《资》:不背師故。


能說隨宜 编辑

明撮要 编辑

《毘尼母》云:既聽說十二部經,欲示現此義,復有疑心,若欲次第說文,眾大文多,恐生疲厭。若抄好辭直說,不知如何。佛言:聽引經中要言妙辭,直顯其義。《资》:同前《四分》;此委引本緣,以彰開意。


明適時 编辑

《涅槃》云:【誡令重法,八緣不說】若有受持讀誦書寫演說,莫非時非國、不請而說,輕心輕他、自歎隨處而說,及滅佛法、熾然世法而說。【明不聽所以】何以故。由非時非處等而說法者,令無量人死墮地獄,則是眾生惡知識也。《资》:今時講說,多墮諸過;非人天師,是惡知識。


明訓俗 编辑

《雜寶藏》【七施】為俗人說七種施法不損財:一眼、《资》:謂慈眼視父母師長等,當來獲天眼,成佛得佛眼。二色、《资》:和顏悅色,當來得端正,成佛金色身。三言、《资》:善言語,當來言詞辯了,成佛獲四辯。四身、《资》:身起迎逆禮拜等,當來得堂堂之貌,成佛得三身。五心、《资》:心善好,當來不狂亂,成佛得一切智。六床座、《资》:(己牀與人暫坐)。當來七寶牀,成佛師子座。七房舍,《资》:(己房留他暫宿)。當來得自然宮殿,成佛獲四禪室。各各果報乃至佛尚無盡。《资》:今以各各二句,總而括之。


明自行 编辑

《智論》:佛說法已,常教諸比丘入禪定,《资》:說已入禪;大乘垂則,嚴勗後來。己之所說身亦自行。《资》:儒中 ,君子言之不出,恥躬不逮;又云: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況佛法修真,言行相反。深嗟彼徒,那無慚色。


明隨機 编辑

《大集》云:【為樂總好略之機,攝多為一說】若四真諦是一念證者。則為一切眾生說一【對樂別好廣之機,開一為多說】乃至種種因緣調伏不一,故便說種種法,八萬[1]法聚差別。《资》:引佛說法,取悟為先;隨宜權巧,令後學之。

  1. 《资》:或二或三,乃至八萬。若據經云:無量無數方便,亦何止上數;言八萬者,真諦云:佛始成道,終至涅槃;經三百五十度說法,一一皆具六波羅蜜,成二千一百;一一皆配四大、六塵、十法,成二萬一千;又配三毒等分,成八萬四千;今舉大數,但云八萬耳。


為俗門師 编辑

《毘尼母》云:【作門師法】若為在家人作師教化作福有五事:一不應檀越舍止住。二不繫心貪利。三為別別說法布施持戒八齋等。四不與共娛樂。五不繫心常欲相見。《资》:五中,第三所應,餘四不應;四中,第二非利他,餘三防媟慢。【令他尊敬法】又五事,為檀越尊重恭敬:一非親舊處不往返。二不求形勢料理檀越家業。三不共竊語令家中生疑。四不教良時吉日,祠祀鬼神。五不過度所求。《资》:五中,二是下賤;附近權豪,為他走使;四是邪命,餘三並避嫌疑。【入俗威儀法】入俗家五法:一入時語小。二斂身口意。三攝心卑恭而行。四收攝諸根。五威儀庠序生善。【不宜久住法】有九事不應俗家坐:一雖為禮拜,心不恭敬。二雖往迎逆,心不慇重。三雖讓令坐,而心不實。四在不恭敬處令坐。五有說法言,心不採錄。六雖聞有德,不信受之。七知有甚多,若求與少。八知有美食,反設麁者。九雖供給與,如市易法,並不應坐。反此便坐。《资》:九事,前四輕人,五是慢法,六即無信,餘三慳鄙。【離過用心法:㈠示法】若入聚落應卑恭慚愧。不著六塵攝心行之。【㈡喻顯】如高山懸巖,絕險方寸之處而足蹈之,念念生怖更無餘念,臨淵亦爾;《资》:高山臨淵,喻卑恭攝心;如月行世,動手於空,四方無著等(云云)。《资》:月行動手,喻不著六塵。


存心離過 编辑

《十誦》【教善說】說法人者應一心說,生慈愍心、利益心,莊嚴語言,次第相續。辯才無盡,隨順諸法實相,為法故說,不為利養。【令訶止】此中上座應觀察所說,若不如法說,應呵止。《资》:當觀是非,勿隨好惡。【聽演布】又聽取佛經義,莊嚴言辭,次第解說,其佛經本,當直讀誦,莫雜論議。《资》:但不違義,隨意廣張;述義可爾,臨文不聽;由是聖敕,不雜凡言。(今有麤心,輒注聖典;準此例決,過非輕細。)《五分》【受施】白衣說法,歡喜布施者,聽之。《资》:先無意故。《十誦》【說時不得食】說法呪願讚法時,不得食。《资》:不諦受故。


教導俗式 编辑

《薩婆多》【辭勉施意】若檀越欲作大房舍,應開解示,語令小作。順少欲法。《资》:為己須勉,若為容多人故作者,不應違意。《资》:為衆從之。《四分》【制邪術】不得將世俗呪術教化。【教正行】當語云。莫向如來塔大小便及除糞掃盪器不淨水等。【教向背】若起房舍及耕田種作,當向如來塔。【教受戒】又宜於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入塔寺供養比丘僧,受齋法。《资》:白黑各三日,名六齋日。【教行施】佛告檀越。若人慈心以米泔汁盪滌汁,棄著不淨蟲水中,《资》:文舉棄物,以況珍羞;使蟲得此食氣,得無量福,況復與人。《资》:言蟲,以況人類。《智論》:佛申鉢受老母臭澱汁。[1]佛受億耳羹,殘度與頻婆娑羅王。[2]《善見》:不得受白衣使。若令禮佛、讀經、呪願、集眾種種善事,不犯;《资》:受使善事,不犯,餘惡使者吉羅。《资》:以非使故。

  1. 《资》:仍引《智論》因緣為證,彼第八云:佛於舍衛受歲竟,阿難從佛,遊行諸國,到婆羅城;彼王知佛神德,感動羣心;若來至此,誰復樂我?便作制限,若有與佛食,聽佛語者,輸五百金錢;時佛與阿難乞食,衆皆閉門,空鉢而出;時有一老使人,持破器,盛臭(米+番)澱謂洮米泊泔。出門棄之;見佛相好,念言:如此神人,應食天廚;今自降身行乞,必是大慈愍一切故,乃白佛言:今此弊食,須者可取;佛知其心,申鉢受之;佛即微笑,光照天地;阿難問佛,何緣微笑?佛言:是老女人,施佛食故;十五劫中,天上人間,受福快樂;後得男子,出家學道,成辟支佛。
  2. 《资》:受億耳羹句絕,彼云:沙彌二十億耳,以好羹上佛;佛以殘與頻婆娑羅王,是知佛受已,與則得食,不與則不能消;復次為佛設食,佛未食,人不能消;已食殘者,佛與能消。上是《論》文,今但取受羹少物,以證上耳。


隨機慰問 编辑

《地持》云:【相見慰問】若見眾生當即慰問。舒顏先語。平視和色。正念在前問言。道路清泰。四大調適臥覺安樂。歎言善來。【隨緣呪願】又隨世間巧便語言。呪願妻子眷屬錢財穀米增長具足。見功德者歎施戒等。《四分》【明待遇病人】若白衣病來寺中應方便喻遣。《资》:可遣即遣,為益彼故。若稱譽佛法僧者,隨能作為之。《资》:謂有信俗人,無所歸者。若死為淨伽藍故,自擔棄之。【隨俗呪願】若白衣者,呪願長壽。《资》:《律》因比丘不呪願,招譏,故制。


接奉王臣 编辑

《僧祇》【入王衆法:㈠制非宜】若入王眾不得譽毀軍陣射術。【㈡教善語】應云剎利種是上姓。如來應供正遍知常在二家生。《资》:諸佛巧便利物,人尚德行,則於婆羅門姓中生;若尚威勢,則於剎帝利姓中生。諸出家人於法力二輪中。賴力輪護故得以自安。【㈢誡觸犯】又不得形相他身,云多我慢,當生下趣乃至雞䐗地獄中等。【㈣聽陳意】欲有所論,當說已而去。【㈤示應答】俗人若言,為我禮塔。答言,若憶當禮。如是禮長老比丘亦爾。若受請應言,無障礙當來。《资》:恐有遺忘緣阻,故言皆不定。【明入居士舍:㈠初制不應】若入諸居士富家不得語云。汝坐店肆輕秤小斗欺誑於人。《资》:令他慚恥,失敬信故。【㈡示慰諭】應云。如世尊說二輪之中得食輪已乃轉法輪。諸居士等供給衣食是為難事。我依汝等於如來法中修梵行度生死流。皆是汝等信心之恩。《资》:方便引接,發彼善故。【入外道衆:㈠初制不應】若入外道眾。不得形訾,云邪見無慚愧說其過惡。【㈡示慰諭】應譽實事。云汝等能出家解繫縛。捨於俗服冥心空閑。甚是難事。《资》:二節同上。

《资》:此門所明,說法儀式;然事相交雜,不唯說法;或作門師,或是接對,或令教導。又復說法之式,不專導俗;為師訓道,義亦同然。事類相投,寄此明耳。


受戒方法 编辑

二明受戒法。就中分三。初翻邪三歸又分為四。一制意。二懺悔法。三立歸法。四總料簡。

翻邪三歸 编辑

制意 编辑

初中《涅槃》云。【正明受意】一切眾生怖畏生死四魔,故受三歸。[1]【彰法勝】名一義異[2],或時說三為一[3],說一為三[4]。諸佛境界。非二乘所知。【顯功能】又金翅鳥不噉受三歸龍。《资》:故知三寶加護,不為他害;龍畜尚爾,況於人乎!餘如《義鈔》。《资》:即受戒法中;《業疏》委備,此不煩引。

  1. 《资》:即《多論》云:如人獲罪於王,投向他國,以求救護;衆生亦爾,繫屬於魔,有生死過;歸向三寶,魔無如之何;故知若受三歸,得脫生死。
  2. 《资》:彼《經》第五自解云: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此明如來欲示衆生常住真心,一體三寶 ,故於方便教中,隨宜離合,故云諸佛境界等;既知方便,本為引實;今受三歸,無非顯性;機雖未達,可使由之;而授者用教,不可不知之。
  3. 《资》:《經》云:云何為一?佛告摩訶波闍波提憍曇彌:莫供養我,當供養僧;若供養僧,即得具足;汝隨我語,則供養佛;為解脫故,則供養法;為受用故,則供養僧。
  4. 《资》:如《多論》,問:佛亦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正是一法,有何差別?答:雖有一義,相有差別;無師大智,一切功德,是佛寶;盡諦涅槃,是法寶;聲聞學無學功德,是僧寶是也。


懺悔法 编辑

二懺悔法。【敘意】信邪來久妄造非法。今創歸投必翻邪業【引示】《阿含》等經並令先悔。《涅槃》云:發露諸惡從生死際所作諸惡,悉皆發露,至無至處[1]。如第十卷說[2]【指法】必論設懺,隨時誦習。亦得通用

  1. 《资》:言其臻極,更無所至故;《業疏》云:從生死際,至涅槃際是也。
  2. 《资》:彼云: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驚懼慚愧;除此正法,更無救護,還歸正法等。


立歸法 编辑

三作法者。《智論》云:【具儀】互跪合掌,【對境】在比丘前(五眾得作),《资》:道衆望俗,皆是師位,故註通之。【作法】當教言: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三說)。《资》:歸三寶者,是所投也。發善法。次結云。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三說)。《资》:重更囑累,不令忘失也。《薩婆多》【示成否】若淳重心,具教無教。《资》:若輕浮心,則無無教故。


總料簡 编辑

四雜料簡。《大集》云:妊娠女人恐胎不安先受三歸。已兒無加害。乃至生已身心具足善神擁護[1]《资》:母受兼資於子。《薩婆多》【簡趣】五道皆得受三歸,無受戒法[2]【簡時】亦得一年、半年五三日間受之,《资》:五戒須盡形,八戒局日夜;成宗不爾,如下所明。【簡法】不得戒也。《资》:如後五八,三歸言下即發戒故。

  1. 《资》:善神護者,準《大灌頂經》,一歸十二天神,總三十六神。
  2. 《资》:無受戒者,即彼宗所計;《成論、善見》,龍畜得受五戒;《業疏》云:「《多論》據無知者,人猶不得,何況鬼畜;如餘得者,謂有知解也。」


五戒 编辑

二明五戒者分三。一簡人是非。二作法差別。三料簡之。


簡人是非 编辑
簡得不 编辑

初中《成論》云:五逆罪人、賊住、污尼,毘尼中不聽作。《资》:據十三難,並是戒障;今明七難,白衣時有,但障十具;故云毗尼不聽等;由為惡業所污,亦障聖道,不聽出家。若為白衣,得善律儀。《资》:不障五八,故云若為白衣等。不遮修行施戒等善。有世間戒何咎。《资》:自餘六難,邊須已受,破局大僧;黃形非畜,重故不論。《薩婆多》中,若有先犯五戒八戒及十具戒而犯重者,更受不得。《资》:《多論》。唯簡邊罪。(舊云:約未懺為言,非也。邊罪永障,何得論懺?《業疏》明懺,自通《成論》七難人耳。)


教發戒 编辑

【令示緣境】故先明發戒之緣。[1]《资》:同前具戒,情境皆同,非情唯酒。【歎戒功】《善生》云:此戒甚難。能為沙彌大比丘及菩薩戒作根本。《资》:三戒由生,故是根本,即《善戒經》;不受五戒,不發十戒,乃至展轉不發菩薩戒等。戒有五種。隨受一分即得一戒。《资》:隨人所能多少皆得,若受一戒,名一分優婆塞;二戒名二分,三戒名少分,四戒名多分,五戒名滿分;汝今欲受何分之戒。智者隨語為受。[2]《资》:先陳戒相,審問所能,然後為受。

  1. 《资》:《業疏》云 :將欲受戒,初須為說緣境寬狹;令受者志遠,見相明白。
  2. 《资》:準《業疏》:三歸直授,五戒簡人者。以翻邪,初心難拔,宜即引歸;若更覆疏,容還舊迹;五戒不爾,先已歸正,心性調柔,堪思我倒,故須簡略。


作法差別 编辑
正納戒體 编辑

二作法者。【陳己名】我某甲。【歸三寶】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资》:迴向境界。【顯所期】盡形壽《资》:文舉盡壽,或一日夜,或月或年,隨時自改。【正立誓】為五戒優婆塞《资》:且舉滿分,或一分二分,亦在臨機;【結歸正本】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资》:(此並撮略,《業疏》釋之,餘廣如彼。)(三說)。《资》:以三寶名,通九十六種;後須顯正,非同前濫;由此勝號,外道無故;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盡形壽為五戒優婆塞。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资》:前三歸誓,正發戒緣;三法纔竟 ,即納戒體;後三歸結,是囑非體。


示相教誡 编辑

《智論》【誡聽】戒師應語言。汝優婆塞聽。是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资》:亦舉三號,令生信奉。為優婆塞說五戒法相。汝當聽受。【列相】盡形壽不殺生,是優婆塞戒。能持不(答能)。盡形壽不盜,是優婆塞戒。能持不(答能)。盡形壽不邪婬[1]、不妄語、不飲酒。《资》:五中,前四性戒,有情境發;後一遮戒,非情境發。飲酒放逸,能作四過,故偏禁之。並準上說。【囑累】是為在家人五戒。【㈠囑謹護】汝盡形受持,【㈡勸作福】當供養三寶,勸化作諸功德,【㈢令受齋】年三[2]月六[3]常須持齋《资》:(今多蔬菜,不節晚食;此雖非齋,猶勝葷血。又有飲水周時,為清齋者,此乃邪術;一切衆生,仰食而住;但勿過中,是佛正教。)【㈣教迴向】用此功德迴施眾生果成佛道。

  1. 《资》:《俱舍》有四:一他妻,二自妻非道(大道,口道),三非處(非房室中),四非時(懷胎、乳子,受八齋時)。
  2. 《资》:冥界業鏡,輪照南洲;若有善惡,鏡中悉現。(或云:天王巡狩四天下,此三月對南洲;又云:此三月惡鬼得勢之時,故令修善。)
  3. 《资》:按《智論》:初八天王使者下,十四天王太子下,十五天王自下,觀察衆生善惡;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亦爾(小盡準布薩應用初一)。


料簡 编辑
成論 编辑

三料簡。《成論》云:隨受一二三,皆得律儀。亦開重受,重發得戒,亦隨日多少而受。《资》:對反有宗,三皆偏局;一須具受,二不重增,三定盡形。


多論 编辑

《多》云:應五眾邊受[1],不得俗邊。

  1. 《资》:《疏》云:皆是弘法之人故;俗雖曾受,非故不聽。


智論 编辑

1、明齋日

《智論》:以六齋日是惡鬼奪人命。日劫初聖人教人一日不食為齋。後佛出世語云。汝當一日一夜如諸佛持八戒。過中不食。是功德將人至涅槃。《资》:六齋緣起,異上《智論》,蓋所出不同。先雖奉齋,盡日不食,復無善法;佛因誘接,故為加改。


2、明口過

問:口中四過。何為但有妄語。《资》:若據有部,但發四支;成宗具七,與《論》頗同,故引示之。答:【約義釋:㈠正答舉一】但舉妄語,餘三並攝。【㈡轉釋舉妄】又佛法貴實語。故在先攝也。《资》:恐云:何不於餘三中,趣舉一耶?故此釋之。【㈢引例】如說十善。為總戒相。別相無量不過中食攝入不貪中。如是準知。《资》:十善攝無量,妄語攝餘三;相比無異,故云準知。


3、示因果

又云:一人生國土,皆共作因緣。謂內法外法為因緣。如惡口故,地生荊棘;諂曲心故,地則高下不平;慳貪多故,水旱不調,地生砂礫。不作上惡者,地則平正。如彌勒佛時,人行十善,地多珍寶。《资》:文如<隨相>,罵戒具釋。


總指 编辑

《增一》《资》:意亦同上。:由行十惡故,使外物衰耗,何況內物《资》:以疏況親,必招殃禍。廣如四十三卷。《中含》第三十三卷《善生長者經》中。明俗人行法及禮事六方。《薩婆多》云。五戒之中酒戒最重。餘廣如《善生經》七卷中具明。《资》:下指諸文,不復煩引,須者尋之


八戒 编辑

明自他 编辑

三明八戒法。《薩婆多》等云:若從五眾受必無人者。但心念口言:自歸三寶。我持八戒亦得[1]《资》:開心念者,即自誓受。


  1. 《资》:《疏》云:非謂常途,故彼文云:若無人時,得心念受,明緣開也。
正受法 编辑
作法戒體 编辑

次受法者。《智論》云:【教具儀】受一日戒法長跪合掌。【正受法】應作是言。《资》:一日一夜,合在三歸之下。【㈠稱名】我某甲,【㈡歸境】今一日一夜,《资》:準下《成論》,受通長短,隨人加改。【㈢限期】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㈣立誓】為淨行優婆塞(三說)[1]。某甲歸依佛竟乃至僧竟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竟。

  1. 《资》:《疏》云:言淨行者,以所期時,奉持九支,同諸佛故。(又簡五戒,不斷正婬故。)不言如來正覺者,五戒初離邪緣,故以正隔之;今此重增,復何須也。


懺悔立期 编辑

次為懺悔。我某甲若身業口業意業不善貪瞋癡故。若今世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誠心懺悔。三業清淨受行八齋。是則布薩(論云。如此應在受前)。《资》:理合先懺後受。《論》中倒列,故注移之。


說相發願 编辑

次為說相。【正說相】一如諸佛[1]盡壽不殺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殺生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盜。我某甲一日一夜不盜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婬。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婬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妄語。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妄語亦如是。不飲酒不坐高大床[2]。不著華鬘瓔珞及香塗身熏衣。不自歌舞作樂及故往觀聽亦如是。已受八戒如諸佛盡壽不過中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過中食亦如是。我某甲受行八戒[3]隨學諸佛法。名為布薩。【教發願】願持是布薩福報。【㈠離惡趣】願生生不墮三惡道八難【㈡揀世報】我亦不求轉輪聖王梵釋天王世界之樂。【㈢示所求】願諸煩惱盡逮得薩云若,成就佛道。《增一阿含》:八關齋法,廣發大願。[4]一如三十八卷。具如《鈔疏》。《资》:今見《業疏》。

  1. 《资》:一一皆言如諸佛者,《疏》云:舉聖境所行也;某甲亦如是者,引己同上也。若準《羯磨》云:如諸佛盡壽不殺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殺生,能持否?答云:能持。今此所示,全依《智論》;《疏》云:有本云:我某甲一日夜不殺生亦爾者,直述己契 ,上同於佛;不假問答,亦成說相。(今依羯磨說之。)
  2. 《资》:又《阿含》八種勝牀,金銀牙角,嚴飾故勝;佛師父母,從人故勝;不必高廣,並不合坐。西土以華結鬘貫首及用香油塗身,以為美飾;此方須除帶佩華瓔,脂粉塗面等。
  3. 《资》:準文九戒,而言八者;《多論》云:齋以過中不食為體,八事照明,故成齋體(謂以八戒禁防非逸,方顯持齋清淨,故云照明)。共相支持,名八支齋;故言八齋,不言九也;所以不過中食,在後獨明。若依《羯磨》,則合高牀歌舞為一,過中為八;又《增一》中,過中為第六,合嚴身觀聽為一;皆所出不同,隨依並得。
  4. 《资》:指《增一》者,彼云 :我今以此八關齋功德,不墮惡趣八難邊地,持此功德,攝取一切衆生之惡;所有功德,惠施彼人,使成無上正真之道;亦使將來彌勒佛世三會得度生老病死。


列雜法 编辑

《僧祇》:佛告比丘。今是齋日。喚優婆塞淨洗浴。著淨衣受布薩法。《资》:召受,恐俗緣多而不憶故。《十誦》:聚落上座見俗人來。為說深法示邪正道。應說知見教布施持戒忍辱行。善受持八戒。《资》:俗來因而勸受。《增一》:若受八齋。先懺悔罪後便受戒。《资》:先懺後受,證前所註,非自意故。廣如十六卷中。《中含》:多聞聖弟子持八支齋時憶念如來十號名字[1]。若有惡思不善皆滅。廣如《齋經》中[2]《善生》云:受八戒者除五逆罪餘一切罪皆滅。《资》:《中含》下,三經。並明力用。《成實》云:【㈠明功勝】功德與無漏人等亦得[3]【㈡明長短並成】隨受一二三及日月長短並成[4]《俱舍》云:【釋上第七華瓔嚴身】莊嚴者除非舊莊嚴。不生極心。《资》:服常所用者,故云不生等。《善生》:受八戒不得多,唯獨受。《资》:恐人參混,心不專一。泛論歸戒,獨受為佳;則心不他緣,法無通濫;今多衆受,於理雖通,終成非便。[5]《五分》【教俗不敬道】比丘成就八法[6]。毀三寶及戒。欲不利諸五戒。五戒人應不敬信。【教道不往俗】若優婆塞瞋比丘不往其家。聚落亦爾。《资》:聚落亦爾者,上約一家;合聚皆瞋,比丘不往彼聚。《雜含》云:【示名實】何名優婆塞。在家清白修習淨住男相成就口說三歸是也。《资》:具斯四者,則名實兩副矣。

  1. 《资》:十號者,如來(倣同先迹)、應供(堪為福田)、正徧知(寂照法界)、明行足(果從因得)、善逝(妙往菩提) 、世間解(達偽通真)、無上士調御丈夫(攝化從道)、天人師(應機授法)、佛(覺悟歸真)、世尊(三界獨尊)。
  2. 《资》:彼云:受齋之日,當習五念 :一當念佛十號;二當念法,三十七道品 ,具足不毀;三當念衆,恭敬親附;三當念戒,一心奉持;五當念天,後生天上,終得泥洹。
  3. 《资》:彼引帝釋說偈云:六齋神之日,奉持於八戒;此人獲福德,則為與我等。佛止之曰:若漏盡人,應說此偈;故知天主,福報不及;出有聖人,方堪比擬。
  4. 《资》:《疏》云:接俗之教,不可約之是也。(古引《多論》半日不得者,猶執部計,準理皆通。)
  5. 《资》:(有云:約授戒人說,安有多師,同時授戒;本無此理,何須制之;又云:受字合作授 ,謬妄之甚。)
  6. 《资》:文舉前五;毀三寶及戒為四,五不利優婆塞住處(遮部彼所受戒);六作他惡名稱;七欲辱彼住處;八以非法為正法,欺誑於人。(或可此三,通以不利改之,故不別舉。)若有此八,許令不敬,以無德故。


辨生緣奉敬 编辑

恩重難報 编辑

二明生緣奉訊法。《五分》【引緣】畢陵伽父母貧窮以衣食供養。【立制】佛言。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1]《资》:即執勞奉事。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服供養,《资》:即供給所須。猶不能報須臾之恩。《资》:懷抱長養,至於長大,經涉多時;百年勤苦,不報須臾,況多時乎!從令聽比丘盡心供養父母。《资》:以道供俗,本是汙家;唯許二親,故云聽也。不者得重罪。《资》:得重罪者,違制,吉羅,業道重故。(有云:逆蘭,詳之。)

  1. 《资》:右父左母者,順陰陽也,或可彼方偏尊母故。(有云:西土以東為尊,左北右南,北是陰故;然入行所向不定,未必如此。)


節量信毀 编辑

《僧祇》:父母不信三寶者,應少經理《资》:逼令歸正故;若有信者,得自恣與無乏。《资》:必無虛費故。若父母貧賤將至寺中。《资》:無親可歸故。若洗母者,不得觸。《资》:觸不開親故。得自手與食。父者如沙彌法無異。《资》:養同小衆故。一切皆得。[1]

  1. 《资》:《唐僧傳》云:淨脫常擔母一頭,經書一頭;食時,留母樹下,入村乞食,用以充繼;又齊道紀,亦以經書佛像,老母掃箒,擔荷而行;每謂人曰:經不云乎,掃僧地如閻浮,不如佛地一掌許;親供母者,與登地菩薩齊;人或助擔者,紀曰:吾母也,非他之母;形骸之累,並吾身也;有身必苦,何得以苦勞人;所以身為苦先,幸勿相助。此乃大度,豈比常途;雖教有小違 ,而理歸大順;酬恩竭力,今古無之。


以法開悟 编辑

《涅槃》:以佛法僧三事常住悟父母,乃至七世[1]。皆令奉持。乃至自學教人即名護法者。得長壽等。《毘尼母》云:若父母貧苦先受三歸五戒十善然後施與。若不貧雖受戒不合與。《资》:貧者先法後食,不貧但法,無所乏故。《四分》:阿難請授愛道戒中云,乳養長大有恩故。《资》:愛道求出家,如來不許,阿難代請之詞。佛言。若聞三寶名字已是報恩。何況得淨信等。《资》:愛道是佛姨母,佛生七日,摩耶命終,姨母乳養長大。愛道在俗,已證初果,故云況得淨信。是知生育恩大雖百年肩荷,不報須臾;三寶一聞,即酬重德。故唯佛法,可報劬勞;自外供須,終名直養。

  1. 《资》:《北遠疏》云:無始皆開,何止七世;但隨世俗,且言七耳;即《梵網》云:六道衆生,皆是我父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是也。


供養感報 编辑

《雜寶藏》:慈童女長者家貧獨養老母,現世得報緣[1]。鸚鵡孝養盲父母,得成佛緣[2]《增一》云:【校量功德。】孝順供養父母功德。與一生補處功德一等。《资》:準知孝養,德唯降佛 。[3]【明恩大】云: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謂父母也(云云)。《资》:謂雖以善導,罔極難酬,故云不可報;或可教導餘人,可使報恩;父母有恩,故不望報。【結勸】是故比丘常當孝順供養父母不失時節。當如是學。

  1. 《资》:彼《經》第一云:佛言:我於過去世時,波羅奈國,有長者子,名慈童女;父喪賣薪,日得兩錢,奉養老母;次得四錢、八錢、十六錢;後欲入海採寶,母即抱捉;子掣手,絕母數根髮,遂入海取寶;還發時,有水陸二道,即從陸道去;乃見有城,紺琉璃色,有四玉女,擎四如意珠,作樂來迎;四萬歲中,受大快樂(酬上二錢);次復前行,見頗梨城,有八玉女,擎珠來迎,八萬歲受樂(酬上四錢);復捨遠去,至白銀城,十六玉女,擎珠來迎,十六萬歲受樂(酬上八錢);又復捨去,至黃金城,有三十二玉女,擎珠來迎,三十二萬歲受樂(酬十六錢);又復捨,去遙見鐵城,心生疑怪;遂入鐵城,有一人,頭戴火輪,捨著童女頭上(酬損母髮);童女問獄卒言:我戴此輪,何時可脫?答言:世間有人,罪福如汝,然後可代。又問:今獄中頗有受罪如我者否?答言:不可稱計,聞已思惟,願一切受苦者,盡集我身;作是念已,鐵輪墮地;獄卒以鐵叉打頭,命終,生兜率天。時慈童女者,即我身是;當知父母少作不善,獲大苦報;少作供養,得無量福。(童女是長者名,非女人也。)
  2. 《资》:彼云:過去雪山,有一鸚鵡,父母都盲;時有田主,初種穀時,願言:與衆生共食,鸚鵡子,即常於田採取,以供父母;田主按行苗稼,見諸蟲鳥,翦穀穗處;瞋恚,便設網捕,鸚鵡子言:田主先有好心,何見網捕?且田者如母(常生長故),種子如父(相繼續故),實語如子(可寶惜故)。田主如王,擁護由己(得自在故)。作是語已,田主歡喜;問言:汝取此穀何為?答言:有盲父母,願以奉之。佛言:鸚鵡者,我身是;田主者,舍利弗是;盲父母者,淨飯摩耶是。
  3. 《资》:《菩薩戒》云:孝順至道之法;儒書亦謂至德要道。則萬善之總,百行之源。儒釋皆然,釋門尤切;常當思報,勿得背恩。


供給老病 编辑

《五百問》云:父母盲病無人供給。得乞食與半。《资》:《論》舉盲病,餘病例然;又但闕所須,不必在病。自能紡績,《资》:特舉微賤,類餘充足,不須強與。與衣食,犯罪。《资》:即吉,同汙家故,準此斟量。況為埋藏棺木等。


呼召異俗 编辑

《僧祇》【令改俗】比丘不得喚爺、阿郎、阿孃、阿婆、阿兄、阿姊乃至姨姑等。不得喚本俗名。準應優婆塞優婆夷等。《增一》云:【明易姓】四姓入佛法同名為釋迦種子。不得依俗姓。比丘當學[1]《资》:此明離俗已後,不得依本族姓也。《善見》云:【召婢】喚婢為大姊。不得云婢。《资》:既已出家,則非所屬;故加美飾,不復本名。阿摩母也。尼者女也。《资》:然此二號,乃是通召女流;《僧祇》所制,即局本時親屬,故不同也。

  1. 《资》:彼云:四姓出家,同稱釋氏;即謂比丘,非關俗士;


沒後扶舁 编辑

【聽輿屍】若父母死,自得輿屍。《增一》云:愛道無常,佛自共羅云各扶床一角。等淨飯王泥洹佛亦自輿之[1]。山林岥峨踊沒。《资》:引《經》顯據。【制變服】比丘不須變服。依常為要。《资》:今時多著綵帛袈裟,乃以布衣為孝服;又云 :僧無服制,但布少麤。是不聞《智論》云:如來著麤布伽梨。傳謬至今,愚迷不改。又有白帽素絛,蒲鞋哭杖;倣同鄙俗,一任愚情;覩此明文,早須悛革。

  1. 《资》:彼文云:愛道涅槃,佛與阿難、難陀、羅云,舉屍;殮時,梵釋四王,欲代為之;佛皆不許,為報恩故,淨飯亦然。


明士女入寺正式 编辑

出立意 编辑

三明俗人士女入寺法。先出立意。

【敘寺處清嚴】息心靜默,非諠亂所集。軌法施訓,豈漏慢所踐。《资》:居靜不宜喧,稟訓不當慢;此四句,即約行顯處也。【明所應為:㈠標境勝】且心栖相表,形異世儀。歸奉憑趣,理存規則。【㈡示須法所以】俯仰,識其履行。是敬事儀式,如法親覲。【示不應為】豈可足淨剎,心懈慢。非唯善法無染。故得翻苦業。《资》:謂無益有損。可不誡哉。


明法式 编辑

中國舊法 编辑

入寺法 编辑
清信士法 编辑

1、示正法

(1)禮敬捨惡等法

今依祇洹舊法出。【入寺門二拜,總禮三寶】中國士民凡至寺門外整服一拜。入門復禮一拜。安詳直進不左右顧眄。【禮佛】先至佛所禮。三拜竟圍繞三匝。唄讚三《资》:今則多稱讚佛偈,隨所能者,三遍說之。(若未見佛供養設見眾僧不先與語)。【禮僧】禮佛已方至僧房戶外禮一拜。然後入見上座。次第至下各禮一拜。《资》:戶外總禮,如今衆堂之處。【誡守慎:㈠敘誡】若見是非之事不得譏訶。若發言嫌責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僧中亦不可識。事似俗闕,撿意則殊。今以俗情撿道意誠非易。若以見僧之過,則不信心生,生便障道,終無出期。《资》:釋上自失善利。)又不識因果業報,但得示改惡修善,總知大分。《资》:教隨宜誨示。)。且初入寺背僧取異。云何得作出家因緣。【㈡引證】《經》云:【①令捨惡】夫入寺者棄捨刀仗雜物,然後乃入。捨刀仗者去瞋恚眾僧心也。捨雜物者去眾僧乞求之心。具除兩過乃可入寺。【②示行法】順佛而行。《资》:即右繞;西入東出,佛在我右;偏袒右肩,示有執作之務。不得逆行。《资》:即左繞,反上可知。設緣礙左繞,恒想佛在我右。《资》:示權開也;謂西向有妨,反從東入;佛在我左,頗乖執侍;故今存想,如右無異,則免過也。入出之時悉轉面向佛。《资》:假事表心,歸依不背也。


(2)想念慎護等法

【念三寶】禮拜佛法僧者,常念體唯是一。《资》:佛僧能覺,因果雖分,所覺道同,故云一體。何者?覺法滿足,自覺覺他名佛;所覺之名法;學佛道者名僧,則一體無別矣。《资》:極證名佛,始學名僧;僧現學法,終至佛果;若此待僧,豈容輕侮。(始學時名僧,終滿足名佛。僧時未免諸過。佛時一切惡盡、一切善滿也。《资》:初教念僧,則三寶備矣。今我未出家學道名俗人。迴俗即是道器。如此深思。我亦有道分。云何輕悔。宜志心歸依自作出家因緣者。《资》:次令念己,與僧不殊;尚當尊己,豈敢慢人。是名圍繞念佛法僧之大意矣)。【離諸過:㈠捨憍慢】低頭看地。不得高視(為表下觀己身是將來作佛之地。不宜馳散浮生死海)。【㈡止殺害】見地有蟲勿誤傷殺(念一切眾生同是佛因。起不殺行。即是敬信信知因果作長壽緣)。【㈢離觸穢】不唾僧地(欲明俗人名為僧地。口尚不應呵毀。欲出家者名唾僧地。況復呵詰眾僧。豈非悖逆耶)。《资》:並寄事表法,如注所顯。【修淨福】當歌唄讚歎(作愛敬樂重因緣也)。若見章土自手除之(事則與僧除糞。法則與僧清過)。《资》:表對亦如注。


(3)有緣暫宿等法

《资》:有五法,【護毀損】若有因緣寺中宿者。不得臥僧床席。當以己物藉之。亦勿臥沙門被中(應自設供,供養於僧。豈損他供,自害善器)。【除調戲】并調戲言笑說非法事。【不先臥】沙門未眠不得先寢。為除憍慢故。【敬僧坐處】又勿坐僧床席輕侮僧故。俗中貴士之座猶不許賤人升之。況出世高僧輒便相擬。是以《經》中[1],共僧同床半身枯也。如是因緣如別廣說。《资》:舉況引證,尋文可了。【不後起】若至明晨先沙門起(修恭敬之行)。

  1. 《资》:即《寶印手經》,又《文殊問經》云:死坐鐵牀上。


2、斥非法

(1)示入寺本意

凡入寺之行與俗人作入道之緣,《资》:善根由發故。建立寺者開淨土之因,《资》:心清淨故。供養僧者為出離之也。《资》:期解脫故。


(2)明非法之相

【敘無知】今末法中,善根淺薄,不感聖人示導。知有寺而已。不體法意都無敬重佛法、超生因緣、《资》:反上因緣也;供養福田《资》:反上出離軼也。而來入寺也(如此者多,非謂全無敬信者)。【出非法:㈠敘無智造業:①斥聚會】多有人情來往。非法聚會。【②斥侵毀】又在寺止宿坐臥床褥。隨意食噉。乞索取借如俗去還;遂意則喜,違心必瞋,繫綴胸抱,望當圖剝。猶牛羊之抵突恣頑癡之鄙情。【③斥規奪】或用力勢逼掠打撲抄奪。【總示因果】具造惡業必死何疑。一旦橫骸,神何可滅。隨業受苦永無救護。可共悲哉(非三寶不能救。由此人不可拔)。【㈡明有智獲益】若有智之人終不行此。敬重寺法準而行之。護惜三寶諮請法訓自招大益。【㈢引《經》合證】故經云。眾僧良福田。亦是蒺䔧園。斯言實矣。當知衰利由心。非前境咎。《资》:《經》文雙喻,下云衰利,即合田園。


清信女法 编辑

【指同】清信女人入寺,儀式同前。【彰異:㈠指過】唯不得在男子上坐。形相語笑。脂粉塗面畫眉飾。非法調戲共相。持手𢴤人。【㈡示法】必須攝心整容。隨人教令依次持香一心供養懺悔自責。生女人中常成礙絕。於此妙法修奉無因不得自專。由他而辦,一何苦哉。應深生。若見沙彌禮如大僧。勿以位小而不加敬(此於大僧為小於俗為尊。出家受具便入僧數。不得以小兒意輕而待接。設有說法,謹當聽受。勿復喚名而走使)。《资》:敬沙彌者,恐謂未具,不加敬故。注顯可知。


出寺法 编辑

【結前】如此等在寺中竭力而行。【正示:㈠教禮辭】所為事訖,辭出寺門,如法作禮(佛前三拜。至門一拜。門外又一拜。若僧少時次第各禮一拜。多者總禮三拜)。【㈡令捨施】凡以穢俗之身。入寺踐金剛淨剎法地,《资》:金剛堅利之寶,伽藍福業之地,故以喻焉。自多乖於儀式。若去時須自贖其過,隨施多少,示有不空(若布絹香油澡豆華水。下至掃地除糞)。


今師要術 编辑

指前標後 编辑

此入寺法中國傳之矣,《资》:指中國者,前云祇桓舊法故。余更略出護過要術。


正示敬護 编辑
明道俗相資 编辑

【敘道俗相資】謂一切天人龍鬼是出家人修道之緣。《资》:假彼外護故。一切出家人為天人龍鬼生善境界。《资》:福智由生故。【明互相敬護:㈠道須攝俗】出家人既為四輩生善之處。不得對彼幽顯輕有所失。彼四輩既是出家修道之緣。又不得輒便見過。佛已勅竟。假使道人畜妻挾子。供養恭敬如舍利弗大目連等。莫生見過自作失善境之緣也。


誡拾僧過失 编辑

【敘道衆,志遠行薄】凡出家者長標遠望。必有出要之期。始爾出家捨俗,焉能已免瑕疵也。【教俗士,取志舍行】智士應以終照遠度取其道。不應同彼愚小,拾僧過失。【示幽靈同贊】所以天龍鬼神具有他心天眼。而護助眾僧者。非僧無過。以剋終照遠[1]【斥凡俗多譏:㈠敘其愚迷】今人中無察情鑒失之見。情智淺狹意無遠達。暫見一過毀辱僧徒。【㈡彰過失:①彰過失】自障出要。【②失善利】違破三歸。失於前導。【③招苦報】常行生死,不受道化。【結歎】可謂惑矣。小兒癡矣。

  1. 《资》:如《感通傳》,韋天告祖師云:天竺諸國,不及此方;此雖犯戒,大塗慚愧;內雖陵外,猶慎護故;使諸天見其一善,忘其百非;若見造過,咸皆流涕;悉加守護,不令魔惱。
歎愚人難化 编辑

【正明】然則聖人非不能化。但此人不可化。所以拱手待機熟耳。《资》:此即轉釋上科不受道化之語。【喻顯】嬰兒造惡。父母所以不教者非父母不解善教。嬰兒不可教耳。比彼可見。《资》:即上所謂小兒癡是也。(有將嬰兒喻比丘非也。)


付囑傳告 编辑

諸有同法之儔幸細覽而傳告。《资》:乍觀語勢,似總一篇;細詳文意,止結此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