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出现了一所 ——马背上的牧读小学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出现了一所

——马背上的牧读小学
《人民日报》通讯员
1969年1月1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石窝公社红石窝生产队,出现了一所新型的牧读小学。教师每天骑着马,身背毛主席的革命宝书,带着小黑板,跟随牧民逐水草而居。牧民们到哪里,教师就骑着马跟到哪里,进行巡回教学。人们亲切地称这所流动的牧读小学为“马背上的小学”。

裕固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全部人口只有四千多人,主要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畜牧为业。在黑暗的旧社会,这里从来没有办过学校,裕固族贫苦牧民过着奴隶般的生活,世世代代不识字。解放后,他们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在政治上、经济上彻底翻了身。他们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比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越来越迫切要求学习政治、文化,把牧区建设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毛主席“关于社办、队办学校问题,有条件的应该允许办”的伟大教导传到红石窝生产队后,贫苦牧民们冲破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束缚,经过几番斗争,终于在一九六五年九月,建立起了一所由贫苦牧民自己管理的新型的牧读小学。

只有三十七户人家的红石窝生产队,地处南北长一百多里、东西宽五十多里的草原上。牧民们根据季节不同,随水草迁移。牧读小学办起来后,处处为贫苦牧民着想,向贫苦牧民子女开门,根据牧区的特点,采取了随畜迁移,走马教学的办法。课堂设在贫苦牧民的帐篷里和放牧草场上,一般六天巡回教学一次。针对课堂教学时间少、自学时间多的情况,教师每讲完一次课以后,就安排好下几天的复习和作业,请家长督促学生复习功课和完成作业;实行“小先生”制度,让三四年级学生辅导一二年级的学生;请生产队干部、贫苦牧民、兽医保健员等当兼职教师,经常给学生讲课。这样,就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所牧读小学还从牧业生产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学习、劳动、放假时间。夏天日长夜短,利用中午牲畜回圈休息和晚上归圈后进行教学,每次教学二小时左右;冬天日短夜长,利用早晨牲畜出圈前和晚上归圈后教学,每次教学一小时半。每年在春季接羔、夏季剪毛和秋季配种这三个大忙季节,各放一个月劳动假。这样,学生既能上课,又能参加放牧的辅助劳动和看管弟妹,大大方便了广大贫苦牧民。学校一开学,全队三十一名学龄儿童都上了学。在区完小上学的十二名学生,有十名也转到牧读小学。

这所新型的牧读小学按照贫苦牧民的意愿,把毛主席的著作作为主要课程。《毛主席语录》是全校学生的必读课。三四年级增学“老三篇”、《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和毛主席的一系列最新指示。每天坚持“天天读”,经常开讲用会,做到既学习毛泽东思想,又学习文化。在教学中突出阶级教育。他们把阶级教育看作是对学生“打基础”的教育,经常请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贫苦牧民讲牧主阶级、喇嘛、蒋马匪帮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牧民的罪恶事实,开展忆苦思甜,回忆对比。同时,紧密结合本地区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情况,对师生进行活的阶级教育,还组织师生和贫苦牧民一起,开展对敌斗争,开展革命大批判,彻底批判刘少奇在牧区推行的民族投降主义。在保证学习毛主席著作和进行阶级教育的前提下,一二年级学习识数和单位加减法,三四年级结合牧业生产,学习一些剪毛、接羔、育羔、改良品种和防疫治疗等专业知识。

这所新型的牧读小学建立了一支由贫苦牧民、革命干部、专职教师“三结合”的教师队伍。牧读学校成立时,由群众选择一名本民族的回乡知识青年当教师。毛主席关于“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最新指示发表以后,广大贫苦牧民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又选择了苦大仇深的贫苦牧民、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队干部、民兵干部、会计、兽医保健员七人组成讲师组,定期给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和讲军事、畜牧知识课。专职教师不脱离队里的生产劳动,由队里记劳动工分和教学补助工分,收入和队里的同等劳动力相等,马杂费和生产队干部同等待遇。这所学校一直坚持勤俭办学。三年多来,平均每个学生的费用支出不到区完小的十分之一。

牧读小学教员,既是教师,又是毛泽东思想宣传员,学习毛主席著作辅导员。走到哪里,把毛泽东思想宣传到哪里。在晚上教学时,有的社员也参加学习。这样既普及了毛泽东思想,又普及了文化。目前,全队青壮年中,有一半以上能够背诵七八十条毛主席语录。有些人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不仅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而且识了字,摘掉了文盲帽子。贫苦牧民兰勤原来一字不识,现在能阅读“老三篇”,成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全队出席公社的十五名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中,有五名就是牧读小学的师生。

红石窝生产队的贫苦牧民十分喜爱这所自己办、自己管、自己教的新型小学。区上虽然有一所公办完小,但是它推行了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又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费用高,裕固族牧民都不愿意送子女到那里上学。他们说:牧读小学执行的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是办在家门口的放心学校,任凭游牧到哪里,都不怕娃娃上不了学、念不了书。毛主席为我们贫苦牧民想得真周到啊!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