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好工人阶级的后代

培养好工人阶级的后代
湖南株洲湘江机器厂革委会
1971年3月5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我厂职工子弟学校,是一九五一年开办的,以后逐年发展,现在已成为有两百多名教职员工、四千五百多名学生的学校。

过去,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大搞“生产第一”、“利润挂帅”,有些同志对工厂办学校有片面认识:“工厂是出产品的,办学校不是我们份内的事”;“生产还管不过来,哪有精力管教育”,把办学校看成“额外负担”。林副主席在党的“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无产阶级能不能把文化教育阵地牢固地占领下来,用毛泽东思想把它们改造过来,是能不能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关键问题。”厂革委会认真学习了这一指示,认识到:抓不抓教育革命,是要不要实现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的重大问题。培养好工人阶级的后一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决不是什么“额外负担”。老工人说得好:我们不能见物不见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厂革委会决心加强对学校的领导,由一名副主任主管学校,从工厂抽调四名工农出身的干部充实学校领导班子,把学校工作纳入厂革委会议事日程,狠抓学校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

毛主席教导我们:“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知识分子的问题首先是思想问题”。遵照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我们把团结、教育、改造教师的大多数,促进教师思想革命化的工作始终摆在重要的位置。开始,教师存在各种问题。有的教师不安心教学工作,想“甩掉粉笔头,下放车间拿榔头”。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举办了教师学习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指示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认真学习了林副主席在党的“九大”的政治报告,还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典型忆苦和普遍忆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忆苦思甜”、“忆苦思权”教育。出身工农家庭的教师普遍忆苦,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的教师正确对待自己的家庭,划清界限,站稳无产阶级立场。

为了结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厂革委会选派了由优秀的产业工人、革命干部三十四人组成的工宣队进驻学校,领导学校斗、批、改。其中有十九人兼任工人教师。工宣队一般每年轮换一次。工人师傅把工人阶级的好思想、好作风带进学校,处处以身作则,按照无产阶级的面貌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给教师作出榜样。同时,还定期组织教师到工厂、农村参加劳动,接受再教育。

由于厂革委会加强对学校的领导,狠抓教师思想革命化,学校的面貌开始发生变化。广大革命师生坚决走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辉道路,密切结合三大革命运动进行教学。厂革委会积极加以支持,把原工读学校的实习工厂交给子弟学校,并从工厂抽调几名优秀的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担任实习教师,又把学校附近的三十亩荒地拨给学校,让师生开荒种地,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结合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用,既提高了思想觉悟,又增长了才干。广大革命师生高兴地说:“参加劳动真正好,思想觉悟大提高,教学生产挂上钩,精神物质双丰收。”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