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都市計劃/初稿/第七章
交通
编辑交通計劃概論
编辑甲、引言
编辑就歷史之觀點而言,人類活動之分工,為都市形成之因素,在每一社會之歷史過程,產生各項職業,或為生產,或為服務,均逐漸趨向專門化,是為都市組織之開始。
但都市社會之存在,實已說明交通系統之形成,其程度與技術之進步為正比例,都市交通所影響之範圍,通常為抉定其基本生產之因子,本市影響所及,從太平洋東岸以至蘇彜士運河及國境之西部,僅長江流域,即有二億五千余萬之人口,仰賴於本市之供應,如以紐約為比較,則全美進出口貨物運輸之經由該市者,只占百分之五十八,所供應之人口總數,只達六千五百余萬,如我國工業化之程度,能及美國標準,則本市之運輸量,將為紐約之三倍半,至國內交通將來之進展,尚未估計入內,而此種因素之可能増加本市運輸量,乃為必然事實也。
如上所述,本市之為世界上最重要交通中心之一,殆無疑義,如我國之技術水準能追及歐美各國,則本市在交通上之稱雄世界,實有可能,蓋以本市地理上位置之優越,其供應人口,實遠較紐約或倫敦為眾。
由此可知本市之計劃,實非地方性之問題,而為有全國及國際之重要性者,故此項交通計劃,應在其他經濟需要之前,實為都市計劃中罕有之例。
但凡大都市之交通,其性質均極復雜,茍乏組織,則擁擠乃為必然結果,如本市仍照前此淩亂發展、則擁擠情形,行將變本加厲,故整個有系統之交通計劃,乃為當前之急需,總圖內所示之交通系統,乃同人等為這應將來之需要,並將各項交通問題,詳予分析研究之結果,其最先引起註意者,厥為交通之成因,交通之成因有二,即貨運與客運是也,在歐美各國,貨運量與客運量為四與一之比,以本市之情形而論,自稍有不同,但以總圖之設計,系為這應將來之進展,同人等故認此項先例可資采用。
乙、貨運
编辑貨運之設計,應分為四大類,其功能及起迄點各有不同,故在方法及路線上,均須分別處理如下:
- 一、商業過境貨物
- 二、農產品,(食物)
- 三、原料及燃料。
- 四、制成品及半成品。
- 一、商業過境貨物 此種運輸只往來於終點各站,貨物到達港口,即轉裝其他船只,或鐵路,或運貨汽車,如出口貨物,則用相反程序,故本計劃之港口設備,均有直接鐵路及公路之聯系,而較大之港口,更需特種之終點站及調車站也。
- 倉庫至碼頭間之良好鐵路聯系,亦為必要條件,但目前本市貨物,在倉庫長期堆積之辦法,實應予以廢除,現代商業之需要,為使貨物之轉運,迅速完成,而當中無須再用其他交通工具及人力工作,此本計劃所以擬將各水陸運輸終點站加以調整,及建議港口設備之完全機械化者也。
- 運輸路線,須予妥為設計,使與建成區內之交通線不致混合。此種全國性而非地方性之交通,在可能範圍之內,實應與地方交通系統隔離。
- 二、農作品 此種運輸,可有不同方法,大宗批發貨品,多用水運,其中一小部分或用鐵路,此項運輸,將因本市農產地帶擴展之需要而加重,故須設法使農作地與批發市場取得聯系,將來貨運汽車之應用,恐愈趨重要,尤以此種易壞貨物之運輸為然,故特種之公路及鐵路,與小型之航運終點站,須與批發市場接近。
- 以本市範圍之大,應有各種專業批發市場之設立,如肉食,鴨,蛋,蔬菜,及水產等是也,此種專業市場,為全日交通之中心,故以設於建成區之外圍為宜,且須使附近區域,易於到達,批發市場分配工作所產生之交通,多在黎明之前,但設計時須註意此種交通,使勿與清晨離家工作之客運混合,乃為至要。
- 三、原料及燃料 此種運輸,對工業區只生運輸終點之關系,此種貨物之運輸線,以其來源及終點之距離而定,遠距離之貨物,皆由船只運輸,而止於港口,區域間之供應品,類皆集中鐵路終點站,或內河航運及沿海航運之終點,至鄰近地域之原料,則多用貨運汽車,由公路輸送,由此可見原料之來源,能決定運輸之方法,而間接影響及運輸站或地方交通之路線也,此種貨運所產生之大量交通,必須設法誘導,而避免通過一切住宅商業及娛樂地區,而使之分裂及引起交通之擁擠,在市區內,此種交通,須特設路線處理,使與居民日常向工作地點往返之路線,不致混合。
- 四、制成品及半成品 工業之原料及燃料,須從其來源運至應用地區,但制成品運輸之流動方向,則適得其反。
- 基本工業制成品大部分運往外埠,故多用鐵路與航運終點站,通常均利用運輸原料之交通線。
- 非基本工業之制成品專供市內消耗,故其運輸線遍達全市,此種運輸,應專用貨運汽車,在道路系統之設計上,應用一種繞越路線網,使貨運在目的地之外,不至通過其他建成區。
- 半制成品之運輸,可有兩種不同之方向,其運至外埠者,須先至水陸各終點站,從而利用原料運輸路線,如半成品須在本市加工完成者,其造成之交通動向與非基本工業同,此種貨物在各工業區往來流動,其計劃要點,亦復一致。
丙、客運
编辑客運可分為三種。
- 一、過境交通
- 二、區域交通
- 三、地方交通
- 一、過境交通,常與郵政運輸並行,其交通量雖較地方交通為少,但在集中地點如水陸各終點站等,亦能產生大量之交通,因客運與郵運之速度,至關重要,故其一切聯系上之需要,亦與貨站相同,其路線須與貨運路線平行,並應組成一繞越路線系統,以免擁塞,而増加速度。
- 二、區域交通,為最短之遠程交通,可用鐵路及公路各線解決,此種交通,包括一大部分遊覽交通,尤以星期假日等為甚,故不獨在運輸工具上須予考慮,並應會同主管當局,為各種遊覽程序之設計。
- 三、地方交通,為運量最大之交通,如計劃不善,可予居民以種種不便,在設計上須予詳為分析研究者,計有下開各項:
- 一、與工作地區來往之交通;
- 二、與學校地區來往之交通;
- 三、與商店地區來往之交通;
- 四、與遊樂地區來往之交通。
此四項者,實為造成現代都市主要交通之因子,所有交通之擁塞,皆由於上述之一項或數項,雜以貨運交通所造成之結果。
地方客運交通之計劃,應有三項目標:
- 一、縮短各起迄地點間之距離,藉以減少造成交通之主因,而使機械運輸為不需要。
- 二、盡量分隔貨物與人口之流動。
- 三、在市區鐵路,公共汽車及電車各路線上,配置充分之地方小站,使乘客無須在數主要點上集中。
丁、地方運輸
编辑地方性之水道運輸系統
编辑本市區城內河道頗多,可為地方及區域間貨運之主要工具,據各方之經驗,對於一般貨運,尤以體積龐大而時間因子又屬次要者,以水道運輸較鐵道為適宜,我國享有此種天然水道交通系統,自古以來,已加應用,大上海區域據長江之出口,實處水道運輸樞紐之地位,故在工業地區,水道運輸之速度及力量,不宜估計過低,益以此種天然資產,實為其他各國(如德國在第一次大戰以後)須付極大之代價而取得者也。
小河道之整理及農田水利
编辑同人等在計劃之初,認為本市之河道,負有兩種不同使命,一為交通,一為農田水利,而後者在產米區域,更為重要,在將來進步情形之下,此兩種使命,須各用式樣及構造不同之水道,加以完成。現有一部分之水道,在每年中局部枯竭,或因淤積過甚,而致無法利用,此種情形,須為設法改善,或另辟新水道,而與現有水道連合應用。
地方運輸
编辑本市因為交通及工商業之中心,故人口增加,範圍擴大,乃為必然之結果,此種形勢,造成本市兩種不同之交通問題,即地方運輸及市區交通是也。
長途及地方之運輸,固偶可使用同一路線,然此兩種不同之問題,須為分別處理,方得解決。
本總圖內曾以規定土地使用之區劃方法,而將地方性之交通量減至最低限度。至長途運輸,則可用下開辦法處理。
- 一、保留廣大地域,以為港口設備、貨運公路站及鐵路站等項需要之準備。
- 二、増加交通設備,如鐵路改鋪雙軌,及増加專業港口,以為海洋,沿海及內河各種船只,乃至漁業,燃料,食糧及冷藏品等項運輸之應用。
- 三、交通終點站及交通線之機械化,藉以増加其容量,而無須擴大其範國。
戊、區域計劃之引用
编辑本市將來交通及運輸上之問題,實應由區域觀點,而謀解決,荀仍以本市之市界為對象,則最後必致產生不良結果,一如前此倫敦或紐約所陷之銷誤,或更有甚焉,本計劃總圖引用區域計劃,以本市為全區內最重要之交通中心,即所謂全國最重要之港口區域,從而設計交通系統,實為根本解決之辦法也。
港口
编辑甲、港口概論
编辑本市所以存在之理由,即以其為我國海岸最良之港口,上海區域之地位,無論對於海洋,沿海,或內河之航運,皆為非常便利,故本市之交通系統,應以港口需要,為最重要之因子,其須審慎計劃,以為將來發展之準備,實不言可喻也。詳考港口之優劣,其系於天然之條件者有三;
- 一、船只停泊地點,及水深度之適宜。
- 二、接連優良之內地交通系統。
- 三、適宜之氣候條件,如冬不冰結,夏無颶風,及高低潮位相差不大等項。
我國沿岸之其他港口,在上述條件中,雖或有其中之一二條優於本市,然總括而論,則本市皆優於現在任何港口,其理由如下。
- 一、本市處我國東海岸線之中點,與世界各國之航線聯系,
- 二、本市港口,水深度達九公尺以上,為優良之深水港。
- 三、本市之腹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且有良好之天然交通路線,運輸費用,可極低廉。
- 四、本市港口,全年不虞冰結,冬季亦可使用。
- 五、本市高低潮水位相差甚少。
- 六、本市受颶風之影晌,亦不太大。
雖然時代進展,科學進步,人文物質之建設。亦應隨時代之巨輪轉動,方不落伍,本市港口雖有尹種優點,但為應付將來發展之局面,如輪船載重及速度之增加,及國際貿易之進展等項,尚須卻以進一步之研究,而作及時之準備者也。
乙、大上海區域內築港之可能方式
编辑大上海區域之港口,能有航線多條,現浦江沿岸之各碼頭,雖可由長江口經神灘到達,但吃水二十遲以上之船只,其航道即需經常疏浚方得通行,惟吳淞附近,水深河廣,實內河港之理想位置。
浦東半島之外圍,在東北及東南,皆有沙灘,故充其量只能供淺水漁船使用,愚惟在西南鄰近乍浦之處,水深達七十遲以上,進出便利,為區域中海洋船港之最佳地點,對於郵件,旅客,以及各種貨物之運輸,尤為適宜,查港口由點而面之發展,已為現代都市計劃原理之一,故本市之港口問題,其最有效之解決方案,即為將港口設備,分置於區域內適當地點,如乍浦吳淞等地,至於漁業,燃科,糧食,及冷藏品等各專業碼頭,則可沿黃浦江及圖示新運河之一帶,分別發展。
丙、浦東築港問題
编辑同人等對於浦東築港問題,曾作慎重之考慮,認為此項計劃,非惟費用過高,且對於目前本市建成區之擁擠情形,將使更加嚴重。
查本計劃基本原則之一,為港口設備之機械化,及與鐵路公路之直接連系,浦東既無腹地,則勢必賴橋梁或隧道與浦西之鐵路公路連接,如多築橋道,則費用浩大,及在構造上發生障礙,如數量不足,則由港口而至全市兩岸之交通,必集中數主要點上,在將來黃浦西岸之全面發展時,此大量之交通,勢必經過建成區域,非惟與都市計劃原則全相抵觸,且使浦西之新舊市區,永蒙其害。
總圖內之浦東地區,除沿江一帶有住宅區之發展外,其余皆列為農作地,因浦東在地理位置上,與本市中心僅一江之隔,至宜發展為一農作地帶,以供應本市所需之肉食,菜蔬,及雞蛋牛乳等日常食品,而為最經濟有利之措施,在浦東發展之住宅區與市區之聯系,暫可不需橋梁或隧道,如用現代新式輪渡,已足資應付,對於建設費用,亦可節省。
建築橋梁之問題,除増加交通之集中外,尚有其他缺點,如高橋之引道位置,將使沿岸地區之車輛繞道而行,至感不便,即引道之本身,亦必呈擁擠現象也。
丁、漁業碼頭
编辑上海之有漁業中心,由來已久,以前十六鋪之魚類批發市場,及近年成立之漁市場,即為漁業碼頭之一種,我國沿海捕魚船只,行動遲緩,將來必須全部機械化,方能發展,就現代捕魚艦隊之功能而論,漁業港應居適當地位,俾漁船往來迅速,既可減少時間上之損失,又能將船只充分利用,如在浦東半島至乍浦區域之海岸線上,設一漁業專港,當較浦江現有之設備為優越矣。
以華中腹地之廣,其足以維持本市大規模機械捕魚之設備,實屬毫無疑問,然茍欲達到使大量低價水產供應內地需要之目的,則大規模冷藏運輸之設備,實為先決條件。
同人等建議在金山衛附近設一漁業港,以供應長江三角洲及整個長江流域之需要,除交通設備外,並有冷藏倉庫設備,藉此將全年需要之供應,加以調劑,現中央對我國漁業之機械化,首先倡導,故同人等之建議,或亦為時代之需要也。
戊、黃浦江通連乍浦之運河
编辑為聯系區域內各港口而使合並為一有機性之系統起見,同人等認為由乍浦至黃浦江開築運河,實屬必要,其接連地點,以在黃浦江之灣曲成直角處為最適宜,新運河能予大上海港埠區域以兩條通海出路,同時又增加一運費低廉載量極高之水道,此外並能有利於區域工業之發展,因運河開築後,兩岸土地水運交通之便利,可造成優良之工業基地。
新運河對於本市疏散之政策,交大有補益,由此產生之工業及住宅地區,使疏散政策之推行,得有各種之便利,而沿岸土地之增值,實足補償開築之費用而有余也。
己、自由港問題
编辑自由港之設立,多因比鄰國家缺少良好港口,故藉此獲得運輸業務,以我國之地理形勢而言,本市設自由港之可能性甚少,然本問題純屬政治經濟問題,系乎國家政策,大上海區域倘認為有自由港之需要,則同仁等建議在乍浦設置,因黃浦兩岸接連市區,實無法防範走私及杜絕流弊也。
鐵路
编辑甲、貨運
编辑在以大上海區域為中心之交通系統內,航業及港口設備,雖屬重要,而六地運輸,亦不能愈視,長江流域各要點,固能用船只直達,而全區域面積遼闊,水路運輸不能負全部之責任,長江各支磕僅能通航五十噸重之船只,即使用拖輪辦法,運量亦不過三四百噸,而以現代新式火車之進步,一列車之運量可達六千噸之數字,將來我國鐵路改善,對於時間因素重要之貨運,當愈趨重,要且能與水運抗衡,至於與公路之比較,則單軌鐵路之運量,可超過三四條重要公路,乃為不可否認之事實也。
新路線
编辑大上海地區,現僅有京滬滬杭兩鐵路線,故其在經濟上之效力,不能與歐美各國相提並論,同人等為對付將來交通之發達,認為應配合全部交通流動之趨勢,而計劃一有機性之鐵路網,總圖內所增設之各重要直達線,即以此為目標,為本區之經濟發展,及使生產事業,更得平均分配起見,此項實施,實為必要。
同人等在本計劃內特別規定由水運終點站至內地之路線,使其繞越現有市區中心,例如吳淞至蘇州,乍浦至杭州,及乍浦至蘇州各線等,此種新設路線,均為雙軌,以達高量運輸之目的,此外另一新線,由吳淞經常熟江陰而達鎮江,故本市及附近區域所需之米量肉類及農業品,均可由各線供應,浦東鐵路系統,亦擬加延長,經由南匯大團奉賢而連接乍浦金山松江之新線,浦東另一新線為,由上南鐵路三林起點,與黃浦江及新運河平行至拓林附近,連接南匯奉賢之新線。
車站
编辑在都市計劃中,鐵路車站之位置,實為困難之問題,貨站及調車站,以其功能而論,實應琉敦,但每以市區空地之缺乏,難以推行,循至貨物進出,須經較遠距離,時間金錢,兩俱損失,本計劃中每一市鎮單位,或衛星市鎮,均設有貨運站,面積照每十五萬人二十公頃計算,所有貨站與地方及區域之交通線,均有這當聯系,每一市區單位,設一調車站,且皆設於工業地區之旁,以便各工廠添築岔道,在吳淞及乍浦兩主要航運站附近,設置主要貨運站,以利貨物迅速之轉運,專業碼頭中,如龍華之煤業碼頭,亦備有較大貨站,而處理此笨重之貨物,此外同人等認為尚需設主要之貨運終點站兩處,一在京滬線之南翔,一在松江,又在昆山計劃一總貨車場,以便集中編配所有貨車,但經由杭州者除外。
乙、客運
编辑以我國幅員之大,旅客空運,雖甚適宜,惟鐵路運量,實遠非空運所能及,據其他國家經驗,在五百英裏內之鐵路運輸,較空運為經濟便利。如采用雙軌線與新式信號及優良之機頭,則此有利限度,可擴至八九百英裏,即使將來空運發達,而以鐵路為航空線之預備線,亦甚有價值也,
區劃間之交通,曾經同人等之特別註意,茲建議開辟鐵路新線如左:
- 第一線,由上海至青浦,以應付往來太湖國立公園之交通;
- 第二線,由上海至閔行,再經松江而接連滬杭線;
- 第三線,由乍浦與新運河並行,連貫各工業地帶,至松江而與滬杭線連接,。
本計劃內主要之客運總站有三,一在上海北站現址,一在吳淞,一在乍浦,而另一次要總站,則為前此被毀之南站,但其位置稍向西移,並利用城區高速鐵道與北站連接。
各市區單位,均有地方性之鐵路車站,與地方貨運站大致相同,在原則上,每市區單位,應有一地方性之遠程鐵路車站,而每一市鎮單位,則有一市鎮鐵路車站,在建成區內,此種市鎮鐵路車站之距離,約自二至二、五公裏。
丙、市鎮鐵路
编辑路線
编辑市鎮鐵路網,由環形線兩條與向各方之輻射線所織成,內環約與中山路連接及平行,各輻射線之起點,始自北站附近,經吳淞,瀏河,昆山,松江,乍浦,而返至上海在南站附近,與內環連接。
都市之大量客運,當以電氣化之市鎮鐵路系統為最有效,單軌線單方之運輸量,每小時可達八萬人,至於其他交通工具,路面電車線,每小時一萬三千五百人,公共汽車線,七千五百人,三行汽車道、四千一百人。
外環路線及輻射路線,可連接大部分衛星市鎮,而使公路交通減至最低限度,蓋鐵路之速度實較公路為大也。
路基高度
编辑現代都市交通之組織,絕不容兩主要交通線之平交,本市舊有鐵路與道路之交點,全屬平交,不但有阻交通,且有阻市區之發展,同人等建議,在原則上將所有平交點加以廢除,故市內鐵路與道路系統之路基,應各在不同高度。
低行或高架鐵路線,為兩種可能辦法,因尚無費用比較之數字,總圖中對於市內鐵路,只能暫作高架路線之假定,蓋以本市地質及地下水線之關系,地下鐵路,或低行鐵路之建築,造價必高。
至於新鐵路線種類之最後選擇,同人等認為應由兩路管理局在技術及經濟之可能性上,先作詳盡之研究,再為決定。
線路之電氣化
编辑同人等認為市內鐵路,須予全部電氣化,至京滬滬杭及其他新線,亦應電氣化至相當地點。
另一辦法,為使現有之鐵路幹線止於區域之外圍,由此接連一全部電氣化之地方運輸系統,此計劃之晉級可能性,頗有研究價值。
公路及幹路系統
编辑甲、區域公路
编辑交通幹線系統總圖內,有區域公路多條,均為直通路線系統之設計,使達迅速安全之目的,茲特分別說明如左:
- 公路第(1)號,由吳淞港經蘊藻浜,南翔,松江而達乍浦,此線實為乍浦之海洋港,與吳淞之內河港之聯系,使兩港間之客貨運輸,轉運迅速。本線全程,繞越所有市鎮中心。
- 公路第(2)號,由乍浦經松江而達昆山。
- 公路第(3)號,由上海經昆山,蘇州,而達南京。
- 公路第(4)號,由上海經吳淞,浮橋,而至常熟。
- 公路第(5)號,由上海經青浦而達本計劃所建議之太湖區域國立公園,其末段為一帶形之林蔭大道,只作客運之用。
- 公路第(6)號,由乍浦經松江,太倉,福山,而達江陰,此線為本區之農作地帶環形公路線,同時將福山及江陰等地之農業港,與本市連系。
此外更有其他較小之路線多條,且有一部分為利用原有之公路線,但須全部加寬整理,並特別註意繞越各市鎮之設計,至於各公路之用途,應以一部分為農作物及原料或制成品之運輸。
乙、環路
编辑本計劃總圖內,有一環繞本市之主要環形幹道,以現有之中山路為基礎,從而發展放寬,並避免全程之平交點。在本線之北段,須稍加調整,以增加交通之速度及安全。
丙、幹路
编辑中區以西藏路為南北之幹路,與上開中山環路連接,並將擴大之商業區,與原有之住宅區完全隔離,所有幹路,均須避免與任何道路之平交點,中區之東西幹路,起自中山東路與蘇州河之交點,與蘇州河並行,西達中山西路,並與將來虹橋區之幹路連接,幹路及環路與輔助幹路之交點,平均相隔兩公裏,幹路間之交通,將由聯系路線接通之。
丁、輔助幹路
编辑本市中區,由一新型之輔助幹路系統,分成段落,每段落在商業區約為寬四百公尺,長八百公尺,在住宅區約為寬六百公尺,長一千公尺,愈近環路、則段落亦隨同加大,此種輔助幹路,將為本市現有各區之主要交通線,其交點為等高,但以旋轉廣場聯系之,與輔助幹路平行者,尚有一種聯系路線,其功能為引導每段落之交通,至各輔助幹道之交點,在住宅區域每一段落內,交通量當不甚大,故能用較狹之道路,其組織,亦可不受輔助幹路位置之限制。
戊、新市區單位之公路及街道系統
编辑新市區單位內之公路及街道系統,系為應用近代土地使用原則,並配合本市特別需要之實施方案也,此項組織,可將日常交通,納諸條理,且能大加減少,如上文所述之客運交通四大分類,不但均可縮至半小時步程之內,而行人及自行車之交通,亦易導至一定方向,使與其他交通相遇之機會,減至最 少程度,此項辦法,可使市鎮中心,避免大量之交通,同時又不致在其他地點,產生另一擁擠,而使不經濟之道路建築費用得以節省。
另一方面,在各新市區單位內之土地使用及區劃之設計上,將使過境交通,在駛離輻射幹線而侵入建成區域時,必致引起時間損失,藉此間接限制過境交通之通過建成區域,一切公路,均與交通之性質及起迄地點,作有效之配合,藉以誘導所有交通,盡量利用公路,而使各新市區單位內之工商業及住宅等地區之街道,只須負擔地方上所需之貨運交通,因而得為最經濟之設計。
居民每日往來工作地點之步行路徑及自行車道,均應另為設計,使與街道系統隔離,而一般之行人交通,亦可加以利用,此項辦法,可使交通量及道路之寬度減低,蓋以行人與車輛之交通,由此得以大部隔離,以目前一般市民對於交通規則常識之缺乏,實為有利之辦法也。
如上所述,本計劃之市鎮單位,可分為數中級單位,每一中級單位,又分為若干小單位,故在交通之設計上,必使中級單位與小單位不受主要交通路線之分割,而此項路線所通過之地區,應以市鎮單位為限,在中級單位及小單位內之街道寬度,將以能容兩車並行為最高標準,且在道路上亦得停放車輛,至道路之詳細設計,則仍有待於進一步之研究也。
地方水運
编辑在上文中,同人等曾將地方水道對於本市交通之重要性,提請註意,現再稍予論列,查地方水道,對於工商業所需之原料及燃料,以及制成品與半制成品之運輸,均極經濟,已為盡人所知,本市現有水道數量至大,亟應加以改善利用,惜同人等目前對於本市各水道調查統計之資料,尚未有獲,只能在原則上規定此項水道,將為本市交通系統內之一主要部分,而蘇州河及蘊藻浜兩水道須予大量改善而已。
同人等在水道交通方面,茲建議如下:
- 一、目前蘇州河之彎曲過多,耗費運輸時間,至為不便,應在北面工業地帶,自麥根路至曹家渡加開直線運河,以便船只直接通過,至原有彎曲之處,仍可作起卸碼頭之用。
- 二、蘊藻浜應照圖示加以改善,並利用現有一部分之浜道。
- 三、浦東與浦西之輪渡,須即開行,使浦東得以發展為住宅及農作地區,此種輪渡設備,除客運外,並須能作汽車,貨車,及貨物之運輸
同人等茲再建議下開各條,為將來水道計劃之原則。
一、所有工業地區內之河浜,應利用為運輸原料及燃料至各工廠之交通線,同時並將制成品及半制成品運至各終點站,以便轉運。 二、能作區域交通之河道,須予放寬或取直,使最低限度,能通行六百噸之船只,此項改善,及隨後養護之費用,以其所產生之經濟效能而言,實至為值得。 三、凡對於地方及區域之交通,或農田灌溉各方面均無大用之河道,須予填塞,藉以改進環境衛生。
飛機場
编辑空運問題,在本市將日趨重要,以本市內外交通範國之廣,且必發展為我國東海線上主要之空運站,空運之性質,大部將為客運,貨運則以郵件或其他貴重物品為限,在美國、貨物空運之費用,為鐵路運輸費之十二倍,航空客運,對於一部分以時間因子較費用為重要之乘客,業已取得相當地位,故即以在國內交通而言,其發展之可能性亦屬甚大,至本市將來茍能發展而成國際遠洋航空中心之一,則空運前途更不可限量矣。
在都市計劃中之空運問題,僅屬機場範畫部分,包括機場附近建築高度之限制,及機場用地之保留,目前在美國各機場之滑翔角度,規定為一比十五至一比四十,而照歐洲之標準,則在機場兩英裏半徑以內房屋建築之高度,均受限制。
根據以往經驗,客貨上下之集中,及機場面積之不足,實為空運站擁擠之兩大原因,飛機容量日增,跑道亦隨之加長,美國新建之愛德屋機場,因鑒於紐約拉瓜地亞機場之擁擠狀態,其保留之面積,竟達長九英裏、寬五英裏之大,本市原有機場,已無法作合乎國際標準之發展,故計劃總圖內對於現有之龍華江灣兩機場,只加以維持或稍予擴充而為市區之降落場所,以外並建議在乍浦附近設立一大規模之空運站,為遠洋空運之根據地,並與港口鐵路及公路各總站取得連系,此項建設,須預留廣大空地,以適應國際之標準,至龍華江灣兩機場,又可作為乍浦總站之供應站,而江灣機場,因與吳淞港口接近,對於外洋與內河航運乘客之聯系,亦有其特殊之價值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