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都市计划/初稿/第七章
交通
编辑交通计划概论
编辑甲、引言
编辑就历史之观点而言,人类活动之分工,为都市形成之因素,在每一社会之历史过程,产生各项职业,或为生产,或为服务,均逐渐趋向专门化,是为都市组织之开始。
但都市社会之存在,实已说明交通系统之形成,其程度与技术之进步为正比例,都市交通所影响之范围,通常为抉定其基本生产之因子,本市影响所及,从太平洋东岸以至苏彜士运河及国境之西部,仅长江流域,即有二亿五千余万之人口,仰赖于本市之供应,如以纽约为比较,则全美进出口货物运输之经由该市者,只占百分之五十八,所供应之人口总数,只达六千五百余万,如我国工业化之程度,能及美国标准,则本市之运输量,将为纽约之三倍半,至国内交通将来之进展,尚未估计入内,而此种因素之可能増加本市运输量,乃为必然事实也。
如上所述,本市之为世界上最重要交通中心之一,殆无疑义,如我国之技术水准能追及欧美各国,则本市在交通上之称雄世界,实有可能,盖以本市地理上位置之优越,其供应人口,实远较纽约或伦敦为众。
由此可知本市之计划,实非地方性之问题,而为有全国及国际之重要性者,故此项交通计划,应在其他经济需要之前,实为都市计划中罕有之例。
但凡大都市之交通,其性质均极复杂,茍乏组织,则拥挤乃为必然结果,如本市仍照前此凌乱发展、则拥挤情形,行将变本加厉,故整个有系统之交通计划,乃为当前之急需,总图内所示之交通系统,乃同人等为这应将来之需要,并将各项交通问题,详予分析研究之结果,其最先引起注意者,厥为交通之成因,交通之成因有二,即货运与客运是也,在欧美各国,货运量与客运量为四与一之比,以本市之情形而论,自稍有不同,但以总图之设计,系为这应将来之进展,同人等故认此项先例可资采用。
乙、货运
编辑货运之设计,应分为四大类,其功能及起迄点各有不同,故在方法及路线上,均须分别处理如下:
- 一、商业过境货物
- 二、农产品,(食物)
- 三、原料及燃料。
- 四、制成品及半成品。
- 一、商业过境货物 此种运输只往来于终点各站,货物到达港口,即转装其他船只,或铁路,或运货汽车,如出口货物,则用相反程序,故本计划之港口设备,均有直接铁路及公路之联系,而较大之港口,更需特种之终点站及调车站也。
- 仓库至码头间之良好铁路联系,亦为必要条件,但目前本市货物,在仓库长期堆积之办法,实应予以废除,现代商业之需要,为使货物之转运,迅速完成,而当中无须再用其他交通工具及人力工作,此本计划所以拟将各水陆运输终点站加以调整,及建议港口设备之完全机械化者也。
- 运输路线,须予妥为设计,使与建成区内之交通线不致混合。此种全国性而非地方性之交通,在可能范围之内,实应与地方交通系统隔离。
- 二、农作品 此种运输,可有不同方法,大宗批发货品,多用水运,其中一小部分或用铁路,此项运输,将因本市农产地带扩展之需要而加重,故须设法使农作地与批发市场取得联系,将来货运汽车之应用,恐愈趋重要,尤以此种易坏货物之运输为然,故特种之公路及铁路,与小型之航运终点站,须与批发市场接近。
- 以本市范围之大,应有各种专业批发市场之设立,如肉食,鸭,蛋,蔬菜,及水产等是也,此种专业市场,为全日交通之中心,故以设于建成区之外围为宜,且须使附近区域,易于到达,批发市场分配工作所产生之交通,多在黎明之前,但设计时须注意此种交通,使勿与清晨离家工作之客运混合,乃为至要。
- 三、原料及燃料 此种运输,对工业区只生运输终点之关系,此种货物之运输线,以其来源及终点之距离而定,远距离之货物,皆由船只运输,而止于港口,区域间之供应品,类皆集中铁路终点站,或内河航运及沿海航运之终点,至邻近地域之原料,则多用货运汽车,由公路输送,由此可见原料之来源,能决定运输之方法,而间接影响及运输站或地方交通之路线也,此种货运所产生之大量交通,必须设法诱导,而避免通过一切住宅商业及娱乐地区,而使之分裂及引起交通之拥挤,在市区内,此种交通,须特设路线处理,使与居民日常向工作地点往返之路线,不致混合。
- 四、制成品及半成品 工业之原料及燃料,须从其来源运至应用地区,但制成品运输之流动方向,则适得其反。
- 基本工业制成品大部分运往外埠,故多用铁路与航运终点站,通常均利用运输原料之交通线。
- 非基本工业之制成品专供市内消耗,故其运输线遍达全市,此种运输,应专用货运汽车,在道路系统之设计上,应用一种绕越路线网,使货运在目的地之外,不至通过其他建成区。
- 半制成品之运输,可有两种不同之方向,其运至外埠者,须先至水陆各终点站,从而利用原料运输路线,如半成品须在本市加工完成者,其造成之交通动向与非基本工业同,此种货物在各工业区往来流动,其计划要点,亦复一致。
丙、客运
编辑客运可分为三种。
- 一、过境交通
- 二、区域交通
- 三、地方交通
- 一、过境交通,常与邮政运输并行,其交通量虽较地方交通为少,但在集中地点如水陆各终点站等,亦能产生大量之交通,因客运与邮运之速度,至关重要,故其一切联系上之需要,亦与货站相同,其路线须与货运路线平行,并应组成一绕越路线系统,以免拥塞,而増加速度。
- 二、区域交通,为最短之远程交通,可用铁路及公路各线解决,此种交通,包括一大部分游览交通,尤以星期假日等为甚,故不独在运输工具上须予考虑,并应会同主管当局,为各种游览程序之设计。
- 三、地方交通,为运量最大之交通,如计划不善,可予居民以种种不便,在设计上须予详为分析研究者,计有下开各项:
- 一、与工作地区来往之交通;
- 二、与学校地区来往之交通;
- 三、与商店地区来往之交通;
- 四、与游乐地区来往之交通。
此四项者,实为造成现代都市主要交通之因子,所有交通之拥塞,皆由于上述之一项或数项,杂以货运交通所造成之结果。
地方客运交通之计划,应有三项目标:
- 一、缩短各起迄地点间之距离,藉以减少造成交通之主因,而使机械运输为不需要。
- 二、尽量分隔货物与人口之流动。
- 三、在市区铁路,公共汽车及电车各路线上,配置充分之地方小站,使乘客无须在数主要点上集中。
丁、地方运输
编辑地方性之水道运输系统
编辑本市区城内河道颇多,可为地方及区域间货运之主要工具,据各方之经验,对于一般货运,尤以体积庞大而时间因子又属次要者,以水道运输较铁道为适宜,我国享有此种天然水道交通系统,自古以来,已加应用,大上海区域据长江之出口,实处水道运输枢纽之地位,故在工业地区,水道运输之速度及力量,不宜估计过低,益以此种天然资产,实为其他各国(如德国在第一次大战以后)须付极大之代价而取得者也。
小河道之整理及农田水利
编辑同人等在计划之初,认为本市之河道,负有两种不同使命,一为交通,一为农田水利,而后者在产米区域,更为重要,在将来进步情形之下,此两种使命,须各用式样及构造不同之水道,加以完成。现有一部分之水道,在每年中局部枯竭,或因淤积过甚,而致无法利用,此种情形,须为设法改善,或另辟新水道,而与现有水道连合应用。
地方运输
编辑本市因为交通及工商业之中心,故人口增加,范围扩大,乃为必然之结果,此种形势,造成本市两种不同之交通问题,即地方运输及市区交通是也。
长途及地方之运输,固偶可使用同一路线,然此两种不同之问题,须为分别处理,方得解决。
本总图内曾以规定土地使用之区划方法,而将地方性之交通量减至最低限度。至长途运输,则可用下开办法处理。
- 一、保留广大地域,以为港口设备、货运公路站及铁路站等项需要之准备。
- 二、増加交通设备,如铁路改铺双轨,及増加专业港口,以为海洋,沿海及内河各种船只,乃至渔业,燃料,食粮及冷藏品等项运输之应用。
- 三、交通终点站及交通线之机械化,藉以増加其容量,而无须扩大其范国。
戊、区域计划之引用
编辑本市将来交通及运输上之问题,实应由区域观点,而谋解决,荀仍以本市之市界为对象,则最后必致产生不良结果,一如前此伦敦或纽约所陷之销误,或更有甚焉,本计划总图引用区域计划,以本市为全区内最重要之交通中心,即所谓全国最重要之港口区域,从而设计交通系统,实为根本解决之办法也。
港口
编辑甲、港口概论
编辑本市所以存在之理由,即以其为我国海岸最良之港口,上海区域之地位,无论对于海洋,沿海,或内河之航运,皆为非常便利,故本市之交通系统,应以港口需要,为最重要之因子,其须审慎计划,以为将来发展之准备,实不言可喻也。详考港口之优劣,其系于天然之条件者有三;
- 一、船只停泊地点,及水深度之适宜。
- 二、接连优良之内地交通系统。
- 三、适宜之气候条件,如冬不冰结,夏无飓风,及高低潮位相差不大等项。
我国沿岸之其他港口,在上述条件中,虽或有其中之一二条优于本市,然总括而论,则本市皆优于现在任何港口,其理由如下。
- 一、本市处我国东海岸线之中点,与世界各国之航线联系,
- 二、本市港口,水深度达九公尺以上,为优良之深水港。
- 三、本市之腹地,面积最广,人口最多,且有良好之天然交通路线,运输费用,可极低廉。
- 四、本市港口,全年不虞冰结,冬季亦可使用。
- 五、本市高低潮水位相差甚少。
- 六、本市受飓风之影晌,亦不太大。
虽然时代进展,科学进步,人文物质之建设。亦应随时代之巨轮转动,方不落伍,本市港口虽有尹种优点,但为应付将来发展之局面,如轮船载重及速度之增加,及国际贸易之进展等项,尚须却以进一步之研究,而作及时之准备者也。
乙、大上海区域内筑港之可能方式
编辑大上海区域之港口,能有航线多条,现浦江沿岸之各码头,虽可由长江口经神滩到达,但吃水二十迟以上之船只,其航道即需经常疏浚方得通行,惟吴淞附近,水深河广,实内河港之理想位置。
浦东半岛之外围,在东北及东南,皆有沙滩,故充其量只能供浅水渔船使用,愚惟在西南邻近乍浦之处,水深达七十迟以上,进出便利,为区域中海洋船港之最佳地点,对于邮件,旅客,以及各种货物之运输,尤为适宜,查港口由点而面之发展,已为现代都市计划原理之一,故本市之港口问题,其最有效之解决方案,即为将港口设备,分置于区域内适当地点,如乍浦吴淞等地,至于渔业,燃科,粮食,及冷藏品等各专业码头,则可沿黄浦江及图示新运河之一带,分别发展。
丙、浦东筑港问题
编辑同人等对于浦东筑港问题,曾作慎重之考虑,认为此项计划,非惟费用过高,且对于目前本市建成区之拥挤情形,将使更加严重。
查本计划基本原则之一,为港口设备之机械化,及与铁路公路之直接连系,浦东既无腹地,则势必赖桥梁或隧道与浦西之铁路公路连接,如多筑桥道,则费用浩大,及在构造上发生障碍,如数量不足,则由港口而至全市两岸之交通,必集中数主要点上,在将来黄浦西岸之全面发展时,此大量之交通,势必经过建成区域,非惟与都市计划原则全相抵触,且使浦西之新旧市区,永蒙其害。
总图内之浦东地区,除沿江一带有住宅区之发展外,其余皆列为农作地,因浦东在地理位置上,与本市中心仅一江之隔,至宜发展为一农作地带,以供应本市所需之肉食,菜蔬,及鸡蛋牛乳等日常食品,而为最经济有利之措施,在浦东发展之住宅区与市区之联系,暂可不需桥梁或隧道,如用现代新式轮渡,已足资应付,对于建设费用,亦可节省。
建筑桥梁之问题,除増加交通之集中外,尚有其他缺点,如高桥之引道位置,将使沿岸地区之车辆绕道而行,至感不便,即引道之本身,亦必呈拥挤现象也。
丁、渔业码头
编辑上海之有渔业中心,由来已久,以前十六铺之鱼类批发市场,及近年成立之渔市场,即为渔业码头之一种,我国沿海捕鱼船只,行动迟缓,将来必须全部机械化,方能发展,就现代捕鱼舰队之功能而论,渔业港应居适当地位,俾渔船往来迅速,既可减少时间上之损失,又能将船只充分利用,如在浦东半岛至乍浦区域之海岸线上,设一渔业专港,当较浦江现有之设备为优越矣。
以华中腹地之广,其足以维持本市大规模机械捕鱼之设备,实属毫无疑问,然茍欲达到使大量低价水产供应内地需要之目的,则大规模冷藏运输之设备,实为先决条件。
同人等建议在金山卫附近设一渔业港,以供应长江三角洲及整个长江流域之需要,除交通设备外,并有冷藏仓库设备,借此将全年需要之供应,加以调剂,现中央对我国渔业之机械化,首先倡导,故同人等之建议,或亦为时代之需要也。
戊、黄浦江通连乍浦之运河
编辑为联系区域内各港口而使合并为一有机性之系统起见,同人等认为由乍浦至黄浦江开筑运河,实属必要,其接连地点,以在黄浦江之湾曲成直角处为最适宜,新运河能予大上海港埠区域以两条通海出路,同时又增加一运费低廉载量极高之水道,此外并能有利于区域工业之发展,因运河开筑后,两岸土地水运交通之便利,可造成优良之工业基地。
新运河对于本市疏散之政策,交大有补益,由此产生之工业及住宅地区,使疏散政策之推行,得有各种之便利,而沿岸土地之增值,实足补偿开筑之费用而有余也。
己、自由港问题
编辑自由港之设立,多因比邻国家缺少良好港口,故借此获得运输业务,以我国之地理形势而言,本市设自由港之可能性甚少,然本问题纯属政治经济问题,系乎国家政策,大上海区域倘认为有自由港之需要,则同仁等建议在乍浦设置,因黄浦两岸接连市区,实无法防范走私及杜绝流弊也。
铁路
编辑甲、货运
编辑在以大上海区域为中心之交通系统内,航业及港口设备,虽属重要,而六地运输,亦不能愈视,长江流域各要点,固能用船只直达,而全区域面积辽阔,水路运输不能负全部之责任,长江各支磕仅能通航五十吨重之船只,即使用拖轮办法,运量亦不过三四百吨,而以现代新式火车之进步,一列车之运量可达六千吨之数字,将来我国铁路改善,对于时间因素重要之货运,当愈趋重,要且能与水运抗衡,至于与公路之比较,则单轨铁路之运量,可超过三四条重要公路,乃为不可否认之事实也。
新路线
编辑大上海地区,现仅有京沪沪杭两铁路线,故其在经济上之效力,不能与欧美各国相提并论,同人等为对付将来交通之发达,认为应配合全部交通流动之趋势,而计划一有机性之铁路网,总图内所增设之各重要直达线,即以此为目标,为本区之经济发展,及使生产事业,更得平均分配起见,此项实施,实为必要。
同人等在本计划内特别规定由水运终点站至内地之路线,使其绕越现有市区中心,例如吴淞至苏州,乍浦至杭州,及乍浦至苏州各线等,此种新设路线,均为双轨,以达高量运输之目的,此外另一新线,由吴淞经常熟江阴而达镇江,故本市及附近区域所需之米量肉类及农业品,均可由各线供应,浦东铁路系统,亦拟加延长,经由南汇大团奉贤而连接乍浦金山松江之新线,浦东另一新线为,由上南铁路三林起点,与黄浦江及新运河平行至拓林附近,连接南汇奉贤之新线。
车站
编辑在都市计划中,铁路车站之位置,实为困难之问题,货站及调车站,以其功能而论,实应琉敦,但每以市区空地之缺乏,难以推行,循至货物进出,须经较远距离,时间金钱,两俱损失,本计划中每一市镇单位,或卫星市镇,均设有货运站,面积照每十五万人二十公顷计算,所有货站与地方及区域之交通线,均有这当联系,每一市区单位,设一调车站,且皆设于工业地区之旁,以便各工厂添筑岔道,在吴淞及乍浦两主要航运站附近,设置主要货运站,以利货物迅速之转运,专业码头中,如龙华之煤业码头,亦备有较大货站,而处理此笨重之货物,此外同人等认为尚需设主要之货运终点站两处,一在京沪线之南翔,一在松江,又在昆山计划一总货车场,以便集中编配所有货车,但经由杭州者除外。
乙、客运
编辑以我国幅员之大,旅客空运,虽甚适宜,惟铁路运量,实远非空运所能及,据其他国家经验,在五百英里内之铁路运输,较空运为经济便利。如采用双轨线与新式信号及优良之机头,则此有利限度,可扩至八九百英里,即使将来空运发达,而以铁路为航空线之预备线,亦甚有价值也,
区划间之交通,曾经同人等之特别注意,兹建议开辟铁路新线如左:
- 第一线,由上海至青浦,以应付往来太湖国立公园之交通;
- 第二线,由上海至闵行,再经松江而接连沪杭线;
- 第三线,由乍浦与新运河并行,连贯各工业地带,至松江而与沪杭线连接,。
本计划内主要之客运总站有三,一在上海北站现址,一在吴淞,一在乍浦,而另一次要总站,则为前此被毁之南站,但其位置稍向西移,并利用城区高速铁道与北站连接。
各市区单位,均有地方性之铁路车站,与地方货运站大致相同,在原则上,每市区单位,应有一地方性之远程铁路车站,而每一市镇单位,则有一市镇铁路车站,在建成区内,此种市镇铁路车站之距离,约自二至二、五公里。
丙、市镇铁路
编辑路线
编辑市镇铁路网,由环形线两条与向各方之辐射线所织成,内环约与中山路连接及平行,各辐射线之起点,始自北站附近,经吴淞,浏河,昆山,松江,乍浦,而返至上海在南站附近,与内环连接。
都市之大量客运,当以电气化之市镇铁路系统为最有效,单轨线单方之运输量,每小时可达八万人,至于其他交通工具,路面电车线,每小时一万三千五百人,公共汽车线,七千五百人,三行汽车道、四千一百人。
外环路线及辐射路线,可连接大部分卫星市镇,而使公路交通减至最低限度,盖铁路之速度实较公路为大也。
路基高度
编辑现代都市交通之组织,绝不容两主要交通线之平交,本市旧有铁路与道路之交点,全属平交,不但有阻交通,且有阻市区之发展,同人等建议,在原则上将所有平交点加以废除,故市内铁路与道路系统之路基,应各在不同高度。
低行或高架铁路线,为两种可能办法,因尚无费用比较之数字,总图中对于市内铁路,只能暂作高架路线之假定,盖以本市地质及地下水线之关系,地下铁路,或低行铁路之建筑,造价必高。
至于新铁路线种类之最后选择,同人等认为应由两路管理局在技术及经济之可能性上,先作详尽之研究,再为决定。
线路之电气化
编辑同人等认为市内铁路,须予全部电气化,至京沪沪杭及其他新线,亦应电气化至相当地点。
另一办法,为使现有之铁路干线止于区域之外围,由此接连一全部电气化之地方运输系统,此计划之晋级可能性,颇有研究价值。
公路及干路系统
编辑甲、区域公路
编辑交通干线系统总图内,有区域公路多条,均为直通路线系统之设计,使达迅速安全之目的,兹特分别说明如左:
- 公路第(1)号,由吴淞港经蕴藻浜,南翔,松江而达乍浦,此线实为乍浦之海洋港,与吴淞之内河港之联系,使两港间之客货运输,转运迅速。本线全程,绕越所有市镇中心。
- 公路第(2)号,由乍浦经松江而达昆山。
- 公路第(3)号,由上海经昆山,苏州,而达南京。
- 公路第(4)号,由上海经吴淞,浮桥,而至常熟。
- 公路第(5)号,由上海经青浦而达本计划所建议之太湖区域国立公园,其末段为一带形之林荫大道,只作客运之用。
- 公路第(6)号,由乍浦经松江,太仓,福山,而达江阴,此线为本区之农作地带环形公路线,同时将福山及江阴等地之农业港,与本市连系。
此外更有其他较小之路线多条,且有一部分为利用原有之公路线,但须全部加宽整理,并特别注意绕越各市镇之设计,至于各公路之用途,应以一部分为农作物及原料或制成品之运输。
乙、环路
编辑本计划总图内,有一环绕本市之主要环形干道,以现有之中山路为基础,从而发展放宽,并避免全程之平交点。在本线之北段,须稍加调整,以增加交通之速度及安全。
丙、干路
编辑中区以西藏路为南北之干路,与上开中山环路连接,并将扩大之商业区,与原有之住宅区完全隔离,所有干路,均须避免与任何道路之平交点,中区之东西干路,起自中山东路与苏州河之交点,与苏州河并行,西达中山西路,并与将来虹桥区之干路连接,干路及环路与辅助干路之交点,平均相隔两公里,干路间之交通,将由联系路线接通之。
丁、辅助干路
编辑本市中区,由一新型之辅助干路系统,分成段落,每段落在商业区约为宽四百公尺,长八百公尺,在住宅区约为宽六百公尺,长一千公尺,愈近环路、则段落亦随同加大,此种辅助干路,将为本市现有各区之主要交通线,其交点为等高,但以旋转广场联系之,与辅助干路平行者,尚有一种联系路线,其功能为引导每段落之交通,至各辅助干道之交点,在住宅区域每一段落内,交通量当不甚大,故能用较狭之道路,其组织,亦可不受辅助干路位置之限制。
戊、新市区单位之公路及街道系统
编辑新市区单位内之公路及街道系统,系为应用近代土地使用原则,并配合本市特别需要之实施方案也,此项组织,可将日常交通,纳诸条理,且能大加减少,如上文所述之客运交通四大分类,不但均可缩至半小时步程之内,而行人及自行车之交通,亦易导至一定方向,使与其他交通相遇之机会,减至最 少程度,此项办法,可使市镇中心,避免大量之交通,同时又不致在其他地点,产生另一拥挤,而使不经济之道路建筑费用得以节省。
另一方面,在各新市区单位内之土地使用及区划之设计上,将使过境交通,在驶离辐射干线而侵入建成区域时,必致引起时间损失,借此间接限制过境交通之通过建成区域,一切公路,均与交通之性质及起迄地点,作有效之配合,藉以诱导所有交通,尽量利用公路,而使各新市区单位内之工商业及住宅等地区之街道,只须负担地方上所需之货运交通,因而得为最经济之设计。
居民每日往来工作地点之步行路径及自行车道,均应另为设计,使与街道系统隔离,而一般之行人交通,亦可加以利用,此项办法,可使交通量及道路之宽度减低,盖以行人与车辆之交通,由此得以大部隔离,以目前一般市民对于交通规则常识之缺乏,实为有利之办法也。
如上所述,本计划之市镇单位,可分为数中级单位,每一中级单位,又分为若干小单位,故在交通之设计上,必使中级单位与小单位不受主要交通路线之分割,而此项路线所通过之地区,应以市镇单位为限,在中级单位及小单位内之街道宽度,将以能容两车并行为最高标准,且在道路上亦得停放车辆,至道路之详细设计,则仍有待于进一步之研究也。
地方水运
编辑在上文中,同人等曾将地方水道对于本市交通之重要性,提请注意,现再稍予论列,查地方水道,对于工商业所需之原料及燃料,以及制成品与半制成品之运输,均极经济,已为尽人所知,本市现有水道数量至大,亟应加以改善利用,惜同人等目前对于本市各水道调查统计之资料,尚未有获,只能在原则上规定此项水道,将为本市交通系统内之一主要部分,而苏州河及蕴藻浜两水道须予大量改善而已。
同人等在水道交通方面,兹建议如下:
- 一、目前苏州河之弯曲过多,耗费运输时间,至为不便,应在北面工业地带,自麦根路至曹家渡加开直线运河,以便船只直接通过,至原有弯曲之处,仍可作起卸码头之用。
- 二、蕴藻浜应照图示加以改善,并利用现有一部分之浜道。
- 三、浦东与浦西之轮渡,须即开行,使浦东得以发展为住宅及农作地区,此种轮渡设备,除客运外,并须能作汽车,货车,及货物之运输
同人等兹再建议下开各条,为将来水道计划之原则。
一、所有工业地区内之河浜,应利用为运输原料及燃料至各工厂之交通线,同时并将制成品及半制成品运至各终点站,以便转运。 二、能作区域交通之河道,须予放宽或取直,使最低限度,能通行六百吨之船只,此项改善,及随后养护之费用,以其所产生之经济效能而言,实至为值得。 三、凡对于地方及区域之交通,或农田灌溉各方面均无大用之河道,须予填塞,藉以改进环境卫生。
飞机场
编辑空运问题,在本市将日趋重要,以本市内外交通范国之广,且必发展为我国东海线上主要之空运站,空运之性质,大部将为客运,货运则以邮件或其他贵重物品为限,在美国、货物空运之费用,为铁路运输费之十二倍,航空客运,对于一部分以时间因子较费用为重要之乘客,业已取得相当地位,故即以在国内交通而言,其发展之可能性亦属甚大,至本市将来茍能发展而成国际远洋航空中心之一,则空运前途更不可限量矣。
在都市计划中之空运问题,仅属机场范画部分,包括机场附近建筑高度之限制,及机场用地之保留,目前在美国各机场之滑翔角度,规定为一比十五至一比四十,而照欧洲之标准,则在机场两英里半径以内房屋建筑之高度,均受限制。
根据以往经验,客货上下之集中,及机场面积之不足,实为空运站拥挤之两大原因,飞机容量日增,跑道亦随之加长,美国新建之爱德屋机场,因鉴于纽约拉瓜地亚机场之拥挤状态,其保留之面积,竟达长九英里、宽五英里之大,本市原有机场,已无法作合乎国际标准之发展,故计划总图内对于现有之龙华江湾两机场,只加以维持或稍予扩充而为市区之降落场所,以外并建议在乍浦附近设立一大规模之空运站,为远洋空运之根据地,并与港口铁路及公路各总站取得连系,此项建设,须预留广大空地,以适应国际之标准,至龙华江湾两机场,又可作为乍浦总站之供应站,而江湾机场,因与吴淞港口接近,对于外洋与内河航运乘客之联系,亦有其特殊之价值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