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八 大學衍義補
卷七十九
卷八十 

○躬孝弟以敦化

《商書·伊訓》曰:立(植也)愛惟親,立敬惟長,始於家邦,終於四海。

蔡沈曰:「孝弟者人心之所同,非必人人教詔之,立愛敬於此而形愛敬於彼,親吾親以及人之親,長吾長以及人之長,始於家,達於國,終而錯之天下矣。」

臣按:先儒有言,孝弟之道達之天下,而謂之立者,盡吾愛敬之道於此,使天下之愛其親者莫不視我以為法,盡吾敬長之道於此,使天下之敬其長者莫不視我以為準,此即所謂建中建極也。愛敬之道既立於此,則愛敬之化必形於彼,始而一家,次而一國,終而四海之大莫不各有親也、各有長也亦莫不有愛敬之心也。觀感興起,孝弟之心油然而生,則各親其親、各長其長而天下平矣。臣惟天生人君而付之以肇修人紀之任,必使三綱六紀皆盡其道,然後不負上天之所命,然其所以肇修之端則在乎愛敬焉。愛敬既立則由家而國而天下,天下之人無不愛其親、敬其長,人人親親而長長,家家能愛而能敬,天下之人皆由吾君一人植立以感化之也。

《禮記》:子曰:「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教以慈睦而民貴有親,教以敬長而民貴用命,孝以事親,順以聽命,錯諸天下,無所不行。」

葉夢得曰:「君子無不愛也,自親而推之則有殺,故以愛親為始;君子無不敬也,自長而推之則有等,故以敬長為始。始乎親而達其教於天下,凡有親者莫不敦愛而相顧也,故曰教以慈睦而民貴有親;始乎長而達其教於天下,凡有上者莫不用命而相尊也,故曰教以敬長而民貴用命。親親、長長,君子所自立而效至於天下平,故曰錯諸天下無所不行。」

臣按:人君之愛其親、敬其長,盡吾為人子、為人少之禮耳,而非欲人之貴有親、貴用命而為之也,然而天下之人見吾愛吾之親、敬吾之長,則曰以萬乘之尊、四海之富猶且盡為人子之禮以愛其親,盡為人少之禮以敬其長,況吾儕小人哉?於是咸知以愛親為事而敬其貴,於是由己父之親而推之,凡一家之親不敢以不愛焉;咸知以敬長為事而用其命,於是由己兄之命而推之,凡在上之命無不順焉,是則人君之愛敬行之於一家,自然有以錯之於天下之大。此無他,以心感心,天下無異心;因化致化,天下無異化故也。

《孝經》: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弟。

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

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弟,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

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臣按:《孝經》,孔、曾問答之言而曾氏門人所記者也。首言孝為至德要道而教之所由生,因孝而推言乃悌,蓋以孝者必悌,未有孝而不悌者也。教以孝以敬天下之父,教以悌以敬天下之兄,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推其極以至於通神明、光四海,是則孝悌雖曰為治之要道,其實人君之至德也,而德之所以為德,則以敬為本焉。

《論語》: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謂幹犯在上)者鮮(少也)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謂悖逆爭鬥之事)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朱熹曰:「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言人能孝弟則其心和順,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亂也。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為仁猶曰行仁。與者,疑辭謙退,不敢質言也。言君子凡事專用力於根本,根本既立則其道自生,若上文所謂孝弟乃是為仁之本,學者務此則仁道自此而生也。」

臣按:人之生也,得天地之理以為性,性之中則具此仁焉。具此仁理自然便有此和順之德,故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是則所謂孝弟也。孝弟出於良心,自然不為逆理亂常之事,君子知其然,凡事必務於根本。根本既立,然後推之以仁民愛物,無一民不得其生、無一物不得其性,皆由乎一念之仁,而一念之仁則起於愛親而敬兄也。

《大學》曰:上老老(所謂老吾老也)而民興(感發而興起)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幼而無父之稱)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度也)(所以為方之器)之道也。

朱熹曰:「言此三者上行下效,捷於影響,所謂家齊而國治也,亦可以見人心之所同,而不可使有一夫之不獲矣。是以君子必當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間各得分願,則上下四旁均齊方正而天下平矣。」

臣按:朱熹嘗言《大學》先說上行下效,則絜矩處是就政事上說,若但興起其善心不使得遂其心,雖能興起亦徒然耳,如政煩、賦重,不得養其父母、畜其妻子,安得遂其善心?須是推己之心以及於彼,使彼仰足以事、俯足以育,方能使人興起者,聖人之化也。然有以化之而所以推己處之者,可無其則乎?所謂則者矩也,矩者所以為方之器也。先儒謂匠欲為方必先度之以矩,欲平天下者以何物為矩而度之邪?亦惟此心而已。我心所欲即人心所欲,我欲老吾老、長吾長而人亦欲老其老、長其長,吾即推吾之所以欲老老、長長之心而度天下之人心,知其心所欲老老、長長而無異於我也,以我之心度彼之心,吾之老者吾老之使之得以安其老,吾之長者吾長之使之得以遂其長,吾既得以遂吾老之、長之之心,而彼之有老有長者亦得以遂其老之、長之之願,而為其老者、長者又皆安其老、遂其長,無一人之不得其所,無一家之不如其意,無有廢而不舉之處,無有偏而不均之患,人人皆然、家家皆然,推之於國而國亦然,推之於天下而天下亦莫不然,古之所謂明明德於天下者,其端實在於此。蓋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心德之全在於仁,而行仁之本先乎孝弟,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行之之端於是乎啟,處之之則於是乎周,治國平天下之要道,孰有加於此哉?

孟子曰:「謹庠序之教,申(重也,丁寧反覆之意)之以孝弟之義,頒(與班同,老人頭半黑白者)白者不負(任在背)(任在首)於道路矣。」

朱熹曰:「庠、序皆學名也,夫民衣食不足則不暇治禮義,而飽暖無教則又近於禽獸,故既富而教以孝弟,則人知愛親敬長而代其勞,不使之負戴於道路矣。」

臣按:先儒有言,古者道路之間輕任並、重任分,班白者不提挈,不特子弟代父兄之勞,凡行道之人少者皆分代老者之任。行道者如此,則居家者可知,於其家者既能孝弟如此,則其於國者必能尊君親上矣,若是者豈非庠序設教之功哉?然學校之設所以明倫,人倫非止於親長也,而聖賢之論立教者莫不以孝弟為先焉,孟子告齊梁之君又欲其於孝弟之義深致其丁寧反覆之意,蓋以孝弟者人心之所同,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平天下之要道實有在於斯焉。

孟子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朱熹曰:「親、長在人為甚邇,親之、長之在人為甚易,而道初不外是也。舍此而他求,則遠且難而反失之,但人人各親其親、各長其長,則天下自平矣。」

張栻曰:「使人各親其親、各長其長,其本在人君親其親、長其長以倡率之而已,味此數語,堯、舜、三王之治可得而推矣。」

臣按:先儒有言,仁義根於人心所同,有行之則甚近而易,其要在乎親親、長長,但人各自親親、長長,則仁義流行天下,豈有不平者乎?張栻謂「味此數語,堯、舜、三王之治可得而推」,則是唐虞、三代之治所以後世不及者,以人人有士君子之行也。人人有士君子之行,則溥天之下無一人而不孝不弟焉,孝弟者行仁義之本,仁義充塞於天下,豈非雍熙泰和之世乎?

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朱熹曰:「仁主於愛而愛莫切於事親,義主於敬而敬莫先於從兄,故仁義之道其用至廣而其實不越於事親、從兄之間。蓋良心之發最為切近而精實者,有子以孝弟為為仁之本,其意亦猶是也。」

臣按:孔門傳授以孝弟為仁義之實,而施於政治者必本仁義,而仁義之推行必始於孝弟,孔子曰「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曾子曰「孝者所以事君,弟者所以事長,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而孟子於是二者尤切切焉不一而足。蓋親親、長長達於天下而為仁義,天下之人各親其親、各長其長則仁義之效著而天下無不平治矣。

孟子曰:「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陳氏(失其名)曰:「孝弟者人之良知良能,自然之性也。堯舜人倫之至,亦率是性而已,豈能加毫末於是哉?」

又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朱熹曰:「良者,本然之善也。孩提,二三歲之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愛親、敬長,所謂良知、良能也。親親、敬長雖一人之私,然達之天下無不同者,所以為仁義也。」

臣按:為治之道不外乎仁義,而仁義必先於孝弟。蓋人人皆有愛親之心,所以愛親者即仁也;人人皆有敬長之心,所以敬長者即義也。親者吾之私親,吾愛吾之親若私也,然而通之天下之人亦莫不愛其私親,與吾之所以愛吾之親者無以異,使有一人之不愛焉非所以為仁也;兄者吾之私長,吾敬吾之兄若私也,然而達之天下之人亦莫不敬其私兄,與吾之所以敬吾之兄者無不同,使有一人之不敬焉非所以為義也。噫,良心出於一人之私,仁義通之天下之大,因心為治,天下之平其端在此矣。

《王制》: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後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周人修而兼用之。

孔穎達曰:「人君養老有四,一是養三老五更,二是子孫為國難而死養其父祖,三是養致仕之老,四是引戶校年養庶人之老。」

陳祥道曰:「虞氏以燕則以恩勝禮,夏後氏以饗則以禮勝恩,殷人以食則超恩禮之中,周則文備故修而兼用之。」

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夏後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周人養國老於東郊,養庶老於虞庠。

陳澔曰:「行養老之禮必於學,以其為講明禮義之所也。國老,有齒有德之老;庶老,庶人及死事者之父母也。國老尊,故於大學;庶老卑,故於小學。」

臣按:王者之養老所以教天下之孝也,而必於學者,學所以明人倫也。人倫莫先於孝弟,老者之於君,以德則君尊也,以齒則老者先也,人君致孝弟於其親長,下之人無由以見也,故於學校之中行養老之禮,使得於聽聞觀感者,曰上之人於夫人之老者尚致其敬如此,矧其親屬乎?萬乘之尊且如此,吾儕小人所宜興起感發也。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長吾長以及人之長,一禮之行所費者飲食之微,而所致者治效之大也。

《月令》:仲秋之月,養衰老,授几杖,行(猶賜也)糜粥(糜亦粥也)飲食。

陳澔曰:「月至四陰,陰已盛矣,時以陽衰陰盛為秋,人以陽衰陰盛為老。養衰老,順時令也。几杖所以安其身,飲食所以養其體。」

《祭義》: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遺年者,年之貴乎天下久矣,次乎事親也。

吳澂曰:「年即齒也。四代之所貴雖有不同,而其尊尚年齒則一,蓋年齒之可貴於天下,曆四代至於今不變,故曰久矣。尚齒之弟,次乎事親之孝也。」

孝弟發諸朝廷,行乎道路,至乎州巷,放乎獀狩,修乎軍旅,眾以義死之而弗敢犯也。

孔穎達曰:「上文但言弟,此兼雲孝者,以孝故能弟,弟則孝之次也。孝弟之道無處不行,故眾行孝弟雖死不舍也。」

吳澂曰:「朝廷,政令所自出,下民所視效,故先朝廷。道路,民所行之處;州巷,民所居之處;獀狩者,用眾於內也;軍旅者,用眾於外也。義謂所宜行,眾人以此孝弟為所宜行者,故寧死而不敢犯不孝不弟之事也。」

祀乎明堂所以教諸侯之孝也,食三老五更於太學所以教諸侯之弟也。又曰:食三老五更於太學,天子袒(袒衣)而割牲(製牲體為俎實),執醬而饋(進食也),執爵而酳(食畢以潔口),冕而總幹(總持幹盾立於舞位),所以教諸侯之弟也。是故鄉里有齒而老窮不遺,強不犯弱,眾不暴寡,此由太學來者也。

鄭玄曰:「三老五更互言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

方愨曰:「祀明堂以享帝,而享必配以父,所以教孝也;食三老五更於太學以貴老,所以教弟也。由太學來者,言教化之原出自太學來也。」

臣按:天子行養老之禮則下之人化之,雖以鄉里閭巷之間,莫不皆以齒序為尚也。是以人之年老者雖耄耋困窮,人知上之所敬在此也,莫不尊奉敬養之而不敢遺棄,舉斯心而推廣之,至於強不犯弱、眾不暴寡,皆自人君養三老五更於太學中來也,此無他,本孝弟之心之所推爾。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養萬民,二曰養老。《夏官》:羅氏,中春羅春鳥(蟄而始出者),獻鳩以養國老。

臣按:天子之養老有二,有國老、有庶老,貴胄謂之國子則貴而老者謂之國老,賤者謂之庶人則賤而老者謂之庶老。羅氏獻鳩以養之者,國老也;司徒以保息養之者,庶老也。

漢明帝永平二年,帝帥群臣養三老五更於辟雍,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一人為老,次一人為更,服都鸑大袍、單衣、皂緣領袖、中衣,冠進賢,杖玉杖,五更亦如之,不杖。皆齊於太學講堂,其日乘輿先到辟雍,禮殿御坐東廂,遣使者安車迎三老五更,天子迎於門屏交禮,道自阼階。三老升自賓階,至階,天子揖如禮。三老升,東面,三公設幾,九卿正履,天子親袒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爇,祝鯁在前,祝在後。五更南面,公進供禮亦如之。明日,皆詣闕謝恩。

中元元年,又行此禮,乃下詔曰:「眇眇小子,屬當聖業,令月元日,復踐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車而輪,供綏執授,侯王設醬,公卿饌珍,朕親袒割,執爵而爇,升歌《鹿鳴》,下管新宮,八佾具修,萬舞於庭。三老李躬年耆學明,五更桓榮授朕《尚書》,三老五更以二千石祿養終厥身,其賜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四十斤,有司其存耆耄、恤幼孤、惠鰥寡,稱朕意焉。」

馬端臨曰:「古人養老之禮有養於鄉者,所謂五十養於鄉,王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養老於東序是也;有養於國者,天子視學,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執醬親饋,執爵親爇是也。漢初,每鄉及縣皆有三老,歲首則使人存問,賜以束帛酒肉,或賜以爵,乃古人養於鄉之意,而國學養老天子親講之禮,則至東漢始行之。」

臣按:養老之禮則自有虞氏以來有之,至周而禮始備,其養老也,天子視學,合樂而行之。春秋、戰國此禮不行也久矣,至漢明帝始行之,曆魏晉至北朝往往舉行,唐《開元禮》雖有其儀,考之史未見其行也。蓋帝王之世以孝弟為治,老者近於父,長者近於兄,故設為視學養老之禮,所以教天下之人孝弟也。上之人以孝弟帥先天下之人,使之皆歸於親親、長長之化,無一人而不親其親而孝、不長其長而弟,禮教日明,風俗日厚,天下豈有不治平者哉?

以上躬孝弟以敦化

 卷七十八 ↑返回頂部 卷八十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