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卷第144

 上一卷 太平廣記
卷第一百四十四 徵應十(人臣咎徵)

呂群 朱克融 王涯 溫造 李宗閔 柳公濟 王涯 王潛 韓約 王氏 王哲 杜牧 盧獻卿 盧駢 封望卿 崔彥曾 崔雍 龐從
下一卷 

呂群

编辑

  唐進士呂群,元和十一年下第游蜀。性粗褊不容物,僕使者未嘗不切齒恨之。時過褒斜未半,所使多逃去,唯有一廝養。群意淒淒。行次一山嶺,復歇鞍放馬,策杖尋徑,不覺數里。見杉松甚茂,臨溪架水。有一草堂,境頗幽邃,似道士所居,但不見人,復入後齋,有新穿土坑,長可容身,其深數尺,中植一長刀,旁置二刀。又於坑旁壁上,大書云:『兩口加一口,即成獸矣。群意謂術士厭勝之所,亦不為異。即去一二里,問樵人,向之所見者,誰氏所處。樵人曰:「近並無此處。」因復窺之,則不見矣。後所到眾會之所,必先訪其事。或解曰:「兩口君之姓也,加一口品字也。三刀州字,亦象也,君後位至刺史二千石矣。」群心然之。行至劍南界,計州郡所獲百千,遂於成都買奴馬服用,行李復泰矣。成都人有曰南豎者,凶猾無狀,貨久不售。群則以二十緡易之,既而鞭撻毀罵。奴不堪命,遂與其傭保潛有戕殺之心,而伺便未發耳。群至漢州,縣令為群致酒宴。時群新制一綠綾裘,甚華潔。縣令方燃蠟炬,將上於台,蠟淚數滴,污群裘上。縣令戲曰:「僕且拉君此裘。」群曰:「拉則為盜矣。」復至眉州,留十餘日。冬至之夕,逗宿眉西之正見寺。其下且欲害之。適遇院僧有老病將終,侍燭不絕。其計不行。群此夜忽不樂,乃於東壁題詩二篇。其一曰:「路行三蜀盡,身及一陽生。賴有殘燈火,相依坐到明。」其二曰:「社後辭巢燕,霜前別蒂蓬;願為蝴蝶夢,飛去覓關中。」題訖,吟諷久之,數行淚下。明日冬至,抵彭山縣。縣令訪群,群形貌索然。謂縣令曰:「某殆將死乎?」意緒不堪,寥落之甚。縣令曰:「聞君有刺使三品之說,足得自寬也。」縣令即為置酒,極歡。至三更,群大醉,舁歸館中。凶奴等已於群所寢床下,穿一坑,如群之大,深數尺。群至,則舁置坑中,斷其首,又以群所攜劍,當心釘之,覆以土訖,各乘服所有衣裝鞍馬而去。後月餘日,奴黨至成都,貨鬻衣物略盡。有一人分得綠裘,徑將北歸,卻至漢州銜中鬻之。適遇縣令偶出見之,識其燭淚所污,擒而問焉,即皆承伏。時丞相李夷簡鎮西蜀,盡捕得其賊。乃發群死處,於褒中所見,如影響焉。(出《河東記》)

朱克融

编辑

  唐寶歷二年春,范陽節度使朱克融獵鹿。鹿膽中得珠,如彈丸,黑色,初軟後硬,如石光明。或問麻安石曰:「是何祥也?」安石曰:「此事自古未有。請以意推之。」鹿膽得珠,克融以為己瑞。鹿者祿也,鹿死是祿盡也。珠初軟後硬,是珠變也。祿盡珠變,必有變易之事。衰亡之兆也。自此克融言辭輕發。是年五月,果帳下軍亂,而全家被殺。(出《祥驗集》)

王涯

编辑

  唐丞相王涯,大和九年掌邦賦,又主簿鹽鐵。其子仲翔嘗一日避暑於山亭,忽見家僮數十皆無首,被血來仲翔前。僅食頃,方不見。仲翔驚異且甚,即具白之,願解去權位。涯不聽,是歲冬十一月,果有鄭注之禍。(出《宣室志》)

溫造

编辑

  新昌裡尚書溫造宅,桑道茂嘗居之。庭有二柏樹甚高。桑生曰:「夫人之所居,古木蕃茂者,皆宜去之。且木盛則土衰,由是居人有病者,乃土衰之致也。」於是以鐵數十鈞,鎮於柏樹下。既而告人曰:「後有居,發吾所鎮之地者,其家長當死。」唐大和九年,溫造居其宅。因修建堂宇,遂發地,得桑生所鎮之鐵。後數日,造果卒。(出《宣室志》)

李宗閔

编辑

  唐丞相李宗閔,大和七年夏出鎮漢中。明年冬,再入相。又明年夏中,嘗退朝於靖安裡第。其榻前有熨斗,忽跳擲久之,宗閔異且惡。是時李訓、鄭注,以奸詐得倖。數言於帝。訓知之,遂奏以致其罪。後旬日,有詔貶為明州刺史,連貶朝州司戶。蓋其兆也。(出《宣室志》)

柳公濟

编辑

  柳公濟尚書,唐大和中奉詔討李同揵。既出師,無何,麾槍忽折。客有見者歎曰:「夫大將軍出師,其門旗及麾槍折者,軍必敗。不然,上將死。」後數月,公濟果薨。凡軍出征,有烏鳶隨其後者,皆敗亡之徵。有曾敬云者,嘗為北都裨將。李師道叛時,曾將行營兵士數千人。每出軍,有烏鳶隨其後,即軍必敗,率以為常。後捨家為僧,住於太原凝定寺。大和九年,羅立言為京兆尹,嘗因入朝。既冠帶,引鏡自視,不見其首。遂語於季弟約言。後果為李訓連坐,誅死。(出《宣室志》)

王涯

编辑

  唐(「唐」原作「宋」,據明抄本、陳校本改。)永寧王相涯三怪。淅米作人蘇閨,本是王家炊人,至荊州方知。因問王家咎徵。言宅南有一井,每夜常沸湧有聲。晝窺之,或見銅叵羅,或見銀熨斗者,水腐不可飲。又王相內齋有禪床,柘材絲繩,工極精巧。無故解散。各聚一處。王甚惡之,命焚於灶下。又長子孟博晨興,見堂地上有凝血數瀝,蹤至大門方絕。孟博遽令鏟去。王相初不知也。未數月及難。(出《酉陽雜俎》)

王潛

编辑

  唐大和,王潛為荊南節度使。無故有白馬馳入府門而斃,僵臥塞途。是歲而潛卒,此近馬禍也。(出《因話錄》)

韓約

编辑

  韓約,唐大和中為安南都護。時土產有玉龍膏,南人用之,能化銀液。耆舊相傳,其膏不可齎往,犯者則為禍耳。約不之信,及受代還闕,貯之以歸。時為執金吾,果首罹甘露之禍,乃貪利冒貨之所致也。(出《補錄記傳》)

王氏

编辑

  唐河陽城南百姓王氏莊,有小池,池邊巨柳數栽。開成末,葉落池中,旋化為魚,大小如葉,食之無味。至冬,其家有官事。(出《酉陽雜俎》)

王哲

编辑

  唐虔州刺史王哲在平康裡治第西偏。家人掘地,拾得一石子,朱書其上曰:「修此不吉。」家人揩拭,轉分明。乃呈哲。哲意家人惰於畚鍤,自磨,朱深若石脈。哲甚惡之。其月哲卒。(出《酉陽雜俎》)

杜牧

编辑

  唐杜牧自宣城幕除官入京,有詩留別云:「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逢春一寂寥。」其後二十餘年,連典四郡。後自湖州刺史拜中書舍人,題汴河云:「自憐流落西歸疾,不見春風二月時。」自郡守入為舍人,未為流落,至京果卒。(出《感定錄》)

盧獻卿

编辑

  范陽盧獻卿,唐大中中舉進士,詞藻為同流所推。作《愍徵賦》數千言,時人以為庾子山《哀江南》之亞。連年不中第,蕩游衡湘,到郴而病。夢人贈詩云:「卜築郊原古,青山唯四鄰;扶疏繞屋樹,寂寞獨歸人。」獻卿旬日而歿。郴守為葬之近郊。果以夏初,皆符所夢者。(出《本事詩》)

盧駢

编辑

  唐盧駢員外,才俊之士。忽一日晏抵青龍精舍,休僧院,詞氣悽慘,如蓄甚憂,其呼嗟往復於軒檻間。僧問不對。逮夜將整歸騎,徘徊四顧,促命毫硯,題於南楣曰:「壽夭雖雲命,榮枯亦太偏;不知雷氏劍,何處更沖天。」題畢,草草而去。涉旬出官,未逾月卒。其詩至今在院,僧逢其人,輒話其異。(出《唐闕史》)

封望卿

编辑

  唐封望卿,僕射敖之子。杜邠公悰鎮岐下,自省中請為判官。其所常居室壁,有筆灑墨跡者。望卿一日,忽以指爪盡掐去之,其色如喪。洎侍兒或問其故,望卿默不應。無何病甚,謂侍兒曰:「記吾前日以指瓜掐墨跡否?吾其時惡之,不能語汝。每點乃一鬼字。數日而卒。(出《玉泉子》)

崔彥曾

编辑

  滎陽郡城西有永福湖,引鄭水以漲之。平時環岸皆台樹花木,乃太守郊勞班餞之所。西南堧多修竹喬林,則故徐帥崔常侍彥曾之別業也。唐咸通中,龐勛作亂。彥曾為賊執,湖水赤如凝血者三日。未幾而凶問至。昔河間王之徵輔公袥也,江行,舟中宴群帥,命左右以金碗酌江水。將飲之,水至忽化為血,合座失色。王徐曰:「碗中之血,公袥授首之徵。」果破之,則禍福之難明也如是。(出《三水小牘》)

崔雍

编辑

  崔雍起居,譽望清美,尤嗜古書圖畫。故鍾王韓展之跡,萃於其家;常寶太真上馬圖一軸,以為畫品之上者。唐咸通戊子歲,授祿二千石於和州。值龐勛構逆,豐沛間賊鋒四掠,歷陽麼(「麼」原作「歷」,據明抄本改。)郡。右史儒生,非枝拒所及矣,乃命小將齎持牛酒犒賊師,且以全雉蝶活黎庶為請,由是境亡剽戮之患。雖矯為款諭,而密表自陳。時宰有不協者,因置之以法。士君子相弔。後有得崔君所寶畫者,軸杪題云:「上蔡之犬堪嗟,人生到此,華亭之鶴虛唳。天命如何。」字雖真跡,不書時日。識者雲,聞命之後,無暇及此,其予知耶?復偶然耶?(出《唐闕史》)

龐從

编辑

  唐昭宗乾寧丙辰歲,朱梁太祖誅不附己者。兗師朱瑾亡命淮海,梁祖命徐師龐從,(舊名「師古」)會軍五萬於青口。(東晉命謝安伐青州,堰呂梁水,樹柵,立七埭為坬,擁其流以利運漕,故謂之青州坬,其實泗水也。浮磬石在下邳。)所屯之地,蓋兵書謂之絕地。人不駕肩,行一舍,方至夷坦之處。時梁祖命腹心者監護之,統師莫之能御。(明抄本「之能御」作「敢自主」。)未信宿,朱瑾果自督數萬而至。從聞瑾親至,一軍喪魄。及戰,無敢萌鬥志,或溺或浮,唯一二獲免。先是瑾軍未至前,部伍虛異,尤多怪驚,刁鬥架自行於軍帳之前。家屬在徐州,亦凶怪屢見。使宅之後,素有妖狐之穴,或府主有災即見。時命僧於雕堂建道場。(蓋多狐妖,故畫雕於中。)統未亡之前,家人望見燕子樓上,有婦人衣紅,白晝凴欄而立。見人窺之,漸移身退後而沒。時登樓之門,皆扃鐍之。不數日,凶問至。(出《玉堂閒話》)

◀上一卷 下一卷▶
太平廣記

 

本北宋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