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介部十三 太平御覽
卷九百四十二.鱗介部十四
鱗介部十五 

编辑

《易進卦驗》曰:立冬,燕雀入水為蛤。

《禮記·月令》曰:季秋之月,雀入大水為蛤。

《汲冢周書·王會》曰:東越海蛤。東越則海際。蛤,文蛤。

《三國典略》曰:周天和玄年夏,齊冀州人於蚌蛤中得瑤環一隻。

又曰:徐之才初遷豫章王綜國常侍,隨綜入北。有一人患足跟痛,諸醫咸莫能識。之才視之曰:「蛤精疾也,得之當由乘舡入海,垂腳水中。」疾者曰:「實曾如此。」之才為剖之,得蛤子二,大如榆莢。

《淮南子》曰:土龍致雨,燕雁代飛。燕春南而雁秋北也。蛤䖴珠龜,與月盛衰。

《呂氏春秋》曰:月者,群陰植稻。月望則蚌蛤實,群陰盈;月晦則蚌蛤虛,群陰湫。夫月形於天,而群陰化於淵。

《漢武帝內傳》曰:西王母云:「仙家之藥,有白水靈蛤。」

《汝南先賢傳》曰:周燮,字彥祖。好潛靖養志,惟典籍是樂。有先人草廬,廬有陂,魚蛤生焉。非身所耕,則不食也。

《南越志》曰:凡蛤之屬,開口,聞雷鳴,不復閉。

《雲南記》曰:新安蠻婦人於耳上懸金環子,聯貫瑟瑟,帖於髻側。又繞腰以螺蛤,聯穿系之,謂為珂珮。

《博物志》曰:東海有蛤,鳥常啖之,其肉消盡,殼起浮出,更薄在沙中岸邊,潮水往來碏薄,蕩白如雪。入藥最精,勝採取自死者。

崔豹《古今注》曰:島雁,常在河邊沙上食沙石,悉皆銷爛,惟食蛤不銷,隨其糞出。用以為藥,倍勝常者。

《本草經》曰:文蛤有文,味鹹無毒。主除陰蝕、惡瘡、五痔、九孔出血,生東海。

左思《賦》曰:蚌蛤珠胎,與月虧全。

蛺燮 编辑

《臨海水土物志》曰:蛺燮,似蛤,如𩷪大。

三蝬音宗 编辑

《臨海水土物志》曰:三蝬似蛤。

車螯 编辑

沈約《宋書》曰:廬陵王義真出為南豫州刺史,劉湛為長史。義真出時,居高祖憂,使帳下備膳,湛禁之。義真乃於齋內別立廚帳,會湛入,暖酒炙車螯。湛正色曰:「公當今不宜有此設!」義真曰:「且甚寒,一杯酒亦何傷?」酒既至,湛因起曰:「既不能以禮自處,又不能以禮處人!」

謝靈運《答弟書》曰:前月十二日至永嘉郡,蠣不如鄞縣,車螯亦不如北海。

移角 编辑

《臨海水土物志》曰:移角,似車螯。角移不正,名曰移角。

姑勞 编辑

《臨海水土物志》曰:姑勞,如車螯而殼薄。

羊蹄 编辑

《臨海水土物志》曰:羊蹄,似蚌,味似車螯,羅江小盧有之。

蛤蟍 编辑

《宋書》曰:王融初為司徒法曹,詣王僧祐,因遇沉昭略,未相識。昭略屢顧眄,謂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謂曰:「仆出於扶桑,入於谷,照曜天下,誰云不知?而卿此問,何也?」昭略云:「不知許事,且食蛤蜊。」融曰:「物以群分,方以類聚。君長東隅,居然應嗜此族!」

《淮南子》曰:若士方卷龜殼而食蛤蜊。

《抱朴子》曰:若士所食,此必草也。又海中自有蛤蜊、螺蚌之類,未加煮,凡人所不能啖,況君子若士乎?

蘆雉 编辑

《臨海水土物志》曰:蘆雉,似蛤蜊,殼小薄耳。

火甘切 编辑

《唐書》曰:玄和中,嶺南節度使崔詠卒。宰臣奏擬,皆不可。上謂裴度曰:「常有諫進海蚶、淡菜者,詞甚忠正,卿可求此人與之。」度出以訪人,或有言孔戣諫者。度即日以聞,乃命之。

《廣志》曰:巨延州以蚶與行估貨易。

《臨海水土物志》曰:蚶側徑四尺也。

盛弘之《荊州記》曰:始安郡駭鹿山,山上有石室,鑿內輒得骨,并獲蚶。

《嶺表錄異》曰:瓦屋子,蓋蚌蛤之類也。舊呼為蚶音憨。子,頃因盧鈞尚書作鎮,遂改為瓦屋子。以其殼上有稜如瓦壟,故名焉。殼中有肉,紫色而滿腹。廣人尤重之,多燒以薦酒,俗呼為天臠炙。吃多即壅氣,背膊煩疼,未測蒲熬性也。

烏頭 编辑

《臨海水土物志》曰:烏頭似蚶。

下來𧍧許咸切。似蛤,出海中 编辑

《臨海水土物志》曰:下來𧍧,雖似烏頭,各自有種。

又曰:𧍧蛤有似烏頭。

越王 编辑

《臨海水土物志》曰:越王,形似𧍧,殼赤,尾如人爪形。

编辑

《梁書》曰:何胤初侈於味,食必方丈。後稍欲去其甚者,猶食白魚、䱉脯、糖蟹。以為非見生物,擬食蚶蠣,使門下議之。學生锺玩曰:「䱉之就脯,驟於屈伸;蟹之將糖,躁擾彌甚。仁人用意,深懷如怛。至於車螯蚶蠣,眉目內闕,慚渾沌之奇;獷殼外緘,非金人之慎。不悴不榮,曾草木之不若;無香無臭,與瓦礫其何算?故宜長充庖廚,永為口味?」竟陵王子良見玩議大怒。汝南周顒與胤書,勸令食菜。

《茅君內傳》曰:欲合九轉,先作沙拆。取東海左顧牡蠣凡六物,令分等,各搗三萬杵。

《異物志》曰:古賁灰,牡蠣殼。

《臨海水土物志》曰:蠣長七尺。

《南越志》曰:南土謂蠣為蠔甲,為牡蠣。合澗州圓蠣,土人重之,語曰:「合澗一蠣,雖不足豪,亦可以高也。」

《永嘉郡記》曰:樂成縣新溪口有蠣嶼,方圓數十畝,四面皆蠣,其味偏好。

謝靈運《游名山志》曰:新溪蠣味蘋允,有過紫溪者。

《嶺表錄異》曰:盧亭亭,盧循遺類也。循昔據廣州,既敗,余黨奔於海島野居,惟食蠔蠣,疊殼為牆壁。

又曰:蠔即牡蠣也。其初生海島邊,如拳石,四面漸長,有高一二丈者,巉岩如山。每一房內,蠔肉一片,隨其所生,前後大小不等。每潮來,諸蠔皆開房伺蟻,入即合之。海夷盧亭亭者,以斧楔取殼,燒以烈火,蠔即啟房,挑取其肉,貯以小竹筐,趁虛市以易醑米。盧亭好酒,以蠔肉換酒也。蠔肉大者腌為炙,小者炒食。肉中有滋味,食之即甚壅腸胃。

编辑

戶典切

《爾雅》曰:蜃小者曰珧。郭璞注曰:新燕蛤也,江東呼為蜆也。

编辑

《廣雅》曰:蟹,蚭音尼。也。其雄曰蜋螘,其雌曰轉帶。

《山海經》曰:大蟹在海中。蓋十里之蟹。又,女丑有大蟹。

《汲冢周書·王會》曰:成王時,海陽獻蟹。

《大戴禮》曰:蟹二螯八足,非鱣之穴而無所寄托者,心躁也。《孫卿子》同。

《禮記·檀公下》曰:成人有兄死而不為衰者,聞子皋將為成宰,遂為之衰。成人曰:「蠶則績,而蟹有筐;范則冠,而蟬緌;兄則死,子皋為之衰。」

《孝經援神契》曰:蟹二螯,兩端旁行。螯猶兵也。小蟲而欲兩端自衛,故使旁行也。

《晉書》曰:解系坐免官,以白衣還第,闔門自守。及張華、裴頠之被誅也,倫秀以宿憾收系兄弟。梁王彤救系等,倫怒曰:「我於死晷蟹且惡之,況此人兄弟輕我耶?此而可忍,孰不可忍!」彤苦爭之不得,遂害之。

又曰:劉聰左都水使者襄陵王攄,坐魚蟹不供,斬於東市。

《三國典略》曰:周永定玄年夏四月,齊主禁取蟹蛤之類,惟許私家捕魚。

《淮南子》曰:夫釋大道而任小數,無以異於使蟹捕鼠、蟾諸捕蚤,不足以禁奸塞邪,亂乃愈滋。以艾灼蟹筐上,內置穴中,乃熱走窮穴,適能擒一鼠。

又曰:磁石引鐵,蟹之敗漆,置蟹漆中,則漆敗也。雖在明知,弗能然也。

《抱朴子》曰:若蟹之化漆,麻之壞酒,此不可以理推者也。

又曰:山中稱無腹公子者,蟹也。

又曰:兵地生蟹者,宜急移軍。太一在主帳擲晷,不可攻也。

《郭子》曰:畢茂世云:「左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可了一生哉!」

《國語》曰:越王召范蠡而問焉,曰:「與子謀吳,子未可也;今其稻蟹食不遺種,其可乎?」范蠡對曰:「天應至矣,人事未也,勤須厲志。」

《世說》曰:蔡司徒渡江,見蟛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委頓吐下,方知非蟹。後向謝仁祖說此事,謝曰:「卿讀《爾雅》不熟,几為《勸學》死!」劉孝標云:《大戴禮·勸學》篇曰:蟹八足二螯,非蛇蛆之穴無所寄托者,用心躁也。故《爾雅》云:螖小者勞,即彭螖也,似蟹而小。案,今彭蜞小於蟹而大於螖,《爾雅》所謂螖澤者也。然此三物,皆八足二鰲,狀甚相類。蔡謨不精其大小,食而致敝,故云讀《爾雅》不熟也。

《永嘉郡記》曰:安國縣有山鬼,形體如人,而一腳,裁長一尺許。好啖鹽,伐木人鹽輒偷將去。不甚畏人,人亦不敢伐木犯之,犯之即不利也。喜於山澗中取石蟹,同伐木人眠息,便十十五五出,就火邊跂石炙啖之。常有伐木人見其如此,未眠之前,痛燃石使熱,羅置火畔,便佯眠看之。須臾魑出,悉皆跂石,石熱灼之,跳梁叫呼,罵詈而去。此伐木人家,後被火燒委頓。

《博物志》曰:南海有水蟲名蒯,蛤之類也。其中有小蟹,大如榆莢。蒯開甲食,則蟹亦出食;蒯合甲,蟹亦還入。為蒯取以歸,始終死不相離。

又曰:蟹、漆相合成水。神仙服食方云。

又曰:秋蟹毒者,尾叢可療。目相向者尤甚。

《玄申記》曰:天下之大物,北海之蟹。舉一螯能加於山,身故在死晷。

《淮南萬畢朮》曰:燒蟹致鼠。

《搜中記》曰:晉太康年中,會稽炕恫蜞及蟹皆化為鼠,其眾,復野為災,食稻。

《述異記》曰:出海口,北行六十里至騰嶼之南溪,有淡水清澈照底。有蟹焉,筐大如笠,腳長三尺。宋玄嘉中,章安縣民屠虎取此蟹食之,肥美過常。夢一少嫗語之曰:「汝啖我,知汝尋被啖不?」屠氏明日出行,為虎所食。余家人殯瘞之,虎又發棺啖之,肌體無遺。此水今猶有大蟹,莫敢復犯。

《廣五行記》曰:玄嘉中,富陽人姓王於瀆中作蟹斷。旦往視之,見一材頭,長二尺許,在斷中而裂開,蟹出都盡。乃治斷,出材岸上。明旦往之,見材復在斷中,而裂開如前。王又治斷出材,明晨往視,所見如初。王疑此材妖異,乃取籠中擔歸。去家一二里,聞籠中窣動聲。王生顧見向材段變成一物,人面猴身,一手一足,語王生曰:「我性嗜蟹,比實入破君斷食蟹,以此相負,望君恕我。我是山神,當相祐助。」王曰:「汝犯暴人,罪自應死,何以多言?」此物曰:「君何姓名?」频問不已,王終不答。去家轉近,曰:「既不放我,又不告我姓名,當復何許?」王至家以火焚之。土俗謂之山𤢖,知人姓名則能為傷人耳。

又曰:軍行地無故生蟹,宜急移,吉。蟹魚之類,水失其性則有此孽。

《嶺南異物志》曰:常有行海得州渚,林木甚茂,乃維舟登岸,爨於水旁。半炊而林沒於水,遽斷其纜,乃得去。詳視之,大蟹也。

《嶺表錄異》曰:水蟹,螯殼內皆鹹水,自有味。廣人取之淡煮,吸其咸汁下酒。黃膏蟹,殼內有膏,如黃蘇,加以五味,和廄爆之,食亦有味。赤母蟹,殼內黃赤膏,如雞鴨子黃,肉白。以和膏實其殼中,淋以五味,蒙以細面,為蟹饆饠,珍美可尚。紅蟹,殼殷紅色,巨者可以裝為酒杯也。虎蟹,殼上有虎班,可裝為酒器,與紅蟹皆產瓊崖海邊。

《本草經》曰:蟹味鹹,治胸中邪氣、熱結痛。

《張敞集》曰:朱登為東海相,遺敞蟹,報書曰:「蘧伯玉受孔氏之賜,必及鄉。敞謹分斯貺於三老尊行者,曷敢獨烹之?」

 鱗介部十三 ↑返回頂部 鱗介部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