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涑水學案(上) 宋元學案
卷八 涑水學案(下)
作者:黃宗羲 清朝
卷九 百源學案(上)

卷八·涑水學案下(全祖望補本)

○溫公潛虛

萬物皆祖於虛,生於氣,氣以成體,體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故虛者,物之府也;氣者,生之戶也;體者,質之具也;性者,神之賦也;名者,事之分也;行者,人之務也;命者,時之遇也。

(梓材謹案:朱子《跋張氏潛虛圖》與晁氏《讀書志》皆言《潛虛》多有闕文,其無闕者,泉州本也。吳禮部《潛虛後序》稱初得全本,又得孫氏、許氏闕本。蓋溫公本未成書,今亦無從審其何者為闕,秖得錄其全文,而張敦實十論亦並錄於後。)

△氣圖(按:圖略。)

(張敦實曰:五行之在天地間,具自然之氣,故有自然之象與自然之數。天一居北為水,地二居南為火,天三居東為木,地四居西為金,天五居中為土。在《虛》則有原,有熒,有本,有卝,有基焉。至於水一得土五而成六,火二得土五而成七,木三得土五而成八,金四得土五而成九,中央五土合而成十,此生數一十有五,成數四十,生成之數五十有五,所以具天地終始之道,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故五行更生,得土以助之,昔之原者今有委,昔之熒者今有焱,昔之本者今有末,昔之卝者今成刃,昔之基者今成塚矣。)

△體圖(按:圖略。)

一等象王,二等象公,三等象嶽,四等象牧,五等象率,六等象侯,七等象卿,八等象大夫,九等象士,十等象庶人。一以治萬,少以製眾,其惟綱紀乎!百紀立而治具成矣。心使身,身使臂,臂使指,指操萬物。或者不為之使,則治道病矣。卿詘一,大夫詘二,士詘三,庶人詘四,位愈卑,詘愈多,所以為順也;詘雖多,不及半,所以為正也。正順,{艸曳}墜之大誼也。

(張敦實曰:天地之數,陽奇陰偶。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此五位所以相得而各有合也。天一與地六相得,合而生水,有原而有委;地二與天七相得,合而生火,有熒而有焱;天三與地八相得,合而生木,有本而有末;地四與天九相得,合而生金,有卝而有刃;天五與地十相得,合而生土,有基而有塚。以五行生成分言之則有五,合言之則有十,故一等至十等,總五十有五體。體有左右,辨賓主也;有上下,辨尊卑也。左右上下,遞純遞詘,以興天下之治,以成天下之業,故能若綱在綱,若臂使指,無尾大不掉之患。)

△性圖(按:圖略。)

凡性之序,先列十純。十純既浹,其次降一,其次降二,其次降三,其次降四,最後後配而性備矣。始於純,終於配,天地之道也。

(張敦實曰:五行之性,皆相生以相繼,相克以相成。虛始於十純,其體立而不改。其次降一,故水與火配;其次降二,故水與木配;其次降三,故水與金配;其次降四,故水與土配。自降一至降四,其下亦降次以相配焉。最後五行生成。大率不出乎此。)

○名圖

一六置後,二七置前,三八置左,四九置右,通以五十五行瘈序。印而瞻之,宿躔從度。卬則為{艸曳},頫則為陸。卬得十數。《暈薹、《餘》、物之始終,故無變。《齊》者,中也,包斡萬物,故無位,興至之氣起於《暈薹,轉而周三百六十四變,變屍一日,迺授於《餘》而終之,以步{艸曳}軌,經瘈歲紀。人之生本於虛,虛然後形,形然後性,性然後動,動然後情,情然後事,事然後德,德然後家,家然後國,國然後政,政然後功,功然後業,業終則返虛矣。故萬物治於《暈薹,著於《裒》(蒲侯),存於《齊》,消於《散》,訖於《餘》,五者形之運也。《柔》、《剛》、《雍》、《昧》、《昭》,性之分也。《容》、《言》、《慮》、《聆》、《覿》,動之官也。《繇》、《懠》(箋西)、《得》、《罹》、《耽》(都含),情之訹(恤)也。《歬》、《卻》、《庸》、妥(吐火)、義(尺尹),事之變也,《訒》(刃)、《宜》、《忱》、《喆》、《戛》,德之塗也。《特》、《偶》、《匿》、《續》、《考》,家之綱也。《》、《徒》、《鬼》、《隸》、《林》,國之紀也。《禋》(因)、《準》、《資》、《賓》、《{戈甲}》,政之務也。《斅》(傚)、《乂》、《績》、《育》、《聲》,功之具也。《興》、《痡》(鋪)、《泯》、《造》、《隆》,業之著也。為人上者將何為哉?養之、教之、理之而已。養之,故人賴以生也;教之,故人賴以明也;治之,故人賴以乂也。夫如是,故人愛之如父母,信之如卜筮,畏之如雷霆,是以功成而名白也。夫為人上而不能養,則人離叛矣;養而不能教,則人殽亂矣;教而不能治,則人殽捍矣。三具者亡,而祈有功者,可得乎!

(張敦實曰: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五行生成,合體而立名,不過五十有五。《齊》於天地之中,包斡萬物,故有名而無位。冬至之氣起於《暈薹,轉而周三百六十四變,變屍一日,迺授於《餘》而終之。一六居後,在天則斗、牛、女、虛、危、室、壁之分。三八居左、在天則角、亢、氐、房、心、尾、箕之分。二七居前,在天則井、鬼、柳、星、張、翼、軫之分。四九居右,在天則奎、婁、胃、昴、畢、觜、參之分。自《泯》至《昧》十有一名,在北而屬水。自《容》至《歬》十有一名,在東而屬木。自《蠢》至《考》十有一名,在南而屬火。自《徒》至《乂》十有一名,在西而屬金。《昭》,一土也,處報德之維,分王於醜。《卻》、《庸》、《妥》,三土也,處常陽之維,分王於辰。《範》,一土也,處背陽之維,分王於未。《績》、《育》、《聲》、《興》、《痡》,五土也,處慼通之維,分王於戌。《齊》,中土也,處大中之內,在天其北極之任乎!)

(張敦實曰:五行在天地之間,可以開物成務,冒天下以道者也。故用各有五,終於五十五名。其修為之序,可以治性,可以修身,可以齊家,可以治國,可以平天下。故曰:「行者,人之所務也。」係之辭以明其義,用之變以尚其占,皆所以前民用也。)

(又曰:律呂之生,始於黃鍾,下生林鍾,林鍾上生太蔟,太蔟下生南呂,南呂上生姑洗,姑洗下生應鍾,應鍾上生蕤賓,蕤賓上生大呂,大呂下生夷則,夷則上生夾鍾,夾錘下生無射,無射上生中呂。陽六為律,陰六為呂。以黃鍾為宮,則林鍾為徵,太蔟為商,南呂為羽,姑洗為角,應鍾為變宮,蕤賓為變徵。至十二律旋相為宮,各以七變而乘之,則盡八十四調,此聲之元,五聲之正也。至六十律旋相為宮,又以七變而乘之,則變盡周期,各統一日。盡三百六十四變於《潛虛》之中,始於《裒》之初,終於《散》之上,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者,其用大矣。)

△命圖吉臧平否凶 裒六四二五三  柔五中三六二

 罷四六五二三 雍三二五六四 昧二四五六三 昭六四二五三

 容五四三六二 言四六五二三 慮三二五六四 聆二四五六三

 覿六四二五三 繇五四三六二懠四六五二三 得三二五六四

 罹二四五六三 耽六四二五三歬五四三六二 卻四六五二三

 庸三二五六四 妥二四五六三 蠢六四二五三訒五四三六二

 宜四六五二三 忱三二五六四 喆二四五六三 戛六四二五三

 特五四三六二 偶四六五二三匿三二五六四 續二四五六三

 考六四二五三 範五四三六二 徒四六五二三鬼三二五六四

 隸二四五六三 林六四二五三 禋五四三六二 準四六五二三

 資三二五六四 賓二四五六三{戈甲}六四二五三 斅五四三六二

 乂四六五二三 績三二五六四 育二四五六三 聲六四二五三

 興五四三六二 痡四六五二三 泯三二五六四 造二四五六三

 隆六四二五三 散五四三六二

《暈薹、《餘》、《齊》三者無變,皆不占。初、上者,事之始終,亦不占。

(張敦實曰:命者,時之所遇也。嘉、凶、否、臧,雖惟命所遇,然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以其禍福之未定,則稽疑之占不可後也。茲所占者,自《裒》至《散》五十二名。以二、三、四、五、六之變,觀其嘉、凶、臧、否、平之所遇而決。陽則用其顯,陰則用其幽。然後可以觀變而避就也。)

五行相乘,得二十五,又以三才乘之,得七十五,以為策。虛其五而用七十,分而為二,取左之一以掛於右,揲左以十而觀其餘,置而扐之。復合為一而再分之,掛、揲其右,皆如左法。左為主,右為客。先主後客者陽,先客後主者陰。觀其所合,以名命之。既得其名,又合蓍而復分之,陽則置右而揲左,陰則置左而揲右,生純置右,成純置左,揲之以七,所揲之餘為所得之變,觀其嘉、凶、臧、否、平而決之。陽則用其顯,陰則用其幽。幽者,嘉、凶、臧、否與顯戾也。欲知始、終、中者,以所筮之時占之,先體為始,後體為中,所得之變為終。變已主其大矣,又有嘉、凶、臧、否、、平者,於變之中復為細別也。不信不筮,不疑不筮,不正不筮,不順不筮,不蠲不筮,不誠不筮。必蠲必誠,神靈是聽。

(張敦實曰:虛數七十有五,其用七十,分二掛一,揲之以十,先左後右,徐觀其餘,以命卦名、分客主而定陰陽。且如《裒》之一卦,Ⅰ為主,Ⅱ為客。左揲先餘一,右揲後餘二,是先主後客者陽。若左揲先餘二,右揲後餘一,是先客後主者陰。陽則用其顯,如《裒》之六嘉、三凶不易也。陰則用其幽,與顯戾也,如《裒》之六吉當為凶,三凶當為吉也。假如《暈薹、《蠢》、《容》、《徒》、《齊》,生數純者,不可分陰陽,當置右而揲左。《造》、《考》、《歬》、《乂》、《績》┼┼,成數純者,亦不可分陰陽,當置左而揲右。皆揲之以七,以所揲之餘觀其嘉、凶、臧、否、平爾。)

《玄》以準《易》,《虛》以擬《玄》。《玄》且覆瓿,而況《虛》乎?其棄必矣!然子雲曰:「後世復有楊子雲,必治薅玄》。」吾於子雲雖未能知,固好之矣,安知後世復無司馬君實乎?

(張敦實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強而名之,是為道。太極元氣,函三為一,衍而伸之,是謂數。兩儀之所以奠位,萬類之所以成形,天下國家之所以致治,悉不外乎道與數。以溫公平生著述論之:其考前古興衰之跡,作見《通鑒》,自《潛虛》視之,則筆學也。留心《太玄》三十年,既集諸說而為注,又作《潛虛》之書,自《通鑒》視之,則心學也。今世於筆力之所及者,家傳人誦。至於心思之所及,則見者不傳,傳者不習。道極於微妙,而不見於日用之間,亦何貴乎道哉!是故《易》所謂人道不過乎仁義,《玄》所謂大訓不過乎忠孝,虛所謂人務不過乎五十五行。仰而推之,以配三百六十五度。日月不能越一度以周天,人不能越一行以全德。茲又述作之深意也。學者盍以是求之!)

△附錄

範純甫言:公初官時,年尚少。家人每每見其臥齋中,忽蹶起,著公服,執手版危坐。久率以為常,竟莫識其意。純甫嘗從容問之,答曰:「吾時忽念天下事。」夫人以天下安危為念,豈可不敬耶!(《冷齋記》。)

英宗疾既平,皇太后還政。公上疏言治身莫先於孝,治國莫先於公。其言切至,皆母子間人所難言者。(《行狀》。)

呂晦叔曰:昨使契丹,彼接伴問副使狄諮曰:「司馬中丞今為何官?」諮曰:「為翰林兼侍讀。」其人曰:「不為中丞邪?聞是人甚忠亮。」

上謂晦叔曰:「司馬光方直,其如迂闊何!」晦叔曰:「孔子上聖,子路猶謂之迂。孟軻大賢,時人亦謂之迂闊。況光豈免此名。大抵慮事深遠,則近於迂矣。願陛下更察之!」(《並日錄》。)

魏公言君實初除樞副,竟辭不受。時公在魏,聞之,亟遣人齎書潞公,勉之云:「主上倚重之厚,庶幾行道。道或不行,然後去之可也。似不須堅讓。」潞公以書呈君實,君實云:「自古被這般官爵引得壞了名節,為不少矣。」後得寬夫書云:「君實作事,今人所不可及,須求之古人。」(《魏公語錄》。)

蒲宗孟論人才,及司馬光,神宗曰:「未論別者,即辭樞密一節,自朕即位以來,唯見此人。」靈武失利,當寧慟哭,歎曰:「誰為朕言此者?唯公著曾數為朕告,用兵非好事。」及求宮寮,曰:「莫如司馬光、呂公著二人。」

(梓材謹案:此晁景迂初見欽宗之言。)

溫公嘗謂金陵曰:「介甫行新法,乃引用一副真小人,或在清要,或為監司,何也?」介甫曰:「方法行之初,舊時人不肯向前,因用一切有才力者。候法行已成,即逐之,卻用老成者守之。所謂『智者行之,仁者守之』。」溫公曰:「介甫誤矣。君子難進易退,小人反是。若小人得路,豈可去也?必成讎敵。他日將悔之。」介甫默然。後果有賣荊公者,雖悔之無及。

溫公創獨樂園,自傷不得與眾同也。洛俗春日放園,園 丁得茶湯錢,與主人平分。一日,園 丁呂直納錢十千,公令持去。再三欲留,公怒,乃持去,回顧曰:「隻端明不愛錢!」餘十日,呂直創一井亭。問之,乃用前日公所不受十千也。(並《元城語錄》。)

潞公謂溫公曰:「彥博留守北京,遣人入大遼偵事,回云:『見遼主大宴群臣,伶人劇戲,作衣冠者見物必攫取筥之,有從其後以鞭撲之者。曰:司馬端明邪!』君實清名,在夷狄如此。」公愧謝。

公嘗問康節曰:「光何如人?」曰:「君實腳踏實地人也。」公深以為知言。康節又曰:「君實九分人也。」其重之如此。

公居洛,嘗同範景仁登嵩頂,由轘轅道之龍門涉伊水至香山,憩石樓,臨八節灘。凡所經從,多有詩什,自作序,曰《遊山錄》,士大夫爭傳之。公不喜肩輿,山中亦乘馬。路險,策杖以行。故《嵩山題字》云:「登山有道,徐行則不因。措足於平穩之地,則不跌。」慎之哉!(並《言行錄》。)

《程氏遺書》曰:先生每與君實說話,不曾放過。如範堯夫,十件事隻爭得三四件便已。先生曰:「君實隻為能受人盡言,侭人忤逆,更不怒,,便是好處。」

劉元城曰:熙寧初,溫公諫用兵,不留稿。大意以富民與貧民鄰居為喻。

又曰:金陵以兩府啗溫公,不可,諫黨金陵者遂誣之如霍光事。神廟曰:「司馬光豈有此!」元祐遂獲其用,皆神廟保養成就之力。

又曰:微仲、堯夫不知君子小人勢不兩立如冰炭,故開倖門,延入李清臣、鄧溫伯,去正人易若反掌。調停之說,果何益乎!昔溫公為相,蓋知其後必有反覆之禍,然生民之患如拯溺救焚,何暇更顧異日一身之患。

陳忠肅《與龜山書》曰:凡溫公之學,主之以誠,守之以謙,得之十百而守之一二。

又《答楊遊二公書》曰:司馬文正公最與康節善,然未嘗及先天學。蓋其學同而不同。

汪玉山《與何運使書》曰:溫公有《補文中子傳》一卷,比方得之,其所去取略盡矣。此外如所雲「楊素、李德林見」之類,尤為可笑。《論語》於三家必雲季康子、孟懿子,必稱「孔子對曰」,蓋貴貴尊賢,其義一也。安有身為布衣,而於當時之執政,曰「素與吾言」「德林與吾言」者哉!

朱子曰:溫公可謂智仁勇。他那治國救世處,是甚次第!其規模稍大,又有學問。其人嚴而正。

又曰:嘗得溫公《易說》於洛人範仲彪炳,文盡《隨》六二之中,其後闕焉。後數年,好事者於北方互市得板本,喜其復全,然無以別其真偽。

張南軒曰:司馬溫公改新法,或勸其防後患,公曰:「天若祚宋,必無此事!」更不論一己利害。雖聖人,不過如此說。近於「終條理者」矣。

劉漫堂《麻城學記》曰:溫公之學,始於不妄語,而成於腳踏實地。學者明乎是,則暗室不可欺,妻妾不可罔。

魏鶴山《師友雅言》曰:迂叟有言:「今人所謂文,古人所謂辭也。古之所謂文,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豈辭章之謂哉!堯之文思,文王之所以為文,此聖人之文也。下此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為孔文子之文。」

王深寧《困學紀聞》曰:歐陽子之論篤矣,而「不以天參人」之說,或議其失。司馬公之學粹矣,而「王霸無異道」之說,或指其疵。信乎立言之難!

◎涑水講友

○康節邵堯夫先生雍(別見《百源學案》。)

○獻公張橫渠先生載(別見《橫渠學案》。)

○純公程明道先生顥(別見《明道學案》。)

○正公程伊川先生頤(別見《伊川學案》。)

○縣令陳先生舜俞(別見《安定學案》。)

◎涑水學侶○秘書劉道原先生恕

劉恕,字道原,筠州人,潁上令渙之子。潁上以剛直,不能事上官,棄去,家於廬山之陽。歐陽兗公,與潁上同年進士也,高其節,嘗作《廬山高》詩以美之。先生少穎悟,書過目即成誦。八歲時,坐客有言孔子無兄弟者,先生應聲曰:「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坐驚異。未冠,舉進士。時有詔,能講經義者,別奏名。先生以《春秋》、《禮記》對,先列注疏,次引先儒異說,末乃斷以己意。凡二十問,所對皆然,主司異之,擢為第一。先生強記博聞,於書無所不覽,精史學。司馬溫公修《資治通鑒》,奏請同編修。先生時為和川令,入讚史館,凡魏、晉以後事,尤考證精詳,溫公悉委而取決焉。與王荊公有舊,欲引修三司條例,先生以不習金穀為辭,因言:「天子方屬公大政,宜恢張堯、舜之道以佐明主,不應以利為先。」荊公怒,與之絕。溫公出知永興軍,先生以親老告歸南康,乞監酒稅以就養,許即官修書。溫公判西京御史,先生奏請詣西京讚修。道得風攣疾,右手足廢,然苦學如故,少閒輒編次,病亟乃止。官至秘書丞。卒,年四十七。先生為學,自⒗數、地理、官職、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牘,皆取以審證。求書不遠數百里,身就之,讀且鈔,殆忘寢食。偕溫公遊萬安山,道旁有碑,讀之,乃五代列將,人所不知名者,先生能言其行事始終,歸驗舊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家多書,先生枉道借覽,留旬日,盡其書而去,目為之翳。著《十國紀年》四十二卷,《包犧至周厲王疑年譜》、《共和至熙寧年略譜》各一卷,《通鑒外紀》十卷。(參史傳。)

(謝山《通鑒分修諸子考》曰:胡梅磵曰:「溫公修《通鑒》,漢則劉攽,三國迄於南北朝則劉恕,唐則范祖禹。」此言不知其何所據。予讀公《與醇夫帖子》,始知梅磵之言不然。帖曰:「從唐高祖初起兵修《長編》,至哀帝禪位止。其起兵以前、禪位以後事,於今來所看書中見者,亦請令書吏別用草紙錄出,每一事中間空一行許,以備翦黏。隋以前與貢父,梁以後與道原,令各修入《長編》中。蓋緣二君更不看此書,,若足下止修武德以後、天祐以前,則此等事跡盡成遺棄也。」觀於是言,則貢父所修蓋自漢至隋,而道原任五代,明矣。蓋貢父兄弟嘗著《漢釋》,而道原有《十國紀年》,故溫公即其平日所長而用之,而梅磵未之考也。貢父所修一百八十四卷,醇夫所修八十一卷,道原所修二十七卷。而當時論者推道原之功為多,何也?蓋溫公平日服膺道原,其通部義例,多從道原商榷,故分修雖止五代,而實係全局副手,觀道原子羲仲所紀可見也。羲仲曰:「當時訪問疑事,每卷皆數十條,不能盡紀,紀其質正舊史之謬者。」然則道原之功誠多矣!)

△附錄

晁景迂《與劉壯輿書》曰:十五六時在淮南,立侍先丈之側,蒙戒告「無從妖學,無讀妖言」,至今白首,奉之不忘。(祖望謹案:道原每言荊公麵帶妖氣。)

汪玉山《與呂逢嘉薹曰:劉道原、蘇子由皆疑《周官》。子由以為非周公之完書,則可,而道原詆之,過矣。孟子言諸侯去籍,則所傳自非完書。在慎擇之,不可盡以為不然。

○舍人劉公非先生攽(別見《廬陵學案》。)

◎涑水同調○中丞呂獻可先生誨

呂誨,字獻可,開封人,正惠公端之孫也。幼孤,自力為學。家於洛陽,性沈厚,不妄交,洛陽士人往往不之識。進士及第,累官權御史中丞。是時王荊公以侍臣棄官家居,朝野稱其材,以為古今少倫,天子引參大政,眾皆喜於得人,先生獨以為不然,曰:「安石好執偏見,天下必受其禍。」眾莫不怪之。居無何,荊公恃其材,棄眾任己,厭常為苛,多變更祖宗法,專汲汲斂民財,所愛信引拔多非其人,天下大失望。先生屢爭,不能得,乃抗章悉條其過失。且曰:「誤天下蒼生,必此人。如久居廊廟,必無安靜之理。」又曰:「天下本無事,但庸人擾之。」上遣使諭解,先生執之愈堅,乃罷中丞,出知鄧州。先生三居言責,皆以彈奏大臣而去。及荊公行新法,司馬溫公始服其先見。居洛病困,目已瞑,溫公往視之,先生張目曰:「天下事尚可為,君實勉之!」(參《溫公傳家集》。)

○忠文範景仁先生鎮

○正獻呂晦叔先生公著(並見《範呂諸儒學案》。)

○龍學李公擇先生常(別見《範呂諸儒學案》。)○懿簡趙先生瞻

趙瞻,字大觀,其先亳州永城人,徙鳳翔之盩厔。元祐三年,累擢樞密直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明年,以中大夫同知院事。五年,卒,贈銀青光祿大夫,諡曰懿簡。先生寬仁愛人,色溫氣和,人以為長者。紹聖中,以傅會元祐諸臣,追奪所贈官,列於黨籍。(參史傳。)

○獻簡傅先生堯俞

傅堯俞,字欽之,須城人,徒居濟源。先生十歲能文,未冠登第,重厚寡言,遇人不設城府,人不忍欺。論事君前,略無隱,退與人言,不復有矜異色。元祐四年,累拜中書侍郎。六年,卒,宣仁後謂輔臣曰:「傅侍郎清直一節,始終不變,金玉君於也。方倚以為相,遽至是乎!」贈銀青光祿大夫,諡曰獻簡。司馬溫公嘗謂邵康節曰:「清、直、勇三德,人所難兼,吾於欽之畏焉!」康節曰:「欽之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能溫,是為難耳。」紹聖中,以元祐黨人,奪贈諡,著名黨籍。後黨錮解,下詔褒贈,錄其子。(同上。)

○溫靖孫先生固

孫固,字和父,管城人。元祐二年,知樞密院事,累官右光祿大夫。五年,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溫靖。先生宅心誠粹,不喜矯亢,與人居,久而益信,故更曆夷險而不為人所疾害。嘗曰:「人當以聖賢為師,一節之士不足學也。」又曰:「以愛親之心愛其君,則無不盡矣。」傅獻簡言:「司馬公之清節,孫公之淳德,蓋所謂不言而信者也。」世以為確論。紹聖時奪遺澤。元符二年奪所贈官,列元祐黨籍。政和中,徵宗以先生嘗為神宗宮僚,特出籍,悉還所奪。(同上。)

○修撰李先生周

李周,字純之,馮翊人。登進士,調長安尉,轉洪洞令,有善政。神宗時,以司馬溫公薦召至,訪以邊之術。哲宗立,累改集賢殿修撰。紹聖中,追貶賀州別駕,後復舊職。先生自為小辟,沈晦自匿,未嘗私謁執政。(同上。)

◎涑水家學○諫議司馬先生康

司馬康,字公休,溫公子也。(雲濠案:溫公無子,以族人子公休為之子。見《邵氏聞見錄》。)幼端謹,不妄言笑,事父母至孝。敏學過人,博通古書,以明經上第。溫公修《資治通鑒》,奏檢閱文字。丁母憂,勺飲不入口三日,毀幾滅性。溫公居洛,士之從學者退與先生語,未嘗不有得。塗之人見其容止,雖不識,皆知其為司馬氏子也。以韓絳薦,為秘書,由正字遷校書郎。溫公薨,治喪皆用《禮經》家法,不為世俗事。得遺恩,悉以與族人。服除,召為著作佐郎兼侍講。上疏言:「比年以來,旱暵為虐,民多艱食。若復一不稔,則公私困竭,盜賊可乘。願及今秋熟,令州縣廣糴民食所餘,悉歸於官,今冬來春令流民就食。候鄉里豐穰,乃還本土。誠能捐數十萬金帛,以為天下大本,則天下幸甚。」拜右正言,以親嫌未就職。為哲宗言前世治少亂多,祖宗創業之艱難,積累之勤勞,勸帝及時ⅸ學,守天下大器,且勸太皇太后每於禁中訓迪,其言切至。邇英進講,又言《孟子》於書最醇正,陳王道尤明白,所宜觀覽。帝曰:「方讀其書。」尋詔講官節以進。先生自居父喪,居廬疏食,寢於地,遂得腹疾,至是不能朝謁,賜優告。疾且殆,猶具疏所當言者以待,曰:「得一見天子,極言而死,無恨。」使召醫李積於兗。積老矣,鄉民聞之,往告曰: 「百姓受司馬公恩深,今其子病,願速往也。」來者日夜不絕,積遂行。至,則不可為矣。年四十一而卒。公卿嗟痛於朝,士大夫相吊於家,市井之人無不哀之。詔贈右諫議大夫。先生為人廉潔,口不言財。初,溫公立神道碑,帝遣使賜白金二千兩,先生以費皆官給,辭不受。不聽。遣家吏如京師納之,乃止。(參史傳。)

(梓材謹案:溫公令先生從學於範華陽,詳見謝山所作正獻傳。)△附錄

姚福曰:溫公平生不喜《孟子》,以為偽書,出於東漢,因作《疑孟論》。而其子公休乃曰:「《孟子》為書最善,直陳王道,尤所宜觀。」至疾甚革,猶見《孟子解》二卷。司馬父子同在館閣,而其好尚不同乃如此。然以父子至親而不為苟同,亦異乎阿其所好者矣。

○縣令司馬先生宏

司馬宏,文正兄伯康之子也。官陳留令。紹聖黨事起,以上書論辯得罪。(參史傳。)

○司馬先生植(別見《百源學案》。)○忠潔司馬先生樸

司馬樸,字文季,文正從孫,陳留令宏之子。少育於外祖範忠宣公。忠宣責永州,疾失明,客至必令先生導以見。時方七歲,進退應對如成人,客皆驚歎。以忠宣遺恩為官。父死,徒跣負柩還。調晉寧參軍,入為虞部員外郎。都城陷,欽宗以為兵部侍郎,金人挾之北去。後王倫使還,言金命先生為行左丞,辭而止。後卒於真定,詔贈兵部尚書,諡曰忠潔。(參史傳。)

○司馬先生通國

司馬通國,忠潔之子也。忠潔使金,金授以尚書左丞,不屈,然猶縱其出入,而生先生,名通國,字武子,取蘇武之意也。先生有大志,結北方之豪韓玉,欲舉初。紹興初,玉南歸,授江淮督府計議官。玉兄璘尚在北,張忠獻公因遣張虯侯澤密往大梁結之,並致意先生。次年,復遣使,行至亳州,邏者得之,先生同謀三百餘口俱死。時金太子以都元帥守大梁,乘十六傳而至,將以三月十六日受任。先生謀帥壯士劫之,既得,則舉事,結約者三萬餘人,而先五日事已泄。忠獻欲待入朝為請恤,會罷,不果。

◎涑水門人

○忠定劉元城先生安世(別見《元城學案》。)

○正獻範華陽先生祖禹(別見《華陽學案》。)

○詹事晁景迂先生說之(別見《景迂學案》。)○節孝歐陽先生中立

歐陽中立,袁州人。初試部郎,上書新法不便,以司馬溫公門下坐廢,遂不復起。卒,弟子私諡節孝先生。(參《江西人物誌言》。)○別駕樊先生資深

樊資深,字逢源,溫文正公弟子也。皇祐製科入仕,累官潞州別駕。剛介博洽,居家力行任恤之惠。

○簽判田先生述古(別見《安定學案》。)○學官尹先生材

尹材,字處初,洛人,和靖之叔。嘗遊溫公、康節之門。溫公入相,先生以遺逸薦為學官。康節所謂「洛中三賢」之一也。(從黃氏補本錄入。)

(雲濠謹案:此傳蓋自《和靖學案》和靖傳中節錄為傳,故於彼傳刪去「溫公入相」以下二十餘字。)○教授張先生雲卿

張雲卿,字伯紀,洛陽人也。學問該洽,於經書無不讀。時洛中三處士,田述古明之、尹材處初與先生也。司馬溫公居洛,訪士於康節,以三人對。已而田、尹皆得遊溫公之門,先生未見。康節以問溫公,曰:「田、尹之賢,信如先生言。張君,則或傳其旅殯父棺於和州而久不省,故未敢與見。」康節歎曰:「張君,孝子也。其父以謫官死和州,貧不能歸,因寓其喪,奉母歸洛。貧甚,府尹哀之,俾為國子監說書,得月俸七千以養。若為和州之行,當數月罷俸,則母饑矣,故不往也。」溫公悵然曰:「光幾誤聽!」於是先生得見溫公。未幾,先生母死,徒步至和迎父柩歸葬焉。溫公入相,田、尹以遺逸,先生以累舉,特恩同除學官,世以康節能成人。文潞公之在洛也,經史注疏或有遺忘,必多從先生質之。

○李先生陶

李陶,字唐父,蜀人,待制大臨子。從司馬公於洛,當時大老皆喜之。在錢塘,東坡送之詩云:「忠文文正二大老,蘇李廣平三舍人。喜見通家賢子弟,因言得邑少風塵。」其趣遠矣!(參《氏族譜》。)

(梓材謹案:《泰山學案》、《馮信道傳》稱先生學於溫公,最賢而通經,是先生固涑水高弟也。)

○邢先生居實(別見《安定學案》。)

○牛先生師德(別見《百源學案》。)

◎涑水私淑

○忠肅陳了翁先生瓘(別見《陳鄒諸儒學案》。)

○監稅唐先生廣仁(別見《陳鄒諸儒學案》。)○司業黃先生隱

黃隱,字從善,初名降,莆田人。第進士甲科。元豐中,侍御史。召對,神宗問以學術,時尊尚王氏,而先生以司馬溫公對,不稱旨。元祐初,守國子司業,力排王氏新語,取《三經》板火之,為呂陶等所攻,出守泗州。曆監司、郡守凡七任。坐尊司馬氏學,入元祐黨籍。靖康初,追贈直龍圖閣。

(梓材謹案:謝山《鮚琦亭集》、《外編》有《記荊公三經新義》篇,言及先生焚書事,詳見九十八卷《新學略》。)

◎道原家學○宣教劉漫翁先生羲仲

劉羲仲,字壯輿,筠州人,道原之子也。幼敏慧博洽,嘗摘歐陽公《五代史》誤,作《糾繆》。司馬溫公以其父有修《通鑒》功,乞蔭其子,補郊社齋郎。清介有父風,曆钜野、德安簿。政和間,以蔡京薦,召為宣教郎、編修官。至京師,絕不造謁一人,昌言曰:「吾但知天子有命,不知有薦我者。」竟棄官歸廬山。自號漫浪翁。(參《江西人物志》。)

◎孫氏家學○學士孫先生樸

孫樸,字元忠,呂正獻所薦館職也。嘗對滎陽公譏笑程正叔,公云:「正叔有多少好事,公都不說,隻揀他疑似處非笑,何也?」元忠釋然心服,不敢復議正叔。蓋其服義亦少有也。

(梓材謹案:先生為溫靖長子,由《滎陽學案》、《滎陽公說》移為之傳。又案《厚德錄》載其官學士,嘗為呂居仁言元祐間事,與此略同。)

◎尹氏家學(涑水再傳。)

○肅公尹和靖先生焞(別見《和靖學案》。)

◎涑水續傳○隱君陸道鄉先生賀

陸賀,字道鄉,金溪人。生有異稟,端重不伐。究心典籍,見於躬行。酌先儒冠昏喪祭之禮行之家,家道之整,著聞州裏。六子,梭山、復齋、象山,其最著者也。(參《象山文集》。)

○獻靖朱韋齋先生鬆(別見《豫章學案》。)○文簡李巽岩先生燾。

李燾,字仁甫,丹稜人,紹興八年進士第,知雙流縣,以餘暇力學。先生恥讀王氏書,獨博極載籍,披羅百氏,慨然以史自任。仿司馬溫公《資治通鑒》例,斷自建隆,迄於靖康,為編年一書,名曰《長編》,浩大未畢,仍效溫公體見《百官公卿表》。史官以聞,詔給劄來上。乾道四年,上《續通鑒長編》自建隆至治平,凡一百八卷。曆權禮部侍郎,請正太祖東ⅸ之位。駕幸太學,論兩學釋奠,從祀孔子當升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蘇軾,黜王安石父子;從祀武成王當黜李勣。眾議不瘈,止黜王雱而已。真拜侍郎,兼工部,出知常德、遂寧。《長編》全書成,上之,詔藏秘閣。先生自謂此書寧失之繁,無失之略,故一祖八宗之事凡九百七十八卷,卷第總目五卷。上謂其書無愧司馬遷。進敷文閣待制、同修國史,薦尤袤、劉清之等十人為史官。淳熙十一年,乞致仕。病幫,口占遺表云:「臣年七十,死不為夭,所恨報國缺然。願陛下經遠以藝祖為師,用人以昭陵為則。」辭氣舒徐。乃卒,贈光祿大夫。先生性剛大,特立獨行。早著書,秦檜當路;檜死,始聞於朝。既在從列,每正色以訂國論。張宣公嘗曰:「李仁甫如霜松雪柏。」無嗜好,無姬侍,不殖產。平生生死文字間。《長編》一書,用力四十年,⒓水心以見《春秋》以後,纔有此書。有《易學》五卷,《春秋學》十卷,《五經傳授》、《尚書百篇圖》、《大傳雜說》、《七十二子名籍》各一卷,《文集》五十卷,《奏議》三十卷,《四朝史稿》五十卷,《通論》十卷,《南北攻守錄》三十卷,《七十二候圖》、《陶潛新傳》並《詩譜》各三卷,《歷代宰相年表》、《唐宰相譜》、《江左方鎮年表》、《晉司馬氏本支》、《齊梁本支》、《王謝世表》、《五代將帥年表》合為四十一卷。諡文簡,累贈太師、溫國公。(參史傳。)

◎黃氏續傳○侍郎黃先生黼

黃黼,字元章,餘杭人,隱之曾孫。乾道間進士,遷太常博士。輪對稱旨,進秘書郎。尋除兩浙轉運副使。時毗陵民饑,取糟比雜草根為食,郡縣不以聞。先生取民食以進,乞捐僧牒緡錢濟之,全活甚眾。仕至權兵部侍郎。(參《姓譜》。)

◎道鄉家學○從政陸先生九思

陸九思,字子彊,梭山長兄也。預鄉舉,對從政郎。有《家問》,朱子為之序。梭山撰行狀,略云:「《家問》所以訓飭其子孫者,不以不得科舉為病,而深以不識禮義為憂。其殷勤懇切,反覆曉譬,說盡事理,無一毫勉強緣飾之意,而慈祥篤實之氣藹然。諷味數,不能釋手」云。(參《象山年譜》。)

○修職陸庸齋先生九尋

陸九尋,字子昭,梭山第三兄。少力學,文行俱優。預鄉舉,晚得官,終修職郎、監潭州南嶽廟。先生率諸弟講學,從遊者多有聞。嘗名其所居齋曰庸,學者因號庸齋先生。卒,年六十七。象山表其墓,稱先生持論,根據經理,恥穿鑿之習。壯年以呂氏次序《大學》章句,猶有未安,於是自為次序。著有《文集》。(參《象山文集》。)

(梓材謹案:先生率諸弟講學,是三陸之學固皆導於先生也。)

○隱君陸梭山先生九韶

○文達陸復齋先生九齡(並見《梭山復齋學案》。)

○文安陸象山先生九淵(別見《象山學案》。)

◎巽岩家學

○文懿李雁湖先生壁

○文肅李悅齋先生(並見《嶽麓諸儒學案》。)

◎庸齋門人

○通判劉淳叟堯夫(別見《槐堂諸儒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