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後孫康二派之關系

戊戌後孫康二派之關系
作者:馮自由
本作品收錄於《革命逸史

戊戌八月,清西太后下令廢除新政,大興黨獄。康有為得英國軍艦保護,避地香港。王照、梁啟超匿居日本公使館。孫總理在日聞此消息,乃商諸日本志士宮崎寅藏、平山周等,請其到中國救助康等出險。宮崎遂赴香港迎康至東京。平山則到北京,使王、梁二人易日本服至天津,乘輪赴日。時進步党領袖大限重信任總理大臣,犬養毅任文部大臣,均主中、日親善政策,對於中國維新黨異常優待。康、王、梁三人起居費用由日政府供給。大隈內閣倒後,則改由進步黨供給。總理陳少白以彼此均屬逋客,應有同病相憐之感,擬親往慰問,借敦友誼,爰托宮崎平山向康示意。康自稱身奉清帝衣帶詔,不便與革命黨往還,竟托故不見。事為犬養毅所知,雅不欲中國新黨人,因此意存隔閡,遂約孫、陳、康、梁四人同到早稻田寓所會談。屆期除康外餘人俱到。梁謂康有事不能來,特派彼為代表。是日,三人各抒意見,討論合作方法頗詳,至翌日天明始散。數日後,總理派少白偕平山至康寓訪謁,康、梁出見,在座有王照、徐勤、梁鐵君三人。少白乃痛言滿清政治種種腐敗,非推翻改造無以救中國,請康改弦易轍,共同實行革命大業。康答曰:“今上聖明,必有復辟之一日。餘受恩深重,無論如何不能忘記,惟有鞠躬盡瘁,力謀起兵勤王,脫其禁錮瀛台之厄,其他非餘所知,只知冬裘夏葛而已。”少白反復辯論三句鐘,康宗旨仍不少變。談論間,王照忽語座客,謂:“我自到東京以來,一切行動皆不得自由;說話有人監視,來往書信亦被拆閱檢查,請諸君評評是何道理”等語。康大怒,立使梁鐵君強牽之去,並告少白謂:“此乃瘋人,不值得與之計較。”少白疑王別有冤抑,乃囑平山伺機引王外出,免為康所羈禁,平山從之。果于數日後窺康師徒外出,逕攜王至犬養寓所,王遂筆述其出京一切經過及康所稱衣帶詔之詐偽,洋洋數千言,與康事後紀述多不相符。由是康作偽之真相盡為日人所知。康以為少白故惡作劇,因而遷怒及於革命黨,而兩派更無融合之望矣。王照任職禮部主事,嘗上書請清帝出洋遊歷,先往日本,以次繼往歐美各國。摺為禮部堂官阻隔不上。王面斥其違旨,堂官始為代奏。清帝怒尚書懷塔布、許應騤、侍郎堃岫、徐會洋、溥頤頒、曾廣漢等六人壅塞言路,令褫其職,嘉王照不畏強禦,賞給四品京堂,王以是名動一時。康到東後,深虞王舉發其假託衣帶詔之秘密,故嚴重監視,不許私自見客。王不能堪,因與吵鬧多次。康友梁鐵君精于技擊,康特使之強制王之行動。王賴平山之助,得脫離康之約束,遂遍向日本當道陳訴所苦。日政府以康王水火,慮生事端,乃給康以旅費九千元,令其克日離境。康之遠遊加拿大,實以此故。徐勤在康徒中,反對與總理合作最力,自是與總理少白等日益疏遠。橫濱大同學校會客室貼有“孫文到不招待”之字條,適總理到訪見之,遂向徐詰責,徐否認為己所為。有教員陳蔭農直認己作不諱,因與總理駁論激烈,相持不下。校董馮鏡如聞之,乃到校極力勸解始止。事後,各校董多不直徐、陳所為,有數人提議辭職。學校基礎為之動搖。犬養以學校解散為可惜,特親蒞橫濱,邀請各校董維持現狀,且願任名譽校長,以資提挈。各校董感其熱腸,咸允照舊擔任。當時徐勤曾致書宮崎,道謝援助康、梁出險及犬養允任大同學校名譽校長,並力辯無攻訐總理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