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記/仁祖/七年/九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9月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政院啓辭大槪,大君之喪,雖在未殤之前,事體重大,斂殯之事,不可只以歸厚署官員句管,禮曹郞官一員,使之主管,似當。敢稟。傳曰,依啓。備局啓,伏見臺諫啓辭,北道罪人移配南邊,意非偶然,令禁府分輕重,或送于絶島,或送于南方邊遠事,稟旨擧行,何如?傳曰,依啓。府啓,敬大臣,乃是爲天下、國家大經,惟我祖宗,服膺前聖之訓,莫之或替,以至今日。若使人得以辱之,人得以間之,詎可以隆棟樑之寄,而展股肱之效哉?兵判李貴,曾於登對之日,因其忿恨,詆辱左議政金瑬,極其狼藉,及其□□非之,難□其迹,則乃復陳箚,接以泛論,殊不知自陷於欺慢之歸,朝廷之不尊,孰大於此哉?其蔑侮大臣,毁壞體面之罪,不可不懲,請罷職。答曰,李貴之言,有意於構陷,則只罷其職,亦或輕歇,但其時所陳,似涉無情,不必如是論罪。已上,出古判書《朴鼎賢日記》

9月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以李顯英爲副提學。

○申時,日有右珥。

9月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9月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禁府啓,臣等取考,本府罪人一百十三人內,圍籬十八人,遠竄九十三人,徒年一人,充軍一人。以此分輕重,則圍籬之人,所當移配于絶島,遠竄之人,似當分配于邊遠諸道矣。但南方絶島,只有濟州三邑及珍島、巨濟、南海六處,而前日定配者,濟州十八名,旌義四名,大靜六名,南海十四名,巨濟十七名,珍島七名。以此觀之,則彈丸孤島之中,已爲定配者,其數亦多。今若移北邊圍置十八人,分配于六邑,則絶島各邑,勢不能支保,亦甚可慮。雖非絶島,極邊殘堡,量數分配,未知何如。且罪人分配時,圍籬罪人,則五人,竝都事一人,押付配所,其餘遠竄人,則令本道別定差使員押領,交付于鄰道初面,次次替送,何如?傳曰,依啓。已上,出古判書《朴鼎賢日記》

○夜四更,黑氣一道,起自西方,直指艮方,長竟天,廣尺許,良久乃滅。

9月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傳曰,試官早會事,前有傳敎,而今何以晩會耶?問啓。出古判書《朴鼎賢日記》

○夜五更,流星出狼星下,入天節星上,狀如鉢,尾長四五尺,色蒼白。

9月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晝講。入侍,知事金尙容,特進官朴鼎賢,參贊官尹知敬,侍讀官趙緯韓,檢討官辛啓榮,記事官宋國澤、尹坵、李惕然。講《書傳夏書禹貢》,自五百里甸服至故圭以玄云。

○政院啓大槩,試官員數甚多,不能一齊卽會,有最暮始來者,知其病故後,望單子入啓,故以致晩暮矣。傳曰,最晩詣者問啓。回啓。舍人尹煌,佐郞尹棨,最晩病頉,內贍正林頲,軍器正成時憲,最晩來詣矣。傳曰,竝先罷後推。已上,出古判書《朴鼎賢日記》

9月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未時申時,日暈,暈上有冠,色內赤外靑。酉時,日暈兩珥。

9月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巳時午時,日暈。

9月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召對。入侍時,參贊官沈詻,侍講官李昭漢,檢討官辛啓榮,記事官宋國澤、尹坵、李惕然講《書傳夏書甘誓》,自甘地名至豈爲過哉。

○夜一更,流星出天中密雲中,入巽方天際,狀如鉢,尾長五六尺許,色白,光照地。自三更至五更,電光。

9月1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

9月1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兵判李貴箚子大槩,文科一所,以皇朝袁督帥,謝不治擅誅毛文龍之罪,仍賜奬喩,出表題,以多士而傳播遠邇。以體面言之,則皇朝督帥,專掌東路,新誅毛帥,威振天下,則藩邦試官,乃以陪臣,敢擧其姓名,以擅誅等語,出題於科場,督帥聞之,則於其心將安乎?設使不知,而待天朝督帥之道,果如是乎?此事於小邦事大國義,大有所損,而大臣、臺諫,皆無一言,請依宣祖朝古事,亟治出題試官,以重尊敬方岳之體。答曰,觀卿箚辭,試官所爲,殊甚不當矣。出古判書《朴鼎賢日記》

9月1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副提學李顯英。

○夜五更,流星出南河星下,入星星下,狀如鉢,尾長三四尺許,色白。

9月1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自一更至二更,月暈。

9月1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禮曹啓,李貴箚子云云,我國科場,出題之時,援引皇朝事績,非至一再,其來久矣。今此表題,實用經略移咨中,不待題奏,便宜處置,至蒙奬喩等語,似非構出虛無說話,妄議中朝大官也。況以文勢言之,凡製述之辭,皆歷數毛文龍之罪惡,贊揚聖天子委任方岳之盛德,設使播傳遠邇,未爲不可,而李貴箚中,至以袒胸受箭爲題時試官爲比,此則頗不近似。至於欲治試官之妄作,以免一國均受之責,亦似出於慮之太過。箚內請罪試官一款,該曹擅便爲難,上裁。啓。今此表題,與先朝之事,雖不近似,事甚未安,試官難免其責,然所失,不至大段,置之。出古判書《朴鼎賢日記》

○辰時,白雲一道,起自南方,直指艮方,長竟天,廣尺餘,良久乃滅。自午時至酉時,日暈。夜一更,月暈,有霧氣。

9月1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巳時未時申時,日暈。夜自一更至五更,月暈。五更,沈霧。

9月1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

○自昧爽至辰時,沈霧。

9月1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校理趙緯韓。

○召對入侍時,參贊官金壽賢,侍讀官趙緯韓,檢討官辛啓榮,記事官趙公淑、尹坵、李惕然講《書傳》《夏書五子之歌》,自五子至不可知也。

○兵曹啓曰,來二十日禁軍及忠義衛等戎器,盤松亭良中,都摠府一同點考爲白乎矣。有故則退行,何如?以上,《兵曹謄錄》

○自辰時至午時,日暈。

9月1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一二更,月暈。

9月1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召對。入侍時,參贊官尹知敬,侍讀官金南重,檢討官辛啓榮,假注書李夢徵,記事官尹坵、李惕然講《書傳夏書胤征》,自胤國名至俶擾天紀者乎。

9月2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掌令閔應恢,持平柳景緝避嫌。卽見兵判李貴推考緘答,則有曰,臺諫不知孟子所謂莫如我敬王之義。又曰,相臣所失,非徒臺諫不敢自言,又從而抑遏人言,使不得上聞。又曰,臺諫之以殿下爲曲護矣身者,亦不知指何事乎。又曰,近日臺諫年少官微者,辱重臣則不以爲怪,而爭相和附。其他種種侵侮之說,不一而已云。竝退待。出古判書《朴鼎賢日記》

9月2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副提學李顯英初度呈辭。給由。

○召對。入侍時,參贊官沈詻,侍讀官金南重,檢討官辛啓榮,記事官趙公淑、尹坵、李惕然講《書傳夏書胤征》,自惟時羲和至戒懼而用命也。

9月2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兵曹啓辭,傳曰,信使朴蘭英及有功勞人,書啓事,傳敎矣。問于蘭英,則軍官李長馨、譯官申繼黯,人物贖還時,最有周旋之功云。傳曰,朴蘭英加資,李長馨等陞職。慈殿諺書傳于三公、六卿曰,聞明年將爲壽宴云,極可驚也。一則本厭絲竹之音,一則往年飢饉,今春至於賑恤。今年農事,雖不至全棄,而似不爲豐稔,纔經飢饉之民,責出豐呈所用,甚不可也。且經胡亂未久,國家方在兵革中,東西應敵,軍餉措備,該曹苦心料理以爲用,此時豐呈,殊極不安。主上雖以至誠爲之,姑徐以待豐年,未晩也。卿等以明年不可行之意,極力啓達,以期還收傳敎。出古判書《朴鼎賢日記》

9月2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副提學李顯英再度呈辭。加給由。

○賓廳,左相金瑬,工判申景禛,戶判金起宗啓,明春豐呈之進,實出於慰悅慈殿之至意,物力之豐約,時勢之可否,有不可計。而伏覩慈殿下臣等之敎,滿紙丁寧,辭意懇至。聖上之克盡誠孝,慈聖軫恤民事,固爲兩至,而無間然矣,臣等不勝欽昂感激之至。第以今年農事,雖不至大無,而創殘飢餓之民,餘喘未蘇,今若仰遵慈旨,退行於明年秋成之後,則似爲無害於養志之道,而不至於全廢盛禮矣。群下之情如此,故惶恐敢啓。答曰,不以天下儉其親,古人之至論。且應行盛禮,久廢未安,卿等措辭回啓,可矣。

○政院啓,大臣啓辭批答,有卿等措辭回啓之敎,而大臣以爲,自前無直啓慈殿之規,不敢回啓,故敢啓。答曰,知道。已上,出古判書《朴鼎賢日記》

○夜五更,流星出軒轅星上,入井星下,狀如鉢,尾長三四尺許,色赤,月暈。

9月2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義州府尹書目,軍官丁大己等,甜水站至,偵探回告事。聞狀啓辭緣,大己等,隨回答官金大乾之行,到同站,逢胡人之迎候胡差者,胡差密言,陵巨里之軍,不利而還,袁經略修築廣寧城池,軍兵甚盛,不久有來渡之患,收合諸處之兵,以爲城守之計云,而朝鮮亦與天朝合勢云云。出古判書《朴鼎賢日記》

9月2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副提學李顯英三度呈辭,加給由。

○大司憲南以恭,三度加由後,上疏陳情乞遞事。答曰,近日之事,人自爲怪,於卿何損?宜勿固辭,速出察任。出古判書《朴鼎賢日記》

○夜四更,有霧氣。五更,流星出五車星下,入柳星上,狀如鉢,尾長四五尺許,色白。有霧氣。月暈。

9月2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自昧爽至辰時,沈霧。夜一更,流星出危星下,入坤方天際,狀如拳,尾長三四尺許,色白。四更,月入太微垣。

9月2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自巳時至申時,日暈。

9月2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金浦園所親祭。

9月2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大駕還宮。

9月3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

○府啓,朴蘭英乃敗俘負罪之人也。幸因和議,得蒙蕩滌大恩,充備使价,今番之行,別無周旋之效,而又有賞加之命,請改正。答曰,今番亦有周旋之事,加資酬賞,未爲不可。出古判書《朴鼎賢日記》郞廳李弘稷校正。郞廳魏致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