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記/仁祖/九年/正月

正月 二月

1月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二品以上,歲謁,四殿問安。答曰,知道。

○傳曰,典獄擲奸[摘奸],輕囚放釋,而前月擲奸[摘奸]時,疏放人,還囚與否,亦爲察啓。

○刑房承旨啓曰,臣承命往典獄,前後囚徒憑推,則在獄罪人,仍囚者,六十□名,已放者,五十一名,新囚者,二十一名,而其中奴義男,則以背主爲名,而初無呈狀,卄五日擲奸[摘奸]時放送,而刑曹,以叛奴罪重,慮有逃躱之患,放卽還囚云。請當該堂上,推考。傳曰,近臣承命,放釋之人,未久旋卽還囚,極爲駭愕。當該堂上,先罷後推。

○刑曹堂上,罷職現告,參判南以雄。

○東氷庫內擲奸[摘奸]。

○以國忌齋戒,兩司無所啓。

○傳曰,初三日唐差官,接見爲之。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1月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校理趙絅。

○傳曰,明日陳賀,權停禮爲之。

○明日陳賀,王世子率百官出宮,正時,辰初二刻。

○內氷庫擲奸[摘奸]。

○以國忌,無所啓。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1月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院啓,東昌尉權大恒,點退君賜,欲得大馬,已極可駭,而及其承傳,看品還送之後,亦爲委置於太僕,至於重杖色吏。其愚騃無識,不敬君命之罪,不可不治,請命罷職。答曰,不允。

○府啓,崔有海事,尹左辟事,李貴事,許𥛚事。答曰,不允。

○領議政吳允謙四度呈辭。入啓。答曰,宜勿固辭,須速出仕事,遣史官諭之。已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1月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慶尙監司書目,南海呈,圍籬罪人張世哲,物故事。

○備局啓,粘連吏曹關云云。管餉使成俊耉,受任兩西,已至七年,勞瘁致疾,兼傷水土,至於沈痼曠職。似當依願改差,另擇其代,急急下送,何如?傳曰,允。

○東宮誕日,二品以上問安。傳曰,知道。

○府啓,崔有海事,尹左辟事,李貴事,許𥛚事。傳曰,不允。

○院啓,崔有海事,李貴事,許𥛚事,李仁民事,權大恒事。答曰,不允。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義禁府啓曰,本府都事柳楫,居在全羅道金堤地,除授後,病重不得上來云。請改差,以在京無故人,速爲差出。答曰,依啓。以上《禁府謄錄》

○巳時,日暈。自午時至酉時,日有兩珥。夜一更,月暈,有霧氣。五更,白雲一道如氣,橫在東方天際,有時明滅,良久乃滅。

1月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傳曰,綾原君俌,差祭出去,則京畿都事所當隨往,各官亦宜優待,而非但都事不去,各官擧皆薄待,事極駭愕。本道監司推考,俾知其所失。

○備邊司啓曰,管餉使成俊耉,旣已改差,當出其代,而在廷之臣,其才局,雖或有當此任者,若未諳西邊事情,則未免有生疏之患。南斗瞻,以體府從事,出入兩西,備悉事情,嘗管屯田,已著其效,曾爲賑恤之任,亦有成績。且其才局,無出此人之右,群議皆以爲可合。以此人差送,何如?傳曰,知道。他可合人,更爲議定。

○府、院前啓。答曰,不允。

○東、西氷庫內擲奸[摘奸]。

○領議政箚,衰耗病伏,陳情辭職事。答曰,此非大臣辭退之時,須速出仕,以副予望。以上故判書《朴井賢[朴鼎賢]日記》

1月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傳曰,大君夫人再揀擇,二月十八日爲之。

○備邊司啓曰,成俊耉,積年勞瘁,以病乞解者,數矣。臣等難於其代,朝臣中可合此任,反覆商量,群議皆以爲南斗瞻,多有幹局,備諳西事,最合此任云。故以此擬薦矣。如不得此人,則此三人,亦合此任,故別單書啓。傳曰,知道。

○管餉使薦望,朴𥶇、閔應恢、李永式。朴𥶇爲之。

○府、院前啓。竝答曰,不允。

○吏曹啓曰,金尙□上疏云云。以其父德謙年八十,引例願蒙優老之典。德謙,已行參議,見任僉知,似當依例陞秩。上裁,何如?啓。傳曰,加資。前府使朴知述,亦以八十,其孫斗亨上疏,亦命加資。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1月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景德宮[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戶曹啓曰,今之頒祿之數,比壬子則正二品以上,減三石,比丙寅則正三品以上,減二石,從八品以上,減一石,通計前後裁減,則三品以上所減者,三石也,八品以上所減者,二石也。前後所減俸祿,雖不可一時准給,自今春等爲始,除忠義衛外,從八品以上至一品,各加一石,似爲宜當。正九品以下,則初不裁減,姑依丁卯以前之規,不得加給之意,敢啓。答曰,依啓。

○領議政吳允謙五度呈辭。留政院。

○都廳辛啓榮等,莊氷[藏氷]後入來。

○以春享大祭齋戒,兩司無所啓。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1月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以李行遠爲應敎,尹坵爲修撰,趙絅爲吏曹正郞,李安訥爲刑曹參判,禹甸爲信川郡守,李時稷爲尙衣正,柳斐爲訓鍊都正,趙撝爲鐵山府使,沈演爲正言,趙絅爲吏曹正郞,趙啓遠爲司書,沈東龜爲直講,鄭雷卿爲禮曹佐郞,金壽益爲工曹佐郞,李愼、鄭雲湖爲摠管。

○備邊司啓曰,群議皆以爲,今年千秋節使臣,則不必追送,而前頭聖節之行,旣兼奏請,則兼出上、副使,竝齎明年千秋方物而行,則事甚便當云。敢此仰稟。傳曰,不允。

○領議政吳允謙五度呈辭。傳曰,須體予意,勿辭行公事,遣承旨敦諭。

○吏曹啓曰,新榜及第李元鎭、具鉉,登科前資窮,依法典,遷轉六品,何如?傳曰,允。

○成均館含春苑內擲奸。

○府、院前啓。竝答曰,不允。府新啓,監察鄭弘佑,爲人愚妄,處心不正,殿中諸僚,羞與爲列,請罷職。答曰,依啓。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義禁府啓曰,長淵府刑吏、執杖使令拿來事,府羅將朴汗守,已爲發送矣。卽日其羅將,持本道監司牒呈本府公文上來,牒呈內,刑吏姜立,執杖李春奉,自當初逃躱,多般設機捕捉,而至今未得跟捕,府羅將,一時不得捉送云。不小殺人事干,不爲用意跟捕,至於拿命下去之後,泛然以逃躱文報,不爲捉送,殊極未便。黃海監司李如璜,請推考。各別更爲窮尋跟捕,繫械上送事,移文知委,何如?答曰,允。以上《禁府謄錄》

1月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修撰尹坵。

○以成均館人日輪次單子,入啓。傳曰,居首三上進士石應璿,直赴會試,之次三上幼學金始蕃,給三分,三中進士尹善道,生員李弘淵,進士李慶徽,給二分,三下進士李應蓍,生員郭應龜,各紙十卷、筆五柄、墨五笏、賜給。傳曰,提學命招,書題書入。傳曰,成均館儒生,柑子分給,以此題,使之製述。

○府、院前啓。竝答曰,不允。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1月1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姜弘重。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應敎李行遠。

○傳曰,李元翼處遣承旨,存問。

○儒生科次,三上李昌立、郭聖龜、南老星,三中趙錫馨、李之恒、睦行善,三下鄭榮世、李楚望、楊晅。

○傳曰,儒生試卷,有當諱之字,何不察入之乎?政院啓曰,生員李昌立試卷,有先朝御諱字,試官未及致察,至於優等。以常時場屋規例言之,則當爲削去,何以爲之?傳曰,照例爲之,試官,竝推考。

○備忘記,居首生員郭聖龜、南老星,竝直付殿試,趙錫馨、李之恒、睦行善,給二分,鄭榮世、李楚望、楊晅、李昌立,各紙十卷、筆五柄、墨五笏賜給。

○領議政吳允謙,身病[?]出仕。

○院啓,崔有海事。李貴事。許𥛚事。李仁民、權大恒,竝罷職事。答曰,不允。李仁民事,依啓。權大恒,推考。

○府前啓。答曰,不允。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備忘記,參判李命俊,盡心官事,有意格王,不幸早逝,予甚惜之。令該道石灰及造墓軍,量宜題給,以表其忠事。

○備忘記據,造墓軍,量宜題給事,京畿監司處行移。

○兵曹啓曰,以弘文館書吏等上言,吏曹回啓,書吏二人加定事,蒙允矣。當初諸上司書吏等,減省之意,實非偶然。蓋緣經費不足,旣爲參商減數,行之累年,已成規例。今因下輩所訴,輒卽加定,則其他減省諸衙門,必皆執此爲例,各請加出,將不勝其紛然,而本曹布物用下之數,日漸浩大,繼用無策,今此加定書吏價布,勿爲題給,何如?傳曰,知道。玉堂與他司,施行可矣。以上《兵曹謄錄》

○右副承旨姜弘重啓曰,小臣以領府事李元翼處存問事,出往下直。傳曰,知道。以上故相臣《李元翼家日記》

1月1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姜弘重。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大臣、禁府堂上、兩司長官,皆會賓廳,下書令議啓。大槪,原州人元忠立,僞造官敎,被囚于捕廳,欲爲延生之計,以諺文,書訓鍊千摠李柏壽,及李顯立、吳克一等三四人,與吳景儉[李景儉],謀逆云云,而不成字形,不得解見者,亦有之。回啓後,令推鞫于禁府,其原情荒雜虛妄,前冬,逢景儉于高陽,往宿其家,聞逆謀云,問景儉形樣老少,亦不明知。捧招後,以誣告律,定罪事。入啓。判付依啓。

○同副承旨姜弘重書啓,臣承命往問于領府事李元翼處,則左右扶腋,僅僅承受,只言臣年垂九十,氣力耗盡,臥不能起,朝夕待死,而聖念下及,至於遣承旨存問,惶恐感激,罔知所達云矣。傳曰,知道。以爾所見論之,其氣力如何?所居家舍大小,亦如何?予欲詳知,一一書啓。

○政院啓曰,觀此賊人元忠立上變諺書,則只記姓名,不言所謀。究其情狀,不過身犯大罪,死中求生,出此兇計,不可信,而捕廳旣已移送,不敢不啓。傳曰,知道。政院捧入而已,可矣,輕先酌量,如是陳啓,殊未妥當矣。

○傳曰,大臣、禁府堂上、兩司長官命招,封書下賓廳,回啓封入,令推鞫于禁府。

○問事郞廳,李行遠、鄭之羽、金光爀、韓興一。

○府啓,崔有海事。尹左辟事。許𥛚事。答曰,不允。

○院啓,崔有海事,許𥛚事,權大恒事。答曰,不允。李貴事,停啓。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義禁府啓曰,今此逆獄,如有外方逮捕之事,則本府都事不足,依前例,令吏曹,假都事六員,爲先差出,何如?答曰,依啓。以上《禁府謄錄》

○巳時,日暈,暈上有冠,色內赤外靑。自午時至酉時,日暈。

1月1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去夜,推鞫罪人元忠立,原情承服。

○姜弘重啓曰,臣詳觀李元翼所患之症,則羸瘁已極,氣力薾然,火鬱上焦,煩熱不堪,必以冷水沃面然後,始得醒然,下部不能收斂,大小便無常,有似不仁之人,轉側坐臥,必須人扶,精神亦不如數年前,都忘眼前之事,與人言語,或久酬酢,則氣逆於上,呼吸不便矣。且所處家舍,則以雜木搆成,兩間草屋,僅能容膝,而低矮狹窄,不能成形。其前家屬所入之處,尤爲傾頹薄陋,不蔽風雨,殆非人所可堪居者矣。且聞之則所居之地,是累世族山之下,而傍無一畝之田,且無數口臧獲,擧家只以月給之米,僅僅延命云矣。傳曰,知道。爲相四十年,數間茅屋,不蔽風雨,其淸白安貧,振古所無也。予之平生敬慕,非特功德而已。李公淸簡,百僚師之,何憂乎民生困瘁乎?年高元老,理宜優待,其儉德,亦不可不表以著之。令該道,營造正堂,又令戶部,賜以布被素褥,以遂其所尙。

○禁府罪人行刑單子。入啓。傳曰,過十四日後,行刑。

○府啓,崔有海事,尹左辟事,許𥛚事。答曰,不允。尹左辟參疏之罪,始論於今日,似乎太晩,毋庸堅執。

○院前啓。答曰,不允。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傳罪人元忠立,年二十九,矣身與逆賊李景儉,曾所相知,適逢於高陽路上,仍與同宿其家爲白乎矣,景儉曰,矣同黨甚多,欲爲謀逆,京中亦多內應之人是如爲白去等。矣身曰,然則有名同冊乎爲白乎旀,又問曰,與某某人同事耶?景儉曰,吾侄善立,能文且賢,族屬李應儉、六寸李百壽,及安景信、金信豪、吳克一等,與之同謀,聚黨二三百人,正月將爲擧事,而詐稱胡變,一番馳報,驚寡[動]人心後,變着胡服,犯京設計是如爲白良置,景儉之年五十八歲是白去乙,矣招內,今可四十餘是如爲白乎旀,景儉面縛爲白去乙,不縛是如爲白乎旀,景儉鬚多而白爲白去乙,鬚小而是如爲白乎所,其爲親切,若至於逆謀相通,則萬無面目不知之(之))理,矣身所供,節節相違爲白有置。景儉正刑之後,做作景儉之言,以爲告變緩死之計。其虛僞誣告,亂言犯上,情理切害之罪。《大典推斷條》云,凡亂言,若干犯於上,情理切害者斬,籍沒家産亦爲白有臥乎等用良,元忠立段斬,籍沒家産爲只爲,義禁府[等]傳敎爲良如敎。以上《禁府謄錄》

○辰時,日暈兩珥,上有冠,色內赤外靑。午時未時申時,日暈。夜一更,有霧氣。

1月1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辰時,日暈兩珥。巳時未時,日暈。

○江原監司書目,鐵原府使牒報內,金汝秋官屯衙祿奪占罪,令攸司處置事。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1月1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全羅監司書目,全州呈,以奴乭無應,虐殺主辭緣,已爲稟報,令該曹處置事。咸鏡監司書目,各站上等馬騎持,詐稱暗行柳大亨稱名人,咸興府囚禁事。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1月1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禁府,罪人元忠立,堂古介行刑。啓。

○幼學金益銑上疏,陳時弊及追崇事。呈政院。

○府啓,崔有海事。許𥛚事。答曰,不允。尹左辟事,停啓。院啓,崔有海事。許𥛚事。權大恒事。新啓,新除授管餉使朴𥶇,別無可稱之才,且有不廉之誚,除目一下,物議譁然。請遞差。以廉謹有才局之人,極擇差送。從事官,亦以曾經臺侍有名望人擇差事。行司直成俊耉,久管錢穀,多有人言,物貨盡散於牟利之輩,而本庫餘儲,甚爲虛疎,西路往來之人,莫不寒心,請罷職。其見在及分給之數,使之一一査出,會錄傳掌後,報于朝廷,令度支,亦爲句管,俾無疎漏之弊。答曰,不允。且朴𥶇,廟堂旣已愼簡,必無不合之理,如是輕論,實涉不可矣。成俊耉,積年奔走,爲國盡心,理宜褒賞,不當毁斥也。所謂會錄之事,句管之請,乃是有司應行之規,不必煩瀆。從事官,前已擇差,姑令察任,可也。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1月1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戶曹入啓領府事處,衾褥下送單子。傳曰,寢席亦爲下送。

○府啓,前參判南以雄,推考三度,抗拒,上裁。啓判付內,緘答辭緣,極爲可駭,令該曹査覈重治。南以雄,罷職安徐。

○府啓,崔有海、許𥛚事。答曰,不允。

○院啓,崔有海、許𥛚事。朴𥶇、成俊耉事。從事官事。答曰,不允。會錄及照管事,依啓。

○判敦寧金尙容箚子大槪,上年,以年滿七十,再上乞骸之章,未蒙允許,今年則又加一歲,精神氣力,日漸昏耗,不能供職,陳情乞致仕事。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自夜一更至五更,月暈。辰時,日暈。自午時至酉時,日暈,暈上有冠,[色]內赤外靑。

1月1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府啓,崔有海事。許𥛚事。答曰,無罪元勳,如是侵凌,殊極不當。更勿論執。崔有海事,亦勿煩瀆。

○院啓,崔有海事。朴𥶇事。從事官擇送事。成俊耉事。答曰,不允。

○答金尙容箚曰,省卿上箚,予心缺然。噫,播棄黎民,老昏失政,耆耄遜荒,亂邦常事。以此觀之,卿之請退,予之許可,俱未妥當也。所謂致仕,乃是時平無事之事,非今日所可論者也。卿雖欲慕效古事,予不忍勉副,須勿更辭。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義禁府啓曰,禹承吉,回啓公事分揀事,判下矣。禹承吉,判下分揀放送之意,敢啓。答曰,允。以上《禁府謄錄》

○夜一更,月暈。

1月1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以金蓍國爲千秋使,李廷圭爲書狀,吳竱爲校理。

○去夜,慈殿,藥房問安。眩暈症復發,頭痛胸膈煩悶之症,大殿已知,取稟大殿爲之。

○藥房再啓,仍用芎葛湯事。答曰,依啓。

○二品以上問安。答曰,一樣矣。

○政院啓曰,過立春已久,自明日爲始,視事取稟。傳曰,知道。

○院啓,崔有海事,許𥛚事,朴𥶇事,從事官事。答曰,不允。成俊耉事,停啓。

○府啓,崔有海事,許𥛚事。答曰,不允。

○有政。申景祐爲全羅兵使,崔惠吉爲舍人,吳䎘爲承旨,尹兼善爲高陽郡守,申景柳爲龜城府使,李必行爲兵曹佐郞,金槃爲司諫,嚴愰爲訓鍊都正,尹煌爲吏曹參議。

○藥房啓曰,慈殿未寧之候,似有加於昨日。提調一員,御醫全數,直宿,而解事醫女二人,竝令直宿,何如?傳曰,允。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1月1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院啓,崔有海事,許𥛚事,朴𥶇改差事,從事官事。答曰,不允。

○傳曰,在外藥房提調命招。慈殿,藥房問安。答曰,昨昏醫女入診時,症候頗重矣,至夜半,則減歇,而卽今所患,雖不至於診脈之時重,而比夜間,則稍重矣。藥房啓曰,臣等卽因御醫,伏審下敎,慈殿症候,仍與醫官等相議,皆以爲,腹中雷鳴微疼,一身掣動,大便少滑之症,皆是熱盛所致也。夜間,用九味淸心元一番,多至三丸者,急於治熱,出於不得已也。今後熱作時,九味淸心元每一丸,除竹瀝米飮調下,使藥力連續得行,而涼血地黃湯,仍前加入,午間,加進一貼,爲當矣。傳曰,知道。藥房啓曰,慈殿症候,一向非輕,自今日侍藥廳排設,應行節目,令該曹擧行,而處所則定於北所,何如?傳曰,允。

○慈殿,二品以上問安。答曰,昨夜二更,醫女診脈之時,熱勢尤重,夜半暫歇,曉頭則雖不至於診脈之時重,而猶爲頗重經過矣。

○傳曰,慈殿症候甚重,憂悶罔極。令該曹,山川祈禱,審理冤獄,輕囚,爲先放釋。

○傳曰,不緊雜公事,姑留政院,慈殿症候差愈間,啓箚,姑停。

○傳曰,慈殿熱氣極盛,幾至窒塞,用九味淸心元二丸,月經水一鍾子然後,熱氣降歇,而症勢有加此意言于諸宮。藥房晝問安。答曰,症候則一樣。俄進藥餌之後,無他進御之物矣。慈殿,二品以上夕問安。答曰,午時,熱氣甚多,藥物進御之後,熱氣暫歇矣。侍藥廳啓曰,伏審慈殿症候,面上有靑色,戰掉之症,又作云。此必熱氣極壯,而藥力微少而然也。此時,非多用月經水,則不能治臟腑之隱熱。宜於月經水一甫兒,調九味淸心元二丸,以退熱爲度,連進爲當,而又以加入柴苓湯,卽爲煎進。且尙未進粥飮,中氣極虛,接命膏,時時進用,則其於扶中氣救煩渴,亦必有力云。竝爲劑入之意,敢啓。答曰,依啓。月經水,不肯進御,以此尤悶矣。

○府啓,崔有海事,許𥛚事。新啓,昨日備邊司,移文于本府曰,凡內官出入,非奉命之時,則雖秩高者,不得呼唱辟除,而頃日本司郞廳,齎奉啓下公事,出去之際,內官吳大邦,稱以犯馬,送差執捉下人於司中,突入作挐,自法府處置云。近來國綱解弛,事體陵替,宦寺之輩,行辟朝官,已極泛濫,而捉人於廟堂衙門,尤極可駭。請吳大邦罷職,下人令攸司囚禁治罪。珍島郡守韓夢龍,以納物堂上改正之人,全無履歷,到仕之後,專事肥己,請罷職。答曰,不允。吳大邦,其日承命以去,辟人,未爲不可,然所論如此,推考。下人囚治事,依啓。韓夢龍,旣已赴任,迎送有弊,肥己之謗,未必眞實,勿煩。

○侍藥廳夕問安。答曰,熱則與晝問安時一樣,進藥之後,暫歇,而無進御之物矣。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義禁府啓曰,輕囚放釋,審理冤獄事,傳敎矣。本府時囚罪人十四名內,多是罪犯贓汚之人,似難輕易放釋,從當審理,書啓矣。其中輕囚可放者,爲先別單書啓。答曰,知道。

○別單桂仁、應祥。啓下放。

○義禁府啓曰,本府囚人中輕囚,則已爲書啓,當爲先放送矣。其餘各人,以其所犯罪名,臣等反覆詳査,則李應澤、林茂生、趙國彦、朴春陽、權景倫、金義男、尹熙善等,則罪犯贓汚,白愛福,則僞造曆書,情跡顯[現]著,李一元,則殺人,時未覈啓龍友龜,則罪犯僞造,皆不可放釋。金善男,則以桂仁辭連[辭緣]被囚,而當初以年過七十,不爲刑推,獄事究竟間仍囚。魚大振,則以三陟浦僉使,御史處現捉,不法文書中雜物,監司皆已査覈其去處,而軍士五名價布,公私用處,不爲分明開錄,以此諉以入己,一向加刑,恐不無冤枉。此兩人之罪,似當在審理之中,而自下不敢擅便,上裁施行。且外方定配罪人中,或不無審理之人,此則何以爲之?敢稟。答曰,依啓。定配罪人,亦爲審理,宜當。魚大振,係干贓汚,全釋不可矣。以上《禁府謄錄》

○夜一更,流星,出內廚星下,入東方天際,狀如拳,尾長四五尺許,色赤。

1月2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校理吳竱。

○傳于侍藥廳曰,二更暫爲睡,三更初仍爲熱盛戰掉,而厥症比前頗輕。用九味淸心元三丸,竹瀝、月經水各半鍾子,然後乃降,三更後,或睡或覺,而熱氣頗歇。湯藥,前夜進御。

○傳曰,永安尉洪柱元,加資,幼學金君錫、沈榗,實職除授,以爲慰悅之地。

○傳曰,慈殿未寧之時,元勳、重臣,不得進參於問安之列,事體不可,李貴敍用。

○侍藥廳啓曰,伏承下醫官之敎,慈殿症候,似向輕歇。昨日劑入柴苓湯,恐不爲無效也。今日亦爲進御宜當,而先實中氣然後,藥力得行,熱勢亦隨而退。如蓮子粥、駝駱粥、接命膏等物,頻頻勸進,以扶元氣,而牛黃膏利於治熱,亦間間進御,預防潮熱宜當。答曰,依啓。侍藥廳啓曰,卽聞入診醫女之言,脈度甚數,且手臂戰掉之症,不止云。以此問于李惟聖及諸醫官,則凡診脈之法,熱在內則其脈沈而遲,熱在外則其脈數而浮,今此脈候,亦未必不然,而至於手臂戰掉,則未必盡由於熱氣內陷,而或發於中氣虛而風熱盛。柴苓湯加進御然後,似當議藥云矣。答曰,依啓。症候比於朝前,則頗似稍減矣。

○有政。

○辛啓榮爲掌令,沈榗爲司宰參奉,延平府院君李貴。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義禁府啓曰,罪人金善男,似當在審理之中事草記,答曰,依啓事,允下矣。金善男,當爲分揀放送。敢啓。答曰,依啓。以上《禁府謄錄》

1月2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侍藥廳啓曰,伏聞去夜,熱勢甚盛,至於屢度升降云,此時症候,何如?進御藥物,不可不勉進粥飮以實元氣。接命膏,最有淸熱補胃之功,頻頻勸進爲當。答曰,此時症候,面熱勞困矣。二品以上問安。答曰,四五更間,淸心元進御,昧爽,菉豆粥進御,而嘔吐矣。

○禁府啓,定配罪人中,或不無審理之人,此則何以爲之?答曰,定配罪人,亦爲審理事,允下矣。外方許多罪人,事體重大,本府不可獨爲,與大臣同議稟旨定奪,何如?傳曰,允。

○侍藥廳再啓曰,更與醫官及李惟聖相議,則李惟聖以爲,當初欲用大柴胡湯,而醫官等皆以爲重難故未得試用,未寧之候,今至六日,尙未發表,宜用湊藥,下瀉鬱熱,而且於柴苓湯,前加入中,添加大黃爲當云。諸醫則以爲,方文雖有湊下之法,不可用之於至尊之地,以此爲難,臣等,昧於醫方,不能取舍。敢稟。傳曰,李惟聖之言,良是,然藥力太峻,則難免後患,仍用前劑。且頭痛之症,自昨日午後,少減爲敎矣。侍藥廳三啓問安。答曰,巳時熱上,而不至大段,午後良久入睡,項間仍有汗氣,且藥則時未進御矣。夕問安。答曰,症候,與晝一樣。接命膏,五匙進御之後,卽今蓮子粥進御矣。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領府事李元翼上疏,伏以,臣伏聞有營造堂屋之命,魂驚魄散,惶懼戰兢,罔知所措。聖心終始,不忘賤臣,委曲繾綣,至於如此。恩深海嶽,感淪肌骨,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第事理有大不可者,不得不仰訴衷曲。方今外侮孔棘,國步艱屯。此時爲何時,而乃爲一病臣,營造私家耶?在聖明爲誤恩,在臣身爲犯義。雖有上命,死不敢承當。臣雖伏於蝸幕,而國家亦不當爲此措擧,況臣於夏秋間,私營房屋,殊甚高爽,居處便好,此外又何加焉?臣之性躁心急,老而益甚,該官臨門,不能堪忍,狼狽蒼黃,不獲已當曳病他鄕,以俟罪譴。臣自前不能以規範禮體,敬事君父,每有所觸,徑情直行,有同狂易者之爲,臣固自知其非,而不能改。聖明亦洞燭臣之本性如此,幸垂矜恕焉。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謹昧死以聞。答曰,省疏具悉至懇。此非無據之事,營造一室,亦甚不難,卿宜安心,勿辭。以上故相臣《李元翼家日記》

○備邊司啓曰,朴𥶇,旣爲被論,似難察任。更爲議薦,何如?傳曰,允。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夜五更,有霧氣。

1月2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侍藥廳啓曰,卽者伏見下醫官之敎,四更,熱氣又爲上升,用九味淸心元,多至六丸,熱勢之壯盛,可以見矣。未寧,今已七日,柴苓湯已進四服,而尙無顯效。李惟聖以爲,此必藥力微少,不能勝熱而然,不可膠守常規,不得已就前加入中,添加大黃爲當云。醫官等則以爲,仍用前藥,而旣不能多用月經水,則紫河車。最有治熱補血之功,作丸如黍米,大朱砂爲衣,粥飮呑下,亦爲宜當云,而李惟聖則深慮其太緩。臣等不能取舍,敢此仰稟。答曰,頭痛,自第五日始減,胸膈煩鬱,精神昏迷之症,自昨漸減,熱縮戰掉,亦不復作,時有入睡,間有汗氣。以此觀之,則寒熱往來之症,時無漸歇,病之大勢,則已向差境,姑從醫官等所見,俾無後患。又啓,伏審慈殿,自去夜,有咽喉暫痛,右邊似爲紅腫,其邊頭痛頗甚,且有惡寒等症候。所謂右邊紅腫者,在於喉內,發於頸側,未能分解,而大槪咽喉之症,或因傷寒,熱極而發者,亦且有之。況聞慈殿,自前有此候,則今之所患,未必非乘熱而發也。姑於柴苓湯加入中,減去乾葛、麥門冬,新加連翹、吉更[䓀莄]各一戔,薄荷、荊芥穗各五分,以此劑入宜當。牛黃膏最良於腫症,亦頻頻進御宜當云。答曰,依啓。痛處,乃咽喉,非頸側也。

○二品以上,夕問安。答曰,與朝一樣。未時,駝駱粥進御矣。

○侍藥廳啓曰,紫河車入當歸作丸,其名曰,補天丸,故今以補天丸,封題書入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忠淸兵使書目,石城縣軍器,失火緣由事。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傳曰,禁府草單中,李𣽤之罪,顯有冤枉之迹云,所謂冤枉之迹,何事?問啓。

○義禁府啓曰,羅州前參奉陳景文,九十餘人連名上疏,呈於政院而見退。以其上疏,來呈於備局大臣及本府堂上諸坐之處,訟李𣽤曖昧之狀,且李𣽤之子,亦爲呈訴於備局。取見其疏及呈狀內辭緣,則李𣽤當金尙夏等爲廢母上疏之時,來在館中,得參初試,而不赴會試,卽爲下鄕,以避之尙夏等上疏名錄中塗擦他人之名,以李𣽤之名勒書𣽤則其時已爲下鄕,一鄕之人,無不詳知,而反正之後,以參於兇疏,至於流竄,極爲冤枉云。臣等取考本府所上金尙夏兇疏,則李𣽤之名,果爲塗擦改書。以此觀之,則以參疏被罪,恐不無冤枉之情,故書啓於審理之中矣。敢啓。答曰,知道。以上《禁府謄綠》

1月2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禁府啓曰,外方定配罪人與大臣同議定奪,其中十四人別單書啓,伏候睿裁。且臣等取考本府所上罪人名案,則圍籬者四十一,處遠竄者一百八十七,中途付處二十二,以其名下懸錄綠罪名觀之,則皆極痛駭,無一可恕之人,而第念反正以後,被罪遠竄者,若此之多,雖緣渠等自作之孽,風霜嶺海之外,其日夜呼怨愁嘆之情,爲如何哉?大抵苦則怨,怨則傷和,傷和則致災,必然之理也。天道十年一變,人情窮則反本,罪人之中,豈無悔恨前非,革心而自新者乎?當此慈殿違豫之日,自上若特施例外寬典,係干逆獄外,其餘參商情犯,或爲量移,或爲分疏,以示曠蕩好生之德,則凡在瞻聆,莫不歡欣感祝。其於消災求福之道,或不無萬一之助矣。臣等職在王府,區區所懷,惶恐敢啓。傳曰,知道。其中可放之類,標而下,依付標施行。禁府別單子十四人內,罪人成宏烈,撤去圍籬量移,允金、羅萬甲放送,金堉分揀。

○侍藥廳啓。答曰,寒熱之症,稍歇,而咽喉之症,有加無減矣。

○侍藥廳啓曰,慈殿所患,元症則大熱不爲上升,戰掉寒縮之候,亦不復作,可知其大勢之已歇,而目前所重者,在於咽喉。今日則痛處紅腫,有加無減,浮氣亦發於項頸,若不急急治之,則其勢必至於成膿矣。臣等會同李惟聖諸醫官及柳後聖商議,則皆以爲消散腫熱,無良於針,若趁時施針,則可以止成膿之勢,雖或不能止成膿,猶可消散熱氣,減却痛勢云,而第未知內間事勢,不敢斷然上請矣。答曰,啓辭甚當,依爲之。慈殿受針後,二品以上問安。答曰,一樣。受針後,菉豆粥進御矣。

○備邊司啓曰,以秩高宰臣,兼差冬至、聖節使,又兼奏請及明年千秋節使,歲以爲常,則事甚便好,副使,勿爲差出,宜當。傳曰,依啓。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有霧氣。

1月2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京畿監司書目,衿川呈,完平府院君李元翼以正堂營造事,欲移居他鄕,而奉行之事,亦致遲延,惶恐事。傳曰,須體予至意,安心勿辭事,遣承旨敦諭。

○侍藥廳啓曰,受鍼後,咽喉症所患元症,何如?答曰,元症,日漸向歇,而咽喉之症,夜來益甚,以此憂悶矣。

○承旨李基祚啓曰,小臣以領府事李元翼處敦諭事,出去下直。傳曰,知道。

○李基祚啓曰,臣承命往諭于領府事李元翼,則以爲至遣承旨,下諭如此,惶感罔極,不知所達,別構短疏,仰訴衷曲云矣。傳曰,知道。

○侍藥廳再啓曰,凡咽喉之症,流行不滯,則必不至成腫,慈殿證候,則咽喉左邊亦痛云,消散之兆,已見矣。鍼效,亦不可不行矣,亦須連針,以散其熱毒,而今承聖敎,宜於正午當行,依昨日點穴竝行之意,敢啓。傳曰,依啓。慈殿受鍼後,二品以上問安。答曰,朝時,駝駱粥進御,入診後,白粥小許進御,受鍼臨時,菉豆粥進御,受鍼時,牛黃膏進御。症候則一樣矣。

○禁府梁桓,罪人成宏烈沃溝移配事,濟州地出去。

○管餉使薦望,趙廷虎、朴簉、李永式。朴簉爲之。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義禁府啓曰,前日啓下逆賊金應元、韓善乃、金大器等獄事推案,修正向完之際,又値逆賊李景儉、元忠立等獄事,竝其文書,畢爲修正之意,敢啓。答曰,依啓。以上《禁府謄錄》

○辰時,白雲一道如氣,橫在日上,長十餘丈,廣尺許,良久乃滅。午時,日暈。

1月2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侍藥廳啓曰,今日更用他藥事,與李惟聖及諸醫,十分商議,則皆以爲便滑,大是吉兆,頭痛雖減,尙未快降,咽喉之症,亦爲一樣,則今姑仍用前藥宜當云矣。答曰,厭其前劑,不欲連進,更議他藥以啓。又啓曰,卽與李惟聖及諸醫官,更爲商議,則以爲餘熱,尙未快降,淸涼之劑,不可遽停。凝神散,有收斂胃氣,淸涼肌表之功,劑進一二服,看今明症候,更議爲當云矣。答曰,依啓。

○禮曹啓曰,考見《五禮儀》,王世子,冬至、正朝,及親行大祀,有大慶祥瑞、出師勝捷等賀禮,則王世子,先入庭行禮,先出外次然後,二品以上,入庭行禮,叩頭山呼云。正朝、冬至等賀儀與頒敎賀儀之由,殊未可知,而且考《大明會典》、《大明集禮》等書,則皇太子、親王,凡陳賀禮儀,竝無山呼節次。考之《五禮儀》,旣如此,考之中朝禮書,又如此,王世子正朝、冬至賀禮,以當依舊遵行,今難容易更定矣。傳曰,允。

○禮曹啓曰,曾因筵臣啓辭,文臣專經勸講,依平時擧行事,下本曹,査啓蒙允,故年少文官,五經中各業一經,書啓矣。傳曰,知道。各別勸奬,俾不至有名無實。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1月2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侍藥廳啓曰,咽喉痛處,尙未快差,則似當復有受針之擧,敢稟。答曰,咽喉之症,亦漸減歇,受鍼,停止。似當矣。

○傳曰,政院留置公事,竝入之。

○侍藥廳啓曰,伏審慈殿症候,日就平復之境,時方進御凝神散加入中黃連、黃芩寒苦之材,熱勢旣已衰減,則欲減去此兩材。敢稟。答曰,依啓。

○二品以上夕問安。答曰,午後蒸鮒魚白粥進御,咽喉,自午後差歇,言于朝廷。開春後日氣不調,不知溫涼而失攝,遽得重病,貽憂於卿等,使之勤勞,是予之過。主上晝夜於臥側,善爲救藥之德,及賴卿等之誠,重病易得差歇,今後則朝夕問安,勿爲之。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自辰時至申時,日暈。

○晝問安。答曰,已省。石花湯、稷飯和熟手[水]二匙進御,午初,駝駱粥進御,咽喉證,比朝加歇矣。

1月2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吳䎘。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領府事李元翼上疏,伏以,臣迫不得已,將離鄕出境,以待拒命之罪,而不加譴罰,反下溫綸,悚慄惶懼,罔知所措。老臣病重,自知出境,則僵仆於道路,僵仆道路,豈臣之所甘?萬不獲已也。聖明爲此擧,實出於老者安之之至意,使臣僵仆,亦豈聖上之本意哉?伏望聖上,亟收成命,以全垂死之老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謹昧死以聞。答曰,省疏具悉。卿爲相三紀,家無一堂,如此淸儉,曾所未聞也。今玆營室,意在勵世,卿亦爲國安心。且卿若以此離鄕,則非但予心不安,卿亦未免食言。須勿更辭,勉副予望。

○傳于左承旨吳䎘曰,李領府事功臣奴婢,依他例準給事,言于該司。

○備邊司啓曰,今年千秋使,依前啓辭,勿爲入送,以已差使臣,仍充奏請副使,作爲一行以送事。答曰,知道。千秋使,以太晩爲嫌,則改擇日進定,可也。

○全羅道推考敬差官林得悅,落點。

○府啓,崔有海事,許𥛚事,吳大邦事,韓夢龍事。答曰,不允。

○院啓,崔有海事,許𥛚事。新啓,頃日慈殿,證候深重,自上有至誠祈禱之擧,祭官齊到,而祝文徒委於拙筆忠義,以致遲延,夜深之後,始得傳香。請推考色承旨,香室忠義中拙筆者,汰去。答曰,不允。汰去事,推考事,依啓。管餉從事擇送事,停啓。慈殿,侍藥廳夕問安。答曰,與朝一樣,而咽喉則晩後差歇。申初,駝駱粥進御矣。

○大司憲張維箚子大槪,謹進典禮問答,因陳平心從善之道事。

○慈殿,侍藥廳、二品以上問安。答曰,夜來寢睡,勝於昨日。咽喉,亦可差歇,頭痛眩暈之證,比昨日尤差。四更,駝駱粥進御,昧爽,白粥進御矣。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1月2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吳䎘。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院啓,崔有海事,許𥛚削奪事。答曰,許𥛚,有功於宗社,朝廷理宜禮待,而年少酸妄之輩,不顧事體,任意侮辱,此豈美事哉?且追尊之事,古昔人君,賢於寡昧者,亦皆爲之,予獨何心,忍從無據之臆說而不爲也?一二無勢之人,雖或被罪,天下公言,似難抑而滅之,更勿爲無益之論。

○慈殿,二品以上、侍藥廳問安。答曰,咽喉之症,似乎永差,頭痛亦差,寢睡頗穩。三更,駝駱粥進御矣。

○濟州牧使書目,本州進上十七八運,及三邑守令褒貶等第所載船致敗,同船所載,兩運進上,過節無所餘,改封不得事。

○府啓,崔有海事。許𥛚事。吳大邦事。韓夢龍事。新啓,世子冊封奏請,係是極重之事,自前差送上、副使,其意有在,而今此奏請之行,將差單使。渡海將命,往返經歲,其間疾病事故,未可預料,而孑然一介之使,兼三四行之任,事體已涉苟且。若或有意外之患,則莫重使事,將付之於何人乎?請差出上、副使,以重奏請之擧。答曰,不允。副使差出事,令廟堂量處。

○侍藥廳夕問安。答曰,晝問安後,白粥、駝駱粥進御矣。

○侍藥廳晝問安。答曰,巳時,稷米水剌和熟水,辛甘菜炙、鮒魚炙,小許進御。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1月2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兩司大司諫權泰一,司諫金槃,獻納李景曾,正言李尙質、沈演,大司憲張維,執義兪省曾,掌令辛啓榮,持平朴安悌,以昨日諫院啓辭,批答,有未安之敎,竝引避而退。在外持平金宗一來啓,崔有海事,許𥛚事,吳大邦事,韓夢龍事,兩司竝命出仕事。答曰,不允。出仕事,依啓。李景曾、李尙質,遞差。

○慈殿,二品以上問安。答曰,寢睡與昨日一樣。四更,駝駱粥進御矣。

○侍藥廳夕問安。答曰,與晝一樣矣。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辰時,日有重暈,內暈兩珥。申時,日暈。夜一更二更,巽坤方,有氣如火光。

1月3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大司諫以李景曾等事避嫌。答曰,功高之人,理宜優待,雖有所失,論之亦當以禮。景曾等,不顧事理,凌轢太甚,有若常漢輩劫辱而抑制者,此豈美事哉?今此許𥛚等所陳,似非極惡大罪,而非但怪妄等語,終不刪去,至以功不掩罪爲言,尙質輩可謂不識輕重者。卿等皆無所失,勿辭。兩司皆避退待,玉堂竝請出。

○玉堂箚子大槪,李景曾等還收遞差之命事。以齋戒,留政院。

○政院啓曰,請還收李景曾、李尙質遞差之命。答曰,勿煩。

○慈殿,侍藥廳朝問安。答曰,寢睡平常矣。

○晝問安。答曰,與朝一樣。水飯,小許進御矣。

○夕問安。答曰,與晝一樣。稷米水剌,少許進御矣。

○延平府院君李貴箚子大槪,陳情乞骸致仕事。留政院。以上故判書《朴鼎賢日記》

○夜一更,坤方,有氣如火光,流星出角星下,入左權星上,狀如針,尾長四五尺許,色赤。郞廳金朝潤校正。日記廳郞廳沈國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