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記/仁祖/五年/三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3月1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巳時午時,日暈。未時,日暈,暈上有冠,色內赤外靑。

○以胡差莅盟一事,大臣、備局堂上及李景稷、大司憲、大司諫,竝引見。

○胡差接待官李廷龜、李景稷、張維竝引見。

○酉初,大風。內下日記

○備邊司啓曰,滿浦僉使成大勳,自以勳臣,未得擅離邊鎭,不得勤王之意,委送本鎭土兵,具牒來呈于本司,江邊消息,大槪馳報,原牒入啓矣。滿浦新僉使申景洙,去十二月十九日除授以平安監司中軍,除朝辭赴任事,行移已久,尙未到鎭,極爲可怪,催促交替事,本道巡察使處,當爲移文,而牒呈持來人出身裵尙强,則以徒三年定配之人,期限將滿,且經大沛,觀其爲人,年少武士,留置調用無妨,本鎭出身金忠善、土兵韓應卞等,自募出來,千里得達,似當爲慰悅之典,敢啓。傳曰,依啓。金忠善相當職除授,韓應卞禁軍除授。

○傳曰,當此搶攘之日,爲注書者,所當夙夜供職之不暇,而今日合司聽批答時,注書柳景緝偃然退在外處,兩司多官,移時俯伏,不得已使翰林傳授,此實無前之事,拿推。《禁府謄錄》

3月2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胡差接待官李廷龜、李景稷、張維,大臣、備局堂上、兩司長官引見。

○崔來吉引見。內下日記

○同知義禁府事李景稷引見時所啓,注書柳景緝決杖未安事,上曰,收贖。《禁府謄錄》

3月3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四更,焚香誓天,自上爲之,殺牛刑馬焚香誓天事,遣大臣爲之。

○綾城君具宏引見。內下日記

○我國誓文曰,朝鮮國,以今丁卯年甲辰月庚午日,與金國立誓,我兩國已講定和好,今後兩國,各遵約誓,各守封疆,若我國與金國計仇,違背和好,興兵侵伐,則皇天降禍,若金國因起不良之心,違背和好,興兵侵伐,則亦皇天降禍,兩國君臣,各守善心,共享太平,皇天后土嶽瀆神祗,鑑聽此誓。賓廳製進。朝報

3月4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昇平府院君金瑬軍官李成之,馬上隊金賢、李森、金慶希等,斬賊兵三級以來。

○長湍居龍驤衛副司果朴宗立妻咸氏,以淸濁酒五十盆,慰王師之勞。

○平安監司金起宗狀啓,賊九頭斬送事。

○禮曹堂郞,以金浦園所失火處奉審事,出去。以上內下日記

3月5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奴兵大陣,盡撤入鳳山云。

○晉昌君姜絪,自胡中入來,引見。

○金浦園所奉審後入來禮曹堂郞,引見。

○夜一更,月暈,入東井星。二更,月暈。內下日記

○傳曰,齎資官之行,不可不速發,而所定譯官輩皆懷厭避之心,受任之後,逃匿不現,極爲痛惡,崔得宗、金汝恭,則已爲拿鞫,而姜應信,移差後又復逃逸,不知去處,當此板蕩之辰,無以收拾紀律,拿來推鞫。《禁府謄錄》

○訓鍊都監啓曰,節啓下敎,備邊司啓辭內,頃見西路狀啓,京哨官金協赴防昌城,賊兵未及攻城,打破城門,率衆奔潰,以致本城陷破,其罪已不容誅,及逃回之際,到江東地,煽動訛言,驚惑軍心,使已聚軍一時潰散,其爲情狀,尤極痛惡,本司請令金起宗,捕捉得實處置矣。今者金協來到城中,訓鍊都監執縛來告,令都監盤問失守緣由及渠所率軍兵去處然後,卽爲梟示,宜當,敢啓。傳曰,依啓事,啓下是白有如。哨官金協,以傳旨內辭緣推問爲白乎矣,其矣招內,矣身哨官,以昌城入防之際,二月初十日朝食量,賊兵自雲頭里越邊迫近城底,十一日四更量,城中奔潰,府使金時若亦先出其矣家屬之際,矣身自東門出來,所率軍兵則奔潰之時,不知去處爲白遣,同月十五日到江東地津邊,則江西縣監不在其軍中,江西把摠叱分,領兵屯駐,祥原出身趙攀龍,亦矣身一時逃來爲白如可,攀龍亦與江西把摠其矣同年是如對話,矣身段別無一言,終始曖昧爲白昆,相考分揀施行事,納招爲白臥乎所,其矣招辭與平安監司狀啓似異,此乃欲免其罪,誣飾之招,難可取信是白置,依備邊司啓辭施行,何如?傳曰,依啓。《訓局謄錄》

3月6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世子宮問安內官李瓚,引見後還下去。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

○夜一二更,月暈。內下日記

○義禁府啓曰,罪人金始生元情公事判付內,姜絪回還後覈處事,傳敎矣。姜絪昨日還朝,當爲覈處,何以爲之?敢稟。傳曰,令備局問于姜絪以啓。

○備邊司啓曰,因義禁府啓辭,問于姜絪,則以爲,臣西下時,金始生從事官稱號,使之帶行,而其爲人輕妄無形,故未嘗與之接談矣。二月初七日,胡將到寶山結陣時,高、劉兩將,來見臣於坐處,要見國書,開封出示之,則劉海書小紙以示曰,看來書意,有未妥當處,有難講和也。天啓二字,亦不妥當,啓字以聰字換改,何如?臣以二百年臣事大義拒之,且曰,雖不與天朝相絶,旣與爾國和好,則境土相接,自然相親,天朝之絶不絶,不須講也。使通事朴仁範傳言,則胡將等不爲辨說,亦不發怒,持國書入去,此意曾已狀啓矣。金始生在軍官中,紛雜說話,其言之好不好,全不聞知,渠之引臣爲證,未知其故云,故敢啓。答曰,知道。

○又啓曰,傳敎矣。罪人李穳,南海絶島定配矣。依安衛例,體察副使金起宗處,府書吏押領交付,使之白衣從軍,立功自效,何如?傳曰,依啓。《禁府謄錄》

3月7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本月初五日,賊兵數百騎到新溪副元帥鄭忠信陣處,不戰退去云。內下日記

○判義禁府事徐渻引見時所啓,多慶浦萬戶拿來事,乃前萬戶所犯,而以當該曚曨捧承傳,故新萬戶誤爲拿來,更捧傳旨,前萬戶蔡彦規拿來,何如?上曰,依爲之。

○又啓曰,因判事臣徐渻榻前啓辭,依全羅監司閔聖徽書狀,多慶浦前萬戶蔡彦規,羅將發遣拿來,新萬戶許裕放送之意,敢啓。傳曰,依啓。《禁府謄錄》

3月8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姜弘立私書,大賊退在祥原云。

○終日雲暗。內下日記

3月9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傳曰,安州城戰死南以興老母所在處,米布從優賜給。

○禫祭齋戒。

○自願出征權井吉等十一人入來,皆賜酒以送。

○夜自四更,月暈,色赤。以上內下日記

3月10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四更三點,禫祭親行後,領議政尹昉率百官,義昌君率諸宗班,問安。答曰,知道。

○政事爲之。內下日記

○夜五更,黑雲一道如氣,起自巽方,直指坤方,長八九丈許,廣尺餘,良久乃滅。

3月11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文武庭試科親臨爲之。卯時動駕,御南門外幕次,試江華、通津、喬桐儒bb生b及扈從諸色軍兵,文科則卽日出榜,許穡爲魁,酉時還宮,武科未畢試,自翌日命官吳允謙,試官朴□、李廷臣、黃履中,參試官李莯、鄭榏、李之□,承旨鄭百昌、兩司長官試取,第八日出榜,水原哨官劉官爲魁。已上內下日記、朝報

3月12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三更,姜弘立軍官趙宗立,持胡書入來。

○傳曰,政事爲之。內下日記

3月13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號召使金長生引見。

○雷串水操事,午時動駕,庭試,使命官仍爲試射。

○兵曹判書李廷龜軍官李承宗,護行官李弘望狀啓持來。

○王弟一行,去初四日自平山禿丘發行,初七日到平壤,入接城外村家。

○初九日劉將來見云云狀啓,軍官趙宗立、李承宗持來。

○劉將及姜弘立等,去初八日同到平壤。

○東平君申景裕軍官一名,海州偵探事進去,則去初八九日之間,本州屯賊回去云云。

○酉時,還宮。

○上水操動駕,出還宮時,皆魂宮拜謁爲之。

○三更,大驟雨。內下日記

3月14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藥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上朝拜魂宮。

○庭試,使命官仍爲試取。

○防禦使李時白引見。

○下直,慶尙左兵使李沆。

○副元帥及黃海監司狀啓,賊兵三四百騎,以掠奪事,向九月山事。

○上夕拜魂宮。

○四更三點,上行魂宮望祭禮。

○觀象監啓,午時,雨雹,狀如榛子。申時,下霰。內下日記

3月15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庭試,命命官仍爲試取。

○綾城君具宏引見。

○遣史官,舟師戰船摘奸。

○自願出征將閔灠、李溭、趙光弼、許益福、呂瑩元入來。

○平安監司狀啓,平壤判官權頤吉,今初五日逢賊力戰,中箭身死,將校鄭之罕、李忠伯、方敬男、丁大翼等,亦爲戰死事。以上內下日記

○兵曹啓曰,四山禁伐軍士,依漢城右尹金大德狀啓,姑以留都大將所屬忠州軍千餘名內十二名,除出,分屬禁伐,還都後或定衛軍,或以價布題給之意,留都大將處,竝以移文,何如?傳曰,允。

○兵曹,以趙邊世等上言啓曰,全羅道立番正兵等,無奉足無一族,每年立番,朝廷爲逃故充定,號牌軍籍之擧,未及頒降事目,因變遽爲停止,各官自當漸次充補,此意知委,何如?傳曰,允。以上《兵曹謄錄》

○有政。吏批,以沈東龜爲正言,吳達升爲司書。

3月16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庭試,命命官仍爲試取。

○領議政尹昉,吏曹判書金瑬引見。

○崔鳴吉、張維引見。

○平安監司狀啓,寧邊判官池汝海等,與寧邊、雲山屯賊合戰,賊兵千餘,僅餘五十餘騎,遁去云云事。以上內下日記

3月17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宣傳官韓榮,胡書持來。以上內下日記

3月18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

○三邑文武科庭試出榜。

○告急咨文齎去官黃珀狀啓,入來。

○都元帥張晩中風事狀啓,入來。以上內下日記

○兵曹,以金莫道里等上言啓曰,江華步兵等,以從軍之勞,欲免當番價布,事變之後,擧國之人,從軍運餉,俱在道路,若因此而悉減其身役,則國家侍衛之事,何以成樣?況此軍儲掃盡之時,決難減除,上言內辭緣安徐,何如?傳曰,允。

○繕工監啓曰,回鑾後,大內及各衙門修理所用正薍之數,必倍於前日,此時刈取之役,不可仍用前規,兵曹留衛軍別無緊用使喚處,抽出三百餘名,以爲十餘日之用,則足以完事,令該曹移文知委,何如?傳曰,令兵曹量處。以上《兵曹謄錄》

3月19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吳䎘。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義昌君引見。

○臺諫有闕,政事,取稟。傳曰,政事,當日爲之。

○平安監司狀啓,賊兵退向順安事。以上內下日記

○兵曹啓曰,小各司通關六曹,大失事體,此則不必相較,伏念上番之軍,專爲持弓矢,宿衛宮闕,若有國家大事,則到防軍一二日啓請役用,時或有之,而下衛分把之後,切不得調用,況此鴨島刈薍,通國最重最苦之役,決不可以入番之軍,赴役於此。頃者大臣,以本府柴木難繼之故,欲借用衛軍,通議於臣曹,二百名二日之役,破格調用,亦不敢擅行,再三商量啓稟,允下後施行。今當番軍比前僅三分之二,而京城入送者四百名,此處分把,其數亦多,此輩或正日逢點於京中,隨駕入來,或追後現點,退在於此,亂離蒼遑,不能厚齎糧資,旣無舊主人,露處行乞,日日呈訴,慘不忍見,今若責立鴨島刈薍,前古所未有之苦役,則軍情大拂,衆怨必起,決難奉行,令繕工本監,他條另議善處,何如?傳曰,允。以上《兵曹謄錄》

3月20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鄭百昌。右副承旨。同副承旨吳䎘。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大臣、備局堂上、兩司長官引見。內下日記

3月21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吳䎘。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傳曰,綾原君引見。

○原昌君、護行官李弘望狀啓,賊兵今十八日誓盟于平壤後,撤兵卽去順安云云事。

○卯時,有霧氣。自辰時至午時,日暈。以上內下日記

○備忘記,甲子之變,被誅罪人中,分明冤死者,更爲議啓事,下敎之後,經年不爲擧行,殊甚非矣,令廟堂從速議處,俾無冤枉之魂。

○備邊司啓曰,傳敎矣,此事極爲重大,待在外大臣上來後,當爲議啓,令義禁府尋考前後文書,一處會議定奪,取稟,宜當,敢啓。傳曰,依啓。以上《禁府謄錄》

3月22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吳䎘。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大臣、備局堂上、兩司長官竝引見。

○傳曰,綾城君具宏引見。以上內下日記

3月23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吳䎘。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上拜謁魂宮。

○傳曰,政事,當日爲之。以上內下日記

○以延平府院君李貴箚子,三十八人冤死人回啓,備忘記,今此伸冤,所係非細,有罪而蒙赦,無罪而不得伸,皆失其宜,不可不詳査處置,或更爲議啓,或各陳所懷,俾無抱冤之魂。《禁府謄錄》

3月24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吳䎘。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昧爽,下霜,巳時,日暈。

○東陽尉申翊聖引見。

○朴蘭英招致差備門,問賊情。

○管餉使成俊耉狀啓持來人等五人,招致差備門,問賊情。

○夜一更,木星犯房第一星。五更,下霜。以上內下日記

○繕工監啓曰,小各司直報六曹,則例爲牒呈,而提調因啓目移文之事,則直行關子,自有前規,大槪鴨島春秋刈薍,本來兵曹給價之役,而當此搶攘之中,事難因循舊例,請得留衛軍刈取,而兵曹回啓如此,本監則更無善處之路,令兵曹更爲處置,何如?傳曰,允。以上《兵曹謄錄》

3月25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吳䎘。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下直,奏聞使權怗。

○庭試文武科放榜,權停禮爲之。

○登州咨文齎去官黃珀,到椵島,毛都督不爲許送,故還爲入來。以上內下日記

3月26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鄭百昌。同副承旨吳䎘。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領府事李元翼,左議政申欽,西平府院君韓俊謙、沈悅、崔瓘、李命俊、柳斐、李聖求、李植等引見。

○平安監司金起宗,去二十三日成貼狀啓,軍官金成一,牙兵嚴莫同等,當日回來言內,安州留屯賊兵百餘騎,而義州入防被擄人黃州武學金哲進告內,賊兵五名,持白旗二柄,自義州出來言內,天朝之兵,復陷新城,賊聞此奇後涕泣云云,且冬至使出來,聞賊兵攻陷義州,我國請兵天朝,一時出來遼東云云事。

○黃州武學金哲,招問賊情。內下日記

3月27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吳䎘。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平安監司金起宗,去十六日成貼狀啓,賊兵十餘騎,自順安路入來于平壤,賊陣傳給大壯紙粘付二張,滿紙紅書,開見後,掠取雜物,急時結裹,而涕泣者半餘,達夜吹角,被擄老弱男女盡棄,西退是如說道,明白來告,臣方前進平壤計料事。

○扈衛武臣閑良等入格者及六兩百三十步入格者,竝親臨試射。卯時,動駕,至酉時,還宮。出還宮時,皆魂宮拜謁。內下日記

3月28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吳䎘。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副元帥鄭忠信,去卄五日成貼狀啓,當日辰時,賊大陣盡爲撤向肅川路,順安以南更無餘陣事。

○奏聞使堂上譯官李膺,下直。

○平安監司,去二十六日成貼狀啓,二十四日巳時,大陣段撤回順安,巖峙川、於坡等地結陣,一枝兵分二陣,江東新倉前結陣是如來告,安州偵探軍官金江一,時回來言內,賊兵先鋒,已到淸川江是如來告事。

○夜五更,有霧氣。

○使命官仍爲試射。內下日記

○兵曹啓曰,鴨島刈薍之役,自平時黃海道水軍調用,上年宣惠廳給價調用水軍,價布輸送於宣惠廳,今則黃海水軍,決無調用收布之路,宣惠廳又無雇立之價,本監計無所出,欲借用上番之軍,此則前所未有之事也。我國之事,一開新規,則後必爲例,軍情大拂,不敢奉行之意措辭覆啓,而繕工監又爲啓請,亦出於不得已也。同是國事,不可恝視,此處留衛軍二百名七日役事,只刈取國用,鎌子令本監各各備給,何如?傳曰,事甚未安,勿爲施行,其條隨便雇立。《兵曹謄錄》

3月29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鳳。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吳䎘。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江華行宮。

○黃海監司張紳引見。

○自昧爽至辰時,有霧氣。午時,日暈。

○平安監司狀啓,平壤南京坪留屯之賊,今二十四日撤向順安云云事。以上內下日記

○兵曹啓曰,臣等亦知刈薍之難於開例,已爲防啓,而還都日迫,該用正薍,本監他無措備之路,不得已欲以衛軍除出刈取,而減其立番日數,以酬其勞,則頗有自願者,故如是覆啓矣。今承下敎,極爲允當,但雇立之價,本監旣無出處,本曹軍需木數百同,戶曹悉用於賊陣禮單,卽今步兵價布來納者,僅數十同,還都之後,則每朔所用各處價布,多至三十餘同,若不大段變通,則決無繼支之路,極爲悶慮。然事出急遽,不可推諉,二百名五日役雇立之價,自本曹措備輸送,令本監隨便雇立,何如?傳曰,允。以上《兵曹謄錄》郞廳李鎭儀校。郞廳南鶴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