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记/仁祖/五年/三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3月1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巳时午时,日晕。未时,日晕,晕上有冠,色内赤外青。

○以胡差莅盟一事,大臣、备局堂上及李景稷、大司宪、大司谏,并引见。

○胡差接待官李廷龟、李景稷、张维并引见。

○酉初,大风。内下日记

○备边司启曰,满浦佥使成大勋,自以勋臣,未得擅离边镇,不得勤王之意,委送本镇土兵,具牒来呈于本司,江边消息,大槪驰报,原牒入启矣。满浦新佥使申景洙,去十二月十九日除授以平安监司中军,除朝辞赴任事,行移已久,尚未到镇,极为可怪,催促交替事,本道巡察使处,当为移文,而牒呈持来人出身裵尚强,则以徒三年定配之人,期限将满,且经大沛,观其为人,年少武士,留置调用无妨,本镇出身金忠善、土兵韩应卞等,自募出来,千里得达,似当为慰悦之典,敢启。传曰,依启。金忠善相当职除授,韩应卞禁军除授。

○传曰,当此抢攘之日,为注书者,所当夙夜供职之不暇,而今日合司听批答时,注书柳景缉偃然退在外处,两司多官,移时俯伏,不得已使翰林传授,此实无前之事,拿推。《禁府誊录》

3月2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胡差接待官李廷龟、李景稷、张维,大臣、备局堂上、两司长官引见。

○崔来吉引见。内下日记

○同知义禁府事李景稷引见时所启,注书柳景缉决杖未安事,上曰,收赎。《禁府誊录》

3月3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四更,焚香誓天,自上为之,杀牛刑马焚香誓天事,遣大臣为之。

○绫城君具宏引见。内下日记

○我国誓文曰,朝鲜国,以今丁卯年甲辰月庚午日,与金国立誓,我两国已讲定和好,今后两国,各遵约誓,各守封疆,若我国与金国计仇,违背和好,兴兵侵伐,则皇天降祸,若金国因起不良之心,违背和好,兴兵侵伐,则亦皇天降祸,两国君臣,各守善心,共享太平,皇天后土岳渎神祗,鉴听此誓。宾厅制进。朝报

3月4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升平府院君金瑬军官李成之,马上队金贤、李森、金庆希等,斩贼兵三级以来。

○长湍居龙骧卫副司果朴宗立妻咸氏,以清浊酒五十盆,慰王师之劳。

○平安监司金起宗状启,贼九头斩送事。

○礼曹堂郞,以金浦园所失火处奉审事,出去。以上内下日记

3月5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奴兵大阵,尽撤入凤山云。

○晋昌君姜𬘡,自胡中入来,引见。

○金浦园所奉审后入来礼曹堂郞,引见。

○夜一更,月晕,入东井星。二更,月晕。内下日记

○传曰,赍资官之行,不可不速发,而所定译官辈皆怀厌避之心,受任之后,逃匿不现,极为痛恶,崔得宗、金汝恭,则已为拿鞫,而姜应信,移差后又复逃逸,不知去处,当此板荡之辰,无以收拾纪律,拿来推鞫。《禁府誊录》

○训炼都监启曰,节启下教,备边司启辞内,顷见西路状启,京哨官金协赴防昌城,贼兵未及攻城,打破城门,率众奔溃,以致本城陷破,其罪已不容诛,及逃回之际,到江东地,煽动讹言,惊惑军心,使已聚军一时溃散,其为情状,尤极痛恶,本司请令金起宗,捕捉得实处置矣。今者金协来到城中,训炼都监执缚来告,令都监盘问失守缘由及渠所率军兵去处然后,即为枭示,宜当,敢启。传曰,依启事,启下是白有如。哨官金协,以传旨内辞缘推问为白乎矣,其矣招内,矣身哨官,以昌城入防之际,二月初十日朝食量,贼兵自云头里越边迫近城底,十一日四更量,城中奔溃,府使金时若亦先出其矣家属之际,矣身自东门出来,所率军兵则奔溃之时,不知去处为白遣,同月十五日到江东地津边,则江西县监不在其军中,江西把摠叱分,领兵屯驻,祥原出身赵攀龙,亦矣身一时逃来为白如可,攀龙亦与江西把摠其矣同年是如对话,矣身段别无一言,终始暧昧为白昆,相考分拣施行事,纳招为白卧乎所,其矣招辞与平安监司状启似异,此乃欲免其罪,诬饰之招,难可取信是白置,依备边司启辞施行,何如?传曰,依启。《训局誊录》

3月6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世子宫问安内官李瓒,引见后还下去。

○大臣、备局堂上引见。

○夜一二更,月晕。内下日记

○义禁府启曰,罪人金始生元情公事判付内,姜𬘡回还后核处事,传教矣。姜𬘡昨日还朝,当为核处,何以为之?敢禀。传曰,令备局问于姜𬘡以启。

○备边司启曰,因义禁府启辞,问于姜𬘡,则以为,臣西下时,金始生从事官称号,使之带行,而其为人轻妄无形,故未尝与之接谈矣。二月初七日,胡将到宝山结阵时,高、刘两将,来见臣于坐处,要见国书,开封出示之,则刘海书小纸以示曰,看来书意,有未妥当处,有难讲和也。天启二字,亦不妥当,启字以聪字换改,何如?臣以二百年臣事大义拒之,且曰,虽不与天朝相绝,既与尔国和好,则境土相接,自然相亲,天朝之绝不绝,不须讲也。使通事朴仁范传言,则胡将等不为辨说,亦不发怒,持国书入去,此意曾已状启矣。金始生在军官中,纷杂说话,其言之好不好,全不闻知,渠之引臣为证,未知其故云,故敢启。答曰,知道。

○又启曰,传教矣。罪人李穳,南海绝岛定配矣。依安卫例,体察副使金起宗处,府书吏押领交付,使之白衣从军,立功自效,何如?传曰,依启。《禁府誊录》

3月7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本月初五日,贼兵数百骑到新溪副元帅郑忠信阵处,不战退去云。内下日记

○判义禁府事徐渻引见时所启,多庆浦万户拿来事,乃前万户所犯,而以当该曚昽捧承传,故新万户误为拿来,更捧传旨,前万户蔡彦规拿来,何如?上曰,依为之。

○又启曰,因判事臣徐渻榻前启辞,依全罗监司闵圣徽书状,多庆浦前万户蔡彦规,罗将发遣拿来,新万户许裕放送之意,敢启。传曰,依启。《禁府誊录》

3月8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姜弘立私书,大贼退在祥原云。

○终日云暗。内下日记

3月9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传曰,安州城战死南以兴老母所在处,米布从优赐给。

○禫祭斋戒。

○自愿出征权井吉等十一人入来,皆赐酒以送。

○夜自四更,月晕,色赤。以上内下日记

3月10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四更三点,禫祭亲行后,领议政尹昉率百官,义昌君率诸宗班,问安。答曰,知道。

○政事为之。内下日记

○夜五更,黑云一道如气,起自巽方,直指坤方,长八九丈许,广尺馀,良久乃灭。

3月11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文武庭试科亲临为之。卯时动驾,御南门外幕次,试江华、通津、乔桐儒bb生b及扈从诸色军兵,文科则即日出榜,许穑为魁,酉时还宫,武科未毕试,自翌日命官吴允谦,试官朴□、李廷臣、黄履中,参试官李莯、郑榏、李之□,承旨郑百昌、两司长官试取,第八日出榜,水原哨官刘官为魁。已上内下日记、朝报

3月12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三更,姜弘立军官赵宗立,持胡书入来。

○传曰,政事为之。内下日记

3月13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号召使金长生引见。

○雷串水操事,午时动驾,庭试,使命官仍为试射。

○兵曹判书李廷龟军官李承宗,护行官李弘望状启持来。

○王弟一行,去初四日自平山秃丘发行,初七日到平壤,入接城外村家。

○初九日刘将来见云云状启,军官赵宗立、李承宗持来。

○刘将及姜弘立等,去初八日同到平壤。

○东平君申景裕军官一名,海州侦探事进去,则去初八九日之间,本州屯贼回去云云。

○酉时,还宫。

○上水操动驾,出还宫时,皆魂宫拜谒为之。

○三更,大骤雨。内下日记

3月14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药房、政院、玉堂问安。答曰,知道。

○上朝拜魂宫。

○庭试,使命官仍为试取。

○防御使李时白引见。

○下直,庆尚左兵使李沆。

○副元帅及黄海监司状启,贼兵三四百骑,以掠夺事,向九月山事。

○上夕拜魂宫。

○四更三点,上行魂宫望祭礼。

○观象监启,午时,雨雹,状如榛子。申时,下霰。内下日记

3月15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庭试,命命官仍为试取。

○绫城君具宏引见。

○遣史官,舟师战船摘奸。

○自愿出征将闵漤、李溭、赵光弼、许益福、吕莹元入来。

○平安监司状启,平壤判官权颐吉,今初五日逢贼力战,中箭身死,将校郑之罕、李忠伯、方敬男、丁大翼等,亦为战死事。以上内下日记

○兵曹启曰,四山禁伐军士,依汉城右尹金大德状启,姑以留都大将所属忠州军千馀名内十二名,除出,分属禁伐,还都后或定卫军,或以价布题给之意,留都大将处,并以移文,何如?传曰,允。

○兵曹,以赵边世等上言启曰,全罗道立番正兵等,无奉足无一族,每年立番,朝廷为逃故充定,号牌军籍之举,未及颁降事目,因变遽为停止,各官自当渐次充补,此意知委,何如?传曰,允。以上《兵曹誊录》

○有政。吏批,以沈东龟为正言,吴达升为司书。

3月16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庭试,命命官仍为试取。

○领议政尹昉,吏曹判书金瑬引见。

○崔鸣吉、张维引见。

○平安监司状启,宁边判官池汝海等,与宁边、云山屯贼合战,贼兵千馀,仅馀五十馀骑,遁去云云事。以上内下日记

3月17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宣传官韩荣,胡书持来。以上内下日记

3月18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大臣、备局堂上引见。

○三邑文武科庭试出榜。

○告急咨文赍去官黄珀状启,入来。

○都元帅张晩中风事状启,入来。以上内下日记

○兵曹,以金莫道里等上言启曰,江华步兵等,以从军之劳,欲免当番价布,事变之后,举国之人,从军运饷,俱在道路,若因此而悉减其身役,则国家侍卫之事,何以成样?况此军储扫尽之时,决难减除,上言内辞缘安徐,何如?传曰,允。

○缮工监启曰,回銮后,大内及各衙门修理所用正薍之数,必倍于前日,此时刈取之役,不可仍用前规,兵曹留卫军别无紧用使唤处,抽出三百馀名,以为十馀日之用,则足以完事,令该曹移文知委,何如?传曰,令兵曹量处。以上《兵曹誊录》

3月19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吴䎘。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义昌君引见。

○台谏有阙,政事,取禀。传曰,政事,当日为之。

○平安监司状启,贼兵退向顺安事。以上内下日记

○兵曹启曰,小各司通关六曹,大失事体,此则不必相较,伏念上番之军,专为持弓矢,宿卫宫阙,若有国家大事,则到防军一二日启请役用,时或有之,而下卫分把之后,切不得调用,况此鸭岛刈薍,通国最重最苦之役,决不可以入番之军,赴役于此。顷者大臣,以本府柴木难继之故,欲借用卫军,通议于臣曹,二百名二日之役,破格调用,亦不敢擅行,再三商量启禀,允下后施行。今当番军比前仅三分之二,而京城入送者四百名,此处分把,其数亦多,此辈或正日逢点于京中,随驾入来,或追后现点,退在于此,乱离苍遑,不能厚赍粮资,既无旧主人,露处行乞,日日呈诉,惨不忍见,今若责立鸭岛刈薍,前古所未有之苦役,则军情大拂,众怨必起,决难奉行,令缮工本监,他条另议善处,何如?传曰,允。以上《兵曹誊录》

3月20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郑百昌。右副承旨。同副承旨吴䎘。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大臣、备局堂上、两司长官引见。内下日记

3月21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吴䎘。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传曰,绫原君引见。

○原昌君、护行官李弘望状启,贼兵今十八日誓盟于平壤后,撤兵即去顺安云云事。

○卯时,有雾气。自辰时至午时,日晕。以上内下日记

○备忘记,甲子之变,被诛罪人中,分明冤死者,更为议启事,下教之后,经年不为举行,殊甚非矣,令庙堂从速议处,俾无冤枉之魂。

○备边司启曰,传教矣,此事极为重大,待在外大臣上来后,当为议启,令义禁府寻考前后文书,一处会议定夺,取禀,宜当,敢启。传曰,依启。以上《禁府誊录》

3月22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吴䎘。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大臣、备局堂上、两司长官并引见。

○传曰,绫城君具宏引见。以上内下日记

3月23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吴䎘。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上拜谒魂宫。

○传曰,政事,当日为之。以上内下日记

○以延平府院君李贵箚子,三十八人冤死人回启,备忘记,今此伸冤,所系非细,有罪而蒙赦,无罪而不得伸,皆失其宜,不可不详查处置,或更为议启,或各陈所怀,俾无抱冤之魂。《禁府誊录》

3月24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吴䎘。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昧爽,下霜,巳时,日晕。

○东阳尉申翊圣引见。

○朴兰英招致差备门,问贼情。

○管饷使成俊耉状启持来人等五人,招致差备门,问贼情。

○夜一更,木星犯房第一星。五更,下霜。以上内下日记

○缮工监启曰,小各司直报六曹,则例为牒呈,而提调因启目移文之事,则直行关子,自有前规,大槪鸭岛春秋刈薍,本来兵曹给价之役,而当此抢攘之中,事难因循旧例,请得留卫军刈取,而兵曹回启如此,本监则更无善处之路,令兵曹更为处置,何如?传曰,允。以上《兵曹誊录》

3月25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吴䎘。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下直,奏闻使权怗。

○庭试文武科放榜,权停礼为之。

○登州咨文赍去官黄珀,到椵岛,毛都督不为许送,故还为入来。以上内下日记

3月26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郑百昌。同副承旨吴䎘。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领府事李元翼,左议政申钦,西平府院君韩俊谦、沈悦、崔瓘、李命俊、柳斐、李圣求、李植等引见。

○平安监司金起宗,去二十三日成贴状启,军官金成一,牙兵严莫同等,当日回来言内,安州留屯贼兵百馀骑,而义州入防被掳人黄州武学金哲进告内,贼兵五名,持白旗二柄,自义州出来言内,天朝之兵,复陷新城,贼闻此奇后涕泣云云,且冬至使出来,闻贼兵攻陷义州,我国请兵天朝,一时出来辽东云云事。

○黄州武学金哲,招问贼情。内下日记

3月27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吴䎘。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平安监司金起宗,去十六日成贴状启,贼兵十馀骑,自顺安路入来于平壤,贼阵传给大壮纸粘付二张,满纸红书,开见后,掠取杂物,急时结裹,而涕泣者半馀,达夜吹角,被掳老弱男女尽弃,西退是如说道,明白来告,臣方前进平壤计料事。

○扈卫武臣闲良等入格者及六两百三十步入格者,并亲临试射。卯时,动驾,至酉时,还宫。出还宫时,皆魂宫拜谒。内下日记

3月28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吴䎘。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副元帅郑忠信,去卄五日成贴状启,当日辰时,贼大阵尽为撤向肃川路,顺安以南更无馀阵事。

○奏闻使堂上译官李膺,下直。

○平安监司,去二十六日成贴状启,二十四日巳时,大阵段撤回顺安,岩峙川、于坡等地结阵,一枝兵分二阵,江东新仓前结阵是如来告,安州侦探军官金江一,时回来言内,贼兵先锋,已到清川江是如来告事。

○夜五更,有雾气。

○使命官仍为试射。内下日记

○兵曹启曰,鸭岛刈薍之役,自平时黄海道水军调用,上年宣惠厅给价调用水军,价布输送于宣惠厅,今则黄海水军,决无调用收布之路,宣惠厅又无雇立之价,本监计无所出,欲借用上番之军,此则前所未有之事也。我国之事,一开新规,则后必为例,军情大拂,不敢奉行之意措辞覆启,而缮工监又为启请,亦出于不得已也。同是国事,不可恝视,此处留卫军二百名七日役事,只刈取国用,镰子令本监各各备给,何如?传曰,事甚未安,勿为施行,其条随便雇立。《兵曹誊录》

3月29日 编辑

都承旨洪瑞凤。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吴䎘。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江华行宫。

○黄海监司张绅引见。

○自昧爽至辰时,有雾气。午时,日晕。

○平安监司状启,平壤南京坪留屯之贼,今二十四日撤向顺安云云事。以上内下日记

○兵曹启曰,臣等亦知刈薍之难于开例,已为防启,而还都日迫,该用正薍,本监他无措备之路,不得已欲以卫军除出刈取,而减其立番日数,以酬其劳,则颇有自愿者,故如是覆启矣。今承下教,极为允当,但雇立之价,本监既无出处,本曹军需木数百同,户曹悉用于贼阵礼单,即今步兵价布来纳者,仅数十同,还都之后,则每朔所用各处价布,多至三十馀同,若不大段变通,则决无继支之路,极为闷虑。然事出急遽,不可推诿,二百名五日役雇立之价,自本曹措备输送,令本监随便雇立,何如?传曰,允。以上《兵曹誊录》郞厅李镇仪校。郞厅南鹤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