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記/仁祖/五年/十二月

十一月 十二月

12月1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一更,巽方,有氣如火光。

○三更四點,上由武德門,出詣魂宮,親行朔祭。

○辰時,還宮。

○傳曰,明日晝講爲之。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院前啓,請兩營將李胤男、辛慶英,更爲勘定,勿錄正勳事。答曰,已諭矣。新啓,江陵府使鄭雲湖,縱其孽産,作弊萬端,闔境怨咨,以致年久官舍,盡爲衝火焚燒,請命罷職。答曰,鄭雲湖,苟有不治之狀,則罷職,未爲不可。但今以官舍衝火被罰,則不無後弊,姑爲置之,毋墜奸計。以上朝報

○親祭罷後,大殿、東宮,玉堂問安。

○校理權濤三度呈辭。入啓。遞差。經筵日記

○兵曹啓曰,新番軍士,自願試射者,四百餘名,本曹郞廳,眼前試射,則入格者,四十九名,雖未入格而曉解操弓者,九十五名。此則分屬東營,以備試鍊,而入格者,則逐旬分軍時,永勿分定,營軍士抽用時,亦不抽用,其未入格,而能解操弓者,則限一朔亦勿定送,竝施優奬之意,似當。且外營凡有五處,而北別營,則方爲御營軍入接之所,部將無所止宿,借直於他營,事甚苟且。故坐營軍士,不爲分給,其他西南北三營,各給一百二十餘名,每旬分軍時,輪回分定,以備宿衛之意,昨日本曹都摠府、衛將所,齊會分軍時,已爲議定。但坐營軍士,若如前晝夜在營,則怨苦必多,而東西南北四營屋宇狹窄,百餘名之軍,決難容接,分爲二番,五日相替,以爲輪回休養之計,似爲便當,敢啓。答曰,依啓。輪回替番事,徐議爲之。《兵曹謄錄》

○惠民署啓曰,伏見備邊司啓辭,毛都督所求竹瀝,令兩醫司從優入送事,入啓。允下矣。本署外貢一年所納靑竹二十箇,或經年歲不納,常患窘迫,而今年亦不來納矣。以此上年都督所求竹瀝,自兩醫司不得措備,故備局行會于全羅道監司處,使之入送矣。今者雖令兩醫司從役入送,而二十箇竹瀝,決難措備,依上年例施行,何如?答曰,依啓。《惠民署謄錄》

12月2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只晝講。

○未時,大風。申時,下雪。夜一更,東南方,有氣如火光。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院前啓,請兩營將李胤男、辛慶英,更爲勘定,勿錄正勳事。請江陵府使鄭雲湖罷職事。答曰,不允。以上朝報

○晝講。入侍,知事李廷龜,特進官崔鳴吉,參贊官金壽賢,侍讀官李省身,檢討官閔應亨,假注書姜翯,記事官全克恒、鄭維城。講《中庸》,自君子之道,至雜引孔子之言以明之。經筵日記

○兵曹啓曰,在前分軍一事,專屬衛將所,而歇處定送之價,各有恒式,中間操縱取舍之權,專在當所書員。故諸上司定送之處,稍不如意,則捉致書員,鞭扑狼藉,其苦有不忍堪,而書員等不敢疾怨,唯恐失之者,蓋以重利所在故也。本曹今方新立事目,分軍一事,本曹都摠府堂上、郞廳,親執文書,同議磨鍊,多少之數,苦歇之分,實非書員等所敢干其間也。如或諸上司,不辨此間曲折,侵責書員如前之爲,則爲書員者,旣失厚利,徒受罪罰,其勢決不能堪。今後凡有定送之事,例爲移文本曹,以憑處置,至於衛將所書員,則勿爲如前侵責之意,預先知委于各衙門,宜當,敢啓。答曰,知道。

○晝講時,知事李廷龜所啓,今年新軍籍後上番軍數,比前頗多,留營之軍,亦且五百餘名,直宿之營,狹窄難容,輪番入直,何如?上曰,然則必有奸吏操縱之弊,不可輪番矣。廷龜曰,軍士中擇年少壯者,前日試才,則入格者幾百人。此人等則不爲定送,留一營,時時操鍊矣。但統率,必有其人,且必有處所矣。特進官崔鳴吉曰,分番之後,營將牒報本曹曰,軍士入番之營,只可容宿五百餘人,而其餘則勢將露處云。不得已使餘軍,姑不入直,而待今日啓稟定奪矣。何以爲之?上曰,已冬,決難造營,姑作土宇,以爲過冬直宿之處,似當矣。且聞空闕及各處所定守直之軍不足,見偸之物頗多。今番之軍,比前旣多,而營且狹窄,則諸處充定,宜加定矣。廷龜曰,頃因上番軍士甚少,各處定送之軍,或一名或全減,不成貌樣處,多矣。今當添定矣。上曰,依爲之,可也。廷龜曰,上番軍士武才入格者,今當爲別隊,時時鍊習,一切勿爲定送矣。鳴吉曰,送於御營,使之鍊習,何如?廷龜曰,若屬於御營軍,則渠等,必以移定御營軍爲疑,反以爲苦,有若各陸軍之事矣。使四所衛將及部將,分領肄直,或於中日試才,時時論賞,後番軍上來時,亦如此,則直宿處,可省地窄難容之弊,而禁旅亦似稍成矣。部將若不足,則或加設一二員,無妨。上曰,此似着實矣。若送御營,則御營軍有料,此軍無料,亦必不喜矣。廷龜曰,分屬衛部將事,退而磨鍊擧行,何如?上曰,依爲之。《兵曹謄錄》

12月3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李景憲。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五更,黑雲一道如氣,自坤方,直指巽方,長十餘丈,廣尺許,良久乃滅。

○明日世子嬪冊封,大殿殿坐,三嚴午初。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院前啓,請兩營將李胤男、辛慶英,更爲勘定,勿錄正勳事。請江陵府使鄭雲湖罷職事。答曰,不允。

○府新啓,全羅右水使李應順,爲人昏庸,年紀衰耗,不合閫帥之任,請命罷職。伊川府使羅繪素,到任之後,專事虐民,善事爲務,闔境怨咨,請命罷職。答曰,依啓。李應順年紀雖老,必不至不能堪任,不允。以上朝報

○兵曹啓曰,上番軍一千七百七名內,十月當番立番人,自本曹分揀頉下者二十二名,其餘實數一千六百八十五名。三司同議分軍後,開錄啓聞之意,敢啓。答曰,知道。《兵曹謄錄》

12月4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辰時,日暈右珥。自巳時至申時,日暈兩珥,暈上有冠,色內赤外靑。夜自一更至三更,四方有氣如火光。終日雨雪交下。

○午時,上御崇政殿,行世子嬪冊封禮。

○有政。

○吏曹參議全湜,承旨趙纘韓,判尹金自點,沔川郡守兪大逸,伊川府使洪命耉,鐵原府使李義傳,利川府使申垓相換,戶曹佐郞金孝誠,知春秋李弘胄、金尙憲,禮曹參議鄭百昌,郭山郡守崔惟吉,嘉山郡守徐佑申,直講權濤。

○開城留守書目,府居黃得正家,盜賊突入,擧家屠滅,五人已死事。

○二品以下,別觀射賞格,居首前主簿朴光春,陞堂上,閑良居首朴順元、高京翼,直赴殿試,許繼宗、李泂、鄭琳、金丙吉、趙繼,直赴會試。

○府前啓,請全羅右水使李應順罷職事。答曰,勿煩。

○院前啓,請兩營將李胤男、辛慶英,更爲勘定,勿錄正勳事。新啓,麻田郡守南斗炯,性本狂悖,人所賤薄,多聚娼妾,貽弊殘邑,請命罷職。兩西安州以南,請發遣暗行御史。答曰,依啓。暗行,從當發送,勿爲煩瀆。兩營將事,不允。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如是堅執似過,停論,可也。

○忠淸監司書目,淸州牧使沈器成,日漸驕恣,怠棄官事,浪費官儲,用刑違法,通奸邑婢,率畜衙軒,上司分付,不爲擧行,罷黜事。以上朝報

○謝恩,修撰朴潢。經筵日記

○傳曰,軍士不足處,使之加定矣,某某處加定乎?問于兵曹。兵曹回啓曰,自今以後凡分軍,每十日輪分事,已爲啓下。今若續續抽添,則不但文書錯亂,定送日子,多少參差,必有不均之患。故欲於初十日再分軍時,應爲加給處,更爲商量,啓稟施行,敢啓。傳曰,依啓。《兵曹謄錄》

12月5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姜翯。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傳曰,召對爲之。

○兩司合啓,請崔晛減死之命還收事。答曰,不允。

○府前啓,請全羅右水使李應順罷職事。答曰,遞差。

○院前啓,請兩營將李胤男、辛慶英,更爲勘定,勿錄正勳事。答曰,不允。以上朝報

○召對。入侍,參贊官鄭經世、金蓍國,檢討官閔應亨,假注書姜翯,記事官全克恒、鄭維城。講《中庸》,自子曰道不遠人,至六章放此。經筵日記

○訓鍊都監啓曰,上年赴西砲手四哨,胡變時,竝爲敗沒,而其後散亡之卒,稍稍還入,故一哨哨官,還都後卽爲本差,而其餘三哨,則未成模樣,哨官尙未差出矣。逃還軍士及兒童隊年壯者,僅僅充數,今始完束。上項三哨哨官,竝爲差出之意,敢啓。傳曰,依啓。《訓局謄錄》

○諫院啓曰,臣等將兩營將勿錄正勳事,論列已盡,而聖批一向牢拒,臣等實未曉聖意之所在。仁居之變,出於意外,而臨機決策,聲罪致討,殱渠魁於不日,絶禍亂於將萌,則首事之臣,功固大矣。至於捕賊之時,未到陣之兩營將,有何大功勞,而至參之正勳乎?公議齊發,久而愈激,臣等之論,實非偶然而發也。凡事當愼之於始。今若以已勘,而因循掩置,不爲之更改,則竊恐帶礪之盟,反歸於不重,而國家酬賞之典,將自此而淆亂也。請命兩營將,勿錄正勳,以重名器。答曰,勿煩。《忠勳府謄錄》

12月6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姜翯。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傳曰,召對爲之。

○有政。

○掌令金南重,淸州牧使金尙,伊川府使邊忠範,康津縣監尹棨,麻田郡守金廷益,濟用正金矱,刑曹正郞洪鎬,佐郞尹復元,敦寧都正尹民逸,龜城府使鄭鳳壽,价川郡守鄭之罕相換。

○冬至使邊應璧書目,九月十三日行船宿廣鹿島,十四日平明,東風大起,發向三山島,未及七十里,北風大起,第一船先泊,第四船、第三船相次來泊,而惡風掀波,舟盡驚動,人不得立於船上,是夜二更量,書狀官所乘船及第二船,曳碇出洋,飄風不知去處。新皇帝卽位等事,及兩起方物漂流,員役等姓名,開錄上送事。

○平安監司書目,冬至使吳大男出來言內,書狀官所乘船,到洋中,致敗渰死,只格軍一名云云事。

○冬至使書目,天啓皇帝哀詔,謄書上送事。

○傳曰,明日朝講爲之。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府新啓,東平君申景裕,大興土木之役,傑構峻宇,大踰法制,驕奢貪縱,無所顧忌,請命罷職不敍。答曰,罷職。

○院新啓,軍資監該納田稅,請切勿移納於別營,本監下人作弊者,各別設法痛禁。答曰,依啓。以上朝報

○召對入侍,參贊官李如璜,侍讀官沈之源,檢討官趙絅,假注書姜翯,記事官全克恒、鄭維城。講《中庸》,自君子素其位而行,至右第十五章。經筵日記

○院前啓,兩營將削勳事,停啓。《忠勳府謄錄》

12月7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只朝講。

○未申時,日暈兩珥。夜一二更,月暈。

○咸鏡監司書目,慶源圍籬安置罪人李蒧,物故事。

○朝講時,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以所犯言之,罪果重矣,可以依法,而但其本情,實非故犯,情與罪不同,如無可貰之事,何可强拂群情乎?《書》曰,宥過無大,今須停論,可也。

○院新啓,朝講時,特進官李景稷追到,請命推考。答曰,依啓。以上朝報

○朝講。入侍,領事金瑬,特進官金藎國,參贊官鄭經世,大司憲朴東善,同知事洪瑞鳳,特進官李景稷,參贊官金壽賢,司諫尹墀,檢討官趙絅,記事官尹絳、金汝鈺、全克恒。講《中庸》,自子曰鬼神之爲德,至包大小而言。經筵日記

○兵曹啓曰,各處分軍,近因軍士不足,不成貌樣處甚多。今當番新籍之軍,比前頗多,故前日分軍時,加定已多,而今初二日筵中,自上下敎曰,空闕及各處守直之軍不足,餘軍比前稍多,營且狹少,量宜加定事。臣等親爲奉旨,各處前加定外,又爲加定,別單以啓。《兵曹謄錄》

○豐寧君洪靌上疏,伏以螻蟻微臣,無功可紀,不敢叨冒,猥將私懇,仰瀆宸嚴。未蒙允許,反下優異之敎,臣誠惶感,置身無地。曾於承命勘勳之日,臣以陳上實跡,稟議于大臣,竝錄三營將矣。勘勳之後,物議重發,臣退伏自省,只竢譴罰,而福過之餘,賤疾又劇,新渥如天,尙稽肅謝,臣之罪戾,至此尤大。臣惶恐伏地待罪,不勝激切屛營之至。謹昧死以聞。答曰,省疏具悉。卿無所失,安心勿待罪。《忠勳府謄錄》

12月8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辰時,日暈兩珥。

○傳曰,召對爲之。

○院新啓,麻田郡守金廷益,年衰才拙,請命遞差。答曰,依啓。以上朝報

○召對入侍,參贊官趙纘韓,侍讀官沈之源,檢討官趙絅,假注書姜翯,記事官全克恒、鄭維城。講《中庸》,自子曰舜其大孝也與,至右第十八章。經筵日記

○訓鍊都監啓曰,在前都監軍士一哨,分直北兩營,每營各五十名,而御營軍上番後,北二營無容接處,故應直五十名,移添于北一營矣。今則兵曹軍士百餘名,留直本營,都監一哨之軍,勢將露宿於外,殊爲可念。限御營軍下番間,都監添軍,姑勿直宿,似當。敢啓。傳曰,依啓。《訓局謄錄》

12月9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以成均館內摘奸單子,傳曰,今此食堂付儒生,殿講爲之。

○殿講,試官鄭經世、李尙吉,參考官李楘、李埈、鄭弘溟、金光炫。

○禁府,逆賊高大立子洽,依律處絞,金得命緣坐,前郡守金光白,茂山堡定配。啓。

○接伴使書目,都督封廣寧伯事,更俟的報馳啓事。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以上朝報

○訓鍊都監啓曰,都監丙寅年夏三朔砲、殺手試才畫數單子,傳曰,殺手之數,止於此乎?何其小也?問啓事,傳敎矣。都監殺手之數,雖至於八百餘名,而中旬試才,則只以技藝上等入格者,例爲抄啓,中上以下,不爲書啓,故如是數少之意,敢啓。傳曰,知道。《訓局謄錄》

12月10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姜翯。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五更,黑雲一道如氣,起自巽方,直指坤方,長八九丈許,廣尺餘,良久乃滅。

○傳曰,召對爲之。

○殿講儒生金就章《易》略,崔時遇《易》粗,尹珹《庸》略,李仁馨《孟》略。

○傳曰,金就章直赴會試,李仁馨等各給一分。

○傳曰,興慶園三年後似當有守園之官,令該曹,預爲定奪差出。

○副元帥書目,張大秋告目內,徐孤臣自賊中,率其兵百餘名逃還,昌城越邊前日所駐土窟云云事。以上朝報

○召對。入侍,參贊官李景憲,侍讀官李行遠,檢討官閔應亨,假注書姜翯,記事官全克恒、鄭維城。講《中庸》,自子曰武王、周公,至右第十九章。經筵日記

○御營廳啓曰,前冬闕內御營軍試射時,大將躬領,與兵曹、都摠府,會同試射,而今日試射事,昨已命下矣。今日大將臣金自點,以義禁府、典醫監兩處褒貶進去,提調臣李曙,以軍器寺褒貶,亦不得來參。以中軍躬領試射之意,敢啓。答曰,知道。《御營廳謄錄》

12月11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傳曰,召對爲之。

○吏曹,遠接使張維,館伴李廷龜,迎接都監堂上金藎國。啓。

○禮曹啓曰,興慶園守園官,預爲定奪差出事,傳敎矣。考漢史,悼皇考園,置長丞,奉守如法云。以此觀之,當有守園之官,令儒臣博考前史後,議大臣定奪,何如?傳曰,依啓。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府新啓,陳賀演儀時,史官不備,日晏乃行。請當該史官、色承旨,竝從重推考。答曰,依啓。以上朝報

○召對。入侍,參贊官鄭經世、金蓍國,檢討官閔應亨,記事官尹絳、金汝鈺、鄭維城。講《中庸》,自哀公問政,至又當知天。經筵日記

12月12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巳午時,日有左珥。以上內下日記

○傳曰,日寒如此,各處軍士,不無凍死之患,優給空石,薄衣軍士,摘奸給衣事,言于該曹。

○兵曹啓曰,襦衣事,傳敎矣,各處軍士,曾以空石分給矣,傳漏外八門軍士,則又爲加給空石,而分遣郞廳,點名看審,則其中尤甚薄衣者九十五名,別單以啓,令該曹造衣分給,何如?傳曰,依啓。《兵曹謄錄》

12月13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承文院,新來揀擇姜翯、姜栢年、柳潁、李慶相、鄭復吉、李夢徵、成以性、金𩑀。啓。朝報

12月14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一二更,月暈。五更,月暈食。

○弘文館啓曰,興慶園置官事,令儒臣博考前史事,傳敎矣。上年承墓號考啓之命,而前史中,未得可爲今日的據者,只以漢宣帝時,奉明園一節,書啓,今禮官所謂置長丞奉守如法者,卽其事也。此外未有可考,敢啓。傳曰,知道。

○平安監司書目,義州報內,走回人盧國男言內,奴汗十一月初一日出獵鐵嶺,朴蘭英,始於十三日入瀋陽事。

○副元帥書目,盧國男言內,奴汗出獵鐵嶺,韓潤等屢請東犯,而奴酋以誓天爲重,退送云云事。

○京畿監司書目,加平官奴眞夢妻,産雛於未滿朔,而其雛體大如貓,一身四足,兩頭四目兩耳,卽斃事。以上朝報

12月15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

○大司憲李弘胄,大司諫趙翼,執義權濤,司諫崔葕,獻納李行遠,持平李景義、任絖,正言沈東龜、高傅川,開城留守沈諿,副修撰吳端,副應敎尹墀,全羅右水使柳琳,直講林堜、李坰,副校理呂爾徵,司書吳達升,麻田郡守梁譔,工曹佐郞許穡,知事朴東善,掌樂正趙邦直,安東判官柳虎瑞。

○傳曰,召對爲之。

○平安監司書目,唐差都司李尙友,到中和,還來平壤,以逃亡軍兵刷得事,向山郡辭緣事。以上朝報

○修撰趙絅,居昌地病親呈辭,受由,出去。

○副校理沈之源,以藏氷都廳,出去。以上經筵日記

○戶曹啓曰,因兵曹啓辭,上番無衣軍士九十五名,令該曹襦衣造給事,傳敎矣。當此苦寒之節,自上特軫衛卒之衣薄,有此挾纊之恩,臣曹卽當奉行之不暇。但聞今此改軍籍之初,番上之軍,皆是有實之人。故點考之日,或稱衣服之鮮明,寧有薄衣呼寒者,多至九十餘名乎?乙丑年則不過四十名,上年則六十人,今則至於近百矣。其間奸黠之輩,聞兵曹摘奸之令,與衛將所下吏輩同情,脫去縕袍,假作寒苦之狀,其情極可惡也。臣等試令本曹郞廳,密察其書啓之人,其中所謂尤甚薄衣者,亦不至於凍傷矣。度支前頭,有何許大辦而屑越如此乎?臣等不勝悶慮。仍念兵曹貿儲木綿,專爲此等事而蓄也。着令兵曹量宜造給,使臣曹些少之儲,得有所存,以補詔使支待之用,宜當。敢啓。答曰,不允。

○又啓曰,薄衣軍士所着襦衣,令兵曹量宜造給事,不得蒙允。九十五人所着襦衣,非但多費木綿,卽今市上木花絶貴,貿易縫造之際,必經旬日,極爲悶慮。聞備邊司所捧弊衣,西邊入送之外,尙有累十件云。先以此衣,移送于兵曹,就其中尤甚薄衣者,使之分給,宜當,敢啓。傳曰,知道。令兵曹,其中尤甚薄衣者,更爲詳察,書啓,可也。

○兵曹啓曰,因戶曹啓辭,本曹薄衣軍士九十五名內,尤甚薄衣者,更爲詳察書啓事,傳敎矣。臣曹仰體聖上軫恤軍卒之盛心,委差本曹郞廳二員,各其當直處,親行點視,列名書啓,少無冒僞之患。旣已書啓之後,又爲取舍於其間,則軍情缺望,多矣。但戶曹啓辭,專爲惜費,此亦不可不念。依聖敎招集一處,再加査審,其中尤甚者,分給備局襦衣,其餘則令戶曹量給綿布,似當。敢啓。答曰,依啓。《兵曹謄錄》

12月16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全益禧。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傳曰,召對爲之。

○司饔院啓辭,罷職延曙察訪梁有仁。

○副元帥書目,鐵山報內,都督瀋陽偵探都司金聲𨗚言內,朝鮮差人,於前月二十日,大設宴享,賊方整治兵器,將有西犯之計云云事。以上朝報

○召對入侍,參贊官趙纘韓,侍讀官李省身,檢討官閔應亨,假注書全益禧,記事官全克恒、鄭維城。講《中庸》,自天下之達道,至起下文九經之端也。經筵日記

12月17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李民宬在外。右承旨金蓍國。左副承旨趙纘韓。右副承旨李如璜。同副承旨李景憲。注書。假注書全益禧。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一更,東方坤方西方,有氣如火光。以上內下日記

○傳曰,召對爲之。

○召對入侍,參贊官鄭經世、李景憲,檢討官閔應亨,假注書全益禧,記事官全克恒、鄭維城。講《中庸》,自凡爲天下國家,至此九經之實也。以上經筵日記

○御營廳啓曰,胡變時,御營軍,元不赴亂人中,南漢山城定配者四十一名,仍逃不現者七名,陣上逃亡,方在死律者三名,令各道督令跟捕事,啓下矣。卽見江原監司吳䎘所報本廳公事,襄陽逃亡軍金汝鏡,艱難捕捉囚禁云所當漣川逃亡軍李五十同,例宣傳官下送,所囚處梟示,而近因二相臣李貴箚子,各道逃軍,竝有蕩滌之命云。向前山城定配者及襄陽逃軍金汝鏡等,竝爲蕩滌乎?禁旅逃亡之罪,殊與外方潰卒不同,自下不敢擅便。伏候睿裁。答曰,知道。議大臣處置。《御營廳謄錄》

12月18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李民宬在外。右承旨金蓍國坐直。左副承旨趙纘韓。右副承旨李如璜服制。同副承旨李景憲坐直。注書尹絳一員未差。假注書全益禧仕直。事變假注書鄭復吉。修正未差。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一更,東方有氣如火光。初更,下雪。

○有政。

○獻納李省身,正言李士祥,司藝林堜,禮曹正郞安獻徵,果川縣監李頤男,延曙察訪沈之溟,直講李行遠,司評李榮立。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府新啓,延曙察訪沈之溟,以元兇爾瞻一家之人,受其卵育,不宜復通仕路,請削去仕版。答曰,沈之溟別無大段罪惡,除授此任,未爲不可矣。以上朝報

○謝恩,副應敎尹墀,副校理呂爾徵。經筵日記

12月19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李民宬在外。右承旨金蓍國坐直。左副承旨趙纘韓。右副承旨李如璜服制。同副承旨李景憲坐直。注書尹絳一員未差。假注書全益禧仕直。事變假注書鄭復吉。修正未差。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辰時,有霧氣。夜一更,東北方、南方,有氣如火光,而南方火氣尤甚,光照地。且有赤氣,直立其上,長可數丈許,廣尺許,良久乃滅。四五更,月暈。

○禮曹啓曰,興慶園守園官差出事,議大臣事,傳敎矣。海昌君尹昉,領議政申欽,左議政吳允謙,右議政金瑬之議皆以爲,守園之官,不可不預爲差出,令該曹定其名號,差出宜當云伏惟上裁。傳曰,依大臣議擧行。

○傳曰,召對爲之。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府前啓,請延曙察訪沈之溟削去仕版事。答曰,不允。以上朝報

○召對。入侍,參贊官金蓍國,侍講官尹墀,檢討官朴潢,假注書全益禧,記事官全克恒、鄭維城。講《中庸》,自凡事豫則立,至利行以下之事也。經筵日記

12月20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李聖求。右承旨李民宬在外未肅拜。左副承旨金蓍國坐直。右副承旨李如璜坐直。同副承旨李景憲。注書尹絳一員未差。假注書全益禧安時賢仕直。事變假注書鄭復吉。修正未差。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一更,東方北方西方有氣如火光。二更,艮方有氣如火光。

○傳曰,召對爲之。

○有政。

○承旨李聖求。

○慶尙監司書目,安東呈,豪强人鄭伸,令該曹定罪事。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府前啓,請延曙察訪沈之溟削去仕版事。新啓,兩營將李胤男、辛慶英,請令大臣元勳更爲勘定。答曰,錄勳一事,非但遞改爲難,三營之功,似無大段輕重,故前日論啓之時,不能允從。今又更論,殊甚過矣。《書》曰,賞疑惟重。須體予意,更勿煩瀆。沈之溟遞差。以上朝報

○召對。入侍,參贊官鄭經世、李景憲,檢討官閔應亨,假注書全益禧,記事官全克恒、鄭維城。講《中庸》,自博學之,至或子思所補也。經筵日記

○憲府啓曰,錄勳重典也,必有大功於國家,然後可膺茅土之封。頃者仁居之變,起於倉卒,登時樸滅,不過一二臣同,且無相持力戰之功,而彼李胤男、辛慶英,以領兵將官,不及於賊徒就縛之所,少無可紀之功,而至參正勳之列,人言藉藉,公議愈激。請令大臣元勳更爲勘定,以杜濫施貽譏之弊。批答,見上朝報所謄《忠勳府謄錄》

12月21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李聖求坐直。右承旨李民宬在外未肅拜。左副承旨金蓍國。右副承旨李如璜坐直。同副承旨李景憲。注書二員未差。假注書全益禧安時賢。事變假注書。修正未差。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一更,流星出璧星下,入外屛星下,狀如鉢,尾長三四尺許,色黃。又流星,出室星下,入羽林星下,狀如甁,尾長五六尺許,色赤。

○都目政事。

○刑曹判書李守一,工曹正郞李勸,禮曹正郞宋時吉,禮賓正尹烇,戶曹正郞李惟聖,工曹正郞金鍊,佐郞趙釴,奉常僉正李景賢,戶曹佐郞黃泳,工曹正郞具仁重,典籍李崵、尹絳、羅宜素,槐山郡守李善行,咸從府使宣若海,沃川郡守李莯,朔寧郡守韓琂,雲山郡守李時益,蔚珍縣監鄭霽龍,保寧縣監朴而立,仁同府使申景柳,全羅左水使李慶餘,草溪郡守吳行敏,鳳山郡守慶申後,文化縣令張愰,喬桐縣監李惟源。

○傳曰,玉堂官,次次遷轉。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府前啓,請延曙察訪沈之溟削去仕版事。請兩營將李胤男,辛慶英,令大臣元勳更爲勘定事。答曰,不允。以上朝報

12月22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都目政事。

○刑曹佐郞蔡亨後,判敦寧李德泂,宗簿正宋象仁,司饔正李景嚴,司藝李光胤,副修撰李行遠,禮曹佐郞尹絳。

○傳曰,今春胡變時,死節人父母妻子,令該曹米太饌物題給,以示予不忘其忠之意。

○副元帥書目,回答官胡差一行,本月十六日到鳳凰城云云事。

○吏曹,新及第權知成均學諭朴嶔、李起浡、都愼修、李景恒、李樟、元伋、曺希仁、金泰基、柳德昌、李奇榮、李生浡、李明傳、全命然、元海益、李廷圭、宋國準、鄭好仁,權知校書金泰誠、朴思諴、李愈、余尙珪、郭瀜、李慶承、廉友善、尹汝徵、車達遠、朴震弼。啓。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府前啓,請延曙察訪沈之溟削去仕版事。請兩營將李胤男,辛慶英,令大臣、元勳,更爲勘定事。新啓,下三道凡係積年未收貢物,請令該曹姑爲寬暇,以待明秋收捧。捕盜從事官具賢俊,請削去仕版。答曰,依啓。貢物事,令該曹酌處。兩營將,沈之溟事,不允。

○院新啓,請兩營將李胤男,辛慶英,削去正勳,豐寧君洪靌,鰲山君李擢男,大臣勘勳之時,混同措語,不分輕重,不辨先後,至以退到之兩營將,竝錄於勳籍,請竝命從重推考。答曰,不允。洪靌等,似無所失,勿推,可也。以上朝報

○兵曹啓目,新軍籍頒降已久,京外軍案,今方修正,不久當爲上曹爲白在果。第念數十年來,軍政頹廢,祖宗法典,流來久遠之規,京外官慢不知爲何事。若不申明行會,則今此軍案,必將復歸虛地是白乎等以,詳考法例,後錄啓聞爲白去乎,以此行移知會,何如?啓。傳曰,依事目施行,付標處,更議處置。《兵曹謄錄》

12月23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義州府尹書目,回答官、胡差、五十二名,今月十七日到本府事。

○回答官朴蘭英書目,一行員役及胡差龍骨大、朴只乃,率胡五十二名,本月初九日瀋陽離發,十七日到義州事。

○京畿監司書目,振威縣令兪是曾,驪州牧使吳允諧,水原府使李時白,加平郡守梁貴生,漣川縣監李元禮,豐德府使李淹等善治事。以上朝報

○謝恩,應敎尹墀,校理呂爾徵,副校理朴潢,修撰吳端、閔應亨。經筵日記

12月24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明日崇政殿胡差接見,殿坐三嚴午初。以上朝報

○謝恩,副修撰李行遠。經筵日記

○兵曹啓曰,本曹後錄事目內,啓下付標兩條,自下亦以爲疑,而或有以爲不可不爲者,故如是書啓矣。今承聖敎,允合事宜。此兩條竝爲付標以啓之意,敢啓。答曰,知道。《兵曹謄錄》

12月25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午時,上殿坐崇政殿,接見胡差。

○江原監司書目,原州牧使李廷臣,今月二十日身死事。

○又書目,江陵府使鄭雲湖,臨瀛館失火未久,軍器又爲見燒,罷黜事。

○兩司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院前啓,請兩營將李胤男、辛慶英削去正勳事。請豐寧君洪靌,鰲山君李擢男,從重推考事。新啓,綾城縣令李順命,本以微賤之人,濫授臨民之職,專以剝割善事爲務,請命罷職。答曰,依啓。李胤男等事,議大臣處置,洪靌等事,不允。

○府前啓,請兩營將李胤男、辛慶英,令大臣元勳更爲勘定事。新啓,守園官與陵、殿參奉一樣,以參奉稱號,事甚未安,請依該曹啓辭,更定官號。喬桐縣監李惟源,本以賤孽,且無已試名稱,請命遞差。答曰,依啓。守園官,稱以參奉,未爲不可,更勿煩論。李胤男等事,議大臣處置。以上朝報

12月26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夜一更,艮方有氣如火光。

○明日世子醮戒,大殿殿坐,三嚴辰初。

○唐差接伴官李景賢,南下。

○平安監司書目,胡差今月二十三日,到平壤事。

○戶曹啓曰,今春胡變時死節人父母妻子,令該曹米太饌物題給事,傳敎矣。死節人家,時在京中者,張暾、宋圖南、權頤吉、李莞、奇協等,父母妻子,各米二石,太鹽各一石題給,家在外方者,金俊、金良彦、全尙毅、南以興、金彦秀、李尙安、李希建、金有起、崔夢亮、呂榮元、金濟鼎、梁𧩦等,各其所在官題給,何如?傳曰,依啓。死節人中,無乃有落漏人乎?

○傳曰,大臣、備局有司堂上、延平府院君李貴及三司長官,竝命招引見。

○榻前合啓,請還收崔晛減死之命事。答曰,不允。

○府前啓,請守園官稱號,依該曹啓辭事。答曰,陵與園,名號旣異,參奉之稱雖同,無害也。且自古所無之新號創設,不可也。以上朝報

○兵曹啓曰,新番軍士上來,則本曹及都摠府堂上、郞廳,必會同點閱,而昨日有廳軍士都點時,都摠府郞廳,累次招致,終不來參,其怠慢之習,不可不懲。當該郞廳,從重推考。答曰,依啓。《兵曹謄錄》

12月27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未時,陰雪。辰時,有霧氣。午時,日暈。

○辰時,上御崇政殿,行世子醮戒禮。

○有政。

○兵曹參議朴炡,江陵府使李命俊,原州牧使黃敬中。以上朝報

○兵曹啓曰,春川保人吉彦卿所志內,旅帥、隊正等,稱以新來,一人處,收捧木綿十疋,兵房則自擇新來軍二十名,一人處,各捧木綿十疋。貧寒軍士,不免以牛馬給之。且稱各處所用人情,收捧正木二同三十五疋,米四百斗,紙四百卷。上番身役,則民之常任,何敢怨苦,而但以兵房、旅帥、隊正濫徵之事爲悶云。旅帥、隊正,則時方上來,自本曹當爲推問,而兵房則令本道着枷上送後,査得實狀,依律重治,何如?答曰,依啓。《兵曹謄錄》

12月28日 编辑

都承旨金壽賢。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世子嬪謁見三殿後,百官陳賀,頒敎八道,而無赦典。

○政院啓,昨日醮戒,世子前進酌時,司饔院官員,以盃換進,請推考。傳曰,先罷後推。

○罷推現告,司饔奉事任振。

○禁府,紫門監役李裕基,藏氷梁,有空虛罪,杖六十。啓。傳曰,罷職不敍。以上朝報

○政院啓曰,以大臣收議,更招元勳査問稟旨事,允下。勘勳重事,似當卽爲命招,而今明日連有擧動,何以爲之?敢稟。傳曰,過後爲之。《忠勳府謄錄》

12月2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明日望闕禮,三嚴罷漏時。

○魂宮朝謁,三嚴辰正。

○回答官朴蘭英入來,差胡龍骨大、朴只乃,從胡五十名一行上來。以上朝報

○四殿,玉堂過歲單子問安。經筵日記郞廳李眞儀校正。郞廳南鶴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