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記/仁祖/八年/七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7月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中宮殿誕日,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問安。答曰,知道。囊子一部賜給。

○禮曹啓曰,冊封頒詔后,當有進謝恩使,而明年二月初四日,乃千秋節,千秋進賀使,亦當卽爲差出,未寒之前,第念進慰、冬至使,開月當爲發送,進賀、謝恩、千秋使,亦當相繼發程,一兩月之間,五起使臣,齎送方物之外,各行員役、盤纏,及所騎船隻、格軍等項,卽今物力,辦出無路。近例一使之行,兼付兩三事者有之,某使而合于某使行,該曹不敢擅定,議大臣定奪,何如?傳曰,允。

○平安監司書目,義州呈以,漢人數十名,明火突入,家藏雜物牛隻奪去,前頭作挐,令廟堂指揮事。入啓。《朴鼎賢家日記》

○未時酉時,日暈。《春坊日記》

7月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平安監司書目,劉興基揭帖無職名還送事。入啓。

○禮曹啓曰,傳敎云云。吉事則聞卽經[徑]先頒布,事理爲當,而第稽古例,景泰、嘉靖,皆有皇城被圍之變,而我國bb無b進慰、進賀之擧,望闕進賀及頒布八方,事係創始,議大臣定奪,何如?傳曰,允。

○備邊司郞廳,以都體察使意啓曰,兵曹判書李弘胄榻前啓辭,各道軍額充定事,今者有意外興師之擧,且有遷陵之役,依聖敎姑待明年,徐議處之,而逃故缺額,依前行會,一一充補啓聞事,兩湖監、兵使處行會,何如?傳曰,允。

○院啓,請朴弘中事。措語見上慶尙道左水使金鎭,素蔑名稱,又無履歷,專制鎭壓之責,決不可付諸此人,請遞差事。入啓。答曰,不允。金鎭,前爲守令及營將時,無不善治,今之所論,似乎不察矣。

○府前啓,請柳斐、金鎭等事。措語見上新除授禁府都事鄭儉、鄭栻,治無名稱,不合此任,請遞差。答曰,不允。

○副護軍李命俊上疏。大槪,內修外攘事。入啓。《朴鼎賢家日記》

○接伴使書目,興治下島后,到泊下島后,諸將等招致譯官等皆言,近日胥動浮言,出陸漢人及差官等,或囚或留,水陸進兵,將犯島中云云,是何事也?其爲恐喝揚揚之狀,罔有紀極,措辭以答,少不動聽。《亂中雜錄》

○自昧爽至辰時,有霧氣。《春坊日記》

7月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禮曹啓曰,傳敎云云。議于大臣,則海昌、大臣以爲,在昔陸路赴京之日,亦不能各差別使,或兼數三事,況此海程險惡,兵戈塞路,豈可隨事各差使臣乎?進慰使則旣兼進兵器、改貢路兩件奏聞,今宜更兼冊封進賀,而冬至使則兼以平奴進賀降勅謝恩千秋進賀以送,似爲宜當云。大臣之議如此,上裁,何如?傳曰,依議施行。

○平安監司書目,雲山、義州等官雨雹事。入啓。

○禮曹啓曰,宣布八方事,議于大臣,則海昌君尹昉,領議政吳允謙,右議政金瑬,左議政李廷龜以爲,景泰、嘉靖之變,我國無進慰、進賀之擧云。當時之欠典,非可援例於今日,況已爲定奪之事,豈容復生他議,至於望闕進賀,宣布八方,姑待進賀使李忔回還而擧行,恐無不可。伏惟大臣之意如此,上裁,何如?傳曰,依議。

○院前啓,請朴弘中、金鎭等事。措語見上答曰,不允。

○府啓,請金鎭事。措語見上通禮院行前掌務官罷職事。今月初一日中宮殿誕日表裏進獻時,濟用監官員,偃然退在,使下人代行,當該官請罷職事。入啓。答曰,依啓。通禮院官員推考,金鎭事,已諭,柳斐事,停啓,濟用監官員應罷,副奉事李光源。《朴鼎賢家日記》

○卯時辰時,有霧氣。申時酉時,日暈。

○初昏,白雲一道如氣,起自乾方,直指坤方,長十餘丈,廣尺許,漸移天中,移時乃滅。《春坊日記》

7月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李景曾爲獻納,李德洙爲弼善,鄭之羽爲刑曹正郞,沈悅爲判中樞,金尙憲爲知事,李惟侃爲同知,蔡裕后[蔡裕後]爲副校理,李省身爲大司成,趙錫胤爲司書,閔有慶爲敦寧府都正。

○答李命俊上疏曰,余用嘉尙,所陳之事,當留念焉。

○吏曹判書鄭經世三度加由后箚子,乞賜鐫免事。入啓。答曰,無心之失,人所難免,宜勿固辭,速出行公。

○府啓,請金鎭,通禮院掌務官等事。措語見上監察金翼吉,以都案廳發身,擧止不似,朝官貽笑各司,取侮同僚,請遞差事,及慶尙左水虞候李應徵,係出賤孽,請遞差事。入啓。答曰,依啓。通禮院官員,已爲推考,不必罷職,金鎭事,不允。《朴鼎賢家日記》

7月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翰林取才,李海昌《綱目》略。

○軍器寺、訓鍊都監、別造廳、驛馬軍營內摘奸。

○吏曹啓曰,三曹郞官汰去,刑曹正郞金鍊佐郞張𣋉,工曹正郞崔茂,佐郞金忠淹、李梣,戶曹佐郞柳景紹。

○傳曰,今此汰去郞官中金鍊,乃是正勳之人,亦不至於不堪此任,勿爲汰去。《朴鼎賢家日記》

7月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李尙馨爲持平,李海昌爲檢閱,鄭之羽爲禮曹正郞,高用厚爲僉知,沈之源爲吏曹正郞,崔山立爲摠管,朴筳爲兵曹正郞,李景賢爲刑曹正郞,趙公潚爲刑曹佐郞,朴敍復爲戶曹佐郞,黃胤后爲工曹正郞,鄭復吉爲工曹佐郞,羅宜素爲冬至使書狀,沈演、羅宜素爲典籍,趙後說爲工曹佐郞。

○前察訪姜籍上疏。大槪,陳情事。下吏曹,吏曹粘啓曰,見此疏內辭緣,極可迫切,若非甚無狀之人,則必不敢肆爲欺罔,姜柏年書狀官改差,何如?傳曰,允。

○院啓,請朴弘中事。措語見上今年式年榜,承文院攔選之數,至於十四人之多,而其中冗雜苟充之人,尹珹、崔夢旭、李馹等,尤甚不合,爲人笑罵,亟命削去,其時掌務官柳𥳍主張專擅之迹,播於衆口,縱恣無忌之罪,不可不懲,請罷職不敍用。答曰,依啓。柳𥳍推考,朴弘中,不允。

○延平府院君李貴上疏,請勿撓於執抑之說,速罷舟師,以解軍民之怨事。入啓。《朴鼎賢家日記》

○義禁府啓曰,金乭孫等元情公事,金貴仁分揀事,判下矣。金貴仁,則分揀放送之意,敢啓。答曰,知道。《禁府謄錄》

○自昧爽至巳時,沈霧。午時未時,日暈。夜一更二更,月掩塡星。五更,沈霧。《春坊日記》

7月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院前啓,請朴弘中、柳𥳍等事。措語見上答曰,觀其緘辭而處之,未晩,勿煩。

○府啓,今年書狀官之謀免不行,不止一二計,人臣不辭難之義,於此絶矣。若不以重律繩之,則日頹之紀網[綱],終無以收拾,請査前後謀免之員,竝命永不敍用。前察訪姜籍[姜籕],敢將舐犢之私,冒呈犯濫之疏,此實曾所未有之事,其蔑國法無忌憚之罪,不可不痛懲,請削去仕版。新除授工曹佐郞趙後說,爲人凡庸,不合郞署之任,請遞差事。入啓。答曰,依啓。趙後說,工曹事務不繁,試可宜矣。《朴鼎賢家日記》

○義禁府啓曰,本府都事韓必明除授後,以病不得出仕,請改差。答曰,依啓。

○政院啓曰,前結城縣監金尙賓,以會操時,軍器什物,多有未盡之處,決杖事,命下矣。刑曹錯認尙賓遞來于京,請移義禁府,而今見禁府啓辭,則時在報恩地云。尙賓旣在本道,此時王府羅將往來,亦極有弊,令本道依他在任守令例,營門決杖,似或便當,臣在該房,惶恐敢稟。傳曰,依啓。《義禁府謄錄》

○自昧爽至辰時,沈霧。未時申時,日暈。《春坊日記》

○春坊啓曰,司書趙錫胤,書筵入番事緊,謝前出仕,何如?傳曰,依所啓施行。上同

7月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吏曹啓曰,冬至使書狀官謀避現告,前縣監李大純、田闢,前典籍姜柏年、金秀南。啓。傳曰,其中有老母及衆所知有疾者,分揀。

○刑曹啓曰,前舒川縣監睦□□,前能[結]城縣監金尙賓遞來,移禁府決杖,藍浦□□柳道元等,令本道決杖,何如?啓。傳曰,允。

○院前啓,請朴弘中、柳𥳍等事。措語見上答曰,不允。

○李貴箚子。大槪,辭職事。入啓。答曰,卿其勿辭,調理行公。《朴鼎賢家日記》

○卯時辰時,有霧氣。自巳時至申時,日暈。初昏,流星出密雲中,入坤方天際,狀如鉢,尾長四五尺許,色白。《春坊日記》

7月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辰時,有霧氣。巳時,日暈。午時,日有重暈,外暈有履,色赤。《春坊日記》

7月1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明日迎詔勅出宮,三嚴正時,寅正一刻。

○備邊司啓曰,榻前兵曹判書李弘胄所啓云云。虛位充定,今年雖是式年,而新年籍,才已頒行,姑勿充定,自后式年充定,似爲宜當,敢啓。傳曰,依啓。

○黃海監司書目,副元帥陳前逃亡海州武將金應吉行刑事。入啓。《朴鼎賢家日記》

○自巳時至申時,日暈。《春坊日記》

7月1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傳曰,捧上言。

○迎詔勅還宮后,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六曹問安。答曰,知道。

○以誌文,傳曰,今此改撰之文,添削得宜,下字的當,可謂善改矣,但其中一二語,有不當削而刪去處,使之更加詳察爲之,且構成癸丑之獄,非特爾瞻之罪,而希奮之名,落而不錄,似爲不正矣。

○傳曰,遷陵時,慈殿所御服色,及宮人服色,預爲磨鍊以啓。

○李貴箚子。大槪,速罷舟師,以慰軍心事。入啓。《朴鼎賢家日記》

○自辰時至未時,日暈。

○夜一更,白雲如氣,自坤方,直指乾方,長十餘丈,廣尺許,良久乃滅。《春坊日記》

7月1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傳曰,頒赦、百官加爲之。以政院,取稟。傳曰,雜犯死罪以下竝宥之。

○禮曹啓曰,今年別試,依壬寅年規例,而咸聚京師,規矩磨鍊,別單子,書啓。傳曰,允,初試論賦,初場策文,終場講經,三經自願,四書抽栍,分三所各取二百云。又啓曰,諸術官,會同朴弘中第,二岡更爲裁穴,何如?傳曰,允。

○以李命俊上疏九條內,嚴宮禁一條,備邊司單擧回啓,答曰,因余無狀,如此艱虞之日,添一大憂於相臣,過亦重矣,誰怨誰尤?但孽子賤人,僕役微事,非廷臣所可干預,而一聞此語,年少敢吻廟堂憤怒,此實天下怪底事也。闕中本無以嬪妾侍[待]之者,而如彼勒定成罪而後已,此必姦兇之怨國者,造言扇動而然也。雖然,回啓內辭意,極爲嚴正,令法府,言根出處,一一査出,嚴鞫處置,回啓之辭,書于下。

○答玉堂箚子曰,卿等之誠以庶孽爲宮人,非但自前有之,癸亥年間,入在宮中者,亦不無其人,而未聞以此爲言,今因微細之事,擧朝警遑,疏箚紛紜,實未曉其意之所在也。此兩人在闕時,皆行婢僕之事,且余本無嬪妾,而卿等欲爲勒定,是亦奇怪事也。目今人心極惡,邊虞孔棘,此所當慮,未然之事,不必徑憂也。雖然兩款所陳,似出於愛君之誠,余當留念焉。

○答大司諫以下避嫌上疏曰,勿辭退待。

○答獻納李景曾上疏曰,唐撥捉給胡差者,只請推考,侍女媒進之人,必欲誅殛,廟堂何其弱於大義,而强於此事乎?推此觀之,不可謂知輕重也。余之處身,與宦相似,而猶不容於臣僚,誠可哂也。勿辭退待。《朴鼎賢家日記》

○自午時至申時,日暈。

○夜一更,流星出織女星下,入北斗星上,狀如甁,尾長五六尺許,色赤。《春坊日記》

7月1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掌令兪守曾、權淰,持平李行健避嫌。大槪,諫院,雖已陳箚,尙被廟堂之嚴斥,況臣等久在言地,全然含默,疲軟不職,何敢仍冒?請罷職。答曰,勿辭,言根出處,從速査出,媒進之人,依大臣定律施行。

○傳曰,余以否德,猥承丕緖,恐獲戾于上下,故恒懷懍然,未遑他事,昨日備局回啓中嬪御一事,引古援例,前日之未遑,實余之不察也。夫蠱心害政,不獨在於賤人,證古援今,未必由乎平心,然群情難遏,衆怒可畏,令該曹參酌擧行。

○領議政吳允謙,左議政金瑬,右議政李廷龜啓辭。大槪,以昨日回啓待罪。答曰,余實過矣,卿等安心勿待罪。

○禮曹啓曰,今此皇太子冊封別試,初場論賦具篇,終場策文一道,講經五中自願一經,四書中抽栍一書,取粗以上分三所,各取二百人,初試八月二十八日,講經九月十八日,殿試同月三十日,放榜十月初十日。啓。

○傳曰,召對爲之。

○延平府院君李貴箚子,少霽雷霆之威,以安大臣臺諫之心事。入啓。

○副提學趙翼,副應敎李昭漢等啓曰,臣等陳箚,在於備局回啓之前,方且席藁待罪之不暇,兩司之避,何敢偃然處置?請鐫削臣等之職。答曰,勿辭。

○玉堂箚子,大司諫趙誠立,司諫趙廷虎,正言南銑、鄭沇出仕,兩掌令、獻納、持平李行健,請遞差事。入啓。答曰,依啓。李景曾等,勿爲遞差。《朴鼎賢家日記》

○自巳時至酉時,日暈。夜自一更至三更,月暈。《春坊日記》

7月1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政院啓曰,備局回啓判下,似當捧承傳擧行,而何不書入耶?傳敎矣。夜深,明日捧入之意,敢啓。傳曰,誅殛罪人査出之事,極爲緊重,而如是稽緩,殊甚不當矣。又啓曰,令法府査出事,院中將陳其未安之意,故傳旨不敢擧行,惶恐敢啓。傳曰,速爲捧之。又啓曰,言根出處査出嚴鞫,速捧承傳事,傳敎矣。王言一下,傳播中外,瞻聆所及,關係非輕,不敢捧之之意,敢啓。傳曰,卿等昨日張皇陳啓,今又防塞,意非偶然,媒進重罪,誅殛極刑,不尋言根,而遽加殺戮,豈有是理乎?卿等如知媒妁之人,則此承傳,不捧而直啓,未爲不可矣。又啓曰,言根不得直啓之意,惶恐敢啓。傳曰,此事不問於出處之本,則媒妁之人,似難的知,故欲爲査問,而本院必欲抑遏,未知其意也。

○答李貴箚子曰,余之深惡者,非爲不在闕中之一二女僕也,因此一事,欲害無辜之人。大抵疏中條列,非止一二,而單擧此事,竝不回啓,是誠何心哉?此必落於兇人術中也。非[惟]余所見,不過如此,卿勿爲怪。《朴鼎賢家日記》

○義禁府啓曰,玄守男已爲定配,啓下,令兵曹依例家口推刷,卽卽入送,何如?答曰,允。《禁府謄錄》

7月1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兪守曾、高傅川爲掌令,愼天翊、沈演爲持平,沈東龜爲獻納,李景容爲襄陽□□[府使],權鑊爲承旨,鄭晳爲大同察訪,權淰爲禮曹正郞,李尙馨爲文學,洪錫禹爲工曹佐郞,金光炫爲應敎,李景曾爲校理,兪守曾爲資正。

○大司諫以下避嫌。大槪,殿下必欲罪媒進人,則事係宮中,外廷之臣,何得以摘發乎?苟有其人,則宮中之人,必知其名,果有[無]其事,則何必屢降嚴旨,使外廷之臣,求之太急乎?女僕旣不在宮中,則殿下之從諫至矣,而猶未祛不平底氣象,辭意一向嚴峻,聖明之下,安有殺戮無辜,而爲殿下之憂者乎?臣等首論言根,實在臣等之身,請亟命罷斥事。入啓。答曰,目今耉長,無忠厚效君之心,年少有浮邪害物之志,此甚可慮也。此事,爾等謂之,內間引進,而今言問於宮中,頃日所謂內間,何人耶?直斥此人,則當卽下問,以服奸兇之心也。余雖昏庸,今日情狀,足以覺悟,爾等勿爲徒事欺瞞,憂之一字,實涉愚弄,誠可寒心也,勿辭退待。

○玉堂箚子。大槪,大司諫趙誠立,司諫趙廷虎,正言南銑、鄭沇,竝命出仕。答曰,依啓。《朴鼎賢家日記》

7月1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李命俊爲大司諫,朴東善爲大司憲,金光炫爲司諫,李時稷爲正言,尹坵爲正言,金世濂爲副校理,朴漪、安時賢爲兵曹佐郞。

○傳曰,大提學命招,今下讀書堂制[製]述科次。

○明日進慰使拜表,三嚴正時卯初。

○政院啓,大司諫、司諫、正言、承旨,來到闕門外,以爲罪重,不敢入來云。傳曰,使之入來。

○大司諫以下啓曰,當初箚中內間云者,闕內通謂之內間,故指閭閻女子之入於闕內而言,非謂內間之人,有所引進者也。聖批所謂內間何人之敎,實出於千萬意慮之外,臣等不知所以爲對也。至於欺瞞愚弄之敎,在臣子,爲極惡大罪,而遽加於臣等,人臣負此罪名,不可仍冒,請命遞斥事。入啓。答曰,勿辭退待。

○玉堂箚子,大諫以下竝遞差事,及請霽雷霆之威,以通上下之情事。入啓。答曰,知道。《朴鼎賢家日記》

○酉時,蒼黑氣二道,起自乾方,直指巽方天際,長竟天,廣尺餘,良久乃滅。

○夜一更,流星出貫索星下,入坤方天際,狀如鉢,尾長三四尺許,色赤。四更,沈霧。五更,月暈,沈霧。《春坊日記》

7月1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進慰使鄭斗源,書狀李志賤拜辭。

○左議政金瑬以下啓曰,臣等昨因朴弘中上疏,觀象監水靈龜與姜后尙乾靈龜,提調崔鳴吉帶同朴弘中及前日同參諸術官,親往本監,就正兩靈龜于日影臺,則別無差違,而臣等今日進去健元陵第二岡,更令弘中及諸術官等,將此兩靈龜,自主峯,隨其曲折,逐節引繩,泛鐵看靈,前日定以亥山,而今則明是主山,此必是其時未免差謬也。術官等皆言,自前定正穴,循岡以下二十四尺許,改定新穴,而向背則仍爲壬坐丙向,崔鳴吉,自初看山時,終始隨參,故疑其前後之不同,設爲問目,令諸術官,各陳所見,則大槪皆以爲,國朝二百年,列聖陵寢,皆以胡舜bb申b之法,裁穴,而退計十年間,中原新方土[士]出來,始爲降陰降陽之說,士夫家多用此法云,至於山陵,則未嘗用之,今亦法胡舜bb申b之法,爲當云。故一依其所言,定穴封標以來,而問目及各人所論,詳具別單以啓。傳曰,知道。

○傳曰,讀書堂製述居首李明漢,虎皮一張賜給,其次李植、李昭漢,豹皮一張賜給,鄭百昌、李景義,馬粧賜給,趙錫胤,丹木二十斤賜給,朴漪胡,杍一斗賜給。

○院啓,今此外間女子,當初入宮之時,臣不知進自何逕,而媒妁匿迹,不以其道而進,則爲其家長者,烏得免罪罰?副司正金斗南,以秩高年老之人,不思據義而拒之,曲爲攀附,顯有希覬之心,原其情狀,實爲陰譎,可鄙可惡之甚者也。其貽累聖朝,啓日后私邪之逕,未必不由於此,請削去仕版。答曰,罷職。

○吏曹判書鄭經世箚子。大槪,前後聖敎,過於嚴峻,請虛心觀理,快示悔後之意事。入啓。

○政院啓曰,言根査覈事,今日始傳於臺諫,則不爲承受矣,敢啓。傳曰,臺諫所爲,殊無人臣之禮,極爲可駭矣。

○掌令兪省曾,持平沈演避嫌。大槪,大臣之回啓,臺諫之進言,不但威而拒之,又從而尋其根,臣等寧死於鈇鉞之下,不敢奉行,以益殿下之過,請遞斥。答曰,今此啓辭,皆是不識余意之言,誠不能知,不敏也。知而欲掩,眞所謂不直者也。勿辭退待,諫院啓,還出給。《朴鼎賢家日記》

7月1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大司諫李命俊肅拜後避嫌。大槪,凡官未解由之前,不得調遷,乃是法例,勢難仍冒,請遞差事。入啓。答曰,退待。

○諫院啓曰,解由前不得調遷,乃該曹注擬時常例,非所與論於特拜之典也。請出仕。答曰,依啓。

○三公箚子。大槪,嚴批屢降,益極惶殞,先削臣等職名,以爲人臣妄言者之戒。答曰,前後之事,咎在寡躬,其於卿等,有何損益?宜勿控辭,以安余心。

○傳曰,召對爲之。

○秋信使書目,本月十三日,無弊渡江事。入啓。

○總戎使書目,軍務面議事,從事官韓興一上送事。入啓。

○鐵山呈,以焰硝所載落後唐船一隻,到泊椵島,譯官二員爲興基拘執,不得上來事。入啓。

○延平君李貴箚子,請金時讓前後歸報,致誤軍機之罪,速罷舟師,以濟數千舟軍垂死之命,且宣布聖上欽恤赤子之德意,一國臣民事。入啓。

○院啓,請亟還收査出言根之命事,及金斗南削去仕版事。入啓。答曰,已因鄭經世箚子,停止,不必煩瀆,金斗南事,不允。

○答鄭經世箚子曰,嘉卿愛君之誠,所陳査覈事,當勉副卿意焉。《朴鼎賢家日記》

7月1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領議政吳允謙,左議政金瑬,右議政李廷龜初度呈辭。入啓。答曰,因余[予]言辭不中,諸大臣不安厥位,言念所失,心甚悔恨,目今邊虞之孔棘,大臣不可一日退在,須念國事,勿以忿懥之言介懷事,遣承旨敦諭。

○院前啓,請金斗南事。措語見上答曰,不允。《朴鼎賢家日記》

○夜五更,沈霧。《春坊日記》

7月2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李行健爲持平,沈之漢爲注書,權淰爲軍器寺正,申敏一爲司䆃寺正,趙絅爲修撰,尹煌爲應敎,金槃爲典翰,宣若海爲平山府使,鄭復吉爲禮曹佐郞,鄭元奭爲禮曹正郞,趙邦直爲執義,鄭時望爲黃海都事,元海一爲典籍。

○大諫李命俊初度呈辭。入啓。傳曰,調理出仕。

○傳曰,大臣命招,使之安心行公。

○政院啓曰,大臣命招,則領議政吳允謙,右議政李廷龜,來詣賓廳,左議政金瑬,以病不來矣。傳曰,知道。依今朝下敎,傳言。

○院啓,請金斗南事。措語見上木川縣監閔後謇爲人迂拙,年紀衰耗,凡干政令,一委下吏,民怨日滋,請罷事。入啓。答曰,不允。閔後謇到任未久,更觀能否,論之,可也。

○左議政金瑬箚子。大槪,賤疾危苦,不能承命趨詣,亟命先削臣職,以爲人臣慢命者之戒事。入啓。答曰,卿勿固辭,調理行公。《朴鼎賢家日記》

7月2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進慰使鄭斗源書目,本職工曹參判遞差事。入啓。傳曰,遞差。

○院前啓,請金斗南、閔希謇事。措語見上答曰,不允。

○大司諫李命俊上疏,病重乞遞事。入啓。答曰,卿勿固辭,速出行公。

○政院啓曰,頒赦後罪人放未放,分秩啓聞,各其名下,懸錄罪名,而今見江都留守啓本,則只書罪人姓名,而放未放,全不擧論,開城留守則只書未放,而蒙放人,全不書名,有違常規,請開城留守李德泂,江都留守李安竝推考,放未放,令該曹査考處置,何如?啓。傳曰,依啓。

○延平君李貴箚子。大槪,臣伏見筵臣崔有海所啓,袁經略處,使小臣齎咨,而孫閣老則令譯官齎咨而去,未知事體如何?上曰,不無所見,言于備局而回啓。乃曰,崔有海之行,臣等未知恰當,至今論議紛紜,此啓辭勿施云,有海所陳,十分恰當,而又爲廟議所防。伏願聖明,斷自聖衷,無使事大之至誠,反不及於交隣一切,而無貽後悔事。入啓。《朴鼎賢家日記》

7月2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院前啓,請金斗南、閔後謇事。措語見上答曰,不允。

○京畿監司書目,楊州牧使李景奭病重罷職事,及振威呈,以公淸都事孫必大一路貽弊,朝廷處置事。入啓。《朴鼎賢家日記》

7月2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答李貴箚子曰,所陳之事,旣已講定,不必更議。

○備邊司啓曰,曾以罷兵一事,累次陳稟,而尙未信當者,蓋以興治之出來,且欲知王德功之的報,而近見西來之報,興治之見拘於旅順,不得任自進退者,似爲無疑。王德功,初非以總鎭差官,督還興基之入[人],以商出來,還入去已久。今日罷兵,更等待之事,許多軍兵,暴露疲病之狀,已不可勝言,而衣葛之輩,旣已逢秋,若或少遲,海上風高,必病傷益多,繼餉之難,已到十分地頭,此時罷兵,一刻爲急,敢此仰稟。傳曰,興治見拘之說,似是虛傳,但無衣軍卒,病傷可慮,依啓辭罷兵。《朴鼎賢家日記》

○午時未時,日暈。《春坊日記》

7月2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金世濂爲舍人,尹煌爲承旨,李時白爲判決事,洪靌、金完爲摠管,金德承爲戶曹正郞,蔡裕後爲副修撰,李尙質爲禮曹佐郞,李景嚴爲楊州牧使,呂爾徵爲輔德,金光爀爲直講,李省身爲副校理。

○備邊司啓曰,伏覩聖批,許令罷兵,軫念軍兵,辭旨惻怛,凡在瞻聽,孰不感激?前者罷兵之時,有耀兵之議者,欲張威而示之意也。今者賀尙進、陳琜、李永俊,皆在舟師陣中,彼若入島,則不待耀兵,而足知我舟師之虛實,只令諸將中,曉解事理,的當一員,單舸進去,以劉興治殺害陳繼盛,欽差諸將,皆言將叛天朝,犯搶登州,且訛言洶洶,爲潛師東搶之語,故興問罪之師,以爲待變之擧,使臣之回,得孫閣部咨文及諭帖,有奉聖旨,相機慰撫,或待以不死,勿致紛紜等語,故今始罷兵,以觀所爲,島中將官軍民,恪遵天朝命令,自今以後,愼勿出疆作挐云云。以此意作爲通文,明白開諭事,發遣宣傳官,bb將b標信密符,急急下諭於李曙、鄭忠信處,何如?傳曰,依啓。

○左議政金瑬三度呈辭。入啓。答曰,不允。

○延平君李貴箚子。大槪,孫閣部前,請送問安使事,下臣箚子于廟堂,使之更議處置事。入啓。

○平安兵使書目,鐵山呈,以唐船十八隻,自西大洋,指向椵島事。入啓。

○海昌君尹昉箚子。大槪,頃日傳敎未安,因爲進言事。入啓。答曰,深嘉箚辭,無非格言,余當服膺,而省念焉。《朴鼎賢家日記》

○義禁府啓曰,本府都事崔徽之,聞其父荇遭喪病重,不意下去于南原地,上來遲速,未可預料,且都事徐元履,久病不仕,請竝改差,其代,以在京無故人,後政速爲差出。啓。答曰,依啓。《禁府謄錄》

○夜五更,黑氣一道,起自西方天際,直指乾方,長可十餘丈,廣尺許,良久乃滅,沈霧。《春坊日記》

7月2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明日冬至使拜表,三嚴正時卯初一刻。

○吏曹口傳政事,趙公潚爲禮曹佐郞。《朴鼎賢家日記》

○昧爽至辰時,沈霧。夜一更,白雲一道如氣,起自乾方,直指坤方,長十餘丈,廣尺許,漸移東方,良久乃滅。四更五更,月暈,月入東井星。《春坊日記》

7月2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冬至使高用厚,書狀羅宜素赴京。

○兵曹啓曰,武科別試初試規矩,六兩二矢百步,騎射一次四中,鳥銃三柄一巡,雖不中,六兩、騎射試取。

○備邊司啓曰,以副元帥鄭忠信舟師設科狀啓,政院啓辭,今當罷兵之日,不可無至慰之擧,令廟堂商量事宜,以示激動之意事,依啓矣。未罷兵前,鄭忠信之請海科,雖出於群情之所願言,而亦涉未妥,況今罷兵之後,仍留陣上,以待設科之日,尤極非便,狀啓內辭緣,勿施,宜當,第念咸鏡北道及平安道地方懸遠,且値秋防,今此別試武科初試,兩界則定其額數,仍設於道內事,令該曹,稟奪施行,何如?啓。傳曰,允。

○京畿監司書目,慶安呈,以濫騎,禮曹佐郞李惕然,朝廷處置事。入啓。

○都承旨金藎國上疏,陳情事。入啓。《朴鼎賢家日記》

○自昧爽至辰時,沈霧。巳時午時,日暈。夜五更,月暈,流星出五車星上,入北方天際,狀如鉢,尾長三四尺許,色赤。《春坊日記》

7月2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答金藎國疏曰,其時之事,有親之人,尤不可無恕之道,宜勿控辭,安心察職。

○大諫李命俊上疏。大槪,陳言事。入啓。

○觀象監啓曰,國陵坐向,令地官往審事,傳敎矣。外方風水人,竝令往審乎?敢稟。傳曰,分遣地官,使之數日內往還,外方風水人,勿送。

○接伴使書目,唐船十五隻來到,劉興治已到鹿島事,及劉興治率兵船三十餘隻,還來椵島事,及糧船二十一隻又到探問曲折事,及採蔘漢人三百餘名,送于麟山越邊云云事。入啓。

○摠戎使書目,劉興治已到椵島云云事。入啓。

○傳曰,大臣、備局堂上、摠戎使、從事官韓興一,三司長官,命招引見。

○都承旨金藎國再疏,更申危懇,請鐫改職名事。入啓。《朴鼎賢家日記》

○自辰時至申時,日暈。夜一更,白雲一道如氣,起自坤方,直指巽方,長二十餘丈,廣尺許,橫在南方天際,漸移東方,至四更,乃滅。五更,月暈,黑雲一道如氣,起自西方,直指艮方,長竟天,廣尺餘,良久乃滅。《春坊日記》

7月2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洪瑞鳳爲左參贊,李時白爲楊州牧使,黃瀡爲潭陽□□[府使],金槃爲司諫,金光炫爲應敎,李景嚴爲判決事,尹棨爲吏曹佐郞,李昭漢爲大司成,朴而立爲刑曹佐郞。

○答金藎國疏曰,余意已諭,宜勿更辭。

○答李命俊疏曰,疏辭出於至誠,敢不省念?其中嬪御事,已從僉議,今難還收矣。

○府啓,摠管之任,比來專不愼簡,南武中不合者居多,而至於副摠管金完,身負失律之罪,尙保首領,幸矣。如此之人,亦廁其列,下輩莫不嗤點,極爲寒心,請兵曹堂上色郞廳推考,金完遞差事。及近來國綱解弛,人懷自便,年少新進之人,非因大段疾故,猥濫呈疏,紛紜相繼,世道之日渝,誠極寒心,請自今以後,以病陳疏者,切勿捧入,以杜怠慢之習事。入啓。答曰,依啓。金完失律之罪,前功極重,今授此任,未爲不可矣,兵曹不必推考。《朴鼎賢家日記》

○未時酉時,日暈。

7月2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平安兵使書目,鐵山呈,以劉興治將兵率兵船,本月二十三日來島下陸事。摠戎使書目,軍務稟定事。副元帥書目,興治旣還島中,待朝廷分付,進兵計料事。入啓。

○禮曹啓曰,傳敎云云,稽之《禮經》,王者一娶一后、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妻],而諸侯之禮,雖未得詳,而小星江沱之詩推之,媵侍之有,可懲[徵]矣。國典內命婦,自正一品嬪,至從九品女官之職,備矣,聖上卽祚以後,今至八年,未嘗有選入之令,其不邇聲色,恭儉自持之盛德,朝野之欽仰而歎美者,久矣。第備忘記之中,有群情難遏,衆怒可畏之敎,極爲未安。且念卽今大君夫人揀擇事,時方收捧處女單子,雖年歲差異,事似未妥,少俟大君夫人單子畢捧後,令漢城府,收捧淑議[儀]單子,殊爲便當,伏承參酌擧行之敎,敢啓。傳曰,知道。

○院啓,近來爲守宰者,剋減官家流來應納之物,不徵該曹年例貢物,以爲要譽之地,此實當今巨弊,請自今減除官家應納及bb不b徵該司貢物,以此爲要名者,特爲禁斷,勿以善治褒啓事,下諭各道監司,何如?啓。答曰,依啓。

○府啓,選嬪一事,尙未信當,而昨見李命俊上疏批答,則以已從僉議,今難還收爲敎,雖在平居無事之時,帝王擧措,少涉於不平,則決不可率爾行之,況此邊虞孔棘,患將朝夕,山陵大役,迫在目前,則臣等未知此何等之時也。且殿下旣有參酌之命,則殿下之意,不在於必行,而禮曹援引古今,張皇辭說,有若承順奉行者然,其無謂,甚矣,請當該堂上郞廳推考,亟收擧行之命。答bb曰b,不允。選嬪一事,或謂寡人勿行,或謂寡人行之,以如此之時,發如此之言,異之者鮮,此豈人力所至哉?今不附循[拊循],後必有悔,然啓辭之意,亦似有理,當從之,禮曹不必推考。

○山陵都廳權濤病,代趙廷虎改遞。啓。傳曰,擇差其代,以李昭漢爲之啓。《朴鼎賢家日記》

○夜四更,流星出畢星上,入坤方天際,狀如鉢,尾長七八尺許,色赤。《春坊日記》

7月3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平安監司書目,宣川呈,以因伴臣軍官,得聞興治欽差摠兵率遊擊三員,二十四日出來云,而舟師軍官,今明當爲出來,盤問事情,追乎馳啓計料旀,本營譯官,自鐵山回來言內,興治欽差出來之事,樵汲漢人,無不說道,文龍之子及旅順口劉副摠,今明亦爲出來椵島云云事。入啓。

○管餉使書目,從事官鄭晳代,李之華催促下送事。入啓。

○接伴使書目,劉將將告示二張,掛榜衙門,翌日後堂私禮接見,呈納禮單,仍爲問答事。入啓。

○日暈。《亂中雜錄》

○初昏,四方昏濛。《春坊日記》郞廳元啓英校正。郞廳李廷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