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記/仁祖/八年/六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6月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山陵都監啓曰,傳敎云云,欄干石則雖在於陵上,猶可移運於仙寢未動之前,竝與石bb?b羊馬石、文武石等物,而前期排設於新陵,其他屛風面石、隅石、地臺石、博石、備石、引石等物,則破陵之後,方可移用,此則不可不以新件改備,封陵石物中,只移用欄干,其餘則竝皆依數新造之意,敢啓。傳曰,知道。我國雖貧,遷陵重事,不可如是苟簡,欄干石亦爲新造。且仍用石物,預先移運,亦甚未安,竝破舊陵後移用。

○摠戎使書目,肅川呈以胡差入安州與兵使問答事。入啓。

○平安兵使書目,仲男、龍胡到安州,問答恐嚇事。眞、假㺚五名,自瀋陽出來入島事。入啓。

○平安監司書目,龍胡多率軍馬,徵前日義州之變事。入啓。

○院啓,翊衛成汝撥,本以麤鄙之人,居官行己,無一可觀,請罷職。答曰,遞差。

○府啓,刑曹佐郞李之薰,爲人愚濫,請汰去。答曰,依啓。

○平安監司書目,龍川呈以唐船七隻,自獐子島向椵島事。及龍胡到安州,作蒙古書,差送從胡于義州越邊屯胡處,前頭處置之事,朝廷以明日[白]指揮事。及平安兵使書目,龍胡等責出刷馬五百四十匹,前進京城計料事。入啓。《朴鼎賢家日記》

○萬頃地大雨雹,大如大椀有三角,中如小鉢有兩刃,小如鷄卵。《亂中雜錄》

6月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金藎國、李塡爲知事,南銑爲禮曹正郞,朴日省爲刑曹佐郞,李聖求爲嘉善。

○傳曰,管餉使成俊耉,金人蔘價靑布,趁不準備,以致辱國,事極痛心矣。金差回還後,拿推定罪宜當,備局議啓。

○備邊司回啓,請拿鞫。傳曰,依啓。前日仲男等,貿覓靑布一萬八千餘桶,還到義州,爲劉興治所奪而空還,今者龍骨大等,以靑布輸去事,領三千數百人出來,三千則在義州越邊,渠率二百餘人到安州,與兵使柳斐相接,言其未及畢備之意,骨大發怒,拔佩劍擬兵使,因擊地數三,從胡突出,結縛兵使、中軍、軍官,卽爲蒙古書,送于越邊成屯胡人處。且令責立刷馬五百餘匹,欲上京討得靑布云,故有此傳敎也。

○傳曰,昨觀都監啓辭,則舊陵石物處置之事,極爲苟簡,以此推之,則其他可知也。令都監更加惕慮,凡事勿以省費爲意,盡心措置,俾無一毫未盡之事。

○院前啓,請成汝撥事。措語見上答曰,已爲遞差,不必罷職。

○慶尙道推考敬差官李時稷病,代權潗落點。《朴鼎賢家日記》

6月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備邊司啓曰,延平府院君李貴,知事金藎國,bb本b司堂上依前啓下事。入啓。答曰,依啓。

○山陵都監啓曰,陵上舊排文武石、羊馬石等物,若刻期促成,則雖移運於破舊陵之後,猶可及設於新陵,至於丁字閣,不爲前期移運,以至氷凍之節,則塗曁丹雘之後,決不可爲,似當及時處置,何如?敢此竝稟。傳曰,知道。然則丁字閣,八月望後先爲移建,似或可也。《朴鼎賢家日記》

6月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南銑爲正言,金光炫爲判校,趙廷虎爲司䆃正,李行健爲宗廟令。

○工曹判書沈悅箚子。辭職事。入啓。答曰,遞差。

○平安監司書目,蔘價靑布未準之數四千桶,而龍胡段匹則一切勿捧,木綿代計靑布勒捧計木八百同,萬無措辦之路,請令廟堂定奪處置事。入啓。

○宣川呈,以唐差一人及譯官劉誠立出來,聞胡差出來之由,還入島中辭緣事,及龍胡欲爲還向義州事。入啓。

○平安兵使書目,龍胡等變生擬慮,明日還向義州事。入啓。

○刑曹啓目,出身呂起伯妻春伊㤼奸人出身池元祥,移禁府處置,何如?啓。答曰,依啓。《朴鼎賢家日記》

6月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慶尙監司書目,晉州判官金宗一,居官生疏,事體埋沒,請罷黜事。入啓。

○院啓,韓天京以相訟之事,擊錚,自上特下覈決之敎,而累月淹置,不曾一問,訟者之呈訴法府,例也,而至加刑訊,以拑其口,顯有偏聽之失,請當該堂上推考,色郞廳罷職。答曰,依啓。應罷佐郞宋熙箂。

○口傳政事,禮賓正李濯,以胡差今日入來,而本官只有一員,吏曹啓,請差出。《朴鼎賢家日記》

○義禁府啓曰,前後逆賊在逃者,物色窮尋捕捉事,知委于京外,非不嚴明,而國綱[網]解弛,人心惋惕[玩愒],置之尋常,無意措捕,事已可駭。伏聞肅川有在逃盜賊,夜間潛入胡差所宿之處,漏通軍機,構誣本國云。極爲驚愕,如此行迹荒唐之人,橫行於境內及近處,則平安兵使、肅川府使,所當窺伺跟捕,而至於胡差到館之時,亦不機[譏]察雜人,致令潛入,事發之後,又不登時窮尋追捕,難免縱賊之律,請竝從重推考,此賊不無潛隨龍胡,投入虜中之弊急急,密諭于平安監、兵使及義州府尹處,使之十分用心譏察,期於必捕,且京中及外方,凡在逃逆賊,各別設機,窮極購捕事,更爲下諭申飭,何如?答曰,允。《禁府謄錄》

6月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愼天翊爲持平,申敏一爲弼善,洪𫕱爲直講,吳端爲司藝,金藎國爲工曹判書,金汝水爲刑曹佐郞,徐挺然爲兵曹正郞,朴日省爲兵曹佐郞,尹左辟爲晉州判官,李省身爲司成。

○傳曰,朝廷處置,有所未盡,則凡有所懷者,陳其是非,使之覺悟而已。吏曹佐郞趙絅,因近日之事,侮辱元勳及大臣,無所不至,事極可駭,姑先推考,使年少輕妄之輩,得知朝廷體面。

○前參奉嚴大仁上疏。大槪,軍務,祕察事。入啓。

○傳曰,明日金差招見,殿坐三嚴正時辰正一刻。

○以大司憲洪瑞鳳,因刑曹訟者韓天京事避嫌,答曰,勿辭,且近者臺官,或以循私無恥之人苟充,爲富商請罷刑官之職,無足怪也。蓋以城府人韓天京,與儀賓府對訟奴婢,諫院右天京,而請罷刑官,而憲府則以儀賓府爲是而引避。《朴鼎賢家日記》

○夜一更,月入太微東垣內。《春坊日記》

6月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以崔葕爲司諫,以李景曾bb爲b輔德。《春坊日記》

6月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李弘美爲承旨,南煥爲兵曹佐郞,崔義爲刑曹佐郞,李景曾爲副校理,羅宜素爲禮曹正郞,李㬅[李曼]、李景仁爲禮曹佐郞,蔡裕后[蔡裕後]爲獻納,李省身爲修撰。

○以備邊司草記,傳曰,管餉使成俊耉,不爲拿鞫。《朴鼎賢家日記》

6月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兩司,以韓天京事,竝引避,玉堂處置。大槪,竝命出仕,正言鄭百亨遞差事。入啓。答曰,依啓。且本館公論所在之地,所論如是苟且,紀綱之不振,官吏之縱恣,無足怪也。鄭百亨旣無論事之失,則其用予言之罪,奚至於遞職哉?蓋天京之事,鄭百亨發言論啓,且其避嫌有循私無恥之罪,自有當之者云云故也。《朴鼎賢家日記》

○夜一更二更,月暈。《春坊日記》

6月1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趙錫胤爲持平,李㬅[李曼]爲正言,金光爀、吳竱爲副修撰,裵尙益爲黃海都事,沈演爲禮曹正郞,李惕然爲禮曹佐郞,趙誠立爲大司諫。

○副提學趙翼以下啓辭。大槪,伏承昨日聖批,臣等苟且之失著矣,請鐫削臣等之職名。答曰,勿辭。

○備忘記,諫官,上格君非,下劾官邪,國之治亂興衰,在於諫官之得人與否也。近來在此職者,皆是名流,而自前論刻[劾],或不無可疑可怪之事,余嘗痛歎,而反躬自責也。前正言鄭百亨,以父兄子弟,不以正道事君,爲人圖決曲訟,其循私汚器,莫此爲甚也。此習不祛,則聽人指嗾,傷人誤事之弊,似難禁抑,削去仕版,以爲徵後之地。且以大司憲洪瑞鳳避嫌之事觀之,則刑曹郞廳似無其罪,勿爲罷職。

○政院啓曰,鄭百亨削去仕版,全湜初度呈辭,遞差未安事。入啓。答曰,臺閣,端人正士充滿,然後朝廷因之以尊,無論賢否是非,而優容寬假,未知其可也,卿等之言,有同膠柱鼓瑟,其更思之。《朴》

○義禁府啓曰,房瑚分揀事,命下矣。放送,何如?答曰,依允。《朴鼎賢家日記》

6月1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冬至使書狀姜栢年爲之。《朴鼎賢家日記》

6月1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傳曰,宣若海一行員役,書啓。

○校理權濤上疏。大槪,不信[愼]言語,受人擧征,便是玷累之人,論思重地,不可一日冒居,請削臣職事,入啓。答曰,以鄭百亨避辭,有權濤亦以訟者天京爲直之語故也。

○吏曹啓曰,法典內褒貶居下者,經二年乃敍,註議親而臣居下者,經一年云,己巳春夏等居下人員中,沈之源、李岦、元克咸,竝皆功臣,已經一年,依法典施行,何如?啓。傳曰,依啓。《朴鼎賢家日記》

6月1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閔機爲承旨,趙邦直爲大司成,鄭鳳壽爲全羅左水使,姜文星爲戶曹佐郞,洪霶爲摠管,李基祚爲兵曹參議。

○全昌君柳廷寬上疏。大槪,前正言鄭百亨避嫌中,以臣爲證據,不勝惶恐,玆敢略陳當初曲折,仍請鐫削職名事。入啓。答曰,安心勿辭。

○江原監司書目,平海縣監李後天,襄陽府使李忠養,洪川縣監金天錫善治事。入啓。

○管餉使書目,金差酬給未准靑布代木綿等物,拮据收拾,入送灣上事。入啓。

○承文院新來揀擇趙績、李汝翊、李海昌、朴啓榮、崔時遇、徐相履、李舶、崔文湜、李晠傳、趙珩、崔夢旭、柳寅寬、尹珹、李道長。

○以權濤上疏,傳曰,此疏末端所陳,極爲泛濫,還出給,今後如此無忌憚疏章,勿爲捧入。《朴鼎賢家日記》

○夜一更,月暈。《春坊日記》

6月1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沈演爲持平,崔有海、朴潢爲副校理,李景曾爲直講,趙錫胤爲典籍,柳穎爲說書,金世濂爲司䆃正。

○傳曰,宣若海加資,譯官金希參以下,令該曹前例相考,參酌論賞。

○傳曰,召對爲之,入侍,玉堂呂爾徵、李省身,承旨閔機。

○傳曰,鳳林大君年已長成,宜有其室,令該曹照例擧行。

○全羅監司書目,全州呈,以雨雹事。入啓。《朴鼎賢家日記》

○自午時至酉時,日暈。夜四更五更,沈霧。《春坊日記》

6月1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去夜外城門內摘奸。

○吏曹啓曰,江原監司書狀云云,李后天[李後天]等居官之狀,果爲可嘉,褒賞之典,非該曹所能擅便,上裁,何如?啓。傳曰,各賜表裏。

○吏曹,奉化推考敬差官權潗病,代李濯落點。《朴鼎賢家日記》

○自昧爽至辰時,沈霧。午時,日暈。《春坊日記》

6月1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弼善申敏一上疏。大槪,請令該曹,勿管內需司之財,以補軍餉,而詰戎兵爲自强禦敵之備事。入啓。

○傳曰,江原監司褒奬守令等,各年貢物畢納與否,相考以啓,戶曹本道大同廳設立後,皆以米布來納大同廳,別無貢物未納之處,只以田三稅大同米布納未納別單子書啓。傳曰,其中襄陽各年未收最多,論賞安徐。

○禮曹啓曰,傳敎云云,大君吉禮揀擇處女,然嘉禮廳排設,處女自某歲至某歲單子捧入乎?敢稟。傳曰,自十歲至十五歲爲限。《朴鼎賢家日記》

6月1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備邊司郞廳,以大臣意啓曰,摠戎使李曙處,發遣宣傳官時,下察旨一封,使之傳授,而政院亦勿令拆見云。臣等未知所諭者何事,而待罪廟堂,軍機重事,臣等不得與知,則不但於事體未安,後日之弊,亦不可不慮也。政院居喉舌之地,不知申稟,一承上敎,率爾承受,極爲不當,色承旨推考,何如?傳曰,此非承旨之失,勿推,政院及色承旨皆待罪。

○以備邊司公事,南平格軍,未及期限之罪,在於加里浦僉使李綣拿鞫事,捧承傳。

○備忘記,延平府院君李貴病重云,其壻罪人金卨放釋,以慰其心。

○有政。吏批,尹煌爲舍人,閔光勛爲正言,崔貞吉爲兼文學,趙邦直爲輔德,李㬅[李曼]爲典籍。《朴鼎賢家日記》

6月1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以刑曹,楊口權勛濫騎公事,傳曰,近日刑曹凡査覈之事,不考書,皆以己意斷定,極爲不當,此公事還出給。

○府啓,平安兵使柳斐受委重地,積致尸居之誚矣。今番龍胡應接之時,節節生梗,以辱名器,荒唐漢人,恇撓失措,不卽囚繫,以致胡人之闌入披[獄]中,盡奪漢囚而誘脅,使軍機重事,透露無餘,其辱國誤事之罪,不可不重治,請拿鞫定罪。原昌君玖,以秩高宗室,偃然在外。今番胡差要見時,緩緩來到,終未見胡差之面,其縱恣無忌之罪,不可不懲,請先罷後推事。及政院居喉舌之地,其於入啓宣命之際,無所不知,無所不見,而傾傾特遣宣傳官,下送封書於軍前,所當申稟,不容泛視,而矇然承受,有若循常者然,請該房承旨罷職事。入啓。答曰,頃日之事,非承旨之罪,而至於請罷,殊甚過矣。柳斐不無所失,但此時遞易非便,勿爲更煩。玖推考。

○院啓,政院封書不爲申稟色承旨罷職,同參承旨請推考事。入啓。答曰,頃日之事,惟予妄作,非承旨之罪,勿煩。

○吏曹啓曰,都目政事,二十二日爲之意,敢啓。答曰,知道。《朴鼎賢家日記》

○巳時午時,日暈。

○夜一更,白雲一道,如氣起自乾方,直指艮方,長十餘丈,廣尺餘,漸移東方,良久乃滅。四更五更,月暈沈霧。《春坊日記》

6月1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傳曰,典獄摘奸,輕囚放釋。

○左議政金瑬啓曰,伏聞數日前縣監朴弘中,投呈上疏,見却於政院,今始聞梗槪,乃是健元陵第二岡裁穴未盡事云。初不詳愼,幾誤大事之罪,實在臣身,請下攸司,以正臣罪,亟命該曹,會其時同參諸術官,更加商確審定,不勝幸甚。答曰,依啓。且卿昧於風水,則點穴之未盡,非卿所失,宜安心勿待罪。

○平安監司書目,龍川呈以金差等見汗招書,明日沒數渡江計料事。入啓。

○左副承旨啓曰,大臣會于賓廳請對,敢稟。傳曰,欲爲引見,而近得暑症,氣體不平,故未果,此封書承旨傳于大臣。

○李行健爲持平。

○府前啓,請承旨罷職事,及柳斐拿鞫事,玖罷推事。措語見上答曰,不允。

○院前啓,請承旨事。措語見上答曰,不允。《朴鼎賢家日記》

○辰時,有霧氣。《春坊日記》

6月2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禮曹啓曰,左議政啓辭云云,山陵裁穴時,朴弘中亦同參,而不爲就質於摠戎[總護]使,退有後言,莫重之事,不可獨與在京術官議定,崔晚成,稱世號爲精於術業,下諭觀察使,使之乘馹上送齊到後,更爲商議啓稟,何如?傳曰,允。

○咸鏡道潛商禁斷御史沈之源爲之。

○義州府尹書目,胡差二名,自瀋陽出來卽時,龍胡督運其卜,達夜到江事。入啓。

○府前啓,請承旨事。措語見上請柳斐事。措語見上請玖事。措語見上答曰,不允。柳斐事問于大臣處置。《朴鼎賢家日記》

6月2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院前啓,請承旨事。措語見上答曰,不允。同參承旨推考事,停啓。

○府啓,請玖事。措語見上慶山□□金怡,前爲內贍主簿時,庫儲油及雜物,公然濫用,逋欠甚多,請罷職。答曰,不允。金怡事,此時遞易,弊亦不貲,更觀治民善否處之,可也。柳斐事,大臣處置間姑停。承旨事,停啓。《朴鼎賢家日記》

6月2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戶曹啓曰,今年災傷覈審時,各官所隱私結,使之竝入於時報中,勿令一容私事,下諭於諸道監司,嚴飭列邑,竝錄於年分結數,年分上來之後,發遣御史,訪問私結之有無,如有犯者,計其私結所捧之數,繩以贓律,何如?啓。傳曰,允。

○備邊司啓曰,傳敎云云,今番胡差出來時,柳斐身爲主將,不能臨機善處,種種辱國之事,不一而足,今者臺論重發,勢難仍在,速爲改差,何如?啓。傳曰,允。

○府前啓,請原昌君玖,柳斐、金怡等事。措語見上答曰,不允。玖當觀緘辭而處之,勿煩。柳斐罷職。

○諫院箚子。大槪,陳弊六條事,入啓。

○院啓,副司果朴弘中,本以詭譎之人,從事雜術,自初至終,隨參於諸術官之列,定山裁穴,無不與知,而事過之後,乃敢偃然呈疏,其反覆其說,輕蔑朝廷之罪,不可不痛懲,削去仕版事,及禮曹正郞羅宜素,爲人麤鄙,不合南宮之選,請遞差。答曰,依啓。朴弘中陳其所懷,未爲不可,勿煩,承旨罷職事,停啓。

○答諫院箚子曰,爾等之誠,當留念焉。《朴鼎賢家日記》

6月2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戶曹啓曰,今年災傷踏驗,不幸有徵發之擧,又有遷陵之役,兩湖、兩西、畿甸,皆未免騷擾,依上年例,令各道都事,詳細踏驗,何如?啓。傳曰,允。

○院前啓,請朴弘中事。措語見上答曰,推考。

○府前啓,請柳斐事。措語見上請金怡事。措語見上答曰,已爲罷職,不必拿鞫。玖事停啓。

○二十二二十三日,都目政事,吏批,柳舜懋爲知事,金鎭爲慶尙左水使,全三達爲金海府使,李必榮爲密陽郡守,梁貴生爲坡州牧使,孫必大爲公淸都事,南宮煒爲文川□□,李梣爲戶曹佐郞,閔光勛爲兵曹正郞,李㬅[李曼]爲兵曹佐郞,崔茂爲工曹正郞,沈之源爲校理,趙錫胤爲禮曹正郞,金㠍爲刑曹正郞,李公益爲刑曹佐郞,金忠淹爲工曹佐郞,宋國澤、郭龍伯爲典籍,朴潢爲吏曹佐郞,張喚爲刑曹佐郞,李景曾爲副校理,柳琳爲平安兵使,柳景紹爲戶曹佐郞,李景仁爲禮曹正郞,趙公潚爲禮曹佐郞。《朴鼎賢家日記》

○自午時至申時,日暈。夜五更,月暈。《春坊日記》

6月2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吏批,李溭爲義州府尹,趙緯韓爲直講,權稱爲戶曹佐郞,李梣爲工曹佐郞。

○院前啓,請朴弘中事。措語見上答曰,已爲推考,不必深治。

○備邊司啓曰,義州府尹鄭之罕拿鞫事。入啓。答曰,依啓。以龍胡到本府,斬殺漢撥三名,捉去一名故也。

○府前啓,請柳斐事。措語見上答曰,不允。金怡事,停啓。《朴鼎賢家日記》義禁府啓曰,以鄭之罕拿來公事,一二日差后發送事,傳敎矣。已過二日,拿來都事發送事,何以爲之,取稟。答曰,明日發送。《禁府謄錄》

○辰時巳時,日暈。自未時至酉時,日暈。《春坊日記》

6月2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禮曹啓曰,進慰使拜表日期,尙未擇定,風高之節漸近,發行乘船,待候島中近處,事定卽發事,議于大臣,則大臣之意亦然,拜表乘船日,令日官推擇,何如?啓。傳曰,依啓。且前日下問時,大臣以決難預送回啓,未滿數日,以本曹之意爲然,未曉其意也。

○備邊司啓曰,各道舟師軍兵,暴露海上,今已數朔,其辛苦之狀,何可勝言?兩西物力蕩竭,雖未犒饋,特遣宣傳官,問其疾苦,仍令兩西監司,收得若干魚鹽,逐名分給事,敢稟。傳曰,啓辭甚當,依此施行。

○戶曹啓曰,今七月等祿俸,勿論東西班禁軍兵,於各其科內正職,一時頒給,祿都目政事,令兵曹前期爲之,俾及於開倉之日,何如?傳曰,啓辭甚當,今後令該曹依此施行。

○平安監司書目,卽見冬至使船付送臣貿販差人李長坤告目,則四月二十七日,北京離發,由天津衛海洛書狀官所乘船,及團鍊使張敬仁所乘二隻,六月二十三日石多山來泊事。入啓。《朴鼎賢家日記》

6月2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平安監司書目,冬至書狀官二十三日石多山到泊,太子冊封詔勅齎來事。入啓。

○進賀兼謝恩使李忔書目,臣一行,三月二十四日,到北京,方物及表奏驗納事。前在山海關狀啓,慮未得達,更爲謄書上送事。兵部辨誣咨未呈前,聖旨已下昭雪,更無呈辨之事,還爲齎去計料事。夷情塘報別單一道事。禮部請勅題本,四月三十日奉聖旨是是日允下,先來譯官李春實狀啓,通報齎持,爲先發送事。入啓。

○冬至使書狀官書目,慶賀事竣,皇太子冊封詔諭,已爲順付,先送譯官,以報緊奇事。入啓。

○政院啓曰,冬至使書狀行次,江上搜驗,取稟。傳曰,令本道都事爲之。

○禮曹啓曰,迎勅吉日七月十一日推擇。啓。《朴鼎賢家日記》

6月2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禮曹啓曰,冬至使拜表之日,若後於迎詔勅,則皇太子殿,當有進賀箋文及方物,而稽之古例,則必進賀然後,方有太子殿下賀箋方物,此是天使齎詔頒降之規,事與古異,旣已頒詔,則賀箋方物,似不可闕,令廟堂議處,何如?啓。傳曰,允。

○又啓曰,傳敎云云。臣徐渻,在備邊司,得見西來狀啓,則興治大敗於李界來,中軍崔姓者,死守兵船十八隻,反投登州云,而亦欲七月間當還云。故稟議于大臣,而乘船待候島中近處,事定卽發等語,乃臣之本意,而措語未瑩,以致與大臣回啓之意有異,極爲惶恐,大臣之意則兩起之行,久留海上,供應之費不貲,欲預爲擇日,事定之奇,入來卽時,發送,爲當云。令日官依例推擇,以爲臨時進退計,何如?傳曰,依啓。《朴鼎賢家日記》

6月2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護行官書目,金差仲男等,本月二十二日無弊渡江事。入啓。

○禮曹啓曰,冬至使拜表吉日七月二十六日辰時,方物封裹二十三日,乘船八月十五日,進慰使拜表七月十七日辰時,方物封裹十四日,乘船八月十八日。啓。《朴鼎賢家日記》

6月2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停常參、經筵。

○傳曰,大臣、備局堂上、三司長官命招引見。聞筵中言,昨日左議政以,興治雖不出來,而仍爲進兵,攻打劉興基、沈世魁事,啓之,領議政以,進兵薄島,開諭島中,而罷還之意,啓之。故以此引見,而上意以興治必不久還島,且閣部咨諭之意,雖不明言,而蓋欲本國之征討也。姑令副元帥,留待治賊之還。且待進賀使回還,有何事機而處之未晚,本道陸兵則爲先罷遣,副元帥及摠戎使所率京軍,姑爲仍留事,定奪云。

○延平府院君李貴身病出仕啓曰,今者請討空島之議,出於慮外,殿下曾有告孫閣老后伐椵島之敎,必不以一二臣之議,有所撓改聖算也。恐不無先入之慮,故迫於事勢,扶疾冒瀆。答曰,知道。當廣議處置,卿其退而俟之。

○兵曹啓曰,卽刻有一常漢玄守男稱名者,乘醉發狂,披髮持長劍,突入興化門之際,守門將申魏望,出門禁止,則以劍擊傷其手指,艱難捕縛于禁川橋邊,請令攸司按法察之,軍士等不爲闌阻,經[徑]先奔散,竝令察之。傳曰,竝令禁府察之。

○以禮曹啓辭,賀箋方物事,備局啓,依該曹啓辭施行。傳曰,依啓。《朴鼎賢家日記》郞廳元啓英校正。郞廳李廷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