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經堂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三十一
抱經堂文集 卷第三十一 清 盧文弨 撰 景閩縣李氏觀槿齋藏嘉慶丁巳刊本
|
抱經堂文集卷第三十一
東里 盧文弨 紹弓
傳〈六〉事略
夏節母傳〈庚辰〉
江陰夏節母者傳一先生之室也先生至性過人喪父
哀毀將葬値天寒不父棺入泠穴特創意以身煖之
臥竁中兩日夜竟以是致疾卒母時年二十九有姑在
堂禁之得無死督二孤甚嚴訖爲名諸生次子二銘嘗
客宐興令王君所王甚重之王疾病家人爲姦利者咸
弗便二銘肆𡚶言二銘怒欲辭去王君堅畱不可則使
人聞於母母乃速止之曰王君與爾交好今病困舍去
不義乃止王病亦愈旣縣人有以試事屬二銘者其人
於二銘素有德雖不可然意猶慊慊母曰汝唯有辭王
君而歸可耳王復使人邀之再三母曰前王君有急義
不可去今無事何必往其𣃔事合義皆此𩔖夏氏之先
好施以是毀其家傳一先生歾時有責半千金母鬻田
以償曰不可使夫子有遺憾雖所負母家者亦必償族
人哀其志欲分建祠金幷公田以贍母母堅不受二銘
與兄愼脩自幼卽好施憐號寒者積尊長所賜爲之衣
母雖當困乏不移取以給他用或問其故曰童子有仁
心不可閼也邑有災煑粥以食飢者二銘任其事勞甚
得疾醫危之母曰天道神明宐無有求活人而先自斃
者他日愼脩又因水災募槥收江中流屍病母信之亦
如二銘巳皆如母言二銘奉母命一至 京師遊鄕先
達楊文定公之門未幾公捐館母命經理其喪畢卽歸
曰大賢旣殁久畱無益也母年巳合 旌例堅不欲初
邑人以傳一先生死孝求 旌議者以煖壙不經𨚫之
母傷之故戒其子勿以節求 旌也母年七十一而殁
逾年爲乾隆十九年乃始聞於
朝得旌云母湯氏其孫祖焞來學於余乃僃知其事如
此
論曰母所爲葢有丈夫風易曰夫子制義今觀母於去
就辭受閒何其審所處而皆當也得之於巾幗綦難哉
易於坤爲吝嗇母又不然其家至今能遵其敎足以愧
彼富者余嘗讀宋史孝義傳董道明葬母匿墓中三日
又侯義沈宣葬皆不掩壙夜皆拊棺而臥彼皆無恙而
傳一獨不幸死且不得 旌然賴有賢妻以顯其事作
史者其舍諸
江陰張節婦傳〈癸巳〉
江陰張節婦者不知其母家姓或云鎭江人嫁江陰張
庖之仲子爲婦張庖者以其業名之貧困去爲滸墅關
卒貲少裕乃爲兩子娶婦其婦得於舅姑仲婦卽節
婦也以無口才故不得於舅姑其小姑嘗爲人婢後得
歸與其邱嫂嘗陵藉節婦訌其夫亦弗禮節婦於是張
氏無小大無一人善節婦者生一女而夫死節婦時年
二十餘安張氏無改適意其家人百端說之不動乃交
以惡語相迫婦亦自若也一日其兄來省之張氏合口
稱仲婦不賢其兄信之亦怒其妹出誶語且曰汝何顏
爲張氏婦乎不改嫁將安歸婦至是始曰諾兄辭而去
婦整理箱篋無戚容入夜尙自乳其女張氏大小皆喜
謂不賢婦行去矣晨興見婦寢戶尙牢閉叩之不應抉
而視之則赫然巳懸於梁矣以繈約兒於牀兒故得無
墮婦旣死張氏以無故輕生聞於官事遂巳鄕鄰有知
者爲大息傳其事余妻季楊在室時聞而異之他日爲
余說如此且請爲之傳
舊史氏曰張氏之遇仲子婦可謂少恩矣婦之以節殉
張氏也豈爲私愛哉語曰好内女死之此言夫常情耳
若夫義根於性行成於志堅不二以完所守則非恩
怨之所能加損者矣節婦初不期死以徼身後之名及
迫之以不得不死然後死此九篇得死之正有風化之
責者當亟表之
李節婦顧恭人傳〈甲午〉
節婦顧氏上元人明南𠛬部尙書東橋先生之裔父配
元名諸生節婦年十九歸同邑太學生李仙經字尹授
後 贈官至朝議大夫者也旣歸後甚宐其家贈公思
以文學致身讀書刻苦應秋賦者再不得志遂病節婦
左右之勞瘁僃至疾終不起是時節婦年二十有六上
有舅姑年皆俯七十遺孤文在始六歲欲自殉不可則
強起搘拄外侮㬪至一不貽老人憂奉養極誠孝翁嘗
有所往中途驟得疾距家四百里許節婦一昔夢見翁
形容異常驚而覺卽稽顙北辰祝翁得生還後果歸至
正寢而殁姑病蠱節婦與之同臥起湯藥必親嘗夫殁
後又四年舅姑乃皆以天年終敎孤子而嚴以故文
在名譽早起應童子試知縣事袁君賞其文引居門下
以遠到期之文在顧善病時或失血節婦患其復如乃
父之以勤苦致大也輸粟爲太學生旣又爲之輸金入
仕初任南城兵馬司指揮使出爲廣西梧州府同知所
司鹽𣙜人以爲美遷節婦切誡曰必母染指後又攝鬰
林柳潯諸州郡篆所至淸謹以最擢湖南常德府知府
換劇衡州旋遷署衡永郴桂道又嘗護臬藩二使司印
文在居官毎遣人迎母再三請僅一至而返曰吾性好
淸約汝能以此自持勝養我多矣及文在以失察所屬
知桂陽州某虧帑不報落職歸節婦殊無慼慼意及文
在復職需次吏部乾隆三十七年春卒於 京師節婦
晩年失壯子痛不自勝喪歸一一手自經紀逾年疽發
於背猶日召諸孫至前訓以保身持家之道神明炯然
不亂以五月七日終於內寢年六十有六節婦於乾隆
三十一年奉
旨旌表節孝又以子貴 封恭人孫三人育蕃育芬育
荃皆業儒長者方成童云
舊史氏曰曩余督學湖南歲試始衡州爲之守者李君
也使者校生童騎射必之郭外敎場地曠遠觀者塡塞
囂毎不易戢而士又非素練或先焉或後焉往往惑使
者之耳目以甲爲乙者不少矣李君植木爲表繩連之
以節觀者闌入者始鞭之不勞而自肅於控馬將發處
使官屬監之五人爲一班一人出馬所司呼云某甲吏
布於道傳聲相呼以達於使者則士之著籍而不至者
與夫馬失道而求復者皆可辨也余是時以爲通例然
也旣而乃伏李君之能自余來李君之里君時方畱
京師聞其鄕人云昔歲大饑官分地爲粥以食餓者以
在籍之鄕官分主之唯李君實視如己事勞怨不辭人
用以濟其共事者皆能道之然不知李君有母也今因
母之弟顧生銘來學於余始知之銘又自言曰銘幼喪
父賴姊敎育之以有今日李氏而無姊則風雨毀室之
患殆亦不能有其家吾姊少嘗讀書識大義其待本宗
外姻咸有恩義固不獨私於銘而銘感之不能忘也余
聞銘之言乃知李君之才敏而事無不誠者得於慈敎
爲多先儒嘗言婦人可無才若節婦之所處非德而兼
之以才則李氏之業幾墜矣余嘗欲書李君之事不果
今故倂著之以見非是母不能生是子也
汪氏雙節傳〈丙申〉
乾隆二十九年蕭山故淇縣典史汪楷之繼妻王氏妾
徐氏皆以苦完節奉
命旌表樹坊於邑東所居之大義里曰雙節爲之傳曰
王氏會稽人庠生雍文之次女年二十三歸汪楷爲繼
妻楷前妻方氏遺二女尙幼而妾徐氏居簉室已七年
生一子輝祖僅六歲徐氏鄞人也楷方爲淇縣典史徐
奉王偕之任王氏有母道子女若所生與徐歡若娣
姒徐則嚴事之無閒言楷居官廉恕在任八年念父母
皆老亟引疾歸父沒有逋不能償薄遊粤東未幾遂卒
於粤是時王年二十八徐年二十九上有老姑沈氏在
堂下有一子四女其二女王所生也家故有負郭田爲
小叔斥賣以償博進至是歲入無幾索責者滿戸外二
氏辛苦營甘膬奉老姑且衣食其子女而己則飢以
篇常或謂可以辭緩索責者王曰不可以口實貽死者
鬻𬖂珥以償不足又盡賣其餘田猶不足相率晝夜勤
織作銖積寸累三年遂畢償當其夫凶問之至也小叔
𢹂其妻子遠徙他所沈欲往就養二氏相與謀曰何可
使七十餘嵗老姑遠離鄕井他日將無以見死者於地
下乃皆涕泣固止之凡爲養之具王殫力經營而起居
扶掖病中百凡指揮皆徐任之時復有欺老弱構釁者
或勸宐徙家避之二氏又相與謀曰汪氏支屬單微今
三世墳墓在此去之將誰守卒不肎徙外侮亦漸息輝
祖少多病兩母愛護惟謹及從師讀書少不中程則怒
或至予杖輝祖年十七請於母欲應童子試王問曰汝
自度可入學乎應曰可先試於縣例取文優者覆試之
無輝祖名王怒而詰之則以曾受兩生屬爲代作文字
得薄少以製夏衣爲解其人則已前列矣王聞之愈怒
謂徐曰兒無志氣吾寧凍餓死不見兒爲此也幾欲
予杖卒流涕被面而起輝祖以是年爲學使者所取入
縣學爲弟子員少長以負米岀游而沈氏卒焭焭兩寡
治殯治葬咸如禮徐以乾隆二十七年卒年五十一王
以乾隆四十年卒年六十三其得 旌也王尙在語及
族婦有未得與者愀然曰吾與若等耳何獨以吾爲異
行其子乃採諸輿論得二十三人爲上其事咸祔主節
孝祠以成母志云子輝祖以乾隆三十三年舉於鄉四
十年成進士孫男女各四人
舊史氏曰觀二母處境之危苦何其甚哉唯其志定而
壹故視勞若逸視險若夷以周旋於内而扞禦於外卒
之無不可感之人無不可格之天噫人可知所自處矣
王之敎子以遠利也不以微而忽不以幼而恕此與李
景讓之母揜錢不取何以異徐甚憐其子而不溺於私
與王有同德焉輝祖守母之訓以入官庶無得罪於百
姓矣乎
節婦楊孔氏傳〈丙申〉
溧水楊汝柔妻孔氏高淳庠生孔雲彩之女也幼失母
長於祖母宋氏不苟言笑及將笄朱又亾哀不自勝歸
楊五年而寡時氏年二十有三也汝柔業儒應學使者
試不入𨕖後出其卷視之巳在所錄中而復遺之憤惋
成疾腹痛至不能發狂惑自刎死氏一慟幾絕遂不
粒食昬迷者逾四旬死而復甦舅姑諭以立後使夫不
亾爲辭乃勉起就食然自是成錮疾終其身無康寧矣
其築里李亦早寡氏與相依日夜事組紃以給衣食不
復歸寧撫夫從弟之子志忠爲嗣課以讀書慈敎兼僃
子或少懈卽不怡至垂涕泣子今爲諸生乾隆三十五
年閏月卒年六十有六合 旌例云
論曰義有所重恩有所遺婦人之有歸寧也上下一也
父母旣𣳚則無歸寧之禮此常也父母在而不敢歸寧
者變也若節婦者豈不念其父母哉以義𣃔恩兹所謂
變而不失其正者歟其夫以讀書無成而亾矣不懲前
事又以是勖其子必使之繼乃父未竟之志賢乎哉其
不以利鈍成敗易也子知乞言以表彰母德是卽讀書
之效也夫
萬孝女傳〈己亥〉
孝女上元諸生萬某女也少孤無他兄弟獨與母居矢
志不擇對日勤鍼黹以養母所居隘甚以席自障外人
罕覩其面里中聞而賢之屢有向其母求㛰者女輒泣
涕不許鄰媪語以若母一旦不諱若將何依女曰亦唯
有死耳乾隆二十一年大疫母病死女售其屋得四金
棺而斂之越三日亦死時母年九十女六十餘矣女父
有門人杜定基起元者聞而哀之使老嫗往爲之斂今
杜亦老死故其詳不可得聞或云女父名瑛字玉峯
舊史氏曰女之死以病與以毁與抑果踐其言而以身
殉與皆未可知也吾獨異一弱女子焭焭與母相依至
白首所處又極困苦人所不能堪者而安之得不謂天
性之異於人哉吾鄉土橋有莫孝女者兄以吏術佐人
常遠出女不離其母願代子職竟老於家當雍正
閒請 旌者數矣輒爲吏所格未幾楚亦有與孝女事
相若者先得 旌遂援以爲比得報可今屹然樹闕里
中以萬孝女之所爲尢難於二女乃若滅若𣳚久且不
知有其姓氏不尢重可哉余得此於顧生淞爲書之
且以吿後之修志乘者愼母遺若人也
盧母包孺人傳〈己亥〉
女子有士行者以吾族包孺人當之無愧焉夫士有百
行而孝弟爲本不孝弟卽不足以爲士顧常人性情未
摯義理未深則孝弟之念尙不能不衰於妻子況乎以
舅姑爲父母以娣姒爲兄弟異姓相合者而欲比於生
我之愛同氣之親不尢難哉今觀孺人之事可以風已
孺人之來歸永源也年十有八時姑方病劇孺人不以
新婦故事嚴飾旦暮伺顏色奉湯藥數月姑少痊卽以
家政委孺人逾年而姑卒舅衡九公悲悼之餘體中時
有不適而氷源又常客外孺人身代子職僃極孝敬舅
賴是以安時諸叔五人長者纔就塾小者一方六歲一
方四歲孺人爲之時其飢飽節其寒煖紉鍼補綴之事
必躬親之迨舅之卒也叔四人者尙未授室巳各以次
爲之娶妯娌六人雍雍相得無閒繼而第四第五俱早
寡依孺人居各有二女皆愼擇良對歸焉永源以父祖
殯俱在淺土足繭山中以求吉壤旣得吉卜以葬其大
父母而更求葬其父母者徧歷湖上之山不得求之半
山畱下又不得蒙犯霜露遂病痁竟不起孺人痛其夫
志之不遂也泣以命其子卒成之乾隆丁酉孺人八十
初度子婦輩奉觴爲壽孺人顧其子而言曰爾父在日
時以先人窀穸未定諸子女嫁娶未畢爲憂今幸皆次
第舉矣汝父安予更無不安矣葢孺人一生其發於孝
友之性者自初笄以迨白首無閒焉是不足以風乎長
子其位永源第三弟宐源子也孺人以爲己子次子世
美側室張所生也女七人孫四人孫女三人孺人以乾
隆四十四年三月七日考終年八十有二長孫家炎年
十六能讀書後孺人十四日亦殁里黨皆惜之故亦牽
連書焉
事略
張貞女事略〈丙子〉
貞女故大學士張公允隨第六女也少許字安徽布政
使安州陳公德榮之子曰籓將及笄而籓死貞女聞堅
請歸陳氏時籓叔父官京師命其夫人往辭貞女嚮聞
陳夫人來匿不見至是則服其喪父之故衰以見號哭
不絕聲夫人亦相對嗚咽不能致其辭歸陳之議遂定
乃具車迎至安州郭外從者假館請止易吉服入女曰
惡可乎亟驅之至於陳氏門外哭而入盡哀姑止之曰
勉事我老人乃屛居一小室聚瓴甋爲坐臥具唯一老
嫗與俱初至以稻米饋貞女問食有異乎曰皆食梁粟
耳貞女卽不肎食曰人食精我固宐麤食今反是可乎
姑籍所有俾掌之至金珠則曰此非𡠉所宐佩不如盡
斥賣易田以供祭安州去京師三百里貞女母思貞女
甚趣歸寧貞女乃使人言於母曰兒非不念母也顧義
不三年中釋衰絰他日其姑來京師欲與俱貞女仍
執不可其動中禮節若是
論曰吾嘗聞先儒之言以未嫁而守貞者爲過中之行
在室之女義當從父今相國生旣以女字陳矣而相國
死女舍其父之言安從哉然則貞女之行雖謂之中道
可也而其他事又率闇與古合余聞之睂菴輒爲次第
其語如右近者正紅旗滿洲官生誠保之妻名祥符夫
病亟無舅姑子女誓以身殉及卒不哭不成服不翦髪
言語動作如平時衣服盡以予人竟自縊死年僅二十
後夫死二日也嗚呼爲女而貞爲婦而烈皆世所疑爲
過中者也然彼皆有不可奪之志故貞者卒成其貞而
烈者卒成其烈士苟不立志尙奚可哉
節孝王太君事略〈丙子〉
太君王氏世爲泉之惠安人祖池値明亾隨其季大父
户部郞忠孝公俱赴海死父諱石蓮太君及笄歸於蔣
府君諱某杭人也隨其父宦泉致仕後貧不克歸太君
勤紡織操井臼事舅姑咸得其歡心舅𣳚府君亦病作
罄所有營醫藥終不效逾年亦卒家故貧也又連遭大
故太君年方少以頭觸棺和求死鄰舍有白嫗者急挽
之曰若上有老姑下有稚子柰何一死可謝乃哀日
夜勤十指給𩜾粥更急爲府君營窀穸闢舍後𨻶地蓺
薯蕷以代糧㞕之和以穅覈用自食別炊飯飯姑及子
薯蕷歲熟可三十石食有餘薄切之㬥諸日以待烝而
食之其葉可飤肫豕豕肥碩售之取贏焉以故得無乏
姑所嗜必進之衣敝取所織手製之以獻後其兄公官
粤官江陰官黃巖太君皆奉姑往姑數患利下疾冬夜
畏寒不能起太君以紙承之手掬以岀一夜十起不安
寢也生一子振雅從先君學嘗語余曰吾母至孝吾幼
時不能識而得於人之稱者葢僂指不勝記矣請言近
事吾大母在太湖病甚吾母適亦患瘧猶自力起居不
敢離左右一昔聞牀上窸窣聲起視則吾大母以帶自
絞其頸欲死大驚救解乃得甦使遲之數刻則巳不及
救矣醫者謂病人不勝患苦則有此證云是時母之年
五十有五矣乾隆十三年奉
朝命旌表性仁恕明大體振雅所述尙多余以孝爲大
節故獨著之
弟子上元葉步靑嘯堂校
抱經堂文集卷第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