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經堂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二十

卷第十九 抱經堂文集 卷第二十
清 盧文弨 撰 景閩縣李氏觀槿齋藏嘉慶丁巳刊本
卷第二十一

抱經堂文集卷第二十

         東里 盧文弨 紹弓

 書

   與王懷祖念孫庶常論校正大戴禮記書庚子

讀所校大戴禮記凡與諸書相岀入者竝折衷之以求

其是足以破注家望文生義之𨹟然舊注之失誠不當

依違但全棄之則又有可惜者若改定正文而與注絕

不相應亦似未可不若且仍正文之舊而作案語繫於

下使知他書之文固有勝於此之所傳者觀漢魏以上

書毎有一事至四五見而傳聞互異讀者皆當用此法

以治之相形而不相掩斯善矣此書尙有管見所及欲

請正者如夏小正五月初昬大火中種黍菽穈傳云大

火者星家諱也星中種黍菽穈時也竊意經於種黍句

絕菽穈當作菽糜下所以云菽糜巳在經中又言之也

其傳之菽糜當爲衍文葢星中可以種黍見於尙書考

靈耀及尙書大傳等書所言相同若菽則非五月所種

不可以種黍菽連讀而去糜字傳此處於菽糜葢無釋

或云當作初昬大火中種黍大火者星也星中種黍之時也下以菽糜二字作經以記時也三字作傳亦

可僃一說保傅篇工誦正諫正當如詩正大夫離居之正葢

大夫之長也故注於此句下先釋工誦卽云大夫諫之

以義後於瞽史幷釋正諫也似不必依漢書白虎通改

正諫爲箴諫及增大夫進諫一句古人作文亦知避就

之法未必㬪用兩諫字爲句也又行雖有死不能相爲

漢書作行有雖死不能相爲竊意此較漢書爲勝葢有

死二字是成文左氏傳有死無二有死而巳此類不一

作行雖有死語勢較健似不當反改從漢書也曾子事

父母篇中有云諫而不用行之如由己足下疑此語有

誤此不必致疑也行之者從之也從父母之過如己實

爲之而非岀於父母之本意然所謂引慝也少閒篇君

曰足臣恐其不足君曰不足此下脫一句方本補臣恐

其足四字竊所未安前者巳略論之矣葢君曰足則有

過於自信之意而臣之進辭也當婉故可以云恐也若

君曰不足則但謙讓未皇而巳其臣之進辭也當決施

恐字則爲不當故注於上二句云未足而君謂足則臣

恐未足吿以不足也於下二句云實足可行而君曰不

足則臣云足所謂可不也一有恐字一無恐字注可謂

善體語意矣此愚向所以欲補以臣則云足四字也然

不敢卽入正文附見之而巳方本專輒改易古字古語

多不可信注中引詩節南山但稱節左氏昭二年季武

子賦節之卒章巳有此例矣若伏之與服本可通用本

命篇婦人伏於人也卽其證采地之采本作菜音注疏

中多有作菜地者不可謂誤文王官人篇醉言悴也言

疑是猶之誤少閒篇注言有可同不可同也不可二字

疑誤倒足下其爲我更審之旣觀足下所校本因幷求

官本觀之其中復有鄙意所未愜者以東原之博雅精

細與眾人共事乃亦不能盡其長邪曩日曾共校此書

其中是者亦棄而不錄何邪今摘其當更定者數條於

左與足下共商搉之

 夏小正來降燕乃睇傳云百鳥皆曰巢突穴又謂之

 室何也操泥而就家入人内也案語云突穴卽燕之

 所爲似穴而突出者也入人或作人入今從關本文

 弨案皆曰巢下本作室穴也與之室何也葢經乃睇

 下必本有室字故傳作如是解今乃從別本作突穴

 而所釋者頗失之於鄙俚大不可解與之室作與字

 爲古與猶許也不當改作謂下當作操泥而就家人

 入內也家人猶今言常人家耳哀四年左傳公孫

 翩逐蔡昭侯而射之入于家人以卒漢書中𩔖此者

 尢多云入內正以足與之室之義若作操泥而就家

 語頗不足旣言家又言人參錯複㬪亦不成文理似

 不當從關本竊疑室穴也亦當本是室內也與末句正相應穴與內形近致誤

 菽糜巳在經中又言之是何也時食矩關而記之案

 語云上初昬大火中說曰星家諱中種黍菽糜時也

 謂種黍與菽糜二事皆以星中爲𠋫此民事之常記

 星中則二事自見故云巳在經中又言之非經重出

 此文也矩當爲巨夏時以菽爲糜乃時食之大關文

 弨案上文大火中下本有種黍菽糜四字或脫去耳

 今仍其脫而又曲爲之說君子之於幽也不言審經

 文本無菽糜而鑿言之云巳在經中𣃔無是理以星

 中見種黍之𠋫容可通以種黍必當在此月也以星

 中見菽糜之𠋫將非此月卽無菽糜者乎食矩本作

 食短關本作閔是月也舊穀行盡新穀未升農民於

 此時常苦食短故以菽爲糜菽以佐食之不足非常

 食也何大之有記言啜菽飮水史言半菽不飽菽是

 穀之粗者故用以爲況耳小正閔而記之故辭之重

 如此然則上文本有菽糜二字明甚下隕麋角亦再見若食

 巨關從未見他書有引用者於複舉之意亦不顯

 保傅篇有司齊肅案語云各本譌作參夙今據李彪

 傳改正文弨案參乃亝字之譌今卽作齊亦無不可

 唯夙字𣃔不可改肅注云齊夙謂三月朝也夙訓爲

 早與朝義合若齊肅而直訓爲三月朝不太遠乎

 燕度地計眾案語云度各本譌作支今從方本文弨

 案度本作支故注云支猶計也後世尙有度支之官

 若正文本是度地則是常辭可不加注卽注亦當以

 度量爲義不當轉以計字相比況葢計字之義不顯

 於度字故也此亦失之

 曾子制言中無忽忽于賤案語云忽忽各本譌作勿

 勿據立事篇君子終身守此勿勿注云勿勿猶勉勉

 今從方本文弨案立事篇君子終身守此悒悒君子

 終身守此憚憚與所舉勿勿凡三言此篇言君子無

 悒悒於貧無勿勿於賤無憚憚於不聞正與前三言

 其辭同其所指則異前則憂其所當憂勉其所當勉

 者故曰終身守之若貧賤則在天不聞則在人於君

 子何與而何所憂焉而何所勉焉今獨改勿勿爲忽

 忽殊不可通

 曾子天圓篇龍非風不舉龜非火不形家諱鳳非梧

 不棲麟非藪不止案語云各本脫此十字今從永樂

 大典本文弨案此好事者𡚶增入也本文龍非風不

 舉龜非火不形下卽接云此皆陰陽之際也注云龜

 龍爲陰風火爲陽陰陽會也今以鳳麟梧藪閒其中

 其於陰陽之義何所當乎此之謬𡚶顯然易見柰何

 信之

 武王踐阼篇王齊三日端冕奉書而入負屏而立案

 語云各本作王端冕師尙父亦端冕學記疏云師尙

 父亦端冕大戴禮無此文鄭所加也文弨案唐人所

 見大戴禮偶脫此一句遽𣃔以爲鄭所加於文義全

 不考究竟似王奉書而入負屏而立與下言王下堂

 南面而立皆成齟齬果古本脫去而鄭增成之亦當

 從鄭況漢人所見本在前唐人所見本在後烏知鄭

 之時必無此一語乎曩時但以學記正義之說附於

 後於本文卻不敢遽刪不知何以不見從也

 以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其量十世案語云各本以不

 仁得之以仁守之今從禮記疏文弨案以不仁得之

 以仁守之正所謂逆取而順守也若創業之君旣能

 以仁得天下安有忽反而爲不仁者如有之則始之

 仁也亦僞耳可曰以仁得之哉且未見夫開創不仁

 之主之可以待至十世者也不𣃔之以理而惟誤書

 之是信夫豈可哉

 衞將軍文子篇終日言不在尢之內注在尢之外案

 語云此四字各本譌作正文今從方本文弨案立事

 篇亦有此語無在尢之外四字今以爲衍文可以爲

 申殷勤亦可唯以爲注則大不可鄉學究作此語以

 曉童蒙尙不爾況作注乎

 勸學篇於越戎貉之子文弨案舊本於越竝作于越

 荀子作干越字形相近前不依荀子而仍作于越者

 以漢書貨殖傳云戎翟之與于越不相入孟康曰于

 越南方越名也師古曰于發語聲也于越猶句吳也

 皆作于字若荀子之作干越莊子淮南亦有之說者

 或以爲漢餘汗等地是干亦音寒然則各仍其本文

 可矣今以春秋有於越入吳遂改于爲於所謂知其

 一不知其二也凡舊本作於者官書普改爲于獨此又改舊于字作於

 文王官人篇志殷而㴱注殷盛也㴱葢深也文弨案

 舊本作志殷如㴱注葢深字今檢字書無字或

 古有之而字書失載要爲傳寫巳久故注有此語抑

 或校書者所加後來誤倂入注中今旣改正文作㴱

 字矣㴱與深有古今之分實則一字作注者寧此之

 不知而猶疑其辭曰㴱葢深也邪竊以爲當作案語

 云㴱舊本作注末有葢深也四字戓校書者之

 辭斯爲得之而與如古通用今竝從方本改易矣

 他如四代篇睪然睪卽皋字亦見莊列荀子今誤作

 睪朝事篇不補侯伯於中等子男於下等二語亦不

 加案皆不可曉偸墮懈墮卽是惰字乃以爲譌其他

 脫句武王踐阼脫於戸爲銘焉脫字公冠立於席北脫北字及注中脫誤之

 處非本校者之失固可以共諒也

   與陳立三以綱上舍書辛丑

去年來京師聞友朋閒盛道足下之名卽思得一見論

著爲快時足下方館於圻外今正始相晤於翁覃溪太

史所歡然如舊相識會足下行急文弨亦俶裝將往山

西所懷仍末由得遂別之明日足下惠然畱一文以寵

我行見豹一斑嘗鼎一臠縱未卽大快夙願以視求一

見一嘗而不可得者則固巳遠勝矣求益之云辭何謙

也文弨少無彊記之功老而遺㤀更甚卽欲効一得於

吾子何有哉承示大戴記諸條凡所證引俱一一可桉

不虛足下之於此書功良深矣然區區一隅所見亦不

敢爲足下隱謹條疏如左惟爲我審正之以盡切磋之

誼幸甚哀公問五義篇竆爲匹夫而願富李善注文𨕖

引此作不願富楊慈湖從之足下遂謂當增不字文弨

竊以爲竆而不願富此少知自好者優爲之何必賢人

夫子之所謂賢人葢進於士與君子之上者也顔子一

簞食一瓢飮在𨹟巷之中可謂竆矣而以爲邦問則知

其有志於治天下之道此非願富乎孔子栖栖皇皇目

營四海故其言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巳可也三年有

成葢聖賢當其不遇時則贍一身而猶不足然其具固

在我實足以拯一世而有餘唐詩人杜子美亦似微見

此意者故處破茅中而卽有大庇天下寒士之想所謂

願富似當作如此解若夫以多財爲富此亦非賢者之

所甚惡也富而得行其所欲爲如之何不願孔子嘗謂

顔淵使爾多財吾爲爾宰至喪欲速貧則有爲言之有

道而貧賤方且以爲恥故貴而不願富可言也卽下所

云貴爲諸侯而無財是也竆爲匹夫而不願富此正易

所謂苦節不可貞者天下安賴若人爲聖人亦安取若

人爲故愚竊以願富之爲義更精也夏小正四月莠幽

幽之爲葽是巳莠之爲秀與王萯莠之莠同與莠雚葦

之例亦合此無可疑者足下不引豳風四月秀葽爲確

證而顧遠引廣雅莠葽戰國䇿幽莠以證莠葽是一物

莠不可改作秀信若此則於四月之下但空舉一草名

而巳毋乃太不辭乎盛德篇外水曰辟雍南蠻東夷北

狄西戎太平御覽所引南上有列字今據此增之義自

較顯然卽不增而南則蠻也東則夷也北則狄也西則

戎也此東西南北自從明堂生義與他處本其地以爲

稱者固當有別至公冠脫文當以家語博物記增補夏

小正俊風之爲東風據山海經以駁傳言南風爲非是

五月鴂不辜之時不字爲衍文凡此所見皆極是易本

命篇王懷祖太史亦以淮南參證與足下所見符同王

太史所校是者極多而愚意不敢卽據以更改此書者

則以校書之與著書不同今足下旣有意欲自下注則

於正文審擇而從其是可耳何必拘拘就盧氏之範圍

哉若但校盧注本惟可於注末略加辨證而於正文定

當一仍盧本之舊又古書中有本來稱引譌錯者正復

不少卽如保傅篇以齊威王置𥳑公之前此或是本文

之誤向疑威王爲威公猶不過一字之異同耳若如他

書引下句作而湣王以弑死於廟梁則迥非盧氏所見

之本殆後人覺其誤而爲之更定亦不可知觀其於弑

字下又贅以死字文筆頗似不古念足下意惓惓不可

不爲報非敢強爲說以求勝希亮察不僃

   與孔葓谷繼涵庚子

令姪叢伯所梓鄭志極佳在諸本中最有條理且點畫

亦致不苟幾與相臺岳氏所刻諸經相伯仲今欲奉求

一本務爲我致傾遟之意古書之流傳者稀矣全賴好

古有力之士摹印流通嘉惠後學若復過於吹毛令人

意怠非樂與爲善者所可岀此唯是古大儒傳注亦不

能一無可訾而校書之難則又如掃落葉瑜多瑕少轉

不妨略獻所疑如書中定之方中荅問乃指左傳水昬

正而栽兩言今以毛傳爲緣起非本意矣常棣一詩趙

商因魚麗之序而發問舜葬蒼梧之野張逸因堯典三

危乃西裔而致疑此必須注乃明又如七月鳴鵙但云

豳土晚寒亦晚溫義頗不亮其問之原委似亦不可不

詳它本頗有以唐人正義之文羼入者此本巳多删薙

然如月令昬火中一段自如此言中以下亦是正義之

文又脯非食殽内則正義所引唯此一語爲鄭志餘者

皆非也其沿注疏中譌字俗字如酒正轉寫益澄字耳

益誤作盎喪服目其家之爲宗者目誤作自泠剛之姓

不當作冷陳鏗之名不當作鑑至如梁本從刅今誤從

刀厚字之首混與原同此當一倂改正方全美也又書

中疑相覺二字有誤案相覺卽相校趙岐注孟子富歲

子弟多頼章及中也養不中章春秋無義戰章皆有此

語又宋書天文志云斗二十一井二十五南北相覺四

十八度皆可證也白虎自見王會篇今本但缺黑文二

字耳又昭三十一年左氏傳服䖍云十一月日在星紀

據下問荅則十一月當是十二月餘尙有小增減處不

盡詳也

   與丁小雅進士論校正方言書辛丑

方言一書戴君疏證巳詳愚非敢掩以爲已有也然疏

證之與校正其詳略體例微當不同亦因其中尙有未

盡者欲以愚見增成之故別鈔一編今不能卽寄聊舉

一二乞足下審正之大凡昔人援引古書不盡皆如本

文故校正羣籍自當先從本書相傳舊本爲定況未有

彫板以前一書而所傳各異者殆不可以徧舉今或但

據注書家所引之文便以爲是疑未可也如卷一内延

長也又云延永長也凡施於年者謂之延施於眾長謂

之永案延長也巳見於上似可不必復出葢此自爲下

文各見其義故先竝舉之於上揆以文法𣃔當如是考

之宋本亦無不同今或但據李善注稽康養生論引作

延年長也便謂此書作延永長也爲誤夫善此注特櫽

括施於年者謂之延意耳爾雅疏始誤以爲卽方言本

文此不可以稺年小也相比例夫使云延年長也下卽

當云永眾長也而後可不然兩句復杳於文義殊未安

方言此語亦祗大判而言其實通用處正多也又卷二

秦晉曰靡注靡細好也亦因李善注引作靡靡遂補一

靡字不知善但順兩賦之成文耳長門賦夫靡靡而無竆魯靈光殿賦何宏

麗之靡靡今必強此注以從彼拘矣且王逸注招魂云靡緻

也李善注文賦引辥君韓詩章句曰靡好也皆以一字

爲訓而義正相同故凡此類皆不敢從正文如卷六掩

索取也或曰狙注狙伺也宋本如此不誤俗本始誤作

狚今因卷十有抯取也音柤黎遂移彼以易此不知狙

伺而取正與掩取義同又閻笘開也因廣雅笘作苦遂

從之夫苦之訓開他書未見竊疑當是苫字苫葢雖皆

所以覆屋而葢亦可以爲戸扇見荀子宥坐篇九葢皆

繼楊倞注又案說文葢苫也周禮夏官圉師茨牆則翦

闔康成注闔苫也然則苫與葢闔義皆同而此則訓爲

開夫字固有反覆相訓者余以爲與其從苦字之無義

不若定從苫字此因形近致誤耳又厲卬爲也亦從廣

雅改卬爲印夫印之訓爲亦未經見而卬與昂通激昂

正振作有爲之意不可因曹憲音爲於信反遽棄方言

而從之也又卷十誺不知也誺音癡眩戴本改作䜉引

玉篇䜉不知也丑脂丑利二切誺同上又力代切誤也

戴謂以六書諧聲考之䜉從言桼聲可入脂至二韻誺

從言來聲應入代韻不得入脂至韻作誺非也竊以爲

不然姑無論古讀來爲梨常與思協卽與癡同一部如

素問云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内守病安從來又漢

柏梁臺詩武帝云日月星辰和四時梁王云驂駕駟馬

從梁來又廣韻從來之字如𣀗庲倈皆與𨤲同紐竝在

之部今必謂從來得聲者應入代韻其可乎卷十一蠅

東齊謂之羊俗本羊誤作芊案蠅似黽其聲葢與閔相

近楚姓之芈其聲亦相近故注以此類皆不宐別立名

是也今若作牛羊之羊雖與蠅亦一聲之轉而究不若

蠅羊之轉之尢切況蠅微蟲也羊家畜也皆有定名矣

而云蠅亦可呼羊羊亦可呼蠅不亂名乎而反譏郭氏

何也卷十二嬀娗嫚也舊本嫚作乃俗僈字舊音薄

丹反注云爛僈健狡也雖與今之爛漫義不相近而其

音正同顧乃改僈作讀爲斕斒有何據乎又蒔殖立

也以殖爲誤云當從曹毅之本作植案周語云以殖義

方韋昭云殖立也與此訓正合卽左氏襄卅年傳鄭輿

人之誦殖與嗣協釋文殖是吏反與蒔聲亦相近何必

植之爲是而殖之爲非乎至注中之字如卷三軫戾也

注相了戾也案軫與紾同了有樛曲之義作了戾方切

紾字義考酉陽雜俎云野牛高丈餘其頭似鹿其角了

戾長一丈白毛尾似鹿出西域正與考工記老牛之角

紾而昔義合又導引經云又手項上左右自了戾不息

復三又字亦作繚戾劉向九歎云繚戾宛轉阻相薄兮

詩魏風葛屨毛傳云糾糾猶繚繚朱子卽以繚戾釋之

於古義有合也今又因李善文𨕖注之誤字而改作乖

戾則與正文戾也之義殊遠幷注中一相字亦賸矣

注荀子脩身篇云擊戾猶了戾也宋本世徳堂本俱作了戾不誤元時本誤了爲孑今俗閒本亦改爲乖戾矣

卷九矛骹細如鴈脛者謂之鶴厀注今江東呼爲鈴釘

案說文鈴字下云令丁也方言俗本皆作鈐釘尙仍其

誤卷十一姑䗐謂之強䖹注建平人呼羊子羊卽䖹也

足下謂強䖹當讀強羊良是乃俗閒本竝誤作芈卽姓

也爾雅疏又因誤本而改作芈楚姓也唯陳隅園方言

類聚本作羊卽䖹也且明其說云今吳會閒通呼爲羊

子作卽姓者誤是皆當改正也卷十三姚娧好也注謂

妦悅也正與卷一好或曰妦注言妦容也合俗本誤作

謂姅悅也夫姅變婦人汚也其誤甚顯不當猶仍之又

憚怛惡也注怛懹亦惡難也俗本懹竝誤懷案卷七憎

懹憚也陳曰懹今據以改正至於舊來之音有岀郭氏

者亦有後人附益者其所音閒與今世所讀不同如謾

之有莫錢反凡兩見豈可刪乎抱婏耦也俗誤作抱

㛯音追萬反一作嬎又於耦也注下有音赴二字戴本

乃移音赴於抱字下案抱一作菢同音暴後云房報反

江東呼蓲乃音央富反則抱字本不音赴㛯字宋本作

婏從女兔聲廣韻與赴同一紐乃玉篇音爲孚萬切產

婏也又岀嬎字云同上案產免俗始加女作娩與婉娩

之字混玉篇於娩字音無遠亾辯二切若從兔則與孚

萬之音迥異只當音嬎下爲得之故今少有更易又案

正文耦也與抱婏義不近疑有錯𥳑或是敵耦也故注

云耦亦匹互見其義耳抱婏下或有孚也字孚亦音赴

故臆測如是然無左證未敢卽以爲然也又蠲有圭音

詩吉蠲爲饎三家詩作吉圭爲饎是也舊本音涓下誤

作又一圭反乃又一音圭之譌耳見卷又蠎南楚之外

謂之蟅蟒下宋本蟅音近詐亦呼虴蛨卷十玉篇虴蛨

蟅蟒蟲也正相合俗本方言誤作吒咟此必當改正又

下舂黍謂之𧐱蝑注江東呼虴蛨舊本皆不誤廣韻虴

字下云虴蛨蟲蛨字下亦同今必據詩釋文而改爲虴

蜢似可不必文弨又竊疑上蟒一條竝不指食苗之蟲

郭注云蟒卽蝗也葢卽依爾雅蟒王蛇生義故於蟅蟒

下云亦呼虴蛨加一亦字亦舂黍之呼虴蛨也於或謂

之𧑥音滕而不音特意亦可見但於宋魏之閒謂之蚮

尙未有左證然舊亦音貸不音特蛇之文固有如玳瑁

者當因此名之耳此須足下爲更審正之又抒瘛解也

卷十舊本抒音抒井誤也宋本作抒考之廣韻抒渫

水俗作汿則乃渫之誤字若抒井義甚僻詩大雅生

民篇毛傳云揄抒曰也胡不引此爲音故知亦必非抒

井也至正文之義亦尙有可通者如卷十三魏能也案

周書謚法解克威捷行曰魏克威惠禮曰魏此非魏訓

爲能之證乎又懼病也案凡人性怯者多苦畏非懼卽

病之訓乎且懼又可轉爲癯亦病容也又攋隓壞也案

太元經度之次三小度差差大櫴之階測曰小度之差

大度傾也范望注云事之骩櫴故傾危也此非攋訓爲

壞之證乎但彼櫴字从木字書所無定傳寫誤耳又賦

臧也臧當作古藏字訓賦斂所以爲收藏也至於字畫

亦有不可盡依說文者如娥㜲說文嬴从女羸省聲

遂據以改㜲作案羸乃力爲切音不近或當是贏省

說文於贏字云從貝𦟀聲𦟀字下云或曰獸名象形闕

郞果切郞果之音本不出於許氏𦟀音訓本有闕或元

有盈音未可知也故與其作不若徑從說文作嬴爲

猶愈矣又餳謂之餦餭卷十說文止有𩛿字从食易聲

徐盈切遂從之案劉熙釋名餳洋也煑米消爛洋洋然

也此諧聲爲釋不更岀从易之𩛿字廣雅本亦然陸德

明音周禮小師注云餳辭盈反李音唐是一字有兩讀

今謂辭盈反者當从易音唐者當从昜於古未有聞也

又如𠨩字不當改爲㒨古字少一字可兩三用漢書律

志地理志𨙙字亦省作𠨩可證也𡧘字不當改作寂

字不當改作齘漢人作隷巳不能如篆法之嚴此等字

縱出自魏晉以下然相傳巳久在今日不猶有古意乎

至郭注引書微與本文不同亦不可改也如引外傳余

病𣨶矣本書𣨶作喙引漢書初陵之墲本書墲作撫此

皆不改獨引左傳餬予口於四方則改予從本書作其

字此或郭公偶爾誤記或因與昭七年傳饘於是鬻於

是以餬余口文相涉致誤此類古人多所不免正不必

爲之镾縫也余又疑正文卷一碩沈巨濯訏敦夏于大

也齊宋之閒曰巨曰碩下便當接以陳鄭之閒曰敦至

于通語也止中閒凡物盛多謂之宼四十九字當別是

一條足下細審之以爲然否戴君通人在日文弨敬之

愛之情好甚摯今此書若無戴君理之於前使文弨專

其事紕繆當益多決不止於此區區數條而巳今戴君

巳沒寧忍爲之吹毛索瘢乎然念古書流傳旣久其考

訂必非一人精力所能盡戴書之善者巳盡取之而著

之矣安知他人所見不又有出於文弨所見之外者乎

願足下先爲吾𣃔其是非焉如有新得乞卽錄示是望

         弟子懷遠方紹董正誼校


抱經堂文集卷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