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論
作者:杜亞泉
宣統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1911年3月25日
公布於東方雜誌1911年8卷第1期
本作品收錄於《東方雜誌

  憲法將頒矣。國會將開矣。我國十餘年以來。朝野上下所汲汲希望者。今已漸入佳境。自今以後。與吾國民休戚利害相關至切者。則政黨是矣。然則我國民關於政黨之種種問題。固有不可不硏究者。今將舉其問題之重要者而推論之。

  第一問題。卽政黨之有無問題此問題當自兩方面觀之。自一方面言。則我國今日之人民。固能發生政黨否乎。此能有不能有之問題也自又一方面言。則立憲政治之下。固不可不結合政黨乎。此可有不可有之問題也然此問題甚易解決。一言以蔽之曰。我國不立憲則已果其立憲則不論何國無不有政黨者爲不能有者之說曰。「吾國人民。素無政治思想。今時勢危迫。少數人民。雖已警覺。而熱心毅力。犧牲於政治者。殆不可見。若大多數人民。對於憲政。淡焉漠焉。吾恐歐州產出之政黨。未必能移殖於吾國也。」斯言也。謂吾國民無發生政黨之能力。是直謂吾國無立憲之資格也可耳。專制政治之下。國民雖於政治上有若何之意見。不能於政治上生若何之關係。故亦不暇顧問。聽肉食者謀之。不復以此空費其思想。立憲政治。重視輿論。國民漸自知其與政治之關係。於是由政治上之關係而生政治上之硏究由政治上之硏究而生政治上之欲望此固心理作用。隨在可以證明者。地不論歐亞。此心同。此理同也。況立憲政治實施之際。政府施政之方向。往往因計國家之大利益。而犧牲一部分之利益。以伸張他部分之利益者。國民分子之間。遂蒙利害切己之影響。於是利害相同者。互相結合以求達其目的。結合以後。則雖目的已達。而利害之關係。決不能斷絕。則他目的發生。遂成永久之結合。而形成政黨。此亦自然之理也。是政黨者因立憲政治實施之結果而發生所謂憲政下自然產出之子是矣故不立憲則已。旣立憲而無政黨。吾不信也。其爲不可有之說者曰。「政黨者。把持輿論。紊亂政治。非憲政之所必須者。」然此固未解政黨之意義者也。政黨之黨字就各國之文字上考之皆有部分之意義故政黨者必與他政黨對立而後成若一政黨倂合他黨而無反對黨存在時則全失其政黨之性質而消滅(通例凡敵黨力薄或消滅時則本黨必分裂)然則政黨之所以爲黨正恐有把持輿論之弊而以政見不同之兩團體互相對立使輿論有表示之地位政黨之消長盛衰卽輿論之標識所在國民利害之多寡將於是乎辨之有憲政而無政黨猶之航海者無燈塔無磁針將不知其所向而政治且因以紊亂矣況政黨旣由憲政之結果而自然發生。與憲政如形影之相隨而不可離。則雖以爲不可有而欲删除之亦烏可得乎

  第二問題。卽政黨之目的是也此問題爲吾國今日所正當硏究者。今之論者。輒謂「吾國政府。政權重大。往往不顧輿論。行專制之舊習。政策紛亂。無奮發之精神。將來國會成立。而烏合之議員。渙散無力。決不足以限制其權勢。督促其進步。故必集合政黨。以輿論爲後援。與政府抗爭。」然以此爲一時之手段則可。若以爲政黨之目的在此。則誤矣。持此目的以往則議會與政府將永成衝突之機關豈立憲政體設立議會之本意乎政府屢屢被彈劾。議會屢屢被解散。甚非國家之福也。或曰。「政黨之目的。在實行政黨政治。以議會之多數黨。組織內閣。實施其政策而已。」然此亦熱中於英國之政黨政治者之偏見也。立憲政體之所以設立議會以參與政治者。誠以一機關執行政務。而無他機關以參與之。則往往流於專制而招危險也。若以政黨組織內閣。是不啻以下議院之多數黨。取決一切政務矣。以內閣之專制。加以政黨之專制。勢必濫用其權力而百弊叢出。多數專制之害。厯史上不少其證。故謂政黨政治之必勝於官僚政治。殊不足信也。夫議會者。關於行政上雖有議定豫算及上奏建議之權限。而自政治上觀察之。則常處於行政之外。以監督行政。猶公司之董事與查帳。各分其職。若以議會之多數黨任國政。則政府之意見。卽議會之意見。勢必失其監督行政之任務。不已失憲政上分設兩機關之旨趣乎。果如是。則政黨之目的在取得政權而議會將失其以公益爲目的而議政務之性質變爲爭奪政權之地實吾輩之所深憂者也或曰。「政黨之目的。在統一輿論。使黨員棄其小異以就大同。以厚輿論之勢力。定輿論之方向。」然以此爲政黨之目的。予等亦不能深服。蓋如是。則必以黨議束縛黨員之言論而失法律上言論自由之眞意矣議員之言論。不使負議院外之責任。不能受選舉人之囑託。今日各國之法律、所公認者也。觀此等法律之精神。則議員當以自由發言、自由表決、爲至當之理。而可以政黨之黨議約束之乎。且以黨議奪黨員之自由。必招黨派之分裂。在英國不少其例。如因愛爾蘭自治案、而自由黨分裂。因防穀令廢止案、而保守黨分裂、是也。驗之於實際。則對於小問題。以黨議一致黨員易。對於大問題。以黨議約束黨員難。是則輿論之統一云者。於小事雖有效。於大事仍無效也。不合於理而亦無所益以此爲政黨之目的也誤矣然則政黨之目的何在乎。以予輩觀之。則當以調查政務硏究政策指導國民爲目的蓋一國之民對於國家之政治以利害關係之切旣不能置若罔聞又以各有職業之故勢不能以政治爲生涯而政治之狀態紛繁學理深邃決不可以輕率鹵莽之意見妄談國是不得不賴熱心之政治家考察之討論之而以利害之結果指示吾民以爲利者則羅列其利之所在使吾民得從而贊成之以爲害者則備舉其害之所極使吾民得從而反對之。各標其幟以定吾民之趨向任吾民之選擇焉是則政黨眞正之目的而爲立憲政治之所不可無者也。

  第三問題。則政黨之種類是也將來吾國發生之政黨。種類如何。中外人士。不少臆度之說。在今日硏究之。頗爲有興趣之問題。或謂「中國向行專制政治。官吏之威權甚重。憲政施行以後。民氣日張。習於威福自恣之官吏。爲擁護其固有之權勢計。必出死力以爭之。而民間急進之士。欲促憲政之進行。決不能不排除其權勢。於是民吏兩黨。互相凌轢。如日本議會之初期然。」而予輩以爲此一時之現象。容或有之。若依此而形成政黨。則可決爲必無之事。蓋官吏與人民非一種之階級門第有朝爲吏而夕爲民者有父爲吏而子爲民者固無利害不一致之慮也又有謂「中國南北兩方。氣候風土。地勢物產。迥然不同。其人情風俗。言語思想。品性才能等。亦各具特長。而各異其傾向。故將來中國政治上。必分爲南北二黨。各依其居住之地域。以結合團體。而爭奪政權。證之數十年來政界中之厯史。已可懸想。近來省界之分別愈重。卽一省之中。猶有因地域而成黨派者。觀過去之各省諮議局可知。以是推之。則北黨援北。南黨援南。各戴其地之勳臣碩學以爲首領。以議會爲角逐之場。而以各省之諮議局爲聲援。議會之中。北省占優勢。則南方諸省之諮議局反對之。南省占優勢。則北方諸省亦然。」(此採日本刊行支那調查報吿書說)但以予度之。如是之政黨。雖亦未敢保其必無。果我國之政治家。稍稍進步。則其政黨決不能因地域而存立。蓋政黨者以主義結合非以感情結合者也自主義上觀之。則將來我國之政黨。不外通例所有之二種。卽保守黨與進步黨而已進步黨之主義。不惜犧牲國民之幸福。努力於政治之改革。與國勢之振興。保守黨之主義。則在惜物力。重習慣。持穩健之方針。以改革政治。增進國勢。是二者之主義。孰優孰劣。孰利孰害。非一時之所能論定。予以謂此二黨者。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相扶相助而皆不可缺。進步過驟則不免流於危險當以保守主義維持之保守過甚則不免流於退弱當以進步主義調和之若二黨不失其平衡則憲政愈形其圓滿政黨乎。政黨乎。吾當馨香以祝之矣。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33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