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防

编辑

明初,設遼東、大同、宣府、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鎮守皆武職大臣,提督皆文職大臣。又以山西鎮巡統馭偏、頭三關,陝西鎮巡統馭固原,說稱二鎮,遂爲九邊。[1]

洪武二年,命大將軍徐達等備山西、北平邊。[1]

三年,淮安侯華雲龍上言:北平邊塞,東自永平、薊州,西灰嶺下隘口一百二十一,相去可二千二百里。其王平口至官坐嶺隘口九相去五百餘里,俱衝要,宜設兵。紫荊關至蘆花仙嶺尤要害,宜設千戶守禦所。從之。[2]

又詔山西都衛於雁門關太和嶺並武朔諸山谷間,凡七十三隘俱設戍兵。[1]

六年,鄧愈以右副將軍從徐達西北邊。[3]李文忠行山西、北平邊。[4]

九年,敕燕山前後等十一衛,分兵守古北口、居庸關、喜峯口、松亭關烽堠百九十六處,參用南北軍士。[1]

十一年,周武出理河南軍務,巡撫北邊。[5]

十九年十二月,命馮勝分兵置衛,控制大寧諸邊。[6]

二十年,置北平行都司於大寧,封皇子權爲寧王,調各衛戍守。[1]

二十五年,築東勝城於河州東受降。城之東設十六衛,與大同相望,自遼以西數千里,聲勢聯絡。[1]

三十年,武定侯郭英副征西將軍耿炳文備邊陝西。[7]

永樂元年三月,徙大寧都司於保定,以大寧地卑烏梁海(舊作⺎良哈),自是洪武中所築諸城盡廢,北邊失一重鎮。至天順末,遼河東西及三岔河北故地爲烏梁海所有,遼東、宣府聲援隔絕矣。[8]

六年,顧成上書,請嚴備西北諸邊。[9]

十年,敕邊將治壕垣。自長安嶺迤西至洗馬林,皆築石垣深濠塹,以固防禦。[8]

十二年,徐亨守開平,將輕騎往來興和、大同備邊。[10]

宋晟四鎮涼州,前後二十餘年。成祖以晟有大將材,專任以邊務,敕便宜行事。晟嘗請入朝,報曰:西北邊務,一以委卿,非詔命毋輒來。[11]

二十一年,劉才偕隆平侯張信理永平、山西邊務。[12]

宣德五年六月,遷開平衛於獨石。永樂間,大寧既棄,開平勢孤,至是棄地三百里,盡失龍崗、灤河之險,邊備益虛。[8]

正統元年,總兵史昭以寧夏孤懸河外,東抵綏德二千里,曠遠難守,請於花馬池築哨馬營,增設烽堠,直接哈喇兀速之境,邊備大固。[13]

二年,遣兵部尚書王驥經理甘肅邊務。[8]命都御史陳鎰巡延綏、寧夏邊。已又命與王驥巡禮甘肅、寧夏、延綏邊,聽便宜處置。[14]

命刑部侍郎魏源整飭大同、宣府諸邊,許便宜行事。源按行天城、朔州諸險要令,將吏分守,設威遠衛,曾修開平龍門城,自獨石抵宣府,增置墩堠、儲火器爲邊備。[15]

四年,詔塞紫荊關諸隘口,增守備軍。時衛喇特漸強,從成國公朱勇請也。[1]

六年,大舉征麓川。侍講劉球上疏曰:臣聞帝王之馭四裔,必宥其小而防其大,所以適緩急之宜,爲天下久安計也。周伐崇不克,退修德教以待其降,至於玁狁,則命南仲城朔方以備之;漢征南越不利,即罷兵賜書通好,至於匈奴,雖已和親,猶募民徙居塞下,入粟實邊,復命魏尚守雲中拒之。今麓川殘寇,思任發屬,素本覊屬,以邊將失馭,至勤大兵,雖渠魁未殲,亦多戮羣醜,爲誅爲舍,無繫輕重。璽書原其罪釁,使得自新,甚盛德也。邊將不達聖意,復議大舉,欲屯十二萬眾於雲南,以趣其降,不降則攻之。不慮王師不可輕出,蠻性不可驟馴,地險不可用眾,客兵不可久淹。況南方水旱相仍,軍民交困,若復動眾,紛擾爲憂,臣竊謂宜緩天誅,如周、漢之於崇、越也。至衛拉特,終爲邊患,及其未即騷動,正宜以時防禦,乃欲移甘肅守將以事南征,猝然有警,何以爲禦?臣竊以爲宜慎防遏,如周、漢之於玁狁、匈奴也。伏望陛下罷大舉之議,推舉智謀將帥,輔以才識大臣,量調官軍,分屯金齒諸要害,結木邦諸蠻以爲援,乘間進攻,因便撫諭,寇自可服。至於西北障塞,當敕邊臣巡視,濬築溝垣,增繕城堡,勤訓練嚴,守望以防,不虞有備無患之道也。[16]

九年正月,右都御史王文出視延綏、寧夏邊務。八月,敕諸將嚴邊備。九月,命靖遠伯王驥、右都御史展鎰經理西北邊防。[17]

十二年三月,徙沙州衛之眾於山東。初,太祖、成祖以次置哈密、沙州、罕東、赤斤四衛於嘉峪關外,屏蔽西陲,至是從甘肅總兵任禮請遷沙州,內地諸衛亦漸不能自立,肅州遂多事。[8]

十四年十一月癸未,修沿邊關隘。[8]

景泰元年二月,遣武清侯石亨、都指揮同知楊能巡邊。[8]

成化元年,延綏總兵官張傑言延慶等境廣袤千里,所轄十二五營堡,每處僅一二百人,難以應敵,宜選精銳九千爲六哨,分屯府谷、神木二縣,龍州、榆林二城,高家、安邊二堡,庶緩急有備。又請分布鄜慶防秋軍二千餘人於沿邊要害,從之。[1]

二年八月,遣兵部尚書王復出視邊備。復上言:延綏東起黃河岸,西至定邊營,接寧夏花馬池,縈紆二千餘里,險隘俱在內地,而境外乃無屏障,止憑墩堡。以守軍反居內,民顧居外,敵一入境,官軍未行,民遭掠已盡矣。又西南抵慶陽,相去五百餘里,烽火不接,寇至民猶不知。其迆北墩堠率皆壙遠,非禦邊長策。請移府谷、響水等十九堡,置近邊要地而自安,邊營接慶陽自定,邊營接環州,每十二里築墩臺一,計凡三十有四,隨形勢爲溝牆,庶息響應相聞,易於守禦。其經略寧夏則言:中路靈州以南,本無亭燧;東西二路營堡遼絕,聲聞不屬,致敵每深入,亦請建置墩臺如延綏計,爲臺五十有八。其經略甘肅則言:永昌、西寧、鎮番、莊浪俱有險可守,惟涼州四際平曠,敵最易入,又水草便利,輒經年宿留,遠調援軍,兵疲銳挫,急何能濟?請於甘州五衛內各分一千戶所,置涼州中衛,給之印信。其五所軍伍,則於五衛內餘丁選補,且耕且練,其戰守有資,兵威自振。又言,洪武間建東勝衛,其西路直達寧夏,皆列烽堠。自永樂初,北寇遠遁,因移軍延綏,棄河不守,誠使兵強糧足。仍準祖制,據守黃河,萬全計也。今河套未靖,豈能遽復?然亦宜因時損益。延綏將校視他鎮爲少,調遣不足,請增置參將二人,統軍九千,使駐要地,互相援接,實今日急務。奏上,皆從之。[18]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26886&by_title=%E6%98%8E%E4%BC%9A%E8%A6%81&page=12

參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兵志》
  2. 《華雲龍傳》
  3. 《鄧愈傳》
  4. 《李文忠傳》
  5. 《吳復傳》
  6. 昭代典則
  7. 《郭英傳》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三編》
  9. 《顧成傳》
  10. 《徐祥傳》
  11. 《宋晟傳》
  12. 《徐亨傳》
  13. 《史昭傳》
  14. 《陳鎰傳》
  15. 《魏源傳》
  16. 《劉球傳》
  17. 《本紀》
  18. 《王復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