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禽之三
禽之二 ◄ | 本草綱目 禽之三 |
► 禽之四 |
禽之三(林禽類一十七種)
编辑斑鳩
编辑(宋《嘉祐》)
【釋名】
斑隹(音錐)、錦鳩(《范汪方》)、鵓鳩(《左傳》注)、祝鳩。
時珍曰︰鳩、鵓,其聲也;斑、錦,其色也;隹者,尾短之名。古者庖人以尸祝登尊俎,謂之祝鳩,此皆鳩之大而有斑者。其小而無斑者,曰隹,曰䳫(音葵),曰荊鳩,曰楚鳩也。鳩之子曰䳕鳩,曰役鳩,曰糠鳩,曰即鷎,曰辟鷎。揚雄《方言》混列諸鳩,不足據。
【集解】
禹錫曰︰斑鳩是處有之。春分化為黃褐侯,秋分化為斑鷦。黃褐侯,青鷦也。
宗奭曰︰斑鳩有有斑者,有無斑者,有灰色者,有大者,有小者。雖有此數色,其用則一也。嘗養之數年,並不見春秋分變化。
時珍曰︰鳴鳩能化鷹,而斑鳩化黃褐侯之說,不知所出處。今鳩小而灰色,及大而斑如梨花點者,並不善鳴。惟項下斑如真珠者,聲大能鳴,可以作媒引鳩,入藥尤良。鳩性愨孝,而拙於為巢,才架數莖,往往墮卵。天將雨即逐其雌,霽則呼而反之。故曰鷦巧而危,鳩拙而安。或云雄呼晴,雌呼雨。
鳩肉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明目。多食,益氣,助陰陽(《嘉祐》)。久病虛損人食之,補氣(宗奭)。食之,令人不噎(時珍)。
【發明】
時珍曰︰《范汪方》治目有斑鷦丸,《總錄》治目有錦鳩丸,倪惟德氏謂斑鳩補腎,故能明目。竊謂鳩能益氣,則能明目矣,不獨補腎已爾。古者仲春羅氏獻鳩以養國老,仲秋授年老者以鳩杖,雲鳩性不噎,食之且復助氣也。
血
【主治】
熱飲,解蠱毒,良(時珍)。
屎
【主治】
治䁎耳出膿疼痛,及耳中生耵聹,同夜明沙末等分,吹之(時珍)。
青鷦
编辑(音錐。《拾遺》
【釋名】
黃褐侯(《拾遺》)。
【集解】
藏器曰︰黃褐侯,狀如鳩而綠褐色,聲如小兒吹竿。
時珍曰︰鳩有白鳩、綠鳩。今夏月出一種糠鳩,微帶紅色,小而成群,掌禹錫所謂黃褐侯秋化斑隹,恐即此也。好食桑椹及半夏苗。昔有人食之過多,患喉痺,醫用生薑解之愈。
肉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蟻瘻惡瘡。五味淹炙食之,極美(藏器)。
安五臟,助氣補虛損,排膿活血,並一切瘡癤癰瘻。(《嘉祐》)。
鳲鳩
编辑(《拾遺》)
【釋名】
布穀(《列子》)、鴶鵴(音戛菊)、獲穀(《爾雅注》)、郭公。
藏器曰︰布穀,鳲鳩也。江東呼為獲穀,亦曰郭公。北人名撥穀。
時珍曰︰布穀名多,皆各因其聲似而呼之。如俗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脫卻破褲之類,皆因其鳴時可為農候故耳。或云︰鳲鳩即《月令》鳴鳩也,鳴乃鳲字之訛,亦通。《禽經》及《方言》,並謂鳴鳩即戴勝,郭璞云非也。
【集解】
藏器曰︰布穀似鷂長尾,牝牡飛鳴,以翼相拂擊。
時珍曰︰按《毛詩義疏》云︰鳴鳩大如鳩而帶黃色,啼鳴相呼、而不相集。不能為巢,多居樹穴及空鵲巢中。哺子朝自上下,暮自下上也。二月谷雨後始鳴,夏至後乃止。張華《禽經注》云︰仲春鷹化為鳩,仲秋鳩復化為鷹。故鳩之目,猶如鷹之目。《列子》云︰鷂之為,之為布穀,布穀久復為鷂,是矣。《禽經》又云︰鳩生三子。一為鶚。
肉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安神定志,令人少睡(汪穎)。
腳脛骨
【主治】
令人夫妻相愛。五月五日收帶之,各一,男左女右。云置水中,自能相隨也(藏器)。
桑鳸
编辑(《食物》)
【釋名】
竊脂(《爾雅》)、青雀(郭璞)、蠟觜雀。
時珍曰︰鳸意同扈,止也。《左傳》少皞氏以鳥名官,九鳸為九農正,所以止民無淫也。桑鳸乃鳸之在桑間者,其嘴或淡白如脂,或凝黃如蠟,故古名竊脂,俗名蠟觜。淺色曰竊。陸璣謂其好盜食脂肉,殆不然也。
【集解】
時珍曰︰鳸鳥處處山林有之。大如鴝鵒,蒼褐色,有黃斑點,好食粟稻。《詩》云「交交桑鳸,有鶯其羽」,是矣。其觜喙微曲,而厚壯光瑩,或淺黃淺白,或淺青淺黑,或淺玄淺丹。類有九種,皆以喙色及聲音別之,非謂毛色也。《爾雅》云:春鳸鳻鶞 ,夏鳸竊玄,秋鳸竊藍,冬鳸竊黃,桑鳸竊脂,棘鳸竊丹,行鳸唶唶,宵鳸嘖嘖,老扈鷃鷃,是矣。今俗多畜其雛,教作戲舞。
肉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肌肉虛羸,益皮膚(汪穎)。
伯勞
编辑(宋《嘉祐》)
【釋名】
伯鷯(《夏小正注》)、博勞(《詩疏》)、伯趙(《左傳》)、鵙(《豳詩》。音臭)、鴂(《孟子》。音決)。
時珍曰︰按曹植《惡鳥論》云︰鵙聲嗅嗅,故以名之。感陰氣而動,殘害之鳥也。謂其為惡聲者,愚人信之,通士略之。世傳尹吉甫信後妻之讒,殺子伯奇,後化為此鳥,故所鳴之家以為凶者,好事傅會之言也。伯勞,象其聲也。伯趙,其色皂也,趙乃皂訛。
【集解】
時珍曰︰伯勞即鷃也。夏鳴冬止,乃月令候時之鳥。本草不著形狀,而後人無識之者。郭璞注《爾雅》云︰鵙似鶷𪆰而大。服虔云︰鶷𪆰(音轄乾),白項鴉也。張華注
《禽經》云︰伯勞形似鴝鵒。鴝鵒喙黃,伯勞喙黑。許慎《說文》云︰鴝鵒似鵙而有幘。顏師古注《漢書》,謂鴂為子規。王逸注《楚詞》,謂鴂為巧婦。揚雄《方言》,謂鵙為鶡鵙。
陳正敏《遁齋閑覽》,謂鵙為梟。李肇國《史補》,謂鴂為布穀。楊慎《丹鉛錄》,謂鵙為駕犁。九說各異。竊謂鵙既可以候時,必非稀見之鳥。今通考其得失,王說已謬,不必致辯。據郭說,則似今苦鳥。據張、許二說,則似今之百舌,似鴝鵒而有幘者。然鵙好單棲,鳴則蛇結;而百舌不能制蛇,為不同也。據顏說則子規名鷤鴂(音弟桂),伯勞名鴂(音決)。且月令起於北方,子規非北鳥也。據揚說鶡鵙乃寒號蟲,惟晉地有之。據陳說則謂其目擊,斷然以為梟矣,而不具其形似,與陳藏器即梟之說不合。而《爾雅》鴟鴞一名鸋鴂,與此不同。據李說則布穀一名鴶鵴,字音相近,又與《月令》鳲鳩拂其羽相犯。據楊說則駕犁乃鷑鳩,小如鴝鵒,三月即鳴,與《禮記》五月鵙始鳴、《豳風》七月鳴鵙之義不合。八說不同如此,要之當以郭說為準。案︰《爾雅》謂鵲鵙之醜,其飛也,鬷斂足竦翅也。既以鵲、鵙並稱,而今之苦鳥,大如鳩,黑色,以四月鳴,其鳴曰苦苦,又名姑惡,人多惡之。俗以為婦被其姑苦死所化,頗與伯奇之說相近,但不知其能製蛇否?《淮南子》云︰伯勞之血塗金,人不敢取。
鷑鳩
编辑時珍曰:《爾雅》名鵧鷑(音批及),又曰𪁜𩿹(音匹汲),戴勝也,一曰鵯鵊,訛作批鵊鳥。羅願曰:即祝鳩也。江東謂之烏臼,音匊,又曰鴉䳎,小於烏,能逐烏,三月即鳴。今俗謂之駕犁,農人以爲候。五更輒鳴架架格格,至曙乃止,故滇人呼爲榨油郎,亦曰鐵鸚鵡。能啄鷹鶻烏鵲,乃隼屬也。南人呼爲鳳凰皁隸,汴人呼爲夏雞。古有催明之鳥,名喚起者,蓋即此也。
其鳥大如燕,黑色長尾,有歧頭上,戴勝所巢之處。其類不得再巢,必相鬭不已。楊氏指此爲伯勞,乃謂批鵊爲䳾雞,俱誤矣。月令三月降於桑。
毛
【氣味】
平,有毒。
【主治】
小兒繼病,取毛帶之。繼病者,母有娠乳兒,兒病如瘧痢,他日相繼腹大,或瘥或發。他人有娠,相近亦能相繼也。北人未識此病(《嘉祐》)。
【發明】
時珍曰︰案︰《淮南子》云︰男子種蘭,美而不芳,繼子得食,肥而不澤,情不相與往來也。蓋情在腹中之子故也。繼病亦作病,乃小鬼之名,謂兒羸瘦如鬼也,大抵亦丁奚疳病。
踏枝
【主治】
小兒語遲,鞭之即速語(《嘉祐》)。
【發明】
時珍曰︰案︰羅氏《爾雅翼》云︰本草言伯勞所踏樹枝鞭小兒令速語者,以其當萬物不能鳴時而獨能鳴之故,以類求之也。
【附錄】
鳩時珍曰︰鳩,《爾雅》名(音批及)。又曰︰(音匹汲),戴勝也。一曰鵯,訛作批鳥。
羅願曰︰即祝鳩也。江東謂之烏臼(音),又曰鴉。小於烏,能逐烏。三月即鳴,今俗謂之駕犁,農人以為候。五更輒鳴,曰架架格格,至曙乃止。故滇人呼為榨油郎,亦曰鐵鸚鵡。能啄鷹鶻烏鵲,乃隼屬也。南人呼為鳳凰皂隸,汴人呼為夏雞。古有催明之鳥,名喚起者,蓋即此也。其鳥大如燕,黑色,長尾有歧,頭上戴勝。所巢之處,其類不得再巢,必相斗不已。楊氏指此為伯勞,乃謂批頰為雞,俱誤矣。《月令》︰三月戴勝降於桑。
鸜鵒
编辑(音劬欲。《唐本草》)
【釋名】
鴝鵒(《周禮》)、哵哵鳥(《廣韻》)、八哥(俗名)、寒皋(《萬畢術》)。
時珍曰︰此鳥好浴水,其睛瞿瞿然,故名。王氏《字說》以為(其行欲也),尾而足勾,故曰鴝鵒,從勾、從欲省,亦通。哵哵,其聲也。天寒欲雪,則群飛如告,故曰寒皋。皋者,告也。
【集解】
恭曰︰鸜鵒,似鵙而有幘者是也。
藏器曰︰五月五日取雛,剪去舌端,即能效人言,又可使取火也。
時珍曰︰鸜鵒巢於鵲巢、樹穴,及人家屋脊中。身首俱黑,兩翼下各有白點。其舌如人舌,剪剔能作人言。嫩則口黃,老則口白。頭上有幘者,亦有無幘者。《周禮》鴝鵒不逾濟,地氣使然也。
肉
【氣味】
甘,平,無毒。詵曰︰寒。
【主治】
五痔止血。炙食,或為散飲服(《唐本》)。炙食一枚,治吃噫下氣,通靈(《日華》)。治老嗽。臘月臘日取得,五味腌炙食,或作羹食,或搗散蜜丸服之。非臘日者不可用(孟詵)。
【附方】
(原缺)
目睛
【主治】
和乳汁研,滴目中,令人目明,能見霄外之物(藏器)。
百舌
编辑(《拾遺》)
【釋名】
反舌、鶷𪆰(音轄軋)。
時珍曰︰按︰《易通》卦驗云︰能反復其舌如百鳥之音,故名。鶷鳥,亦象聲。今俗呼為牛屎哵哥,為其形似鴝鵒而氣臭也。《梵書》名舍羅。
【集解】
藏器︰肖百舌,今之鶯也。
時珍曰︰百舌處處有之,居樹孔、窟穴中。狀如鴝鵒而小,身略長,灰黑色,微有斑點,喙亦尖黑,行則頭俯,好食蚯蚓。立春後則鳴囀不已,夏至後則無聲,十月後則藏蟄。人或畜之,冬月則死。《月令》「仲夏反舌無聲」,即此。蔡邕以為蛤蟆者,非矣。陳氏謂即鶯,服虔《通俗文》以為白烏者,亦非矣。音雖相似,而毛色不同。
肉
【氣味】
缺。
【主治】
炙食,治小兒久不語,及殺蟲(藏器)。
窠及糞
【主治】
諸蟲咬,研末塗之(藏器)。
練鵲
编辑(宋《嘉祐》)
【集解】
禹錫曰︰練鵲似鴝鵒而小,黑褐色。食槐子者佳。冬春間采之。
時珍曰︰其尾有長白毛如練帶者是也。《禽經》云︰冠鳥性勇,纓鳥性樂,帶鳥性仁。
張華云︰帶鳥,練鵲之類是也。今俗呼為拖白練。
【氣味】
甘,溫、平,無毒。
【主治】
益氣,治風疾。細銼炒香,袋盛浸酒中,每日取酒溫服之(《嘉祐》)。
𪄙
编辑(《食物》)
【釋名】
黃鳥(《詩經》)、黃鸝(《說文》)、黧黃(《爾雅》)、倉庚(《月令》《爾雅》作商庚)、青鳥(《左傳》)、黃伯勞。
時珍曰︰《禽經》云:𪄙鳴嚶嚶,故名。或云𪄙項有文,故從賏。賏,項飾也。或作鶯,鳥羽有文也。《詩》云「有鶯其羽」,是矣。其色黃而帶黧,故有黃鸝諸名。陸璣云︰齊人謂之搏黍,周人謂之楚雀,幽州謂之黃鸝,秦人謂之黃鸝鶹,淮人謂之黃伯勞,唐玄宗呼爲金衣公子,或謂之黃袍。
【集解】
時珍曰︰𪄙處處有之。大於鸜鵒,雌雄雙飛,體毛黃色,羽及尾有黑色相間,黑眉尖觜,青腳。立春後即鳴,麥黃椹熟時尤甚,其音圓滑,如織機聲,乃應節趨時之鳥也。《月令》云︰仲春倉庚鳴。《說文》云︰倉庚鳴則蠶生。冬月則藏蟄。入田塘中,以泥自裹如卵,至春始出。
肉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補益陽氣,助脾(汪穎)。食之不妒(時珍)。
【發明】
穎曰︰此鳥感春陽先鳴,所以補人。
時珍曰︰按︰《山海經》云︰黃鳥食之不妒。楊夔《止妒論》云︰梁武帝郗後性妒。或言倉庚為膳療忌。遂令茹之,妒果減半。
啄木鳥
编辑(宋《嘉祐》)
【釋名】
𨮕木(《爾雅》)、鴷。
時珍曰︰此鳥𨮕裂樹木取蠹食,故名。《禽經》云︰鴷志在木,鵜志在水。
【集解】
禹錫曰︰《異物志》云︰啄木有大有小,有褐有斑,褐者是雌,斑者是雄,穿木食蠹,俗云雷公采藥吏所化也。山中一種大如鵲,青黑色,頭上有紅毛者,土人呼為山啄木。
時珍曰︰啄木小者如雀,大者如鴉,面如桃花,喙、足皆青色,剛爪利嘴。嘴如錐,長數寸。舌長於,其端有針刺,啄得蠹,以舌鉤出食之。《博物志》云︰此鳥能以嘴畫字,令蟲自出。魯至剛云︰今閩、廣、蜀人、巫家收其符字,以收驚、療瘡毒也。其山啄木頭上有赤毛,野人呼為火老鴉,能食火炭。王元之詩云︰淮南啄木大如鴉,頂似仙鶴堆丹砂。即此也。亦入藥用,其功相同。
肉
【氣味】
甘、酸,平,無毒。
【主治】
痔,及牙齒疳蟲牙。燒存性,研末,納孔子中,不過三次(《嘉祐》)。追勞蟲,治風癇(時珍)。
【發明】
禹錫曰︰《淮南子》云︰啄木愈齲,以類相攝也。《荊楚歲時記》云︰野人以五月五日取啄木,主齒痛。
時珍曰︰追勞、治癇、治,皆取製蟲之義也。
【附方】
舊一,新二。
瘡膿水不止,不合︰用啄木一隻(或火老鴉亦可),鹽泥固濟,存性研末,酒下二錢匕。(姚大夫方)
追勞取蟲︰用啄木禽一隻,朱砂四兩,精豬肉四兩。餓令一晝夜,將二味和勻,喂之至盡。以鹽泥固濟,一夜。五更取出,勿打破,連泥埋入土中二尺。次日取出破開,入銀、石器內研末。以無灰酒入麝香少許,作一服。須謹候安排,待蟲出,速鉗入油鍋煎之。後服《局方》嘉禾散一劑。(胡雲翱《勞瘵方》)
多年癇病︰取臘月啄木鳥一個,無灰酒三升。先以瓦罐鋪荊芥穗一寸厚,安鳥於上,再以穗蓋一寸,傾酒入內,鹽泥固濟,炭火之,酒乾為度。放冷取出為末,入石膏二兩,鐵粉一兩,炮附子一兩,朱砂、麝香各一分,龍腦一錢,共研勻。每服一錢,先服溫水三兩口,以溫酒一盞調服即臥。發時又一服,間日再服,不過十服即愈。(《保幼大全》)
舌
【主治】
齲齒作痛,以綿裹尖,咬之(《梅師》)。
【附方】
新一。
啄木散︰治蟲牙。啄木舌一枚,巴豆一枚,研勻。每以豬鬃一莖,點少許於牙根上,立瘥。(《聖惠》)
血
【主治】
庚日向西熱飲,令人面色如朱,光彩射人(時珍。出《岣嶁神書》)
腦
【主治】
魯至剛《俊靈機要》云︰三月三日取啄木,以丹砂、大青拌肉餌之,一年取腦,和雄黃半錢,作十丸。每日向東水服一丸。久能變形,怒則如神鬼,喜則常人也。
慈烏
编辑(宋《嘉祐》)
【釋名】
慈鴉(《嘉祐》)、孝烏(《說文》)、寒鴉。
時珍曰︰烏字篆文,象形。鴉亦作,《禽經》鳴啞啞,故謂之。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北人謂之寒鴉,冬月尤甚也。
【集解】
禹錫曰︰慈烏北土極多,似烏鴉而小,多群飛作鴉鴉聲,不膻臭可食。
時珍曰︰烏有四種︰小而純黑,小嘴反哺者,慈烏也;似慈烏而大嘴,腹下白,不反哺者,雅烏也;似鴉烏而大,白項者,燕烏也;似鴉烏而小,赤嘴穴居者,山烏也。山烏一名,出西方。燕烏一名白,一名鬼雀,一名(音轄軋)。《禽經》云︰慈烏反哺,白不祥,大嘴善警,玄烏吟夜。又云︰烏鳥背飛而向啼也。又蜀徼有火鴉,能銜火。
肉
【氣味】
酸、鹹,平,無毒。
【主治】
補勞治瘦,助氣止咳嗽。骨蒸羸弱者,和五味淹炙食之,良(《嘉祐》。詵曰︰《北帝攝鬼錄》中亦用慈鴉卵)。
烏鴉
编辑(宋《嘉祐》)
【釋名】
鴉烏(《小爾雅》)、老雅(雅與鴉同)、(音預)、鵯(音匹居)、楚烏(《詩義問》)、大觜烏(《禽經》。
【集解】
時珍曰︰烏鴉大嘴而性貪鷙,好鳴,善避繒繳,古有鴉經以占吉凶。然北人喜鴉惡鵲,南人喜鵲惡鴉,惟師曠以白項者為不祥,近之。
肉
【氣味】
酸、澀,平,無毒。
詵曰︰肉澀臭不可食,只可治病。
藏器曰︰肉及卵食之,令人昏忘,把其毛亦然。蓋未必昏,為其膻臭耳。
【主治】
瘦病咳嗽,骨蒸勞疾。臘月以瓦瓶泥固燒存性,為末,每飲服一錢。又治小兒癇疾及鬼魅(《嘉祐》)。
治暗風癇疾,及五勞七傷,吐血咳嗽,殺蟲(時珍)。
【發明】
頌曰︰烏鴉今人多用治急風,而《本經》不著。宜於臘月捕取翅羽、觜、足全者,泥固過,入藥治諸風,烏犀丸中用之(見《和劑局方》)。
時珍曰︰《聖濟總錄》治破傷中風,牙關緊急,四肢強直,有金烏散,過入藥,品多不錄。
【附方】
新六。
五勞七傷,吐血咳嗽︰烏鴉一枚,栝蔞瓤一枚,白礬少許,入鴉肚中,縫扎煮熟,作四服暗風癇疾︰用臘月烏鴉一個,鹽泥固濟,於瓶中過,放冷取出為末,入朱砂末半兩。
每服一錢,酒下,日三服,不過十日愈。又方︰用渾烏鴉一個(瓶固研),胡桃七枚,蒼耳心子七枚,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熱酒下。(並《保幼大全》)
疝氣偏墜︰即前胡桃、蒼耳方,加入新生兒胎衣一副,研入之。(同上)經脈不通,積血不散︰用烏鴉散主之。烏鴉(去皮毛,炙)三分,當歸(焙)、好墨各三分,末。每服一錢虛勞瘵疾︰烏鴉一隻,絞死去毛腸,入人參片、花椒各五錢,縫合。水煮熟食,以湯下。
鴉骨、參、椒焙研,棗肉丸服。(吳球《便民食療》)
烏目
【氣味】
無毒。
【主治】
吞之,令人見諸魅。或研汁注目中,夜能見鬼(藏器)。
頭
【主治】
土蜂,燒灰敷之(《聖惠》)。
心
【主治】
猝得咳嗽,炙熟食之(《肘後》)。
膽
【主治】
點風眼紅爛(時珍)。
翅羽
【主治】
從高墜下,瘀血搶心,面青氣短者,取右翅七枚,燒研酒服,當吐血便愈(蘇頌。出《肘後》)。治針刺入肉,以三五枚,炙焦研末,醋調敷之,數次即出,甚效。又治小兒痘瘡不出復入(時珍)。
【附方】
新一。
痘瘡復陷︰十二月取老鴉左翅,辰日燒灰,用豬血和,丸芡子大。每服一丸,以豬尾血同溫水化服,當出也。(聞人規《痘疹論》)
鵲
编辑(《別錄》下品)
【釋名】
飛駁烏(陶弘景)、喜鵲(《禽經》)、乾鵲(《新語》)。
時珍曰︰鵲古文作舄,象形。鵲鳴,故謂之鵲。鵲色駁雜,故謂之駁。靈能報喜,故謂之喜。性最惡濕,故謂之乾。《佛經》謂之芻尼,《小說》謂之神女。
【集解】
時珍曰︰鵲,烏屬也。大如鴉而長尾,尖嘴黑爪,綠背白腹,尾翮黑白駁雜。
上下飛鳴,以音感而孕,以視而抱。季冬始巢,開戶背太歲向太乙。知來歲風多,巢必卑下。故曰乾鵲知來,猩猩知往。段成式云︰鵲有隱巢木如梁,令鷙鳥不見。人若見之,主富貴也。鵲至秋則毛頭禿。《淮南子》云︰鵲矢中,即反而受啄,火勝金也。
雄鵲肉
【氣味】
甘,寒,無毒。《日華》曰︰涼。
【主治】
石淋,消結熱。可燒作灰,以石投中解散者,是雄也(《別錄》。藏器曰︰燒灰淋汁飲之,令淋石自下)。
治消渴疾、去風及大小腸澀,並四肢煩熱,胸膈痰結。婦人不可食(蘇頌)。冬至埋鵲於圊前,辟時疾溫氣(時珍。出《肘後》)。
【發明】
弘景曰︰凡鳥之雌雄難別者,其翼左覆右者是雄,右覆左者是雌。又燒毛作屑納水中,沉者是雌,浮者是雄。今云投石,恐只是鵲,余鳥未必爾。
腦
【主治】
弘景曰︰五月五日取鵲腦,入術家用。
時珍曰︰按淮南《萬畢術》云︰丙寅鵲腦令人相思。高誘注云︰取鵲腦雌雄各一,道中燒之,丙寅日入酒中飲,令人相思。又媚藥方中亦有用之者。則陶氏所謂術家者,亦此類耳。
巢
【主治】
多年者,燒之水服,療顛狂鬼魅及蠱毒,仍呼祟物名號。亦敷瘡,良(
《日華》)。正旦燒灰撒門內,辟盜。其重巢柴燒研,飲服方寸匕,一日三服,治積年漏下不斷困篤者,一月取效(時珍。出《洞天錄》及《千金方》。重巢者,連年重產之巢也)。
【附方】
新一。
小便不禁︰重鵲巢中草一個,燒灰。每服二錢匕,以薔薇根皮二錢,煎湯服之,日二。(
山鵲
编辑(《食物》)
【釋名】
(渥、學二音。《爾雅》)、(音汗。說文)、山鷓(俗名)、赤嘴烏(《酉陽雜俎》)。
【集解】
時珍曰︰山鵲,處處山林有之。狀如鵲而烏色,有文采,赤嘴赤足,尾長不能遠飛,亦能食雞、雀。諺云︰朝叫晴,暮叫雨。《說文》以此為知來事之鳥。《字說》云「能效鷹之聲而性惡,其類相值則搏」者,皆指此也。鄭樵以為喜鵲,誤矣。有文采如戴花勝,人名戴、戴。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食之解諸果毒(汪穎)。
鶻嘲
编辑(宋《嘉祐》。鶻,骨猾二音)
【釋名】
鶻鵃(《爾雅》)、鶻鳩(《左傳》)、屈鳩(《爾雅》)、鷽鳩(渥學二音)、阿鵴(《雜俎》)、𪈭鷜 (音藍呂)。
時珍曰︰其目似鶻其形似鷽(鷽,山鵲也),其聲啁嘲,其尾屈促,其羽如繿縷,故有諸名。阿鵴乃鷽鳩之訛也。陸佃云:凡鳥朝鳴曰嘲,夜鳴曰㖡,此鳥喜朝鳴故也。《禽經》云:林鳥朝嘲,水鳥夜㖡。是矣。
【集解】
禹錫曰︰鶻嘲,南北總有。似山鵲而小,短尾,有青毛冠,多聲,青黑色,在深林間,飛翔不遠。北人呼為𪈭鷜鳥。《東都賦》云「鶻嘲春鳴」是也。
時珍曰︰此鳥春來秋去,好食桑椹,易醉而性淫。或云鶻嘲即戴勝,未審是否?鄭樵以為鸜鵒,非矣。
肉
【氣味】
鹹,平,無毒。
【主治】
助氣益脾胃,主頭風目眩。煮炙食之,頓盡一枚,至驗(《嘉祐》。今江東俚人呼頭風為腫頭。先從兩項邊筋起,直上入頭,頭悶目眩者是也)。
杜鵑
编辑(《拾遺》)
【釋名】
杜宇(《禽經》)、子嶲(音攜)、子規(亦作秭歸)、鶗鴂(音弟桂。亦作)、催歸(亦作思歸)、怨鳥、周燕(《說文》)、陽雀。
時珍曰︰蜀人見鵑而思杜宇,故呼杜鵑。說者遂謂杜宇化鵑,訛矣。鵑與子嶲、子規、鶗鴂、催歸諸名,皆因其聲似,各隨方音呼之而已。其鳴若曰「不如歸去」。諺云「陽雀叫,鶗鴂央」是矣。《禽經》云︰江左曰子規,蜀右曰杜宇,甌越曰怨鳥。服虔注《漢書》,以鷤鴂為伯勞,誤矣,名同物異也。伯勞一名鴂,音決,不音桂。
【集解】
藏器曰︰杜鵑小如鷂,鳴呼不已。《蜀王本紀》云︰杜宇為望帝,淫其臣鱉靈妻,乃禪位亡去。時子規鳥鳴,故蜀人見鵑鳴而悲望帝。《荊楚歲時記》云︰杜鵑初鳴,先聞者主別離,學其聲令人吐血,登廁聞之不祥。厭法,但作狗聲應之。《異苑》云︰有人山行,見一群,聊學之,嘔血便殞。人言此鳥啼至血出乃止,故有嘔血之事。
時珍曰︰杜鵑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狀如雀、鷂而色慘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鳴,夜啼達旦,鳴必向北,至夏尤甚,晝夜不止,其聲哀切。田家候之,以興農事。惟食蟲蠹,不能為巢,居他巢生子。冬月則藏蟄。
肉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瘡有蟲,薄切炙熱貼之,蟲盡乃已(時珍)。
【發明】
時珍曰︰按︰《呂氏春秋》云︰肉之美者燕之翠。則昔人亦嘗食之矣。
鸚䳇
编辑(《食物》)
【釋名】
鸚哥(俗名)、乾皋。
時珍曰︰按︰《字說》云︰鸚䳇如嬰兒之學母語,故字從嬰母。亦作鸚鵡。熊太古云︰大者為鸚䳇,小者為鸚哥。則䳇義又取乎此。師曠謂之乾皋,李昉呼為隴客,《梵書》謂之臊陀。
【集解】
時珍曰︰鸚䳇有數種︰綠鸚䳇出隴蜀,而滇南、交廣近海諸地尤多,大如烏鵲,數百群飛,南人以為鮓食;紅鸚䳇紫赤色,大亦如之;白鸚䳇出西洋、南番,大如母雞;五色鸚䳇出海外諸國,大於白而小於綠者,性尤慧利。俱丹鉤吻,長尾赤足,金睛深目,上下目瞼皆能眨動,舌如嬰兒。其趾前後各二,異於眾鳥。其性畏寒,即發顫如瘴而死,飼以餘甘子可解。或云︰摩其背則瘖。或云︰雄者喙變丹,雌者喙黑不變。張思正《倦游錄》云「海中有黃魚,能化鸚䳇。」此必又一種也。有秦吉了、鳥鳳,皆能人言,並附於下︰
秦吉了
编辑時珍曰︰即了哥也,《唐書》作結遼鳥,番音也。出嶺南容、管、廉、邕諸州峒中。大如鸜鵒,紺黑色。夾腦有黃肉冠,如人耳。丹咮黃距,人舌人目,目下連頸有深黃紋,頂尾有分縫。能效人言,音頗雄重。用熟雞子和飯飼之。亦有白色者。
鳥鳳
编辑按范成大《虞衡志》云︰鳥鳳出桂海左右兩江峒中。大如喜鵲,紺碧色。項毛似雄雞,頭上有冠。尾垂二弱骨,長一尺四五寸,至秒始有毛。其形略似鳳。音聲清越如笙簫,能度小曲合宮商,又能為百鳥之音。彼處亦自難得。
鸚肉
【氣味】
甘、鹹,溫,無毒。
【主治】
食之,已虛嗽(汪穎)。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