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李忠武公全書
卷八
作者:李舜臣
1795年
卷九

亂中日記四 编辑

丁酉四月初一日辛酉。晴。得出圓門。到南門外尹生侃奴家。則菶,芬及蔚與士行,遠卿同坐一室。話久。尹知事自新來慰。備邊郞李純智來見。知事歸。夕食後。佩酒更來。耆獻亦至。李令公純信佩壺又來。同醉致懇。領台鄭判府事琢,沈判書喜壽,金二相命元,李參判廷馨,盧大憲稷,崔同知遠,郭同知嶸。送人問安。

初二日壬戌。雨雨終日。與諸姪話方業。進饌甚豐。

初三日癸亥。晴。早登南程。金吾郞李士贇,書吏李壽永,羅將韓彦香。先到水原府。余則秣馬于仁德院。暮投水原。愼伏龍偶到。見吾行。備酒慰之。府使柳永健出見。

初四日甲子。晴。早發登程。到禿城下。則半刺趙撥。備酒設幕吾山黃天祥家以待。由振威到。黃以卜重。出馬載送。爲謝不已。由水灘。投平澤縣李內隱孫家。則待之甚慇。

初五日乙丑。晴。日出登途。直到墳山拜哭。因到蕾家拜先廟。聞南陽叔永世。

初六日丙寅。晴。遠近親知皆來會。叙曠而去。

初七日丁卯。晴。金吾郞自牙縣來。余往待甚懃。洪察訪,李別坐,尹孝元來見。金吾宿于興伯家。

初八日戊辰。晴。設位哭南陽叔服。晩到興伯家。接都事。

初九日己巳。晴。洞中各佩酒壺。慰遠行。情不能拒。極醉而罷。都事善飮不至亂。

初十日庚午。晴。朝食後。到興伯家。與都事話。

十一日辛未。晴。曉夢甚煩。心懷極惡。思戀病親。不覺淚下。送奴探聽消息。都事歸溫陽。

十二日壬申。晴。奴太文自安興梁。入來傳簡。而初九日天只與上下。無事到泊安興云。豚蔚先送于海汀。

十三日癸酉。晴。早食後。往延事。出登海汀路。路入洪察訪家。暫話間。蔚送愛壽云。時無船到消息。又聞黃天祥來到興伯家云。與洪告別。到興伯家。有頃。奴順花至自船中。告天只訃。奔出擗踊。天日晦暗。卽奔去于蟹巖。則船已至矣。慟裂不可盡記。追錄

十四日甲戌。晴。洪察訪,李別坐入哭治棺。棺則在營備來。少無欠處云。追錄

十五日乙亥。晴。晩入棺。吳從壽盡心護喪。粉骨難忘。天安倅入來治行。全慶福氏連日盡心製服等事。哀感何言。追錄

十六日丙子。陰雨。曳船移泊中方浦。靈柩上轝。行還本家。望里慟裂。如何可言。至家成殯。雨勢大作。南行亦迫。呼哭呼哭。只待速死而已。天安倅還歸。追錄

十七日丁丑。晴。金吾書吏李壽永。自公州到來。促行。追錄

十八日戊寅。雨雨終日。氣甚不平。只哭殯前退來奴今守家。追錄

十九日己卯。晴。早出登程。哭辭靈筵。天地安有如吾之事乎。不如早死也。到蕾家。謁告先廟。行到寶山院。則天安倅先至。川邊下馬而歇。林川郡守韓述上京。過去前路。聞吾行入來。吊去。豚薈,葂,菶,荄,芬,莞及卞主簿幷隨至天安。元仁男亦來見。分手上馬。行到日新驛宿。夕。雨灑。追錄

二十日庚辰。晴。朝飯于公州定天洞。夕投尼城。則主倅欵待。金德章偶到相見。都事來見。

二十一日辛巳。晴。早發到恩院。則金瀷偶然到來云。任達英以貿穀事。到思津浦云。其形跡極詭且譎。夕宿于礪山官奴家。中夜獨坐。悲慟何堪。

二十二日壬午。晴。午到參禮驛吏家。夕到全州南門外李義臣家宿。判官朴勤來見。府尹亦厚接。

二十三日癸未。晴。早發到烏原驛朝飯。暮投任實縣。則主倅例遇。倅洪彦純矣。

二十四日甲申。晴。早發到南原十里外李喜慶奴家。

二十五日乙酉。多有雨意。朝食後登途。投雲峯朴巃家。雨勢大作。不能出頭。因聞元帥已向順天云。卽送人于金吾處而留之。主倅以病不出。

二十六日丙戌。陰而不霽。早食登程。到求禮縣孫仁弼家。主倅急出來見。待之甚懃。金吾亦來見。

二十七日丁亥。晴。早發到順天松院。則李得宗,鄭愃來候。夕到鄭元溟家。則元帥知我之至。送軍官權承慶致吊。又問平否。慰辭甚懇。○夕。主倅來見。鄭思竣亦來。多言元公悖妄顚倒之狀。

二十八日戊子。晴。朝。元帥又送軍官承慶問候。因傳喪中氣困。從氣蘇平出來云。今聞親切軍官。在於統制處云。送簡與關文出來。則率去看護云。而簡與關成來。

二十九日己丑。晴。愼司果及應元來見。兵使亦以元帥聽議事入府云。

三十日庚寅。朝陰暮雨。兵使李福男。朝前來見。多言元公之事。監司亦到元帥處。送軍官問信。

五月初一日辛卯。雨雨。愼司果留話。

初二日壬辰。晩晴。元帥往于寶城。兵使往于本營。廵使往于潭陽之路。來見而歸。府使來見。陳興國至自左營。揮淚而言元事。李亨復,申弘壽亦來。南原奴末石。來自牙山。傳靈筵平安。獨坐空軒。悲慟何堪。

初三日癸巳。晴。李奇男來見。○蔚改名䓲。䓲音悅。萌芽始生。草木盛長。字義甚美。○晩。姜所酢來見而哭。申時。雨灑。夕。主倅來見。

初四日甲午。雨。是日。乃天只辰日。悲慟何堪。雞鳴起坐。垂泣而已。○午後。雨大作。鄭思竣來到。李壽元亦來。

初五日乙未。晴。朝。府使來見。晩。忠淸虞候元裕男至自閑山。多傳元公之悖妄。又道陣中將卒離叛。勢將不測云云。○是日。午節也。天涯從軍。遠離靈筵。未營襄事。是何罪辜。得此報耶。痛裂痛裂。

初六日丙申。晴。晩。綾城倅李繼命。亦起復之人。來見而歸。鄭元溟還自閑山。聞副察使出來左營。以病留調云。右水伯送簡而吊之。

初七日丁酉。晴。朝。定惠寺僧德修來納芒鞋。拒之不納。再三懇告。給價送之。○宋大器,柳夢吉來見。瑞山郡守亦自閑山來。李元龍還自水營。

初八日戊戌。晴。朝。僧守仁率飯僧杜宇來。○趙琮改名瑌。來見。○元令送簡致吊。是乃元帥之令也。

初九日己亥。陰。朝。李亨立來見。順天及第姜承勳來募。

初十日庚子。陰雨。晩大雨。主人作麥飯而進。副使送吊狀。鹿島萬戶宋汝悰。亦致慰。

十一日辛丑。晴。前光陽金惺。以體相軍官。到順天。因來見。○副使到府。鄭思立,梁廷彦來傳副使欲來見云。而余以氣不平未見。

十二日壬寅。晴。送李元龍。問候于副使。副使又送金德麟問安。夕。往鄕社堂。與副使夜話。三更。還宿處。

十三日癸卯。晴。昨夜。副使云。上使送簡。多歎令公事。○府使送行資。未安未安。

十四日甲辰。晴。朝。府使來見而歸。副使發向富有。○鄭思竣,思立,梁廷彦來告陪歸。早食後登程。到松峙底歇馬。雲峯朴巃來到。暮到粲水江。下馬步渡。到求禮。主倅卽來見。

十五日乙巳。或晴或雨。與主倅終日話。

十六日丙午。晴。夕。南原探候人還告。體相明日由谷城入本縣。留數日後。因向晉州云。

十七日丁未。晴。南原探候人還告。元帥不往雲峯之路。以楊揔兵延接事。馳往完山云。吾行狼狽。爲悶爲悶。

十八日戊申。晴。東風大吹。金宗麗令公自南原來見。忠淸水營營吏李燁來自閑山。故家書付之。

十九日己酉。晴。以體相入縣。留在城中未安。移出于東門外張世豪家。主倅來見。夕。體相入縣。

二十日庚戌。晴。金僉知來見。體相聞我之留。先送軍官李知覺。俄頃。又送軍官致吊云。曾未聞丁憂。今始聞之。驚悼驚悼。因問夕可相見。余答以昏當進拜。當昏入拜。體相素服以待。從容論事。出來時。南從事送人問安。

二十一日辛亥。晴。柳博川海自京下來。往閑山立功云。

二十二日壬子。晴。柳博川往昇平。因赴閑山。故全,慶兩水使,加里浦等處。修問狀。○晩。體相從事金光燁自晉州入縣。裵伯起令公到來云。可得奉攄。多幸多幸。裵同知及主倅來見。

二十三日癸丑。朝。鄭思龍,李士順來見。晩。裵同知歸于閑山。○體相送人招之。故往拜。論話從容。多憤時事之已誤。只待死日云。明往草溪事告之。則體相帖給。募米二石而送之城外主人。

二十四日甲寅。晴。朝。光陽高彦善來見。多傳閑山之事。○體相送軍官李知覺問平否。因傳欲圖畫慶尙右道沿海而無路。幸以所見圖送云。故余不能拒之。草圖而應之。

二十五日乙卯。雨作。朝欲發程。而關雨停行。

二十六日丙辰。大雨終日。冒雨登程。臨發。蛇梁萬戶邊翼星來到。暫得相面。行到石柱關。雨下如注。艱難顚仆。而行到岳陽李廷鸞家。則閉門拒之。金德齡之弟德麟借入。余使䓲強請入宿。行裝盡濕。

二十七日丁巳。陰晴相半。晩發到豆峙崔春龍家。柳起龍來見。

二十八日戊午。陰而不雨。晩發到河東。主倅喜其相見。邀接于城內別舍。極致懇情。

二十九日己未。陰。氣甚不平。因留調理。主倅多言情事。

六月初一日庚申。雨雨。早發。到淸水驛歇馬。暮投丹城地朴好元農奴家。主人欣然接之。而宿處不佳。艱難過夜。

初二日辛酉。或雨或晴。早發。朝飯于丹溪。晩到三嘉。則主倅已往山城。宿于空舘。

初三日壬戌。雨雨。不能發程。因宿焉。

初四日癸亥。晴。早發。臨行。主倅送問狀。且致行資。到陜川地歇馬。行到五里前。則有歧路。一路直入郡。一路由草溪。故不越江而行纔十里。則元帥陣望見矣。接宿于文㻉寓家。○介峴行來。奇巖千丈。江水委曲且深。路險棧危。若扼此險。則萬夫難過矣。

初五日甲子。晴。朝。草溪倅馳到。卽招入而話。食後。李中軍德弼亦馳來話舊。有頃。沈俊來見。夕。李承緖來言守伏逃避事。

初六日乙丑。晴。毛汝谷主家隣居尹鑑,文益新來見。主家。乃寡婦家。卽移他家。

初七日丙寅。晴。元帥軍官朴應泗,柳洪等來見。元帥從事官黃汝一。送人問安。故卽答謝而送。

初八日丁卯。晴。午後。元帥到陣。余卽往見。與元帥話到移時。元帥示以朴惺上章草。則朴惺多陳元帥處事之踈脫。元帥不自安。上書于體相前云。到暮還來。氣不平。廢夕食。

初九日戊辰。陰雨。晩送鄭翔溟于元帥處問安。

初十日己巳。晴。元帥從事官送三陟洪漣海問安。晩欲來見云。漣海者。乃洪堅三寸姪也。騎竹同遊徐徹。居陜川地。聞余之至。亦來見。○夕。元帥從事官黃汝一來見。因言山城無設險之限。當今討備踈虛等事。

十一日庚午。晴。唐差官經略軍門李文卿來見。給扇柄而送。○昨夕。與從事論話時。卞興伯奴持家書來傳。知靈筵平安。懷痛可言。但興伯以我相見事到此。空還淸道云。可恨可恨。裁書送于興伯處。○豚䓲痛霍亂。達夜呻吟。

十二日辛未。晴。京奴與仁奴送于閑山陣。簡于全羅右水伯,忠淸水使,慶尙水使,加里,鹿島,呂島,蛇渡裵同知,金助防將,巨濟,永登,南海,河東,順天。○晩。僧將處英來見。納圓扇芒鞋。故以物償送。○午。聞中軍將領軍赴敵云。不知某事。往見元帥。則右兵使馳報。釜山之賊。欲發於昌原等地。西生之賊。移陣於慶州云。送伏兵軍。逼截耀兵云。

十三日壬申。晴。兵虞候金自獻來見。移時相話。

十四日癸酉。陰而不雨。早朝。李喜男入來。牙山靈筵與上下皆無事。痛戀可言。朝食後。喜男持簡。往于右兵使處。

十五日甲戌。晴。是日望日。而身在軍中。未能設位而哭。懷戀何言。元帥從事官黃汝一送軍官傳言。元帥欲往山城云。余亦隨往而到大川邊。慮有異議。坐川上。送鄭翔溟以病告之。因而還來。

十六日乙亥。晴。招䓲及李元龍造冊。書卞氏族譜。○李喜男送簡言兵使不送。○䓲與鄭翔溟往于大川。洗戰馬而來。卞光祖來見。

十七日丙子。陰而不雨。朝食後。往元帥前。則多言元公之不直。又示備邊司啓下行移。則曰元均狀啓內。水陸俱進。先擊安骨之賊。然後舟師進入于釜山等處。安骨之賊。未可先討耶。元帥狀啓內。統制使元均不欲進前。而姑以安骨先討爲辭。舟師諸將。多有異心。而元均入內不出。絶不與諸將合謀。僨事可知云。○告元帥。李喜男及卞存緖尹先覺。並爲行移督來來。時見黃從事。論話移時。還到寓家。送喜男奴于宜寧山城。淸道則擺撥送關。

十八日丁丑。陰而不雨。黃從事送其奴問安。唐人葉盛自草溪來話。且言唐人朱彦龍。曾被擄於日本。今始出來。則賊兵十萬。已到沙自麻。或對馬島。行長欲由宜寧。直犯全羅。淸正則欲移慶州,大丘等地。因往安東云云。○暮。元帥往泗川事來通。故卽送鄭司僕問行。則以舟師事往云。

十九日戊寅。曉。到元帥陣。則元帥與黃從事出坐。元帥以元公事。告余曰。統制之事。不可言。安骨,加德盡勦。然後舟師進討云。是誠何心。不過延拖不進之意。故往泗川督之云。余見有旨。則安骨之賊。不可輕入討之云。○午。卞德基,德章,右營吏卞慶琬,老除吏卞慶男年十八來見。進士李日章進士信吉子亦來。

二十日己卯。雨雨終日。徐徹,尹鑑,文益新,文㻉,卞瑜來見。

二十一日庚辰。或雨或晴。盈德縣令裵晉慶來見。多傳左道之事。黃從事送問。○夕。卞存緖,尹先覺入來夜話。

二十二日辛巳。或晴或雨。朝。草溪倅備軟泡來勸。而多有敖慢之色。○晩。李喜男入來。李先孫來見。

二十三日壬午。雨。朝。火箭改鍊。○晩。右兵使送簡。兼致大小環刀。羅宏子再興。持其父簡來見。又致窘資。未安未安。李芳來見。芳乃牙山李夢瑞次子也。

二十四日癸未。曉霧四塞。菁田耕種。監官李元龍,李喜男,鄭翔溟,文林守等定送。○安生貟克可來見。論話時事。陜川郡守送曹彦亨問候。

二十五日甲申。晴。更令種菁。黃從事來見。討論兵事。○夕。京奴還自閑山。聞寳城郡守安弘國中丸致死。不勝驚悼。未捕一賊。先喪二將。痛歎可言。元帥今明還陣云。

二十六日乙酉。晴。中軍將李德弼及卞弘達,沈俊等來見。牙山奴平世入來。靈筵平安。各家上下皆得平報。葬日則七月二十七日,八月初四日推擇。懷戀之至。悲慟可言。○右兵使報于體相曰。牙山李芳,淸州李喜男。伏兵厭憚。避在元帥陣傍事。體相移文于元帥。元帥極怒。成公事送之。未知兵使金應瑞之意也。

二十七日丙戌。晴。魚應麟,朴晉參來見。李喜男,李芳。往于體相行次所到處。

二十八日丁亥。晴。黃海道白川居別將趙信玉,洪大邦來見。○草溪吏告目。元帥明往南原云。

二十九日戊子。晴。李喜男,李芳等還來。李中軍來傳沈遊擊拿去。而楊揔兵到三嘉。結縛而送之云。

三十日己丑。晴。興陽申汝樑,申霽雲等來見。

七月初一日庚寅。曉雨晩晴。是日。乃仁廟國忌。而黃從事聽笛于大川邊云。可愕。

初二日辛卯。晴。

初三日壬辰。晴。井邑軍士李良,崔彦環,巾孫等三人。使喚事送來。○陜川郡守吳澐來見。多言山城之事。○午後。往于元帥陣。則左兵使軍官。押降倭二名而來。乃淸正所率云。

初四日癸巳。晴。黃從事送鄭仁恕問安。李芳及柳滉來自募軍。

初五日甲午。雨。卞存緖往馬訖坊。

初六日乙未。晴。卞存緖自馬訖坊還來。安珏兄弟。亦隨興伯而來。

初七日丙申。晴。宜寧倅金銓來自高靈。多言兵使處事顚倒。

初八日丁酉。晴。家主李於海與崔台輔來見。

初九日戊戌。晴。明欲送䓲于牙山。戀親悲泣。向夜不寐。

初十日己亥。晴。以送䓲與卞存緖事。坐以待曉。情不能自抑。痛哭而送。○黃從事來話移時。夕。獨坐空堂。懷思甚惡。向夜不寐。

十一日庚子。晴。卞弘達,林仲亨來見。

十二日辛丑。方應元,玄應辰,洪禹功,林英立等。自朴名賢處來到。

十三日壬寅。晴。南海送簡。多致食物。又云戰馬率去。晩。李台壽,趙信玉,洪大邦來言討賊之事。

十四日癸卯。晴。戰馬率來事。送鄭翔溟于南海。與方應元,尹先覺,玄應辰,洪禹功等話。禹功不欲從軍。托臂病可愕。○黃從事送鄭仁恕問安。且示金海附賊人金億告目。則初七日倭船五百餘隻。出來于釜山。初九日倭船千隻合勢。與我舟師。相戰于絶影島前洋。而我戰船漂到于豆毛浦。七隻無去處云。聞之不勝憤惋。卽馳去于黃從事處議事。

十五日甲辰。或雨或晴。李中軍德弼來。因聞舟師二十餘隻爲賊所敗。痛憤痛憤。

十六日乙巳。夕。靈巖松進面居私奴世男。自西生浦赤身到來。問其由。則七月初五日。以虞候所騎船格軍。漆川梁到泊。初六日。入于玉浦。初七日未明。由末串到多大浦。則倭船八隻留泊。諸船直突。倭人無遺下陸。空船掛在。我舟師曳出衝火。仍向釜山絶影島外洋。値賊船無慮千餘隻。自對馬渡來。相戰計料。則倭船散亂回避。終不得勦捕。世男所騎船及他船六隻。不能制船。漂到西生浦前洋。下陸之際。幾盡就戮。世男獨入林藪。膝行得生。艱難來此云。聞來。極可愕矣。我國所恃。惟在舟師。舟師如是。無復可望。船將李燁爲賊所縛云。尤極痛惋。

十七日丙午。雨。送李喜男于黃從事處。傳世男之言。

十八日丁未。晴。曉。李德弼,卞弘達來傳。十六日曉。舟師大敗。統制使元均,全羅右水使李億祺忠淸水使崔湖及諸將等多數被害云。不勝痛哭。有頃。元帥到來曰。事已至此。無可奈何。話到巳時。不能定策。余告以吾往沿海之地。聞見而定云。則元帥欣然。余與宋大立。柳滉,尹先覺,方應元,玄應辰,林英立,李元龍,李喜男,洪禹功發程。到三嘉縣。則主倅新到出待。韓致謙亦來。

十九日戊申。雨雨。上丹城東山山城。觀其形勢則極險。賊不能窺也。因宿于丹城。

二十日己酉。終日雨雨。主倅來見。午到晉州鼎盖山城下江亭。晉牧來見。宿于屈洞李希萬家。

二十一日庚戌。晴。早發。到昆陽郡。則郡守李天樞在。郡民多務本。或收早穀。或理牟田。午後到露梁。則巨濟倅安衛,永登趙繼宗等十餘人來痛哭。避出軍民。莫不號哭。慶尙水使走避不見。虞候李義得來見。因問取敗之狀。人皆泣而言大將見賊先奔之致。宿于巨濟船上。與本倅話到四更。少不睫目。因得眼疾。

二十二日辛亥。晴。朝。裵楔來見。多言元公敗亡事。日晩。到南海倅朴大男在處。則病勢幾不能救矣。午後。到昆陽。氣不平宿。

二十三日壬子。或雨或晴。成公事付宋大立。先送于元帥府。隨發到十五里院。下馬暫歇。到晉州屈洞前宿處宿。裵伯起亦來。

二十四日癸丑。雨雨。韓致謙,李安仁歸于副使處。食後。移接于李弘勛家。方應元自鼎盖城。來傳黃從事到山城云。裵助防將來見。

二十五日甲寅。晴。黃從事送簡問安。裵樹立及此地主人李弘勛來見。朴南海送人言明日入來。

二十六日乙卯。或雨或晴。往于鼎城下松亭。與黃從事及晉牧話。日晩。還到宿處。

二十七日丙辰。雨雨終日。移駐于鼎城越邊孫景禮家。

二十八日丁巳。雨雨。李希良來見。初更。李同知薦及晉牧與召村察訪李蓍慶來。論策應事。

二十九日戊午。或雨或晴。出于川邊。點軍馳馬。則元帥所送。皆無馬。又無弓箭。無用矣。可歎可歎。朴南海來見。

八月初一日己未。大雨水漲。李察訪蓍慶來見。

初二日庚申。乍晴。

初三日辛酉。晴。早朝。宣傳官梁護。賫敎諭書入來。乃兼三道統制使之命。肅拜後祗受書狀書封。卽日發程。直由豆峙之路。初更。到行步驛歇馬。三更。登程到豆峙。則日欲曙矣。朴南海失路。誤入江亭。故下馬招來。到雙溪洞。則亂石稜稜。新雨漲流。艱難渡越。到石柱關。則李元春與柳海守伏見之。多言討賊事。暮到求禮縣。則一境寂然。宿于城北門外前日主家。則主人已避山谷云。孫仁弼,孫應男卽來見。獻早柿。

初四日壬戌。晴。到鴨綠江院秣馬。高山縣監。以軍人交付事到來。多言舟師事。午到谷城。則官舍閭里一空。宿于同縣朴南海。直往南原。

初五日癸亥。晴。到玉果境。則避亂之人。彌滿道路。下坐開諭。入縣時。逢李奇男父子。到縣。鄭思竣,思立來迎。縣倅托病不出。欲爲捉出罪之則來見。

初六日甲子。晴。留玉果。初更。宋大立探賊而來。

初七日乙丑。晴。早發直往順天。路逢宣傳官元潗。受有旨。兵使軍。盡爲潰還。連絡道路。故馬三匹,弓箭若干奪來。宿谷城江亭。

初八日丙寅。曉發。朝飯于富有倉。則兵使李福男已令衝火。只餘灰燼。所見慘然。光陽倅具德齡,羅州判官元宗義在倉底。聞吾行到。急走鳩峙。余卽傳令。則一時來見。余以轉避責之。到順天。則城內外人跡寂然。而僧惠煕來謁。故付以義將帖。官舍倉穀軍器等物。依然如舊。兵使不爲處置而退奔。可歎。銃筒等物。移埋。長片箭。則軍官等分持。而留宿。

初九日丁卯。晴。早發到樂安。則人多出謁五里。問其奔散之由。則皆言兵使以賊迫爲㤼。衝火倉庫而退。故以是而人民潰散云。到郡則官舍倉穀。盡爲焚燒。官吏村氓。莫不揮涕而來見。午後。登程到十里許。則父老列立路傍。爭獻壺漿。不受則哭而强之。夕到寶城兆陽倉。了無一人。而倉穀則封鎖如故。使軍官四貟守直。余則宿于金安道家。其家主已爲避出。

初十日戊辰。晴。以氣甚不平。因留安道家。裵同知亦同留。

十一日己巳。晴。朝。移于梁山沅家。宋希立,崔大晟來見。

十二日庚午。晴。啓本出草。因留。○巨濟,鉢浦入來聽令。因聞裵楔恇㤼之狀。不勝增歎。

十三日辛未。晴。巨濟,鉢浦還歸。虞候李夢龜承傳令入來。而以本營軍器無一移載事。决杖八十而送。○河東縣監申蓁來傳。初三日吾行後。晉州鼎盖城及碧堅山城。罷散自潰云。可痛。

十四日壬申。朝。各項書狀七度監封。使尹先覺陪送。午後。以御史相會事。到寶城。宿于列仙樓。

十五日癸酉。雨雨晩晴。出坐列仙樓上。宣傳官朴天鳳持有旨來。卽成祗受。寶城軍器點閱。四駄分載。

十六日甲戌。晴。朝。令寶城倅,軍官等。送于屈巖。搜得避去官吏等。送人于朴士明家。則士明家已空云。金希邦,金鵬萬來。

十七日乙亥。晴。朝食。到長興地白沙汀秣馬。到軍營龜尾。則一境已作無人之地。

十八日丙子。晴。往于會寧浦。則水使裵楔托水疾不見。宿于官舍。

十九日丁丑。晴。諸將等敎書肅拜。而裵楔則不爲祗迎。其侮慢之態。不可言。其營吏决杖。

二十日戊寅。晴。前浦窄狹。移陣于梨津。

二十一日己卯。晴。曉。得霍亂重痛。不省人事。達夜坐曉。

二十二日庚辰。晴。霍亂漸重。不能起動。

二十三日辛巳。晴。病勢極重。泊船不便。棄船出海而宿。

二十四日壬午。晴。早到刀掛地。朝飯。到於蘭前洋。則到處已爲空虛。宿于洋中。

二十五日癸未。晴。唐浦鮑作。偸牛牽去。而虛警賊來。余已知其誣。拿虛警者二名。卽令斬之。軍中大定。

二十六日甲申。晴。任俊英騎馬而來奔。告賊兵到梨津云。○右水使來。

二十七日乙酉。晴。裵楔來見。多有恐動之色。余曰。水使乃欲移避耶。

二十八日丙戌。晴。賊船八隻。不意入來。諸船恐㤼。慶尙水使欲爲避退。余不爲擾動。令角指旗追逐。賊船退去。追至葛頭而還。夕。移陣獐島。

二十九日丁亥。晴。到碧波津。

三十日戊子。晴。仍陣碧波津。

九月初一日己丑。晴。

初二日庚寅。晴。是曉。裵楔逃去。

初三日辛卯。雨。

初四日壬辰。北風大吹。各船僅得保完。

初五日癸巳。北風大吹。

初六日甲午。風乍息而波浪不定。

初七日乙未。風始定。探望軍官林仲亨來吿。賊船五十五隻內。十三隻已到於蘭前洋。其意在舟師云。故嚴飭各船。申時。賊船十三隻。直向我船。我船亦爲擧碇。出海迎擊。則賊回船奔避。追至遠海。風水俱逆。不能行船。還到碧波津。是夜。疑有夜警。令各整待。二更。賊船放砲夜警。諸船似有恇㤼之狀。更爲嚴令。余所騎船。直當賊船放砲。則賊知不能犯。三更。退去。

初八日丙申。晴。賊船不來。招諸將論策。右水使金億秋。粗合一萬戶。不可授以閫任。左台金應南。以其厚情。冒除以送。可歎。

初九日丁酉。晴。是日。乃九日。饋餉將士之際。賊船二隻直入甘甫島。探我船多寡。永登萬戶趙繼宗。窮追不及。

初十日戊戌。晴。賊徒遠遁。

十一日己亥。陰而雨。獨坐船上。懷戀淚下。豚薈知吾情甚不平。

十二日庚子。雨雨。

十三日辛丑。晴。北風大吹。

十四日壬寅。晴。任俊英偵探陸地。馳來言賊船二百餘隻內。五十五隻。已入於蘭前洋。又言被擄逃還人仲乞傳言。今月初六日。避亂于達磨山。爲倭所擄縛載倭船。金海名不知人。乞于倭將處解縛。夜。金海人附耳潛言曰。朝鮮舟師十餘隻。追逐我船。或射殺焚船。不可不報復。招聚諸船。盡殺舟師。然後直上京江云云。此言雖不可盡信。亦不無是理。故送傳令船于右水營。告諭避亂人。卽令上去。

十五日癸卯。晴。數小舟師。不可背鳴梁爲陣。故移陣于右水營前洋。招集諸將約束曰。兵法云。必死則生。必生則死。又曰。一夫當逕。足懼千夫。今我之謂矣。爾各諸將。勿以生爲心。小有違令。卽當軍律。再三嚴約。是夜。神人夢告曰。如此則大捷。如此則取敗云。

十六日甲辰。晴。早朝。別望進告。賊船不知其數。直向我船云。卽令諸船。擧碇出海。賊船三百三十餘隻。回擁我諸船。諸將自度衆寡不敵。便生回避之計。右水使金億秋。退在渺然之地。余促櫓突前。亂放地玄各㨾銃筒。發如風雷。軍官等簇立船上。如雨亂射。賊徒不能抵當。乍近乍退。然圍之數重。勢將不測。一船之人。相顧失色。余從容諭之曰。賊雖千隻。莫敵我船。切勿動心。盡力射賊。顧見諸將船。則退在遠海觀。望不進欲回船。直泊中軍金應諴船。先斬梟示。而我船回頭。則恐諸船次次遠退。賊船漸迫。事勢狼狽。卽令角立中軍。令下旗。又立招搖旗。則中軍將彌助項僉使金應諴船。漸近我船。巨濟縣令安衛船先至。余立于船上。親呼安衛曰。安衛欲死軍法乎。汝欲死軍法乎。逃生何所耶。安衛慌忙突入賊船中。又呼金應諴曰。汝爲中軍而遠避。不救大將。罪安可逃。欲爲行刑。則賊勢又急。姑令立功。兩船直入交鋒之際。賊將指揮其麾下船三隻。一時蟻附安衛船。攀緣爭登。安衛及船上之人。殊死亂擊。幾至力盡。余回船直入。如雨亂射。賊船三隻。無遺盡勦。鹿島萬戶宋汝悰,平山浦代將丁應斗船繼至。合力射賊。降倭俊沙者。乃安骨賊陣投降來者也。在於我船上。俯視曰。着畫文紅錦衣者。乃安骨陣賊將馬多時也。吾使金石孫鉤上船頭。則俊沙踴躍曰。是馬多時云。故卽令寸斬。賊氣大挫。諸船一時皷噪齊進。各放地玄字。射矢如雨。聲震河岳。賊船三十隻撞破。賊船退走。更不敢近我師。此實天幸。水勢極險。勢亦孤危。移陣唐笥島。

十七日乙巳。晴。到於外島。則避亂船無慮三百餘隻先到。知舟師大捷。爭相致賀。又持斗斛之粮。以遺官軍。羅州進士林瑄,林懽,林業等來見。

十八日丙午。晴。因留於外島吾船上。順天監牧官金卓及營奴戒生。中丸致死。朴永男,奉鶴及康津縣監李克新。亦中丸。不至重傷。

十九日丁未。早發行船。風軟水順。無事渡七山海。夕到法聖浦。則兇賊由陸來到。人家處處焚蕩。日沒時。到弘農前洋。泊船而宿。

二十日戊申。晴。曉。開船直到蝟島。避亂船多泊。李光軸,李至和父子來見。

二十一日己酉。晴。早發到古羣山島。湖南廵察。聞吾到來。乘船急向沃溝云。

二十二日庚戌。晴。北風大吹留。○羅州牧使裵應褧,茂長倅李覽來見。

二十三日辛亥。晴。修勝捷啓草。丁希悅來見。

二十四日壬子。晴。氣不平。呻吟。金弘遠來見。

二十五日癸丑。晴。氣甚不平。虛汗沾身。

二十六日甲寅。晴。氣不平。終日不出。

二十七日乙卯。晴。宋漢,金國,裵世春等。持勝捷狀啓。船路上去。

二十八日丙辰。晴。宋漢爲風所阻。還來。

二十九日丁巳。晴。狀啓及鄭霽還上去。

十月初一日戊午。晴。兵曹驛子持公事下來。傳牙鄕爲賊焚蕩云。

初二日己未。晴。豚薈乘船上去。未知好往。心思可言。

初三日庚申。晴。曉。發船還到法聖浦。

初四日辛酉。晴。留宿。

初五日壬戌。晴。因留下村家而宿。

初六日癸亥。陰。雨雪霏霏。

初七日甲子。風不順。或雨或晴。聞湖南內外俱無賊船。

初八日乙丑。晴。發船到於外島。

初九日丙寅。晴。早發到右水營。則城內外一無人家。又無人跡。所見慘然。聞兇賊海南留陣云。○初昏。金宗麗,鄭詔,白振男等來見。

初十日丁卯。雨灑。北風大吹。二更。中軍將金應諴來傳海南賊多有奔退之狀。○氣不平。或坐或卧而曉。○右虞候李廷忠來船不見。逃在外島故也。

十一日戊辰。晴。四更。風氣似息。故舉碇到洋中。偵探人李順,朴淡同,朴守煥,太貴生送于海南。海南煙氣漲天云。必賊徒走歸而衝火也。午到發音島。風利日和。下陸上上峯。審見船藏處。東有前島。不能遠望。北通羅州,靈巖月出山。西通飛禽島。眼界通豁。有頃。中軍將及禹致績上來。趙孝南,安衛,禹壽繼至。日暮下峯岸坐。趙繼宗來言賊倭情形。又言倭等深厭舟師云。

十二日己巳。雨雨。加里浦,長興等諸將。來話終日。探船經四日不來爲慮。然想兇賊遠遁。追踪而去不還也。

十三日庚午。晴。裵助防及慶尙虞候來見。有頃。探船載任俊英來。因聞賊奇。則海南入據之賊。初七日見舟師下來。十一日無遺奔逃。而海南鄕吏宋彦逢及愼容等入賊中。導引倭奴。多殺士人云。不勝痛憤。卽令順天倅禹致績,金甲萬戶李廷彪,薺浦萬戶朱義壽,唐浦萬戶安以命,助羅萬戶鄭公淸及軍官林季亨,鄭翔溟,逢佐太貴生,朴壽煥等送海南。○晩。與裵助防,長興倅田鳳等話。○是日。决右虞候李廷忠落後之罪。○夕。因中軍金應諴。聞島內不知某人隱竄于山谷殺牛馬云。故送黃得中,吳水等探之。

十四日辛未。晴。四更。夢余騎馬行邱上。馬失足落川中而不蹶。末豚葂似有扶抱之形而覺。不知是何兆耶。夕。有人自天安來傳家書。未開封。骨肉先動。心氣慌亂。粗展初封。見䓲書則外面書痛哭二字。知葂戰死。不覺墮膽失聲。痛哭痛哭。天何不仁之如是耶。我死汝生。理之常也。汝死我生。何理之乖也。天地昏黑。白日變色。哀我小子。棄我何歸。英氣脫凡。天不留世耶。余之造罪。禍及汝身耶。今我在世。竟將何依。號慟而已。度夜如年。

十五日壬申。風雨終日。林仲亨,朴信以探賊事。乘小船。往于興順等海。

十六日癸酉。晴。右水使及彌助項僉使送于海南。海南倅柳珩亦送。○余以明日。乃末子聞喪第四日。不能任情。痛哭到于營中姜莫只家。○二更。順天府使虞候李廷忠,金甲,薺浦等還自海南。斬賊十三級及投入宋彦逢等而來。

十七日甲戌。晴。曉。哭子服。悲痛何堪。右水使來見。

十八日乙亥。晴。林季亨,林俊英入來。

十九日丙子。晴。尹健等捉附賊人二名而來。

二十日丁丑。晴。彌助項僉使,海南,康津縣監。以海南軍粮輸載事。告歸。安骨萬戶禹壽。亦告歸。晩。金宗麗,鄭遂,白振男來見。且言尹志訥悖戾之狀。○以金宗麗。所音島等十三島鹽塲監煑都監撿差送。

二十一日戊寅。或雨或雪。風色甚寒。慮舟人寒凍。不能定心也。○務安縣監南彦祥入來。彦祥元屬舟師之官。欲爲私保之計。不到舟師。竄身山谷。已閱旬月。及其賊退之後。恐被重律。始爲來現。其爲情狀極可駭矣。

二十二日己卯。朝雪晩晴。軍器直長宣起龍。持有旨及議政府榜文而至。○海南倅柳珩。附賊人尹海,金彦京結縛上送。故堅囚之。務安縣監南彦祥。囚于加里浦戰船。

二十三日庚辰。晴。尹海,金彦京行刑。白進士振男來見。

二十四日辛巳。晴。海南倭軍粮三百二十二石。載來。○初更。宣傳官河應瑞持有旨入來。則乃虞候李夢龜行刑事。因聞唐舟師到江華云。四更末。又宣傳官及金吾郞到來云。平明入來。則宣傳官權吉,金吾郞洪之壽。以務安倅,木浦多慶浦萬戶拿去事。

二十五日壬午。晴。氣甚不平。初更。宣傳官朴希茂持有旨入來。則乃天朝水兵泊船可合處商量馳啓事。

二十六日癸未。雨灑。

二十七日甲申。晴。靈光郡守之子田得雨以軍官來現。

二十八日乙酉。晴。朝。各項啓本監封。授皮銀世而送。

二十九日丙戌。晴。四更。發船向木浦。泊于寶花島。則西北風似阻。甚合藏船。故下陸廵見島內。則多有形勢。欲爲留陣造家之計。

三十日丁亥。晴。朝。下坐造家處。諸將來謁。海南倅亦來傳附賊人所爲。○使黃得中往于島北峯。造家材木斫來。○晩。海南附賊人鄭銀夫及金信雄。倭奴指示殺戮我人者二名。士族處女奪奸金愛男。幷斬之。

十一月初一日戊子。雨雨。夕。北風大吹。達夜搖舟。人不能自定。

初二日己丑。陰。下坐船滄監造橋。因上新家造處。乘昏下船。

初三日庚寅。晴。早上新家造處。宣傳官李吉元。以裵楔處斷事入來。裵楔已至星州本家。而不往于彼。直來于此。其循私之罪極矣。

初四日辛卯。晴。早上新家造立處。珍島郡守宣義卿來。

初五日壬辰。晴。暖如春日。早上新家造處。靈巖郡守李宗誠來。炊飯三十斗。饋役軍。且言軍粮米二百石,租七百石備之云。○是日。使寶城,興陽。看造軍粮庫。

初六日癸巳。晴。早上新家造處。終日徘徊。不覺日暮。全羅右虞候以斫木事。往黃原塲。

初七日甲午。晴且暖。海南義兵。倭頭一級環刀一柄來納。前鴻山倅尹英賢,生貟崔潗來見。且納軍粮租四十石。米八石。本營朴注生。斬倭二級而來。前縣監金應仁來見。

初八日乙未。晴。溫且無風。李重和父子來見。

初九日丙申。晴。溫如春日。

初十日丁酉。雨雪交下。西北風大作。艱難護船。李廷忠來言長興之賊奔出云。

十一日戊戌。晴。上新家造處。平山新萬戶呈到任狀。乃河東倅兄申萱也。

十二日己亥。晴。

十三日庚子。晴。

十四日辛丑。晴。海南倅柳珩來。多傳尹端中無理之事。故囚于中軍船。

十五日壬寅。晴。暖如春日。上新家。林懽及尹英賢來見。夜。宋漢自京入來。

十六日癸卯。晴。見軍功磨鍊記。則安衛爲通政。其餘次次除職。銀子二十兩賞,賜賤臣。唐將楊經理致紅緞一疋曰。欲掛紅於船。而遠不能爲云。領台答簡來。

十七日甲辰。雨雨。楊經理差官。持招諭文免死帖來。

十八日乙巳。晴。暖如春日。尹英賢來見。鄭漢起亦來。

十九日丙午。晴。裵助防將,長興來見。

二十日丁未。雨。任俊英來傳莞島偵探。則無賊船云。

二十一日戊申。晴。宋應璣率山役軍。往海南有松木處。

二十二日己酉。陰。長興之賊二十日奔出之報至。

二十三日庚戌。大風大雪。

二十四日辛亥。雨雪。西北風連吹。

二十五日壬子。雪。

二十六日癸丑。雨雪。

二十七日甲寅。晴。長興勝捷啓本修正。

二十八日乙卯。晴。務安居進士金德秀軍粮租十五石來納。

二十九日丙辰。晴。麻游擊差官王才。以水路天兵下來云。田希元,鄭鳳壽來。務安縣監亦來。

十二月初一日丁巳。晴。溫和。慶尙水使李立夫到陣。與之論策。

初二日戊午。晴。日氣極暖如春。靈巖鄕兵將柳長春不報討賊之由。决杖五十。尹鴻山,金宗麗,白振男,鄭遂等來見。

初三日己未。晴。大風。氣不平。慶尙水使來見。

初四日庚申。晴。極寒。

初五日辛酉。晴。軍功諸將等。賞職帖分給。○都元帥軍官持有旨來。則今因宣傳官。聞統制使李舜臣尙不從權。諸將以爲悶云。私情雖切。國事方殷。古人曰。戰陣無勇。非孝也。戰陣之勇。非行素氣力困憊者之所能爲。禮有經權。未可固守常制。卿其敦諭予意。使之開素從權。幷賜權物。尤用感慟感慟。

初六日壬戌。羅德峻,鄭應淸來見。

初七日癸亥。晴。

初八日甲子。晴。

初九日乙丑。晴。奴木年入來。

初十日丙寅。晴。荄,䓲及珍原與尹侃,李彦良入來。出坐造船處。

十一日丁卯。晴。慶尙水使及右水使來見。

十二日戊辰。晴。

十三日己巳。或雪。

十四日庚午。晴。

十五日辛未。晴。

十六日壬申。晴。晩雪。

十七日癸酉。雪風交酷。別荄姪。

十八日甲戌。雪。

十九日乙亥。雪下終日。

二十日丙子。珍原大夫人及尹侃上去。

二十一日丁丑。雪。朝。尹鴻山自木浦來見。

二十二日戊寅。雨雪交下。咸平縣監入來。

二十三日己卯。雪深三寸。

二十四日庚辰。或雪或晴。

二十五日辛巳。雪。朝。䓲還歸。廵察到陣。與之相議兵事。沿海十九邑。專屬舟師。

二十六日壬午。雪。與方伯穩話兵策。晩。慶尙水伯,裵助防將來見。

二十七日癸未。雪。廵使還歸。

二十八日甲申。晴。慶尙水伯,裵助防將來見。

二十九日乙酉。晴。

三十日丙戌。風雪。寒凍極嚴。諸將皆來見。○是夜卒歲。悲慟尤劇。

戊戌正月初一日丁亥。晴。晩。暫雪。諸將皆來會。

初二日戊子。晴。國忌不坐。新船落塊。海南倅,珍島倅來見而歸。

初三日己丑。晴。

初四日庚寅。晴。自初五日至九月十四日缺

九月十五日丁酉。晴。與陳都督一時行師。到羅老島。

十六日戊戌。晴。留羅老島。

十七日己亥。晴。留羅老島。

十八日庚子。晴。未時。行師到防踏。

十九日辛丑。晴。朝。移泊左水營前洋。則所見慘然。三更。移泊于何介島。未明行師。

二十日壬寅。晴。辰時。到柚島則天將劉提督已爲進兵。水陸挾攻。賊氣大挫。多有惶懼之狀。舟師出入放砲。

二十一日癸卯。晴。朝進兵終日相戰。而水潮至淺。不能迫戰。南海之賊。乘輕船入來。哨探之際。許思仁等追之。賊下陸登山。其船與雜物奪來。卽納都督。

二十二日甲辰。晴。朝。進兵相戰。而游擊中丸左臂。不至重傷。唐人十一名。中丸而死。知世萬戶,玉浦萬戶中丸。

二十三日乙巳。晴。

二十四日丙午。晴。南海人金德有等五人出來。傳其境賊情。陳大綱歸。

二十五日丁未。晴。陳大綱還來。劉提督簡來傳。金鼎鉉來見。

二十六日戊申。晴。鄭應龍來言北道事。

二十七日己酉。雨。西風大起。邢軍門送書。嘉水兵之速進。食後。見陳都督。從容論話。夕。愼好義來見而宿。

二十八日庚戌。晴。西風大起。大小船不得出入。

二十九日辛亥。晴。

三十日壬子。晴。是夕。王游擊,福游擊,李把揔率百餘船到陣。燈燭炫煌。賊徒必破膽。

十月初一日癸丑。晴。都督曉到劉提督處。暫時相話。

初二日甲寅。晴。卯時進兵。我舟師先登。至午相戰。多致殺賊。蛇渡僉使逢丸戰亡。李淸一亦爲致死。薺浦萬戶朱義壽,蛇梁萬戶金聲玉,海南縣監柳珩,珍島郡守宣義卿,康津縣監宋尙甫。中丸不死。

初三日乙卯。晴。都督因劉提督之密書。初昏進戰。至三更。搏擊沙船十九隻。號船二十餘隻被焚。都督之顚倒。不可言。安骨萬戶禹壽中丸。

初四日丙辰。晴。朝。進船攻賊。終日相戰。賊徒蒼黃奔走。

初五日丁巳。晴。西風大吹。各船艱難浮泊度日。

初六日戊午。晴。西風大吹。都元帥送軍官致書曰。劉提督欲爲奔退云。痛憤痛憤。

初七日己未。晴。劉提督差官。來告督府曰。陸兵暫退順天。更理進戰云。

初八日庚申。晴。

初九日辛酉。陸兵已撤。故與都督領舟。行到海岸亭。

初十日壬戌。到左水營。

十一日癸亥。晴。

十二日甲子。到羅老島。自十三日至十一月初七日缺

十一月初八日。干支缺詣都督府設慰宴。乘昏乃還。俄頃。都督請見。卽進則順天倭橋之賊。初十日間撤遁之奇。自陸地馳通。急急進師。遮截歸路云。

初九日。干支缺與都督一時行師。到白嶼梁結陣。

初十日。干支缺到左水營前洋結陣。

十一日干支缺到柚島結陣。

十二日。干支缺

十三日。干支缺倭船十餘隻。見形于獐島。卽與都督約束。領舟師追逐。倭船退縮。終日不出。與都督還陣于獐島。

十四日。干支缺倭船二隻。講和事。出來中流。都督使倭通事。迎倭船。戌時。倭將乘小船。入來督府。猪二口,酒二器。獻于都督云。

十五日。干支缺早朝。往見都督。暫話乃還。倭船二隻。講和事。再三出入都督陣中。

十六日。干支缺都督使陳文同入送倭營。俄而。倭船三隻。持馬與槍劍等物。進獻都督。

十七日。干支缺昨日。伏兵將鉢浦萬戶蘇季男,唐津浦萬戶趙孝悅等。倭中船一隻。滿載軍粮。自南海渡海之際。追逐於閑山前洋。則倭賊依岸登陸而走。所捕倭船及軍粮。被奪於唐人。空手來告。